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2024-05-05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精选12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第1篇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 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就要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 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棒子打死, 妄自菲薄、数典忘祖, 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 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 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 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 “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 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 “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 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 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 融会西方“民主、科学”, 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 “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 则理应受到尊重”, “主张文明对话, 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 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 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 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 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 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 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不管是对历史负责, 还是对未来负责, 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 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 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 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 从中吸取精髓, 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 以史为鉴。

(二)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 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 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 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 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 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 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 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 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 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 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 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 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 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 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 并且走出国门, 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 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 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 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 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 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 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 面向社会大众, 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 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 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 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 (尤其是中国文化) 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 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 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 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 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 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 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 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 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 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作文 第2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古人们总结传承下来的道德准则。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等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明道理,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悟人生。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如今,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各种各样的西方节日在国内兴起,反倒是一些传统节日无人问津,各种崇洋媚外的行为不断出现,试问有谁还记得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位90后女孩能够不忘炎黄子孙的使命,投身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去是她强烈责任感的体现,但这并不只是她一人的责任,这是我们14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它自身的传统文化,才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走向兴盛,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所有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协作,发展该民族。

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真正的勇士,90后女孩钟嗣源放弃了似锦前程,将自身奉献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她牺牲了“小我”以实现“大我”,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当然,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多种,并不一定都要像她一样做一名道士。钟嗣源应当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创新式地传承传统文化。现今的经济是全球化的,文化是多元化的,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需要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创新型地传承。钟嗣源身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建立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企业。让传统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传承效果。在很多时候,大胆创新比按部就班和亦步亦趋更为有效,在文化传承方面更是如此。她可以在发达的互联网领域适时的创业,让传统因素与互联网因素相碰撞,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也许会有更大的火花。在一边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创新文化,是值得选择的更好的传承方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3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13-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统一历史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剧烈演变的近代与现代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其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全国掀起的国学热,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

首先,要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现象。

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它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同消极因素并存的两面体,其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浑然一体、相互交织,可能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这种复杂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我们在面对它消极文化现象的时候,避而不谈、违莫如深选择躲避,其实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在认清这些消极文化现象的同时促克服消极效应和影响,反而能使我们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華。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现象,对传承优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要重视其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它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神”,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nlc202309011608

再次,要加强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先师孔子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等普适性文化元素都需要大胆地发扬光大,都应该成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构建完善的价值体系,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最后,要大力传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越是人们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越是增强,就越有利于传播。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对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意义深远。学校教育中,可以把它作为一门专门单独的课程来设置,就如同语文、数学等其他各科一样,这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而产生敬畏感;看到其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其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增强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感悟;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进爱国情怀。只有系统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把这种普遍性宣传,融入到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觀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入民心,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其中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他将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以新的方式同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这必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并影响着全世界,彰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楼梁.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伦理学探究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1.

[2]张旭.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2007年卷.

[3]成臻铭.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研究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0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众多民族几千年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最终汇集在一起的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民族文化, 是各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为了世代子孙的传承和发展, 从文字、语言到服饰、信仰, 传统文化不仅印刻着我们祖先不断发展的足迹, 也深深地沾染着外来文化的气息。其中既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引佛教入中国, 也有五胡乱华、近代列强野蛮式的入侵。但是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接受, 中华民族或是把这些杂糅融合成为自己的东西像简服、禅宗;或是顽强地吸收着欺压着我们的人的长处才有了后来的隋唐盛世, 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新中国。

二、近现代曲折的传统文化

提到近代中国, 可以想象传统文化必然是路途坎坷。就如同“桔逾淮为枳”, 在一个列强入侵, 主权丧失的国家, 必然不会结出什么好的结果。曾经在这段时期, 改良派和革新派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思想界观念日趋激进, 认为只变革制度, 不变革文化, 革命仍不彻底。由此, “新文化运动”兴起, 提出力图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通过批判家庭、批判父权制、批判礼法制度, 不仅反对中国的政治传统, 还致力于反对传统文化, 实际上是以文化革命来倒逼政治革命。另一方面, 中华文明传承的基本资源是经典文献 (《四书》、《五经》、历代史书) , 书画、雕刻等艺术。但是这些却一次次毁于列强的战火, 十不存一。在新中国建立后, 传统文化并没有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再一次经历磨难。改革开放后, 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却也造成了人心散乱、伦理缺位, 原有的意识形态面临难以收拾人心的困境, 对于传统文化并无益处。总而言之, 历经时代沉浮传统文化正在不知不觉地远离我们。

三、传统文化的改革

经历了一次次的苦难我们应该思考传统文化的改革, 虽然路途可能很遥远, 但是却势在必行。其主要原因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文化的缺失反差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陌生, 只有发现问题的根本, 才能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对此, 一系列改革应该被考虑。

(一) 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 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可以与其发展观相结合的内容。爱国、明志、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这些优秀的品质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吻合, 这样来看在每个人的教育阶段普及传统文化显得非常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 还要注意去除传统文化中部分残留的落后思想意识, 这也要求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 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具有自我识别的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在学校, 更在于社会, 例如, 西方社会制度有着其完整的经验和体系, 这和其几百年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不断完善发展息息相关, 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否像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化一样焕发生机, 从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活、工作、研究等更多的方面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呢?我们拭目以待。

