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2024-07-14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精选12篇)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第1篇

一、安全文化建设是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基石

用安全文化推动班组安全管理, 将文化融入到班组管理之中。一是加强安全文化舆论引导、宣传和教育培训, 利用橱窗、墙报、标语、专栏进行安全宣传, 举办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 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 走访慰问, 关爱员工, 将亲情、文明、民主、和谐融入到班组, 渗透到管理的每个细节, 用安全文化凝聚人的无形力量灌注管理。三是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 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答卷、发安全短信、猜安全谜语、画安全漫画等趣味性活动, 培养了员工的团队精神, 为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创造有利条件。

二、规章制度建设是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基础

首先, 建立健全《班组建设岗位责任制》、制定《班组建设管理办法与考核细则》、《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员工不安全行为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实行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管理程序;其次, 建立以班组长和班组安监员为主体的安全领导小组, 针对本班组的安全问题提出措施, 发动班组全体成员, 查隐患、查缺陷, 创建无“三违”班组;再其次, 建立跟踪教育、定期回访、检查考核制度, 不断细化、量化、调整考核标准, 加大考核力度, 有标准、有约束;最后, 坚持生产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规程,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标准, 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工序, 确立安全管理重点, 加强控制, 稳定生产, 将精细化管理、亲情化管理全面贯穿于车间、班组和现场施工的全过程。

三、班组长队伍是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先决条件

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管理者, 属于兵头将尾,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本质安全型班组的好坏。那么, 班组长就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技术基础、操作本领, 懂安全, 会安全的人员担任, 也就是要具有较强安全生产意识和高度责任感, 并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应变能力, 善于管理的职工担任。建设好班组要求班组长具备以下方面素质, 一是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班组长的工作既艰苦又细致, 还要关心职工, 有奉献精神, 敢于承担责任。二是要熟悉业务, 技术过硬。既要会管理又要懂技术, 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三是要以身作则, 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事事处处做表率, 去影响大家, 感召大家。四是坚持原则敢于管理。没有私心, 按章办事, 敢于批评, 奖罚分明。五是要关心职工, 维护职工利益。履行好班组长职责, 了解并掌握每位职工生活情况, 代表职工说话, 表达职工心愿, 想方设法为职工排忧解难。

四、现场安全管理是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关键

一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各班组根据实际情况, 制订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现场安全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 而且要求标准高。标准高了, 要求严了, 才能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要严执行, 勤检查。实行班前十分钟、每日一题、手指口述、应知应会应答、警示教育、事故公开追查分析健全的制度, 必须严格地执行, 才能发挥作用。遵守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保证现场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同时, 还要经常检查, 主要有企业的定期检查, 车间的随机抽查, 班组全面检查, 对查出的不安全问题限期整改。三是要奖罚明、严考核, 班组应制订现场安全考核标准, 每月班组长在考核中严格按标准进行, 坚持实事求是, 做到一丝不苟, 达到奖优罚劣。四是要态度正、关系顺。班组要理顺现场安全管理与各专业管理的关系, 安全管理并不是包罗万象, 不能取代各专业管理, 而是要促进各专业管理的完善和深化。五是要群众性、促监督。安全要人人讲, 互检互查, 相互监督, 并支持安监人员的工作, 达到共同保安全的目的。六是抓创新、重实效。班组管理要引进新的、先进的管理理念, 全面推行5S管理模式, 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提高班组工作效率, 打造企业品质形象。

五、作业标准化是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保障

所谓作业标准化, 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 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 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 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 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 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

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是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班组生产作业过程中, 主要控制对象是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而这五要素中, 必须有效地控制自由度极大的人。因为人是客观事物的主体,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业标准化, 能把复杂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业融为一体, 能有效的控制、约束、规范人的失误, 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人的安全意识的高低决定着班组安全工作的水平。加强班组安全思想教育是企业安全的基础, 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才能在工作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才能使安全生产扎实有效。二是能有效地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据有关数据统计, 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 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班组作业标准化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 严格规定了操作程序、动作要领。把整个作业过程分解为既互相联系, 又相互制约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 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 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 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作业, 保证班组长作业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把开展创建无“三违”班组作为推行自主管理的有效载体, 班组月度内杜绝由违章行为造成的各类事故, 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到标准要求, 在周期考核中适当给予奖励, 能有效地调动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企业安全创建实施意见 第2篇

为了加强和谐企业建设,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职工生活安定,实现创建安全**的目标,根据公司党委2006年工作安排,现就创建安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安全**的重要意义

企业安全生产、职工生活安定直接关系职工群众和企业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公司改革、发展和

稳定大局,既是实现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的根本保证。创建安全**,既是长远的奋斗目标,又是根本的保障措施。公司各级党组织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加快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组织抓安全、抓稳定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治安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稳定。

二、创建安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创建安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要求,以建设和谐企业为目标,坚持安全发展、“人本”管理理念,全面落实维护安全稳定的各项措施,建立起维护企业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生产生活安全的长效机制,努力将煤炭生产高危行业变为本质安全型行业,用一到三年的时间使公司安全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保障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创建安全**,要以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建立企业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为基本要求,通过深入创建安全**,努力建成“三大环境”、达到“六不”要求、实现“四无”目标。

1、建成“三大环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治安防范环境;稳定的矿区社区环境。

2、达到“六不”要求:不发生生产死亡事故、不发生重大机电设备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矿外交通事故、不发生职工群体进京上访、不发生恶性刑事案件。

3、实现“四无”目标:领导干部无违纪、党员身边无事故、车间班组无三违、职工个人无伤害。

三、创建安全**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党管安全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1、提高认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管安全的责任,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党的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各级党组织抓安全,主要是保证党的安全生产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就是要用一万倍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不能因为安全问题从企业走掉一位员工、伤害一位员工;就是要从第一线的员工入手,解决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文化领域中的深层次的问题。党组织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了解掌握安全工作情况,分析安全形势和问题隐患,总结经验,及时提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企业各项安全制度和责任落实。

2、认真研究安全生产状况,严细剖析各类事故。各级党组织要认真了解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全局和各个局部的问题。特别要认清公司露井联采以后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多年出现的典型案例,查找到安全生产中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并进行认真研究,切实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制定防范重点和措施。

3、研究职工安全行为,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要从人的本质需求出发研究员工的个体问题,运用思想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理论,对员工个体的需要特征、注意力水平、作业环境、团队控制、家庭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搞清员工安全思想行为形成、发展、变化的主客观原因及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

4、探索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加强职工安全培训。要从全局、局部、员工个体的综合安全状况出发,研究本单位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比如安全周期规律、安全木桶原理、安全链条原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安全哲学、必然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安全逻辑等等煤矿多年来探索的带有行业特点的安全规律都可以用来指导和探索我们企业自身安全工作规律,有针对性地搞好安全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基础和基层“双基”工作,充分调动基层班组和职工个人搞好安全的积极性。每个班组每周开展一次安全互动活动,每个人开展每周安全“回头看”活动,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使人人从“让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把创建零事故、零伤亡、无“三违”班组、车间(厂队)作为安全工作的首要目标和最终目标。班组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尤其要开好班前会,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班前会质量,在明确当班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使每名员工掌握完成工作任务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责任和措施落实,教育和引导职工增强安全意识,做好自我保安。实行安全素质准入制,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全部持证上岗,员工持

证上岗率要达到100,培训率要达到100,切实提高职工素质。

5、树立安全理念,构建安全文化。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本单位安全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倡导和培育新的安全理念,在职工中进行宣传和灌输,使之有效地渗透到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为企业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

6、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

导检查。要严格执行并严格检查企业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全面规范和严格约束生产作业行为。党委(总支)书记要亲自带队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工作部署的执行情况,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7、构筑好安全立体防线。党、政、工、团、家属、子女各自守好自己的防线。党组织要开展好“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工会要做好群监组织工作,团委要抓好青安岗的工作,女工要充分发挥家属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安检、教育、规划、财务、公安、消防等业务保安部门要认真履行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安全保卫职责。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安定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按照《创建“平安**”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加强社区综合治理,有力地打击犯罪,确保公司生产秩序稳定、职工生活安定。

1、建立健全责任和考核奖惩机制。社会治安管理由公司党政统一领导,保卫部门实施监管,各二级单位负责,职工人人参与。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治安第一责任人,严格履行本单位治安职责,坚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生产谁负责的治安防范原则,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和责任目标。凡是班组(车间)队都要明确治安员,建立层层领导治安责任制,把综合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到车间厂队,落实到责任人。

