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重组范文

2024-07-30

教学内容重组范文(精选12篇)

教学内容重组 第1篇

一、教学内容重组的认定

鉴于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我们把教学内容的重组分为学段内容重组和内容资源重组两种类型。考虑到内容资源重组目前研究广泛, 本文重点阐述的是在学段内容重组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效。学段内容重组包括学段内容排列的重组和教学内容课时比重的重组。

1. 学段内容排列的重组是依据课程标准

以及体育教学原则, 针对初三中考近期目标而对初中三个年级的精学和粗学、介绍性和锻炼性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 具体为:除田径和身体素质外, 技巧、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以及部分球类、体操等内容安排在初一、初二学年教学完成。初三第一学期主要围绕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中考项目的技术进行教学, 初三第二学期重点围绕中考项目进行强化训练。此外, 根据学校传统项目的特点, 加重了传统项目教学内容的比例。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优化、更实效。

2. 教学内容课时比重的重组是依据7年

级以上可多采用单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的原则, 便于集中时间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运动技能, 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主要对精学和粗学内容、介绍性和锻炼性内容的比重合理分配。

二、教学内容重组的手段

1. 确定初中阶段精学和粗学内容、介绍性和锻炼性内容

精学类教材内容是学生在初中三年要“多吃多餐”的教材。这些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 以“让学生掌握好1~2项体育项目”为目的, 也是针对体育教学“蜻蜓点水”、学生学而不会的现状而设计的, 为的是满足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技能不断进步的成功感。包括田径类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接力跑;球类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类的有氧健身操、垫上运动、单杠、双杠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

粗学类教材内容指“一次吃好”的教材。在教学中不可能期待学生能把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学好, 但可以让学生初步学好一些项目, 打好基础, 同时满足学生对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多样性的需求, 在多种运动中体会集体合作和公平竞争。如定向越野、太极拳、游戏等。

介绍性教材内容指“一次品尝”的教材。目的通过体育文化的学习, 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深刻地认识运动的实质。有拓展运动、橄榄球、网球、拳击、高尔夫球、田径类的投掷项目、跨栏跑、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等。

锻炼性教材内容指“少吃多餐”的教材。是一些“不需要深教, 但需要常练”的运动项目, 通过日积月累的锻炼, 在运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和体能。有各项身体素质练习、中考类项目、冬季跳绳和踢毽等。此外, 如果把队列练习作为锻炼学生体态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同样也可以作为锻炼性项目。

2. 确定各内容比重和排列方式, 并进行学段分配

按国家相关文件规定, 学生每学期在校时间至少有18周的教学时间, 每周3节体育课, 以此类推, 学生三年总计约有320个体育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难易度及学生喜爱程度等, 我们初定精学教材内容所占比例为45%左右, 粗学类教材所占比例为10%左右, 锻炼类教材所占比例40%左右, 介绍类教材所占比例为5%, 即每个学期按54个课时计算为例, 则有24~26学时安排精学类教材内容, 安排1~2项内容, 多学多练;有5~6学时安排粗学类教材, 安排1~2项内容, 一次学会;有20~22学时 (分散累计) 安排锻炼类教材, 全面进行素质等项目的练习;有2~3学时安排介绍类教材 (利用雨天室内课等) 。

考虑到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要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初三的第二学期是中考学期, 所以每学期四类教材内容分配的比例是不均衡的。此外, 在排列方式上, 精学教材内容和锻炼类教材内容主要以螺旋式排列方式为主, 前者比后者有深度和精度, 如篮球、素质等初一、初二、初三都要安排, 但内容不同难度逐步提升。而粗学类教材内容和介绍类教材内容则以直线式排列为主, 前者同样比后者要有深度和广度, 如拓展运动、铅球教学等。

三、教学内容重组的实效性成果和积极意义

1. 避免了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教学内容贫乏或就体育中考而中考的现象。学生在初中毕业能掌握课程标准及地方所设置的教学内容, 能较好地掌握至少2项体育运动技能,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学生中考成绩突出, 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名列地区前茅, 全校满分率达99%, 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近期利益要求, 达到了以中考促进体育意识的加强, 以中考引领学生锻炼的目的。

3. 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尤其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通过反复教学, 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 为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祥.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毛振明, 于素梅.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04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反思 第2篇

本节课是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从知识结构上讲,如果对于蛋白质的组成多样性的三点:1、氨基酸的种类多样;2、氨基酸的数量多样;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还有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转录、翻译的知识都要有联系的话。本节课很容易突破。上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一、学生阅读课本,理解镰刀型贫血症产生的原因,由于基因碱基发生了替换。二、回顾以前关于氨基酸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过程。探究问题1、基因的本质是什么2、在什么情况下,基因的突变不改变什么的形状。预测此问题应该很好解决。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以前知识学习不牢固。导致教学过程十分的困难。下来后,认真反思一下几点:1、对导学案再次进行修改把知识联系都写到学案上2、再简单一点,问题探究就要求学生理解概念,不要求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 第3篇

进入初三阶段,面临中考复习纷繁芜杂的种种事项,一线语文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但苦干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缺失鲜明的教学内容、缺少清晰的复习条块,使长达半学期之久的语文复习陷入无序、无味、无效状态。

对文学教学内容的漠视或无视,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缺失环节。而文学作品恰恰是初三语文教学与复习的重头内容,对其采取无视或不复习的态度,显然不能很好地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也使中学生缺失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整合阅读复习活动,阅读品质得不到锤炼,阅读心智也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因而,开发文学教学的内容,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根据上述现状,我们把初三春学期文学作品的复习,分成两个专题来展开研究: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把两个专题又分设为四个分支(共八个小课题):

古典文学作品——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诗词,明清话剧。

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话剧。

然后分由语文组的八位年青教师各领衔一个小课题,选定复习篇目(课内外结合),选择文学教学的具体内容,拟定复习目标、授课时数、授课步骤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小课题活动方案,先在备课组交流,讨论,通过,然后再批准执行。

以古代散文专题的复习为例,我们作了如下小课题研究——

(一)选择复习内容(篇目)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为例,六册书共提供了如下25篇古代散文:《三峡》《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赵普》《黔之驴》《晏子使楚》《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马说》《陋室铭》《口技》《宋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出师表》。这些散文。相隔年代久远,描述内容驳杂,主题风格不一,势必给复习带来诸多麻烦。

于是,我们决意,选择课外与之配套的散文,编写配读作品,分专题开展复习。如:诸子百家散文选读、《史记》选读、魏晋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明清散文选读等。这些专题的设置,一方面把上列课内散文作了清晰的分类,理清了复习文学作品之古代散文的思路;同时,把复习这一枯燥乏味的活动引向纵深,使学生循着课内散文的足迹,走向课外古典散文的道路,既增加了文言知识,也拓宽了文学视野。

(二)重组课内外文学内容

然而,以上篇目,头绪多,内容杂,复习时如果面面俱到,则会耗时太多而收效甚微;如果草率处理,又会使资源流失,失去培养学生涵养文学素质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采取了对部分内容重组的方式,把古代散文的复习内容定位为课内外打通,开展系列复习——小课题研究。如,对唐来散文,我们分成以下四个小专题:

A唐宋被贬文人的悲悯情怀

《捕蛇者说》《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等。

B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

《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丰乐亭记》《超然台记》等。

C唐宋被贬文人的风月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超然台记》等。

D唐宋被贬文人的讽喻情怀

《黔之驴》《陋室铭》《日喻》等。

每个专题从课内到课外,由文字、文学到文化,逐一整理、归类、分析、鉴赏,从而渐次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自主复习的能力。

当然,具体到每一堂复习课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及不同学情,作更高明的文学内容组合,使复习课变身成新授课,使被动复习变为自主研发。下面以专题“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为例,说说文学复习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教学方式的改变与运用在学生课堂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三、文学复习课的教学与运用

专题:情何以堪——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

【复习目标】

1选择的三组诗文,从不同角度作比较式的复习。

2整合课内外诗文资源,温故、知新、拓展。

【复习过程】

A温故导入

(按:这是初三年级的一堂古代散文的复习课)

昨天,我们说到唐代文人刘禹锡被贬“巴山楚啦”之地,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宋代文人范仲淹左迁河南邓州之时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组唐宋被贬文人的作品,看看他们情何以堪,情何以载!

