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

2024-07-10

新民主主义社会(精选12篇)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1篇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含义与时间跨度

在讲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含义与时间跨度”时, 一般先交代清楚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进程。 图示如下:

1840年~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以1919年 “五四运动” 为界可以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学设问:同学们, 1949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了吗?

同学讨论:有一部分学生说肯定是社会主义,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无产阶级肯定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样才能巩固革命果实。 也有一部分学生持反对意见, 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理所应当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从教学实践看, 同学们对1949年的社会性质很模糊, 不清楚这个时候中国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鉴于此, 萌发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 试图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1.含义

1949年建国, 意味着三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对此, 可以联系第二章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关于中国革命两步走进行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 这也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 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完成中国革命的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式象征。 但这只完成了革命的第一步,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2.时间跨度

从图示可以看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即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1]。讲解时, 首先设置问题:同学们, 人类社会一共有几种社会形态? 有同学说六种, 也有同学说五种。 教师进行解释, 并归纳: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有五种, 即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 教师设问: 这五种社会形态里能否找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形态呢?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新民主主义社会, 以此解释它不属于这五种独立社会形态中的任何一种,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其次, 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那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又该何去何从呢? 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底是社会主义社会, 还是资本主义社会?

(1)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这里设置互动话题: 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 不立即建立苏联式社会主义? 第一, 从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看, 总是后面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比前面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更为先进和发达。 资本主义只有在充分发展起来之后才能建立社会主义, 即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没有资本主义的基础, 不能立刻建立社会主义。 第二, 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无论何种社会形态, 在其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 是绝不会灭亡的;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完全成熟之前, 是绝不会出现的。 社会主义的胎胞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母亲。 那么问题是中国有没有用社会主义的胎胞呢? 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看出:中国一直是两半社会形态, 特殊的国情使得其没有经历纯粹的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如果直接建立社会主义, 就是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没有资本主义这个母亲的胎胞, 是无法孕育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 综上, 新中国成立后, 不能立即建立苏联式社会主义。

(2) 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设置互动话题:资本主义道路为何行不通? 这点可以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建立的必然性。

第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 帝国主义凭借武力和外交在中国拥有种种特权, 抢夺中国的原料和市场, 民族资产阶级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另一方面, 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气, 担当不了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成功了, 但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篡夺。 由于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第二, 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 帝国主义侵略是把中国变为其肆意掠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其奴役与瓜分、掠夺与倾销的本性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 它绝不允许中国走上资本主义, 走向强大, 进而与之抗衡、竞争。

第三, 中国封建主义势力不允许。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又一个主要障碍。

其一, 中国封建主义依附于帝国主义, 又与军阀专制的国家机器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其二, 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明显优势。 封建土地占有制, 使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 而从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看, 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之后, 即资本主义是封建主义的掘墓人。 中国封建势力绝不允许走资本主义。

第四, 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允许。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中国的无产阶级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提前登上历史舞台, 担当历史重任, 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 但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使无产阶级提前勇担历史重任。 虽然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但是革命的领导者无产阶级和中国革命的主要参加者即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是绝不允许把革命果实拱手相让的, 于情于理都让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无法接受。

综上, 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向资本主义过渡。

2.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这个问题讨论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年) 的过渡性特征, 即新民主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

(1) 资本主义因素。 经济领域: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其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 具有资本主义因素属性。 这里着重分析一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也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即民族工商业, 新中国成立建国后继续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 。 互动话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让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这里引用毛泽东的一段话解释:“我们对于私人经济, 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 不但不加以阻止, 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 因为目前私人经济的发展, 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需要的。 ”[2]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 发展资本主义, 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利用民族工商业现有工业基础、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 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 有利于国计民生。 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国家政权。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参与了中国革命。 革命成功之后, 对革命同盟者理应适当给予政治地位的考虑。 文化领域:存在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

(2) 社会主义因素:经济领域:以国有经济与合作社经济为主导。 这里国有经济主要来自三个组成部分:没收官僚资本所得、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所得、 解放区的原有经济。 政治领域:工人阶级的领导。 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保证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三、结语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它与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是有区别的[3]。 为什么中国会存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关键还是由中国当时特殊历史背景和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使其先天不足, 难以担当历史重任。 时势呼唤新的阶级的出现, 中国无产阶级顺应历史潮流, 提前登上历史舞台, 担起历史重任。 这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前途必然走向社会主义。 但这绝不意味着1949年中国就是社会主义。 因为是在两半社会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 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基础。

摘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 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较为吃力。本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含义与时间跨度、过渡性及其特征等层面进行探析和思考, 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教出版社, 2015:66.

[2]毛泽东选集.Vol1:133.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2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参考经典作家们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及发展,和马克思中国化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及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时间顺利的角度,归纳性的终结及辩证的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关键词建设 社会主义

引文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1]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早期荷兰、法国有一些社会主义者,希望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由其所起草的党的文献中看到有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未来社会的详细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慎之又慎,他们不愿意做“未来学家”,认为像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描绘得愈细,他们的学说就愈陷入空想。1893年,恩格斯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对未来社会组织方面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时说:“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从宏观上对未来社会做出某些预测。这种预测集中表现在恩格斯所著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第三章中。在这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发展趋势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做出科学预测。这种预测没有实践依据,完全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1)生产力高度发展;(2)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3)对社会产品进行有计划的指导与调节;(4)实行产品经济(5)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6)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自行消亡;(7)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过实践检验,这些预测的基本点是正确的,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当然,也应指出,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恩格斯的个别论断,如在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商品和货币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开始消亡等,有些为时过早,应当通过实践有所修正。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严格遵循着他们自己提出的“在批判旧世

