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2024-09-20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精选11篇)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第1篇

何谓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 是隐性课程的应用体系, 而隐性课程则是隐性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那么, 什么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非预期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我们认为, 隐性课程是指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学科之外的内容给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一、拓宽课程范围, 教学内容处理人文化

(一)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积淀, 在对重点句段的深层领悟中渗透人文教育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学语文课程丰富、厚实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足以说明人文资源的多元化, 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 感受生活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人文是隐性的, 它依附在字里行间。人文目标凸显, 也必须依靠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学生只有在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重点句段的精心品读、感悟, 才可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语文说到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学生只有爱上中国文化, 才能真正喜欢上语文。

要加强学生的关怀教育、个性教育、人格教育、思维教育等, 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别人、珍视生命、热爱祖国的人生观, 提高其人文素质, 发展其健康个性, 形成健康人格等诸多人文目标。隐性课程论道而不说教, 它与非学术性要求紧密相连,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我们知道,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初是作为一种“人文主义”运动出现在课程领域的, 它与传统课程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相对立。

(二) 《大学语文》作品所涉及的知识面广, 内容庞杂。

所以,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性问题。近两年来, 理论界提倡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 要相互融汇, 要吸收历史与当代一切优秀的文化内容, 反对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 主张多元思想文化相互借鉴。各门学科及其各类课程也正在冲破原有学科以至课程间的壁垒, 呈现出一种交融和渗透的走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减少了国家课程而增加国家课程之外的教学内容;精选经典, 面授辅导要重点讲授名家名篇, 古今中外兼收并蓄。选文力求典范且风格多样,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每学习其中的—篇文章都为学生开辟了一扇新的思考问题的大门, 并使得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广阔;注重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所拓展的内容是由学生选择的, 是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补充内容;增加教学的人文成分, 为学生提供一种培养文学素养、滋养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内容, 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升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

二、借助隐性教育多样性特点, 力争使教学形式、手段多样化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内容, 并加以整合应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建设了网上教学资源、制作电子教案、CAI课件、刻录VCD光盘、播放相关教学影片等, 整合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加以有效应用, 给学生自学提供了资源支持服务。

(一) 创设情境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 要把大学语文课堂变成一个热烈、专注、轻松、愉快的学习场所, 只有创设情境教学, 才能激起学生的情绪,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接受和掌握知识, 陶冶情感,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是一个独特有序的生活世界, 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而且还要从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的社会心理气氛中获取有关审美的和理性的知识, 以丰富自己的经验结构, 促进人性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这正是隐性教育的具体运用。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中就包括了正规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态度、理想和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学校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如校园布局与绿化、学术风气、心理气氛、人际关系、文化生活、组织气氛等;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各种仪式等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

如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 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 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例如《大学语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诗歌、散文篇章。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和捕捉美, 并把它升华为美的形态, 引导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这也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品味的一种隐性教育渠道。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 词清韵幽, 悠然流畅, 诗的背景如诗入画, 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沉醉清幽安恬的画意之中;张爱玲的散文《花落的声音》, 意境凄美而感伤, 教学时播放这篇散文带有音乐背景的朗诵录音, 并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遗世独立的美丽的玫瑰, 轻柔飘逸的樱、梨、桃花、刚烈任性的茶花以及不事张扬的乡野小雏菊, 让学生仿佛听到簌簌的花落声, 如同倾听涨落的潮汐, 从中感受花落的美、散文的美。

(二) 创设故事情境

将教学内容, 通过各种教学资源, 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 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采用适当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如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在学习《倾城之恋》、《哈姆雷特》时,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播放剧情片断, 使学生进入了故事情境;按照剧本的情节, 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进行排练表演, 整个堂课气氛层层推进, 学生情趣交融, 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型辩论会、演讲比赛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兴趣;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自然美景的意境, 或置身相关的社会实践亦不失为有效的教学形式。

三、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了民主、平等、互助、互爱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 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 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时常和学生“商量”。这种民主、平等、互助、互爱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情感、思想、行为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民主型管理中, 师生关系友好融洽, 学生态度积极, 行为认真, 富有创造性。研究表明, 学生在以后的工作或活动中会有意无意的采用他所受的管理模式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事务等。这表明了师生关系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深远。在教学中, 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 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 不迷信权威,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 学生对教材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积极地探究, 勇敢地超越。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 更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课,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人文是隐性的, 隐性教育渗透性、多样性、潜在性和濡染性的功能使其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显性教育无法替代的效果。因此, 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情感心理实际, 利用多种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教学, 使学生多方位、多途径、多角度地及时了解古今中外文学精品的文化精髓,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更促成了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隐性教育

参考文献

[1]罗毅.高校语文课与传统文化的弘扬海峡两岸中国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2]李先国, 胡耀华, 李忆华.西方隐性课程研究的启示《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3]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中华读书报.2003.8

[4]徐同林主编.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第2篇

分析观念性隐性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概念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和我们的语文教材、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语文教师的阅读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浅薄的文化积累,对传统文化一般持疏远的态度,对民族文化的精华缺乏感知,对本区域的文化缺少传承,以至于学生对文化的重要性缺乏认知而被当前的大众文化主导,这导致当前语文学习上的散漫、功利性;第二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常识性的判断都存在困难,简单的学校生活,基本上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对于寄宿的高中学生而言,学生的生活因局限于学校,使得他们缺少生活经验的累积,生活经验上的逻辑和常识性的缺乏成为学生情商中的硬伤,学生不能从生活习惯和思维认识上转变观念,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的学习中出现了较大障碍。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苍白,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逐渐成型和稳定,但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教育。如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让孩子首先从自己的安全、利益出发去思考问题,导致孩子缺少爱心,缺少同情心,以至于学生语文写作中虚假情感的现象相当严重,课堂中甚至有对课堂教学的防御性心态。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这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学中面临的上述问题作为教师有些是没法从根源上去纠正的,导致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面对着很多的困难。但不能以此作为课堂教学随意化、简单化甚至形式化的借口,需通过教学实践来总结反思,寻找一个解决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观念性隐性课程的作用。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其中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当显性的课堂教学遇到明显的障碍的时候,教师运用好观念性隐性课程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思考的维度,从而对教学有一个更为完整、科学的把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受制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受制于学生的经验性知识以及情感方面的准备,所以显性的以应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也就举步维艰。同时观念性的隐性课程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个体性的`高中语文教师难于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也难于影响有关教育主管领导的思维观念,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尊重,教师必须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去思考问题,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障碍和困境不可能依赖于学生自主的阅读和学习来解决,只能通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以及研究性活动的安排来得到有效解决。以下笔者主要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和知识观三个方面说明观念性隐性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理念 在知识本位的阶段,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现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追求的最高目标。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多地从自身来思考教育是为了什么。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教育,这就会使教师在关注学生纸笔测试的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高中语文课程如果单纯从应试的角度来处理,内容和形式必然枯燥。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属于有本难依的这么一种比较散漫的状况。特别是写作课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显得松散而随意,尤其是命题作文写作,就是给学生一个话题,布置完了,就让学生自己写,写完了就做一些检测性目标的讲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教育的本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语文教学,以教育理想化的、精神性的范式去要求自己,以现代的教育理念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依据组织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提高主体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愿意自己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对语文被动性甚至受迫性的学习状态中转变过来,才能真正感受我们文学、文字和文化之美。

