“五自”模式范文

2024-07-21

“五自”模式范文(精选6篇)

“五自”模式 第1篇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性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从问题开始,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浅显的、表象的、机械的思维, 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只有建立在问题基础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自主性学习.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学校研究实践并总结归纳了高年级语文“三导”“五自”课堂教学模式, 以问题来引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下面以《月光启蒙》为课例, 介绍“三导”“五自”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三导”, 即学案导航、问题导读、作业导练.“五自”即学案导引, 自主预习;研读文本, 自由质疑;合作探究, 自信交流;归纳反思, 自能总结;设计作业, 自我提升.

第一环节:学案导引, 自主预习

教师在备课时, 设计好学生预学案, 引导学生高效预习.预学案的内容设计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基础性.以课文要求掌握的最基本的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脉等内容为主, 难度不宜过大.二是实践性.因为预学案都在课前完成, 大多作为家作完成, 因此, 可设计摘抄精彩语句、查找相关资料等操作性较强的内容.三是开放性.因为是“预学”, 因此要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考空间, 可设计“我的阅读感悟”、“我的疑问”等弹性内容, 特别要求学生在预学时就能针对课文提出问题.

例:《月光启蒙》预学案, 分“课文我会读、词语我会写、内容我知道、好句我摘录、资料我搜集、方法我总结、学贵有新疑”这几个部分.从预习内容来看, 有基础性知识: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概括;有积累运用:好句摘录;有拓展性的:搜集资料;有开放性的:提出疑问.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来看, 涵盖读、写、思、查、问多方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学习习惯的角度来看, 培养学生预习完一题就做一个记号的习惯、预习成果及时和家长同学分享并及时做出评价的习惯、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的习惯、勤思好问的习惯等.

第二环节:研读文本, 自由质疑

在读通课文、理清文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反复细读课文, 然后提出“真问题”.每位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交给小组组长, 由各小组组长对组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筛选、归纳、提炼, 然后各组长把整理好的“问题卡”交给教师.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不能仅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要从文本内容、语言文字、写作特色等多角度提出自己存在的真实的疑问.

例:第一小组某组员问题记录卡

问题记录卡

这个环节的落实不能忽视两个要素:一是每个学生的自由质疑.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 不管学生提出多少个问题, 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提出自己研读课文后真正不理解的问题.二是组长和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整理、归纳与提炼.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会很零碎, 很多, 有重复.这就需要各小组组长及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分类、归纳, 然后再进行提炼, 提炼出一些共性的、有一定难度的、直指文章重点难点的问题, 供全班同学讨论.有些特别简单的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帮助解决.如果根据教学目标有必须理解、但学生没有提出的深层次问题, 教师可以补充.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自信交流

当问题提炼好以后, 可以先解决较简单的问题, 再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先由学生自学, 将答案写在“学习卡”上,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最后在全班交流, 汇报学习情况.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倾听者.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 倾听他们发表的见解.二是参与者.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发表自己的想法, 但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或替代学生的想法.三是指导者.对于一些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在课前预设好解决问题的策略,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或提供媒体资源, 或提供文本材料, 或亲自讲解.

例:学习记录卡

这个环节是决定一堂课效率高低的关键, 高效的小组学习就会高效低耗.高效的学习小组一定要有民主的学习气氛.不管是组间交流还是组内交流, 都要有自由发言、融洽和谐的气氛, 相互帮助, 允许争辩.同伴学习有困难我教他, “你教我学, 我教你学”, 互相帮助;同伴有疑惑我启迪他, “你惑我解, 我惑你解”, 互相学习;同伴没有问题我质问他, “你问我答, 我问你答”, 互相问答;同伴有差错我纠正他, “你错我纠, 我错你纠”, 互相纠正;同伴有缺漏我补充他, “你缺我补, 我缺你补”, 互相弥补;同伴的学习就是自己的学习, “你学习我评价, 我学习你评价”, 互相评价;同伴有发展、有进步我欣赏他, “你进步我欣赏, 我进步你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有真诚的意见, 我虚心接受, “你真诚我接纳, 我真诚你接纳”, 互相容纳;同伴有可取之处我汲取, “你优我学, 我优你学”, 互相摄取;同伴之间的学习要敢于挑战、敢于竞争, 不甘落后, 敢于争先, “你弱我强, 我强你更强”, 互相竞争.小组学习要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学习效果.

