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人群

2024-05-23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精选7篇)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 第1篇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入组患者的父母均为哈萨克族, 祖辈开始居住在新疆, 手指无异常情况;试验组入组标准:在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 部分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 没有出现并发症;男61例, 冠心病25例, 平均年龄60.87岁, ;非冠心病36例, 平均年龄60.38岁。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示自愿参加本研究。根据席焕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5], 对患者双手2~5指的手指长度进行直接测量。按照手部的标准解剖方位, 将患者的双手平放, 掌侧向上, 采用游标卡尺, 精确度0.01mm, 从手指基部近心端褶皱中点始, 到指尖中点止, 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为手指长度, 为了确保准确性, 每个长度测量两遍, 测量后, 计算指长比 (2D:3D, 2D:4D, 2D:5D, 3D:4D, 3D:5D, 4D:5D) 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两个独立样本的分析,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男性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指长比进行分析, 见表1。

新疆昌吉地区男性患者哈萨克族人群指长比均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 冠心病组左手2D:4D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而2D:5D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其是左手的2D: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新疆昌吉地区男性患者哈萨克族人群指长比冠心病组左手2D:4D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而2D:5D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其是左手的2D:4D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新疆哈萨克组人群中对于男性冠心病人群, 左手2D:4D可能为危险因素之一, 和陆宏等人在宁夏回族冠心病人群中指长比研究一致[6]。

摘要:目的:通过直接测量的方法, 对新疆昌吉地区男性哈萨克族冠心病患者的指长比进行分析, 并探讨哈萨克族男性患者指长比的特点。方法:抽取新疆昌吉地区61例哈萨克族男性患者, 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 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左右双手第25指长度, 并对指长比进行分析, 尤其是2D:4D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对于男性患者, 指长比均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 冠心病组左手2D:4D及3D:4D和对照组不同, 在男性冠心病组人群, 冠心病组左手2D:4D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指长比2D:4D是新疆哈萨克族男性冠心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男性,冠心病,指长比,2D:4D

参考文献

[1]Fitzwilliam J H, Greenhand K D, Manning J T.Second to fourth finger ratio and possible precursor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preschool children[J].Early Hum Dev, 2003, 72 (1) :52-65.

[2]Kornhuber J, Erhard G, Lenz B, et al.Low digit ratio 2D:4D in alcohol dependent patients[J].Plos one, 2011, 13 (5) :1-4.

[3]Fink B, Manning JT, Neave N.The 2nd-4th digit ratio (2D:4D) and neck circumference;implications for risk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Int J Obes, 2006, 30 (4) :711-714.

[4]Janghorbani M, Hedley AJ, Jones BB, et al.Gender differential in all casea and cardiov 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J].Int J Epidemiol, 1993, 226:1056-1063.

[5]席焕久.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4.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 第2篇

1 对象

1.1 对象

按整群随机的原则选取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年龄≥35岁的居民900人为调查对象, 其中哈萨克族300人 (男性130人, 女性170人) , 裕固族300人 (男性126人, 女性174人) , 汉族300人。分别分为35~45岁组、46~55岁组和大于55岁组3个组, 并逐人计算体重指数 (BMI)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 (kg/m2) 。

1.2 血脂的检测

抽取空腹12小时静脉血3 m L, 按照《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建议》的规定, 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浓度[2]。

1.3 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标准:TC:5.18~6.22 mmol/L为边缘异常, >6.22 mmol/L为异常;LDL-C:3.37~4.13 mmol/L为边缘异常, ≥4.14 mmol/L为异常;TG:1.70~2.25 mmol/L为边缘异常, ≥2.26 mmol/L为异常;HDL-C:<1.04 mmol/L为异常。血脂异常定义为:TC、TG、LDL-C或HDL-C中有1项及以上异常者[3,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多因素计量资料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个民族不同年龄组人群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1)

同年龄组裕固族的TC、LDL-C、TG和HDL-C水平较其余两个民族高 (P<0.05) , 哈萨克族TC、LDL-C、TG和HDL-C水平较汉族高 (P<0.05) 。民族间体质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3个民族主要饮食构成比较 (见表2)

注:与裕固族比较, △P<0.05

3 讨论

(1)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异常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与性别、年龄、出生地、饮食习惯、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尤其与地区民族饮食结构密切相关[5]。以往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如血压的升高、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 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 这种种族差异与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状况及饮食结构有关。甘肃西部的哈萨克族、裕固族两个民族居住及生活环境十分相似, 至今仍保持游牧民族的饮食特点, 主要食用羊肉、乳制品和面食, 其中动物脂肪摄入量占总热卡的比例高达32%。调查结果显示, 裕固族各年龄组人群的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哈萨克族和汉族 (P<0.05) ,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体重增加与TG、LDL-C水平升高及HDL-C水平降低有着密切的联系[6], 并且不同民族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提示民族间血脂水平的差异与其不同的遗传机制有关。

(2) 饮食结构与血脂有一定的关系, 据研究, 喝酸奶和喝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水平[7]。本研究表明:哈萨克族人群的饮食中酸奶及茶的摄入量明显高于裕固族和汉族 (P<0.05) , 增加酸奶及茶的摄入量, 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血脂水平,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 建议:甘肃西部地区裕固族人群、哈萨克族人群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汉族 (P<0.05) 。裕固族血脂水平除了与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外, 可能还与其种族遗传机制有关。建议裕固族人群适量增加酸奶、茶的摄入量;哈萨克族人群适当增加豆类的摄入量, 以补充植物蛋白;裕固族和哈萨克族适当减少肉类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同时增加蔬菜的摄入量。

摘要:目的 调查甘肃省哈萨克族、裕固族和汉族人群的血脂水平, 探讨不同民族人群血脂水平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哈萨克族、裕固族和汉族 (年龄≥35岁) 的常住居民共900人 (每个民族300人) 为调查对象, 按整群随机的原则将每个民族的调查对象分为3545岁组、4655岁组和大于55岁组, 分别测定每组人群的体质指数 (BMI) 、血清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甘油三酯 (TG) , 观察3个民族不同年龄组间以上指标检测水平的差异, 分析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关系。结果同年龄组裕固族血清TC、LDL-C、TG、HDL-C水平较其余两个民族高 (P<0.05) ;哈萨克族TC、LDL-C、TG、HDL-C水平较汉族高 (P<0.05) ;各民族间体质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浆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 饮食习惯是血脂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汉族,哈萨克族,裕固族,血脂谱

参考文献

[1]郭茜, 刘静.甘肃回、汉族糖尿病肾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生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 22 (4) :333-337.

