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2024-06-02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精选9篇)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第1篇

1 生态居住区概述

从小的方面来讲生态居住区指的就是生态住宅。所谓的生态住宅, 其科学定义是: 利用最少的地球资源, 消耗最少的能源, 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简而言之, 生态住宅实现的是对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凸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

详细来说, 生态住宅有以下六个基本特点: 1) 选址合理。生态住宅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应该是最小的, 这样才能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然, 在建设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交通、日照等条件。2) 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建造之初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 或者是可降解的资源, 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3) 节约能源。生态住宅应该减小对于能源的消耗, 尽量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自然清洁能源。4)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这里的废弃物包括固态废弃物、气态废弃物以及液态废弃物, 可以利用生态技术来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 具有一定的舒适度。住宅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这就要求有一定的舒适度。如: 良好的光照、自然通风。6)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生态住宅应该具有建筑工程上的灵活性, 能够适应多种环境, 并且易于维护。

从大的方面来讲, 生态居住区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 其所包含的范围不仅仅是限于一栋住宅, 可以拓展到整个城市。生态居住区是在一个居住区的范围内, 由人类来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大系统的调控, 以达到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共同进化、保证人类的生存。

2 生态居住区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2. 1 生态居住区的类型

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之下的生态居住区必然是不相同的, 一个地域的生态居住区应有其地域特色。从广义上来说生态居住区可以分为如表1所示的几种类型。

2. 2 生态居住区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所谓的生态居住区, 生态与建筑必然是密不可分的, 这就是整体性。生态居住区不仅仅是追求环境的优美, 更重要的是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不产生任何破坏, 以此来实现长远的发展。

2) 多样性。生态系统具有其独特的多样性, 城市生态居住区同样如此。城市生态居住区中应该包括文化、景观、功能、空间、建筑、交通、选择等的多样性, 这样的多样性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2]。

3) 和谐性。城市生态居住区不仅应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建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 这样的生态居住区才富有生命和活力。

3 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被破坏

我国在进行旧城区的改造的时候, 往往不注重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除了极个别的历史文化古迹得到保存以外, 城市中大部分的文化古迹都被毁坏, 而一座没有了文化古迹的城市, 是一个可悲的城市, 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历史。再者当前城市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很低, 很少有为了保护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改变原有建设方案, 各种毁林填湖的现象屡见不鲜。

3. 2 居住区配套建设落后

一个适宜的居住区除了要有基本的住宅建设之外, 还应该进行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 但是在很多小区配套设施建设都较为滞后, 因为建设配套设施与开发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的初衷相违背。

3. 3 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

近些年来房价上涨很快, 而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有的开发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 导致很多土地闲置数年, 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损失。而有的开发商忙于各种工程的建设, 将自身的战线拉得过长, 资金链一旦断裂, 就容易形成烂尾楼的现象, 同样会导致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损失。

4 城市生态居住区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 1 自然生态原则

建设城市生态居住区必须充分地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生态不受破坏, 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维护自然环境基本要素再生能力, 体现平衡的原则。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居住区建设的时候, 规划设计要结合自然, 达到适应与改造并重, 如果项目的建设对自然造成了影响, 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加以弥补[3]。

4. 2 社会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居住区要实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之间也应该达到和谐。在工程建设方面, 不仅要立足于物质的发展规划, 还应该着眼于社会的发展规划。对于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 应该加以保护, 这一点上我们做的远不如国外。唯有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 我们才有向子孙交代的资格。

4. 3 经济生态原则

所谓的经济生态原则是指在建设城市生态居住区的时候, 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 体现效率的原则。具体应用就是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 使用各种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艺和材料, 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 尽量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自然清洁能源,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建设处理废弃物的配套设施[4]。

4. 4 复合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构建过程不应该是单纯地向自然进行索取的过程, 生态居住区的社会、经济、自然应该是相互构成统一的整体, 在规划设计之初必须摒弃传统的规划方法, 将社会、自然、经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并且进行综合考虑。既要实现保护自然的目的, 又要造福于人类, 达到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各系统的发展, 以取得最大的整体效益, 这正是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生态整体性的突出体现。

5 结语

随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逐渐凸显, 如果不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则最终影响到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 在这样的基础上, 城市生态居住区应时而生。环顾我国的居住区建设, 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如: 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被破坏、居住区配套建设落后、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在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遵守自然生态原则、社会生态原则、经济生态原则以及复合生态原则,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龙.对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探析[J].科技信息, 2011 (33) :903.

[2]李珂.关于城市生态居住区的思考[J].华章, 2014 (21) :367.

[3]林清, 魏云华, 林魁, 等.城市生态居住区绿化系统构建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 (23) :143-144, 146.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第2篇

摘 要:生态社区的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已经作为人类文明的又一分支得到广泛认可,生态建设更作为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的又一重要建设理念被广泛推广,形成现代化建设中“五位一体”的新格局。生态社区的构建,是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向更高一层的必经之路,是促进生产发展、社会协调、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市规划,社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8-0000-00

一、“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了能更好服务于人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和谐社会。在城市规划和生态社区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将情理结合,构造更人性化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城市规划与生态社区的发展

城市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土地的利用、空间的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做出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并实施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的理念逐步从物质规划转向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更加注重人作为社会主体的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在其进程中,不仅要考虑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追求,更要考虑人们对文化、艺术、政治等精神方面的追求,并要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当前经济状况等协调统一起来。