要建立治安责任追究制,对各单位发生重大案件的,实行责任追究,实行治安与生产效益挂钩。单位发生价值上万元的案件,要进行经济处罚,不仅处罚单位,还要处罚领导班子。对在综合治理工作做好成效的,公司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奖惩分明机制,有效地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2、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整合基层治保会和群防力量。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各单位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形成自防群防体系,完善基层单位的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组织基层车间、厂队建立健全治保会组织,筑牢维护企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各基层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团员、治安积极分子参与义务巡逻防范,形成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公司保卫部门要合理布置警力,合理设置机构,在矿区设置指挥中心,生活区以社区管委会设立警务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地形成一个职能部门管理和人人参与治安防范工作格局。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党政组织要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邻里和睦、公民诚信教育,不断地提高广大职工的道德素养,认真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提高职工的法律素质,要把法律进入车间厂队、进入社区、拓展法律宣传面,广泛地开展“为了美好生活——预防各类违法犯罪工程活动”,有效地制定各类违法职工犯罪的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真正把法律渗透到方方面面,形成思想、教育、管理、人防、物防、技防的互补。

4、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各单位要坚持预防为主,构建企业内部治安防范体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各单位的自防措施,形成单位自防、保卫部门监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立体化、全天候”的防范体系。加强信息情报收集工作,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把治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技术防范。矿区、生活区等复杂场所推进技术监控,利用现代化手段扩大控制面;生活区适当实行封闭管理,组织离退休治安积极分子,义务巡逻。矿区加大机动的巡逻力量和突出应急能力。四是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防组织,建立治安承包责任制,形成自管自防体系。公司保卫部门要整合治安资源,合理配置警力,提高**的整体防范水平;五是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形成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减少社会的可防性案件发生,增强职工的生活安全感。

5、发挥公安保卫职能部门作用。一是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矿山生产犯罪活动,公司保卫部要加强对企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究。严厉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矿区重点是打击内外勾结盗窃矿山工业器材的违法活动,生活区重点打击撬门入室和黄、赌、毒等行为,加强对外来人员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和监控。加强信息情报的收集,力争发一案破一案,确保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对违法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其次,建立健全对企业治安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定期排查制度,找到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共同整治,限期改变面貌。三是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地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势力形成气候。

(三)、加大力度,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确保矿区稳定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稳定工作,对于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突发事件,要由各级党政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直接负责,职能部门按工作性质各负其责,工作人员按工作岗位负相应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属于哪个部门、哪个单位的问题,就由哪个部门、哪个单位的领导负责。要层层建立稳定工作责任制,确定第一责任人,实施工作奖罚和责任追究制度。公司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并专门成立了稳定工作有关机构,具体开展稳定工作。

2、主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从个别看群体,从部分看整体,从苗头看趋势,了解职工群众的心声和愿望,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成因。要极端负责地对职工群众的思想热点问题进行化解、引导,对职工群众关注的各种问题,必须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解答。尤其是对职工关注比较广泛、矛盾存在比较集中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宣传国家和公司的政策,采取多种手段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既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进行处理。对历史遗留问题不推、不拖、不躲,对新出现的问题不退、不让、不绕,客观分析,研究制定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工作,把问题解决好。

3、超前防范,杜绝群体上访发生。要每隔一段时间深入分析和排查影响公司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把握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要学习掌握政策,善于运用政策做工作,把道理讲明白,把办法告诉职工,并积极主动付诸行动。如果出现群体事件,各单位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建立指挥体系,严格依法办事,不激化矛盾,并及时向公司报告,尽最大努力解决在内部,坚决杜绝群体性进京上访事件的再次发生,维护企业形象。

四、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狠抓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创建安全**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做到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创建工作不断地深入。

二是做好宣传启动工作。各单位要在积极落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借助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公司的安全**创建活动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实施,到明年一月份作为一个循环。在此期间,公司党委要召开两次安生工作会议,编印一本《安全管理手册》,举办一次安全文艺汇演,全面促进生产安全。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了解情况,深入研究对策。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创建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狠抓考核指导。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公司党委将通过检查、座谈、民主测评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同时,加大考核的力度,把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督促整改。对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将取消评先等资格,确保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地推进。

二OO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第3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整合 一体化 达标

1 前言

国务院在2010年7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上海市政府又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35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中海集团、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提出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2 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构架,创建“标准化”达标企业

2.1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区别

*标准化采取强制建立的原则,而职业健康体系采取自愿原则,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标准化有量化分级,而职业健康体系无量化分级。

*标准化有起点要求采用千分制考核,而职业健康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而职业健康体系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

*标准化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而职业健康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

*标准化是以企业自评、外部评审和政府公告的形式由政府颁发证书,而职业健康体系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咨询和第三方审核颁发证书。

2.2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共性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采用PDCA动态循环。

*要素化管理。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三方审核。

*经过评审颁发证书。

3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建立

3.1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原则,从要素和文件两个方面入手。

3.1.1整合要素。以职业健康体系要素为主线,将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整合在一起。

下表1为《职业健康体系 要求》与《标准化基本规范》要素对照表

3.1.2整合文件。文件的内容应涵盖所有的要素,文件的数量应分别满足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和标准化验收复审的需要。整合时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实效性。 整合是寻求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杜绝“写归写、做归做”的不良倾向,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2)融通性。 整合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先行建立的要保持,后建立的不能另起炉灶,要互为补充,相互利用。

3)可操作性。整合必须做到“两符合”、“一提高”——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又要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让标准更有效地指导操作和管理。

3.2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要注意什么

3.2.1 领导的作用非常关键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整合是一项前瞻性、系统性、组织性很强的工作,领导层的积极领导、参与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3.2.2 全员参与事关成败

体系的运行需要公司所有部门的参与,只有所有相关的员工都理解和掌握了有关的要求及实施的方法,体系的建设才能成功。

3.2.3 注重灵活性与操作性

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流程的设计或改造,简化运作流程,建立高效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覆盖所有活动的管理运作系统。

3.3 标准化是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基础内容

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使体系的运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可以相辅相成的管理标准和手段。两者各有侧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来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将标准化要素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融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运行。

3.4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步骤

我公司采用了聘请咨询师进行指导培训,企业自我整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3.4.1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各生产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3.4.2 制订推进计划。明确6个月完成整合,将整合思路、要求、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下发到各部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合工作全覆盖。

3.4.3开展学习、培训。请咨询师进行专业辅导培训,重点学习、理解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使工作组的所有人员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熟知整合的方式和技巧。

3.4.4 进行现状调查摸清家底。重新梳理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岗位、工种、人员技术状况、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特种设备种类数量等。

3.4.5 开展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公共要素(见表1)和专业要素的确定、文件的名称及数量、记录表格的名称及数量、确定各项整合任务的责任人和职责。按13个一级要素、40个二级要素的核心要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设施等情况充分梳理,编制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3.4.6 修改完善文件。编制文件修改大纲,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明确文件(表格)的编排格式、编号规则、起草人员等。文件的完善由安质部负责牵头,修订顺序“自上而下”进行。重点对照标准化要求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力求做到每一类设备有一操作规程,每一操作岗位有一操作规程,让职工了解危险源及控制办法。在整合过程中,我公司按标准化的要求先后修订了40余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近百项操作规程。

3.4.7 新文件的发布运行。做好文件运行和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并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贯标学习、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标准,提高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的能力。

4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运行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培训,重点是公司的安全目标、过程及PDCA循环、员工的意识培训和结合岗位进行文件培训。公司各部门按照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应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自身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从而确保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和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自评。试运行3个月后,按《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标准》进行自评。

4.4 自评结果

我公司根据《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自查自评,得分情况如下:

1)总评审分为1000分,因缺项31项,计138分,实际评审分为862分。

2)自评得分725分,扣分项61项,合计扣分137分。

3)自评总分为725/(1000-138)*100=84.1分。

5 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5.1 我公司于2012年8月下旬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申报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5.2 2012年11月12日,经上海市安全协会专家审核,我公司得分82.2分,达标率为86.9%。

5.3 2013年1月30日我公司被上海市安监局核准为“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 ,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商贸)证书。目前我司已进入巩固达标成果和持续改进阶段。

6 效果

6.1 通过自评和整改工作,对车间场地、动火区域、安全通道按规范划出警示线,改造车间氧乙炔供气管线,对全部管线进行规范标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书。改善了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6.2 明显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有效防范风险,控制和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3 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6.4 推进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得到提升,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从外部要企业安全,转为企业要安全,会管理;员工由“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安全生产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局面。

7 结论

7.1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企业在2015年底前均要标准化达标,所以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两体系的整合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合方式,更要充分分析、理解和掌握两者的共同之处和区别,“求大同存小异”。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断持续改进,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7.2 我认为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核心架构,以标准化的要素为基础,将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贯穿始终,从而建立起职业健康体系和标准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是一条思路,只有结合公司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体系文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进行磨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整合”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符合公司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实效性、融通性、可操作性,才能充分体现整合体系的优势。

7.3 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达标,充分说明了我公司利用职业健康体系为框架整合标准化,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侯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2]樊晶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思路 第4篇