第四环节:归纳反思, 自能总结

这个环节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 回归整体, 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表现情感、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线性的整理和归纳.二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回顾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 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作出自我评价.

例:小组学习评价卡

任何学习都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有了这种反思, 就能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从而优化学习方式.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反思性学习有利于知识建构.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 是在新的学习材料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一个联系的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师的主观分析、灌输能够代替的.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 自我梳理, 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建构.反思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让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反思、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自评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五环节设计作业, 自我提升

确立“分层作业”思想, 坚持“作业当堂完成”的原则, 分必做作业和自主作业两个内容.必做作业, 即老师布置的练习.自主作业,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身需要, 结合课文内容, 从“听、说、读、写、做 (动手操作) ”等方面, 设计自己感兴趣的作业, 实现个性发展.

例:第六学习小组××同学作业设计

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实现了“三个变化”.一是变教师要求为学生需求, 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做自己设计的作业, 做自己想做的作业, 做自己爱做的作业, 学生就不会觉得这是学习的负担, 反而会津津乐道地去完成.二是变刚性作业为弹性作业, 创造自主学习的时空.教师布置作业, 一般作业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作业面向全班同学, 个体的差异性不能得以体现.而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 有个体完成的, 有与同学合作完成的, 有课内知识的巩固, 也有课外内容的拓展, 甚至有研究性学习.这样的作业能更好地在时间、空间、学习能力区间上给学生以弹性,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变被动完成为主动策划, 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布置作业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多元思维, 发展个性, 共享和丰富学习资源, 同时可兼顾个体之间的差异, 使他们百花齐放, 各有进步, 且促进师生的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 益处多多.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当教师真正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 将学生的“真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 那么, 学生的学习就是“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 我们的课堂就是“真课堂”.

摘要: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月光启蒙》为例, 介绍了学校研究实践高年级语文“三导”“五自”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环节:学案导引, 自主预习;研读文本, 自由质疑;合作探究, 自信交流;归纳反思, 自能总结;设计作业, 自我提升.

五自教育内容 第2篇

“五自”教育的核心内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自主评价。

一、自我管理

学校强化团队组织、年段学生会组织和班委功能,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学生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锻炼能力、提升自我。

二、自我教育

学校倡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目标激励、典型激励、竞争激励,来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完成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自我服务

学校通过各种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和班级组织,细化分工,提倡“人人有事做、个个能成事”,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在工作中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中形成服务意识,在服务中体验幸福感受。

四、自主学习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学校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作为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得到成功的体验,为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述、自我评判和自我鉴定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认识、自我实践和自我调控,强化各种观念的纠正、形成和固化,最终形成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持续影响力。

试析居民“五自”社区管理新路子 第3篇

关键词:居民“五自”社区管理;新方法

一、“五自”的社区管理方法

(一)自我管理。居民的自我管理在社区的管理中可以说是自治组织的“纽带”,可以促进居民自觉的进行“自我管理”。社区积极的探寻居民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逐步将社区管理工作由原来的“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方向进行转变,进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对此我们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居民议事体制,主要把楼栋和片区作为单元,由居民进行推举产生一名居民代表,由其构成居民议事机制,并且定期举行议事会,主要内容是对小区加以规划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小区环境;及时的采纳社区内居民的建议和意见,使居民主人翁地位充分得到体现。

(二)自我服务。充分将党员骨干的“示范作用”体现出来,引导居民加强自我服务,使居民的归属感得到增强。对此可展开志愿服务,可通过设立志愿者新型注册的制度,使小区形成一个志愿服务的网络,将那些志愿加入的居民组织一起,进行安全用电和防火防盗等的宣传,加强小区内居民的安全意识;可组织居民参加义务劳动,对于社区公共设备进行维护;开展社区的互助服务活动,对于年龄大的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及时送去温暖,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促进邻里关系。