[2]周晓星, 张波, 黄莉莉, 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膳食脂肪摄入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 42 (10) :753-757.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5) :390-413.

[4]梁登攀, 姚晓光, 李南方, 等.新疆阜康地区30岁以上哈萨克族居民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45 (5) :440-443.

[5]马儒林, 郭淑霞, 李妍, 等.新疆哈萨克族成人血脂异常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8) :1009-1013.

[6]单金英, 兰行远, 李红艳, 等.新疆吉木萨尔县哈萨克族高血压人群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 16 (4) :295-296.

新疆哈萨克族饮茶文化初探 第3篇

茶作为一种外来物品,自舶入西域后,渐为哈萨克族先民所接受,并融入生活成为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哈萨克族饮茶的历史、习俗等略作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者对哈萨克族饮茶文化开展精深研究。

一、哈萨克族的饮茶历史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许多部落(族)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混合民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族源可追溯到汉代的塞人、乌孙、大月氏、康居、阿兰、匈奴,六世纪中出现的突厥,及稍后的突骑施、葛逻禄部落,辽、金时期的克烈、乃蛮、蔑儿乞、弘吉刺等部,至13世纪初叶形成了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区、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的稳定的共同体[2]30-140。

虽然统一的哈萨克民族形成时间较晚,但其饮茶历史却很悠久。众所周知,茶起于中国,并最早被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先民所利用。秦人尽占巴蜀以后,茶渐入中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遍植东南各地,产量颇具规模,江南士族饮茶已蔚然成风。五世纪末叶,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蒙古边疆地区开展茶叶贸易[3]53,茶开始向境外传播。作为哈萨克族重要族源之一的突厥部落,在隋唐之际就已频繁地与中原王朝开展互市贸易。隋文帝时期“突厥部落大人相率遣使贡马万匹,羊二万口,驼、牛各五百头。寻遣使请缘边置市,与中国贸易,诏许之”[4]1871。唐武德三年(620)突厥又“遣阿史那揭多献马千匹于王世充,且求婚,世充以宗女妻之,并与之互市”[5]5884。武德七年(624)突厥颉利可汗再次“遣使来,愿款北楼关请互市,帝不能拒”[6]6032,诸如此类的互市记录还有很多,兹不赘述。互市给双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惜史料阙载贸易的具体商品,有学者推测“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茶叶等,是唐政府用于民族互市的基本内容”[7]120。

茶传入新疆有文献可据的年代在唐贞元(785—805)年间,《封氏闻见记》载“(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回鹘贸易所获的茶叶除部分供剥削阶级享用外,大量地被运销到天山南北和中亚诸地[8]39,这进一步地促进了茶在新疆及中亚的传播,哈萨克早期部落(族)接触茶的时间当在此时或稍后。如此算来,哈族的饮茶历史至少已有1200年之久。

二、哈萨克族的传统饮茶习俗

传统的哈萨克族以游牧为生,饮食具有浓厚的游牧生活特点,即以奶类和肉类为主食,面食次之,少吃蔬菜。这种饮食结构过于偏重荤腥而缺少素食,长期坚持容易造成机体病变和不适。茶的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以其“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的功效而深受哈萨克族先民所喜爱,继而融入生活形成传承千年的饮茶之习。

茶的生产和储存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在交通尚不发达的过去,为保证远销边疆的茶叶不至发霉、变质,智慧的先民创制了一种专供长途运输的边销茶(即砖茶)。哈萨克先民曾常饮此茶,生活中已形成喜喝砖茶的习惯。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传入西域的清饮之法逐步被哈萨克先民所改进,他们结合自身的游牧生活特点和世居高寒的生存环境在清茶中加入了奶或奶制品,创制了一种调饮奶茶文化。

哈萨克族日常所饮的奶茶种类有普通奶茶、奶皮子茶、酥油茶和米心茶等,这些茶类虽然都用奶制品和茶汤混合调制而成,但调制方法却略有差异。具体说来,普通奶茶烹制一般是先将砖茶捣碎成小块,放入锅或铜壶中熬煮,待茶水烧开后,捞出茶叶,加入定量(与锅或壶中的水成一定比例)的鲜奶,继续加热,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汤与鲜奶完全融合,加盐即成;奶皮子茶的制作较为简单,即先将熬制好的茶汤倒入碗中,再加入熟奶皮即可;酥油茶则是在奶茶中加入适量的酥油;米心茶的制作相对繁琐,主要有三道流程。首先,分别烧制好浓茶和开水,并倒入不同的茶碗,其次,将鲜奶或奶皮子倒入另一碗中;最后,据饮茶者的喜好在盛鲜奶或奶皮子的碗中兑入浓茶汤和开水。饮茶时,有的哈萨克牧民还喜欢冬季时在奶茶中添加白胡椒面以增加身体热量,提高抗寒力[9]134。