(二) 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联动。

在中国的广阔土地和悠久历史上, 有着许多名胜古迹和传统节日, 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身影。这些名胜古迹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得以保存。我们更应该发掘这些名胜古迹背后的传统文化, 但不要只是表象形式, 要把人们深入地带入其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样才能使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新的深刻的认知, 从传统文化就是落后的旧事物的错误看法中走出来。除此之外, 可以在传统文化密集区形成传统文化景观带, 这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集中保护, 还能够带动经济长足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使传统文化更加得到重视和保护, 这样的传统文化才能一直保存下去, 甚至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解读出一种新的“传统文化”———关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记录地。

(三) 传统文化的创新。

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其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 都有几千年的积累, 都有伟大的创造, 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 由于技艺、原料、创作空间的不断消逝, 残存的传统艺术正在不断被吞没。对于还能听闻得见的艺术, 我们应当在做好其保护的同时, 逐步利用现有技术能力, 修复和完善传统艺术的碎片, 并赋予他们新的时代气息;甚至是已经失传的艺术, 我们能否从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中找到一丝期冀。在基本保存艺术原貌的基础上整理出一套套可行的方案设计, 将现有技术和中国古代智慧相结合, 从而再现那一段段湮没的灿烂辉煌。

四、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 可以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其体现有刚健有为、和与中, 用《周易》的话来说就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 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风起云涌,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必将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难看出, 当传统文化与社会格调不相吻合时, 我们必须寻求变革。从短期来看这是变革、是创新, 从长远来看这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是对未来而言的历史的印迹。除此之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 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摘要:当代社会越来越缺失传统文化, 主要是受外来文化的冲击, 以及人们对于旧事物的消极否定态度导致的。当然, 传统文化本身也深深地受到中国几千年来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 继而追求精神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是否该正视一下几千年所留下的传统文化。不仅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同时也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同样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在结合社会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挽救不断流失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与变革,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1]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第5篇

博物馆里最吸引我的就要数木雕了,因为它想雕什么就能雕什么,而且还含有一种深刻的含义呢!

我走进木雕展厅时,看见一位叔叔正一心一意地雕刻着一个柱着拐杖的老爷爷,老爷爷已经刻了一大半。我仔细地看着叔叔的作品,当看到老爷爷的头部时大吃了一惊:老爷爷的每根头根都是飘着的,而且只有一两根碰在一起。“叔叔,您真厉害,一整片头发已经很难刻了,您竟然能刻出一根一根的头发!”看着木头雕的老爷爷的头发,我情不自禁地称赞起了叔叔。叔叔听了我的这番话,笑了。他摸了摸我的小脑袋,说:“小朋友,你真逗!不过,叔叔告诉你呀,其实这头发是天然的树根做的。”说着你拿起身旁的一段还没雕刻的原木说:“你看,这树根是不是很像一根一根的头发?”“是的!”我一本正经地对叔叔说,“树根确实很像头发。”“那我们就可以用树根当头发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好笨,好笨,好笨!”我一边说一边敲自己的头。“还有,我们用木头雕东西时,要看这个木头适合雕什么我们就用来雕什么。像这块木头本来头上有根,我就用它来雕了老爷爷,根可以当老爷爷的头发,反正他的头发少。”叔叔说。“哦”我高兴地说。

你们明白木雕的含义了吗?它就是——因材施教。

对呀,人也应该是这样:你擅长什么,你就去干什么,难怪木雕会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第6篇

【关键词】意义 解读 传承

【中圖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9-01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积淀,儿童时期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境界等非智力因素将是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正是以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孩子为目标,因为那里面有“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境界,“高山流水”般的友谊等宝贵的人生态度,所以,作为教师,我想对大家说,请让孩子们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吧!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孩子们会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孩子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高尚审美情趣、思想有内涵的优秀人才。

我每次接新的起始班都会认认真真地领着孩子们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开始。在师生共同学习中,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效果显著,我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升华。在教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中,逐步感悟出许多架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我整理出来,希望能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为学生的人生做好准备。

一、开宗明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核心内容来自于《论语·学而》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离家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坚持诚信,对大众要有博爱情怀,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事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增长知识。

二、亲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父母不必做惊天动地的事,因为父母与你所求并不多。当父母呼时,应勿懒,不要以为父母是人老话多,他只是想表达对你的亲近;当父母教时,须敬听,因为父母经历了一生几十年的人生,不要以为他们落伍了,他们看问题的实质一定比我们准确,那是用教训换来的经验;当父母生病时,我们应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孝敬父母还可以表现为“兄弟睦,财物轻,言语忍”“孝在中”了。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当然,为人子者,并不需要愚孝,“亲有过”,也可以“谏使更”,“谏不入”,可以“悦复谏”。

三、信

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它如隽永的长河奔腾至今,内涵却从未有过改变,九州华夏,因它而灿烂。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是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永恒不变;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的晋商,留下了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诚信”二字。他们以关公的“义”来摒弃“见利忘义”的不良动机,凝聚同仁;以关公的“信”来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主。以讲信誉著称的晋商比比皆是,他们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商谚,如“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等等。

