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生产范文

2024-08-04

田间生产范文(精选11篇)

田间生产 第1篇

云南省是我国烟草业的种植基地。近几年, 随着长江以北地区 (河南、山东等地) 烟叶种植面积缩小, 长江以南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省份的种植面积占全国主导地位。2012年, 南方烟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总收购量的87%。在南方烟区又以云南的产量最大, 约占全国总量的46%。2013年全省落实种植面积52.48万hm2, 生产烟叶14.2万担。[1]云南省几乎各县市都有种植, 老烟区有玉溪、昆明、曲靖、楚雄、大理、昭通和红河等州市, 近几年又形成了文山、保山、普洱、临沧、丽江和德宏等新的种植区;其中曲靖、玉溪、昆明、大理、楚雄、红河、保山、文山是中国烟叶生产优势区。

但是, 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区地带, 具有多山、丘陵、小地块等地域特点, 云南省坡度大于6°的半山区、山区可耕地面积占全省可耕地面积的74.48%。近年来, 云南省烟草系统和农业部门在烟叶田间生产环节机械化方面投入不少, 但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增加了烟叶机械化种植的难度。

2 云南省烟叶田间生产环节机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现状

烤烟种植工序复杂、环节多、劳动强度大, 一般包括育苗、耕整地、起垄、移栽、浇水及施肥、中耕管理 (包括除草、病虫害防治、封顶打杈) 、采摘和编烟、烘烤以及分级扎把等环节。

2.1 机械化育苗装备

云南省烤烟育苗方式主要有漂浮育苗及混合育苗两种。2010年11月曲靖市烟草公司与云南模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联合研发了“珠江源牌全自动装盘播种一体机”, 该机能够规范、精准地一次性完成装盘、播种、覆种等烟草漂浮育苗工序, 工效比人工提高近100倍。同年, 由云南名泽烟草机械有限公司和楚雄州烟草公司联合研发的“2B-P-10新型漂浮育苗自动装盘播种机”和“JY-Y1.5烟苗电动剪叶机”通过了由云南省农业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2]以上几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烤烟育苗播种专用机械在适应本地农艺要求、减工、降本等方面获得了烟农的认可, 推广面大成为了主流的机械化烤烟育苗播种专用产品。

2.2 耕整地机械装备

耕整地环节是烤烟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且用工量最多, 劳动强度较大。云南烤烟耕整地主要是靠51 k W以上拖拉机配置深耕犁及旋耕机作业, 由于该类机型都是通用的农业机械, 机型较为成熟, 机械化作业率较高。

2.3 起垄及覆膜机械装备

起垄也是烤烟种植过程中用工量较多、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 而此时正是农村劳动力最短缺的时候, 广大烟农迫切需要用机械去完成。云南省农机系统结合烟草种植农艺要求, 研发了51 k W以上拖拉机配套的双垄机和11.0~14.7 k W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单垄机。[3]

2.4 施肥、浇水及移栽机械装备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 是云南省移栽烤烟的最佳时节, 但此时也是各烟区一年中最干旱缺水的季节。2008年, 曲靖市烟草、农机部门及相关企业在引进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家烤烟移栽机的基础上, 结合烤烟种植农艺要求, 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ZY-1型施肥移栽浇水多功能复式作业机, 2010年9月该机通过了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 获得推广鉴定证书。

2.5 中耕管理机械装备

烤烟种植的中耕管理主要包括除草、培土、喷药、封顶打杈和修脚叶等, 喷药基本上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完成, 覆盖率在90%以上。[4]2008年, 云南新天力农机有限公司在引进台湾省蔬菜中耕管理机的基础上, 结合烟草种植农艺要求, 研制了适于烤烟种植的中耕除草培土机。2012年, 罗平县新配置中耕培土机321台, 全县中耕培土机械化可作业面积12.84万亩, 提高了中耕管理效率和质量, 大大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

2.6 采摘和编织装备

2012年9月, 由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曲靖市农机推广站、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全自动烟叶采收机通过云南省农业厅专家组鉴定。该机可全天候对烟叶进行采摘、输送、收集及运输, 可全自动进行各部位烟叶分时、分部采摘和收集, 能极大地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还能有效降低烟叶破损率。2013年3月, 由云南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国内第一条机械化烟夹产品流水生产线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推进了行业烤烟设备的升级换代进程。

3 云南省烟叶田间生产环节机械装备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农机农艺融合仍需加强

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复杂, 导致各地种植烤烟的农艺要求不统一, 对机械要求也各不相同, 制约了烤烟种植机械化的发展。[5]以机械起垄为例, 一方面各烟区种植烤烟对垄高和垄宽的要求存在差别, 另一方面烤烟种植过程还得考虑田块形状、通风、采光及排水等情况, 这就导致各地对起垄机规格要求也存在差异。各烟区在引进起垄机后, 都要进行适当的改制, 以达到当地种植的农艺要求, 这大大减缓了起垄机械的推广速度。

3.2 农机具的配置不合理

目前, 云南烟草农机配置的动力机械和耕整地机械多, 田间管理、植保、采收机械和回潮机等烟草专用机械少;单一功能机械多, 多功能作业机械少。烟草农机配置的不科学、不合理, 造成农机具和资金投入的利用率不高, 影响烟叶全程机械化的进程。

3.3 关键作业环节农机具不成熟

烤烟种植机械研发投入少, 关键作业环节的农机研发上突破不大, 云南省还没有形成高效的研发体系, 机具研发完全依赖于厂商, 厂商研发能力有限导致农机性能不稳定。

3.4 土地经营规模小, 规模化种植受多因素制约

云南烟草适度规模种植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如下因素制约:一是土地流转不畅, 缺乏政策引导;二是缺乏有效组织形式;三是地租价格不断提高;四是基本烟田保护制度不健全。小规模种植在机械化作业时造成地块转移、掉头转弯的空行程耗时多, 导致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油耗高、作业成本高, 机械耕作优势不显著。

4 发展云南省烟叶田间生产机械装备的建议与对策

(1) 鼓励发展规模化种植, 促进烤烟种植机械的推广应用。实践证明, 烟草种植区域分散规模小, 是烟农收入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因此,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按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规划, 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 才便于机械化作业, 有效降低烤烟种植成本, 提高烤烟种植的比较效益, 提高种烟农户的经济效益。

(2) 加强烤烟种植机械化薄弱环节机具的研发力度。实现烤烟种植机械化是烟农的迫切要求, 也是烤烟种植实现规模化的需求。目前, 除耕整地及起垄机械较成熟外, 其余烤烟种植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都较低。烟叶田间生产机械装备的研发目标是适合山区、丘陵的地形地貌, 实用、多功能、质优价廉, 烟叶田间生产机械装备的薄弱环节有育苗播种、烟苗浇水施肥移栽、节水灌溉、深耕起垄加铺膜、中耕管理、编烟以及全自动节能烤烟等烟草农业装备。