茶具和饮茶礼仪是最能反映哈萨克族传统饮茶习俗特点的两个方面。过去,哈萨克人煮奶茶常用铜、铁、铝质的茶壶,壶体容量是汉族泡茶所用茶壶的三至四倍,饮茶用耐磨、便携的木质茶碗。这些铜、铁、铝、木质的煮饮器具与中原农耕定居民族饮茶所用的陶、瓷茶具明显不同,表现了结实、耐用的特点,是哈萨克族游牧生活方式在饮茶习俗中的体现。哈萨克族是一个友好、好客的民族,他们坚信“祖先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故每当有客到来时都倾其所有来热情招待。待客时茶是必不可少之物,客人来访,主人为客人熬制奶茶,并安排客人就坐,其中尊长者坐上席。奶茶调制好后先将其倒入碗中,每碗奶茶倒入八分满即可,再将茶碗逐一、双手敬给客人,敬茶时先敬老人和客人,最后的一碗留给自己。主客喝茶时先轻声说“布斯木拉”,再用嘴将浮在茶面上的奶皮、酥油等吹到一旁,然后趁热慢慢品饮,如果不想再喝,只需用右手把碗口捂一下,示意已喝足。茶喝好后,要先用双手掌心和十个手指,做从额头摸到下巴的动作,并说“阿勒阿哈克布尔”,然后才能离开茶桌[10]172-173。饮茶礼仪在客人来访之时体现得最为细致、全面,日常居家饮茶时则较为随意。此外,生活中子女离家远行、订婚下聘、女婿献茶、新娘过门等也都涉及相关的茶礼仪,是故伴随着饮茶习俗融入生活,与之相应的茶礼仪也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当代哈萨克族茶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疆开始逐步推进实施大规模、有计划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大量的牧民逐渐从游牧转入定居,“到21世纪初,新疆牧区的定居率已经达到90%以上,各族牧民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由此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其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1]108。

从游牧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变迁。定居以后哈萨克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了制作拉条子、汤饭、米饭炒菜等,极大地丰富了饮食类型,并逐步实现了以肉乳为主食的传统饮食结构向肉、乳、面、蔬菜相结合的现代饮食结构转变。

饮食结构的转变、定居后频繁的民族交流以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传统的哈萨克族茶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茶具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中推出的质地精良、造型优美的陶瓷、搪瓷和玻璃茶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铁质茶具。此外,过去为储存茶叶而手工制作的茶袋也被现代茶罐和茶盒所取代。

其次,茶叶来源多元化、饮茶种类多样化。过去哈萨克族的茶叶来源全靠内地输入,现在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人们对商品的选择范围更大,饮茶不仅来自国内,还从国外的巴基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等邻国进口。于此同时,饮茶的种类也日渐增多,哈萨克族常饮茶类主要有红茶、绿茶、花茶、药茶、果酱茶等,过去砖(茯)茶独尊的局面已发生改变。

最后,茶馆、茶吧兴起,茶礼俗趋于社交化。传统奶茶的熬煮耗时较长,已无法适应定居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饮茶之习早已融入生活,整个民族几近于“无茶则病”的地步,茶吧和茶馆于是兴起。现代茶馆、茶吧不仅装修极具风格与特色,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这为定居在城市的哈萨克族民众提供了一个喝茶、休闲的好去处。当前,城乡都有哈萨克族女性自发组织的“茶会”团队,平均每月聚集一次,地点多选在娱乐场所,聚会目的在于消减压力、增进彼此友谊[12]48-50。

当代,伴随新疆牧民定居建设的推进和社会发展,哈萨克族传统的饮茶文化发生了以上变化,但延续千年的饮茶之习和来客敬茶的传统均未改变。新变化仅是时代进步和定居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它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哈萨克族传统的饮茶文化,促使饮茶向着更为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哈萨克族世居中国西北高寒之地,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至迟在唐代,哈萨克族先民就已接触茶,其后饮茶之习融入生活。哈萨克族的饮茶文化不同于中原,它是在借鉴中原清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游牧生活特点和生存环境而创制的一种调饮奶茶文化,饮茶习俗极具特点。当代,伴随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实施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哈萨克族的传统饮茶文化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促使饮茶向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疆哈萨克族舞蹈的地域特征分析 第4篇

一、新疆哈萨克族舞蹈溯源

(一) 历史溯源

远古时代, 广阔无边的草原是游牧民族理想的生存环境, 几千年来, 草原始终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历史舞台。 从旧石器时代, 到铁器时代, 再到现代社会, 他们用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哈萨克族几千年来生活在草原, 过着游牧生活, 积淀了千年的游牧文化, 它对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哈萨克族与多个民族进行融合, 也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民族迁移, 但是他们食肉、 穿皮衣、住毡房等游牧民族的特色依然流传到今天, 而且尚武和马上射箭的传统也被保留下来。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哈萨克族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哈萨克族生活的地方食物少、自然灾害频发, 为了确保生存, 他们不得不提高蓄养能力, 并勇敢与自然灾害做抗争。天气越是恶劣, 他们就越表现出不屈的精神, 这也正是他们的民族精神。这一点在哈萨克族民族舞蹈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他们的舞蹈大都豪放、欢腾, 表现了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不向自然屈服的斗志。他们一直以来和动物生活在一起, 与它们共同劳作、生活, 可以说, 哈萨克族能够延续到今天, 也有动物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而哈萨克族民族舞蹈中的动物模仿正来源于此。

(二) 宗教信仰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由于他们与先民的生活习惯都是相似的, 所以在宗教信仰上也表现出一致性, 以致后来的宗教信仰的演变也是在互相融合中逐渐趋于一致的。

