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合作范文

2024-05-17

多主体合作范文(精选10篇)

多主体合作 第1篇

当今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化元素构成的更加开放的社会。随着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发展,它们开始承担起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由政府单独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形式逐渐被打破。在当前新形势下,政府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组成的服务体系将对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在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政府机构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责边界不再分明。虽然在这个新的社会服务体系中政府仍然担负着社会资源的管理职责,但是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担负一定管理职责的组织机构。曾经政府作为管理者,企业、社会组织作为被管理者的单一线性的管理关系变成了复杂的网状管理关系。[1]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是: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多主体协同的基础上,政府如何避免强势领导,建立起多种主体平等、信任、权责分明的协同合作公共服务体系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2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多主体协同与合作的内涵

2.1 多主体协同之要义

“协同”是为了使协同系统整体达到预期目标,而令协同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助、配合,最终在整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内构成一种高效的循环状态,而这种高效的循环状态使得协同系统能够发挥出超越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单纯的效能之和的协同效应。在当今这个强调协作共赢的社会背景之下,“协同”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之中,“协同”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进行协助、配合,例如跨地区、跨部门的协同运转以及企业之间的协同。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多主体协同是指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子系统构成开放的整体系统,以法律法规为行为规范,充分利用各自所拥有的资源、知识、技能等优势,有效汇聚多种力量,通过非线性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产生局部或子系统所没有的新能量。[2]

2.2 多主体合作之要义

多主体合作是对多主体协同的升华。张康之认为,合作是指在协同的基础上公民个人与民间组织以一种互动的伙伴情谊共同参与、共同主持公共服务,突破了以往自上而下的专家指导和政府全能范式。[1]因此,合作强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平等,多方共享权力、共担责任,互补资源与信息,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打破且超越了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行为方式。[3]多主体合作可以说是一种开放式的范式,政府不再强势领导其他主体,使其失去自主性,而是发挥着引导作用。其他主体在整个过程中也逐渐由被动地配合变为主动地协调,具有高度独立性,各自都肩负着相应的职责,平等地参与对话,发表意见、发挥优势。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社会服务的有序、有效、合理供给,实现多方共赢。[2]

3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多主体协同合作模式

3.1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多主体协同的网络结构

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多主体的协同,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其必要条件。因此,多主体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结构应当是网络治理结构。基于能力定位和角色分工,以互补和协同为纽带,除了政府之外,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公民个人同时拥有权力、能力和责任,形成一种权责对等、制度化、常规化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协同治理网络,[4]见图1。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政府主动协同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共同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应对的格局,尽全力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最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多主体协同的过程中,政府通过维护公共秩序、制定实施政策法规、保障公共权益、给予财务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影响社会供给主体;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与政府订立合同建立契约关系提供社会服务,与居民发生生产与消费关系而介入其中。与此同时,在企业和社会组织主体之间存在着技术支持、财务支持,社会组织要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广泛吸纳企业的捐赠,发挥灵活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资源和信息交流,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合作方式,克服自身有限理性和有限能力等缺陷,以更灵活更便捷的方式促进多元主体彼此间的配合。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协同行动实现共同利益,从而为达成有效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利用具有以上特点的网络结构进行协同,能够使一些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体之间已经分割为独立个体的要素重新整合。将“公民—社会—政府”构筑成为一个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性、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的协同网络系统。通过该网络系统,最终实现投入最小成本获取最高收益的目标。[5,6]

3.2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引入多主体合作模式

当进入工业社会的发达阶段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都建立起了稳定的协同系统。但随着协同行为的巩固和扩散,协同系统中的行为体可能失去原动力,从而受到一种外在性的力量所支配,行为体被系统的结构、制度和规则等因素驱使着在协同系统中开展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协同系统中的行为体更加需要强调合作的理念。因而引入多主体合作则成为社会治理理论不断发展壮大与公共治理范式不断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并日益成为主流。[7]

3.2.1 建立平等合作机制

多主体合作模式强调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平等合作,打破了多元主体参与政府购买服务过程的中心主义结构,在合作体系中政府是以其中一元的形式出现的,作为服务型政府,指导多元主体以合作的方式提供服务。[8]政府应转变管理思维,摒弃过去父权主导的老大心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公民提供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将多种力量召集起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9]详见图2。

社会组织相比于政府,自身能力还存在差距较大、规模较小、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等。如果不及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自身能力,当其同政府进行合作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社会组织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确保合作的平等和持久。

3.2.2 建立信任机制

信任既是合作的前提,又是合作的支撑。信任是建立合作关系,维护合作秩序,提高合作能力的前提所在。企业和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实体,它需要政府和公众的信任,尤其是政府的信任,因为政府对其的信任程度,往往决定了它们权力的大小,以及获取社会资源的数量。得不到政府的信任,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自身的能力就会受到无形的限制。[10]因此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做出有价值的工作,赢得政府的信任。同时为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政府部门也要做出积极努力,首先要保障内部各部门、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谐有序地开展工作;其次,政府应合理运用自身权力,共同承担风险,努力降低合作者的顾虑与成本。

3.2.3 优化权责体系机制

责任是合作的保证,清楚明确的责任界限一方面能有效减少政府部门逃避责任、滥用权力;另一方面还能充分发挥其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为了完善多主体合作的权责体系,政府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合理调整职权范围,正确界定和行使政府权力,消除“官本位”的思想,打破部门垄断利益,还权于社会。但政府归还权力,“企业能做政府就不做”或“社会组织能做政府就不做”并不代表政府放手让民间来承担责任,而应解释为政府要有更强的实务操作与协商沟通的能力来诱导与劝服企业与社会组织配合,共同参与政府购买行为。其他主体同样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对政府负责、对资金提供者负责、对自身负责,更要对公众绝对负责,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逃避,不退缩,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3.2.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搭建多主体合作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在指定的平台上政府公开公共服务采购招标流程,企业、社会组织公开相关信息,在不同主体间建立整合与一体化的信息交流系统和汇报系统,实现各方信息共享的信息运行环境。信息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政府部门间以及政府与其他主体间的顺畅沟通,促进各主体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有利于各主体的相互监督,并且有利于获得企业、社会组织的大数据,进一步完善各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该机制对于我国当前通过政府信息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摘要: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多主体协同模式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政府购买行为,文章在此基础上强调多主体协同合作,突出平等、信任和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效应,实现多主体之间的良性合作。

关键词:多主体,协同合作,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2-13.

[2]颜佳华,吕炜.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2015(2):14-18.

[3]康伟.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9(4):176-177.

[4]张立荣.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2):11-19.

[5]何炜.协同治理视野下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17-20.

[6]郑恒峰.协同治理视野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理论研究,2009(4):25-28.

[7]王名,蔡志鸿,王春婷.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16-19.

[8]郑家昊.合作治理视域下的政府转型与职能实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6):60-66.

[9]陈俊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基于宁波实践的思考[D].宁波:宁波大学,2015.

多主体决策之困境 第2篇

视角:盲人摸象难知象

很多情况下,人们产生分歧的看法,并不是由于眼力不行,看不清问题的本质,而是由于所处位置不同。“位子决定视野”、“吃哪家饭说哪家话”、“隔行如隔山”、“任期长短直接影响决策考量的时间跨度”等情况,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因人们视角不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本来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要大家能够相互尊重,就有可能通过充分沟通达成对事物的更全面认识。只是问题在于,当出现观点分歧时,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诚如盲人摸象的故事所揭示的,若各人原本没有整体大象的概念,实际上所接触的只是事物的局部,但却又坚持声称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可能就很难通过沟通达成对整体大象的认识。面对这种情况,通过简单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也于事无补,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其中所涉及的过程,才有可能获得深切的感觉。例如,2009年,北京市卫生局安排19家大医院的院长们到非自己任职的医院进行交叉体验“当一天患者”(详见《北京日报》2009年7月21日报道“19家大医院院长当患者的体会:不托关系看病难”),结果这些在医院摸爬滚打多年、对业务流程等都很熟悉的院长们,才真正体会到不托关系、不找熟人的患者看病有多难。院长们经由这种“角色扮演”体验所获得的震撼感受,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绝对想像不到的。

爱好:喜欢本身即理由

如果说视角不同只是反映了基于不同观察视角所得到的信息不同,尚有可能通过沟通使人们对事物形成更为一致的看法,那么,爱好不同所涉及的偏好倾向差异,则可能是长期习惯甚至是基因遗传使然,很难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此时群体相处更需要尊重、理解、包容。正如人们在论及中西文化差异时所说的,“学会吃西餐容易,喜欢吃西餐难!”喜欢是没有道理可说的,因为喜欢本身即理由,它是一种类似信念那样的无法论证东西。管理者在做决策时必须考虑爱好和习惯的存在,对此,沃尔玛败走德国或许就是一个教训。

