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识范文

2024-07-28

人文通识范文(精选8篇)

人文通识 第1篇

大学英语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作为大学人文通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课程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语言基础课到高级选修课, 无论从课程目标的设定和课程内容的设置都需要与大学人文通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板块形成有效合理的对接。如中山大学在外语通识课程建设方面的目标是利用3到6年时间, 至少建设12门双语或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 每位学生都可以有机会选择不低于3个学分的外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它的博雅学院, 第一学期学生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诗经》、《荷马史诗》、《理想国》等原典阅读[3]。

为适应和推进北京师范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的改革需要, 北师大外文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也进行了相应的跟进, 在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的板块下, 大学英语设立了人文通识选修课, 就开课科目数量和课程类型而言, 都与从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呈现出开课教师人数增多, 开课科目多样, 课程类型丰富诸多变化, 最重要的是加大了人文课程的比重, 丰富了人文通识课程。

1 大学英语选修课开课情况

从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北师大大学英语选修课:

(1) 开课科目数量增加了20门左右的课程, 分别分布在外国文学、西方历史与文明、跨文化交际及语言与艺术板块。

(2) 从前外国文学和西方文明与历史板块是空白, 现在开设了9门课程, 文学课程涵盖英国文学及美国文学的小说、诗歌及理论, 西方历史与文明, 从古希腊古罗马一直到现代美国, 填补了这两个板块的空白。

(3) 跨文化交际板块中增开了6门课程, 跨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 不但扩大的范围, 而且从学科内容上增加了民俗学、人文地理、生活知识等, 大大丰富了这一板块。

(4) 十年前, 提高语言技能的课程较多, 占选修课中的近80%, 近十年里, 这一板块的开课数目增长缓慢, 只增加了5门课程, 足见选修课课程类型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逐步向跟进人文通识教育改革。

2 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变化

不但在开课数量和开课科目上有很大变化, 而且随着人文通识的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选修课教学中, 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发生着变化。

由于采取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而言,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

(1) 随着人文课程比重的增加, 课堂教学模式更倾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采取小组讨论、辩论, 以研究性, 问题性题目为主等适合人文学科教学的模式, 旨在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专题讲座更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 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

(2) 课外活动以阅读为主, 结合课内学习, 组成课外阅读活动小组, 定期活动。阅读材料以经典作品为主, 拓展了学生的人文视野。

(3) 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网络、多媒体、微课、录课等增加了人文学科的趣味性, 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

(4) 严格的大纲撰写要求, 保证了人文课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安排的合理性, 每个板块需要撰写本板块的课程描述, 每门课程需要撰写课程大纲。大纲包括:课程描述、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等项。

(5) 加大教师的教学自由度, 教师可以灵活处理和选择教材, 教师可以自编讲义, 也可选定正式出版教材, 这样更适合人文学科的教学。

3 结语

通识教育关注人文, 自然和社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 同时也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和教化学生的人格的责任。由此,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 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开设外国文学、西方历史与文明、语言与艺术、跨文化交际等西方人文领域的课程, 透过那些反映社会环境、洞彻人性、折射信仰和哲思、书写人生情感等西方人文经典, 了解英美等国家社会文化的发展, 通过辨源析流,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对大学本科教育来说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而大学英语选修课在人文通识课程建设方面的作用, 同样是不可替代的, 必备的。

参考文献

[1]于淑静.国外通识教育人文课程及培养机制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101-106.

[2]刘小枫, 甘阳.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J].开放时代, 2005, 1:4-44

人文通识 第2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人文素养

【基金项目】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教育视域下的中美通识教育课程比较及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3y102)。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5-02

一、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提出的,这种教育要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进行推动,保证发展的和谐从而打好基础开展专业学习,目的就是希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相比起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并不是对某一种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强调,而是更注重全面、和谐并且均衡的发展。

人文教育是一个具体的教育内容,各种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内容都是包括在内的,尤以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为甚。我国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对理工科的发展教育过于看重,没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作用,所以学生也会养成一种错误的意识,过于重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尤其是在对学生道德、价值观、伦理观方面的培养教育课程设置的极为不足,人文教育真正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更好的人文素养。

成立了新中国以后,前苏联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影响,我国也开始出现对专业素质过于重视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情况了,形成了一种非常专业化的“专才教育”模式。如今知识经济不断发展,更加要求人们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专业和人文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必然会进行结合,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必然的发展,才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二、高职进行“通识教育”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一)能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上来

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真正理解高职的培养目标,单纯的认为高职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专业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比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就够了,所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有所偏颇,虽然进行了有效的职业规划却没有人生规划、重点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忽略了心智和人文方面的教育,重物质而轻精神,总而言之就是过于强调培养专业素质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也是一样,以专业课新课程和技能课程为主,人文素质课程的数量很少。

但事实说明企业优先选择的人才往往是那些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能较快适应环境并且在自我表达能力方面优异的人才,这些方面的能力几乎可以说决定了人才的录用情况。但是单一技能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是比较缺乏的,上述能力正是他们的短板。有学者认为,当知识经济占据了主导之后,新兴的服务业会迅速发展起来,改变以往那种“从一而终”的职场模式,谁也不知道在发生了技术革命以后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力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知识,所以最好不是面对某一种具体岗位进行训练,这样会显得过于狭隘,而是应该提供给学生能与世界变化相适应的教育。所以说单一的技能培养模式不仅会对学生首次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不利于其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变化,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二)与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相符合

高职教育同所有的教育一样,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对其人格进行完善,所以国务院早就指出高等教育要重点对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使大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获得更高的科学素质,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不仅要将学生必须的文化知识传授给他们,还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并且有能力与职业的变化相适应。这里更加强调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突出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需求有足够的关注,必须要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的知识的完整性,并且对其人格进行健全,保证学生技术和文化双不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都非常良好,技术方面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人文方面有足够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这样的学生不仅可以去追求并且胜任那些已有的职业和岗位,还可以创造未来的职业和岗位。否则教育只能培养出为技术团体服务的工具,是没有自己的精神的。