B观画品诗

(一)观看“独钓寒江雪”图,复习《江雪》。

1朗读《江雪》,说说该诗的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

意象:孤舟、千山、江雪等;中心意象:孤舟。

2诗人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孤”:孤单(无生命的)——孤独(有生命的)——孤傲(有张力的)。

3诗人当时是什么形象?他外观世界,内视心灵,分别看到了什么?

内视角图——生命博大,空间狭小。

小结:可见,诗人身在孤舟,却心怀江雪(宇宙),冷眼看世界,孤傲守清寒。情以舟载,情足以堪。

4背诵小诗。

(二)观图,复习《画眉鸟》《水调歌头》。

1仿照《江雪》的读法,捕捉两首诗的动情点,分析他们承载情感的载体及妙处。

2小结: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鱼眠,起舞弄清影;只需一杯清茶,一盏薄酒,人便如天地一沙鸥。这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远去,唯剩下能包孕天地般辽阔澄净的心魂与情怀。情何以堪,情何以载?唯有“江船、山水与风月”而已。

这种情怀在三位作者的散文作品中,有着更为充分的体现。

C读人品文

(一)通读《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三文,判断:

1三人在文中分别是什么形象?

2提取三文中出现的情感词(相同的)。(答案见下表)

(二)比较鉴赏。

1三种“乐”分别借助于哪些不同的意象(载体)来承载的?

《小石潭记》:潭水、石底、青树、翠蔓、小鱼、石岸等;潭水荡涤“我”原本浮躁的心灵,凄清之境包裹了“我”,使“我”沉静、安宁。

《醉翁亭记》:山峰、酿泉、野芳、佳木,肥鱼、冽酒等;酿泉滋润了琅琊山,养育了滁州人,也陶醉了“我”原本衰老的心魂,今朝有酒今朝醉。

《记承天寺夜游》:积水、明月、藻荇,竹柏等;如水的月华,皎洁、透明。纯粹,包容了“我”,也净化了“我”。

2这三种的“乐”的实质一样吗?分别为什么而乐?

《小石潭记》:闻水声而乐,观游鱼而乐——乐中藏哀(保持孤傲之骨)。

《醉翁亭记》:闻水声而欢欣、赏亭子而欢乐、饮酿泉而快乐;乐在物丰民安,乐在民风和谐,乐在禽

乌自在,乐在与民同欢。

《记承天寺夜游》:见月色而欣然,寻怀民而悦然,赏明月而释然。乐在与友共话之逸趣,乐在心怀明月之闲趣。

(三)小结整合:说说三篇散文不同的题旨。

《小石潭记》:开掘小石潭,物我同化,发现自己。

《醉翁亭记》:建造醉翁亭,与民同乐,发现自己。

《记承天寺夜游》:心怀明月,天人合一,发现自己。

D读文品人

(一)探寻被贬文人作品抒情达意的载体。

1通过一组古诗与一组散文的复习,你有没有发现被贬文人内心的苦闷、彷徨、抑郁、不平之情,以何堪,以何载?

以“山、水、舟、月、酒、乐”等为抒情载体,把被贬的苦楚、郁闷、无奈来承载。

2让我们引进三位作家的另外三篇散文(节选),通过比较阅读,捕捉文章潜藏的作者情怀及情感载体特点。

不同作家同类作品之情怀的比较——《西小丘记》《丰乐亭记》《超然台记》(表略)。

3让我们再来看看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情感宣泄的方式。

同一作家(欧阳修)不同作品之情怀的比较——《画眉鸟》《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略)。

(二)这给我们未来写作记叙文以什么样的启示?

1艺术起于细微;真情起于细微。

2真情实感需要借助于形象的载体(意象、意境等)来承载;因为思想的力量大干形象的力量,又离不开形象的力量。

(三)由文品人。

1看了三组诗文,你觉得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略)

2回读《江雪》一诗,我们发现,它还是一首藏头诗,四句话的开头四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而这种孤独,不是柳宗元的“专利”它也是被贬文人欧阳修、苏轼共有的情愫。但这种“孤独”比之于生命之舟之重、生命之流之长,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正是这份沉重的孤独,洗涤了这些被贬、这原本不平与烦躁的心性、灵魂向宁静走去,心胸放宽,与天地同大,至于,心藏江雪、怀抱明月、超然物外、恬然自适。宁静成为他们生命的最美姿态。

E布置作业,收束授课

1课后,请按照今天的方式复习,完成以下两张表格。

同一作家(柳宗元)不同作品之情怀的比较——《江雪》《小石潭记》《西小丘记》(表格设计同上)

同一作家(苏轼)不同作品之情怀的比较——《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超然台记》(表格设计同上)

2尝试用今天比较整合的组材方式,复习王安石的诗词文。(课内两篇加自选课外一篇)

3结束的话——

唐宋文人被贬之多,多过牛毛。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白居易左迁浔阳江头作《琵琶行》,刘禹锡谪迁巴山楚水吟《陋室铭》,苏东坡谪居湖北黄州唱大江东去……

底层的生活丰厚了他们的阅历,贬宫的生涯锤炼了他们的意志。于是,一批又一批忧国忧民的文人,跋山涉水、泛舟踏月、把酒临风,且行且吟,他们的山水情怀,凝结成唐风宋雪,蔚然成诗、成文、成画、成音、成品。

文品如人品。品唐宋被贬文人之诗文,品出的是一个个散发着独特香气的灵魂(精神的贵族)。孤独使他们厚重,宁静使他们美丽。

再翻开那些历代被贬文人的轶事,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空明如积水的月华中,伴着孤独的船浆声,一批批行色匆匆、心绪悠远的过客,轻轻敲开一扇扇门扉。这不是梦幻,这是历史,这是真实。这批优秀的被贬文人,永未离去,他们因其闪光的文品与人品,而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

【教学反思】

古代散文,尤其是唐宋散文素来是中考复习的难点,也是重点。怎样在有限时间里达到相对高质量的效果,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从唐宋被贬文人的诗文入手,以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发端,我重组了苏教版初中教材的六篇作品:柳宗元的《江雪》《小石潭记》,欧阳修的《画眉鸟》《醉翁亭记》,苏轼的《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把它们作了体裁的分类合并,就有了“组诗”及“组文”的整合与比较阅读。后来又想,既然是以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发端的复习课,不如再引进三位作家的一组散文,既扩大资源,又拓展学生的视野与品鉴能力,于是又有了一组“类文”。这样,整堂课的前半部分便出现了由诗而文,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自然的整合,经济地开拓了课堂时间与空间。

这堂课的后半部分,我想在三组诗文的横向比较上,再作一次纵向的组合,即鉴赏同一作家在不同作品中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样,课堂形成了一种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真正使学生的思维打开,复习与新学双丰收。

从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开发上来看,一是指向文学鉴赏的复习,使学生的品鉴能力有所提升;二是指向文化传承的新授,使学生超越传统的复习课,得到唐宋被贬文人深陷逆境但依然心怀释然的中华文化的洗礼。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重组的策略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教材重组,策略

虽说教材是专家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教学材料, 但不是说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原分不动的进行. 实则不然, 因学生所处地域环境、经济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同, 教材也不会照顾到大江南北各地的实际情况, 更不可能照顾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教师要依据学生具体情况重组教材才能使教材发挥最高效益. 数学本身系统性强、逻辑严密,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 学生只有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新内容的学习. 教师只有理解了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理清其来龙去脉, 才能做到教学时瞻前顾后, 以防顾此失彼. 如何从实际出发重组教材让教材发挥最高效益是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 但不能说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要按教材编排的顺序来授课, 教材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不要变成教材的奴隶, 但我们也可随意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做到“把好两关, 吃透三点”. 把好“两关”指学生关与教材关, 学生关指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情趣等.教材关既指的就是“吃透三点”, 一是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所占的地位、作用、主要线索及纵横联系, 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二是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 进行重组加工, 改变现行教学设计内容, 变继承性内容为创新性内容. 把握重点、难点、 能力和思想方法训练点及思想教育和个性培养点这四点, 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的创造性因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三是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 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和德育目标.

