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方法范文

2024-05-26

文本解读方法范文(精选12篇)

文本解读方法 第1篇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中可以看出,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 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可以吸收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 而写作需要一些基本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也是说读书应该潜心地研读, 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积累起来, 才能厚积而薄发。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教材是个例子。我觉得教材不仅是个例子, 而且是最好的例子。名家名篇荟萃其中, 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好好地去读、去品、去悟呢?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有生命的、充满乐趣的语文天地, 每一篇都是学生写作的经典例文。因此用阅读教学引领写作教学, 在教师掌握好文本解读方法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技法指导, 让学生领悟“为什么写”“怎样写”, 进而模仿写。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教学设想呢?

一、用正确的文本解读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进行正确的文本解读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 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透彻的, 那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有效性会更高, 文本的育人功效会更强。根据本人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文本解读的思考, 谈几点体会:

1. 细读文本, 体会妙处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叶老讲的这个方法, 我觉得应当作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情达意, 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因此文本细读就是要咬文嚼字, 读出字里行间所含的深意, 通过重点句段来解读文本, 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在细读文本时, 要把握文本的“秘妙”所在, 在教学时以自己的审美自失状态和体验为指向, 以“深层直觉”启发“浅层直觉”, 以高一层次的感性启迪低一层次的感性, 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秘妙,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尊重学生, 注重过程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带着已有的丰富多彩的个体经验进行自我的文本解读的, 是带着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认知的, 并由此形成了学生在文本解读上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过程, 尊重他们自己的价值观。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 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

3. 艺术思维, 情感激发

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难以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来描绘, 教师就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 激起学生自己去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只是艺术王国的一个“导游”, 文学的美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教师采用形象比喻和意境描述的方法, 就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师意识和作家意识相遇、相认、相融合时的初始经验, 同时也容易诱发学生的想象, 对文本的审美韵味产生创造性的理解。

二、在阅读基础上进行技法“仿写”

学习写作的途径和学习书法的途径是相似的。学习书法的人先摹写字帖, 叫写“仿格”, 到了一定的程度再“脱仿”, 就是把名家字帖放在旁边边写边看边比较, 最后达到创造的境地。写作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应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引领学生研究咀嚼优秀文本中蕴含的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写作文体、写作语言, 让文章的审美意蕴、语言风格等要素打动学生的心灵, 逐步增强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逐步达到“脱仿”和“创作”的境界。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写作技巧呢? 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 读一事一悟记叙文, 掌握记事文章基本结构。《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七年级上的一篇记叙文, 非常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 教师在引导文本解读时易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在写作方法指导时让学生模仿该文结构写一篇一事一悟的记叙文, “事件 +感悟”的格式是初中生最容易掌握的基本记叙文结构。

2. 读复杂记叙文并掌握其写法。初中阶段仅会写“一事一悟”的记叙文是不够的, 教材为我们选取了许多复杂记叙文的范本,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就用了插叙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如何用一条主线贯穿全文, 回忆多件事来充实中心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该文写法运用插叙手法写作。再如《阿长与〈山海经〉》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回忆了与阿长有关的多件事, 先抑后扬, 塑造了一个淳朴、善良、爱孩子又有点粗俗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鲁迅先生写那么多阿长的“不好”是为了衬托后面阿长的“好”, “抑”的内容再多也不能超过“扬”的内容, 这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学生明白了这些就可以让他们用欲扬先抑手法塑造一个人物了, 有了好的范本, 学生写起来也就有了底气。

3. 读经典作品, 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细节决定成败”, 一篇作文能否升格为佳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描写的好坏, 而细节描写又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教材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很精彩的佳作, 如果教师在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时有意识地加以写作引导, 日积月累, 学生一定会有收获。如《孔乙己》一文, 孔乙己两次出场作者所用的动词不同, 第一次出场“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 第二次出场“从怀里摸出四文钱”的“摸”, 这两个动词要让学生反复揣摩, 还可以模拟动作, 让学生明白这一字之差暗示孔乙己的境遇已大不如前了, 让学生明白文字的魅力。再如《变色龙》中关于“军大衣”的几次描写, 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走狗形象。教师在对这些文本进行解读时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片段描写训练。

4. 读人物描写, 学会刻画人物。初中生写作少不了要描写人物, 许多学生对人物进行描写时难免落入俗套, 不外乎“乌黑的头发、圆圆的眼睛、樱桃小嘴”之类, 千人一面。指导学生对人物进行个性化的描写显得尤为重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描写人物群像的佳作。如: “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 虽然不漂亮, 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这一句对左拉的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 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 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 近视眼”, 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 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对这位伟人进行外貌描写, 特别是用大量笔墨对他的眼睛进行刻画, 在描写的基础上插入议论和抒情, 一代文豪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在上这两课时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让学生掌握这种刻画人物的写法, 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5. 读古文经典, 古为今用。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三分之一, 一些教师常常把现代文教法和文言文教法割裂开来, 认为文言文只要教好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就够了。殊不知这些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作品文质兼美, 亦是今人模仿的佳作。如《与朱元思书》一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富春江两岸的迷人风光,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以动写静,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以静衬动, 这些写法无不令人称赞。《爱莲说》是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教师在教此文时可以和写物的说明文进行比较阅读, 让学生明白借物抒情的散文和事物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通过精彩的对话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唐雎和秦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妙处。《曹刿论战》一文在详略的安排上紧紧扣住“论战”,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何为“文对题”, 进而可以进行拟标题的训练……

除了写作技法“仿写”外, 也可以将课文中的名言警句等引入作文; 模仿教材中典范优美的语句, “扮靓”写作语言; 借教材中人物的典型事件丰富作文内容等, 在教材中都有很好的例子。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写作教学, 充分挖掘教材, 坚持进行归纳仿写, 那么这些文章就不仅仅给学生以思想熏陶, 更是写作的好教材, 本人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旨在抛砖引玉, 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参考文献

文本解读方法 第2篇

崇德小学 崔伟成

课改春风又绿校园大地,无数专家和一线老师们不懈探索实践,使我们语文教学不断地纠偏反正,推陈出新,取得了累累硕果。欣喜之余我们不禁高呼: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解读。而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使其有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初读尝味,走近文本

把文章读通读顺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在通顺的基础上进一步入情、入理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因为读书的方法与策略是多样化的,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记号等等。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这就有别于数学,它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因此,在初读时,要从整体上入手,把握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使学生初入文章情境之中,尝尝字词的意蕴之“味”,尝尝段落的安排之“味”尝尝作者的构思之“味”。

二、再读入味,走进文本

尝味之时已进文本。当学生有了个性化体验后,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入味。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阅读文本的起点,理解总是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开始。由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读得入味。要允许学生对文本作出多种解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读,读出真滋味。

