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管理文化

2024-07-25

小学课堂管理文化(精选12篇)

小学课堂管理文化 第1篇

一、发挥教材的文化特性

现行的数学教材非常注重对数学文化的价值的体现和把握, 一年级的教材中就有以“你知道吗”为题的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 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 通过对这些多彩的知识的呈现, 学生慢慢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得以丰富, 通过对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的体会, 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激发和提高。例如, 在二年级 (上册) , 学完了“表内乘法”后, 教材对二千多年前的“竹木简口诀”作了生动的介绍, 学生通过对数学发展历史和祖国的伟大成就的了解,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在二年级 (下册) , 在学完“克和千克”的知识之后, 教材又向学生介绍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和最大的鸵鸟的质量”, 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得到了拓宽;“统计”这一单元知识结束后, 笔者组织学生统计自己看电视的时间情况, 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用眼卫生”的意识得以渗透;在三年级 (上册) , 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 对“+”、“-”的由来作了介绍,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时, 对“×”的由来作了介绍, 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对“分数的表示法”做介绍, 再如在学习“时、分、秒”时, 教材呈现了古代的计时工具——刻漏, 这些无不闪耀着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 像这样适时恰当地对这些数学文化进行介绍, 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不易及先人的聪明才智, 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 向我们的祖先学习。

二、开展“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文化和教学的有机结合, 对于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也是笔者一直探索的一个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开展过许多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 如:算24点, 数学小故事演讲比赛, 数学小品表演, 找一找身边的数学等等, 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智力玩具“九连环”、“华容道”等, 引导他们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再如指导学生制作数学文化报, 举行“数学史话”抢答活动, 让学生在搜索资料、美化图形、摘抄数学知识等活动中, 把握数学文化悠久的历史;开展“追寻数学家的足迹”等实践活动, 进行数学建模初级比赛,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出来, 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对数学的文化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受到的人文教育也更为深刻。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对数学的功用问题逐渐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数学和各科之间的联系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因此, 教师应该挖掘蕴藏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 利用各种优势开展数学文化活动, 能实现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与统一,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学生文化视角

数学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生活中的, 它与其他文化渊源相拥, 它是人类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历史的长河里, 出现过的伟大的数学家有刘徽、祖冲之等, 经典的传世之作有《九章算术》等。在平时的教学中, 充分笔者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 通过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这些数学史实和数学故事的介绍, 让学生对知识的历史渊源有所了解, 通过对古人的聪明智慧的了解,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自信心。数学文化是灵动的、开放的, 笔者平时还注重对吸纳和融合其他文化的巧妙设计, 通过对数学与自然、社会、各门学科的联系的展示, 全方位、多角度地让数学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笔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笔者就延展了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 拓展了学生文化视角。笔者从民间剪纸文化、建筑文化、古诗文化、自然文化、服装文化、图文化等来展示轴对称的精妙。同时还借助多媒体的演示, 有效连接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 巧妙融合, 形成一种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教学情景, 折射出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享受在其中。

小学课堂管理文化 第2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仲月娥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南湖小学)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非常厌烦数学,且这种情况日益加剧;很多人离开学校后,你问他哪些数学知识能派上用场?回答是不知道。这是数学教学的悲哀。正如刘兼教授所说,我们更多的是将“数学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上,然而事实上只有不到1%的人会从事与数学有直接关系的工作。这显然是只关注了少数人,而忽视了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学文化也引入其中,这样才能让数学学有所用。

策略一:构建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教育,就是要通过数学使学生在知识教养、情感教育、智能发展、数学审美和数学文化观念等方面得到发展。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应构建为:教养性目标(知识技能)――认识价值;发展性目标(过程方法)――实践价值;教育性目标(情意审美)――美学价值。

策略二:营造数学课堂文化的教学氛围

1.倡导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加深对数学文化的情愫。

2.强化自主活动

让学生自主活动,就是要把思维的空间、研究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潜质得到充分的开发。新教材呈现出学生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背景下丰富有趣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感受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3.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蕴涵着许许多多有趣而美妙、独特而神奇的知识奥秘,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应用,把情趣盎然的数学文化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位、去享受,无疑是一种乐趣。

策略三:揭示数学文化的内涵

1.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打开课本看图,说说有关分数产生的情况。分数是在分物体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产生的。在我国古代用算筹表示分数,当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后,分数就变成现在的表示方式了。这足以见得有了数学家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分数的表达方法也就愈来愈简洁,直至今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符号来表示所有的分数。另外,还要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之上的,体会“平均分”是最公平公正、最合情合理的分法。

2.展示教材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我在教学《角》时,从现实素材中挖掘出了很多角的应用事例:(1)照相机的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可以改变拍摄的范围。一般的标准镜头拍摄的范围在45度到50度之间,而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扩大拍摄范围。(2)看幼儿园滑梯的角度,一般是多少度为合适呢?根据询问专家,得知一般滑梯的斜度在40到56度之间为宜。(3)学生椅子的靠背多少度适宜呢?

