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效率范文

2024-08-05

培养效率范文(精选12篇)

培养效率 第1篇

一要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读”这个字,对于课本不仅要读,而且要细读、精读,要反复推敲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读的时候要思考,某一节读完后,重点内容要提炼一下,知识点要自己归纳、整理一下,必要的时候,要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进行记忆.自主学习多一点,收获就会多一点.

二要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对于老师强调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生要能够在听课的基础上及时地做简要的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课后再进行整理完善,这样的过程既锻炼了思维速度又巩固了知识.

三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进入初中后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独立的、认真的,具有严格合理的书面表达能力.平时我们可以选择几天要求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大家各自独立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又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要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每周末让学生把一周下来做错的题目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整理出来,在错误的地方用红色的笔迹标注,这样一学期下来复习的时候,学生只要把这本错题集上的习题复习完就能够很好地掌握一学期的重点难点了.

培养读书习惯,提高课堂效率4 第2篇

【摘要】“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最终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要教师一如既往地坚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一定能成功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兴趣方法环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是呀,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此可见,读书多么重要。学生读书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对他们益处多多,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大,而那些好书的感染力、影响力远远超过老师、家长。当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大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通过读书,不仅可以让学生形成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也提高了自己的课堂管理效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搞好学习的第一动力。有些学生之所以对读书不感兴趣,是因为没有领略到读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觉得读书太贫乏、太单调。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摒弃不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广泛读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呢?

(一)开展各种有乐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有乐趣才有兴趣,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才能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有趣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绕口令带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绕口令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有趣味的儿歌,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绕口令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在上学期,学校举行了一次读书活动,我班的学生一个也不报名,私下问他们为什么不报名参加,他们好多都说不敢,我想不是他们不敢,1

而是他们没有兴趣,体验不到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快乐。我暗自着急,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发现学生们对儿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在班上开展“绕口令”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当我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后,大家很兴奋,利用课外时间积极查找各种绕口令,反复阅读,好让自己不至于“出丑”,这样,就激起了全班学生的读书热情。这项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绕口令,主动去读书。

2、古诗文推荐、抄写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古诗文晦涩难懂,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读,但如果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将图文并茂的诗文推荐给其他学生,就会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例如:我上《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上到“土地平旷„„怡然自乐”时,我会布置学生课后把这段文字抄下来,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理解描绘出来,然后在班上和大家共享,一起交流探讨,我再注意细节、方向性的引导和补充,大家充分体会到桃源的美,体会到作者想象力的丰富和文笔的优美,从而对桃源产生强烈的憧憬。这样一来,对文言的理解加强了,对文言的兴趣提高了,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慢慢喜欢上了读古文。

3、讲故事活动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可以通过讲故事活动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很多学生会因此爱上读书,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班里的学习气氛浓厚,为老师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基础。带初一229班的时候,我在班上开展讲故事活动,学生们时而欢笑,时而热泪盈眶,时而热烈鼓掌,所有人都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中,为我的高效课堂打下了基础。

4、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在班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并使他们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越来越愿意听,课堂管理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我在班上举办了很多读书竞赛活动,如举行“好书介绍会”、“佳作朗诵会”以及“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开展“东搜西索”、“名人名言”和“好词好句”摘抄记录竞赛,开设“知识之窗”读书心得体会展览,使学生们体验到读书的快乐,自觉加入到读书队伍中。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就像一株刚破土的幼苗,急需吸取知识的甘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在课堂上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收集。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1、课堂阅读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课内阅读的作用主要是交给学生一把兴趣之门的钥匙,让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引发读书的兴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阅读,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在上《亲爱的爸爸妈妈》时,为了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目的,从一上课就用低沉的声音讲述文章背景,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接着我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的朗读激起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举手要求朗读。我指导学生用单人和分组方式朗读,并作了点评,学生们读得很认真,渐入佳境。有的紧握拳头,似乎在为被屠杀的孩子鸣不平,有的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没有过多的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结果,这节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要想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立足于课本,以课内文章为范例,在课外寻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名著篇目,在课上有意识地介绍给学生,用其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使学生想阅读老师介绍的书,去寻找老师介绍的有趣故事。例如,我在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蔚的信》时,就向学生们推荐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的世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重的,渐渐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他们和我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聊起他们最近看的书,我惊喜的发现,他们竟然主动接触了各种文体,如小说、童话,甚至还有回忆录。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适当的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鼓励学生读课外书

课外书是丰富孩子心灵世界、培养孩子兴趣的最佳途径,不看课外书的孩子的眼界注定是狭窄的。

专家认为:人类从书本获得知识的能力,仅有三分之一来自教料书,其余三分之二主要来自课外书。因此,我们要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当然,我们教师在积极鼓励学生读课外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读书欲望,帮助、指导学生选择那些既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又对学生有良好影响的课外书籍。让学生真正达到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从而提高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会学生读书方法

科学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的好方

法,让学生在读书时更加有目的性,效率更高。

(1)泛读

对于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部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来说,宜采用泛读的方式,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可“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

(2)精读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我们要让学生把喜欢的文章或段落摘抄下来,或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或摘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爱的笔记形式记笔记。