沃尔玛的品类繁多、天天低价模式,在美国取得成功,在德国、韩国、日本等拥有大量国内折扣连锁店、消费者购物习惯迥异的国家并不奏效。据报道,德国阿尔迪集团拥有4100家连锁店,店里出售的食品比沃尔玛便宜,质量也很好。沃尔玛从食品到日用消费品“一网打尽”的销售模式,并不符合很多非美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他们更喜欢每天去专门卖食品、药品或家用消费品的店里购物,而不是一周去一趟沃尔玛。此外,沃尔玛的美国式价值观也在德国遇到了阻力,例如,沃尔玛要求售货员向顾客微笑,被当地一些男顾客误认为有调情之嫌,待沃尔玛意识到这些差异,似乎已经为时太晚。2006年7月,沃尔玛因长期亏损宣布退出德国。

立场:态度会随位置变

立场,意味着代表谁或者为了谁说话,它像有色眼镜,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们对于人事物的态度与看法。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具有多种不同的身份,这其中的每个角色或身份,都反映了一种特定的自我认知与社会预期,体现了一种观察世界的立场。不同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立场;一个人除了工作中的职业角色,还有生活中的家庭角色,因为生命有限,有时很难兼顾不同角色的矛盾要求;特别地,对于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甚至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其所引发的冲突就更具有不可调和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政治、利益仍然是本地化的,大家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或解释游戏规则,即使在看似公平的投票表决体系中,关于代表如何确定、何为多数的界定,仍受立场、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国际贸易领域,对于争议的处理,可能就存在着双重标准问题。2006年,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投票时反对12票、赞成9票、弃权4票,而其中的4票竟被算成了赞成。美国在反倾销审议中也有类似不公平程序。这种立场决定决策结果的事件屡见不鲜,决策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基于以上讨论,对于由视角、爱好、立场所导致的分歧,即使忽略不计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失真、曲解、操纵(善意、恶意),似乎也很难借助于沟通手段达成真正的共识。更何况,组织中还存在着如马奇所说的因“身份差异、欲望无限、争抢第一”而造成的难以消除的分歧与冲突。例如,即使有些公司刻意倡导平等文化,主张相互之间不称职务叫名字,仍无法否认其中的某些人具有更大话语权的事实;由人们内心永不满足所导致的欲望无限,使得在满足当前愿望的同时也埋下了将来不满意的种子;由人际比较所产生的争抢第一,意味着人们会为首位、为控制权而竞争,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甚至会因此而将原本多赢的正和游戏变成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为此,宽容不同视角的看法,理解不同偏好的态度,谦让不同诉求的冲突,应该成为决策者采取措施的重要基点。

多主体合作 第3篇

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a. 缺乏权威性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合作组织和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虽然已形成了以GMS和湄公河委员会为主的多领域、多参与方的合作框架,但仍缺乏权威性的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合作机制。湄公河委员会因没有上游两国的参与,其协调能力局限在下游和支流范围,而且其以顾问形式为成员国提出决策建议,对于成员国的行动约束力不强[1]。湄公河委员会的日常运作依靠西方国家和流域国的赞助,大多捐助有附加条件,影响公正性。

b. 利益诉求差距大。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流域六国在水资源诉求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我国与老挝注重水能资源的开发,缅甸的重点是航运,泰国与越南关心农业灌溉和水量调配,柬埔寨主要是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各国若过度强调本国利益最大化,将损害流域的整体利益。此外,流域内水、能源、环境和食物等要素之间关系复杂,使得即使同一国家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对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利益诉求也不一致。

c. 我国与下游国家间存在开发矛盾。澜沧江作为湄公河的上游段,集中了干流总落差的91% ,我国处于流域水资源开发的主动和优势地位。下游国家普遍对于我国开发澜沧江存在忧虑,担心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以及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此外,由于流域国家经济不发达,开发能力薄弱,我国水电企业成为流域水电建设的主要投资者,加剧了下游国家对我国区域影响力过大的担忧。

d. 民众与非政府组织力量对流域合作开发形成双重影响。沿岸民众的权益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非政府组织关注的焦点,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对水资源开发活动施加影响。但是,单一、分散、模糊化的利益诉求也加大了流域水资源开发的难度。此外,作为发展中国家,基于多元化决策机制尚未形成,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诉求时常与国家或区域的长远发展目标发生冲突,造成一些开发项目出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关系的紧张对立。

e. 流域外大国的渗入增加了水资源开发的复杂性。湄公河流域具有典型的“地缘经济- 地缘政治”的特点[2]。在水资源开发领域,流域外大国也积极参与,美、日等国以及众多国际组织都推出了水资源开发的合作政策,造成机制交叉、机制拥堵乃至机制竞争的局面。由于流域外大国的资助往往以政治动机驱动,各国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政治博弈加大了水资源开发难度。

2 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

国际社会日趋倾向于认为国际河流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域国家间须采取合作开发的模式才能实现流域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国际河流的开发理念也逐渐朝着“多元主体”、“协调开发”的方向发展。治理理论广泛被视为国际河流开发的理论基础,在国际河流开发中,其两条演变路线都强调了多主体的参与合作: 一条是动态治理过程导向,强调在决策过程中提升非政府主体的地位。基于此,国际河流开发应构建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机构并存的新型水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相互认同基础之上的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增进和实现流域的整体利益[3]。另一条是结构导向,聚焦于各类型主体互动的制度安排,强调流域的共同利益应由多元主体和多中心共治流域的各项开发事务来实现[4],国际河流的开发应该是流域内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众进行协调和自主治理的过程[5]。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该合作是在一定流域内为有效推进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等主体参与协助,多主体共同合作,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开发与治理的过程。

2. 1 国际河流开发多主体合作的构成与角色

2. 1. 1 中央政府

国际河流由于涉及主权属性,首先在中央政府间达成合作框架仍然是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基础。中央政府是国际河流开发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具有控制、组织、投资和激励的职责,因此国际河流开发需要通过相关国家中央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中央政府间的洽谈与协商,并以国家名义签订合作协议,才能构建国际河流开发的基础和范围,保证后续开发有效进行。中央政府间良好的外交关系是促进并维持开发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2. 1. 2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流域中部分区域整体利益的代表者,水资源开发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是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推动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具有类似的功能,在中央政府的框架下,承担水资源开发的具体执行,甚至在中央政府的授权下,也会承担决策者的角色。地方政府是开发活动中利益诉求表达最为直接的主体,只有地方政府间形成顺畅的合作关系才能顺利推进水资源开发活动。

2. 1. 3 企业

在政府通过规划和审批进行管控的基础上,市场化运作已成为河流开发的主导方式。作为开发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相应开发权力授权于政府。由于水资源开发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关系,两者的价值追求也有密切的联系,企业希望在税收和政策方面获得政府的优惠[6]。此外,企业还有着与其他主体积极合作的天然愿望,以期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主体进行沟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 1. 4 民众与非政府组织

流域内民众是国际河流开发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利益一般由地方政府所代表,如果开发行为不影响其直接利益,民众一般不会采取实质行动,因此经常是利益损害最严重的一方。但是民众的反对又是最直接的,甚至可以阻止开发项目的实施。民众意见得以表达的途径之一是通过非政府组织( NGO) 。非政府组织已成为世界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尤其是关注环境问题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迅速增加,影响力也在逐渐加大,他们代表了各种利益群体与政府和企业进行沟通和谈判,以增强民众的利益诉求,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2.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的基础

根据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环境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多主体合作的基础已具备: 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2 000 年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各国民众之间具有深远的合作历史。②流域各国都有强烈的开发需求。③ 21 世纪以来,流域各国外交关系良好,经济结构互补。④下游4 国组建的湄公河委员会,使流域管理机构初具雏形。⑤流域内多领域的合作开发机制不断形成,所促成的合作项目为水资源开发合作积累了经验。

2.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框架

构建涵盖全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利益主体的分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多主体合作机制应通过国家、地方、市场和社会4 个层面不同主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框架见图1。

2. 3. 1 国家层面的合作

国家层面以流域内6 国政府为合作主体,以政府间双边或多边水资源开发合作协议的签署及流域整体开发规划的制定为主要合作内容,为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提供政治保障。

国家层面的合作包括: ①积极与下游湄公河委员会沟通,加强合作,在保障流域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平衡流域各国的利益需求,实现对共享水资源的最佳和可持续利用; ②以开放的态度吸引国际投资,从而分摊开发风险,提高水资源开发的效率、效果,实现合作共赢; ③关注流域开发的利益相关者,消除或减少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降低流域争端。

2. 3. 2 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

地方政府层面合作以流域国地方政府为合作主体,以合作协议和开发规划的具体执行为主要合作内容。作为国家层面合作的具体实施层,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承担着开发的具体事项实施工作,特别是在航运、取水、防污等领域,同时也为市场、社会层面的合作提供指导。

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涉及: ①建立常规的信息通报机制,在中央政府管控下,承担水文信息采集、汇总、交换等常规工作,减轻中央政府负担,提升沟通效率,同时,建立非常规的重大事务通报机制,以应对严重的突发事件,防止信息鸿沟; ②建立对等的地方政府会晤机制,由双边合作机制向三边乃至多边合作机制发展,增强信任,协调争议。