(三)自我监督。充分的发挥自我监督具有的引领作用,让居民进行自我监督,使居民的责任感加强。自我监督可以说是使社区环境得到良好改善,使社区的秩序更加稳定,社区发展的更加美好的前提和保证。将监督组织进一步健全,主要以自愿原则为主,成立一个小区内的监督委员会,把居民中呼声最高的责任心和爱心都极强的人选作监督员,其主要目的是可以帮助居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重大事项的监督,可以将居民的监督权充分体现出来,对于涉及到居民自身利益的问题要引导居民进行互相监督;对于公众的行为进行监督时,可以充分的发挥小区内监督员的作用,对于那些乱扔垃圾,和停车不规范等现象及时有效的加以制止,提高小区整体质量,给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自我娱乐。自我娱乐主要是将居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使小区整体文化得到提高。可以根据小区里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成立相应的文体协会,在居民中选取那些专业的活动人员自愿作为老师,让社区内居民都踊跃参与,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场地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的发挥自我娱乐的作用。

(五)自我教育。充分的发挥文明道德具有的感召作用,让居民进行自我教育,使居民的使命感有所增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居民思想和文明素养,进而加强小区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方式。在社区中会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群,他们当中不乏有那些老模范,老专家,老战士等,他们的经验和阅历,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敬佩。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开展道德讲堂,建立一个讲师团,由这些“老教育家”自行开展与演讲,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网络平台等形式组织大家踊跃参与其中,传递正能量,弘扬道德文明建设;其次还可以建立文明社区活动,主要是开创跟社区人民密切相关的活动,即婚姻法,和法律知识的演讲活动,增强社区人们的法律意识,学会知法懂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加以维护。

二、“五自”的作用

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是使社区朝着更加和谐与稳定的方向发展。居民从之前的“要我参与”转向了“我要参与”,依据四级议事组织,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身的义务,集体探讨决定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将多数人的意愿表达出来,真正的做到了和谐。二是利于社区更能集中精力致力于谋发展。社区把居民自治范畴里的事情让居民自己办理,可以把人力、物力、财力充分集中起来,创建“五型社区”,使服务主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三是利于使主业职工队伍具有的战斗力增强。采油三厂的油气生产任务比较艰巨,钻井四公司绝大部分队伍都在国内外市场中奋斗,导致干部职工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家庭。将居民自治工作加以强化,则有效解除了这些职工的担忧,从而让他们可以专心致志闯市场、聚精会神搞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五自可以说是一个将居民愿望得以实现的平台,它让居民真正的参与到了社区各项活动当中,真正的体现居民主人翁的地位。在实行这五自的同时,社区还应该充分的对各项活动加以配合,大力支持居民工作。只有这样,居民投入的热情才会高涨,效果才会更强。“五自”这一社区管理的新路子是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桥梁。社区里居住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他们的利益我们很难全部顾及得到,小区内矛盾问题不时出现,所以说我们才要进一步的将居民自治组织加以完善,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让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娱乐来使社区发展的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张大维. 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紧扣五自教育强化育德实效 第4篇

一、自励——深化思想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教育, 这也是“五自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教师的正确理念和学生团队的进取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生面对学习任务的安排、学习成绩的提高、升学竟争的压力、素质能力的锤练、各种关系的处理、良好心态的调适、困难问题的疏导、矛盾冲突的解决等校园事务, 往往感到焦虑和困惑, 由此, 教师应积极深入学生学习、工作 (班务) 、生活、家庭、交友等实际, 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展讲、典范引领、结对帮困、奖优罚劣等方式和途径, 让学生自我探求、自我激励, 从而深刻学习和领会时政方略、校园礼仪、法纪规章、处事能力等知识和技能, 强化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弘扬正气、乐于奉献、善解矛盾、维护和谐等意识和观念, 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共创文明校园。