三、细读品味,深入文本

“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品味语言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更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要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培养与语感。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可见“品”的动态过程,是细腻的入微的,对学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学生感悟到难以用语言叙述的愉悦感,这就是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最好见证。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位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与其说是在教导学生,还不如说在告诫老师怎样解读文本。

四、读后回味,走出文本

“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来”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是指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思想内容的。这个“来”的过程就是“语言——思想”,而“回”的过程就是“思想——语言”。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就需回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和技巧,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内容的,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叙述和说明的方法,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学以致用。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我在几次教学中,也逃脱不了传统的理解,紧抓“绿”字大做文章,把它当作一首写景诗来处理,试图让学生明白——春天江南的美丽。可当我了解了《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后,让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浅薄和无知。写这首诗时,王安石已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冷。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他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贮满了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把诗眼定位于“绿”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真是“大师一出手,方知有没有”,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有了对《泊船瓜洲》如下的解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离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也准了,意境也有了,于是就像庖丁解牛——迎刃而解了。

文本多元解读方法与策略 第3篇

关键词 文本 多元解读 有效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66-02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总之,对文本解读必会产生“多元”的。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如某位语文老师在教完《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听后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说:“我们只要学懂这篇课文,至于木兰有没有缠足我们就不必去讨论了。”这位男生说:“可是,老师,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不真实了吗?……”这位老师听了,沉不住气了,他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学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由此看来,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1.抓住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有琴棋书画,有诗词曲赋,还包含着医药学、建筑学、美学、哲学,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

2.抓住文本语言

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 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牢监的。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

3.抓住文本主旨

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

4.抓住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

5.补充文本“空白”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藏匿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三、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首先,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如某位教师教鲁迅《社戏》时,要求学生品读“归航偷豆”情节部分,有个学生说:“‘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得很形象,它把小伙伴们的野性和饥饿感写出来了。”这位教师听了,并没有人云亦云,盲目表扬肯定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的真正内涵。教师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从‘任凭’‘围’‘撮’等词可看出。”教师问:“‘撮’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看文下注解,齐答:“撮,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教师追问:“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手指捏取东西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这样吗?”学生恍然大悟:“哦,一定是豆太烫手了。”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领略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准确美。

其次,多元解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如某位教师上寓言《白兔和月亮》,在探讨寓意时,有位学生认为白兔得月后,有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是因为它独自拥有了月亮,因此,我们有任何东西也不能独自专有,应与朋友共享,如金钱、爱情等。随之便引起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该教师马上因势利导,他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如友情、欢乐、书籍、自己劳動成果等等,但也有个例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特别是爱情等,爱情不同于友情,它是自私的,等同学们长大后便会体验到的。”教师廖廖数语,让学生懂得了爱情与友情的不同,避免学生陷入误区。

参考文献:

[1]钱梦龙.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J].中学语文教学,2004,(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方法分析 第4篇

一、还原矛盾,体会文学艺术

首先,在第一个层次中,孙绍振先生提到了“还原法”,将作品的形象还原成本来生活中的面貌,这样艺术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就构成一对“矛盾”。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对“矛盾”的缔造者就是作者,作者为什么构建这一矛盾就成了分析的关键所在。可能是作者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情感和体悟造就了这一矛盾,此处就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与这些内容“对话”,才能真正读懂文章,感悟文本的心跳所在。以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例,末句“人比黄花瘦”,“花”是什么概念,“人”怎么可能比“花”还要瘦呢?“人”在这首词中是一个比“黄花”还要瘦的形象,但现实却不是这样,这里就构成了一组“矛盾”,而这组“矛盾”是在传达着作者心中无限的愁绪和苦闷,围绕这一矛盾再探讨造成苦闷的原因,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该词的创作背景谈,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这组矛盾。

二、多形式比较,替换阅读

在第二层次中,孙绍振先生提到了“多种形式的比较”。他指出对于一些大家的经典文章,我们在学习上必须知道“不应该那么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孙先生介绍了“手稿和成员之间的比较”以及“同一题材不同形式比较”等方法,关键就是在于告诉我们要以联系、观照的目光去分析文本。这里的“比较性阅读”的方法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很常见,小到鉴赏文本语言中使用的“替换法”,如讲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两次拿钱所用的动词,一个“排”,一个“摸”,两个动词反映了不同情况下的孔乙己,如果说把两个动词都用“掏”字,或者其中一个替换成其它的动词,似乎都不太适宜,通过这样的替换比较阅读的方式,更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深层的情感。从大的方面来看,在理解文章风格的基础上,也可采用比较,如苏教版教材以主题编写单元内容,取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中有两篇文章《范进中举》和《变色龙》,可以以“变”这个主题将《范进中举》中范进、胡屠夫以及周围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行为的变化,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狗是不是将军家的”这一问题中反复的“变”加以比较,比较其中的同和异,在比较中体会小说人物刻画的魅力以及从细微处深刻揭示主题的巧妙所在。

三、风格还原,切忌标签阅读

在第七层次中,孙绍振先生提到了“风格的还原”和“比较”,他指出分析作品最终的目的不是分析它与其他作品间的共同点,而是其特殊点,如何抓住这一特殊点呢?第一要把作者作为一个人和他所属的阶层区分开来;第二要把作者一时一事的感兴同通常个性区别开来。对于作品分析来说,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秘的和个人的创造性风格分析出来。在文本分析中,常常会以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人常有的作品风格去进行一些作品的赏析,如谈到李白“飘逸豪放”,谈到杜甫“沉郁顿挫”。这些风格确实是这些大家常有的风格,但是如何通过文本分析真正感受到这一风格的体现才是关键。同时作家的风格并非单一的,如杜甫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见长,代表作有《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但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就为我们呈现出一位听闻喜讯后狂喜的诗人形象,全是感情奔放豪迈,被称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作品的分析就需要与杜甫通常的风格区分开来,同时进行比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老王》文本解读(定稿) 第5篇

读《老王》,我们不能用简单感人的道德故事来遮蔽作者对社会责任缺失的反思与对道德现状的忧虑。老王的“不幸”究竟是个人的“不幸”,还是社会的“不幸”,值得我们深思。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散文《老王》,让我们感受到作家杨绛的道德良知,这也是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应该从作者身上学习的珍贵品质。