2. 3. 3 市场层面的合作

市场层面以企业为合作主体,以企业间的市场行为协调为主要合作内容。企业参与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主要有3 种方式: ①经由两国以上政府谈判组建合作企业以项目运行,广泛应用于水坝建设和水电开发等领域。这是政府间合作的延伸,湄公河下游流域部分沿岸国有该方式合作的意图。②企业与涉水国政府签订协议,通过跨国资本公私合作制的形式在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责任的分配方面进行协作,共同进行水资源的开发,湄公河下游水电开发领域较适用该方式。③完全不涉及政府层面的谈判,由企业在获得政府审批后通过投资的形式实施湄公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这在水电开发、旅游、航运等领域都较普遍。

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行为主体,企业与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成为合作开发中的关键因素。第①种方式各主体间关系的处理相对简单,可以纳入政府间协议范畴。第②、第③种的开发活动比较类似,都属于投资活动。当企业对当地民众的诉求应对不足、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脆弱、应对机制不完善时就容易引起各种风险。

因市场层面的合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企业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构建风险监控体系、科学决策机制,提高投资收益; ②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及民众的诉求; ③与当地企业、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争取优惠政策和税收条件; ④与当地企业合作,甚至可以构建合资企业,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公关能力化解地域性问题; ⑤关注当地民众的权益,加强社会责任意识,适当公开非保密类的开发信息,争取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支持。

2. 3. 4 社会层面的合作

社会层面合作以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团体为合作主体,以非政府组织的决策参与和公民诉求反馈为主要合作内容。各类社会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活动成为必然。由此,各国政府和开发企业在水资源的开发中应高度关注流域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反应,并通过多种途径保证其能够参与开发活动,表达观点,维护权益。此外,社会层面的合作应将更多的人文因素融入水资源开发领域。具体措施包括: ①在流域管理机构或合作协议下构建吸引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联席会议、战略协商机构、应急协调机构等,在不同层面承担起监督责任; ②制定流域水文信息和工程信息公开机制,保证公众对于流域开发的知情权; ③设立民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开发决策的制度化渠道,保证决策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④流域机构及政府设立研究基金,资助学术组织和学者个人的相关研究,建立智囊团,保证开发活动的科学性; ⑤构建舆情监测机构,实时监控有关流域开发舆情,并通过及时与相关部门、组织合作,妥善解决热点问题; ⑥充分发挥云、桂两省高校的科研优势,加强与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合作,鼓励这些研究机构与流域各国探讨水资源开发合作有关的技术、信息、合作机制等。

3 结语

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价值巨大,基于治理理论和国际公认的国际河流开发准则,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必然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为使多主体合作机制更好发挥效用,中国应做到: ①积极主导全流域的多主体合作; ②健全国际河流管理体制; ③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④加强对水电开发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管; ⑤多种渠道开展同民众及非政府组织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汪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机制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2(10):73-76.

[2]毕世鸿.机制拥堵还是大国协调:区域外大国与湄公河地区开发合作[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3(2):58-73.

[3]杨桂山,于秀波.流域综合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8-57.

[5]马海龙.区域治理:一个概念性框架[J].理论月刊,2007(11):73-76.

尊重学生主体 倡导合作学习 第4篇

一、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由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转为原生态课堂教学,课堂上真正“让学生说了算”。传统的教学观表现在学生随师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可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合作学习很多时候就会变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倦;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欣赏的和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和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一堂好课至少应具有四个优势:主体活动充分、气氛民主和谐、简洁朴素自然、学生获益匪浅。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呵护学生的理想精神,让学生争辩,让学生质疑,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能以“传授者”或“首席”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让学生认为教师是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产生超越的自豪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驾驭水平,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气氛中真正学到知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三、远离课堂污染,规范教学行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堂污染有很多表现形式,这些也是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所以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学会反思,学会学习,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体会学生的感受,富有爱心,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课堂教学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终身持续发展,活泼主动地发展和有个性特长地发展。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语文教学多主体对话与课堂策略 第5篇

4.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 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由它们各自的教育内容所决定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所灌输的理性认识, 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感性认识、情感、意志的成分, 虽然存在巨大差别, 但它们之间是一致的。感性认识、情感、意志的成分是理性认识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情感、意志的成分的必然概括和提升。因此,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开展, 可以起到奠基的作用, 为受教育者顺利接受有关理性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实上, 没有感性认识、情感、意志的成分支撑的理性认识很可能流于空洞的口号或者抽象的理论观点, 而不可能真正落实与实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开展, 可以起到事后强化的作用, 受教育者将所学所到的理性认识顺利内化为自己能力或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品性.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9) .

[2]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4.

[3]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

(责任编辑关燕云)

筅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张翼

新课程标准的推进, 大大改变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但要说深刻地改变, 还为时尚早。理由有二:其一, 对“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还缺乏应有的理解, 比如王春兰的《对“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1], 凌宗伟的《语文双主体教学研究》[2]等文所代表的倾向, 就比较典型;其二, 形式化的“教改”还屡见不鲜, “新课标”的落实有待进一步强化。所以, 正本清源, 把握特质, 强化落实, 乃当务之急。

一、语文教学是典型的多主体对话活动

语文教学绝非僵化的“双主体”模式所能概括。

有关“双主体”的教学讨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就有一定展开。值得关注的是, 吴道槐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的《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一文, 就主体性哲学视野里的师生关系, 已有相当成熟的阐释。相比之下,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者反而把“双主体”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把哲学的关系观照坐困为模式的固守, 不仅落后于教学论的与时俱进, 而且僵化了主客体关系的把握。比如王春兰的观点, 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王春兰认为:“‘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以为, 在教学活动中有三个自变量:教师、学生和课程, 三者之间互相存在着主客体关系。教师是主体, 学生与课程便是他设计教学活动的客体;学生是主体, 教师与课程便是他学习发展的客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课程是他们发生教学关系的公共客体。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角色在频繁地互换, 学生与学生也在个体、群体之间展开充分地交流沟通, 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1]初看, 这段论述强调主客体互换的变化, 强调动态发展;仔细分析, 却是在固守模式, 僵化了主客体关系的把握。主客体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 不是简单的角色互换问题。学生是主体时, 教师就一定是他的客体吗?客体相对于主体, 应该处于被动的地位, 当教师失却主体意识, 不去积极主动地了解、把握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而只是被动地接受, 这样的教学活动, 不可想象。还是那句话, 教师不是主体, 如何主导?教师和学生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生关系的, 在这个关系中, 既然“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都拥有主体的权力, 又何必非要在对方面前充当客体?而且是在“频繁地互换”中充当?尤其是教师“频繁地”放弃主体权力, 将如何组织教学?模式的玄迷僵化背后, 是对“新课标”秉承理念的误解。

从哲学基础分析, 马克思早就强调过:“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然。”[3]于是在实践层面的主客体关系中, 可以主体对象化, 对象主体化,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但不是角色互换。而事实上, 人与人的交往, 不可能将主体对象化、对象主体化真正落实, 因为作为对象的人不可能失却主体意识、情感态度, 变为如自然客体般的“非人客体”。这就是王春兰所谓“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角色在频繁地互换”模式, 在哲学上的谬误所在。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主体间性哲学理念。所谓主体间性, 一般认为, 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 强调主体与多边主体对话交往的权力和行动。限于篇幅, 进一步的探讨这里不再展开。应该提及的是, 主体间性哲学理念影响国内中学教学论, 始于新世纪初年, 比如赵书超的《论交往对现代教学的意义》[4], 已经有了相当强的理论接纳和实践自觉。2005年前后, 一批比较系统地讨论中学教学主体间性关系的文章出现, 其中, 陕西师大郝文武教授的《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5], 标志着讨论的深入和影响的扩大, 建议广大教师予以高度关注。

需要展开讨论的是, 语文教学作为典型的多主体对话活动, 更非僵化的“双主体”模式所能概括。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多边性, 其中, 不仅有师生间、学生间、教师间等多主体对话, 而且, 还有师生作为解读主体, 与课文作者作为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这样丰富的多主体对话, 最忌简单僵化的模式框住、套死, 比如凌宗伟所归纳的语文“双主体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程序”[2]。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柴向东的理解, 语文学科体现着“人道”与“文道”的结合, 很有说服力。

1. 语文课堂教学是多边、多元的思维表达对话, 而不是简单双边的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 当然渗透着工具理性, 但把控的核心是人文理性。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着不同的态度立场, 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性格决定着不同的方式方法, 不同的文化修养决定着不同的层次角度, 等等。比之自然科学, 其结论往往不具唯一性, 所以有时显得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思维表达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感魅力。“人道”呈现着人文精神和情感魅力的倾向, “文道”呈现着如何表达其倾向, 同时呈现着思维表达中智慧修养的差异。

这样, “人道”与“文道”的结合, 构成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的多边性和主体的多元性。因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作为社会人, 其利益诉求、性格修养以及世界观方法论均有不同, 即使就同一课文的教学对话, 也保持着主体的多元性和各自独立性, 无法机械化复制。于是不能简单地把这个教学活动按教与学分为“双主体”的双边活动。其中,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学生的主体间差异, 即使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沉默, 也不意味着其作为对话主体的思维表达的缺失, 只不过处于潜在状态而已。

