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尝试教学管理

2024-05-19

古诗新尝试教学管理(精选7篇)

古诗新尝试教学管理 第1篇

一、兴趣引路,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 进而把诗词教学之路铺得又平又整。我在教学时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作家、作品、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扩充学生见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教学中, 我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演变, 更要让学生知晓这种优秀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我注重讲一些诗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上课时, 适当引用诗句, 可以加深对学生的影响,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诵读铺路, 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诵读

教学中, 要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 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进而把诗词教学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读”在诗歌教学中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它要求通过声音表达出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我采取的形式有:①听名家录音, ②教师配乐朗诵,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学生配乐朗诵, ⑤学生集体朗诵, ⑥师生合作朗诵, ⑦男女声合作朗诵, 等等。另外, 课外个别指导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尤其是古诗词的诵读, 更需确定为练习的主要内容。读, 不但要读, 而且要多读, 更要读出区别, 读出各自不同的韵味。课文只是有限的一小部分, 需要在课外多积累。“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写得再好, 读不出来, 也不会达到流泪的地步。

当然, 单纯在诗词本身上动脑筋还不够, 我还想了很多有趣的办法让学生对古诗词背诵乐此不疲。现在社会上时兴“抽奖”、“摸奖”, 我们也搞“抽奖活动”。先告诉他们背诵的内容, 设立奖项, 然后在精美的卡片上把要背的诗词篇目写好, 并写一些诸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类的祝福语, 然后把卡片放在盒子里, 课前几分钟由3~5名学生上来抽奖, 抽到哪首背哪首。这种形式新颖有趣, 大大激起了学生们吟诵记忆古诗词的兴趣。“抽奖活动”隔天举行, 除发小奖品外, 我们还给那些背得流利、感情很投入且富有韵律感、音乐美的学生赋予“小朗诵家”称号。总之, 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诵读、记忆古诗词, 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效果非常好。如今, 学生们一听说背诵古诗词, 个个跃跃欲试, 兴趣盎然。

三、课件护路, 有声有色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诗歌教学中, 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避免诗词教学的套路过于死板, 使得教学之路得到有效维护。因为多媒体课件授课是学生很喜欢的教学模式, 它可将含蓄精练的文字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有声有色的图画, 还原古代社会生活, 创设古色古香的诗歌生存土壤, 实现了学生可见、可换、可动、可体验的真实效果, 比“黑板+粉笔”的呆板教学模式强多了。

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我让学生先观看有关瀑布的视频:瀑布从山顶上飞泻而下, 在烈日的照射下, 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紫色。这时水珠四溅、雄伟秀丽、雾气缭绕的庐山瀑布全景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对视频的观看, 学生对“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运用夸张手法写成的诗句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古诗虽然短小, 但诗人却把瀑布飞泻的气势写到了极致, 真是诗画交融, 情境相配。由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 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 感知诗人眺望瀑布时所见、所感、所想, 领略到了诗人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的高超写法。

四、活动拓路, 别开生面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

以教师为主体的诗词讲解的课堂模式会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审美疲劳。我经常开展别开生面的古诗词活动课,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拓宽诗词教学的路面。例如, 在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利用有关书籍及网络等多种资源,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加深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两大创作手法特色的了解, 体会两者不同的风格。一是活动过程。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先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 李白诗歌鉴赏小组、杜甫诗歌鉴赏小组。活动程序, 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完成以下任务:①了解诗人的生平遭遇, 知人论世, ②分析诗歌及推荐理由, ③相关评论, ④小组的小结点评, ⑤最后再由我对李杜诗歌创作手法和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总结。二是效果评价。活动的效果是明显的:①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赏析诗词, 使其沉浸于诗词当中, 进而达到 “知人论世”的效果, ②通过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时代, 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达到感悟诗以言志、古今相通的意境, ③通过把诗人的情感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情感,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通过对比, 不难发现, 课程公式化的教学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学生厌烦当然在情理之中;而别开生面的活动课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也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五、积累固路, 多种方式开发资源, 教会学生积累

学生有了兴趣还是不够的, 关键的一步, 就是教会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积累。我在教学中主要关注了以下积累方法, 进一步巩固诗词教学的路基。

一是当我们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积累的时候, 就不能把古代诗歌的教学局限于一册书或课内, 应当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例如, 我们在对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春望》、《江南逢李龟年》进行教学的时候, 就可以结合《江畔独步寻花》, 再联系以前学过的《绝句》, 进行简要的讲解, 让学生对杜甫经历唐朝的兴衰、诗人自己坎坷的一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沉郁顿挫的风格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是我们可根据诗人的派别, 把诗人分为:①山水田园诗派, 如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等。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 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代表作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②边塞诗派, 如高适、岑参、王之焕等。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 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奇异的风土人情, 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 军中的黑暗, 征戍的艰辛, 表达对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 王之涣的《凉州词》。③浪漫派, 如李白。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 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语言主张自然, 反对雕琢。代表作有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④现实派, 如杜甫。特点:诗歌艺术风格多表现忧时伤世, 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三是课外语文活动也是诗歌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 中秋节到来了, 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进行展示;春天到了, 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赞美春天的诗句。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描写风、花、雪、雨、夜等的诗句, 使学生“库存”更多的名诗句。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 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关于古诗教学的新尝试 第2篇