一、“我”和老王——经济关照与心灵相隔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我”和老王的关系:“我”是坐车的,老王是拉车的,“坐”和“蹬”是不平等的,我们是主雇关系。一个“常”字交代了“我”照顾老王的生意,这也是老王对“我”感激不尽的原因之一。不同阶层的人认识基点存在差异,情感交流必然存在“隔”的状态,所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无话找话的“说着闲话”。老王也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一种“珍惜”:“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送钱先生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老王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他感觉到了一种从他人那里未曾感受到的温暖和亲近,所以这种发自内心的帮助与钱无关。尽管有些时候“拿钱”,但并非出自他的本意。也正是这样的温情,使得老王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获得一种心灵的寄托。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这里的两个“赶忙”含义不同。老王是知道杨绛“转身进屋”的动作意味着什么,这是老王不愿接受的。杨绛并没有理解老王的心情,“免得托人捎了”,则强调非给钱不可。出于一种自然反应,面对“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老王,杨绛“害怕得糊涂”了,一心想到的只是赶紧打发老王走,而打发老王走的最好方式就是钱物两讫。老王知道自己行将就木,他之所以拖着“直僵僵”的病体,最后一次来到杨绛家,很显然有他内心的考虑,弥留之际要向“我”一家做最终的告别。然而,他的苦心最终遗憾地为杨绛所误解(或者说是拒绝),使其成为一场简单的经济交易。他与杨绛一家毕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杨绛与老王之间内心深处的隔膜显而易见,双方对他们之间交往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老王和其他车夫们——同行而不同道

老王的生存面临三大困难。职业危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情感孤独——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身体残缺——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和同行比,同是底层的老王显得孤单无助,处境艰难:同行们有“组织”,有亲人,有健康的身体,能看透主顾趁机弄点实惠;老王只有真诚和善良以及做人的准则。

老王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瞎眼不但让他没了乘客,而且招致了别人的诋毁——“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这句话所有的根据都来自恶意的臆测:“大约”——乱猜疑,“什么恶病”——瞎估计。老王除了要忍受独眼、独身、独户的不幸之外,还要忍受“更深的不幸”——起码的做人尊严被欺侮、被凌辱、被践踏!老王的“田螺眼”竟然成为看客嘲笑的把柄,茶余饭后的谈资,人心如此阴森!我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像老王这样的人更容易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习惯地相信好人终有好报,杨绛先生以尖利的笔尖刺破温情脉脉的生活面纱,直指生活的疼痛和人性的黑暗,以老王身体、精神的双重不幸促人怵惕,催人反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自孔子、太史公以来一直提倡并恪守的写实作风,杨绛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坚定地实践着这一文学主张:“不虚美,不隐恶”,原原本本,据实写来。因此,老王的不幸,是一个时代底层劳动者受难的缩影,是时代的悲剧。

面对老王的死,老李的口气冷漠得如同鲁迅《祝福》中短工对祥林嫂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与老王有隔膜的不仅仅是杨绛一个人,与老王同处一个阶层的老李与老王也有隔膜,虽然这两类隔膜的意义可能不同。老李不仅是老王的“同院”,而且还代他传话给作者,大概是关系较为亲近的了,老李对他竟然如此态度,其他同行就更可想而知。同是底层人,与鲁迅《一件小事》中的车夫对老妇人的态度大相径庭。

三、幸运者和不幸者---精神灵魂的拷问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以上是《老王》文末的结句,散文一般以卒章显志的笔法收束,杨绛的《老王》亦复如此。只不过,杨绛在“阴晴隐于其中”“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的语言里深沉而含蓄地透出自己的心志。显然“愧怍”是本句乃至全文的关键词,对他的细读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力,那么杨绛为什么“愧怍”?

她愧怍于感情付出的不对等。杨绛心中的老王与老王心中的杨绛,重量是不一样的。杨绛对老王付出的情感更多是同情,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同情他的贫困;而老王对杨绛是亲人般的爱,这是杨绛一家在文革劫难中得到的最为真诚和珍贵的怜悯与崇敬。

她愧怍于知识分子狭隘的“高贵”。在那样一个**的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出于所谓的本能,他们不愿纯粹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同情和帮助,而是习惯于将这一切量化为金钱,并用金钱予以答谢。因此,在“附带送冰”可以“车费减半”时,“当然不要他减半”;送默存上医院老王“坚决不肯拿钱”而“我一定要给钱”;老王临终送来香油和鸡蛋,“我谢了好香油,谢了大鸡蛋”后“转身进屋去(拿钱)”„„知识分子那种“来而不往非礼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等狭隘的“高贵”,使得她曲解了老王的真情怜悯与帮助。

她愧怍于迟到的“懂得”。老王这个不幸的人,他的高贵的灵魂,最应该得到尊敬,得到赞美,可是在他生前,杨绛却没有充分理解他,没有被充分感动。等到老王去世了,杨绛才一再追忆老王和她对答的话,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她“不安”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的人,却没有理解其高贵的品性——善良、真诚、崇高、圣洁。

杨绛的愧怍,是自我解剖,更是自我批判。精神灵魂的自我拷问,需要极大的勇气,杨绛先生的“愧怍”,让人敬畏。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总是在反思解剖自己的同时也在解剖这个社会,解剖人性。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传授学生解读方法 第6篇

【关键词】文本教学;解读方法;《丑小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多角度解读课文,教给学生三种读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解读文章方法的传授。

【教学难点】对于“绕到文章背后读文章”此种解读方法的认识理解。

【教学方法】自读、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播放视频,导入课文。

课前随机找了三组学生录制了一个视频:纸条交给测试者A,让测试者A形容一下纸条上的词。测试者B根据测试者A的描述猜测。测试者A的大致描述为:童话角色,小时候很自卑,长大了变成白天鹅。测试者B猜测出:丑小鸭。这样导入,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传统意义上对于丑小鸭的理解。我们的印象中,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而实际阅读课文后却会有不同的发现。为下面的环节做了铺垫。

环节一:细读文本,寻求发现。教师提问:丑小鸭真的是一只“鸭”么?白天鹅是丑小鸭“变”的吗?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语段。学生很快找到第42自然段,“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丑小鸭其实并不是一只鸭子,它本来就是一直天鹅。

学生的发现颠覆了原来的一些看法,最初的印象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而文本则清楚告诉我们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它生而高贵。丑小鸭是变不成天鹅的,只有小天鹅才能变成白天鹅。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坚持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个看法吗?老师新的看法是丑小鸭是变不成白天鹅的,白天鹅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天鹅,你们想想怎么说服老师呢?

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二环节。

环节二:观点交锋,坐而论道。(读书方法一:学会提出疑问。)

这个环节开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对以上的疑问展开小组的讨论,然后派代表来展示小组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得到如下的看法:

丑小鸭很自卑,它把自己看成一只鸭子。它屈从于别人的意见,别人说它丑陋它就自认为丑陋。只有到它看到了白天鹅,它才产生了对美的追求。

丑小鸭生在养鸭场,所以把自己定位为一只鸭。但它经历了苦难,有了发现,找到了幸福,这个过程就是蜕变。

丑小鸭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实给了它一面镜子,让它认识了自我。

丑小鸭善良不骄傲,不会用高贵的身份抬高自己。心灵美是最重要的,它变成白天鹅,其实也得益于它的心灵。

丑小鸭生下来,一直没有遇见天鹅。它不知道自己和这么高贵的物种的关系。三人成虎,大家都说它,它就认为自己很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美被自我发现的过程。

教师适时总结这一环节:我们带着问题走入文本,根据问题寻求发现。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学会质疑,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接着回到课文,看看还能读出些什么。

环节三:回归文本,拓展迁移。(读书方法二:绕到文章背后。)

投影展示三句话:第一句: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

第二句: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的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句: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教师提问:这三句话分别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反映了怎样的情境?

