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战略转型

2024-07-24

制造业战略转型(精选11篇)

制造业战略转型 第1篇

一、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战略意义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有其客观必然性, 从宏观上讲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从微观上讲, 对企业发展有以下战略意义。

(一) 服务转型是制造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首先,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将顾客引入到制造和服务的全过程, 强调顾客参与式设计、制造和销售, 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制造的问题, 使得企业能够根据目标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提供产品和服务, 实现顾客锁定, 提高顾客满意度。其次,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可使企业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合理组合, 丰富产品与服务内涵, 创造出产品与服务的水平异质性, 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 实现企业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二) 服务转型是制造企业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

通过针对顾客的个性化服务, 企业能够更好地发现顾客需求, 并为顾客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价值。制造环节的利润下滑, 是国内外的不争事实, 许多制造企业都在为了获取微薄的利润而苦苦挣扎。相对制造环节, 服务领域市场更广阔、毛利率更高、收入更稳定, 而且占用资产更少, 是有待制造企业拓展的价值增长空间。

(三) 服务转型是制造企业增长模式“软化”的根本途径

企业价值构成中服务等软件的比重较之设备等硬件的比重不断增长, 是帮助制造企业摆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实现增长模式“软化”的根本途径。通过产品设计、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 技术和知识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被实际应用, 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同时, 针对顾客的个性化服务, 也激发起对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更大需求, 为企业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

二、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模式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战略的成功, 必须采用合理的模式。纵观服务转型成功企业的实践, 按照制造企业向下游延伸、整合的类型,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有以下四种模式。

(一) 嵌入式服务模式

嵌入式服务是指服务作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 发挥某些特定功能的服务。例如, 由飞机制造企业向航空服务运营商提供的航空信息管理服务软件, 就作为一种嵌入式服务对飞机设备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诊断检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以前这些检测活动都由航空公司的机械师人工完成。嵌入式服务使客户企业的某些业务由内部提供转为由制造商外包提供。

(二) 综合性服务模式

综随性服务通常指伴随制造产品提供的、更方便顾客购买产品的各类附加服务。例如, 国外的波音公司、通用电气集团 (GE) , 国内的陕西鼓风机集团等都为顾客购买产品提供融资服务。对于汽车消费者, 通用汽车的金融服务公司 (GMAC) 和福特公司的信贷公司 (Ford Credit) 都能为其提供类似的融资服务, 以方便消费者购买汽车。

(三) 一体化解决方案模式

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指将产品与服务结合成有机的整体, 从而满足特定顾客需要的一种下游整合模式。例如, 家电制造商在为顾客销售家电产品时, 会根据顾客需求提供运输、安装、家居设计、维护等一整套的服务方案。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公司不仅提供手机、传输设备和交换机在内的多种产品, 还为运营商提供在设备上的多种服务需求, 如为运营商规划管理其网络系统以满足当地发射塔建设的需要, 为运营商提供设备保养与技术支持。电信运营商则可以从一个制造商处购买到完整的一体化产品-服务包, 从而减少了在不同供应商之间进行协调的成本。

(四) 分销控制模式

分销控制是指制造商移向价值链的下游, 承担原来由独立企业所完成的分销任务。例如, 可口可乐公司接管了以前由独立的灌瓶厂完成的可乐产品的灌瓶与分销业务。分销控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制造企业分销业务由外包转变为内部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制造企业实现了在产品与分销服务上的紧密结合。

三、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战略步骤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战略的成功实施必须克服一系列障碍, 包括价值链上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障碍, 潜在竞争成本和实际生产要素的障碍, 以及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意味着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变, 这为制造企业带来的战略风险等。因此, 为了使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成功, 必须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一) 认识自身的服务业务

许多制造企业都有服务业务, 它们只是尚未意识到这一点。这些企业只需对它们提供的服务收费就能实现收入, 可它们并没有这么做, 白白流失了一笔收入。要拓展服务业务, 首先, 企业要让管理人员和客户意识到现有服务的价值。其次, 企业应科学评估自己的各项业务领域, 找出其中未被发现的服务, 并着手设计前瞻性的服务战略。

(二) 逐步实现后台运营的工业化

制造企业往往习惯于稳定与可控制的生产流程。当它们开展增值服务业务时, 可能会发现定制化服务带给它们的一场成本奇高的噩梦。如果它们不能够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增值服务就很难盈利。为了在服务上盈利, 企业必须实现后台运营的工业化。为此, 企业可以采用三种方法防止服务成本侵蚀服务利润:一是可以基于通用的服务流程, 构建灵活的服务平台, 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二是要持续监控企业服务业务的流程成本, 及时找出并消除导致利润流失的因素;三是实时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并迅速采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流程创新, 提高服务流程效率。

(三) 建立一支精通服务的销售队伍

如果企业只是把服务作为现有产品的附带品, 那么销售队伍只需经过一定的培训, 基本上就既能胜任产品销售, 也能胜任服务销售的工作。但企业准备从提供简单的产品相关服务变为提供更复杂的客户解决方案, 管理人员就需要重新审视销售管理战略。服务销售的周期更长, 而且销售过程往往更加复杂、更有战略性, 这意味着客户方通常会让职位较高的人来做决策。因此, 制造企业要想实现服务转型战略的成功, 就必须通过结构优化、知识培训、观点转变以及管理工具改新等一系列途径, 造就一支适应服务转型的新的销售队伍。

(四) 注重客户流程

一旦制造企业学会了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销售和提供服务, 它们就可以开始全面地解决客户的问题, 并优化流程。这意味着它们要将重点从自身转向客户, 打造全力关注客户的流程, 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 进而逐步在制造企业内部建立服务文化, 即形成以顾客和服务为导向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其含义是:倡导和鼓励优质服务, 努力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制度、形象与品牌。

参考文献

[1]、 (美) 维尔纳·赖纳茨等.制造型企业如何卖服务[J].商业评论, 2008 (7) .