充分认识重要性

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把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容,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而具体化、明细化, 从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入手, 以强化装备、管理和人才为手段,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强化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进而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有助于夯实夯牢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 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有效防范和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稳步推进创建达标升级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持续、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 建立预防机制, 规范生产行为, 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有针对性, 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既要符合通用规范, 又要与行业特点相匹配;既要试点推广, 更要典型引路。

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改善现场秩序和作业条件, 为员工作业提供舒适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规范了在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

领导重视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关键在企业负责人的重视程度、支持程度。企业负责人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亲自挂帅, 组建精干的工作班子,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 领导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

宣教培训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首先是对“人”的管理, 要重视员工思想意识转变, 并把安全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夯实安全标准化建设基础。可以通过开座谈会、交流讨论会、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形式了解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工作动态, 找出员工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教育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学习, 营造企业安全标准化氛围, 做到人人干标准活, 办标准事。

规章制度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 要让员工改变自己的不安全行为, 就要纠正员工的不良“习惯”, 而“规章制度”就是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的最好办法。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 按照同岗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 制定如《学习培训教育制度》《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规定》《安全生产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从员工的日常工作抓起, 从员工的一言一行抓起, 倡导员工规范着装, 指导员工安全生产, 教导员工“标准”作业。还应从安全规范着手, 明确规定“岗位安全工作要点”“设备安全检查要求”“隐患排查及整治程序”等工作准则, 从行为上、细节处、点滴中对员工提出安全工作要求, 促使员工养成学安全、讲安全、做安全的良好习惯。

完善标准

一是以管理标准化为基础, 完善管理体系, 防范管理缺陷。从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危险辨识与控制、安全检查与考核、事故应急与管理等方面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制度管理, 人人按制度办事。

二是以现场标准化为条件, 对照国家相关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标准, 开展对现场设备设施、安全保障措施、现场作业环境、安全警示标识、作业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系统排查和综合整治, 加大资金、科技投入, 改善现场秩序和作业条件, 提高现场本质安全水平, 为员工作业提供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

三是以操作标准化为核心, 明确规定操作者执行的作业程序和步骤, 制定出每一个动作的安全操作要点, 做到覆盖所有作业、所有岗位, 实现岗位安全操作标准化, 引导职工对照标准操作, 规范作业, 杜绝不安全行为, 远离事故伤害。

岗位达标

在达标创建过程中, 企业应从基础、基层抓起, 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生产的基础作用, 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 杜绝“三违”行为, 做到作业标准化、操作规范化, 实现岗位达标, 以岗位达标推动企业达标。

安全绩效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定出台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检查, 对安全标准化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基层单位进行自我考评, 检查企业安全标准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 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发现与文件要求不相符的问题, 及时制定改进方案, 不断整改。在确认具备达标验收条件后, 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验收。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青海省自2007年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以来, 从“试点”到“各个企业”, 从技术指导服务到评审验收, 截至2012年3月, 先后完成119家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工作和591家危化企业的初始评审工作, 企业由被动变为主动, 奠定了安全标准化工作基础, 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实践证明,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是切实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保证, 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如:青海盐湖元通钾肥有限公司作为青海省首家安全标准化试点单位, 于2007年10月开始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 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 组织人员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风险分析评价小组、自评工作小组, 当年11月开始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初始状态评审”, 在完成“初始状态评审”的基础上, 公司经营管理层、安全管理部门对内部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风险策划与分析, 组织人员制订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作业票等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2007年底组织部门负责人、职工进行了安全标准化培训, 2008年1月正式启动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为有效贯彻执行安全标准化, 公司领导层严格执行公司制订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各部门、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相关职责范围, 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 通过安全标准化管理, 规范了岗位操作规程、明确了职工的职责范围,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 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问题, 将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安全标准呈现出来, 将主体责任的无形变为安全标准的有形, 做到了“四个促进”和“五个结合”。

“四个促进”主要包括:

1.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条件的不断维持、改进与提高, 特别是对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台账和资料有较大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了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有力抓手, 能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差距, 不断改进。

2.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规范了企业在生产设施建设、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管理、生产工艺安全和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监管等方面的行为, 明确了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要求, 加大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力度, 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3.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 并保证必需的资源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要求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原则, 促使企业明确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明确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企业的全面落实。

4.促进企业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升级过程中, 企业将政府监管部门的有关监管政策和措施纳入到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考评要求中, 既提供了一个贯彻执行的途径, 又保证了政策措施在企业层面的真正落实。

“五个结合”主要包括:

1.安全标准化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 把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的考核内容。

2.安全标准化与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结合, 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夯实企业达标创建的基础。

3.安全标准化与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加大投入, 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4.安全标准化与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建设相结合, 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 视非法违法、“三违、三超 (超能力生产, 超强度作业, 超定员生产) ”为最大的安全隐患, 坚决进行整治, 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5.安全标准化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加快转型升级相结合, 为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加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合理稳定的生产经营秩序, 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快转型升级,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1 第5篇

建设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行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国家平安临盆总局为推动企业平安文化创立采纳的一项首要行径,其目的是在区别区域、区别行业形成一大宗各具特色的树模企业,成立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先辈典范,进一步推动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类型、有序、健康成长。而企业经过历程这个建设行为,来推动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向纵深成长,在企业真正形成“尊重生命”为核心的价格理念,增添平安陆续成长动力,树立本色化平安情景,实现低落危害并改进平安绩效。依据国家平安临盆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相干标准和文件规定,建设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涉及到的要素非常之多,若何把握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核心所在,把“建设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与推动“企业平安价格理念体系落实”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平安文化创立的目的,对付广大企业一线平安文化创立者来说是一个首要的课题。笔者在当真研读国家有关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法例标准和总结到场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实践阅历中,认为建设平安文化树模企业应把握“九大窍门”,这“八大窍门”是相干法例标准及主管部门评审的精髓所在,更是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核心内容。那么,是哪“九大窍门”呢?在这里我将跟巨匠分享前五个方面的感触,后四个待偶然辰我们再来磋商。

窍门一:举行“企业平安文化概述”培训

来由: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更为首要的是企业平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是企业家文化,更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到场,这就需要企业的抉择规划层、管理层和操纵层全面大白和把握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意义、内容、请求、目的和方式,只有统一的全体员工的思维,企业平安文化才气真正地培养和构建起来。是以,“企业平安文化概述”培训就显得尤为首要。“企业平安文化概述”培训内容以《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导则》、“开展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建设行为的引导概念”、《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评价标准(试行)》、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式和流程等为核心内容,从而办理了为什么要开展平安文化创立的题目。

窍门二:编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

来由:前面说到企业平安文化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平安准许、举动类型与法式、平安举动鼓励、平安信息传布与相同、自主学习与刷新、平安事宜到场、考核与评估等内容,而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实际创立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成长状况也是各有所长,企业在平安文化创立的某一时代内,若何兼顾方案平安文化创立内容,针对企业平安临盆实际状况和需求,经过历程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使企业平安文化创立事情在战略上与公司临盆谋划成长同步,促使平安临盆事情有打算、有步骤地实行,制止盲目性,同时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方案》一样平时由前言、企业平安文化现状和题目、平安文化创立引导思维、根基目标和事情方针、近期平安文化创立的紧张责任、方案实行流程及相干保障步调等内容组成。从而办理了平安文化创立做什么的题目。

窍门三:编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实行细则》

来由: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细则是为实行《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而制订的详细具体的类型性文本,因为《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在具体环节上弗成能八面见光,需要

连络实践再作填补和阐释,是对原文的填补、阐释和细节化,使方案更细致、周到和具体,更具有可行性,是《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有效实行的症结性文件。同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实行细则》是树模企业申报到省级平安临盆监督管理局考核的首要文件之一。孕7月注意事项其内容一样平时包孕总则、实行内容、实行范畴、实行蹊径和方式、构造率领、保障机制等。它办理的是平安文化创立具体怎么做的题目。

窍门四:编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现场考核陈诉原料”PPT

来由: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的最首要的一个环节是就省级平安临盆监督部门对企业的平安文化创立的现场考核,那么企业对考核组的陈诉是首要环节之一,企业必须编写全面、系统的陈诉原料及PPT,向考核组全面地介绍本单位在建设平安文化树模企业的事情。其内容应涵盖评价标准和导则规定的相干内容,要重点凸起本企业在平安文化创立中具有立异的做法和功能,PPT的长度不宜太长,一样平时以30分钟左右为宜。它紧张办理的是树模企业做了什么和准备做什么的题目。

窍门五:编制《企业平安文化手册》

来由:平安文化是一个企业平安成长的本色性力气,它反应着企业平安思维道德水温柔平安科学文化实质,平安文化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丰盛的平安文化底蕴的积淀,是公司的宝贵财产。经过历程《平安文化手册》把企业平安理念体系、立异的平安管理模式、先辈的平安管理阅历等平安文化功能完全、系统、形象、普通地揭示出来,使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功能固化于形;另一方面,经过历程《平安文化手册》学习和声张,使任何一个勤苦要在企业获得成长,愿意为企业成长孝顺力气的同仁,不只要做企业平安文化的大白者、实践者,更要做企业平安文化的丰硕者和传布者,使企业平安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以,编制《企业平安文化手册》本身是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树模企业评价标准一级指标第5项中的第6小项也请求企业编制相干的平安手册。它办理的是企业平安文化是什么的题目。