2. 语文课文的作者作为潜在主体, 在多边、多元的教学对话中非常重要

在多边、多元的教学对话中, 表面上看, 语文课文的作者“缺席”, 而事实上, 是一种“缺席的在场”。作者在课文文本中实现的“人道”与“文道”的整合, 有待更多的解读者解读;面对课文, 教师和学生都是解读主体, 其对话的交互主体是作者。教师讲课, 是一种代言加二度表达的对话行动;学生听课, 则既是与代言人对话, 也是与作者对话, 其中还渗透着自身的二度思维表达。所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 解读主体与课文中的文学形象也存在相应的对话关系, 但比之与作者的对话关系, 不具普遍性, 在讨论上, 可以阶段性忽略。

那么, 这样一个最忌模式化框住、套死的多主体对话活动, 在课堂实践中如何把握呢?回答应该是:教学有大法, 但无定法, 所以, 反对模式化, 但应讲究策略。

二、多主体对话的语文教学课堂策略

1. 前提

讲究策略的前提是, 戒除为形式而形式, 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多年带实习生,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形式化的师生互动。比如, 教师随口问:“你们说是不是?”学生顺嘴答:“是!”不论声高声低, 往往异口同声, 只有当教师偶尔反问时, 学生才会过过脑子。这常常是为形式而形式。当然, 还有一些形式化的“教改”, 更值得反思。比如让学生讲文言文, 而且是通篇让几个学生讲, 甚至一个学生讲, 表面上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事实上是揠苗助长, 并没有科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更多学生的主体性。这往往是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 不管上级主管部门如何规定, 现在好一点的中学, 班容量大致在70人左右, 要在其中找几个能讲课的学生应该不难, 但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讲课是无法实现的, 更不用说全部;尤其是文言文, 需要系统的词汇、语法知识及传统文化的储备, 即使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 要想有技能、讲方法地完成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 也是非常困难的。其次, 由于教学任务的标准和时间性要求, 教师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讲课的机会, 教师花大力气扶持几个能讲课的学生, 往往也只是示范性的和突击性的, 不具可持续性, 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主体间在机会上的不平等, 在情感态度上的不满意, 或自卑、或自满等等, 事实上并不能科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更多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强调, 要科学地体现“教是为了不教”, 核心在于激励学生爱学, 引导学生会学, 而不是让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学生作为合作、自主学习的主体, 本应有更多“讲”的机会, 但不是替代教师的讲。而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讲”的机会, 而且“讲”得好的机会, 就需要讲究策略。

2. 策略

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主体, 在多主体对话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其总的策略是依据课程标准, 围绕课程重点难点, 把握学生主体的情感、态度, 设计科学有效的过程方法, 以激发引导多主体积极对话,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强调求同存异的辩证思维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的多主体对话, 可重点采用情景再现多进行提问和交流讨论等组织方式。

(1)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适合于文学类篇目, 引入作者主体、人物主体, 在师生扮演中, 以身体之, 以血验之, 共享情感体验。

(2) 多进行提问

抓中间, 带两头, 重点提问中等生。

(3)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是最具多元活力且最具挑战性的多主体对话方式。挑战性在于常常冷清、跑题, 时间、目的和参与度不好把控等, 所以需要进行重点探讨。

(1) 时间把控策略。布置拓展性课前预习, 让每一位学生在相关资料和情境中比较、探讨, 提出问题。可以不作角度、立场等限定, 鼓励创新。以《祝福》为例, 提示学生既可以从社会历史角度提出问题, 也可以从文化学、心理学角度提出问题。然后收集问题, 整理问题, 设计讨论预案。预案中要对讨论组合有所考虑, 为珍惜课堂时间保证效果, 以分组讨论为好。

(2) 课程标准把控策略。由于标准化考试和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着现实矛盾, 所以, 讨论的求同存异引导非常重要。可以从问题选择入手, 弃伪存真, 求精巧弃玄奥, 重引导轻代替。讨论中, 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 以多角度介入, 让学生充分讨论, 但要分角度归结收束, 并交代清楚哪个角度的结论是当前的主流认识, 以辩证思维的训练求同存异。这样既保护了创新的萌芽, 又落实了当前的课程标准。还以《祝福》为例, 文化、心理的角度固然会有新的认识, 但社会历史的角度、结论是正统的主流认识, 教师必须明确指出。

(3) 形式把控策略。评述交流式:围绕中心拓展相关, 师生均介绍自己所得, 评点交流, 以丰富见识, 丰富知识。质疑辩论式:属仁智之见性质的问题, 设正反方以深化讨论, 强化辩证思维训练。但要注意课程标准的导向。问卷调查式:设定引导性议题及选项答案, 现场填写, 人人参与, 及时归结, 定量分析兼定性分析以引导。

总之, 所谓“双主体”模式, 是对“新课标”秉承理念的误解和僵化实验。“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主体间性哲学理念。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典型的主体间性多主体对话交往活动, 其课堂策略的重心在于组织好课堂讨论, 而原则是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 落实“人道”与“文道”的结合, 强调求同存异的辩证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春兰.对“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高职论丛, 2007 (2) .

[2]凌宗伟.语文双主体教学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9 (1) .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赵书超.论交往对现代教学的意义.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

多主体合作 第6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 引发企业危机的诱因愈发多样, 而财务危机作为企业危机中最显著、最综合的表现, 其预示和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由此, 探索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路径, 并以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财务危机控制策略, 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目前, 国内外关于企业财务危机的文献已比较成熟, 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从财务活动本身出发探讨财务危机的形成, 而缺乏从系统全局的角度考虑财务危机的演化过程, 所以很难从根源上找出企业财务的病因所在, 也就无法为企业管理者所用。由此, 笔者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 通过探索企业财务多主体间的演化博弈行为, 深入剖析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 为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危机因素中分类制定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企业财务多主体博弈分析

(一) 企业财务多主体的特征分析

企业财务系统主要包括6大子系统, 即筹资子系统、投资子系统、采购子系统、生产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利润子系统, 它们完成了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的财务循环。企业在周而复始的财务循环中, 无时无刻不在与股东、供应商、客户、债权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各种财务关系。笔者界定的企业财务主体正是指企业财务及其与企业财务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其中企业为系统的核心, 它与其他财务主体通过物质、信息以及资金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了各种利益点交织而成的复杂巨系统。

根据复杂系统的基本原理, 结合企业财务主体的自身特殊性, 企业财务主体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 企业财务主体具有适应性和智能性, 个体会根据环境和其他利益主体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和行为, 使自身发生适应性变化。第二, 企业财务主体是有限理性人。现代经济学表明, 人的行为是不具有完全理性的, 企业财务主体由于在社会地位、占有资源及获取信息能力上的差异性和不对称性, 并不具备做出理性决策的条件, 主体之间的适应和博弈的决策只能是有限理性的。

(二) 企业财务多主体的博弈行为

企业财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每个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利益, 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系统中,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复杂的交易和利益冲突。因此, 博弈是财务主体生存所面临的基本环境, 也是财务主体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个财务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是围绕着相关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的。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的价值增值系统, 它利用和协调价值链上各利益主体的特定资源进行投入-产出活动并取得回报, 企业财务主体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必然展开经济利益的争夺和博弈。如, 在筹资活动中, 债权人的总收益是利息, 总成本包括贷款本金和机会成本,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必然会围绕利息展开博弈。

(三) 企业财务主体的演化博弈机制

传统博弈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假设前提是参与人为完全理性人, 这要求博弈双方都具备完美的判断和预测能力, 这种完全理性假设在现实世界中显然不成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imon认为, 博弈环境的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都决定了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基于此, John Maynard Smith (1973, 1974) 等提出了演化博弈论的思想。演化博弈论认为, 有限理性主体不能正确地计算自己的收益支付, 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有限, 决策者大多是通过试错和对较高收益策略进行学习模仿, 最终达到一种稳定均衡状态。因此, 演化博弈的过程实际上是采用更高收益的策略的人数比率逐渐上升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样, 企业财务系统中的利益主体也都是有限理性决策人, 它们之间的博弈属于一种演化博弈。每个财务主体不可能严格按照效用最大化进行决策, 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了解博弈的历史, 通过学习模仿其他主体来动态调整决策。一组组单个的利益主体在寻求相互适应中不断发展, 从而推动了整个企业财务系统的发展和财务危机的演化。

三、基于多主体博弈的企业财务危机演化动因分析

(一) 企业财务危机演化的动力

根据上文分析, 企业财务主体的演化博弈是财务系统运行的动力。单个财务主体为了更好地适应其他主体, 在博弈过程中, 会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修正相互作用的模式。在接受外界信息时, 按照既有的规则, 如果适应了其他主体, 则不对规则做出修改, 如果不能适应, 则需要对自身规则进行修改。当多个主体对规则进行修改, 则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网络, 构成受限生成过程, 形成一个新的主体、新规则、新系统, 从而产生涌现现象。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 企业财务危机正是构成企业财务系统的多个适应性主体在彼此之间的财务利益博弈中,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不断地发展、演化, 从而使企业财务系统不断分化、涌现的结果。

