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情境管理

2024-06-12

自主学习情境管理(精选12篇)

自主学习情境管理 第1篇

一、引探索, 以激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 获得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获得知识, 扩大视野, 激发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而好奇心又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先导.根据这一心理特点, 创设情境揭示矛盾, 定能引起学生探索和解决矛盾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 这就是说: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的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的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直观教学的原理, 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通过直接对生物实体的观察、分析和总结, 去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现, 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 从而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上《光合作用》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除了提供能外, 还影响了光合作用的哪些因素?课前笔者让学生培育两组黄豆芽.一组放在光下培育, 另一组用黑布罩着遮光培育.课堂上将这两组黄豆芽展示给学生看时, 学生看到其中的嫩黄色的黄豆芽时, 非常兴奋, 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在光下的黄豆芽是绿色的, 而被黑布罩着不见光的黄豆芽却是乳白色的,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了求知和探索的需要.由此可见,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在认识知识的过程中, 求得发现、求得探索, 善于把知识加以运用, 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一名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从中享受到无比的乐趣.

二、创情境, 以荡趣

情趣, 就是既有情又有趣, 情就是感情, 趣就是趣味、乐趣.而教学的情趣, 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催化剂.如果教师能把课上得感情充沛、趣味盎然, 那么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印象深刻, 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内心总是充盈着跃跃欲试的冲动, 这样, 我们的教学, 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功.那么, 教学的情趣从何而来呢?

一是从教材的潜在内容上去寻求教学的情趣.深挖教材内容的精妙之处去吸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趣.如在上《C3、C4植物叶的结构》这节课时, 笔者精选了一段录像, 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观赏常见的一些C3、C4植物.然后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植物生活的环境.在学生兴致正浓时, 提出问题: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 叶的结构基本相同吗?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激活了.这种新课的导人与美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手法,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

二是从教师的内在因素去寻求教学的情趣.教师上课时, 内心一定要充满激情, 讲话要饶有情趣, 要用精言妙语来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 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在讲《生物的遗传》这节课时, 笔者伴随着《春之歌》的音乐, 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讲述:“冬去春来, 草儿绿了, 花儿也开了, 有一位学者穿梭在豌豆丛中, 他不知疲倦地为豌豆传播花粉, 他在豌豆地来回穿梭一干就是7年, 他是谁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孟德尔.”笔者又接着问:“孟德尔干吗连续7年在豌豆地里穿梭?他有什么成就?”这样带着丰富的情感提出问题, 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后进入到新课的学习.这样他们体验到了上课的愉快, 这时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 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使思维和兴趣处于最积极的活动状态.

三、励求新, 以得趣

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解、探求新的知识领域, 永远保持一种内心的求新诱惑力, 这可以说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把直接兴趣转化为意向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一些著名的教育家认为:兴趣并不在于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 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教学艺术的高超之处, 就在于善于在学生的面前揭示某种新的东两, 激发他们在各种事物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 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就越能奋发向上, 这样学习的兴趣就愈益浓烈.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积极的情感, 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讲《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一课时, 笔者拿一个纸盒、塑料袋、一颗葡萄、一些花生种子、芝麻种子、绿豆种子等, 展示给学生, 问道:课前有同学预习过吗?老师拿来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学生看到这些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材料, 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实践证明,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从内容安排和讲授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奇感、满足感,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还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求新的诱惑力.

四、激求知, 以获趣

兴趣的源泉之一就在认识新的事物, 求得新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启发学生的兴趣, 秘诀在于提示已知的东西同新材料、新知识之间的内在的深刻联系, 让学生拿着教师给的思想砖头, 在谋划筹建大厦的时候, 知道应该放在哪里, 并了解到整个大厦的结构及建造起来的全貌.这是重要的学习兴趣.同时, 惊奇感的引起, 是由于在那些最一般的、没有任何特点的事物中, 包含着意义重大的世界观真理的源泉.因此, 我们的教学, 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揭示未知的东西同新内容之间的联系, 以获得求知、求新的能力.在上《花的结构》一课时, 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两种形态不同的芥兰花和羊碲甲花.当他们看到摆在桌上熟悉的鲜花时, 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学生们都想摸一摸, 甚至马上想解剖其结构、探究其成分.这时笔者用自制芥兰花活动模型, 以谈话法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观察、解剖实物芥兰花, 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当讲到雌蕊和雄蕊时适时点拨, 使学生的注意力从美丽的花冠转到花的主要结构——花蕊上来,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雌蕊的子房内有什么?雄蕊的花药里有什么?当学生自己再观察和解剖羊碲甲花时, 也能注意到羊碲甲花也有雌蕊和雄蕊, 其雌蕊的子房内也有胚珠, 其雄蕊的花药内也有花粉.这样灵活、恰当地使用熟悉的实物, 使每位学生都动手、动眼、动脑,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由此可见, 兴趣与求知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教师把学生的兴趣唤起之后, 学生便会被兴趣所吸引, 从而突破课堂的界限, 走向课外的广阔天地, 涉猎更广博的知识.

五、善激疑, 寻乐趣

疑, 既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钥匙.而在教学中善于激疑, 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器官充分调动起来, 达到启发思路、发展智力的目的.要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启迪学生的智慧, 就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并在质疑中主动探索, 开拓思路, 增长知识.因此, 一旦学习上有了疑问, 并在不断的疑问、质疑、解答中得到发展, 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地长进.教学实践充分证明, 通过激疑问难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 对自己力所能及的, 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才能解决的问题, 愿意自己去想一想, 做一做, 一旦他们想出或做对时, 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 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 要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求得乐趣, 以点燃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些关系到课文主要内容的问题, 提出疑问, 引起学生争论、质疑, 以激起他们的深思.由此可见,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问题就没有认识上的进步.过去在教学中常用的问答式或谈话式等, 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 然而, 教师的问题不能代替学生的问题, 当学生被要求去研究他并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时, 往往会因兴趣不足而效果不佳.因此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诱导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钻研知识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上《水分代谢》一课时, 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让学生从感性的渗透作用装置的材料出发, 通过设问等方法指导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去思维,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求知, 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由于教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 逐步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使学生产生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兴趣.如上《C3、C4植物叶的结构》一课时, 在练习的设计上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本“C3、C4植物叶的区别”这一段内容拟出思考题.能提出问题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当老师, 提问别的同学.这一角色的转换,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问与答的活动中,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主学习情境管理 第2篇