其次是教师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观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活动,这样的影响同时也是深远持久的。教师用怎样的价值观去教育教学,学生就会以相对应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去学习。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严谨治学是当代教师普遍性的价值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身上,以关爱学生的角度去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对语言的逻辑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把握,课堂教学应更多侧重于学生欣赏水平、文学素养方面的熏陶。从关心学生的未来成长的需要角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书面测试成绩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教师还应该从为人师表的角度去影响学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去促进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教学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难于想象一个知识水平浅薄缺乏专业素养的老师会怎样指导以及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态度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如此,试想,语文教师都不能引导学生去欣赏文学、文字的美,而只是按书面测试的要求机械的教学,学生怎能对语文、对阅读有兴趣呢?

最后是教师的知识观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师知识观,既强调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知识发展的受益者,更强调应该敏锐地感知和吸收新知识、新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作为现代教师,笔者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知识观。第一,教师不是全部知识的拥有者,特别是高中教师都是专业化的学科教师,就必须承认自身的某些学科知识存在不足,这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以知识的权威出现,当出现有跨学科知识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去开发课程资源,师生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主动性的调动。第二,教师无法传授所有的知识,但可以传授知识获取的经验。语文教师如果单纯只是依据参考答案去讲课文,学生必然只能机械地去理解文字,教师更多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字的驾驭能力,当一个教师以知识的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学生才能有游泳的勇气和技能。第三,教师应努力学习跨专业的知识,向全科知识型老师努力。教师的成长不能局限于专业化的成长,在研究本学科知识的前提下也需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哲学等等,以学科的共性、交叉性去思考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会有质的提高,很多困惑都会迎刃而解。

大学新建校区隐性课程建设内容研究 第3篇

一、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

学校物质形式的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在校园的主体建筑和艺术生态建筑等,如校园的教学楼、学生公寓、走廊街道、图书馆、体育场、报告厅、花坛、雕塑、指示牌等,虽然这些物质的隐性课程没有生命也没有情感,但是这些建筑和环境经过教育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创造后能够活起来,充满人文气息、教育意义。“应当说,物质本身并不是文化,而这些物质的文化蕴涵在于,这些物质都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对象化的物化,任何人造物上都蕴含着人们的某些思想、情感等精神内容。”[1]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干净卫生的食堂、温馨和谐的宿舍给学生舒适安逸的感觉;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林荫小道可以给学生舒畅的心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可以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学习,与伟人谈心、与哲学家辩论,享受着精神的喜悦;走在校园中,那富有启迪的楹联、具有历史文化的指示牌都让学生驻足思考,思考着人生,思考着自己,更思考着社会。

物質形式的隐性课程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物质形式的隐性课程选择时要注意如下事项:第一,首先要进行规划。要根据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合理的确定学校的布局,使校园物质形式的隐性课程建设达到使用与育人相统一的功能,不断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在校园内开展美化、绿化工作,使物质形式的课程融入育人理念,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第二,让建筑物“活”起来。物质形式的隐性课程本身不具有生命力,但是如果经过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就能具有一定感染功能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二、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

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活动制度、考核评估制度、行为规范制度等。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是学生自主选择和利用制度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依据。制度本身是物质形态的,但是由制度文化所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在的作用。只有正确选择制度形式的隐性课程,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矫正自我,才能自觉养成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实现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因此在建设制度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的制定者是学校领导者,而制度的对象则主要是学生,人是制度的核心,在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制定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制度的外在强制力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力,主动进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只有管理者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的价值,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个性得到创造性的发展,制度才能从死的规章制度变成育人的精神力量。

三、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科学文化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2]大学精神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不成文的,但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活跃在讲台上,在校园里,在人们的言谈和行动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可以由时代的进步而老化,而淡忘,但大学精神却影响学生的事业,长久、长久、直到永远。[3]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传统文化,校训、大学精神、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体现出来。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引起全体师生的共鸣,引导学生遵循共同价值取向和生活信念,影响着学生主体的精神状态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加强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十分重要。

四、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

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主体的行为,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学校领导的领导风格、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仪容、学生的行为与服饰,教辅人员的管理行为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是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教师及教辅人员的学识言行品德对学生思想道德言行举止意识风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有利于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受到感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候给说教更加有效和深刻。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指教学计划安排的课堂教学或专业教学以外的文化娱乐、智能训练,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活动。它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4]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1页]

[2]大学精神与教育创新课题组: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3]王梓坤:大学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高校隐性课程与大学生的隐性需求 第4篇

隐性在课程是指在学校、班级的环境里, 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模式。因此, 隐性课程是一种无意识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非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中价值、行为、情感、态度等指标不能进行量化, 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正式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 由国家统一规划的列入教学计划的部分课程, 这部分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必然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进行的。在高等教育课程中, 隐性课程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非正式的课程, 通过满足学生的非正式隐性需求的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学业成绩这一单一目标来衡量的正式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惰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被误导为只要学习好知识或考试优秀就足够了。隐性课程在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弥补正式课程的不足。

二大学生非正式的隐性需求

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科学规划使学生获得技能和提高素质。一方面隐性课程伴随着正式课程而产生, 在教学中学生的隐性需求学习被教师无意识地忽视;另一方面隐性课程是培养人格全面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学习要有务实和超然的态度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考试导向的。如果某个知识点不考试, 则学生会跳过对该知识点的学习, 事实上这个知识点只是教师单方面认定是不是重点, 也许在其他场合下该知识点就成为重点。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态度, 违背了务实和超然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思维和见解局限于考试的知识, 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成为学校工厂的“复制品”, 而不能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

务实和超然的学习态度不是以学业成绩为导向的, 而是以认识问题的洞察力及深刻性为目标, 这样的学习才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 才能够对事物有一个清晰而客观的认识。

2.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经过调查显示, 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课程过于抽象化, 更多地注重于理论而不是实践, 在考试中使用专业术语和概念就能取得好成绩。虽然不是很实用, 但学生为了取得好的学业成绩还是会采用这一策略。学生需要学习专业性的知识, 但是这种抽象化的专业理论课程是建立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 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做准备。对学生而言, 他们渴望学习到对未来职业发展及能力提升有关的知识, 而不是考试之后把知识“还给”老师。