(二) 企业财务危机演化的关键因素

根据企业财务危机演化的动力可知, 企业财务危机演化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财务多主体的博弈行为, 根据主体的类别不同, 可将其分为内部博弈因素和外部博弈因素。

(1) 内部博弈因素。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博弈因素主要源自于企业与内部财务主体之间的博弈, 即与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博弈。首先, 股东是企业的发起人, 为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是企业发展的原始动力;股东最关注的投入回报是股利和股价。对于企业而言, 它倾向于选择留存盈余作为首要的资金来源, 因而会相应降低股利支付水平。对于股东而言, 它会通过股票的持有和出售引起股价的波动, 从而左右企业的股利政策。因此企业与股东之间关于股利的博弈必然导致股价的波动, 从而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其次,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是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员工为企业提供专用技能并受企业职业约束, 得到固定工资、奖金以及自我实现感。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而激励员工, 员工为了获取丰厚的报酬而积极工作。因此, 企业与员工之间关于报酬的博弈必然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从而导致销售和产量的下降。

(2) 外部博弈因素。企业财务危机的外部博弈因素主要源自于企业与外部财务主体之间的博弈, 即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和政府之间的博弈。首先, 债权人是企业发展的资金提供者。债权人最关注的投入回报是利息。对于企业而言, 它更倾向于利用固定的利息成本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同时也会带来投资风险的增大。对于债权人而言, 它在制定利率政策时, 必然会考虑企业还贷的风险。因此, 企业与银行之间关于利率的博弈必然影响利率的波动, 从而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债务危机。其次,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依赖者。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在于产品的价格和效用。在当前以买方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环境中, 企业逐渐认识到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顾客感受会导致顾客不满, 引起销售额下降。因此, 企业与客户之间关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博弈必然影响产品的销量。再次, 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保证, 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在于原材料的价格。供应商提高报价能获得高额的利润, 但可能因为高价而不被选中, 导致失去交易的机会, 而降低报价虽然交易的概率提高, 但可能利润很低甚至亏损。因此,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必然导致原料价格的波动, 增加企业成本风险。最后, 政府是公司税收政策和行业监管政策的制订者, 它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政府的投入回报是税费。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难免会忽略对政府相关规则因素的考虑。企业违规与政府监管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博弈问题, 这种博弈也必然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操作风险和成本压力。

(三) 基于多主体博弈的企业财务危机演化机制

企业财务主体之间的博弈属于一种演化博弈, 这种博弈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单个财务主体不但需观察企业的决策, 由于其有限理性, 更多会通过学习模仿同类其他财务主体行为来动态调整自身决策, 随着多数财务主体决策的趋同, 会最终导致企业相关财务要素随着时间逐渐改变。如, 企业与股东的演化博弈, 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股东选择出售股票, 从而导致股价的逐渐下跌;企业与员工的演化博弈, 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员工不努力工作, 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效率逐渐下降;企业与债权人的演化博弈, 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债权人选择高利率放贷, 从而导致企业贷款利率逐渐升高;企业与客户的演化博弈, 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客户不愿购买本企业产品, 从而导致企业产品销量逐渐下降;企业与供应商的演化博弈, 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抬高价格, 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 可能导致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措施越来越严, 从而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可以看出, 企业财务危机因素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 而是在企业与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不断博弈中, 随着时间不断演化的过程。财务主体为了自身利益, 采用对企业不利决策的人数比率逐渐上升, 企业财务危机也就不断深化。

四、企业财务危机演化路径分析

(一) 探测阶段

探测阶段是企业财务主体对外部环境的特征变量进行探测, 包括宏观环境和其他利益主体行为, 然后将探测到的信息传递给财务主体。其主要功能是完成企业财务复杂系统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 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企业财务主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主体的行为, 通过自身的推理和历史经验, 做出相应的决策。每一个主体都有自身的属性、决策变量和追求的目标, 它们都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选择相应的策略。由于企业财务主体的有限理性, 在做决策时, 往往会学习模仿同类主体的行为, 或者做出不利的决策。现实世界中, 财务主体决策通常不是由单个个体做出的, 而是由一个群体按照某种规则协作完成的, 所有决策会按时间序列形成决策流, 决策流的执行过程与结果形成危机中的事件流。

(三) 效应阶段

企业财务多主体的整体决策行为会对企业财务系统产生一定的效应和影响, 这就是效应阶段的内容。财务主体的整体决策行为形成的危机事件流会改变企业的外部环境, 形成宏观意义上的管理风险、股市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原料风险和政策风险, 这些风险会导致企业主要财务要素的变动, 如工作效率下降、股价下跌、利率上涨、销量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政府监管政策改变等。财务要素的变动最终会引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包括盈利风险、营运风险和偿债风险, 随着风险因子的不断增多增强, 企业财务危机也会随之不断恶化。

企业财务危机演化路径的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五、结论

通过分析, 可得到以下方面的研究结论: (1) 企业财务多主体博弈推动着企业财务系统的动态演化和平衡。企业财务系统中的利益主体作为有限理性决策人, 它们之间的博弈属于一种演化博弈。 (2) 企业财务危机是在企业与其利益主体之间的永恒博弈下, 随着时间不断地发展、演化, 从而使财务系统不断分化、涌现的结果。 (3) 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路径主要分为探测、执行和效应三个阶段, 它们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共同实现了企业财务主体博弈行为到企业财务危机演化的传递。

参考文献

[1]曹军、沈红波、饶艳超:《银行舞弊监管的博弈模型分析》, 《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PPP多主体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第7篇

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基本结构

1.1 公共项目的结构

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合作谈判阶段,合作建设阶段和合作运营阶段[3]。在公共项目的一般模式中,社会公众从谈判合作阶段就开始参与公共项目,政府部门是公众利益的代表,同时又是公共项目的发起人,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社会投资人、政府代表主体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要承担项目风险,要对公共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和生产运营、还本付息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全过程负责。政府通常与提供资金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该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而是政府向借贷机构做出的承诺,将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这个协议使项目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相应的,社会投资人也承担一定的贷款担保责任。项目建成后,项目公司在一定期限内拥有项目的经营权或将项目交由专门的经营管理公司负责,在经营期限内,项目公司或经营公司向享受公共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收费的方式回收资金,偿付贷款本息,并向社会投资人分配投资利润。公共项目的一般结构见下图1:

1.2 公共项目的主体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合作者和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社会投资人、项目公司、金融机构、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保险公司等。其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被称为合作主体,一般PPP项目都包含政府部门、公众、私人投资者这三个主体。

在公共项目公私合作过程中,每个主体起到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是有区别的(见表1),只有明确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他们之间的合作信息,从而构建信息系统。这些主体在公共项目中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同完成公共项目的目标并享受项目带来的收益。在对公共项目进行共同管理的过程中,各方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传递,因而各主体也成为了公共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信息的主要发出者和接收者。

2 公共项目的信息流及特点

2.1 公共项目的信息流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流动要素:信息流、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4]。这四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过程。在这四种要素流动过程中,信息流起是连接其他资源流的桥梁,反映、控制和指挥着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正常运行,是工程项目的“神经系统”。只有信息流通畅、有效率,才会有通畅的工作流、物流、资金流,才能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整合能力。顺利、高效的实现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实施过程。因此,信息流对于公共项目公私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息以各种方式,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流动,其收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反馈活动构成信息流的形成和管理过程[5]。公共项目的融资、建设和经营过程事实上就是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之间信息不断交换的过程。

公共项目信息是指在公共项目在融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资料、报表及文件等内容。按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将公共项目信息管理分为合作谈判阶段信息管理、建设阶段信息管理及运营阶段信息管理。将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流分别从这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分析,绘制出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数据流如图2:

在合作谈判信息管理阶段,由社会公众组成的社会组织向政府部门反映社会需求,提供社会需求信息。政府部门通过认真审核确定公共项目建设意向,并通过招标的形式发布公共项目公司合作信息,以寻找合作者。社会投资人要通过政府公布的公共项目信息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并递送投标文件,中标的社会投资人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专门的信息公布系统会发布中标的投资者的信息。

在合作建设信息管理阶段,社会投资人与政府部门组成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负责选择公共项目承包商,并向金融机构贷款。公共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要向社会投资人、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提供公共项目的施工情况报告和财务报表。

在合作运营信息管理阶段,由项目法人组建的项目公司或者专门的经营管理公司(合称为经营公司)负责公共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在这一阶段,政府部门要与社会组织协商公共产品的服务价格,并向社会公布价格信息;经营公司在公共项目运营过程中要定期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项目法人提供财务报表,同时要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共项目的经营信息。

2.2 公共项目信息流的特点

公共项目作为一种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共同出资、共同参与、共担风险的项目融资模式,其组织形式非常复杂,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流动也与一般工程项目有很大不同,其信息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来源广泛。由于公共项目参与方众多,运作过程复杂,其信息可能来自政府部门、私营企业、金融机构等众多组织和部门;可能来自公共项目实施阶段的各个环节。

