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2024-08-21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精选12篇)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法,职业教育

“行为引导教学法”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并已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掌握能力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 现代社会又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社会, 教育者很难把全部的信息通过课堂教育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不可能在一次性的教育过程中获得从事其职业所需的全部知识技能, 特别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 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也在教育部门的要求与引导下积极在学校教学中开展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积极推进课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培养人才能力说, 顺应了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的要求。我们教师, 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集体, 他们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 只有发挥并培养他们的个性, 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 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 有困难得到帮助;有烦恼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 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企业需要“个性化”的人才, 其最大特点是其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 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 如此才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二、行为引导教学法重心仍是学习

学校如何从实际出发, 把学生培养成受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 是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统教学注重教学的结果而轻视教学的过程, 而创新教学则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我们希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 既可学习掌握知识, 又能得到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管与被管的关系, 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变成教学中的主体, 而教师则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协助者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可以看出, 推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关键是人的理念尤其是领导教师的理念的转变, 只有认真学习, 及时扭转理念, 才能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三、行为引导教学法与所教课程的结合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别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 适应不断变换、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经常采用较直观的现代化的展示技术, 如多媒体、投影仪等媒体, 使教师改变了以往“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呆板单一化课堂教学, 形成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色彩和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就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必须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和评论者, 而且是共同的学习者。这种转变要求教师自觉改变教学行为方式, 学会当主持人。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下面结合《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谈谈注意点:

1、在组织教学时, 应依据课题目

标及班级人数的多少划分出若干学习小组。在小组人员的组成上, 需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性, 给予合理的搭配。进行分组练习, 学生们围绕一个题目思考, 相互协助得出答案, 最后对各组成绩进行评比, 激发学生进步的动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性强的

教学手段, 通过提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市场调查报告中的问卷调查的内容及写法, 若KFC预备在我们学校门口开分店, 问卷调查的内容会如何设计等等。

3、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进行思考,

怎么样才能使文章简洁而到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在不违背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大的思考空间。最后应给予恰当的肯定评价, 并进一步概括、总结和提高, 以保证在突出课题研究目标重点、难点的基础上, 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要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时间, 去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看法

思而不学则罔, 学而不思则殆”, 要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 对于自己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反思, 各自作总结性的陈述, 以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动手写作, 编写应用文, 如计划书等等, 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进行拓展练习,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 推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其效果不言而喻, 已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学校和广大师生因此受益非浅。实施创新教学, 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是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之举。创新教学永无止境, 我们只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不断探索, 创新教学就一定会在全国普及推广, 把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美]埃弗森、埃默 (Emmer, E.) 、沃瑟姆, 吴慧燕、王敏婕译:《有效管理你的课堂》。[1][美]埃弗森、埃默 (Emmer, E.) 、沃瑟姆, 吴慧燕、王敏婕译:《有效管理你的课堂》。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第2篇

几年来,在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专业设置多元、灵活

1994年,13所五年制高职共开设45个专业,绝大多数是工业类专业,并且都是各校的特长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采矿技术、矿山机

电、矿山测量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机车、铁道供电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电子设备、航管雷达、发动机维修专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公路与桥梁专业等。1997年新增的8所五年制高职所开设的专业依然承袭了这一特点,如湖北省轻工业学校的啤酒酿造专业,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的皮革制品设计与制造专业,成都水利发电学校的水电站机电运行专业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有了很大变化。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各地五年制高职专业在类别上更趋多元化,除工业类外,还增加了艺术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医药护理类和复合型专业,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苏绣设计与制作、雕塑设计与制作专业,盐城卫生学校开设的药剂专业,重庆万洲农业学校开设的植物保护、特种作物栽培专业,苏州农校开设的现代园艺、现代农艺专业等;复合型专业如盐城卫校开设的社区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开设的电子元器件工艺及设备专业,常州化工学校开设的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重庆民政学校开设的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等。

有的学校还开发了一批面向社会的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机电技术专业,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自动化专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管理工程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专业等。

二、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公共课改革方面,根据《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及《关于编写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指导意见》,六门公共课教材的第一册已全部如期出版,2000级新生已开始使用新教材,这一套教材从形式编排到课程内容体系均有较大突破,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反映这套教材给了学生充裕的选择空间,内容也比较新,提高了学习兴趣。

专门课的课程改革,已落实了10个大类高职专业课教学开发的任务,制定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建筑结构》、《土建力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塑料模设计及制造》、《冷冲模设计及制造》等10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各校还通过教学录像、CAI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展示了互动式教学、生产现场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学改革从教材建设向教学方法推进了一步。

德育课方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书,已经出版。

三、实践基地建设趋向多功能,并逐渐向企业拓展

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都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办好高职的基本条件,1997年,共投资1.5亿元添置实践教学及训练用设备,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近两年,继续稳定地投入资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如南通航运学校购置了万吨远洋教学实习船;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备价值1900万元,学校自建江湾实习电站和飞来峡大型实训基地;盐城卫生学校投资200万元引进日本东芝B超、电子显微镜、500毫安X光机等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徐州师范大学技术教育学院平均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高职实训设施建设,建成自动控制、单片机与PLC、数控加工等实验室;苏州农业学校积极争取资金,扩建校园艺中心和农艺中心实习基地,建成60个蔬菜花卉生产大棚、12个无土栽培蔬菜大棚、3个鲜花生产连栋双膜大棚和1个电脑全自动控制铝合金玻璃温室。为加强实践能力,他们采用分班承包、分组挂牌、责任到人的方法,让园艺专业的学生承包校园艺中心的大棚。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制定生产计划、播种育苗、栽培等整个生产周期的管理及产品销售、售后养护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单一的“先理论后实习”的做法已被边实践边授课、讲练一体化、生产与实训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做法代替,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向产教结合方向发展,并向校外企业拓展。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设有由江苏省教委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以法国巴黎时装学院、法国力克系统公司为后援的“江苏中法时装培训中心”;常州工业学校所属华丽丰实业总公司,成立了纺织厂、服装厂和宾馆,也是学校服装设计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加工工艺、纺织品整理与测试、装潢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湖南铁道职业

