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性教学范文

2024-08-06

本体性教学范文(精选6篇)

本体性教学 第1篇

一、文学存在的意义及价值

很多人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一种非确定性的语义,其呈现的语义张力正好符合文学的本源性和本真性。而有关于文学的研究,恰恰源自其本源性、本真性和潜在张力,文学意味获得突显。紧接着,又有人会思考,“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文学作品,进而意味文学的存在形式就是作品。人们只注重文学作品,但却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学性,导致了在文学研究中缺乏真正的文学基础。

文学与文学作品的中间,其实隔着一条很长的路。人们忽视了这条路的存在,就不会真正彻底地研究文学。因此,在“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得到以下几种答案:(1)精神探讨方式;(2)审美方式;(3)生活方式;(4)书写产品。

第一种方式潜在意味比较丰富,精神和物质都有实际意义,一方面,能够保障人成为人或者更好;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人存在所需的物质。人类所在的世界没有限度且不断扩张,它随着人的意识和实际能力而改变。所以,人类所在的世界可以分为自然世界、情感世界以及社会,人类精神在这三个世界中驰骋,形成了自然科学、人文学术以及社会科学。其中,自然科学讲究的是物理规律以及自然法则,能够为人类提供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方法与智慧。人文学术讲究的是人性、人情和人心,核心观念是人,注重在自然社会与人伦社会的交织中人性、人情和人心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人类提供真正成为人的方法与智慧。社会科学中有制度的存在,它所探求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规律和存在法则,能够为人类提供如何更好的生存的方法与智慧。所以说,文学是以精神探讨方式的形式存在的,它所关注的人及其生存状况、存在命运和生活理想。在这种存在形式下,文学既是求真,又是寻善,更是审美。

文学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一种方式,虽然第一种存在形式展现了文学对人的重要性和根本性,但却缺少一种具体的根本个性。而这也恰恰是第二种存在形式所要表达的,即审美方式,用抽象的词语去探索文学的精神。这一表述凸显出文学的丰富意蕴,它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精神层面的艺术,与理性和信仰的创造方式不同,艺术体式才是文学审美方式的根本标志。而且,文学也具有艺术的共性特征,是艺术的实际存在形态,是审美的、感性的、抽象的及无形的。它能以人类的灵魂、生命激情及自由意志为原动力,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叙述着人的逻辑和审美。第三种存在形式,即生活方式,寻求和创造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赋予个体以内容、神态及神韵。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任意的,仅仅只是作家的,因此,作家必须用这种文学劳动作品去换得基本的生活。但文学劳动并不是去捞取名利,而是寻求和创造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文学劳动是一种心灵自由、思想自由、情感自由和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超越了名与利。

虽然以生活方式存在的文学作品是实现作家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但它却引导着他人走向自我实现。这也恰恰是第四种方式———书写产品所表现的形式,可供自由选择和悦纳。通过作家的劳动创作使得文学的自由转变为社会的自由,它可以为人类提供美学内容和美学形式,表现出了勇敢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说,这种表现形式既有美的张力,也有善的智慧和真的力量。

二、文学研究中蕴含的技术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会议上曾经说过:“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所谓核心技术,既包括通用技术和基础技术,也包括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非对称技术以及“杀手锏”技术。这些技术需要我们思维灵活、开动脑筋并进行创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专家开始扫描、加工、提取、提纯我国文学中包含的创意设想和科技创新,并发布到社会上,希望能够给从事实践和创新创意理论的工作人员以启发,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助力。而文学作品的核心就是创新和创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观念;(2)新物品;(3)新世界;(4)新关系。通过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新关系、新世界、新物品以及新观念,加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对我国未来发展有所期待和追求。