窍门六:树立并实行举动平安管理(BBS)轨制

窍门七:树立企业平安鼓励方法

窍门八:平安视觉识别系统创立

创建多元的企业文化 第6篇

和平公司所以取得这样的发展与公司长年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和平公司的文化建设在以下方面得以体现: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和平公司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积极搭建员工成长和发展平台,努力开发员工潜能。凡是被公司录用的员工都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培训和岗位职责教育。公司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大学教授、专业讲师为员工讲课,又以“走出去”的方式让员工有外出学习的机会,甚至不惜投入近10万元,安排销售业务员参加国外资深人士来沪授课讲座。此外,公司还以“业务沙龙”的形式进行多层次的职业道德培训,为员工创造多形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充电机会。此外,公司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互助活动,以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公司通过《和平报》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并以定期公布业绩排行榜和业绩表彰的形式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在公司内部,通过“换脑子”、“挪位子”、“壮胆子”等措施,向公司员工宣传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广大员工学知识、钻业务逐渐蔚然成风。公司还引进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开设了显示企业销售流程、目标计划、实施进度的“三块板”,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公司实行优胜劣汰的人才管理政策,使公司的员工队伍保持“流水不腐”。最终,公司实现了四大机制的转换:用人机制做到能上能下、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奖惩机制体现奖罚分明、经营机制坚持统进分销。

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宗旨

公司创立不久,周和平董事长首先提出了“和平为人人,人人为和平”、“卖车就是卖服务”、“买车找和平,一路保平安”的口号。遵循这一精神,长期以来,和平公司在评价员工工作和服务质量时是总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标准,全公司上下始终对客户实践着“一卡在手,终身不愁”的承诺。

公司认为,客户向公司投诉或者请求帮助,是对“和平”的信赖和期待,也是对“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检验。为此,公司提出对客户服务要做到“三个百分百”的要求:一是售后回访率100%。只要客户在和平公司买了车,客户就会受到该公司全程式的售后回访,同时为你及时解决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二是客户投诉的回复率100%。在接待客户投诉时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即便是产品质量问题也要一管到底,帮助客户向厂家反映,直到客户得到圆满答复为止。三是客户有求必应率100%。这是对公司服务提出的延伸要求,比如为“本本族”提供“陪驾”服务,为在行驶中出故障的客户进行紧急救援等等。同时,在处理客户投诉过程中坚持“先外后内”、“先理赔后索赔”的原则,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客在“和平”买车,只是接受服务的开始,公司将为顾客提供包括买车、用车、修车、紧急求援到事故处理、保险理赔、二手车置换、拆车报废更新等环环相扣的全程满意服务,为顾客省去买车用车过程中的各种麻烦。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价值追求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和奉献价值观的形成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没有奉献观的个人和企业是难以尽其社会责任的。和平公司在经营中体会到,民营企业有今天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政策,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企业在聚积财富的同时,要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是公司始终恪守的承诺。1993年以来,和平公司用于扶贫帮困、尊师重教、军民警民共建等公益活动的捐款捐物超过380万元,因而年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表彰。和平公司目前拥有400余名员工,其中,80%是下岗待业人员,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为此,公司多次被评为先进私营企业。

同时,公司认识到并经常向员工们宣传,市场经济和奉献价值观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一方面应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尊重个人的利益也就是尊重群体的需求意识,从而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应摆正集体功利与个人功利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大河无水小河干”与“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关系。只有在个人与群体利益相互满足的互动中,企业职工才能迸发持久的创造热情,才能意识到企业的兴衰与个人、与国家前途的息息相关。

勇于创新的品牌文化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创企业品牌的灵魂。和平公司注册成立时,条件十分简陋,但公司认清形势后,毫不犹豫地闯入了当时由国营主渠道“一统天下”的卖方市场。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公司以独创的“三Ma”精神(即:像麻雀觅食般的主动寻找客户,像蚂蝗叮人般的紧贴服务,像蚂蚁啃骨头般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营销服务),在市场上顽强拼搏,终于在一年后一举成为汽车交易市场中的销售创利大户。此后,公司就把创新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汽车销售行业普遍“朝南坐”的紧缺经济时代,第一个树起“一条龙”服务的旗帜;当这种服务模式被业内外争相仿效时,公司又在闵行开设了沪上第一家“汽车自选超市”;受媒体的启发,公司最早在报纸上刊登汽车销售广告;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公司还高价邀请营销专家组织员工培训。1996年,和平公司又在浦东投资建造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的和平汽车城。汽车城集“展示、代理、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创出了品牌代理和多品牌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从而也进一步扩展了和平公司在整个汽车销售服务行业的品牌效应。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第7篇

一、准备阶段

包括初始评价、资源的准备、建设规划、宣贯培训。

1) 初始评价:a.机构评估:了解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状况, 职责分工, 配置是否充分。b.管理评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安全管理职责。充分性、针对性、有效性。c.基础设施和作业环境评估:井下:安全出口、人行通道、水沟、空气质量、照明、风、水、电管线、巷道规格、文明生产、标识、支护、采空区处理、塌陷区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等。露天:标识、边坡、台阶、平台、人行道、运输、粉尘、铲装、排土、穿孔、爆破、劳动防护。尾矿库:标识、照明、干滩、坝体、植被、周围山体情况。

2) 资源准备:企业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 来组织、协调安全标准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领导机构由企业的管理层担任, 同时还应从中任命一名标准化工作负责人, 负责日常工作。企业设立专业小组。如:工作协调组、风险评估组、宣传组、制度编写组、现场改造组、应急预案组等。 (文件时间要在自评报告半年以前)

3) 建设规划:a.项目背景与目的。b.现状分析: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分析;安全管理基础情况分析;人员意识情况分析;能力保障机制分析;现场作业环境安全状况分析。常见问题: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安全记录不完善、与员工的沟通渠道单一、相关方管理松散等。c.安全标准化系统建设规划:安全标准化建设总体目标。阶段性工作重点。组织机构、风险评估、现场环境改善、支撑、保障、信息化等系统的建立。各阶段性工作计划。d.创建安全标准化具体的时间表。纵轴:调查、宣贯培训、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操作规程编写、制度文件、管理手册、试运行、评审、改进、评价。横轴:月度时间轴, 时间跨度可一年也可几年。依据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执行情况、开发深度而定。

4) 安全标准化的宣贯:高层班 (矿领导、职能部室主要负责人) 、中层班 (标准化工作骨干、相关部室管理人员、安全部全体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班组长班 (采、选、运等各车间班组长) 、操作工班。培训重点:a.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方案;b.安全标准化发展历程和现状;c.安全标准化基础知识、技术知识;d.安全标准化导则、指南、标准;e.安全生产法律法规;f.风险评价方法与技巧。

二、安全标准化的策划

一是明确安全管理的焦点;二是为控制安全风险提供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1) 方针的制定与发布。a.制定的主体:企业的高管或高管层;b.制定的过程:经企业安全委员会讨论并由最高管理者签发;c.制定的内容:体现安全生产的态度、信心和承诺;d.方针的传达:正式文件的方式进行传达、确保员工理解。

2) 风险评价:基本流程:准备 (队伍、方法、能力培训、资料) ;危害辨识 (分区、任务分解、步骤分解) ;风险评估 (确定后果、确定暴露、确定可能性、风险定量) ;风险控制 (措施、可行性评估、管理与实施) 。回顾 (控制效果) :a.准备:企业设立小组, 一线作业人员、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管理人员, 必要时聘请风险评价专家。b.常用危害辨识方法:对照分析法 (检查表法) ;类比推断法 (专家评议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PHA)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事故树分析 (FTA) ;事件树分析 (ETA) ;南非PES方法。危害辨识中注意区域划分的准确性, 在区域的基础上尽可能细的分解设备设施和工艺流程及作业过程。c.风险辨识:利用危害辨识的过程, 定量评估风险, 为风险分类控制提出依据。d.风险控制:4T风险控制策略:转移 (transfer) :风险发生可能性小, 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消除 (terminate) :风险发生可能性大, 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消除风险;处理 (treat) :风险发生可能性一般、一旦发生后果一般。这是人们总忽视的风险, 80%的事故由此产生, 企业应认真处理, 安全日常隐患排查和整治的主要内容;容忍 (tolerate)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小, 一旦发生后果轻微。需要关注、也需要管理。6级风险控制理论 (针对风险辨识的量化结果) :一级:消除 (顶板破碎, 立即处理) ;二级:设计 (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 ;三级:隔离 (安装除尘系统、军舰全封闭甲板、数控冶炼) ;四级:警告 (便携CO气体报警器) ;五级:管理 (制度、培训、指导、规范、标准、奖惩) ;六级:个体防护。