不合理的学业评价标准导致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学生通过使用专业术语和概念进行本学科的理论建构而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对于评定论文、测验和考试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学业成绩的衡量标准。这种运用专业概念、公式和术语等所进行的高度抽象的学习, 迫使学生转向对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论学习。教师期望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以达到学业成绩的衡量标准, 这往往会导致学生为考试做准备的学习。

3. 端正考试动机

在学习中学业成绩是衡量学习结果的绝对条件。学生通过完成考试, 达到所修学分, 通过竞争意识和精神来超越对手, 实现比别人更多更好的结果达到自我满意, 同时产生自尊的感觉。这种取得学业成功的动机比它的内容和价值更重要, 意味着非正式的隐性需求要服从于高等教育的正式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重视考试的积极结果远远大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事实上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 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远远比考试成绩重要。学生在考试中要端正自己的动机, 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不应该把分数看得过于重要, 在分数面前患得患失, 而应思考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 隐性课程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追求理论与实践融合、端正考试动机及发展健康心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隐性课程要求学生的发展是积极主动的自主发展, 在学习态度上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不是为考试做准备而是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并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传授学生广博知识的同时, 更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重视培养学生求实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

培养创新型人才与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是相一致的。隐性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试论潜在课程的概念和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 (1) :38~41

[2]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22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第5篇

一、学习《课标》,把握方向,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学科指导性文件,为学习语文指明了方向,也为语文课程改革明确了内容,使语文教学有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可是,据笔者对本市区六十七所中学走访调查,没有一所中学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当问到学生是否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内容时,学生都摇头表示不知道,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学生的学习就没有积极性,没有目的性。当问到为什么学语文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考试。学生并不知道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认清目标、了解要求、把握方向,才能减小盲目性,少走弯路,做到事半功倍。《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课外“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还列举了一些诗文名著的篇目。同时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把这些规定要求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有些内容不用老师的指导学生也会独立完成。有的学生还会超出这个范围,做得更好更高,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结果。

二、开发整本书的内涵,掌握其主旨

众所周知,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中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同样每一册书应有一个主旨。但是学生是否明白每一册书的主旨?从现实的教学中可以看出,老师按教学计划学完课文后,总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复习迎考中,从未涉及过书的主旨,更无意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优质资源就白白浪费了。其实应该挖掘其中的内涵,让学生有所感悟,领会其中的意图,明白其中的事理,学到在课文中未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上都有所提高,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现以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为例,归纳一下其中的意图。从选文上看,第一单元安排了《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 母亲》等课文。第二单元编排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等五篇文章。第三单元编排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贾平凹的《刚雨》,何其芳的《秋天》,还有四首古诗。第四单元编排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六篇文章。第五单元安排了法布尔的《绿色蝈蝈》等五篇文章。第六单元编排了一篇小说《小圣施威降大圣》,二篇童话,一篇神话,四则寓言。这六个单元内容的编排顺序:家庭——学校——自然——社会——科学——想象,范围逐步扩大,内容不断增加。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的特点。第一单元所选文章以亲情为主题,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让学生感受到亲人无私的关爱,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感激之情。第二单元围绕学校生活,学习生活所选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学习。第三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富有诗情画意、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大自然四季的美景,在学生的心中会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课文虽体裁不同,但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要求学生对待人生要以豁达的胸怀,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理,进取的精神。第五单元主要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大千世界真奇妙,对于奇妙现象要以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进行研究,以此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中学生天真烂漫,极富想象力,为此,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非常丰富的作品,以各种奇思妙想,描绘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引人遐想,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的能力,向往真善美。总之,可以归纳其意思是要求学生有一颗爱心,不仅要关爱自已的亲人,而且还要爱老师、爱同学,爱好学习,进而热爱大自然的美景,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最后要对美好生活向往。要让学生有颗善心,有颗不断积极进取之心。让学生把这个意思牢牢地记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同样其它五本语文课本也有各自的意图。只要认真开发其中的课程资源,就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要积极对待、正确引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第6篇

(一) 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最早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由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来的。从提出来以后, 众多西方学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 并不断从环境、学习和影响三个方面补充和完善隐性课程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此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有的人认为隐性课程就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 或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并不正式且内隐在教材中的课程。不管人们是怎么定义的, 但总的说来, 就隐性课程而言, 它是伴随着显性课程出现的, 但是又独立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校园的学习氛围、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学习风气等, 一些与学生实际学习相关的因素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隐性课程的特点

与显性课程相比较, 隐性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式, 其有着如下的特点:首先, 从隐性课程存在的范围来看, 其具有整体性。隐性课程是各种隐性教育因素的综合, 涵盖的范围非常广, 几乎包括学校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物质生活延伸到精神生活。其次, 从其存在的方式来看, 它具有隐蔽性。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过于偏重显性课程, 而且显性课程已被看到和了解。但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很少涉及, 是因为隐性课程总是在学生无意识间将知识、审美、道德等经验传授给学生, 并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 从隐性课程的影响方式来看, 其具有弥漫性。在大多数情况下, 隐性课程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影响是时刻发生的。

(三) 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则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且两者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因此, 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行, 激活了死气沉沉的教学课堂, 坚持人文主义教育,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 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的最新成果, 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起点, 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标。这些教学改革的内容正是契合了隐性课程的教育核心, 隐性课程能够开发学生智力, 扩大知识面, 促进情感提升, 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坚定人生理想信念, 具有互相关心和尊重的责任感, 以及较强的创造能力, 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也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因素

(一) 教学活动层面的英语隐性课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 按照教学活动的实施场所划分, 其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固定场所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中, 教师的知识传递方式、师生互动关系以及课堂氛围等都含有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 它们时时刻刻地对学生的言行、思维、情操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无规定场所的课外教学活动。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 对其不知不觉产生影响, 使学生得到很多知识和经验。

(二) 物质层面的英语隐性课程

物质层面的英语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校园内的建筑、教室布置、教学环境以及学习空间等。一般大学校园的建筑都会与此校园的教育理念和气质相映衬, 而学生置身校园环境中, 受其感染不由自主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这些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 精神层面的英语隐性课程

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多, 例如, 教学观念、教法态度、校风、学风、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等。其中校风是学校这一特殊环境的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 它能够在无形中影响一个群体或者是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其教育力量不可忽视。此外, 教师的师德、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等对隐性课程的建设也具有很重要的关系。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应该积极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隐性课程, 将其充分挖掘和利用, 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有效措施

