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衣原体病范文

2024-06-20

禽衣原体病范文(精选3篇)

禽衣原体病 第1篇

1 预防

1.1 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家禽全价饲料, 尤其应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青绿饲料的补充。给予家禽充足、清洁的饮水, 保持饲养密度合理, 温、湿度适宜, 室内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禽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规模化养殖场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防止新老家禽相互接触感染。减少和消除应激因素对家禽的影响。

1.2 严格消毒

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 养殖场生产区与职工生活区严格分开, 场区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入口处应有清洗、消毒、更衣设施, 非工作人员不能进入生产区。禽舍门口应有洗手消毒设备, 养禽场的大门及禽舍门口应设消毒池 (池内盛2%火碱) , 并经常更换消毒液。舍外环境每半个月消毒一次, 舍内每周消毒一次, 消毒可用2%甲醛、3%煤酚皂、0.5%过氧乙酸、1%次氯酸钠等, 舍内带禽消毒时消毒浓度应适当降低。

1.3 自繁自养和定期检疫

坚持自繁自养, 必须引种的, 要经当地兽医部门批准并从非疫区购入, 购回的家禽要按规定进行隔离检疫, 应淘汰衣原体阳性家禽, 逐步净化养禽场。

1.4 加强免疫

衣原体含有3种抗原, 一种是耐热的, 具有属特异性;一种是不耐热的, 具有种特异性;还有一种为型特异性抗原。由于菌株致病力的差异, 还没有一种灭活菌苗可同时使禽对所有致病株产生交叉免疫力。

1.5 药物预防

在家禽饲料中添加预防量抗生素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 如可用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按0.015%~0.02%比例与饲料混匀后投喂。蛋禽产蛋前在饲料中添加0.02%~0.04%的四环素、新霉素预防2个疗程。家禽在疫苗接种期、产蛋期和上市前4周应停用抗生素。在幼禽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病中草药可使其日增重提高、料肉比下降、发病率下降。

2 治疗

禽衣原体病 第2篇

睢宁县禽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新禽病发生种类多,诸如鸡传染性贫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防治对策有: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控制环境污染,搞好免疫监测.

作 者:彭继忠 作者单位:徐州市睢宁县桃园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徐州,221004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200915(14)分类号:S851关键词:疫病 防治 污染

禽衣原体病及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第3篇

1 病原学

鹦鹉热衣原体是衣原体科(Chlalmydiaceae)衣原体属(Chlalmydia),这种微生物寄生在细胞里面。根据其体积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直径在0.2~0.5μm之间的原体(Elementary body,EB),它是一种最小的原核生物,EB处于感染形态,主要存在于靶柱状上皮细胞外表和细胞中;另一种是网状体(Reticular body,RB),它是细胞代谢最为活跃的形态,直径达到0.6~1.5μm之间,以球形或不规则形状为主,通透性很低。

2 生物学性状

2.1 基本形态

鹦鹉热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直径0.3~0.4μm。细胞壁上存在多糖抗原。细胞质中有DNA和RNA,并有不完全的酶系统,在宿主细胞质的空泡内增生,具有特异性包涵体。

2.2 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

人工培养衣原体,即把衣原体注入到一周龄鸡胚卵黄囊里面,放置在36~37℃温度环境进行孵育,5~6d后鸡胚死亡。此时黄膜里面布满血液,能够轻易地剥离下来。部分胚体出现了小的出血口。制成涂抹片后能够观察到大量的衣原体。有些胞浆里面能够发现包涵体。将上述鸡胚放置在-70℃温度环境下,衣原体的寿命超过10年。此外也能在McCoy细胞、鼠L细胞、Hela细胞、Vero细胞、BHK21细胞、BGM细胞、Chang氏人肝细胞内生长繁殖。