(3)选读

根据自己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4)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如查找资料时,先读前言、目录,在浏览中形成泛读习惯,寻找到资料。对于自己所需的资料,采用精读详加研究,这样,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交替运用互为补充,可以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5)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边看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独立思考、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总之,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读书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读书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书籍性质,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灵活使用。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最是书香能致远”,要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滋味”,就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因此,教师应尽自已所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1)张贴名人名言

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有关读书方面的名人名言,使学生时刻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产生读书欲望。我带的班级就做到了这一点,上学期,我们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就找到了他的名言“涓滴之水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他力量强大,而是

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只有勤奋不懈地努力,才可以够获得那些技巧。”贴在教室里。学了高尔基的《海燕》,我就把他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贴在墙上。学了《杜甫诗三首》,我就找到了他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鼓励学生。

(2)设立图书角

为了使学生读到好书,我们积极发动学生将自己的藏书有选择性地带到班级里来。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再供学生借阅。为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我还为学生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如《青年文摘》、《作文评点报》、《特别文摘》等一起放置在图书角。我发现,班级里有了这么一个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学生们追逐打闹的现象少了,读书的现象多了,渐渐形成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3)教师要做读书的表率

教师应以勤奋的读书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和学生要一起读书,交流心得体会,用教师的读书习惯去影响、带动学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读书的内驱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4)开展读书笔记展示活动

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应要求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并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大家。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一看读书笔记,便一目了然。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读书记笔记的好习惯。如:我会要求学生记他读的那本书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

有一句话叫:“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好习惯和成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最终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要教师一如既往地坚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一定能成功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书目】

《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实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习哪有这么难》家庭教育出版社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课堂效率 第3篇

【关 键 词】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生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其中特别强调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心理害怕,担心被同学耻笑或遭到老师批评;二是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他们已习惯于等着教师提供标准答案;三是教师不重视,认为这是浪费教学时间。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问题越是多,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却总说没有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创设情境,唤醒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地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情境之中,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欲望。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奇”中发“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趣味式情境,使学生“趣”中发“问”;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表演,创设动态情境,使学生“动”中发“问”。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唐僧给徒弟们分西瓜。唐僧说:“我分给悟空个西瓜,分给八戒个西瓜,分给沙僧个西瓜……”唐僧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师父不公平!”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唐僧分得公平吗?”“这三个分数是否一样大呢?”“分的份数少,是否就少了呢?”“分子和分母不同该怎么比较呢?”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想提的问题就多了起来。

二、鼓励质疑,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允许他们自由地参与学习过程。对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不切主题、奇思异想、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均应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来娓娓诱导。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欣赏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只有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消除胆怯心理,大胆表现自己,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信心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三、适时点拨,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把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的,为今后学生能正确、独立地发现及提出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要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知道“问什么”“怎么问”,这时教师只需在关键处要扶一把、送一程。

(一)从课题切入,问出新目标

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善提问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引导学生成功地提出了“求圆的周长有什么作用?”“可用什么方法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有联系吗?”等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找准“生长点”,问出新知识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的延伸与发展,都与旧知识紧密相连。教师应找准知识“生长点”,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质疑方法,提出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问出重点、难点、疑点。从而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如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在引入新课后,我问:“谁能说说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这一设计,不仅复习了圆柱的知识,而且对之后学习“圆锥的认识”也起到了一个极好的铺垫作用。在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时,我让每组学生拿起桌上的圆锥,感受一下圆锥和圆柱有哪些不同,并提出问题。他们很快就提出了这几个问题:1. 圆锥有几个面?2. 底面是什么形状的?3. 侧面是什么面?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学生很快说出了圆锥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进一步学习圆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同中求异,问出新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怎样计算的。适时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算法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与思考引向新的领域,激发学生的求异意识,促使学生优化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计算3.5×0.98+0.07这题学生找到新的计算方法,发现可以看成是:3.5×1-3.5×0.02+0.07,然而有一位学生说0.07也可以拆成3.5×0.02。第一类学生虽然能用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但已经形成了定向思维,后一类学生才是真正能进行创新的,进行了求异思维,实现了这一题的价值所在。

(四)分析错题,问出高效率

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应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如计算题出错,是概念不清、算理不明,还是抄错、算错等。应用题出错时,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或作出分析图表,以迫使一些不求甚解的学生问书、问同学、问老师,找出错误所在,真正达到订正的目的。

如教学三年级《认识元、角、分和小数》这单元的《买书》内容时,涉及小数减法的计算,要解决“应该找回多少钱?”列式8.1-7.5=?,一个孩子出现了这样的结果:8.1-7.5=6。我让他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解释道:“8借了一个,再减7,就没有了,所以不用写了。这个6 是6角,不是6元。”下面的孩子马上出现了两派,有喊“要写0.6”的,有喊“不用写0”的。我组织大家认真讨论,最后得出:在这道题中,我们知道是8.1元减7.5元,可以说等于6角,但离开这道题,单单看8.1-7.5,不能等于6,只能等于0.6。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新知的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开展活动,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开展“牛角”比“尖”大赛、精彩问题上黑板、通过每册数学课本中“问题银行”看谁的问题提得多等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教师也可以设计专门的表格,鼓励学生每节课提一个有质量的问题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教师还可以将优、困生搭配,成立学习小组,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每周评出最佳质疑小组、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通过这些评价机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并逐步形成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以问题为载体,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问的火花,让学生敢于、乐于、善于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并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就增加了,主体作用就充分发挥了,创新能力就逐步培养了,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庞连科,张智品. 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1(3).