要从我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去扫描、加工、提取、提纯创意设想和科技创新,早就是国内外各个领域中的共同观念。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着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产品亦或是创新型的观念都源自于我国的文学作品。在全世界有很多的国家都在关注着各类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创新创意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期,就有了将文学作品中创新与创意输出的产品。而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世界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文学的内容疆界和研究范式。而且文学作品在社会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还有着文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首先,研究文学作品可以对我们的生存现状以及生存环境有一定认知。改变对现实的认知,可以改变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且文学作品也很崇尚于这种改变,于是,作家都在努力将新设想和新观察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同时,在文学作品之中还蕴含着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前沿技术是指那些在国际上都非常热门的领域,它们都被认为会在近期得到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关于这些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想法,都会提高普通民众或者是从业者的敏感性,推广并繁荣发展。而所谓的颠覆性技术,指的是能够对人类生活或者全球经济进行改变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并改善人民生活和重建世界秩序。

其次,文学作品还具有扫除科技发展盲区的作用。新技术的产生,很多人都不明确其具体的发展状况以及能够达到怎样的一种社会影响。但是若将其掺加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得到很多蛛丝马迹,运用故事将其中的影响作用不断的发展扩大,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去传播扩散。对具有这类描述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审视盲区、误区,以便于全面的去引导社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最后,文学作品中还有着很多的梦想,不仅仅是去展示梦想,还在传递着这种梦想,也让人们能够清楚的审视现如今的这个社会。在审视缺陷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也能给人以警示,表现出种种预警,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不仅如此,文学作品中具有的知识,也具有传播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在2015年,我国的文学作品出版量大幅度的上升。但是,专家却指出,其实这些文学作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近期没有较为轰动的作品面世,很多著名的作家也没有得到肯定。与以前相比,文学作品在创新创意方面还做的不够,颠覆性不足。故希望文学工作者能够继续努力,找到更好的方向以及更好的灵感。

三、文学批评要注重伦理本体性

面对如今这个时代的文学特征,文学家们想要进行革新,因此在文学研究中加入了文学伦理批评。

1. 文学伦理批评要克服圈子化、功利化

文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趋于边缘化,而其中包含的文学批评更是少之又少,亦或者脱离了文学批评原本应该具有的模样。文学中包含的文学批评已经沦为附属品,很多批评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圈子变得很小,不可自拔。所以,文学批评想要走出这个圈子,就要联系社会现象以及文化思潮。但目前大部门青年作家的梦想仅仅是取得职业性的成功,以至于各种具有明显交际性质、重复性质等急就章及人情稿被加班加点的写出来,缺乏生活或者对社会的感悟,是会令人失望的文学批评。因此,文学作品想要更好的发展,文学伦理批评要克服圈子化、功利化。

2. 文学伦理批评要沟通全新文化资源

如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具有非常发达的媒介资源与文艺形式,随着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其鉴赏水平也逐渐提高,因而公众更加迫切地需要一个具有创造性以及更为生动的评论文章。因此,青年批评家更应当充分地去发掘各种全新的资源,特别是文化与社会资源,来充实其文学伦理批评。而且在现如今的国际化语境下,需要打开视野,更加深入地研究并区别中西文学以及文化研究批评方法的发展取向,然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手段在公众的普及,为人们对各种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更加快捷的平台,从而造成人人都是批评家的现象。这就要求青年批评家在文学伦理批评的过程中,除了要立足于文本,更要善于打通各种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壁垒,使其更加富有创造性与启迪性。

3. 文学伦理批评要具有社会公共性

文学伦理批评除了是对文学进行批评外,其主要的目的更应该立足在对社会的审视上。因此,这就要求文学伦理批评应该将文学作品置于流派及思潮中进行“坐标式”的定位,尤其应将其置于社会公共生活中考察。在伦理批评的过程中药以俯视的角度,坚持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一般来说,文学批评除了“寻美”,更是知识分子批判理性的过程,如此才能使批评具有更加富有的社会意义。

四、伦理本体性在文学研究中的本质

1. 伦理本体性的文学内涵

韦勒克曾经说过,艺术创作远超于自觉意识,而且这不仅发生在当今这个时代,而是所有时代。而且这种超越还会阻碍实践,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整体上说,是理论落后实践。最近这几年,文学伦理研究和文学伦理批评使得文学研究发生了伦理转向,还却仅仅是方法上的革新,而文学最大问题其实是伦理,但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要改善文学现如今的状况,就要从本质上进行革新,重视伦理本体性。