二、自育——深化常规管理

德育常规教育重在学生自育。学校德育工作坚持“抓常规促示范, 以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学生自我乐助、自我约束的自育思想, 加强德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在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基础上, 狠抓高 (初) 一养成教育;高 (初) 二情感教育;高 (初) 三理想教育, 将常规教育如:礼仪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卫生教育、诚信教育、绿色教育等贯穿于日常德育活动始终, 并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或德育情景表演制度。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 各班学生代表依次在国旗下进行德育情景表演或诵读班级宣言, 畅谈人生、颂扬楷模、鞭策后进、构思未来等, 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养成教育。开展集中朝会课。在每天校园广播的基础上, 全体学生每周一次在教室收听由老师和学生主讲的集中朝会课, 通过革命传统、时事政策、心理健康、合格公民、迎考备战、生活常识等专题内容, 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探索对受处分学生教育、帮助、考查、撤销的新方法。依据《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对违纪受处分的学生在政治上引导、学习上支持、行为上帮助、生活上关心, 并建立思想汇报, 阶段座谈、结对帮扶、劳动教育、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联系卡、表现信息卡, 撤销处分申请、公示、审批等制度, 让他们自己改正错误, 发展自新。实施封闭式管理。为强化学生自我遵章、自我督促, 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 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除落实门卫管理人员目标职责外, 还倡导学生代表参与门卫管理。学生干部自治管理。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班、团干部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作用, 进一步优化班风、学风和校风。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重视校道及专栏宣传学校精神、办学思想、科学付出观、十种意识、名言警句、先进人物等, 利用环境最大程度突显学生自我教育作用。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和团校。鼓励优秀学生和进步青年上党、团课, 开展专题讨论, 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等活动, 引导他们了解党团知识、当前形势、奋斗目标等, 激发其爱党、爱国的热情,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并在团支部成立党章小组, 定期开展活动, 认真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三.自悟——深化课堂育德

新课改要求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 核心是树立主体性教育思想。“好课的标准” (高效课堂) 有四个指数, 即: (1) 兴趣指数-学习动力增值,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强调:激发兴趣热情, 强化学习信心, 融洽各种关系, 增强团队活力, 培养个性特长, 体验过程快乐, 提升品德、态度、价值观等。 (2) 行为指数-学教方式优化, 学生注重实践体验。强调:学习目标、任务及活动适合,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交流、建构、训练, 教师智慧指导等。 (3) 思维指数-学习方法增值, 学生思维得到培养。强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生成问题, 创新思维, 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等。 (4) 达成指数-学习意义增值, 三维目标达成高度。强调:挖掘教材价值意义, 不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达成度高, 且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价值取向、学习态度、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也很好得到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就必须深挖教材丰富的德育思想, 并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 必须让学生能动地经历实践体验的自悟过程, 形成自己的经验, 内化为能力, 才能整合四个指数, 打造高效课堂。由此, 课堂是德育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是学生自我育德的主阵地。

四、自省——深化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也是高考改革的需要, 更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举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以“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力与学业水平、特长与实践创新”等为内容, 并建立评价标准。实行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的导师、班主任与家长参与的多级评价方式。评价关注学生素养形成的过程, 重提升、增量及个性特长。由此, 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 经历过程和体验, 促进其自省和改善, 对他们全面、个性、潜能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正能量, 不断增强立德树人和深化课程改革的持续内动力。

五、自践——深化活动育人

引导学生自我践行, 热心活动, 提升活动育人成效。在教师指导下,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安全法纪及健康教育为保证;以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 积极鼓励学生开辟多种德育活动途径, 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健康成长。

1. 以“缅怀先烈,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五四”传统教育活动……不仅锻炼能力, 还能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士气。

2. 以“奋发读书, 立志成才”为主题的“理想、勤奋、方法与成才”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报告会、专题讨论、演讲会、主题班会等形式, 努力提高理想向往、基本道德和意志行动水平, 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3. 以“积极锻炼, 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大课间、课外文体训练、艺术节及各种球类、健美、表演竟展等文体活动, 积极锻炼, 快乐成长, 争做阳光少年。

4. 以“举止文明, 崇尚规章”为主题的安全法纪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普法工作及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进行法纪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遵纪守法和承受挫折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5. 以“深入社会, 探索人生”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节假日, 到敬老院、车站、社区、工厂、农村等地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或公益劳动等, 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 强化为振兴中华而勤奋读书的社会责任感。

三段式五自法教学 第5篇

2007-11-09 05:58:06

人体解剖学“三段五自”教学法总结

从“两段式教学”到“三段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大系解”(108学时调整为“小系解”(72学时)),介绍必要的人体基本结构,“小局解”(72学时)改为“大局解”(108学时),实行理论教学、尸体解剖和学习演讲报告三段式教学。