[3] 李建萍.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第4篇

一、在前置性学习中操作, 设疑激趣, 思疑生趣

前置性学习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通过创设情境, 做到设疑定惑, 造成学生的学习饥渴, 产生解惑的心理冲动, 激起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在课前明确预习的步骤、方法、要求, 引导学生课前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动手操作, 在操作过程适当地设疑, 这样学生就在动手操作中思疑、质疑, 形成认知冲突, 从而把学生引进思维极度兴奋的心理状态, 使前置性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例如在前置性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 可让学生做如下几步操作:

第一步, 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 然后扭动它, 它的形状会改变吗?并能举出几个生活中人们的应用实例。

第二步, 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 然后扭动它, 它的形状会改变吗?并能找出几个生活中应用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实例。

第三步, 想想办法, 把你钉的四边形木架, 由形状不稳定变成是稳定, 说出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并举两个应用实例。通过这几步的设计, 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条件, 新知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前置性学习操作中, 设计和布置的操作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靠近学生知识技能的最近发展区, 取材要方便, 以保护学生操作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探究中操作, 感受过程, 建构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需要教师提供感性材料,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有利于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因此, 只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发现、获取、建构知识, 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协同均衡地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时, 通常让学生进行以下几步的操作:

第一步, 出示一次函数y=x-3与一元一次不等式x-3 >0, 请学生先比较两个式子, 说说想到了什么?

第二步, 画出一次函数y=x-3的图象, 并寻找直线上纵坐标大于0的点, 也就是直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 让三角板的一直角边垂直x轴, 另一直角边垂直于y轴, 使直角顶点落在直线y=x-3上, 根据图象, 已知y求x或已知x求y。

第三步, 给出函数y=ax+b的图象, 根据图象, 求不等式ax+b≤0的解集。 (模仿第2步的操作)

第四步, 给出函数y=ax+b和y=a1x+b1的图象, 利用图象求不等式ax+b ≥a1x+b1的解集。这时可把直尺的一边与x轴垂直, 这边与两直线的交点的高低就能确定两点纵坐标的大小, 即函数值的大小, 然后可根据要求确定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通过这几步的设计, 使学生真正应用数形结合的操作方法, 所有学生在多种感官 (眼、耳、口、手、脑) 和多种因素 (智力和非智力) 的刺激下, 掌握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直观地用图象法求不等式的解集, 顺利地突破了难点, 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学生再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在动手操作中, 往往有部分学生缺乏操作工具的协调能力, 可通过合作互助,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激励, 提高了合作能力, 增进了生生、师生的友谊,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在复习巩固中操作, 准确建模, 发展智能

练习是学生同化和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某一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可能是暂时的, 肤浅的或机械的, 这时借助动手操作, 进一步把知识消化、同化、发展和完善, 提升操作中的建模能力, 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教完了课题学习《镶嵌》后, 让学生完成以下几步操作:

第一步, 任意剪出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四边形纸板, 试一试它们能镶嵌成平面图案吗?

第二步, 任意剪出一些边长相同的正多边形纸板, 哪两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平面图案?三种呢?看谁的拼法多。

第三步, 到网上、生活中收集一些美丽的镶嵌图案。这样, 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自然意会, 顺利建模, 从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5篇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动力,是加快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象磁石一样吸引他,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的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清楚的理解。新学期刚开始的第一节课学生都很认真地听课,但到后来却慢慢地走神,上课时总喜欢做点小动作。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课堂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兴趣了,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实际上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会新鲜感不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容量大,信息反馈快,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

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教材中的静画变为色彩鲜丽的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迅速的激发起来,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教师再运用配音把教材中枯燥抽象的叙述文字变为生动的语言表达,从而赋予了教学内容以感情色

彩,课堂的氛围开始变得声像并茂、丰富多彩,学生的参与感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

教师如果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始终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渴求新知识的良好心理状态之中,可以说教师在上课伊始,已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我们试想,电视中的少儿节目,为何长期受少年儿童的欢迎而不衰呢?单纯从形式上说,它首先借助了电视的绚丽的图像和生动的语言,以及直观有趣的动画这种手段。教师就应借鉴这种手段,刻意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循环小数。这样的引入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多样的,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特征,又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毛病,让学生从直观、形象入手,以动手促进动脑,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