四、仁

《弟子规》里关于“仁”这个话题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大爱,只是古人称“泛爱众”。因为我们“天同覆,地同载”,所以我们要“凡是人,皆须爱”。我们关爱他人不能自私,要尽己所能为大家服务。别人有为大家服务的能力更要大家赞赏。不轻言别人的隐私,多鼓励别人的长处,你自己的品德修养也会有所提高。人这一生记得报答别人的恩德,善于忘记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会过的轻松愉快。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为自己的心灵减负。如果我们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生境界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五、谨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生活上的一点一滴,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不乱丢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这些看似小事的文明之举,要变成人自身的行为习惯是很不容易的,我所教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培训,现在已经养成了许多文明行为。五十多个孩子身后牵着五十多个家庭,我们的“小手拉大手”,在社会上就能产生不小的正能量。

六、学

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犹太民族被世界公认为是最聪明的民族,他们从能识字开始平均每月阅读一本书。我们的先辈也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好书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能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我想端正读书的态度,再加上“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好方法,学有专攻,我们一定能学有所获。

《弟子规》虽然只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沧海一粟,但作为低学段刚入学学生的课外读本,不仅能先入为主,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更能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弟子规》 贾清文 清代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第7篇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辉煌, 门类众多, 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传统家具都非常讲究运用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线与面所产生的光影和层次塑造这些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一种刚柔相济、流畅舒展的外在表现, 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反过来看中国现代家具对于形式的追求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但是最为本质还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品味感、价值感。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所追求的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 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 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的节奏与韵律, 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中国现代家具也是同样的, 要通过对家具形式的设计传递出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包含着设计师的文化情感, 同时也包含着家具设计的人文关怀, 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现代家具的人文内涵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也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使用功能时, 也购买了家具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国社会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希望寻找家具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以此来满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并且通过高品质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体现自身的文化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地域亚文化等都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 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蟠螭等都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将这些符号进行消化吸收, 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 有些家具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家具的形式, 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地用在中国现代家具上, 使得家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家具应该继承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天人合一”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中国现代家具与当今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是追求“美观”、“生态”和“舒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广东南海市的联邦家私集团公司在1991年推出了一组实木沙发系列“联邦椅”, 包括单人椅、双人椅和三人椅, 以及长短两款茶几。这几款家具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并且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这个系列的成功有着多种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是家具的设计形式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内敛、和谐、韵律等等因素。靠背曲线有着明式家具的反“s”形的优雅。整体造型虽然与明式座椅家具截然不同, 但却有着某些相同的神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家具的巨大影响。只有当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其中, 中国现代家具才能摆脱西方家具形式的模式, 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功能的传承

中国传统家具所追求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不同的类型。比如圈椅、案几和屏风都是依据不同的功能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 它的类型多种多样, 具体功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枕屏、座屏、挂屏等等, 都是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中国古代有行军打仗、野外出游各种等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停顿休息, 而传统家具因为其体积庞大又特别重, 所以非常不方便携带。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椅腿设计为交叉折叠, 收拢时便可解决其携带不便的问题, 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到了宋元时期, 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 这就让使用者坐起来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到了明代, 又将交椅细分为折叠椅和圈背交易, 既丰富了它的形式, 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明代交椅造型优美流畅, 做工考究。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 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 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 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 不仅起到坚固作用, 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性是非常强的, 而这些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功能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时的重要参考, 并且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具设计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具形式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形式往往只是从商业噱头的角度出发, 却忽视了家具最本质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 是先导, 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中国现代家具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而言, 功能是每一次家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从材料、结构、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现代屏风设计就是在保留屏风分割空间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家具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因为中国传统家具与中国现代家具之间存在着前后相承的血缘关系,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完全不加舍弃地模仿甚至照搬也是行不通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良、革新, 使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在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满足新时期家具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体现中国现代家具自身的风格, 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嘉禄.《时尚老家具》.[第一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2]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时尚电视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8篇

“武林风”在多年的发展道路上,时尚电视元素包装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多样的面孔在栏目的发展中前行着,流光异彩的舞台,光鲜靓丽的武林宝贝,阳光帅气的型男,硬朗、强势、功底坚实的搏击冠军,独具“武林风”特质的百姓擂台,草根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明星偶像王洪祥等等,这一系列的时尚符号,都让“武林风”一直成为武者、观者、品者、论者的热宠和快乐需求,以武为本,精彩升级,不断创新,让传统武术理念和渊源由现代电视手段,立体、直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彰显出时尚、个性、色彩、现代气息是栏目一贯保持的风格。