浅议五年制高职教育优势 第3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课程设计 效益

社会的发展进步,迫切需要大量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五年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同于三年制中专教育,而是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整体设计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

一、课程设计优势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五年一贯制”的教育特点,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它不是中职和高职的简单相加,而是精选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科学文化知识和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标准,重点保证专业技能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在五年时间内,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让学生既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掌握了系统的实践操作知识。

五年制高职课程设计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与专门能力的分解,确定课程设计的层次定位和主体内容。它包括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和各要素之间的学时比例、课程的考核方法等等,科学地安排了五年来的教育历程,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很好地衔接起来,是一种最优化的职业教育体验。

二、效益优势

五年制高职招收的对象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处于学习语言、掌握技能的最佳年龄段。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更能激发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提早三年接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能更好地形成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不会像部分高中毕业的学生一样高分低能。

五年制高职缩短了达到同等学力(专科)的修业年限,比读完高中再升入普通高等专科的时间少一年,在较短的时间内既保证了高中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又达到了国际上同类技术人才六年的培养要求,时间效益明显。缩短一年的时间,可节省近万元,而且学生早工作一年,也早受益一年,对学生和家庭都是极大的帮助。

目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高职生的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学习兴趣不大,这类学生如果上高中,可能会很快辍学,对社会造成负担。而五年制高职的教育特点吸引了他们,加上国家的助学金制度,使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社会效益巨大。

三、职业技能和人格素质形成优势

掌握一项生存技术,在社会上立足,这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人格素质。这些年,因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固定资产投入多,实验设备、设施齐全,更重要的是校企合作,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先进技术,专业技能提升很快。师资队伍是办好五年制高职的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师早已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实训“双师型”发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现代研究型教学发展,每名专业教师都必须有岗位技能本领。良好的教学环境、优秀的师资队伍,让每个学生在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定岗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订单式”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互动效应,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使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每个人应具有较为全面的人格素质。五年制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首先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从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做起,以笔者学校为例,每天的“一日生活制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衣食住行的良好习惯。组织学生从基本礼仪、文明用语学起,加强通识教育,增加相关文化课程的比例,并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其次是职业素质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企业文化;顶岗实习让学生更早地在工作中体会生活的不易。五年制高职的长学制优势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更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让每个学生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并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

四、就业升学优势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学生毕业后有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普通高校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因为学生在基础理论的掌握上高于中专生,在操作动手技能上强于本科生,所以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可参加专转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就业、升学渠道通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现代五年制高职教育体系探索 第4篇

为期十天的江苏省2014年教学管理人员研修班,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 在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培训期间,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杨湘宁副厅长在开班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职教处尹伟民处长和高教处经贵宝副处长分别作了职教体系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报告,同时也聆听了9位职教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独特的见解和国家政策的学习与解读,培训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夏成满书记从江苏实际出发,作了 “如何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专题报告,同时,为及时消化培训内容,还及时组织了分组研讨,编撰了培训简报即时交流,使我们各位学员不管是在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的学习领会上,还是在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如何搞好五年制高职教育方面,对江苏过去20年的实践,特别是自从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10年来,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有了很好的总结与感悟,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出了很好的指导, 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作出有力的保障,下面就个人通过培训学习体会如下。

1明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

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统领下办好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江苏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一个创举,经过十年历练,它不仅赢得了江苏人民的信赖,而且博得了全国兄弟省市的仰望,也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十年来所培养的高职人才也获得了社会行业企业的欢迎,为江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当初办学思路的清晰,定位的准确,措施的得力。通过这次培训,使笔者对进一步办好我省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坚定了信心,充满了期望,特别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办好职业教育的方向,尤其是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有了明确的规划,提出“完善五年制高职。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主要面向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特殊专业领域,培养兼具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国家发布五年制高职专业目录。支持办好重点培养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急需人才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这为五年制高职教育今后从法律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它在教育的分类性质上是职业教育,在层次上是属于专科学历的高等教育,入学的起点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合格毕业生,人才培养的标准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有了明确的办学定位,为我们下一步如何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高职进一步致命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2把握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内核

针对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长学制(五年)、学生入学低龄化、培养过程立交化(文化与素养、 技术与技能、少年到成年),认真把握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内核和真谛事关重大,这是有别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的根本性问题,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不仅要完成生理上的转变,还要完成人生价值观的确立、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能力的掌握、学习习惯与方法能力的转变与提升等,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本人感悟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内核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内核之一,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笔者十年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经历见证了这一点,也是所有同行的共识所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由“中国制造”逐步转化为“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已经是大势所趋,很多跨国公司在用人的问题上收先要看的不是你的技术水平怎样,而是看你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怎样体现,往往从细微之处入手来考察你的“为人和修养”,看你的发展潜质如何,这就是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已经被证明了的不争事实,因此,在专业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人的道德素养发展放在第一位。

内核之二,专业建设是五年高职教育成败与否的 “龙头”。从专业设置到专业课程开发,从专业基础教学到专业实践教学,从课程实验到专业实训,从专业顶岗实践到专业文化体验,在各个专业教育教学的环节中,无不渗透着“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在专业的开设上必须服务于产业,专业的发展上必须依托于行业,专业的教学上必须联合企业,做到这“三个必须”,专业建设才有意义,专业发展才有基础,专业教学才有保障,否则就是浮云。江苏的五年制高职之所以有生命力,有办学的活力,经过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就是得益于这3个法宝。因此,认清专业建设的重大意义,紧紧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是办好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内核之三,一支强有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摆在了我们教学管理人员的面前,没有这支队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用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着力做好队伍建设是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如何建设也是值得研究的事情,通过培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从企业引进和自我培养不失为两条有效路径和方法,对什么是双师型教师,也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分明是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坚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很好的教学基本功(组织教学与表达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业务进修与科研能力”等,对照标准,强化自我培养就当前来说应该是主要的路径,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今早建成有实力的双师型队伍是当务之急。其次,专业办得好与坏,也与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有着直接的联系,专业带头人对专业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行业企业需求的直接信息和人才标准,在专业领域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只有这样,在专业带头人带领下的专业教学团队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校本教学不可或缺的活化资源,教学团队优秀,专业建设一定上乘。再是,建好一支兼职教师队伍也是当今需要去解决的重要事宜,校企合作表面上热热闹闹,骨子里问题多多,真正做到让企业变成办学主体之一,就当前的办学环境来讲,国家已经指明了方向,也有些政策已经出台,如何向前推进,是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做好的工作之一,我们推进的目标是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开展合作教学,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行业企业一定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之一。