学习,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之中。

三、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

培养识字兴趣 提高识字效率 第6篇

一、创设识字情境,使识字教学更具生动性

1在观察画图中识字。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2在交流中识字。传统的识字教学过多地注重教师讲解、范写和学生的反复抄写。这样被动的接受不仅提不起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机械的重复还会起到抑制的作用。如果让学生去主动观察字形。发现规律、特点,然后在全班大胆、自由地讨论、交流,不但能认清字的结构,加深对字的认识,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挖掘汉字构造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寓意丰富。其构造颇有规律可循,其中融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感性认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挖掘汉字固有的因素,让学生融入自己的再造想象,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进取探究的热情,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1猜谜式。分两种,一种曲折地说出字形,并暗示字义。如“一个虫子口触电,一到冬天就不见(绳)”:二是只巧妙地说出字形而不是露字义。如“一家十口住草房(苦)”

2歌谣式。师生共同将已认识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的顺口易记的儿歌。如:“束”是绳捆木,“尘”是小土扬,手、目是“看”,羊、目是“着”。

3演示式。运用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掰”两手掌心相对靠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卡”两手一上一下做通道受阻的运用。“看”把手罩在眼睛上做手搭凉棚状。

4会意式。根据字形,联系字义,编一段话来帮助识字。如“坐”字是两人坐在土上,“游”字是一个孩子(子),戴着游泳帽,在方(方)形的水(氵)池里游。“喜”字是—个战士两张口,高兴地走在队伍前头。

5,对比式。对于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要抓住两个字形和义的区别来对比识记。如“瓣”和“辩”要抓住“瓜”和“讠”来区别。花瓣落了结瓜蛋(瓜),争辩需要用语言(讠)。

三、分组识字,营造探究气氛

分组识字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化整为零,在规定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达,交流识字经验的机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高效识字的效果。

1同桌识字。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就着重培养学生同桌合作识字的习惯。

(1)在学习新课文时,让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倾听,互相评价,纠正字音,既可以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又免去了教师逐个检查的麻烦。

(2)在分析字形时,让同桌共同观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再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以形成主动探究,乐于交流的良好的识字氛围。

(3)在巩固识字成果时,让同桌互相考一考、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在互相监督和竞争中提高识字效率。

2四人一组识字。这种形式用于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因为二年级开始,學生便开始学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通过前后座四人一组的共同查字典识字既可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培养数学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第7篇

一、生活问题数学化, 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皆数学”,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除了要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通俗化、生活化外, 还要注意生活问题数学化,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源于生活, 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让学生真正从抽象的数学课本中解放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在讲“垂径定理”后, 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小明要维修家中已烂的木桶底面, 他决定给木工赵师傅加工出与原先同样大小的圆形底桶, 由于出门时他仅带着木桶底部最完整的一块去见赵师傅, 赵师傅说:“你怎么不拿整个木桶来呢?没带整个木桶来, 我没办法帮你加工出合适的底桶.”假如你是赵师傅, 你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像这样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让学生将学习数学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 设置成一个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把学生带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中去.实践证明, 一个新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推动学生主动思维与探究.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1:将你课前准备好的△ABC纸片, 分别剪下∠A、∠B和∠C后拼在一起, 观察它们能组成什么角?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根据你所拼的结果, 猜一猜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存在这个结论吗?

问题3:你在拼图的过程中, 受到了哪些启发?是否能找到说明结论存在的理由?

问题4:如何证明?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 通过层层设问, 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从剪纸拼成平角到添加辅助线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 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学到了知识, 培养了观察能力, 激发了学习兴趣.另外,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深度、难度、密度、梯度,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置出有质量的思考题, 同时也不能变成一问到底的“满堂问”.

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观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做中学”教育思想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 教师灌、学生听的教学效果, 往往不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效果好.因此, 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自觉地去探究,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表示平移”时, 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全体学生动手建立直角坐标系, 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表示 (-2, -3) 的点A, 再让学生将点A分别向右 (左) 平移各5个单位长度, 得到点A1, A2, 在图上标出这两个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坐标的前后变化;接着再次把点A分别向上 (下) 平移4个单位长度, 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这些坐标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时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使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归纳新知识, 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理解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把某一点的坐标向右向左平移时纵坐标不变, 而横坐标发生了变化, 规律是“右加左减”;把某一点坐标向上向下平移时, 横坐标不变, 而纵坐标则发生了变化, 规律是“上加下减”.

四、更新观念, 提高素养, 增强个人魅力

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习兴趣 第8篇

在众多教学思想中, 我认为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高效的课堂不仅能展示语文的魅力、教师的风采, 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要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 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尽相同, 但不外乎三点, 即知识与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与态度目标。再具体一下可概括为: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享受到求知的愉悦, 让学生获得发展, 体验快乐,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形成智慧, 发展个性等。

一堂贯彻上述目标的高效课堂, 我认为在注重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次真实的感动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课堂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展示欲, 创设条件, 营造氛围, 让孩子学会、会学、乐学、创学。课堂就是要立足学会,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形成智慧。简而言之, 课堂必须充盈着情感, 来浸润生命。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更应让学生学会感动, 情感是消弭一切不快的最好药剂。动了情才会蕴于衷, 有了真实的感动, 有了情感的“加盟”, 才会真正去喜爱, 去接受。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是足以震撼心灵, 让人感而泣下的, 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认真去挖掘、深探情感的窍髓,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那份感动。相信只要让学生真正感动, 真的动了情, 他们一定会深深喜欢上这堂课、这篇文章, 进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一次精彩的展示

一节好课离不开展示, 让孩子们各自发挥特长, 通过讲解、相声等各种形式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点燃学生的“交流情”, 增强学生的“驱动力”, 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这里的展示不是教师的个人表现, 而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 去解决, 去得出结论。在这里教师不要设置标准答案, 要鼓励学生去尽情表现,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需要做的只是适当引导和提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年轻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思想和展示自我的欲望, 不要抹杀这美好的天性, 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智慧。我想若是让学生理解到课堂就是让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书本是智慧自我的源泉, 他们怎么会不爱课堂, 不爱书本, 不爱学习?