文学研究中的伦理本体性问题,既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关心的,又是现代文学家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文学中的美,彰显与形式化,而文学中的善,才能美化生命。没有“善”的文学只是美的理想,只能表现生活,却不能诠释生活、美化生活。对于具有生成性的善来说,其源泉不能能够活着可能表现出的生活,不是没的理想,当然也更不可能是经济扩张的力量或者意识形成,而是人性。只有具有“善”,文学才能表现出人性,才能反映出人类关心的话题以及人性上的问题。历来的主张是文学为人生,而它的实质即文学为人性,具体表达是文学为人爱、文学为人情、文学为人心。文学创作的实质是人性,因此。文学必须遵从人性。

2. 伦理本体性的认知根源

“善”作为文学研究的本质,其实早已被古人所领悟。以诗的创作为例子,就是文学文体模型。它所表达的内容,既是作家以文学为载体去创造和追求生命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作家规范文学体式,展开真实生活内容等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作家虚构想象以及真实的内容。并且,文学伦理本体性不仅仅被中国人发现,国外也有很多文学家揭示过这种文学本质。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去展现了伦理本体性的认知根源,展示了艺术内在本质,并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极为深刻。

而且,文学表达也不全是按照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观念去展示的,必须先有文学理论。这文学理论是人类精神创造的方式,蕴含着真善美。而且这种文学方式属于美化的人学,它会将残缺及丑恶美化成完美与理想的。因此,文学理论的本质是人性,其中包括社会人性和自然人性。

3. 伦理本体性的文学精神

文学虽然是人学,但它却只是理想化的、象征性的以及美化的、想象的人学。这种理想化的、象征性的以及美化的、想象的人学是由内容与形式构成,但却是二元结构模式。表面上,文学蕴含着真善美,而且运用形式上有象征、意象、结构、语言等方法。深层次上,文学的本体是美好,内容是真、善。在文学的本体世界中,若美属于一种形式,真属于本质,那么善则是本质中的本质。在真正的文学中,若缺乏善或美,尽管可能会存在经过修饰的美与虚假的善,却无法达到真实的美与真。

五、伦理本体性: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

伦理是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因此,想要研究文学,就不能忽视了伦理本体性。而一旦文学研究中关注到了伦理问题,那么这种文学研究才会有所价值。然而,想要真正且正确的研究文学中的伦理本体性,还要整体认知文学,并从根本上把握文学的位置。

韦勒克认为文学研究一定要有系统的结构,而且要有探索性,包含价值及其本身。这也被称为“文学科学”,是由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文学理论组成。这里面,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和依据,才能用得体的方法和正确的视野去理解文学,它是文学研究的根本所在。总而言之,文学研究是文化精英活动,是文化资本的运作。文学理论其实是通过澄清问题从而形成文学认知系统知识的,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还要研究文化、语言以及意识形态等层面问题。考察内容包括以下以及几个方面:

1. 文学的人性问题

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文学的真,而这种真不是那种自然的真,又或者是事实的真,而是人性中的真。所以,只有这种人性的真才能将事实的真与自然的真结合起来,再加上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去创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使其构成文学的真理、真诚以及真实。

2. 文学的本体问题

文学的本体问题就在于其价值之源,即文学中的“善”。这种善就是德,包括美德与道德,也是以人性为根本,遵从爱、利、生等人性逻辑。

3. 文学的生存问题

文学的生存问题是其自由之源,即文学之美。它展现了文学之善和文学之真,并将人与他者和人与自我协调统一起来,真正的呈示了生存的完美性和完整性以及人存在的秩序化。

4. 文学的方法论问题

文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其智慧之源,这种方法论在于展现深邃的思想以及认知上的行动。

