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范文

2024-08-03

经历过程范文(精选12篇)

经历过程 第1篇

许家印说, 他个人的“经历很简单, 但过程很艰难”。他似乎每天都在尝试改变。年少时候学习开拖拉机, 年轻时候抓住高考逃离乡村, 上大学选择钢铁专业, 他走了一条大多数知识分子当年所走的路:分配到舞阳钢铁满怀抱负地在一线工作岗位埋头苦干10年, 以刚柔相济的手段成为车间主任, 此后适逢改革开发潮涌, 终于按捺不住一颗驿动的心, 放弃铁饭碗南下深圳做一名低微的业务员, 开始了商海浮沉……这之前的每一个位置, 都是对之前的否定, 但又都不是终点。

1996年许家印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业, 他白手起家, 带着四个人来到广州创立了恒大集团。就像众多到广州打拼的异乡人一样, 许家印在广州第一个落脚点是价廉物美的城中村。城中村里的这间不见阳光的房子, 白天是办公室, 晚上就是5人的住处。人生地不熟, 再加上办公环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这家位于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 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尽管资金不多, 但许家印却可以凭着在这之前十多年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打造誉称中国第一个楼盘的广州金碧花园, 并借此一举成名, 该盘成为“中国著名城镇化社区50佳”名盘。

幸运之神似乎对狂人般勤勉努力的许家印总能眷顾, 每每在他陷入低潮之时, 总会有奇迹助他度过难关, 后来在恒大上市波折、资金困难之时, 也屡次出现。许家印还创下了包括金碧花园、金碧华府、金碧御水山庄、金碧湾等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惊人纪录, 创下了房地产开发的奇迹。1999年许家印的恒大集团位居广州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30强第七名, 完成这一切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 在许家印的带领下, 从2006年到2011年的短短六年间, 恒大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平均46倍的跨越增长, 创造了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恒大已经成为以住宅产业为主, 集商业、酒店、体育及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总资产2 100亿元, 员工37 600余名, 在中国12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大型项目200多个。

必须经历的过程的美文 第2篇

苦苦寻找一个句子,一种感觉,一种抽象,记录生命的过往,在变化中无限靠近。

没有目的,没有任何企图地与一个人结交,也许是并不了解,所以才会相处得如此融洽,但是又有多少人都待人如初见般真诚?时间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们痛苦的过程,让我们学会体味这世间的辛酸苦辣。留下了悲伤的泪水,懂得了无奈的滋味,最后让我们成长,绽放最美丽的微笑,由心而发。

我用文字记录着我想要永久保留的事迹,我用文字表达着每时每刻我想要诉说的情感,组成了一个个句子,承载着有关我生命的过往。有天,我想要找到一句最适合我的话,会是我的座右铭,抑或是我的墓志铭。

在经历的每一个过程中,我都在苦苦寻找,或是因为过于年轻,又或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找到这个句子,好难。

可是现在我想说,我用时间看清了一些人,看清了一些事,其间思绪万千,有时甚至会去怀疑曾经那些天真的想法到底是属不属于我的。我一遍遍地在否定,一遍遍地在更新。多少次,我以为他们与自己志同道合,能够成为知己,可又有多少次,与他们注定般得分道扬镳,我不清楚也不想再去计算,计较谁的是非,也是懂了臣服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此刻我只想好好地做自己,绽放内心最真挚的微笑,让自己对自己问心无愧。

当我一次次去领悟,当我一次次满怀希望后变成绝望,当我一次次天真地相信别人,而却被告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多痛苦,多委屈,到最后竟也转化成了美好的回忆。

回过头来,对过去的自己说:“谢谢你让我经历了这些过程,谢谢你让我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谢谢你,让我离那个抽象的句子,进一步,更近一步。”

经历过程 体验真知 第3篇

【关键词】亲身;经历;探索;情景;悬念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学习过程。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实践,老师们真的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了吗?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老师们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问题的结果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学生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诱惑中一步步地跟着,知道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这些看似完美的课堂,却忽视了让学生亲身去经历探索与学习的过程。

既然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则重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课堂实践,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探索。