(一) 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空间

传统的学习空间只是局限于固定的教学场所, 但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 即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空间。例如, 为了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到健康的英语聊天室中, 让学生自主选择聊天的对象, 然后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就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此外, 英语知识的传授也不局限在课堂上。例如, 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网络主页上设置一个资料库, 专门接收学生在课下发送的电子邮件, 针对学生的问题给出回答, 这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以便更好的改进和开展教学工作。

(二) 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发学习, 还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教学环境主要是课堂座位和教室文化。首先, 是课堂座位的布置。有关资料表明, 灵活多样的座位编排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活动情况, 结合学生的特点来灵活布置座位。例如, 采取圆形排列法、小组排列法、秧田式排列法等, 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 教室文化的构建也很重要, 为了给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英语的名人名言, 或者是建立英语角等, 让英语学习伴随学生时时刻刻。

(三) 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形成良好的学风

大学校园环境丰富多彩, 例如, 校园标识语、校园建筑、报刊、服装、校园广播、校园活动等, 并且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 学校应该利用校园环境的优势, 在其中巧妙添加英语学习因素, 促使校园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之风。例如, 在校园标识语中用英语表达;创办英语杂志和报刊, 鼓励学生发表英语文章;在校园广播中增设英语娱乐、英语新闻播报等节目;学校定期举办英语演讲大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各种活动, 以此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英语能力的平台;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 并邀请外籍教师参加, 让学生感受地道英语, 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能力。

(四)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 为了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都能够得以实现, 作为教师, 首先, 就是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引者和促进者。其次, 就是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 积极鼓励学生。例如,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准, 会被别人笑话, 一直都是在学“哑巴英语”。这就需要教师多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耐心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信任教师, 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五) 建立和完善英语教学制度

如今随着用人单位对英语水平要求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因此, 学校要以此为契机, 利用自身条件, 为学生建立一套多层系、自由化的英语教学制度, 即以课堂学习为主, 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为辅的教学体系。其中, 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多种英语实践的机会, 例如,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英文戏剧大赛等, 提高学生的英语性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隐性课程存在于任何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将其教育功能显现出来, 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的推进, 大学英语教学也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为了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其教学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特色。但是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 其中, 教师偏重英语中的显性课程, 忽视隐性课程的问题就比较突出。由于隐性课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促进英语教学实践的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因此, 本文就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开发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2]于博瀛, 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再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 2012 (01) .

[3]曾小珊.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大学语文的隐性特征 第7篇

隐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极广, 我就《大学语文》中的隐性因素谈一些看法。

一、教科书《大学语文》中的隐性因素

《大学语文》作为教科书, 除了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之外, 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的载体。可以说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如我国古代童蒙教材《三字经》蕴藏有丰富的封建伦理文化和道德规范, 这些就是隐性因素。《大学语文》中的古代文学经典在角色塑造上, 一般男性总是志向高远、顽强进取, 而女性则温和美丽、寻求同情和保护等。这些都是《大学语文》教科书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

(一) 努力挖掘课文的隐性因素,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女人祸水论是一种传统, 即使那些被称为尊重女性的作家也不能免俗。比如蒲松龄, 他塑造了许多冒封建规则之大不韪勇敢慰藉贫寒书生的美少女形象, 在辉煌的文学殿堂上给女性争得了宝贵的一席之地。但花妖狐媚, 只不过作为奖品, 颁发给品德优良的男士, 从而表现了他的男性中心观念, 比如《青凤》中的耿去病;或因诚实忠厚, 如假托孔夫子后人的孔雪笠 (《娇娜》) 。这种男性观念在鞭挞泼妇时, 尤其明显。《马介甫》写泼妇之悍虐和懦夫之阘茸, 十分成功。蒲松龄本人深受悍妇之苦, 他的妻子刘氏温顺, 两个嫂子终日撒泼, 闹得兄弟早早分家, [1]所以蒲松龄针对恶妇的过激情绪不时释放, 正是这种恨, 引发了作家对女性的傲慢与偏见——短视、自私、贪婪、凶悍。在有的反映悍妇的小说中, 故事情节常见裂隙, 主题表达也显得生硬, 作家在传统女祸论影响之下, 导致艺术水准下降。如果教师在讲《聊斋志异》的名篇时指出这一点, 学生会有耳目一新之感。

而我们的语文教材长期习惯于意识形态话语挖掘, 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这样的课只会让人昏昏欲睡。如《快嘴李翠莲》, 有的老师给李翠莲贴上了一条条政治、文化标签:觉醒的女性, 反封建斗士, 张扬个性, 追求自由, 等等。这样解读是肤浅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教师的肤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 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要有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二) 正确地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因素,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在表现夫妻情的作品中,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喻世明言》中最为突出的一篇。主人公蒋兴哥的确是一个重情厚道的汉子, 身上闪烁着当时中下阶层的诸多道德亮点。兴哥与三巧儿夫妻恩爱三载有余, 蒋为生计南下经商。独守空房的三巧儿经不住徽商陈大郎百般引诱, 红杏出墙, 并赠陈以蒋家祖传的珍珠罗衫。兴哥归途巧逢珍珠衫, 得知妻子失节, 决定休妻, 但内心的感情十分复杂:“望见了自家门首, 不觉堕下泪来。想起当初夫妻何等恩爱, 只为我贪着蝇头小利, 撇他少年守寡, 弄出这场丑来, 如今悔之何及!在路上性急, 巴不得赶回;及至到了, 心中又苦又恨, 行一步, 懒一步。进得自家门里, 少不得忍住了气, 勉强相见。……兴哥搬完了行李, 只说去看看丈人丈母, 依旧到船上住了一晚。次早回家, 向三巧说道:‘你的爹娘同时害病, 势甚危笃。昨晚我只得住下, 看了他一夜。他心中只牵挂着你, 欲见你一面。我已雇下轿子在门首, 你可作速回去, 我也随后就来。’……却说三巧回家, 见爹娘双双无恙, 吃了一惊。王公见女儿不接自回, 也自赅然。在婆子手中接书, 拆开看时, 却是休书一纸……”休了妻子后, 蒋兴哥将楼上的十六只箱笼全部封存, 他“虽则一时休了, 心中好生痛切;见物思人, 何忍开看?”三巧改嫁之后, 蒋兴哥收拾了十六箱笼金银细软, 悉数赠予前妻。以后, 陈大郎客死异乡, 陈妻平氏前来料理后事, 阴差阳错携珍珠衫嫁与兴哥。接着, 兴哥遭遇冤狱, 判案的恰是三巧儿的后夫吴县令。三巧救下兴哥, 情不自禁与前夫抱头痛哭。县令倒也大度, 将三巧儿原妻奉还。蒋兴哥虽然休了妻子, 但是始终割舍不掉夫妻之情, 最后, 还是夫妻之情压倒了封建礼教, 原谅了妻子的一时失足而重为夫妇。有人甚至认为他懂得尊重妇女人格, 谅解妇女的一时过失, 为提倡男女平等开了先河。[3]可是, 有一位教师启发同学们思考, 蒋兴哥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背后, 也表露了女性作为奖品的情况:平氏改嫁, 既处罚大郎的败德, 又犒劳兴哥的仗义;三巧儿去而复归, 则先清洗自身的轻狂罪孽, 再以一份增殖的情感回报兴哥的宽厚。