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原则。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研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的构想。恩格斯曾说: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剥夺私人对生产的管理权,代之以有计划的社会管理;竞争将被联合所代替。恩格斯还强调指出第一个特征是最主要的。他说:“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所必然引起的改造粘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3]这里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要求后人一定去执行他们曾经提出的原则和设想,相反却明确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4]而且,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但历史实践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革命大多数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科学地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列宁除了肯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之外,他说:“我们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但显然,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比马克思恩格斯更加切合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这表明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了一步。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的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列宁认真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思想。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明确地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践的需要,他的主要精力是在探索苏维埃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对于完全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是个什么样子,列宁在1918年以前基本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随着十月革命后革命实践的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些变化。根据苏维埃俄国的经验,他做出了以下新的结论:社会主义所有制有两种形式。即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向社会主义过渡还需要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市

场、利润、经济核算等范畴仍然起作用,按劳分配不是建立在从社会储存中直接供应和产品直接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和贸易;还存在着劳动的社会差别,在社会主义阶段,还需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需要军队和各种行政管理机构。列宁的这些结论,对于指导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3.马克思中国化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及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近代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的中华民族跌入谷底,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我们。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豆剖瓜分的境遇。在那段漫长的黑暗时期,作为中国人曾经是个耻辱。多少仁人志士,各种党派、学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寻求着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无一能够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了这一状况。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所谓“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就是说,以这一时间点为标志,不但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自明朝中叶以来几百年中华民族衰落的历史。旧中国的落后、衰败,不但来自外患,而且源于内忧。长期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偏离了世界文明大道,与欧洲强国逐渐拉开了距离。曾经有过的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辉煌。这种衰落的趋势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埋葬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才有了根本扭转。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实现了由衰至兴的历史转折。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就不停顿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在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这一转变,把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引导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意义重大。当初,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进步的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的丑恶和残酷,希望寻求一种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这一人类理想的实现

有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能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马上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曾经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当然不愿意经历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但毕竟还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搞的。而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尽管历经曲折,但毕竟让我们党搞成了,坚持住了,而且越搞越好。这确实是个伟大的创举。中国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果断摈弃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在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许多新思想,比如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思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思想等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及其历史教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

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前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在当代中国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宗旨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揭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方法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

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的十七大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归结起来说,中国共产党9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顺应不断变化了的中国实际的形势中,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现在理论界通常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合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40-754 页。

[2]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104页。

[3]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所必然引起的改造粘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7页。

体制的社会主义与道义的社会主义 第3篇

国企的盈利与私企的税负

本来,关于国有企业的讨论早该尘埃落定了,过去十几年风起云涌的改制浪潮已经是对国有企业的否定。之元的新颖之处,在于提出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有利于私人经济的发展这个命题,这是以往对于国有企业的讨论中没有涉及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国有企业存在的目的是消除剥削;在中国,国有企业还担负着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任务。之元的观点不同于这些传统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它和基诺瓦尼·安瑞吉(Giovanni Arrighi)在《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中关于中国式资本主义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处。安瑞吉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采纳的是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即国家是“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1] 而中国的资本主义采纳的是斯密意义上的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即国家不是任何阶级的工具,而是通过鼓励市场的发展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之元提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安瑞吉观点的具体化:如果国有企业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能够减轻私人企业的税收负担,则发展国有企业就有利于市场的发展。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观点,同时也是一个颇难反驳的观点。

我们大体上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要盈利,要么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要么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在过去的几年里,国有企业实现了巨额盈利,例如,全部约12万家国有企业在2007年的盈利总额达到1.62万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然而,这些盈利中的64%是146家央企贡献的;在规模以上的国企当中,央企的贡献更大,达到规模以上国企总盈利的9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地方所有的国有企业要么没有盈利,要么发生了亏损。那么,央企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我们都知道,那是通过它们的垄断地位或国家的扶持实现的。但是,用这个理由并不能反驳之元的论点。

从垄断方面来说,一些行业带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即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企业越大越有效率。而央企,特别是盈利巨大的央企,如石化和电信企业,都是自然垄断的行业。对于这些行业,想通过竞争来削弱垄断企业是没有用的,恰恰相反,竞争的结果就是导致行业的集中。限制垄断企业的权力只能通过政府规制,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私人企业来获取垄断利润,还不如换上国有企业,因为政府可以把后者的利润直接用于公共目的。如果这些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能够像之元所说的那样,减轻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税收,则我们又多了一条赞成国有企业的理由。

从政府扶持方面来说,我们虽然知道这会降低国有企业的效率,但是,如果国有企业因此创造的财富足以弥补其效率损失并降低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税收,则政府扶持是值得的。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扶持,任何一条商船后面,都有国家武力的影子。中国当然没有重复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如果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为了保护市场健康和快速的发育,则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对。事实上,如果这种干预能够让所有人平等地享受其结果,它就好于国家只是“管理资产阶级的公共事务的委员会”这样的模式。当然,国有企业员工因为国家的保护而受益,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看作是国家执行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市场经济中的国企软预算约束问题

要反驳之元的命题,我们首先还是要回到对国有企业的经典讨论,追问国有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问题。国有企业无法避免的根本问题是软预算约束,即当它们投资失败的时候,它们总是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有官员得意地说,“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儿子”,并认定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更可靠。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儿子这一点不假,但是,它们是否更可靠却不一定。它们既然是儿子,国家这个父亲就有义务照顾它们。如果儿子争气,会给父亲带来荣耀和物质回报。但是,我们都知道,代际之间的爱从来就是单向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而儿女对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把这种爱的单向关系运用到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关系上也是恰当的:国家有义务给予国有企业无条件的帮助,而国有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这种情况下,国企的激励结构是扭曲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盈利的可持续性因此没有保障。三大石油公司这些年的盈利因为石油价格大涨而迅速增加,社会上要求分红的呼声很高;但是,不要忘了,在石油价格涨起来之前,三大石油公司是亏损的,政府每年都要给它们提供巨额补贴。国有企业的其他弊病,如人浮于事、缺乏内部激励机制等等,都可以通过竞争和内部改革得以医治,但是,软预算约束却是国有企业无可救药的顽疾,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前面给出的数字表明,绝大多数地方国企都没有盈利。这些国企之所以能够生存到今天,一定是因为地方政府认为它们能够为地方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相比央企,它们的垄断地位不够强大,不足以抵消效率低下带来的损失。现在再搞国有企业,给政府带来负担的可能性远高于给社会带来收益的可能性。