内核之四,抓好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实施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实习实训设施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技术技能教学与实践的开展,为此,加大投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制定不同层级的真正实行校企合作共建的适应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实现企业介入教师参与,共同建设,校企共用的高水平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提升,也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内核,有了符合现代企业要求,具有职业文化底蕴的实训基地,必将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提档升级发挥巨大的作用,也为双师型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高速公路”。

内核之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模式必须改革。实现五个对接为我们打开了改革的“闸门”, 也就是推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在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体现五个对接的理念和精神,如何做好这五个对接,是五年制高职教育需要研究的大课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贯彻好和实践好。

内核之六,贯彻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新标准。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有新的挑战,如何对五年制高职办学能力和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是评判的唯一标准,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在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直接指导下,一定会有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江苏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高原”,如何打造职教阵地的“高峰”,本次培训班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明确的方向,将建立明确的教育教学重量评判标准,通过第三方质量评估的方式来衡量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好坏,这为我们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按照标准组织教学和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必须从现在开始加以思考和学习,要以国家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的为指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要求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项目分解,层层落实到位,将质量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实施有效教学和有效办学,真正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发挥联合优势,创建品牌特色

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引领和指导下,发挥联合优势,创建品牌特色有了宏大的基础,建立的专业建设协作委员会,为实现江苏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指导全覆盖将发挥积极作用,如何优化专业发展,开发适合时代发展的新专业,动态调整已有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老旧专业,是我们搞好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活力所在,因此,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应当作为办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定期开展校际间专业合作与交流,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对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标准要求,着力打造有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高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4立足校本教学,服务社会做贡献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特色办学不会一蹴而就,是在充分运用国家有利政策的基础上,基于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不断研究总结改进提升发展的结果,其核心是要立足于服务社会做贡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形式是否有发展,是否被认同,不是学校自己说了算,而是由社会来评判。十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所培养的五年制高职人才,社会反响强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亲来,每年招生都成为一个亮点,招生计划连年扩大,入学分数连年提高,毕业生就业年年供不应求,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为江苏职教富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社会有需求,五年制高职就有市场,专家的报告与本人的亲历证明,提升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能指望别人,只有立足校本教学与研究,同时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寻求一种“平衡”(招生有生源,就业有企业,实现进出的平衡),其核心是对社会服务的贡献度决定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生命度!

5励精图治,办好五年制高职教育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第5篇

五年高职高专的生源来自初中毕业,他们不同于三年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没有经过三年高中学习、生活的锻炼,没有经过高中三年系统知识的学习、没有经过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没有参加高考前反复训练的经历,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适合的学习方法,所以,当他们进入五年高职高专学校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学习书本知识兴趣不高,性格上也比较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出现较多的问题。通过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育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改进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制高职高专亦是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发展的部分,其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具有良好只有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五年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为社会的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但是随着五年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规模的壮大,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分数不高的生源越来越多,教育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1 五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1.1.1 年龄小,心理发展不成熟

年龄小是相对与三年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的。五年高职高专的学生基本是都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年龄在十五六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刚刚或者即将渡过躁动的青春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自己还没有形成较为全面、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1.1.2 自控差,同学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心理上的不成熟、认知上的不全面和评价上的不正确,往往就会导致行为上的不自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也是受年龄限制的,这也是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自我掌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敏锐性较差,往往就会导致自我意识较强,听不得与自己意见、观点不同的声音,但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挑唆,在集体生活中,很轻易地就和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是集体冲突的事件。有些事实也证明,刚刚进校的新生最容易出现这种集体事件的情况,尤其是在男孩子中。女孩之间则是同学之间的所谓的友谊之争。

1.1.3 关怀少,缺少家长的指导,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十五六岁的孩子也是很希望得到更多的父母关爱的。但是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关系不和谐等等因素的影响,当孩子有了不积极的心理时却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疏导,亲子关系淡泊。有些孩子甚至不惜故意反复地犯错,以此来向家长“求关注”。缺少父母的正确的指引,亲子关系冷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商也得不到培养、潜力得不到挖掘和发挥,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不利影响。

1.2 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1.2.1 基础知识薄弱

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高中学习。以我们当地的学习成绩为例:中考满分700分,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的入学总分低于400分,有些科目的考试成绩是个位数,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成绩偏低的居多。曾经对一届新入学的学生做过一份英语成绩和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中考中英语考及格的同学仅占1.2%。不仅英语成绩这样,其他科目的成绩能考及格者也是寥寥无几。

1.2.2 学习习惯较差

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能主动花时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同学极少。还是以在我校一届新入学的学生中做的一份关于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为例,在初中学习阶段,每天能花时间(半小时及以下)学习英语的同学仅占30%多一点,比根本不花时间学习英语的学生还少0.5%。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这样的学习习惯是根本无法提高学习成绩的。

1.2.3 学习方法不当

在学习中,有的学生抓不住课堂学习,错过了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学习成绩显然提不上去。而有的学生虽然课堂上认真听讲并能积极做好课堂笔记,但是课后不懂、不会如何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1.2.4 学习目标不明

多数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为何。有的是为了拿毕业证而学习,有的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而学习,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来,甚至有的是因为年龄小,不到法定的务工年龄才来到学校,等等。就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孩子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学习兴趣也消失殆尽。

2 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2.1 明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本《意见》为五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2.2 把握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该具有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等特点。了解、把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抓好教学工作这一工作中心,指导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的。

2.3 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在五年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对各个年级的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把整个五年的教育教学粗略地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的重点不同。在前三年的教育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上,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基础的理论知识。随着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后两年的教学中,重点应该是对学生的专业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应用。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要贯穿整个过程的。