学生回答:第一句话在课文28页第31自然段。开始在养鸭场,后来被赶出来遇到了鸭和母鸡。它们很可笑,认为自己是世界最好的一半。丑小鸭不认同,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寻找契合的东西。第二句在31页的第41段。丑小鸭看到了天鹅,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驱使它游过去。最后一句在文章的末尾,丑小鸭成了美丽的天鹅,它很幸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了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的场景。让学生体悟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幸福,并让学生思考文中这三句话的联系。

学生总结三句话为:寻找美——接近美——展现美

教师展示投影:古今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教师提问:我想请大家从文本的角度去体味一下这三境界,或者看到我们的补充材料(教师课前下发了关于安徒生的生平资料),从作者的生平来解读一下。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告诉我你们的想法。

学生从文本出发的解读:丑小鸭说我最好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和第一境界是契合的。因为寻找美的丑小鸭很孤独,但也很执着。第二境界丑小鸭虽然觉得自己很丑,但它却坚持去追求天鹅的美,宁愿死也要去追寻,这和第二境界的“终不悔”很贴近。第三境界就是丑小鸭一生都在寻求,最后自己发现美就是自身。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其实就是丑小鸭自己。

学生从作者生平出发的解读:安徒生开始的写作是不被了解的,不被尊重的,但他坚信他的才华,一直坚持写作,这是第一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是不被认可,他没有放弃,执着的努力。对写作,特别写作童话报有热忱,这就是第二境界。而第三境界安徒生成功了,受到大众的追捧,作品被认可,他的付出是值得的。蓦然回首间,发现过去的自己那样的可爱。

教师总结:这三个境界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这篇作品,也更了解安徒生的整个创作生涯。这也是老师教给大家第二种读书的方法——绕到文章背后去读。我们今天读了很多,也学了很多方法。但我觉得今天最重要的是融入自身的感情,课上到这里,谢谢各位同学今天与我一起沉浸在《丑小鸭》这篇经典童话当中。

文本解读方法 第7篇

一、阐释词语,分析字词的多重意蕴

语言文字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除了有宣 示义,还有启示义。宣示义 是明确传 达给读者 的意义,往往是本义,没有半点含糊。启示义是以语言和形象暗示给读者的,允许有一定范围内的差异。在不同的上下 文中,有时同一词语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对文本的 解读,首先要从词语阐释入手,通过探讨词语的多重意思来探讨文本的多重意蕴。《甜甜的泥 土》中关键词“泥 土”就有多重含义,其宣示义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其启示义一可以指母亲,在西方古代希腊神话中就把大地比作母亲,我国历来也认为“坤为地,为母”,“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地生万物,没有偏袒,母亲胸怀也像大地那样宽广、慈爱、公正;二可以指社会,社会是所有人类赖以生存的泥土,其文化品性决定着人类的生存质量。由此可得,所谓“甜甜的泥土”一是指泥土中有糖果渗入,二是指王小亮母亲对他至纯至情的爱,三是指由传达室老头、老师、同学所构成的社会对王小亮的关爱。这些都是单亲孩子王小亮感受到生活美好的因素。

二、展开想象,形成文本的多重意蕴

文学是一种切割的艺术,作者往往想方设法以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内容,从而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开放性,给予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进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不仅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联想和想象,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样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仅限于文字所及范围的解读,所得的体验、知识往往是肤浅的、有 限的,仅是基本的认知需要,如果能够触发联想和想象,就能进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了。文本解读要充 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才能形成个性化阅读。《甜甜的泥土》中有诸 多可以让 学生紧扣 文字展开 想象的地方,比如开头对“她”的描写:“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可以让学生根 据前后文字补充关于“她”的相关信息:她是谁?有多大年纪?长得漂亮与否?从哪里来的?什么时候来学校门口的?来多久了?又如中间对王小 亮“梦”的描写:“他梦见过去的妈 妈笑着回 来了,现在的妈 妈垂着头 走了,真高兴。”可以让学生试着把梦境补充得具体一点:过去的妈妈回来时有什么样的衣着、表情?爸爸有什么反应?王小亮有什么反应?现在的妈 妈为什么 会垂着头 走了?现在的妈妈对王小亮态度如何?对于最后的结尾:“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可以让学生展开想 象接着续写:后面王小亮在上学路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种由此及彼的品 读方式,不仅可以 打开学生 封闭的思维,还能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课文内容。

三、诠释主题,挖掘思想的多重意蕴

主题是与艺术形象交融在一起的饱含着作家审 美情趣的一种意蕴。文 本意义都 有哪些可 能的倾向 呢?一般说来,它具有多个层面,比如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社会历史层面上的,审美层面上的,心理层面上的,文化层面上的,人生层面上的,哲学层面上的,等等,因此也就带来了解读方式、解读视角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主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会有不同释义。越是内容丰富的作品,给读者提供的审视角度就越多,主题的多元性就越明显。《甜甜的泥土》一文虽然短小,但也蕴含丰富的主题,如果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可以得出不同的主题思想。从家庭伦理角度看,课文无疑是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王小亮能感受到泥土的甜,感受到母亲对他的爱。从社会伦理 角度看,课文表达了社会 环境对单 亲家庭儿 童成长的 重要性。王小亮能感受到泥土的甜,是因为有了传达室老头、同学、老师所构成的社会对他的关爱。社会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从 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课文还表达了对善良人性、美好社会的呼唤与渴望。课文中的王小亮虽然单亲,但是他不自暴自弃,很懂事,天天早起做家务,他心中充满 爱,会把妈妈给他的糖果分发给同学吃。王小亮之所以能感受到泥土的甜,最重要的 是因为他 有一颗爱 心———爱生活,爱他人。课文通过写妈妈的输送爱、老头传递爱、王小亮分享爱等情节,表达了对善良人性、美好社会的呼唤与渴望。

多元化解读构建了中学语文文本的丰富意义,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方法,以上分析仅是一隅。

摘要: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共同决定了中学语文文本解读必须多元化。以《甜甜的泥土》为例,从阐释词语、展开想象、诠释主题等方面论述了文本多元化解读的方法。

文本解读方法 第8篇

【教学重点】解读文章方法的传授。

【教学难点】对于“绕到文章背后读文章”此种解读方法的认识理解。

【教学方法】自读、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播放视频, 导入课文。

课前随机找了三组学生录制了一个视频:纸条交给测试者A, 让测试者A形容一下纸条上的词。测试者B根据测试者A的描述猜测。测试者A的大致描述为:童话角色, 小时候很自卑, 长大了变成白天鹅。测试者B猜测出:丑小鸭。这样导入,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传统意义上对于丑小鸭的理解。我们的印象中, 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 而实际阅读课文后却会有不同的发现。为下面的环节做了铺垫。

环节一:细读文本, 寻求发现。教师提问:丑小鸭真的是一只“鸭”么?白天鹅是丑小鸭“变”的吗?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阅读文本, 找出关键语段。学生很快找到第42 自然段,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 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丑小鸭其实并不是一只鸭子, 它本来就是一直天鹅。

学生的发现颠覆了原来的一些看法, 最初的印象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而文本则清楚告诉我们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 它生而高贵。丑小鸭是变不成天鹅的, 只有小天鹅才能变成白天鹅。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坚持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个看法吗?老师新的看法是丑小鸭是变不成白天鹅的, 白天鹅之所以如此美丽, 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天鹅, 你们想想怎么说服老师呢?