三、“以人为本”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实施

1.城市发展的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向标,有着重要的指引导向作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建设产业强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文化名城。

2.城市发展的定位

一个城市要想有长足的发展,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提高发展效率。因此,对自身的认识,成为“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城市规划的另一重要体现。

3.城市的发展战略

有了发展的理论与理念,就需要付诸于实践,如何将“以人为本”切实有效的运用在实际发展进程中,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整体协调,错位发展”的举措,可以有效地将“以人为本”融入到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去。

4.空间协调的部署

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布局是一个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构建什么样的空间模式以及什么样的空间构架和衔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统筹发展,也影响着各个城市间的沟通,更影响着人们居住环境的人性化措施、便利性条件等要素。

5.管理策略的创制

高效的管理体制,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人性化的体制机制,可以为城市规划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使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并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指明方向。

四、“以人为本”在生态社区发展中的实施及意义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正在大力贯彻实施过程中。而生态社区的建设,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关乎人民福祉、民族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更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以人为本”核心发展观念的体现。

生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及整个过程,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严峻现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给人民创造更舒适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五、“以人为本”在城市规划和生态社区发展中的具体措施

第一,制定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切实优化城市开发格局,使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切实符合人民工作、生活的发展步伐。第二,立足自身城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有效措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第三,加强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社区的建设规划融入城市规划发展的蓝图。第四,加强生态社区文明建设的宣传,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

六、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一是认识不到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过去“利益为先”的理念有所冲突。因此,在城市规划以及生态社区的建设中,往往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人性化”和“生态化”,忽视为人服务的建设,忽视生态环保问题。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以人为本”在各个地区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社区建设发展中不能齐头并进,发展差距拉大。三是规划编制工作效率低下。专门的机构管理不到位,有关业务人员自身素质不到位,对城市部署认识不足导致城市整体规划工作难以高效进展。四是生态文明意识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风气,导致生态社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频频受阻。五是相关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相关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六是制度方面尚存在漏洞,制度保障不足。

七、结语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可以更好地管理城市的公共资源,保障城市的公共利益,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保障城市文化传承;协调土地开发,有效经营城市资产,营造和谐社会。而以人为本的生态社区的建设,可以更好地缓解生态问题,实现节约发展、环保发展,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可以为人的发展与进步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生态社区建设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沈耕平. TOD及小^卧^念之操作――以汐止城中^槔[A]. 2012实践大学设计学院国际设计学术与创作研讨会――失序中的秩序论文集[C]. 2012

[2]吕学昌,王瑶.从一个国家级示范住区的衰变引发的思考[A].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 2013

[3]秦帆,郑曦.在“自然”中收获的教育――浅谈居住区自然式户外游戏场地对学龄前儿童的意义[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3

[4]原雅捷.基于GIS的城市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南京市汉中路段街区为例[A].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 2012

[5]周文娜.上海大都市人口发展的空间格局挑战及规划应对[A].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

试论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第3篇

关键词:生态 居住小区 规划设计

1 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1.1 生态小区的内涵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1.2 生态小区的特点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的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1.3 生态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小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區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的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

2 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2.1 生态小区规划目标 联合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2.2 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 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 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 生态规划内容应涵盖小区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2.3.1 自然生态规划 ①绿化指标:该指标是衡量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平方米以上。地面保水指标:本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理想指标是小区80%的裸露地具有透水性能。②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开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节流),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区建筑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废水汇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用水水质标准、重复使用于非饮用水及非与身体接触的杂用水。③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④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前者要求建设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统,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

2.3.2 经济生态规划 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2.3.3 社会生态规划 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3 生态小区建设对生态住宅的规范内容

3.1 生态住宅的概念 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生态住宅要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2 生态住宅的规范内容

3.2.1 在能源系统,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3.2.2 水环境系统要求设立室外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室内外采用节水型器具,采用节水型的景观用水系统。

3.2.3 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室内保证自然通风,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厨房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2.4 声环境系统方面,建筑设计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要求室外日间噪声50dB、夜间噪声小于40dB,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dB、夜间噪声小于30dB。

3.2.5 光环境系统要求室内设计满足日照时数,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具,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

3.2.6 生态住宅还要求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使用3R(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小区环境绿化是生态住宅的重要主题,同时,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相当主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生态住宅,生态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100%,分类率达50%。

3.3 生态小区内生态住宅的类别

3.3.1 生态艺术类:把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3.3.2 生态智能类: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用者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4 生态小区内生态住宅的健康属性 生态小区内的生态住宅必须是“健康住宅”。在房屋的建造上,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把健康落在实处。

4 生态小区建设对规划用地的要求

4.1 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4.2 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

4.3 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5 结束语

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建设也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立红.绿色住宅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7.

[2]吴人韦.城市绿地的分类[J].中国园林,1999,15(66):59-63.

[3]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J].广东园林,1997(4):8-11.

[4]欧静.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3):20-30.

[5]张吉祥.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2:5-35.