三、一次巧妙的运用

高效课堂的典型特点是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效果好起来。不要有太多的清规戒律, 也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需要多元互助, 以总结学习方法为主, 摒弃死记硬背的做法, 引导学生每学一课都以顺口溜、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和收获。

知识是死的, 人是活的, 面对繁杂的知识点, 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必然会加重他们的负重, 挫伤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就要在这时帮助他们去具体、细化知识点, 巧妙地运用各种学生熟悉、喜欢的方式去识记、掌握知识。没有人喜欢枯燥的死记硬背, 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变成“记忆大师”能轻易记住各种所需知识, 去掉枯燥的死记硬背,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 在巧妙的方法下去掌握、识记相关的知识, 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和掌握知识的乐趣, 我想这一定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有了兴趣爱上学习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四、一次得意的发现

教学就是提供条件, 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上有新的发现、新的生成、新的感悟, 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老师教给的东西再好, 也是老师的, 学生不爱惜, 而一次得意的发现, 会让学生如获至宝。

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该有意营造一种氛围, 让学生自己去捅破那最后一层纸, 让教授变成发现, 让学生去“得意”欣赏自己的发现。我相信学生们对于自己发现的知识一定会记忆深刻, 一定会乐于其中, 长此以往, 一定会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五、一次会心的微笑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流畅, 知识过渡自然, 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 而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应该就是彼此间会心的微笑。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第9篇

一、巧设实验, 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十分强劲的兴趣激发力, 是巩固和发展学生兴趣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并且有些实验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想法设计实验和改进实验。比如,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在无色氧化焰中灼烧时发出特征颜色的焰色反应实验, 虽然操作简单, 但能见度不是很好, 于是我采用了取少量待检元素的化合物晶体置于烧杯中, 用少量去离子水打湿, 加3~5毫升95%酒精, 燃烧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随着燃烧的进行, 各元素的特征焰色越来越明显。同学们都静静地观察实验, 突然看到五彩缤纷的焰火, 大家都很奇怪, 议论纷纷, 有的问, 路灯中的红灯、绿灯、黄灯是不是含有锂、钠、铜等元素呢?有的问, 彩色照片是不是也和这些金属元素有关呢?……。面对一连串的为什么, 同学们积极思考, 激烈争辩, 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紧密联系实际, 增强学习兴趣

最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就是他们身边的问题。化学教学联系这些问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讲甘油的稀释时, 我就用这个例子:“甘油的稀溶液可作润肤蜜的主要成分, 但不能用纯甘油, 否则它

要把肌肤中水分吸出来, 一脸褶子。”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 容易使他们认识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激励他们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社会生产现象, 还有人类关心的种种热点问题。如环保、能源、材料、食品保健等。例如, 在讲钠的化合物中, 联系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并对比指出胃舒平中主要成分为Al (OH) 3, 也可治胃酸过多, 那么什么时候用AI (OH) 3, 什么时候用Na HCO3呢?对于同时患有胃溃疡的病人, 只能用Al (OH) 3。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从而, 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精心设疑, 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 在教学中要以设疑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酯”一节时, 一上课就问学生:“在酒的商标中, 常见到的有XO, VSOP符号, 有谁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接着提问, 为什么酒越陈越好呢?当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时候, 老师便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再如“盐类水解”, 一开始, 便提出酸由于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 溶液显酸性, 碱由于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OH-, 溶液显碱性, 那么, 盐在水溶液中, 既不电离出氢离子, 又不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吗?当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时, 老师便通过做一些辅助实验, 得出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然后问学生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 有的呈碱性呢?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就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正如陶行知认为的那样:“学与乐不可分。”学生带着疑问探究知识, 乐在其中,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又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埋伏,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只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实践与研究

培养探究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第10篇

一、培养探究意识

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从兴趣入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 板书课题后, 学生就发现这篇课文的课题有点与众不同, 我就引导学生质疑, 结果学生问了许多有质量的问题。这样由学生的好奇一步步激起他们学习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 有这样一段话:“确实,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 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鼓励学生质疑, 在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 明白这儿所说的屈服和毁灭并不是指懦弱和退让, 而是一种变通的策略, 以退为进, 寻求更好的发展。语文课堂中还会出现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出现不同的观点, 面对这种情况, 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不是由老师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做出判断。如六年级下册的《船长》一课, 对于哈尔威是否应该和轮船一同沉入深渊, 学生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当时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即兴辩论, 把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 发表自己意见。在辩论中,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一举两得。