2.4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虽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但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多样。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可采用“教+学+做”、情景教学法、讲练结合,等等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和不同的课程进行更好地相匹配,最好不用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传授的方法,不仅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当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帮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2.5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要有取舍、有补充,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实用和适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很重要,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且还要为了将来走向工作仍然有用、适应而教,同时,学和用要相结合,是实用、适用,避免学生学而不能用、不会用。比如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之,经过4年的学习,最起码学生要能用英文进行交流、沟通,相关专业的学生要能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顺利地工作。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第6篇

本期主题论文围绕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途径、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及“工匠精神”对教育教学的启发进行阐述,论述“工匠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姚金荣)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构建,是把“中国制造2025”从宏伟理想变为现实的时代使命,是职教改革的迫切要求。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构建要以创新德育保证,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以打造技精德馨的职教队伍引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49-02

【作者简介】解泽国,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16)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人类自我完善的需要

纵观人类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工匠精神”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匠在特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境界下工作,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化过程中获取新的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又由实践到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仅在客观技艺上不断精进,而且在主观情感认识上不断升华,最终完成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自身精神家园的建构需求。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要进一步完善和畅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大批生产一线急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类自我完善的需要。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时代的呼唤

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培育的基座部分。随着国家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着我们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五年制高职教育,让更多产业一线技术工人得到系统的教育,使质量为上的要求内化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理念。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们的共同奉献,“工匠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之一,要把“中国制造2025”从宏伟理想变为现实,就需要倡导“工匠精神”,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如果说“互联网+”是让五年制高职教育踏上先进技术手段的“风火轮”,“工匠精神”则是为其插上精益求精的价值观的“垂天之翼”。

(三)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教改革的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尚处于窘境之中,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多,实用技能少,实践教学环节至今尚处于非主流或者次主流地位。长期性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导致日渐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培育“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以创新德育为保证

将学生的德育目标分解成“社会人”和“职业人”两个维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理想和信仰,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围绕德育目标的二维分解,培育二维德育团队。以年级为单位组建横向团队着力保证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目标的达成,以专业为单位组建纵向团队致力于学生专业成长过程中德育目标的达成。围绕将“学校人”培养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人”和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目标,开展符合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德育活动,通过长期有效的浸润和熏陶,完成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以深化校企合作来促进

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重振“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离不开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工匠习惯”和培育“工匠精神”上的作用。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甚至“大国工匠”来校做“工匠精神”专题报告,配合学校开展“弘扬工匠精神,成就职业理想”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从那些成功的“工匠”身上真切地体会到,“好工作”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是你的一举一动都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作。组织师生走进合作企业参观、实习,直接感受体会“5S管理”等规章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涵养“工匠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打造技精德馨的职教队伍为引领

使他们中倡导“技精德馨”的教风,并引导教师以虔诚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的专业态度去身体力行,营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育人氛围。让“工匠精神”深植于每一名职教人的身上、心中,使他们形成对精品意识的坚持和追求。通过培养职教队伍“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坚信“虽小道,必有可观焉”,以做好一个“教书匠”的平常心,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坐定冷板凳,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教书育人的极致化境界,每天都在创造,感动于自己的创造,醉心于更新的创造,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而自豪。“工匠精神”会让师生产生心灵与思想上的共鸣,为教育教学提供动力支持和精神保障,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教师成为“工匠精神”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四)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践

在学生中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如举行“发扬工匠精神 做高技能人才”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比赛,组织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优秀工匠,锤炼高尚的职业道德,练就扎实的职业技能,……把“工匠精神”定为五年制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落实到德育、师训、课程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中,锻铸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高级技工在高职学生中“热起来”,凸显“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的领军作用。通过“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评选和命名活动,展示他们的职业风采、职业作为,让高职学生充分感受这些称号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受到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技术、钻研技术的饱满热情。

(五)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

制定适应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工匠制度,用工匠制度养成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中国古代从工匠的培训、考核,到产品的规格、式样、标准,再到对不合格产品制造者的惩罚等方面,都有着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学徒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不能出师,产品达不到标准就不能面世,制造不合格产品的工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工匠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如信仰、纪律、仪式等,正是在长时间的师承关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据此,确立“刻苦、专注、严谨”的学风,要求全体学生从“刻苦”做起,学会吃苦,勇于吃苦,乐于吃苦,以苦为乐,培育“工匠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做新时代真正拥有一技之长、有职业理想的优秀高职生,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第7篇

一、高职生思想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 招生量大为增加。由于五年制大专高职生的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前的学习情况一般不是很理想, 导致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复杂化。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 高职学生需要给予更多、更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来引导他们思想动态的调整。高职生的思想现状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第一, 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倾向。选择五年制大专可能是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所致, 高职生自卑的来源是由所读学校的性质决定。就读于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这些学生经常在人们的眼中处于一个否定状态, 他们也对自己的人生持悲观态度。另外一些学生有厌学情绪,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而致, 还有可能是周围同学厌学情绪的影响。还有个人道德修养的学习, 自我形象提高的欲望不高。更有甚者, 出现打架斗殴、通宵上网、旷课、顶撞老师的现象。五年大专教育的教学目标一般是以就业为主, 在与本科、研究生共同竞争时缺乏含金量的资本, 在就业过程中会面临碰壁的情形。这种现实情况让高职生对于前途的规划充满了压力。高职生在思想方面还缺乏人际交往意识, 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因为内在资源、个人修养和内涵的缺乏, 他们对于同学之间的问题不是很关心、对于现实无法改变, 而内心烦闷。对于自己热爱的事物, 想去接触交往, 又因为内心的怯懦, 怕被拒绝, 缺乏大胆走出自己世界的勇气。

二、高职生思想教育工作问题

1.思想教育理念偏差。

五年大专高职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同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因为自我管控能力较差, 导致他们对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欲望较低。在思想上可能需要更大程度的引导与教育。不少五年大专高职生的教育工作还留于表面, 应付学校突击性检查。或者是为了争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大力管制。这都与五年大专高职教育的初衷相违背。我们不仅仅要抓学生的出勤、卫生等, 还要把较大弹性和问题繁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思想深处。