3) 文件支撑系统的建立:a.管理手册 (方针、组织机构建立、人员职责和分工、制度、工作流程) ;b.制度与标准的编制 (编撰) c.法律法规的识别 (搜集) ;d.制度的搜集整理 (清单) ;e.技术标准;f.作业指导书。指导书是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 具备系统化的思想, 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为步骤, 对每步骤的危害信息、风险状况、后果、风险控制措施详细描述, 是员工的执行标准也是培训教材;g.应急预案。

三、安全标准化的实施与运行

1) 能力培训:现代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安全标准化各要素知识;危害辨识与评估;关键任务分析与任务观察;员工代表培训;事故原因分析技术;安全标准化文件编写。2) 标准执行:a.风险评估指导;b.任务观察指导;c.体系现场指导。3) 作业环境改善:主要体现在:生产现场、标识、设备设施、职业健康危害监测、设备安全性改造。是最直观的体现标准化的效果。

四、安全标准化的监督与评价

1) 检查: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时应注意:a.基于风险评估这条主线 (危害辨识、风险辨识、风险控制;b.结合法律法规与企业的标准、制度;c.国内外事故案例;d.表格的人机工效 (有提示、有具体风险、风险编号、填编号省时间) 。2) 内部评定:基于安全标准化标准以部门为单位的分段自评。3) 管理评审:有主要领导参与的基于安全标准化标准的企业总体评审, 评审等级即为申报等级。

五、安全标准化的改进与提高

安全标准化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工作, 它是创建企业的一个新的安全管理工具。后续应关注:1) 标准化系统的运行情况;2) 危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3) 定期开展内部自评;4) 企业领导定期组织内部审核。

摘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吸收了南非风险管理体系的理念, 从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入手, 围绕危险辨识、风险辨识、风险控制这条主线展开工作。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基础设施,危害辨识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 2011.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 2011.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第8篇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首先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全方位推进,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得到进一步的实践与检验。本文通过温州规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指导与评审过程的实践, 进行思考与探索, 为研究下一阶段的创建工作提供基础。

一、现阶段温州企业的规模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环境基础

(一) 企业的规模特点

温州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发源地, 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州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98家, 囊括打火机、眼镜、电镀、泵阀、五金汽摩配、印刷、家具、水暖洁具、服装、鞋革等几十个大类的工贸行业企业;相比之下, 规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才是温州企业的主力军, 这些企业遍及十一个县市区的大街小巷, 主要承担着规上企业部分简单零部件的生产与加工, 有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还停留在小作坊的经营管理水平。

(一)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内部环境

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识形成与企业发展的背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且受这个背景的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温州的企业发展正是因为其自身的背景而存在诸多的安全生产现实问题, 存在一些独特的因素和特有的困难:一是温州的土地奇缺, 上规模的企业想拥有大面积的场地很困难, 所以违章的厂房、车间等建筑物和“三合一”的现象屡禁不绝;二是温州的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 全市有13万多家非公有制企业、有近25万个体工商户, 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薄弱;三是有近300万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这些因素使得温州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

二、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与举措

温州政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与建设过程同我国整体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样, 也是在最近的几年才逐步认识并完善起来的, 大体经历以下3个过程:

1、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交叉过度阶段 (2004年8月之前) , 该阶段政府以提倡经济发展规模为主线, 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具体要求。企业主要通过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而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部分上规模的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过程, 通过了解外商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要求, 在管理过程中初步涉及安全生产相关内容。

2、安全生产巩固与创新阶段 (2005—2009年) , 也是实现国家提出的使安全生产环境从“稳定好转”实现“明显好转”的阶段;通过努力打造“平安温州”为主题, 全面倡导安全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活动, 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在渔业生产、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市政安全设施等安全生产严重的行业不断探索安全生产工作新举措。

3、酝酿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阶段 (2010年—2015年) , 围绕国家政策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 的相关规定, 结合温州企业实际情况于2011年6月制定了《温州市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开展“万家创建、百家示范”的安全生产规范化创建活动, 同时对规模以上工贸和机械类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截止2013年底, 温州已经有1582家企业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工作。

三、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在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总体计划与思路非常明确, 但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 在实践运行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有标准化创建的共性问题, 也有地方特点的个性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与量化评价细则有待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对行业的跨度很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是一个框架要求, 单一的规范标准体现不出不同的行业对安全生产所要求的侧重点, 以及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存在着实际个体性的差异。在创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摸棱两可的空白区域, 尤其是小微企业, 我们很难通过这套标准去量化评价, 这些现象只能通过对“标准”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才能顺利推进这项工作。

(二) 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热情不高

尤其是规模处在规上边缘的企业普遍存在应付、观望的态度, 这一现象也反应了现阶段温州企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困境。

(1) 场地的限制已经严重制约着许多企业的发展

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靠租用简易的厂房进行经营生产, 部分厂房因为存在违章建筑, 属于政府“三改一拆”的对象, 许多企业正在为经营场所而犯愁, 要投入安全生产整改工作又是一项较大的工程, 需要大笔的费用, 有的企业甚至还要推倒重来, 而创建的出路又在哪里?投还是不投?一直纠结着许多企业。

(2) 人员的流动性大使企业感到力不从心

尤其对持证上岗的岗位, 培训的速度跟不上离职的速度。员工不培训还能安心工作, 一旦经过培训拿到证书, 许多员工以待遇偏低提出辞职, 使得企业老板感到很无奈, 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失去了信心, 有的企业甚至出现老板去考取上岗证来应付检查的现象, 企业的专职安全管理员也往往是兼职挂名而已。

(三) 中介咨询机构、评审机构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温州在开展“万家创建、百家示范”安全生产规范化创建活动中, 安监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安全生产创建工作开了个好头, 真正做到指导与监督相结合工作, 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随着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全面推进, 安监工作人员即当“指挥官”又当“排头兵”的现状只能借助引入咨询、评审等中介机构来完成。而这些机构的运转往往围绕经济效益为目的, 他们的操作规范与自律能力, 直接影响着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成效。按照标准化创建的指导思想, 咨询机构应该在设备设施管理、生产现场管理、文件台帐的健全与管理等全方位地为企业开展咨询指导工作, 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被简化为单一的针对管理台帐的片面性指导, 经常出现套用管理台帐格式, 造成资料齐全、管理到位的假象, 甚至出现咨询机构、评审机构相互串通的不良现象, 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质量与创建初衷。

(四) 专业评审人员的短缺与评审能力素养也严重制约着这项工作的开展

温州地方虽小, 但市场经济的氛围却异常活跃, 地方企业的数量、种类繁多, 涉及的领域也很广, 各行业也集聚了不少专家, 但真正懂得安全生产创建方面的专家却寥寥无几。目前温州的评审人员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由温州市原来专家库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另外一类是近几年参与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前期工作, 经过培训取得评审资格的技术人员。前者的资格较老, 担任过许多不同类型的评审专家, 对企业某专项技术较了解, 但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缺乏系统的认识, 经常把该项工作等同于其他类型的评审;后者虽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有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 但需要一个历练、探索消化的过程, 这两种评审人员的评审标准很难把握统一的尺度, 在评审结果方面经常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五) 政府职能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全面铺开缺乏深层次的认识

尽管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前期周密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随着对规上企业2013年底这个时间节点的考绩限制, 职能部门加大了推进标准化创建的速度, 导致该阶段的工作出现片面追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数量和完成时间的进度, 而忽略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更是估计不足, 尤其对部分乡镇、街道袒护辖区企业的现状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 需要通过阶段性的调研工作、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才能保证该工作的实效性。

四、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一) 围绕本地区的企业特点, 细化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强化通过安全监管促进安全达标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尤其是通过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创建过程, 起到了带头推广与宣传的效果, 使这项工作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同与重视。然而评审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 目前的关键任务是如何通过后期的监管工作, 来实现安全生产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当务之急制订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规定比完善评审标准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强化后期安全监督的有效环节,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进一步达标, 弥补创建初期全面铺开而存在的问题, 实现由松到紧、由粗矿到细化的过度, 也为下一阶段规模以下企业的安全生产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与经验积累。

(二)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要从制度上防止投机取巧、形式过关的漏洞

在评审过程中发现,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门槛并不高。有做过质量体系认证且运行良好的企业, 要达到安全生产三级考评合格的难度并不大;如果有通过消防合格验收的, 通常得分在70分左右;“规范化”的要求也基本达到标准化的考评要求。

所以在创建考评过程中要从安全生产要求的实质出发, 不要急于量化评分, 要结合各企业的特点对倒扣分的项目进行梳理, 对安全系数较高的项目进行考察、提出整改方案, 有利于企业加大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项目得以重视, 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安全源, 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可以划定部分倒扣分项目为一票否决项目, 使考评工作有的放矢, 如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特殊岗位的持证上岗、抛光车间的粉尘处理技术达标等。通过发现问题与整改这一环节, 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意识, 避免盲目凑分、投机取巧的现象。

