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竞争力

2024-07-06

城市综合竞争力(精选12篇)

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1篇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因为当时的竞争力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仍集中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 城市竞争力研究才明显增多 (许学强, 2006) 。国外学者较少清晰界定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 (Chris, 2006;Iain, 2006)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 (Eamonn, 1999) 、城市竞争力评价 (Peter, 1999) 、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 (Iain, 2002) 等5个方面展开。总的来说, 国外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形成共识: (1)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财富及增长的竞争; (2)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须有一个严格的固定评价框架; (3)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涉及表现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4) 就空间尺度而言, 有全球、区域、城市群和城市等不同尺度 (许学强, 2006) 。

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主要起步于20世纪末, 着重从事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城市群概念的界定。如姚士谋从空间布局的视角、周一星从空间联系的视角、肖枫从结构、功能以及功能和社会发展趋同的视角对城市群概念进行界定。 (2) 空间尺度研究。如宁越敏对既定的城市群空间、代合治对不同等级城市群、王德根据城市群的吸引范围划区并进行研究。 (3) 城市群类型。姚士谋将我国城市群划分为大型或超大型城市群、中等规模城市群、地区小型城市群。倪鹏飞将城市群划分为世界城市群、国家城市群和区域城市群。 (4) 城市群形成机制。宁越敏、顾朝林、许学强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群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5) 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演化。周丽、孙胤社、朱英明等学者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演化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

综上, 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 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大规模城市群的竞争力研究上, 对中小尺度的城市群竞争力研究就更为鲜见, 而对浙中城市群竞争力的研究则仍未见。所以有必要对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 找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极, 进而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 研究意义

2006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新型城市化的决定》, 指出当前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化的主要形式, 浙江省要努力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 以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浙中城市群尚未形成与杭州湾、温台沿海相当的实力, 差距将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如何协调浙中城市群经济内部各要素, 整合各城市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是浙中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提高的要求, 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从发展战略上看, 应着重分析和发现浙中城市群的城市增长极, 以具有增长性的节点和轴线来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评价范围、指标及方法

本文所指的城市群是属于地区级城市群, 具体范围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兰溪市、蒲江县、武义县、磐安县及一批相关中心镇共同组成。

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内涵十分广泛, 它以城市经济功能强弱为核心, 涉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 目的是体现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及各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功能。本文构建的是表征浙中城市群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20项指标, 具体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X1、人均工业总产值 (元) X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元) X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元) X4、第三产业比重 (%) X5、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元) X6、职工年平均工资 (元) X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X8、人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X9、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标台) X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X11、人均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X12、人均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X13、接待游客人数 (万人次) X14、人均旅游收入 (元) X15、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 X16、人均图书 (册) X17、城市化水平 (%) X18、万人医生数X19、万人病床数X20。

由于城市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变量较多, 并且各变量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法是一种主要用于数据化简和降维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在面对诸多具有内在相关性的变量时, 试图使用较少的几个变量来描述许多变量所体现的一种基本机构, 从而将数据降至一个可以掌握的水平。这既便于问题的分析, 也易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4 数据处理结果

依据金华市统计年鉴 (2008) 的相关数据,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中城市群5市3县城市竞争力的20项指标运用Spss16.0进行测算。

4.1 因子分析检验

由Spss16.0对原有变量进行KMO值和BARLETT检验, 分析结果KMO的值为0.866>0.7, BARLETT的观测值的概率为0.001<0.05, 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的差异,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 适合做因子分析。

4.2 共同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 以因子分析结果的共同性 (Communality) 来检验建构效度。共同度指的是各评价项目解释方差的比例, 其值从0到1, 0为评价项目不解释任何方差, 1为所有的方差均被评价项目解释。共同度越大, 说明其所包含的原有变量信息的量越多。一般认为共同性系数大于0.5, 就具有高效度。如表1所示, 所有共同性系数均大于0.9, 可视为高效度, 说明变量均可以被因子很好的解释。

4.3 因子分析

在Spss16.0中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 然后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 根据特征值大于1和累积解释方差 (贡献率) 大于等于85%的准则, 选取了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指标变量, 累计贡献率为96.060%, 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2) 。

根据确定的主成分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20个指标变量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矩阵 (表2) , 可以用其进行因子命名解释。在一般情况下, 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 则表明公因子对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效果越好。

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RotationMethod:QuartimaxwithKaiserNormalization.a.Rotationconvergedin 7iterations.

4.4 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 由回归法计算出公因子得分, 并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综合得分, 见表3。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得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义乌市的综合得分值是地级市的金华市区的得分3.4倍, 得分位于第一位, 其次是金华市区为0.403, 再次是永康市为0.080, 其余市县的得分值均为负值, 得分最低的是磐安县为-0.601。说明在浙中城市群中义乌市虽然为县级省辖市, 但在城市群中城镇体系的地位最高。

5 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考

5.1 确立“金—义”主轴的首位发展

确立“金—义”主轴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是根据评价得分中两者原本处于前两位, 另一方面也考虑的各自的行政区级别和空间的北东-西南的邻近性。而且两者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基础, 如《金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聚合主轴线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 强调利用两者间的交通干线作为具体的发展轴。在不断提升干线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以金华市区、义乌市两地的主城区为主体, 以五大省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 为主要产业依托, 以七大中心镇为重要节点, 以开放的城际交通体系为空间网络, 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主要功能载体;突出金华市金东区, 尤其是金东开发区的城际联结功能, 不断聚合金义之间、金义与周边县 (市) 之间的产业、城镇和乡村, 形成综合功能;从而把这一“主轴线”打造成为浙江中地区经济最发达、产业层次最高、信息流动最频繁, 能带动整个浙中行政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发展带。

5.2 整合“义—东—永”的产业资源优势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第一位的义乌市、第三位的永康市和第五位的东阳市, 加之三市的行政区边界的重合性, 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交通便利, 形成浙中行政经济区的商品集散腹地和全国的商品集散腹地。充分整合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永康市的中国五金城和东阳市的中国影视城等为中心的产业发展优势, 形成我国小商品集散的腹地、全国性的购物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影视城及影视娱乐休闲中心。

5.3 提升浙中行政经济区的综合基础实力

浙中行政经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 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 应加强提升其区域外向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形成以连接杭州湾的以义乌市为中心的倒三角▽形的浙中行政经济区的交通网络体系, 即义乌—金华—永康—东阳和义乌—东阳—永康—金华。优化产业结构, 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要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产业升级, 提升区域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 出台相应的产业对接政策, 加强企业型的政府服务功能, 进一步承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体系中。

5.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 不仅是工业产品的竞争, 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竞争。从我国整体看,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 服务业发展滞后, 生产与研发、策划、管理、营销等未完全分离, 专业化分工尚处于初级阶段。这样的状态势必会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先着力发展行政区经济中核心城市在金融、保险、运输、法律等方面的建设, 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

5.5 改善创业、投资和发展环境

浙中行政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资金、人才的引进和利用。这要求各地各市政府重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增强服务意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简化办事程序;放松经济性管制, 变行政区经济为经济区;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工作, 解决侵权行为屡禁不止这一困扰企业的难题;加强诚信建设, 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扶持力度, 真正做到人才的留心、留人与作用的极大发挥。

摘要:对国内外城市群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发现义乌市的综合得分较地级市金华市区高等现象, 继而提出了基于评价得分的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 即加强“金义”主轴、“义东永”产业整合和加强区域外向度。

关键词:浙中,城市群,因子分析,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程玉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 2006 (3) :257-265.

[2]CHRIS JENSEN-BUTLER.Cities in competition:Equity issues[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865-891.

[3]IAIN BEGG.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795-809.

[4]EAMONN D’ARCY, GEOFFREY KEOGH.The Property Marketand Competitiveness:A Review[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917-928.

[5]PETER KARL KRES, L BALWANT SINGH.Competitiveness andthe urban economy:twenty-four large US metropolitan areas[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1017-1028.

[6]IAIN BEGG.Urban Competitiveness:Policies for dynamic cities[M].Bristo:The Policy Press, 2002.

[7]宁越敏, 施倩, 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 1998 (1) :16-20

[8]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J].城市问题, 1992 (1) :10-15.

[9]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63-369.

[10]张明林, 傅春.南昌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 :105-108.

关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第2篇

一、鞍山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体概况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通过调度、利用自身资源来吸引、聚集外部资源并有效控制、转化全部资源,更好地创造价值、满

足市民需求、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城市综合实力,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综合实力强调的是现实能力,而综合竞争力更注重发展潜力。2003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财经研究所先后发布了4期《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国内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下称竞争力排名),并对前50位城市的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期,国家统计局也进行了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下称综合实力排名)。鞍山在竞争力排名中,2003年居第55位,2004年居第56位,2005年居第61位。其中,2005年首次纳入港澳台地区城市,若去除这些城市则居第53位。在综合实力排名中,2004年居第50位,2005年居第44位。从排名看,我市综合竞争力虽没有综合实力排名靠前,也没有综合实力提升速度快,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处于第二集团。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为主体的前30名城市,综合得分均在鞍山的15倍以上,表明这些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大,属于第一集团。其中,沈阳2003年居第29位,2004年居第23位,2005年居第19位(去除港澳台地区城市居第12位,下同);大连2003年居第11位,2004年居第14位,2005年居第17(10)位。综合得分是鞍山的1.6-1.7倍左右,优势比较明显。排名第31-80位的城市综合得分相差不大,主要由东部地级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组成,属于第二集团,鞍山位于第二集团中游(见表

1、表2)。从省内看,除沈阳、大连、鞍山、盘锦以外,进入2005年竞争力200强的城市还有:锦州第105位、葫芦岛第106位、抚顺第115位、本溪第138位、丹东第152位、铁岭第158位、营口第160位、朝阳第180位。表12005年综合竞争力排名与鞍山相邻城市表城市排名南通大庆太原包头鞍山盘锦洛阳湖州秦皇岛嘉兴综合竞争力***46566综合实力***73258表22005年综合实力排名与鞍山相邻城市表城市排名乌鲁木齐中山绍兴太原威海鞍山徐州扬州淄博温州综合实力***64748综合竞争力***1443