(3) 建设专业化服务队伍。积极引导现有农机户建立农机专业化合作组织, 推进农机专业化服务, 使其资源共享,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通用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专业化分工, 把烟农从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中解脱出来。同时, 建立切实可行的专业化服务机制, 明确服务措施, 将烤烟种植机械辐射到所有烟农和村组, 确保发挥烤烟种植机械的最大功效, 更好地为烟草生产服务。

5 结束语

云南烟草机械化生产依托国家和烟草系统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了迅速发展, 大力发展烟草田间生产机械化已成共识, 但在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中, 规模化种植、烟草机械数量及其结构优化、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烟草机械使用效益提高等方面仍需加强。

参考文献

[1]冰火, 江洪义.浅谈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EB/OL]. (2014-01-15) 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update/20141/2014114153947_602606.shtml.

[2]宁旺云, 冯柱安, 庄宝玉, 等.2B_P_10漂浮育苗装盘播种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 2012 (6) :89-92.

[3]马世俊, 木霖.云南省烤烟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思路[J].农业机械, 2010 (1) :60-62.

[4]宁旺云, 张永华.云南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3) :20899-20900.

烤烟生产田间管理工作会议讲话 第2篇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烤烟生产田间管理工作紧急会议,是针对目前我县烤烟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半年来我县烤烟生产工作情况,安排当前烤烟田间管理、优化烟叶结构、烤房及配套电力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刚才,县政府办肖仕文副主任通报了前期烤烟移栽和当前田间管理工作情况,后坪、客田、洪渡等三个乡镇作了交流发言,晓景、中界、板场等三个乡镇作了表态发言,县政府兑现了烤烟生产第二阶段量化考核工作奖励,县烟草局杨秀海局长对下步工作安排作了会议发言,以上同志的发言我都赞同。希望会后各乡镇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当前烤烟生产形势 上半年烤烟生产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烟叶生产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主动引导烟农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种植面积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二是超前安排烤烟生产工作,各乡镇认真总结往年的经验教训,严把烤烟育苗关,壮苗培育充足确保了大田移栽需要。当前,烤烟田间长势喜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狠抓督促检查。为确保标准化移栽工作顺利完成,按照亩栽1200株的生产要求,各乡镇组织烤烟移栽督查组进行自查,县烟办、烟草局对全县18个种烟乡镇进行巡回督促检查,并抽派技术骨干,深入基层站点进行督查,做到了移栽不结束,人员不撤走,确保标准化生产措施指导到位和井窖式移栽技术落实到位。四是移栽合同面积足,移栽时间较集中。全县紧紧围绕标准化移栽要求,栽足栽实面积,做到了烟农合同面积与移栽面积相符,任务完成较好,保证了在4月30日前全面移栽结束,从5月7日至12日检查考核情况看,各乡镇移栽规范化程度普遍好于往年。五是各乡镇按烤烟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烟农及时开展了大田前期管理等相关工作,田管工作好于往年。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烤烟生产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今年政策不同于往年,主要体现在上等烟达60%以上,上中等烟达100%的等级质量要求,对我们的烤烟生产大田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优化烟叶结构面临巨大压力。尽管今年采取了有效措施,但常态化的自然灾害仍然会产生较多的低等级烟叶,烟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是烟叶生产水平差距较大。村组之间、乡镇之间、南北片区之间工作不平衡仍较为突出,北部乡镇普遍好于南部乡镇。四是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对烤烟生产发展缺乏周密安排部署,措施不力,作风漂浮,深入实际工作不够,有的标准化生产执行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计划任务的完成和烤烟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五是有的乡镇重栽轻管现象突出,没有及时催促烟农进行第二次大田管理,导致弱苗、铁杆苗不同程度存在,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会延误烟叶最佳旺长期。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查漏补缺,切实加以解决,如果这个阶段的工作不及时抓好抓实,今年的目标任务就完全有可能前功尽弃,同时收购期间带来的社会矛盾将会越来越大。

二、下步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切实抓好大田管理工作。今年的烤烟生产要实现上等烟达60%以上,上中等烟达100%的质量指标,必须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才能实现。一是揭膜培土,清除杂草。抓好地膜烟的揭膜培土是地膜烟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是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各乡镇一定要把地膜烟的揭膜培土,清除杂草作为当前中耕管理的硬性措施来抓,要根据不同海拔气候,烟叶长势确定地膜烟的揭膜培土,做到烟株清秀,整齐一致,确保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烟叶生产目标。特别是黄土基地单元内的乡镇,一定要精心指导,搞好田间管理,自觉接受川渝中烟集团的跟踪检查,树好黄土基地单元“娇子”品牌形象。同时要将地膜进行集中处理使之不产生社会污染。二是因地制宜,适时追肥。烟叶技术员要作好技术指导,认真把握当前烤烟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根据烟叶长势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及时提供营养,确保烟株早生快发,长势整齐。三是加强田间管理,严防病虫害发生。目前,个别地方已经发生病虫害烟叶技术员要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加强田间地块的检查和监测,对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对症下药,防止病虫害的传染和蔓延,最大限度地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护烟农的最大利益。四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要克服重栽轻管,松懈麻痹的思想,紧紧围绕今年全县烤烟生产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服务到位。要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意识,把“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一条重要措施来抓,超前做好预防冰雹、突发性暴雨、洪水袭击的抗灾、救灾、减灾工作,将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今年烤烟生产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田间生产 第3篇

关键词: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S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28-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质量与卫生要求也逐渐成为每一个市民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由一般化逐渐转变到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层面之上。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生产品种也不断增多与完善,复种指数显著提高,在客观角度上讲,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虫害加重,导致农药使用量加大,造成了蔬菜上农药的残留成分的增加。因此,为了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健康的蔬菜市场平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新课题,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对于北方而言,中国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集合自身的认识与了解,重点分析与阐释了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的一些见解。

1 无公害蔬菜的含义与生产技术要求

1.1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无公害蔬菜,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受到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也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下,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的一种蔬菜。

1.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

1.2.1 生产基地的要求 首先新建蔬菜基地,要建设在远离三废污染或者近期内不会被工业开发占用、无微尘污染的地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空气条件也必须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二级标准。此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也必须符合国家菜田土壤卫生标准二级(含二级)以上。

1.2.2 施肥原则 平衡、配方施肥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应以基肥为主,采收前不施用肥料的原则;以专用肥料为主的原则;叶类菜尽可能施用专用肥的原则。