课题中期报告

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我校的子课题研究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课改相结合,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创出了我校数学教育的特色。现将近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的背景

1、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教师心目中的职责就

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教学与生活离得太远,知识与应用严重脱轨,学生被动接受,造成了一批批的高分低能儿。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课堂教学才真正体现出其育人的本质和功能。

2、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小学生学习数学前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知

识积累,教学中该如何尊重、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把生活实践当作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活水,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直观经验,感受数的意义,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李吉林经过长达20年的艰辛的实践跋涉和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构建出了一

个充满本土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体系--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最初是在语文学科获得成功的,但情境教学总结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乃至一些操作方法,例如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创设“四要求”,以及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等促进学生发展的“五要素”,在各科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具有普遍意义,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因此,将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由一科向多科、由教学向教育迁移、深化,是情境教学研究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基于上述种种,我们在近几年中不断进行情境教学的研究,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寻求新的发展。

二、学习、研究、反思,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课题研究。

(一)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

课题确定以来,成立了校领导、低年级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情境教学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二)对照课题方案,开展课题研究的三个结合。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课题研究与家常课相结合。

学期初,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子课题下自己的迷你小课题,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家常课。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把课题研究与各类研究课相结合。

把课题研究与实验课、优质课、示范课相结合,与个人实践课、小组实践交流课、大组实践汇报课相结合。在听课中发现组内老师坚持从教学内容入手,大胆废除一些呆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代之以趣味、开放、真实的教学情境,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图画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挑战情境”“问题情境”“体态情境”等一系列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使数学变得更鲜活、更有吸引力。

3、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我们改变以往单

一、固定的教研活动模式,建立灵活、互动的教研形式,在教研组下分设备课组,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1)建立每月一次的“教改论坛”,由一位教师主讲,内容不限制,可以介绍课改信息,探讨教学,更可以结合子课题谈教学中的感想与困惑。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主动参与。对及时总结、筛选、提炼的研究经验,加以推广、学习。每次论坛时,老师们总是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大家也在倾听和表达中不断提升地自己。(2)结合课题研究,加强集体备课,通过备课组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既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又帮助新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方向。

(三)注重反思,不断积累。

依据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采用微格教学法调控、强化课堂教学行为,让老师对照课堂、对照问题、对照案例进行反思、揣摩、比较,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们定期围绕情境创设中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教学前后的初衷、感悟、设想等进行反思和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撰写教后记以及相关的论文、案例,还建立了教学日记。至今已积累了几万字的文字稿,为今后参与教学的老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四)专家的点拨和指导对教师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由于学校领导中有两位是我市数学教学方面的学科带头人。我们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们全程地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论坛、听课、交流等活动。给予我们不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还尽力为我们创造更多条件和机会,让老师和一些专家近距离地交流,除了能让老师很快获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还能为我们答疑解难,帮助我们指点课题研究中的迷津。每次活动都能使我们老师颇有感触,并引发深深的思考。在积极地互动交流中帮助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五)我们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实实在在地进行学习、研究,反思,展示,总结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让普通的一线教师感到以前遥不可及的教科研变得如此亲切,通过各自不断地尝试,感受到课题研究只有与课堂真正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渐渐地,把课题研究融入自己的课堂几乎成为每个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我校十月举行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大家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堂数学课都能发现教师正把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融合在一起诠释着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大家正尽力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数学思考。更让人欣喜地是教师们对课题的理解正在丰富地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反思和提升。这次的教科研论坛,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用一堂课对照自己的旧设计进行反思,从而引发新设计。言语中不难发现今天我们的教师学会了思考,大家正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引发我们的教学行为向“有效”进军。我觉得这是课题研究带给我们最大的回报,那就是教师的成长。

三、围绕课题目标,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获得发展。

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教材,并适时地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等多方位地发展。

1、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开启“乐学”的大门。

如在教学“2~5的分与合”一开始,把巧克力拿在一只手上,问:老师的手上有多少粒巧克力?接着神秘地告诉孩子们:现在我要把4粒巧克力藏在两只手里,请你来猜猜看?说着顺势把两只手放到背后。顿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要来猜一猜。学生尽情地猜,教师先都不予以确定,接着问: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呢?你会用花片来摆一摆、试一试吗?“猜一猜”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出新的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举手投足之间都有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又如在教学“6、5、4、3、2加几”时,创设“小兔乖乖”的童话故事贯穿整堂课,学生在美妙的童话情境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学的主动、学的轻松。在这节课中还设计了“小兔乖乖跳不跳”的游戏,先出示7+7=14,要求小兔子们不计算,估计下面这些算式得数会比14大的就竖起耳朵跳一跳,如果比14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儿。然后一一出示6+7、7+3、8+7、7+5、6+6、8+9并问:“小兔乖乖跳不跳”,学生马上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兴趣高涨。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高兴,学得主动。可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趣味的游戏情境,能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 ”的道路。

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在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