二、寻求探究方法

在课堂上, 我们也发现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 但缺少探究的方法, 往往无从下手。虽然有学生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问题思考的价值不高, 既浪费了时间, 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 要让学生清晰的知道如何自主提出课文的核心问题。通过课堂实践, 我们总结了这样几点方法:1.关注课文标题。如《学会合作》一文, 写怎样合作?如何卓有成效地合作?2.关注重点词句。如:《最大的麦穗》一课中, “最大的一穗”一词, 在文中先后两次出现, 这两次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 分别指的是什么?有的课文在结尾处发现问题, 如《爷爷的芦笛》, 最后一句话:海边的孩子, 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问:沾点海水是什么意思?结实是指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如《爱之链》一课描写自然环境的地方很多,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部分的描写。思考课文中天气的恶劣对文中主人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弄清这个问题, 学生将体会到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4.关注课文的内容。有些文章从内容上看, 作者的安排是别具匠心的。比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 作者重点描写的是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坚韧, 但也花了许多的笔墨写了家乡灞河柳的生长情况, 为什么要这样写?是不是很多余?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自主探究, 寻找答案。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

三、营造探究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鼓励学生能够大胆表达, 还要营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氛围。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能愉悦的交流学习。我们每学期都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营造氛围。如上学期, 学校开展了“淘书乐”好书漂流活动。活动前, 我们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还给他们自主策划活动的权力。学生们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 班干部组织同学们讨论, 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征求大家意见。在征得大家建议的基础上, 语文课代表制定计划, 班干部进行发动宣传, 各小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 组员各司其职。我们班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见只要老师适度的“重心下移”, 学生成长的空间就会更大。

总之, “自主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主动积极”和“独立思考”。探究是创造发明的源泉, 是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心理趋势。一般来说, 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是培养学习型人才的目标, 也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 促进其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2]李霞.语文体悟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9.

培养迁移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知识迁移   初中科学   学习效率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56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初三练习中碰到这样一题:有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氢(Na2O2)组成的混合物,检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那么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901班和902班共106个学生,只有3人做出来。后来,笔者给两个班的学生上了一堂专题课,把这道题作为例题进行详讲。同一堂课中给出了以下3题作为巩固练习。①过氧化钠(Na2O2)和氢氧化钠(NaOH)的混合物,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8%,求固体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②硫酸亚铁(FeSO4)和硫酸铁(Fe2(SO4)3)的混合物,其中铁的质量分数是31%,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③Na2S、Na2SO3和Na2SO4 的混合物,其中S的质量分数是25.6%,则固体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第①题准确率最高,绝大多数学生都得到准确的答案。第②题答题准确率大大下降,只有5个学生做出来,第③题也只有5位学生做出来。第②题详细讲解后,第③题依然只有20个学生做出来。后来,在一次做复习卷时又遇到这类题,约有30%的学生依然答错。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在同一类问题上出现这么大的困难呢?

这个例题在初二刚学化学式计算时碰到过一次,没有作为难点讲解,对初三的学生它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解不出来的原因可能是:(1)这类题在初三科学中不常见,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理解不透,时间稍长没有及时巩固就会忘记。(2)学生没有学会解这类题的思维方式。(3)学生不会融会贯通,虽然遇到过很多次,但是不能通过例题的学习实现知识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好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初中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否能将所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相应情境的问题是学生能否达到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该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怎样采取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来顺利地解决新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相关研究综述

有时,我们做题时会有很多种解题思路,会举一反三,或者解决问题时会有很多种方法。其实这些都是迁移的一种。迁移是广泛存在且多种多样的。美国的阿妮塔·伍德沃克是这样对迁移定义的:先前学过的东西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或原先解决的某个问题影响新问题的解决,这时候就产生了迁移(先前学的知识对新材料的影响)。姚本先等人也对迁移作了以下定义: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三、实践过程和分析

(一)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注重认知结构的系统化,从而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1.理清课程结构,适当调整授课程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是借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手段。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通过对教材结构的重建而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教材的重建过程。①因此,课程的结构、教师的授课顺序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②足见课程结构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的先后顺序,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初中生由于年龄和智力发育的因素,不容易发现先后学习间的联系,不能熟练地应用先前学习于后来学习中,正迁移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建立连接的桥梁,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比较和归纳,使知识点系统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定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比较容易在大量相似的问题和知识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新课程改革后浙教版第四册第2章空气和生命的教材安排充分体现了超越学科的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的宗旨。它在安排化学知识和技能后,安排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用于说明化学知识在生物领域的运用。但是这样的安排削弱了化学学科内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之间的逻辑关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调整:

图一

图二

图一是浙教版章节的安排,图二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调整。这样调节学习的先后顺序,保证了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强化了化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规律和联系,使学科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种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才更具备可利用性。氧气和二氧化碳作为气体,其性质、制备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形成系统类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原理是互逆的,在学习时放在一前一后学,可以形成正反类比。这些类比使学生的知识迁移容易发生,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2.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促进知识的迁移