1.2.3 灌溉要求 无公害蔬菜生产采用在最佳生态环境中使蔬菜产品达到最佳品质的生产方式。因此,在灌溉方面必须根据蔬菜作物自身的规律予以灌溉。研究表明,土壤水份的适量增加不仅可以促进蔬菜生长,还可以提高硝态氮的吸收及向地上部转移的效率,使硝酸盐的含量降低。在蔬菜收获前,进行灌溉也能使植株中硝酸盐的含量普遍下降。此外,根据不同种类的蔬菜的需水特性来调控土壤水分的含量,也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防止硝酸盐污染,从而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2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田间管理要点

2.1 育种与播种

无公害蔬菜生产首先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育苗,并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和当年的气候状况,制定适宜的播种计划。播前应该首先对本地的自然情况有恰当的了解,再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地生产的抗逆性强、抗病、抗虫的高产优质品种。播前应该对种子进行严格的篩选与处理,种子的消毒最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果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时则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控制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危害,促使苗齐苗壮。

2.2 合理轮作

合理安排蔬菜品种的轮作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多年的种植经验告诉我们,合理轮作能有效地避免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地力,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合理轮作还可以降低蔬菜中的病原菌基数和病虫危害的发生率。因此,在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过程中主张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的实行轮作,以水旱轮作或粮菜轮作为最好。轮作周期主要依据各类蔬菜主要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侵染危害情况而定。例如:洋芋、黄瓜和辣椒等需要2-3年,而大白菜、番茄和茄子、冬瓜等则需要3-4年。

2.3 中耕与除草

在蔬菜栽培成活后,或者播种出苗后,在气温温和、表土已干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与除草可以使表土疏松,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释放,易被植株吸收,促使作物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中耕的次数和深浅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性质而定。生长期长的蔬菜中耕次数较多,反之就较少。根系深的蔬菜中耕较深,反之较浅。

2.4 清洁与设施栽培

蔬菜田园中的植株残体、老叶和杂草等,是病原菌和害虫良好的寄生环境,因此,在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作物残渣和杂草,减少病虫害来源,控制病虫危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又一重要技术措施。根据测定,重庆市郊露地栽培蔬菜植株叶面降尘量可达0.2mg/cm2,土壤中铅、砷含量比大棚内高2-3倍,降尘高50%。大棚覆盖栽培,可以明显的减少降尘和酸性物的沉降。夏秋季采用大棚防虫网栽培蔬菜,还可防止虫害的发生和病害的传播,减少农药的用量,使商品菜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2.5 无公害蔬菜采收与采后处理

蔬菜在采收后,应尽可能的采用塑料筐或者其他无污染的包装物包装和运输,严格防止碰伤和污染,保证蔬菜的外观质量。果菜则适宜采用托盘、保鲜膜等形式进行包装。

田间生产 第4篇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繁殖,应用,防治效果

1 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

1.1 松毛虫赤眼蜂的形态

松毛虫赤眼蜂属于膜翅目, 小蜂总科、纹翅卵蜂科, 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益虫, 成虫体长0.3~1.0毫米, 体呈黄色或黄褐色, 有光泽。头部背面宽短, 后头向内弯曲成弓形, 口器咀嚼式, 淡黄色, 复眼位于头的两侧, 呈卵圆形, 单眼三个, 位于头部背面复眼间, 呈三角形排列。复眼和单眼均呈红色, 故称赤眼蜂。

1.2 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

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有益昆虫, 在吉林省玉米田自然寄生率仅在10%左右, 如何人工大量繁殖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是值得研究的课题。1992年通过专家论证立项, 成立了吉林省公主岭市生物防治中心, 该中心国家投资252万元, 占地面积10000m2, 建筑面积3158m2, 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30亿头, 防螟面积23.3万hm2, 1993年投入使用, 15年累计生产优质蜂卡154.3万hm2, 农民增加收入7.8亿元, 投入产出比达1:28.9,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1 蜂种的采集、繁育及冷藏

(1) 蜂种采集:

采集对玉米螟寄生率高, 适应性强的松毛虫赤眼蜂。

(2) 培育条件及要求。

寄主卵采用未经冷藏处理的新鲜柞蚕卵, 温度25°C±2;湿度80%±5。蜂卵比为1:1, 接蜂时间为24小时, 扩繁代数不超过6代。

(3) 繁育方法:

蜂种采回后, 用试管分装, 编号, 自然加温, 待羽化后投入寄主卵。出蜂后提纯选优, 按规定的条件下繁育, 幼虫期冷藏及转繁, 待翌年3月, 种蜂卵和寄主卵按1:20比例再扩繁。

(4) 复壮:

在继代蜂种繁育过程中, 采取不长期使用单一寄主卵等方法进行提纯复壮。

(5) 冷藏:

温度1~4°C, 湿度60%~70%。

1.2.2 生产蜂的繁育及贮藏

(1) 购茧:

要选择新蚕区没有病害发生的地方选购, 健雌茧率达85%以上。我们每年在11月份根据生产计划购入, 一般每千克茧可生产蜂卡2hm2左右。

(2) 蚕茧的保存:

我中心设有贮藏专用库房700平方米, 可以贮茧12万kg。库房内禁止存放农药、化肥等有刺激性的物品。

(3) 茧库温湿度:

温度0~4°C, 湿度50%~60%。

(4) 暖茧:

根据繁蜂计划分批进行。暖茧时需将蚕茧200~250粒穿成一串, 用线穿在茧尾的茧衣上, 茧蒂向外, 然后挂在暖茧室架上, 离地面30厘米, 加温、加湿。柞蚕蛹平均发育起点温度为9°C, 至出蛾所需温度为220℃左右。我们暖茧一般在4月中旬, 温度升到18°C时保持恒温。蚕茧开始个别出蛾时, 随即进行拉温, 夜间温度保持14~16°C, 白天保持自然气温, 经过3~5天后再升温18~20°C, 直到出蛾完毕。暖茧过程中相对温度控制在70~80%之间。

(5) 采卵:

用机械剖蛾取卵, 经漂洗后, 再用挤卵机清除绿卵, 使绿卵率在3%以下, 以备接蜂。

(6) 消毒:

接蜂室、发育室在繁蜂前一周开始消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薰蒸, 每立方米用10毫升甲醛、5克高锰酸钾;繁蜂用具用新洁尔灭消毒, 接蜂前繁蜂车间用紫外灯照射40分钟灭菌。然后将洗好的寄主卵在消毒室消毒, 机械甩干送入晾卵室。

(7) 晾卵:

晾卵时要注意阳光不能直射, 待寄主卵变白后转入接种室。

(8) 接蜂:

我们采用的是散卵繁蜂法, 蜂卵比为1.5:1。接蜂在暗室进行, 接蜂时间为36~48小时。暗室保持温度25°C左右、相对湿度85~90%。

(9) 发育:

接种36~48小时后, 取出寄生卵, 清除蜂种, 进入发育室进行发育, 温度在20~23°C, 相对湿度70~75%, 发育5天进行检验, 此时为蛹中期, 复眼红色。

(10) 清选:

从发育室发育好的赤眼蜂寄生卵进行机械清选, 清选后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11) 检验:

首先对寄主卵进行检验, 这一步主要检验寄主卵是否洗净, 绿卵率控制在3%以下, 不合格要重处理, 合格后方可接蜂。第二, 在寄生卵清选后, 主要检验寄生率、羽化率、绿卵率、平均单卵蜂数、遗留蜂率、畸形蜂率。检验按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789-1996《松毛虫赤眼蜂生产应用技术规程》进行。达到一级成品蜂卡方可使用。

(12) 贮藏:

清选后的合格寄生卵, 登记、贴好标签运到冷库贮藏, 贮藏温度2~4°C, 贮藏时间越短越好, 否则影响羽化率。一般贮藏不能超过40天。

(13) 加温、制卡:

根据各地放蜂时间有计划加温、制卡, 加温时温湿度控制与发育室相同。制卡, 选用四平联化生产的乳白胶。蜂卡纸选用80克、8开书写纸。根据放蜂量设计制成蜂卡, 我们的蜂卡为每张40小块, 每块7500~8000头赤眼蜂。

2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必须掌握当地玉米螟发生规律, 搞好预测预报, 科学确定放蜂时间, 使蜂卵相遇, 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1 搞好预测预报, 科学确定放蜂时间

我中心生产的赤眼蜂大部分供应我省中部农区 (长春市、四平市) , 该区玉米螟每年发生两代, 以一代玉米螟危害为主, 我们放蜂只防第一代玉米螟。每年在放蜂前50天, 我中心就帮助放蜂乡镇搞好玉米螟化蛹率调查, 制定调查方案, 一般从5月15日开始调查, 每两天调查一次, 每次调查玉米秆100株, 进行剖秆, 计算玉米螟化蛹率。

undefined

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 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适期, 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该地区一般在7月上中旬开始放蜂。

2.2 每667m2放蜂点数及数量

吉林省放蜂为每667m2放蜂1点, 分两次投放, 第1次0.7万头, 第2次0.8万头, 即每667m21.5万头。

2.3 放蜂方法

由于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大面积协同作战, 按技术要求放蜂防螟要连片进行, 这样才能取得好的防效。我们的做法是:先确定放蜂垄, 再确定放蜂点, 由放蜂专业队统一放蜂。放蜂垄的确定:从地边数第20垄为第一个放蜂垄, 从第一个放蜂垄向前数第40垄为第二个放蜂垄, 依此类推。放蜂点的确定:从放蜂垄地头向里走13米为第一个放蜂点, 从第一个放蜂点再向里走26米为第二个放蜂点, 依此类推。因为赤眼蜂有效控制半径为14.5米, 这样布点, 每点可以防治667m2玉米螟。选好放蜂点后, 放蜂时将蜂卡用牙签别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 距叶片基部2~3的叶片打弯处。

2.4 放蜂效果调查

2.4.1 卵寄生率调查

第二次放蜂5天后, 在对照区和放蜂区, 各随机取样, 每乡镇调查玉米螟卵块30块。采回卵块分别放入发育室内, 待卵块上卵粒全部变黑或出蜂、玉米螟幼虫孵化后, 统计卵块寄生率和防治效果 (校正寄生率) 。

undefined

undefined

2.4.2 秋季防治效果调查

每年的9月下旬, 我们都要同放蜂市县的专家及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进行放蜂效果调查。每个乡镇调查2个村、每个村调查2屯、每个屯调查100株 (即每个乡调查4个屯、400株) , 对角线取样, 取5点、每点20株, 剖秆调查。调查项目为:被害株数、秆被害株数、穗柄被害株数、上折株数、下折株数、虫孔数和活虫数。计算被害株率、被害株减退率, 虫孔率、虫孔减退率、虫口率和虫口减退率, 算出平均防治效果。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产量损失率的计算:参照吉林省农科院研究提出的玉米受害部位产量损失计算方法。即:玉米雌穗上部折秆、雌穗下部折秆、穗柄受害、秆受害4个不同受害部位产量损失率分别为:雌穗上部折秆11.4%, 雌穗下部折秆32.1%, 穗柄受害13.0%, 秆受害5.84%。以受害部位产量损失率为系数, 再与不同受害部位株率各自相乘, 将4个乘积相加, 即得产量损失率。

产量损失率 (%) =穗上部折秆产量损失率系数 (11.4%) ×穗上部折秆株率+穗下部折秆产量损失率系数 (32.1%) ×穗下部折秆株率+穗柄受害产量损失率系数 (13%) ×穗柄受害株率+秆受害产量损失率系数 (5.84%) ×秆受害株率。

挽回产量损失率 (%) =对照区产量损失率-防治区产量损失率。据吉林省公主岭市植保站调查, 通过多年连续放蜂防螟, 自然生态系统已步入良性循环, 放蜂区越冬代玉米螟被各种天敌自然寄生率:由1989年的16.2%上升到2004年的38.7%, 玉米螟卵被自然界赤眼蜂寄生率由1989年的14.8%上升到2004年的30.1%。经过多年放蜂, 玉米田天敌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百株玉米有效天敌总量由1989年的35头 (7月份) 上升到2004年的79头。 (天敌总量包括各种瓢虫、食蚜蝇和蜘蛛等) , 天敌的增加;间接控制了玉米蚜虫、红蜘蛛、低龄粘虫和玉米螟幼虫等。由于多年不使用化学农药, 减少了污染, 玉米的品质得到了改善, 生产出“绿色“玉米, 增加了出口创汇能力。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3 放蜂防螟成果显著

吉林省公主岭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 从1990年开始进行示范, 到2007年已有18年历史。累计推广面积155.2.5万hm2, 平均卵块寄生率69.68%、防治效果69.75%、挽回粮食损失率7.68%。共挽回玉米9.3亿千克、产值8.4亿元, 农民增加收入8.1亿元, 投入产出比为1:29.67。

4 建 议

利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前景广阔, 建议进一步探讨利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大豆食心虫及果树上的害虫, 拓展服务领域, 为生防事业献计献策, 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为民等.亚洲玉米螟产量损失估测方法研究[C].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应用基础学术论文集, 1990

