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2024-06-13

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精选12篇)

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第1篇

一、优化组合, 准备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元素是: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如果组员知识水平高低分明, 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小霸王”;而一些学习基础薄弱, 参与的主动性欠佳, 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相对较差的学生, 就会成为学习的“边缘人物”, 在合作中好像被剥夺了参与学习的权利一样, 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积极性与机会。如果组员之间兴趣不同, 就会出现各说各的, 谁也不听谁的现象, 这样的小组合作根本不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元素, 学习效果很难有效, 更不用说高效。因此能否科学分组直接影响合作探究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上,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点等不同, 进行交叉结组, 一般2~6人为一组, 也就是平时说的异质结组。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 (1名或2名) 、中等生 (2名) 和学困生 (1名或2名) 组成, 让他们主动参与, 互教互学, 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组合, 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元素对组员进行训练。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进行了。具体要求如下:

1. 分工合作

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成员讨论的意见。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声控员:控制本组讨论的声音, 不要干扰到其他组。

2. 合作要点

小组讨论:小点声。既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见, 又不能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记录员:迅速点。记录本组的学习成果时, 一定要又快又准确。发言人:大声点。要有效发言, 让全班都听得见。合作时:快乐点。要相互关照, 相互帮助。

二、专心合作, 实现共赢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教师精讲。

1. 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 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 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学习任务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 有梯度的、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问题。

例如复习八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 给出了这样的学习任务: (1)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2) 如果你是毛泽东你会不会冒险去重庆谈判? (3)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 打败了国民党?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一路合作探究下来, 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 拓展学生的多向度思维, 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2. 小组合作探究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 全班进行分工, 各小组再通过研究学习目标, 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组员特点, 分工合作。方法如下: (1) 在组内交流之前, 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 (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 , 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 (2) 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 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议论式或两两配合式等。总之,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相互展示资料,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资料, 让学生充分交流。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 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加以引导。

3. 全班交流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 阐述各自观点, 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体研究, 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听汇报学习成果时, 教师要及时进行“打假”即提问, 防止个别同学假听。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完成得不完整的, 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或进行补充。

4. 反馈结果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 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 得出结论, 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特别是课堂上出现的创新行为或独到见解, 教师要善于发现, 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 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是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出来的,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教师精讲

学生发言结束后,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 检测强化。在精讲的时候, 不要啰嗦重复, 只讲学生讲不到讲不透或需提升、拓展之处。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事实上, 最有效的帮助来源于同伴的帮助, 合作才能共赢。这种帮助不仅来自课内, 还包括课外, 它不仅是学业上的, 还包括生活上的, 是全方位、呈辐射状的。因此, 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

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学习方法培育 第2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内容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独立学习、独立发展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它是由许多独立学习、独立发展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应主要培养哪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呢?

(一)阅读历史教科书的能力。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的能力。

(二)提问题求解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在具体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如在新的知识比较中设疑,和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课本没有充分论述的地方设疑,自己学习难点上设疑等,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学习实践中提高提问题的能力。

(三)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要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培养才能逐步形成。我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教师示范。

教师的示范就是让学生明白教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特别是教师讲课时要精讲,应把提出问题和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相结合。

(二)课堂讨论。

组织课堂讨论,我主要把握了以下环节:1、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好的题目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并能主动地认真阅读、思考、准备、参与;

2、灵活恰当地引导讨论。讨论当中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只有善于引导鼓励,才能使讨论顺利有成效地进行;

3、扼要明克地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论思路,强化通过思考得到正确意识。

(三)自主训练。

传统的教学很严重的一个弊端是教师通篇讲,满堂灌,学生缺少在课堂中观察、阅读、讨论等独立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学习、训练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来读书、思考、作练习、动手操作,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做法

(一)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对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我注重教他们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重点放在独立理解的能力上;对中学三年级学生,我注重教他们应用历史知识的方法,重点放在独立应用的能力上。

(二)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得。

中学生的接受力、理解力和基础各不相同,要使他们都有进步,除了全班性的指导与要求外,对不同的学生还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帮助,尤其要注意对差生的帮助。