之元可能会反驳说,金融危机政府的救市行动表明,即使是资本主义企业,也存在软预算约束的问题。然而,这种软预算约束和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有着本质的不同。美国政府之所以要救AIG,是因为40%以上的美国家庭和它有业务关系,救AIG就是救美国人民。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指望美国政府去救它们,哪怕它们很大──雷蒙兄弟公司很大,但美国政府并没有救它。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天然就要求政府救助,哪怕它们失败之后对全社会的影响很小。

之元可能还会反驳说,现在的国企和过去的国企不一样了,现在是市场经济,而过去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数量是有限的,不会产生大面积的软预算约束问题。但是,恰恰是在市场经济中,国企的软预算约束可能变得更为严重。这一是因为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因为政府可以比较轻松地获得支持失败国企的资金。在目前,多数资金来自于银行,尽管地方政府不拥有银行,但总是可以找到办法说服银行给自己的国企贷款,这样就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地方政府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重庆,政府主要通过经营土地获得盈利,但这种盈利模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对城市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都是严重的后果。

反驳之元的命题,我们还可以追问,国有企业的功能是否就是不可替代的?既然建立国企的目的是筹集资金,那么,为什么不能用BOT的方式直接引进私人投资呢?这样不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私人企业的征税吗?宁波至上海的跨海大桥可以由私人资本参与修建,为什么重庆就不可以做BOT呢?我想,这里的根本问题是政府是否相信社会的问题。我不反对政府在协调社会力量方面的作用,但是,像重庆那样大力扶持国有金融公司的做法,是在以政府代替社会。国有金融公司不仅对私人企业有挤出效应,而且向社会灌输了一种思想,即政府比社会能够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回潮,也是近些年来政府作用加强的具体表现。这种回潮对中国有相当的危险性,它不仅是对1980和1990年代改革的否定,而且将把中国引入歧途。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皇权思想和精英治国理念,尽管在一定时期它们有可圈可点的优势,但民众的发展却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民族创造力的丧失。

体制的社会主义与道义的社会主义

体制的社会主义──即建立在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我不是一个哈耶克的崇拜者,但赞同哈耶克对体制的社会主义的批评,即它无法解决如何为计划收集必要的信息的问题。哈耶克预测,体制的社会主义必然导致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历史不幸被他而言中。我们已经放弃了计划经济,因此可以避免“通往奴役之路”,但是,保留国有企业的目的──按照我的理解──是为了方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实质上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并不必然是坏东西,如果国家真的像安瑞吉所说的那样,意在建立斯密意义上的市场导向的资本主义,则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可以接受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新的诠释。

市场经济是核心,社会主义是定语,这是我们自1993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以来所达成的认知,目前的争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从安瑞吉的理论来理解,社会主义可以认为是“以社会目标统领市场的运作”。在亚当·斯密的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中,政府的目标是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目标应该更广泛,应该以全社会的利益为导向。用我个人喜欢用的词,就是政府应该成为一个中性政府,即一个不偏袒任何社会集团或组织的政府。这样的一个政府不必是无私的,而是通过实现社会目标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市场被证明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经济制度,因此,一个中性政府保护市场的发育。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国有企业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政府有各种其他手段可以达到保护市场发育的目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本身可能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由于和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可能改变政府的中性性质。

但是,我愿意看到的社会主义,比上面所讲的中性政府的内容更多一些。体制的社会主义失败了,但道义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所谓道义的社会主义,就是回到《共产党宣言》,创造一个充分发挥每个人能力的社会。个人能力有差别,但阻碍个人能力发挥作用的不是个人能力本身,而是个人所掌握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道义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使个人能力免受资源的约束。市场无法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市场往往放大资源约束。这就要求国家进行再分配,以矫正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对个人能力的约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4篇

“人道”一词由来已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左传》云:“天道远,人道迩”。《礼记》云:“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照此看来,所谓人道,也就是人之道,是人所当行之道,是人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今日的“人道”,它仅仅是“人道主义”概念中的“人道”,因而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亦即人道主义的道德原则。关于“人道主义”这种思想体系,众说纷纭。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写到:人道主义是“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沙夫说:“所谓的人道主义,我们主要指的是以人作为思考对象的体系,这个体系认为人是最可贵的财富,它力图保障人在实践中享有幸福的最美满的条件。我国学者认为:“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它的基本原则是“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人本身是最高价值或尊严。一方面,人本身是最高价值,是因为人对于人具有最高价值。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本身是社会及其发展等一切事物的目的;社会等一切事物不过是为人本身服务的手段而已。所以,人们大都将“博爱”或“把人当人看”与“人本身是最高价值”并列为人道主义根本特征来界说人道主义。用一句话简单地说,人道主义就是主张要把人当作人来看待。人本身就是最高目的,人的价值也在于他自身。

人道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的历史的。与资本主义结合便成了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便成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一般指追求人道和合乎人的尊严的生存方式的一种努力。在人类历史上,人道主义是这样一些思想和努力的总和。这些思想和努力是建立在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基础上的,其目的在于全面的培养,自由地运用和发挥人的创造力和能力。最后,高度发展人的社会,使整个人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自由。