试论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1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1.1生态小区的内涵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 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 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1.2生态小区的特点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 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的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 人类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 自然融于小区, 小区融于自然;同时, 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 富有人情味, 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 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 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1.3生态小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小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而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的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 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 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 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 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

2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2.1生态小区规划目标联合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 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 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 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2.2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用生态规律,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 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 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 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生态规划内容应涵盖小区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2.3.1自然生态规划 (1) 绿化指标:该指标是衡量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绿地率 (包括景区和水面) 须达50%以上, 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平方米以上。地面保水指标:本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 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 采用自然排水系统, 以利于雨水的渗透, 理想指标是小区80%的裸露地具有透水性能。 (2) 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 (开源) 与省水器具的使用 (节流) , 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区建筑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 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废水汇集处理后, 达到规定的用水水质标准、重复使用于非饮用水及非与身体接触的杂用水。 (3) 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 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 (4) 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 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 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前者要求建设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统, 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 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

2.3.2经济生态规划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 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 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 逐步改变能源结构, 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 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2.3.3社会生态规划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 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 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3生态小区建设对生态住宅的规范内容

3.1生态住宅的概念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 生态住宅要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2生态住宅的规范内容

3.2.1在能源系统, 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 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3.2.2水环境系统要求设立室外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室内外采用节水型器具, 采用节水型的景观用水系统。

3.2.3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室内保证自然通风, 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 厨房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2.4声环境系统方面, 建筑设计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 要求室外日间噪声50d B、夜间噪声小于40d B, 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d B、夜间噪声小于30d B。

3.2.5光环境系统要求室内设计满足日照时数, 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 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具, 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

3.2.6生态住宅还要求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 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 使用3R (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的材料。

小区环境绿化是生态住宅的重要主题, 同时, 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相当主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生态住宅, 生态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 收集率达100%, 分类率达50%。

3.3生态小区内生态住宅的类别

3.3.1生态艺术类:把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 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3.3.2生态智能类: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 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 使用者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4生态小区内生态住宅的健康属性生态小区内的生态住宅必须是“健康住宅”。在房屋的建造上, 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 注重节省能源, 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把健康落在实处。

4生态小区建设对规划用地的要求

4.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并非越低越好;

4.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 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

4.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 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公寓, 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 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 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 供大众享用。

5结束语

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 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 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 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 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的建设也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 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立红.绿色住宅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7.

[2]吴人韦.城市绿地的分类[J].中国园林, 1999, 15 (66) :59-63.

[3]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J].广东园林, 1997 (4) :8-11.

[4]欧静.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 (3) :20-30.

[5]张吉祥.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 2002:5-35.

居住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 第5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设计原则,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进展加快, 已经进入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快速发展时期。由此, 在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中, 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与此同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居住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简单的“生存性居住”向“高品质居住”迈进, 人们渴望接近、回归自然, 在购房上的表现是从以前只注重实用、价格等因素, 发展到对居住区的地理位置、产品档次、园林景观的艺术性、环境绿化的自然生态性等多方面生活感受的追求。

1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景观体系的关系

在人们对居住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 居住区的规划已经不仅仅是满足规范那么简单的一门学科, 而成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一个领域。我们应该用理性思维考虑设计产品的功能结构, 更要用感性思维为其景观、建筑以及人文及人的感受留有发挥空间, 因此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体系成为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元素。

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指住宅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其构成元素有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居住区的环境景观, 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产品的品质。我们的目标, 就是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 为居民创造经济上合理, 生活上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和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

1.1 物质元素

居住区的形, 神, 都是通过物质元素来体现的,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物质元素, 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其中包括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

1.1.1 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是指居住区基地内原有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 包括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大树、古树、山坡地形, 河湖水体, 原有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在设计中, 要强调对这些自然环境资源的尊重, 并加以充分利用。

1.1.2 人工元素。

在保护和利用自然元素的基础上, 根据居住区基地的具体条件, 通过人工的手法, 创造出的令人舒适又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分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

软质景观:指花草树木等自然植物所构成的植物景观。在居住区景观环境中, 软质景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从占地面积来看, 通常占整个绿地面积的70%以上;另一方面, 它们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而且有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生态功能。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并呼出氧气;可以隔离和减少噪音;可以调节气温, 改善居住区环境的小气候等。由此看来, 居住区软质景观的质量, 直接影响居住区景观环境的生态性、舒适性、观赏性及市民对居住区环境的认同感,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应特别重视。

硬质景观:指居住区内除植物景观以外的环境景观元素。所谓硬质, 含有土建的意思, 通过土建建设完成的景观。包括道路景观、休闲活动场所、景观建筑、景观小品、水景、假山石景、景观照明等。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包括上述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组织、设计, 是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 将环境景观的构成元素按一定的规律、形式及设计理念组合成一个综合的环境景观系统, 最终目的是使整个居住区环境景观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和观赏的效应, 并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

1.2 精神元素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精神元素, 指精神范畴的内容, 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 是环境景观在人们心中的感受、在心理上产生的共鸣。精神元素带有地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年代, 不同的职业、地位、文化观念的居民, 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都各不相同。精神元素的内容包括居住区景观环境的主题、立意、居住区环境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 这些都是通过物质元素来体现的。

2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自然生态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 合理布局、精心设计, 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2.2“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建设, 是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地。作为居住区的主体, 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景观设计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强调对人的关怀。

2.3 地域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要突出其地域性特征, 充分表现基地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使景观设计根植于地方土壤。

2.4 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 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3.1 因地制宜的设计布局

其一, 考虑当地的气候、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特点, 并了解该地的历史与现状, 掌握其发展趋势。这种因地制宜的自然环境与人联系, 与历史环境相结合, 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的设计布局, 最易于为当地居民接受和认同。其二, 考虑基地内的原有地形地貌的形态, 在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进行总体布局时, 首先以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尊重原有自然地形地貌条件, 维护和保持基地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布局设计。其三, 考虑利用居住区外部的自然景观资源。