(三)提高中华民族素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不管是帮助社会进步还是振兴民族,高素质的公民都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比起普通高校来说高职生的人数更多,所以高职学生的素质可以说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不断发展进步的经济和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在技术方面要娴熟,而且要做到社会和自我的和谐。足够敬业的进行工作,具有热情向上的良好精神并且善于团队合作;在生活中也能做到与人为善,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安静且充实的内心。想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状态,离不开文化的长期熏陶和个人的修炼。人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就是通过人文素养所体现出来的,这也是社会教育的结果,所以对高职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必须要加强的,学生要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优秀文化的学习,并且进行精神营养的吸收,从而创造出和谐的自我。

三、同时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正确认识“人文”的内涵

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都不是人文素养的本质,而是人格以及气质等方面,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主要依靠后天的人文教育而形成。所以高职院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这些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然后通过知识传授、行文影响、环境熏陶以及自我感物等方式来内化这些人文科学基本知识,成为人格和气质、修养等,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内在品格。使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是其基本的目的所在,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对人格进行完善,真正成为一个有智慧和修养的人。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时候,教师的素养和意识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一个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心态的教师会更加正确的引导学生,所以学校首先应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然后才能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第一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责任感,足够爱岗敬业,并且能够发挥榜样的作用;要善于使用严谨且科学的态度对学生的创造精神进行培养和锻炼。其二是保证教育思维方式的灵活和机智,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三是知识结构一定要宽泛,不仅要做好专业课教学,还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三)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入专业教育中

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展的“通识教育”和高职院校中进行的人文教育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职业院校存在一个情况就是学制短,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还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实践能力,没有太多的课时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所以必须要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各种创新活动以及应用技术的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更协调的发展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秋梅,黄星君.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案例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86-90,95.

作者简介: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人文价值观导向 第3篇

1 通识教育理念的修正作用

1.1 高等教育理念现存问题

应当说, 高等教育在其多年的演化和发展中逐渐表现出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个特点, 而且其功利性有超越非功利性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初衷是为学历、工作、前途等特质因素所左右。而为迎合社会进步发展出现的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需要, 高等教育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职业性的专门教育这种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教书与育人的分裂, 过分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获取而忽视了人类自身特性, 忽视培养学生在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的能力, 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现实存在和终极价值的发展。这违背了现代大学成立的初衷。

1.2 通识教育的修正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提出的最初, 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人文主义的倡导者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 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他的这一思想被著名教育学家,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运用于通识教育。赫钦斯还指出通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年轻人为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所必需的习惯、观念和技能。因此正规的制度化的普通教育是为年轻人终身的自我教育作准备的。通识教育的这一理念无疑会对现存的教育观念起到很好的修正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关注的是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以及从相互关联的事物中分析、综合、提取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它是对专门教育的进一步补充和修正。通识教育理念不仅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更关注培养学生对这些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文化思想和探索精神的领会, 以期接受这些囊括了人类在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中的伟大成果对于其心灵和智慧的启迪作用,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2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2.1 英语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

通识教育不可或缺部分的大学英语教育也在模糊其工具性而突显其文化性。通识教育中, 语言不仅一种交流工具, 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 它更应是一种文化载体,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它兼容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外语学科也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外语学习在传承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早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工作小组在2006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已被指出:外语应该是同识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外语学习去了解他国文化, 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相似和不同;通过到国外选课的途径去学习他国的语言、文化和思想将对学生在知识、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玉祥) 外语学习的这一功能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满足学生获得交流所需的语言技能之余, 应该也能够通过其承载的人文学科知识课程体系获得多元文化素养, 并具备良好思辨能力, 最后成为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2.2 核心内容承载人文价值观

通识英语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以实现语言习得和文化获取的平衡”, 其目标是“不但要培养高校学生的语言技能, 还要教授人文知识、传播国际文化” (王哲) 。正如一些学者提出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灵魂, 民族文化又必然顽强地存在于课程之中。 (周莹) 而文化教学的理论体系主要以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观念来支撑。胡文仲 (2004) 指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 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它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 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 (Kluckhohn) 。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在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同时不容忽视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可以说,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核心, 这一点也可以从英语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中体现出来。国内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广泛借鉴的哈佛大学等美国各名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涉及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与外国文化领域等五大领域。就国内各大高校英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而言, 不管是欧洲文化入门、希腊罗马神话、学术阅读与写作等非英语源内容, 或是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西方礼仪文化、圣经文化等英语源的内容, 无一不在弱化英语课程的技能性而强化其文化与价值核心导向性质。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根本和基础, 是高校各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 这些课程的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观导向成为培养人才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有效途径, 也将对于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形成从而内化人的固定品质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2.3 批判性思维引导价值观形成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重点之一。人们在一生当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也经常面临是与非的判断, 如正义与情感,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对公众的诚实与对个人的忠诚等。这些选择与判断发生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有学习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人在面临道德与价值取舍时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诚然, 我们不能把道德与价值的辨析能力等同于道德与价值的自觉选择, 因为“道德与价值的选择需要选择的勇气以及对自己、对社会的负责精神。然而, 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与价值的判断力, 其道德与价值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的” (刘玉祥) 。美国各大名校在开设通识课程时, 或以独立课程、或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通识教育。批判性思维也是我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改革所关注的一项技能, 因为这项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英语承载的各国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文学、音乐等方面课程内容得以实现, 这些古今人类智慧精髓和文化宝藏凝聚着人类追求真理的成果, 是学生得以实现思辨能力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学习这些文化知识, 获得一定的文化分析方法和文化研究视角, 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最终实现思辨能力。可以说, 弱化了工具性而突显其文化性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 在给予学生专业所需的知识以外, 会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弥补学科外知识的欠缺,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更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学生在具备合理知识技能和结构基础之上, 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会如何做人,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 传统文化消除文化交流的消极影响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既然在弱化英语的工具性而强化它的文化性, 就应当充分发挥外语的双向交流作用。文化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输入的同时也需输出。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过去大学英语改革过分注重单向的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与输入, 过分强调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作用, 导致了文化交流中的“逆差”, 更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这些令高校学生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 正如希尔斯指出的:“如果剥夺掉人们所具有的传统, 他们便没有物质资源, 也没有知识才能、道德力量和眼光来提供在世界中建设家园所需要的东西。”因此, 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改革还兼具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 应当用英语开设类似“认识中国”“人与环境”“中国当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茶文化”等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类课程。这不仅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敏感度、实现文化认同、有效消除外来文化负面影响的需要, 更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由此, 高校才能培养合格人才, 让其掌握成为合格公民和真正的人应掌握的更为宽泛的知识, 最终实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2.5 文化反哺推动人文价值观形成