这位教师进而指出, 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担任的两大角色已广为认知:一是红颜, 供歌舞升平年代男性们观赏玩弄;一是祸水, 权充落花流水之际男性们的替罪羊。而更为普遍的第三大角色是女人作为奖品。妇人的荣耀和喜悦是一种“物”的被归属了的欣慰和熨帖。[4]现代作家凌淑华的《绣枕》, 被遗弃的绣枕隐喻着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这种礼品不管多么精美, 只是男人的泄欲工具, 最后她们会像用旧了的绣枕被抛弃和遗忘。[5]

由此, 教师可以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构建研究性隐性课程可以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推向深入。研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更多的要依靠隐性课程加以不断引导和培养, 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的学生在学了《霍小玉传》, 对霍小玉是唐传奇中的复仇女神的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饮恨而终的霍小玉留下这样的遗言:“我死之后, 必为厉鬼, 使君妻妾, 终日不安!”[6]可是小玉的复仇完全弄错了对象, 目标直指李氏妻妾, 李益只是间接地品尝着“妒”的不良滋味。她潜意识里的心声其实是:没有你们这些狐狸精, 我霍小玉何至于如今这地步?一直到现在, 这种非理性招式还是流行, 人们习惯对“第三者”兴师问罪。这种看法出人意表。

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因素

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 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就其实施场所看, 又可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

(一) 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隐性课程, 主要是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主题情境。

蒙田主张教师“应该按照他所教育的孩子的能力施教, 使他的能力表现出来, 让他对许多东西都学一点, 然后独立地做出选择和区别, 有些时候给他开条路, 有些时候要让他自己去开路”[7]。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 更应该给学生开路并让他自己开路。大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内在的求知热情看作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唤起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意识。大学的语文课堂是开放自由的,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造性。读文学书, 最重要的是有兴趣, 每一篇优秀文学作品都会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在这个意义上, 读一篇篇文学作品, 就是一次次的精神探险。

大学语文课, 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课,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经典的分析, 进行人文教育;引领学生与孔孟、老庄、李杜、关汉卿、曹雪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师, 进行心灵的交流, 让学生领略大师们对人间万物的深切的关注、深邃的思考。最杰出的名著都是从人出发, 关注人的生存命运, 促进人性的自觉, 追求人的生命本性的完善, 成就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当然,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发挥理性的认知功能, 中国注重心性的悟觉作用。教师要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从容的游戏状态来学习语文, 在此过程中, 开发学生的内在智慧、审美力、创造力。

要进入这个天地, 就要知人论世。苏东坡在黄州作一首《海棠》:“东风袅袅泛重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啁烛照红妆。”有一本鉴赏辞典上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热爱之情。虽然不能说它错, 但不够深入。诗人此时被贬在黄州, 他同时在另一篇《寓居定惠院之东, 杂花满山, 有海棠一株, 士人不知贵也》有:“也知造物有深意, 故遣佳人在空谷。”正自伤其贬谪, 海棠之自然宝贵妙质为坡公所深赏, 诗人也就表达了对花的欣赏呵护之情。

有时, 教师可把研究课题带进课堂。比如, 讲白居易的《长恨歌》, 可把历代文人对李杨故事的演绎介绍给学生, 激发学生去思考。关于杨玉环死后的故事, 只有正史记载是真实的, 而且, 其中她与安禄山的污秽之事也不可信。唐宋元明清一些有代表性诗歌、小说和戏曲, 情节几乎都是虚构的。有这样几种情况:在真实的故事的基础上加以虚构, 推翻前人的虚构而另行虚构, 以及完全创新的虚构, 等等。在后世文人所虚构的李杨故事中, 表现出对杨玉环愈来愈多的同情, 发展到《长生殿》, 则为杨玉环辩护, 洪昇竟认为杨玉环“诸愆可释”了。对于这种现象, 老师可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不过, 教师要注意另外一种倾向, 在分析作品时不能故作惊人之论, 甚至苛求古人。《西厢记》之于《莺莺传》在作品主题、情节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都表现了长足进步, 而最为显著的还是作者主体意识观照下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巨变。可有人认为《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张生赴京赶考, 却是一腔幽怨:“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莺莺又对张生说:“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若见了那异乡花草, 再休似此处栖迟。”则表现了她的追求只是夫妻恩恩爱爱一辈子, 思想平庸。这种说法令人啼笑皆非。我们对人物善感多情的心灵视而不见。其实从莺莺的若进若退、反复试探的行动中, 我们可以体会出她对自由爱情的渴望, 她搅出如许曲折和波澜, 是碍于封建家庭、闺秀身份和红娘这三重顾虑,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情节的跌宕起伏中体会心灵探险之乐。

(二) 为了在教学活动中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 教师要注意调动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感悟力。

教师可以对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把《威尼斯商人》和《窦娥冤》进行比较。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并没有乞求清官——公爵——借用他的权利去压服对方, 而是利用人人通过学习都能掌握的法律, 在一磅肉的诉讼中取胜。这与鲍西娅生长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有关。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成功的一个方面, 就是人们懂得的自身价值和意义, 并且用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鲍西娅的胜利是法治精神的胜利。而生活在十三世纪末的窦娥则没有这种幸运。窦娥生活的元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吏治最黑暗的时期, 剧中的桃杌见到告状的就下跪, “但来告状的, 就是我衣食父母”。[8]审判程序按“人是贱虫, 不打不招”的方式办理, “衙门从古向南开, 就中无个不冤哉”成为普遍现象。这时窦娥们要想申冤洗雪, 只能倚仗清官。对此, 我曾撰写论文分析, 在此不再展开[9]。

(三) 大学语文的课外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质的课程, 传统的语文课堂更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过程, 忽视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更多的是在45分钟之外, 这时隐性课程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多提供45分钟之外的语文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养成转化知识, 实践知识的习惯, 这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图文资源、场馆资源和会议资源,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语文教师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出来, 从而鼓励学生多思考, 和别人多交流, 形成自己的思想, 听取别人的看法, 学会吸收多方面的信息, 不断完善自己,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活动的人、活动的环境、组织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目的等均不相同, 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非预期的学习经验。

(四) 语文教学更要注意构建校外实践性隐性课程。

在讲《梅花岭记》时, 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史可法纪念馆去, 让学生在纪念馆感受史可法的报国壮志和爱国精神, 以及有关扬州十日的悲惨。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 更可以到瓜州古渡, 想象杜十娘的悲愤。