[2]李凤翔等.连续释放赤眼蜂治螟效果及对农田生态结构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 2005, 30 (3) :39-40

从餐桌到田间 第5篇

肉能追溯到屠宰场,菜最远只能到批发市场

短期允许“大体系、小农商”的二元市场存在

各部门“分段监管”,再现“九龙治水”之忧

假羊肉、镉大米,时至年末,回忆2013年发生的一次次食品安全风波,仍觉惊心。

对于国人而言,食品安全已是老生常谈,但监控食品保障安全的政策规定不断推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却越来越低。

如何监控食品安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指出,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制,如今已成为各国保障食品安全的通行做法。

2010年至今,我国商务部开始分4批支持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开展“餐桌到田间”肉菜产业链追溯,在市场上买的一根葱、一头蒜,都能清楚地查到种植、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

2013年底,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已悄然在全国布下了3007个追溯节点,众多屠宰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被纳入“可追溯”的罗网之中。

2014年是追溯体系首批10个试点城市考核验收后正式运行的第一个年头,这种最早因追溯疯牛病毒感染的牛肉而应急产生,进而成为西方国家食品安全基础保障的追溯网络,能否真正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追溯体系本身仍存在哪些缺陷?今后将如何完善?

据消息人士透露,2014年是否继续推动试点,还要看前4批的运行情况。对于已完成考核验收的试点城市,要将已建成的追溯体系运行好,再在这一基础上扩大覆盖面。

玉米田间试验总结 第6篇

通过田间肥料试验, 掌握玉米中产水平条件下的最佳肥料施用量, 施肥比例, 摸清不同年份中产田土壤养分利用系数、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重要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 建立和完善适于双塔区推荐施肥的土壤有效养分分级指标体系, 构建土壤养分数据库与施肥模型。

二、试验基本情况

1. 供试作物。玉米, 品种为丹玉58。

2. 供试肥料。尿素 (N46%) ;过磷酸钙 (P2O512%) ;硫酸钾 (K2O50%) 。

3. 供试地点。双塔区桃花吐镇李家窝铺村李树田家的地块上。

4. 供试土壤。壤质潮褐土。地势平坦, 肥力较均匀, 有灌溉条件。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16克·千克-1;碱解氮含量81.2毫克·千克-1;有效磷含量为23.8毫克·千克-1, 速效钾含量为86.5毫克·千克-1, p H值为7.82。

5. 施肥方案。

三、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 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用“3414”设计, 14个处理组合, 小区面积为30㎡ (6行区, 行长8.62米, 行距0.58米) , 两边设两垅保护行, 两头各设10米保护行。四个处理为一横排, 中间留1米宽过道, 处理间采用随机排列。

2. 田间管理

4月27日播种, 5月28日结合铲地定苗。6月15日结合灌水追肥并趟地培垅。由于今年大旱, 有7月25日至9月25日之间浇了2次水, 两次浇水分别费用为每亩110元与56元。田间可能是施肥大小不同, 出苗不整齐。9月25日收获, 每个小区取回10穗带回室内考种。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不是很明显, 详见表1。

2.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性状的影响

注: (1) 株高调查时间为6月15日; (2) 株高调查时间为9月25日。

3.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注:玉米按每亩2800株计。

表5中产田玉米的经济效益分析

注:1.尿素:2.2元/千克。2.过磷酸钙:1.6元/千克。3.硫酸钾:5.0元/千克。4.玉米价格:1.8元/千克。

五、土壤供肥量

因为玉米百千克籽粒吸收N 2.57千克;P2O50.86千克;

K2O 2.14千克, 所以该土壤的供肥量为:

土壤供N=314.2/100×2.57=8.07 (千克/亩)

土壤供P2O5=359.6/100×0.86=3.09 (千克/亩)

土壤供K2O=346.3/100×2.14=7.41 (千克/亩)

六、肥料利用率

N的利用率 (%) = (391.2/100-314.2/100) ×2.57÷14=14.14

P2O5的利用率 (%) = (391.2/100-359.6/100) ×0.86÷10=2.72

K2O的利用率 (%) = (391.2/100-346.3/100) ×2.14÷10=9.61

七、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N的相对含量 (%) =314.2/391.2×100=80.32 (中)

P2O5的相对含量 (%) =359.6/391.2×100=91.92 (中)

K2O的相对含量 (%) =346.3/391.2×100=88.52 (中)

八、分析

1.玉米拔节期 (6月15日) 株高调查数据表明, 施肥处理的株高均高于对照区, 而施氮量每亩7千克的株高分别为10.6厘米 (处理3) 、6.5厘米 (处理12) 和6.4厘米 (处理13) 。其次是处理6与处理9, 分别增高4.5厘米和5.7厘米;收获期 (9月25日) 调查株高的数据表明, 各处理的株高也均高于对照区。

2.施钾肥的处理玉米秃尖长度也低于对照对和没施钾肥区, 可见增施钾肥促进籽粒饱满, 降低秃尖率。玉米百粒重比无肥区增加12.96%~36.03%。尤其是处理6与处理10, 分别增加36.03%和34.41%。

3.玉米“3414”试验中, 施肥处理每亩均比对照区增加产量, 其幅度为36.6~128.8千克。其中处理10 (14-10-10) 增产128.8千克。亩提高产量13.18%~46.40%。

水稻田间管理 第7篇

a.查苗补苗。插秧后会有缺穴的。要及时察看, 及时补苗。保证苗齐, 不漏苗。b.看苗灌水。插秧后大苗需水量大, 应多浇水, 浇水落到1寸左右为宜。小苗移栽后, 少灌水也到1寸左右。c.返青追肥。当植株长出3寸左右, 这时加施返青肥, 植株会快速生长, 早分蘖。追肥时灌浅1寸左右, 一亩追施硫铵2千克左右。d.防治潜叶蝇危害。潜叶蝇会随着水稻插秧过程, 从秧田转移到大田。发现虫害及时喷施“乐果”, 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 水的管理

2.1 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

水稻插秧后, 由于根系的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 此时, 外界气温高、风大, 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 插秧后, 应立即建立水层, 一般灌苗高的1/2~2/3深水, 以不淹没秧心为好。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叶片的蒸腾失水造成干枯, 而且也可防止低温秧苗受冻, 起到以水护苗的作用。水稻返青后, 应将水放浅, 保持3~5厘米的浅水, 这样有利于提高水温、地温, 特别是今年的阴雨天气, 水浅温度在15℃以上, 出点太阳很快会使水温升高, 这样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健壮, 也就是泥温相对比水深的要高些, 出根快些, 能多发新根, 秧苗早分蘖、快分蘖。或者水稻返青后采取间歇灌溉, 即一次灌3~5厘米浅水, 待自然落干, 等到脚窝有水、田面无水时再灌一次水, 如此循环。