如果说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上体现的是人才培养实施体系层面上的保证, 那么师资力量的建设则是在保障体系层面上做了保证。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是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从模式到内容的转变的转折点, 也是大学外语教师从语言技能教师到外语通识教育实践者的转变 (王哲) 。这一转变体现了文化反哺的价值导向作用。文化反哺核心要义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反过来对施教者产生影响, 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外在转向内容, 高校英语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 “现在的英语教师不但要满足“网络+文体+课堂”的信息化外语教学的要求, 还要面临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需求推广的通识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任务。” (王哲) 因此, 高校教师亟须立足于通识教育的相关师资培训, 使得自身具备相关的多元文化视野和多种价值体系评价能力, 这是另种意义上的文化反哺。这种文化反哺促使高校教师在具备上好语言技能课的同时, 还必须致力于人文性、文化课程的开发, 以确保自己所开设课程的竞争力。“身处转型期的教师要想把自己做大做强, 必定要寻找方向定标定位, 使自己在语言工具性教学基础上加强人文教育性, 包括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教学方法的思维导向, 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 (夏纪梅)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这一特点更加突显教师的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 作为世界文化的载体, 凝聚各国文化精髓为精神食粮, 在培养人才时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因此, 在呼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使各层次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的同时, 也契合了《纲要》提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导向, 将给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起协调作用。

摘要:高等教育在其多年的发展和演化中逐渐表现出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个特点, 而且其功利性有超越非功利性的趋势。这一趋势既和高等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也不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通识教育理念正可以修正这一问题, 作为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培养新时期综合人才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大学英语,人文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11.

[2]王哲, 李军军.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9.

[3]刘玉祥.美国通识教育点滴[J].大学, 2010, 3.

[4]Kluckhohn C, Kelly D.The Concept of Culture[Z].Linton R.The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5.

[5]胡文仲.跨文化的屏障一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人文通识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健康心态,人文精神

据调查, 自1999年以来, 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逐年有所上升, 此类偶发的大学生犯罪现象, 如警钟长鸣, 催促高校在当前通识教育体系下加强和完善人文精神构建工作, 加大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力度。

一、通识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才能造就富于人文精神的大学生

众所周知,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 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兴衰, 肩负着培养敢于拼搏、乐于奉献、有力量、有智慧、闪耀人性光辉的和谐人才的重任。不容置疑, 我国高等教育几十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这样优秀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我们也看到, 在现今的高等教育中, 人文与科学的不协调发展依然存在。早在1948年, 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做的《半个人的时代》报告中就批评过, “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爱因斯坦也说过, “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大学的目的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方式, 而不在于培养科技机器、科技奴隶, 是“给所有人奠定共同的基础”, 使“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古典文化的种种范例能够成功地把自由的原则注入年轻人的心灵, 激发他们最活跃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尚、慷慨的行为。”科学技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日益强大的工具理性, 却无法提供价值理性, 即无法满足人类对伦理规范、道德规范以及终极关怀层面的需求, 而价值理性内容的培养必然倚重于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科学知识侧重于求真, 人文知识侧重于求善、求美, 只有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才能构成人类知识的整体。我们的高等教育, 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 才能为社会输送真正合格有用的人才。

2. 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儒学文化的国家。人是儒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 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文化以人为宇宙的中心, “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三才, 以人为本、推崇“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和而不同”等等思想。在我们今天社会生活中, 人文主义精神它表现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生命的关爱、爱惜、敬畏、尊重乃至责任, 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 是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照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观照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尊重每个人的独立认知和自主选择, 从根本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 以及人间关爱、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促使个体正确的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只有人文精神充盈的人, 才能在生命旅途中, 克服困难, 激情满怀地完成生命的成功过渡, 而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人, 往往迷失在膨胀的自我之中, 迷失在生命的路途中。上述的某些犯罪的生命个体, 虽然正身处文化教育的中心接受高等教育, 或许他们获得了丰富而高深的专业科学知识, 但却因没有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礼而缺乏社会责任感, 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虽然四肢健全, 却有着残缺的灵魂, 是缺陷的生命, 畸形的人。

3. 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华中地区召开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各个高校进行“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工作的要求, 这个要求实质上就是针对高校人文教育这一薄弱环节而提出的。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识教育一词最早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的。1918年, 通识教育的先行者米克尔·约翰 (A.Meikle John) 在阿默斯特学院课程改革中指出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学生对美国文化能够总体把握, 使学生感触和体会深受文化影响的心智运行过程[6]。1984年4月5日在我国台湾颁发的《大学通识科目实施要点》标志着通识教育在我国台湾全面实施[7]。通识教育在当今我国, 具有以下含义:它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 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又称全人) , 即具备远大眼光、健康人格和优美情感的人, 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 就是每个学生, 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接受的那种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设计都要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 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由此看来, 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重视学生的心智训练, 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一种合理的教育模式, 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力保证。

二、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

1. 学校重视程度不高, 学生缺乏有力约束

从1995年至今, 我国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近20年了, 但许多高校基本上还处于小范围试点阶段。分析各个高校进行情况可以发现, 我们对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还认识不足, 许多大学生、甚至高校教职工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通识教育,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也有许多模糊之处, 实际操作过程还流于形式, 没有将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课程, 而是把它看成是学生在主课程以外的“知识扩大”、“兴趣扩大”、“能力扩大”, 片面追求通选课程的范围和数量, 似乎可供选择的通选课门数越多, 越齐全, 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在课程安排上许多高校通识课程往往以大课的形式, 由学生自行决定去或不去“欣赏”, 没有规范有力的约束机制和检查标准、成绩也往往记入选修学分。

2. 师资力量缺乏, 学生受益有限

由于延续了几十年的中国高校教育模式, 各个高校几乎没有专职的通识课程教师, 至今还有许多高校是临时抽调教学人员担任不属于他研究专业或研究方向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没有多少热情在这种“大课”或“选修”课上下深工夫, 不肯花时间认真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法, 教学形式枯燥单一, 概念化、形式化较为严重。