带着这个问题, 进入第二环节。

环节二:观点交锋, 坐而论道。 (读书方法一:学会提出疑问。)

这个环节开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对以上的疑问展开小组的讨论, 然后派代表来展示小组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得到如下的看法:

丑小鸭很自卑, 它把自己看成一只鸭子。它屈从于别人的意见, 别人说它丑陋它就自认为丑陋。只有到它看到了白天鹅, 它才产生了对美的追求。

丑小鸭生在养鸭场, 所以把自己定位为一只鸭。但它经历了苦难, 有了发现, 找到了幸福, 这个过程就是蜕变。

丑小鸭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实给了它一面镜子, 让它认识了自我。

丑小鸭善良不骄傲, 不会用高贵的身份抬高自己。心灵美是最重要的, 它变成白天鹅, 其实也得益于它的心灵。

丑小鸭生下来, 一直没有遇见天鹅。它不知道自己和这么高贵的物种的关系。三人成虎, 大家都说它, 它就认为自己很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美被自我发现的过程。

教师适时总结这一环节:我们带着问题走入文本, 根据问题寻求发现。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学会质疑, 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接着回到课文, 看看还能读出些什么。

环节三:回归文本, 拓展迁移。 (读书方法二:绕到文章背后。)

投影展示三句话:第一句: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

第二句:我要飞向他们, 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 因为我是这样的丑, 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句: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教师提问:这三句话分别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反映了怎样的情境?

学生回答:第一句话在课文28 页第31 自然段。开始在养鸭场, 后来被赶出来遇到了鸭和母鸡。它们很可笑, 认为自己是世界最好的一半。丑小鸭不认同, 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 寻找契合的东西。第二句在31 页的第41 段。丑小鸭看到了天鹅, 对美的追求, 对美的向往驱使它游过去。最后一句在文章的末尾, 丑小鸭成了美丽的天鹅, 它很幸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老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了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的场景。让学生体悟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幸福, 并让学生思考文中这三句话的联系。

学生总结三句话为:寻找美——接近美——展现美

教师展示投影:古今成大事者, 必经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教师提问:我想请大家从文本的角度去体味一下这三境界, 或者看到我们的补充材料 (教师课前下发了关于安徒生的生平资料) , 从作者的生平来解读一下。小组相互交流, 然后告诉我你们的想法。

学生从文本出发的解读:丑小鸭说我最好到广大的世界里去, 和第一境界是契合的。因为寻找美的丑小鸭很孤独, 但也很执着。第二境界丑小鸭虽然觉得自己很丑, 但它却坚持去追求天鹅的美, 宁愿死也要去追寻, 这和第二境界的“终不悔”很贴近。第三境界就是丑小鸭一生都在寻求, 最后自己发现美就是自身。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其实就是丑小鸭自己。

学生从作者生平出发的解读:安徒生开始的写作是不被了解的, 不被尊重的, 但他坚信他的才华, 一直坚持写作, 这是第一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是不被认可, 他没有放弃, 执着的努力。对写作, 特别写作童话报有热忱, 这就是第二境界。而第三境界安徒生成功了, 受到大众的追捧, 作品被认可, 他的付出是值得的。蓦然回首间, 发现过去的自己那样的可爱。

文本解读方法 第9篇

一、文本价值依赖于独特个性的存在

文本个性, 就是文章所独有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长相、性格、脾气、习惯和爱好等特点, 正是凭着这些特点上的差异, 大家才不会认错人。文章也一样, 它们各有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标题、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结构形式以及语言风格。正是凭着这些个性上的差异, 它们才有存在的价值, 才值得大家学习。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具有典范性, 它们都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每一篇文章都闪烁着个性化光辉。个性是文章的全部价值所在, 也是我们学习的目标所在。

二、呈现文本个性的若干形态

人的特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外在长相与内在性格。认识一个人, 通常也是先从长相开始, 然后逐步接触到内在的本质要素。文章通常也由两部分组成:内容和形式。认识一篇文章的个性, 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当然, 在内容和形式母体之下, 又各有若干子要素。内容部分主要包括:材料、主题、观念、情感等;形式部分主要包括:构思、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下面试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为例, 来具体说明它们的个性差异。

(一) 内容方面的个性差异

这一单元的共同点是“生活与启示”, 每篇课文写的都是怎样从生活中获得启示。当然, 所写的生活是不同的, 获得的启示也是不同的。《钓鱼的启示》写的是作者在三十多年前与父亲的一次钓鱼, 以及从中获得的关于道德自律方面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写的是“我”的两件事情, 并以此证明父亲那句反映生活真谛的话语的正确;《落花生》写的是种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的过程以及做人的道理:要像花生那样, 踏踏实实, 做有益于大家的人;《珍珠鸟》写的是鸟由怕人到不怕的变化, 从中获得“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启示。四篇文章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 但选材丰富, 有国外的, 有国内的, 有过去的, 有现在的, 所获得的启示也是各异的, 有关于做人的, 有关于做事的, 有关于两者关系的。但不管怎样, 这四篇文章所写的生活和所获的启示之间都存在着逻辑关系, 且合情合理。

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上的个性差异是起着决定作用的。解读文本时, 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内容上的差异, 这是由阅读教学的本质决定的。语文教学中内容的学习是重要目标之一, 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思想认识的更新与提高、情感的熏陶等都是语文学习的神圣使命。这组课文的学习, 主要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形式方面的个性差异

文本形式的个性差异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说, 切准内容上的个性差异, 是着眼课程的人文性, 那么, 切准文本形式上的个性差异, 就是着眼于课程的工具性。这一单元的四篇文章在形式上的共同点是:叙议结合, 以叙述为主, 适当地夹以议论。但它们的个性差异也是非常清晰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分述——