一、布下空白,给予学生探索的平台

数学课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完成这个活动的起点与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主线就是问题。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然后给学生布下空白,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比如:我在执教“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时就尝试了这方法。在出示座位表后,我安排了一个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该同学的位置,可以画图、数字等形式。这个时候,我没有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极力学生大胆地去表现,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结果大家的表示方法基本上都不一样,剪笔画、记号、数字、文字等方法都有,可谓是“五花八门”。他们认为自己的表示方法是合理可取的,并不知道这样来表示数学都是不科学的、不严谨的。当时,在汇总学生的表示方法后我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让他们针对这个问题继续探讨,说说认为谁的最合理?这样一来,就让他们的思考又深入了一个层次。到后来,他们实在是争论不休的时候我才给他们讲我的观点,使学生瞬间茅塞顿开。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学生的表示方法并不正确,可毕竟他们自己去思考过、去探索过,他们从中得到了学习的乐趣,知道了原来数学中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去思考,答案就在你心中。

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操作

创设良好的情景有利于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拉近数学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距离。所以,数学教师应尝试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创设各种情景来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数学中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完全理解“速度、时间、路程”这三者的概念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跑步比赛”的情景,带着全班学生去操场上举行“200米跑步比赛”,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我让生轮流记录比赛结果。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对这次的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然后,我再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出“什么是速度,什么是时间,什么是路程?”再利用情景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这三者的关系。学生们有了亲身经历与体验,很快就理解了今天比赛中,起点到终点这200米距离是路程,每个人跑完这200米所用的是时间,而路程X时间,即每个人每秒钟可以跑多少米就是速度。结合这一情景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再来做其他的练习题。

三、留下悬念,促使学生去探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教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设置悬念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尝试,主要是看我们老师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亮点,是否善于引导学生自己从教学内容中去寻找规律,去探索、去揭开谜底。如在教学“a×b+c×b=(a+c)×b”这一内容之前,我先让学生做几个计算练习:87×25+13×25、56×55+45×56、28×18+18×73。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我告诉学生老师可以很快口算出这些题目,学生很想知道,感觉很神奇。正当他们为我的神算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及时鼓励学生自己从这些题目中去寻找规律,揭开谜底。过了一会儿,有一部分学生终于明白了我的计算秘诀,于是我才知道学生归纳简便计算公式。在揭示谜底后,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喊“耶……”,因为他们的成功是经过自己的亲身努力的,是自己探索之后的收获,他们品尝到了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这一悬念的探索,学生的思维便会马上活跃起来。这些巧妙的问题会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会绷得很紧,而且这样对找到的结论的理解和记忆也会十分深刻。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有疑”,有疑问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如果在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

我们要尝试着把数学这门逻辑性强、严谨的学科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合理的手段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的机会,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经历自身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样才能让数学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斯苗儿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张启航主编.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J].山西教育报刊社,2006

[4]陈和主编.小学数学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

经历学习过程 丰富学生体验 第4篇

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经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反观○○历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生认○○学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去感受、去验。证体、去应用验是指学、○○习去实践, 从而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过中, 让学生多一些体验变外部强化教育为内部, 使学生能够激励教育。主动自觉在数学课○○○程地通过“体验”和“内省”, 来实现自主学习, 并○

达到“自我实现”和“个性完善”, 培养学生用心○

灵去体验事实的能力, 使学生在体验中达到一○○丰一种情感、让学生在情境和理性的升华。中体验○○富

数学来源于生活, 扎根于生活, 应用于生○学值活。的数学《数学”。课“有价值程标准》”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生实生活和以往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是对他们有○○体在进行吸引力、课堂教学设计时能使他们产生兴, 要从学生趣的内容。实际出发所以, 我们;○○验我们在课堂教学时, 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身边的事中挖掘数学内涵,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时, 书本的例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太远, 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为此, 我就联系生活实际延伸开来: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地流掉多少千克的水?学生有的猜5千克, 有的猜10千克, 有的猜20千克。当老师说出每天流掉12千克, 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的水时学生计算的兴趣更浓了, 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 闰年是4392千克。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 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 让思维与操作联系起来, 使新知识在学生的操作中产生, 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的源泉。

如在执教《三角形的认识》时, 为了便于研究, 我为学生准备了5根分别是2厘米、4厘米、4厘米、7厘米、10厘米的小棒装在信封内, 请学生从信封中自己任意摸出三根来首尾相连围三角形, 看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当时好些同学没能围成, 非常着急。我还故弄玄虚,