(三) 理顺有利于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各个环节, 发挥各自的优势, 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氛围

(1) 限制中介咨询机构的业务范围, 将评审权收回由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安排

中介咨询机构集中力量做好企业创建工作全方位咨询业务, 强化咨询指导业务能力, 使咨询工作更标准化、更专业化, 有利于考评分离机制的形成, 避免暗箱操作而带来的不公平等负面影响。

(2) 强化消防验收的助推作用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中与消防建设相关联的项目较多, 而且大多属于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对象。如果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申请条件中增加消防验收这一要求, 企业许多硬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严格的消防验收来排除, 创建达标的通过率会大大提高, 使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衔接有效成为一项系统性工作, 避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脱节给企业带来人力物力方面的重复投入, 同时也能减轻安监部门的工作量。

(3) 健全评审人员定期培训与分类管理制度

对现有的评审人员按专业及擅长的技术业务进行梳理分类, 严格评审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尤其是地方职能部门所谓专家库的专家, 务必要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业务的知识培训, 避免出现老资格、老标准的评审局面, 同时要结合温州地方企业特色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形成共识, 统一考评过程的标准, 提高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四) 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要充分利用当前高校提倡服务社会的政策, 挖掘适合参与评审的专家, 通过考评业务的培训合格, 形成一支文化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过硬的双师型考评员, 有利于考评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 在部分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阶段组建安全生产特色班, 专门开设安全生产专业课程和特殊工种的技能培训, 为地方的企业培养大量的专职安全管理员和特殊工种技术人员, 从长远的方向来解决专业人员缺乏的难题。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践认识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效应该在于对创建过程的态度与后期整改的力度,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 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 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安全绩效。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过程, 使企业形成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 各岗位的操作更加规范, 实现岗位达标推动企业达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以及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对于温州的民营企业, 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更需要一个探索过程, 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政策的过程中, 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认清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存在管理体制上的区别, 以及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存在生产经营模式上的不同特点, 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调研, 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成果, 探索并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才能不流于形式、稳步扎实的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精神, 更好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对温州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实践, 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现状, 探索分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温州地方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也为下阶段规模以下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温州民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2011]4号文件, 2011.

[2]浙江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浙安委办[2012]20号文件, 2012.

[3]余华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26-27

[4]吴宗之.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244-245

[5]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委办[2 0 1 1]1 8号文件, 2011.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 .2010.

生产型中小企业品牌创建阶段论 第9篇

中小企业, 特别是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尤其是刚刚渡过生存期的企业, 往往要么忽视品牌创建, 要么在品牌创建方面不知所措。因此, 本文着力探求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之路, 总结出生产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品牌创建的适合度和阶段。

一、生产型中小企业品牌创建阶段策略

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 并塑造成知名品牌, 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强品牌战略规划、品牌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 现在中国企业的品牌创建过程中存在很大一个问题——虽然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了品牌创建的重要性, 但是却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在许多企业里都存在着品牌泛滥、品牌延伸、混乱的品牌交叉, 以及品牌不一致的现象, 随意性很大。所以, 本文认为企业创建强势品牌, 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势在必行。

根据分析研究, 本文将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之路归纳为“品牌创建‘3E’阶段策略”, 具体分为:品牌奠定期 (Establish) 、品牌打造期 (Engineer) 、品牌完善期 (Evolve) 。

以下是这三个时期的具体问题和规划。

(一) 品牌奠定期-Establish

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的第一关键还是产品本身的功能被社会所需要, 品质被社会所认可。新生的生产型企业品牌的创建也要立足于产品本身。同时企业对于自身品牌内涵的总结需要一定时间、经历等方面的积累。新生的生产型企业在品牌奠定期要充分做基础性工作, 不要盲目的在品牌宣传和推广上下大的投入。

(二) 品牌打造期-Engineer

生产企业在质量得到保障, 经营业绩得到发展的基础上, 开始进行品牌创建的初步尝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 企业对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其总结出来的品牌内涵也更具有代表意义、更具感染力, 并逐步进行系统化打造企业的品牌。

(三) 品牌完善期-Evolve

在企业的技术、产品质量、资金、人员等各个方面的资源都准备充足的时候, 企业的品牌创建开始进入完善期。这个时期是企业品牌创建成为著名品牌的关键时期, 企业如何制定这一时期战略规划成为了企业品牌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之路归结如下:

二、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要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相匹配

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 正是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的客观存在, 才使得出现了经济学这样的学科, 才使得人们研究机会成本、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意义。科学系统且与企业资源能力相匹配的品牌战略, 一方面能减免走弯路、绕圈子的学费, 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品牌塑造成本, 提高传播效益。生产型中小企业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于品牌创建的投入力度应不相同, 做到适时、适当又量力而行。生产型中小企业品牌创建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如图1所示。

首先, 企业的初创期, 质量过硬, 服务优质是基础。品牌创建的规律告诉我们, 品牌创建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实际上, 实施品牌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创立名牌, 即创立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一个名牌的创立, 均要走过产品和商标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过程。品牌的核心是具有能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初创期阶段, 在企业的实力弱小、资源及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品牌创建, 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出消费者“用得放心”的产品, 售前、售中、售后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次, 企业的发展期, 系统化品牌、强化品牌是关键。当产品在初创期的销售取得成功之后, 便进入了发展期。此阶段, 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与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以及不断地开发产品的实力。考虑到此阶段销量迅速攀升, 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利润增长迅速;但在利润的吸引下, 新的竞争者将会逐渐进入市场, 竞争愈来愈激烈, 同类品牌增多, 价格下降, 利润率下降。所以, 这个阶段企业要抵御市场竞争, 同时继续培育市场。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强化顾客对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是企业努力的重点。系统化品牌、强化品牌是关键。

最后, 企业的成熟期, 为品牌注入感情, 进一步提升顾客忠诚度是重点。企业进入成熟期, 销售量、市场增长率、利润稳步增长, 但增长速度较发展期放缓。而一个企业80%的盈利来自忠诚顾客的购买行为。专家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发现, 没有一个消费者是完全理性地处在市场环境之中的, 非理性化时刻影响着消费者。因此, 在这个阶段, 为品牌注入感情, 进一步提升顾客忠诚度至关重要。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 尤其是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其众多问题中, 品牌创建就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 研究生产型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品牌创建问题关系到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 极具现实意义, 影响深远。本文总结出生产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品牌创建应注意到的适合度和阶段。为解决我国生产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生产型中小企业,企业生命周期,品牌创建

参考文献

[1]Albert.N.Link.Mastering the Business Cycle[M].Probus Publishing, 1991

[2]舒咏平, 郑伶俐.品牌传播与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106-111

[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4]陈佳贵, 黄群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2 (2) :4-9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思考和实践 第10篇

一、本质安全体系概述

(一)本质安全的概念。

“本质安全”的概念来源于机械设计,是指设备或装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其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手段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即在正常或非正常状态下,人员或设备一旦出现失误或故障时,均不会导致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二)本质安全型企业。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企业安全生产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内部的人、物、系统、制度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从而使各类事故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零事故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在正常的生产建设过程中,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

1. 人的本质安全。

即工作人员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过硬的安全技能和专业岗位知识,规范作业行为,能自觉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三违”,实现作业过程中的个体本质安全。

2. 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

即设备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始终保持运行状况稳定,无异常、无误动,处于可控、在控状态,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灵敏、可靠,实现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

3. 环境的本质安全。

即不论何种作业,何时何地,保证有一个环境良好、安全,符合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无危及工作人员安全健康的隐患,能满足日常工作的环境,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4. 制度规范、管理科学。

即在风险评估和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保障、监督体系,各岗位、各部门安全责任制完善并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管理机制规范运行,无管理盲点、无误区和无漏洞,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

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要途径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要途径有:通过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增强设备可靠性,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通过改善作业现场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消除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即通过对人员、设备、环境、管理这四个本质安全要素的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强化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并着眼于实用性,在充分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后,还要着重掌握应急处置、消防、急救、逃生等应知应会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做到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欢笑中发人深思,在深思中自我反省,在反省中自我提高,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二)加强设备管理,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

定期对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排查出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措施,消除隐患;注重吸纳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重视特种设备的管理,做好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工作,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加强特种设备的保养和检验检测;技术人员认真执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制度,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

(三)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对生产现场的采光、通风、温湿度、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及控制,消除不利因素对设备和人员健康的影响;提高设备和系统的防灾抗灾能力,完善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实现作业现场环境的本质安全。

(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

加强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创建工作准则、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价,随时掌握安全生产状况;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电力生产各类应急预案,使预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效开展应急演练;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资金投入落实到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有思路、有特色、有创新,起到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作用;推广成功的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实施精细化管理,勇于创新,最终营造和保持一种和谐的安全管理秩序。