要重组教学内容, 重在突出老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提高, 比较科学、慎重的方法应是行“入”教材, 再重组教材, 没有对教材的“深入”吃透与挖掘, 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及准确把握, 更谈不上重组, 重组也许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

二、激活教材的例题及习题

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 一般是以具体题目形式出现的, 条件和问题都有规定, 较为封闭, 当然, 教学中一课一例的教学或者“就题练题”固不可少, 但同时, 我们还应该在努力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基础上去激活教材, 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自由创新、审美创造的浓烈气氛.

三、整合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南和依据, 教材是对课程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但所有教材也都不是万能的, 也存在各自的缺憾. 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 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1) 数学学科知识自身的整合. 千言万语, 数学课归根结底研究的是根据人们生产、 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数学知识, 以及数学知识所呈现出来的逻辑性、抽象性, 而数学知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逻辑性.

例: “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不仅是本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重要知识点, 而且是今后解决角的重要的内容, 应用非常广泛, 就“三角形内角和”本身的探讨也离不开前面知识的铺垫, 那么在讲解本节课内容时就不能就事论事, 而要前瞻后顾, 将知识穿成线, 形成面, 带动全局.使学生了解知识本身的内涵、延伸和拓广, 能将新知识纳入旧的知识体系.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将教材中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方法加以推广, 并总结辅助线的广泛应用, 使学生明确可以用“过一点作平行线”的方法得出角相等, 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

(2) 结合学生实际使用教材. 教师用教材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 心理特征、 学习规律而定. 要研究学生实际水平, 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教材, 一方面, 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 另一方面,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教材. 建构主义认为, 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再一方面, 根据学生掌握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用教材, 能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3) 整合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资料, 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4) 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 现在的教育理念倡导的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科的教学, 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 单一的知识教学已被这个时代淘汰, 新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是综合型的人才, 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意的是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 函数图像在初中阶段研究的就是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常常以行程问题作为载体, 就一次函数图像来说它不仅可以表示一条直线, 在物理学领域也可以表示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试想如果教师在讲解函数图像时能使学生明白它的真谛, 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明确函数图像在不同学科间的渗透, 势必对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起到有效的作用. 还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要教会学生认识经纬线、区域、方向角加距离等判断位置的方法, 将学科知识渗透到底,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使学生受益匪浅, 获得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重组 第5篇

1.增强合同和索赔意识

由于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国内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和索赔尚未引起业主和承包商的高度重视。所以,首先应加强对经理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合同管理及索赔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其次还要研究FIDIC合同条件、研究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方法与程序、研究国际工程合同与索赔案例,使项目组成员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合同和合同管理。合同意识是市场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工程管理意识的综合体现。

2.严格进行合同交底

首先应该由公司合同管理人员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全面陈述合同背景、合同工作范围、合同目标、合同执行要点及特殊情况处理。其次,项目负责人向项目部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并解答各职能部门提出的问题,形成书面交底记录。然后再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向其所属执行人员进行合同交底,陈述合同基本情况、本部门的合同责任及执行要点、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等,并解答所属人员提出的问题。最后,各部门将交底情况反馈给项目部合同管理人员,由其对合同执行计划、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形成合同管理文件,下发各执行人员,指导其活动。

3.加强合同变更管理

合同变更是索赔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合同变更的处理要迅速、全面、系统。合同变更指令应立即在工程实施中贯彻并体现出来。在合同变更中,量最大、最频繁的是工程变更,它在工程索赔中所占的份额也最大。这些变更最终都是通过各分包商体现出来。对工程变更的责任分析是工程变更起因与工程变更问题处理,是确定索赔与反索赔的重要的直接的依据。

4.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

有感课程教学中的重组效应 第6篇

关 键 词:教学改革 重组课程 提高效应

在各行业广泛开展改革的浪潮中,教育为其发展,同样经历了多年不断的改革历程。无论是办学方针、专业方向,还是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等。而其中,重组是教学改革进程中所采用的众多方式中较常见的一种。即立于原有的基础和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以新结构的状态呈现,从而获得不同与以往的教学成效。然而,在亲历各种层面的教学改革过程后,笔者认为重组需要注重方法和必要的条件,尤其需要确定正确的目标。否则重组后的效应可能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一、确定正确目标的重要性

在从事任何工作之前,往往会建立一定的目标,如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近期目标等等。目标的建立相对不是难事,但要做到准确却不是一件易事。这一方面必须做大量的考察与调研,即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需要具有推理和判断能力,也就是通过主观的努力及经验的借鉴。在笔者所见与亲临的不同层面的教学工作中,还往往会制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而近期或短期目标的制定,除完成阶段任务外,同时也是为确保长期目标的准确与实现,如学院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而对于一线的教学工作,无论专业建设还是课程设置,在确定目标之前,也常常会开展不同程度的教学考察、课程研究等。可以说,这些工作与过程较相同于设计专业创作前的调研与定位。如开发设计新产品之前,要了解市场的需求、用户的生活方式、实现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技术、以及产品生命结束时的回收条件等等。之所以在确定目标之前要求做大量的工作,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因为目标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重组后的结果状态,或有效结果的持续性等。

本院工业设计专业从生源、培养计划等方面,根据学院的发展目标已确立工科和艺术两个方向,对其课程设置也根据既定方向不断在调整。总体认为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对于有些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由于对于确定的目标认识不够,或具体目标本身不够准确,出现以简单增减内容等方法进行改进教学的现象,由此有的课程未能完全达到教学的要求;有些在结课时似乎见到了课程成果,但在后续的专业设计和学生走向社会时,其能力的反馈还是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探其原因,主要在于具体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而不准确则源于对学生的基础与特点,以及对达到目标的环境条件还不够深入的了解与认识等。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握学生的特点和有序调整课程不是短期之事,更不是进行一两次的教学考察就能一步到位。需要全面的研究和系统的设计;需要亲临各年级的教学实践,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另外,目标的准确性,不仅需要个体相对长时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而且应该集思广益,汇聚各位老师的建议,尤其对于不同的意见也应该有所思考和斟酌。常言:忠言逆耳。对于在此确定和提高目标的准确度应该也有点道理。所以,确定正确的目标将是采用重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

二、以重组进行教学改革应注意方法

如上所述,重组是教学改革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既不是摒弃所有,以全新的面貌替代过去;也不是简单的组合,做些形式性的变化。重组应该是基于原有的基础和内容,根据目标要求,拆解元素、并以新结构进行重新编排和组构。为取得有效的成效,重组进行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确定的目标要能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如前所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在每一层面或每一方面进行改革时,都会确立它自身的目标。而确定的目标有些是执行者参与的,有些往往是领导层根据需要已决定的。参与的容易理解和把握,而接受的目标就需要认真的去了解和认识。如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目标的确定,他既是参与者也是执行者;而对于培养目标等,他便成为了接受者与间接执行者。那么作为执行者只有在准确把握改革目标及上层各级的目标后,后续开展的工作才能够紧扣主题,才能够不偏不倚的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其次,对实现目标的受课对象(学生)必须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尤其对于没有参与确定上层目标的执行者而言,如一线教师或制定课程的基层领导。因为对实现上层所定目标的对象,如果没有对其做前期与目标相关方面的充分调研,不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即使对既定的目标明确了,教改中也很难把握好它的度。如当前称为《设计素描基础》的课程,其授课对象是工科学生。在专业初建阶段,这课程有造型系的美术老师进行教学,他们很努力,不仅认真备课,还特别准备了与专业相关的静物等,但由于授课老师不了解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设计中对此课程的具体需求;以及在短短的几周内,对于工科学生在几乎没有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此课程真正能掌握多少、能达到何种程度等,在结课后因没有机会参与后期的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也就无法得到结课后的相关反馈而对课程在下次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老师用心很大结果却不够理想。另外,在本专业对于这类艺术课程,目前还有教师认为,教工科学生只需截取针对艺术生课程内容中的前段简单部分而已。如此理解,好比服装只想大小胖瘦,不考虑职业、个性、场合等要求;儿童和成人的饮食,只给予量的多少,不讲究营养的具体配比和不同体质的需求等。