上述人道主义是我的个人见解,其理解上有些晦涩。至于马克思与人道主义的关系更是数年来遗留下来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甚至有人称之为“现实人道主义”“实践人道主义”等等;而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不同的思想体系,不能混为一谈,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是截然对立的,分别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关键看如何理解人道主义。如果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其核心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那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不是这种人道主义,不但不是,还要对之进行批判。如果把人道主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思想,也就是宽泛意义上的人道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肯定是人道主义,因为对人的终极关怀是贯穿于马克思各个阶段思想的,也是马克思一生的事业和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包含许多内容,人道主义是其中一部分。人道主义分为自治人道主义和他治人道主义,马克思是一种自治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遗产同工人阶级相结合,把它具体发展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伟大目标。这个阶级绝对命令不仅建立在人道思想之上,而且也建立在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之上;这个使命就是“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并建立能使从剥削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在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劳动和社会活动过程中,自由地发挥他们全部人的本质和力量,与此同时,发展他们的人的尊严和个性。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最高形式,它最能体现人的价值,是人类的最全面解放。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与以往各种形式的人道主义有着质的区别。它建立在新的社会制度之上的,是符合作为社会主义创造者工人阶级历史作用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包括整个人类的利益。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依据的,它考虑人的实际需要,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并且懂得,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完全改造为前提的。在认识人的劳动的创造性作用方面,马克思列宁丰富了人道主义,并使其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它是当代的人道主义,是在反对资本主义斗争中诞生的。自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革命积极性和斗争性的特征。社会主义将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实现。在社会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可逾越的对立消失了。马克思把共产主义规定为“实现的人道主义是行动中的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当今社会中的核心以人为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的人道主义贯彻的很彻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它作为党和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根本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样贯穿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主体与客体、科学与价值、整体与部分有机统一的方法论出发,从深层次中国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把握住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核心和整体趋向,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决定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同时也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总之,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全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为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可靠保障。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威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全球性问题。究其原因,纷繁复杂。其一,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强大的压力。人口的增长对物质需求和能源的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过环境供给的资源和净化废气物的能力,进而出现了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其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的速度超过的开发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补给再生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速其耗竭的速度。生态意识薄弱,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其三,传统生产模式,只追逐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目光短浅,殃及子孙后代。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触动人心、相当震撼的科幻《2012》,电影中宣传“世界末日”在12月21日将会到来,仿佛在映照“玛雅的预言”。在预言中就曾经说到:“2012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当然世界末日根本不存在的。但影片却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不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最终人类会毁在自己的手里。更别提什么人道主义,什么可持续发展,什么科学发展观,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恒发展的主题,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才能得以实现。长久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工业文明,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许多发展都是通过掠夺自然来实现的,使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尖锐。我们也曾经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服务。目前造成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技术装备落后,因而我们必须实行科学的管理,严格限制高能源、高消耗、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的开发,提高科技含量,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此外还要引导全社会共同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建立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最终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先进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号召一切被压迫的人们起来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解放而斗争,进而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摘要:从哲学的观点来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它是具体的、历史的, 与中国当代国情相符合的。通过分析人道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来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及其核心内容。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坚持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自然环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道主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俞可平, 李慎明, 王伟光.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赵士发.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关于马克思人道主义的论争[M].上海:三联书店, 1981.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5篇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共同携手,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空间,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共同的利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共辱共荣,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们从历史正反面的经验教训中深深懂得:团结是国家富强之本,是民族振兴之本。任何时候都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团结,维护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已深深地印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繁荣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为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与兴旺繁荣提供坚固的思想纽带,可以把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凝聚人心,振奋人心,使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共创大业。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团结协作,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群众的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极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旗帜鲜明、极具针对性地昭示了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践行的价值观,对在全党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操守,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客观的价值事实或价值关系在人们的主体观念种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种能动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传授给群众,并使群众将之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对全社会各个层次的发动,使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升华, 道德意识和价值情操发生整体性, 前进性飞跃,达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动作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1-23.

[2]李亚彬.高扬旗帜统一意志凝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7-03-01.

[3]赵存生.熔铸和谐中国之魂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07-04-06.

[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N].人民日报,2005-10-31.

[5]钟青林,张国斌.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问题[J].理论界,2004(1):64-65.

[6]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一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2-20.第01版.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6篇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开放的发展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考验,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民主社会主义一些国家的成功典范使得国内一些人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理论产生了质疑。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加以强调和区分,达到厘清人们头脑中的困惑之目的,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

民主社会主义又称社会民主主义,它是当代西方国家较为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称,他们主张社会改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提出的“修正主义”,在书中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的修正。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因此工人阶级不必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通过革命手段才能取得政权,而只要通过议会斗争就可以使资本主义逐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法兰克福宣言》,第一次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而他们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民主加社会主义和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意思,而是为了攻击社会主义国家“不民主”。在经济上,他们主张不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主张在保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征税、建立职工基金等一点一滴的改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法兰克福声明》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把人们从对占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少数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的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同重要生产领域内……私有制的存在是相容的。”在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上,既有民主社会主义的,也有凯恩斯主义的,例如,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等等,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改良。通过以上观点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实行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它实际上属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

在当代,有些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民主社会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经济方面,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因此,我国长期以来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实现了公有制条件下的经济高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强调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政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绝不会像西方一样实行两党或多党制。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办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坚定地表明我们党的立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决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思想的多元化倾向。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就很难保持国家和社会的安康和稳定。苏联剧变、东欧解体以及南斯拉夫国家的分裂都向各国昭示着除了经济和政治的因素外,具有巩固的指导思想是维持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通过不懈的努力,党在十七大中终于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引领中国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因此要努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制西方多元化的思潮,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中国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在这一实践中取得了各方面的巨大成绩,但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无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而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缺乏了解,民主社会主义才有机会对我国进行进攻和渗透。因此,要铲除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存在的土壤,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发展和强大,只有我们在政治民主、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才是回击民主社会主义恶行的有力武器。因此,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争取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正如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十七大报告再一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富强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中国的历史向党和国家证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同样行不通。因此,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之下加以解决,并从理论上划清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坚定不移地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使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早结束原因初探 第7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中国应该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毛泽东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对这一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设想。他认为, 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和政权的基本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这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国营经济、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 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 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 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 为广大劳动人民服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 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但是不可易移的必要的形式。”建国前后,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过新民主义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更加具体明晰了。