自然崇拜是哈萨克族最早的宗教信仰, 这与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水、草、日月星辰都是它们的崇拜对象, 哈萨克族的自然崇拜主要体现在太阳上, 他们将太阳奉为“神”, 哈萨克族的先民大月氏、乌孙人善于马上射箭, 因此, 在他们看来, 太阳就是弓箭手, 所以雷电也被哈萨克族的先民看成是弓箭手射的箭。他们还认为是太阳带给了他们温暖和光明, 使这个古老的民族得以一代代延续, 他们的一切都是太阳给予的恩惠, 所以太阳在他们的心里拥有不可逾越的地位。他们对太阳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哈萨克族的毡房都是圆形, 形状看起来就像太阳。 哈萨克族的先民对火也非常崇拜, 火不仅能为他们取暖, 还能烘烤肉食, 使他们对火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感情。火能将食物烧熟, 免除人们的饥饿, 也能照亮漆黑的夜空, 消除人内心的恐惧, 在寒冷的季节, 火能驱除寒冷, 给人温暖。而哈萨克族一直生活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因此发自内心地对火产生了敬畏的心理。在火神力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哈萨克族在几年前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与火相关的习俗。比如在婚礼上, 新郎新娘必须要举行拜火仪式, 只有举行了这一仪式, 新娘才算正式嫁入新郎家。哈萨克族人往往将婴儿车放在靠近火的地方, 他们认为火能将威胁婴儿的邪气去除。如果远方的客人前来看望病人, 那么在进门时也必须跨火而入, 哈萨克族对火的崇拜在哈萨克民族舞蹈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哈萨克族从出现至今, 一直生活在草原中, 他们的氏族图腾就来自于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动物, 这些动物大都比较凶悍, 给人以恐惧之感, 这与哈萨克族勇敢、粗犷的民族性格是相互对应的。哈萨克族的先民乌孙族曾将狼作为他们的氏族图腾, 认为狼是乌孙族的保护神。 传说乌孙王落难时, 就有苍狼出现, 挽救了他的生命。 狼在哈萨克语是“卡斯克尔”, 在汉语中是尊敬、崇拜的意思。哈萨克人本身就是骁勇善战、勇敢, 这与他们的民族信仰正好符合。乌孙人之所以将狼作为的图腾, 正是对民族风气的继承和传播。哈萨克人对鹰也非常崇拜, 模仿鹰创造了鹰舞, 舞蹈者将双臂张开, 模仿鹰在草原上自由飞翔。哈萨克族舞蹈中的动物仿生学指的就是模仿动物体态与特性, 与人的形体运动相结合, 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反映哈萨克族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哈萨克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而且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威胁, 人们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将压力排解出去, 舞蹈是哈萨克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的一种排解压力的方式, 同时, 哈萨克人的快乐、幸福也在舞蹈中得到了诠释。

二、新疆哈萨克族舞蹈服饰

哈萨克族舞蹈服饰充分继承了民族服饰古朴的特点, 也继承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新疆位于高原地带, 海拔高, 气候寒冷, 为此他们的服装不仅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也表现出了哈萨克族的审美特征。他们的服饰大多都是由牲畜的皮毛制成的, 一般来说, 主要是羊皮。由于哈萨克人擅长骑射, 日常骑射活动也非常频繁, 因此为了方便骑射, 服饰一般都比较宽松。冬天哈萨克人穿羊皮制成的皮衣和皮裤, 夏天穿棉白布衣服。为了抵御寒冷的天气, 哈萨克人在冬天都会带上高顶的皮帽, 皮帽的里层大多是狐皮, 皮帽外面用绸缎装饰, 并且在皮帽的顶端还有猫头鹰毛。女子戴的头饰有塔亚克、标尔克、沙吾克烈等帽子和克米谢克 ( 套头) 、什拉乌什 ( 盖巾)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头饰的佩戴也很有讲究, 需要根据年龄段、是否结婚以及辈分等佩戴头饰。哈萨克民族舞蹈是哈萨克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蹈融合了哈萨克人的信仰和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比如舞蹈表现的是粮食丰收、国泰民安, 那么这类舞蹈的服饰就类似于农民的服饰。舞蹈服饰的设计也是大有讲究, 我们发现, 哈萨克族舞蹈服饰上动物纹样非常常见, 这是哈萨克人对神灵、自然的崇拜的表现。由于他们的祖先崇拜自然, 所以哈萨克后人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也会产生崇敬和恐惧。所以, 在民族舞蹈服饰上也随处可见民族信仰的影子。哈萨克民族舞蹈表演者服装的袖口较为宽松, 腰部以下通常为百叶裙, 下摆松而大, 由于表演者服饰的特点, 导致手部造型动作更多没比如提襟等动作。在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中, 最基本的手势是兰花指, 但是与其它舞蹈动作不同的是中指要使劲向下压。代表动作有双手松弛的自由动作, 也有半握掌的往里掏手。在表演过程中, 多用小臂前后左右自由摆动, 在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中, 肩部动作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动作。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肩部动作是在蒙古族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将腰部动作与肩部动作进行完美结合, 形成了独特的动肩动作, 肩部动作较为丰富。

三、新疆哈萨克族舞蹈与民歌关系

舞蹈和歌曲本身就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民歌历史, 在浩瀚无际的中华文化中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哈萨克民歌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品种众多, 是哈萨克人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 是展现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哈萨克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和本民族劳动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也与民族习俗、 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关系。哈萨克人逐水草而居, 以游牧生活为主, 因此与东南地区人口集中的民族一样, 可以举行大型的文艺活动。一般来说, 哈萨克人会在夏季完成转场之后, 举行文艺活动—阿肯弹唱会, 但是活动的规模比较小, 主要是即兴演唱, 现编现唱, 歌曲形式非常灵活。哈萨克民族的主要乐器是冬不拉, 此外在新疆伊犁地区还有一种常见的乐器—阔布兹, 乌鲁木齐还有一种四孔木笛叫做斯不孜厄。从目前来看, 哈萨克族主要使用的乐器就是冬不拉, 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 这三种形式的冬不拉都是在原有冬不拉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改良后的冬不拉演奏起来更加方便, 而且音色更美, 音域也更宽, 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 得到哈萨克人的广泛喜爱。但是在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歌曲和舞蹈是分不开的, 只要哪里想起冬不拉, 哪里就会翩翩起舞, 在哈萨克人心中, 冬不拉就是“牧人心中的夜莺”, 每当人们休息或缝传统节日时, 冬不拉的声音就会响起, 可以说, 冬不拉已经成为哈萨克人的精神伴侣。哈萨克人的一生都与冬不拉形影不离, 荡涤着哈萨克人的心灵。 而哈萨克民族舞蹈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哈萨克人离不开舞蹈, 也离不开冬不拉。可以说, 哪里有哈萨克人, 哪里就有冬不拉, 哪里就有哈萨克民族舞蹈。通过前文分析我们了解到哈萨克族一直以来过着游牧生活, 所以哈萨克民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奔放、豪迈, 而且动作也非常灵活、矫健, 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在头部动作方面,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脖子不动, 大部分为左右晃头, 轻轻的摇晃头尖使其头部帽子上的鹰毛随风起舞, 左右晃头动作通常在年轻舞者和孩子身上较为常用。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充分体现了欢快的草原生活气息, 女子头部的帽子上方通常会插上一支美丽轻盈的鹰毛, 鹰毛随着表演者翩翩起舞, 随风舞动, 配合节奏晃动, 让人赏心悦目。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手部动作较多, 相对来说也更加自由, 没有固定动作, 可以随时进行变换。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文章对新疆哈萨克民族舞蹈进行了研究, 研究的意义不在于舞蹈本身, 而是从多个角度审视哈萨克族的舞蹈变迁, 对促进哈萨克民族舞蹈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哈萨克民族舞蹈的价值在于它是哈萨克人经过几千年创造出来的艺术美。 而全程化的进程使得民族舞蹈的特点凸显出来, 形成国际间的文化融合。