3. 学生急功近利, 无心历练人文素质

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 某些学生被“IT精英年薪10万”、“北京高科技高管年薪60万”这类媒体宣传鼓惑得蠢蠢欲动, 心理狂躁, 毫无恒心, 学习急躁、毫无安心, 讲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 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英语、新闻传播、财经、法律和计算机信息这些“热门”学科, 少了追求科学文化本身的热忱, 甚至于很难寻觅到一颗潜心学问的平常心, 对历练人文精神的“冷门”学科缺乏热情, 无时间、无精力在大学这个人生最佳学习宝地和最佳学习时机中钻研枯燥的学问、培养完整人格。由此可见, 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与培养。

三、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当前通识教育中所凸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力度和深度的。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我们更应该在通识教育这个有利环境下, 进一步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

1. 加大对通识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课程标准制定, 有效保障人文精神培养

通识教育是直接为人文教育服务的, 重视通识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学校各级部门要研究通识教育工作的方法、形式、核心内容、关键问题, 认真协调, 合理地将通识教育的课程作为本科生主要课程而不是纯粹的附加课程, 安排制定严格的教学要求、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以使学生在严格有力的约束下有更充足的时间、花更多的功夫获得比较系统、规范、有效的人文精神熏陶, 这样才能使他们夯实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双重根基, 行进在人生路途上。

2. 加大对通识教育宣传的力度, 促进人文精神培养。

首先要在广大学校各级部门、教师和大学生中广为宣传为什么要在当前抓好通识教育工作、抓好通识教育与学生的人格精神、生命意义、幸福感、成就感、归宿感、责任感有何密切关系等等, 以便在社会、学生家庭、社区、学校形成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风气, 促进人文精神培养的全面推进。

3. 开设丰富而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各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都能比较全面考虑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如美国的卡耐基教学促进会前主席博耶在他的《美国的大学教育》中提出了7个领域:语文、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伦理、自然、自我认识。孔子学院也遍布世界许多著名高校。我国各个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也应该从培养学生完整人格进行设置, 比如开设中国历史、外国历史课程, 培养大学生思考人类命运的习惯和见识, 承担起民族文化精神继承和创新、兴旺与复兴的神圣使命;开设哲学课程, 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和逻辑的能力, 开设文化艺术课程,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和良好的审美能力;开设自然课程,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有限资源、节约能源、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能力和改造自然的;开设道德伦理课程, 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分辨是非、辨明真善美的能力, 开设自我教育, 教育大学生明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明白自己对他人和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 明白尊重、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权利和义务, 拥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 学会享受生命时光、获得幸福快乐的能力, 等等。不仅如此, 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 诸如儒家的“仁”、“义”、“礼”、“智”、“恕”、“孝”、“忠”等核心思想, 曾经塑造了无数社会精英的崇高灵魂, 构建了无数社会巨人的高尚人格, 当前我们的人文精神教育更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人类遗产, 塑造大学的精神品格, 增加人生的厚重感和归宿感, 培养大学生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豁达的胸襟。

4. 搭建横向纵向的通识教育平台,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1) 在横向平台上的多方位培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应贯彻在通识教育课程中, 还要渗透在占据学生60%以上的专业课教学中, 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许多部门和环节。要做到第一课堂为主, 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密切配合协作。培养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改变单一、枯燥的授课形式, 采取授课、讨论、问卷、大班、小班相结合、课堂授课与社会采访、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这里特别要鼓励学生从课外活动中汲取人生有用的东西,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 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我们要尽量引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洞察事理, 用心思考, 激发创新精神, 增强生存能力。

除了由教师开设通识课程, 学生处、学校团委、图书馆等教育、文化部门也应该主动参与人文精神培养工作, 开设多种讲座、演讲, 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等。当前, 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定期开设的“文化讲坛”就是能成功浸润学生心灵的通识教育大课堂。

(2) 在纵向领域上的多层次培养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谐的、完整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人, 这决定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延续、漫长的历练人的工程。人文精神的形成, 需要多年人文素养的渗透和浸染, 不是开设一次、几次、或一个、两个学期通识课程就能了事的工作。首先, 通识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之中, 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其次, 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不能仅仅满足“授过课了”, 还应该有激起学生提升素养的内在冲动的效果,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将教化内容化为伴随学生每一步成长的精神财富, 构成学生未来人生中的一种力量、气质和内在魅力。再次, 通识教育的教师也应该有持续性, 最好安排有从事这份工作的热情、有丰厚的文化积累的教师持续担任这份重要工作, 加强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教育, 改变许多高校无专职通识教育课程授课老师的现状。

(3) 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温润作用, 完善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不仅肩负起培养健康人格的使命, 还担负起拯救缺失灵魂的重任。当代的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 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 备受宠爱, 是“被”应试教育的一代, 加之我国学生从高中起就进行文理分科, 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很少, 而他们又处在社会高度发达、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 面对就业、经济等压力, 自强不息的少了, 不堪一击的多了, 关爱社会少了, 愤世嫉俗多了;自我成就感少了, 自卑落魄感多了。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导致有些人不太会正确处理发生在身边的大小矛盾, 容易采取偏激、冲动的方式, 犯下追悔莫及的错误。学校人文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健全和有效利用心理咨询中心, 关注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思想矛盾, 及时掌握, 主动加以疏导。有针对性地给这些封闭、自卑的心灵播洒阳光, 驱散阴影, 让他们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坚强, 少一些脆弱;多一些责任感, 少一些排斥感;多一些成就感, 少一些自卑感, 尽量防止心灵疾患扭曲他们的心灵, 还他们一个健康、亮丽的人生!、

大学的人文精神培养是一项重要、紧迫和长期的工作, 高等学校应该不懈努力, 用人文精神照亮学生前程, 将更多迷茫、脆弱、盲目的灵魂训练成有思想并用思想驾驭人生的坚强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璞.赵磊浅述当前中国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新特点[J].法制与经济, 2011 (1) .

[2]李德.当代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与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 2002, VOL19 (2) :123-126.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8.

[4]Rudolph F. (1977) .Curriculum:A History of Amerci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M]..San Francise:Jossy-bass Pulishers, Pp348, 72.

[5]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3, 223.

[6]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92.