4二、鞍山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分析

1、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鞍山铁矿资源探明储量74.5亿吨,菱镁矿保有储量36.5亿吨,岫玉探明储量27万吨,均居全国之首;滑石保有储量4576万吨,占全国的40。还有玉佛、千山、温泉等旅游资源。在资源禀赋方面与同类城市相比拥有一定优势,是构成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2、扎实的产业资源优势鞍山基本形成了以钢铁、装备制造、轻纺、矿产品加工为主的“一个基地、三大产业”的工业格局。鞍钢竞争优势突出,2005年居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第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名。矿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前10名。机械加工和工业自动化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在2004年竞争力排名中,综合生产率高居第32位,体现了我市支柱产业大工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优势;综合市场占有率居第48位,表明我市支柱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这些构成了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3、较强的人才资源优势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62。在综合实力排名中,我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居第35位,比综合排名高9位,说明我市与位次相邻城市比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同产业优势相对应,我市在钢铁冶金、矿山和矿产品加工方面,工程技术类人才优势明显,技能型人才储备较大。

4、一定的区位开放优势鞍山位于沈大经济带中部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南缘,属于经济集中度较高地区。区域内陆路交通发达,海空交通便利。我市从1988年开始享受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1992年成为国家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等政策,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员,这些都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的助推剂。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定 第3篇

在本次研究中,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4大类指标综合而成,按50个城市比较数据计算,各分项指标的排名状况依次如下。

50个城市分项指标排名

人才本体竞争力

在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中,列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厦门、温州、镇江、常州、佛山,最后10位依次是芜湖、郑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庄、秦皇岛、徐州。总体上看,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好的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相对较弱,同时一些中小城市如温州、镇江、常州、佛山等挤入全国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中,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加大了对人才体系的建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才本体竞争力指标由健康水平指数、知识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能力水平指数、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意识指数、交往操守指数8个指标综合而成。这八类指标的基本排名状况如下:

1健康水平指数排名。健康水平指数由人口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三个指标组成。列前10位的分别为深圳、珠海、北京、哈尔滨、秦皇岛、青岛、威海、石家庄、广州、上海-南宁(划-为城市名次并列,下同),最后10名依次是:芜湖、温州、乌鲁木齐、长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庆、台州。

2知识水平指数排名。知识水平指数由成人识字识字率、大专以上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知识水平综合指数三项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苏州、镇江、深圳、南京、厦门、南通、哈尔滨-西安、无锡-合肥,最后10位分别是:温州-台州、中山、南宁、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庆、惠州、泉州、东莞。

3技术水平指数排名。技术水平指数由专业技术人员指数、企业家创业人员指数、技术水平综合指数三项指数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深圳、苏州、广州、宁波、温州、台州、沈阳、无锡、上海,后10名的是呼和浩特、重庆、西安、石家庄、济南、南宁、天津、武汉、秦皇岛、徐州。

4能力水平指数排名。能力水平指数由学习与创新能力指数、组织与交往能力指数、开拓和适应能力指数三项组成。排序前10名的分别是:深圳、北京、广州、温州、常州、上海、苏州、厦门、台州、惠州、佛山,后10名是烟台、大连、威海、济南、南昌、天津、徐州、石家庄、福州、秦皇岛。

5价值取向指数排名。价值取向指数由重商意识、赚钱欲望、消费倾向组成,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广州、深圳、北京、厦门、温州、镇江、上海、苏州、宁波、东莞,后10位的是:大连-威海、天津、芜湖、徐州、沈阳、福州、秦皇岛、石家庄、郑州。

6创业精神指数排名。创业精神指数由辛劳精神、闯荡意识、竞争心理三项组成,排前10名的是:温州、深圳、北京、泉州、重庆、台州、镇江、中山、惠州、佛山-哈尔滨,后10位的分别是:厦门-长春、天津、福州、秦皇岛、成都、大连、沈阳、南京、石家庄。

7创新意识指数排名。创新意识指数由求新意识、平等观念、兼容心理这三个方面来表现,排前10名的分别是:深圳、上海、重庆、温州、广州、佛山、珠海、西安、惠州、金华-厦门,后10名的分别是:合肥-南宁、乌鲁木齐、镇江、徐州、常州、济南、福州、石家庄、绍兴、沈阳。

8交往操守指数排名。交往操守指数由诚信意识、法制观念、协作精神三项组成,位列前10名的分别为:北京、南京、广州、天津、哈尔滨、厦门-南昌、佛山、苏州、镇江,后10位的是:芜湖、乌鲁木齐、重庆、福州、温州、徐州、合肥、泉州、郑州、石家庄。

企业本体竞争力

在企业本体竞争力中,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广州、南京、天津、东莞、中山、惠州,后10名是:乌鲁木齐、嘉兴、金华、泉州、台州、呼和浩特、秦皇岛、芜湖、徐州、镇江。

企业本体竞争力指标由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战略控制、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营销服务、竞争优势8项组成,这八项指标的排名状况基本如下:

1企业文化指数排名。企业文化指数由企业家欲望、雇主的作风、员工的精神三项指标组成,其中企业文化精神较强的前10位的城市:烟台、石家庄、绍兴-温州、深圳-广州-中山-惠州-杭州-淄博,后10位的城市分别为嘉兴、大连-成都-济南-泉州-镇江、长春、武汉、徐州、北京。

2治理结构指数排名。治理结构指数由公司董事会效力、委托代理有效性、经济利益激励三个指标组成,位列前10名的城市为:石家庄、温州、广州、杭州、威海、烟台-绍兴-金华、天津、哈尔滨-南通-西安,后10位的城市分别为:南宁-佛山-北京、无锡、呼和浩特、沈阳、上海、徐州、长春、镇江。

3组织管理指数排名。组织管理指数由企业管理普遍性、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人员的经验三项组成,前10位的是:温州-广州、绍兴、南通-南京-上海、威海-南昌、西安-中山,后10名是:无锡-沈阳-长春、成都-乌鲁木齐、徐州、常州-秦皇岛、镇江、武汉、郑州-济南。

4战略控制指数排名。战略控制由企业决策的规范性、企业规划的慎密性、企业定位的准确性三方面组成,前10位的是:广州、温州-南通-金华-天津、南京-上海-威海-南昌-佛山-深圳-南宁,后10名是:厦门-无锡-徐州-常州-秦皇岛-郑州-济南、重庆-长春-乌鲁木齐、沈阳-武汉、镇江、成都。

5研发设计指数排名。研发设计由企业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企业模仿创新设计能力、企业综合研发状况三项指标组成,位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广州、沈阳、重庆、郑州、长春,后10位的是:佛山、嘉兴、金华-泉州-秦皇岛、芜湖-惠州-镇江、东莞、威海。

6生产过程指数排名。生产过程由高新产品生产、生产方法复杂性、产品生产质量三个指标组成,排名在前10位的是:北京、上海、西安、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沈阳、哈尔滨、南京,后10名的城市为:呼和浩特-东莞、烟台-嘉兴-秦皇岛、中山-芜湖、徐州、台州、镇江。

7营销服务指数排名。营销服务由产品品牌状况、产品营销深度、顾客满意度三个指标组成,排名前10位的是:广州、温州、天津、杭州-青岛、福州、绍兴-深圳、中山、嘉兴-台州-西安-珠海,后10位的是:济南、长沙、东莞-呼和浩特、武汉、沈阳-徐州、镇江、北京、成都。

8竞争优势指数排名。竞争优势由产品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的实质、高技术产品出口三个指标组成,排前10位的是:深圳、上海、苏州、南京、广州、北京、东莞、天津、中山、惠州,后10位的是:南昌-泉州、金华-武汉、镇江、秦皇岛、南宁、乌鲁木齐、徐州、芜湖、呼和浩特。

生活环境竞争力

生活环境竞争力主要由经济吸引力和社会凝聚力加以体现,分别由私人消费和服务、基础设施质量、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质量、城市自然环境、就业机会、司法环境、制度环境、文化氛围、政府服务九个指标组成,生活环境竞争力最强的10个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东莞、南京、佛山、天津、苏州、杭州,后10名城市为:镇江、威海、烟台-呼和浩特、徐州、金华、长春、淄博、嘉兴、芜湖。总体来看,特大、大城市及风景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竞争力较强。其中分指标具体排名情况如下:

1私人消费和服务指数排名。私人消费和服务由住房及价格、社区服务质量、私人消费质量三项指标组成,前10位的城市是:深圳、厦门、广州、北京、东莞、佛山、惠州、大连、珠海、温州,后10名是:芜湖-泉州、淄博、金华、烟台-镇江、西安、长春-天津、石家庄。

2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排名。基础设施质量由水电煤气设施指数、通讯设施指数、交通设施指数三项指标组成,前10名是:深圳、广州、上海、珠海、惠州、北京、南昌、无锡、石家庄、苏州,后10名分别为:武汉-呼和浩特-嘉兴、泉州、南通、徐州、金华、西安、温州、重庆。

3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排名,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质量由卫生保健质量、公共教育质量文、化娱乐质量三项指标组成,前10名的为上海、北京、南京、佛山、深圳、重庆、乌鲁木齐、济南、东莞、武汉,后10位为:镇江、呼和浩特、珠海、淄博、长春、宁波、威海、烟台、嘉兴、芜湖。

4城市自然环境指数排名。城市自然环境由城市环境质量指数、城市环境舒适度指数、城市环境优美度指数、城市风景优美度指数四个指标组成,前10名的城市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大连、杭州、青岛、珠海、天津,后10名为:芜湖、温州、南昌、惠州、中山、石家庄、常州、金华、台州、南通。