3.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在学习“分数、百分数”时,可向学生提供这样的数学文化信息: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大发明家爱迪生在谈天才时用一个等式来描述,他说“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这些“格言”不仅折射出伟人的人生信仰,同时还折射出数学的光辉。

4.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杰出贡献

在学习“数的.整除”之后,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他认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在当时无人问津,2过去了,这一猜想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岿然不动。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1966年证明出了这个震惊世界的“1+2”.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贡献,让他们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对培养学生认真学习钻研的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让学生写数学故事、数学小论文、猜数学谜语、编写数学儿歌,参加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智力游戏,做一些数学小剪报,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实践创作也能达到以美衍趣、以美激情、以美启智的目的。

5.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闻、轶事

七月八月为何连续两个大月、“数学黑洞”“亲和数”“完全数”“孪生数”都是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已成为数学文化生活中一道美丽的大餐,挖掘出来必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数学不但能促进人们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能培养人们的创造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含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熏陶。作为知识,无需终生铭记,但数学精神会激励终生;解题技能无需终生掌握,但观念及其文化哲学会受用终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一种应有的现实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让数学文化走进小学课堂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背景知识;思想内涵;活动实践

张奠宙先生曾经指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如今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让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世界观进入课堂已然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将数学文化渗入实际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平台和方式,让学生在增长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关数学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体会其中的数学精神,从而由衷地爱上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产生文化共鸣。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不单要把它当作一门工具,更要当作是一种文化来教。本人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利用数学背景知识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文化又是以数学学科和数学发展为背景的,同样,要展现数学文化,也需要依赖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一改当前数学教学是单纯的学科教学的态度和看法,重视文化教育,深入到学科的文化层面中去,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弘扬数学文化。数学来源于生活,且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了解数学。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富有数学气息和数学文化底蕴的知识和内容,并把一些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回归到数学历史长流中,回归到原始的数学真实问题上,帮助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再适时介绍一些古现代史上数学大家的名人轶事、重大贡献等,让学生了解到在数学文化前进的道路上,有无数前人的血泪和坚持,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困难,树立数学学习和探究的信心。通过数学历史背景的介绍,既能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萌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充分挖掘数学美育因素

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总是将数学看做是符号、数字、图形、公式、定理和技巧等的集合,重视对现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文化教学的精髓所在。在数学思想方法中又蕴含了美育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要把数学的思想方法介绍进课堂,介绍给学生之外,还要注重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挖掘美育因素,进行美育渗透,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捕捉美的视角,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原本认为枯燥、单调的数学学科中千变万化的美。如轴对称图形的介绍中,除了我们人为制造的,大自然中也有对称的神奇、人脸、蝴蝶、蜜蜂等。通过这样的延伸,让学生从“识—做—赏”层层递进,认识深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三、重视体验数学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小学生在他们的课堂学习中,很少能主动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加以应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计划、有意义地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做数学”“体验数学”提供一个时间和空间。在这个实践活动课上,可以是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想课本上的数学概念,也可以是抛出一个数学概念,引导学生寻找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实例,加强数学实践和数学概念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和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又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受。

四、组织真实数学课外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童年的生活中离不开游戏。因此,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效地渗透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真实的数学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数学日记、一日的收获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收到人文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王光明.文化观念下数学文本的课堂诠释[J].数学通报,2007(28).

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 第4篇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有关企业文化的探讨, 人们开始从文化视角思考管理问题, 从而形成一种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相对完整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被应用于企业实践, 从而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 “文化管理”由此而生。文化管理与以往的科学管理有显著的不同。

首先, 文化管理的中心是人, 核心是价值观, 它的管理方式以“软性”管理为主, 任务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可以说,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软性管理使价值观群化, 最终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管理理论。

一、课堂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1. 课堂管理的变革历程

(1) 关注课堂纪律和学生的问题行为。“长期以来, 人们把课堂活动主要框定在教学活动范围, 把教学活动的性质又主要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 因而人们通常认为, 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 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 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1]在此前提之下, 教师的任务是系统传递被列入教材中的知识。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 课堂成为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 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种传统型课堂相当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教师相应地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管理观念, 于是, 维持课堂纪律、控制问题行为成为了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2) 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们从新的层面审视课堂管理, 开始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 产生了被人们统称为“教师有效法”的一系列研究。“这些方法强调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堂行为, 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行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方面, 即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技能、教师的教学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教师在这三个方面有良好作为时, 教师便成为有效教师。”[1]教师有效法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而能

章方良郭大伟

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3) 关注学生生命价值。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课堂管理除了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有效教学这一工具性的意义外, 它本身还具有目的性的意义, 即课堂管理不只是一种手段, 同时它也有自身的目的: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应有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 明确什么是受社会期待的适当行为, 什么是不适当的行为, 并让学生懂得自己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 形成独立性、自觉性、自控力、坚持性、忍耐性等成熟的人格品质。在此基础上, 叶澜提出, 课堂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 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生活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 课堂生活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2]总之, 课堂生活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 课堂管理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向: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从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 过渡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发展为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挥。二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意味着课堂要从原先的注重学生现阶段的学业成就拓展到关照学生的整个生命质量,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使得传统的以控制与维持课堂纪律为特征的科学管理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管理正朝向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管理方式转变。

2. 文化管理:课堂管理的当代选择

(1) 战略管理职能。计划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职能, 在文化管理中, 计划管理发展成了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向前看的管理, 它以全局为对象,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根据总体发展的需要制定活动的行动纲领。“与通常的计划管理相比, 战略管理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组织未来的把握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的量变, 而且是从简单的定量思维向更高层次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复杂思维的质变。”[3]战略管理思想应用于课堂管理, 就表现为课堂管理既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又要把学生的当前发展与终身幸福结合起来, 这是终身教育的题中之义。