[7][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人文通识 第5篇

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有学者抱怨说:“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 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对“通识教育”概念的多种认识, 严重影响着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实施策略和有效途径, 严重影响高校通识教育的质量。因此, 有必要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甄别, 寻找能够被大家接受, 适合我国国情的贴切的表述。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又称全人) , 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 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 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 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 术有专攻, 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 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 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 (即什么都知道) , 而是贯通的“通”, 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 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 收集资料, 与人交流合作, 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在众多概念中, 笔者认为下列两个概念应该能够具有代表性。

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说:“通识教育, 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 主旨在个人整体健全发展, 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 提炼对情绪的反应, 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概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理解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指非专业性教育的部分, 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它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教育, 也是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

第二, 从通识教育的目的理解, 通识教育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 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 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立志的和谐发展等。

第三, 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理解,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总之, 通识教育没有绝对权威的定义, 笔者认为李曼丽的表述比较客观、全面, 也适合我国国情。纵观各种概念, 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来说, 通识教育就是除专业之外的教育, 是培养有理想、守纪律、能做事、会做人、有教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 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 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 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 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 将信念转化为情感, 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52年, 我国进行了大学院系调整并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 本科教育曾一度以专才教育为主导, 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受到普遍忽视。这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合理性, 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风气和时代价值取向带来了偏失和问题。部门办学, 学科分隔, 重理轻文, 专业先行、技术至上, 科学主义等现象和观点一度造成知识的盲点, 认识上的误区, 价值观的错位, 甚至理想的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 造成了理想主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功利主义, 并导致了拜金主义、机会主义、急功近利、技术至上的思潮大行其道。于是, 1995年, 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并在北大、清华等53所院校进行试点。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出《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1998]2号文件) , 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 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施的途径和方式有: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第一课堂) , 开展课外讲座、名著阅读、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等文化活动 (通称“第二课堂”) ,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精神, 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建设, 各种社会实践等。在试点工作的推动下, 一时全国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风起云涌。《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2004年教育部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欧、美、日等国移植过来的, 中国引进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近代中国因军事、文化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困局。因此, 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20世纪60年代已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到20世纪90年代, 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够的, 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知识的创新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创新人才的培养, 就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 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我国教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 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家对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 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 文化素质教育都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对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同点

(一)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同点

1.两者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 也可以说, 着眼于人, “以人为本”, 这是两者基本的相同之处。当今世界主流的通识教育, 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 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 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人的素质这一弊端的。

2.两者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 以学科知识为基点, 重点突出学科的方法和价值。

3.两者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造就具备远大目光、融通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的人才为追求目标。

(二)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1.两者产生的教育思想背景和各自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如前所述,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头在古希腊, 在欧洲;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是技术教育进入大学, 导致大学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而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文理教育的基础上的, 同时, 专业教育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和知识整体性的分裂。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上首先是继承了中国教育思想中的两大精髓:第一, 在教育本身, 高度重视人文教育, 重视“做人”教育、重视“在明明德”的教育。第二, 在哲学思想方面, 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有着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行动, 即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的传统, 素质被视为更基础、更重要的教育目标, 追求对客观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主客一体”。

2.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 它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构架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 (如开设相关课程, 提出相关的学习和实践要求) , 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但更为重要的是, 它更具弥散性, 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3.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吸取, 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通识教育并不简单就是一般的知识教育 (这在中西方的通识教育实践中都可以找到显例) 。它的特点正在于“通”字———通识教育强调文理会通和古今中外会通;而知识和素质的差别, 不应该导致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立, 两者可以合而不同, 相互促进。因为, 知识与素质固然不同, 但较全面知识的深度学习和自主掌握是文化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 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 或者一个文化知识不健全、不扎实的人会有较高的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 正是此教育目标使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成为必须和可能。因为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文理通识教育, 并以此为渠道奠定全体学生的共同的人文、科学和精神价值基础。贯彻文化素质育人理念的通识教育课程将会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更加广阔和坚实的平台。如果我们能从制度和规划上通过纲目明晰, 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方法到位的通识教育课程将文化素质教育牢牢地置于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 增加投入, 从严设计, 从严要求,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声誉就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就能够相得益彰, 双双获得新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四、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 知识与素质固然不同, 但较全面知识的深度学习和自主掌握是文化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 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 或者一个文化知识不健全、不扎实的人会有较高的素质。第二, 当我们断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本质区别的时候, 尤其是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层面, 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里说的通识教育是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如果从‘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来理解和要求通识教育”, 那么,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是否“就可找到本质意义上的共同点”?第三, 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 正是此教育目标使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成为必须和可能, 因为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文理通识教育, 并以此为渠道奠定全体学生的共同的人文、科学和精神价值基础。文化素质教育走到今天, 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这三个主要实施渠道中, 课堂教学是最薄弱的环节和难题, 而贯彻文化素质育人理念的通识教育课程将会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更加广阔和坚实的平台。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缺少深刻的认识, 以及制度管理层面和激励措施上的不健全、不完善, 人们对以文化素质教育冠名的选修课程另眼相看, 如果我们能从制度和规划管理上通过纲目明晰, 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方法到位的通识教育课程将文化素质教育牢牢地置于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 增加投入, 从严设计, 从严要求,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营养卫生课声誉就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就能够相得益彰, 双双获得新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乐舟.试论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8 (3) .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人文通识 第6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出台, 全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开展大学英语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他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 也不立足于需求, 而是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以及道德水平, 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及人文精神的凸显和医患矛盾的日益突出, 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该具有社会、伦理、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目前地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形式单一, 课程设置面窄, 大学英语课程由于其本身的课程属性, 作为所有本科生都必修的一门课, 其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情合理的,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特殊性, 也极有可能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急先锋, 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 兼具教授人文知识、传播国际文化的功能, 语言不仅成为获取信息、达到交际目的的工具, 还兼具丰富的人文性。医学生通过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既能显性课程教育, 又能隐形文化浸润, 不仅改善了专业与通识教育的单一模式, 同时拓展了医学生的知识范围、认知视野, 从而增强其对医学专业的热爱。

2“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内涵

外语通识教育, 是指以外语尤其是国际通用语英语为媒介开展的通识教育, 以区别于中文为媒介语言的通识教育, 即将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通用基础英语 (EGP) 、专门用途英语 (ESP) 和通识教育类英语 (EGE) 三个类别, 当前的基础英语教学已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 大学英语通识类课程正是对其最好的拓展和补充, 就当前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 介绍世界多元文化, 倡导人类和平与文明, 应该成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外语教学从模式到内容的重大转变, 也是英语教师从语言技能到通识教师实践者的转变。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将英语语言学习与英语国家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 来塑造和培养不仅具有英语语言能力, 而且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人才。