2.2 晒田。

晒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 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更新土壤环境, 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顺序转移, 对培育大穗十分有利。二是调整植株长相, 促进根系发育, 促进无效分蘖死亡, 使叶和节间变短, 秆壁变厚, 植株抗倒力增强。高产栽培中, 当全田总苗数达到一定程度时, 常采取排水晒田措施, 以提高分蘖成穗率, 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

晒田常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 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 叶色浓, 长势旺, 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 以人立不陷脚, 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 田中稍紧皮, 叶色略退淡即可。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 要灵活掌握。

2.3 经常检查加固田埂, 防止漏水。

水田田埂应经常检查, 防止漏水。漏水会造成除草剂效果差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施肥后的肥水流入其它稻田导致别的地块贪青, 而该稻田又长得不好。另外还会加深其它稻田水层, 引起池埂连锁毁坏等。因此, 水稻插秧后, 要经常检查修补田埂。

3 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营养体, 是营养生长主要时期, 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要使分蘖期加快生长发育, 就应做到:

3.1 早施分蘖肥。

在分蘖始期, 追施氮肥, 要满足水稻对长分蘖、长叶的营养, 一亩施用尿素2.5千克左右, 最多不超过5千克。适时施肥, 不能晚, 否则容易发生倒伏。

3.2 要少浇勤浇水, 适当晒田。

水稻分蘖期时, 主要是有效分蘖期, 一般浇水1寸左右, 这样对提高地温水温, 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速度, 分蘖节时要是光照和氧气充足, 能使分蘖生长快速。如盐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 可给合排水晒田, 控制生长, 减少无效蘖, 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3.3 清除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用除草剂清除杂草, 消灭稻田杂草的同时又减轻大量的繁重劳动力。分蘖期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要时刻关注, 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4 长穗期管理

在这一时期具有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生长特点:a.巧施拔节长穗肥。拔节后叶黄都是因为缺肥所致, 科学合理实施穗肥, 能有效巩固有效分蘖, 对提高每穗粒数效果明显。施尿素在五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过多施肥,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孕穗期可以不追肥, 遇到孕穗末期茎叶变黄, 是早衰症状, 在出穗前18天左右科学施粒肥。一亩大约施尿2千克左右。不能大量施肥, 会引起贪青晚熟。b.灌好“养胎”水, 适时落干晒田。水稻种植过程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就是幼穗分化期, 是最不耐旱、耐寒力的时期。千万不能缺水, 如缺水首先幼穗受到影响, 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 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 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 水分管理十分重要, 要引起重视。一般保持水层2~3寸深。c.防治病虫害。水稻拔节后, 病虫害流行, 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 要注意及时除治。

5 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植株的根、叶保养好, 防止叶片早衰, 促使粒大粒饱, 防止空壳秕粒。a.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 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 调节水温, 提高空气湿度, 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 采取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 就是灌一次水后, 自然落干1~2天, 再灌一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 有利于促进灌浆, 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 要采取干干湿湿, 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 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 再行灌水。后期, 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b.适时收获。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 茎、叶、穗变黄, 应及时收割, 确保丰产丰收。

6 病虫草害的预防及防治技术

6.1 虫害:

主要有稻蓟马、稻苞虫。使用乐果、多杀菊酯防治稻蓟马, 使用晶体敌百虫防治稻苞虫。

6.2 病害:

:主要是稻瘟病, 使用三环唑、稻瘟净防治稻瘟病。

6.3 草害:

选择对杂草杀伤而对秧苗无伤害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对杂草较多的田块采取人工除草除稗。

摘要: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 高约1.2米, 叶长而扁, 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 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人类有一半人口, 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 都以稻米为主食。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 当苗龄为20至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至10厘米的稻田内, 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 对土壤要求不严, 水稻土最好。

辣椒田间管理技术 第8篇

1 整枝

随着辣椒苗的生长发育, 枝芽 (包括脚芽) 也随着生长, 特别是杂交辣椒的枝芽生长最强。当辣椒树分杈以后, 杈以下的枝芽应全部去掉, 以减少对辣椒树的营养消耗, 增强透光通气能力。抹芽宜早不宜迟, 但要在晴天进行, 雨天进行的话伤口难以愈合, 容易感病。抹芽时一手扶树, 另一手抹芽, 用力要轻, 以免损伤辣椒树。

2 追肥

辣椒追肥要根据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 一般分四次进行追肥。第一次结合中耕除草淡粪轻施。一般50 kg水中放尿素100 g, 另加两瓢泼三蔸。第二次施肥在辣椒树开始现蕾至开花期。这次施肥要稳重, 要视生长情况定施肥量, 既要施适量肥料满足分枝, 又要防止施肥过量而导致徒长, 引起落花。一般每50 kg水加尿素100~200 g, 另加腐熟的人粪尿两瓢或猪尿4~5瓢。第三次施肥, 当门椒 (第一个辣椒) 坐稳果后, 肥料用量可加大一些, 一般50 kg水中可放尿素250 g, 另加腐熟的人粪尿5 kg和磷肥250 g (磷肥先用尿浸7~10天, 以尿淹没肥为度) 。第四次施肥在“立秋”前后。此时由于伏椒大量成熟, 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部分肥料, 一般50 kg水中可放尿素400 g, 另加人畜粪15 kg, 辣椒复合专用肥每亩15 kg (复合肥先用尿浸7~l0天, 以尿将其淹没为度) 。此次肥料的施给, 土壤中宜保持一定的湿度, 否则气温高、土壤干燥易挥发。在高温干旱到来之前 (大约在“立秋”前) 最后一次施肥后, 利用猪牛粪、稻草、麦秆、油菜秆等在辣椒畦面上覆盖一层, 对于防高温、保湿、防草效果很好。

施肥注意事项: (1) 肥料要融合均匀。 (2) 不要直接淋在辣椒苗上。 (3) 土壤太湿, 特别是下雨后不要追肥, 应在晴天中耕后晒一天再追肥。 (4) 第三、四次施肥, 因辣椒树长大了, 土壤中的根系多了, 加上温度高, 所以追肥不要蔸泼, 最好四蔸共施一瓢或条泼, 起到肥料集中施给, 不易挥发的作用。

另外, 辣椒除基肥和追肥外, 还可以施叶面肥 (根外追肥) 。方法:用300 mg/kg浓度的稀土 (每15 kg水加5 g药) 或300倍的磷酸二氢钾 (肥料王) 加600倍的尿素 (15 kg水加磷酸二氢钾50 g、尿素250 g) 进行根外追肥, 效果很好, 但是不能代替土壤追肥。根外追肥一般只进行二三次, 最好是在盛果期喷施, 间隔7~10天一次。应选在晴天傍晚或阴天喷施, 这样肥料蒸发作用小, 易被植物吸收。