摘要:哈萨克族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少数民族。一直以来哈萨克族都过着邻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哈萨克族草原文化, 而最能表现该民族文化的莫过于哈萨克族舞蹈。本文就哈萨克族舞蹈的地域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族舞蹈,地域特征

参考文献

[1]杨娇娇.新疆哈萨克族“黑走马”音乐的变迁—兼论对游牧民族民间音乐记谱的反思[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4 (4) .

[2]张富兰.“一带一路”腹地的哈萨克族艺术之花—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J].音乐时空, 2015 (13) .

[3]玛尔维娜.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的关系[J].戏剧之家, 2015 (8) .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 第5篇

哈萨克族马鞍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其制作工艺水准已经非常成熟, 而且在构造形态上也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马鞍”是马具配套器物中的主体物, “马鞍”一词在哈萨克语中发音为“也尺”, 这一语音不但与中亚“草原文化圈”诸多国家的发音相似, 而且如果沿“丝绸之路”的地理指向展开, 就会发现从亚欧大陆延展至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再至欧洲的匈牙利等地区, “马鞍”一词一直有着类似的发音。从词源学的角度判断, 哈萨克语“马鞍” (谐音“也尺”) 其词根的发音“Yer”明显是突厥语系的来源。这种情况与中亚的草原游牧文化密切相关。从现实中来看, 包括哈萨克族在内的中亚各游牧民族一直以游牧生活为传统的栖居方式, 在文化形态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标准及观念。

哈萨克族牧民对马鞍特别重视, 这既是游牧生活的重要劳作器物, 也是民族审美情结的集中体现, 作为民间马饰系列工艺品的集大成者, 它体现着哈萨克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一、哈萨克族马鞍的构造材质

作为游牧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具, 哈萨克族马鞍的工艺形制是民族化风格的典型体现。从马鞍装饰制作材质来看, 可分为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木制包皮烤花鞍及木制镶玉鞍四种类型,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

其一, 木制雕刻漆画鞍选用优质木料制成, 在马鞍鞒上雕刻各式花纹图案, 并用多种色彩的油漆进行装饰;

其二, 木制包皮铆钉鞍为木质鞍鞒, 包裹以上等牛皮, 用铜制铆钉铆制而成, 这些铜钉在加固结构的同时也细密地组成各种图案, 在两侧则装饰鲜艳的丝绦或绳带, 整体坚固耐用, 美观大方;

其三, 木制包皮烤花鞍同样以结实木料制成, 只不过鞍鞒上的装饰纹样是用烙铁或火箸之类烧烙而成, 既有生活气息, 所形成花纹图案又具有别样的美感;

其四, 木制镶玉鞍则是以核桃木等优质木料为原料进行精细加工而制成, 鞍的前舌后舌上镶有各色玉石、玛瑙等, 鞍鞒的两侧则装饰以绳带。玉石自身的绚丽多姿与马鞍独特的造型结合起来, 使得该样式马鞍成为一件极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除了以上四种装饰华丽的马鞍之外,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马鞍, 哈萨克族称其为“白鞍”, 是用白桦木和红松木打制而成。

材料是工艺设计与造型艺术的第一要素, 从实物原型考察哈萨克族马鞍就会发现, 无论哪种马鞍的制作都离不开细密、结实、耐磨的木材, 这也正是它的材料特色。哈萨克族马鞍主要采用桦木、榆木、松木以及核桃木进行制作, 这些材料既符合上述特点又便于就地取材, 这也是与人们生活环境资源条件密切相关的。从现实自然地理来看, 哈萨克族生活在北疆伊犁地区, 伊犁河谷流域植被丰富森林茂密, 恰好提供了制作马鞍所必须的木材。从这一点来说, 它也如实印证了这样一条明证, 即作为民族民间手工艺的杰出范型, 它必须与当地物质文化条件紧密结合, 它才具有长久的发展与生命力。这本身也是传统地域文化的一种典型表达方式。

二、哈萨克族马鞍的装饰特征

哈萨克族在草原游牧文化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刚强雄健、热烈单纯的艺术心理与审美观。这种审美观反映在色彩上, 就是在马鞍的装饰纹样中使用强烈的对比色, 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等色相在色彩结构中以同面积同纯度的方式出现, 其热烈、单纯、明确的民族性格在装饰艺术的表达中获得了深层次的诠释, 体现了哈萨克民族的审美情操和艺术情趣。

在马鞍制作中, 哈萨克族的讲究颇多, 其目的还是在于讲求马鞍与人的贴近。对于哈萨克牧民来说, 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的生产劳作如放牧、转场都是在马鞍上进行;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如外出行旅、娱乐、体育竞技也都是在马鞍上进行。因此马鞍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就细化分为“男式鞍”“女式鞍”“儿童鞍”三种。

从造型功用角度来看, 男式鞍要比女式鞍尺寸小一些。这样在奔跑时男式鞍就会给马减轻一定的负载力, 另一方面, 女人的臀部比男人大, 游牧及转场期间要长时间在马鞍前部驮一个孩子, 因此女式鞍的尺寸就相对较大些。哈萨克族马鞍设计通常是前高后低, 女式鞍前面是一个半月形的鞍头, 而男式的鞍头较小, 是一个类似猴头状的形状。