总结过去的经验, 之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多只停留在教学结构、教学框架或是教学硬件的改变, 英语教学应该增加其课程内涵, 尤其是文化内涵, 英语不仅是一种工具, 也应该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特点。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语言必须要承载信息、思想或是情感等诸多的方面, 其目的也是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价值判断力的青年人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开展, 大学生视野的扩大以及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建立, 必将内化其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有一定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创新型人才, 这才是通识教育赋予大学英语的重要使命。

3 医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提倡医学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医学逐步发展成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大多医疗服务缺乏人文关怀意识, 医患矛盾突出, 医患纠纷逐年提高, 严重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因此增强医务人员的关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必须要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的提升开始, 医学教育对此应责无旁贷。

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件东西能治病, 一是药物, 二是语言。”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和人文服务知晓度甚低, 医学生多数只重视医学知识的获取,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及重视度明显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加之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以及医学生专业课繁重等多方面的原因, 医学院校内的通识人文教育范围窄, 教学形式单一, 这同样也是医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一大原因。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提高关怀能力, 需要讲授必要的人文学科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内涵。目前, 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医学院校虽然课程总量大, 但存在专业课多, “通识教育”少, 选修课的比例也偏低, 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也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体系, 这些都直接导致医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 兴趣缺乏, 学习效果不理想, 人文素养能力低下。

4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实施途径

(1)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关系

医学生人文素养可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基础性人文素养, 即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 以文学、历史、社会、艺术等课程为传播载体, 旨在将医学生培养为文化品位高雅、道德情操高尚、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从而领悟医学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特殊性人文素养, 借助医学史、医学哲学等学科, 用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方法论和知识论, 强化医学生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珍爱生命、一心赴救等职业意识。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课程也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随着教育国际化, 学科交叉化的总体趋势,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最终职业发展、综合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较大的阻碍。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们必须对其课程设置和内容加以改变和补充, 基础英语、通识英语、专业英语三驾马车应并驾齐驱, 而其中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作为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发展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结合专业特色,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英语核心课程, 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 其教学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且让学生在国际视野下了解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精髓, 贯通不同领域的知识, 突破学科壁垒, 发现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 融会贯通, 思辨统一, 真正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 知性统一, 人格高尚。

(2) 为促进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首先应构建以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即以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拓展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设计, 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经验, 突出本校特征, 开设符合专业特色又相对独立的课程。目前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医学与外语相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 如:西方医学史、医学与文学、医学与艺术、医学与影视等。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且通过英语此种媒介来传递, 增加了学生兴趣, 有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为确立合适的课程体系, 鉴于英语语言的特殊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 以保证教学效率和效果。第三为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应提高“通识类英语课程”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 让学生根据专业兴趣、爱好和科学修养进行选修, 同时加强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 完善英语学习网页和自主学习中心资源库, 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完美结合, 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相关评价、自主学习、交流反馈系统, 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通识类英语教学相关资源, 以此丰富第二课堂, 增加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氛围,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课堂实践的有效延伸。最后是要解决通识教育师资问题, 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加大经费投入, 鼓励教师开设通识类英语课程, 对于愿意承担和开设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教师, 依托省、校相关项目, 学院应专门拿出专项资金组建项目组, 建设一支既能胜任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同时兼具医学人文交叉学科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结合当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 阐述了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关系、必要性以及实施途径。由于当前的基础英语教学已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 医学其自身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必须要得到较大的提高。当前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能力普遍偏低, 既偏离了职业内涵, 也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 更难以适应当下的工作要求, 语言和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 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 革新了教学模式, 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也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医德高尚、创新意识强的卓越医学人才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医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坚林, 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话教学, 2011 (1) :3-8.

[2]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5) .

[3]贺加, 罗长坤, 黄建军.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 .

[4]金仕琼, 李忠, 彭雷, 刘学年, 雷淑媛.医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 2012 (1) .

[5]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4) .

[6]王哲, 李军军.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5) .

[7]吴泽兵, 王前强.谈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创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 (1) .

[8]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6) .

人文通识 第7篇

关于“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博雅教育”, 有学者认为, 西方院校中的“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不是最早出现的, 最早提到的类似观念是“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 现在翻译成“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1];也有研究者认为,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 “自由教育最初是排斥那些‘形而下’的具有职业教育内涵的教育的, 是针对贵族子弟的自由七艺教育, 内涵不断发展。而通识教育最初就包括强调职业训练的内容和心灵的培养。自由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总体, 注重的是对个体自由心智 (Free Mind) 的启发与能力的培养, 因此专业教育中也同样可以体现心智教育理念和要求, 可以把通识教育看作自由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2]。后者通过对两个概念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有助于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知识一般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 “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 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 这是通识教育的精神”[1]。虽然各类知识对于培养健全的人都是必要的, 但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却都出现过偏重某一类知识的现象, 工业时代之前重视哲学、神学等人文学科, 工业时代转而重视理工科知识。当发现科技高速发展不能解决精神匮乏、道德缺失、心灵空虚等问题时, 又开始重视人文知识的价值。