其三,对重组元素应该进行合理的选配。这在每一层面的教改中同样需要做好做细,如在整体课程设置工作中,应考虑重组哪些课程,哪些课程组合在一起教学效果能发挥得更好,又有哪些根据目标要求应该减弱等。这首先需要建立在对各重组课程的充分了解基础上。在前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中,根据培养目标和对工科学生特点的分析和认识,将原教学计划中的《摄影》、《平面构成》和《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重构为《平面设计基础》新课程。对于这几门课程的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其具体思路是:1、不独立开设《摄影》与《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是因为专业总体课时要求缩减,那么作为专业的辅助类课程就成为缩减的主要对象,这是将这两门课程重组其中的主要背景。其次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于摄影和计算机类课程要求是要达到辅助和应用的作用,而不要求独立学习更多特别专业的摄影等技能(如成像原理和设备技术等),因此与设计基础类课程结合,不仅可以节省课时,而且还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2、以原《平面构成》作为新课程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一方面根据工科学生的特点,这方面的知识是他们以后进行专业设计时必须具备的基础,另一方面与上述两门课进行重组,既可利用数码设备与计算机技术更快更有效的学习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同时反过来通过平面设计基础的练习恰好可以练习和巩固摄影与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的技能。因此选择这三门课进行重组,我认为更有利于课程设置的完善。

nlc202309041037

其四,对重组结构进行创造性设计。创造性不仅仅在于新,而更多的在于是否有价值,是否比原有的更有成效。因此重组结构需要构思需要设计,需要在对目标的认识理解、实现目标的受课对象(学生)的深入了解,以及对重组元素的合理选配基础上,以全新的结构进行系统的整合与重组。比如在设计《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时,考虑的是如何组配原有的三门课程,如何依据目标要求和目标对象进行合理重构,从而以新结构发挥课程更大的作用。此课程具体构成如下:首先以《平面构成》的内容为课程主轴,在课程开始之时便介入《摄影》课内容;而对于《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其基础内容,在开课之前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寒假和网络教程预习掌握,而在课内除进行反复应用已预习的内容,另外将通过表达平面基础设计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更为深入的计算机辅助技能。除此之外,对于新课程其内容的选择与配比、教学方法、作业形式等,都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可以说这样的重组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才具有其重组改革的意义,而不会出现前面所提到的,没有依据实际需求,没有创建新结构,只是采用简单的合并与加减方法便去充当应该具有实际价值与意义的教学改革。

三、以重组进行改革需要相应的条件

众所周知,为进行和完成一项工作,除主观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努力,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就好比种子发芽、树苗生长都需要阳光、土壤和水分等外界条件一样。在此所述的重组改革也同样如此,如果具备相应的条件,不仅可以顺利进行,而且能够取得很大的成效;反之,即便自身付出再大的努力,外界条件不足或缺失某一项,那么改革也会受到阻碍或中途被截。这在笔者自身亲临的教改中深有体会,如:往年完成的当前称为《设计素描基础》课程的重组改革,在领导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以及各方条件的具备情况下,不仅如期完成教改项目,其中成果中的论文及项目相继获得学院一等奖和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要成果还有正式出版了适合课程目标的教材;尤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课程教学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在进行《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重组改革时,在刚经历一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还没来得及与同事交流、总结和展示课程的教学成果的情况下,尽管学生反映和作业反馈情况不错,但因赶上近年专业内频繁的重新设置课程和重做计划的时段,在不知原因的情况下,努力一年的课程在计划中又被取消了。感慨之余,也似乎找到了专业为何难以出精品课程的其中一点原因了。

结语

发展教育改进教学,需要各部门各层面以及基层每位教师的努力,在此所述的重组改革只是众多为促进教学发展所采用的方式之一。为今后能够顺利开展工作,获得更大的教学成效,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改革,关键是要目标准确、方法到位,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各方条件都要具备和完善。在课程的改革方面,应该建立有序的和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这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根本。

教学内容重组 第7篇

当然, 对同一篇“选文”的功能定位, 也不能仅固化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之一种上, 到底是定位于“定篇”还是“例文”, 必然要审读具体文本的特性而定, 但这不是判定这篇文本的功能和价值、确立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 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考虑到他们的具体认知困惑, 即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情。教学内容的选择, 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的前提, 是了解学情。应该说, 了解学情的提法, 并不是全新的。在以往, 我们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 或多或少是有所认识的。语文教师的备课, 过去也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但是, 在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中, 我们教师是怎么了解学情的呢?了解的是什么样的学情呢?所了解的学情, 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组织、课堂教学发生了怎么样的关联呢?应该说, 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以前做得比较少, 也不太了解。

为了研究当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笔者选取了从1999年到2009年语文教育类五大杂志 (《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 上的相关资料, 这五本杂志在11年间,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案、说课备课等, 共有605个样本。对这605个样本进行了分析, 把材料里提到“学情”的或者说到学生情况的筛选出来, 共115个。也就是说, 605个教学案例当中, 提到学生情况的只有115个。然后, 对这115个案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得出四个结论:

1.做过学情分析的教学案例不多, 在备课中进行学情分析的教师更少。

2.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 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似的判断。

3.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粗糙, 基本上是三言两语, 只见判断, 不见分析, 只见结论, 不见过程。

4.学情分析的深度很不够, 很多学情分析是一种浅度的描述, 是一种印象的判断。

这样的学情分析, 是很不够, 很不到位的, 很难同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也不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和教师的接触中, 很多教师都说“我们的学生很差的”。笔者往往就问:“差在哪里呢?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对这篇课文来说, 他的差是什么意思呢?”教师们往往语焉不详, 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学情的分析, 如果不是具体到每篇课文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 他们已经懂了什么、已经能读出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还有哪些读不好、感受不到, 实际上等于没有做过。

在历届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上, 经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 由不同的两位教师来上, 尽管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基本一样, 但教学面貌却大异其趣, 教学效果也有差异, 甚至截然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起初怀疑的是执教者的教学素养有落差。后来, 把问题进行聚焦, 发现两位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上的水平不一。以往我们不是不关注教学内容的组织, 但关注的层面是教材。所谓教学内容实际上指的是教材内容, 所谓教学内容的组织实际变成了教材内容的组织。因此, 所讲的直线式或螺旋式, 学科逻辑或心理逻辑是指教材内容的组织。具体到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很少或几乎没有注意到其中的结构差异。这里不单是教学内容层面划分的问题, 也还有着眼点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们研究语文课堂教学, 关注的着眼点往往是教学方法或教学艺术, 认为教学内容是固定的, 相对不变的, 而很少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对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 也很少关注两者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的差异。优秀教师懂得怎么把这些教学内容按一定的“序”进行有效组织, 而普通教师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从课程层面“软着陆”到具体的教学还要有个过程:关键是要找到教学内容内在的“序”;而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的关键是学会恰当地“分离”与“重组”教学内容。

如何恰当地“分离”与“重组”教学内容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教学内容处理的方法。

例如,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 先从课程层面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以学情调查为切入口, 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离和重组。课堂上, 第一个环节是搜集学生的初读感受:有学生认为, 于勒这个人很穷, 很可怜, 也很让人同情;有学生认为, 菲利普夫妇是见钱眼开的人, 只认钱不认人, 非常势利, 不顾亲情;还有学生认为, 小说中的小男孩挺善良的, 能拿钱给于勒。根据这样的学情, 我先从学生初读得出的关键词“同情”入手, 思考小说中我们到底该同情谁。这是教学内容的第一次分离和重组, 这次分离预设学生会生成以下教学内容:于勒太值得同情了, 一般学生很容易从文本中找到具体的段落、句子来阐述他们的观点。此时,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 菲利普夫妇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他们生活的拮据、日子的艰难等, 这些在文中有许多体现。接下来, 教学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分化:其一, 如果学生阅读功底好, 自然会谈论谁更值得同情的问题。如果这样, 那学生就主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二次分离和重组。其二, 如果学生仍滑行在同一平面, 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主导二次教学内容的分离和重组。因为按常理, 同情一个人的深浅是由一个人的可怜程度引起的。此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一下谁更可怜的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再深入思考同情谁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的合作探讨, 我们发现, 学生会由谈论物质生活上的可怜, 渐渐延伸到探讨精神上的可怜。从物质生活上讲, 于勒无疑更可怜。但从精神和人性上讲, 菲利普夫妇更可怜。因为金钱关系扭曲了他们的心灵, 异化了他们的灵魂, 他们失去了对人起码应该有的爱的能力和同情之心, 这是更值得可怜的。也正是这种深层的可怜, 学生体会到, 从某种程度上讲, 菲利普夫妇更值得同情。我们注意到, 实现教学内容第二次分离和重组可以是学生主动完成的, 也可以是教师主导推动的。