先从构思上说。《钓鱼的启示》分两部分, 前半部分写三十年前的那一次钓鱼, 后半部分写获得的启示。钓鱼部分以叙述为主, 启示部分以议论为主。钓鱼和启示紧密相连。《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以父亲的教导为全文的线索, 一开头引出父亲的教导, 随后叙述自己经历的两件事:织毛衣和办时装展, 最后再回到父亲的教导。文章采用类似议论文式的构思, 父亲的话与自己的事情多少有点像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落花生》采用的是由花生到人的迁移式构思, 先写种花生、吃花生、说花生, 再由说花生到说做人, 过渡平稳而自然。《珍珠鸟》则采用步步推进的方式, 先写小鸟的怕人, 再写它的胆子一点点大起来, 最后写敢于趴在人的肩膀上睡觉, 由这个过程悟出一个道理, 水到渠成。点题后, 戛然而止。

再从结构上说。《钓鱼的启示》是并列式的两个板块;《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总分总式;《落花生》是由种花生、吃花生、说花生三个板块并列而成;《珍珠鸟》则是画龙点睛式的。两部分在文字比例上虽相差悬殊, 但点睛部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再来看表达方式。四篇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都是叙议结合, 但在叙述方式和叙议比例方面又不尽相同。《钓鱼的启示》叙述得相对详尽, 有些地方还采用了描写, 《珍珠鸟》中的描写则更多。相对而言,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则以叙述为主。在议论方面, 《钓鱼的启示》比较深入, 并非点到为止, 如:“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 我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段话, 既是文章的重点, 也是难点。有的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对这段议论作了淡化处理, 把主要精力放在探究怎么钓鱼上, 这说明教师没有准确而深入地解读文本。《钓鱼的启示》是偏正结构, “钓鱼”是偏, “启示”是正, 偏必须服从于正。获得什么启示?这个启示与钓鱼有什么关系?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珍珠鸟》只有最后点题的这一句可以算议论, 其余都是描述。

再说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 也是组成个性的重要因素。由于表达的内容与作家的性格不同, 每篇文章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钓鱼的启示》的语言比较深沉, 特别是后面的议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和《落花生》的语言朴素而平实;而《珍珠鸟》的语言则相对清新活泼, 色调比前三篇都要亮丽一些, 温暖一些。

三、直击文本个性的条件与达成方法

如何直击文本个性?特别是如何快速地 (只读一二遍) 直击?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并非束手无策, 只要具备一个条件, 再采用两种具体的方法, 直击文本个性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 积淀丰厚的学科专业素养

这是一个基本条件。这里的学科素养, 主要是指文学、文章学、写作学这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积淀丰厚的学科素养, 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并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史与概况。只有阅尽天下美文奇文, 才能一眼识得美文奇文。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一些文章学。诗、词、曲、赋、文, 各种不同的文体, 都有其不同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同样是文, 还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等之分, 有记实与虚构之别。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它们的特性, 掌握内部规律, 并了解它们各自的发展轨迹。再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和掌握写作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与写作心理, 并积极参与写作实践, 体会创作的甘苦。一个经常写作的教师, 不但更能体会写作的艰辛与快乐, 同时也能更准确地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艺术奥秘。

(二) 学会用各种不同身份阅读品味

要想直击文本的个性, 反复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应该怎么读呢?这里确实有讲究。要深入解读文本, 应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不同身份逐一阅读。

第一种身份, 作为赏鉴者的阅读。就是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来读课文, 像我们平时阅读小说, 阅读《读者》《诗刊》中的诗文那样, 像闲暇时读人物传记那样, 以一种放松的心情, 不带任何功利和任务, 用欣赏的眼光进行阅读。作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通常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这样的课文往往有一种场、景、情、势。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用放松的心态来美美地读, 不要一读就考虑有什么要学。

第二种身份, 作为评论者的阅读。如果说作为赏鉴者的阅读是一种感性的阅读, 那么, 作为评论者的阅读就是相对理性的;如果说第一遍阅读是为了融入文本, 那么, 这第二遍阅读就是为了跳出文本, 要引导学生用冷静的目光来审视。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阅读文本也相同, 太投入就有可能难以自拔, 只有一种感觉, 说不出所以然。只有跳开一步, 理性些, 才可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评论者的阅读, 既要着眼于文本的思想内容, 又要着眼于文本的艺术形式。

第三种身份, 作为编撰者的阅读。编撰者, 就是报刊编辑。如果说作为评论者的阅读是着眼于文本的大局或宏观, 那么, 作为编者的阅读就是着眼于文本细部或微观。语文教学最本质的意义, 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文本的主题和情节当然需要理解, 但如果只停留于主题和情节上, 那便是文学课了。小学语文教学姓小, 姓语。小学语文课与文学欣赏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语文课要推敲语言, 咀嚼文字, 学习运用语言。推敲和咀嚼哪些语言呢?主要是含义特别深刻的、令人回味的、遣字造句巧妙的语言。

第四种身份, 作为吟诵者的阅读。吟诵者, 就是放开喉咙大声地、有感情地读, 像电视播音员播音, 像演讲大师上台演讲。看不等同于读, 默读也不等同于诵读。看关注的往往是文字所传达的意思, 并不关注语言的音律和节奏, 默读虽然注意到了语音和节奏, 但往往没有关注音调、语势和节奏。音量的高低, 速度的快慢, 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诵读比默读的要求要高得多, 诵读不但要读准字音、控制音量、掌握速度, 还有倾注感情, 赋予表情。诵读的目的, 就是为了更好地确定情感基调。文本的情感基调和语势等, 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第五种身份, 作为教学者的阅读。有了前面四种身份或者说四种不同方法的阅读, 作为教者的阅读就有了基础, 目的也相对清晰了。这一身份的阅读, 就是要边读边考虑:我该怎么教, 让学生怎么学?如何用最巧妙、最简捷的方法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感悟文本。具体地说, 作为教学者的阅读主要考虑的是这样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教学试图让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二是用何种途径和方法来达到目的;三是如何寻找最佳切入口, 以什么为线索。这些, 都应该从文本的个性特点来考虑。

上述五种身份的阅读, 从感性到理性, 从宏观到微观, 从读者到教者, 全有了, 还会读不出个性吗?

( 三 ) 置于三大背景中比较鉴别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文本个性是比较出来的。要直击文本个性,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种比较:一是置于单元背景。就是把这篇课文与它所属单元中的其他几篇课文进行比较, 努力找出它们各自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单元中的几篇课文, 虽然有相似点, 但肯定有不同点, 比较就是最好的寻找和发现。在比较的同时, 还可以通过单元提示和单元后的练习设计来进一步切准文本个性。二是置于文体背景。人教版教材以同主题的课文组成单元, 同一单元中的几篇文章, 其文体可能不尽相同。为了更准确地发现个性, 可以选择一些同文体的其他文章进行比较, 比如解读《珍珠鸟》时, 可以和已经学过的《麻雀》进行比较, 也可以引进课外文章进行比较, 解读《钓鱼的启示》时, 可以选择《爬山的启示》《游泳的启示》等。三是置于作者背景。作家往往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语言习惯, 如果我们只看作家的一篇文章, 其个性特点不一定能体会到, 但如果我们找来这位作家其他类似的文章, 那就有可能清晰地发现该作家和该篇文章的个性特点。比如解读《落花生》时, 可以找来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细细读读。这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道理一样, 近近地看一棵草, 往往看不清它的颜色, 如果退得远些, 看一大片, 颜色就鲜明了。