(2) 学习型组织职能。组织是科学管理的另一项重要职能, 组织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表现为学习型组织职能, 认为组织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组织, 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学习机制”, 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4]。学习型组织思想应用于课堂管理, 表现为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建立“自学习机制”,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这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3) 自我控制职能。控制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表现为自我控制。文化管理以人为管理的中心, 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观念人, 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因此, 在管理中应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 表现为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提倡学生自主管理。

(4) 育才型领导职能。文化管理要求组织领导者具有民主作风,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 特别是重视培育共同的价值观, 提高组织成员的需要层次, 并发挥团队的作用。这种领导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着眼于长远发展, 从组织文化入手, 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 以增强组织的持久竞争力、凝聚力为目的。这种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 要求教师从课堂纪律的控制者转变为课堂文化的引领者。

(5) 内在激励职能。激励作为一种科学管理职能, 它从一开始就是完全以人作为对象的, 其目的在于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虽然组织激励的目的都是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但是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在激励主体的定位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外在激励是以组织为主体、组织成员为客体的, 而内在激励把组织成员既当作客体, 又当作主体。激励主客体之间的统一, 决定了内在激励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激励方式, 较之于外在激励更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文化管理中激励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内在激励。内在激励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原则

1. 价值观群化原则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观念人, 人的行为受其观念的巨大影响。人的个体行为受其价值观的左右, 而人的群体行为则取决于群体价值观,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因此, 实行文化管理, 关键是培育成员的群体价值观。这个培育过程, 实际上是管理者发现和挖掘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价值观念, 并通过各种形式使之被广大员工接受的内化过程。这个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即价值观群化原则。

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 群体价值观能够使学生的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结合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理想和目标, 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目标和追求。群体价值观使得全体学生具有共同的目标, 并促使他们把集体目标的实现作为个人自觉努力的内在动力。

(2) 群体价值观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对人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管理学家认为, 传统和气氛构成一个组织的文化, 同时, 文化意味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 如进取、保守或灵活, 这些价值观成为组织成员活动、建议和行为的规范[5]。课堂的群体价值观构成课堂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 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3) 群体价值观是组织凝聚力的基石, 是培养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关键。只有形成了群体的共同价值观, 全体学生才能对课堂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进而形成牢固的凝聚力。

2. 动态生成原则

动态生成, 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管理中, 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情境或观点为契机, 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活动设计, 挖掘学生的潜能,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从而达成或拓展课堂目标, 使课堂活动获得成功。由于课堂受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的影响[6], 这些影响因素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使得课堂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 课堂管理必须坚持动态生成的原则, 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课堂问题, 以发展的视角进行课堂管理。

3.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主体, 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管理, 学会根据环境要求自主选择目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以最终健康、积极地适应环境。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 给学生以主动选择的空间, 以使他们的主体性能得到发挥, 学会选择, 学会负责。

4. 系统性原则

“课堂是一种有意识协调的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组织系统、物质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的一个具体的整体。”[7]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全局观念, 从系统整体上对课堂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调整, 以便把各种因素有机协调为一个整体, 发挥更大的功能。当出现课堂问题时, 要从课堂的整体来分析和把握, 从时间、空间与场合, 个人与集体, 历史、现实与未来, 求真、求善与求美等多方面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5. 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 而是学生借助于他们所参与的活动而主观构建的。活动性原则要求课堂管理要以活动为主要载体, 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来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6. 创新性原则

文化管理本身就是对以往管理理论的创新, 它注重于对人个性的发挥, 激发人的创造性。课堂管理应遵循创新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创造性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课堂管理中创新, 主要表现为:创新管理目标, 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创新管理环境,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新管理方式,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过程

1. 确立课堂的核心价值观

(1) 与教育、教学目标相协调。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因此, 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教育、教学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2) 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如果不能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 则在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课堂行为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 影响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

(3) 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观。由于教师的价值观是课堂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因此, 如果不能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观, 势必导致课堂管理活动的混乱。

(4) 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课堂价值观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否则难以实现价值观群化, 也就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2. 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支持系统

(1) 物质支持系统。物质支持系统指的是由课堂环境构成的核心价值观支持系统, 包括环境的物理因素和空间因素。课堂的物理环境影响师生互动。舒适的物理环境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条件, 不恰当的光照、不合适的温度、湿度、噪音、空气污染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课堂中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 也影响互动的进行, 其中, 座位编排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座位编排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物理空间, 而且反映了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的差异,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

(2) 制度支持系统。制度对群体价值观的作用影响很大, 不同的制度影响不同的价值观。课堂管理制度对学生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 它与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群体价值观是否一致, 可以说明课堂管理是否真正确立了文化管理的观念。制度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创新制度, 课堂要鼓励尝试, 宽容失败和犯错。

(3) 社会支持系统。课堂的影响因素来自许多方面, 使各方面因素和谐互动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社会支持系统就是要取得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家长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 共同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贡献力量。

3. 在诗意的活动中默化核心价值观

大道无痕, 课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学生感受不到被管理。这就要求课堂管理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投身于课堂诗意化的活动中, 在一个个充满诗意的活动中默化核心价值观。当师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的时候, 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才会产生, 课堂才会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芒。构建诗意的活动需要遵循如下原则[8]:

神美原则———关注生命, 关注情感, 关注发展, 歌咏世间真善美;

情美原则———师生之间心有灵犀, 彼此热情、真诚地投入活动;

景美原则———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身心愉悦;

形美原则———讲求活动环节的张弛有致, 疏密相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

[4]张德, 吴剑平.文化管理对科学管理的超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6]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小学课堂管理文化 第5篇