○鼓励孩子们再好好摆弄摆弄, 是不是真的不

○能, 还是自己技术不好。有了这样的反复体

○验, 学生自然而然就有疑问:为什么不是任意

○三根都能围成三角形?到底怎样的三根小棒江○○○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苏○的长度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有了省○继续研究的兴趣, 课一下子变得顺理成章。我江○就引导孩子倒出信封中所有的小棒, 然后自阴○己任意选三根组合, 研究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市○华○围成三角形。当时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士○中的规律, 我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 通过实○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验○如此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观察、想像、描述、小○学○分析、判断、推理等活动, 他们对于三角形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难点就有了充分的认蒋○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汝○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 而且将模娥○○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 这样还有

○利于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

○同探索, 相互学习, 同时, 通过交流去学习数

○学, 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丰富了空间

○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 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 体会到数学的用途, 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学了统计知识后, 可让学生调查家庭每月消费情况, 再绘制成统计图表, 从中了解消费的支配情况, 以便做出合理调整;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 让学生通过调查利率, 对比计算同样的钱, 是存入银行还是购买国券得到的利息多, 来写一篇《怎样使自己的钱增值》的小论文;学了行程问题之后, 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的速度, 测一下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再计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等。

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第5篇

[片段一]:(1)播放神5成功发送的镜头;(2)聂海胜、费俊龙登上神6的影片剪辑。

(同学们情绪高涨)

师:这么重大事件的记载,都用到什么了呀?

生:年、月、日、时、分、秒

师:时、分、秒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要学习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一年有365天,一首歌就是这样唱的“一年由365个日出,我送你365个祝福……”

反思:教学时,教师选择了学生关心的“神5”、“神6”发射的这一时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引发了学生争相表述的激情,唤醒了学生已有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乐学、爱学,而不是在冷漠的状态下学习。这样兴奋的学习,学生就不会产生疲倦,相反,如果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

[片段二]:师:为了方便人们的学习、生活,每年的各大商家都要发行各种各样的年历。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出一种挂历来呢?

生:想。

师:这是一张空白卡,请你根据12月份的挂历,制作处一月份的日历来。在设计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随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自主探索经历过程 第6篇

三位数退位减的算法,看似很简单的教学,但是在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计算的过程。

片段:

所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三位数退位减”的一课,一开始就对上节课三位数的减法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再根据教学挂图,请学生列减法算式,很快引出课算式335-185。

师:你们会列竖式335-185吗?

学生异口同声:会。

师请学生板演。

师:那你们会算吗?

生:当然,很简单。

让全班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师:刚才在计算时,大家都碰到了十位上3减8不够减,你们是怎么办的呢?

然后请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十位上不够减,被减数从百位“退1当10”再减,先算10加3得13,再算13减8得5,所以十位上等于5。

生:我是这样想的,十位上不够减,被减数从百位“退1当10”再减,先算10减8得2,2加3得5,所以十位上等于5。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继续提问:在百位上的数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百位上的3被借掉了1,减的时候要用2减1,等于1。

师:那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不忘掉被减数百位上退走的1?

生:可以在百位上点上点做记号。

师总结:你很棒,退1时最好写上退位点,到这一位相减时不要忘掉先减去退走的1。

……

在学习了三位数的退位减之后,我让学生们总结所学知识的注意点,孩子们纷纷踊跃发言。

生:不够减时要从高位上退1。

生:被退1的数字上要用点做上记号。

生:我们要从个位算起。

我们班上思维活跃的一名学生举手:老师,上节课的内容我发现还可以从高位上算起,今天的题目我也能从高位上算。

我意识到上节课的内容,讲的是三位数的减法,例题是335-123,由于没有退位的情况,这样的题目从高位算与从低位算是一样的,但是今天的退位减就不同了。为了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从低位算与高位算的繁简,决定让学生经历一次比较的过程。我就顺水推舟将例题335-185再请学生们算一遍。并请学生说说计算的顺序和每一步是怎样计算的。

生:从高位算,先看百位,算3减1等于2;再看十位,3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百位上2改成1,十位上13减8等于5;最后看个位,5减5等于0。所以等于150。