6、7的分与合”那一课时,恰逢有两位从延安来的老师听课,我灵机一动,改变了教材原先创设的“分气球”的情境,设计了“给客人送花”这一现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走进课堂问道:“同学们,看看今天教室里来了几位客人老师?”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教室后方,随即兴奋地告诉我“两位”“两位”有的还边说边竖起两个手指头。我边点头边告诉他们:“两位老师从远道而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了表示欢迎,老师特意买来了6支康乃馨。”当小朋友们看到我手中的一束鲜花时,个个目不转睛,有的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唏嘘声。于是我说:“把这6支花送给两位客人老师,可以有几种分法呢?请同桌两人合作用6根小棒来摆一摆、说一说、找一找共有哪几种分法。”随着一声“开始”,大家便兴致勃勃地活动开来。通过充分地操作、交流合作和对已有知识储备——2、3、4、5分合的知识进行主动迁移、类推,6的5种分合方法被一一找到……当同学们品尝到成为一名“探索者”“发现者”“成功者”的喜悦后说道:“看来把这6支康乃馨分给两位客人老师共有5种分法,那你会选择哪一种分法来送花呢?”大家几乎都选择了把6朵花分成3朵和3朵,当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样分最公平,一个都不会生气”。至于个别小朋友选择的分成5朵和1朵、4朵和2朵,他们的理由是:女士优先,男教师应该让几朵给女教师……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透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如在教学“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创设了“小超市”的情境,——“老师先买来了7包游戏棒,又买了8包游戏棒,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1包,够不够?还多出几包?”这一情境的创设,复习了求总数以及求剩下多少的实际问题,接着以旧引新,出示橡皮、本子、贴纸等小商品。问:“你想到小超市买什么?买多少?”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商品,再让大家仔细观察这位顾客买了多少?小超市中还剩多少?想一想小超市中原来有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购物过程,发现并理解了求原来有多少要把卖掉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这一情境的创设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达到了教学目的。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切切实实地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在教学“认识乘法”一节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一开始,很多孩子无所适从,这时我引导观察:“语文老师要求你们天天早上背古诗(指着黑板上的《静夜思》),这古诗中就有乘法啊!”,学生听了觉得奇怪,经过思考想到了:一句诗有5个字,有4句,有几个字,就是5乘4,也可以4乘5。教师表扬鼓励后,又适时地添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如果加上题目了,有几个字,会是怎样的算式,为后续的乘加乘减学习埋下伏笔。在部分同学的启发下,大家争着发言“教室里的日光灯管,是8乘2,2只2只的有8个,用8乘2算,比加法方便了,如果用加的话,算式要很长的”、“我的手指是5乘2”,学生还从有几块窗户玻璃,一组有几张桌子等方面举例,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乘法例子,使得孩子建构乘法的意义变成自己的了,不再是一句数学文本。在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室内”时,我出示一板“娃哈哈维C含片”,将他们的“目光”引向“室外”,“娃哈哈维C含片营养好、味道好(投影展示),你能够找到乘法吗?”,再次找“乘法”时,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了,想到了一些药品包装、汽车轮胎等。还有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当学生已经了解掌握几和第几这一知识点后我出示火车票、飞机票。提问:我这儿有一张火车票,车票上写着04号车012号下铺。根据这些数据,你怎么确定位置?学生答:“只要到4号车厢里去找,第12号的下铺就行了。”我这儿就有一张登飞机的号码牌,上面写着5d,那你知道该怎样找到座位呢?又有学生站起:“肯定是飞机上第五排的第四个座位。”我问:上面并没有写“4”呀!那你又怎么知道的呢?学生骄傲地说:“上面的5,肯定就是第五排,那个d,就是a、b、c、d的d,第四个的意思呀!”问题情境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了示范。因此,我们可以将合适的生活事例适时地引进课堂,为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4、创设激烈的“竞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表现欲强、竞争意识浓厚,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创设规模有大、有小的竞争情境,能够促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中的这种“竞”境,从内容上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也可以是对习题速度、联系质量的评比。例如,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后,在练习课上组织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口算比赛,如:夺红旗,比比谁跳得远、登高冠军等竞赛游戏,在竞赛中,学生个个热情高涨,把小小的比赛搞得热火朝天。此外,还可以组织以个人为单位的“口算大王”的评比活动。学生准备充分,摩拳擦掌,都打算在预定的评比活动中大显身手。

5、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热别感兴趣,喜欢动一动、试一试。所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投其所好”,让他们亲自动手,感知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一。其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学生可以借助活动获得鲜明的感知,有利于掌握规律、抽象方法,从而为升华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不仅需要学生理解退位的原理,而且鼓励学生,倡导计算思路多样化。于是在教学例题30-8时,我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学生思考3个十里面怎样去掉8个一,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把其中的1捆拆开,从10根里去掉8根。于是我“顺藤摸瓜”地提问:“根据我们的操作,需要把30分成几和几?”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学生说出了需要把30分成20和10,计算10减8。接着,我提问:“分出的20和10减8的差2怎么办呢?请你看小棒说一说。”学生说:“要把他们合起来。”“为什么呢?”“因为20是刚才分出的,要还回去。”动手摆一摆,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退位减的算理。在例题2:33-8,我也先请学生动手摆一摆,在摆过之后,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的算法很丰富也很精彩。如:“我把33分成20和13,算13减8等于5,再算20+5等于25”;“我把33分成23和10,先算10减8等于2,23加2等于25”;“我把8分成3和5,先算33减3,再算30减5”;“我先从33里面去掉十根,在还回去一根”。动手操作诱发了计算思路,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产生了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新知教学做好必要准备。如在“认识时、分的关系时”,设计活动: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钟面模型,要求学生把分针从12开始拨一圈,同时请学生观察时针的走动情况,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而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得出1时=60分的数学知识。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去商场购物的机会少,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超市”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亲历物品标价、创办商店、购买东西的全过程。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用品创办学生熟悉的超市,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真实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人人参与购物,充分体验如何取币、换币、找币,切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创设适当的活动情境,以动启思,以动促思,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让他们能被教学活动所吸引,积极参与主动入境,从而在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知热情。

6、创设欲擒故纵的“疑”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好奇心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能促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我想知道”的学习心态。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创设“疑”境,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的练习”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计算速度有所提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小型的计算比赛。在比赛中,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最后评出了一个口算大王,我决定也露一手。学生被我正确率100%、高速的口算技巧所征服,一个个张着小嘴说:“真快呀!”我随之神秘地说:“因为我有法宝。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被这个悬念挂得有的睁大眼睛,有的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我说:“把法宝告诉你们,你们也试试?”学生说好。于是我出示四道题:34+3 34+6 34+8 37+9。组织学生口算、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当个位相加满十,得数的十位比两位数的十位要多1。最后总结出,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看个位相加是否满十,满十,加数:两位数的十位上就多1,然后再算个位。接着,我请学生用这种方法试算十题,学生实践过后,一致认为这种方法更快一些。最后我提出要求:“如果我们天天练一练,算一算,你们就能和老师有一样的水平。”计算课的教学不可避免的枯燥、乏味。但“疑”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增添了“自主”、膨胀了“渴望”。