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的文学理论,构成了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思想方法和认知基础,引导文学创作,并能激励作家。

摘要:文学中的伦理问题,是文学本体论问题。但是,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对于艺术的创作远远超出了自觉意识,还会阻碍实践。面对如今这个时代的文学特征,文学家们想要进行革新,便在文学研究中加入了文学伦理批评。但是,文学伦理研究和文学伦理批评使得文学研究发生的伦理转向仅仅只是方法上的革新,而文学最大的内在问题、自身问题以及本质问题其实是伦理,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文学创作中蕴含的科技与创新,并通过在文学批评中加入伦理本体性,进而得出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

关键词:伦理本体性,文学研究,真正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代兴.伦理本体性: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J].思想空间,2016,(01):107-116.

[2]秦香丽,徐启达.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伦理道德观念[J].南大戏剧论丛,2010,(11):179-189.

[3]袁洪庚,董国俊.在悖论中跋涉经典作品的批评伦理[J].兰州大学学报,2011,(06):132-137.

[4]张再林.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5):63-71.

[5]陈永明.生命的质感与镜像——中国社会现代进程中身体叙事的伦理转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4,(07):162-166.

[6]高玉.论“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J].外国文学,2004,(02):89-95.

[7]杨海秀.民国时期三大伦理思潮“本根”意识之比较及其现代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6,(02):51-57.

[8]刘国云.整体性进路的价值认同建设——作为应对社会冲突的伦理治理方式[J].社会科学家,2011,(10):58-60.

[9]郭萍.理性的困惑:跨文化伦理何以可能——与史蒂文·卡兹教授商榷[J].学术界,2014,(08):121-129.

本体性教学 第2篇

“语文课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思想是在当前语文课程核心功能失当,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语文教师无所适从的情形下,由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的教学理论指向,意在恢复语文课程熟练“运用”口头与书面语言的核心功能,倾向于表达能力培养,坚持从言语教育的立场出发开展语文教学。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内容,引导学生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从认知、实践到迁移、运用,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

尽管当下语文教师相对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但是不可否认,“教课文”仍然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当下的语文教学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混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而“教材内容”就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简单地说,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由于语文课本提供的只是教材内容,当前现行教材多以“阅读为中心”编写教材,以单元主题文化组元,以文本内容与人文教育为指向。每篇课文之间人文内涵相对统一,那些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并将终身受用的本体性学习内容不清晰。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习惯将人文教化功能作为终极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方面,而对于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则训练思路不清,至于一篇课文“教什么”,也就是课程内容,完全凭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选择,去琢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母语学习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客观上也造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旁落。

如何落实语文本体性教学,笔者有如下探索:

一、构建单元语言训练体系

很多教师难以区分“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甚至误将教材内容的理解与作者情感的领悟当成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以至于语文教学篇篇课文互无关联,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都是由一篇篇课文连缀而成。语文课的主要活动就是听教师分析课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被合理开发运用,语文课堂效率低下。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凭借课文语言学习规范自己的语言,势必要经历一个方法技能习得的过程,而构建单元语言训练体系就是学生吸收、同化、顺应、模仿语言规则的过程。

1.确定单元语言训练主题

明确单元教材与单篇教材之间的隶属关系。单元教学的教材处理必须突破单篇课文教学各自为阵的格局,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单元语言训练主题将单篇教学纳入单元教学的视野,全面系统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根据课标学段要求,学生已有的经验,文本特点,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技能等内容确定单元语言训练目标。

2.对单篇教材做出取舍 在明确单元语言训练主题后,单篇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围绕单元语言训练主题做出适当的调整。单元语言训练主题是整个单元教学的纲,单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为单元语言训练主题的达成服务,原教材中的选文可以取舍替换,挑选出能够落实本单元语言训练目标的文章。每篇教材的教学目的要各有分工、相互依托,协同指导学生实现本单元语言训练目标。