2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逐步中断

1952年,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理解出现了转折。他认为, 新中国成立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开始。1953年12月, 在经他审定和修改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 概括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即“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随后, 在这一总路线的指引下, 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并在三年左右的时间迅速完成, 中国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对比“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原来的设想作了较大的改变:

2.1 在何时进入到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发生了变化

按照毛泽东原来的设想, 革命胜利后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再逐步向社会主义转变, 但自1952年9月以后, 毛泽东认为应从现在起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并批评“将来突然转变论”。总路线提出只要经过十几年时间, 社会主义就可以基本建成, 而且把过渡的起点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5年毛泽东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改成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基本停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2.2 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 也发生了变化

对私人资本主义不再讲利用、限制, 而是讲改造、消灭。主张变个体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变私人资本主义为全民所有制。到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提出总路线的目标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 使小生产也绝种。”这是总路线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实质性改变。

3 新民主主义论中断的原因

3.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实践中的不彻底性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长期革命实践中, 他善于把马列主义深奥的理论变成中国革命斗争的行动指南, 赋予这些原理以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其中重要理论成果。然而由于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及认识水平的局限, 使这一理论在构建未来社会的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和不明确性, 带来了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彻底性而最终放弃。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之所以“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 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在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进一步分析道, “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残酷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发展, 束缚着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破坏着广大人民的财产。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则正是解除这些束缚与停止这种破坏, 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一个共同生活中的个性, 能够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民生计’, 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这些论述清晰地反映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任务是发展落后生产力, 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工业化、社会化, 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这里蕴含着社会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观点。然而, 在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中共中央领导人讨论新民主主义主要矛盾时, 刘少奇明确提出:在包含着几种经济成分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中, “基本矛盾就是资本主义 (资本家和富农) 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胜利后, 这就是新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肯定了刘少奇的提法, 并且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 他一边把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视为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边又指出:革命胜利后中国存在着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国外“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两种基本矛盾, 这样就出现了中心任务与主要矛盾规定不相一致的“二元论”。即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相脱节。理论中存在的这个问题使长期从事革命斗争的毛泽东在建国后的实践中陷入两难时, 再次把“阶级斗争”放在首位, 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3.2 苏联的影响

苏联实行的是列宁过渡时期的理论, 尽管1921年列宁改变了原来对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作用的认识,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只可惜列宁去世早, 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即中断了。“二战”后, 两大对立阵营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巩固, 为了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抗衡, 极力使东欧、东南欧及亚洲一些刚刚脱离资本主义体系的国家, 过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加入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去。而毛泽东要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属于资本主义社会, 也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国家形式, 这显然不符合斯大林的想法, 引起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的若干偏见, 苏联派来的专家也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批评, 指责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采取的是调情的政策, 流行着阶级斗争熄灭论的观点, 城乡都存在着资本主义完全复辟的严重危险。这个批评出自“老大哥”苏联之口, 在当时是有相当份量的。在这种情况下, 毛泽东为了回避走南斯拉夫之路的嫌疑, 不得不马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3.3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国有经济发展壮大, 促使毛泽东改变原定社会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 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也大有好转。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52年, 国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4.7%上升到了56%, 公私合营和加工订货从9.5%上升到26.9%。国民经济中公私比重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国营经济的倾斜, 这使毛泽东感到有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机遇, 认为可以依靠国家政权力量提前开展社会主义的“全线进攻”。

总之,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党在过渡问题上出现了“左”的倾向。今天, 中华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认真总结建国初期轻易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教训, 对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内容之一, 在实践中也证实了其理论的正确性。但是,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 毛泽东过早地提出了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的总路线, 中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3]项东.试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中断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J].淮北煤师院学报, 2001, 5.

[4]郭文深.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 2001, 6.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8篇

一、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属于生态政治学, 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用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补充主义, 试图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505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重建”和人与人关系的“社会重建”, 他们认为这只有通过“绿色的、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没有剥削和压迫、公平与正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2]553才能实现。

在此基础上, 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基本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在工业繁荣和物质丰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供应危机”[2]546。他们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必须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其次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及其生活方式, 主张用“生态理性来代替经济理性”。[3]

第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者的基本观点是, 在解决生态危机, 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当要坚持“人类尺度”,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的尺度”即主张人是实践的唯一主体, 其自身具有内在价值, 应以人为根本尺度来规范、调整和控制与自然的关系, 把“人放在物之上”。只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才可能走向能自我约束的、生态上可持续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 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构想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和生态和谐的社会, 并且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上, 他们主张用社会生态经济模式取代市场经济模式, 一种满足人类需要与社会自由, 又符合生态原则的混合型社会主义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应当是一个“可以承受”的“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可以承受”是指“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都可以承受的, 它既不应由于盲目追求增长而造成社会和生态危机, 也不应由于自然资源耗竭无法维持下去, ”[1]538要以“生产的更少但更好”的原则取代利润最大化原则。而所谓“稳态”, 是指“创造一种使各个人都在其中既可满足自己的需要, 又不损害生态系统;既可同自然和谐一致而又彼此平等交往的经济模式。”[1]538由此, 他们提出可以通过节制增长、平等分配财富、小规模生产等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政治上他们追求社会民主和正义。在他们看来,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 明确指出正义应当首先指向社会领域, 只有作为主体的人类才享有正义的权利。生态危机正是“由于人类权利的被剥夺, 才导致人类对自然权利的剥夺,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偏差。”[2]549