(三)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教师系统讲解,以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讲上,学生缺乏主动性,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因而,不可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俄国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曾尖锐指出:“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须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教师只有把工作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和指导上,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学习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控求,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历史学习活动的主人。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统一,教学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主动示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质量,从而提高教的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掌握了自学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必然是最有效的学,同时也促进教的有效进行。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习惯,是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较长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和发展行为。经过几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如果把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教学程序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讲课脱节的现象。学生的进步告诉我,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方法,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是学生自主能力提高的关键。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绝不是一次两次训练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付出辛勤的劳动。

中学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第3篇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元素是: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如果组员知识水平高低分明,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小霸王”;而一些学习基础薄弱,参与的主动性欠佳,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相对较差的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边缘人物”,在合作中好像被剥夺了参与学习的权利一样,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积极性与机会。如果组员之间兴趣不同,就会出现各说各的,谁也不听谁的现象,这样的小组合作根本不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元素,学习效果很难有效,更不用说高效。因此能否科学分组直接影响合作探究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点等不同,进行交叉结组,一般2~6人为一组,也就是平时说的异质结组。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1名或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1名或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基本元素对组员进行训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进行了。具体要求如下:

1.分工合作

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成员讨论的意见。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声控员:控制本组讨论的声音,不要干扰到其他组。

2.合作要点

小组讨论:小点声。既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见,又不能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记录员:迅速点。记录本组的学习成果时,一定要又快又准确。发言人:大声点。要有效发言,让全班都听得见。合作时:快乐点。要相互关照,相互帮助。

二、专心合作,实现共赢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教师精讲。

1.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学习任务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有梯度的、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问题。

例如复习八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给出了这样的学习任务:①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②如果你是毛泽东你会不会冒险去重庆谈判?③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了国民党?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一路合作探究下来,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多向度思维,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2.小组合作探究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全班进行分工,各小组再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方法如下:①在组内交流之前,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②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议论式或两两配合式等。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③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相互展示资料,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资料,让学生充分交流。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加以引导。

3.全班交流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听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打假”即提问,防止个别同学假听。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完成得不完整的,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或进行补充。

4.反馈结果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特别是课堂上出现的创新行为或独到见解,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是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出来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师精讲

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检测强化。在精讲的时候,不要啰嗦重复,只讲学生讲不到讲不透或需提升、拓展之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事实上,最有效的帮助来源于同伴的帮助,合作才能共赢。这种帮助不仅来自课内,还包括课外,它不仅是学业上的,还包括生活上的,是全方位、呈辐射状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國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2]孟照彬.MS—EEPO有效教育[M].昆明: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第4篇

一、中学生的兴趣倾向

首先,中学生已处于心理上的转化时期。一方面,他们仍然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十分感兴趣。兴趣是伴随着快乐、欣喜、满足的肯定性情感的体验出来的,而生动、具体的东西容易诱发这样一种情感。另一方面,他们的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逻辑能力等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着。带有智能性的心理特征,使中学生的兴趣不限于直观事物和现象,而是开始对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社会现象发生了兴趣。这一兴趣倾向体现在学科上,就表现为他们对历史、语文等学科有一种“天然”的兴趣。

其次,中学生对他们认为“有用”的学科比较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对兴趣与目的、兴趣与需要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中学生所说的“有用”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加以理解:第一,近期的需要,及近期的“有用”可能成为兴趣的诱因。为什么初三学生对历史不大感兴趣?因为初三毕业考和升学考都不考历史。第二,宏观和长远意义上的“有用”和需要,也就是对个人前途是否“有用”。社会上时而有一种“历史无用论”的偏见,认为学不学历史对社会建设乃至以后的人生道路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中学生也接受这类偏见的话,那么,他对历史学习肯定就不会有多大兴趣了。

二、兴趣倾向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依据

学生年龄不同,心理特征就有差异。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问题上,也必须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初一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许多心理特征,他们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形象的故事描述性方法,或在课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是使他们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但是讲故事的目的要正确,切不可把它作为仅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稳定课堂秩序的手段。重要的是他们在感动之余, 有意无意地向历史教学目标靠拢。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应当通过描述悲壮激烈的斗争场面,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先进人物反压迫争自由的英雄气概,以及杰出科学家在探索社会和自然奥秘、寻求真理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历史故事的特殊魅力能诱发学生产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的迫切愿望,正是这种愿望激发他们对历史课的强烈兴趣。