百姓擂台是“武林风”本土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个能够充分张扬参赛选手特点,传承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版块,近些年来成功推出的中华英雄王洪祥,已经成为栏目的标志性人物,草根一夜成名的典型人物。他个人也从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成为社会关注的偶像,自然,他的人生也因为“武林风”而彻底改变。戏剧化的人物王知亮,在擂台上颠覆性的形象和武术表现形式,让他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大放光彩,在习武的舞台上拉开了一片广阔的前景,他这位曾经苦练传统武术通背拳的普通人,瞬间在荧屏上的走红,似乎为更多愿意登上“武林风”百姓擂台的草根阶层们,萌生更多寻求救赎和希望的理由以及借口。而事实上,每月一次的百姓擂台选拔赛的众多参与者,怀抱这种期望的人还有不少。2008年以来,“武林风”的擂台上首次出现了僧人打擂的面孔,这种擂台参赛者身份的转变,引起业内很多争论,但无论怎样质疑,参赛者本人给观众带来的快乐,是任何争论都无法排斥的。他就是功夫小和尚一龙,年龄23岁,身高1.75米,70公斤,在“武林风”有着12战12胜的成绩,他是一个不安分的僧人,对朝暮课诵,戒律仪轨,菩提人生有着不可抗拒的遵循,但对繁华世界,多姿多彩的红尘世界也同样有着不可抵挡的期待,所以这位年轻、俊朗、擅长摔跤,线条感极强的寺院僧人,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开始了他传奇般的人生。自从他一登上“武林风”的擂台就一直以很强势的形象出现,表现欲很强,他曾经战胜过王知亮、侯奎中、郝左琼、李俊德、金宏雨、克丽斯丁(俄国)等多位“武林风”的名牌选手。他出拳硬朗,功底扎实,属于那种一亮拳脚就即刻让全场观众聚焦的型男。因此,栏目组为充分表现一龙良好的潜质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从一龙登台的第一天至今,他已经成为“武林风”擂台上又一颗冉起的新星,尽管对他的争议很多,但作为现代的僧人多元化的生活,许多观众持有着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因为社会的进步,不可能将一个人,一个身份,一个职业固定化,模式化。所以,在“武林风”的擂台上,有僧人面孔的出现,是“武林风”打破传统,用时尚电视元素包装人物,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犹如观众对体育比赛的不可预测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的理解一样,因为有天赋的运动员的天赋就体现在同样的事情,他能比别的运动员做得更加出色。比如,篮球运动员都能扣篮,但乔丹的扣篮则比其他人更加漂亮更有威力。“武林风”让僧人的面孔出现在擂台上,充分展示出栏目在常态性的节目下,寻找不同的路径,新的亮点和突破点,打造更具震撼力的节目和人物,尊重武者的个性纬度。“武林风”国际赛事的频繁举办已经成为“武林风”栏目的最大特点,它的国际性、个性化已经越来越明确,让参赛者集结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切磋技术、提高水平、增长见识,让他们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对国际赛事的技术要求和规则认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武林风”的一系列国际赛事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热点,使欧美、南美、东南亚等国家的著名搏击组织都热衷于和“武林风”合作,使国际间的高水平选手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对阵切磋,已经成为受众期待的国际赛事嘉年华。因为传统的中华武术在“武林风”的擂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从每一场精心进行的比赛中,从每一个参赛的队员中,观众可以清晰地、明确的感受到武术的表现形式,从缤纷的舞台上,从曾经的刀枪剑戟,到如今的规范有序。与国际搏击很好结合的平台上,“武林风”在以电视的形式,为观众传递并制造着一个个快乐,这种交叉和融合,共同碰撞的结合,是一种逻辑学的联姻,是一种新品牌诞生的模式之一。

“武林风”在展示着一个电视品牌的产品,在将武术资源更好的整合,将草根武者变成精心策划的产品,成为明星;将专业的队员集结并成为擂台上最强者的偶像,让中国的武者走向世界的舞台,让受众热衷消费由“武林风”制造出来的节目样态,这一直是“武林风”要对节目升级和发展要做的事情,冷酷的电视市场,要求着受众的消费和选择,所以栏目必须有更大、更广、更好的供应空间,才会有更坚实的支持者,栏目的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和持久。犹如奢侈品在中国正在大规模的扩张和进入一样,奢侈品可能是部分人的固定需求和需要,固定消费人群彰显与众不同的标签,但是再怎么与众不同,他基本的衣、食、住、行是不能更改的,所以说时尚并非脱离本位。他们永远都只能是相互的渗透,借鉴,参与和互动。“武林风”的国际赛正是如此。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9篇

一、心理因素的继承方面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当一个异族文化进入本土文化时, 在其形式的表达中采用本土形式, 较易得到受众的承认和接受。从月份牌的商业招贴广告的功能来看,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达商业的信息, 所以为了创造更大空间利润, 它必须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而这一切都说明传统文化的心理因素在月份牌的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

据文献记载, 最初外国商人曾随商品输入过一些画片、布牌子、香烟牌子等, 画的是外国美女、骑士的战争、动植物等, 有的还画有女性裸体。这些艺术内容和形式对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因而起不到良好的宣传商品的作用。[23]广告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迫使外商们不得不重新考虑适合中国大众的招贴画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对月份牌年华有这样的记载:“中国二十世纪初兴起于上海的一种绘画。因早期画上附有年月历表, 故名。最初是外国商人为在中国推销宣传他们的商品而印制的石板材彩印年画。起因是, 他们看到中国名件有贴年画的习俗, 并发现民间年画大多附印有年、月历表, 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 而有年历的年画大多要贴用一年才能更换。他们认为这种形式可以利用, 能起到普及、持久的宣传效果。于是不惜工本, 请画师画稿, 采用石板彩印成精致的年画, 附印上他们的商品广告, 随商品免费赠送, 以达到推销、宣传商品的目的。经一段时间实践, 证明这种方法宣传效果很好。于是商家竞相采用, 使这种年画发行量骤增, 在城市广泛流通。”[1]