根据学情, 如果有必要的话, 还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第三次分离和重组。因为以上两个教学层次, 教师和学生作为读者一直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但小说是社会现实的深度延伸, 是人生世态的高度缩影, 更何况这样经典的作品, 它更是超越时代、超越阶级和社会意识的。也许, 我们没有处在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这样的绝境, 但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类似小说中人物的人生困境, 如果我们就是于勒、菲利普夫妇, 或者就是小男孩, 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这时, 学生的选择就会面临于勒和菲利普夫妇以及小男孩同样曾面临过的内心挣扎和选择的两难。最终, 通过自主选择, 学生体会到:我们不仅仅应该同情和可怜小说中的人物, 作为人, 面临生存中的困境时, 我们其实还应该“悲悯”我们自己。

经过这三次教学内容的分离和重组, 教学内容内在的“序”已经找到了。一个有“序”的课堂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效果也就自不待言了。当然, 这种分离和重组是需要专业素养的。

首先, 教学内容的分离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课堂上要做到“因学而教, 先学后教”, 教师不仅要深入解读文本, 还要知道学生的阅读兴趣点, 这也是新课程“生本”理念的一大体现。在上面的课例中, 学生初读中涉及对小说人物的同情这一问题, 我就以解读“同情”为起点, 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适当分离和重组。

其次, 教学内容的分离和重组需要遵循阅读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我正是遵循了“同情”的辩证思考和螺旋式理解规律, 才使得学生达到了对人物的深入解读。我们反对那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人为拔高教学内容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在教师专业和智慧的引领中, 自然、合理、科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学内容重组 第8篇

关键词:抗日战争史实,日寇滔天罪行,世界性,战略态势,情感态度,是非观

众所周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感到应该对这一内容进行大力挖掘。可以这样讲, 无论我们怎样挖掘都绝不过分。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如下。

一、狠揭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前后长达十几年的日寇侵华战争中,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对这一切, 都应该让我们的中学生深入了解, 并牢记这一切。前些年, 曾经出现一著名女明星竟然身穿日本军旗装而登台献演, 这一事件充分说明我们历史教育的严重缺失, 我们应引起反思和警觉。长期以来, 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以及亚洲邻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还无耻地诬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捏造、散布的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有鉴于此, 我们就更应该狠狠地揭露日军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以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别有用心的谎言。显然, 教科书中的相关史料及其叙述是不够充分的。因此, 我们应该对教科书进行资源补充和重组。一是充分利用网络, 搜集了大量揭露日军罪行的图片史料。例如, 在讲授“南京大屠杀”时, 我把从网上下载的一幅幅血淋淋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二是补充文字史料。例如, 在讲到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时, 教材的叙述显然过于简略, 而且有些抽象。我们河北省是日军侵华的重灾区, 在各地都曾发生过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如果作为一名河北省的历史教师, 对此教学资源不进行大力挖掘, 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漠视, 而且意味着历史教师的麻木和失职。所以, 我们必须做好这项补充、重组工作, 使学生感到这些罪行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三是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搜集日军在本地区的侵华暴行。学生或是动手查阅地方史资料, 或是查阅历史教学类的网站和有关抗日战争的网站, 或利用回家的时间走访村中的老人。这些活动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日寇暴行的感性认识, 大大增强了对日本法西斯的民族仇恨。总之, 让学生铭记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 这是对历史负责, 是对现实负责, 更是对将来负责。当然, 我们并非要煽动民族复仇情绪, 而是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历史,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只有这样, 才能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勤奋学习, 才能促使他们为祖国的永远强大献身祖国建设事业, 才不会让悲剧重演!

二、应该突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性, 强化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合作意识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 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包括西方国家人民的有力援助。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外部的援助, 这正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离不开中国的贡献一样。但是, 教材对此介绍也极少, 特别是关于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援助很少涉及;相反, 多是对日绥靖或是劝降活动的叙述。诚然, 在中国抗战之初, 英美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 确实对日本侵华有所纵容。但是, 我们也不能以此就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 这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因此,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一是苏联的援助。从1938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批飞机、坦克、车辆、大炮、枪支弹药等, 还派遣了军事顾问和飞行员来华助战。二是英美集团的援助。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 日益危及到英美的切身利益, 于是英美逐渐改变政策以制日援华。例如:美国多次为中国提供借款, 还有大量的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来中国;实施著名的“驼峰飞行”, 不少美国飞行员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 邀请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 明确规定日本霸占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三是世界人民的支持。一些外国友人不惜牺牲生命以帮助中国人民抗日, 例如著名的白求恩和柯棣华医生。从而,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人类共同的威胁面前, 不同阶级、不同国家的人们完全可以抛弃分歧, 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三、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长期以来, 历史教材在抗日战争部分的叙述给人的印象是国民党不是片面抗战, 就是消极抗战, 好像就打出了一个台儿庄大捷。教材的叙述显然过于片面。我们在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时总是这样讲: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如果仅依据教材教学, 我们教师就难以自圆其说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 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对国民党的抗战功绩给了远比历史教材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对此, 历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在教学中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所以, 我在讲授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战场时, 进行了适当补充和调整, 适当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事迹。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适当介绍一些国民党爱国将士的事迹。例如著名将军张自忠, 还有入缅作战而扬威异域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等等。这些事迹无不感人肺腑, 令人热血沸腾。二是注意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况给予公正评价。教材没有涉及这些内容,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予以正确认识, 包括对国民党在抗战相持阶段的态度和作为, 既指出在这阶段中蒋介石的抗战积极性有所下降, 也公正地讲清其始终坚持抗战, 并组织一系列大型会战, 给了日军重大杀伤, 既加速了取得中国抗战胜利的步伐, 也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赢得了世界友人的高度赞誉, 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与此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三是注意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国民党战场的重要性。例如歼敌数量、作战次数等, 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真正全民族的抗战, 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国民党爱国将士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忠贞英雄、热血儿郎。我想也只有这样, 才能让他们的英魂含笑于九泉。而且, 也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的民族大义: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只有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是非观, 激励学生去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养成, 把学生塑造成为身心和谐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新一代公民。而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格道德乃至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恰恰为我们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对此, 我们要采取一切手段大力挖掘, 使之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上至爱国将领下至平民百姓, 如果我们运用他们的光辉事迹进行教学, 这无疑将对学生人格道德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召和示范作用。例如, 我曾经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我国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母子两代的感人事迹。同时, 这一时期也有一些民族败类, 丧尽国格人格, 厚颜事敌, 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同样具有警示和借鉴的意义。例如, 我在课堂上讲述了身为国民党二号人物的汪精卫叛国投敌, 最后客死他乡, 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的经过。这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爱国者千古流芳, 卖国者遗臭万年, 进而使学生树立以热爱、献身祖国为荣, 以危害、背弃祖国为耻的观念, 从而促使学生们在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重组 第9篇

诗歌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边塞战争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因为课本所选诗词多,我在教学时,每一类型选择典型的诗歌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类诗歌的特点。

一、送别诗

我选教的送别诗是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李白的《送友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这四首送别诗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比较教学:一是送别的对象,前三首是一般朋友之间的送别,最后一首是送别出征的军队;二是感情基调,一、三两首表达的是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第二首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要珍惜光阴、成就事业的劝勉,第四首表达的是对军队出征定能“献捷”的美好祝愿;三是诗歌意境,前三首诗歌是凄冷、哀伤、缠绵的,而最后一首是阔大、苍茫、辽远的,苍凉中透出一种壮美;四是表现手法,都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另外还用了对偶、拟人、比喻、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等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

为加深学生对送别诗的理解,可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选择一些高考题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如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天津卷《峡口送友人》(司空曙)、江西卷《送人归京师》(陈与义),2007年江苏卷《鹧鸪天·送人》(辛弃疾),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等。