再从马鞍造型的实用角度分析“男式鞍”与“女式鞍”就会发现, 它们极其符合男性与女性的身体生理机能。女性身体弱, 宽大的鞍头可以抵挡草原上的劲风使身体免受伤害。尽管这种鞍头设计平面化、空间接触面大, 容易降低奔跑速度不利于疾驰, 但通常状况下女性在马上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和转移物体, 以及较长距离转场时在马鞍上护送照看小孩。因此, “女式鞍”的安全舒适性是其首要功能。与此相反, 草原上的男性承担大部分的野外放牧活动, 需照料庞大的羊群及应付各种突发性的复杂情况, 这种状况下人的反应速度和马的奔跑速度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以来。男式鞍头较小并尽量做成圆滑流线型的样式是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 它在形成有效保护的同时也确保迅速的速度, 在人、马之间起到稳健的固定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哈萨克族马鞍的设计非常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 它的形式与功能通过不同的造型深刻完美地体现出来。这也是游牧民族在马鞍制作上一直秉持的工艺造诣与文化底蕴。

儿童马鞍在哈萨克语中称谓“阿夏玛依”, 这也与哈萨克族的即行礼仪密切相关。哈萨克民间传统中有一项专门针对儿童的“骑马礼仪”, 就是草原上的男孩子在5——7岁时要举行一次骑马仪式, 这天小孩头戴插有鹰羽的帽子, 骑上备有特制“乙”型小马鞍的马前去拜见亲友, 亲友们除赠送奶疙瘩、包尔沙克等民族食物外还要赠送马肚带、马镫、马鞍等礼物, 这一整套过程也是哈萨克族的重要传统育幼习俗。

儿童鞍的整体造型是“乙”字型, 也是遵循前低后高的哈萨克族马鞍模式, 但它的“前后舌”构造又极具个性特点, 它们用长度约50厘米, 宽度约5——10厘米的木板条交叉架构, 前后鞍

浅析新疆吐鲁番海特麦西来甫的表演形式

夏依旦·瓦力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新疆维吾尔麦西来甫是以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凸显其艺术魅力, 是最具有民族特色, 最具有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维吾尔族舞蹈麦西来甫自古至今与道德礼仪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术殿堂”。2008年在各级党委, 政府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 该项艺术得到挖掘与抢救。

关键词:麦西来甫;表演形式;风格;音乐;服装

项目来源: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疆吐鄯托地区维吾尔族舞蹈麦西来甫的风格比较研究”的成果之一。

麦西来甫, 是人民艺术和风俗学校。[1]新疆维吾尔麦西来甫是被誉为“东方音乐无价之宝”的维吾尔古典十二木卡姆的渊源, 是智慧、勤劳、勇敢的维吾尔族人民的创造性艺术作品。维吾尔木卡姆, 是维吾尔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做的重大贡献, 她运用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 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艺术中的精髓, 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维吾尔麦西来甫作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维吾尔民间艺术总汇和集大成, 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维吾尔聚居区。吐鲁番地区现有人口约614616人, 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 [2]是吐鲁番维吾尔族麦西来甫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地之一。麦西来甫的起源和发展与维吾尔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的, 这一词汇来源于阿拉伯语, 意为“聚会”“集会”。[3]麦西来甫是发源于《吐鲁番十二木卡姆》的民间歌舞娱乐形式, 既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组成部分, 又是独立的民间文艺活动。曾任吐鲁番杂志社主编辑买买提·沙尼亚孜先生说:“没有木卡姆就可能形成麦西来甫, 没有麦西来甫就不可能有木卡姆的形成, 所以说两者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头都形成一个高高竖起的“十”形支架。这一明显区别于成人马鞍的设计构件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可以从前后两个方向对儿童形成保护, 而更为关键之处还在于人们可以将儿童用布带或绳绦绑在这个支架上。这样, 儿童就可以安然乘坐于马鞍之上, 在长距离的行旅如搬家转场时在马鞍上睡觉也不致于跌落下来。从这里亦可看出, 马鞍的任何一个设计组件都是与其实用功能紧密相关的, 这也决定了它自身的造型特点。从另一方面来说, 无论它的结构样式还是造型风格都是在草原上的生活过程中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不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它也与哈萨克族民族风俗、民间信仰这样的文化礼俗结合在一起的, 就是说, 这也是一个草原文化仪轨介入和现实例证的范式。

三、结语

新疆地处中亚,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酷寒极暑的季节变化和一天之中的骤然温差培育了哈萨克族豪爽热情、大气蓬勃的民族性格。历史上古代塞种人、匈奴、大月氏、乌孙、蒙古在哈萨克民族形成过程中几度钩沉, 并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草原民族之间交流密切, 在族群的起源及文化渊源关系方面都有着内在关系, 直到今天哈萨克族仍然保留着乌孙、康里、葛逻禄、钦察、克烈、乃蛮、弘吉刺等部落的名称, 这足以说明哈萨克族复杂多元的民族成分与文化成因。

另一方面, 这些民族在作乐器、生活用具、手工艺品的种种方法, 以及审美偏好也都深刻沉淀在哈萨克族马鞍制作工艺的整体形态中。应当说, 马鞍作为典型的民族民间手工艺, 其源泉还应追溯到“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形态, 它们表现为口头方式也表现为行为方式, 依然存留着它无法断裂的随时可能萌发的