四、厘清解读深度与教学程度的关系

文本解读方法 第10篇

一、新写实的开拓——社会实践论

刘震云在《一地鸡毛》《单位》中着重表现当时当地当事者的心态与生命体验, 较少展示他们与外界的大背景、大环境的必然交往与联系, 故事框架相对封闭, 无非是一个小团体一个小机关, 一对年轻的夫妇, 一个平淡的日子。由几块豆腐、孩子入托、上班乘车、偷水用等日常琐事构成的《一地鸡毛》是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的需要处处设防、处处小心的《单位》。《单位》中所展示的一群普通的公务员, 这些人民公仆为了改变个人的待遇, 互相算计, 尔虞我诈。“单位”是政府行政机构、企事业部门的符号代码, 题目寓意涵盖范围极广, 它是一个人工作或生产劳动的场所, 工资、提职、住房、调动、结婚、生孩子与老死丧葬一切它都管, 简直是独特生存环境的小社会, 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命运。在单位里的小林有的是才华, 没有职务, 产生了等级差别, 自己倒也能安然处之.但是分不上套房, 老婆大有意见, 因而产生了家庭矛盾。他由此悟出“钱、房子、吃饭、睡觉、撒尿拉屎, 一切的一切”, 全看个人“在单位混得如何”, 而要想“混”得好, 必须遵从“单位”中的既定法则。从此以后在单位里, 他改过自新, 委屈求全, 巴结逢迎, 想方设法投机钻营, 积极要求上进。生活教育小林, 现实改造小林。这就是当今现实生活之中人的生活困窘、精神追求及其在这种生活困窘中的迷茫、消失, 这个“实”是具有代表性的。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 刘震云小说真实再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看其繁琐却深刻揭示当今社会中权力对人的压抑, 从而造成人们生活困窘。刘震云深入生活积极了解社会现实, 贴近人们生活本相, 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总结生活经验,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人生存困境, 以告诫人们怎样才能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繁琐与无奈。任何理论的形成、任何经验的总结都是基于社会实践, 而客观世界又总是变化发展的, 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永无止境。刘震云也正是基于这个实践原则进行着自己的创作, 为我们展示当今社会真实现状。

二、崇高理想的消解——社会矛盾论

小说由人物、情节、环境等三部分构成, 一部优秀的小说价值就在于体现人物在特殊的环境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刘震云的官场系列小说主要以小林等当代知识分子为代表。

小说里的人物决不仅仅是人物本身。老张、老孙、老何、女老乔、女小彭和男小林他们组成的是一个群体, 一个集结在最高权力机关的群体, 他们原本都属于知识界的精英阶层, 而后却改变了除私心之外的一切为已所独有的身心特点, 共同结成了这样一个生存圈——消解生存激情, 认同生存现状, 安于凡俗生活。小林就是在走进这个生存圈之后被同化了。作品中的小林和其老婆两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生, 对生活有过美好的憧憬。刚到单位时也很有个性, 曾公开对劝他写入党申请书的人说“目前我对贵党还不感兴趣”。但三年以后小林就“悔悟”了。要提职加薪就得入党, 于是小林开始上班积极表现, 主动找党员谈心, 还学会给领导送礼, 甚至帮领导家刷马桶。小林这种变化的背后, 隐藏着强大的外在因素。小林从纯朴、有理想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关系、环境捉弄的小职员, 逐渐走向世俗与功利。小林“成熟”的过程就是关系哲学对小林不断浸淫和吞噬的过程, 也是小林逐渐丧失自我, 失去自我本真面目的过程。人的理想的破灭, 尊严的丧失, 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人的沉沦, 逐渐丧失了主体性。故事的结尾, 小林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 上边盖着一堆鸡毛, 下面铺着许多人掉下来的皮屑, 柔软舒服, 度年如日。”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沉沦了, 沉沦到他不再是一个“人”。

切己的家庭琐事由此引发的争吵是婚后生活面临的另一个新的危险来源。刘震云在《一地鸡毛》中把婚后生活的琐事对小林与小李的爱情影响淋漓尽致地进行描写。琐事是琐碎而卑俗的, 种种琐事构成了生活本身。人进入了生活本身, 也就离不开琐事的纠缠。“生活是严峻的, 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 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热恋中的爱就像熊熊燃烧的一把火, 只是爱情生活中的一种非常态形式。走过了热恋阶段的爱是渐渐冷却下来的活火山, 它慢慢消退了冲决一切超越一切的威力。生活的琐事伸展开无数个触角趋近这热恋后的家庭的爱, 慢慢相互渗透融合形成诸多隔阂, 侵蚀着这热恋后所形成的牢不可破的家庭的爱。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 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处处充满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小林怀着对社会的无限憧憬走出大学的象牙塔, 当他正准备美好理想奋斗的时候, 却发现这个社会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他不知所措。由于生活的环境, 他逐渐由崇高走向世俗, 矛盾转化。也许他曾困惑于这个矛盾生存圈中, 但是最终他又不得不低头于这个生存圈。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 小林都在努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房子对于入党不屑一顾的他积极要入党;为了孩子上更好的幼儿园不惜巴结领导, 做了好多他曾经多么不愿意做的事, 就这样一个有着崇高理想清高的人逐渐走向世俗。人类生活是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在小林身上, 属他曾经的对社会的崇高认识最终消解。

三、当代人的生存困境——社会主体论

刘震云以自己生活过的故乡为底色, 站在底层人物的立场上, 从人性的角度注视芸芸众生的群像。他用两套笔墨来看待不同身份的人, 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命运遭际的关怀;对处于社会中的强势群体的无比憎恨, 毫不留情揭开他们虚伪的面纱, 视他们的生命为草芥。其小说再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琐碎生活, 从而展现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刘震云的小说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寻求导致其生存困境的原因:体制之催迫、欲望之恶果、存在之本然。他眼光独特, 其小说生动揭示出权力的独特魅力, 展现出权力如何激发起人们的占有欲, 进而一步步觊觎乃至成功攫取。其小说又重在揭示卑微的小人物是如何无望地受权力挤压, 沦丧自我。其笔下身份地位卑微渺小的普通百姓不仅受权力的挤压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 更可悲的是他们还自觉不自觉地屈从于权力, 甘愿受权力奴役和压迫, 成为其“奴隶”。尽管在他们当中也有人像小林那样在权力的漩涡中追逐与挣扎过, 但最终都落入两难境地。每个人内心都充满欲望, 也许人们不想有过多的欲望, 但是严酷的竞争又使人们不得不活得很累。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 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有得必有失。财富、事业、名声得到了, 自由却失去了, 甚至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也失去了。所以当代人的生活就是在欲望的纵容下变得愈来愈复杂, 愈来愈艰难。英国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曾说:“人类最大的、最主要的欲望是权力欲和荣誉欲。”权力欲和荣誉欲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驱动人们不断进取, 也往往使人们陷人互相争斗甚至互相残杀之中。

