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办学理念

2024-07-26

学校的办学理念(精选10篇)

学校的办学理念 第1篇

第一,同质化。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象学校的校训一样,同质化倾向明显,诸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等等。办学理念的同质化、标语化现象折射了我国学校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缺乏对自己特色的认识,学校千篇一律,必然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而这恰是教育发展的大忌讳。社会是丰富多彩的,需要的人才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成长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学校的个性特色必然应该丰富多彩,表现在办学理念上,也必然是异彩纷呈。

第二,标语化。现实中很多学校为了达到彰显时代色彩的目的,办学理念过于政治化,把政治理念、政治口号简单的复制过来,或是稍加修饰就引用过来,缺少教育特质,更缺少学校的特质。因为很多政治口号是具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的,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建设四个现代化,于是出现了“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近十年来,国家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于是就纷纷涌现“和谐教育”、“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等办学理念用语;近几年来,人的幸福感倍受关注,于是“幸福”又成了炙手可热的办学理念用词。

第三,宏大化。办学理念是办学价值追求的概括,需要相对宏观一些、概括一些、抽象一些,但是办学理念一定是具有实践操作的价值,一定要让师生“可为”,可践行,否则办学理念变成了一种摆设。不少学校的办学理念用语越来越宏大,辞藻越来越华丽,热衷于在抽象空乏的概念上翻新炒作,离教育的实践越来越远,离师生的心灵越来越远,也离校长的办学实践和办学能力越来越远。

1对办学理念的自我界定

“理念”这个词最早是古希腊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个词。它的本意是指:理念是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实在,是指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规律的本质思考,也是对教育价值的根本追求。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精神类文化要素的提炼、概括与升华,是用来指引学校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文化的基础、中心和灵魂。办学理念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实践性等多种属性。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应该既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体现教育的本真目的,又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质,同时还应该具有鲜明的可实践性。这是校长思考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基本准则。

2办学理念确立的基础

中学办学理念的确立,在遵循一般准则的同时,要重要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特点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把握。

1)是如何面对教育永恒的矛盾?教育具有矛盾性,调和这些矛盾的艺术需要智慧。教育的矛盾性主要体现为:

(1)教育事业的无限性与学校教育的有限性的矛盾

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校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空间也是有限的,然而需要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却是长久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仍然需要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要求,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和信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加,社会变迁节奏加快,人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面对如此浩瀚的信息和快速的变革,人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素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深刻的思考,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和要求。

(2)教育目的的伦理性与教育手段的功利性的矛盾

教育的基本伦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然而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本质追求,往往与现实的利益需求之间存在落差,有时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备的今天,商品经济的逐利性十分突出,甚至有越来越烈的倾向。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作为有良知和责任的校长,应该智慧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3)昨天的知识、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之间的矛盾

教育是为人更好地适应将来生活做准备的事业,可是学校教育在载体上依赖的却是昨天的知识———目前所有的知识都是前人创造和积累的。这在时效性上就已经有了落差;在路径上,我们选择的是引导学生,用今天的努力学习、努力发展去追求明天的生活;在目标上,追求的却是明天尚不可预知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冷静的思考,学校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才是最有价值的。英国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有一个著名的追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虽然他追问的背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追问本身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知识更新如此迅捷的时代,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和追问,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素养,对其今后乃至终身的发展和生活是有价值的。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除了考试有用,过后便毫无价值的所谓的知识和能力上,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悲哀。

2)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

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将来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体的说给学生打下的基础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的身心素养。身体健康和心智正常是一个人幸福生活和获得发展的基本保证。处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的基础教育,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借口都不应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教育的底线。

(2)基础的道德素养。人是一个社会生命,他必须依靠一个群体,那他一定具备适应这个群体的制度规则、价值追求、生命伦理等素养,这样他才能被这个群体所接受,这就是基础道德的素养。基础的道德素养是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被社会接纳,在社会中找到归宿的必不可少、受益终生的素养。

(3)基础的学习素养。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解决许许多多未知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社会的飞速发展也需要每个人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兴趣、习惯和方法等要素。

如何在这些永难克服的矛盾中寻找到最合理最科学的发展路径,是考验校长智慧的试金石。这就要求校长深刻的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空里,给予学生最有效的教育。确立的办学理念应该是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规律性。更重要的是办学理念不但具有精神的引领作用,还应具有可以实践和操作的特性,也即是“可做”的。

摘要: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基础、中心和灵魂。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应该既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体现教育的本真目的,又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质,同时还应该具有鲜明的可实践性。

关于卫生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 第2篇

关键词:卫生学校;办学理念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就强调:“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要更新教育观念。”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制定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促进医学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涉及到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探索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因为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导向和动力,它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本文结合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办学理念的定义和作用谈点看法,并以河源市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例,对办

学理念的内涵、依据及践行谈点拙见,意在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办学理念的定义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理性的、理想的观念,即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学校管理者源于办学实践活动而形成和概括的用于指导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理想追求、道德情感及所持教育观念的复合体,是学校自主构建的办学指导思想。

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建立在对医学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它包含了“为什么办学”的价值判断、“怎样办学”的价值选择、“办怎样的学校”的价值定位。因此,卫生学校办学理念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该体现“培养卫生人才,增进人民健康”的办学宗旨,应该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应该体现“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这样,办学理念便以科学发展的思想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教育思想的方式引导学校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和创新机制,以精神文化的形式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