2018

年10月13日,我参加了由辉县市教育局组织第二届全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文化与数学阅读”,聆听了南欲晓老师题为《数学阅读课的探索》的知识讲座,王老师精彩的讲解演绎,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绘本的独特魅力。同时我认识到了绘本教学的特性,它不同于单一的故事教学,绘本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绘本故事中,不仅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得到了发展,孩子们爱上了绘本。孩子们是在情景中学习的,绘本创造了优质的学习情境,学生不再是一味的去听,而是让学生沉浸其中,主动地去思考、去想象。就像南欲晓老师说的: “绘本是满足孩子需要的典范,绘本教学包含在早期阅读中,早期阅读是包含在 语言教学中,要把儿童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当故事成为孩子的一种成长方式,当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书成了我们不离不弃的朋友。而随着更多精美、优秀的 绘本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着实爱上了它。

由辉县市三里屯小学校长张敏执教的二年级绘本《小鸡搬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述农场里的小鸡通过几次有趣的搬家。绘本文字简单,图画以鲜亮的暖色为主调,小鸡搬家让孩子对小鸡的家园周长有了很好的认识。

张艳芳老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表演。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倒霉蛋布拉德》,让学生体验布拉德的境遇;然后让学生阅读接下来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推出可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让自己变得幸运起来。听这样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听课过程中我也像孩子般有一 种跃跃欲试参与讨论的感觉。

易博老师的示范课《避开恶猫的方法》,以绘本故事情节为主线开展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一一对应,让孩子们心中对一一对应有了实践上的理解,并且学会了用一一对应解决身边的难题,应用于实践生活,细细品味 从书中发现许多的智慧。

许淑一老师的示范课《过去人如何数数的》通过有趣的绘本,让学生去了解数字的背景,通过学生间生成的问题,解决问题,对比各种数字的特征,让学生自主深化了解古代数字。并且通过对比引出主线,十进制计数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由来,自然而然的学到关于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学会学习,这是我对本次学习最大的体会。

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 第6篇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有关企业文化的探讨,人们开始从文化视角思考管理问题,从而形成一种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相对完整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被应用于企业实践,从而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文化管理”由此而生。文化管理与以往的科学管理有显著的不同。

首先,文化管理的中心是人,核心是价值观,它的管理方式以“软性”管理为主,任务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可以说,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软性管理使价值观群化,最终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管理理论。

一、 课堂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1.课堂管理的变革历程

(1)关注课堂纪律和学生的问题行为。“长期以来,人们把课堂活动主要框定在教学活动范围,把教学活动的性质又主要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因而人们通常认为,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 [1]在此前提之下,教师的任务是系统传递被列入教材中的知识。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课堂成为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种传统型课堂相当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教师相应地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管理观念,于是,维持课堂纪律、控制问题行为成为了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2)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从新的层面审视课堂管理,开始关注学生的良好行为,产生了被人们统称为“教师有效法”的一系列研究。“这些方法强调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行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方面,即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技能、教师的教学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教师在这三个方面有良好作为时,教师便成为有效教师。”[1]教师有效法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3)关注学生生命价值。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课堂管理除了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有效教学这一工具性的意义外,它本身还具有目的性的意义,即课堂管理不只是一种手段,同时它也有自身的目的: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应有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明确什么是受社会期待的适当行为,什么是不适当的行为,并让学生懂得自己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管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性、自觉性、自控力、坚持性、忍耐性等成熟的人格品质。在此基础上,叶澜提出,课堂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生活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生活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2]总之,课堂生活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课堂管理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向: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从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过渡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发展为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挥。二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意味着课堂要从原先的注重学生现阶段的学业成就拓展到关照学生的整个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使得传统的以控制与维持课堂纪律为特征的科学管理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堂管理正朝向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管理方式转变。

2.文化管理:课堂管理的当代选择

(1)战略管理职能。计划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计划管理发展成了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向前看的管理,它以全局为对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总体发展的需要制定活动的行动纲领。“与通常的计划管理相比,战略管理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组织未来的把握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的量变,而且是从简单的定量思维向更高层次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复杂思维的质变。”[3]战略管理思想应用于课堂管理,就表现为课堂管理既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又要把学生的当前发展与终身幸福结合起来,这是终身教育的题中之义。

(2)学习型组织职能。组织是科学管理的另一项重要职能,组织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表现为学习型组织职能,认为组织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组织,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学习机制”,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4]。学习型组织思想应用于课堂管理,表现为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立“自学习机制”,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这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3)自我控制职能。控制职能在文化管理中表现为自我控制。文化管理以人为管理的中心,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观念人,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因此,在管理中应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表现为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倡学生自主管理。

(4)育才型领导职能。文化管理要求组织领导者具有民主作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特别是重视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提高组织成员的需要层次,并发挥团队的作用。这种领导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着眼于长远发展,从组织文化入手,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增强组织的持久竞争力、凝聚力为目的。这种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要求教师从课堂纪律的控制者转变为课堂文化的引领者。

(5)内在激励职能。激励作为一种科学管理职能,它从一开始就是完全以人作为对象的,其目的在于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虽然组织激励的目的都是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但是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在激励主体的定位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外在激励是以组织为主体、组织成员为客体的,而内在激励把组织成员既当作客体,又当作主体。激励主客体之间的统一,决定了内在激励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激励方式,较之于外在激励更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文化管理中激励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内在激励。内在激励职能体现在课堂管理中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 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原则