3.2 景观空间创造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景观空间的设计应通过居住区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 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 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景观空间的设计, 也应该动、静结合, 开、闭相间。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地形处理、架空层的利用等, 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 使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 使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和立体层次感。

3.3 考虑植物景观创造的生态性

3.3.1 以植物造景为主, 形成层次丰富, 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景观系统。

居住区的环境绿化是居住环境形象的外在表现, 具有非常现实的物质和精神功能。

3.3.2 增加植物多样性, 构筑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

增加植物多样性, 包括植物景观层次上的多样性, 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景观色彩上的多样性。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 增加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形成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布局。

3.3.3 立体绿化, 增加居住区的绿量和生态效果。

立体绿化, 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窗台绿化、棚架绿化等, 是一种不占用地面的绿化形式, 可以增加绿地面积, 更进一步地将绿色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 使绿色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互相交融、渗透。

结束语

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城市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市民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 应以植物造景为主,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 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 为居民创造多种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 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更要突出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 使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内就能感受到地方的人文精神, 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上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第6篇

1.养老社区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当下有的养老社区的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别:一类是在很多地方都可见的普通的养老社区的形式,这种社区主要就是为老年人提供住宿养老的地方。一类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养老的综合性养老社区,这类社区包含的娱乐项目很多,更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还有一类是结合旅游、养生地产开发建设的度假型养老社区。每个类型的养老社区均有其鲜明的特点。

2.我国现存的三种养老模式分析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会服务等三种主要的形式。由于我国有养老的传统,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的责任。因此,“家庭养老”是我国社会目前和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的养老方式。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大多重视家庭的价值,眷恋传统的家庭居住模式,对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里关系有深厚的情感,不愿意轻易放弃原有的生活规律,使得“家庭养老”成为我国老年人的普遍选择。 社会养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人口流动、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人口流动化”等社会现象,已普遍造成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及养老功能的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此外,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也在发生改变,社会养老方式则应运而生。与家庭养老相比较,“社会养老” 模式可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养老形式逐步向社会化转化,将是我国未来养老形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家庭养老+社会服务这种养老模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化的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它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这种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亲情和社会交往,又能享受到社会化全面的服务,同时又缓解了子女在照顾老人与紧张工作之间的矛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目前这种家庭养老+社会服务的养老模式正在全社会大力推广。

3.选址及环境

养老社区用地总面积以4 - 5公顷为宜,不宜过大。应尽量接近现有的城镇各种配套设施,如医疗急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百货超市、管理设施等,并有便利的步行道路交通直达这些设施位置。由于健康老人的活动半径最大一般为450 - 500米左右,因此,在此范围内能解决以上功能配套设计是比较理想的。养老社区对声环境、视觉环境、绿化环境等有高于一般居住区的要求。从声环境的角度,要尽量远离城市主干道、高速交通和铁路、轻轨交通系统。同时,远离有噪音污染的各类娱乐场所。视觉环境则要保证视线的通达性, 建筑单体、道路交通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

4.现阶段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

目前我国老年人居住的建筑有楼房,平房等等。在一些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居住的楼房大多是比较老旧的。周围的环境也有些嘈杂,不利于老年人的生活娱乐。 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居住的是以前的旧平房之类的建筑。这类房子的前面应该会有菜园,可以供老年人养花种菜,增加生活的乐趣。但是这些地区交通不是很发达,使得就医,逛街不易。并且社会养老住宅不仅数量少,而且模式单一。不同的养老模式决定了老年居住建筑有其相应的类型,依据现有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特点,老年居住建筑主要包括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两种类型,分别对应家庭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模式。而个人、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养老模式主要通过老年住宅组团的社区服务设施来实现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的兼顾,如老年公寓就是其具代表性的老年居住建筑模式之一。

5.适合于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建筑模式分析

鉴于上述对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老年居住建筑不仅数量少,而且模式单一,难以满足老年家庭的养老所需,在我国的经济现状、城市家庭赡养结构、人口流动、传统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必须发展多元化的老年居住建筑形式,以满足不同老年家庭的养老所需。

6.老年居住建筑形式分类

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上来说,有的选择和子女同住,有的希望和子女比邻而居,独居和空巢家庭的老年人会选择社会养老等形式。因此,老年居住建筑的模式应该从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出发,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习俗的前提下,从我国老年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住宅形式,各种老年居住建筑模式的类型。家庭养老型,两代居模式所谓“两代居” 住宅,是指两代核心家庭既同住在一起又能各自独立生活的住宅,在这种住宅里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生活起居空间和设施,有合有分、自成体系。“两代居”住宅符合我国敬老养老的民族传统,发挥家庭养老作用。设计上采取老少两代在生活上适度分离,既合居又相对独立。从户型上可考虑以下几种模式:(1)完全共居型,老人应设立独立的卧室和卫生间,其他房间共用。 此种模式,老人与子女共居程度较高;(2)半共居型,设立总户门,两户共用一个厨房、餐厅等公共空间,分设卫生间、客厅、卧室,老人与子女空间独立,老人有一定的独立性;(3)半邻居型,设立共同总户门,其他空间独立。老年家庭结构的类型直接影响到老年养老模式的选择,常见的家庭结构分类是按家庭的代际和亲属关系来划分的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家庭以“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核心家庭模式为主,根据家庭分类的一般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老年家庭的代际、人口数量和赡养结构,把老年家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所对应的养老方式