社会过程是通过社会历史主体的活动来实现的。研究社会过程, 必须要研究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刘震云小说重在剖析当代人生存困境, 再现真实。作为社会过程的主体, 深刻展现人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系统中的发展变化, 揭示社会真理。

本文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方法重新对当代新写实小说的先锋刘震云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 主要从社会实践论、社会矛盾论、社会主体论等三方面分析其作品中展示的当代人生存困境, 体现其小说的独特价值。刘震云的小说不仅仅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 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文学史价值。

摘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先锋, 刘震云的作品描写普通人庸俗繁琐的生活, 反映当代人挣扎而无奈的生活状况, 真实再现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本文采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方法对其小说重新进行解读, 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论、社会矛盾论、社会主体论等三方面阐述揭示当代人生存困境。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方法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典型的有脱离文本、浅尝辄止、过多诠释等,如何有效化解此类问题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做出一些总结:追本溯源、抽丝剥茧、旁推侧引。通俗地讲就是立足于学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紧扣课文内容;深入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做好细读工作;循循善诱,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1]。文章立足于此,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方法做了一些探究。

一、追本溯源,立足教材实际

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源,文本解读则是阅读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中要注重追本溯源,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做好阅读指导工作。首先,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高度总结单元主题。人教版高中语文的课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以一定的主题为依托,按类编排为单元的。如必修2第三单元中的三篇课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均属于游记,又同时暗含着对死亡、生命的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从教材编排的角度出发做好文本回归工作,引导学生从课文之间的相同处、不同处来进行比较阅读,这对于阅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其次,教师要以课文的实际内容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为教学目标,而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对具体文章的细致分析与探讨。当前一些语文课程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弊端,不从课文出发就进行閱读方法的传授,这不仅无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方法传授的效果也未必佳。因而,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整改工作。最后,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文本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与阅读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的实质,制定具体有效的阅读要求,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二、抽丝剥茧,做好细读工作

阅读是一个精细活,学生只有真正静下心来,走入课文阅读之中,才能感受到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从而提升自身分析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探究文本,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做到这点,主要包含三个环节:首先,字词句的推敲。文章由段落、句、词、字等基本要素构成,字词句的推敲也就是语文阅读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还能从侧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如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认知,比如在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学生仔细揣摩这句话,能够体会王熙凤察言观色,善于逢迎的性格特征;其次,写作技巧研究。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写作技巧是文本文学性的主要体现,也是学生阅读环节中的主要分析对象之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时,也要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写作技巧的习惯与能力,这对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比如在必修三的《祝福》中有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祥林嫂的绝望、心酸与悲惨,是学生理解祥林嫂这一封建底层女性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此处文本引导学生做细致解读,从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再次,感情体悟。文章的创作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寄寓着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因此,文本的情感体悟也是学生细读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作者要引导学生主动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知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从而更好地理解与认知文本,比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旁推侧引,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要本着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引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课程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提问启示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法等。其次,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完成自主阅读,但学生在阅读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阅读兴趣缺失、阅读效率低下、阅读方法失当等情形。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立个性化的学案,来帮助学生攻克阅读过程中的难关。比如在学案中设置阶梯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目的性阅读,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最后,教师还要发挥好自身的教学评价职能,通过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展开点评,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其阅读环节中的缺陷与不足,引导其主动更正,从而逐步完善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技能。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恶化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完善语文阅读教学,而追本溯源、抽丝剥茧以及旁推侧引不失为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高正鑫.高中语文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19(10).

作者简介:金艳,1987年6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课题:以文本解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探寻解读策略, 优化文本解读 第12篇

一、课题——文本解读之“脑”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大脑, 它统领着整篇文章, 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我们通过课题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要写的内容了。课题以简练的文字概括文章的内容, 如果我们深刻解读课题, 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感知这篇文章将要讲述的内容, 促进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比如, 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首先从文题入手, 引导学生:“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问什么?或者说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迅速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 雾凇是在雾中长大的吗?雾凇是不是松树呀?“凇”字为什么有两点水呀?等等。这样, 围绕课题, 让学生进行质疑, 从而激发学生想阅读课文的情感。此时, 我再因势利导, 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文本, 清晰地解读文本。

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来解读文本时, 应注意把握课题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然后通过解读课题让学生产生解读课文的欲望, 梳理课文解读的思路。

二、词句题——文本解读之“手”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词句组成的。在这些词句当中, 不乏有几个关键词或中心句。有的词句在文章中起到过渡或者总领与总结的作用, 有的词句可以揭示文本的中心, 有的词句虽然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 但是仔细解读, 就可以感觉出它所包含的情感价值。所以, 在解读文本时, 这些词句就是重要抓手, 只要把这些词句给解读出来, 那么全篇文章就基本上可以解读了。

比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 我让学生紧紧抓住第一句话:“雾凇, 俗称树挂, 是在严寒季节里,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样, 学生就会在解读过程中体会到这一句话是写雾凇形成的原因, 它需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饱和的水汽, 二是要遇到冷空气。而下面几句话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第二、三句是讲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 四到八句写的是“遇冷凝结”的过程。然后再抓住课文中的“笼罩”、“淹没”、“模糊”、“慢慢”、“银线”、“银条”等关键词语, 就可以让学生把雾凇的形成过程给解读出来, 促进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文章的脉络。

三、习题题——文本解读之“腿”

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是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水平精心编写的, 有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累积的;有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还有的是促进学生理解字词句、明白文章的叙述方法的……它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腿”, 可以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走得更远、更深。所以, 在解读文本时, 我们可以利用课后的习题帮助学生理清这些词语与文章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借用这些习题来领会课文内容。

四、插图题——文本解读之“眼”

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许多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一来可以直观地呈现课文的内容, 二来又把学生带入直观形象的课文情境当中,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为此, 在解读文本时, 巧妙地利用这些插图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文本, 激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可以想象出当时文本所描绘的情境,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比如在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时, 也许学生对于文本中的“琼枝玉树”不容易理解;也许学生对“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不能理解, 因为雾凇本来是出现在严寒的冬季, 为什么课文中却把雾凇形容为春天开放的梨花?这时, 我们适时地利用课文的两幅插图, 让学生观察, 并说一说图画中的枝条像什么?这样, 学生就可以从第一幅图的观察中理解为什么雾凇像春天的梨花, 从第二幅图中可以理解“琼枝玉树”这个词语, 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前面所说的“银线”、“银条”等词语。这样, 通过解读文本中的插图, 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出文本中文字的魅力, 以达到更有效地解读文本。

上一篇:混凝土补强加固下一篇:按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