二、边塞战争诗

我选教的边塞战争诗是杨炯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杜甫的《兵车行》。

这三首诗歌的比较教学点是:1.意象意境。前两首是典型的边塞诗,出现烽火、猎火、牙璋、凤阙、铁骑、雪、旗、风、鼓、烟尘、狼山、大漠、枯草等意象,构成苍茫、辽远、开阔、苍凉的意境;第三首是战争诗,出现了车马、哭声、血河、白骨等意象,构成凄凉的意境。2.战争性质。前两首都是为保家卫国而抵御敌人入侵的正义之战,第三首是唐王朝为开拓边疆进行的不义之战。3.思想感情。第一首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宁愿驰骋沙场,不愿置身书斋;第二首赞颂了战士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表达对征夫思妇的同情,同时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第三首表达对征夫及其家属的同情以及对最高统治者由于开边造成士兵死亡、田园荒芜的怒不可遏的强烈抗议。4.表现手法。第一首运用景物烘托、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直接抒情等手法,第二首运用景物烘托、对比、直接抒情和叙事抒情等手法,第三首运用场面描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

可以用作训练提升的高考题有: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2006年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2007年山东卷《出关》(徐兰)、2009年全国卷《军城早秋》(严武)等。

三、咏物诗

我选教的咏物诗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补充毛泽东的咏梅词)、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在教这几首词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教学:1.所咏之物是否有寓意。前两首都是以物喻人,陆游笔下的梅和苏轼笔下的大雁都象征诗人自己(毛泽东笔下的梅亦是如此),而苏轼笔下的杨花则没有寓意。2.标题特点。第一和第三首词的题目中都出现了所咏之物,而第二首没有出现。3.写作背景。由于陆游和苏轼当时被贬,心中有所郁结,所以他们笔下的梅花和大雁都有自己这一经历的烙印;而毛泽东写这首词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苏轼的咏杨花词是和诗。4.感情基调。毛泽东的词以隆冬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和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所以全词热情奔放,慷慨昂扬;而其他三首词都是描绘了苍凉凄苦的形象,这与作者被贬有关。5.表现手法。前两首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而苏轼的咏杨花词没有用,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答题能力,可选择的高考题有: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储光羲)、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诗》、2009年天津卷《咏竹》、2007年安徽卷《咏鹰》、2006年湖南卷《咏白海棠》、2013年新课标Ⅱ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等。

四、羁旅诗

我选教的羁旅诗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赵嘏的《长安晚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柳永的《八声甘州》、杜甫的《旅夜书怀》、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秦观的《踏莎行》。

以上七首诗词在教学时分成两类,前四首为一类,是抒写在旅途中思乡思亲之情,都运用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实景和虚景相结合等手法;后三首为一类,是抒写在旅途中感受到的人生不幸遭遇或仕途失意,其中杜甫的诗是抒写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后的漂泊孤寂伤感之情,韩愈和秦观的作品是抒写被贬之后的痛苦失望。

可选择以下高考题进行训练提升:2013年山东卷《山寺夜起》(江湜),2011年全国卷《关河令》(周邦彦),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欧阳修)、福建卷《江行》(严羽),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魏初)等。

五、咏史怀古诗

我选教的咏史怀古诗是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咏怀古迹》、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姜夔的《扬州慢》。

这四首诗词的前两首是借古人古迹古事来抒情的怀古诗,但所抒之情有不同。孟诗表达的是自己和名垂千古的羊祜相比,至今仍无所作为而生发的伤感,杜诗借千载作胡语的琵琶曲调,点明昭君之怨,结合诗人自身遭遇,表达自己与王昭君同命相怜的感情。刘诗和姜词是借历史故事来抒情的咏史诗,总结历史经验,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训练提升的高考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春日秦国怀古》、浙江卷《蝶恋花·出塞》(纳兰性德)、2008年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等。

六、山水田园诗

我选教的山水田园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客至》等。

王诗勾画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中雨后的自然画卷,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田园并愿意留下来的志趣。杜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的淳朴和恬淡自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山水田园诗表现的主题(情感)常常是:1.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2.对宁静、平和的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3.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4.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内容重组 第10篇

交际法教学是个涵义很广的概念, 它涉及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大纲内容、教材的编写原则、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德语作为外语的语言教学实践也深受交际法教学理念的影响, 德语语言学习的很多原版教材 (德国歌德学院语言班使用的Studio d;Themen Aktuell和Schritte) 就是以交际法理念编写教材, 设计教学内容。这些原版教材打破了以德语语法体系编写教材中各个单元内容的传统, 而是根据日常社会生活中不同生活场景, 从社会生活的不同角度 (如购物、就医、学习、工作、家庭、度假、老年、国家等) , 以一个社会人会遇到的各种语言交际情境为大纲, 如问候、咨询、邀请、致谢、道歉、同意和拒绝等编写教材内容。其中每个单元语法部分不是系统性呈现, 而是根据各类语言交际情境的句型需要呈现语法, 重点在篇章结构中进行句型和语法的学习。教材内容强调语言的社会能力。

一、交际法教学理念的局限性

交际法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 主要采用任务法和功能意念法开展语言教学, 以其新颖性, 向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等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推动语言教学的不断改革。但在交际法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任务教学法和功能意念法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局限性。在高职德语专业课堂教学中, 这种局限性尤为突出。

首先, 交际法理念下的教学方法重视语义信息, 轻视承载语义的语符系统的学习。在精确性和流利性的选择上, 流利性先于精确性。在流利性的基础上求精准, 而不是在精准性的基础上求流利。在教学中, 往往让学生随意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在交际训练中, 对语言所产生的错误常常采取容忍和放任自留的态度。

另一方面, 交际法理念把语言习得置于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语境的交际需要, 让学习者掌握固定的交际句型或者词汇。学生往往学习到的是针对特定语境和交际需要的句型结构, 但自然的交际环境是动态的, 不断变换的环境。学生会死板地把课堂上习得的语言直接运用到自然交际环境中, 不进行加工重组, 或者进行错误的加工重组, 导致交际的失败。

因此造成了学生大量掌握片段式的交际情境中特定有上下文的句型, 而无法进行在正确语法框架下的词汇组合过程。

而传统的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却能弥补交际法教学理念下的任务法和意念法的使用局限性。因此很有必要从各种教学法的表层和深层的构成进行分析, 以便和交际法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表中+号表示某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和所强调的因素。+号越多说明所强调的特性越强。但同时可以分析出, 大部分教学法并不是完全互相排斥的, 也并非不可折中调和。因此冲破理论界限, 综合多种教学法, 适当控制地利用母语或媒介语进行教学, 就成为必要的选择。在综合教学方法时会有不同比例的选择, 因人、因地、因时、因班而考量抉择并进行重组。只有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的检验, 才能找到适合教学内容, 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高职德语专业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的德语专业生源在中学阶段多位中下游学生, 即使学生因对语言感兴趣而选择了德语专业, 但普遍学习能力欠佳, 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和专注力。部分学生主观认为学习德语就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和老师讲的知识, 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欠佳, 缺乏探索语言知识内容的联系性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面较窄, 不会使用字典、网络和纸质媒介进行语言的提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重新组合各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重组

(一) 组合翻译法和听说法

教师应多使用听说法把德语作为课堂用语, 并在口语句型机械训练时使用听说法。利用语法翻译法讲解归纳语法规则, 用目的语德语和母语交叉 (比例为5比1)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任务下达和错误的纠正。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沉浸在目的语-德语的语言环境中, 对教师的教学用语做出自然的反应并流利应答, 完成自我习得语言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 有利于学生进行对之前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复习, 在实际情境中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运用德语课堂用语的时候,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教师的德语表达能力必须过关, 不能只用德语重复一句或者两句德语课堂用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运用一定的语篇结构, 组织课堂用语。教师在讲授相关的说德语国家文化和国情知识时, 也尽量用德语解释, 遇到学生不会的生词和语法, 应采用其他学过的德语表达、举例、动作或者绘画方式加以解释, 尽量避免用母语 (汉语) 直接说出难点表达或者句子。忌讳教师大段讲汉语, 只穿插德语单词。

2.课堂用语的难度应符合整个班级平均语言水平, 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表达方式下达任务指令、讲解难点和纠正错误。让学生不断复习学过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逐渐增加难度, 增加较长句子或者语篇的课堂用语。

3.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也尽量使用德语, 进行反应和提问。初级阶段可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词汇和语法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交际法或者语法翻译法学习了第四格语法, 并储备一定的基本词汇。教师采用更换卡片的方式, 采取快速反应听说游戏的方式测试学生是否掌握所学语法规律和基本词汇。例如教师利用书中的情境对话引出应学习的句型:Ich liebe meine Mutter.利用语法翻译法总结第四格语法并进行书面翻译句型

书面句型翻译 (翻译法) :Er mag den Vater./Er liebt seinen Vater./Er macht seine Arbeit.