3 灌溉抗旱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第9篇

孕穗期生育特点,玉米孕穗期是指从拔节到雄穗开花期这一段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地下部次生根层数和根条数,地上部茎杆和叶片生长迅速;与此同时玉米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和形成。因此玉米孕穗期是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玉米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管理时期。孕穗期的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于干物质积累,协调体内营养平衡,促进小穗和小花分化,在生产中实现植株根粗、量多、茎杆粗壮、叶片宽厚、色浓绿、穗大粒多。

二、配方施肥

在玉米一生当中孕穗期是对矿物质养分吸收量最多,吸收强度最大,吸收养分最快的时期,也是其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施肥时期。玉米孕穗期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植株需肥的高峰期。因此玉米穗肥在雌穗小花开始分化时施肥效果最佳。这时玉米植株的叶片数为:早熟种14~16片,展开叶8~9片,中熟种叶片16~18片,展开叶片10~11片。玉米高产栽培要做到增加投入配方施肥,肥水管理应围绕苗期群体长势均匀、健壮、拔节期、孕穗期不脱肥、灌浆、乳熟期养分充足的总体目标,施肥上来测土配方施肥,做到肥土少施瘦土多施、弱苗多施,拔节期控施,穗期重施,亩产700公斤需尿素40公斤、钾肥5公斤、锌肥1公斤;亩产800~900公斤,需尿素50~60公斤、锌肥2公斤、钾肥10公斤。

施用方法是:

1、巧施苗肥,施好拔节肥,在4~5叶时对长势弱的苗棵巧施偏肥用碳酸氢铵每亩10公斤,兑水浇施;6.5~7叶时亩用尿素15~20公斤追施于玉米行内并进行小培土。

2、重施穗肥,玉米大喇叭口期可见叶片10~11叶(也就是播后65天)亩施尿素20~25公斤、钾肥5~10公斤,并进行大培土。

3、排水防涝:玉米孕穗期以后玉米根呼吸旺盛耐涝性差,应根据田间地下水位高田箐遇雨水易积水的特点应开好十字沟和腰沟排水防涝。

三、防治病虫鼠害

玉米孕穗期主要有:锈病、大斑病、小斑病,今年玉米旱作带由于高温多湿和地区小气候的影响,锈病发病早、来势快、发病田块多,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锈病:在发病初期用50%粉锈清或12.5%烯唑醇,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隔10天一次。

2、用25%粉锈灵可湿性剂每亩50~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用三唑酮15%可湿性粉剂每亩80克+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每亩8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4、大斑病、小斑病防治:大、小斑病发病时期主要是心叶期到抽雄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倍液或80%新万生700倍液兑60公斤水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5、玉米孕穗期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蚜虫危害。玉米螟在孕穗期危害心叶、抽雄至吐丝阶段蛀食雌穗,玉米结实以后则钻入桔杆和穗轴,穗柄蛀食果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防治方法:在小啦叭口期大啦叭口期用1%辛硫磷颗剂与细土拌成1:50的毒土颗粒撒入啦叭口内,也可用BT乳剂或5.7%百树得或50%辛硫磷乳剂500倍液喷雾于心叶丛中。

6、蚜虫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后危害天花,影响授粉,用50%辟蚜雾8~10克/亩或10%吡虫啉10~15克/亩或乐果兑水喷雾防治。

7、鼠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灌浆籽粒形成后,用溴敌隆配制成药饵,连片统一投放灭鼠。

四、玉米管理

久旱无雨是百年未遇的干旱,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不便,特别是玉米由于无雨,无灌溉条件,影响了大春播种,今年6月初下了一次雨缓解了旱情,各地忙于播种,但下雨时间短,只是解决了暂时现象,旱情仍未解决,特别是玉米播种后一直不下雨,有一部份玉米出现苗棵烧死,需改种晚秋作物。有一部田块加工管理跟不上,密度过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玉米播后苗棵烧死的田块应及时组织种晚秋作物,如绿豆、红薯、豆角、大豆等作物。

2、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做到三叶间苗,五叶定苗,亩密度4500株。

3、科学施肥:巧施苗肥,施好拔节肥,在玉米进入4~5叶时对长势弱的苗棵巧施偏肥,用碳酸氢铵兑水浇施。在玉米叶片进入6叶~6.5叶时追施拔节肥每亩用量15~20公斤尿素并进行小培土,在玉米进入9~10叶时重施穗肥,追施尿素20~30公斤,并进行大培土。

4、防治灰斑病:近年个别地区玉米发生灰斑病,在发病初期用25%丙环唑每亩用量1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2~3次。

五、地膜玉米管理

1、地膜玉米出苗后及时喷药防治地老虎危害,做到三叶间苗五叶定苗,及时打权清除分枝。

第一次田间劳动 第10篇

一大早,天才蒙蒙亮,爸爸妈妈就起来准备了。我们吃完饭,就向玉米地进发。

车子刚刚停在了地头儿,爸爸妈妈就拿好了镰刀,马不停蹄地向地里走去。不一会儿工夫,爸爸就割倒了一片玉米。妈妈呢,迫不及待地动手扒起玉米来,很快一堆玉米就扒好了。我不甘示弱,赶紧学着妈妈的样子动起了手。

虽然已经是秋天,可是阳光依旧很强烈,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从我的额头滚落下来。这秋老虎仿佛在试炼我的耐性,我顾不上擦汗使劲掰着玉米。可没过多久,我就累得筋疲力尽满头大汗了。此时我多想找个阴凉处好好休息一会儿呀!回过头看看爸爸妈妈,他们的脸上也已是大汗淋漓,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但他们却没有停下来。于是我想:“我也是个男子汉,我要跟爸爸妈妈一样坚持下去!”