吐鲁番的麦西来甫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这座文化古城的历史,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自然有他固有的艺术魅力。自汉代到1985正式撤县改市以后, 直属于吐鲁番地区, 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4]在唐代, 高昌乐舞的盛行就一直不断延续下来的。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之下, 高昌回鹘汗国乐舞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而阿拉伯音乐文化东渐后, 音乐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逐渐皈依伊斯兰教后, 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上无不具有了浓厚的伊斯兰色彩, 吐鲁番维吾尔族麦西来甫也不例外, 因此采用了麦西来甫——这一带有阿拉伯文化的词汇来称谓维吾尔族传统歌舞集会。“有数十日男女老少鲜衣修饰, 鼓乐舞饮酣眺。尽日而散谓之奴鲁斯”[5]吐鲁番有七种麦西来甫, 而“吐鲁番海特麦西来甫”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麦西来甫。“海特”用维吾尔语是“判决”“解决”的含义。他模仿执政者的行为准则, 通过艺术的形式提高与加强老百姓的法律的意识, 分清是非, 鼓励做有学问, 有道德, 守纪律, 和睦相处、热爱劳动、不怕邪恶的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代代相传, 内容不断充实中, 为吐鲁番地区各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吐鲁番海特麦西来甫”以正确的判决为主, 歌舞表演, 笑话游戏, 奖励惩罚, 综合了十二木卡姆的片段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形

‘根’。它所提供的‘象’, 不是视象的单纯‘反映’, 而是心灵的幻象。并沉积着民族文化心理的种种意向投射着民族传统思维方式。”[1] (P113) 这就是数千年来在北疆草原上凝结而成的草原文化, 这种文化也铸成了一个特殊“场景”——即自然、社会和艺术样式的场景。

在哈萨克族的生活状态中, 自然环境既是人们的生存依托, 也是艺术地观照这个世界的审美对象与审美载体。哈萨克族的工艺品、服饰、民间游艺都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这在其装饰艺术中明确地表现为对大自然的贴近感。马鞍是哈萨克族民间手工艺的典型样式, 也是特色民族文化的代表。哈萨克民间文化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这在马鞍的艺术形态中可充分体现出来。这似乎可以理解为, 从很早开始哈萨克民族心目当中就有着独特的民族化审美风尚, 这表现为“在人们的潜意识深处仍然隐藏着表现形象, 反映事件, 设计图案, 搭配色彩的某种模式和追求美好事物的逼真。”[2] (P75)

正是在草原文化的影响下, 马鞍的繁复构造及独异特色在牧民生活中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 它也因此成为游牧活动中风俗礼仪的载体。实际上, 马鞍荟萃了哈萨克的民族历史与文化风情, 很大程度上也囊括了哈萨克族的民间工艺水准、艺术形态和民族审美心理。

摘要:马鞍是哈萨克族民间手工艺的典型样式, 作为游牧生活的重要工具, 它艺术地观照物质世界并成为民族文化的审美对象与审美载体。哈萨克族马鞍充满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它的装饰特点表现为对自然的贴近。马鞍的制作程序及独异特色实际上荟萃了哈萨克的民族历史与文化风情, 也囊括了其民间工艺水准、艺术形态和民族审美心理。

关键词:哈萨克族,马鞍,造型艺术

参考文献

[1]邓启耀.宗教美术意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2001:113.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 第6篇

1 新疆哈萨克族历史及人口状况

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 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哈萨克人除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外, 绝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 终年生活在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他们放牧、运输、远行, 甚至是生活上都离不开马。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 以他们是“马上的民族”为自豪。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 2000多年前因其矫健俊美被汉武帝誉为“天马”[1]。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为1251023人, 其中新疆为1245023人, 占哈萨克人口的99.5%, 居全国第一位。新疆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

2 新疆哈萨克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保护现状

2.1 新疆哈萨克族与体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分类

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的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 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为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文[3]。同时根据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2005年新疆自治区颁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这些文件的相关规定, 将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与体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三类。 (1) 游戏类, 哈萨克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创造出与生活劳动相关, 娱悦身心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如姑娘追、赛马驹、阿斯克、阿塔曼、别斯塔斯、穆薛涛吴, 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游戏。 (2) 竞技类, 哈萨克族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娱乐活动很多, 其中有些是以竞赛为目的而组织的各种活动, 如叼羊、赛马、套袋摔跤、马上角力、驰马拾物和马上摔跤等。 (3) 歌舞类, 哈萨克族人民不仅仅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同时他们也是一个能歌善舞歌舞的民族。辽阔的大草原孕育了勤劳的哈萨克族人民, 也赐予了哈萨克人如野马、雄鹰般豪放的性格, 哈萨克人的一生都在歌舞中度过。舞蹈中较多地运用了“动肩”、“马步”等动律性强烈的动作来表现粗犷剽悍的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卡拉角勒哈、鹰舞、熊舞、抵角戏、擀毡舞、挤奶舞等。

2.2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况

根据2005年新疆自治区民委、体育局、文化厅发起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查、挖掘和整理所公布数据, 确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到278项。由此可见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之多, 这也反映出新疆传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在这么庞大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近40个项目已失传, 43个项目濒临失传。同样在这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查结果显示, 哈萨克族共有传统体育项目218项, 其中目前流行的有209项, 失传项目7项, “山羊舞”、“天鹅舞”项传统舞蹈濒临失传。

2.3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

近年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弘扬和传承这些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体育文化, 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并取得了有一定的成就。自治区政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和要求, 新疆政府也制定出的相应的条款和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在新疆自治区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哈萨克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被列为舞蹈类遗产。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被列为民间舞蹈类的遗产有哈萨克族布尔克特比、卡拉角拉哈、民间劳动舞,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遗产的有, 赛马、叼羊, 姑娘追等, 民俗类遗产的有哈萨克族社火, 牧民转场, 纳吾鲁孜节, 婚俗。此外还有例如哈萨克族“多普”游戏、“羊髀式”游戏、哈萨克族摔跤、哈萨克族押加等一大批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2.4 在保护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 在保护新疆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 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不够, 哈萨克族虽有一大批与体育相关的传统项目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仅有哈萨克族的婚俗,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2) 缺乏有关法律法规, 自治区及各县市虽然出台了一些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章条款, 但在实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工作过程中, 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3) 体育文化自我传播能力很差。由于哈萨克语言文字的限制, 很多哈萨克族的体育文化的精髓难以得到大面积的有效传播。 (4) 由于新疆经济落后导致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体育文化机构不够健全, 以及与熟悉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才匮乏, 使得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失传或濒临失传的现象比较突出。 (5) 由于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得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我国大中城市的体育文化发展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发展为目标, 强势的奥运竞技项目正在影响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 使得一些哈萨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面临着生存危机。 (6) 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整理投入资金过少。一些哈萨克古老传统礼仪, 歌舞等的抢救、整理及传承不够重视, 使得流传数百年的民间体育文化形式失传。哈萨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是哈萨克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 也是当前新疆所有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保护对策