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一个具有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学生总是能清晰地掌握住各种学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由此及彼地进行分类和综合,从而将新知识进一步内化,牢固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建立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内化新知识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浙教版《科学》第四册第一章《粒子符号和模型》呈现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科学领域内物质结构主题下的基本内容,它包括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和物质分类这三部分。本章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多,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本章学习结束时,笔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一下复习。

本章分为两大分支:粒子的符号和粒子的模型。根据粒子的种类分子、原子、离子列出几个初级分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回忆组织,共同完成各个次级分支的建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各个次级分支的建构。然后根据各个次级分支的知识点进行有序的复习。这种复习方式具有系统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结构。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交。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精加工,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达到了更深的层次,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与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教学情境,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两个相似的情境往往很容易产生学习的迁移。初中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想象力较弱。初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真实事物相似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例如,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3章的重点之一是“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使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分布少、生长慢,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很多初二的学生死记硬背,没有很好地理解,不能在大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遇到相似的问题不能解决。在作业中反映出来,学生错误理解为:向光侧光照充足,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所以向光弯曲生长。有了多媒体,用Flash演示了,学生能在大脑中形成模型,但对于生长素背光多,长得快,却弯曲向光生长仍然有不少学生不理解。笔者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回忆在军训时两列队伍要整齐转变,外侧同学和内侧同学的行走速度是如何控制的。学生都能准确地回答:外侧同学要走得快,内侧同学要走得慢。学生就很快理解并掌握了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在作业和测验中准确率大大提高。学生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将生活中的经验与具体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的迁移就产生了。

2.利用多媒体创设知识情境

科学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原理和特殊的现在是很难仅仅通过教师讲解、板书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的。有一些物理、化学、天文和地理的实验或活动设计得很好,但是存在实验难以控制、现象难以有效观察或者条件器材场地的限制等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环保和安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八年级上《水的组成》一课中水电解实验现象明显,实验很成功,但是水电解的微观本质: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是没有办法从实验中直观地得到的。利用Flash动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微观模型,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水平。凸透镜成像是七年级下科学的一个难点。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教师上课做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实验器材及学生实验操作水平的限制,一堂学生实验,学生可以完成成像规律中像距、物距的测量,像性质的观察。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对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有了直观的体验,对像的性质能较好的理解。实像的重要特点: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在实验中没有办法得到。学生没有建立关注知识的模型,不能进行较好的知识迁移,相关知识点的得分率就不高。Flash动画可以很完美地展现这一变化规律: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用鼠标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物像会远离凸透镜并变大;反之,像靠近变小。又如,教学七年级上学习《太阳和月亮》用科普电影比教师讲授好很多。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从而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深刻鲜活的形象,为知识的迁移提供条件。

3.利用模型模拟知识情境

现在的学生很小就围着电脑、手机和平板,生活经验缺乏,对环境的观察也不仔细。教师可以建立一些模型,模拟一些一些枯燥、抽象的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动态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例如,浙教版七年级下《物质的特性》,其重点是分子、原子的运动及物质三态的变化。初一的学生知识层次和思维水平偏低,空间想象力差,模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lash动画演示分子、原子的运动及固态、液态、气态时,分子、原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很清晰,也很有用。但是在帮助学生理解三态变化时伴随的吸热、放热现象上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要重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与真实事物相似的教学情境。教师建构了以下模型:饿了三天的学生没有力气,只能在教室里轻微地运动,吃饱的学生,精力充沛,能在校园内到处乱跑。由饿变成饱是吃饭,有能量,相当于固体吸收热量变成液体、气体。教师利用学生的切身体验构建模型,把知识的内在联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发生。

4.注重实验情境

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不仅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因此,在初中科学学科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展示的科学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科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上新课时,我不建议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机械地重复,对知识理解和迁移没有帮助。等到总复习阶段,进过了大量的情境练习,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他们对实验有自己的预判,对实验过程能很有效地控制,对实验结果也能很好地进行分析。这个分组实验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是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体现。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等,每一个实验都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情境。因此,教师在实验器材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做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促进知识迁移的目的。

(三)强化变式训练,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

1.改变题面,形成变式训练材料

知识的迁移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解决新问题时能迅速敏锐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从而确定解决新问题所需的知识是何种知识的延展。初三的学生虽然“储备”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但是在遇到问题时却难以准确地“提取”,盲目套用固定的模式进行思考,直接妨碍知识的有效迁移。例如,文章开头是提到的例题和巩固练习,学生在做完例题和巩固练习①时,思维形成定势,不知求变,在做巩固练习②、③题时就遇到了困难。教师把这几道练习题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习题组,教师抽丝剥茧,找出其相同的内在原理,分析其不同表面概貌,减少例题表面内容的干扰,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