1.价值观群化原则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观念人,人的行为受其观念的巨大影响。人的个体行为受其价值观的左右,而人的群体行为则取决于群体价值观,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因此,实行文化管理,关键是培育成员的群体价值观。这个培育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发现和挖掘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价值观念,并通过各种形式使之被广大员工接受的内化过程。这个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即价值观群化原则。

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群体价值观能够使学生的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理想和目标,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目标和追求。群体价值观使得全体学生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促使他们把集体目标的实现作为个人自觉努力的内在动力。

(2)群体价值观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对人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管理学家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一个组织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如进取、保守或灵活,这些价值观成为组织成员活动、建议和行为的规范[5]。课堂的群体价值观构成课堂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3)群体价值观是组织凝聚力的基石,是培养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关键。只有形成了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全体学生才能对课堂产生一致的认同感,进而形成牢固的凝聚力。

2.动态生成原则

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管理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情境或观点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活动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课堂目标,使课堂活动获得成功。由于课堂受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的影响[6],这些影响因素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使得课堂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课堂管理必须坚持动态生成的原则,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课堂问题,以发展的视角进行课堂管理。

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主体,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管理,学会根据环境要求自主选择目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以最终健康、积极地适应环境。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给学生以主动选择的空间,以使他们的主体性能得到发挥,学会选择,学会负责。

4.系统性原则

“课堂是一种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组织系统、物质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的一个具体的整体。”[7]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全局观念,从系统整体上对课堂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调整,以便把各种因素有机协调为一个整体,发挥更大的功能。当出现课堂问题时,要从课堂的整体来分析和把握,从时间、空间与场合,个人与集体,历史、现实与未来,求真、求善与求美等多方面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5.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学生借助于他们所参与的活动而主观构建的。活动性原则要求课堂管理要以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来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6.创新性原则

文化管理本身就是对以往管理理论的创新,它注重于对人个性的发挥,激发人的创造性。课堂管理应遵循创新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课堂管理中创新,主要表现为:创新管理目标,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创新管理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

三、 文化管理视野下的课堂管理过程

1.确立课堂的核心价值观

(1)与教育、教学目标相协调。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因此,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教育、教学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2)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如果不能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则在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课堂行为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影响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

(3)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观。由于教师的价值观是课堂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因此,如果不能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观,势必导致课堂管理活动的混乱。

(4)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课堂价值观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否则难以实现价值观群化,也就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2.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支持系统

(1)物质支持系统。物质支持系统指的是由课堂环境构成的核心价值观支持系统,包括环境的物理因素和空间因素。课堂的物理环境影响师生互动。舒适的物理环境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条件,不恰当的光照、不合适的温度、湿度、噪音、空气污染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课堂中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也影响互动的进行,其中,座位编排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座位编排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物理空间,而且反映了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的差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

(2)制度支持系统。制度对群体价值观的作用影响很大,不同的制度影响不同的价值观。课堂管理制度对学生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它与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群体价值观是否一致,可以说明课堂管理是否真正确立了文化管理的观念。制度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创新制度,课堂要鼓励尝试,宽容失败和犯错。

(3)社会支持系统。课堂的影响因素来自许多方面,使各方面因素和谐互动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社会支持系统就是要取得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家长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共同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贡献力量。

3.在诗意的活动中默化核心价值观

大道无痕,课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学生感受不到被管理。这就要求课堂管理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投身于课堂诗意化的活动中,在一个个充满诗意的活动中默化核心价值观。当师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的时候,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才会产生,课堂才会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芒。构建诗意的活动需要遵循如下原则[8]:

神美原则——关注生命,关注情感,关注发展,歌咏世间真善美;

情美原则——师生之间心有灵犀,彼此热情、真诚地投入活动;

景美原则——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身心愉悦;

形美原则——讲求活动环节的张弛有致,疏密相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4] 张德,吴剑平.文化管理对科学管理的超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 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许俊仪,孔祥桐,于莉.诗意课堂概说.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打造充满文化气息的小学美术课堂 第7篇

一、以文化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调动其潜在的创新能力, 而我们的美术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 不管教学的内容是什么, 都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 学习效率才能成倍提升。例如:在教学“设计房子”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事先拍摄一组照片, 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 让学生欣赏一张张不同时期的房子、有创意的家具、闪烁的灯光等照片, 促使学生在关于房子的历史文化氛围的激发下进行创作绘画。此时, 教师再加以引导:“这些事物都是我们平时见不到的, 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了解就能发现它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时期房子的独特魅力。只要我们善于去观察, 就一定能从生活中发现各种美, 并用自己的双手将其创作出来。”只有学生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 才能主动投入到绘画活动中。

二、合理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教学改革就像一股春风, 吹来了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作为美术教师, 应确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发展的内在潜能, 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尤其对那些学习出现困难或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更应给予关注和信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探究创新。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画汗衫》这一课时, 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怎样的汗衫既实用又美观?”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 进行分类, 然后重组小组, 在汗衫的纸模型上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可以是单幅作品, 也可以是系列作品。完成作业后, 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汗衫的外形来思考它的设计方案, 找出图案、色彩的最佳搭配, 交出最好的设计效果作业。