二、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价值取向

1、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它是一种“绿色文明”, 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 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现代文明系统的组成来看,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 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我们在理解生态文明时应当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所谓生态文明就要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当生态进入人文领域, 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 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4]所以生态文明的背后涵盖的是文化生态的文明、经济生态的文明和政治生态的文明等。

2、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共生性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生态文明, 并引起了一番热议。生态文明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多维价值取向, 注重生态价值, 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也是其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同样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所以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内在共生性的。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 人与自然关系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关系, 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进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基础, 将人与社会和谐作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保证。”[2]559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目标, 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势。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构想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的新型社会, 它是以高度生态文明为本质的社会主义社会。”[5]生态社会主义谋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 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关系的异化导致的全球性危机, 并且警示我们“只要金山银山, 不要青山绿水”式的经济发展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状态为基本点, 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全民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既看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 又看到了客观自然界的规律性, “强调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 ”[6]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第二, 以民主法治为前提, 建立生态法律保障。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 他们主张社会民主和公平正义, 法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环境法治就是法治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应当从三个当面加以完善。首先环境立法是环境法治的首要环节, 调整立法体制、注重现实性、增强可操作性, 是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重要举措。其次, 环境执法是实现环境法治的关键环节。理顺执法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克服地方保护、发挥环境执法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环境执法的重点。最后, 对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来说, 形成环境守法是其最终的实现标志。增强公众的环保教育, 是一个关键点, 除此与宣传教育并举, 大力扩展公众的环境权, 对守法观念的强化也很重要。

第三, 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态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明确指出, 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资本主义的畸形的扩张的生产方式, 导致了生产的异化和非理性化, 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就告诫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注意是实现工业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建构文明的生产方式。

第四, 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 他们把追求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 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 人与物的关系完全颠倒了, 这种异化的消费观是人性扭曲的表现。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异化消费的批判警示我们要走出消费观念的误区, 树立绿色文明的消费观, 建立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一, 它着重把握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试图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势。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给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启示

参考文献

[1]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505, 538页

[2]王岩施向峰.批判与启示西方近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3]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4]广州日报:生态文明不只是保护自然生态.人民网, 2007年10月24日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9篇

一、世界大经济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需要的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回顾15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所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发展, 现代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其结果必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的演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因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了与已往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同的新特点和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新趋势。对于这种新特点新趋势, 我们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用比较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即“后工业化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等等来对他们的理念加以阐释, 我们在理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过程中, 要突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僵化、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阶级分析的观点认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就进入腐朽没落的阶段, 进而帝国主义灭亡, 被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而后社会主义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但是, 马克思是依靠原始资本主义的残酷性、剥削性, 推理出“必须灭亡”的结论。不可能推断出历史的发展使社会形态的发展具备了新的特点。从当今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实践看, 资本主义正在滋生社会主义萌芽, 它的发展进程是随着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 最终消亡, 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融合为一体。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界限的模糊、民主的扩大、社会福利的提高, 积累了社会主义因素。为此, 当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其社会形态实际上应为“民主社会主义”。

“新经济”时代使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有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解释, “新经济”即表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使经济运行出现了持续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并存特征的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健康经济形态。除美国外, 西欧、日本虽然没有出现新经济特征, 但也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相继跨入了知识经济的门槛。高科技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和“高级化”: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已大大下降, 不到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降至30~40%间;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迅速提高到60%以上, 美国更是高达72%。 (1) 目前, 西方国家每年通过税收一般能集中1/3以上的国民收入, 欧盟国家已近50%, 其中大部分投入到了社会福利开支中。据统计, 1991~1995年中央政府用于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及福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美国为47.12%, 英国为48.17%, 法国为67.17%, 德国为62.19%, 澳大利亚为52.18%。 (2) 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推行, 相当程度地改善了雇佣劳动者的生活状况, 缓和了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由此所表现出的稳定发展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吸收借鉴。

目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样一个新阶段, 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打破传统, 开拓创新。传统认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三维一体的本质特征, 并把这三条当成评价社会主义天经地义的标准, 以此来裁决一切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这不能不说是诱导社会主义体制僵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三条影响下人们总是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 当成社会主义原则来加以对待 (3) 。结合我国实际,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在自主创新的同时, 应看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社会主义因素, 为我所用。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很多社会主义的因素, 在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 国有经济的比重也占据很大的成分, 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 而是我们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正确选择。

二、实现社会主义的萌芽在两种社会制度的融合过程中正缓慢形成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还将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这一过渡需要经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当然,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通过对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研究后, 我们或许可以找出一些实现社会主义的萌芽。

(一) 生产力高速发展, 物质财富积累增加

以信息工具为主导的产业革命带来了被现时人们称谓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 出现了以信息和科技知识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空间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迅猛地发展起来, 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科技因素对当代生产力的贡献, 维持和促进了在资本主义体系内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 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左右,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00年间, 工业年均增长率为3%左右, 而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的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年均增长率达到6%, 1953-1972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5%。 (4) 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社会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世界经济大的格局。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 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处理, 凸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也表明世界经济的发展必须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国际经济秩序更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维护, 才能“一荣俱荣”, 否则“一损俱损”。为此, 在原有的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上, 众多国家正在探讨和筹划建立新的经济共同体。在区域经济共同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必然由区域经济共同体扩大为跨区域共同体。最终, 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 实现经济的大融合。