2.思想教育内容滞后。

不少五年大专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采用的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模式, 这与高职生的思想水平现实相脱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需要及时更新。要改变之前单纯说教、生硬照搬照抄理论的情形, 生动有效、现身说法的方式更适合于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抵触情绪减少, 易于接受。

3.思想教育手段单一。

五年制大专班的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专门专业人才。在思想教育方式上, 要采用多种形式, 因人而异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一刀切, 影响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和阻碍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 可以采取更新的交流手段, 设计吸引学生阶段心理特征的交流方式,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和教师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使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同时也可以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更加亲和的形象, 稳固师生间的情谊, 学生可以“亲其师, 信其道。”

三、高职生思想问题工作方法

首先, 要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发展。要以“爱”来感动学生, 用人文的教育方式来感染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是爱的教育。五年制大专班班主任要用爱的源泉去浇灌高职生的心田。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站在学生的感受角度去思考问题。

其次, 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更新。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以财会专业的日语科目为例, 除了要督促学生学习, 教育表达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教育内容上要有重点强调———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以克服学生自觉性差为例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可以树立榜样, 吸引带动求学上进的同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和班主任加强联系, 在思想上进行反馈, 强调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认清楚每个人有无限可能, 发掘他们的潜力。

最后, 要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思想教育。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 这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打开了另一扇窗。因为网络的开放自由性, 五年制大专班高职生对于网络的利用一般比较多。面对面的交流可能给学生造成压力。通过网络形式的交流, 改变交流的形式, 创新交流的内容, 对于五年制大专班高职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加以传播, 发挥学生主动性, 积极参与到思想教育的交流中来。

根据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新情况, 设身处地、明察秋毫, 不断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创新理念、内容和手段。使学生适应高职教育的环境, 接受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形成一个更好的师生互动情形。在丰富自己职业技能的同时, 思想上随之提高。在这样的努力下, 班主任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 把更优质的毕业生输送到企业、社会, 增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许高攀.浅谈新时期下高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工作[J].科教文汇 (上半月) .2007 (3)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 第8篇

一、与市场为导向, 兼顾就业与升学

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 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毕业生的良好就业服务社会, 各个专业开设是学校经过社会调研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目标, 只是中高职由于毕业生能力层次不同, 目标高低不一致, 这一点并无冲突, 只是仍需与时俱进。一方面中职学生在现阶段仍不明确自己将来的去向, 就业与升学都是可选项, 因此, 中职阶段需按照原来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相关专业就业的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 为了毕业生能顺利升学, 中职学校与联办高职院校应该联办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做出调整, 确保学生升学进入指定专业学习时能在基础知识上有良好的支撑。2014 年, 本人与武宣职校服装专业组、汽修专业组的骨干教师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研讨, 制订了适应现阶段学生就业与升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需要中职学校及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进行认真细致的论证与磋商,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课程设置的调整, 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使专业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 让学生可以在就业与升学中从容选择。

二、为学生升学后进入高职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中高职的衔接教育, 使学生难以适应。2014 年以来, 本人多次走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 多次与原就读于武宣职校的学生进行沟通, 大多数学生提到难以适应高职学习的问题, 尤其是第一批升学的同学, 因为对接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 学生升学后由于基础知识的薄弱而往往跟不上教学节奏。因此, 在中职阶段的教学中, 除了要继续加强动手实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外, 还要加强基础知识教育, 如语文或者专业理论基础等, 进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阶段后, 中职教学应认真落实各科目教学, 使学生学习在理论与技能上得到全面进步。高职阶段教学中, 学校尽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类, 让层次特点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进行教学, 将普通高考入学的学生与中职升学的学生分开教学, 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扬长避短。

随着上级教育部门的加强引导与号召, 现阶段许多中高职院校已经实行对口升学与招生, 中职学校的一个专业往往会对多所高校的多个专业, 每所高校的一个专业录取来自多个中职学校的学生, 因此, 各联办学校之间要做到确保学生的系统学习同时兼顾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高职阶段的学习因校而异, 各高职院校都有其特点, 但是不变的是基础, 只要把基础夯实, 学生才能在过渡高职后学习上游刃有余。

三、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高职联合办学目的是为了中职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更好的途径和服务,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后, 应相互多联系, 进行多方交流, 加强相互间学校、学生的了解, 更好地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有利于带动中职教师的师资培训和高职教师对中职学生背景的了解, 进而提升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论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第9篇

一、实施“两大提升”, 构建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基础平台

(一) 从单纯管理型组织体系向“管理——教学”兼备型的专业化方向提升。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管理理念自然应当来源于高等教育的管理理论, 不可能立即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逻辑思维路径。对于直接从事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校来说, 最先得到启发的恐怕还是以科学管理 (即严格管理) 和科层制管理为特征的强调组织的理论, 而较少的从人际关系理论和开放系统管理理论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反映在五年制高职教育具体组织模式上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承担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校, 一般都是广播电视大学基层分校或者是一些原先部省属重点中专院校, 通过这些学校在原来多年的办学基础上, 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或其他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具备相当的办学资源和相关条件, 而且目前都处在我国各类教育资源整合提升的过渡时期。因此, 创办之初, 因为规模较小, 亦为探索经验, 许多学校将它纳入中专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沿用的基本上是中专教育管理模式。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实际需要, 一些学校开始成立五年制教育专门机构, 按照“鸟笼子效应”, 学习民办学校经验, 在人、财、物上实行全方位包干切块式管理。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 教学和管理改革创新的深入, 原有方式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 许多院校在实践自觉不自觉地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进行系统整合, 主要是按照高职专业化的要求, 实行了以专业为单位的组织和教学形式, 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教学基础平台。

我们认为, 五年制教育在形式和内涵上的一些改变, 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管理形式、机构的变动, 而是在多年来实践基础上的一个提升。这一变化, 恰恰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凸现出来了。因为对于五年制高职教育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而言, 只有将其管理对象分解到单元——专业, 才能对其观察得更清晰, 才能真正把学生“管”好, 才能把“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事实证明, 让学生从入学开始, 就感受到专业的气氛, 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 也有助于对学生开展个性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引导与管理。