杭州市西湖小学

郑雪琴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老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学生自由读诗。老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读错了一个音)

老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学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老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 学生:“径”是“小路”的意思。老师:整个词呢? 学生1:许多路。学生2:成千上万条路。老师:刚好是一万条路吗? 学生:不是,这是一种夸张。

老师:是的,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首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学生:“千山”。老师:那么意思就是—— 学生:许许多多的山。老师:谁还想来读一读? 两名学生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流畅。尤其是读正确了一个新词“蓑笠翁”。学生齐读。

老师(指着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 学生:蓑。

老师:头上戴着的是—— 学生:笠。

老师:整个词的意思就是——

学生: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老师: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学生齐读。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学生:弄懂诗的意思。

老师: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1:多读几遍。老师:哦,朗读品悟。

学生2:可以了解一下诗人的历史情况。老师: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生3: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老师:这就叫“串词连句法”。但是碰到解决不了的字或词该怎么办?

学生1:查字典。学生2:找资料。学生3:问老师。

老师:其实古诗下面的注解也是你的好帮手。接下来,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试着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学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老师:谁来试着说说? 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1:许多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许多路上的人都不见了。只有一条孤单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独自在寒江上钓鱼。老师:看得出他的自学很有成效。谁还想来说一说?

学生2:千山万岭上的鸟都看不见了,许许多多的路上也找不到人的脚印。在孤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老师:呵,进步很明显呢!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说得好? 学生1:“踪”是脚印的意思,这个字解释得准确。学生2:把“蓑笠翁”的意思说明白了。学生3:“冒着风雪”这个词用得好。老师: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一学生犹豫举手: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讲老翁独自钓雪吧?

众学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你看,诗中不就是讲“独钓寒江雪”吗? 学生沉思。

学生1:可能是结冰了。学生2:要不就是钓不到鱼。

老师:还是让老师来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 “倒置”的方法。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你看—— 课件演示: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老师:所以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就可以说成—— 学生:在寒冷的下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钓鱼。

老师:看来大家很有收获。谁还想把整一首诗的意思再说一说?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老师: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轻声朗读。

学生:我感觉这个老翁很孤独。老师:你的感受很准确。

学生: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老师:哦!你的感受比较独特。学生: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老师:嗯,你很会品味。我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嗬,好大的雪。我还看到了一个老翁,能读出他的孤单吗? 继续请学生读。

老师:哎,真是形单影孤。

老师: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学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老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 4 下。

学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板书:

1、捕鱼为生)学生2: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老师:那就是说老翁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

2、独享清静)学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板书:

3、排解忧伤)学生4: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老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板书:

4、喜爱钓鱼)学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老师:他也与老翁一样孤单了。(板书:

5、心中孤单)

老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学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学生2: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老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老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一脸严肃,心里一定是有什么不痛快。再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抬着头,似乎有一股傲气。老师:能背出来吗? 三个学生分别背。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运用注释,通过朗读,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学生1:加一筐鱼。

学生2:最好在船上放一壶酒。学生3:在江边添上一些落叶。学生4:再画上几笔火红火红的枫叶。

老师: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 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老师: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代表1: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老师: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 学生代表2: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老师:也就是景色也不一样。

学生代表3: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老师:你的发言真有水平。你是怎么知道王士祯是怡然自得的?

学生: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杯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能不高兴吗?

学生:从诗人的简介中也可以了解。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老师: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

学生:我感受到虽然都是独钓,但是他们表达的却不一样,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

老师:你体会得更深了。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老师: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古诗教学的新尝试

沈大安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执教的《江雪》深得好评。重读课堂实录,觉得这节课在古诗的教学上有所突破。

一、尝试自学,探究规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节课的教学每一部分都是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不必要的。

自学,也要提高“含金量”,这个“含金量”就要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拿这节课来说,教师把“虚指”与“倒置”作为古诗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点,让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更深的发掘。

二、自主感悟,多元解读。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他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 8 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来说,学生那么多的答案,有高下之分,教师不能简单全部肯定,而宜加以引导分辨。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三、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的结果要让学生自主梳理。学完《江雪》后,要求学生自我小结,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在小结的基础上,再推出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寒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第3篇

关键词:替换词语 改变体裁 比较阅读 画画写写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古代文化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生动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味,广袤深邃的意境,是学生接触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是古诗词在形式及遣词用句等方面与现在的用语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是个难点。而且有很多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也免不了唱三步曲“读—理解—背诵”,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日子久了,学生懒于思考,对诗词提不起兴趣,只是一味的接受。在他们的脑海中,古诗词只要会背会默写就行,其他的无所谓。那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为此,我在教授《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作了如下尝试:

方法一:替换词语,读读比比

古人写诗词是很讲究推敲字句和字斟句酌的。有些字词反复推敲,讲究炼字,很见功力。如果只是教师做讲解、分析,学生就很能体会到其中优美的韵味。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在替换后读读、比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例如,我在教授《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就让学生把原诗中“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换成“顺”或其它字,试着比一比。将“海日生残夜”一诗中的“生”字进行替换,再比比。在学生将原字换成“升”、“出”等字后,自然能品出原字的妙处。另外在学生的反复换读中,学生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会让他们更加兴奋和激动。