(2)信息量大。由于公共项目组织形式非常复杂,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就必须加强相互沟通与协调,信息流动频繁,加之公共项目通常规模庞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其实施过程信息数量庞大。

(3)类型复杂。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流有项目参与者内部相互之间的信息流动,有参与者与外部企业、市场的信息流动,有反映和参与者自身经营状况的信息,有项目实施过程逐渐形成的信息,有与技术控制相关的信息,还有与资金控制相关的信息,信息类型复杂多样。

(4)动态变化。公共项目的信息和其他应用环境的信息一样,都有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加上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量不确定因素存在,使得公共项目信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更加大了信息管理工作的难度。

3 公共项目信息系统的构建

3.1 系统构建的原则

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公共项目各阶段的信息在系统中得以及时地保存、传递和共享,使项目各主体能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同时要能有效的应对项目风险,提高项目信息管理效率,保证项目顺利实施[6,7]。基于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系统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协同性:各主体充分利用这个信息管理平台获得对公共项目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做到及时有效地跟踪管理,并随时监控项目的实施情况。

(2)适用性:系统必须符合公共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需求以及各主体进行项目监测的信息需求,不仅要做到简单、实用和人性化,而且要提供个性化界面和内容定制的功能,使之适应各主体角色的工作特点。

(3)先进性:系统应该体现公共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功能需求,立足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并具有长足的发展能力。

(4)高效性:系统应该具有直观、便捷的查询、统计功能,以利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归纳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数据需求,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5)可维护性:系统设计标准化、规范化、构件化,统一服务接口规范。

3.2 系统的技术结构设计

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net实现WEB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2000系统,采用Visual C#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为了使系统面向多层次的用户服务需求,同时为了便于维护升级和降低成本,本文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

根据B/S计算模式的原理建立了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该系统的结构模型有三个层次。第1层是用户界面层,有关人员可以使用工作站上的浏览器,在被授权的范围内,从任何地方上网进入此信息管理系统;第2层是应用层(Web应用服务器),本系统采用的是微软公司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服务器,它负责接受各地用户的访问请求,并把处理结果通过网络送给用户;第3层是数据服务层,即:数据库服务器,本系统采用的是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数据库,它负责存储、处理网络收集到的数据。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对公共项目信息模型的分析,我们按照公共项目运行阶段的先后顺序,并本着突出重点业务的原则,将信息管理分为四个个子系统:招投标管理子系统、建设管理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和信息公布子系统。这几个子系统包含了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的各个阶段,可以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数据及公用的信息数据可以相互访问、共享,并且相互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共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所需的信息数据整体。公共项目信息系统整体结构如图3。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公共项目信息流通过这四个子系统实现信息的流动、处理和协调。公共项目各主体在系统的客户端实现项目信息的输入,服务器上传信息流到信息库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决策者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发出指令,系统以短信和邮件的形式通知项目实施者,项目实施者将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的服务器,各种的新的信息会及时的通知项目主体,各主体在合同规范的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并告知其他主体,如此信息在各个主体之间流动,各主体又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公共项目各种信息,同时实现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4.1 招投标管理子系统。

将公共项目招投标管理子系统按招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分为资质审查管理、投标管理、评标开标管理三个子模块。资质审查管理用于发布投标企业资质要求、验证企业资质证书以及公布资质审查结果。投标管理主要负责接收投标单位的标书和初步筛选出有效标书。评标开标管理负责公布评标规则、评标进度以及最终的中标通知。招投标管理子系统的各个管理阶段的主要功能如图4:

3.4.2 建设管理子系统。

公共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制定进度计划,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控进度情况,及早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质量管理是指通过管理保证工程各个要素符合规定要求,达到预定的功能,整个系统能经济、安全、高效率地运行。成本管理是指通过收集项目成本信息,编制成本实施计划,按照计划的内容实施成本管理,同时,实时记录成本实际产生信息,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发现成本偏差,采取纠偏措施,避免成本偏差进一步扩大。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做好调查研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人质分析,制定施工方案,采取安全对策,以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建设管理子系统的各个管理阶段的主要功能如图5:

3.4.3 运营管理子系统。

将公共项目运营管理分为三个主要模块:项目日常经营管理、项目养护维护管理以及项目财务管理。日常经营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制定公共项目的经营策略,确定收费方式及期限,核算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进行分析控制,利用项目资源从事多种业务开发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养护维护管理包括项目日常的保养维护以保证其安全正常的使用,对突发性的损害进行及时修复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及定期上报项目质量检查报告。项目财务管理要在每期期初编制经营预算,做好日常的会计信息统计工作并定期编制财务报表。

3.4.4 信息公布子系统。

信息公布子系统分为信息公布和工作服务两个模块。信息公布模块是对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平台,通过它社会公众可以了解公共项目的建设情况、公共项目招标信息和公共项目的变更情况,并可以发表自己对公共项目的见解和意见。工作服务模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公共项目的直接参与者,通过该模块公共项目主体可以在线讨论建设问题,互发网内邮件,同时可以就项目建设的情况设置建设信息预警指标,在达到预警值时及时短信通知相关方以便采取措施。信息公布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7:

4 结语

本文针对公共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在绘制公共项目公私合作基本结构图和分析公共项目信息流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并依据公共项目实施构成中各主体的需求设计了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模型的构建为公共项目多主体信息的有效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进一步优化项目主体结构、实现公共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打好基础,从而提高整个公共项目管理效率。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公共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组织设计和风险控制过程非常复杂,对于公共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环节模块内部仍然有大量的信息交流过程,介于篇幅有限,本文的研究注重各环节中主要的信息流,没能深入到这些内部的信息内容,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

摘要: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按照融资、建设、运营三个阶段对公共项目的一般结构和公共项目多主体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主体内部之间以及各主体与外部环境间的信息流传递的方式、内容及特点,利用windows现有平台构建公共项目多主体信息模型的总体结构,并对此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的招投标管理子系统、建设管理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和信息公布子系统进行模块设计。该信息系统框架可用于指导公共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或评估已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便于系统能广泛的应用于公共项目管理之中。

关键词:公共项目,多主体,信息流,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GLAVAN J,TUCKER R.Forecasting Design-Related Problems,aCase Stud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1,117:47-65

[2]BELL T.Village Computing:A State of the Field Reflections on theVillage Computing Consultation[C].Grameen Foundation,2006

[3]叶晓甦,汤文艳.和谐理论视角下的我国PPP项目融资合作模式分析——基于重庆市奥体中心的案例分析[J].建筑经济,2009(12):45-47

[4]黄明解.现代信息资源建设导论[M].武汉:人民出版社,2004

[5]OUCHI N K.Workflow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ject management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0.12022904(7707259)

[6]BOCHICCHIO M A,LONGO A.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omanage local taxes:Information models and software tools[C].E-LECTRONIC GOVERNMENT,PROCEEDINGS,2002.2456:195-198

多主体合作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组合,决策流程,决策主体,多主体,模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使得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速每年都在20%以上的高位波动。但同一时期,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数量却在逐步减少,逐渐形成了“金字塔”型的行业组织结构,大多数企业同时在不同区域开发几个或几十个项目的现象成为常态,如何管理好这些项目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建筑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工程项目组合管理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它架起了建筑业企业战略和工程项目之间的桥梁,企业通过运用工程项目组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达到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快速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对项目组合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项目组合的选择方法[1,2,3]、项目组合管理的组织结构[4,5]、项目组合中的项目相关性[6,7]、项目组合的决策流程模型[8,9,10]等。

而项目组合决策流程模型的研究是项目组合管理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项目组合其他研究方向的基础。其中Stawicki[11]将项目组合决策过程分为战略准备、项目组合组建、项目组合管理3个阶段,曾朝京[12]则认为项目组合决策过程应包括4个阶段:建立组合模型、产生项目清单、确定项目组合以及项目监控与评估。但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于项目组合决策流程是否能顺利实施以及项目组合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少考虑决策能力在项目组合执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致了项目组合决策流程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也就失去了项目组合决策流程设计的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项目组合的基本思想以及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将具有自适应性的主体技术应用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组合管理流程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主体(multi-agents)的工程项目组合决策流程(enterprises project portfolio decision process based on multi-agents,EPPDP-MA)模型。该模型由目标集合、环境知识以及决策主体集合组成,目标集合是建模的目的,环境知识是建模过程中需要的信息、知识、经验等,决策主体集合是建模的主体,它是为了实现EPPDP-MA中基于目标的推理,得到项目组合管理过程,解决了项目组合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能力极大地影响组合绩效的问题。

1 决策主体

主体是一个运行于动态环境并具有较高自治能力的实体,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而且能提供相应服务的计算机程序[13]。主体具有自治性、交互性、主动性、移动性以及智能性等特点,能够支持分布式协同、决策过程自动化、决策过程控制以及表示决策模型的组织结构,对于构建符合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组合决策流程的智能协同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案。