中学生到了初中后期或者高中前期,兴趣指向与少年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小学高年级与初一的学生一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比较感兴趣,而初中后期与高中前期的学生已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性交往。他们对于生活道路、人生真谛、个人理想、国家命运和人类前途等问题抱着探索的态度,希望疑问能够得到解决。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释疑解惑的科学理论知识。在这一点上,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历史教学中,应适当联系社会现实。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现实问题出发,追究历史根源,从历史之因看到现实之果。历史与现实的辩证认识会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思考问题,从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三、重视兴趣培养中的三个转化

(1)引导学生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所谓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所谓间接兴趣是指不单单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有兴趣。从学生学习历史过程来说,兴趣形成的第一步当然是用种种方法引起直接兴趣,譬如加强历史教学故事性、情节性、生动性,举行历史知识智力竞赛等等,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本身充满着兴趣。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仅有这一步还不够, 历史教学总不能为了引起学生兴趣而自始至终地讲故事。因此,第二步还必须引发学生对历史的间接兴趣。只有把对历史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历史的间接兴趣,兴趣才能有持久性和方向性。培养对历史的间接兴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加强历史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为了有效地培养间接性兴趣,就一定要通过两方面强化历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意义:第一,通过历史学科对其他学科影响和渗透的分析,说明历史学科在整个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告诉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历史学科具有基础的意义,不学好历史,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难以深入下去。第二,通过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分析,说明历史的现实意义。历史教师应把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性教育,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间接兴趣的形成。

(2)引导学生由暂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暂时兴趣是指产生于活动过程中,在活动过程结束后迅速消失的兴趣。稳定兴趣则是指不只存在于活动中的,同时又存在于活动过程后的兴趣。对历史学习来说,暂时性兴趣是指只对历史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有兴趣,到课后就没什么兴趣,而稳定兴趣是指弥散于课堂教学之外一切生活领域的兴趣。要使短暂性兴趣向稳定性兴趣转化,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和质量。课堂教学的讲述,要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即要有“余味”,使学生在课后情不自禁地去想问题、提问题、分析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研究, 这样学生反而会有兴趣,如此,学生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不限于课堂了。其次,要加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最好是在一个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历史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以后再做些读书辅导,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研究。再次,历史教学中要加强生活知识的教学。比如一些生活常识性的历史知识内容:书的来历、纸的发明、灯的发展、椅子的由来、衣饰的变化、住房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迁,等等。诸如此类的生活性历史知识,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将对学生稳定性兴趣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3)引导学生由兴趣向爱好的转化。兴趣和爱好有联系的一面,也有区别的一面,二者并不是同一回事。从联系方面看,二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一个人对某事物的爱好,离不开对某事物的兴趣;他爱好的事物,也必然是他感兴趣的事物。从区别的角度看,兴趣是认识的倾向,而爱好是活动的倾向,简言之,兴趣偏重于思想,爱好侧重于行动,爱好比兴趣具有更高的层次。

中学历史学习方法习惯培养 第5篇

读书对于我们正处于青春活泼状态中的中学生来说其实是很枯燥的,相对于活跃的体育,精妙的美术,绚丽的音乐来说,以及教室之外的纷繁来说,读书大概是最无聊的。这也就是同学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原因吧!但是,读书却是最适合我们这个年纪进行的活动。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去认真研读课本,去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干扰的读书,这样才能将书装进自己的脑子里。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谁的优秀是无缘无故的,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

(二)细心

细心不仅是对我们读书的要求,其实也是对我们为人处世的要求,一个细心的人是不会轻易犯错的。我们在考试中常看到有的同学就是很粗心的将很简单的字写错,不好好读题,于是就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其实这就是平时养成的习惯不够好,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要逐步养成细心的习惯,课本上的小细节,问题中的不同寻常都关注起来,多问一些为什么?自己去独立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养成了好习惯就一定会有进步的,同时也会终生受益于这样的好习惯。