方法二:改变体裁 ,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来说,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是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没有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而是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有关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我更多的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翻译的空间,通过想象和联想,进一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诗歌的美,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例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我举例说:“假如你喜欢‘枯藤老树昏鸦’一句,那么你想想,这根枯藤是一根什么样的藤呢?树上还有没有叶子?藤是怎样缠绕在树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一幅画面?乌鸦又是怎样的?”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就会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进而更喜欢我国的古代诗词。

方法三:比较阅读,理解品味

比较阅读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将有利于对古代诗词地理解和品读。例如,在教《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我就让学生进行了以下比较:“这两首诗既然都是写乡愁的,那么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的程度一样吗?”学生经过比较会发现不同。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那么,是什么使得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程度不同呢?”学生经过阅读自然会发现不同的景物描写在诗歌里面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这就使得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方法四:画画写写,其乐无穷

常言“诗如画”,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也让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学生们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喜欢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真是一举两得。另外,学生经过课上的学习,获得了景物描写烘托感情色彩的相关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即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烘托出不同的感情色彩,请同学们试着描写一段景物,用这段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将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写作练习之中,既练了笔,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师找到了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让古诗词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诗新尝试教学管理 第4篇

一、知识与语境:古诗文翻译与教学中的困境

中国古诗文以其雅致深奥而闻名于世, 对于一个现代中国人来说, 要完全读懂它很有难度, 要翻译好更非易事;而既要基本译出, 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更是难上加难。而在这些困难中, 最为核心的问题是, “译者”和“教者”一身二任的教师, 如何将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语际转换, 准确而不走样地贯彻为课堂上的具体内容, 从而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准确理解古诗文是翻译的基础, 细究起来, 其最难处不是词语的解释, 而是如何把握言外之意。也就是说, 即使可以从词句上得到对号入座般的字典式了解, 也未必就理解了诗文的真正内涵或全部意蕴。换言之, 不确定性和多指性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 除了一些简明的单向叙事作品外, 大多在背后传达着各种言外之意。古诗文更像一幅幅写意画, 如果仅从字面上加以理解, 就往往难入字背。试想, 在一幅写意画面前, 谁能说他马上就理解了那山水后面的深刻蕴意呢?而这种品读中又往往“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 一些古诗词甚至只能持欣赏的态度, 任何的言说都无法代替, 因为很难把原作中所有的元素都准确呈现、表达出来。

在这种知识理解及翻译过程中, 三个问题最为棘手:一是“言外之意”如何传达, 二是隐晦之词如何翻译, 三是语言的色彩如何把握。

先看第一种, 以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一诗为例: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许渊冲教授这样译道:

Last night red candles burned low in the bridal room, At dawn she’ll kowtow to new parents with the groom.She whispers to him after touching up her face:“Have I painted my brows with fashionable grace?”

(许渊冲, 1988:311)

从字面上来说, 许译似无可挑剔, 但问题是, 此诗写的并不是小嫁娘的情绪, 诗题已经告诉了我们, 这是朱庆余科考之后向水部尚书张籍探询自身前途的一首诗, 是在委婉地问:“我是否高中?皇家作为‘公婆’是否看得上我这个‘小媳妇’?”整首诗都是隐喻风格。如果仅看字面上的英译, 就无法体会出这种情绪, 当然, 这种工作可以通过加注的办法加以说明, 但是, 这里的第三人称似应改为第一人称, 因为这是诗人的自道自拟, 自比女人是那时文人的惯用手法, 不以第一人称, 那种“新嫁娘”式的忐忑无法表达。

朱诗的言外之意稍加琢磨即可领会, 但有些古诗文其具体意义如何, 至今尚言人人殊。如李商隐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名句, 有三种译法:

其一:

Tears that are pearls, in ocean moonlight streaming:/Jade mists the sun distils from sapphire Sward.

其二:

Moonlight in the blue sea, pearls shedding tears./In the warm sun the jade in the blue fields engendering smoke-

其三:

The moon is full on the vast sea, a tear on the pearl./On Blue Mountain the sun warms, a smoke issues from the jade.

翁显良先生批评道:“何以见得 (一) 泪即珠, 珠即泪? (二) 明珠洒泪, (三) 一颗珠上一滴泪。也都说实了, 反而不美。”按照翁先生的意见:“这样的作品, 如果要翻译, 只好以隐对隐。……以不解为解。” (翁显良, 1983:9—10) 他提出第四种译法:

Dark green sea, tears, pearls, moonlight streaming:/Sunny blue jade fields, warm haze shimmering.