7、创设积极的“议论”情境,促进学生的认知深化。

当部分学生产生“心求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教师创设学生讨论的情境。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能达到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推理能力。当大部分学生争着说,抢着说,而指名回答只能符合个别学生的心愿时,教师创设学生讨论的情境,能满足全体学生的想说的愿望,使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中,学生都会比较38和46的大小,但大部分学生只能意会却不能言传。这时,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其他小组成员来说正是一次学习过程,他们根据听到的,联系自身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想法各有千秋,有的说:“38没满40,40超过40了”;有的说:“38里面只有3个十,而46里有4个十”;有的说:“38的十位上是3,46的十位上是4”;有的说:“38是三十几,46是四十几了”;还有的说:“46排在38的后面”。又如,教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学生在巩固练习中都争着要说出自己判断选择的理由,这时如果我只请一位学生说,那么其他学生必定失望。于是我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指名学生回答。这样不仅满足了全体学生表现的愿望,而且,使每一位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8、新旧情境对比、反思,使教学更有效,更成熟。

教师们不断实践着,同时也不断地反思着,当遇到以前教学过的内容,大家都会习惯性地认真思考,修正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再引发新的设计,力争使今天的教学更实效,更能为教材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下是“平均分”一课的新旧情境对比,反思与新设计。(1)“引入”情境旧设计: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正在哭哭闹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反思:

教学中教师想创设这一情境后,再引入“分棒棒糖”的主情境。问题一抛下,孩子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热闹却完全没了数学味。教学实践告诉今天的我设计情境不是为了设置而设置,应避免多此一举、有累赘的感觉。我认为好的情境设计应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新设计:

直接由“小猴分桃”的情境引入。这样设计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为教学服务。(2)“主情境创设”旧设计:

(出示6块棒棒糖)把6块棒棒糖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你用桌上的圆片摆一摆、分一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分东西更多接触的是平均分,即很多孩子都依据生活中的经验分成两堆,每堆3块。未更多地显示分的多样性并从中找出平均分、认识平均分。反思:

在刚踏入新课程时,有时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想方设法加以改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有时更换还是换汤不换药。在改动情境时,我认为教师还是要吃透教材,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讲究实效。另外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环节中要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活动为平均分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新设计:

师:今天小猴过生日,长颈鹿采来6个桃送给小猴(出示6个桃),你认为小猴可能会分几天吃完?会怎么吃呢?这时有同学表示可能1天就能吃完,还有的认为可能是3天、4天、5天、6天的。并表示有可能每天吃一样多,也有可能不一样多。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桌上用6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这样设计后产生了多种分法,为“平均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3)“认识平均分中观察交流环节” 旧设计:

仔细观察,同桌说说各是怎样分的?在观察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待交流后找出“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贴在一起。并告诉学生:象这样每份分得2个,每份分得3块,也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的时候,就是“平均分”。最后让学生反馈:想一想,怎样分才是平均分,互相说说。这样设计虽然也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孩子来说对“平均分”的认识也许还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反思:

由于学生中的分法还是出现局限性,此时让同桌交流分法和发现对这一环节来说并不是很实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平均分”。让学生反馈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与感受应该说是让学生进行一种回顾、一种反思、一种停留和消化,但我想让学生学会表述的同时更需要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比较清晰地体会平均分的特点。新设计: 让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圆片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发言把准备好的若干种分法一一出示,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并汇报交流其他的分法。随后鼓励学生随着教师的手势仔细观察这些分法,轻轻地说说分的结果,随后问:如果要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请说说你的理由。待学生交流一类是每份分得一样多,另一类是每份分得不一样多的时候,教师把分得不一样多的分法从黑板上撤下。随后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最后小结,并鼓励学生反思并试着反馈自己对“平均分”的感受,待交流后我再要求学生用学具根据意愿摆出“平均分”,并让其他学生检查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程度,又能提高学生表达、倾听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出示一组不是“平均分”的图,让学生先判断,并说说怎样改才能使它成为平均分,通过让学生反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意会到这儿的多种数学策略——拿、添、移等。(4)“应用拓展提高环节”旧设计:

设计在图上通过圈一圈、填一填来分铅笔、分饼干、分巧克力、分气球等活动,来巩固对今天新知的掌握和理解,这样设计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很好地应付相应的练习题。反思:

通过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学生不断经历“每几个一份”这样的分法,帮助学生积累了实际的感性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的过程。能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如果就仅限于此,好象感到有些肤浅和简单,未能更好地体现提升学生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借助学生的动作思维把平均分的概念进行具体运用,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设计:

增加一个环节,即让学生每人准备12支水彩笔和橡筋若干,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水彩笔可以每捆都扎几支,各能扎几捆?你能有序地进行思考、操作吗?充分交流后鼓励学生引导操作中的发现,即每捆扎的支数与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我想新的设计也许并不是十全十美,也许下一轮再教学此课时我会发现旧设计中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和新的设计。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充满情境的教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灵性、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及“题海”大战,而应是让学生体会讨论、钻研、发现之余的求知性喜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的热情高涨,对新知的学习主动。有效地利用情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向导”的指引下,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数学空间,进而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喜欢数学。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研究中期成果

1、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们意识到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看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这得益于教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改变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小组讨论、探索、总结出概念,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找到了一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一阶段的实验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自2002年9月我校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一如既往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有多篇有关子课题的论文、案例、经验小结分别在省、市级获奖交流。承担各类观摩活动二十余次,在对国内、外的教育代表团的多次观摩活动中深得好评。

成果展示:

1、论文、案例集

2、教学日记选摘

3、优秀教学设计集

4、自制的有关情境的教学具

四、下阶段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

1、情境创设带来了热闹活跃的课堂,却似乎少了些数学味。

我们会发现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创设一个情境后,孩子们会显得特别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热闹却好象少了些数学味。我们还发现在刚踏入新课程时,有时老师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在改动情境时,教师还必须把握教材意图,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讲究实效。

2、该如何处理好“生活经验”与“生活情境”两者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我们不禁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生活情境”。

我们觉得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的……,下一阶段我们将围绕“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再进行深入地研究。