3.设计不同课型的训练方向

单元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语言训练目标走一个认知、练习、巩固、运用的实践过程。单元教学中根据教材文本特点设计起始课、练习课、巩固提升课、目标检测课四种课型。起始课用于方法学习的例证辨认,其目的是使学生接触、感知语言训练内容;练习课用于尝试运用;巩固提升课用于规则总结;目标检测课用于迁移运用。学生经历这样的实践过程,才能掌握语文知识并逐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正确培养“语文理解”能力

从过去的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理解”与“运用”是并列的,是学生语文课上要习得的两种能力。“讲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文”则是提高学生的运用水平。不仅如此,当下的语文课一直延续着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而“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又窄化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价值取向,至于本体性教学内容,大部分老师熟视无睹。

杭州大学朱作仁教授曾指出,就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逆分析”和“顺分析”两种不同的思维加工方向。这也正是叶老所提倡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带着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感知文字把握内容、体会情感是“逆分析方向”,是“来”的过程;从内容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怎样组织材料、布局谋篇,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等,则是“顺分析方向”,是“回”的过程。从本体性语文教学的思路出发,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理解”是贯穿在从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全部认识过程中,对语言意义的理解是为了语言运用起铺垫作用的,如果无需这个铺垫学生也可以迁移运用,则说明学生已经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能理解,因此无需教师再浪费时间走一个“理解”的过程。

三、开发“语言运用”的课堂功能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也就是积累运用语言材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吴忠豪教授曾说过:“教师要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用课文语言丰富学生语言。”要让学生在学习“例子”时掌握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领悟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这才是教学的本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的资源,“语用”的指导方法也很多,现列举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模仿练习。从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而言,学生对于语言的习得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敏锐地从文本中开掘出值得学生探究和模仿的语言句式,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出发,感知这一句式的表达效果,并借助句式的骨架结构,让学生在感知模仿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2)仿顺序。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如三年级《东北大森林》的时间顺序和四年级的《颐和园》的游览顺序等,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小学阶段接触较多的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有一位老师在《蝴蝶的家》一文中做了这样有益的尝试。第一自然段一共有3句话,第一句话用疑问句提出“下大雨时蝴蝶躲在哪”的问题,第二句话是一个环境描写的长句子,描述了下大雨时无处躲避的困境;第三句话用反问句强化问题,与第一句首尾呼应。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课例,前后使用用问句对一个心理活动进行总分总结构式描写。这个范例也许并不典型,但是体现出了叶老所说的“文章就是个例子”,学生就是在学习这样一个特殊的例子,结果学生有章可循,仿写得像模像样。

2、拓展练习。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一定的描写方法后,就可以进行拓展与补白练习。这样的训练可以通过学生语言的再现,加深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言意兼得的理想教学境界。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一段中,作者的语言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其中“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一句带给学生震撼,也容易产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这是一张怎样的脸?”进行合理的补白扩写。同时可以回忆曾经学过的《一个人和一幅画》这篇课文,其中有对主人公脸与手的特写,(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他手指头的每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或正在流着红红的鲜血……)拓展这样的片段,对学生学习使用语言起到辅助的作用,从扶到放,实现“使用语言学习语言使用”。

3、变式练习。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采用变式练习来达到此项目标。变式练习主要是指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如学习完古诗后,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把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陶罐和铁罐》可以尝试改写成陶罐骄傲铁罐谦虚的语言对话;《蟋蟀的住宅》学习了作者以第三人称对蟋蟀住宅进行描写,可以指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蟋蟀,以第一人称来介绍“自己”的住宅。增强语文课程意识,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本体性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作者姓名:赵雅晖

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路小学

寻觅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策略 第3篇

一、在单元结构的共性表征中觅得本体性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结构基本由单元导读、课文(文本内容与课后练习、小练笔)、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与趣味语文)构成。虽然从总体而言,它是围绕人文主题构成单元,语言训练的内容不是十分明显,但也有一些单元例外。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通读整组课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从中发现共性化即被强化的语言表征,从而确定具有语文本体性的内容。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组,我们可以进行列表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都可以强烈感受到联想和想象字眼的突出,所以,笔者以为本单元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应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根据这个内容,我们在本单元各个项目的教学中,就应该突出联想和想象的学习实践。以此类推,第二组课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之一应是:引导学生掌握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阅读方法。