5就业机会指数排名。就业机会由收入水平及增长预期、个人发展机会及预期、城市发展及增长预期三项指标组成,机会最大的前10位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广州、东莞、天津、苏州、厦门、佛山、惠州、南通,较弱的后10位的城市:武汉-合肥、成都、哈尔滨、石家庄、长春、淄博、郑州、沈阳、福州、呼和浩特。

6司法环境指数排名。司法环境由司法体系保证履约状况、社会稳定性及预期、社会治安状况三项指标组成,北京、南京、厦门、镇江、佛山、南通、烟台、广州、苏州、上海为司法环境最好的前10位城市,后10名分别是:温州、徐州、呼和浩特、泉州、沈阳、东莞、石家庄、福州、淄博、长春。

7制度环境指数排名,制度环境由外地人的平等与机会、妇女的平等与机会、市民就业、迁徙的自由度三项指标组成,制度环境建设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北京、镇江-东莞、广州、深圳、温州、南京-厦门、惠州、珠海,而后10名城市是:合肥-重庆、大连-天津-石家庄、南昌-福州、呼和浩特、徐州、长春、沈阳。

8文化氛围指数排名。文化氛围由文化乡土性、文化国际性、文化多样性三项指标组成,其中氛围最浓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上海、北京、东莞、厦门、广州、珠海、苏州、中山-杭州,后10名是:秦皇岛、合肥、淄博、南昌、镇江、芜湖-长沙、石家庄、郑州、徐州。

9政府服务指数排名。政府服务主要从官僚主义程度、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率、市民对政府满意程度三个方面来考察,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厦门-苏州、广州、南通、北京、青岛、佛山-金华、宁波、西安,后10名是:郑州、深圳、台州、沈阳-乌鲁木齐、泉州、长春、徐州、石家庄、福州。

商务环境竞争力

商务环境竞争力分为硬环境竞争力和软环境竞争力两个方面,在硬环境竞争力中主要通过要素资源环境、产业关联、区位及当地需求、基础设施四大因素来体现,而法制与文化环境、市场竞争与开放环境、政府管理服务、政府营销战略则是商务软环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商务环境竞争力中,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南京、杭州、重庆、沈阳,后10名的是:威海、徐州、呼和浩特、台州、绍兴、芜湖、嘉兴、镇江、淄博、金华。大城市的商务环境竞争力总体强于中小城市。

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

在商务硬环境中,要素资源环境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主要由人才要素、资本要素、科学技术、自然资源要素、生产要素成本构筑而成,对商务环境支撑较强的前10位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武汉、南京、杭州、沈阳、西安、重庆,而在这50个城市中,后10名是:徐州-常州、台州、芜湖、绍兴、厦门、惠州、泉州、金华、镇江,虽然一些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中小城市自然资源等“先天”优势较强,但由于其他要素发育不充分,构成了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的“瓶颈”。其基本要素排名状况如下:

1人才要素指数排名。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天津、西安、南京、杭州、福州、济南-大连排名在前10位,其人才获得的便利性、专业技术人员及人才培训和引进等优势较强,排名后10位的城市为:台州、温州、深圳、泉州、徐州、常州、镇江、惠州、东莞、厦门,虽然一些中小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地位提升较高,但人才储备及人才体系建立远未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长远来看,是城市竞争力提升最大的障碍之一。

2资本要素指数排名。资本要素主要由金融机构存款数、资金获得的便利性、融资体系的健全性三个指标组成,排名前10位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佛山、天津、武汉、沈阳、杭州、东莞,后10名的是:呼和浩特、绍兴-秦皇岛、泉州、惠州、威海、嘉兴、金华-芜湖、镇江,很明显,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由于改革开放进程较早,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其资本要素竞争力远远强于内陆中小城市。

3科学技术环境指数排名。科学技术竞争力较强的前10位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南京、杭州、济南、西安、重庆,后10名是:东莞-无锡、淄博、金华、徐州、泉州、佛山-中山、惠州、镇江。

4自然资源要素指数排名。自然资源要素由土地稀缺程度、获得土地的难易程度,供水丰富程度三个指标组成,其中条件最好的10个城市分别为:台州、宁波、南宁、南通、芜湖、佛山、南昌、绍兴、常州、杭州、温州,而较差的后10名为:北京、沈阳、成都、南京、上海、镇江、福州、哈尔滨、青岛、徐州。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集聚的不断增加,在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地区自然资源要素的压力逐渐加大,而一些中小城市其优势日益凸显,在客观上为加快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条件。

5生产要素成本指数排名。生产要素成本由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本实际利率三项组成,其成本最优的前10位城市为:惠州、芜湖、重庆、淄博、威海、哈尔滨、南通、沈阳、南昌、乌鲁木齐,而成本较高的后10位城市为:苏州、杭州、嘉兴-珠海、金华、中山、宁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产业关联竞争力

城市产业发展决定着城市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方向,是构成城市经济收益的主体部分。通过产业关联指数的高低来衡量城市产业发展的环境,具体包括产业集群环境和产业服务环境,指数最高的城市是广州、重庆、南昌、西安、长沙、武汉、福州、温州、绍兴、杭州、珠海、中山、上海、深圳,多分布于江浙带,是我国产业关联程度最为典型的地区,也是市场经济和和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其具体指标排名状况如下:

1产业集群环境指数排名。产业集群环境由产业群集发展状态、产业专业化聚集、群集中的合作程度三项组成,发展状况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广州、东莞、绍兴-杭州、温州-佛山-台州、嘉兴、深圳、威海,后10名为:沈阳、哈尔滨、大连、秦皇岛、厦门、长春、呼和浩特、北京、徐州、镇江,可以明显看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城市产业集群环境发展较差,此外一些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培育产业集群环境方面,包袱较重。

2产业服务环境指数排名。产业服务环境指数最高的前10位为:广州、南昌、西安、珠海、重庆、上海-福州、深圳、中山、杭州,后10名为:常州-呼和浩特、佛山、惠州、宁波-乌鲁木齐-北京-徐州、成都-镇江、淄博,相比较而言,东南沿海城市的服务组织、创业服务、中介服务发展的较好,体系较为健全。

区位及当地需求

当地需求规模和质量以及区位条件构成城市区位竞争力和需求竞争力,全国城市区位及需求竞争力最强的前10名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南京,后10名是:绍兴-嘉兴、泉州-呼和浩特、芜湖、惠州、台州、金华、镇江、淄博,很明显,可以验证出外商直接投资较为集中的城市,区位及当地需求指数较高,而外商投资进入较晚且规模较小的城市,指数较低。其分项指标排名状况如下:

当地需求规模指数排名。当地需求规模由宏观经济预期、城市前景预期、当地的内需规模三个指标组成,规模最大的前10位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武汉、南京、沈阳、成都、杭州,后10名是:长春、威海、台州、泉州-芜湖-惠州、绍兴、秦皇岛、金华、呼和浩特。人口密度较高的大中城市明显高于小城市的需求规模。

1当地需求质量指数排名。指数最高的前10名为:杭州、上海、广州、深圳、中山、北京、青岛、哈尔滨、佛山、东莞,后10名是:烟台、天津-郑州、济南-金华、淄博呼和浩特、沈阳、南京、镇江,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的大中城市消费者的挑剔程度、对高新消费品的喜好程度及当地环保和质量法规严格程度自然高于近期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地级市,但一些中小城市经过粗放式发展,现在质量提升也较快,发展方式也较集约,如佛山、东莞等。

2区位条件指数排名。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经济、政治科技三方面来考察,优势较明显的前10位城市为: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杭州、深圳、南京、重庆、沈阳,后10名是:威海-秦皇岛-惠州-烟台-金华-镇江、中山-佛山、南通、温州、嘉兴、台州、淄博。

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中,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厦门、武汉、大连、重庆、青岛,后10名是:长春、芜湖、徐州、威海、台州、绍兴、金华、淄博、镇江、嘉兴。

基础设施指标由市内商务设施质量指数、对外基本基础设施质量指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数、基础设施成本指数组成,这四类指标的排名状况如下:

1市内商务设施质量指数排名。市内商务设施质量指数由旅游会展设施状况、供电丰富度、交通拥挤度三个指标组成,前10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东莞、重庆、武汉、青岛、大连,后10名为:台州、威海、长春、徐州、呼和浩特、金华、淄博、绍兴、镇江、嘉兴。

2对外基本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排名。这种通过对外大型设施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方式,在城市排序中可以明显看出:前10名为:广州、上海、厦门、北京、武汉、深圳、福州、大连、重庆、南京,后10名是:徐州、苏州、石家庄、常州、绍兴-镇江、台州、淄博、嘉兴、金华,东部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直辖市的路网设施、港口设施、航空设施的建设力度较强。

3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由通讯设施、网络设施、电脑设施三个指标组成,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前10名城市为: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上海、东莞、北京、佛山、中山、福州,而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后10位城市为:南京-常州-嘉兴、武汉、西安、徐州-镇江、台州、淄博、重庆、呼和浩特。

4基础设施成本指数排名。基础设施成本主要由市内设施成本、对外交通成本、通讯信息成本组成,前10名城市是:泉州、徐州、南京、沈阳、福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惠州、杭州-常州,后10名是:南昌、大连-南宁、天津、芜湖、成都、烟台、西安、佛山、上海。

法制与文化环境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法制与文化环境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保障,也是保证城市竞争力可持续性的条件,其主要由商业制度、商业文化、秩序与安全、制度成本四大要素构成,最好的前10位分别由厦门-广州、北京、苏州-镇江、南京-深圳-上海、佛山、哈尔滨摘取,后10名是:沈阳-芜湖、呼和浩特-长春-威海、泉州-郑州、徐州、福州-石家庄。其分项指标排名如下:

1商业制度指数排名。商业制度主要由地方法规健全、连续性和透明度、法院体系保证履约状况、盗版知识产品状况三个指标体现的,前10名城市是:北京、广州、厦门、南京、佛山、上海、南通、嘉兴、烟台、深圳,后10名为:东莞、温州、福州、泉州、淄博、呼和浩特、石家庄、徐州、长春、沈阳。

2商业文化指数排名。前10名城市为:广州、厦门、北京、深圳、镇江、苏州、上海、哈尔滨、温州、南京。后10名是:成都-大连-秦皇岛、威海、芜湖-泉州、郑州、石家庄-徐州、福州。

3秩序与安全指数排名。秩序与安全由经济安全状况、社会治安状况两个指标组成,排序前10位的城市为:镇江、南通、南京-天津-威海、济南-烟台-常州、厦门-苏州-大连,后10位的是:淄博-徐州、长春-呼和浩特-泉州、合肥、广州-乌鲁木齐、福州、深圳、东莞。

4制度成本指数。制度成本由对企业非规范收费、对企业侵权成本、对企业诉讼成本三个指标组成,企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较好,则成本较低,企业的竞争力会较强,在200个城市中前10名是:徐州、重庆、温州、镇江、乌鲁木齐、合肥-福州、杭州、嘉兴、石家庄,后10名:北京-佛山-中山、威海、武汉-青岛、上海、长沙、南宁、深圳、芜湖。

市场竞争与开放环境

市场竞争与开放环境指数由竞争环境、开放环境、市场国际化三项指标组成,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东莞、深圳、珠海-惠州、厦门-广州-上海、苏州-天津-佛山,后10名是:重庆-乌鲁木齐-济南-秦皇岛-成都-呼和浩特-长沙-芜湖、淄博、徐州。总体来看,沿海地区的开放竞争力明显于内陆城市,不仅因为沿海城市开放早,程度高,而且还由于沿海地区区位上的便利性以及历史上对外交流频繁,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同时,内陆城市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日渐加强,开放竞争力不断提高。其分项指标排名如下:

1市场竞争环境指数排名。市场竞争环境主要由同行业竞争程度、企业与供应商竞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三个指标组成,竞争环境较强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绍兴、广州、南昌、上海、常州、佛山、东莞、福州-杭州,后10名是:宁波、惠州-南通、芜湖、镇江、沈阳、大连、淄博-徐州、秦皇岛。

2市场开放环境指数排名。前10名为:沈阳、深圳、广州、东莞、宁波、佛山-南京、上海-石家庄、北京,后10名为:台州、淄博、西安、南昌、常州、嘉兴、福州-杭州、珠海、重庆。

3市场国际化指数排名。市场国际化主要从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资占总投资比重、企业国际交流程度三个方面来考察,其中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东莞、惠州、珠海、深圳、苏州-厦门、天津、大连、上海-青岛,后10名是长春、金华-济南、石家庄、成都、呼和浩特、长沙、郑州、徐州、乌鲁木齐。很明显以企业为载体,以跨国公司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其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

政府管理服务

在政府管理服务中,指数较高的前10位城市分别为:无锡-镇江-温州、苏州-宁波-南通-绍兴-嘉兴-重庆-金华,而后几位城市是:深圳、南宁、长沙。

政府管理服务指标由政府监管指数、政府服务质量、政府管理成本指数三个指标组成,分项指标排名如下:

1政府监管指数排名。政府监管指数由审批和管理的程序复杂、政府监管适度性、政府监管有效性三方面组成,前10名是:沈阳、无锡、上海-芜湖、镇江、佛山、深圳-烟台、南通、南京,后10名是:苏州-重庆-杭州-合肥-中山-济南、福州-南宁、天津、大连-哈尔滨、东莞-秦皇岛。

2政府服务质量指数排名。政府服务质量较好的前10个城市为:南通-宁波-苏州、上海-绍兴、北京、青岛-嘉兴-广州-金华,后10名为:威海-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济南-福州、沈阳、乌鲁木齐-徐州、长春。

3政府管理成本指数排名。政府管理成本指数由各种税收总额、部门非规范收费两项组成,其中成本较低的前10位城市为:徐州、温州、镇江-重庆、合肥-福州、杭州-乌鲁木齐、嘉兴-无锡,后10名城市为:天津-西安-威海、佛山-中山-武汉、青岛、上海、长沙-深圳、南宁、芜湖。

政府营销战略

城市营销无疑正在或将要成为促进城市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十分重要的制度、方法和手段,而政府营销战略则直接决定着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在政府营销战略指数中,排序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佛山、南京、长春、重庆、苏州,后10名是:南昌、绍兴、金华-台州、徐州、南宁、淄博、芜湖、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政府营销战略指标由政府规划能力指数、政府财政能力指数、政府推销导向指数三个指标组成,其具体排名状况如下:

1政府规划能力指数排名。排序前10位的是:西安、广州、南昌、嘉兴、佛山、常州、珠海、长沙、哈尔滨、绍兴,后10名的是:郑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秦皇岛-徐州、淄博、东莞-济南、北京、长春。

2政府财政能力指数排名。政府融资能力的强弱主要由城市财政收入、城市资本化经营能力决定,财政能力最强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上海、长春、佛山、北京、重庆、深圳、天津、广州、常州、南京,后10名为:淄博、芜湖、嘉兴、长沙、秦皇岛、泉州-烟台、威海、惠州、呼和浩特。

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4篇

中原城市群位于我国东西部的经济缓冲带,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域优势,面临经济腾飞的大好机遇,但由于不了解自身的竞争的地位和环境、优势和劣势,城市竞争的无序和盲目性导致竞争城市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区域内城市的优势互补。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科学决策、加快经济发展、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实现“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其测度

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含义,有许多种解释,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城市竞争力是一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显示和潜在的能力。

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度, 目的在于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 定量地表现城市竞争力及所包括的各个方面, 从而对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此, 本文在对指标选取时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性原则。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 由众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即构成要素构成。

(2) 科学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城市竞争力体系还应该以一定的理论学说为基础,体系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3) 可比性原则。指标可以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相对意义的指标。例如, 平均指标和比例指标, 便于反映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

(4) 绝对指标分析和相对指标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上述原则,以《河南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为基础,参照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我国一些学者所建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考虑了指标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结合我国国情, 从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文教科技水平、产业竞争力、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选择了20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 这些指标大多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指标体系如下:

三、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评估城市竞争力需通过多层次、多系统、各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 而这些指标对城市竞争力的说明程度各不相同, 彼此间又有一定的相关性, 使它们在信息上发生重叠, 从而导致评估结果模糊, 甚至产生矛盾。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来选取的多个指标, 利用线性变换的方法重新组合成尽可能少的且互不相关的几个综合性指标, 并且使这几个指标能尽量多的反映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 从而达到简化数据和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主成分分析法能够较理想地评估测算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具体计算是借助统计与计量分析软件SPSS中的主成份分析功能来完成的。综合得分值越高, 说明该城市竞争力越强;得分越低, 说明该城市竞争力越差, 根据综合得分可得到各城市排序名次。根据模型计算出主成分得分时, 有一部分为负值, 这里的负值并不表示被评价城市竞争力的真正含义, 而是说明该城市的竞争力处于被评价城市中的平均水平之下;主成分得分值为正值, 说明该城市的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最终结果如表2。

* (i) 为第一主成份到第i主成份的累计贡献率

四、分析结论

经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比较结果。其中,综合得分的排名从前到后为:郑州、洛阳、焦作、济源、新乡、漯河、许昌、平顶山、开封。各个单项指标的得分具体见表2。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在综合和各个单项指标上的得分,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得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 中心城市竞争力强,但还未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郑州的竞争力远远领先于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群各城市,除了基础设施与环境排名第5和经济实力排名第6外,其他各项竞争力都高居榜首,充分说明他是中原城市群的领头羊,是中原的经济增长核心。但是,其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增长极核,其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郑州的经济首位度仅为1.5,而武汉的首位度却已达到了4.5。由此可见,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 其核心地位远不如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突出,在经济实力上也与武汉有着相当的差距。从具体指标的排名来看, 郑州的投资回报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排名倒数第二;教育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仅为12.96%,远远低于平均水平14.39%,进一步显示郑州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不强,真正成为拉动中原城市群经济腾飞的超级核心城市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且,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排名也比较靠后,说明郑州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方面历史欠账太多,与区域性城市的地位还不相称。

2. 工业型的城市经济竞争力较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工业型城市的竞争力较强,除了工业型城市郑州外,综合得分排在二到四位的洛阳、焦作和济源的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强,其中,洛阳作为一个比较老的工业城市,其在机械制造(拖拉机)、玻璃制造等部门在全国都具有很高的区位熵,其经济实力在中原地区一直较强。而济源由原来焦作的一个县级市划拨为省管市后,由于人口的基数小,本文的指标大多采用人均指标,导致其排名较前。但也有特例,平顶山是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性城市,但经济实力排在新乡、漯河、许昌之后位于第八,远远落后于老的煤炭工业基地城市焦作市,这与二者产业调整的差别大是分不开的。在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焦作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即适当遏制煤炭产业的发展,从单纯的煤炭采掘转向电力、炼铝、轮胎以及机械转变,加大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成功完成了由老牌工业城市向新兴旅游城市的转变。但是平顶山的城市转型,一是思路不对,二是速度较慢,导致二者竞争力的出现明显差距。但在总体上,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城市其竞争力整体要比非工业城市要强。

3. 资金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名和资金实力及产业竞争力十分相似,由此可以推断资金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与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说明两者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因此,要想提升综合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以产业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夯实产业基础,支撑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此外,要想尽一切办法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人文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打造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率;打造市场环境,提高开放程度;打造法制环境,提高和谐程度。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大城市发展的资金投入。