这样的译法, 逻辑主语虽不明确, 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意向反而出来了。此处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虚化词语, 而不能按照一般思维进行具指, 当然, 这就对译者的功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巨大挑战。

第三种情况, 语言的色彩也是难以言说的东西, 它就像歌唱家的音色一样, 无法量化, 但真实存在, 并决定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古诗文的色彩极为鲜明, 虽然这成就了它的东方美韵, 但着实让译者头痛不已。例如, 《红楼梦》有许多不同的译法, 一般翻译为“Red chamber Dream”, 杨宪益先生则译为“A Dream of mansions”。有红学家对此极为不满, 认为:“‘Red Chamber’固然令人很不满意, 可是话还得说回来, 毕竟未离大格儿……‘Red Mansions’这就益发令中西方读者一起茫然了。推想起来, 那是否要将‘红楼梦’理解为‘朱门梦’、‘朱邸梦’?” (周汝昌, 2011) 其实, 严格起来, 如果“Red Mansions”算是令人“茫然”的话, “Red Chamber”就谈不上优越在哪里。毕竟Chamber属于更狭隘的场所, 难道红楼梦仅是红屋子的梦或者红寝室之梦吗?比较起来, Mansion与规模恢弘的荣国府更为接近, 更气派些。但不管怎么译, 要完全把那种色彩展现出来都是难以做到的, 因为此处的“红”, 更有“落花无数”、女性之悲, 这是无论如何从译文的字面上传达不出的, 唯有让读者在整个阅读中慢慢体会。

一般来说, 在这种翻译过程中, 自由地进入和沟通不同语境, 主要由知识素养决定, 还是一种个体之事。而在英译课中, 则要将这种知识理解加以传播, 让学生随着教师在文化之旅中不断理解和深入文化内核, 一定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办呢?我们认为, 营造意境是一种有效途径。

二、情境与意境:人文性的展开与平台

文字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无论古今中外的哪一类语种, 说到底, 都不过是某种文化的载体和外在形式。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 文字作为形式载体, 是展现文化的最佳手段, 所以语词形式固然重要, 但如果失去了文化滋养, 就没有了根基, 必将枯萎而死。故而, 当我们面对一种语言文字时, 语词形式只是入门钥匙, 深入于文化内核之中才是最终目标, 反之, 不对文化内核有深切的把握, 文字的理解也将成为问题。

换言之, 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 它能最大化地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呈现出来。说得通俗些, 不同的语言, “味道”和“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种“感觉”是附着于文化之上的, 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文化的结晶。对于一个译者来说, 文字转换工作是硬性任务, 也是他的最大目标, 但我们必须谨记的是, 翻译中其他要素和结构都可以打散, 但文化内核是不能动易的部分。如果翻译之后, 作品的内在文化感没有了, 给人的“感觉”就不对了。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 无论是中译还是外译, 各种不成熟的作品中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 外译文字里没有中国特点, 似乎是顶着中国名号的外国作品;外译失去了异域风情, 仿佛是中国人在讲外国故事。这种语言外在色彩的褪尽大多不是形式转换带来的, 而是文化气质丢失的后果。具体说来, 在翻译过程中, 日常会话等简单明了的语言形式可以快速转换, 但这只是翻译的初级形式;进入形而上的高级形式之后, 很多语言就不具备对应性了或者对应性不固定。这样的话, 言词间的翻译就不可能像货币兑换一般直截了当。如中国哲学中的“道”概念, 以前曾有logos的译法, 由于中西概念间实在无法实现全面比附, 在具体理解中更是歧义纷出, 故而今日一般皆以汉音Dao译出。然而,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灵活性, 在不同语境 (context) 中, 单以“Dao”翻译, 则无法看出它的确切意蕴, 如“为学之道”、“为人之道”等, 必须依据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伸展, 做出具体的调整。诸如此类的问题逼使我们在理解和审视文化的基础上, 非得作出必要的文字加工不可, 一定的舍弃和添加成为了势所必然。

这种特点在中国古诗文翻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古人说:“诗无达诂。”传统上历来认为, 对于一首诗乃至于美文的解读, 有时可以是各式各样的, 中国古诗文的特点就是追求雅致和含蓄。所谓气韵、神格是诗文的核心要求, 这是创作中毋庸置疑的美感需要和品质追求, 历来为人所重视和倡导。在这样的原则下, “意美”和“传神”是比文字的外在形式更为关键的因素。就翻译过程来说, 对于原文字, 如能做到形神兼备自是最好, 但由于外译是两种系统的语言转换, 要做到传神会意已属不易, 形式上也难达到一致。怎么办?许渊冲教授指出:“为了表达诗词的‘音美’与‘形美’, 译文有时可以不必‘意似’, 但一定要传达原文的‘意美’。”“我说‘意美’, 不说‘意似’, 因为我觉得‘意美’指的是深层结构, 意似指的是表层结构。” (许渊冲, 2006:122) 汪榕培教授指出:“我的译诗标准只有四个字:传神达意。” (汪榕培, 1997:99) 综合他们的论述, 就我们的论题来说, 我们以为, 古诗文翻译的最高目标是在对人文底蕴有高度把握的前提下, 对文字结构进行重组, 在这种结构调整中, 文字形式可以因时变化, 但文化内涵不能受到损害, 因为文化内涵是我们进行文字调整变化的最终依据。在这一过程中, 能否最完整、准确地将原汁原味的文化内容移入另一种文本和语境中, 是衡量译者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 翻译是文化平台上的舞蹈, 语词就如舞者的身体语言, 形式上可以千变万化, 但舞台和基本情节不能动移, 而要做到这一点, 意境的把握是关键。

什么叫意境?《辞海》解释道:“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境界, 出于实处, 又必超越实体。或者说, 它是虚实相生的产物, 明代朱承爵的《存馀堂诗话》说:“作诗之妙, 全在意境融彻, 出音声之外, 乃得真味。”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语词的一一对应往往会把“作意”说死;给出一个意境的平台, 让学生们进入那种空灵的境界里, 反而更能体会诗文的本义。因为中国古诗文本就是内外交融, 以实衬虚, 是一种“眼前有景道不得”的状态。这种方法运用于古诗文翻译课, 则是不强调两种语词的实际对应, 而是在建构的意境平台上, 让学生实现对诗文的深入了解, 然后进入另一种语境。