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自主学习;低年级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与阅历不足,如果教师采用单调统一的教学方式,他们就会觉得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恰当学习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的学习情境,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高质。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几种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为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设生活情境

低年级的小学生面对未知的知识会感到好奇,但更多的是未知的恐慌,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已经先入为主地进入到学生的认知领域中,成为学生的经验。虽然学生对于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没有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但是他们对生活化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因此,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节时,我就先拿了一个简易的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一说钟表上各个指针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周末时小明一天的生活:早上7点起床洗漱,9点看书,10点做运动,12点吃午饭,晚上6点看动画片,9点上床睡觉。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学生的亲身生活很接近,他们都深有感触,对这些产生了亲近感与熟悉感。然后我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并让学生学会看整时整点,他们都积极认真地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创设故事情境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总是情有独钟,他们的心里就是一个个童话世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和期待为学生讲故事,并将数学知识融入童话故事中,在美妙的故事情境中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故事情境中,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并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愉快教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就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森林里有猴子、狐狸、大象这三种动物,有一天大象要出去游玩,但是它没有零钱,就拿了一张10元钱去找猴子,但是猴子只有8张一元的纸币,找不开,于是猴子和大象便一起去找狐狸,让狐狸帮忙把钱找开。狐狸手里正好有10元钱,分别是一张5元的和五张1元的,但是狐狸觉得大象用一张换自己的6张,这样换自己就太吃亏了,不同意。猴子便灵机一动对狐狸说:“我这里现在有8张,我用这8张换你的6张怎么样?”狐狸听到这里便喜笑颜开,满心欢喜地答应了。故事讲到这里,我便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谁最聪明?最后是谁吃亏了呢?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人民币,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不太清楚的。然后我便引导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通过之前的故事铺垫,学生在学习时都很认真,他们积极地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开展的十分顺利。

三、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发散,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这一节内容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游戏:让班级学生整齐地站成队列的形式,然后我喊一个动作,学生则要做相应的动作,比如我说“向左一步走”,那么反应慢或者做错动作的学生则要做一个蹲下起立。在游戏中,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口令,包括“向左转、向北一步走、举右手摸左耳朵”等,这些有趣的动作让游戏充满了无尽的乐趣,学生在兴致高昂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在游戏中,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还逐渐掌握了这些方位与位置,提高了学生的方位概念,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学生在课堂上玩的不尽兴,他们在课下也自行组织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创设实践情境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知识也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实践情境,增强小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为了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我就让学生亲自动手裁剪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很多学生裁剪时都是先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按照描画的边线开始裁剪,还有的学生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按照折痕裁剪描画的三条线,将所得到的图形打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不同的裁剪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的图形,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他们会想到很多新颖有趣的办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愉快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艳霞.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探讨[J].山西青年,2016(3).

创设数学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 第4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悬念

在讲完“四则混合运算”之后, 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 对四则运算的前期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 对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了再强调的运算顺序也背得滚瓜烂熟。大部分学生对于一般的练习题做得很好。那对于一些稍转弯的题目, 他们是否也会得心应手呢?我出了如下的题目作为考核他们对稍难题目的掌握情况。

小强在做计算题 (1800-□) ÷25+192时, 没有注意题里的括号, 先用方框里的数除以25, 然后按加减的顺序计算, 得1968, 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学生乍一看这道题, 有点摸不着头脑。在这里, 我设置了3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1) 假如这道题目的结果就是1968, 那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2) 根据这样一个运算顺序和这样的一个结果, 你能得到什么? (3) 求出方框的数, 你能解决最后的问题吗?学生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第一个问题的探讨, 有的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了:1800-□÷25+192=1968。他们发现错解是先除, 再减, 再加, 这样一个顺序, 得到了结果1968。接着, 我让学生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都能看出来, 算式有了, 结果有了, 这不是让我们求方框代表多少吗?那么, 怎样求呢?我让学生小组合作, 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妥当。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发言非常精彩:“我们首先把除的商看作一部分, 1800- () +192=1968。加减混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1800- () =1968-192, 也就是1800- () =1776, () =24, 24就是□÷25的结果, □里代表的数是600。”这位学生的思路清晰, 有理有据, 我表扬了他。还不等我再强调第三个问题, 学生恍然大悟, 自己就开始在练习本上计算起来。他们用求出的方框里的数, 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求出了这道题正确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做对了, 一道思考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通过这次的教学, 我觉得教师设置的问题意在点拨, 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我们设置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寻求解答策略, 从而自主得出答案。

二、创设生活情境, 产生联想

学完“四则混合运算”后, 学生开始接触应用题。数学大纲虽然对一部分应用题的两种解法不做要求了, 但对于部分类型的题目仍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因为这些类型题目的两种解法代表着不同的思考方向, 且这两种思考方法对学生分析应用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 教师怎样教学这部分知识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

上课伊始,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买东西的场景模拟表演。一个男生向售货员买了3支圆珠笔, 花了3元钱;一个女生向售货员买了3支钢笔, 花了9元钱。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 并且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当然是多种多样的, 如, 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女生比男生多花多少钱?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多少钱?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此时, 我适时引入新课:“好, 今天我们就锁定最后一个问题, 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先求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再减就可以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这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有几个学生也能说出用9-3, 求出3支钢笔比圆珠笔多花多少钱, 再用6÷3得出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这时, 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几位学生, 表扬他们能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由此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多少钱?学生很轻松地得出9÷3=3 (元) , 3÷3=1 (元) , 3+1=4 (元) ;9+3=12 (元) , 12÷3=4 (元) 两种方法。学生学会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把第四题的两种方法、策略用到了和刚才题目类型相同的第三个问题中。此时, 我抓住时机问:“如果一种笔买3支, 另一种笔买4支, 还能用这样的两种方法解答吗?”学生讨论得出只能用第一种, 不能用第二种。这样, 学生就对这种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有数量相同时, 才能求出几个多出的, 再求1个多出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区别和联系。看来, 教师把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 学生对此感到既新奇有趣, 又亲切自然。他们主动向生活靠拢, 向知识靠拢,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联想, 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动力。