4. 个别城市的单项指标存在异常点,凸显优劣势

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5篇

城市环境竞争力包括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舒适度、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和城市人工环境

优美度等方面。我市环境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市环境日渐清洁优美。截至2005年底,我市城市园林绿地率为33.18,绿化

覆盖率为3

6.3,人均公共绿地为7.77平

方米。道路扫保率和居民区清扫保洁率达到100,生活垃圾

收集

定点,垃圾袋装化普及率达到92.6,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8,无害化处理100。获得“

全国卫生城”称号。

二是主城区建筑布局基本形成。形成了二一九路和胜利路两条轴线,以及二一九路、胜利路

、千山路等十几条城市景观路。建设了站前广场、胜利广场、环钢广场等二十几个节点景观

。建设了景子街、四隆广场等商业建筑,形成了站前商业中心、人民路和立山商业副中心,

湖南和汪家峪的商业也形成一定的规模。三是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显现成效。目前我市有国家级旅游景区15处。千山风景区、玉佛苑景

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汤岗子温泉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2A和A级旅游景区各6个。20

05年我市旅游景区共接待旅游者500万人次。

我市城市环境建设目前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空气污染严重。结构性污染突出,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与国家标准

要求仍有差距。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有根本性改善,主要燃煤企业大部分没有脱硫设施

,有脱硫设施的也存在运转不足现象。料场和建筑工地二次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较重。2003年我市API(见注一)指数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排名为74位。2

005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为284天,列全省倒数第三位。2005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超出国家二级标准017倍,列全省倒数第五;自然降尘超出省级标准178倍,列全省倒数

三。二氧化硫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标准0.3倍,居全省首位。2005年烟尘排放量4.5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7.94万吨。鞍山市

区市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居全国第一。

二是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并污染严重。鞍山是全国100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

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全地区地下水水质超标率为87.2,个别地

下水饮用水源超采严重,地下水资源枯竭趋势加重。在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4个供水量逐年

减少,已经形成了超采漏斗。全地区25条主要河流总体

评价水质较差,污染严重(见附表)。南沙河、运粮河和杨柳河均为劣Ⅴ类

水体。地表水利

用率达85,超过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打破了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平衡。许多河段出

现断流甚至干枯,连年断流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主要河流的水质污染极为严重,水体已经丧

失自净能力。沿河生态环境恶化,小选矿厂和畜禽养殖污染日益突出,附近居民身体健康受

到严重威胁。忽视控制污水的排放,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低且开工不足。我市共有小Ⅱ型以

上水库29座(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6座、小Ⅱ型水库20座),其中6座小Ⅰ型水库的水

质均为Ⅴ类水质。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14210万吨。主要污染物COD(见注二)排放量5.11万吨,大大超出国家规定。

三是城市绿化水平不高。大孤山、齐大山、东鞍山等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形

成巨大的矿坑和

排岩场、尾矿库,占用、破坏土地总面积170平方公里,其中可恢复面积100平方公里,堆积

岩石20亿吨以上,排放尾矿近10亿吨,风过尘扬。城区内的几个山体,都不同程度地被侵占

。市区成片绿地少,分布不均衡,常绿植物少,景观设计缺少特色,苗木种类有限,花、草

、树种植搭配不够科学合理,养护水平不高,行道树成活率低,侵占和破坏绿地行为时有发

生。

为此,委员们建议:

一、正确认识鞍山的区位特点,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应尽快实现鞍山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城市重心的南移,使鞍山真正处于辽宁中部经济隆起带和交通十字枢纽

的坐标点上,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鞍山的分区功能,制定鞍山的城市总体规划。重新叫响“

祖国钢都”这一城市品牌,科学确定鞍山的城市形象、建筑风格和城市主色调。

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6篇

关键词:资源系统整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

资源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必须充分开发其拥有的各种资源,以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型和发展为基础。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动态整合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中的特殊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市场配置资源是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但可移动资源与不可移动资源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有机整合和系统集成,既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又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资源型城市在初始产业成长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路径依赖,资源型城市在产业体系形成中又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因而两类要素的整合和集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也特别困难。资源型城市在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中,既要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宝贵的自然资源,更要有效整合、大力引进域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可移动资源,促成两类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推进资源型城市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到新型产业基地的转变。最为重要的举措是深化市场取向的体制机制创新,促成生产要素在各经济主体间、各地区间自由而有序的流动。资源整合对于资源型城市突破资源依赖惯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培育新型的产业竞争优势的重大意义。

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实施资源整合的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一般而言,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按照人们的通常的习惯,可以将各种资源归纳为不同类型 。对资源的分类无非是人们对种类繁多的资源开展的各种分类种的一种而已,可以理解为是按照人们的基本认知习惯进行的分类。着眼于资源的区域间位移和区际经济交流,可以将其按照某些标准进一步细分为不可移动、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完全流动性的经济要素或者资源 。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以而且必须综合利用和系统整合。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整合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统筹区域发展特别是统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型城市固有的优势矿产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新要素的导入并进行的优化重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整合既包括对可移动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进行的配置调整,也包括对不可移动资源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有机整合和系统集成;既包括对本地区的多种资源的结合形态和结合方式的静态调整,又包括在导入区外创新性要素的条件下对本区既有要素和资源的动态整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整合具有显著的动态演化性,同时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和资源导向型产业体系的特点,其资源整合呈现出地域差异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以至于在发展中部分城市陷入“资源诅咒”怪圈,甚至部分城市有滑向矿竭城衰的危险。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尤其深刻,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着资源整合上的严重思想束缚。因此,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移动性和不可移动性要素的整合中,在区内资源与区外资源优势的集成中面临特别巨大的阻力,也就同时使得事实资源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破解我国资源型城市延续传统发展路径和资源依赖怪圈的需求。我国资源型城市由于富有某种或者某些资源,在初始的经济发展中往往都依据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则专业化地从事该种或者该类资源的密集开发,在城市内甚至相当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部门,甚至构建起资源导向型产业体系。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我国资源型城市基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在资源指向和发挥专业化分工优势的基础上,大都呈现出以专业化资源或其加工产品输出为主的分工特点。如果一味地依赖和保持现有的职能分工,那么资源型城市十分有可能走向衰退 。因此,必须通过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系统整合的办法打破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资源依赖困境。

综合开发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对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扩张资源型城市上下游产业链的需要。进行结合当地优势资源进行经济要素的引进并对资源型城市外资源和资源导向型产业体系整合从而走上创新发展道路的资源型城市并不鲜见。例如,四川自贡市是一个非金属资源(盐卤资源)富集的城市,在过去,自贡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直以盐化工为基础进行产业发展,在资源配置上也基本围绕盐卤化工体系开展产业扩张。首先积极发挥现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化工产业,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盐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比如利用优质盐卤资源开发高档调味盐、发展盐浴等等,不仅显著地节约了日益枯竭的盐卤资源,而且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资源的附加价值。经过多年的全方位的资源整合,自贡已经逐渐由一个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经济地位逐渐下降的老工业城市依靠资源整合注入新鲜活力转变为一个创新能力逐渐显现的以商业职能为主的城市,并已经发展成为川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系统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过程。

总之,对于要素引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整和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增强资源型城市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并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互动的流程。在创新性要素导入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下,资源型城市有可能突破“资源诅咒”的怪圈,在资源综合开发基础上发展具有我国型城市特色的资源优势产业。

二、 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系统整合与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路径依赖产业发展模式面临的发展约束,发展转型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这些约束条件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约束条件的限制,表现在五个方面:(1)资源环境约束;(2)地理区位约束;(3)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约束;(4)科技和研发能力约束,(5)产业生产竞争力约束。具体而言,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系统整合与综合开发利用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

1.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走的是一条资源粗放型道路,集约利用资源和创新不足。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没有充分综合利用本地区的特有稀缺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强资源的集约利用,而是走上了一条粗放利用稀缺资源的道路,并没有着力培育起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

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中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在矿产资源和区内其他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社会资源的结合上存在问题。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发,相应的产业结构必然是采掘业和部分加工业,同时,对矿产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服务业不够发达,城市就业压力大。

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导入外部创新要素激活自身活力不足。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注重了资源的全面开发,但是在计划体制深刻影响下,没有注意借助外部力量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技术创新和新市场开拓,继续坚持走资源导向型产业发展路子,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迈出的步子明显慢于其他地区,在产业竞争优势方面日益滑坡。

简言之,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面临多种要素的影响和制约,直接影响到这些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三、 我国资源型城市整合资源培育产业竞争优势的途径

1. 建立全国或者区域性资源要素产权交易市场。我国资源型城市要素整合必须要以建立相对完备的市场体系为基础,首先就是要建立起资源要素的产权交易市场。该市场的建立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丰富的各类资源的产权交易提供市场平台,必须确保资源可以在城市内部的相关主体之间进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也可以在各个城市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产权交易,更可以在区内市场主体和区外市场主体之间开展自由的产权流转。这样才能保证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各类要素在各个主体之间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合理的流动。

2. 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资源产权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资源管理也实行的是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之后,资源配置机制也开始向市场化迈进。但是,我国的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如市场机制不充分、产权界定不清晰、两权流转的政策操作性不强等。资源价值补偿不足是造成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既然资源具有价值,那么它在使用时就必须要求实现其价值,这样才能保证其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推进资源产权改革,建立以市场机制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资源管理体制,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产权制度与定价机制不合理是制约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产权制度构建与完善涉及到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晰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二是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产权市场交易机制与体系;三是完善我国资源产权交易法律体系和组织保障机制。

3. 重构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进行重构和完善。由于大多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在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在资源市场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加付一定额度的资源补偿费用。应强调四个方面:其一,明晰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定价主体及其相互间的权责关系;其二,对一些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的资源,应逐渐由市场供求力量形成价格;其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战略性资源进行科学而合理的价格干预和管理,维护资源市场价格的稳定;其四,构建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大垄断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资源,如电力、天然气等,可以采用投资回报率法或限价法来予以定价。

4. 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我国资源型城市要素整合涉及到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既包括同一个城市内的各种所有权和各种经济规模的市场主体,又涉及到东北经济区资源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各类市场主体,也涉及到东北经济区的市场主体和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协作。在此过程中除了市场主体之外,必然还有我国资源型城市地方城市管理主体和国家资源管理部门的介入。因此,在此过程中必须彻底改变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各级政府部门在资源所有上“画地为牢”和“占山为王”的官僚习气和“管卡压”的低效率工作机制,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在明晰资源产权、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基础上,形成协同高效的协同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要素合理流转和统筹解决“三矿问题”的新型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宋冬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求是学刊,2004,(4).