二、办学理念的作用

办学理念是“卫校人”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师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学校实现和谐发展的指路明灯。因此,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它是学生成才的不竭动力。卫生学校是白衣天使的摇篮,它的办学理念的社会价值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医护工作岗位的有用之才。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医以济世”的理想追求,成为医德高尚的人;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学有专攻”的专业追求,成为基础扎实的人;有助于激励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成为医术精湛的人。可见,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成才的不竭动力。

(二)它是教师发展的力量源泉。办学理念从宏观上讲,它体现了学校的使命、宗旨和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从微观上讲,它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使命上来,可以把教师的行动统一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卫生人才”的任务上来,可以把教师的智慧凝聚到“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打造学校品牌”的要求上来,可以把教师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上来。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从而给全体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注入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教师不断成长,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它是学校发展的指路明灯。美国著名教育家、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曾指出:“学校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它有一个远景,校长就必须认出这一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这说明办学必须有“一个远景”,即办学目标。要实现确定的办学目标,就必须有一盏指路明灯,否则就会导致办学者迷失方向走弯路甚至引起极端混乱。因此,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告诫我们说:“重新确定学校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由此可见,办学目标确定以后,要有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办学的指路明灯。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是能给教职工特别是管理者指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必须全心全意为受教育者服务,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卫生技能型人才;二是能给学校可持续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那就是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办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

三、办学理念的内涵

育人是学校的神圣使命,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必须突出育人这一宗旨;办学理念是为促进学校发展服务的,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必须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因此,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突出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医疗技术人才服务这一要求。

河源市卫生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结合所在地理位置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对学校历史与现状的认真总结、反思与研究,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在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正好突出了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追求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其主要内涵是:

(一)“为师生发展服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通过师生的发展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即学校在一切行为中,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和核心,以教师的发展为动力和关键,以学校的发展为基础和保障。学校通过培养大量优秀的卫生人才来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地说,它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从学生层面说,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高尚的思想情操为前提,以健全的个性品质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核心,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另一方面,它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自强、学会奉献,为将来服务人民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世界、自主获取知识、勇于追求真理的学习观,使之成为善于学习的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意识,使之成为勤于思考的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和而不同”的健全人格,使之成为自强不息的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作风和熟练的技能,使之成为深受欢迎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第二,从教师层面说,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一个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直接指向是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与胜任教书育人要求的新角色。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意味着学校要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新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智,促进教师的成长。

第三,从学校层面说,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学校的管理,应该科学化、民主化,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的基础上,在事业的要求和个人的发展的共同点上,把师生在成长中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学校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总之,各个教育要素要整体优化和协调运转,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校园文明、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使学校在服务师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为人民健康服务”,就是指学校通过培养护理、药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才,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标。“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包括卫生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医学教育的不懈追求,是师生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前提和精神动力。它与学校“培养卫生人才,增进人民健康”的办学宗旨是一脉相承、协调一致的。因而,学校必须努力培养更多“医德高尚,乐于为人民健康服务;作风严谨,用心为人民健康服务;操作规范,优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秀人才。

四、办学理念的依据

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科学的理论依据。河源市卫生学校的办学理念也不例外,它是在认真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特别是河源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依据医疗卫生改革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新需求,依据医学教育理论和规律,经过深入研讨与科学论证而提出并确立的。概括地说,“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办学理念的确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医学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社会性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作为承担着为维护人民健康培养卫生人才重要使命的卫生学校,进一步确立“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既是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卫生人才是卫生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凸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在履行教学、科研、卫生服务的职责中培养人才,从而也使自己的师德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显而易见,“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它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我校是一所市级卫生学校,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河源,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立足河源”就是要立足河源本地,辐射周边地区;“面向基层”就是面向农村卫生院(所)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社会”就是服务河源乃至广东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河源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目前需配备护士5500人,但实际只有护士2300人,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随着村一级卫生站(所)的设立,社会对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让他们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

五、办学理念的践行

办学理念的确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去努力践行办学理念。否则,再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只能是一个口号,甚至是一句空话。践行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本校独特的、优秀的办学风格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作指导;而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只有与学校具体的办学实践,尤其是富有特色的办学行为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践行“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办学理念、彰显“医德为先、科研引领、技能见长”办学特色的做法主要有:

(一)大力彰显“医德为先”的特色。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把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卫生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当作立“教”之本。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注意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把德育工作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扎实开展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敬业爱岗、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彰显“医德为先”的特色,实现了办学理念为培养医德高尚卫生人才服务的目标。

(二)大力彰显“科研引领”的特色。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培养卫生人才,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抓科研促教学,抓质量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三风”建设、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一是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开展科研和教研工作;二是建立和健全“主管副校长——教务科(含医研室)——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教研氛围;三是创新学校科研机制,大力倡导教师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目前,我校教师针对卫生职业教育相关问题而开展的科研课题有13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9项,校级课题3项。课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医” “教”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大力彰显“技能见长”的特色。学校坚持“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学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组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等,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到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培训或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的临床医学技能水平,达到“以技术精湛的教师培养技能一流的学生”的目标。同时,教育学生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争当“技能熟练、操作规范”的技术能手。为此,学校还定期组织各项专业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技能见长”的特色得到充分彰显。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发展、总结概括而提出和确立的,践行办学理念同样需要有个过程。“卫校人”只有充分认识办学理念在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领会办学理念的内涵,自觉坚持用办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办学理念真正成为学校办学的灵魂。