鹦鹉热衣原体和理化物质接触后,性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直接死亡。将其置于70%乙醇、2%NaOH、1%HCl等环境下,只需几分钟就会彻底丧失感染力,而将其置于0.5%石碳酸或0.1%的福尔马林中,它会在24h内死亡。相比高温条件,其对低温的耐受力更强,在56℃环境下仅能生存5min,在37℃环境下能够生48h,但在-70℃温度下其寿命长达10年左右。如果其所处的环境中水分较少,会在5周后死亡。在室温、阳光条件下生存期不超过6d,紫外线对衣原体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水中可存活17d。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等抗生素有抑制其繁殖作用。

2.3 毒性

鹦鹉衣原体可在其众多宿主动物中引起广谱疾病,典型症状有高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从症状上来看,和感冒、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容易发生误诊。

3 衣原体流行情况

上世纪60~70年代,欧美禽衣原体大范围传播,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针对这种疾病最早的报道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期,当时研究人员对北京一家养鸭场肺炎员工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有14人鹦鹉热血清呈阳性。2001年,刘棋及其研究小组从广西采集1568份鸡血清并对其衣原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呈阳性比例达到了20.66%。2003年,京津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肉鸡呼吸道疾病,石岩及其研究小组对此次疫情中的病鸡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30%的肉鸡血清呈衣原体阳性。2004年,北京某赛鸽养殖场发生了大规模的传染疾病,大量赛鸽出现结膜炎、鼻炎等症状。在过去的几年间,人们对衣原体的危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起来。

4 衣原体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4.1 光学显微镜检查

在无菌环境下收集病料,比如血液、患有相关疾病的内脏、流产胎儿、分泌物等,制片并通过Gimenez进行染色处理,包涵体里面的原生小体(EB)经过染色后变成红色、紫红色,网状体(EB)变成蓝绿色。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能够看到的组织细胞胞浆李曼的包涵体,形状以圆形为主,也有部分呈不规则形。

4.2 鸡胚分离法

取样品悬液0.2~0.5ml,接种到6~7日龄的鸡胚卵黄囊中,放置在39℃环境下孵育。3~10d后死亡的鸡胚卵黄囊血管达到充血状态。在无菌状态下,将鸡胚卵黄囊取出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存在很多衣原体原生小体的话,就能够进一步确定。

4.3 血清学诊断方法

4.3.1 间接血凝试验(IHA)

通过高纯度的衣原体对绵羊红细胞处理后,进行动物血清衣原体抗体的检测,这种方法即IHA。IHA的优势在于检测效率高、敏感性好。

4.3.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ELISA检查衣原体脂多糖(LPS)抗原,可以揭示出各种衣原体是否存在。不过考虑到LPS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的表位是一致的,因此会因为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含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ELISA试剂盒,不过这又会导致敏感性降低的问题。

4.4 荧光PCR方法

已被广泛用于鹦鹉热衣原体的外膜主要蛋白基因的检测和多形态膜蛋白基因的检测,使用PCR技术在特异性方面的表现令人满意,不过如果要达到敏感性要求,必须对样品进行前PCR处理,以获得短的DNA片段进行扩增,或用套式PCR扩增,可以提高本方法的敏感度。

5 天津地区禽衣原体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5.1 合理选场

在确定养殖场所时,必须兼顾养殖禽类和人的双方安全。在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必须建造环保处理系统,布置消毒设备。

5.2 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应用比较广泛的消毒液主要是5%来苏儿溶液、3%NaOH溶液、10%漂白粉溶液等。对圈舍进行大范围的消毒,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马上对一定区域内实施重点消毒处理,采取灭蚊、蝇、鼠措施。

5.3 定期监测

繁殖用禽类必须全部接受检测,随机抽取10%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衣原体阳性检测结果,或者是疑似病例,马上采取隔离措施并淘汰,避免传染。

5.4 药物预防和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四环素和土霉素,在感染早期,连续5d以上投给大剂量的四环素,可使疫病得到控制。在精液中发现衣原体的种鸡,应以治疗量四环素连续投药3~4d,间隔5d再重复一个疗程。

6 讨论

上一篇:课堂机智水平下一篇:冗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