早期的月份牌作品如《二十四孝》、《沪景开彩图》、《龙飞月份牌》、《文武财神月份牌》等, 基本上是以月份牌的“本来面目”展现于观众的眼前。这些作品几乎千篇一律地把“中西日月历和二十四节气表”设计在画面最为醒目的位置上, “表”成为“约定俗成的题材”, 人物、故事和生活场景等视觉形象成为“艺术的母题”。这不仅反映了早期月份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创意, 而且反映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人们的审美习惯, 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审美经验上。[2]

二、形式因素的继承

对形式因素传承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月份牌创作的群体主要是当时的民间画家。“1843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中外资本云集上海。在沪的商家为了增强竞争力和知名度, 纷纷在商品广告上大做文章, 广告画供不应求。一些避难沪上的江浙民间画师、中国画家为了生计, 不得已转向月份牌广告画的创作。在商业利润的刺激下, 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供求市场, 这些半路出家的广告画手们大胆借鉴一切有利于增强广告作用的美术形式和先进技术, 将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 在题材和技法上不断推陈出新, 使本土文化在汹涌而至的外来文化前摇身一变, 继续扮演了重要角色”。[3]具体到月份牌广告画, 便是月份牌广告画创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水墨画与民间美术的成功借鉴。

1. 月份牌对中国画的传承

月份牌对中国画的传承是多方面的。

(1) 技法方面。

早期的月份牌画家多用传统中国画技法 (尤其是工笔人物技法) 进行创作。如周慕桥特别喜欢在绢上作画时那种古色古香的感觉。他用传统中国画技法在绢上作画, 人物的轮廓线与其他细节都是用水墨技法画成, 然后填色。还有如周柏生为启动烟草公司创作一组四副月份牌招贴画, 图中人物用的是典型的工笔人物画法, 线条流畅, 设色工丽。

(2) 题材方面。

传统人物题材, 周柏生二十年代为启动烟草公司创作的一组传统人物题材的月份牌招贴画可做代表。图中人物用的是典型的工笔人物画法, 设色工丽。还有如丁云先创作的《莺莺与红娘》, 杭稚英创作的《红袖添香》;山水题材, 如胡伯翔三十年代创作的《灵岩》 (图1—5) 。画面中以传统“小青绿”山水传达出诗一般的意境。

(3) 形制方面。

为了使画面完整, 早期月份牌广告画的月历多印在背面, 这样, 就使得画的正面更像一幅传统的卷轴画, 如二十年代美商亚美保险总公司的月份牌广告画《虎溪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山水人物画:画面上部远山、绿树、红花;中部山石巉岩, 山势峻峭, 悬崖丛林中漏有一刻画精致的殿宇屋顶;近处潺潺的流水上一石拱桥, 上有两位隐士, 宽袍布巾, 一前一后, 前者转身似与后者正有所谈。广告商虽然在画面上下方分别印有美商亚美保险总公司的中英文商标及中西月历, 但呈现给观者的画面主体仍是一幅完整的传统的山水画。后期又出现对月份牌上下加以金色铜边条, 这种设计虽与传统国画装裱上下加轴的作用小有差别, 却明显是受其影响和启发而来。

此外, 有的月份牌广告画将传统中国画的诗塘部位改成了某公司的名称, 但画面还是传统国画的面貌:有些画家在月份牌广告画上题写类似“青笠红杉风雪衰, 林枫柏马萧萧”的诗句, 更增添了招贴画的国画意境;有的画家即使不题诗也会在画面落上穷款, 如“穉英”、“伯翔”等, 然后加盖印章。一幅月份牌广告画往往诗、书、画、印皆备, 传递着浓郁的中国画气息。

2. 月份牌对民间美术的传承

民间木版年画是月份牌产生的重要基础。“月份牌年画是继承木版年画中的历画形式发展而来的”。[4]

(1) 题材。

从早期关于月份牌表现题材的文字记载来看, 它的表现题材是以传统民间木版年画的题材为主, 主要表现的是“神话传说”、“妇孺嬉戏”、“福禄寿喜”等。如屈臣氏大药房在1907年出品的十余款月份牌招贴画, 中间是镂空的“福”、“富”、“贵”等吉利大字, 其镂空之处绘上与吉利词相契合的图画, 许人吉利, 左右还有对联。图的正下方是月历, 上方士是屈臣氏大药房的片号与商标, 边框标明该药房各分销店及主要药品的名称。无独有偶, 桃花坞年画中也曾出品有署名“王荣兴” (著名桃花坞年画作坊名) 的“福”、“寿”、年画。其中“福”字年画中, 作品突出一个大红作底的“福”字, 几乎占据整个画面, 着意“洪福齐天”。“福”字镂空处由“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和合见喜”、“赐福财神”、“赵公元帅”等与“福”有关联的人物故事组成。[5]从创意到构图、设色, 屈臣氏大药房的吉利广告画都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者的传承关系不言而喻。此外, 周慕桥广告画中的外游女子及赵耦生等人笔下的虎丘塔也与桃花坞年画中的相关作品十分相似。可见, 早期月份牌广告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在题材与构思等许多方面是一脉相承的。