1.1 决策主体设计

在基于多主体的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组合决策流程模型中,每个决策主体都能主动地感知外部环境,并对环境变化、约束条件、决策目标等做出反应,决策主体作为整个模型的核心,必须对它进行详细描述和合理构造。本文将决策主体的结构分成两部分:行为机和知识库。其中,行为机由具有目标驱动的行为推理功能模块组成,分别是接收器、反应器、协商模块、推理模块和学习模块五部分;知识库是决策主体的能力基础,由确定决策主体能力所需的过程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和经验库三部分知识组成,如图1所示。

描述性知识是对决策主体的能力描述,它对决策主体的名称、特征、目标、约束条件、能力、控制规则等进行描述;过程性知识则是描述决策主体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决策主体首先根据描述性知识中描述的能力来决定要实现的目标,然后通过过程性知识确定实现目标的步骤,这些步骤是决策主体完成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时,对所实施的活动在知识层面上的抽象描述;通过经验库,决策主体可以估计为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以及判断自身能力,经验库由决策主体的历史经验数据记录构成,包括实现单个工程项目的时间、质量、成本、风险、战略对应性等信息,根据经验库的数据,决策主体能够估计出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执行步骤所需的时间、质量、成本、风险以及步骤之间的资源消耗比率。

决策主体通过行为机进行行为推理,其中,决策主体通过接收器接收决策环境中的知识、目标、约束条件等;决策主体通过反应器对环境做出反应;推理模块负责决策主体的行为推理;决策主体通过协商模块与决策请求人进行目标协商;决策主体通过学习模块它对决策过程经验进行自学习。根据主体的BDI模型,本文将决策主体使用行为机进行决策推理过程中产生的3个辅助集合定义为:信念集合、意图集合和愿望集合。其中信念集合是决策主体感知到的环境知识;意图集合是决策主体对具有决策权的决策目标集,一个决策目标可以存在于多个决策主体的愿望集合中,但是一个决策目标只能存在于一个决策主体的意图集合中;愿望集合是决策主体根据自身的信念和能力、决策的目标以及约束条件对实现目标进行推理。决策主体通过推理模块将意图中的目标生成实施计划,并通过反应器将该计划反馈到过程环境中。

1.2 决策主体行为推理算法

决策主体(decision agent,DA)首先把感知到的决策目标转化为自身的信念,然后经过行为推理,把感知到的目标转化为意图及愿望,最后生成执行计划,我们把这个决策过程总结为行为推理算法,其具体描述如下。

行为推理算法如下。

(1)更新DA的信念集合:在对目标进行行为推理之前,DA通过感知器接收决策目标、约束条件、项目计划等信息,然后更新它的信念集合。

(2)生成或扩展DA的愿望集合:基于信念集合,DA的推理模块通过下面描述的子步骤进行推理,判断DA是否具有实现决策目标的能力,从而获得它的愿望集合:(1)判断DA自身的目标描述是否满足决策目标的描述,并且具备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条件,如果具备则执行下一步,否则取消进一步的推理;(2)判断DA的能力是否满足决策目标的约束条件;(3)基于决策目标的规模和DA经验库中的历史数据,得到基于决策目标的计划完成估算值;(4)根据DA的约束条件和决策目标,计算DA需要的资源数量,如果DA需要的资源数量大于计划完成估算值,则说明DA具有实现决策目标的资源,否则停止推理;(5)经过上述推理,说明DA具有实现决策目标的能力,因此将决策目标加入到DA的愿望集合中。

(3)生成DA的意图集合:DA通过协商模块与决策目标的发起者进行协商,如果取得目标的执行权,则将决策目标加入到它的意图集合中。

(4)为意图生成计划:通过推理模块,DA利用过程性知识和经验库中的数据生成实现意图的局部计划,计划中的活动由过程性知识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组成;同时,根据执行步骤的历史经验为每个活动分配资源,最后通过反应器将局部计划输出到下一个DA中。

算法结束。

本算法只是生成了决策主体实现项目组合管理流程决策目标的局部计划,该局部计划将被融合到全局计划中。最后在项目组合管理流程模型中监控和执行生成的全局计划,产生的执行信息再反馈给决策主体,由学习模块处理后加入到决策主体的知识库中,从而更新和改进决策主体的知识。

2 EPPDP-MA框架设计

本文将EPPDP-MA划分为企业战略评定、单个项目评价、项目组合选择优化、项目组合执行控制以及项目组合调整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相应的决策主体获得指令并执行项目计划,EPPDP-MA的建模过程如下:首先,将决策目标、环境知识和决策主体集合输入到决策环境中;然后,决策主体主动地感知决策环境,当感知到一个决策目标时,决策主体通过行为推理,对它能否实现该目标进行判断,如果它不能实现该目标,则放弃对该目标的行为推理,继续感知新的决策目标,否则生成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计划,并将计划输出到决策环境中,完成对这个决策目标的建模;最后,计划将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被执行和监控,并将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地反馈给决策主体,提高了项目组合管理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EPPDP-MA框架,如图2所示。

其中,企业战略评定阶段是项目组合前期准备阶段,它为单个项目的评价与筛选提供依据;单个项目评价阶段则是将企业战略与工程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是项目组合管理流程严格意义上的开始阶段;项目组合选择优化阶段和项目组合执行控制阶段是整个管理流程的核心阶段,它们按顺序进行决策管理;项目组合调整阶段是整个管理流程的总结阶段,它对项目组合管理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善建议,为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提供依据。工程项目组合管理流程是一个循环结构,通过多主体之间的协调,可以达到提高企业项目组合管理水平以及优化项目组合管理流程的目的。

2.1 企业战略评定阶段流程

本阶段主要是对建筑业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在企业资源约束条件下,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并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企业创办宗旨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总体战略,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设定项目组合的战略目标,然后对战略目标进行分析、选择、计划、执行、调整等操作,对战略目标进行改进,为项目组合的执行提供方向性指导。

2.2 单个项目评价阶段流程

本阶段主要是建立工程项目的集合,首先对各个项目的全方位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通过构建项目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从单个项目的角度出发,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估,在考虑每个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以及资源约束等条件下,对单个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对于那些与企业战略不一致的项目要及时中止,剩下的项目则构成下一阶段的备选项目集合。

2.3 项目组合选择优化阶段流程

上一阶段得到的备选项目集合是一个松散耦合的项目集,只是通过了企业总体战略一致性检验,没有分析项目间的相关性关系以及资源冲突等约束因素,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备选项目都能被选中执行。本阶段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选择最优的项目组合,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4 项目组合执行控制阶段流程

本阶段是在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启动项目组合使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并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组合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为在项目组合执行过程中,不断会有新项目的加入和原有项目的完成等情况出现,所以必须不断地对项目组合进行调整,及时终止那些对企业没有意义的项目,实现项目组合决策过程的动态化。

2.5 项目组合调整阶段流程

本阶段是在对项目组合管理总体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对企业完成项目组合后的综合实力进行重新评估,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出调整,指明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首先从多个方面对项目组合管理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价;然后对项目组合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其它方法,以期为提高下一次项目组合的管理效率提供经验和成功案例;最后对企业的综合实力重新进行评估,为企业调整和修正战略目标提供依据,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 案例分析

山东省某建筑企业是集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装饰装潢、实业投资、路桥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集团公司,拥有职工6 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 500多人,近年来开发建设了包括大型住宅小区、商住楼、写字楼、公寓、别墅在内的各种项目480多项,总面积达280万m2,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从2001年开始实施ERP系统,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平台。2008年企业开始将项目组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企业多项目管理中,提高了企业的多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但一直以来,如何实现项目组合管理功能模块在企业信息平台上的无缝集成是困扰企业项目组合决策流程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作者提出将CEPPDP-MA框架应用于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了工程项目组合决策流程中出现的问题:

(1)针对当前许多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目标与企业战略脱节的现象,CEPPDP-MA保持了项目组合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实现了项目组合决策过程与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集成。

(2)CEPPDP-MA决策流程的具体设计提高了企业项目组合管理的适应能力,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做出快速响应和调整,并且实现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注重管理流程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和企业的管理效率。

(3)将具有确定能力的决策主体引入到项目组合管理流程中,对于每个决策主体,知识库描述了它具有的实现决策目标的能力,行为推理模块实现了它基于决策目标的推理行为,决策主体能够在决策环境的驱动下自动建立针对目标的决策过程,从而使建立的流程具有良好的可预见性,保证了企业项目组合决策流程的稳定性,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4)通过对企业资源配置决策流程的实施,解决了工程施工企业项目资源难以统一配置的问题,对项目之间以及项目组合各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说明,有利于实现信息、知识、经验、数据等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共享,为构建和谐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奠定基础。