(二) 从传统的“严、实、恒”的教学管理特色向现代的“活、细、精”教学要求提升

多年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实践, 使得我们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管理特色, 共同的特点大致可以用“严、实、恒”三个字来概括。所谓“严”, 即指在教学上从师生两个方面入手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教学规章制度, 几乎涵盖了五年制高职教学的方方面面, 从理论层面打造了五年制高职教学的规范体系;所谓“实”, 即在“严”的基础上把规范的要求落到实处, 落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所谓“恒”, 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地做下去, 在“恒”的基础上力求做出特色。如此说来, 若能真正体现“严、实、恒”, 不仅没有什么不妥, 而且亦非易事, 也是一种境界。然而,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时代要求在变, 培养对象在变, 我们面对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 我们现有的制度体系、教学模式、管理手段, 乃至整个教育教学理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我们在五年制教学中不顺应现代高职教育的潮流, 不研究高职教学的新的特点, 仍然在已有的制度体系中不断重复和循环, 可能就不能适应新的质量观的要求, 自然亦不能形成新的特色。为此, 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努力实现从“严、实、恒”到“活、细、精”的提升。

就“活”而言, 主要表现在教学上, 一是引入了竞课机制, 让最合适的教师上最适合的课程;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对教学计划、内容、进程作适度修改, 大幅增加实验、实训比例;三是提倡多证制, 尝试以训代教、以证代考。

就“细”而言, 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上, 把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细节上、环节上认真设计和实施。如我们建立了多级检查体系, 建立了教学实训动态监控机制, 从校领导、职能部门到各系部都有具体的监控方式方法和信息反馈渠道。大力开展集体备课、评课说课等活动。

就“精”而言, 主要表现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上。我们提出五年制高职学生要在学习期间潜心钻研, 掌握并精通1-2门专业技能, 重点要在“精”上下工夫, 比如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一些基础技能 (驾驶、普通拆装等) 外, 要集中在故障诊断、排除和修理上逐步掌握一些“绝技”;数控专业的学生要能成为新型数控机床的熟练工, 学习后期要能顶岗实习;商务日语、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本专业熟练的口译水平。

二、强化“三大保障”, 努力营造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一) 硬件保障

主要包括办学基地建设和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建设, 这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就办学基地建设而言, 大部分承担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校, 最初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 据笔者了解有的学校占地只有10多亩, 固定资产数百万元, 仪器设备不足百万, 显然这与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不符合的。这方面, 大多数学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采取了“以项目推动建设, 以建设提升项目”的做法,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 各类学校均有了长足的发展。这里, 仅以南通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作为一所市政府直属的地方高校, 学校从当初占地28亩, 发展到现在一校三区的格局, 其中由政府牵头, 学校与江苏省宏信集团联姻办学, 创建了石港校区, 占地187亩, 主要承担五年制高职学生基础教学与实训。学校相关教学实验用房基本上一年一大步, 今年9月又竣工了一幢教学实训综合大楼, 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成为学校又一标志性建筑。在实验实训方面, 我们先后装备了电子电工实验室、微机硬件实验室、机械模型实验室、数控实验室、财会模拟室等各类实验室, 还购置了南京宇航数控加工模拟系统、电子商务网络教学系统。在校外由学校出资, 建设了实训工厂, 建成了拥有多台普通机床、铣床和多个钳工工位、2个数控加工中心车间, 40台电脑模拟加工机房的实训中心, 配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据统计, 学校每年在实验实训设施上的投入超300万元。此外, 还利用校外各类资源, 建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提供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

(二) 队伍保障

师资 (包括实训) 队伍的建设是办好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学校规模、学科规划、专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出发, 围绕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 进行统筹协调。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资培养方式, 从学科型向课程型发展, 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实训“双师型”发展,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现代研究型教学方向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兼顾学校其他队伍的发展要求, 做到管理服务、教学共同发展。还要多渠道、多形式, 通过实施“青蓝工程”、签订“教师个人业务发展书”以及评选各级各类梯队骨干等举措, 提升师资总体水平。

(三) 资源保障

五年制高职教育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的某些特质, 因而注定了其教学模式和方式需要不断地创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是题中之意。这方面, 我们长期从事的远程开放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是在已有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适合高职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按照情景化、精品型、互补性原则, 重点建设一批公共课、主干课、实训模拟课件资源;二是利用校园网, 开展远程辅导, 将任课老师的电子讲稿、教学指导、实训作业指导要求等上网, 并开辟了网上教学论坛,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三是开展网上评课活动, 及时掌握教学动态, 实现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细”的要求,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出台“四大举措”, 全面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一) 抓基础课教学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育形式, 其学生文化素质起点源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 因此基础课的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基础理论, 其地位不容忽视。一段时期以来, 在师生中对基础课教学总是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认识, 总体上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必须通过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高职教育有关理念来统一思想认识, 把握五年制高职教学的基本规律, 防止出现只重视基础课教学或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的两个极端;其次, 要针对教学工作实际, 成立了若干个基础课教学教研组, 对一些课时较多, 面较广的课程还配备了责任教师, 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评课说课、教法研讨等活动, 来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再次, 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围绕基础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 如各类竞赛、演讲、征文、作业评比等,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纵深探求。

(二) 抓实验实训工作

我们认为基础课和实验实训的教学 (训练) 效果, 是五年制教学质量的两翼, 缺一不可。至于实验实训教学工作, 是大家都较为重视的, 这方面似乎大家都在开展, 集中了较多的人力、财力, 在学生整个学习中所占比例也较大, 有的学期、有的专业甚至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训或顶岗实习。但是, 我们感到简单的到实验室、下车间劳动训练, 并不能完全替代职业技能实验实训工作的全部内涵, 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好实验实训教学, 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 要从实验实训工作职责、操作流程、教学方案、质量控制及考核评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要求, 只有通过对实验实训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操作, 才能保证实验实训教学达到教学要求。其次, 要在一些专业开始依照教学计划要求系统地编写详细的专业实验实训实施大纲, 并按计划精心组织, 防止一哄而上和放羊式的实验实训, 每次实验实训都要组织小结与讲评, 师生进行自查和互查, 重点检查有否达到教学目的、个人是否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学生中有无突出表现者等三个方面。此外, 我们不断加大实验实训指导力度, 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 从工厂一线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师, 采取小规模甚至一对一的辅导方式, 提高实验实训效果。