2.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6).

3. 宋冬林,汤吉军.资源型城市制度弹性、沉淀成本与制度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 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赵天石.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6. 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7. 田霍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四川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促进四川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研究”(2008SCTJ021)和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与工业互动关系研究”(2009CDKJJ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庆林,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吉林省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7篇

当今社会, 各种主体间的竞争更加全面、激烈和复杂, 而城市在这种竞争中的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吉林省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大省,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吉林省也是典型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省份之一。如何客观、正确、定量地反映吉林省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找出城市间的发展差异, 认清城市间的优势和不足, 对政策制定和区域内的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全面提升吉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对吉林省15个城市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并根据综合得分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理论依据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定量分析。所谓主成分分析即是在保持原始数据信息量损失最少的前提下, 将原来的指标通过线性变换, 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同时, 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的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

城市综合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依据科学性、代表性、合理性的原则, 结合吉林省的具体实际, 以15个城市为样本, 选取了12项指标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反映吉林省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x1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x2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的比重 (%) 、x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x4年末总人口 (万人) 、x5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x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元) 、x8在校学生数 (人) 、x9在任教职工数 (人) 、x10城市绿化覆盖面积 (公顷) 、x11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平方米/人) 、x12城市用气普及率 (%) 。这12项指标分别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教育发展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反映了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 (2007) 。

三、吉林省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运用Excel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知, 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所以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把这些变量重新综合为互不相关的新的综合变量。

由表1可以看出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9.36%, 能反映原始变量绝大部分信息, 具有显著代表性, 所以只取前三个主成分来做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确定各自的权数, 计算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F=0.78F1+0.14F2+0.08F3

从表2可以看出, 第一主成分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末总人口、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校学生数、在任教职工数、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 集中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第二主成分在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和城市用气普及率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第三个主成分在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指标上的载荷较大, 反映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得出15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序为: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四平市、延吉市、白城市、辽源市、通化市、榆树市、白山市、九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德惠市、桦甸市。为使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明晰化, 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吉林省各城市进行聚类分析, 将15个城市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 只包括长春一个城市。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 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 近年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实力不断增强。长春的工业基础良好, 主导产业优势突出, 民众素质较高, 这些都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以“一汽”为代表的一批颇具实力的国有企业经过体制变革和对外合作, 正在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强力带动作用。第二类为综合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 包括吉林市、松原市、四平市、白山市、通化市。第三类为综合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地区, 包括延吉市、白城市、辽源市、榆树市、九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德惠市、桦甸市。这类城市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制约, 综合竞争力水平多项指标均处于全省下游。

从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末总人口、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的第一主成分看,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只有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松原市的得分值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其他城市的得分均为负值, 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从反映城市产业结构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第二主成分看, 延吉市的得分最高。而辽源市的第三主成分的单项排名最高,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最大。从城市本身来看, 各城市内部发展也不协调。如长春市, 尽管第一主成分得分最高, 但其第三主成分得分偏后, 说明长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没有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环境舒适度比较欠缺, 基础设施竞争力较落后, 这与其经济实力、行政地位、城市历史极不相称。在15个城市中, 只有长春一个城市的三个主成分得分为正值, 其余14个城市的三个主成分至少有一个主成分为负数, 从而说明城市内部发展不协调, 特别是通化市和白山市由于各种原因, 三个主成分得分都为负数, 说明这两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弱, 应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应充分认识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省情, 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社会结构的地区要实行分类解析和指导, 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在继续保持长春市、吉林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 加快其他城市的开发, 推动全省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因此,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期, 吉林省要掌握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挥比较优势, 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参考文献

付德印, 张旭东EXCEL与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郑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第8篇

《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 共5省30个省辖市和3个县 (区)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郑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主成分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 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 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 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化。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和研究成果, 坚持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潜力性等原则, 选取了城市经济总量水平、城市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城市科技教育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6个方面28个具体指标, 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根据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 搜集整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辖区的相关数据, 利用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得结果如表2、表3、表4所示。

(二) 主成分提取

提取特征值大于1, 且累计方差贡献率的因素为主成分。从表2可知, 应提取5个主成分, 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189%, 说明其反映了原来28个评价指标87.189%的信息, 即基本保留了原来指标绝大多数的信息, 这样由原来28个指标转化为5个综合指标, 可起到简化分析的效果。

另外, 每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大小说明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由表2可知, 这5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106%、19.009%、15.125%、6.448%和5.502%, 说明第一主成分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第二和第三主成分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而第四和第五主成分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次要因素。

因此, 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只有抓住主要矛盾 (前三个主成分) , 兼顾次要矛盾 (后两个主成分) ,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主成分解释

每个主成分都是原来28个指标的线性组合。在某线性组合中, 若某些指标载荷值较大, 则表明该主成分集中反映这些指标的信息。

由表3可知, 第一主成分在x1、x3、x4、x5、x6、x7、x8、x10、x11、x19、x20、x21、x22、x23、x24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说明其主要反映了城市经济总量水平 (x1、x3、x4、x5、x6、x7、x8、x10、x11) 、城市科技教育水平 (x19、x20)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x21、x22、x23、x24) , 这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第二主成分在x16、x17、x18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第三主成分在x9、x13、x14、x15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经济结构水平。因此, 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结构水平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四主成分在x2、x25、x26、x27、x28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主成分仅在x12指标上载荷较大, 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居民收入水平。

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年人均用水量、全年人均用电量和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使用逆指标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河北统计年鉴2012》《山西统计年鉴2012》《安徽统计年鉴2012》《山东统计年鉴2012》《河南统计年鉴2012》, 经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整理而得, 下表相同

(四) 主成分得分

某一主成分分值越接近于0, 说明该城市在这一指标上接近所有城市平均水平, 即该城市既没有比较优势也没有比较劣势;某一主成分正分值越高, 说明该城市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 说明该城市比较劣势越明显。

由表4可知, 从第一主成分来看, 郑州市得分仅为0.304, 排名仅第11位, 与排名第一的许昌市得分相差2.215分;从具体指标来看, 郑州市经济总量水平 (x1、x3、x4、x5、x6、x7、x8、x10、x11) 和科技教育水平 (x19、x20) 比较优势不明显, 但其基础设施水平 (x21、x22、x23、x24) 比较劣势非常突出, 这严重制约郑州市第一主成分的得分与排名;从第二和第三主成分来看, 郑州市得分分别为3.701和2.230, 排名均为第1位, 说明郑州市在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从第四和第五主成分来看, 郑州市得分分别为-1.066和-1.536, 排名分别为第27位和第29位, 说明郑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比较劣势十分明显, 严重制约了郑州市综合竞争力。因此, 从综合得分来看, 郑州市得分为1.160, 排名第2位, 与排名第一的晋城得分还相差0.27, 说明郑州市综合竞争力不太突出, 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不太明显。

二、提高郑州市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 郑州市在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比较优势明显, 在经济总量和科技教育等方面比较优势不明显, 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比较劣势十分突出, 从而决定了郑州市综合竞争力不太突出。因此, 郑州市发展战略有必要做出以下调整:

(一)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的集聚能力, 城市产业集群水平,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增长潜力。良好的交通、通信设施有利于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良好的教育、文化、科研、医疗、保健等设施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 良好的环保、卫生、生态景观等设施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郑州市政府应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 科学制订城市建设规划,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二) 提高城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郑州市应整合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资源,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突出主导产业, 完善服务配套, 严格准入门槛,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三)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倡导集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消费方式。郑州市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提高城市科教文化“软实力”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开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以人力资本开发为中心, 实现产业结构的软化, 建立以智力输出为主的产业集群,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郑州市应抓住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契机, 加大科教文化投入力度, 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 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 (重点) 实验室、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努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郝寿义, 安虎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 1998 (3) :50-56.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478-50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N].国函 (2012) 194号文件.

[4]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 (第三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14-141.

[5]刘媛媛, 李德山, 尚航飞.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8-11.