(二) 意识形态趋向理性, 人文精神力量扩大

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历史表明, 不同的群体、阶层、阶级和党派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或价值倾向。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上实行的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资产阶级专制或者是仅有少数人享有的民主政治体制。在专政体制下, 一个社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或价值取向, 主要是代表并反映统治这个国家的阶级及政党的意志和利益。因此, 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构成了政治领域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空前提高,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已对以往的少数人剥削多数人, 为少数人谋私利的方式有所改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对科学理念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在当代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普及、深入人心和对经济社会发挥出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自然科学的发现所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科技革命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无比巨大的威力, 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引发制度创新和管理革命并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到经济领域发端的管理革命、公司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治领域的民主主义、多元主义、民主集体主义、科学决策、公共选择、公共管理直至当前所进行的重塑政府运动, 以及社会领域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自治、社会自助等等, 无不体现了科学理念的渗透作用。要求公正、平等、公平制定和遵守游戏规则的法制观念, 对第三次浪潮的认识, 后工业社会概念、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 对自由、和平、人权的认识等等, 已深入人心, 成为社会民众的要求, 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取向。所以不仅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而且也是因为科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弘扬渗透改变了社会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了当代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各国的对外开放, “知识无国界”“文化无国界”“科学无国界”已逐步成为共识。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在相互交流中推动着各种新文化、新思想冲击着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这场异彩纷呈的文化、思想观念争鸣, 使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在论战中逐步融合。比如“毛泽东思想”在国外、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一直得到高度评价。而在毛泽东思想发源地的我国, 却受到史无前例的抨击。这种反差, 恰恰是文化、思想观念融合的起端。经过长期的争论后, 世界文化界、理论界必然逐步形成较一致的趋向, 最终达到融合。

(三) 社会阶级矛盾缓和, 人际关系良性发展

劳资矛盾是我们在谈论阶级矛盾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矛盾。劳资矛盾的缓和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必不可少。传统的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家直接管理企业并依靠“工头”对劳动者实行简单粗暴的强迫方式管理, 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 要挖掘知识化了的劳动者的大脑潜能, 只有让他们能够获得较之过去丰厚的报酬并心情舒畅地、自觉自愿地工作, 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和聪明才干, 才能获取他们所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要把他们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主人来对待。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在对劳动者的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对劳动者的权利予以重视, 通过法律限制资本家的权利, 对劳动者的权利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 如制定工人工资、劳动环境、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法规。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还吸收工人参加管理。早在20世纪初期尤其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强大影响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逐步推行“工人参与”管理, 即根据法律或者集体合同的规定, 职工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参加从工厂乃至公司一级的经营管理。有的还明文规定, 股份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要有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参加。他们的职权从咨询到参与企业决策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通过工人参与管理,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也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生产、缓解了经济危机, 从而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 阶级界限渐趋模糊, 多年来中共中央基本未提过“阶级矛盾”“阶级斗争”, 表明我国的阶级融合趋势成效显著。随着物质财富的进一步发展, 腐败的逐步遏制乃至消除, 都将为逐步消除阶级, 进而形成阶级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正孕育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因素, 正如邓小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当今世界客观上存在着两大相互作用的历史趋势。一是资本主义不断扩张、发展、变化的趋势。二是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5) 。资本主义的不断变化, 推动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当然,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从基本性质上说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应该具有的因素也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萌芽发育。在这个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借鉴, 以及社会主义在改革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的兼收并蓄, 共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内部的发展,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呈现出继续发展和繁荣的气象;没有资本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内部的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保持改革和创新的劲头。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因素逐步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所赖以存在条件的过程, 实现社会主义的萌芽因素究竟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需要多长的发育过程, 将会采取什么方式最终突破资本主义这个束缚社会主义因素成长的外壳, 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研究。然而,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不管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历史过程会历经多么反复曲折的道路, 这个总的历史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摘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统一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上升, 科学地把握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统一性, 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关键。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经验都应该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借鉴。同时, 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资本主义也可以借鉴, 我们要在了解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性问题后,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最终取得共产主义的胜利。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融合

参考文献

①罗文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 (4) .

②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1997.

③王庆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118.

④金吾伦.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1997:1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10篇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含义上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剖析,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重大发现, 使社会主义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工人运动中并基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现和人文社会领域中突破由空想变为科学。从广义上来讲, 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来讲, 科学社会主义仅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第三个部分, 即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渊源于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民主主义, 从其产生来看, 它得益于西欧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在这一时期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矛盾。构成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政治力量是在第二国际时期成立的各国社会民主党, 从这一层次看, 它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即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 另外, 从其产生并发展到多国来看, 它也是一种处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开辟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改良主义运动的政治派别, 此外, 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 它也可看作是一种社会模式, 即在一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及出生基础上, 进一步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使其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民主化。概括的来讲, 民主社会主义是近现代工人运动中流行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潮, 是当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称。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科学的学说和思想体系, 它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为基本观点的唯物史观,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私有制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中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 使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界限。在此基础上, 论证了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历史必然性的的唯一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而非多元化的思想。相反, 民主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论, 即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否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来促使社会得以进步, 从主张世界观的的多元性, 过分强调主观动机。它继承的是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中的抽象人道主义, 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 从人的本性和尊严引申出社会主义的目标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手段。[1]它以是否符合“人道”、“人性”为原则看待世界和历史的发展, 认为“由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无数单个人的美好追求汇合成一股强大力量就能推动社会朝美好的方向发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及其实现手段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而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毕竟手段只有通过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在肯定暴力革命这一一般性的手段的同时并不排除在特殊具体条件下的和平斗争。科学社会主义更加强调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相反,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步向美好社会发展的没有终极目标的一个过程, 没有统一的模式, 它只是自由、公正、民主、人权等价值的体现。因而, 认为未来的这种美好社会既不属于社会共产主义, 也不属于资本主义, 只是“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 即民主社会主义制度。[3]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是改良, 《法兰克服宣言》中所说的那样, “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用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在资本主义民主范围内, 用通过改良及议会斗争等和平的方法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四、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主张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 在阶级社会中,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镇压和统治的工具, 因此要消灭阶级对立就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由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的政权, 即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政治体制, 从而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政权组织形式上,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多党制, 即“民主制要求不只一个政党有存在的权力和当反动派的权力, ”[4]主张在“平等条件下挺其他政党竞争, 以赢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进而建立一个符合民主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和国家”。它所倡导的多党制是普选基础上的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在议会中取的多数的政党为执政党, 并使其纲领、政策、法规得以咋社会中推行。

在经济制度中, 科学社会主义则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取而代之的是生产资料共有制, 另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国家宏观调控,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融合的混合经济, 在其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平等现象的根源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是在于生产资料所有者享有特权, 这种特权源于资本主义把政治、经济和社会刚面的权力同生产资料联系了起来。因此,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是使生产资料公有化而是要根据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社会监督, 防止这种特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为此, 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和“民主监督”。

综上,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 其区别可以概括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而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改良主义其中有非马克思的思想, 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的区别, 科学的进行分析比较, 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袁之勤.《民主社会主义的一项出色成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5 (3) .