(2) 技法。

如果说周慕桥等民间画师更多是从民间年画的题材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继承的话, 那么他的学生郑曼陀则是发扬传承了民间美术的技法。郑曼陀在传统线描的基础上淡化线条, 用炭精笔擦出图像的明暗变化, 然后用西洋水彩层层渲染, 他的这一创作成为了月份牌的代表性技法, 就其实质是对我国传统人像写真法———炭精粉擦笔肖像法的继承。

月份牌的出现是为提倡国货, 挽回权利, 发展民族经济, 抵制外资入侵, 所以它的民族性质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多个方面。在当时那个新旧观念、中西观念的冲突、杂处、共存的时代背景下, 月份牌广告经历着推力、撕裂、扭曲和机遇, 渗透着拜物情结, 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碰撞的艺术形式。这种散发着浓郁传统气息的商业广告形式, 运用创造性的画面构成, 以一种最适宜中国消费者认知的传播形式入世, 最终成为一种传媒主流。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它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月份牌在传统美学审美追求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表现在心理方面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延续, 形式方面对传统美术形式的继承。

关键词:月份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心理因素,形式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含中.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2]郑立君.场景与图像——20世纪的中国招贴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3]胡晓真.秩序与末世恐惧——由弹词《四云亭》看晚清上海妇女的时代意识[J].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 (8) .

[4]王树村.记“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J].美术研究, 1959.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第10篇

一、文化发展概述

文化是语言、传统、道德、法律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是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改变者、保存者及模仿者。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去创造文化的主因,主要是适应时代环境以满足其生活。因此,文化可以说是人类适应环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工具和结果。人类因为有了能够创造文化的能力,才也有了改变、保存及模仿文化的能力。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不管大小,都或多或少地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共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从古代希伯来起经过古代埃及、巴比伦以至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闪族文化;肇端于古代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四个文化体系又可以划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的文化演变过程,是一部充满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季羡林老先生从知行角度谈论把中国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认知、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

二、传统文化概述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体系。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含义而富有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呈现出来的。提及中国传统文化,或许大部分人都会对它有不同的认识和阐述,因为涉及它的内容之全、范围之广,可以说是任何一种文化领域都无可比拟的。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国画、石窟壁画、中国结、刺绣、丝绸、戏曲、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蜡染、司南、象棋、围棋等等,另外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还有独特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可以说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播,传播需要载体,载体的不同对文化传播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建立独立文化精神,以及对于在世界上取得独立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国古代所形成的一切优秀文化,对于塑造我们人类自身品格,也有重要意义。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今天的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而消失。相反却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前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

三、创新与创新思维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东西,更新、改变之意。发表别人没阐述过的观点、创作没展现过的表现手法的作品、探寻别人没突破的领域叫创新。我们已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展现新貌叫创新。旧的事物以新的切入点研读叫创新,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所谓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维有很多种形式,创新思维是其中一个。创新思维有很多特点,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而它最大的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现实创新思维所形成的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可以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使其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引导和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实创新思维的关系,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途径

21世纪的中国,无法脱离开全球化语境而独立发展,中国的文化己被置入西方的文化格局中,民族的自信要从民族文化的渊源中找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活着的文化,活在每一个现实的人的无意识中,渗透在一言一行之中。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石,是民族谋求发展的智囊宝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在当代创新思维下寻求多元化。

1、学习传统文化

21世纪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融合,使得民族性与全球化成为当代文化面临的两大课题,学习传统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将文化载体复制使用,而是应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内涵,把握住传统文化的特点,只有学习好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才有可能将其多元化的应用起来。继承、借鉴、吸收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现代是从传统中走来的,是传统的延伸和继续,一个好的中国现代设计者,应该是对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刻、民间艺术等有着较深的理解,并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将传统特色融入现代的新设计观念,创造既有民族性又有国际性的设计作品,将国人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体现在现代设计中。

2、把握现代技术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多种科技手段应运而生。每一次科技的创新就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从纸张到网络,从舞台到荧幕,从乡间到城市,从单一固定到多种动态,这一切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有如此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现代的新技术,新观念的影响,才使得多元化应用从一种可能变成一种趋势。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都与以前有了极大的不同。新技术的应用对文化传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电脑技术的大量应用,可以使传统文化传播有焕然一新的面貌。既有古意又有新意,矛盾和对比是永远的吸引人的最好方法。要将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就要求我们对这些新事物不仅有相当的了解也能够随心所欲的操作他们。

3、开放思路,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打破习惯思维的影响对我们学习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一味的模仿传统是行不通的。现在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设计尤其讲究独创性。打开自己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传统和习惯性的思维束缚住,大胆的思考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思维下的传承与发展是多元化的。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我们不难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经典。从漠河到南沙,从大兴安岭到喜马拉雅,我们不难看到文化的丰富多彩。从俄罗斯的“汉语年”到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备受世界关注。文化的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丧失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的一种退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每个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都越来越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之下,各种文化不断渗透与融合。在这种竞争与比较的格局中,每个社会与个人都在寻求新的突破,寻求更具有独自特色的发展。