南京都市圈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研究 第9篇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相关研究

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城市综合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及对外影响, 它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利用资源, 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 以创造价值, 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是综合性的、多层次性的和系统性的能力, 会随着空间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是评价一个城市较为全面的指标。

2. 国内研究总结

目前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博士提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弓弦模型 (1) , 认为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由弓和弦共同构成, 硬竞争力被视为弓, 包括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设施竞争力、聚集力、环境竞争力;软竞争力被视为弦, 包括秩序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弓弦模型将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分为现实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该模型发展了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将城市产业竞争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但是现实操作性较弱, 因为软指标难以量化。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郝寿义教授构建的评价模型 (2) , 将评价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 显示性指标涵盖4个二级指标, 解释性指标涵盖由13个一级指标分成的69个二级指标, 对这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为每个指标赋予权重, 计算各城市的竞争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在该评价模型指标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环境质量、民生水平等方面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被弱化。

上海社科院提出的集散功能体系 (3) , 将城市综合竞争力划分为总量、质量和流量三个一级指标, 其中总量指标主要体现城市的经济实力、实际产出能力和发展状况, 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质量指标主要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社会运行的健康程度, 是决定城市发展好坏的关键;流量层次指标体现城市GDP规模、资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利用、对外开放等方面积累和进一步扩张的能力, 反映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该模型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评估, 指标兼顾静态和动态、数量和质量, 但忽视了各层次间的相关性分析, 造成了重复计算, 放大了个别指标对评价结果的作用。

二、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的选取和构建

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时不能盲目, 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为全面完整的反映各方面的情况, 应该包涵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城市生活基础设施、运输信息实力、文化教育实力、资源环保实力、开放程度等多个方面。所以指标体系的分类既要有绝对指标, 也要有相对指标;既要有总量指标, 又要有增量指标, 各种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指标体系。第二, 科学性原则。数据全面并不意味着多多益善, 指标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客观准确的反映城市竞争力水平。第三, 可操作性原则。由于数据收集难度大、统计口径不一致, 评价指标的采集是一项较困难的工作, 因此指标应该能在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 或者能通过对统计资料数据进行计算而间接获得, 保证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真实性。第四, 层次性原则。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因素较多, 应按照其作用的大小进行分层, 对每一个层次进行细分, 逐层分析。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提到的原则, 结合南京都市圈的实际情况, 本文选择7个一级评价指标和50个二级指标, 它们包括:

⑴综合经济实力:生产总值、人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在岗职工年均工资。

⑵资金实力: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末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人均财政支出。

⑶城市生活基础设施: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每百万人拥有医院数、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⑷运输信息实力:年货运总量、年客运总量、人均邮电业务总量、每万户本地电话用户数、每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每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

⑸文化教育实力:每百万人影院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每百万人拥有高校数、每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人数、专利申请受理数、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人均科学事业支出。

⑹资源环保实力: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燃气覆盖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⑺开放程度:地区出口额、地区进口额、外资合同签订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

三、南京都市圈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的计算

根据以上指标, 收集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数据, 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对获得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 利用特征值准则和累积解释方差贡献率准则, 选取6个公因子, 将其作为评价7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综合变量。

城市的综合竞争力Yi=ai1X1+ai2X2+ai3X3+ai4X4+ai5X5+ai6X6, ai1、ai2、ai3、ai4、ai5、ai6为各公因子的解释方差贡献率, 作为该公因子解释城市竞争力的权重;X1、X2、X3、X4、X5、X6为各城市在各公因子上的负载。由于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 (见表1) , 误差可以不计。通过该公式得到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见表2) 。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 南京在南京都市圈中处于毫无疑问的核心地位, 其以1.345962分高居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榜首, 比排名第二的镇江高出1.24分之多, 比排名最后的滁州高了2分多, 综合实力拥有绝对优势。省份差别对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影响较大, 结合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排名, 位于江苏的4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明显高于位于安徽的3个城市, 缩短两省之间的差距尤为重要。多数城市差距不大, 除了排名第一的南京和排名最后的滁州, 其余5个市的综合竞争力分差在0.5分以内, 综合实力比较接近, 应该携手共进形成良性竞争。

摘要: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地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整体区域, 近年来, 其各方面的实力和重要性不断增长。根据目前已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实际情况, 构建一个涵盖7个一级评价指标, 50个二级指标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收集和处理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数据, 利用SPSS软件对各个城市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 得出南京都市圈7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使各个城市了解自己在都市圈中所处的位置。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法

参考文献

[1]高汝熹, 翁媛媛, 车春鹂.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研究:由中国第一圈到世界第一圈[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3) :30-34.

[2]于丽英, 郭洪晶.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1) :95-98.

[3]张颢瀚, 孟静.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新格局:南京都市圈功能变化与空间整合[J].长三角发展研究, 2007 (9) :10-14.

[4]郑艳.城市综合竞争力概念界定以及评价体系构建[J].新经济, 2007 (4) :64-65.

[5]程玉鸿.不同视角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透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2) :81-86.

[6]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数理方法比较[J].软科学, 2006 (3) :77-80.

[7]陈隽, 郁鸿胜.2005年度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J].上海企业, 2006 (5) :43-44.

[8]籍雪梅.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构成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 26 (7) :30-35

[9]殷晓莉, 王里克.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5, (11) :92-94.

安徽省城市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 第10篇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 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式增长模式, 加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都给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城市环境是指城市区域内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外界因素, 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本文中的城市环境主要是指城市的自然环境。

城市环境作为固有的资源, 一方面可以直接为城市居民所享用, 构成城市收益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城市产业发展和产业价值体系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城市环境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二、指标选取

本文在进行指标选取时, 坚持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原则, 力求使指标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关于城市环境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倪鹏飞的“弓弦模型”和丁越兰、马凯、张伟琴的《西部城市环境竞争力实证研究》中都有具体论述。然而, 笔者认为, 倪鹏飞在选取城市环境竞争力的指标时, 只是把它作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并没有全面地反映环境竞争力, 因此比较宽泛;而丁越兰等人所选取的指标是针对西部各省的城市环境竞争力, 城市间差距比较大, 层次差别比较明显, 因此比较细分的指标有利于反映城市间的差异。而对于安徽省的城市来说, 城市环境虽然有差距, 但因同属一个省市, 其间的差距相对来说还是小得多, 指标过多过细就可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因此, 依据指标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搜集性, 考虑到安徽省环境的实际情况, 笔者对他们的指标进行合理的修改, 选取了九个指标进行分析, 具体如下:人均绿地面积 (X1) , 城市绿化覆盖率 (X2)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X3) , 城市人均环境保护投资额 (X4) ,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 (X5) , 每立方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每立方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 (X6) ,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X7) ,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 (X8) , 建城区面积 (X9) 。

三、安徽省城市环境竞争力实证分析

本文的样本指标数据来源于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或通过计算得出。

(一)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是对多变量的平面数据进行最佳综合和简化, 即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 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的一种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原有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找出代表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公共因子, 并对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再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对各样本城市进行环境竞争力的排序。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表1所示的因子提取和旋转后的因子提取结果。本文只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因子, 分别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 (即因子变量所包含的原始变量的信息) 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从表1可以看出, 提取的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87.697%, 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中展示了在各个公共因子上的高载荷指标, 根据各自的高载荷指标可对各因子进行命名。如表2所示: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是根据回归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系数。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安徽17个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因子得分函数:

F1=0.009X1+0.033X2+……+0.332X9

F2=-0.071X1-0.008X2+……-0.057X9

F3=0.560X1+0.506X2+……+0.021X9

F4=-0.192X1+0.249X2+……-0.020X9

利用上述得分函数可以分别计算出样本城市的因子得分。以各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计算出反映样本城市的环境竞争力水平的综合得分, 即:

F=33.864%F1+18.494%F2+17.915%F3+17.424%F4

得到反映安徽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得分序列 (见表3) 。

表3中的各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给出了各城市环境竞争力的量化描述, 得分越高表示竞争能力越强, 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各城市环境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

从各公共因子得分排名上看, 在城市硬件设施环境竞争力方面, 合肥、蚌埠、芜湖竞争力较强, 说明这些城市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善, 而黄山、宣城、池州的硬件设施则相对比较薄弱;在大气环境质量竞争力方面, 淮南、宿州、马鞍山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安庆、淮北、六安的大气环境则有待有关部门继续努力;在城市绿化竞争力方面, 黄山、铜陵、安庆绿化较好, 宿州、滁州、亳州的绿化则不尽人意;在环境污染控制竞争力方面, 淮北、巢湖、池州的环境在污染方面控制得较好, 蚌埠、宣城、滁州的污染则比较严重。

从表3中的后两列城市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方面看, 综合竞争力得分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城市有合肥、淮南、马鞍山、芜湖、黄山、铜陵、淮北、蚌埠、池州9个城市。其中, 合肥的城市环境综合竞争力最强, 综合得分为1.1573, 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而巢湖、阜阳、安庆、宿州、六安、亳州、宣城、滁州的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则在平均水平以下, 说明这些城市环境综合竞争力较差,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聚类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 我们对安徽省城市环境竞争力排名有了大概的了解, 但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各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共性与区别, 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这里运用的是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对各城市环境竞争力进行分类。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视n个观测量 (或者变量) 各自成为一类, 然后找性质接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 计算在新的类别划分下各类之间的距离, 再将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合并, 直到所有模式聚成一类为止。

利用SPSS15.0对指标数据进行系统聚类, 得到的聚类谱系图见图1:

根据图1, 我们可以把安徽城市环境竞争力划分为四类:合肥为第一类;黄山为第二类;淮南、马鞍山、芜湖为第三类;铜陵、池州、巢湖、淮北、滁州、蚌埠、六安、安庆、宿州、宣城、亳州、阜阳为第四类。

四、结论

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类:合肥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强, 基础设施完善, 在城市硬件设施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是安徽省环境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但在大气质量与环境污染控制方面并不尽人意。因此, 合肥应加大对环境的监控力度, 增加环境保护投资额, 力求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类:黄山

黄山市的经济虽然不够发达, 但它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被单独聚为一类, 可见它的特殊性。黄山在城市绿化竞争力得分最高, 但是由于经济不够发达, 在城市硬件设施方面较为薄弱, 其环境污染控制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三类:淮南、马鞍山、芜湖

这三个城市在安徽不但经济较为发达, 而且其城市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也位于前列, 分别位于2、3、4名。三个城市中, 除芜湖的环境污染控制力较为薄弱外, 其他各方面的排名均较为靠前。说明这三个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其城市环境也得到很好的保护。

第四类:铜陵、池州、巢湖、淮北、滁州、蚌埠、六安、安庆、宿州、宣城、亳州、阜阳

在这12个城市中, 虽然有些城市在某些方面做得很突出, 比如铜陵和安庆的城市绿化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2名、第3名, 淮北、池州和巢湖的环境污染控制力分别排在第1名、第2名、第3名, 蚌埠的城市硬件设施竞争力排在第2名, 但是它们的综合环境竞争力排名靠后, 特别是亳州、宣城、滁州, 城市的环境状况非常不好, 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大力的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王保进.多变量分析——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罗应婷, 杨钰娟.SSP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丁越兰, 马凯, 张伟琴.西部城市环境竞争力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83-87.