(三)耐心

浅析中学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 第6篇

致用。

关键词:历史知识 保持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70-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已经加快了步伐,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混乱、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与当前倡导的教学理念的冲突、学生被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式与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式的矛盾等,这些都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确实存在的。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有许多人关注,而之后,如何把历史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长久保持也是应该被重视的领域,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对学生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考验。

中学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对于一个已经获得了历史知识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第一,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中学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上承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下启学生对于已经保持的历史知识的建构和运用,并去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其在学生的整个历史学习进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二,有利于学生由表及里的深化已经获得的历史知识。如果缺少这些模式,那么学生就像没有存储卡的相机,瞬间失去了记忆能力,保持的核心问题就是记忆。所以,中学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会加深学生对于已经获得的历史知识的记忆,促使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由表及里的深化,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以史为鉴,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提升自身的涵养和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学生能够有效的保持已经获得的历史知识,那么就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使其产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动机,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去学习历史,在内心获得强大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第四,有利于加快中學历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多种渠道来进行,教师和学生是主体,至今仍在不断创新和丰富的中学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方便。这些模式给教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渠道来促进学生学习与保持历史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模式使效果最优化;同时,学生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一模式或几种相结合的模式来记忆和保持历史知识,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使自身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也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从众多模式中甄选了几种个人认为比较实用的中学历史知识保持方法的模式。

1 列表法

中学历史知识由初中历史知识和高中历史知识构成,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叉,知识量大,涵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进程。学习这些知识并不难,但如果把已经获得的知识以系统化的脉络熟记于心,就不是容易的事了,这就从客观上凸显出了列表法的重要性。用列表法来记忆和保持历史知识,有利于将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迅速理清头绪,达到将历史知识有效分类的目的,并以简化的表格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记忆起来方便、快捷,一目了然,非常实用。当前,列表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掌握并运用:从宏观层面来记忆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的进程、世界某一大洲的历史进程等;从微观层面来记忆,如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分析,可以列表的形式来表达,表中的内容包括:中日两国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思想背景和军事背景等来全面分析。

2 故事法

如今的中学历史教学提倡开放的、气氛热烈的授课氛围,学生已经厌倦了死板的接受历史知识的方式,对于“故事式”的授课方法情有独钟,而且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授课环境中将历史知识牢记于心,甚至一生难忘。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故事、凡尔登战役等,教师并不一定要照本宣科,而是要学会在符合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以艺术化的形式来对历史事实进行有限加工,增加其神秘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愿意主动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并且会在内心打上深深的烙印。这充分说明了故事法对于学生保持历史知识的价值,但其运用的比例需要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仔细斟酌。

3 数字法

中学历史知识虽然文字较多,但是涉及到的朝代、年代和某一历史事件中包含的数字较多,尤其是世界史,因为世界史不同于中国史,学生对于世界史的熟悉程度远低于中国史,记忆世界史中的时间成为老大难,而数字法的介入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一般情况下,数字法利用了数字本身与历史知识的某种关联性,使学生在记忆的时候能以最短的时间记住这种类型的历史知识,如对于隋唐大运河的记忆可以这样来表述:“一二三四五”代表一个中心、二千公里、三个城市、四个分段、五大水系,然后根据这个简单的线索学生很容易把这些历史知识记住,并且难以忘记。数字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它给中学历史教师的授课策略带来了更多的改变,丰富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模式

4 声像法

由于历史的不可逆转性,声像法以其独有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和保持。近年来,关于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录音等声像资源层出不穷,教师应妥善利用这些资源,规避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的资源,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利用声像法来向学生展示历史画面,还原“历史”,借助于这些媒介,学生会更加牢固的获得与保持历史知识,在津津乐道间完成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保持,同时声像法从教材之外的角度对话历史,使学生更容易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迅速消化分解,达到保持对历史知识的保持并有效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如今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尤其是新课标的颁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将传统的“学会”变成“会学”。学生会学之后将通过多种模式来获得的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和保持并学以致用,既适应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具体变化,同时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改善了学生记忆和保持历史知识的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成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69.