3.1 建立键全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法律体制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加剧,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冲击, 一些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亡, 因此, 加强对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观念只保护不利用静态保护, 这种措施只能预防被保护对象不至于失传或者消失, 但并不能使被保护的对象可持续发展。所以, 要想要使得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我们就必须在对哈萨克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中, 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法律措施。使得哈萨克族人们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在其参与过程中认识到, 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为了使某些可能已经过时的传统体育文化不致消灭, 更不是为阻止现代社会的人们利用那些有价值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使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进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3.2 政府应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投入力度。 (1) 应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申遗工作。 (2) 要实施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 (3) 增加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整理的资金投入。 (4) 加强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才的培养。 (5) 加大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与弘扬。

3.3 注重保护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哈萨克族人们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受到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思维意识、价值判断、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文化生态空间才蕴育出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因此要保护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 就应该更为重视保护生它养它的文化母体——文化空间。因此我们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就要注重它特定的生存文化空间, 注重这些体育文化遗产生存的原生态, 使其在传承中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

3.4 以学校体育为依托来进行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跃与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而学校教育使其能够传承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 对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离不开学校体育这一手段, 但是在利用学校体育这一教学模式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必须注重它的实效性, 在哈萨克民族聚居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及一些地方高校开展适合不同年龄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课程。通过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 一方面可以培养非物质文化体育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5 在保护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体育竞赛制度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杠杆作用

自古以来, 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在竞赛过程中的传承发展繁荣的。所以我们为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 就应该积极的在不同地区开张各级各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当然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技性, 就需要有完善的竞赛规则和一定的竞赛制度, 有了完善的竞赛规则和一定的竞赛制度就可以推动体育运动的进步和发展规则可以规范运动形态的形成和展开。在利用体育竞赛制度这一杠杆作用时, 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旨在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使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积极的保护, 并能使其朝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总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形式, 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着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全民将身活动的的开展, 提高人民体质, 并有利于体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 有利于古老的体育文化形式不至于失传。保护和利用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就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舒云久, 张晓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0) :35-41.

[2]王丹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J].前沿, 2009 (6) :93-95.

[3]赖学鸿.河南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9) :132-135.

[4]曾芸.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10 (4) :70-73.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 第7篇

关键词:营养评价,学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少数民族,哈萨克族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希望,同时也反映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及未来发展[1 - 4]。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也存在较大差距[5]。如西南等地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高出东南沿海地区2 ~ 3 倍[6]。新疆处于我国的西北边陲,地广人稀,有13 个世居民族生活在这里,哈萨克族是其中之一,主要生活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长期以游牧生活为主,牧区哈萨克族中小学生以寄宿制学习为主[7]。为进一步了解新疆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笔者于2014 年7—8 月对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特克斯县的2 686 名哈萨克族寄宿制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特克斯县的全部寄宿制学校中抽取10 所寄宿制学校,在学校内小学三至六年级及中学七至九年级中各抽取1 个教学班级,将班级内全体哈萨克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对2 686 名哈萨克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 364 名,女生1 322 名; 小学生1 284名,初中生1 402 名。年龄( 15. 24 ± 3. 03) 岁。

1. 2 方法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标准”中身高和体重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8],并计算调查学生的体质量指数( BMI) 。根据季成叶等[9]编著的儿童少年卫生学中生长迟滞评价标准以及轻、中、重度消瘦筛查标准和超重、肥胖筛查标准进行筛查。

1. 3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 Data 3. 1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8.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段学生营养状况比较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7. 45%( 1 006 /2 686 ) ,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 80% ( 129 /2 686) 。16 岁年龄段超重检出最高,为4. 51% ; 17 岁年龄段哈萨克族学生的肥胖率最高,为3. 91% 。见表1。

2. 2 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结果显示,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42. 38% ( 578 /1 364 ) ,女生为31. 38% ( 428 /13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8. 66,P < 0. 01) ; 哈萨克族男生的超重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 35,P < 0. 05) ; 哈萨克族男生肥胖率亦高于女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3. 41,P > 0. 05) 。见表1。

2. 3 不同学段学生营养状况比较哈萨克族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2. 51% ( 289 /1 284) ,初中生为51.14% ( 717 /1 4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34. 52,P< 0. 01) ; 哈萨克族小学生超重率为0. 86% ,初中生为4. 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5. 69,P < 0. 01 ) ; 哈萨克族小学生肥胖率为0. 78% ,初中生为3.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 35,P < 0. 01)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显示,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7. 45% ,略高于方志峰等[10]对广西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不良的调查结果( 37. 10% ) 。另外,两地区在学生营养不良轻度和中、重度人数比例方面相当,新疆中度和重度消瘦比例略高于广西地区[10]。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新疆牧区和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关,与两地区调查人群的生活习惯、民族成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同也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哈萨克族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超重率为2. 87% ,肥胖率为1. 94% ; 16 和17 岁年龄段超重和肥胖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哈萨克族中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另外,12 ~ 14 岁年龄段和16 岁年龄段哈萨克族寄宿制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相对其他年龄段较高,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高增长较快,学习负担也较重,膳食结构不合理等。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新疆边远地区的教育设施和学生营养。新疆各地州开展了学生蛋奶计划、营养午餐计划等以改善边远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收到了较好效果[11]。近年来政府在边远牧区投入资金修建了寄宿制学校,让边远地区的学生在学校寄宿学习,并给予学校资金补贴,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由于新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虽然较前期无论是生活条件和学校条件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牧区学生家庭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的营养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上一篇:合作下的任务驱动下一篇:创新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