(作者系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校长)

更新办学理念打造优秀学校 第3篇

一、强化以人为本, 推进民主治校

学校的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 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协调人的活动达到办学目的。在十几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深深的意识到, 民主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手段, 只有相信人、依靠人、发展人, 学校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在推进民主治校过程中, 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是关键点, 实施校务公开是重要形式。几年来, 我们在制定《教职工考核方案》《教职工请假制度》《教职工奖励制度》《教职工聘任方案》等过程中, 都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 及时修改不符合实际的条款, 让这些管理制度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让每位教职工心服口服。同时, 对涉及学校的热点问题一律公开, 实现全体教职工有知情权。凡评优、晋级、教师考核等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 均请基层群众代表参与到考核考评领导小组中来, 实现考核过程公开, 考核结果公开。民主治校就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减少决策失误, 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改革课堂教学, 促进质量强校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没有高质量的教学, 就没有高水平的优质教育。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 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 推广“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学”, 就是在课前学生要预习和自学, 在课堂上利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教”, 利用大约20分钟的课堂时间, 教师精讲, 教授重点, 剖析规律,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练”, 利用大约15分钟的课堂时间, 着重进行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以练促学。“学—教—练”课堂模式的主旨, 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二) 提出课堂“六度”原则, 并作为课堂教学考评的主要标准

“六度”原则即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参与度、练习度、拓展度。1.课堂上教师要有亲和度, 师生间愉快合作;2.课堂要有自由度, 让学生积极思考;3.教学内容要有整合度, 教师在教学中整体把握学科体系;4.课堂上学生要有参与度, 学生的发言和活动时间不能少于1/2;5.课堂要有练习度, 每堂课要有10—15分钟的学生训练时间, 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6.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在日常的听评课中, 按“六度”标准评价教师是否实现了角色转变。

(三)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及时总结推广

2007年以来, 选择数、语、外三门学科的45位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鼓励教师拓宽思路, 以调动学生乐学为重点, 以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 实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切实体现“学是教的基础和前提, 教是学的发展和深化, 练是学的巩固和提高”的教学理念, 妥善处理三者关系。我们要求在实施“学—教—练”课堂教学改革中, 要让学生听得懂, 跟得上, 坐得住, 面向全体学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们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都要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教学资源, 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 提高课堂效益。

(四) 培养教师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

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是教育之本。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近年来, 我们把教师的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 提出分梯次的教师成长目标, 对教龄在1~3年的教师, 要求掌握基本教学技能, 鼓励其向“合格老师”迈进;对教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 提出争做“骨干教师”的要求;对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 提出争做“名师”的要求, 从而使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目标。

三、发展校园文化, 开展特色活动, 实现特色立校

任何办学特色都必须以一定文化内涵为基础。特色离开了文化, 则必将流于浅薄、单一而不能持久。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一) 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美化的校园环境为重点, 通过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接受无限教育的目的。优秀的校园文化等于卓越的品牌。学校管理一靠制度, 二靠文化, 其中关键是靠文化引领, 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首先, 要创建开放性和人文性的物质文化。比如, 在走廊分楼层设计不同的主题文化, 一楼是劝学篇, 二楼是人文篇, 三楼是科技篇, 四楼是励志篇;比如, 建设开放式的阅览角和音乐角, 使学生可以自由的阅读各类图书, 可以到音乐角自由演奏中外名曲, 等等。其次, 努力塑建校园精神文化, 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校歌、校训等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 都是形成学校文化特色的精神载体, 都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 开展特色活动是创建特色学校的载体

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是特色学校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通过活动展示办学特色, 使办学特色体现于日常管理活动、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在办学过程中, 我校重点突出了如下特色活动:

1. 学生管理特色——“三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养成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重点突出的“三个文明习惯”的养成即“在走廊右侧通行, 慢步轻声的习惯”, “在教室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在校内遇到客人敬礼问好习惯”, 让三个文明习惯成为学生在校的行为方式。

2. 体育特色——推广毽球活动。

我校把毽球作为普及性项目, 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踢毽技能, 采用单人踢、双人踢、多人踢等形式,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 科技教育特色——机器人知识进课堂。

机器人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机器人原理, 了解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了解简单的操作和编程, 并开展机器人搬运赛、足球赛等活动, 开发学生的潜能。

4. 美术特色活动——制作版画和铜丝装饰画。

版画和铜丝装饰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学校办学理念 第4篇

一、办学理念: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发展。

1、办学要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学校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同时学校发展不是一时的,要有可持续性,要立足长远,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扎实推进。

2、办学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最大限度的唤醒、激发教师的专业潜能,打造一支专业的优秀教师团队,才能办成一所一流的品牌学校。

3、办学要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前提,这也是办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4、三个发展互为一体,互相促进,不可分割。

二、办学目标及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也是办学的最终目的。

四、校训:美好童年 健康成长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在我校茁壮成长,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校风:科学民主 求实创新