7.结语

传统的家庭养老弱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子女单独或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生活。 家庭养老困难必然导致老年人对社会福利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家庭养老的弱化和社会养老力量的有限,迫使养老模式向多元化、社区化发展,因此养老住建筑模式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基于这一特殊国情,我国的老年居住建筑设计必须强调多种模式共存的设计理念。建筑与环境应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的特点,为更好地为老人提供高质量和有意义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作为老人的主要生活地点所在,应该承担极为重要的责任。既让老人享有身心健康和社会尊严,同时又保证生活欢乐和实现价值,旧式住宅和敬老院等已不能满足老人要求。对新型的养老居住环境必须既满足老人对于家庭生活的依恋和热爱, 同时又能保证老人的自尊与独立。

参考文献

[1]蔡定涛,唐国安.对我国城市老年居住建筑设计探讨[J].中外建筑.2009,(1):118~121.

[2]高丕基.我国老年住宅发展模式探讨[C].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4~5.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第7篇

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上海市于2009年确定两批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选址, 第一批8个大社区, 分布于6个郊区县,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9 km2, 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 936万m2;第二批23个大社区, 分布于9个郊区县,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10 km2, 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7 960万m2[1]。

这些新型特殊“社区”单个规划规模约为5~20万人不等, 个别甚至超过20万人[1], 明显高于传统城市居住区3~5万人的规划人口规模。据已公示控制性详规的第二批大社区, 平均规划人口毛密度约230人/hm2,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44 m2。

上海市大社区规划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 居住类型“鼓励、倡导住房的多样性, 提倡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适度混合居住”[2]。统计表明, 大社区新增住宅中保障性住房比例最高, 约占新增总建筑面积的56%, 是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的一项重要职能。

为便于入住居民的出行, 大社区规划道路网密度高于一般城镇规划路网, 部分大社区基地的道路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7%~24%[1] (见图1) , 高于一般城市规划要求的8%~15%。

为深化研究和支撑大社区道路系统规划建设, 第二批大社区在控制性详规阶段开展道路配套的专业规划编制, 着重研究大社区道路规划特点及需重点解决的关键点。

2 大型居住社区道路规划基本特点和要求

大社区以居住功能为主, 基于特定的区位、规模及较复杂的出行需求, 道路规划具有自身的基本特点和相应要求。

2.1 路网结构

大社区选址于郊区地带, 原区域人口聚集度不高, 路网结构较松散, 在分散发展的区域中形成开发的密集区, 构成相对独立完整的“集中”系统。在依托区域主通道及外围市政道路取得对外交通联系的同时, 其路网结构亦需自成体系, 满足规划需求。

大社区承载着居民密集的日常出行功能, 道路的可达性尤为重要。需加大城市支路网密度, 相关导则推荐大社区道路网距中心街区为150~200 m, 一般街区为250~300 m;道路网密度中心街区为12~16 km/km2, 一般街区为8~10 km/km2, 高于同等规模小城市的路网密度指标[2]。各大社区在规划中重视总体路网密度, 需进一步通过突破既有道路定位的制约, 完善道路等级配置, 深化研究路网结构的系统性规划, 确保路网运行效率。

2.2 向心通道

大社区的动迁居民与原工作地及社交场所的联系延续留存, 其他新增居民对中心城区就业和休闲活动较为依赖, 导致大社区的职住分离现象较严重, 通往中心城区方向的“向心”出行普遍占据较高比例, 如宝山美罗家园为39%[3], 闵行旗忠和浦东航头 (拓展) 均达45%[4,5]。

大社区周边“向心通道”难以承担输送向心交通的重任。“向心通道”基本为区域内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 资源原本有限, 背景交通繁忙, 通道已近饱和, 大社区新增交通将进一步加剧通道压力。高等级通道主要功能为服务长距离过境交通, 而大社区的使用势必期望多增加出入口, 且接入的居民生活交通与通道原本的功能定位有所差异, 使向心通道面临功能矛盾、多重负载。宝山区沪太路承担重要的出省货运交通功能, 沿线顾村、美罗家园等大社区建设又使客运交通也依赖该通道, 加剧交通负担 (见图2) 。因此, 需探索与大社区居民结构相匹配的区域岗位供应布局, 疏解向心通道压力、理顺功能, 以保障大社区内外交通协调运行。

2.3 道路功能

大社区道路网承担通勤出行和弹性出行的各类功能, 道路规划需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对道路等级和交通性质进行研究论证, 宜区分道路功能的“交通性”和“生活性”, 确定道路横断面、沿线出入口及布置相关设施。

2.3.1 道路分类

道路功能分类的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成熟, 其道路规划设计将道路功能定位作为重要前提。典型代表为美国的城市道路分类方法, 根据路网结构、交通流特性和两侧用地等特征和条件, 将城市道路分为高速路和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集散道路与地方道路5个等级, 从高等级到低等级道路, “通过性”要求越来越低, “可达性”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个等级, 现行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对各级道路的服务功能提出概要规定, 但实践中道路功能的界定依旧较模糊, 大社区道路设计与周边土地开发和使用功能的联系不强, 各级道路主要以设计速度、红线宽度等粗略指标进行区分, 尚未形成有针对性的道路功能分类。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实际, 大社区道路规划宜先理清功能, 道路等级越高“交通性”特征越强, 道路等级越低“生活性”特征越强, 建议大社区道路功能分类见表1。为保持居住区环境安宁, 生活性道路设计速度标准宜略低于一般城市道路, 可借鉴国外城市社区规划的先进经验, 如新加坡划定“无车区”或“少车区”, 使社区生活回归步行;车行道采取交通安宁化措施, 通过设置缓坡、曲线、减速带、标识等方法控制车速。