“五自”法:解剖学教学活动中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读(教材)、自剖(尸体)、自查(标本)、自结(总结)和自讲(演讲),“五自”教学法的改革。这种以学生学在先,教师导在后的学导式教学方法,极大地鼓励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逐步地扭转大学生习惯于中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①自读(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他们阅读解剖学的相关教材。结合我们的教学具体情况和教研室多年教学经验的丰富资料,抓住解剖操作和临床手术密切相关的特点,教研室紧扣教学大纲,自编各种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学习指导、局部解剖学操作指导和要点等教学辅导材料。充分利用解剖学标本陈列馆,全天向同学开放,使陈列馆成为了同学自学、复习的立体教材。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补充资料极大的拓宽了同学的视野,希望学生把解剖学知识学“活”会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②自剖(尸体)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教研室多方收集尸体,保证每次解剖操作课6-8位学生提供一具尸体解剖。同时结合临床进行模拟手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动手能力培,成立解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和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标本制作,几年来共制作了数十类近400件标本,同学们说“百看不如一练”,“亲身动手解剖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联系了实际,这种学习方法最有用。同时也缓解了多年来教学标本、陈列标本和科研标本不足。得到教研室的好评。

③自查(标本)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医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规范试验报告,有操作预案,有操作自查结果记录,学生通过相互交叉观察,对各台尸体操作结果,甚至各个实验室操作结果,操作结果自评打分。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说“百闻不如一见“,亲身动手解剖后观察到的结果,与教材和图谱有一定差别,同时发现一些变异,对人体结构有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学会了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

④自结(总结)

同学通过自读解剖学相关教材、自查相关临床参考资料,结合自剖尸体和自己观察解剖操作结果后,自己写出总结报告。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老师的指导修改后,作为专题进行自讲汇报,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点评打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

⑤自讲(演讲)

由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专题演讲。使实践的知识得以理论化,使零散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使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演讲报告,经过2002级-2005级4个年级大约3000名同学,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了专题演讲,推荐演讲优秀的同学为 下一年级同学进行示范演讲,通过演讲,同学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独特的思维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同学的表达能力。将对低年级同学产生震撼,激励他们见贤思齐,努力进取,同时也给对如何进一步搞好教改以新的启迪。

本教改方法在我院2002—2007级六届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影像专业、口腔和法医等专业的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受益学生近3500余人。针对研究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我们又对本教改方法进行改进后,已应用于研究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际操作、课堂示教讲解和专题演讲,并集体进行讲评、成绩评定,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自”模式 第6篇

关键词:五自学习单;中年级;自主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19-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重视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的“五自学习单”就是基于以上理念,并结合我们学校的四自课堂而设计的,是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一个导向。主要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自主预习、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应用、自主发展等七个版块组成,其中除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之外的其他五个版块,便是我们五自学习单中的“五自”。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能使用工具书、运用互联网等方式查阅资料,以解决一些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解读能力。因此,笔者以“五自学习单”为抓手,带领本校中年级组教师开展了相关实践研究,在提高中年级学生“自主预习”能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

一、“目标”导向,为“自主预习”启航

我们老师都知道我们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这堂课教完后,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他们知道自己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吗?很显然,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

那么,我们“五自学习单”里的学习目标就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学情的分析,站在学生主体的角度而设定的。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明确地知道自己这节课通过学习要学会些什么。这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从学生和教师的两个维度而设计,对于“学习目标”的设计,更多的是考验我们老师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判断,例如:在三下《长城和运河》这一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时,我们通过对学情的分析,判断学生在书写“蜒”字、记忆“驾”和“篇”这两个字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便在原有的教学目标“读通课文,学会9个生字”后面加上了正确书写“蜒”这个字,联系字意记住“驾”和“篇”,这样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很明确地知道这几个字是他们要重点练习书写和记忆的。在学完课文后,再回过头来对照目标,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