此外,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进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在练习“植物籽粒拼图”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使他们通过小组形式合作讨论, 发挥集体力量, 集合集体智慧, 万众一心集中解决同一问题。学生在合作过程中, 能表现出强烈的表现力与个性特征, 对相同题裁的内容表现方法也不尽相同, 最终完成一件件完美的作品。由此可见, 完成作业的方式应得到相应改善, 使其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个体走向合作, 并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最终提高作业作品的艺术质量。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启发了学生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锻炼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挖掘地方文化丰富教学活动

所有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美术素材也随处可见, 美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而地方文化素材是美术教学最好的资源和教材。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地方文化, 从而丰富美术教学活动。例如:儿歌童谣是有着悠久历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 由于缺乏传承, 出现逐渐消失的困境。对此我进行了一番挖掘利用, 把《海门童谣》搬到了美术课堂, 让学生在美术课上读童谣、背童谣、唱童谣、跳童谣, 最后用美术语言来画童谣、剪“童谣”、捏“童谣”……通过学习, 学生们更加了解了地方历史, 感受了当时的生活风貌,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游戏内容。在元宵佳节, 我让学生与家长合作制作灯笼、设计灯谜、学做汤圆, 活动结束后把活动内容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画下来, 这样的绘画是对故事的记录, 这样的绘画是真实生活的再现, 这样的绘画是对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展现。这样的教学活动, 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活动能力,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四、教学中引导学生张扬个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张扬学生个性。前苏联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在艺术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应该围绕资源自由观点进行, 特别强调不受成年人干扰的自由, 成年人干扰被认为是对儿童天赋创造力自由发展的干涉。”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可能在表达方式上不够成熟, 思路也比较模糊, 但是却充分展现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例如:有一位学生在画太阳的时候, 将其画成紫色, 教师问:“你为什么把太阳画成紫色呢?”这位学生回答:“因为太阳有紫外线, 所以太阳应该是紫色的。”这就是所谓的“童心者, 真心也”, 教师应珍惜学生的这种童心与真心, 让学生自由发挥, 张扬个性。

在美术教学中, 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任何作品都可以做出多种解释, 就像美国教育学家艾斯纳曾经说过的:“艺术不存在所谓完美的解释。”在期末考试时, 教师要求学生画海底世界,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有的学生说, “我要在海底建造一座宫殿, 让鱼儿在宫殿中玩耍”, 有的说, “我要把海底世界变成巨大的幼儿园, 让鱼儿在里面溜滑梯”, 还有的说, “我要将海草画成黑色的, 鱼儿的眼睛画成红色的, 因为海底世界已经被人类污染了”。这些语言表述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为美术教师, 要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并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任何美术作品的形成都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 不可能在孤立情境中产生。所谓“美术作品的创作情境”, 主要是指美术创作时所依赖的文化环境、创作构思、具体条件等。因此, 在具体教学中, 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层面上, 必须将美术作品融入特定情境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事物、认识美术作品形式的多样化, 意识到美术训练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目的。

让奥运文化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 第8篇

一、更高、更快、更强

在5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 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 过分强调体育的玩具功能, 显示出体育教学改革初衷不协调[1]。在新一轮教改中, 引进奥林匹克竞技精神, 倡导更高、更快、更强, 将这一西方文化理念以发展的模式教育我国青少年学生。在科学监控运动负荷的前提下, 精炼运动技术, 形成运动技能皆培养运动习惯, 使学生勇于竞争, 超越自我, 形成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体育课堂氛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 永远前进, 永远有希望。”这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二、“和”文化

“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内涵, 也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 中国的“和”思想体现在各个层面, 比如国画中的色彩和谐, 生活中我们提倡家和万事兴, 在国际事务中, 我们一贯主张和平共处等[2]。中华文明之所以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一“和”字。因而我们可以说“和”思想是中国人五千年未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将这一文化精髓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 必将为我国90后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文化营养。

1. 价值观的培养

中华文化是“以和为贵”作为价值目标的。“和”是不同事物相互依存, 彼此吸收营养以生衍、以发展的规律。由于是以“和则两利”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 所以中华民族才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关注着他人的发展, 才在自己幸福的同时关注着他人的幸福, 因此才能在上下五千年间生生不息。如果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引导青少年学生读懂“和谐奥运”的这一文化内涵, 那么, “和则相生”, 使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参与运动中, 在谋求自我体质提高的同时, 关注他人的进步,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体育不仅具有竞技功能, 新世纪体育的健身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营造一种我运动我健康, 一起运动共同健康的和谐体育课堂氛围, 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样的体育教育才更有发展前途,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2. 世界观的形成

中国将“和”作为自己的世界观, 主张“和实生物”。中国的世界观主张多元的事物融合, 不是主张单一的东西去产生世间万物。从而可以看出, 中国的思想具有包容性、宽容性、开放性, 而不主张独断。中国的思想主张“和”, 从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可以体会到一种精神:“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志愿者们哼着“来吧!朋友, 伸出你的手, 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的曲调, 展开双臂笑迎五洲四海的宾朋, 展示出中华民族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 君子何患无兄弟也”的天下情怀。一个君子之德的修养, 一个天下皆友的境界, 彰显出中华民族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文化境界。再来看看姚明作为中国的旗手领着抗震救灾小英雄出场, 我国观众对来自各大洲运动员的热烈欢迎, 都是要实现“爱”这个梦想, 就是和平、合作、和达的爱。只有人类是相爱的, 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 认识自己。如何将这种和达、和爱的文化气度、文化境界以及文化底蕴传承给我们青少年一代, 是国人的责任, 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体育教育不仅是狭义的身体教育, 思想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整合奥运文化遗产, 使其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 贯穿到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在发展中小学生体适能的同时, 融入民族的世界观教育, 促成我们后代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