三、创设故事情景, 进入角色

故事最能牵动学生的敏感的神经。当然, 教师在数学课上不能每节课都去讲故事, 但适时地利用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活他们的思维, 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 我没有急于切入正题, 直接去讲定律, 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猴和小狗一块到商店去买3套衣服, 每件上衣65元, 每条裤子35元, 应该付多少钱?小狗摸摸头说:‘3套衣服, 就是3件上衣和3条裤子。3件上衣65×3=195 (元) , 3条裤子35×3=105 (元) , 一共是195+105=300 (元) 。’小猴急忙说:‘太慢了, 你那种方法太笨了吧。一套衣服就是35+65=100 (元) , 3套就是300元, 我算得多快啊。’”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售货员, 你应该怎样评价呢?”学生大多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这两种算法都对, 都有各自的道理。我继续启发学生:“这两种算法都对, 结果也是相同的, 所以可以在两个算式之间画上等号。65×3+35×3= (65+35) ×3。”接着, 我让学生仿照这个等式再写出几个, 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之后, 我告诉学生:“在你们亲手写的这几个等式中, 有一个重要的定律, 你们既然能写出来, 也一定能把这个规律找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对等式左右两边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他们通过讨论自己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述出了乘法分配律。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强加于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对于今后的巩固应用也是很有益处的。这节课整体看来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故事情境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简短的故事、熟悉的人物、有趣的情节、活跃的气氛,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主学习情境管理 第5篇

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会点滴 郭允远 12月4日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

1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

1.1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

案例1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

1.2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

案例2 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

1.3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案例3 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_ ,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

创设教学情境,点燃自主学习热情 第6篇

一、运用媒体创境

例:教学“相遇问题”一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具体教学时,教者借助多媒体技术,适时运用闪烁、发声等手段,较好地创设了“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的动态画面。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媒体手段,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希望和老师及同学一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障碍。

二、引入游戏创境

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例: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节内容时,师生间合作开展了一个“报数猜题”的游戏。教者让学生任意报数考老师,结果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笔者都能立刻猜出它能否“被2、3、5整除”,而当教者报数时,学生却一下子答不上来。“为什么老师能算得如此快速呢?”学生顿时产生了悬念与疑问。

带着渴求的心态,学生积极投入其规律的探求之中,并把学习看作发自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设计故事情境

例:教学“0的认识”一节内容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运算,笔者设计了多个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得以激情投入学习之中。引发学生,从“小兔采蘑菇”的故事中,学生能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同时也明白了如果像四弟那样做事三心二意就会“一无所有”,有的学生还联系到学习上,认为如果学习不专心也会什么知识也学不到。在探究有关“0”的计算时,设计了“四弟采萝卜”的故事,学生在情景中深入探究,并通过对具体事例的研究发现数学的内涵。

四、语言激励创境

例: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教者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同学们,虽然咱们以前还没有把‘7的乘法口诀总结出来,但老师相信你们不管是三七二十一,一定能运用自身的经验解决这个知识难点。”“只要我们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都能找到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老师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中,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利用不同的方法把二七、四七、五七、六七的意义和乘法口诀找出来。”接着,教者便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具体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探索出了多种方法:生活中学来的、加法得来的、上一句口诀加七得来的、六的乘法口诀得来的、画图得来的等等。

五、联系生活创境

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着重列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例子,运用其喜爱的事物着手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例: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节内容时,教者创设如下情境:“前两天老师逛街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两家超市卖着同样品牌、同样规格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新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而华联超市却标着九折优惠的招牌。同学们,你们说老师应上哪家超市购物才比较划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自主学习是健全人格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能力的温床。随着知识的更新,科技的发展,仅靠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随时补充和更新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实现终身学习。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肖巧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设计[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2.韩四清.人的自主性与自主学习简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07期

3.陈志华.数学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徐燕刚.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精心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第7篇

一、在“放”字上做文章, 精心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1.在时间上要“放”, 即把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放手学习。学习一篇课文, 一开始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把字音读准确, 把每句话都读通顺,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低年级学生要通过充分地读,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能把课文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对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尽可能少讲、少问, 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 教师就一定不讲。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有基本保障。

2.在空间上要“放”, 即教师要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在空间上“放”, 就必须要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师生经过“整合”, 把问题归纳为一两个中心问题。每篇课文都设计一两个整体性、综合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全篇课文的联系中学习、感悟。有了广阔的空间, 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三只白鹤》一文, 只设计“哪只白鹤能找到那条大鱼?为什么?”这个中心问题, 引导学生去学习就可以了。高年级学生学习《草船借箭》一课,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集中解答“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这两个问题, 其思维理解的空间就广阔了。

3.在学习方法上要“放”, 即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更要鼓励学生创造学习方法。由于每个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不同, 因而, 其认知的方式方法必然会有各自的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不仅可以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而且有利于加快对文章理解的进程。例如:学习《黄山奇石》一课, 教师提示:“了解黄山奇石特点时, 你们想用读的方法学就可以反复读, 在读中领悟;想抓住词语分析, 就分析理解;想一边学一边把奇石的特点用动作表演出来, 就可以表演……喜欢用什么方法, 就用什么方法。”有了这样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由于每个学生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因而, 必然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精心设计发展的“台阶”,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一层深一层地发展

精心设计发展的“台阶”, 就是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 根据学习的需要及教材的特点, 为学生设计出“最近发展区”。通过“最近发展区”, 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发展。

1. 根据教材特点, 设计发展的“台阶”,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台阶”, 就是要根据教材篇幅的长短不同、内容深浅不同来设计“台阶”。例如:《黄山奇石》一文, 作者开头先概括介绍了黄山的风光, 接着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奇石, 最后又概括介绍了一些奇石的名字。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 可以设计三个发展“台阶”,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一个台阶, 是有图有文字说明, 图文并茂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和具体的文字描述, 认识奇石的特点;第二个台阶, 是只有图没有文字描述的内容可以借助图和奇石的名字, 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学习描述出奇石的特点;第三个台阶, 只有名字, 没有图, 也没有具体描述的文字, 可以引导学生凭借奇石的名字 (如狮子抱球、仙女弹琴等) 展开想象, 通过想象描述出奇石的特点, 表达自己的感情。