生:从低位上算,先看个位,5减5等于0;再看十位,3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13减8等于5;最后看百位,3被借1是2,2减1等于1。所以等于150。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有谁能说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从高位上算的时候繁了一点。

生:从高位上算的时候百位算好了后来还改了的,这样容易错。

生:两种算法的得数一样,都是对的。只是从高位算时繁了点。

师:是的,你们说的真不错,下一节的课上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连续退位减,到时候我们再来比比这两种算法。

分析与思考:退位减的内容,我没有简单地去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索,充分经历过程,这也就是一个“捕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渔”,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发现资源,充分利用

作为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差错。在华应龙校长的“融错”理论中,“融错”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融化成一种教学资源。

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由高位开始算的问题,就是我们课堂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学生才能体验从高位算的“繁”与从低位算的“简”的对比,才能深刻理解从低位算的优势,形成经验。

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师生生命展现的场所,应呈现生命态,是开放生成的,具有创生性。所以在面对新的学习资源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相信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探究,师生在双向互动中,进行智慧的交流,精彩的生成,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二、注重引导,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学习”为“探究性学习”,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在一开始的教学中,让学生们自己说是怎么算的,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就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由学生自己阐述出来。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抛给学生们,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生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在教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充分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的感受才更深。

三、经历过程,获得体验

按照常理,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把一些规则,定论告诉孩子们。在本节课中对于从高位算还是从低位算的问题上,是将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充分经历过程,让学生对于计算的顺序有初步的理解。学生经历了,有了体验,也就形成了经验。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经验是具体的、抽象的、丰富的、鲜活的,具有个体性、独特性,具有情境性和现场感。

学生该经历的还是要经历,从表面上看,我们失去的是时间,白白地让课堂中的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浪费在学生的尝试经历中,但我们得到的却是学生在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获得了经验。

经历实验过程,提升科学素养 第7篇

关键词:合作实验,科学素养,培养方式

一、问题背景

我听了堂小学科学课, 课题是《用水测量时间》。小组合作完成本课中的个实验: 经历流完100毫升水所的时间。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思索、不断改进, 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留意了其中个小组的合作实验过程, 并作了详细的纪录。

二、情景再现

实验内容:流完100毫升水要的时间。

实验目的:让学生经历流完100毫升水所的时间, 如果孔的大小不改变, 同样流完100毫升水所的时间是相同的, 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每个小组个铁架台、个塑料饮料瓶 (瓶盖钻了小孔) 、个量筒、个烧杯、透明水杯个、约300毫升的水、电子表、实验记录单、笔支、毛巾块。

小组合作:人数四至六人。

实验过程: (1) 教师启发, 学生设计方案, 初步形成自己的方案; (2)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分发记录表; (3) 始实验 (以下是其中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的活动) 。

生1:大家说说吧, 这个实验怎么做比较好呢?

生2:先量出100毫升的水。

生3:量水时要水平观察刻度线。

生1:这是定要注意的。你来量100毫升的水吧, 谁来计时呢?

生4:我计时吧。

生1:谁写记录单?

生2:我写。

生1:实验始吧, 大家都要注意观察啊。

(生3始量100毫升的水 , 在倒水的时候 , 其他几位同学都把头贴近桌面, 仔细观察100毫升处的刻度线。然后生3把水倒入烧杯中。 )

生1:不行, 不行。

生3:怎么啦?

生4:这么快就倒水了? 我还没有来得及看表呢。

生3:那我再重来一遍吧, 这下你可看好了呀。

生1:我喊“一、二”你们再开始吧。

生3、生4:我们准备好了。

生1:好, 、二, 始!

(生3把水缓缓地倒进塑料饮料瓶, 全组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观察流水。 )

生1:快流完了, 已经流了多长时间?

生3:68秒, 还在滴呢。

(水在缓慢地一滴一滴的向下滴。 )

生2:该结束了。

生4:还在滴, 就说明水还没有流完呀。

生2:这样下去, 滴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呢?

(水好长时间才滴下滴。 )

生2:下面还能滴出来, 这样滴的话, 恐怕不大好。

生1:那我们应该在瓶里已经看不到水、明显滴慢的时候计时结束, 那个时间应该就是滴完100毫升要的大概时间。现在用了多长时间?