2.3.2 断面设计

根据道路功能特性, 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具有不同的横断面形式要求。大社区居民密集度高, 为避免行人、非机动车随意穿越机动车道, 交通性道路应设置中央分隔带而不宜采用3幅路形式。生活性道路则重点需满足进出地块交通及居民生活需求, 生活性次干路可采用3幅路或单幅路形式, 支路宜采用单幅路形式。

交通性道路两侧应弱化商业、生活等直接服务功能, 严格限制路边停车, 道路横断面需做好机非分离和人车分离, 保障通行安全和效率。生活性道路则应加强断面布置的适用性, 不宜接入地区货运通道, 考虑机动车限速减噪和多元化交通方式的要求, 适当缩小机动车道宽度, 生活性次干路机动车道宽度标准≤3.5 m, 支路宽度标准≤3.25 m;在商业服务设施集中的区域, 生活性道路可在非高峰时段设置路内停车。由于大社区日常短距离生活出行、公交两端出行需大量依托慢行交通方式, 要求道路断面充分规划适宜的人行道和宽度≥3.5 m的非机动车道, 交叉口渠化处则不宜对慢行交通空间进行压缩, 并可尝试研究人性化、个性化的慢行道布置, 将慢行道与机动车道用绿化分离或分道, 使慢行活动少受机动车干扰, 拥有自身愉悦、休闲的一片天地。

2.3.3 开口控制

道路开口控制包括沿线交叉口、地块出入口控制。交通性道路应严格控制接入的相交道路数量, 相交道路宜为同类道路或相邻两类道路, 尽量避免道路越级相交。交通性道路需严格控制沿线地块出入口, 公共建筑及居住小区出入口宜布置在生活性道路上, 但需注意控制与道路交叉口、相邻出入口的距离, 由于生活性道路不设中央分隔带, 还需考虑对向出入口, 对道路沿线两侧的出入口进行统筹布局。

2.3.4 公交设施

鉴于大社区居民对公交出行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道路布局及公交规划应充分重视与相关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 道路规划需同步考虑公交站场设置及用地需求, 确定合理的公交站位、规模、形式等。交通性道路沿线公交站应按港湾式布置, 生活性道路沿线宜根据需要和用地条件设置公交站和出租车候客站, 并以公交优先原则对道路交通进行管理。

2.4 精细设计

在合理确定大社区道路网基本骨架、等级结构、功能定位的前提下, 规划道路将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服务, 因此, 把握好道路几何设计是关键所在。

上海郊区的大社区基地多有较密集的水网, 平行于河道的道路紧贴河道布置, 会给道路与跨河桥梁的竖向衔接带来困难;不含通航功能的河道也要求桥梁一跨过河, 导致桥面大幅抬高, 跨河桥梁两端若与平行于河道的道路相交, 产生较大的坡度会影响交通安全和舒适度, 处理好道路红线与河道蓝线的关系、协调竖向衔接是优化道路设计的重要方面。大社区居民中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 道路平面和竖向规划均宜采用平顺的线形和舒缓的坡度。另外, 少部分规划道路存有斜交、折角, 一些历史上形成的农村道路线形不佳, 不利于高效安全通行, 需细化分析用地条件, 调整道路整体线形, 或对节点进行优化处理, 为道路深化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 结语

大社区将在长远发展过程中影响城市生活及出行格局, 进一步提升大社区的宜居规划品质已成为事关民生的重要课题。上海市大社区道路规划建设亟需转变思维、创新机制, 协调整合用地、道路与公交规划, 引导合理的交通需求, 疏解过度的向心压力。本文对大社区道路功能进行梳理和分类, 使各类道路能够“各司其职”, 重点加强道路系统对日常生活的服务支持, 在优化规划衔接、加强公众参与的基础上, 深入推行精细化、低碳化、人性化的社区道路规划, 以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居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规划公示.http://www.shgtj.gov.cn/hdpt/gzcy/sj.

[2]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S].上海: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2009.

[3]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宝山区美罗家园大型居住社区道路专业规划[R].2010.

[4]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闵行区旗忠大型居住社区道路专业规划[R].2010.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第8篇

城乡一体化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在发达国家正式出现了,美国从1860年至1910年城市人口就猛增7倍[1],其直接结果是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强烈呼唤着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值得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呈现出大量的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居民的现象。进而,就出现了城乡一体化居住社区的问题。这种社区从规划到设计与原有的城市社区有许多不同,它要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者必须突破旧理念,走出老套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去规划、设计农转居安置居住社区(以下称“一体化社区”)。截至2007年3月,杭州市一体化社区建设累计实现1 829.71万m2,累计开工829.35万m2,竣工480.93万m2,交付使用的307.47万m2[2]。其中萧山区是最突出、最有说服力的实验区[3]。综上,城乡一体化居住社区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规划、设计者必须下功夫研究、探索的一项紧迫任务和新课题。