眼看着妈妈扒完的玉米堆起一堆又一堆,而我费了半天力气只扒了一小堆,使出了浑身解数的我,面对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玉米,真是束手无策。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你还小,能干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扒玉米也是需要技术的。”

在妈妈的提醒下,我反复琢磨起来。然后我发现把玉米外皮撕开,然后两手分工,一手握着玉米的梗部,一手握着玉米棒子,再来一个大旋转,就能轻松将其拦腰折断,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的力气哦!哈哈,这可真是劳动创造的智慧呀!就这样我扒的玉米越来越多,越干越起劲儿,妈妈在一旁不住地夸奖我。那一刻,别提我心里有多美了。

甘薯的田间管理 第11篇

1. 查苗补苗, 消灭小苗缺株

一般栽后2~3天就应随查随补。补苗过晚苗株生长不一致, 大苗欺小苗, 起不到保苗保产作用。补苗应当选用一级壮苗, 补一棵, 活一棵。补苗时要避开烈日照晒, 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最好在田边地头栽一些备用苗。补苗时, 带土连根一起挖, 栽后不需要缓苗。要查清缺苗原因, 如发现地下害虫为害或土壤水分不足或土块过大透风造成缺苗, 应结合补苗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生长前期如碰上狂风或冰雹袭击造成茎叶严重损伤折断时, 可利用甘薯再生能力的特点, 及时追肥、浇水和中耕松土, 促使受害植株重新发芽生长, 不需要拔掉重栽。

2. 早中耕、除草

薯地中耕一般在生长前期进行, 封垄以后操作困难, 所以宜早不宜迟。中耕时要掌握先深后浅, 垄购深锄垄面浅锄。第一次中耕时要结合培土, 使栽插时下塌的垄土复原。中耕除草要讲究质量, 做到寸土不漏、棵草不留。垄面薯苗周围常因栽插浇水和封窝时被按实结成土块, 形成“卡脖泥”, 要细锄浅锄不伤薯苗, 做到土碎疏松, 草芽锄净。中耕次数应根据气候、土质、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一般2~3遍就可以了。中耕除草要注意保持垄形, 不要使垄土塌落, 影响块根形成。

3. 防止地下害虫

小地老虎、蝼蛄、蛴螬、蟋蟀等害虫经常在各地栽插甘薯季节里大量发生, 咬断幼苗造成小株或缺苗。结薯后蛀食薯块, 咬成虫孔伤疤, 并传播病害, 危害很大。防治办法, 在冬耕深翻土地或栽前大垄时拾蛹捕杀, 栽插后撒施毒土、毒饵或喷药防治, 必要时人工捕捉。

二、分枝结薯阶段

这一阶段由植株长出分枝到拖秧封垄开始, 春薯在栽后35~75天, 夏薯因气温高生长快, 在栽后20~35天。生长的重点由根系转到茎叶。栽培中抓住这一时期的管理, 对扩大叶面积, 增强光和能力, 加速薯块的肥大很重要。

1. 前期浇“拖秧水”

春薯栽后30~40天, 夏薯栽后约20天, 地上部正长分枝拖秧, 地下部薯块开始形成。这时的外界条件是, 地温逐渐回升, 光照充足, 土壤水分因蒸发加大而逐渐减少。但黄淮流域以北薯区的春薯、夏薯常处于春旱和伏旱期, 影响其正常生长, 适当补充水分是这个阶段初期的重要管理措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采用小水沟灌, 灌水量不超过垄高的一半, 灌后随即中耕。夏薯到7月中下旬才分枝结薯, 很多地方已进入雨季, 不需要灌水。

2. 浅中耕、除净杂草和破畦晒白

这时期的薯块已形成, 中耕宜浅, 以刮破土表为度, 除草要净。

3. 早追肥

追肥宜早不宜晚, 北方薯区追施适期在栽后30~40天, 追肥种类应以氮素含量多的为主, 施用量应根据植株长相决定, 基肥用量多的高产田可以不追。

4. 防止茎叶害虫

为害地上部茎叶的害虫主要有卷叶虫、甘薯天蛾和斜纹夜蛾等。为了不使它们严重为害茎叶, 要经常检查田间发生情况, 进行防除。

三、茎叶盛长、薯块相应肥大阶段

这一阶段的田间管理应着重以下几方面:

1. 三沟配套、防涝渍

这一阶段的前期, 很多地方已经是高温多雨季节, 甘薯的茎叶生长迅速, 养分主要分配在地上部, 应注意排水减少土壤水分, 增加空气通透性。及时清沟排除积水。南方正是旱季不存在排涝问题, 仍需主要防旱。

2. 追施催薯肥

追肥应以钾肥为主, 过多施氮对薯块肥大不利。应在栽后90~100天追施钾肥, 能增加叶片中的含钾量, 延长叶龄;提高光合效能, 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转。如追施草木灰, 亩用量100~150千克, 追施硫酸钾亩用量10千克。

3. 保护茎叶, 不要翻蔓

我国南北各薯区种植甘薯都有翻蔓的习惯, 认为可以降低土壤水分, 防止蔓节着地生根消耗土壤水分。也有的认为翻蔓能加快向薯块运输养分, 甚至把翻蔓当做一项增产措施。通过各地科研部门大量试验, 这些缺少科学根据的说法以被否定。试验证明, 不论平原沃土、丘陵山地、高台、洼地, 也不论品种类型、栽插期早晚和生长期长短, 翻蔓都比不翻的减产。翻的次数越多减产幅度也越大, 减产幅度为10%~20%, 可以说翻蔓是一种徒劳无益的办法。

四、茎叶衰退薯块迅速肥大阶段

这一阶段的甘薯生长中心转向薯块肥大, 地上部茎叶生长逐渐缓慢直至停止, 叶色从绿转为淡绿, 颜色由深逐渐变浅, 呈衰退现象, 薯块肥大的速度加快。有的地块肥水过高, 叶色常绿不败, 出现“贪青”现象。就大面积甘薯而言, 这个时期的管理要求保护茎叶不使早衰, 延长茎叶的功能期, 促进薯块肥大增重。

1. 早追裂缝肥或根外追肥

这个时期茎叶生长已从高峰开始减慢一直到收获时为止, 约经过2个月的时间, 田间管理放在前期。凡容易发生早衰的地块或茎叶盛长阶段长势差的地块, 从这个阶段开始, 即9月初 (处暑与白露之间) 追施裂缝肥有一定增产效果。其方法是每亩用粪尿250千克对水500升灌缝。或用氮素化肥2~3千克对水100~150升稀释后灌缝, 也有的灌草木灰, 每亩用150~200升。灌裂缝肥的习惯多见于江南各薯区。

茎叶生长高峰过后, 为了防止茎叶早衰, 用含磷、钾肥较多的肥料根外追肥, 效果也很好。用2%~5%的过磷酸钙液或1%的磷酸钾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液, 每亩喷施75~100升, 每隔半个月喷1次, 共喷2次。

2. 继续注意防旱排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田间生产】相关文章:

田间检验08-26

“3414”田间试验07-04

农民田间学校08-20

田间管理技术05-17

田间教学模式06-17

草莓田间杂草防除09-08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06-11

田间管理技术意见06-27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09-12

田间诗歌的崇高性08-01

上一篇: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启示下一篇:徽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