人文学科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在美国学界, “人文学科尤指一思想方法, 学术范畴。人文学科之科目从经典著作研究到分析当代问题不等;研究方法包括个别的学科研究及综合科际研究两方面。人文学科包括 (但不限于) :历史、哲学、语言、语言学、文学、考古学、法学、文艺批评与历史、伦理、比较宗教, 以及以历史和哲学方法为研究进路之社会科学;而最后一类则包括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及其他关注问题之‘质’及价值多于关注其研究方法之科目”[4]。美国人文学科国家基金会对人文学科内涵的这一看法, 代表了当代美国对人文学科的认识。人文学科的范围较广, 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语言、哲学、宗教等人文学科, 甚至包括使用人文学科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等。人文学科通识教育的内容是随着通识教育观念的演化而发展的。在自由教育早期, 提倡的是七艺, 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里的文法、修辞、逻辑和音乐, 属于人文类内容。1829年, 美国学者帕卡德提出,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应该修读古典语文、文学等公共课程, 并称之为通识教育[5]。很明显, 古典语文和文学是典型的人文学科课程。1943年, 哈佛大学的James Bryant Conant基于对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社会定位、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任命了一个“自由社会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委员会, 对通识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历时两年形成了名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的报告。该报告提出,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即具备有效思考、清晰的沟通思想、做适当明确的判断和辨识普遍性价值等四种能力的人。在该报告规定的大学毕业最低修读的16科中, 通识教育占6科, 人文、社会和自然等三大领域中的每个领域最少占这6科中的一科。其中, 人文领域必须选修“文学经典名著” (Great Texts of Literature) 。此外,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文学、美术、哲学、音乐等。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第二个时期始于博克 (Derek Bok) 校长。他认为, 通识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获取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在他的支持下, 1974年, 哈佛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 (Henry Rosovsk) 组成7人工作小组, 对大学教育进行全面研究。其研究报告即《核心课程报告》, 主张用核心课程代替原来的通识课程。该计划试行4年后, 于1982年在全校施行。该报告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和外国文学等五类。这些课程目标是方法论的掌握和共同价值观的培养, 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学科交叉, 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写作以及批判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 哈佛大学不断丰富调、整通识课程的内容, 人文类课程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哈佛1994-1995核心课程目录》中, 人文类课程主要有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以历史研究课程为例, 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 是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发展用历史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课程设置上分为两类:一类为世界性重大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发展过程, 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另一类为全球重大历史事件细节的分析,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有助于学生认知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6]。

2002年10月, 哈佛大学启动了自1978年以来最大、最全面的本科课程改革, 历时5年。2007年5月15日, 表决通过了新的改革方案。这一方案以《通识教育工作小组报告》为名发布。其主要思路为:重视国际化, 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敏锐的世界公民;注重文理科通识教育;鼓励相同学科交融;强调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固有分隔, 强调校内合作互动[7]。该报告提出了通识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为学生参与今后的公共生活做准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使学生批判地、建设性地应对变化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理解力。为达成这些目标, 报告规划了艺术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诸社会、世界中的美国等八个通识教育领域的课程[8]。哈佛大学的特别工作小组在初步报告发布后, 广泛征求师生意见, 不断修订, 形成最终报告。在此前的核心课程阶段, 即1978年以来的30年时间中, 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中人文课程的比例一直很高, 是通识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见下表) [9]。

该表统计了哈佛大学三个学年通识课程中各领域课程的比例。如1994-1995学年, 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等三个类别的人文课程占全部课程的近70%, 而自然科学类仅占16.99%;2001-2002学年、2002-2003学年、人文类课程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但也达到了60%。由此可见, 哈佛大学对人文类课程非常重视, 人文类课程对于实现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2007年的最终报告中, 人文类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文学艺术, 主要内容为阅读文学著作、宗教典籍, 以及电影电视、音乐、绘画、舞蹈等的研究;二是文化与信仰, 包括翻译学、审美体验、经典著作的形成等。芝加哥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美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被称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里程碑。其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两部分构成, 人文领域包括人文课程 (Humanities) 、艺术课程 (Art) 和文明研究 (Civilization Studies) 等三个类别。历史、文学和哲学是人文课程的主要内容, 艺术课程包括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等;文明研究课程以世界各国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为主, 范围广泛。不仅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非常重视人文类通识课程, 其他处于领先地位的高校大多如此。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晚, 一直处于学习、借鉴和探索之中。不但名称有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博雅教育等, 课程内容和目标也不尽相同, 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环境下对通识教育大目标的追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育在制度的层面上可以说就已经告别了悠久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华‘通’、‘融’、‘达’的教育传统, 也告别了民国时期移植的欧美博雅教育传统, 步入了反映专业化教育意图的前苏联高等教育轨道”[10]。现在,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育制度与理想之间差距巨大。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 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鲜明,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 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引导全国各级各类高校未来发展的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规划, 多次强调“质量”, 因为高等教育肩负国家的希望, 对接社会的需求。规划强调, 未来10年要有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它们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标准。规划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借鉴国外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由之路。国家教育规划提出目标后, 关键在于高等学校如何实行, 采用什么方式、通过何种教育制度改革措施来实现既定目标, 以及在借鉴国外经验时, 如何借鉴, 怎样对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所有问题的落脚点都是教学改革, 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识教育的改革。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 国内高教界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已经达成共识, 但在如何根据国情实施通识教育方面还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 而在于人文领域的课程是以我为主, 还是以西方为主, 即人文经典是以西方为参照, 还是以中国人文经典为基础。这个争论似乎又回到了近代中国的中学西学之争, 引起知识精英的热议, 只不过这些争论局限于高校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以及少数社会学者的较小范围。在讨论中, 学者之间的分歧落实到具体人文类通识课程设计上, 中国文化经典处于何种地位, 占有多大比例, 西方文化经典又处于何种地位, 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如何。毫无疑问, 未来人才培养一定是国际化的, 但国际化不等同于西方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形容艺术作品的话, 也同样适用于民族文化。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熟知中华文化, 本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有悠久的历史, 众多举世公认的经典, 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理应成为人文类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近现代, 我国在科技等方面有所落后, 但不能就此否定本民族的文化。缺乏文化自信的民族很难有独特的创造力, 也很难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要想融入世界, 培养国际化人才, 仅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远远不够, 必须有开阔的胸怀, 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各国的人文精华都应该是通识课程的内容。以哈佛大学人文通识课程为例, 1996-1997学年开设的19门外国文化课程, 在全部152门课程中占12.5%, 包括“当代中东的思想与变迁”、“权力与宗教:西班牙语系文学中的人物冲突”、“从1923年至今法国的电影与文化”、“法国社会的讽刺幽默”、“德国文化:从Kaiser时代到纳粹时期”、“东亚的工业化进程”、“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与文化”、“通过文化锻造民族:德国从路德到康德以及后康德时期”、“南美文明”、“近东古代文化遗产”、“加勒比群落:社会经济变迁与文化适应”、“东欧犹太人生活”、“东亚文化的传统和变革:中国”等。从这些课程的名称可知, 大学在选择课程时是以世界各国历史为考察对象的, 并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国家, 也不会狭隘地以本国的历史为主。其他人文领域课程也是都把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经典作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从学生的立场来看, 他们面对整个世界的优秀文化, 领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 比较其思想、习俗、发展历史, 从而在更加广阔的知识背景下从事专业学习。这有助于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从容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 从而更加有效地从事各自的工作。只有储备了世界各国文明的学生, 才能称为国际化人才, 这无疑也是中国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完成的事业。

摘要:英、美等国是通识教育的发源地, 相关理论与实践都比较成熟。人文类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的内容, 发生、发展的过程, 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对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类,通识教育,美国经验,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3]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3) :26, 31.