构建校外实践性隐性课程, 形式是多样的。知识的来源是多方向的, 研究性学习是多层面的, 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学会利用资源去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资源, 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语文学习的途径。这样就为语文课程增加了开放性, 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得到了拓展, 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能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能在社会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学生通过春游、秋游等和大自然多接触, 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欣赏自然美同时, 产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和对环境的珍惜之情, 形成个人与社会、自然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意识, 形成健康的人格。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领会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一面。

《大学语文》中的隐性因素除了上述两种外, 还有《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因素, 这包含一个极为宽泛的内容, 泛指学校内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的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 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某些方面产生一些影响, 有时甚至非常巨大。限于篇幅, 这里不展开论述。

摘要:隐性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广, 本文作者主要就《大学语文》中的隐性课程因素谈一些看法。教师首先要重视《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因素, 通过努力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因素, 可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要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隐性课程, 主要是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主题情境。课外教学活动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构建实践性隐性课程,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一面。

关键词:《大学语文》隐性课程,隐性因素

参考文献

[1]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中华书局, 2002:430.

[2]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 (第二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33.

[3]古代小说鉴赏辞典 (下)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1771.

[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78.

[5]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79.

[6]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65.

[7]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 (第一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55.

[8]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 (第一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194.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第8篇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著作的《班级生活》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他在研究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会接触到明确的事先编制好的课程 (即显性课程) 之外, 还在体验着一种并不正式且教材中没有的课程, 这就是所谓的隐性课程, 也被称为潜课程。就隐性课程而言, 其主要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关, 它是借助校园的环境、设施、学习氛围、学习风气等来影响学生, 进而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需要阐明的是, 隐性课程并不是显性课程的延伸或是补充, 它属于一种真实存在且作用巨大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形式, 它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成的课程体系, 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隐性课程虽然尚未体现在课程规划当中, 也并没有以正式的教学开展, 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忽视它对学生的情感、知识、态度、行为、意志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是校园本身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环境, 它对于处在这一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有着相互支持、互相关心和尊重的责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秉承和坚持的新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人文主义教育的精髓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真正反映, 同时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 极大程度地激发出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随之显著提高。这些改革内容以及改革的指导思想恰恰与隐性课程的主张相一致, 换言之, 隐形课程教育不但可以对学生的智能结构进行调整, 进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而且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它的教育功能在于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以及创造能力的形成。由此不难看出, 隐形课程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目标。

二、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

(一) 开发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随着大学英语教材形式的日益丰富, 课堂教材不仅仅包括教科书, 还包括学习辅助材料、课后自修材料、报刊杂志、各种图书资料、音像资料、网络资料以及计算机软件。高校在选用英语教材时, 应当确保教材符合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符合人才培养需求, 有利于新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学英语课程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 其教学内容既要包括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教学, 还要包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人文情感和人文理想的培育。这样的隐性课程教育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均有所体现, 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深意, 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情感因素,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此外, 大学英语教材渗透着强烈的文化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融入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重视文化导入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增强文化意识。

(二) 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高校应当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 创办英语报刊、杂志, 鼓励学生发表英语文章, 刊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立校园英语广播时段, 精选英语发音标准的学生主持节目, 同时可以增设英语新闻播报、英语娱乐、英语歌曲欣赏等节目, 鼓励学生踊跃投稿, 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高校要定期举办英语沙龙或英语角,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英语能力的机会, 并邀请英语教师或外籍教师进行点评。定期播放英语原声电影, 让学生感受地道英语的魅力, 获得文化熏陶;再次, 积极举办英语写作、辩论赛、英语翻译、英文歌曲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 使校园英语活动的内容日益多样化, 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 有效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 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其发展。为了充分体现出隐性课程的内涵, 学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使教学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 与英语教学改革共同进步和发展, 不断提高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改革带来挑战, 并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著名的教育学家加里宁曾经说过, 教师的世界观、一言一行、生活作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态度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体学生。为此, 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以此来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此外, 教师还应当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 丰富知识结构体系, 了解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 并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好学生, 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四)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现已基本普及, 为此,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这个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健康的英语聊天室当中, 用英语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使用英语的机会, 进而达到锻炼他们英语口语的目的。同时, 多媒体网络还具备很多能够用于英语教学的功能, 教师应当对此加以利用, 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外, 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与教师进行交流, 而教师则可在自己的主页上开辟一个在线答疑的栏目, 收集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 并给出建议, 若是条件允许教师还可建立一个资料库,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收集, 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摘要:现阶段,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显性课程的重视程度偏高, 而对隐性课程的作用了解甚少。隐性课程作为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提高以及学生英语能力全方位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所以, 教师要重视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将其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外部环境, 从而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基于此点, 本文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开发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内涵,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刘阳春:《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结构及其开发利用》,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2]马雪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下的隐性课程发展研究》, 《科技信息》, 2010 (9) 。

浅谈语文隐性课程中的美育评价要点 第9篇

一、人格美

人格美它是对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总括,它是一个人在社会得到肯定的重要的社会价值评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说到鲁迅、朱自清、岳飞、陶行知,肃然起敬,就是在他们身上传达出了较为显著的爱国、嫉恶、爱等理念。所以,语文潜在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人格美的人,他们以后的生活才幸福,国家民族才有脊梁。

除了文学作品这个显性资源外,不可忽略的是语文老师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很直接地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学生每天耳濡目染,自然就会有所习得。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和敏感的,他们单纯的眼睛容不得污染,一旦他们发现老师的伪善和欺骗,他们就会给老师的人格进行坏的定位,影响他们对老师的评价,也影响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我们的前辈中,比如蔡元培、陶行知、魏书生等教育家,他们自身具有较高的人格修养,学生正是基于对他们人格的崇拜,然后信奉他们的学识,所以成就了很多弟子。比如蔡元培的弟子蒋梦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杨振声是民国教育家,罗章龙是杰出政治活动家,他们自称一生受蔡元培人格影响之深远,愿一生追随之,可见一个人格高尚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二、情感美

学生的情感世界要灿烂,是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中习得的。学生时代的大部分交际就在于与同学、老师交往,甚至多于父母,所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利于美化学生的情感世界,又尤其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更大。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一个好的教师,要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要宽容学生,不讽刺挖苦犯了错误或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给学生以自尊,这种自尊就会变成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哲理美

我们把这里的哲理,定位为人生的启迪。人生是需要一些形而上的思想来引导自己的人生,否则他的思想只能委顿到尘埃中去,与动物无异。陶行知把教育定位为真善美的教育,就是他对教育的哲学定位,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高度的教育,所以他的教育思想能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