情境主要是展现和再现实在的语言环境, 它是一种实体建构或想象中的实体, 故而有学者提出, 在情境教学中具有“真实性、参与性、指导性、应用性”的四大特点 (胡玲红, 2010) 。而意境, 它必须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不能一一真实对应, 这与情境的求真特点不同, 它需要相当的文化涵养积淀, 才可能在真与幻、虚与实的空间来回穿梭。从这个角度来说, 意境教学法更适合高中或大学以上的高等教学。故而, 从语词翻译来说, 情境主要以Situation、circumstances对应, 而意境则可译为prospect, 两者是有所差别的。

三、方法与路向:意境教学法释例

为了具体说明意境教学法的运用, 我们试着做一次简略的课堂分析。我们选择的是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诗的全文为:“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吕叔湘先生曾在《中诗英译比录》 (2002) 中收录了此诗的两种英译, 译者分别为翟理斯 (Herbert A.Giles) 和宾纳 (Witter Bynner) , 是英美两国的著名汉学家。他们的译文分别为:

SOUVENIRS

You ask when I’m coming:alas not just yet...

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A NOTE ON A RAINY NIGHT TO A FRIEND IN THENORTH

You ask me when I’m coming.I do not know.

I dream of your mountains and autumn pools brimming all night with the rain.

Oh, when shall we be trimming wicks again, together in your western window?

When shall I be hearing your voice again, all night in the rain?

许渊冲教授则这样译道:

Written On a Rainy Night to My Wife in the North

You ask me when I can come back but I don’t know,

The pools in the western hills with autumn rain overflow.

When by our window can we trim the wicks again,

And talk about this endless, dreamy night of rain?

(许渊冲, 1988:344)

以上三种译法可以说各有千秋。由于意境教学只是给学生一个文化平台, 我们不提供标准答案, 也没有标准答案, 因此以上三种译法不过是提示和参考,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理解中加以新译。但前提只有一个:在你心中, 诗的意境是什么?在此基础上, 转换为什么样的英文文句最为贴切?

首先从诗题开始,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秋天的雨夜是一种什么情况?作者所处的巴山蜀水又是一种什么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影像等给大家一个提示, 但这只是情境, 是实体, 下面一步, 就需从情境转入意境了。我们可通过唐诗、宋词中对秋天风雨的描述, 给学生展现中国传统诗文中的深秋雨夜, 一般来说, 这种情绪及色彩是凄苦和黯淡的, 而不是像春雨那般色彩明丽;而巴山蜀水在唐时代还是偏于一方, 为道路艰阻之域, 作者李商隐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思念远人, 给远方的那个她 (或他) 写下了自己的诗篇。就诗题的译法来说, Giles的翻译淡淡而平静;Bynner则突出了雨夜写下作品这么一件事;但许译则侧重于雨夜书写这么一种状态, 而且直接点出, 是写给妻子的诗。在理解了三位译者的“作意”之后, 提示学生再回头看看这首诗的全文, 体会一下, 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情绪与谁在对话。这种对话是心灵上的, 远人或许收不到自己的信札, 作者在想象着一种欢聚的情景。当我们进入作者的心灵和诗世界后, 再一次想象一下色彩的变化, 是一直黯淡, 还是忽暗忽明, 或者是由黯淡转入亮丽?体会一下, 秋水涨起后的意境和共剪西窗时月挂高天的情景, 景与情与意如何互动?在这些时候, 虚空的想象不需要填实, 而是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入体会, 最后进行英文转换时, 讨论哪些词语更符合当时的意境和诗的色彩及节奏。

总之, 意境的营造要调动学生在虚、实之间, 内外之间, 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文化的穿梭行进, 在个人理解和共识之间达成协调, 以读者之眼深入作者之心, 以译者之意言说作者之情。

摘要:由于中国古诗文的独特性, 在英译课中, 要让学生既进入文化内核之中, 又完成跨文化的翻译, 就必须在语境中实现虚实结合。本文提出意境教学法, 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教师的引导, 给学生一个人文性的文化平台, 让他们在文化理解中完成个性化的学习。

关键词:古诗文英译课,意境教学法,营造意境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 (增订本) [M].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3]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中华书局, 2002.

[4]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5]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周汝昌.《红楼梦》西译上的趣事与真正的文化主题[N].中华读书报, 2011, (7) .