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第7篇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 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 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 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 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 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 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 情感上产生共鸣, 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 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 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 去创造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并增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 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 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 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 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 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 “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意思是说, 不是不会做, 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 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 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 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 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 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去想学, 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去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 就必须从美入手, 从情入手, 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 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 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 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 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 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 无不于智育之中, 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 美之所在,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 激发其对历史学生的浓厚兴趣, 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 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 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 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 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 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 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 是引起个体活动, 维持这一活动, 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 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 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要。历史教材中, 从“匈奴未灭, 何以家还”的霍去病, 到“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 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 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 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 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 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高尚的情感培养, 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 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美能感人, 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 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 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 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中学历史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探索 第8篇

一、制定科学的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运用,需要依靠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与规范,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逐渐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接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之前,首先制定科学的具有较强适应性与灵活性的合作学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原则,学习目标需在学生理解能力之内,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分明的层次,确保教学过程的层层递进。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可在教学方案中设计一些具有较强连贯性的问题,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联系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通过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同学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观点,即获得思考的快乐,又获得相对完善的答案。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当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切教学活动的设定与开展,都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根本目的。历史教师应当改变以往教师的课堂绝对统治地位的局面,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课程的讲述时间大约占到课堂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与实践则留给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学习。班级内历史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当具有灵活性,教师在小组划分时应当照顾到全体同学。历史教师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制定参考学习计划,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合作学习计划的设定。合作学习过程中间,历史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从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开导与点拨,循循善诱,保证学生充分享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期间的团队协作、责任心、互帮互助等。

三、创新课堂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实现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氛围与教学效率质量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型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设计,此过程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教学需求与兴趣所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加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层次。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章节内容讲述时,历史教师可将课堂讲述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中自己收集有效资料制作完善课件,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进行课件展示,课件的内容可包括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文本资料以及相关的纪录片与访谈记录视频资料等。为了活跃课堂合作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境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历史剧排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对抗日战争中的西安事变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述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剧情排演,分别由学生来扮演参与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与周恩来等主要历史人物。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模仿过程中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对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产生更加明晰的看法。

四、制定相应的合作学习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书面笔试的考察,学生在准备考试阶段往往是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新型的历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中应当把对学生合作精神、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划入考试范围。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最人潜力,它讲求的是在整体目标达成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因此,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最重要的是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精神。在考试时,可以让学生针对一些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并对下一步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发展方向进行自己独到的构思。既可以开展学习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可进行教师对学生综合考察评价。

五、结语

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第9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习好历史这门课程,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教师, 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首先, 教师要储备大量的历史知识, 对各种历史事件要胸有成竹, 心领神会, 要有渊博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而且是活水。

其次,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动向, 它是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习强化剂, 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我在教学中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学生、关心学生,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朋友, 和学生交流感情, 从而让学生热爱教师、信任教师。《学记》里说:“亲其师, 信其道而学其理。”第二, 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上, 历史教师可以用生动准确的语言, 抑扬顿挫的语调, 亲切而自信的目光, 饱满的热情, 漂亮的书法等等把学生吸引到身边来, 和学生一起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兴趣课堂氛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他们就会主动学习, 主动钻研, 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从而会很快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二、树立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意识, 进行比较记忆

中学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掌握了学习的规律, 就会事半功倍。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记忆来掌握历史的知识点。所谓纵向联系就是就是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来学习历史。因此, 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纵向联系上, 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 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如我国的奴隶社会共包括四个朝代, 即夏朝、商朝、西周和东周。所谓横向联系就是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同一性质或事件进行归纳对比。在横向联系上, 可寻找一个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 分析其相互关系, 比较其异同点, 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 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 形成专题线索。

如1689年在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而在1689年的英国却发布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权利法案》, 同样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近代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洋务运动改革, 在同时代的日本却进行了社会性质的变革的明治维新改革。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而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8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并且世界近代史早于中国近代史200年, 这样学生思想上就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种对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能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这样讲述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顺口溜和谐音记忆法学习历史

教学时, 教师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 创设利用顺口溜和谐音记忆法情景, 把新知识寓于利用顺口溜和谐音记忆法活动之中, 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 讲授春秋战国时的春秋五霸, 可以概括为“齐桓晋文加楚庄, 还有秦穆和宋襄”。讲战国七雄时, 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的识记能力, 还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历史知识。

四、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学习历史

(一) 正面诱导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 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 启发学生认真思考, 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二) 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 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 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 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 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 因此, 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让学生热爱历史。

总之, 只要教师深入研究历史教学的特点和研究学生学好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总结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历史教学就会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历史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韩志新.是“给人以鱼”, 还是“授人予渔”——浅谈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 (5) .