二、在独具特色的结构中觅得本体性教学内容

从文章学角度而言,独特的结构布局往往是文章的重要特点,而这也常常可以成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它可以是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可以是某些重点语段的结构特点……教学中,在多数的情况下,不宜简单地将这种结构特点作为文章学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总结,然后在即时性的语用训练中以内化(迁移)。本组课文中,体现本体性内容的结构布局无处不在。

《山中访友》:详略布局的独特,如古桥与树林用笔颇详,而其余“好友”则是略笔而成;首尾呼应的妙处,既点明拜访时间之长,又升华了访友心情。

《草虫的村落》:特定空间的描写与视觉的统领两相结合,每一处空间描写又注重比喻的插入;暗示升华中心的首尾呼应。

《索溪峪的“野”》:中心句段独立成段,再辅以各段首中心句,结构上简明与严谨,使人能迅速把握文本的内容。

如果教师能更细心研究文本,更善于发现文本的组织密码,即使面对相同本体性的内容,相信还有更独到的发现。比如,《索溪峪的“野”》的谋篇:

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

水是野的……

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跳读法,快速理出课文的总分结构,接下来让学生从四个段落中心句中去发现内在的层次关系,体会“更是”“渐渐变得”等字眼存在的妙处,这样学生对于文本的结构特点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在最具传情达意效应的词句中觅得本体性教学内容

属于语文的东西,最终还是体现在文字表达上。除了以上的本体性内容外,我们不能忘记具有传情达意的独特词句,尤其是那类在课文里反复出现且不停地闪耀着文本特点的词句,它们理应是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古诗中,曾让江南两岸春意盎然足以穿越古今思念风尘的“绿”字;让春色充满情趣,烂漫之状一起托出的“闹”字;在散文中,独特的人物描写句,推动情节烘托人物的环境描写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都是承载着传情达意的功能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对这类语句的认知、实践、迁移,是我们小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具体而言,如《山雨》中对声音本体展开的形象比喻句,还有如《草虫的村落》里的拟人化词语:左冲右撞、打着招呼、寒暄、熙熙攘攘、意味深长、投机,等等,这些都足以凸显出本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的价值。

四、在不同语体风格的文体中觅得本体性教学内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体风格,而不同的语体风格对教学的要求显然是不一样的。在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中,出于对应语体风格的需要,本体性教学内容往往是这一类文章的布局形式、词句表达、表达特色的品读、认知、实践与迁移。在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景类文章中,本体性内容主要是对如何有层次的写景、如何有技巧绘景与表达情意词句段的发现、想象、体味与运用等。至于说明性文章,其本体性教学内容则是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谋篇布局的清晰性,并在特定情境中加强运用以达到内化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将说明文等同于记叙写景文章来进行教学,按照“确定对象——把握内容——重点品读——积累背诵”的模式展开。这样的教学忽略了说明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缺乏对说明文语言妙处的实践与运用,也就容易造成说明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回归语文本体教学 第4篇

——2013年秋季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回归语文本体”教学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今年秋季,学校工作安排让我做回了语文老师,内心仿佛踏实起来——积累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算有了用场;我激动欣喜之余,静下心来思考: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语文老师?我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种风格?语文课堂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

当然这些问题,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思考过,我首先应该把自己的课堂定性为“有趣”,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喜欢与文本对话,喜欢和同学,老师对话,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师生共建的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多少年的语文教学我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在做,而且不断地践行自己追求的目标。

以前的语文教学,在备课时,我追求和研究的更多的是灵活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教学方法,现在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考的侧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的语文课堂上到底教学生什么?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为学生的个性培养领航?我期待我的课堂表面上很朴实自然,不娇柔做作;但非常有内涵、有深度,学生能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确定了语文的性质。从我个人的理解,学习语文,是为了学习语言和表达,积累和运用语言,逐步提升学生个人的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培养文学兴趣,从熏陶内心开始做起,过度到外在,慢慢形成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气质。

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教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然而,一打开《教师用书》,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很多,重视“人文性”的目标,工具性的目标很少,我犹豫起来了:我“咬文嚼字”的语文课,是否会回到课改前的语文课?是否没有体现课改理念呢?