2 城乡一体化社区实验区——萧山明怡花苑

杭州市萧山区明怡花苑社区原为明星村、兴议村两块农业用地。项目占地410.70亩,地势平坦,有一条小河贯通南北,周边为城市道路,总建筑面积34.14万m2。为多层住宅,辅以一定的公建配套,约容纳940户,安置4 500人。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完全跳出了原有的套路,充分考虑了特定的使用对象,总结归纳起来,它有以下六大特点。

2.1 规划结构上保持了原有的村落布局

明星村在东,兴议村在西,二者保持了原有的聚落格局,但又通过中心广场保持紧密的联系;既适应了现有的生活习惯,又利于未来的社区融合,使农村样式和城市格调融为一体。

2.2 灵活搭配、方便组合的户型配比

城乡一体化社区不像城市社区那样,其户型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按照宅基地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和户人口数进行分配,以此为依据,将大、中、小户型有机结合、合理搭配,并能方便地组合。

2.3 符合居民生活习惯的公建配套

与城市社区的常规设计不同,明怡花苑社区的公建设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1)会所设两个,一个位于东侧、一个位于西侧,村委会等群众组织机构设在其中,中心为物业综合用房,考虑了超市、厨房等功能空间,能满足红、白喜事(婚、丧事)的需求,又可用于集会、选举等,室外结合广场也可用于各项活动。2)周边商业配套设施,面积约为21 700 m2,可自营或出租,用以补偿部分失地农民。3)物业管理、经营与幼儿园、农贸市场等基本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执行,能使其有效地与未来城市生活接轨。

2.4满足使用和审美的平面设计与立面造型

因农民已习惯农宅生活,所以本户型设计方正,采光通风良好,有一定的农宅格调,使用者不会感到不习惯。造型上采用涂料、面砖,朴素、大方;坡屋顶既可以顺应场所文脉,又能满足农民的传统习惯(见图1)。

2.5方便的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交通与规划结构适应,主次分明,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贯通基地,支路接于其上,构成环形,既满足用户使用,又利于消防。车库出入口设于组团景观空间的边缘,方便使用,车库做到户均一个,既满足了农民使用的要求,又展现出现代人居的生活质量。

2.6体现场所文脉的景观绿化

一般来讲,一体化社区绿化面积应尽量大一点,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合理绿化、科学美化。而不能像城市社区那样有大的填、挖。本设计保留了原有水系并加以改造,沿岸设小品、木桥等,很好的适应了环境,集中景观空间共有5处,4处位于各组团中心,1处位于中心广场,可构成公共或半公共空间,利于居民就地观赏、活动,整个场地景观没有大的填、挖,较好地保护了植被,保持了生态环境。

3萧山明怡花苑一体化社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本人作为明怡花苑的主要设计人,获得了诸多方面的体会和启发:1)城乡一体化社区的规划设计要坚持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聚落结构;2)城乡一体化社区规划设计要坚持以农村文化习俗为基础的公共活动设施建设;3)城乡一体化社区规划设计要坚持以原有场所为认知的审美取向。集中一点就是,必须把城乡风格融为一体,把农民、居民的习俗融为一体,去思考规划设计。

4结语

作为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者,一定要以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去研究、探索城乡一体化社区。既要注重理论研讨,又要注重实践探索,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研究专业性的内容,也要研究社会性、自然性等内容,以便把我国的城乡一体化社区规划设计做得更好。

注:鸣谢浙江工程设计公司孟伟国、刘敏涛的大力支持。

摘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居住社区的历史背景,对杭州市一体化社区实验区——萧山明怡花苑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了设计者在设计该社区过程中的启示和心得,以期指导实践,提高我国城乡一体化社区规划设计水平。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特点

参考文献

[1]邵峰.快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浙江[J].今日浙江,2007(5):6.

[2]李彬.实施农村新居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J].城乡建设,2006(8):111-112.

[3]江伊婷,王浩.基于社区规划理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J].山西建筑,2008,34(29):48-50.

[4]陈奕平.农业人口外迁与美国的城市化[J].美国研究,1990(8):3.

生态居住社区规划论文 第9篇

所谓的社区, 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而言,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有特定的生活方式, 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作为一个社会实体, 社区由以下一些基本要素构成:

1) 它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 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2) 它有人们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3) 它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4) 它有自己特有的文化。5) 它的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认同感, 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

1 背景

2012年3月, 为了让低收入群众能住上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保障性住房, 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决定举办以“我的住房我参与”为主题的山西省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活动。

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动迁安置房等, 规划建议设计以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为主, 远郊新城地区可辅以多层住宅。贯彻“节能省地”的方针, 建设适应山西现代普通居民生活居住水平, “规划科学、配套健全、环境优良、工程优质”的宜居社区。

本保障性住房参赛方案以“模块、领域、共生”的理念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举夺得了全省竞赛一等奖。本参赛方案从理念、定位、设计哲学以及结构等几个方面, 全面阐述了新时期社区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

2 规划理念

SARS爆发对住区规划的启示。

保障性住房在环境方面应满足基本的日照、通风和绿化隔离, 这不仅是基本居住保障, 更是公共安全的保障。

2002年年底, 从出现首例SARS病例, 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 SARS已遍及中国26个内陆省区及香港、台湾, 并涉及到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非典”蔓延速度之快, 危害后果之大, 已较严重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在城市规划中, 我们应主动考虑城市防灾问题, 这不仅有利于塑造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 也有利于更有效的进行城市的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要设置“卫生隔离带”, 防止传染病传播, 像SARS这样的传染病, 防止其传染的有效措施是隔离、日照、通风。必须要有城市卫生隔离带, 要重视居住区之间甚至小区之间的绿化卫生隔离带, 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杀灭有害细菌。