[2]王银山.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策略[J].教育革新, 2014 (6) .

[3]唐兵.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6) .

浅谈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10篇

一、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兴趣是非智力因素, 但对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兴趣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 是勤奋的内在动因, 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如何, 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

柏拉图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比尔·盖茨也说:“在你最感兴趣的事情上, 隐藏着人生的秘密。”中国的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兴趣是自学的先导, 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 是最好的教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 百折不挠。”古今中外的无数学者和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 因此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

1. 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有学生会问:“学习历史究竟有什么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历史是副科, 不认真学。这样, 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应当联系现实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和影响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如果以后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总结历代农民战争的爆发原因, 让学生认识到“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 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喜爱历史。

2. 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学习历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1) 巧设导言, 吸引学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课间活动, 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刚开始上课时, 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因此, 设计一段新颖有趣的导言, 就可以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对于新课的讲授很有帮助。比如, 在讲古代印度时, 我就针对学生们都爱看《西游记》的情况, 设计了一连串问题, 诸如唐僧等人到哪里取了经, 他们取的是什么经, 《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如来佛祖又是谁, 等等, 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听课兴趣, 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讲授。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方法, 有的讲故事, 有的猜谜语, 有的放音乐, 虽然手段不一, 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 适时适度地插入故事。有人把历史课的趣味化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史话教学”, 以为上历史课就应当大量地讲故事。这种说法未免有点偏激。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适时适度地插入一些历史故事, 对于调节课堂气氛, 活跃学生思维还是有帮助的。如讲鸦片战争时, 我就插入了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 不仅使个别正在走神的学生收回了思想, 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们在嘲笑清朝将领愚昧无知的同时, 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 要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在讲课过程中, 如果能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比如, 在讲普法战争时, 我就用录音机播放了《最后一课》的片断, 然后请同学们回忆:这是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作者是谁?为什么把这节课叫《最后一课》?它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样一来, 结合新课的学习, 同学们便对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都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4) 巧妙运用对联、诗歌。授课过程中, 如果能适当地引入一些精心选择的对联、诗歌, 往往会让学生在感到饶有趣味的同时,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袁世凯之死时, 我引用了当时一位老学究的对联:“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同学们猛一看, 上下联的字数明显不等, 纷纷说这对联写错了, 经我稍加点拨, 他们马上醒悟:“袁世凯”对不住“中华民国”, 这位老先生是明知故错, 巧妙地表达自己对袁世凯的鄙视与憎恨。其实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歌谣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 方便记忆, 寓教于乐。