在所有学科中,如果说哪一个学科对学生更具有人生启迪,那我们首先要选语文。语文在建构学生的思想境界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语文老师应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老师应引导学生对人的死亡做出思考,同时明白生命的意义。还有像《智子疑邻》《赤壁怀古》《地坛》《边城》等作品,都是对学生思想进行哲理升华的教程。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清楚生命的意义,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自己掉到了阴沟里,依然能够仰望星空,不失一个人的本真状态。

四、思维美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表明,各个学科都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语文也一样。语文的思维是美的,这是罗素对语文的评价。语文应培养学生把平常的人事物用美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习惯。我们看到天空有一群野鸭,如果直接说野鸭飞过天空,没有什么美感,但如果表达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美了。又比如《红楼梦》中薛蟠行酒令:“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薛蟠也会作诗,诗还挺押韵的,但我们看到的是淫词秽语,是一种很俗气的生活态度,导致的是一种很低俗的思维习惯;贾宝玉就不一样,“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优美,与贾宝玉的世界观和思维习惯紧密联系。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感动于天地万物,用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让自己逐渐脱俗,成为一个高雅的人。

五、节奏美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对言语的理解即是对话语的组块做出反应。事实上,无论是言语的产生还是感知,都是以组块的方式实施的。语言节奏的掌握从简单的技术性的东西上来讲,可以从押韵、停顿、重音、平仄等来思考,但深层的却是一个人情感、态度、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所以要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学生的精神内涵。比如我们在朗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时,不是简单地划分句子的节奏,而应眼前出现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景象,在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上,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笔直地冲上云霄;地平线上,横贯千里的黄河上空,一轮孤悬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整个画面于荒凉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体现了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只有在这种理解下,才能读出诗句内在的精神气质,读出一种浑圆,读出诗的内在节奏。

为了考试,我们有很多明确规定的显性课程,但作为语文学科,有其自己独特的使命,不是显性课程可以囊括完的,语文教师,要有一种还语文本真的一种情怀,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情怀,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语文评价,除了要关注语文课程的显性要素外,也要关注语文课程的隐性评价,让我们的语文在更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摘要:作为语文学科,有其自己独特的使命,不是显性课程可以囊括完的,语文教师,要有一种还语文本真的一种情怀,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情怀,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语文评价,除了要关注语文课程的显性要素外,也要关注语文课程的隐性评价,让我们的语文在更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第10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大学生; 航空模型

1 引言

有这样一项运动,它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它能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它就是航控模型。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航空模型运动是以放飞、操纵自制的航空模型进行竞赛和创纪录飞行的一项航空运动。航模运动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门科学。这项运动锻炼人的手脑协调能力,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会操控飞行器,还要掌握许多科学知识。

2 航空模型运动在国内外的发展史

自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后,以各种航空飞行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运动逐渐兴起,其中就包括航模运动。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一些国家已普遍开展了这项运动,并有了竞赛活动,当时航空模型的飞行距离已超过2公里。

欧美日俄等国家的中小学男生(6岁~16岁不等)几乎人人都会玩航模,他们受父亲的影响,把制作航模作为一种必须的人生课程。许多孩子在家里都会有自己制作的航模,遥控飞机、船、机器人已经是一种男生的身份标志。

中国的航模运动最早的发源地是在上海。还是民国时期的上海,随着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将龙华机场定为军用机场,并扩建江湾机场为军民两用机场。大陆解放后,50年国家在国防部的要求下成立航模队,开始属于解放军队编制下的一个单位,全部照搬苏联的体系模式,主要任务是为新组建的高炮部队提供实弹靶机,其次是为了向金门散播传单,上海高炮部队航模队的训练场地就在上海龙华机场。

从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末期,航模运动在我国一直属于军事体育项目由国家投钱。许多大中城市都有航模队。在一些空军单位集中地区,还有许多属于军队编制单位的航模靶机队。

90年代初,国家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所以航模运动也从国家投资变为各地体委自己负责,一时间各地航模运动队纷纷解散。

大陆航模运动已经远远落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还远远落后以色列、中国台湾、印度等。原因是,航模运动不但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社会基础,而且也是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并且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关系密切,更加需要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层面的支持!

请看航模爱好者数据比较(以10~60岁男性为例):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是大于80%;而中国大陆却不到1%! 后果是,我们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已经降低到在校高中生;而德国必须是在读硕士生才有资格;俄罗斯是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再招募;日本、中国台湾必须是大学毕业并且在军队锻炼过;美国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是最低要求是大学在校生而且有良好的服役记录!别人是一大批优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在争取进入飞行学院。我们的飞行员是进入飞行学校才热爱航空,人家是因为热爱航空才进入飞行学校!其竞争势态、个人素质、求学态度、竞业精神、基础知识等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举一个考例:某航空学院有一批文化考试非常优秀的考生,但是需要从中挑选更加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在自主招生加考现场,教官发给每个学生的竟然是一条竹片、一把螺丝刀、一把工具刀。黑板题目很清楚:“只能利用桌面材料和工具,在30分钟内完成你的航模制作,然后你坐在原位,手的动作不可以出现向上抛举,完成让你的航模依靠航空原理飞碰考堂天花板顶”。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小学生会做的题目,却难倒了大批高考生!其实只要在学校参校过航模课程,是一定可以完成的!

国家竞赛、经济竞赛、军队竞赛、科技竞赛,关键就是人才竞赛!我们的大飞机梦、我们的航空母舰梦是要靠优秀的年轻人来完成!所以,未来我国在航空、航海的教育、科研、军事领域需要大批的重要岗位和重要人才。这些信息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

3 航模社团活动促进素质教育

3.1 名词解释

a国际航空联合会:法语Fdration A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FAI),是世界航空运动的国际性组织。成立于1905年,总部设在巴黎,正式工作语言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下设国际航空模型委员会,负责制定竞赛规则,组织国际活动等工作。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是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的会员。

b飞机模型

飞机模型是以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一般只用于装饰、展示等,不可以飞行。

c航空模型

国际航空联合会对航空模型竞赛制定的规则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3.2 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与载人飞机一样,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机翼:一定速度下,产生升力,克服重力使飞机升空。副翼一般在机翼两端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操纵副翼,可以使飞机左、右倾斜。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的平衡和安定。

水平尾翼:水平安定面:保持模型飞机俯仰平衡和安定。

升降舵:一般在水平尾翼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使升降舵上翘和下弯,可以使飞机抬头和低头。

垂直尾翼:垂直安定面: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方向舵:一般在垂直尾翼的后部,驾驶员通过脚踏板,使方向舵左右偏转,可以使飞机向左转或右转。