生4:88秒。

生3:我们问下老师吧。

老师肯定了这小组的做法, 提醒全班同学注意这个问题, 并表扬了这小组的同学。按照他们的改进方法, 完成第二次的测量时间是60秒, 接着又做了第三次测量, 时间依然是60秒。这组同学的做法再次得到老师的肯定, 并介绍给其他组的同学。同时老师提醒学生, 做实验的时候, 对于不确定的实验材料, 般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品。

三、剖析和启示

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在活动中提高自学能力和促进能力发展, 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我认为在合作实验中提升科学素养应该做到:

(一 ) 在实验中展开 友好合作

小学科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 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种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 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 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探究”这学习方式, 这两者的要求, 必然促成学生在实验中有效地展合作, 小组实验是学生合作的纽带。

(二) 在合作中优化操作过程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同小组的学生在知识、 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是有不同层次的, 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和目标致, 能形成个小集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做到同学之间互帮互学, 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促使学生各自发挥内在的潜力, 多个同学,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 便于取长补短, 凝聚众人智慧。在合作实验中获取科学知识,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树立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 在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 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乐于与人合作, 与环境和谐相处, 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有效开展科学小制作、科学小实验等活动, 在活动中激发兴趣, 引入思考, 不断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形成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树立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及批判精神, 并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 张扬他们的个性, 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逐步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 这一系列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形成, 都需要在合作实验中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汉阁主编.小学科学课教学指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

经历探究过程 感受物理魅力 第8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新课程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当前物理探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草率得出结论

部分教师由“灌输者”变为“旁观者”, 对探究活动不加指导, 放任自流, 致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或偏离方向, 学生考虑不周, 未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提取的信息是表面的、零碎的, 并据此草率地得出结论, 使探究沦为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

(二) 学生思路狭窄

由于部分教师忽视了物理思想方法的拓展, 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致使学生思路狭窄, 采用单一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 忽视探究过程

应试教育左右着教师的教学方式, 致使部分教师“戴着镣铐跳舞”, 他们过于关注探究结果, 让学生死记结论, 而忽视了探究过程, 活动材料受限制、活动步骤被包办, 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学生为了尽快得出结论, 只关注表面现象, 思维不够活跃, 探究不够深入。

(四) 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物理教学设备满足不了学生的技能训练需求, 当学生有新颖想法时无法通过实验探索, 他们的创新意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长期以往, 学生碰到新的问题时, 创新意识淡薄, 难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提升开发教学资源能力

1. 探究教材资源

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做课外实验。如根据“平面镜”内容, 用两块小镜子和硬纸片动手自制潜望镜;根据“照相机与眼睛”内容, 用凸透镜制作照相机;根据“简单的电现象”内容, 制作水果电池。

2. 开发网络资源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 摆脱时空的限制, 拉近师生的距离。如在“核能”教学中, 教师播放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核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3. 引导学生开发资源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制作简单的仪器进行探究实验, 如“静电乒乓”、“伏打电池”、“小孔成像”、“单筒望远镜”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 从而主动发现问题。如在“平面镜”教学中, 教师创设情境如下:“把一块玻璃置于桌上, 在玻璃前放摆放一只燃烧的蜡烛, 在玻璃后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 并让玻璃置于杯子和蜡烛的中间位置。拉上窗帘, 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 就会看到蜡烛正在水中燃烧。你能解决这一神奇的现象吗?”其次, 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消除自卑, 敢于提问, 勇于质疑。最后, 教师还要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出核心问题, 为保证探究活动的持续深入, 要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

(三) 培养学生猜想和假设能力

猜想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依靠直觉对客观现象做出各种假定。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类比、归纳等活动剔除掉不合理的猜想而得到较为科学的假设。在当前物理教学中, 教师对“猜想和假设”方法缺乏引导, 导致学生猜想能力欠缺, 抑制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 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和生活经验、类比联想、归纳进行猜想。如在“声音产生的条件”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动手做以下实验: (1) 将响起的闹铃放入钟罩中, 并抽出一些空气, 铃声明显减弱。 (2) 吹竖笛时, 手按住不同的孔, 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 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 水面溅起水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通过思考、分析, 探究问题的本质。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假设暴露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最后, 让学生学会质疑, 筛选猜测中的不合理成分, 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 实施有效方法指导