(5) 注意板书设计的形式美。板书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简洁明了, 富有逻辑性, 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 如能针对具体内容, 在整体结构上加以精心设计, 使其具有一定的形状, 不仅能引起学生们的特别注意, 还可以使学生的视觉得到美的享受。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 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6) “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学。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活》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为“教是为了不教”。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 教育是爱的工程, 中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教师挥洒的不只是汗水, 还有爱心和智慧。正是在爱心、汗水和智慧共同编织的感人场景中, 才使一个又一个的学生焕发出生命的光彩。生命需要提醒, 也需要呵护与尊重。潜质需要教师的开发, 也需要生命个体的自我挖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关爱学生。“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只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 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就能给学生提供无形且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也就“亲其师, 信其道”, 自然而然地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了。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要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就必开展争论或辩论活动, 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研究把握课文的主动性。二是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研究。我把大家分成三组, 要求第一组在课文中画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第二组思考这些景物可以概括成哪几副图景。第三组同学把课文中描写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画出来。三是采取绘画呈现法。由于本节的教学对象是美术专业的学生, 所以我把课文中精彩描写秋色的部分:清晨小院, 碧绿的天色, 训鸽的飞声, 槐树叶底下漏出来的一丝丝的日光, 破壁腰中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且长的秋草, 槐树落蕊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没有声音, 只感觉极细弱柔软;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 秋蝉残鸣哀弱;无处不在闲话秋凉, 交谈语调缓慢悠闲;枣子淡绿微黄秋色———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课件中, 让同学们思考构思, 并以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他们心目中郁达夫笔下的秋景秋色。课下把同学们的作品集中挂出来进行互评, 选拔出几副优秀简笔画的作者在课外学习小组里介绍自己画中的意境。四是教师明确法。我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注意文学语言的运用。就一篇散文赏析课来说, 教师的课堂语言犹如课文的附件, 用语优美则锦上添花, 使学生陶醉在无限的美的享受之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则成为授课的败笔, 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例如, 我给学生解析郁达夫先生为何不写故都名胜古迹的秋景, 而只写平常百姓家的秋色的原因时, 是这样组织教学语言的:我们从文章的一字一词中, 不难感受出作者对北平秋天有着无限深厚的感情, 他没有去写故都的皇家宫殿, 皇家园林, 也不去写远近郊区那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 虽然那些景致也都能代表故都的特色。但是, 作家感到它们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太遥远, 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文化人士的眼光, 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作者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 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 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正是在这种感情驱使下, 文章中的“秋”才被描绘得那么细腻真切。在作者眼中, 江南的“秋”只能使人感到“点点清凉, 秋的味, 秋的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 总看不饱, 尝不透, 赏玩不到十足”。于是, 作者就从多方面、多角度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平秋的味道。五是利用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我给同学们布置的课下作业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并画出自己感悟到的“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

这节赏析课结束了, 可是, 同学们还都沉浸在那美丽的故都的秋色秋景中。他们那高昂的学习激情和审美情趣, 使我深深地感到, 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 求实创新, 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变得生动活泼, 立体有趣又有情感, 是多么的重要!笔者认为, 当学生们能够把上每一节语文课, 都当成是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而不是当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时, 要提高他们的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须高度重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动力作用,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以自己全部的爱心栽培祖国的花朵, 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之美, 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知识的百花园中采集浓郁芬芳的历史之蜜。

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第11篇

策略一:精心创设好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的导入部分就是一堂课中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果一堂课一上来就吸引着学生,那么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这就像许多老师一样,在任教他的课程时,会特别精心设计他的第一堂课,目的就在于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对他的课感兴趣。因此,在每一堂的历史教学课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精心创设好导入,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你的课堂教学上来,极大地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一种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发展思维。以悬念式导入为例,这种导入方法就是根据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制造悬念来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结果的心理的一种导入方式。如在讲七年级历史《秦汉的文化艺术》时,老师说:“明清以来,在一些文人书房里,常挂有这样一副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抱负南阳一卧龙’。你知道‘两司马’指的是谁吗?为什么这两人会出现在文人的对联上?请同学们从第14课《秦汉的文化艺术》中找出答案,说给老师听。”这样一下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效果非常好。

策略二:精心设计好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

事实证明,精心设计好问题,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精心创设问题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例如,我在讲“大泽乡起义”时,没有直接问“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是问:“如果当时没有遇到暴雨,秦末还会爆发农民起义吗?”显然,后一种问法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回答问题时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更感兴趣。

策略三:善于创设讲课激情,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每个教师都知道,没有兴趣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教学。兴趣是个性化的东西,它直接调控着学习的主动性、思维倾向性和强烈的创造性。善于创设讲课激情是充分引发学生兴趣的前提。这一方面就要求教师上课必须情绪饱满,讲究抑扬顿挫,富于激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情呆板,过于严肃,讲解平淡无奇,缺乏朝气,或者照本宣科地念课文,这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也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用渊博的知识、风趣的教学技艺影响和吸引学生。教师不但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如讲“红军长征”时,可分角色(老师也参加)演唱《十送红军》歌,这样能深深地感染学生。也可以毛泽东的角色(因毛泽东足智多谋、风趣幽默)出现在学生面前,或模仿毛泽东的动作,或模仿他讲话,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红军长征精神是什么。由此可见,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求知欲也不断得到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策略四:认真做好课堂小结,延伸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许多老师在设计课堂小结时喜欢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而我在设计课堂小结时习惯问:“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显然,前者突出的是掌握了知识,而后者突出的不仅是掌握了知识,更注重了会应用知识或者说学的知识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古鉴今,是“从前辈那里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尽量避免弯路和挫折”(历史教科书“前言”语)。因此,我每上完一课,都有“这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一环节(我放在课堂小结谈收获这个步骤中),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在一开始的几节历史教学中,也许学生无话可说,想不出什么启示来,一是不知从哪个角度去说,二是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但一直坚持下来,学生不仅热盼着这一环节的到来,而且会绞尽脑汁想出启示来。学生知道,这一环节要想有话可说,就必须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促使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在学完《五四爱国运动》后,我让学生说启示,同学们居然说出了这么多的启示:“我们要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永放光辉”“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是祖国的希望”“爱国是青年学生的光荣传统”“追求进步是我们青年学生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我们要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可见,学生们的兴趣有多浓厚。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中学)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第12篇