4 结语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第9篇

一、解放思想,提升长袖善舞的能力

在“师尊生卑”观念的长期支配下,“霸教弱学”“以教定学”成为应试教育的经典模式一直流传至今。自新课程理念颠覆“传统主体论”并确立新型教学关系以来,虽然原先那种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逐步松动,但实际上距离建立平等和谐的理想化境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真正解放,就不会有行为实践上的有效创新”。社会观察和校园调研的结果显示,改变积淀已久的“教育观”“学生观”尚需时日,教师应从思想深处掀起一场令人震撼的破旧立新,否则难以修成真身正果。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施教者,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进行心灵修炼,同时还要从报刊、杂志、网络上学习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经验,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语文教学活动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对新课程新型体系的适应和顺势能力,与学生形成“亲师信道”和谐关系的构建能力,对新型教学实践活动的驾驭能力等。一言以蔽之,以上是开展新课程自主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

二、还权于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是广大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中,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既是责任又是权利。教师在给学生加之于责的同时,也应让他们享受自主学习的权利。

首先在内容形式上享受。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人文主题组元体系结构出发,创新编排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较好地凸显了人文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的显著特点。如果还是沿袭“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陈酒”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刻意亵渎,对自主学习权利的人为性剥夺。

其次在学习时空上享受。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魅力属性,由于应试教学的习惯性影响,目前“应考而教、为考而学”现象依然盛行,几乎把学生的时空压缩到“零休闲”,更谈不上去放松体会和感受语文的内在美了。

再次在个性发展上享受。过去,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而今社会生活则成了语文教学的教科书。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层次出现了超常规现象,再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当本着平等民主的姿态与学生互相交流,对于标新立异的思维成果要倍加尊重、珍视和激励,即使“离经叛道”也要进行艺术性的规范和帮助。

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有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兴之所至,高谈自己十分欣赏薛宝钗的“为人宽容、心宽体丰”,而对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不易相处”甚为反感。这难道不值得尊重吗?因此,在高中语文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提供机会,放大互动双赢的效应

在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里,“小合作就有小成就,大合作就有大成就,不合作就没有什么成就”,这几乎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样在学校教育领域,合作学习体现了民主性和开放性,它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之间的交流。

首先,我们要相信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实践与初步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敢于并善于把合作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

其次,要给予学生自由合作的空间。合作对象、合作形式甚至合作内容尽可能地让他们自行选择。如在讲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时,无论在预习、阅读、讨论还是作业环节,都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志同道合”的方式去自主合作、畅谈未来。如果总是按照固定的多人学习小组,过于强调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和学习内容,则收效甚微。

再次是提供学生快乐合作的环境。课内合作、校园合作、多媒体合作和社会综合实践合作等不一而足,凡是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凡是有益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凡是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我们都应当给学生以适度的激励和相应的支持。

四、授之以渔,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不断实践和逐步完善的发展性课题。这既不可能速成,也不会顺风顺水,而是要历经一种曲折性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成长历程。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各种障碍,不断增强他们合作探究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譬如,同样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笔者先在某一个班级直接让学生进入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程序,最后除了能够呈现一些比较肤浅的合作点滴之外,几乎不见什么效果。有鉴于此,在另一个班级进行了试验:教师在读前导入时创设了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红楼梦》一书中的王熙凤可谓一枝独秀的‘辣妹子‘女汉子,她的闪亮登场就显得与众不同。你从本文对她在亮相时的相貌描写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富有情趣和内涵的“曲问”形式,有效地发挥了启发思维的作用。在集中交流检验阅读探究的学习成果时,发现学生不但给出了多样化而且精彩的答案,还出乎意料地顺带出“由大观园奢侈浮华直击红楼梦悲惨结局”的惊人之语。学生兴致勃发、信心十足,一副言犹未尽的样子。

多主体合作 第10篇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从政府的一方管理走向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多元治理已成为高校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评估的开展能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评估的多主体参与体现了高校多元治理的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需要。

一、从多元治理审视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

评估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风向标”和“指示器”的作用,由政府主导的评估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很强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首先,由于从评估工作的统筹到评估人员的选配都被纳入到了政府行政工作体系中,大大加重了政府工作的负担,同时也由于缺乏常态、连续的评估,造成评估工作成本过高。其次,由于政府主推的评估远离教学真实环境、远离市场环境,导致评估活动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对市场需求的反映有明显的滞后性。再次,政府集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主导评估者三角色于一身,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束都有很强的封闭性,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监督,这使评估活动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公益性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政府在办好高等教育和管好高等教育的双重目标下压力越来越大。

(二)未反映社会的利益诉求

社会主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其有深刻的影响。社会希望高等教育能产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培养更多能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同时,社会希望自身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得到反映,并希望政府主导的评估活动的评估结果能融入到市场“信息流”中,为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不仅如此,社会希望参与到评估中,引导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高效投入,加强与大学的联系,扩大自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力,改变社会对高校建设缺少话语权的现状,而上述种种诉求无法直接地在我国现有的评估制度中得到全面反映。

(三)高校参与评估的内动力不强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呈现行政检查倾向,并且评估结果与政府的各项资源投入直接挂钩,高校在面对政府的评估时,不得不倾尽全校之力迎合评估标准,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评估一旦结束,学校便懈怠下来,逐渐在各高校间形成政府评估通过便“万事大吉”的消极思想。高校过分依赖政府的外部推动,无法形成参与评估的主体意识,对本应贯穿于日常教学的自我评估的推动意识不强,大大降低了教育评估的成效,影响了“以评促建”的实现。此外,现有的评估制度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影响了高校参与评估内动力的提高,客观上也形成了高校评估缺乏基层参与的问题。

二、多元参与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是指得到社会大众或各个利益主体的普遍认同与自愿遵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自建立以来就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利益格局不断分化,政府主导的一元评估制度,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契合度不断下降,无法实现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意愿和利益诉求,自然难以得到其信任和认同,形成合法性危机[1]。高等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关乎各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高等教育评估应有各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拓宽社会和高校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渠道,为其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从而使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民主、科学,提高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协调能力,保证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得到广泛认同和信任,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合法性危机。

(二)有利于政府、社会和高校间的相互认可

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社会和高校各主体在高等教育的利益逐渐分化,这必然会产生利益的矛盾和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因缺乏与社会、高校的沟通互动,评估的认同感下降。高校在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标准中呈现趋同态势,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认同感下降,对政府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管理能力产生不信任。

多元参与是通过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权力的多元分配,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通过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评估,重建三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引导政府、社会和高校各方的独立性,实现政府、社会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相互认同。同时,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各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积极性。

三、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策略

(一)政府创造多主体参与的环境

在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中,政府需要通过宏观上的制度安排和引导来巩固影响力。

第一,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职能的转变需要制度的保障。改善评估制度缺失的现状,创新已有的评估制度,加快评估的立法,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确立社会、高校参与评估的合法性,并对社会、高校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社会、高校在参与评估时有法可依。

第二,积极培育和发展教育评估市场。引入教育评估服务的竞争机制,运用立法、委托合作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评估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

第三,建立多样化评估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有多样化培养目标的高校,也需要多样化的评估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通过多样化评估标准的实施给予高校充分的建设空间,以充分发挥高校探索特色发展的创造性,使评估工作真正成为大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动力。

(二)社会提高自身的参与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在教育市场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评估领域,社会需要自主创造参与机会,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

第一,政府对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减少为社会市场参与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社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优势,加大与高校的横向合作,提高社会与高校的密切程度,并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参与,促进高校提高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中的成本效益,扩大社会在高校发展中的话语权,进而将这种影响力映射到高等教育评估中。

第二,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将自身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利益诉求以合理的方式反馈到政府评估的运行中,使这种参与愿望不断以温和的方式得到强化,进而引起政府在评估决策中的考量,为自身参与高等教育评估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高校加强自我评估

高校自我评估更能发现高校自身存在的不足,对高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强的推动力。

第一,高校需建立一个常设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可由专业评估专家、普通教职员工、学生等共同参与。将学生纳入评估小组的目的是拉近教学评估与学生的距离,促进评估的基层参与。

第二,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对自身建设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评估指标,并不断丰富评估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涵盖学生的输入输出质量、教师绩效、行政管理和校园文化等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提高和强化高校进行自我评估的完成度,促使高校不断根据自身情况提高评估标准,提高自我评估的积极性。

第三,高校在进行自我评估时要不断丰富评估技术手段,改变过去过分依赖现场抽查、直接面谈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评估工作中,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图书馆信息系统等已有数据库中的资源,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获得更加客观的信息,以减少参与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加强教育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将教育评估的本质和目的的研究以及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支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科学发展[2]。

(四)评估中介机构积极参与

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利益平衡需要评估中介机构的参与。评估中介机构能比较全面地掌握零散的教育评估信息,避免因利益相关而造成的评估失真。中介机构的形成、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更需要中介机构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第一,鉴于目前我国评估中介机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狭小,评估中介机构要增强自身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建立一支具有专业评估素养的评估专家团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评估服务意识,以高质量的评估赢得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信任,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第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中介机构内部的优胜劣汰。评估中介机构的生存需要政府和高校的选择,这必然存在着各个评估机构的竞争。中介机构需要深刻体会到服务质量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融入到市场的自由选择中,摒弃对政府的依赖,提高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提高评估质量,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林.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合法性审视[J].评价与管理,2012,(3).

上一篇:寓教于景下一篇:养殖户意愿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