二、“链接”准备,为“自主预习”助航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很多与课文相关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资料补充等内容,是需要学生去课前搜集的。因为教材中有些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距离学生的感知太遥远,容易造成学生认识、理解的模糊。例如:三下《大作家的小老师》中大作家萧伯纳所生活的时代距离学生太远,学生如果没有课前的资料搜集,就会影响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这时,就需要学生的在课前查阅资料,搜集资料,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不会筛选资料,他们通常是从课课通上直接照搬或者在网上摘抄一大段资料,读都读不通顺,更别提读懂后对学习课文有所帮助了。所以,在学习单上“知识链接”的设计时,我们便考虑到了这点,在集体研讨时,就将参考资料有选择性的重组整合变成学生能够一读就通,一读就懂的精简版的资料补充。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能够模仿着将自己精简重组后的资料在学习单上做补充。课堂上,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资料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的时候,就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当然,除了背景资料和作者生平等“知识链接”,有的课文还需要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发散开来,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那么,此类的课外资料也是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搜集了解的。有了这些资料的储备,再在语文课上的“加法”应该进行到底!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有效地进行运用课外资料,往往能把学生由文本教学中的一个“点”带入课外更广阔空间的一个面,有效地建立起连接语文课堂内外的桥梁,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全面、更立体。

三、“质疑”指引,为“自主预习”引航

传统的预习要求中,我们通常是让学生将课文读三遍,读准课后多少个生字,描红生字,完成生字组词等简单的、机械性的、缺少思维训练的课前预习。这样的预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几乎没什么帮助。明代学者陈献章曾在《论学书》一书中提出:“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都有必要根据相关内容提出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质疑的能力是语文课任务之一。

看来“自主质疑”在我们语文的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习单上的“自主质疑”,我们通常会给学生留2~3条横线,让学生结合课题或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如果学生有更多的疑问,也可以在书上相关的地方写下来。课前,有了“质疑”,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就可以自主解决疑问,如果解决不了的也可以在上课时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探究。这样上课时,老师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可以指导学生在读过课题后,说说自己质疑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又有什么新的问题。渐渐地学生学会提问了,也就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了。当然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们都普遍反映,学生们不会提问,经常会提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学生提问中多出现“某某”词是什么意思啊?文中提到的“某个地方”在哪里啊?等通过查词典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指导,带着学生去向课题提问,向内容提问。

四、“探究”思考,让“自主预习”远航

“自主探究”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自主探究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引导,以创设学习空间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直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场所,又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自主探究”的课堂,是学生的“研究室”。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学生为本位,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去改革,采取新型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五自学习单”中的“自主探究”就是为了促进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传统的语文课上,老师总是会设计很多的小问题,使得整堂课显得很琐碎,学生就像是猜谜语一样在迎合着老师,猜那一个个小问题的答案,根本没有办法自主合作、探究。因此,“自主探究”的问题设置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选择最有探究价值的、发散地问题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时,先自我探究、思考,为课堂上小组的合作、探究作准备。当然,这也是整个学习单中最难把握的。“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最多只有两个能引领全文的问题,比如:《翻越远方的大山》中,我们设计的两个问题是:1.从哪里看出刘翔把约翰逊当作远方的大山?2.刘翔是靠什么一步步走到远方大山的脚下的?这两个问题是理解全文的关键,也是很有探究性的两个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片段中去体会、感悟,从而有话可说,小组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自然就会提高。

五、“应用”发展,为“自主预习”续航

“自主应用”便是为了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设计的,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仅要读、思、还要适当的将所思的写一写,哪怕写的是错的也没关系,至少他是在思考的。有了课前的思和写。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对课文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会后,能学会将已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就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这个版块的设计,可以结合补充习题或课后习题的某些题目进行设计,也可以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贯穿全文的一些题目。例如:《狼和鹿》一课中,设计的题目是:我知道课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 ,结果事与愿违,鹿 ,森林 。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 将会给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每一篇课文学完后,我们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便可使“自主发展”的设计变得更为宽泛,可以是:搜集一些名言、做一次小报、开展一次演讲、做一次展览等等。例如:《放飞蜻蜓》中的设计是:如果你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学生可以设计一条广告语、画上一幅漫画、到社区里发宣传单进行宣传等。

“五自学习单”的运用,让口头的、不便于检测的预习变成了有章可循的、便于检测的预习;让学生的预习落到了实处;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简单机械的“自主预习”变得有思维含量了;这一系列的“自主预习”在家长的监督、学生的自评以及老师的评价中,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9).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

[3](爱尔兰)David Little等.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04).

[4]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7).

上一篇:网络资源命名下一篇:兔膝关节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