五、结论

笔尖上的中国文化传承 第11篇

值得回味的是,坚持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十余年的房宇贺,就读的学校却是一所知名的国际性高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教育中心(下称上外附中)。在学校里,她创办了Calligraphy Club社团(书画社),用英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在她身上似乎浑然天成。

在电子产品渗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快节奏时代中,能静下心来习得一手好字的年轻人俨然不多,而在高考指挥棒下,不做只会“死读书”的学霸、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房宇贺则是其中一位。

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独家采访时,房宇贺的妈妈向记者透露,她并没有刻意培养孩子书法这一爱好,能坚持那么久,“主要还是缘于她自己喜欢和持之以恒的练习”。

在学校里,房宇贺不仅仅是书法“代言人”,也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组织、主持过演讲社团和书画社团,也是学生会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课余时间还坚持参加上海残联组织的“兴家”义教志愿者活动。

小小书法代言人

正值猴年新春来临,房宇贺坦言给不少朋友写了春联,“每个人拿到的对联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新年祈愿不同,我希望每一副春联都独具特色”。例如,长辈收到的春联多是祝福安康、辞旧迎新之词,送给同学的则是砥砺奋斗、更上一层楼的祝福,像“雪消门外千山绿,猴到人间万户春”这样诗情画意的则是送给语文老师的。

房宇贺的书法作品不仅在熟识的亲朋好友间流传,而且还跨越国界飞到了地球的另一端。2015年11月30日-12月12日,上外附中副校长赵均宁带领国际部10位学生前往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哈特福德公立学校及波士顿、纽约地区进行了为期13天的美国研修活动。在与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哈特福德公立学校交流中,房宇贺的两幅书法作品被赠予对方友校。“这也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美校际间,通过学生之手走出国门,发扬光大了。”房宇贺非常自豪。

在学校里,房宇贺的书法特长影响了很多人。去年,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房宇贺创办了书画社。要知道,在这所颇具现代传奇色彩的高中里办传统书画社,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上外附中是前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副部长王光亚等人的母校,大多数学生不参加高考、直接保送至国内外顶级大学。

“周围不少同学都有出国的意愿,我希望他们在出国后能将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带出国门,发扬光大,与当地人进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房宇贺向记者讲述了她开办社团的初衷。

她坦言,书法是一门枯燥的艺术,“黑白二色,反复练习”。不过,聪明的她找到了有趣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书法,“书法有自身的历史,我就向同学们介绍历朝历代书法风格的衍变,一些知名书法家的趣事,在帮助他们了解书法的同时,希望他们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培养自己挥毫泼墨的风格。”

“我很喜欢米芾,不仅是他书法的风格,还有他的学习、成长经历,也深深打动了我。”房宇贺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位北宋四大家之一米芾苦学书法的故事:曾向私塾老师学习书法三年却表现平平的米芾,有一日向偶然经过村庄的一位秀才请教练字,却被狮子大开口,一张纸五两纹银,母亲咬牙当了首饰买了一张纸,米芾却不敢轻易下笔,日夜琢磨,终在下笔时进步神速,方知学写字不仅要观其行,还要悟其神。米芾始终将秀才归还于他的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时铭记,鞭策自己。

房宇贺说,在社团里交流的时候,她都是用英文介绍的,PPT用了一些繁体字。“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繁体字。相对而言,英文介绍更加困难,许多专业术语难以翻译,经常要翻字典查询不同书法笔体的英文说法,而像横竖撇捺这种笔画,有些甚至没有标准的英文翻译,要想说文解字就比较困难。”

“我会介绍自己写的作品,交流自己在设计时候的思路和小心思,包括浓墨的寓意、作品所散发的气息等。”她告诉记者,在社团活动中,她还会给同学们布置作业,“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书法,跟人交流时能有生动的认识。”

房宇贺透露,她计划高中毕业后去英国留学,“相对于美国,英国文化的传统底蕴更加深厚,印象里的画风是绅士翩翩,英伦文艺风。有机会的话,想要去英国的孔子学院参观交流。”近日,英国赫尔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揭牌仪式,这是英国建立的第26所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上述介绍。

“我觉得,孔子学院真正做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特别想去实地参观。”房宇贺一脸期待地说。

喜欢、坚持与认真

说起与书法的机缘,要追溯到房宇贺4岁的时候。“那时她上幼儿园中班,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我和她爸爸上班,没办法接她回家。正巧,幼儿园在放学后开设了几门兴趣班,她很积极地都报名了,一方面便于我们接送,一方面也是希望都接触一下,看看她的兴趣点在哪里,以后就定心学习她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房宇贺的妈妈向记者介绍。

陶艺、舞蹈、钢琴、剪纸、英语、珠算、国际象棋、绘画……幼儿园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好学的房宇贺都报名参加了,书法与绘画则是她坚持至今的爱好,书法作品更是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

房宇贺向本刊记者介绍,她是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书画社成员,也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荣获“心连心 手拉手”上海国际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书法作品特等奖、“彩虹行动计划”系列活动2013年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展三等奖……等等,她的书法作品还曾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览。

“得奖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可以激励自己写得更好,”房宇贺笑着说。十余年的勤奋练习,终有所成,而这一切还是来自喜欢与坚持。