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

六、教风: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就是学校的教育风气,是学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使教师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风尚的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治学态度的严谨与否的体现。

七、学风:勤学好问 积极向上

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八、教师誓词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潜心钻研,终身学习。

九、学生誓词

学校的办学理念 第5篇

一、转变教育观,特色建设要内化教师行动

实施“快乐教育”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从原来的应试教育,唯试卷、成绩论英雄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把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做为教育目标,提高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将“快乐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主导思想和自觉行为。我校在实施“快乐教育”之初,第一个举措就是要求教师每天必须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一是上午30分钟课间操。二是中午半小时户外自由活动。三是下午40分钟大课间或社团活动。看似很容易办到的事,但真正让老师把时间让出来却难度很大。一方面,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利用下午自习课甚至午休时间给学生进行知识复习巩固的方式,担心没有了自习学科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另一方面,很多老师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总觉得每天三次组织学生上下楼到户外活动,安全压力大,存在为难情绪。为此,学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在教师目标管理考核中,减少了学生学业成绩对教师考核的比例,仅占考核总权重的12.5%。增加了教师对协助、监督学生参与大课间和社团活动情况、活动质量的考核内容。同时,对于在各项特长活动中学生取得的成绩,给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同样的加分与奖励。二是改革评价方式。打破了仅凭一张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综合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英语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为例,学生的试卷成绩占40%,听力水平20%,口语水平占20%,实践运用能力占20%。三是加强师德教育。学校开展了“有关幸福那些事”教师心理辅导,“快乐教育、阳光教师”主题征文、演讲、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在每学期初学校工作会议上,校长都要与全校教师一起重温“一零八教师要牢记的四句话”,即“我们要工作着并快乐着”(工作态度);“我是108小学的一员,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108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形象。”(行动准则);“爱学校要像爱自己的家,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工作理念);“敬业奉献、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追求卓越”(团队精神)。通过活动实现对教师的思想引领,为教师实施“快乐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四是注重专业引领。每逢假期,学校都要为教师购买和推荐阅读书目,并开展教师读书演讲活动。还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等多位专家、学者来校進行教师培训。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增强了他们实施“快乐教育”的自信心。

二、选准切入点,特色建设要符合学生需要

2010年初,学校因地制宜,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实施“快乐教育”的切入点,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提高。我校的学生社团分为班级基础活动社团、年级特长活动社团和校级精品活动社团,呈“金字塔”式结构,学生参与率达100%。在社团活动中,一是让学生在肯定自我能力的快乐中树立自信心。学校用学生社团活动作品装点走廊、教室、校园,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等活动也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平台。二是让学生在感受榜样力量的快乐中,树立了远大志向。如,学校制作了《校园明星录》,在校报中设置明星宝贝栏目,在开学典礼上表彰校园小明星。组织观看我校毕业生乒乓球世界冠军王皓,世界花样滑冰亚军董慧博,身边同学全国少儿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徐祎阳比赛录像,以及参加“星光大道”和“非常6+1”同学的表演等活动。三是让学生在体会社会价值的快乐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经常走进社区进行演出,志愿服务社团把爱心送进孤儿院、敬老院,到伊通河畔调查水资源、捡拾白色垃圾。社团活动寓教于乐,达到了“育人有心,教化无痕”的德育效果。2012年在我校召开“社团活动展现德育魅力”的全省现场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提高。

三、打造多元化,特色建设要彰显校园文化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特色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我校从宽敞开阔的操场上彩绘的巨大笑脸到整洁明亮的教学楼内“国际交流”、“全面发展”、“传统教育”三个不同主题的走廊文化,都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而精心设计。它既是一门隐性的教育课程,也感传递着师生们生活的快乐,是打造“快乐教育”的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我校将“快乐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基地校、全国首批百所经典诵读实验基地校、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校等殊荣。学校的品社学科组获得了“吉林省优秀学科组”,英语学科组获得了“长春市青年文明号”。

学校特色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好比一条河道,师生的行为如同河水,河道规范着河水,使河水在河道奔流,但河水又加深了河道,使河道具有更深的规范力。学校特色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不断注输着正能量,推动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一零八小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必将坚定不移地走好“快乐教育”之路,肩负起实现中华复兴伟大梦想的教育使命,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一个教师幸福开心工作,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校发展助力。

更新办学理念建立“三园学校” 第6篇

一、建立数字校园,提升学校办学的科技含量

“数字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将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尽可能的数字化,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和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

创建数字校园,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条有效途径。从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学校可以借用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等名校资源,共同创建“天、地、校”三网合一的数字校园。“天网”即卫星网,通过卫星传输和视频、音频技术的应用,学校可以充分地共享名校网校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利用卫星大量传送的名校原汁原味的课堂实况。“地网”即宽带因特网,主要用于传送丰富、翔实的文本资料,包括教案、试卷、题库等资料形成整体资源以及第二课堂等丰富的内容。“校网”即校园局域网。数字校园的建立,能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促使教师自觉地投入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中,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尽可能的数字化,能有效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建立绿色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绿色校园包括“绿色教育”和“绿色校园”两部分。“绿色教育”就是以环境问题和学科知识为载体,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养成健康可持续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伦理观、价值观以及相应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管理意识、全球意识以及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绿色校园”就是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建立绿色校园,学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以宣传为切入点,以活动为载体营造绿色氛围