古诗新尝试教学管理 第5篇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古诗教学改革尝试

——《鸟鸣涧》教学例谈

开江县实验小学 李国林 蒋家琴

内容提要:

小学古诗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按“创境激趣,轻叩诗扉——营造氛围,入境悟情——搭建平台,迁移应用”进行教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突破了“讲解法”旧窠。理念与技术的相得益彰,可以让渐行渐远的古诗文走近学生,嵌入学生脑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关 键 词:

古诗教学 创境激趣 营造氛围 搭建平台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尤其是在唐朝进入登峰造极的境界。古诗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韵律,用语凝炼,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它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注重形象塑造、意境构建,熔铸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千百年来,它以其精湛语言、深邃意境、美好情感,滋养着炎黄子孙。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语言素养很有帮助。古诗学习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1]

一、古诗教学现状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主席到北师大看望教师学生。在考察过程中,习主席最关心两个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另一个就是师德。此前一些地区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引起争议。习主席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一些地区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一定层面折射出“厚今薄古”。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视角更多地关注到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湮灭,人文精神的缺失,令人不禁扼腕痛惜。除此之外,也与古板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当今,绝大多数教师沿袭传统采用“讲解法”,即“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谈思想,齐背诵”,亦步亦趋解剖古诗词。如此教学,重内容、轻意蕴,重讲解、轻感悟,重背默、轻吟诵。诗文的意蕴、情趣、美感荡然无存,课堂了无神采、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厌烦之,老师敬畏之。古诗文难教、教不好,干脆就拿掉。

为此,学校专门进行了古诗文教学探究,以突破“讲解法”旧窠,摸索出情趣盎然、妙趣横生的教学方式。

二、《鸟鸣涧》教学探究

(一)创境激趣,轻叩诗扉

开课时,播放舒缓优美的古筝曲,课件一一呈现悠悠山谷、皎皎明月、潺潺溪水、飘飘桂花,教师伴之以深情叙述:让我们随着低回婉转的音乐,去沐浴一片月色,去聆听几声鸟鸣,去感受缕缕清风,片片落花。此时,学生进入了一个唯美的情境,强烈的学习欲望被唤起。

紧接着,老师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就一句。”打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闸门,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陶醉”。老师顺势导入:是呀,身临其境,能不陶醉吗?同学们,唐代诗佛王维沉醉于这样的美景中,挥毫赋诗一首——《鸟鸣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画一般的《鸟鸣涧》。

古诗教学伊始,没有让学生匆忙解诗意,也不必带着问题。读就是读,自由地读,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全文,读得字正腔圆。学生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拈须吟哦,可以引吭高歌,可以自顾欣赏,可以邀伴唱和,全凭他们喜欢。此时,老师既要放得开,也要巧于引领。如通过师生合作分开读前俩字,后三字来感觉和感受其节奏,通过男女生前后两句一唱一和来感觉和感受诗文平仄,直到学生有点感觉地囫囵吞枣似的背诵诗文。

看似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实则意味深长,让学生获得对于诗文节奏与平仄的“口感”。此处让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待到“徜徉诗境”或是“品悟诗情”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吟诵”。[2]

(二)营造氛围,入境悟情 1.移步换景,徜徉诗境

诗扉在师生“初读入味”中被轻轻叩开了。师生将在接下来“质疑贴境”、“想象入境”、“行至境深”、“境出诗外”教学环节中徜徉诗境。

承接学生能有点感觉地囫囵吞枣似的背诵诗文,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或疑惑之处。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认知发展说认为,问题就是已知到未知的不平衡。学生“我有疑惑”要比老师“我告诉你”更能激发其主体探究欲望。基于这种认识,针对《鸟鸣涧》的诗文特点,给学生提供的是不带任何注释的“裸文”。不出所料,学生就“鸟鸣涧”、“闲”、“空”提出疑惑。

“鸟鸣涧”的理解,先让学生分析是什么给难住了(肯定是“涧”),然后在引导学生从部首试着估计字义基础上,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涧就是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可以组词:山涧、溪涧。于是乎,学生轻松理解到“鸟鸣涧”就是鸟儿在山涧中鸣叫。老师相机介绍:王维当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借居在朋友皇甫岳云溪别墅(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与青山为伴、涧水为友,写下了一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为其中的第一首。

“闲”的理解,在学生略加思考后,让学生试着给“闲”组词,如:闲静、空闲、悠闲、游手好闲等,然后联系当时背景和结合上下文,学生很快理解到“闲”有空闲、闲静、悠闲之义。“闲”义之惑就在扩字成词中迎刃而解,此所谓“四两拨千斤”。至于“空”的理解如法炮制,只是存在一个比较而已,因为当时有学生扩词有:空气、空闲、天空、空旷、空荡荡,在结合上下文中自然是空旷、空荡荡。

此时让学生自己提出疑惑之处,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贴境”,扫除诗文理解之字词障碍。

扫清诗文理解字义障碍后,让学生闭眼聆听诗歌朗诵,插上想象翅膀来到云溪旁,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实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数管齐下形象感知古诗文,让诗文在学生想象中“读肥”。学生的回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甚是美妙动人。

诗的声、色、光、味儿全在学生的咀嚼中呼之欲出。于是,让学生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出读诗的最大感受,促使学生行至境深,对诗进行整合理解。学生有说“醉”,被桂花飘香、春山空旷、月光皎洁陶醉了;有说“静”,从花落、山空、月升、鸟鸣足以看出山涧之静。老师相机点明:花落、月出、鸟鸣看似动景,实则静至极致!鸟鸣山更幽。这就是我们曾经在《山雨》所学过的“以动衬静”的方法。更为出奇的是,一位学生用一个“闲”字说出读诗的最大感受。她如是说道:因为闲,心里才会静;因为闲,才能留意到米粒般大小的桂花飘落;因为闲,才能感受到春山的空旷;因为闲,才能发觉月亮升起惊动山鸟。