[2]宋晓平, 梅红.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以及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1) :30.

[4]张灿辉.人文学科与通识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 :5.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 (下) [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1555.

[6]孙玉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J].宁波大学学报, 2009, (271) .

[7]吕培明.国际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J].社会科学家, 2009, (4) :122.

[8]赵强, 郑宝锦.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 2010, (6) :116-117.

[9]刘钧燕.通识教育抑或专业教育的补充?——探讨北京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的理念[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2005, (2) .

人文通识 第8篇

一人文教育不能被现代教育边缘化

鲁迅对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进行过描述、分析和批判。在鲁迅的眼里,英文字母“Q”是一个象形字,阿Q精神形象地表达了后脑勺上拖着一条辫子,除了孔孟之道脑子里一片空白的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人。现在谈及人文教育,一些人就想到了中国的孔子,以此强撑门面,以此掌掴“文化虚无主义”,用“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这些人续写的是《阿O正传》,“O”和“Q”的差别,只不过在形式上剪去了一条辫子。得意于我们是文化上国或者沮丧文化虚无,都只能导致自满或自卑,这种“阿O”心态都是文化发展的可怕陷阱。

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加上苏式专业化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科技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发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十分普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

应该说,知识与文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近年来,我们都认识到并开始崇尚“知识有用”,却在有意无意中冷落了绵长而深厚、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但又不太可能产生个体现实利益的文化,“道德滑坡”论并非危言耸听,这不能不让人深思。我们的“O”哥们制造了多少灰色政绩、灰色工程、灰色劳务、灰色商务、灰色档案?官德、商德、医德、师德、文德屡遭质疑,解放思想的调子越唱越低,人文教育遭遇旁落的命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过去那些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包括负有盛名的李四光、丁文江、竺可桢、茅以升等人都有很高的人文素养,是文理贯通的学界泰斗。在新一代教育家中,杨叔子先生本着“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的人文教育主张,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人文教育的试验基地苦心经营,垂范天下。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和谐”+“自由”的双重价值观念。教条式的单纯性养料极易导致人格的畸形,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材《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简称《大学通识通教》)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这样的“复合肥料”。该书具有文化知识体系全面,占用课时有限等特点,营建了一个文化知识的大超市,堪称“通识学科综合化,素质教育一本通”。它的推广实施,为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修筑了一条高速公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

由于地理原因和历史原因,世界文化形成了东方和西方的两极分化。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也给全球文化大融合以深刻的影响,人类在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共同创造着“地球村”的新文化。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工作、学习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中,也给每一个人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密切的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文化密切接触的新形势促使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涉外活动能力。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事务日渐频繁,民间和政府间的接触日益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变得非常广泛。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涉外活动,时时都有可能介入,大家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对于这样的文化压力,我们底气不够、应力不足,曾有人大发“与狼共舞”的感慨。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一种现代人才必备的涉外活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也是营建国家文化形象、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基础工作,一项应该常抓不懈的素质教育任务、通识教育任务。

现代的跨文化交流与古代的情形在难度、广泛性和频繁性方面已有了天壤之别。现代通信手段在文化交流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国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力掀起了一阵阵文化浪潮,人类在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共同创造着“地球村”的新文化。

《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课程体系先总论通识教育原理、文化的内涵、渊源与类型,后分章介绍了东西方政治文化、军事文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文艺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等知识,着重反映了东西方近现代人文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深刻性、现实性、比较性与前沿性。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适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三文化通识通通教,适应人才培养提速需要

时代的发展进步与人类创造知识的能力和速度相关。知识增长的提速推动了教育的提速,学科负担因此一代比一代沉重。学科拥挤状态容易使人文教育被忽略。人文教育的萎缩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不断有媒体报道一些大学高才生成了人文素质低下的典型,因区区小事而打杀室友者有之,开车撞人后下车补刀者有之,因情生怨刺杀导师者有之,因顾忌面子不认贫寒父母者有之,因收费问题给患者进行伤口缝合后又拆线者有之……忽略人文教育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已经警钟长鸣。我国高等教育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何以解忧?首选对策是给学生营建一个大人文通识教育的平台。

针对目前存在的大学人文教育虚脱症状,我们设计了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课程,可收到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扩展知识容量的双重效果。《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课程侧重理性教育、知识面教育、能力拓展教育,是提高个人人文素质修养的具有多维度文化特性的人文学科综合化教材体系,是疗救文化虚脱症的一剂多维度的十全大补良方。这种高文化品位低时空体位的教育“太空食品”,有利于高等院校在学科负担偏重、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全面实施人文素质与能力拓展教育。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迅猛更新,增加了学业的容量,增加了教学的负荷,增加了教育的压力。当我们抱怨我们的高等教育“有知识、没文化”的时候,许多现代企业,特别是外企又在抱怨我们的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课太多、专业教材老化、学生不能直接上岗”,由此“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人才培养提速和学业负担减压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是将传统课程进行学科综合化改造,以减少课程负担,增加课时效率,既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能为专业教育让路,不仅方便某项专业能力的强化训练,而且实现了素质与能力的拓展教育。正所谓:“知识大爆炸,课堂撑不下,学业咋减负,学科综合化”。

学科综合化是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教改尝试,具有开创性意义,我们的目标是“通识学科综合化,素质教育一本通”。综合到“一本通”的程度,可能前所未有,足见难能可贵。

摘要:近年来, 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冷落了绵长而深厚, 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 但又不太可能产生个体现实利益的文化, 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具有文化知识体系全面、占用课时有限等特点, 介绍了东西方政治文化、军事文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文艺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等知识, 它的推广实施, 为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修筑了一条高速公路,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关键词:大学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学科综合化,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周治南.东西方文化导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文通识】相关文章:

上一篇:成语大穿越论文下一篇:看图说话论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