真巧,就在9月25日,学校安排我去参加27日——28日“回归语文本体”教学观摩研讨会,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回归语文本体的教学与我的语文课就应该姓语,就应该咬文嚼字是大致相同或者大相径庭?专家的回归语文本体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26日踏上了注定有许多收获的成都之行。会议尽管只进行了两天,时间短暂,但我很知足,感觉此行不虚。

首先我学会了:

一、明白了什么是“回归语文本体”的教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的“语文改革课程的方向”的讲座中,我学会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二、语文教学的重点的确定,语文教学是教语文,就是以本体性教学内容 2

为教学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知识、方法、语文技能为目标组织展开教学过程,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在本次的阅读教学课中,授课教师在教语文的过程中,明显就是顺着这条线在进行:写什么?怎么写?怎么用?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和完成“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教学生学语文就是为了不教,学以致用。我仿佛觅到了知音,语文课就姓语,语文课就要带领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能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

其次我的思考:

一、怎么确定一篇课文的语文本体性目标?

语文课立足语文本身,干与语言文字有关的事情,不能上成思品课,社会学,伦理学,解说课,地理课,生物课。这是一定的。例如,《望月》这首古诗教学设计:月如散文,月如诗歌,月如童话。这分明是——文艺评论课。语文课一定要关注语言的表达。但现行教材和教师用书对一篇课文的情感价值目标规定明确,但学语文的目标——语文本体性的目标不明确,或不一致,全由教师自主设计,语文本体性目标设计显得随意,参差不齐。

二、“感悟”和“回归语文本体教学”是矛盾的吗?

但凡语文老师都知道,十几年的课改提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感悟”,要求老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语境直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领悟一些道理和感情。此次的学习,专家指出:阅读是个人行为,感悟引人而异。年龄、性格、阅读、积累、生活经历、个人成长等因素会造成阅读产生不同的感悟和解读。我 3

们长期的教学,就是老师阅读后把感悟形成教案,让学生来感悟老师的感悟。让学生揠苗助长,看起来是时尚的做法但却是无实效的。

怎样“解读文本”?让学生既能感悟又能学到语文知识?真的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认真钻研和摸索。我的理解是解读文本只解决了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没有教会学生是怎么写的,解读文本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没有深入指导学生运用语言。二者结合起来,一定要重视学生运用语言。

三、“回归语文本体”的作文教学怎么教?

在课改时代,作文课基本上是放任自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写就怎么写,作文教学缺乏系统地指导。学生的文章篇不够,段没艺术,内容还空洞。“回归语文本体”的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这样是不是技法的指导过多,反而束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体性教学 第5篇

一、明确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即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

阅读教学中,如果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就一定能让“语文味”溢满课堂。

二、阅读教学中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實施

(一)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渗透在本体性内容教学之中

于永正老师在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是这样处理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于老师首先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读熟了,但没感情,于老师就范读,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学生知道于老师的读才叫有感情地读。接下来,学生模仿于老师有感情地读。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学习感情朗读。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段落画下来,然后写批注。学生写完后,同桌交流,全班进行评点,最后,于老师出示自己的点评,让学生体会好的点评应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于老师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内容,以高尔基“儿子”的身份给父亲写一封信,让学生经历练笔的过程。

整节课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就是学习感情朗读,学写批注,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整堂课就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教学,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目标”,于老师上的是真正的语文课。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反映的“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哲理,这些“非本体目标”都渗透在朗读,批注、写信的过程之中了,不宜刻意地单独提出来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来教学。

(二)找准本体性教学内容中的具有语文核心价值训练点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从语文的角度来审视这篇课文可以挖掘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很多,但什么是这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点”呢?