学校应以宣传作为建立绿色校园的切入点,把环保知识教育作为建立绿色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设立教育宣传栏、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营造氛围。学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引起学生对建设绿色校园的共鸣。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

以活动为载体营造绿色氛围:每学期共青团、政教处开展诸如“我们和鸟做朋友”、“地球呼唤”、“绿色的歌”等主题班会;结合有关环境纪念日,组织开展专题环境教育活动,如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开展“环保知识书画竞赛”、“我爱我家征文比赛”等,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等;走出校园,实施社区教育,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到机关、厂矿企业以及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每学期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上街义务劳动,队员们将道路两旁的垃圾清扫得干干净净,打扫居民区楼道卫生,为孤寡老人和各单位打扫卫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人们都来爱护环境,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与学校普遍开设的研究性课程结合,把环境兴趣小组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改善生活环境,也提高生活品味。

2. 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

班级要坚持“一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节假日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创建文明校园”等活动,使师生们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净化美好心灵。

3. 从育人出发、从身边做起,绿化美化校园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校园建设应该首先要做到绿化美化,教室里、教师办公室都摆上盆景和花卉,一年四季无不洋溢着绿色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争取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植物品种应优良多样,科学合理配植,创造品味优雅、襟怀博大、舒适宜人的园林环境。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寓无形于有形,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彰显学校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藉以纪念先贤和熏陶后人;同时要依托数字校园的的科技背景,充分利用学科知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传统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增添灵性与动态美。

三、建立人文校园,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人文校园就是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考虑,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是要加强人文教育首先要加强人生教育。人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台阶。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优秀人物的人生实践,正是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显现。人生教育实际上就是伦理学的教育,它关注的是人如何认识自我、爱的意义、人性上的弱点、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态问题等等。人生问题不仅是异常丰富、充满变化的,而且是可以用来回答和解释具体现实生活的。通过教育和对人生实际问题的解释与引导,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丰富的、高尚的人。还要加强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台阶。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这是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我们今天如何来认知传统,如何把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建立起当代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文精神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要引导学生读书读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从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着手,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和方法,拓展思路开阔眼界,倡导真正的爱读书和会读书的好习惯。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第7篇

现就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和实践学校办学理念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我们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改变教师的

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反对学校传授死的知识或“无活力”的概念, 提倡活知识, 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和引导学生们自我发展

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在教育史上, 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 学校在一个时代才气横溢, 而在后续的一个世代却只显示着学究习气和墨守陈规。原因是学校被无活力的概念沉沉压住了。”

“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 “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见森林”。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使所传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同时, 要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与时俱进地跟时代发展合拍。

我认为教师熟悉大纲和教材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探究性学习, 从中获得一些新的体验和感悟,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合作研讨, 协作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对于学生的丰富想象和独到见解, 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 而不能以传统的观念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阻碍学生自身的发展。我在教学中就自觉地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予他们极大的思维空间, 真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 在教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我还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为今后步入社会积累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 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

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应将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 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 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我深信, 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此: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 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从本质来讲, 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 照亮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 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因此, 教师应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差生, 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开拓其潜能。无数事实和许多专家的研究告诉我们, 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还没有开发出来, 就现在的科学对人脑的认识而言, 人平常只发挥十分之一的潜能, 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进行自我省查, 探索自身潜能, 并且以最大可能激发其潜能。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 严重口吃, 反应也不及其他学生灵敏, 甚至连家长都认为他智力上有很大缺陷, 班上同学也因他说话口吃而经常取笑他, 因此他性格孤僻、学习懒散、缺乏自信。发现这一情况, 我立马和该生进行了一次长谈, 帮他进行自我省查, 挖掘自身的优点, 使他重新认识自己, 发现自己身上还有不少的优点, 并不比别人差, 从而重树自信。渐渐地该生变得开朗了, 学习也主动积极了。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 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 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别人, 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 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 要善于发现它, 激发它, 将其充分发挥出来。在教育工作中, 学生的潜能就好比金矿, 教师要充当开矿者, 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帮助学生最大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 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小孩最大的天性就是好奇, 初中学生也一样, 而好奇是学习的驱动力, 多媒体和网络的介入就恰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 我校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校园网络也全面开通, 为教学创设了优越的条件。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比单纯讲课更精彩的多媒体来协助教学, 让学生不至于因为枯燥的上课方式而减低学习兴趣;可以让课程变得生动活泼, 教室有如游乐场, 学生着迷于课堂内容;并能以实境模拟, 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 不必再被讥为活在象牙塔中不知民间疾苦。网络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扩大学习范围, 钻研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我校实施的元培计划, 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 激发了学习兴趣, 扩大了知识面, 增加了知识储备, 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为学生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搭建了平台。

作为教师, 如何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 这需要思考, 更需要反思。例如, 我作为渝北中学的一名教师, 如何将“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贯穿到教学中来, 除了跟上现代教育形势, 转变传统观念, 刻苦学习, 还要不断探索, 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