(3)动力系统:产生拉力(或推力)使模型飞机获得前进速度。为飞机的飞行提供动力。

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一般常见的有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有的带动螺旋桨产生推进力,有的直接喷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进。在宇宙飞行中还使用火箭发动机。

(4)起落架(或滑翘):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支撑)。

前部一个起落架 ,后面两个,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

前部两个,后面一个,三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机身:模型飞机的主体。把模型飞机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

模型飞机的设备、机构和油箱等,都安装在机身内。

典型的常规飞机一般都具有以上五个部分,但在特殊形式的飞机上也有例外。

例如:滑翔机上没有动力装置;在“飞翼”式飞机上没有水平和机身等。(直升机模型飞机除外,机翼)

3.3 在航模活动中,发现学生

我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毕业的,毕业后我的很多同学都已成为航空事业的中流砥柱,我却走入了教育行业成为一名教师。去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与航模界的朋友聚会,再次聊到航模,胆怯而又期盼已久的梦想,再也无法抑制,瞬间占据了我整个心扉。航模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门科学,而且分支繁琐,从原料到制作,从飞行到维修,每个领域皆学问。最重要的,航模活动不但需要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更需要动手能力,而这正符合隐形课程的特点,加上航模能够帮助人类实现飞翔的理想,仅这些就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

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的关怀下,我们开展了航模社团活动。社团成立之初,仅机电系参与的学生就近50人。成立不到一个月,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遥控模型飞机就飞上了天空。在这期间,不仅我对学生有了比较深层次的观察,即使学生对自己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对航模有兴趣,还在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追求。

王宏军、孙川等同学主攻操舵手,也就是通过遥控发射器控制模型飞机;王腾飞、虞鸿翔主攻制作,需要机械学、无线电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孙旭阳、赵丽展等同学承担采购原材料、航模照相、写宣传稿等任务,这俨然是一个配合默契的工作小组。在这个小组里,大家发挥出自己的优长之处,又彼此取长补短,不仅收获知识和技能,也收获友谊,培育出团队的精神。

在学校第9届田径运动会上,伴随着激昂奋进的音乐,同学们制作的混控三角翼遥控纸飞机直冲云霄。2015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河北科大站)在河北科技大学开幕,我校代表队参加了电动滑翔机项目、仙居在中空投,遥控纸飞机配乐飞行,获得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学生收获的是自信和自豪。比赛过后,我们又调整了训练方案,使20多名学生成为航模社团的骨干。在航模小组成立至今的整个过程中,我看到我们的学生并不输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自强奋斗、勤奋思考、动手能力强,正是这些特点使他们在活动中更加快速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符其卫.航空与航空模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2]黄云.简易航空模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汪红(1966-)女,辽宁省新民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

1.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6

2.长安体育场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大学语文》隐性课程 第11篇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表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要实现该目标, 应合理设计显性课程并有意建设隐性课程, 努力实现二者的一体化。然而,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 隐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而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的研究未能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使课程设计走向结构化、立体化和动态化, 为外语学习创造出多维的语言学习环境, 并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隐性课程的界定及其特征

(一) 隐性课程的界定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 而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 是内隐的、不易察觉的。“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 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杜威和克伯屈的理论是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国内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隐性课程, 不同的学派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理解各不相同, 但普遍认为, 隐性课程是不在课程规划中体现, 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 但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因素。

(二) 隐性课程的特征

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时比显性课程更为重要, 尤其是在情感、意志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它具有一些不同于显性课程的特征。

1、隐蔽性

隐性课程没有显性课程的外在特征, 多隐藏于校园文化之中, 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况下, 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

2、多样性

隐性课程包含着学校教育计划没有规定的、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内容, 包括校内人际关系、教育管理体制、校园建筑和校园文化等。影响隐性课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而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3、无意识性

学校通过隐性课程有意或无意地向学生传递着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 而学生也是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 无意识地发生心理反应。

4、非预期性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计划外所受的教育, 是动态的、非计划性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并且往往不能事先估计或预料到。鉴于它的双重教育效应, 教师需有意识地加强对隐性课程的建设, 发挥和强化它的积极效应, 减少和限制它的消极效应。

5、持久性

隐性课程渗透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其改变可能部分在学校期间就显现出来, 也可能在毕业后才体现。学生一经获得, 其影响将持久地发挥作用, 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活动、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要素, 各种要素都含有丰富的隐性课程内容, 形成了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 这些隐性课程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教材、校园建筑、教师设计等物质层面处于隐性课程的表层, 是物质载体;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层面是隐性课程的保障体系, 处于中间层面;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等精神层面是隐性课程的深层结构, 处于核心地位。合理开发这些隐性课程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凸显学生的个性特征。

(一) 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

1、教材方面

大学英语是语言教学课程, 其教材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 也介绍了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和了解西方文化,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这是隐性课程的一种体现。同时教师也要重新认识教材的范围, 除教科书、辅导书之外, 各种报刊杂志、录像光盘、网络资源等都应纳入教材范围。

2、教学活动方面

大学英语作为语言能力习得课程, 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需要学生经常地、反复地操练。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如英语角、英文网络课程、英文影视赏析、英语竞赛活动、商务英语模拟交易和英语等级过级辅导等,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并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隐含于其中的教育影响。

(二) 校园建筑和教室设计中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物质因素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及教学场所的布置等, 是体现教学理念和学校气质的载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仅仅把教育环境看作教育的辅助因素是不够的, 应把教育环境或学习环境看作课程本身。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或学习环境可催人奋进、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并陶冶情操。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 其习得更需借助外在环境的强化。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 富有教育作用。学校应着力优化教学环境, 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情感, 激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座位编排形式不应采用固定的秧田式的座位编排, 而应更加灵活, 可设计诸如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等不同的课堂空间模式来进行外语教学。

(三) 人际关系和校风学风中的隐性课程

1、学生因素

学生总是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了解和认识自己, 将他人的评价与对自我评价加以平衡, 并对他人的评价做出选择和判断。群体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对其情绪、性格、学习态度和动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 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对于学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级行为规范, 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如学校的外语学习风气、“考证热”和“出国热”等都会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2、教师因素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层面。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其人格、价值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和行为作风等, 将会比知识更深刻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师生之间才会通过平等对话和交流协商, 实现情感的共鸣和智慧的共营, 学生才会为达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因而,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其次, 要实行教学民主, 尽可能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 避免在课堂上只提问口语好的学生。再次, 教师要采用鼓励性的评价, 多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不能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表示不满或轻易予以否定。最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配合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3、制度因素

学校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生行为准则等, 是隐性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学校和班级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 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可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 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对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如课时和课表的安排就是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一个体现, 在课程安排时, 优先考虑和保障外语课程的授课时间和教室, 能助推学生对外语课程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上一篇:轧制力计算下一篇:《共工怒触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