三、成功与失败

经过16天激烈的争夺, 第29届奥运会成功地落下帷幕, 302块金牌各有归属, 中国队也首次超越美国队在金牌榜上傲视群雄。这16天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冠军的诞生, 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水立方里美国人菲尔普斯独揽八金缔造亘古奇迹, 神奇鸟巢更是诞生了博尔特这样一位连破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项世界纪录的神人。同时, 在这16天里也有一些人和事迹让我们感动, 他们可能不是冠军, 他们也没有金牌, 但他们的故事也将和神奇的菲尔普斯与博尔特一样, 写进奥运会的历史中。首先让我们记住一位伟大的母亲, 代表德国出战的33岁哈萨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 她像其他许多女子体操运动员一样, 十几岁参加比赛, 二十几岁选择退役、结婚、生子。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她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这是在治疗上需要花相当多金钱的疾病。为此已经退役六年的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 四处参加比赛挣钱为自己的儿子治病。过去几年里, 国际上大小的体操赛事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好的治疗环境, 丘索维金娜移居德国并转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参加国际比赛。体操世界杯、世锦赛以及奥运会的赛场上, 人们又看到了这位老将拼杀的身影, 2008北京奥运会上, 丘索维金娜再次出场,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今年已经33岁的老将在跳马比赛中摘得一枚银牌, 这也是德国女子体操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唯一的收获。33岁的丘索维金娜不仅故事感人, 运动水平也丝毫不比那些年轻的小姑娘们差, 在登上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她不是金牌的获得者, 但她是一位成功的运动员, 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在奥运史上谱写了人类真爱的一笔。让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射击选手杜丽, 在痛失奥运首金后, 她调整状态, 顶住压力,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 最终为祖国赢得了一枚金灿灿的奖牌。一届奥运会, 短短16天, 杜丽经受了失败的考验, 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本届奥运会上还有数不尽的英雄, 我们为北岛康介喝彩, 为古亮子叫好, 为宾德拉欢呼, 也为埃蒙斯扼腕。奥运比赛场上, 英雄从来不仅仅是“胜利者”, 在百年奥林匹克历程中, 长留在人们脑海中的英雄, 不仅仅是登上领奖台的选手, 因为参与比比赛更重要。奥林匹克是集体的狂欢, 更是个人的舞蹈, 是灵魂的绝唱。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都是英雄, 都能唱出自己的旋律。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何尝不是经历着无数的成功与失败的历练, 犹如棵棵树苗在风雨中积累着岁月的年轮。失败是教训, 是为成功的积淀。成功是经验, 是无数次失败的量变。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奥运成功与失败的鲜活实例, 可作为教育资源, 培养我国90后莘莘学子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正确人生观念。

虽然轰轰烈烈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结束了, 然而它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将伴随人类踏上和爱、和美、和达的和谐旅程。我们应将这些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让奥运圣火照亮我们90后学子成长的奋斗历程。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赖天德, 陈雁飞等.关于完善《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建议 (上) .体育学刊, 2007 (3) :1~4.

让数学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第9篇

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从历史上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如柏拉图、泰勒斯和达·芬奇、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义务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什么是数学文化呢?狭义地说,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地说,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

由于部分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内涵认识有偏差,在课堂中只认同数学是一门技术,习得、模仿、练习、熟练化便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强势语言。随着数学知识的增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却渐渐淡化。要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思想,从数学学习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享受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作用

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让数学课堂彰显文化的本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对渗透数学文化策略的研究,可以揭示数学文化内涵,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使数学更加平易近人,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以致终生受益。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教师首先要学习数学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对教材中有关数学史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思考如何灵活组织数学活动,渗透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感悟数学文化,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欣赏数学美,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等,丰富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提高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几个策略

3.1 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数学的历史蜿蜒曲折,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打开数学发展史,见到的分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数学教学中有理由、也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数学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探索先人的数学思想,使得数学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的传播。

如《年、月、日》一课,以前大多不过是在记忆大小月份的方法上做文章,如拳头数月法,谚语等等。如果设计先让学生选择大小月的设置,再介绍关于大小月来历的传说,相信学生有了对这段传说的了解,要记忆大小月份就更加容易了。

3.2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数学与多个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培根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

利用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例如,在《几分之一》一课中,可利用美术上的“三庭五眼”来学习三分之一,五分之一,让学生在感叹美术的神奇中体验分数。

3.3 展示教材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只有用于社会实践、融入大众文化的学科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科。“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存、贷款利率结算”等等都在向人们呈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从生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意义得到进一步体现。

3.4 让学生欣赏、理解和创造数学的美

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斯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已是数学文化生活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挖掘出来必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事物,如:数字、字母、汉字、标志、图案、国旗、树叶、动物甚至人体等都存在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去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体会对称的稳定、协调、和谐给人带来的舒适美观的感受。

课堂是一切教学研究的试金石。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觉有意识地关注、领悟数学文化的价值,才能不断推进数学文化的发展。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润泽心灵,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方延明.关于数学文化的学术思考.[J]自然科学,2001(1).