2. 通过提出学习要求设计发展的“台阶”, 引导学生学习发展。

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 是设计发展“台阶”的又一种方法。学习《草船借箭》一文, 围绕“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个中心问题, 可以提出这样的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思考。先把诸葛亮“预料的”画出来, 再把事情的“结果”画出来, 最后再把预料的和结果联系起来想一想:从这儿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这样的学习要求既有明确目标, 又有具体的学习方法步骤。这个过程既是读书领悟的过程, 又是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 还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示语言方案之间整体联系的过程。学生达到了学习要求, 就使自己的综合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精心设计指导环节, 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1. 精心设计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环节, 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 在联系中感悟课文, 提高能力。

实施自主学习, 要研究探索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指导方法。学生学习凭借的是教材, 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在理解领悟教材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 只要对教材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无论学生怎样学习, 教师都能进行动态的指导, 指导环节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点”要落实。就是要把指导的“点”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这是由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2) “线”要清楚。就是要清楚把握文章联系的线索。这样, 才能指导学生在联系中感悟课文, 在联系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指导学生理解《曹冲称象》一文, 就要清楚把握上述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指导学生在联系中弄清“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的”, 也才能指导学生学习曹冲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动脑筋思考的宝贵品质。需要指出的是, 把握联系不仅仅停留在把握语言文字表现联系的层次上, 必须在弄清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

2. 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环节,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增长才干。

学习语文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又一基本规律。指导学生自觉地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 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层, 指导学生根据学习课文的需要查阅有关资料, 开展课外阅读, 把课内外结合起来。

第二层,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 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做好“预演”和准备。

第三层, 指导学生走向社会, 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如“3·15”日指导学生到市场开展社会调查;配合语言工作委员会检查大街标牌上的错别字;世界环保日到公园、公路、河流等处调查环境污染情况等。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第8篇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数学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 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①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③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规律创设问题情境;④通过例题 (习题) 创设问题情境;⑤利用数学史创设情境;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 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 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 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undefined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 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 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 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 对于问题①, 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undefined大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undefined, 即可得p2+q2≥2pq.

对于问题②, 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 天平两臂长分别为11, 12, 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 b, 由力矩平衡原理, 得11G=12a, 12G=11b, 两式相乘, 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 undefined, 即得undefined, 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

此时, 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 已是水到渠成, 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 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 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被激发, 并且获得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

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 要注意如下几点:①适宜性, 即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 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②探究性, 即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 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③发展性, 即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 更重要的是, 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 形成新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学习范围更广, 更有深度.

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 为了激活学生思维, 在让学生探寻通项公式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

(1) 每个人写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 让学生比较写出来的数列是否相同;

(3) 让学生想:要使写出的等差数列相同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个个跃跃欲试, 提出了如下假设:“知道a1和公差d”“知道任意一项ap和公差d”“知道任意两项ap和aq”.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得到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如下三种形式:

an=a1+ (n-1) d;an=ap+ (n-p) d;undefined

3.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要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来尝试.这个环节所创设的情境必须做到科学、适度, 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个原则:①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但须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使学生可以“跳一跳, 摘桃子”.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应面向全体学生, 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③要简洁明确, 有针对性、目的性, 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 不要含糊不清, 使学生盲目应付, 思维混乱.④要注意时机, 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 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⑤要少而精, 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 学生质疑多且深.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曲线和方程”的教学中, 为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对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概念的引入, 可利用函数图像设计如下问题序列:①下列各图中哪些能作为函数图像? (无解析式) ②如何修改, 可作为函数的图像?③再添上图下的解析式, 并问:图与式相一致吗?请改图形 (或改关系式) 使两者相吻合.④既然图像与解析式存在着这种对应的关系, 怎样反映这种关系呢?至此, 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 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又如, 在《立体几何》 (必修本)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 可拟以下阅读提纲, 让学生阅读自学:

①三个定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②定理中的“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③定理3的推论1证明分几步?④定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⑤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 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9篇

1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趣味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和研究。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引人, 特别是中学生, 趣味性的内容可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讨和深层次思考。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 根据这一特点, 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知识,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教学时, 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 认真勾勤知识框架结构,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通过每一环节恰到好处的设疑引导学生参与思、参与记、参与辩。在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比较时, 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

问题1:一棵生长了10年树的价值有哪些?

问题2:其中哪一种价值更大?

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图表, 学生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们互相讨论;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分析、归纳到自然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高, 并认识到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只注意到经济价值而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 导致了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产生严重破坏。从而又更加认识到尊重自然、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创设应用性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创设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的背景和原型, 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 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问题的应用能力, 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时代的要求。解决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知识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 也是密切联系实际, 从实际中建立概念、形成政治思想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景, 展示这一过程。在教学《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中, 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景, 展示这一过程。

问题1:什么是GDP?

问题2:GDP增长意味着什么?

问题3:要发展应该发展什么?

问题4:那么怎样发展?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究学习过程, 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归纳, 最后得出结论, 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学生从实践中获取探究方法, 学会怎样从实践中获取事实, 进行不懈地自主学习。

3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老师通过设疑, 激发、创设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引起学生思考和钻研, 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主动开启知识宝库,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市场秩序》教学中讲解诚实守信原则时, 向学生设置 (顾客退鞋) 多媒体情境, 从中可以提问, 诚实守信仅仅是经营者个人的道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多媒体, 学生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们互相讨论, 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分析、归纳到诚实守信不仅是经营者应有的道德, 也是消费者应有的道德。通过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 增强了防御“陷阱”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弁析正误, 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10篇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往意识,往往是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如何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内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氛围呢?精心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不失为一种良策。如在教学《月亮的心愿》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的心愿,好不好?你们有什么心愿呢?”学生都是活泼、爱表现的,所以问题一提出,他们都纷纷谈起来。当学生谈得正浓时,我出示画好的月亮彩图,说:“看到同学们谈得这么热闹,月亮姑娘也不甘落后了,她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心愿,你们想知道月亮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吗?”用这样的导入情境,学生就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了自主学习的信心,从而兴趣盎然、满怀期待地投入到下一个学习环节,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民主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自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也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中营造一个充满民主,愉悦与信心的教学氛围,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教学时,首先应解放学生的思想,改变发言先举手,上课手背后等许多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可以提倡学生自由发言,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教师不断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能真正给予学生自由,放松学生身心,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自主学习空间。如在教学李白《静夜思》一课时,我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多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在一节课中,学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且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比平时大大提高。