[5]杨彤, 王能民, 朱幼林.城市环境保护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6) :83-90.

城市竞争力的较量 第11篇

这是城市竞争力的第11次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我们给城市竞争力做过许多定义,但都围绕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城市的居民,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可持续的福利,这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表现。”

广州首超北京

报告中,2012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深圳排第二位,广州多年来首超北京,佛山首次进入前十位;珠三角多个城市表现不俗,在多项排名中进入前十位。

报告指出,广东省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国第9位。其中,综合增量竞争力居全国第8位,综合效率竞争力居全国第7位。深圳、广州、佛山居全省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位。云浮综合经济竞争力最低,其次是梅州、河源。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国前50强的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中山5个城市,其中深圳、广州分居第2名和第5名。

近年来,广东省投入大力气实施经济转型,借助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以及毗邻现代服务业中心香港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看,广东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排名与综合经济竞争力大体相似,未来竞争力优势有望得到保持。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首次落后于广州,在可持续竞争力中,北京排在香港、上海和深圳之后位列第四。这些是否意味着北京的发展潜能已落后于这些城市?

对此,倪鹏飞认为,北京总体状况良好,尤其在宜商环境、知识成就方面具备优势,这也是奠定它在全国排名前五位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凸显,北京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指数相对就要弱一些。北京需要花费更大的气力和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城市居民的福利能够最大限度地持续,因此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居民的幸福程度。”倪鹏飞说。

北上广和谐度不敌中小城市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在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除了香港与澳门以外,内地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济南市、西安市、深圳市、青岛市、威海市、大连市、厦门市和宁波市。“北上广”均没有进入前10位。特别是济南市和西安市作为内陆两个传统的省会城市,在排名中分居内地城市的前2位。而其他6个城市都是环境优美、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在排前50名的城市中,非省会城市、非直辖市城市有35个,占73%(香港和澳门除外),这些城市中市区所辖人口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有19个,占38%。

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排在后10位的城市,主要是西部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台州市,在和谐城市中排在倒数第1啦。而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的直辖市天津排在第133位,重庆排在第210位。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排在250位以外的37个城市中,中部的山西省有6个、湖南省有2个,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有2个、吉林省有2个,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有7个、陕西省有2个、宁夏有2个,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6个、云南省有5个、贵州省有2个、四川有2个,东南沿海的浙江有1个。值得注意的是中部能源大省山西有6个排名靠后,其城市发展模式应该引起深思。

倪鹏飞认为,越是行政级别高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它的社会福利、公共服务就提供得越好,而这可能会为这些城市带来更多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就意味着大城市与小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服务的差距越来越大,会导致更多的人聚集到大城市,从而导致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双输’。”倪鹏飞建议加强大中小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等化程度,为大城市减压。

对于大城市如何改变自身困局,倪鹏飞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从北京等特大城市情况看,在现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变的情况下,要加强规划、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量能用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服务。

“从香港的情况看,人口密度高过北京、上海,但香港的‘城市病’很难见到,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还有待提升和挖掘。”倪鹏飞说。

凸显大城市的烦恼

美国《侨报》5月21日刊载《北上广的烦恼:大城市病》一文指出,北上广在和谐、宜居、生态等指数方面的排名不尽如人意,折射出这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文章认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来说,北上广这三座城市无疑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曾经意味着资源的丰富和机会的多样,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和个人薪资的优厚,从而也意味着光鲜和荣耀。但从最初的“扎堆北上广”到随后的“逃离北上广”,再到现在的“逃回北上广”,这个符号也开始变味成一种无奈。论其缘由,社科院此份城市榜单就可以略窥一二。

其一,北上广的户籍制度相较二三线城市严格的多,在庞大的外来人口与拥有本地户籍的群体之间,户籍带来的福利差异,隐藏着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也可能对和谐的程度影响比较大。此外,社会犯罪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亦呈正相关关系。

其二,北京此次排名靠后,几乎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房价和雾霾。报告作者组成员认为,城市房地产过度投资化带来的房价畸高,成为城市宜居问题的首要制约因素;同时,雾霾等环境问题突出、交通拥堵、投入不足等因素也将城市的生态和宜居指数大打折扣。而当这种危机渐以威胁到每个人的生存之本时,人口、资源聚集的大城市,终将面临人口的散离,城市的发展该如何延续?

由此,北上广等城市“烦恼”的根源就展示在世人面前:若忽略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城市GDP总量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毫无疑问,城镇化是中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主要引擎,新一轮“造城”也必将如同过往的北上广一样,会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人数众多的生活群体。但城镇化应为民着想、建设宜居城市。

这是北上广面临的烦恼,也是许多旧城和新城的烦恼。而化解这一烦恼,需要地方政府足够的智慧和魄力。

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12篇

“十二五”期间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4%。三次产业比例由11.6∶53.6∶34.8调整为8.6∶44.3∶47.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401.9亿元,同比增长8.8%;全部财政收入481.3亿元,增长1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4亿元,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0亿元,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8%,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7.4%和30.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1.6亿元,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2亿元,增长9.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全部财政收入由省内第六升至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省内第三个突破300亿元。

廊坊市重视与京津的常态化沟通,发展定位明确。与大兴、通州、西城、武清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的良好开局。十二五期间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60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1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249公里。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立体化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廊坊市近年来总体发展水平逐年提升,区域协同合作稳步展开,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一定的带动力。但部分经济指标在2015年的增速低于十二五平均值。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廊坊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

2 廊坊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的工作重点

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化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向实体经济倾斜,帮助其克服所面临的需求弱、效益低、融资难等诸多困难。切实帮助实体经济企业解决融资、用地、技术等现实问题,推动企业规模化、正规化。

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进保险资金。积极申列省级重点计划新开工产业项目,积极建设市级重点产业项目,积极建设亿元以上项目。以国家“7+4”重大工程包、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和省配套资金为基础,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

推进信用信息公开监督和信用产品市场化,提升社会信用水平。优化政府服务,落实政策,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沟通机制,鼓励直接融资。开展企业家培训、考察活动,提升企业家素质。

精简进出口环节收费,增加出口直放企业数量,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拓展市场,充分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重点建设廊坊电子信息出口基地、霸州钢木家具基地等特色产品基地,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优质农产品出口规模。

以健康、医疗、教育、文化等为重点促进消费潜力释放。落实带薪休假,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旅游消费。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城乡物流配送能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更多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市场。扩大消费信贷,培育消费金融市场。

3 廊坊市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发展建议

科学布局产业。进一步推进工业强市和服务业兴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完善“5+3”产业格局。促进产业整合与跨界融合,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水平,增强新兴产业聚集度和支撑力。科学规划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培育众创空间和孵化转化基地。建设工业企业云和医疗健康云服务基地。依托本地特色高校发展空间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快递业发展,建设国家一级枢纽节点。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推动域外机构来廊建立分支,聚集金融总部结算、研发、销售等后台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银行。扩大会展中心规模,积极承接京津冀区域会展资源。以数据处理、软件研发等为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创产业。以乡村旅游为发展突破口,加快发展采摘、观光、体验等特色项目。整合资源,建设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促进旅游小镇、旅游村庄建设。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以燕达健康城、鲁能生态度假区等龙头项目为基础,打造智能化养老基地。推动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钢铁压延及金属制品加工、绝热节能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重大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建设高效、优质、生态、品牌农业,重点服务京津市场。建设农业园区,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帮助龙头企业科学成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加、销、游”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本地规划与京津冀规划对接,各级规划相互衔接、支撑。依托交通线、站点,在重点县镇和开发区建设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精准承接行政职能、科研培训、公共服务等多方面转移。加强联防联控,强化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建设“京津研发、廊坊转化”的产业协同模式和共建共享、联防联控的生态建设协同格局。重点推进北京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共建。加快建设亦庄·永清高新区等集中于固安、永清的区域合作项目。加快建设京唐、京霸、廊涿、白沟支线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新机场外围综合交通项目、密涿高速公路、唐廊高速公路、津石高速公路。与京津城市轨道交通、公交汽车互联互通,争取2020年建成与京津内外连通、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

坚持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生态环境督办问责制。最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推进造林绿化,高效节约利用资源,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普及。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态支撑形成新优势。加快燃煤治理,推广环保炉具,重点改造集中供热锅炉,推广燃煤清洁化替代。对钢铁等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提标改造实施在线监测。深度治理VOC,有效降低臭氧浓度。全力控制扬尘,严管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开展河流污染治理攻坚。严格保护水源地,科学推进地下水压采,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展开。开发南三县湿地,建设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和香河、文安、胜芳湿地园区。

加强政府建设。强化作风建设,重点强化执行力、提高公信力。解放思想,持续提升服务能力。重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清理无谓证明,精简办事程序,简化繁琐手续,缩短办事时限,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坚持依法决策、依法治市,强化权力监督。

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等新老孵化器,培育华航e创等众创空间。重视区域协同创新,推进科技资质互认。构建以政府资本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引进优秀创新团队,培养技术能手和创新创业人才。建立一体化服务支撑体系。

推进城乡建设。将中心城市建设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提升县域经济,打造产城教融合、承载力强的高端城镇平台,同时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引导各类资金投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入村电网、通讯信息网络和客运班线。

改善民生。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落实各项保险政策,对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引进京津教育资源,综合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特殊教育,提升居民总体素质。承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快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注重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开展文化品牌活动。办好运动会、围棋赛、马拉松赛、风筝节等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摘要:提升城市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是廊坊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据此,总结廊坊市发展情况,对提升城市经济的工作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廊坊市,经济提升,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常识与习惯的教育下一篇:计算机的存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