小学课堂管理文化 第10篇

一、创设活动情境, 参与数学

数学知识、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数学资源, 我们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 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探究活动。如:教学“6、7的分成”时, 创设“小猴分桃”的活动情境;教学“>、<、=”时, 创设“森林运动会”的情境等。在数学教学中, 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体会无处不在的数学足迹, 了解数学的应用, 体验数学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感受数学的应用之美。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体验数学, 感受数学文化, 进而有助于构建数学课堂文化。

二、营造人文环境, 感悟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 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 使学习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亢奋、高效的状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较短, 在外界的干扰下容易分散, 要想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数学课堂中来, 课堂氛围的营造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即良好的人文环境, 是学生能否沉浸于数学情境中, 自觉地在数学实践中获得体验, 在潜移默化中感悟, 在探索中进取, 在活动中求知的关键。如一年级“十几减9”的教学时, 教师创设“小熊过生日买水果请客”的情境,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9。接着探究12-9的各种算法:有的同学用12分成10和2, 先算10-9=1, 再算1+2=3;也有的同学把9分成2和7, 12-2=10, 10-7=3;还有的同学想到9和10很接近, 12-10=2, 2+1=3, 等等。一年级的学生, 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 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 有简洁的, 也有巧妙的, 当然也有幼稚的“掰手指”和“数小棒”。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个成功者的地位,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应营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环境,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任、关爱和尊重,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三、渗透数学思想, 运用数学

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在小学阶段, 很多思想方法包含于数学的方方面面。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 就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把一个学生还没有学过的图形, 经过剪、移、拼等方法, 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小学阶段, 类似的还有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的转化、单位“1”的转化等。在问题设计中, 要尽可能地渗透数学思想, 以生活中的事件为蓝本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 启发学生运用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 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灵活恰当地运用转化思想方法进行教学,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积极参与实践, 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创设仿真的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 使其从实践中获取对数学真实的体验, 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同时也是构成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自主参与, 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品位之我见 第11篇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文化现象,是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的过程。儿童语文学习应立足于儿童的自然属性,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着眼于培植语言的直觉,催生语言智慧,激发儿童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使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变成享受。从教育者提供的支持性环境的角度,从名师经典教学案例中赏析语文课堂文化品位、惊叹名师教学艺术高超的同时,可寻求出课堂文化味的源发处。正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所指出的:“名师所以著名,还在于他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他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有此功底,运用教学方法,随心所欲,教学机智,随处可见,得心应手者,得心方能应手也。”好一个“得心方能应手也”!

小学课堂管理文化 第12篇

一、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是新课改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 应该大力提倡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和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探索的活动, 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活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数学知识, 去感受数学的世界, 去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从而认识数学不仅仅是一堆符号和规则的简单罗列。例如:数的概念扩展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及其运算、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等等都可以选择这一教学方式。

二、重视数学交流, 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间能力”

所谓“文化间能力”, 是指有意识地交流一些无意识的暗示以及不同于自己文化方式的习惯的能力。我们知道, 数学是一门价值无比的科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重要原因之一是数学能够以非常简明、精确的方式去表达和交流。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交流 (语言的、图示的、动作的) , 不仅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而且可以使“数学文化”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旅游计划》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 制定旅游计划, 并请小组代表向大家汇报各自的旅游计划。各个小组的汇报交流, 可能会五花八门, 但也精彩纷呈, 并且不乏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整个交流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 共识、共享、共进,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交流, 大家制定的计划更加完善、周密。知识, 在交流中增值;思维, 在交流中碰撞;情感, 在交流中融通。数学文化的传播,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规范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拓展思维, 学着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数学, 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挖掘数学文化精髓

知识可以忘记, 但方法可以使人一生受益。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 只有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有形”地写在教材中, 而是以隐含的方式融入在数学知识体系中, 是“无形”的, 它的渗透更多的是靠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的领悟。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 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巧, 有哪些容易犯的错误, 该记住哪些经验教训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认识, 对数学的理解有质的飞跃。

例如, 一年级中有这样的填数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中填入一个合适的数, 其中蕴含着变元思想。符号“□”在这里只起“位置占有者”作用, 若把它换成“x”, 则上述题目就变成了不等式, 变元“x”就有确定的取值范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内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最多能填几个?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会逐渐掌握这类题的本质, 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变元这一思想的精髓。

四、沟通学科联系, 领略数学文化的活力

数学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以开放的姿态展示其与自然、与社会、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影响人的心灵。

比如:教学《观察物体》时, 教师可以通过古诗 (配以课件效果更佳)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并在提问后再引入新课。只看物体的一个面, 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会有不同的感受。要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 才能知道它是什么物体。像评价一个人一样, 不能只因为一件事情就判断他的好坏, 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综合评价。

教师用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导入新课, 感觉浑然天成。学生在享受语言美的同时, 想象画面, 激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把原本单一的数学课堂变成为数学与文学、自然互动的综合舞台, 充分扩展了数学所蕴含的文化特性。

五、情感升华, 体验数学文化的“美学原则”

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数学中公认的一种评价标准。数学文化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告诉我们, 数学富有思想、智慧, 它能使人聪明, 使人理性地面对自然和社会, 使人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突出数学的文化功能, 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体验数学文化之美,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

数字本身有着深刻的美。数字和一些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 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十个数字:一帆风顺, 梅开二度, 三思而行, 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 六根清净, 七情六欲, 八面玲珑, 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 等等。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更不乏数字美的佳句。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夸张。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数字深化了其时空意境。

另外, 在小学数学中, 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体现了对称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影子, 我们要及时发现这些美, 并把美的信息带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给我们的学生以情感的升华。

上一篇:水稻病虫下一篇:教育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