[2]初文杰.《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有多远----兼论当代西欧的社会民主党》[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3]蔡晋民.《论社会党与共产党的根本区别》[J].洛阳大学学报, 2009 (3) .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党的18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当前形势任务,要求我们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集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自觉,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中谱写新的篇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队科学社会主义重要表现

一個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就在于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上世纪初,列宁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这一奋斗历程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以毛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它的“中国特色”。邓小平同志曾经讲道:“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力求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正是这种中国特色,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条道路正不正确,有没有巨大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实践最有说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证明,我们一定要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因为它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途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12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人才不能缺少思想政治素质。高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普通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 它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 另一方面要适当进行理论思维的教育。在基本的知识点教学方面, 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重点;但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面, 理论思维的教学是重点。总体说来, 基本知识点的教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同时进进的, 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但是, 在这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 有的章节偏重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学, 有的章节偏重于理论思维的教学。我认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当中的知识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的教学, 应该偏重于理论思维的教学。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当中, “过渡性”是要重点把握的概念, 要把“过渡性”解释清楚, “过渡性”具有辩证特性, 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 具有此消彼长的过程性特征。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 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状况、阶级结构状况和文化结构状况讲清楚。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 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经济结构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 五种经济成分必须讲到, 它们就是: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 既有社会主义的经济, 又有个体经济, 还有资本主义的经济。阶级结构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中, 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等。其中, 工人阶级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是走向资本主义的基本力量, 而农民和手工业者既可以走向社会主义又可以走向资本主义。文化结构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是受经济和政治制约的, 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相适应, 就应该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既有社会主义文化, 又有封建文化, 还有资产阶级文化。其中, 社会主义文化代表新文化, 而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代表旧文化。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这些情况, 初步看起来是静态的, 但是它们却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态发展准备了条件。没有静态的, 也就无所谓动态的。只有在这一步骤的教学当中把这些基本的情况讲清楚了, 才可以转入下一个步骤的教学。

第二步, 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的“过渡性”讲清楚。“过渡性”是非常关键的词, “过渡性”就是动态地发展变化的意思。既然是“过渡性”, 就表明这些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之中。因而, 新民主主义社会就不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 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暂时性, 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都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中。从经济方面来说, 社会主义经济力量同非社会主义经济力量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使得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在发生变化, 即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总是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从政治方面来说, 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同非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使得各种阶级成分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着变化, 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之间总是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从文化方面来说, 各种新旧文化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社会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就促使社会向前发展, 但是, 它既可以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 又可以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这些情况从本质上讲都是动态的, 这一步骤把这些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讲清楚了, 就可以转入第三步的教学。

第三步, 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之间斗争的结果讲清楚。由于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都处于矛盾和斗争之中, 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都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之中, 最终必然会出现斗争的结果。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居于领导地位, 但是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仍有很大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领导地位, 加上当时的国际条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因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都将不断增长并取得胜利, 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在经济上, 各种经济成分斗争的结果是, 国有经济得到了发展, 合作社经济发展为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改造也发展为集体经济, 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直接转变为国营经济。在政治上, 各种阶级成分斗争的结果是, 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在得到改造后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阶级, 而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过改造后, 已经不能构成一个阶级了, 而是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在文化上, 社会主义文化战胜了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 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成为主流文化。总之, 是社会主义因素战胜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就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必须注意的是, 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当中, 既要有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又要有基本理论思维的教学。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这个知识点的三个教学步骤当中, 始终要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教学。这里的理论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教学, 就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

其一, 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 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教育。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经济成分和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状况, 这本身就是发展。要把发展的观点教给学生, 培养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事物和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总是处于彼此联系之中, 他们之间既相适应又不适应。这种既相适应又不适应是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状况。在教学当中, 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任何社会, 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 是由各个方面有机构成的, 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 这就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同时, 矛盾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彼此间的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对待矛盾, 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不能害怕矛盾, 而是要冷静对待矛盾, 并遵循一定的方法, 促使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其实就是社会在发展进步。在处理矛盾问题上, 还要把“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对待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 不能武断地认为它们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而是要根据历史的观点评判它们。只要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就是革命的、进步的, 相反, 就是反动的、退步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起进步作用的, 可能后来会变成阻碍作用, 反之亦然。

其二, 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当中, 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表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当中, 社会基本矛盾深深地内含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中。虽然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但是,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依然存在着, 正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和发展, 才形成了历史发展的合力。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演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现实, 我们不能阻碍它的正常发展, 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主动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 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就会更加顺利, 走向社会主义就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并更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 我国经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 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能排除特殊现象的存在, 社会的特殊发展丰富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合理性。

学习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 学生们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举一反三, 为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好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总之,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当中, 既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学, 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教学, 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知识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的教学当中, 要突出“过渡性”, 可以分三个步骤来教学:第一步, 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状况、阶级结构状况及文化结构状况讲清楚;第二步, 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和新旧文化之间的“过渡性”讲清楚;第三步, 要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阶级成分及新旧文化之间斗争的结果讲清楚。同时, 在它整个的教学当中, 还要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的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理论思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毛泽东选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上一篇:体育锻炼因素下一篇:保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