口语句型训练 (听说法) :教师准备若干个动词, 如:machen/lieben/mögen/schreiben写在黑板上。同时准备若干名词的卡片, 不带名词的性。如:

步骤:教师指定黑板上的动词和句子的主语, 然后更换手中的不同名词的卡片, 让学生口头即兴根据卡片组成带有第四格宾语的句子。

(二) 结合教材情境和职业方向, 设计在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真实的交际任务, 采用任务法帮助学生习得重点句型和用语。

任何一个语言教学的课堂, 都离不开语言任务。恰当合理地设计语言任务, 让语言任务真实、有效、实用并带有趣味性, 是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德国原版教材中就已包含了很多实际的语言交际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课本中的语言交际任务, 已基本掌握交际任务中所包含的德国文化知识和语言重点。但由于学生是在非德语的环境中学习目的语德语, 同时毕业后很有可能在中国从事与德语相关的职业, 如德语翻译、助理、导游等。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教材情境和语言点, 设计在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交际任务。如:学生学习完《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关于服饰的情境对话后, 教师应设计具备不同社会文化元素的真实任务, 反复再现语言重点和交际过程, 培养学生潜在的语言交际能力。即教师帮助学生, 实现基本语言操练, 语言情境迁移和语言能力迁移的过程。

交际任务的设计原则:

1.学生要完成的任务, 必须符合现实生活中实际出现的情况, 符合语言使用的真实条件。

2.教师要预测学生在完成该交际任务时, 能利用书本上的交际情境中的语言重点, 顺利完成交际过程。

3.布置交际任务的方式和风格的多样性。如:可通过情境描述布置 (如上图) ;可利用图片布置交际任务;可利用实物布置交际任务。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要完整的交际任务内容, 并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动力。

(三) 用认知法利用词典进行自主词汇拓展

在德国的歌德学院的德语课堂上, 会在每个教室的固定地点摆放一定数量的德德词典, 供上课的德语学习者随时查阅, 查阅后, 学生会把词典放回到固定位置, 供下个时段上课的班级继续使用。教师授课语言中或授课内容中, 如果出现陌生的词汇或者表达方式, 学生会查阅学院提供的德德词典进行词义的辨析, 查看词汇用法和语法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创造性地理解和生成无限的句子。

词典的正确使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下完成语言学习中, 完成纠正词汇拼写、查阅新单词, 词汇固定搭配和使用情况的查阅。可以说, 词典是学生课下的老师, 也是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好帮手。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查词典的意识, 掌握查词典的方法。

1.教师专门利用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德汉和汉德词典。建议教师先讲解德汉词典的基本使用方式:如对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各类词汇的标注方法, 词义的扩展和辨析的标注等。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各类词汇的查阅任务, 看懂词汇用法和例句。实际体验应怎样查阅词典, 学会怎样从词典中获取有效、正确的信息。

2.如遇到重要的较难词汇, 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应指导学生独立查阅德汉双解词典中的德文注释, 帮助学生用目的语去理解目的语, 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

3.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词典随时带、课上查, 课下查, 认真查、仔细查、查后记的习惯。教师应倡导随时携带词典, 课上课下只要遇到问题就查阅词典, 并且在查阅时, 不能只看词义, 还应查阅透彻, 仔细。最后在查阅后, 应在笔记本上记录所查阅的词汇和重要用法。

例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一般不建议教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网络或者电子词典。

(四) 利用网络、原版杂志和报纸补充教学内容。

随着学生自身德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词汇量在不断增大。教师应在利用网络资源、原版纸质杂志和报纸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课堂教学补充。

方法1:指导学生在德国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电子邮箱, 并通过该电子邮箱发送德文电子邮件给教师, 让学生熟练运用德国知名网站和德语搜索引擎, 查找和搜索信息。

方法2:可将原版中的简单有趣的文章作为阅读作业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写出文章大意。然后以组为单位, 通过网络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教师, 教师也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批改和回复。转天上课, 教师可让学生再次口头复述自己的文章总结。教师再次进行口语纠错。在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 教师可引入竞赛机制, 奖励一个文章大意讲解清晰, 全面、句子和词汇错误最少的小组。

方法3:在德文报纸中, 搜寻租房、招聘、征婚、寻人等信息, 指导学生看懂报纸信息, 结合课本重点句型, 利用德语报纸, 进行情境模拟对话, 操练或迁移使用学过的语法、词汇知识。

(五)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的纠错方式, 教师适当巧妙纠错, 培养学生自我纠错意识

随着学生词汇和语法积累不断增加, 组织语篇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但出现的语言错误也会随之增加。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不能一概按照翻译法和听说法的原则有错必究, 但也不能采用交际理念下的忽略语法系统错误的方法。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书面作业和口语表达作业的纠错。

1.书面作业:教师在批改书面作业时, 只画出学生所错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者句子, 但不进行改正。而是将书面作业发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自我纠错, 让后再次上交给教师, 教师进行二次批改。如学生不能进行自我纠正, 或者纠错错误, 教师应对该学生进行单独纠错指导。

2.课堂练习口语表达:在不打断学生口语表达连贯性的前提下进行纠错。

3.分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纠错, 或者不同小组之间互相纠错。

4.利用提示器教具进行纠错: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任务时如果出现错误, 教师可利用声音提示器提醒学生, 但不要立即纠错。在学生完成表达任务时, 进行总结性纠错。

以上纠错的方式, 都旨在培养学生自主纠错的能力, 同时在纠错的同时, 不会影响学生继续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书面尤其是口语表达的流畅和连贯性, 指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疏导, 使其德语语言水平向目的语德语逐渐靠拢, 提高语言输出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 在语言教学实践中, 不能一味推崇并孤立使用某种教学方法, 应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方法, 运用到每节课的课堂实践和课后辅导中,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桐.试析语言交际法的局限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9.

[2]史有为.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的解析与重组-兼及日本汉语教学方面的相关课题[J].世界汉语教学, 2008.3.

教学内容重组 第11篇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合宜的、有效的呢?我们认为,有效的内容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很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的那些内容,并且要精当。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取舍得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有效重组。

一、紧扣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任务更多的是课文的教学,而往往又是以独立成篇的文章出现的。因此,对语文课的教学绝不能“全盘授予”,而需要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深入解读文本,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寻找语文的核心价值作教学化处理,取舍与精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这是一篇短小精湛的童话故事,浅显易懂。整个故事紧扣一个“爱”字展开,依据这个教学目标,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愿读、乐说,走近角色,深层次感知课文透露出的那份广博的爱心之后,再进行拓展延伸。在“爱”的沐浴中说说有“爱”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更能感悟出爱的真谛、爱的力量,真正让学生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最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大胆合理地取舍、精选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是提高现代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二、切合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课文,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要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整合、拓展,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整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整合,向学生展示他们最熟悉的知识点,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越近,就越容易让学生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学内容停留在现有的发展区,只能是简单重现,无益发展。因此,教師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多与学生沟通,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教学,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往往这种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时代发展,扩充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课本里的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比较而言,往往有封闭性与静止性的特点,并且新时代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学生的知识面也不断扩大。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扩充教学内容,吸纳一些新的具有时代发展精神的内容进入语文课堂。如可将社会关注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国际形势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社会热点作为教学补充内容;还可以对贴近现代生活和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讲解、延伸,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发表看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的认知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今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世界文化的视角选择符合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扩充语文课堂教学。

四、依据课堂生成,灵活重组教学内容

语文课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来自课堂的师生互动交流的信息大多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是零散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自始至终研究课堂的生成,选择其中有益的信息加以汇集,形成更为综合、正确的新认识,成为语文教学的新资源。

第一种形式:当个别学生提供的信息对全班学习有价值时,可以全班展开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第二种形式:当不同学生对知识有所理解领悟,并产生独特的见解或疑问时,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加以分析,并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适当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探讨。