部分教师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 对学生活动缺乏指导, 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 致使探究教学流于形式。在实施探究教学中, 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问题关键处、学生疑难处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 使探究活动得以深入。由于实验的外在因素众多, 实验器材不同, 操作方法不同, 往往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同。如在“水沸腾时温度和状态变化”的探究中, 如果教师不予指导, 不说清楚实验的注意点, 往往因为水温过低、酒精灯火焰温度不够、硬纸板未盖严等原因导致实验用时过长等问题出现。

让学生经历习作的全过程 第9篇

一、让学生参与素材积累的过程

(一) 生活观察积累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极其丰富, 每日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并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注意三点:一是选取鲜明的感知目标;二是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三是安排好启发式导语。其中又以选取鲜明的感知目标最重要。观察时应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 用声音、触觉、色彩、气味等刺激学生的感官细胞, 从而使他们能有效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和细节, 促进思维发展。

(二) 读写结合积累

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把“想说”的话写出来, 并且具有能把话“说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就要依靠大量有效的阅读积累, 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 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学生积累了《鸟的天堂》中描写大榕树的片段, 就感受到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积累了《巨人的花园》中描写花园四季变化的片段, 就领悟到时景关联的写法, 在积累与仿写中就会很自然地结合起来……

二、让学生参与表达体验的过程

让学生真实地写, 写真实的生活。但习作表达的自由, 并不是说作文可以随心所欲, 而是指在表达方式与问题运用方面可以不拘一格。材料不等于作文, 作文是一个从感性体验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取素材、立起框架、形成文本。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 (1) 帮助学生选好突破口, 让学生循着各自的思路, 通过同学间的互相比照, 把不同角度上所得的不同结果进行分析, 以促进学生思维多样化、多渠道化, 使思维活跃起来。 (2) 要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当灵感出现的瞬间, 应及时捕捉, 迅速形成文字, 一气呵成, 或马上记录下来。

有了观察与思维训练做基础, 激发情趣为条件, 还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之中, 让学生大胆地组合声、形、色、感、想, 并且将置身其中的感受有机地结合进去。

三、让学生参与习作分享的过程

(一) 分享素材。

“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互换之后, 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交流讨论是一种特定的激情方法, 因为学生习作中的各种内容、观念和想法, 通过互相碰撞与激发, 会使思维活跃起来。鼓励同学积极发表意见, 围绕主题还可及时捕捉素材与灵感。

(二) 分享语言。

同伴之间的学习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交流习作时, 让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处拎出来, 说说好在何处, 并刻意朗读一遍。听者也把认为好的地方拿出来评价一番, 乘机吸收有用的语言为己所用。另外, 像化静为动、细致入微等方法在学生交流时都可以随机引导, 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表象的转化。

(三) 分享结构。

习作顺序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是肤浅且随意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积累与初步表达的基础上, 把习作内容和习作顺序对照着思考, 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自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知道自己或别人的文章在布局谋篇上的合理之处, 能够更加科学地搭建自己的习作文本。

四、让学生参与多重习作的过程

素材的重复使用, 习作的多次撰写, 在表象与文字之间进行多次转换, 进行多重习作训练, 对学生素材提取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前三阶段训练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在评改之后实施再度创造。这不再是在原文上的修改, 而是如同玩积木般推倒重来。这一次, 有了前面自己的写作和修改, 有了教师的讲评和点拨, 有了同学的交流和意见, 学生写来大都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那种快乐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自信。

经历过程 第10篇

笔者认为, 概念教学的重点, 是要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这一过程, 拓展数学思维, 实现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现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片断为例, 谈谈自己的实践及反思。

一、有效探究, 初步感知概念

概念的本质是抽象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存在着理解难度, 容易造成认知障碍, 为克服这一抽象性, 教师就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理清思路, 从中初步感知并理解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重难点, 是要让学生准确把握体积这一概念的基本要素:体积到底和什么有关为此, 我设置如下课堂环节。

【片断一】

师:观察以下实物图 (图1) , 每个小正方体体积为1cm3, 那么拼出来的各个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不相同?

学生通过点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得到初步结论:一个物体的体积与单位体积的个数有关。接下来我呈现反面素材, 让学生思考: (图2) 下面物体的体积是多少?有什么异同?

学生发现虽然3个物体体积相同, 都是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 但形状各不相同。

师:仔细想想, 为什么相同体积的物体, 形状却不相同?