2.改变已知条件,形成变式训练材料

变式材料可以把平时的练习题进行适当变化而获得。例如,要使A克20%的食盐溶液变成10%的食盐溶液,应采取的方法是:A、倒掉A/2克食盐溶液,B、加水A克,C、加水A/2克,D、降温。这道题中将字母A改成具体的数据,题目的难度大大降低,很多学生都能够得到准确答案。第二步,在把字母A改回了,学生就能理解了,准确率大大提高。第三步,在用字母A的前提下更改质量分数,由“20%的食盐溶液变成10%的食盐溶液”变成“40%的食盐溶液变成20%的食盐溶液”。第四步,把“20%的食盐溶液变成10%的食盐溶液”变成“a%的食盐溶液变成a/2%的食盐溶液”。题目中的字母变成具体数据可以降低题目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数据又改为字母,形成知识的一次迁移,多次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迁移的敏捷性。

3.改变提问角度,形成变式训练材料

还可以改变习题的提问角度,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的变通性。例如,在一石灰石样品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经分析其中含碳酸钙(CaCO3)90%,则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把这一道题改为:在一石灰石样品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经分析其中含钙36%,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这两题是考查学生同一个知识点,只是提问角度不同,难点却不同。已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求解样品中的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顺序一致,学生容易产生知识的迁移,对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解答的。已知样品中的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求解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刚好思维逆向,对学生知识迁移的变通性产生阻碍。把两题放在一起在对比中进行点拨,可以较好地消除障碍,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4.一题多解,强化变式材料训练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照搬照抄教师课堂上的例题解法,把教师的解题方法当万能的法宝,遇到法宝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绕过。还有些学生认为掌握一种解题方法足矣,抱着侥幸心理,在学习上偷懒,当遇到新的问题情境就会茫然。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会阻碍学生知识的迁移,降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消除学生学习的定势。一题多解能比较好地消除学习的定势。

例如,某硝酸铵样品的含氮量为34.3%(杂质不含氮),求样品中硝酸铵的纯度。

方法一:设样品的质量为100g,其中硝酸铵的质量为ag。

纯的硝酸铵含氮=35%

ag×35%=100g×34.3%

硝酸铵的纯度为

方法二:设该样品共ag,样品纯度为x,纯的硝酸铵含氮=35%。

则硝酸铵纯度=34.3%

方法三:设样品100g,则样品中的含氮元素质量为34.3g,纯的硝酸铵含氮=35%,则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为,硝酸铵纯度为。

方法四:100%纯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X%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4.3%。

则100%:X%=35%:34.3%

除此四种方法外,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运用多种方式求解,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反思

(一)实施知识迁移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得有趣轻松,不会觉得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感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枯燥科学知识生动活泼;模型的建立不仅能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直观,更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度

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是形成能力和智力的关键。对于学习初中科学来讲,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够全面细致,有时答非所问。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知识储备缺乏内在联系,杂而乱,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影响知识的迁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重新整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强化变式训练,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

(三)采用知识迁移的策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采用知识迁移的策略之前,必须要深入了解知识迁移的规律和原理,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迁移策略。这样,教师能力就会提高,随着教学方法运用的熟练,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存在的问题:(1)笔者虽然有长达10年的初中科学教学经验,但是阅读书本和期刊有限,理论知识不够,理论功底欠佳,大部分理论都是借鉴他人,很多理论阐述不够完善和深刻,比较肤浅。(2)本文只探讨了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对知识的迁移,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状态、对教师学校的情感的迁移有待于进一步探索。(3)本文涉及的学生均是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所教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能够典型地反映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科学学习的迁移情况,没有对其他班级和学校以及其他地区的学校学生进行研究,可能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某些普遍性的缺失。

注释:

①林崇德,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2.

②布鲁纳.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1.

参考资料:

[1](美)阿妮塔·伍德沃克著,陈红兵,张春莉译.教育心理学[M].第 8 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姚本先主编.心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5.

[3]林崇德,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2 .

[4]黄振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5]涂莉.化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6]吴玲.中学化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12篇

一、创设英语环境, 让学生“动”起来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 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 为了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不枯燥,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充分利用动作、卡片、实物等,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 并尽量使用英语上课, 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创设的英语环境要生动活泼, 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How much is it?”一课时, 为了避免枯燥的数字练习, 笔者进行了一个“小小购物节”的活动, 通过创设买卖东西的情境, 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讲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提高课堂效率, 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平时在上课前, 笔者都会先和学生聊聊天气等内容, 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这样, 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讲。笔者认为,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还应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当然, 教师一定要让这个过程在当时就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一群孩子, 他们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限, 往往在当时会觉得教师讲得很有道理, 但过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当师生关系融洽, 双方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学生才能产生愉悦的心情学习知识, 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语境。

现代英语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实践性, 这是由语言是交流工具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学习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英语原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语言实践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时会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流, 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平台。

2. 突出教材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至关重要。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力助手。对学生而言, 某些教学内容比较难, 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 化静态为动态, 化抽象为具体, 化繁琐为简单, 能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视、听、触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 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学生爱看动画片就可以设计一些动画, 并配以对话, 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交际。这样,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加深了对语言点的理解, 而且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了英语。因此, 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既突出了教学重点, 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总之, 当今的英语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讲解, 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巧妙启迪学生的思维, 细心呵护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进而构建和谐有效的英语课堂。

上一篇:担保机构的财务管理下一篇:数字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