更新办学理念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第8篇

一、创建个性化办学理念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基础

一个学校的特色体现了这所学校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一思想和理念是这所学校特色的灵魂, 是独一无二的, 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如果没有先进的、独到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支撑, 就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独到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其实质就是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就一定会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 它所凝聚的是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等特色。学校特色的本质是这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经刻意追求而形成的在某一方面特别优良的独特品质和风格, 是这所学校个性化的一面, 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 适合本学校特点的、鲜明的办学理念一经确立, 就为这所学校的建设指明了个性化的方向, 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样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 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也会得以增强, 只有学校的全体师生都有了共同追求的目标, 才能找准富有特色的主题, 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教育价值抉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应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幸福之地, 使学生快乐, 有幸福和成功的体验。在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 一所学校的价值, 并不在于有多少学生考上高一级的学校, 而是这些学生离开学校以后, 还能在自己身上留下什么, 而一个人的素质是“买不来, 偷不去, 拆不开, 带不走的”。创建学校特色的目的就是追求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学校特色就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并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个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 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和办学风格。独特是指一所学校最突出、最典型、最具个性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作风;优质是指学校对群体规范、舆论和内聚力进行质优化, 有更佳的办学效益。简言之, 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就是要把过去一味追求升学率、视高升学率为学校终极目标的办学理念转变为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新观念、新思想。一个学校的校长的核心使命就是把学校办出特色。

二、构建特色管理制度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特色建设, 应加强管理, 向管理要特色,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作为动力系统, 将对学校特色的形成产生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营造有利于师生创新精神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创新来体现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为具有各种才能潜质的人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有利于激励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价值, 逐步形成开放的、有序的教学管理特色。因此,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是一所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也是这所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考评等方面, 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教育的目标, 进行相关的改革与调整, 使管理机制与学校的特色目标及办学思路相匹配。学校管理就是要在特色中培育品牌, 用特色涵养品牌, 有特色的品牌才是经久不衰的。如教学奖励方案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经济上向相关教师倾斜, 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支撑点

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 其根本上是对办学过程中的参与者——人的建设。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学校要坚持办学特色是以人的特色为根本目的, 即学校领导风格, 教师的教学特色, 学生的特色, 家长的特色以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居民特色等都是我们工作中纳入建设思考的范畴。

(1) 有志于特色发展的领导班子——需要具备四方面能力:能提出共同愿望;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实现科学管理;对教师有合适的激励。“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外加一批好教师才是一所好学校。”我们要坚持一个理念, 领导团体不仅仅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举旗人”, 更应该是踏踏实实的践行者。领导班子的教育理念, 结合治学方略, 通过学校规划、计划, 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身上, 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特色。

(2)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培养大批高素质、高质量、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 是建设学校特色的重要前提。我们应该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特色迁移、扩大、发展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如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评价制度, 以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进而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应该充分调动教师自主性、积极性, 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培育一大批有思想、有潜力、有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

(3) 学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我们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始终遵循“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教育自己是人生成功之根本, 也是教育之使命”的规律,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法和自我教育习惯的培养。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四个注意点

办好一所学校, 使学校具有特色, 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有潜在的学校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也不是城市所独有的, 而是应该在城乡社会中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我们要在办校过程中, 坚持实事求是, 找准定位, 逐步推进学校的特色构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尤其注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注重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独特性。学校特色有不同于一般的制度化、标准化学校的个性特点, 即有自己的特色, 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理念, 有独特的举措, 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差异性。我们要在办学中, 充分发挥本校的个性优势, 发展建立学校特色。

(2) 注重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优质性。这里既包括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 又包含优质的文化精神传承。一方面, 特色学校创建并非为特色而特色, 它应该统一于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育人。因此学生是否获得知识, 是否享受到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 是否获得了全面发展, 教育质量是否提升、科研成果是否显著, 仍然是特色建设成败的关键点、落脚点。近年来, 我们注重改革教学手段, 注重科研领教研, 教研促科研, 以研促教促学,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每一位学生尽可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 我们倡导的是优秀的校园特色, 这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创办情况和发展历程, 我们要注重分析、聚焦学校已有的优势, 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 进行提炼, 使之升华, 形成学校特色。

(3) 注重把握特色学校建设的稳定性。当特色成为学校文化时, 学校特色就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因为文化的影响是最稳固、最长远的, 教育是影响人的工程, 要追求长久效应就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最终实现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融合。

(4) 注重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性。学校特色一旦形成, 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以发展的。学校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内部和外部变化, 调整改革自身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过程, 因此, 学校特色必须在对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 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寻找新的增长点。

当然, 学校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勇于改革和创新, 与时俱进, 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之花就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而美好!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品牌创建实践与思考[J].教育艺术, 2010 ( 9 ) .

[2]谢玲玲.实施“四位一体”策略, 行走“品牌德胜”之路——杭州市德胜小学创建学校品牌纪实[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8 ( 5 ) .

[3]陈德松.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品牌创建工作[J].南方论刊, 2009 ( 11 ) .

[4]朱洪秋.特色学校建设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J].中小学校长, 2012 ( 8 ) .

[5]徐炳嵘.品牌追求:教育现代化视域中的特色学校建设[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 4 ) .