生:因为体积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必然关系。

综合图1、图2中的6个物体, 学生再次得出结论:一个物体体积的大小, 取决于这个物体所包含的单位体积个数的多少。

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 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 并初步建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模型, 为下一步深入探究做好铺垫。

二、高效探究, 积累概念表象

数学探究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 其中教师的引导决定了探究的效果。在课堂探究中, 教师要抓住概念的本质, 给学生积累丰富的概念表象, 提升其想象、推理、归纳、判断等数学思维能力, 为下一步抽象概念奠定基础。

【片断二】

师: (图3) 观察以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组讨论下用什么方法计算它们的体积?

生:用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进行拼摆, 摆满整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数数有几个小正方体就能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不用拼摆那么麻烦, 测量一下长度就可以。测量长方体长度若为10cm, 那么一行就可以摆10个, 测量高度为5cm, 那么一行摆5个, 测量宽度为6cm, 那么一行可以摆6个, 这样就得到300个小正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就是300cm3。我拿27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 能够摆出棱长为3cm, 体积为27cm3的正方体。

师:长方体体积和什么有关?你怎么求的?正方体体积呢?

生: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有关, 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有关, 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乘棱长乘棱长。

通过实践学生很快得到结论, 从而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在以上环节中, 学生对数学概念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层层深入本质, 一步步逼近真相, 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实现了高效探究。

【教学反思】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理论, 数学概念的掌握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认知发现阶段, 表象初现阶段, 符号再现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能够有效推进表象到符号的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 学生围绕一个物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展开探究, 抓住体积的概念本质, 让学生经历由方法到策略的建构过程:先由动手拼摆到想象拼摆, 明确体积的要素, 使想象思维得到开发和运用。

由此可知, 数学概念教学离不开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开发, 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自主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带领学生经历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的双重过程,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提高数学素养。

经历过程 体验错误 积淀经验 第11篇

【关键词】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十分重视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把它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在课程目标中也对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一点其实已经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相当多的经验。但笔者以为,当前在这方面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

一、教师对待学生的猜想具有“选择性”

笔者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中发现,当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猜想时,常常不能获得教师的公平对待,教师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取舍。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六上《分数除以分数》:

师(复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之后):大家猜想一下,÷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生1:应该用分子除以分子的商做分子,分母除以分母的商做分母。

生2:可以用前面的分数乘后面那个分数的倒数。

师:用前面的分数乘后面的分数的倒数,他的观点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

生(齐答):验证。

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分析,这两种猜想究竟孰优孰劣,他们是难以作出评判的,但对于教师而言却一目了然,因此教师舍弃前者而选择了后者(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种教学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但恰恰是需要警惕的,如此着急地教,很容易扑灭学生创新的火花,致使学生不知道自己猜想的价值,甚至使学生习惯于猜测教师需要的答案,而不敢亮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对于学生的不同猜想,教师不应实施“只取所需”的选择性评价,而应放慢前进的脚步,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在思维交锋、观点碰撞的过程中趋于一致。

二、为学生准备的事实性材料过于完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受时间所限,学生推理的模式往往是通过观察、比较少量对象进而针对一类对象提出自己的猜想。作为观察、比较对象的事实性材料大都由教师提供,而且教师为学生准备的事实性材料有时也过于完备。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六上《倒数的认识》时的一个练习环节:

出示练习题:先找出每组中各数的倒数,再看看能发现什么。

(1) (2)

(3) (4)4 9 15

生1:根据第一组中各数的倒数,我发现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生2:根据第二组数,我发现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师: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在教师的一再启发下,终于有一部分学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课后在对这节课进行评议时,有教师针对这一环节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课堂上学生之所以固执地认为“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是因为第二组数据选择不当,如果在第二组数据中出现一个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学生很容易就能提出正确的猜想。这一看法得到了包括执教者在内的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但笔者不敢苟同。就本案例而言,这恰恰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猜想后验证的意识,其目标着眼于“过程与方法”层面,由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倾注了更多的数学思考,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也必将更加牢固。而如果教师主动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的事实性材料,固然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路途更加平坦,但其着眼点更多地放到了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对推理注意点的认识、其间所积累的活动经验乃至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肯定不及由学生在各种事实性材料中自主发现来得深刻。