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为数不多的说明文,说明文本身精炼准确的表达方式最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如何阅读知识性文本更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教学中在明白了蝙蝠与雷达这样的基本常识后,最应该设计的一个问题应该是:“课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科学知识,哪些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再次回读全文,品味语言描写的妙处,留意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更有助于学生发现文本中的重要讯息。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时要有意引导,发现“即使……也……”等关联词语有助于简洁的表达,透过“反复、终于”等词语看出科学研究的艰辛……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察觉这些词,阅读说明文对他们而言就不会很难,更有助于他们学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说明文写作。这也就是本篇课文最应该挖掘的语文核心价值之一。

语文本体性学习内容的选取依据 第6篇

选取依据

特级教师商德远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上撰文认为,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反映语文学科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教师选择合宜的语文本体性内容开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选取语文本体性内容也有几个重要的依据:一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选取,如要确定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学习目标,要依据课标中的学段要求,明确“默读”能力这一学习目标属于第几学段的教学目标,从而选取相应的学习内容;二是依据“文本体式特点”来选取,即学习内容必须是该文本所独有的文本特征,而这一文本特征又必须是语文的核心价值内容,具有迁移的价值,能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三是依据“编者意图”来选取,在与教材编者进行对话的基础上,借助教材中的导读、作业等来确定学习内容;四是依据“学生学情”来选取,学习内容的容量大小要适合,学习内容的广度、难度和深度要合适,学习内容要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化学教学应培养学生

科学风险认知能力

特级教师陆军在《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上撰文认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风险认知能力,可以防止他们产生“谈科色变”的恐慌心理,具体可以这样做:首先,利用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的知识作为切入点,向学生渗透绿色理念,如在化学实验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的示范,使化学实验实现微型化、全封闭和无排放的绿色效果;其次,教给学生处理事故的方法,同时结合教学,用常见的有毒气体或液体的泄漏等化学风险事件的原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讨论形成防止风险发生以及处置风险的应急措施,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品格;最后,给学生介绍科学家恪守科学伦理的故事,也可就类似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硫酸伤熊”等事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伦理道德问题的专题讨论,促进学生科学伦理的建构。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努力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殷玉新、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育系讲师王德晓在《比较教育研究》第1期上撰文认为,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成长,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教师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与学生共同制订个性化的发展计划,有着与学生一致的利益和观念;第二,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升,还要关注热情、和蔼、爱心、充满激情、开朗活泼、公正公平等内在品质的修炼,因为只有对教师这一职业保持高度的热忱,才能自由驾驭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第三,教师要掌握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境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知识基础,并能够在教学中熟练运用,还要有继续研究学问的兴趣,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使教学更具活力;第四,教师要履行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健康人格等综合素质。

“社会与情绪学习”的

课程形态及教学方式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夏正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校长研修中心副教授许苏、硕士研究生赵洁在《外国中小学教育》第2期上撰文认为,“社会与情绪学习”包含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负责人的决策等五项核心技能,是有助于儿童及成人提高生活质量所需技能的一种过程,也是美国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社会与情绪学习”的课程形态多样化,如有注重活动的“提升替代思考能力策略”的独立课程,该课程有131个单元,共6册,教学方法十分有特色。以“礼节”单元为例,教师先让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然后每个学生轮流说出自己的优点,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接下来是“学乌龟”活动,学生可掌握控制肢体动作的技巧,避免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学校将“社会与情绪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形成渗透式课程。做法是:教师先学习然后教授情感素养的核心理念,即自我和社会意识、同情心、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健康的情绪,最后将这种方法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此外,还有注重营造学校氛围的隐形课程,如“学习社区部落”项目、“关爱学校社区”项目等。

(责编 欧孔群)

上一篇:厨房里的亲子教育下一篇:落实依法治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