(三) 抓通过率

我们理解的通过率, 包含两大指标, 一是指课程考试及格率, 二是指学生各项技能考证率。这两项指标从另一个层面可以说明我们五年制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如果不引起重视, 就会导致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毕业生持怀疑的态度, 也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因此, 必须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提高通过率的措施, 对基础理论课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强化班进行辅导, 有些还进行个别辅导。为了提高考试率, 在加强实训时间的同时, 还请有关考证机构派员来校进行指导, 在规定的教学计划外, 拓展的实验实训学校一律免收培训费, 并在一定的权限, 采取以证代考, 以训代教的试点,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为就业打下扎实的技能基础。

(四) 抓养成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是要求职业人才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 而全面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与人才素质息息相关。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从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做起, 其中课堂秩序和气氛是重中之重, 要从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治三个层面加以贯彻落实, 从基本礼节与用语做起, 对于个别班级课堂秩序较乱的下决心整顿, 通过办专题培训班、二次军训、成立学生督察互助组等形式扭转课堂秩序。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着重在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手段上下工夫, 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 学校要主办专门教学与管理培训班, 请校内外资深教师与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帮助。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系部还特别重视培育先进典型, 通过评比文明班级、三好班级等一系列评优评先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良好班风、学风、校风,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1) .

[2]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教育与职业, 2004, (10) .

[3]朱芳来, 谭属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0) .

浅析五年制高职学生现状及教育对策 第10篇

一、五年制高职生现状分析

1. 五年制高职入校学生年龄均偏小,在身心发展上正处于从少年后期到青年时期过渡的青春发育期,情绪、行为和心理波动性较大。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不仅在智力因素上存在差异,而且有非智力因素的差别。非智力因素欠缺限制了他们智力因素的发挥,贪玩、好动、任性、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到了高职院校后不能有效地达到心理平衡,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更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2. 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所在高职院校缺乏认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生源紧缺状况下,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通过降低分数线录取,期望多招学生,甚至是抢生源、“买”学生,这在无形中降低了高职生入学门槛,降低了生源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削弱了学生和家长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所在高职院校的认同,部分家长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持怀疑。

3. 五年制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学习缺乏动力,且信心不足。许多高职学生是在报考高中无望的情况下,才被迫转报五年制大专学校的,这些学生当中有很多在初中的时候受不到老师的重视,得不到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差,叛逆心理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彷徨、失望、自卑、萎靡不振,上课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睡觉、不听讲、作业不交、考试不及格,等等,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放任自己。

4. 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普遍比较脆弱。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从小娇生惯养,普遍没有经受过挫折,在学校里学业压力很大,而一直挥之不去的“差生”标签更是很难承受的压力。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障碍,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恋爱关系、学业与事业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家里不能很好地理解家长,在宿舍中不能与同学和睦共处,同学之间常常发生口角、争执,部分学生对老师和辅导员也是态度恶劣,冲撞事件经常发生。

二、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对策的思考

1.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教师应该施以更多关爱,耐心育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细心、耐心、真心和诚心来更好地关爱五年制高职学生,要设身处地地把学生想象成自己的孩子。五年制学生的心态处于向成熟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在平时日常的管理上,应该以教育引导为主要的管理方法,尽可能抓住其自身的优点,同时对缺点进行批评教育,多鼓励少批评,而且不要有过激的话语,因为他们在初中以前的教育中,自信心已经严重扭曲。因此,在高职教育管理中,不能通过一次的事件就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应该多观察,对学生每天发生的“对”与“错”都要记录详细,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不对的地方要在观察一段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多以交流和谈心为主,缓和学生紧张的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校需要加强督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学校应该坚持“五查”制度,即在教学区每天都对各班的早读、卫生、晚自习、上操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检查,在生活区每天对宿舍的卫生、内务整理、就寝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应当有全体学生参与,检查过程及评价也应当主要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进行,所有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并以量化分数通报,张贴到校园内,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辅导员、班主任应深入学生当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纠正偏差。

3. 在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要从身边做起,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要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养,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影响学生,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

4. 通过网络对五年制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转变观念是改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的关键。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管”、“堵”为主的管理观念已不能适应高职五年制的管理模式,网络教育是新兴的而且是适合五年制初中生心理的一种管理方法。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在中学时期时常被旁人视为“差生”,自信心遭到挫伤,失落感较强,日常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网吧或者娱乐场所度过。充分利用网络这块阵地,逐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打破长期以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膜,通过E-mail和QQ对虚拟的网络交流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具体措施上,重视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文艺素质和感官意识,使学生对社会上形成的过时、庸俗、不健康现象掌握明确的判别标准,懂得我国的历史、国情,懂得世界的历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完善心理咨询室的积极作用,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及班级建设中;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通过举办心理学课外讲座和校刊开设相应栏目,传播健康的心理知识。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五年制高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正确教育引导五年制高职学生成人成才, 本文提出了几条教育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现状分析,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玉群.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浅析[J].黑龙江高教究, 2001, (4) .

[2]刘志兵.农科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3]高玉峰.高职学生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报, 2005, (3) .

[4]朱建成.对五年制大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5, (4) .