第三种形式:当课堂中有学生出现说不明白或者无法准确表达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开展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和进行适当的引导,点化学生的困惑。

课堂上生成的种种信息,需要教师作出相应的重组与调整,准确寻找教学的突破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趣与挑战。

当然,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重组 第1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公司并购重组,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1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创案例教学这一新模式以来, 其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在全世界众多国家的教学中广为采用。20世纪80年代, 案例教学模式引入中国, 从工商管理类硕士生课程逐步推广到管理类和其他学科的本科教学。然而中国案例教学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何志毅等对中国五所著名大学商学院的调研结果显示, 70%以上的学生不满意案例教学效果, 并将原因主要归结于案例质量、教师点评、学生准备和课堂组织四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基于一定的条件假设, 其中最关键的两点是案例的质量和教师的能力, 而中国目前的教师队伍形成和考评机制以及案例库的建设进展并不适合盲目推广案例教学。由此可见, 案例教学固然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 但是能够科学掌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众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案例教学进行了一定探索, 但鲜见在公司并购重组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

二、公司并购重组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 公司并购重组课程性质适合案例教学。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案例教学, 数十年的案例教学经验揭示其更适合在对实践技术要求较高的学科, 如管理学、临床医学、法学等课程中采用。公司并购重组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前沿学科, 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每一起并购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并购动机、目标选择、价值评估、融资、税收、法律、整和等方面千差万别, 需要投资银行家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公司并购重组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讲授, 还必须结合典型案例给学生以足够的启发, 才能真正掌握并购理论和实践的无穷魅力。

2. 公司并购重组的授课时间适合案例教学。

本科生是否适合案例教学在国内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的观点认为本科学生既无社会阅历和实践管理经验, 又缺乏理论知识基础, 案例教学对其难度太大, 教学效果并不见好。公司并购重组作为金融学专业的选修课, 授课计划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 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学科基本知识, 具备开展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外, 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一般也有了近三年的大学社会实践, 并正在积极为日后的毕业实习和求职奠定知识储备。案例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不是被动地等待, 而倍受学生青睐。

三、案例教学在公司并购重组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教学占课程的比例以一半为宜。如何平衡案例教学和理论研究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也颇受关注。哈佛大学校长Derek Bok在1979年年度报告中委婉地指出案例教学是一个出色的发明, 但限制了学生掌握分析技巧和概念的时间。由此可见, 提倡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公司并购重组课程应全部以案例教学为主, 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各有优势。理论讲授是案例教学的奠基和先导, 为学生提供掌握公司并购的逻辑框架和基本知识, 案例教学是理论讲授的应用与延续, 为学生灵活应用并购理论, 提高并购谋划技巧提供舞台, 二者所占的课时比例以1∶1为宜。此外, 还应注意的是控制案例教学中剖析案例的数量。案例教学不追求答案, 其教学效果源于对案例解剖的深度和广度, 案例分析数量过多, 反而可能会由于学生未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度分析, 而偏离案例教学的本意。一般而言, 一学期的教学以6~8个案例分析为宜。

2.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灵活安排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案例比例, 确保案例难度适宜。根据案例的性质和特点, 可以将案例分解成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两大类。描述评价型案例设计目的或者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某个特定的并购概念, 或者是阐释一起并购交易的某个重点环节, 或者是根据错综复杂的信息寻求一起并购交易方案设计的真正原因。比如在讲授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策略一章时, 向学生提供金鹰国际收购南京中百的案例的有关背景资料, 请学生们分析并购方和目标方的并购与反收购动机及基本策略, 并进行评价, 就是一种描述评价型案例。分析决策型案例是要求学生在类似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对一系列复杂信息进行系统的、严密的思考, 去识别各种可能的行动目标、规则或方案, 只介绍了某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由学生去分析, 并提出对策。比如在讲授公司并购的会计问题时, 可以安排学生们分析TCL集团合并TCL通讯案为何采用了权益结合法, 而非购买法, 两种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哪些区别?这要求学生要课后去查阅TCL通讯及TCL集团公司三年的财务报表, 进行不同会计方法的模拟分析才能找出答案, 就是一种分析决策性案例。

3. 案例库的设计要注意国际经典和本土化相结合。中国并购的案例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目前众多的并购重组教材多以西方经典并购案例为主。诚然市场经济具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 然而实践表明, 国际经典案例的使用比例应该适度, 本土化案例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学生们只有理解了实际情况, 才能利用概括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问题。本土化案例往往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实例, 学生容易感知,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得一般性的了解, 容易在理论知识和案例的内容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从而到达案例教学的目的。不仅如此,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思考身边发生的事实, 学生更容易激起共鸣, 产生成就感, 从而强化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渴望, 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并购浪潮一章时, 如果仅仅讲述国际上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经典案例, 学生们会由于背景知识的匮乏而缺少能动性, 但是若在讲解上述国际经典案例的时候, 同时请学生对比分析中国正在发生的中铝股份收购力拓的并购动机,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立即高涨起来, 他们愿意参与热点问题的分析, 以检验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总之, 固然国际经典案例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是教学案例必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越为学生所熟知, 越是学生身边有所体验的公司, 往往越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4. 应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案例趣味性。心理学实验证明, 常人通过听觉接收的信息量为15%, 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 而利用声光同步设备, 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 能记住的内容可达65%。因此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呈现听觉和视觉材料, 再经过分析讨论, 更能提高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讲授公司并购动因时, 就联系市场上正在进行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案例, 先请学生们收看汇源创始人朱新礼在新闻发布会对出售汇源动机的陈述, 再请学生们收看市场上重要财经媒体对该事件评论, 最后请学生们从汇源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战 (下转第114页) (上接第112页) 略、公司治理、财务、市场价值等多个角度探索二者初步达成收购协议的真正动机。生动的多媒体展示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重整考评机制, 提高学生能动性。案例教学法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教师的准备情况和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外, 还取决于学生的素质和参与程度。诺斯 (North) 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鼓励或惩罚某一行为来调节和控制人的活动。设计合理的考核体系, 是提高学生能动性, 确保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传统教学法为主的考核体系过多地注重期末闭卷考试, 无益于诱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案例学习和讨论, 因此有必要调整考核体系的制度来调控学生的行为。哈佛商学院就具有一套与案例教学方法相匹配的注重平时、注重过程、注重个性的考评机制。笔者认为对于富于实践性的公司并购课, 期末的笔试最多只适宜占总成绩的60%, 而平时的考勤与案例讨论则占到另外的40%。案例的分析成绩可从内容准备的深度、讲述的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三方面来打分。

6. 教师对案例讨论的最终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效果。案例教学过程步骤多, 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在案例讨论结束后, 教师疏于对案例分析进行概括和评价, 学生也懒于重新系统地思考案例, 这将导致案例教学成为案例讲解或分析课。相反, 教师对案例的分析总结能系统地梳理课堂讨论情况, 指出问题, 澄清概念, 肯定成绩, 鼓励创新, 使案例分析的效果明显地得到升华。案例讨论的最终评价包括案例本身的评价、对案例讨论结果的评价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对案例本身的评价是让学生掌握案例中显性和隐性的关键要素, 逐步让学生理解如何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对案例讨论结果的评价侧重于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去剖析实践中的问题, 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的专业概念、内涵和系统知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则侧重于学习技能本身, 是学习方法、思维过程的深层次探讨, 有助于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应该以正面激励、肯定为主, 尤其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生提出表扬, 对分析思路错误的学生则予以委婉的诱导, 注重多角度思考能力的启发, 避免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案例教学这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适合在公司并购教学中采用, 教师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灵活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比例、描述评价型与分析决策型比例、本土化与国际经典案例比例的关系, 并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案例讨论的趣味性, 重整考评机制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注重教师点评提升案例分析效果, 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何志毅, 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5 (1)

[3].陈伟鸿, 蒋胜永.案例教学在我国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经济师, 2004 (12)

[4].张定方.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法的评价与效果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5)

[5].陈黎琴, 赵恒海.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及其实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1)

[6].任胜钢.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特殊性与思考[J].经济师, 2005 (3)

[7].刘胜军.你所不知道的案例教学[N], 南方周末, 2006.09.21

[8].陈万明.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及其运用要领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11)

[9].王丽辉, 周海燕.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4)

上一篇:可逆反应下一篇:曼哈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