三、忽视对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教育过于重视演绎推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想它应该指的是我国的大学教育或者中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反而缺少了必要的演绎推理。虽然新课标在小学阶段没有提出演绎推理方面的培养要求,但绝非小学阶段就应该排斥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相对于合情推理而言具有更高的抽象性,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对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学生是能够接受的,对促进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但在现实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通过合情推理发现结论,极少进行演绎推理。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

1.每个小组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数出所摆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感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2.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4.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很多教师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设计与之大同小异。另一位教师教学这一内容时,在上一教学设计“应用结论解决问题”前加上了这样两个环节:

1.质疑:为什么“长×宽”就能得到面积?以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为媒介推演。

2.通过PPT回顾完整的推导过程。

这两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长×宽=长方形的面积”时,其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演绎推理的成分,虽然这里只是以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为媒介推演,但已经脱离了某一个具体的长方形,是以所有的长方形为研究对象的,完全称得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演绎推理。

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阶段(尤其中高年级)的一些教学内容(如三角形的内角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等),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先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再运用简单的演绎推理证明结论,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习惯。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所限,小学阶段还是适宜以合情推理为主,不能为了让学生进行演绎推理就任意提高要求,从而做出拔苗助长的教学行为。

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四基”的要求,相对于以往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顺应课改的这一变化,使学生在通过合情推理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感悟到归纳和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不断获得关于推理活动的经验,从而真正实现“把知识转化成智慧,让经验积淀成素养”。

经历知识发生过程有效建构数学模型 第12篇

1. 问题情境催化,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模

数学模型的建构, 问题是关键。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层次性较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分层推进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教学片段1

发现规律, 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

1. 出示例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行驶时间和路程的数据, 如表1所示。

(1) 找一找:表1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2) 增加一个量 (速度) , 如表2所示。

(3) 看一看, 算一算:相关联的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4) 小组交流, 小结: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

(5) 追问: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吗?

(6) 小结概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当路程和对应时间比的比值总是一定 (即速度一定) 时, 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2. 完成“试一试”表格。

【解读】正比例意义的教学, 既要结合一些具体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去感悟, 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各环节设计时, 教师结合教材通过情境和数学问题有机的整合, “以问引问”, 先扶后放, 引领学生逐步逼近问题的本质,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抽象概括提炼, 在比较思辨中建构模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只谈对客观存在的具体感知, 而缺少“逐渐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过程, 就形成不了数学, 也就不是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抽象概括、比较思辨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手段, 也是数学概念模型建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

教学片段2

1.小结内化:我们一起研究了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你发现两种量要成正比例,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2. 自学, 看看课本上是怎样描述正比例的。

3. 如果用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

4. 验证模型。

(1) 趣味数学中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吗?草坪问题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呢?为什么?

(2) 在生活中还能找到两个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吗?

5. 全课小结。

【解读】以上片段中, 师生一起从变量与不变量的角度认识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 探索正比例意义的一般规律, 逐步抽象概括提炼出正比例关系的数学模型, 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再通过将课始两个问题情境中相关联的两个量和上面的两个例子进行比较, 并联系生活实际, 找一找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 使学生在比较思辨中展开更有深度的数学思考, 从而把握数学模型的本质。

3.展现模型价值, 在还原生活中拓展模型

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 不一定都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的数学模型精确解释, 应用解决。因此当学生数学建模完成后, 要及时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到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中去, 使已建构的数学模型得到修正和提升, 拓展模型的外延,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片段3

1.找出表3、表4中成正比例的两个量, 并说明你的理由。

2.同一时间内测得的物体高度和影长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如表5所示。

3.去掉“同一时间”这个前提, 物体高度和影长是否成正比例?如有5所示。

4.填表6后判断。

(1)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是否成正比例。

(2) 面积与边长是否成正比例。

【解读】用已知的数学模型还原到生活中, 演化出新的方法, 作为数学化的延伸,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梯度的实际问题的解答, “正比例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得到了提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经历过程】相关文章:

引导学生经历过程08-23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06-04

经历一生05-16

人生经历05-28

学校经历09-16

经历简介06-12

经历 思考 感悟05-31

会计从业经历06-21

工作经历06-23

个人经历范文05-10

上一篇:生态小区下一篇:中国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