学校的办学理念 第9篇

一、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学校的立校之基, 发展之本

一个善于主动学习的校长能带动起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围绕教材的改革, 它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学习方式、课堂框架、教育评价、校本培训、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 处于教改前沿的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走进新课改, 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校长, 应思考如何把新课改理念真正扎根于教师的头脑、落实于教师的教育实践, 而不是表面意义上的说教。作为校长应当做到:

1. 新的理念需要引导

以往, 我们都习惯于请个专家或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每学期给老师做个讲座, 但似乎收获并不大, 反思一下, 这种理论引导缺少一定的针对性, 它并不是教育、教师真正之所需, 新的理念需要专业引领。我校在前几年就根据新课改的实际, 成立了由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家组, 要求他们为老师们做最前瞻、最适时的新理念引领。学校专家组的骨干、课改带头人经常将自己对新课改的新认识在每周教研活动日中与大家共享, 这种专业的有计划的适时的培训, 真正急教师之所需, 新课改理念成为教师愿意接受、渴望接受的思想, 因而深入人心。

2. 新的理念需要载体

为了使新理念推向深入, 我校在2006年1月就建立了教师成长博客群组, 教师们通过网络, 将新课改信息互相传递、互相交流, 先后与陵水中山小学、海南农垦第一小学、三亚田独中心校结成对子, 相互交流。我校教师结合自己的课改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 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由此, 我校被评为海南省首批“网络教研先进单位”, 八一中心小学教师成长博客群组里有五人还被“新思考网”的《成长博客周刊》评为“博客之星”。学校通过各种载体为老师们参加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学校总是不遗余力外派教师学习, 南宁、南京、深圳、东莞、海口等地都留下我们教师考察、学习的足迹。

3. 新的理念需要碰撞

理念的形成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们通过研讨互动, 思想得到碰撞, 旧的观念得以强烈的震撼与洗礼, 通过互动, 全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已经在头脑中形成, 并很快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二、专业化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取向

教师是将新课改从理念转变成行为、从理想转变成现实的关键所在。作为校长, 不能仅仅要求教师参与课程改革, 而且更要创造条件, 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体现生命的价值, 因为教育既是教师奉献自我的事业, 也是教师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事业, 因此, 建设一支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既是学校发展之所需, 更是教师教育发展之所需。

随着新课改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能再仅仅停留于适应性的培训和教师基本功的培训, 学校应该为每位教师做一个长期的、系列的发展规划, 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以人为本的自主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菜单:

1. 构建学习型组织

新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新发展具有较强时代性的新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而目前教师知识结构的单薄与缺乏深度, 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逾越的一道鸿沟。首先校长要为教师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全校形成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使教师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制定学习计划、上博客、赛课、学术交流、论文评比等, 使老师们感受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文化底蕴的丰厚以及自身品味的提高, 坚持下来学校至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在这个组织内大家有计划、有交流, 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每年, 我校都组织一些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参赛教师都把赛课看作是展示自己才华、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精心准备, 力求创新突破。近年来, 也使得我校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如获全国小学优质课展评活动一等奖的连佳洪老师, 获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现场课 (海南赛区) 大赛二等奖的何东梅、林琳老师及获得儋州市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大赛一等奖的颜红、林道滠、连佳洪老师等。一些省市级的教学骨干、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其中连佳洪老师还获得海南省首届“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2. 形成合作化团队

新课标倡导学生要学会合作, 首先教师应善于合作, 在合作中成长、进步。作为校长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合作的契机, 充分利用校本功能, 让教师们研起来、动起来, 形成一个合作化的团队。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课件, 放到网上, 资源共享, 达到互相学习, 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也增进了教师团队的协作精神。校长还须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创新实践, 感召、凝聚全体教师, 让领导班子协调合作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A、精彩博文大家赏

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月将自己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断或教学案例两篇上传博客, 让大家共同评析, 互相研讨, 学校也定期把大家精彩的美文装订成册存档, 形成一笔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B、问题案例大家谈

每周, 学校学科组结合本组教师开的研讨课, 进行一次“说-授-评”活动在我校已经形成传统;每月“一课多研”, 不断激活教师课堂教学活力。老师们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一个典型的实例、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 拿出来和大家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成败与得失, 一个个具体而又鲜活的案例, 为自己也为大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3. 建设科研型队伍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定位是要做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因此, 作为校长, 必须带领全体教师树立科研意识, 并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 把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驱动力。科研型队伍是新课改提升教师素质的新取向。通过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拜师育花”等多种形式, 构建一批学习型组织、合作化团队。作为校长, 应时刻想着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人文的研究氛围, 创造教师需要的服务, 让教师的思想得到提升、丰富, 把学校建成教师的精神家园。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使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目前, 我校基本形成了“处处谈研究, 天天忙研究、人人思研究、个个乐研究”的可喜局面。

三、评价多元化是提升办学、创新教育的核心

1. 注重人本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 即教师。过去, 尽管我们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 管理要以教师为主体, 但是, 在学校管理中, 还是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 强调量化考评, 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教师, 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折, 这种管理, 其本质还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 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实际上, 一种制度, 乃至一所学校运行的好坏, 仅仅依靠制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一种制度的实施或者执行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一种看不见但却起着支撑作用的制度环境, 也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文化。“制度无情, 操作有情”学校管理中渗透着人情味时, 总会让人感到温馨。如我校的“坐班制”就很有弹性, 上午7:50上课, 签到后, 第一节没有课或没有安排执勤任务的教师可以自行安排办事;11:00放学, 最后一节没有课或没有安排执勤的教师可以10:30离校。这前后近一个小时, 解决了不少教师生活上的大困难, 这也充分体现了管理者对教师的理解。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魂”, 给予信任、赋予责任、鼓励创造性和激发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个人能力发挥的最大化, 绝不把老师当作学校管理的对手, 时时提防, 处处限制。充分地尊重每一位教师, 把他们都当做各个方面的专家。只有教师受到尊重了, 才会自主和自愿地工作, 才会发扬主人翁精神, 学校管理也才可以收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2. 全方位评价教师的工作