(三)搭建平台,迁移运用

经过把诗读肥、读瘦之后,接下来的“境出诗外”,让学生尝试写现代散文诗,让诗文美景跃然纸上,不失为一种大胆尝试。从学生说,他们有自由表达之学习愿望,自由活泼就是诗,散文诗恰好能承载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其二,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学生们俨然一位位初出茅庐的小诗人,一首首小诗在孩子们激越的笔尖轻轻流淌,或清新淡雅,或瑰丽别致,或朴实真挚。一位学生如是写道:

夜,静极了!桂花,徐徐飘落,余香清幽沁人。山,空荡荡的。一轮明月,冉冉上升,月色如水。鸟儿,被惊扰,时而鸣叫,余音回荡在山涧中。

因为相信、尊重、唤醒、引导,学生的散文诗作真令人意想不到!散文诗与古诗两相呼应,课堂摇曳生辉,恰似“湖光秋月两相和”。

三、教学改革启示

“创境激趣,轻叩诗扉——营造氛围,入境悟情——搭建平台,迁移运用”古诗教学法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课堂中,学生饶有诗味儿地反复吟咏,轻而易举地理解诗义,依次经历“读肥”诗、“读瘦”诗,最后在诗歌创作中“读美诗”,整个学习就是一种享受。《鸟鸣涧》教学改革的成功既取决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也得力于信息技术的支持;若缺之古诗教学则捉襟见肘。

(一)信息技术令学生先读为快

古诗中所描绘的人、事、物与学生相去甚远,加之其用语凝炼,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如果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等,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久之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味同嚼蜡。《鸟鸣涧》的开课恰当借助音乐、视频,配之以老师的旁白,诗意盎然的情境令学生先读为快,学习也就在“转轴拨弦三两声”中欣然开启。

(二)信息技术让学生思接千载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2]作为小学生相关古诗贮备不多,让其凭空“寂然凝虑”是难以“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的。如果借力信息技术,那会是另一番景色。譬如“想象入境”时,学生置身“如水音乐,晓月正从幽静山谷中款款升起”所营造的教学情境中,纷纷谈到:

“我仿佛看到微风中,粒粒桂花徐徐飘落;月亮慢慢爬上山头,山中飞鸟被惊醒„„” “我仿佛听到桂花落地,山中飞鸟清脆的鸣叫,溪水潺潺„„” “我闻到了桂花的香味儿。” “我感受到了山间十分幽静!”

(三)信息技术让学生心有灵犀

学生用一个“美”字、“静”字、“醉”字来谈自己读诗的最大感受,或许是“哈姆雷特”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信息技术的催生下,说一个“闲”字谈最大感受可称得上与诗佛心有灵犀,参悟了“诗中有禅”的意境。王维中年以后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

(四)信息技术让学生妙笔生花

教学中,舒缓优美的古筝曲、悠悠山谷、皎皎明月、潺潺溪水、飘飘桂花等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心驰神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生写的散文诗精彩纷呈,前面已举一例,此处不再赘述。假使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难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3]。

古诗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学生好看、好听、好学,甚而好玩。理念与技术的相得益彰,可以让渐行渐远的古诗文走近学生,嵌入学生脑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古诗新尝试教学管理 第6篇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对《子夜歌》进行教学时,笔者就进行了从“诗”到“歌”的尝试。《子夜歌》是乐府吴声歌曲名,以女子之口吟唱其对爱情的感叹,形式为四句五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总有着天地之初男女之情原始的纯真感,这首诗也不例外,语义多双关,活泼自然。首先,让学生观看老版《三国演义》中刘备、孙尚香结婚之日用吴音所唱的《子夜歌》,并布置任务:全班分四组,每组通过打谱、演唱、弹奏等,将《子夜歌》中的一小段用自己原创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在演出过后讲出创作理念。创作要求:用苏州话演唱,小组合作完成。众所周知,苏州话的软糯是其他方言所不具备的,以苏州话来唱诗词别有一种韵味。评弹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和苏州话的运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将传统的诗歌改编成音乐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需要他们“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并通力合作。一周后的教学呈现表明,这样的尝试是成功的。四组学生的改编展示分别为:

第一组:琵琶弹唱。六名学生合唱,一名学生弹奏。以“用D调来表现整首曲子中两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空灵古风,要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为创作理念,合作非常默契,女生小组合唱以苏州话的软糯来衬托女子的惜别情谊,让人沉醉。第二组:一弹一唱。男生弹奏三弦,女生演唱。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创意,三弦只适合伴奏并且易呈现凄凉感受。组长总结创作理念时说:“这是一首离别的诗歌,且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所以我们的曲子要呈现出悲凉而清丽的效果。”独唱女生的嗓音非常适合演绎这种略带凄凉但是又是渗入人心的曲调。第三组:古筝、琵琶、三弦三种乐器合奏的演唱。由弹奏古筝的女生担任独唱。她们的创作理念是“这首诗讲离别,以后必然天涯相隔,不知何日再会,我们就是要表现这种天涯相隔的离别感。而相比较于琵琶,古筝的低音部分更容易表达这样苍凉的感受”。该组以古筝为主要演奏乐器,琵琶和三弦伴奏,氛围营造非常成功。第四组:一人唱,一人拿扇子伴舞,一人琵琶伴奏。伴舞的女生对诗词的感情把握很到位,眼神中流露出的惜别之情打动人心。她们说“离别的情谊中一定有缠绵,因为情谊的缠绵才舍不得分别,既然注定要离别,不知什么时候再相见。我们就要将这种男女情谊的缠绵发展到极致。我们用舞蹈来表现这样的缠绵,这样乐、歌、舞就俱全了”。应该说这一组对诗的意境的领会是最深入的。