三、合理选择教法,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更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是激发自主学习热情的必由之路。因此,有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有利于激发和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其根本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权、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选择教学教法时,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采用便于学生理解,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如引导法、讨论式、尝试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如果依照传统的教法,教师一味地讲,课堂会很沉闷。我采用了音乐引入的方法。先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赶紧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合理选择的情境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另外,应该适当地设计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中合理选择教法给学生自主实践机会,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便会有所提高,教学目标也会得以很好地实现。

创有效问题情境 促学生自主学习 第11篇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问题情境中导入,激发欲望

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有没有学习新知的欲望,能否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导入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思考,激发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例如,对于“找规律”一课,有位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曹冲称象”的动画片,然后出示了下面几个问题:(1)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什么?(2)为什么转化成石头?(3)为什么要在船舶上刻上那道线?围绕这三个问题,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展开了讨论交流。第1个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问题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第2个问题,有学生说:“石头比较重,而且容易搬运称重,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初步体会了化大为小的转化方法;第3个问题,有学生说:“刻上那道线,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才会相等。”通过这个问题,学生感悟到了转化前后的重量没有变。正是有了这三个问题的引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了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问题情境中探究,发现创新

有探究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发现,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以创新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一般是由教师创设某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编码中取出与之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及组合,进行多次尝试验证,推导出概括性的结论,最后学生将自主构建而成的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并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巩固深化,形成迁移能力。

例如,对于“圆柱的认识”一课,在探究圆柱体的特征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材料,采用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探究,看看能发现圆柱的哪些特征?接着,教师出示了研究方向:(1)圆柱的面有哪些特征?你对圆柱侧面的特征了解多少?(2)圆柱的高有哪些特征?怎样测量圆柱的高?然后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探究时,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了有序的思考、操作和组内同学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举行了一次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成果发布会上,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对圆柱体的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问题情境中操作,感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经历操作过程,充分感悟和体验,逐步丰富的感性经验。

例如,对于“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在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有多长后,我提出问题:“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你能在我们身边找一找长度是1分米或者接近1分米的物体吗?”于是,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然后让学生汇报。有的学生说:“我们用的这个学具盒大约长1分米”。我就让学生用尺进行验证。还有的学生说:“草稿本封面的短边大约长1分米。”“我的铅笔盒的宽大约是1分米。”“电灯开关的边接近1分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角色中去。在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后,我让学生在身边找1分米,学生兴趣很浓,有的用手去比划,有的用尺去量,忙得不亦乐乎,在交流时回答得很自信,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找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1分米的感知。

四、问题情境中练习,放飞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決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上,而要设计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题目,在练习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放飞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在课尾设计了一个“组装圆柱体”的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课前下发的材料(图形)组装起来,有的学生皱着眉头在思考着,有的学生组装成功后开心地笑着,禁不住和小组内的学生交流起来。有的学生说:“半径为2厘米的2个圆可以和长是12.56厘米的1个长方形组装成圆柱体,也可以和边长是12.56厘米的1个正方形组装成圆柱体。”还有学生说:“半径是1.5厘米的2个圆,可以和边长是9.42厘米的正方形组装成圆柱体,也可以和一个长是9.42厘米的长方形组装成圆柱体。”之前,学生对圆柱体的特征已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来组装圆柱体,不仅巩固了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像这样给学生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由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放飞得更远更深。

自主学习情境管理 第12篇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 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但长期以来, 我们的数学课堂随处可见“:填鸭式”地满堂灌, 频繁地考试, 作业量偏多, 滥用惩罚, 学习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不相符等现象。数学在很多初中学生的心里, 是枯燥无味的计算、单调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 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 怕学、厌学, 甚至上课打瞌睡屡见不鲜。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厌学数学的现状是摆在每位数学老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们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把我们的学校教育由“教师教学”转变为“学生要学”,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育的现状。那么,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顾名思义, 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具有刻苦钻研精神, 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常常会发现, 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 只要是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 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 就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方位角”时, 我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感知、体验各种方位角的大小和方向。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先把全班同学分成红、蓝两队, 分别坐于教室两边, 在教室中间画上十字形 (交叉点为原点) ,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出方向。然后由红、蓝两队分别派代表向对方提问并指定对方某一人作答, 作答人要站到与所提问题相对应的位置上才能得分。如:红方要求蓝方的张三表示出“北偏东30°、距离原点3米”的位置, 则张三就应站到表示该点的位置上。如此轮流提问, 大家一齐评判, 累计得分, 决定双方的胜负。通过游戏和小组比赛, 学生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方位角的有关知识。二、注重选用贴近学生身边的数学, 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反作用于生活,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应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题材,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 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一节内容时, 就充分地把问题情境化, 巧妙地用古代俄罗斯民间流传的算术题故事“:路上走着7个老头, 每个老头拿着7根手杖, 每根手杖上有7个树杈, 每个树杈上挂着7个竹篮, 每个竹篮里有7个竹笼, 每个竹笼里有7只麻雀, 总共有多少只麻雀?”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试想这样的故事情境, 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这样的教学过程, 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 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 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 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教学中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题材,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合理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 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 在教学时, 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探究知识规律, 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例如: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一节, 这样设计:小明把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若要求长方体的底面积为81平方厘米, 那么剪去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课前让学生按要求准备好硬纸片、剪刀等。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发现其中的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 第一个问题很快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做盒子, 放东西最多为最好, 实际在数学里即为体积最大。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探索, 研究出如何做出体积最大的盒子。最后, 各组展示成果, 教师再给予点评。可见, 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 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使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使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努力把我们的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奇思妙想的场所, 这才是广大教师真正所期待的理想课堂。

摘要:新课程强调“数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表现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爱上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 “玩”好数学;让学生在生与生的合作中爱上数学;课程安排上可把问题故事情境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数学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热情

上一篇:家校联系下一篇:安全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