追求分数对于掌握知识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学习教材变成了获取好分数的手段, 知识本身对于学生并没有吸引力, 而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 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西, 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那么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想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认真研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 我们只有认真研读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才能拥有熟练驾驭教学的能力。优秀的农村特级教师李元昌老师曾说:“真正优秀的老师, 那是在八小时之外站起来的。”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每个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情节的故事, 并且也只有教师在细读教材之后, 把握好重难点, 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并且对学生质疑, 做到心中有数。例如, 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那一节的时候,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 提出质疑, 比如说“假如不是中国失败, 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对这样问题, 只有在认真研教材后才能够解答。

二、学会联系史实, 优化教学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一个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即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 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 缺乏认识的乐趣, 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 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所以一个好的教师要学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宽松的思维情境。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一位优秀的策划师、创意师, 要学会联系历史事实, 使历史教学具有生机, 展现出应有的活力, 看到并且能够把握好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 从而能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初中学生的抽象能力还未形成, 激发兴趣对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关键的。良好的导入, 精巧的板书设计, 无疑都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办法。例如在教授《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辛亥革命的爆发》这节课的时候,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 大家都被乐曲表现出的不屈的抗争精神所震撼。音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 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语言。在激昂的乐曲声中, 教师缓慢走上讲台,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 使学生情绪激昂, 唤醒与燃起心中爱国之情, 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报效祖国。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千万不要为了导入而导入, 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

三、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倡导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可见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诗人公刘回忆起恩师时, 总是很感激, 他说:“上他的课, 真是讲者动心, 听者动容, 每解释到作品思想艺术的绝妙境界时, 他会情不自禁地拍案或者搓手、甩发, 这情景真是恍如昨日。他对我的启迪之恩, 是无法忘怀的。” (《在学习写诗的道路上》) 其实, 教师激情的讲授会引起学生情感反映, 学生的这种情感反映又会激发起教师高昂的讲课热情, 这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产生了一种有效的良性的循环。教师若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交流, 教学就成了机械的教和学的劳动, 这将是一种苦恼烦人的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需要看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融入整个历史事件和情节之中, 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去感染与吸引学生。比如, 说对保卫祖国的民族英雄、有创造性的科学家、献身祖国的仁人志士的无限敬意, 使得学生情动而相随、那些出卖祖国的人无比憎恨, 使得学生更加看清历史。所以说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师生动的讲析, 讲到关键处要能够展出火花, 和学生有更多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一堂好的历史课应当是关注学生集体效益的课, 注重时间效益的课, 讲求教师素养的课, 在其背后, 必然包含教师对教材的细致研读和精心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师, 我们应当学会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 这尤为重要, 因为学生只有有了兴趣, 才有可能产生更强大的学习动机、内在动力, 使之具有学习, 探索历史的欲望。

摘要:对于任何学科, 我们应当学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所学历史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历史的动机。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参考文献

[1].李道荣, 《说话的艺术》[M],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2].李星驰, 《历史课语言艺术论》[J], 《教学月刊》, 1999

[3].马健, 《历史教学幽默艺术探略》[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王景润, 《谈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5].鲁秀侠, 《历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瀚海学刊》, 1997

[6].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上一篇:配电网消除谐波下一篇:交直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