三、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创建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分步实施、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动态过程,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防控为核心,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规范员工行为为重点,以本质安全为目标,通过创有标准、争有目标、干有载体、评有尺度,积极进行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

(一)建立系统观点,制定实施规划。

企业由多个部门组成,也就是常说的条条和块块,共同维系着企业安全。在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危险性,把各个部门所承担的安全责任、生产责任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创建时要加强这些子系统之间在安全方面的沟通和协调。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需要一个阶段和过程的,创建的起点和要求也要因人而宜,同时本质安全型企业指标达标、管控达标和文化达标三个阶段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创建工作时要以体系建设、风险管控、文化落地为抓手,三个阶段同步开展、同步推进,实施过程中强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强化本质安全的理念教育,提高安全理念的认识。

结合企业实际,宣传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文化手册》宣贯“以人为本,文化治企”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生产现场通过目视化管理,让安全理念以体系化的图文、色彩吸引员工主动学习,主要通道设立安全文化长廊让安全理念得到深化,通过“人人讲安全故事”引入事故案例、安全故事会、实践操作等元素,采用演讲比赛、案例研讨、自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人的动机占主导地位,让人的行为贯穿于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提高风险辨识和控制。

积极探索实践自上而下从目标出发确认与追究责任、自下而上从问题出发认识与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用“五确认一兑现”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建立目标倒逼和责任认证与追究机制,以班组为重点,以深入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为载体,不断规范作业行为。通过“6S管理”达标和“本质安全岗”达标活动,把出现的各类人身事故和“三违”行为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形成人人联保、相互监督、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促使员工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实施作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制度,从作业环境、工序、工艺、工器具的使用,全面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化,提高员工对作业风险的辨识和控制能力。

(四)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促进体系有效运行和改进。

科学完善的控制体系就是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础,安全生产工作上要充分应用行之有效的《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手册》《水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手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按照PDCA的循环模式对问题进行整改,实施闭环管理。要实现本质安全,从设计和制造阶段把好关,确保采用的工艺和技术安全,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减少在危险环境下的暴露,实现作业环境和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从而促进创建本质安全管理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结语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以人为本”管理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感,制定基于风险的、合理可行的作业标准,实现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稳定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摘要:本质安全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通过简述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涵、特征来打造企业本质安全。从安全理念、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投入等方面论述,着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关键词:本质安全,思考,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唐集团.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创新实践.《中国电力企业管理》[J].

[2]神华能源神东煤炭分公司.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理论与实践.《煤炭工程》[J].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第11篇

关键词:创建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11-01

“生命的魅力在于超越自己,企业的魅力在于超越今天”,企业跨越式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素质职工的渴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面对着新的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实现企业新的超越,炼钢厂充分认识到: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争做知识型职工是职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要。近年来通过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创新超越为主题,精心塑造具有强大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学习型企业,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快速高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植根企业文化,导入先进理念,营造浓厚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力量基石和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提倡的“理念+规范”和学习型企业提倡的“学习+激励”是相互支持、有机统一的两个系统,二者在内容上是和谐统一的。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几年来炼钢厂党政领导远见卓识,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致力于为职工创造最佳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使企业文化中蕴含的创新、超越、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特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同时把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融为一体,从而使“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成就事业”等一系列先进理念潜移默化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炼钢厂按照“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理念,在营造良好的学习创新环境的同时,细化管理制度,使企业的一切创新行为、学习行为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厂把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设备管理中的创新创效的实际效果作为对干部的重要考核内容,在生产组织方面:严格生产管理制度,指挥协调合理、具体、到位,做到指挥操作失误为零;技术部门建立了科技人员奖励竞争考核机制和灵活有效的培训机制;建立技术储备数据库,奠定企业技术数据基础。党群部门还积极配合生产,制定干部考核制度,以制度管理为核心,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

2 构建运作体系,突出特色活动,层层联动创建

建设学习型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全体职工都参与进来,协调一致,才能建设真正的学习型企业。该厂从实际出发,从争创“四有”职工、“五星”班组到创新型科室、学习型党组织……形式多样,上下联动,构筑起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网络体系和运作体系,形成了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全方位渗透的格局,促进了全员学习之风的形成。

一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厂党委把建设党员活动室做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以一炼钢车间为试点,在一炼钢车间建设了一个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投影仪,书柜,书籍,光盘等硬件设施。并把党支部承诺、支委包保、党员先锋岗争创岗、党员承诺书等内容做成展板,在活动室内公开、公示,使支部工作、党员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党报、党刊、书籍,为党员开展活动、支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创造条件。

二是创建“星级班组”。炼钢厂把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几年来以创建星级班组活动为载体,开展“双提双评”活动,全面提升班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安全防范能力、节能降耗创新创效能力。全厂各班组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关的台账、记录、资料,提升了班组的基础管理水平。同时积极搭建班组竞赛交流平台,组织班组间的建设经验交流。及时把班组建设的好经验进行推广,认真进行班组星级评比,推动了班组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坚持开展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和技术攻关活动,不断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和职工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班组向智能化和知识化群体的转化。

三是争做“四有职工”。厂各部门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活动中,积极探索职工培训的创新与发展。同时深入职工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分层次、有侧重、抓重点地引导好职工的学习。对全厂涌现出来的“四有”先进职工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进行表彰,充分发挥了榜样的示范力量。厂建立了职工成才的激励机制,注重为职工创造学习机会,对自学成才的职工,给予相应待遇,调动了职工自学的积极性,鼓励职工学习业务知识,争当岗位标兵和技术能手,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3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提供保证

结合创建实际,建立了“人才开发、教育培训、绩效考核”机制。一是推行公开选拔、競争上岗制度,激发职工的终身学习热情;二是制定全员全方位开展认证培训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估制度,鼓励职工利用工作之余参加学历教育,岗位自学成才,对开展QC小组、合理化建议、职工创新创效、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随时申报、按季评审,绩效考核,及时奖励。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我们注重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职工营造读书求知的氛围,开展从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培训,培养出很多一专多能的职业复合型职工。近年来,随着我厂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使创建活动逐渐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较强的团队,如炼钢厂三连铸车间丙班,自2006年以来,该班组将创建学习型班组纳入班组管理的重要日程,制定了计划、措施、考核办法,对学习效果分阶段进行考核,纳入职工培训考核档案,奖优罚劣,并作为对职工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该班组用实际行动为炼钢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收获了荣誉:连续5年被厂评为优秀班组,连续3年被评为宣钢公司十佳学习型班组,2010年又被评为宣钢公司学习型先进班组。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重要的是通过创建的种种努力,引导出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使企业充满创新的活力。从而全面推动职工队伍素质由普通型向知识型、智能型、创新型转变,实现职工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 赵春香.浅谈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80.

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第12篇

关键词:“五优”矿井创建,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科技兴矿,质量标准化,和谐矿区,企业管理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十二矿围绕集团公司建设新型能源化工集团的宏伟构想, 结合本矿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 以“五优”矿井创建为抓手, 转机制, 练内功, 严管理, 强素质, 大力推进本职安全型、效益效率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安康型矿井建设, 企业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得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矿井连续7年杜绝了重大事故和死亡事故。2008年, 12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出建矿50年来历史最好水平。企业先后荣获“全煤行业文明矿”、“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煤矿”、“全国煤炭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十佳矿井”、“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型矿井”等荣誉称号, 连续3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2月, 被命名为省煤炭系统“五优”矿井, 从此, 矿井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 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 营造“五优”矿井建设浓厚氛围

(1) 加强领导。

按照省局、平煤集团关于开展“五优”矿井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 十二矿提出了“以创建五优矿井全面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为切入点, 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工作目标, 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五优”矿井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把“五优”矿井建设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下属各部门, 形成了以安全战线牵头, 采、掘、机、通、安等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创建机制。

(2) 广泛宣传。

在内部刊物上深刻阐述创建“五优”矿井的目的与意义, 专题组织学习宣传活动, 使广大职工明白, 创建“五优”矿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实现安全高效发展的新举措, 是打造和谐、安康十二矿, 实现“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具体要求;多次召开创建“五优”矿井推进会, 将“五优”创建工作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三新”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 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实。

2 规范管理, 严格考核,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 建立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①制订出台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办法, 健全了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等18项制度。加大安全质量风险抵押力度, 在集团公司超前进行职工培训、安全宣传教育, 将职安体系 (工作质量) 纳入结构工资进行考核。②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明确了矿决策层、监督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安全责任。加大对基层单位队长、支部书记的考核力度, 提高队长、支部书记安全质量结构工作比重, 实施队长、支部书记安全单独抵押制度, 促进了队长、支部书记基层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落实, 实现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③严格落实干部下现场制度。做到每天有矿值班领导下井带班, 每班有值班干部下井检查;生产区队及业务科室干部坚持执行现场报工、升井填信息的制度;矿纪检、组干等部门每天对干部作风进行检查, 每周通报;安全检查部门每周通报矿副总以上干部入井查隐患情况;干部科每月将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入井情况在矿院内进行通报, 让职工对干部入井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