房宇贺说,在“小升初”、初三备战中考的阶段,学业特别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练字。“但我觉得半途而废太可惜了,而且妈妈每次坚持不懈地研墨陪练,也就持续到了今天。”即便有时候无法上书法课,她也会在家勤奋练习,拍照通过微信传给老师,请老师在线指导。

“就像米芾学书故事里所讲的,书法不是简单地下笔成文,而是非常注重行书的间架结构,讲究细节。”房宇贺指着她代表学校赠与美国友好学校而书写的一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作品向记者解释,“在落笔前,需要构思文字结构,哪些空间用来落款、用印、留白,题的字有多大,句中有两个‘者与‘乐,分别用怎样的字体才能更好体现文字内容……”,看似简单的作品,寓意深厚,让人回味无穷。

“有时候还会在一些介绍笔体的APP上查询,选择合适的笔体来运用到我的作品中。”她说,中国文字讲究动静结合,富有变化,这需要反复推敲。

“这个孩子做事是比较认真的”,妈妈笑着说。在高一的时候,房宇贺与几位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演讲社团——Junior Toastmaster Club,“初衷是让自己和同学们敢于讲英语。我之前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希望能改变自己。”她袒露道。

房宇贺向记者介绍,在这个社团活动中,她组织大家每两周挑选一个热门的社会性话题如打车软件、雾霾等,要求同学们以此为题发表2分钟演讲,另有教练计时、Ah count(统计演讲中出现了多少个“啊”)、语法纠正、总体点评。“每次活动结束,她都会与社团的同学总结经验,找到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虽然作业很多,但是每次活动筹备绝不打马虎眼,常常会很晚才睡觉。”妈妈又是心疼又是自豪地说道。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选择这所学校上学,在她身上不断反映出来的闪光点,就是挖掘出了自己的潜力。”妈妈如此感慨选择了上外国际学校就读。

在学校里,房宇贺不仅仅是书法“代言人”,也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课堂上,她认真的品质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志于留学英国的房宇贺在学校里选修了A-Level课程(面向英联邦教育的课程)。课程中不乏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的内容。“像有一门《全球视野》的课程,老师会给一些BBC新闻、VOA新闻作为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头脑风暴,辩证地看待问题。”房宇贺向记者介绍,“一些容易想到的阐述角度我都不会采用,迫使自己多想几个角度去看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时候,我看她绞尽脑汁的样子,就劝她不要想了,她说不行,至少要选择三个视角来思考问题,证明观点。”妈妈说。

在期末考试中,每人需提交两篇独立文章和一篇团队作品,团队作品中不仅有独立的思考,还需要对外的采访。分工、做计划报告、采访、做presentation(陈述报告)……房宇贺在完成考试的同时,经常查阅大量的资料,也对诸多问题有了独立的思考与想法。

最终,在《全球视野》这门课程中,她被评为最佳进步奖。“现在的她,电脑都不离手,需要随时随地地查资料。”妈妈打趣道。

上外附中相对自由、宽松的教育氛围,让妈妈有喜有忧。“每次开家长会,那些外籍老师总是一个劲儿地夸我孩子,但我想知道的是,她还有哪些可以进步的地方。这大概就是中外教育文化差异了,不过,我看到她现在组织能力很强,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到,包容性强,也放心多了。”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第12篇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 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 且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谈谈其中的几种与西方文化中相似但又不同的基本精神:

1. 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众所周知, 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 正如当时的主要思想家所言, 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 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 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 以抵御由于工业社会高度发展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

2.“自然”精神。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 即所谓“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 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而追其根源, 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 (天地) 崇拜, 以天地为生物之本等观念相关联。同时, 自然也是人们吸取美感, 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 进行艺术加工, 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的源泉。这从古代古文物, 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3.“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 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 又能加以消化吸收, 用以丰富自己, 这既是“包容”精神。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 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 严格地说, 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 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 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 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 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当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 从总体上看, 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民俗礼仪、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乃至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 使的当代民众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它们对加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我们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 还有一些消极因素, 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在于:

第一,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的思想道德素质, 有利于激发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第三, 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消除系列社会问题转加教育与当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 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 价值就在于有传统, 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 将使当代青年更有责任感, 更加积极向上。

尤其近几年, 每年都有一些社会极端事例出现, 它们也一直在为当代传统的传承敲响警钟。

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 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的重任, 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 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国民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 促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 要启发青少年一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 强化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 使人民既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 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 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 完善传承形式及内容,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我们应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或系列讲座) ,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流, 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 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例如高校课程的设置中, 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曾经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 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 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是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 正是提高当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 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 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 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 培养人文精神我们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最后, 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在文化建设中, 注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与社会景观相互映衬, 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建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社团, 鼓励大家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形成自觉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氛围;在网络中, 应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社区, 供大家学习、讨论, 或开展师生对话, 充分发挥网络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开展传统节庆及古典诗词朗诵会、民歌会、演讲比赛或辩论会, 吸引更多的阶层参与, 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 尽可能凸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 使人们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 使大家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真正树立崇高的理想, 养成优秀的品质, 塑造健康的人格。

诚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 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在更多的情况下, 又难解难分, 不能截然分开。一个民族的文化, 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 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 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 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 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 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 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 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 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 世界文化加速撞击、交融, 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 对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相应建议。

上一篇:人工耳蜗下一篇:禁毒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