以往评价教师的工作, 我们总习惯以考试的平均分作标准, 导致教师为考试而教, 不去钻研教法, 结果造成课上该完成的任务没完成, 只好利用课后补, 造成学生严重的负担。实施新课改, 必须马上改变以分数论英雄这一单一的评价导向, 为此, 我校制定了新的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通过“德、能、勤、绩、学”及对整个教师工作如教学理念、自主学习、科研意识、教学能力、教育创新等都辅以全新的评价内容和权重, 迫使教师从单一的考试中走出来, 去规划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如在考试中, 教师由于观念的转变, 不再仅仅盯在分数上, 而是更侧重考试的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及教学反思功能, 把考试当成自己新的教学起点, 这种评价, 引领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一个好的校长、一所好的学校, 并不仅仅因为其学生具有良好的共性 (如学风好、校风好、班风好等) 而称其为好, 更加重要的标志应该是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良好、充分的发展。因此, 校长在学校管理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 必须关注和考虑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使学生的个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在自我意识的提升中、在能力特长的培养时, 扬“善”弃“恶”, 逐渐凸现出美的个性、善的人性。

落实办学理念 践行办学目标 第10篇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已经明晰,如何将之落到实处呢?我们着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教育园

1.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制度时,注重体现教职工参与的民主管理性。如每年的教学质量奖发放办法,都要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提交代表们审议表决通过,方才付诸实施。2.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过程性的评价制度,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如通过制度《景洪市小街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细则》,每年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依据。3.以师为本,开展校本研修,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训机制,实施师徒结对帮扶的青蓝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出去”即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州、市各级各类培训;“引进来”即把省内外优秀的教学专家邀请来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辅导。如我们邀请北京小数专家、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教授来校讲授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等。4.以生为本,实施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观。学校层面,以少先队建设、少年宫建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层面,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层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舞蹈班、美术班、合唱团、器乐班、足球队、篮球队等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三个层面工作的推进,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5.加强勤工俭学建设,提高教职工福利,让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受人文关怀,享受幸福。一是利用学校区位优势,建盖两栋商住办公为一体的楼房,解决了新来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学校办公场所的问题;还增创了勤工俭学的资金(10个商业门面出租房)。二是结合地理环境位置,开展经济林木橡胶树的种植与经营。三是利用闲置校址校舍,开发养殖业和种植业(原曼掌教学点改成小街小学养殖场,原坝卡教学点改成小街小学生态水果种植基地。)

二、建设底蕴丰厚的文化园

1.以校园内的一株百年大榕树为校园文化的支撑点,挖掘校园文化生长点,形成学校特有的“榕”文化,榕树形状的校标设计,寓意包容、宽容、团结、友爱及百年树人之意。2.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浮雕、《弟子规》竹简、荣誉墙、“榕树广场”的名人塑像、“童眼看世界”雕塑、文化石,师生自己动手种植的花草、树木、草坪,水泥道路上的游戏格子,较为完善的校园设施,校内具有民族元素的亭阁建筑,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优美校园环境育人的浓郁气息。3.以少年宫建设为平台,以少先队组织为活动阵地,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凸出和彰显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4.在校园内安装LED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早上早餐后播放实时新闻,下午晚饭后播放少儿娱乐节目,拓宽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三、建设链接未来的信息园

1.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为每间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对多媒体设备及时更新换代。2.成立电教室(我校是首创),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培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负责对电教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维修,保障每班的设备正常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3.投入70多万元配置安装多功能厅1间,投入50多万元配置安装录播室1间,建设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搭建培训学习、交流展示、资源存储、互通共用的平台。4.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校园移动数据全覆盖,每间教室班班通,目前,我校的宽带网是100M。5.足额开设信息技术课,认真打造信息技术示范校品牌。

四、建设和谐恬静的礼仪园

1.结合学校实际,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传统美德伴我行”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求多,不求全,只求实效。国学经典有很多,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重点选择了《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2.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小街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要求》《小街小学班级布置要求》等细化文本,扎实开展养成教育,从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规范学生日常行为。3.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对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化,每年根据《小街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等次,分别给予表彰与奖励。4.以少先队大队部为活动阵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懂规矩,培养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协作的团队意识,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五、建设陶冶情操的艺术园

1.注重艺术学科建设,保证师资,保证场地,保证学时。2.注重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培训,保证教学质量。3.以艺术实验项目为抓手,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在校内开办舞蹈班、美术班、民族器乐班、合唱团等社团。4.搭建平台,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全面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竹竿舞、抖空竹等特色项目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平台。

六、建设地方特色的乡土园

上一篇:超声多普勒监测仪下一篇:学校教育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