(2) 坚持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对重大隐患进行专项排查, 坚持每月1次井上下安全质量大检查;每周及时通报本战线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并汇报整改结果;加强执行力建设, 建立督办管理台账, 认真落实责任, 在承诺时间未按时整改的, 严格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3) 强化“一通三防”和防突管理, 杜绝了重大事故。

①强化通风系统管理, 通风设施设置位置合理, 坚固性和可靠性符合安全生产需要。②完善安全监控系统。投入资金59万元, 对矿井瓦斯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总回风巷和机电硐室实施24小时自动监测监控, 瓦斯、开停、电压、电流传感器和生产调度信号传感器等安设符合规定, 灵敏可靠;专职瓦检评估员现场24小时负责瓦斯检查;井下区队长、班组长、跟班干部及放炮员、流动电钳工、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等特殊工种配备有瓦斯便携仪, 形成了人工检查和自动连续监测瓦斯监控体系。③全年抽放瓦斯1 023.1万m3, 防突钻孔完成19.03万m, 超额完成公司下达计划。④强化防突措施落实。一是坚持“三个第一”, 即防突工作是领导干部的第一项责任、生产过程的第一道工序、监督检查的第一个重点。二是落实防突工作“六纳入”, 即纳入各层次主体责任范围和各战线业务科室业务保安职责范围;纳入工程计划和资金计划之中;纳入科研和设计之中;纳入计划管理考核体系之中;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之中。三是实行防突工作计划管理制度, 每月安排执行措施和生产进尺计划, 并进行考核验收, 计算工作量和核算工资。四是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瓦斯区域治理会议精神, 重新调整接替计划, 停止了2个高突工作面的施工, 首先开采己14解放层, 释放瓦斯和地应力危害, 率先实现了集团公司提出的不采突出面和不掘突出头的目标。

3 抓典型, 树标杆, 全面搞好质量达标

(1) 根据省《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和集团公司要求, 编制《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达标规划》, 将达标工程量逐月安排、逐项分解, 和生产计划同时下达, 同时考核验收。采掘工作面坚持班班评估, 辅助单位每天检查评估1次。矿每天早上通报评估结果, 对连续3天达不到80分的工作面, 严格按照“四不生产”进行管理, 促进了动态达标。

(2) 将工作质量纳入质量标准化考核范畴, 按照《十二矿“五优”矿井创建责任分解考核办法》, 坚持每季度对下属部门 “五优”矿井建设情况、质量标准化情况进行考核。全年共发放安全质量奖励698.5万元, 充分发挥了考核激励作用。全年示范化采煤工作面达到100%, 示范化掘进工作面达到85%, 示范化机电硐室达到80%, 矿井整体保持了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标准。

(3) 对职工作业环境进行完善, 开展达标工作, 改善井下工作环境。①对矿井通风、供电、运输系统制定了综合防尘达标规划, 采掘工作面全部设置防尘帘, 把尘源控制在工作面局部地点。②制定进风流运输管理措施, 净化空气。矿车、设备及掘进工作面出渣车出片盘必须冲尘;在支架回收中必须把浮煤清理干净;各部皮带转载点、割煤或放炮产生的煤尘等必须实现综合防尘设施达标;地面入井的散装粉状物料矿车, 制作专用防尘罩, 防止运输过程中粉尘飞扬。井上下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清洁生产通过省级验收。

(4) 投入足够的安全费用, 夯实安全基础。先后投入2 000多万元, 实施北山风井工程, 实现三水平独立通风, 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投资670万元, 更换2台中央风井主要通风机;投资2 100万元, 改造地面储装运系统, 形成集团公司一流的全封闭式煤仓;投资980万元, 建成河南省首座标准化低浓度瓦斯发电站。投资81万元, 安装三水平架空人车, 减轻井下职工上下班劳动强度等等。2008年, 安全投入总额1.98亿元, 同比增加1.5亿元。

4 严格管理, 均衡生产, 建设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

(1) 坚持“以风定产”, 精采细收, 合理配采, 优化布局, 矿井形成“一综一备”集约化生产格局, 采煤机械化程度100%, 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在95%以上。资源采出率在95%以上, 全年采煤战线正规循环率91%。

(2) 提高掘进机械化程度。安装使用EBJ120型掘进机3台, 平煤首家引进EBZ200型岩石掘进机1台, 为提高掘进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全年开掘总进尺达到11 403 m, 同比增长4 161 m, 是该矿历史上开掘总进尺首次实现万米突破。

(3) 严格控制成本。建立矿、战线、区队、班组四级成本管理模式, 对材料费等14种主要经营指标进行分解, 实施全面预算制管理, 完善指标考核体系和成本分析体系, 坚持了每月1次经营活动分析。制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调整采面生产和井下大泵开停时间, 尖峰高峰时期电量控制在32%以内。完善材料供应计划管理制度, 全年计划兑现率达到95%。加强大宗物资管理, 新品轻轨实现零投入, 风筒、皮带等复用率达到60%;严格煤质管理, 实现提质增收560万元。

5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 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

(1) 针对高突矿井实际, 开展科技攻关。

为探索瓦斯治理、防突、防冲击地压技术新举措, 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科技立项攻关。“煤炭采掘业信息示范化”项目分别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耦合作用下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获得河南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 开展技术比武活动。

成功承办集团公司综采液压支架工技术比武, 十二矿选手李玉强获该工种第一名。职工马朝阳被授予河南省双十佳煤矿模范班组长称号, 刘史昌、殷兴旺被集团公司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3) 创新用人机制。

完善了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人才库, 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工资待遇,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2008年, 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8人, 送出外培紧缺人才、对口单招30余人, 有3人考上工程硕士, 在读博士1人。

(4) 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 先后安装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目标定位系统、调度大屏幕显示系统, 完善升级了井下各类监控系统, 生产、安全、经营、综合四大管理系统相继投入运行。建立了矿井安全评价体系, 制定了供电安全信息化集中控制实施方案, 目前正在实施。

6 提升素质, 美化环境, 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 确立十二矿共同愿景, 构建四级愿景体系, 形成了企业与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实施规范化管理, 整合考核资源, 提升了管理效率。 2006、2007年, 十二矿被集团公司授予“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被河南省总工会推荐为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

(2) 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强化安全培训。①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为规范, 以安全文化为载体, 认真实施了安全礼仪制度 (安排生产任务、背诵安全理念、进行安全宣誓、列队入矿入井) 、现场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准军事化报告制度;编制了《安全文化手册》, 建立安全文化长廊, 设立了井下全家福安全看板, 编印了全矿井上下99个工种的手指口述标准, 分10期对全矿2 149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准军事化训练。②加强安全培训, 坚持把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 同时考核。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从业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管理, 持证率达到100%。坚持按需施教, 针对不同时段出现的安全情况及时进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 有效解决了工、学之间的矛盾, 提高了培训质量。

(3) 坚持月评明星职工、明星干部和好人好事, 共评出明星职工72人, 明星干部65人, 好人好事61件, 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 改造矿区环境, 创建文明和谐矿区。实施蓝天绿地工程, 先后投入资金5 100多万元, 绿化面积2.3万m2, 硬化面积3.5万m2, 建成了东花园、职工娱乐活动中心、离退休活动中心综合楼, 对职工“两堂一舍”进行改造。进行棚户区改造, 新建住宅楼53栋, 面积13.5万m2, 目前正在加紧施工, 一座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新型花园式职工生活小区即将建成。届时, 原棚户区职工将彻底告别棚户区, 搬入漂亮新居。

(5) 关爱职工, 牢记“职工是第一牵挂”。12名矿领导与12户特困职工“一帮一结对子”进行帮扶;成立“职工互助济难救助”基金会, 形成了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去年以来, 为困难职工发放救济金73万元, 其中为考上大学的49名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5.55万元, 为14名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金3.9万元。增加了年休假工资、年功工资、效益工资、安全质量奖等, 全年人均收入超过4.1万元, 增幅33%以上。活跃职工节日生活, 每年举办春节、消夏、金秋系列文体活动, 大小文体活动常年不断, 满足了广大职工家属业余生活需求。

7 创建体会

“五优”矿井创建涵盖了十二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民生和谐等各个方面, 通过“五优”矿井创建, 各项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各个方面均发生可喜变化:①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86亿元, 利税总额2.69亿元, 资产总额达到5.13亿元, 非煤销售收入4 700万元, 均创历史最好水平。②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提高。2008年原煤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生产原煤162万t, 同比增长14%, 企业保持了“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荣誉, 总进尺实现历史性突破。③职工得到实惠多, 在岗职工人均收入超过4.1万元, 同比增加1万元以上, 成为十二矿历史上职工收入最高、增幅最大的一年。④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上一篇:身份变迁下一篇:物流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