从SARS的特点来看, 充足的阳光可以杀灭病菌, 绿地也可以生产杀死病毒的氧气, 扩大通风量, 起到隔离作用, 提供锻炼身体以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场所。

由奥斯曼主导的巴黎重建计划, 就把通过增加城市绿地比例作为对抗和整治霍乱的成功举措。

因此, 适当放宽日照标准, 增加绿地比例, 住区间设置绿化隔离带, 形成良好的日照环境、通风环境和绿化环境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是提升住区生态环境的有益措施。

本次参赛方案从以上的启示中得到启发, 同时考虑到保障性住房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提出了“模块、领域、共生”设计理念。

模块: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是指宜人交往的基本聚落空间单元通过简单的变化、重组, 可以重构出不同的平面布局效果, 满足不同地块的要求。标准化的构想, 便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工业化市场化运作, 但又不失灵活多变。

领域:居民交往与领域感形成的空间应是既有一定围合的, 同时又是非封闭的, 具有一定开放性、渗透性, 是与更大 (或更公共) 的空间领域相衔接的空间。

共生:和谐共生, 居住诗意。共建共享共生, 通过街区商业、建筑与街区的有机配合等形成开放式社区, 构建社区与城市的沟通平台, 打开心与心沟通的交往空间。通过高低建筑的穿插围合, 形成小区内部不同建筑空间的和谐交融。通过建筑的组合形成小的院落空间, “小围大开”, 院落空间与开放式社区的完美融合, 既充分融入城市又有相对封闭的邻里交往空间。

3 定位

本着“舒适而居、温馨如家”的宗旨, 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定位:“新区、新家、新生活”。

新区:构建富有活力的城市居民生活区。

新家:为低收入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带来全新的住房体验。

新生活:构建和谐社区, 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现代生活感受。

4 目标

为居民和广大工薪阶层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便于管理、环境优美, 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居住区。

5 设计哲学

认同感:突出地域建筑的独特风格, 营造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

融合:人与人的融合, 人与环境的融合, 建筑与规划的融合, 规划与城市文化底蕴的融合。

社区意识:优先确定公共空间, 提供邻里交往的场所, 为居民提供回归家园的感觉并全面体验现代生活。

宜人交往:具有一定围合的, 同时又是非封闭的空间。

人文关怀:继承传统文化, 尊重人文关怀, 尊重社区人文景观, 营造人性化的社区空间, 俗话中的“远亲不如近邻”道出了人们对人文关怀的一种渴望。

低碳生态:倡导工业化生产方式, 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 同时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性。

6 具体策略

6.1 结构策略

规划形成“一轴、两区、六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轴”:住区由曲形路 (曲径) 南北向贯穿, 形成住区的一条南北向主要结构轴线, 将整个住区分成东西两个不同风格的空间单元, 以东为院落空间, 以西为点式建筑景观空间。

“两区”:城市次干道的分割, 形成住区南北两个片区。

“六组团”:是指建筑围合形成的四个院落空间和一南一北两个高层建筑群落。

整体布局格局形成“曲径通南北、院落情更深”的布局意向。

6.2 景观设计策略

“一轴共享、两带共舞、四院共生”。

与城市共享的“轴”:通过主轴线打开小区的“心扉”, 引入城市外部景观资源, 同时对外展示小区内部空间景观, 达到小区景观与城市资源的共享, 也是一种开放式社区的表达。

住区内部的“带”:住区内部南北向的两条“飘带”, 一条车行道路景观轴线, 一条步行空间景观轴线, 交相辉映, 翩翩起舞, 达到人车空间的彼此依托与共生共融。

邻里交往的“院”:由建筑通过错位组合以及构筑物的围合, 形成四处主要的院落景观空间, 不同的空间不一样的感触, 多样性的社区, 多样性的空间景观, 创造环境的识别性, 追求一种“大同小异”的景观感受。

具体景观绿化方面通过庭院绿化、道路绿化等, 形成点上成景, 线上成荫, 面上成林的绿化系统。充分发挥植物造景, 利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群落布置, 形成树成丛, 花成片的景观绿化效果。

6.3 交通策略

主要体现了人车分流的交通理念。

规划曲形线路作为小区的主要车型道, 又是组织小区景观的一条景观路, 赋予小区交通良好的可识别性、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在交通组织形式上, 根据不同交通形式的使用要求, 采用了人车适度分流的交通形式, 各类机动车可利用小区车行道便捷地到达各组团入口。组团和中心绿地部分采用步入性绿化, 灵活布置步行捷径解决内部步行交通。组团之间通过步行道相联系, 从而在小区内形成安全、舒适的步行交通系统。最终形成简洁、连贯、通畅、分级有序、功能明确的道路组织和明显的人车分行系统。

7 结语

改善人居环境,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为山西省的保障性住房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全面提高我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和居住品质。总而言之, 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核心内容, 以社区为基点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综合发展, 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

摘要:以山西省某保障性住房为例, 对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 结合模块、领域、共生的规划设计理念, 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进行了目标定位, 并阐述了结构、景观、交通设计策略, 以创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上一篇:价值型企业管理下一篇:竞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