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11篇

一有利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完备的人文基础知识的形成

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当今有些大学生“有文凭、没文化,有学历、没能力,有教育、没教养。”2013年湖北有位大学生在网上吐槽说:清明节放假回家,路上碰到乡邻,他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节日好,”结果遭到乡邻的白眼,感到很是委曲。究其原因,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整体培养。有的同学连简单的请假条也写不好,作业时写出文理不通的句子很正常。更有甚者,干脆从网上下载一段文字,把市政府的报告、检察院的总结搬到作业里,当然更谈不上实验报告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人文知识与生活本是相生的,人文知识本就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活,是对人类应该如何生活的一种经验的总结。当今的人类社会并非白纸一张,而是满载着数千年文明的经验教训,有着深厚的文化道徳积淀,已有的人文知识恰恰就是对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更有意义的总结。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内涵和环节,直接指引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内容和特定使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前行方向,同时也是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启蒙,它使高职生了解过去没有了解或者了解不多、不深的人文现象和文化,从而对人文精神产生兴趣和感情,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全面的人文知识,建立人文知识体系,形成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底蕴。

二有利于五年制学生思维科学水平的提升

据有关对毕业生工作后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通常刚刚毕业离校的人,多数关注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毕业后工作10年左右的人,较多后悔在校没有更多地学到经管方面的知识;而毕业后工作了20年的人,则后悔在校没有更多地学习文学、哲学和历史等知识。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久远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文科学则侧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利于各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而且对高职生的心智的训练更有相得益彰的效果。钱学森提出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这样的人是全才。1991年,钱学森在被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的谢辞中说到是夫人蒋英的艺术氛围启发了他,“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这说明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爱国情、亊业心和责任感是人生创造力的动力源;历史哲学思维是人生实践的航标;文学艺术修养是人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翅膀。

三有利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给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创新是最核心的因素。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出能在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具有创造、创新能力,并能引领这些领域发展的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高职生的成长。具体说来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爱好的培养。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爱好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小的基本尺度之一。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爱好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作为教师要尽量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构建自由、多样与开放的教学环境;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现成答案,勇于突破限制;鼓励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异想天开,容忍学生在认识上的差异和错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找知识的动力。”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培养观察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是创新创造成果的基础。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文学家、画家、诗人等,他们之所以成功,都是建立在对生活仔细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如科学家牛顿透过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从而发现地球的引力;成语故事“胸有成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位学者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关键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让学生深入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即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我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辩证地对待事物,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和书本,要让学生领悟到“真理总是相对的”。所以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人士和权威思想挑战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三,培养抗挫折与坚持的能力。在我们的学生成长中,特别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抗挫折力与坚持力的人,才能最终获得收获,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肯德基创始人哈兰·山德士历经千次失败,66岁仍东山再起,他的成功秘诀:自信、忍耐、不放弃。迈克尔·乔丹说过:“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以平静、淡定甚至乐观的心态看待失败;破除只求防错、不求创新,只求保险、力避风险的思维方式。

第四,培养团结与协作的能力。团结力协作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社会愈是向前发展,一个人就愈需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飞人”乔丹除了有那上帝赐予的天赋外,不可缺少的就是能和他人团结、配合的意识,这成就了他如此辉煌的荣耀。当今的高职生都是“9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伴随着物质条件变化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我们加强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让他们有意识地调整自己,提高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愿望和能力,并在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使高职生在观念、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受到熏陶,真正使五年制高职学生成为专业与通识、个体与群体,人格与修养高度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高永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12篇

一有利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完备的人文基础知识的形成

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当今有些大学生“有文凭、没文化,有学历、没能力,有教育、没教养。”2013年湖北有位大学生在网上吐槽说:清明节放假回家,路上碰到乡邻,他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节日好,”结果遭到乡邻的白眼,感到很是委曲。究其原因,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整体培养。有的同学连简单的请假条也写不好,作业时写出文理不通的句子很正常。更有甚者,干脆从网上下载一段文字,把市政府的报告、检察院的总结搬到作业里,当然更谈不上实验报告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人文知识与生活本是相生的,人文知识本就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活,是对人类应该如何生活的一种经验的总结。当今的人类社会并非白纸一张,而是满载着数千年文明的经验教训,有着深厚的文化道德积淀,已有的人文知识恰恰就是对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更有意义的总结。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内涵和环节,直接指引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内容和特定使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前行方向,同时也是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启蒙,它使高职生了解过去没有了解或者了解不多、不深的人文现象和文化,从而对人文精神产生兴趣和感情,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全面的人文知识,建立人文知识体系,形成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底蕴。

二有利于五年制学生思维科学水平的提升

据有关对毕业生工作后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通常刚刚毕业离校的人,多数关注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毕业后工作10年左右的人,较多后悔在校没有更多地学到经管方面的知识;而毕业后工作了20年的人,则后悔在校没有更多地学习文学、哲学和历史等知识。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久远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文科学则侧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利于各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而且对高职生的心智的训练更有相得益彰的效果。钱学森提出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这样的人是全才。1991年,钱学森在被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的谢辞中说到是夫人蒋英的艺术氛围启发了他,“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这说明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爱国情、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人生创造力的动力源;历史哲学思维是人生实践的航标;文学艺术修养是人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翅膀。

三有利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给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创新是最核心的因素。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出能在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具有创造、创新能力,并能引领这些领域发展的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高职生的成长。具体说来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爱好的培养。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爱好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小的基本尺度之一。好奇心、想象力与兴趣爱好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作为教师要尽量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构建自由、多样与开放的教学环境;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现成答案,勇于突破限制;鼓励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异想天开,容忍学生在认识上的差异和错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找知识的动力。”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培养观察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是创新创造成果的基础。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文学家、画家、诗人等,他们之所以成功,都是建立在对生活仔细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如科学家牛顿透过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从而发现地球的引力;成语故事“胸有成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位学者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关键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让学生深入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即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我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辩证地对待事物,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和书本,要让学生领悟到“真理总是相对的”。所以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培养他们敢于向权威人士和权威思想挑战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三,培养抗挫折与坚持的能力。在我们的学生成长中,特别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抗挫折力与坚持力的人,才能最终获得收获,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肯德基创始人哈兰·山德士历经千次失败,66岁仍东山再起,他的成功秘诀:自信、忍耐、不放弃。迈克尔·乔丹说过:“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以平静、淡定甚至乐观的心态看待失败;破除只求防错、不求创新,只求保险、力避风险的思维方式。

第四,培养团结与协作的能力。团结力协作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社会愈是向前发展,一个人就愈需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飞人”乔丹除了有那上帝赐予的天赋外,不可缺少的就是能和他人团结、配合的意识,这成就了他如此辉煌的荣耀。当今的高职生都是“9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伴随着物质条件变化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我们加强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让他们有意识地调整自己,提高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愿望和能力,并在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使高职生在观念、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受到熏陶,真正使五年制高职学生成为专业与通识、个体与群体,人格与修养高度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高永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民考民学生下一篇:档案工作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