表演结束后,学生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用自己创作的曲调来演唱诗词很容易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而且在创作中识记古诗基本不用刻意进行背诵,基本读两遍就能记住。这次的尝试充分说明:艺术学校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空间是很大的,她们拥有音乐和记忆天赋(要背大量的长篇弹词),只是因为对古诗文没有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从“诗”到“歌”的教学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回归诗歌的本源,让艺术专业学生感受古人吟唱诗歌的魅力,并学以致用。所以,艺术学校的文化课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将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共同学习融为一体,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素质,较强的职业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成为真正合格的艺术学校毕业生。

诗歌教学新尝试 第7篇

一、诵读评议悟诗情

诗歌教学离不开反复的诵读,教师要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启发学生读后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掌握常用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如重音、节奏、语速、语调等),并借之引导学生深入诗文,品味诗歌语言,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蕴,理解诗歌主题。如教学《雨说》一文时,一学生在朗读“雨说,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一段时,把“走得很轻”“温声细语”这两个词语读得很轻,而把“织”“丝缕”读得很重。笔者抓住这个教学契机,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了下面的讨论:

师:老师发现,你把“走得很轻”“温声细语”两个词语读得很轻,而“织”“丝缕”两个词语却读得很重,能说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吗?

生1:我觉得诗歌中“走得很轻”“温声细语”要读得轻柔、温和,因为这两个词极言春雨的温柔,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春雨是悄悄地来到孩子身边,体现出了春雨关爱孩子生怕惊扰孩子的美好情态。而“织”“丝缕”两个词语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丝雨条条的情状,体现了春雨富有“爱心”的特点,所以通过重读予以强调。

师:嗯,你读得很有感情,分析得也很透彻,且合乎情理。

生2:老师,我认为这里不一定要重读,因为“织”和“丝缕”在这里写出了雨丝细密轻盈的特点,用轻读更能体现春雨的特点和它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师:那你能读一读吗?(生2朗读,把“织”“丝缕”二字读得很轻,很慢)大家感觉怎样?

生3:读得很好!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天地间密布着一根根丝线一样晶莹闪亮的雨丝。

生4:他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春雨对所有儿童爱心的博大无边,既轻柔,又细腻。

师:不错,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朗读更能引人遐思,仿佛将我们思维的触角引入到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评价轻读“走得很轻”“温声细语”而重读“织”“丝缕”的原因,然后因势利导,推进一步讨论、分析“织”“丝缕”到底应该轻读还是重读。学生通过评议和对比朗读,体会到“织”“丝缕”二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轻柔细密特点,让人感受到春雨对所有儿童博大的爱,很好地凸显了诗歌的主题和意蕴,所以轻读更恰当。

二、比较揣摩解诗意

对比最容易启发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比较揣摩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其语感的重要方法。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诗文中用得好的关键字词替换成其他词语,再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揣摩换词后的句子与原句的区别,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饮酒(其五)》一诗中,在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时,教师可设问:诗句中的“见”字能否改成“望”?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揣摩,就会发现诗句中的“见”不能改成“望”。因为“见”字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诗人的眼帘,正是这无意中的偶见,使南山的美景与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互映衬,从而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体现出诗人当时恬淡、闲适的心情。

又如教学《我爱这土地》一文时,可引导学生试着把“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一词换成“珠圆玉润”“动听”之类的词语,启发学生揣摩比较诗句换词前后不同的表达效果。通过揣摩比较,学生体会到原诗选用“嘶哑”一词将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与悲愤的爱国者形象巧妙结合,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铁蹄无情践踏祖国领土的痛苦、忧郁和愤慨。而换用“珠圆玉润”“动听”之类的词语,我们就感受不到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体味不到诗人经历的坎坷、酸苦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而深沉的爱。通过对比揣摩,学生不但体会到了诗句中不同词语间的语义差别,而且感受到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的高大形象。

三、描摹画面显意境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语言凝练优美,具有抒情性、含蓄性和跳跃性,诗中大多包含着优美鲜活的画面,这虽然给学生理解诗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设计教学方法,精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去发现、理解、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如教学《山居秋暝》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景物的特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生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内容进行补充、扩写,进而感受诗歌描摹的山水风光之美和创设的意境之美。通过这样图文转换的读写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力,可谓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四、勾连补充促积淀

所谓“勾连”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运用接近、相似、对比、因果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旧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勾连教学法,能快速地搭建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品析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那些表达“游子思乡、离愁别绪”这一主题的诗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神思飞越,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纷纷举手发言,表现“思乡离愁”主题的诗句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并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到这些诗句字里行间蕴含着的诗人因思念家乡而生发的离愁别绪。这样的勾连补充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开拓了眼界,培养了兴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

总之,诗歌教学的方法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课前能吃透教材,课中因材施教,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新课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任务。

上一篇:山葡萄叶下一篇:网贷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