[2]、孙林岩等.服务型制造:新型的产品模式和制造模式[J].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 .

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2篇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外包发展现状,审视存在的一系列不适应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发展如退税不及时、优惠税收“一锅端”、深加工结转业务无法实现优惠收税等关键性的财税问题。指出未来政府只有制定“差别税收”、增强财政扶持力度等有效的财税政策并避免相关问题,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积极向世界价值链体系的两端攀升,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外包质量,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制造业外包 转型升级 价值链 财税政策

我国制造业外包发展现状

从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来看,制造业不仅是所有与制造相关的企业的集合,体现了一国的国际地位,也与一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密切关系,更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经济产出增长中,20%是制造业贡献的,目前我国制造业占GDP的比例高达41%。因此,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制造业是工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是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积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进一步维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创造大量税收和外汇的中坚力量。如表1所示,以2012年为例,说明了我国制造业的重要作用。一是企业数量,2008 年企业数为426113 个,而2012年制造业企业降至343769个。二是从业人员年平均数,2008年制造业就业人数为8837.63万人,2010 年达到9544.71万人,2012年回落至9272.94万人,我国从业人员由于机械化的发展,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缓慢。三是增加值,2008年制造业额增加值为130260.24亿元,2012年达199670.16亿元,平均每年增幅超10%。四是营业税金及附加,2008年6277.28亿元,2012年14462.73亿元,增长了1.3倍。五是出口交货值,2008 年为82498.38亿元,2012年106759亿元,增长了29.4%。

全球分工视野下的制造业价值链,国际分工模式的资源分工与协作体系整合和利用程度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国际分工的边界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垂直分工向水平方向发展并深化为网络化分工。当前,制造业国际分工边界以全球价值链为主要形式。因此,制造业价值链是某个产品或服务从概念、研发、生产以及制造、加工等一系列的价值增值,如图1所示,不仅有利于推进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企业集结成为一个有序集合的价值创造网络,也有利于跨国公司成为该产业的实际控制实体。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比较优势,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21世纪以来,制造业企业发展迅速,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经过四年的连续增长,2007年再增30%,达到18330亿美元,出现增长的峰值。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商投资一度下降。据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展显示,2012年全球直接外资量下降18%,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吸收直接外资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占全球直接外资量的 52%,主要是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脆弱,投资者大多持有谨慎态度。

以价值链视角,从我国制造业企业来看,我国工业制成品产量大,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业领域、加工业等,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整个价值链中,我国资本获得的利润不足30%。究其原因,我国制造业在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较为缺乏,利润只是加工费用的剩余价值,如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价值链的分布来看,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高,从进口结构来看,我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1000亿美元的高技术机电产品。如图2所示,我国加工贸易增长率2008-2012在42%-46%浮动,幅度不大,加工贸易增值率表明进口材料加工程度越深,附加值含量越高,可知我国自主加工附加值还不高,需要增强。

因此,从全球价值链来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领导者,占据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支配全球价值链体系的支配权,反观我国,制造业企业未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不具有比较优势品牌,难以内源式构建全球价值链,我国制造业需要价值链的攀升。

我国制造业外包发展模式及财税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代工生产模式及存在的财税问题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品生产国际化,代工生产模式逐渐兴起,中国制造业逐渐融入国际制造业体系中,通过参与国际代工,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是低成本学习途径之一,我国制造业外包企业主要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方式进行生产,出口量已经形成规模,超过一般贸易。当然,由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还没有形成,只是被迫接受业务,受到别国支配,特别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雏形还未真正形成,不利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当然,几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基于政府大力支持,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产品的战略性环节仍由发达国家掌控,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徘徊。因此,推进我国制造业外包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外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地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代工生产模式存在的财税问题分析,第一,对于制造业外包,我国的税收政策主要有年底退税和进口免税两种,这种以从国外进口原料为基础的优惠政策,应该在新形势下寻求积极转变,转向以国内原料为生产基础的配套生产、高级代工模式,但税收方面的优惠却不能享受,外包企业继承传统模式,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降低了国内与制造业外包有关产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第二,对于制造业外包,税收优惠集中于生产加工环节,是价值增值最低的环节,而价值链增值较高环节却没有税收鼓励,影响制造业外包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不利于制造业外包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配套生产模式及存在的财税问题

从配套生产模式的内涵分析,产业配套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为相关核心,在上游和下游建立产业以完成某产品的一系列过程,我国制造业企业围绕外资,配置上下游生产企业,实现价值链增值。如制造业外包企业产业配套持续,会促使外包企业为外资主导产业配套投入越来越高的专用资产,一旦外资撤走,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导致我国制造业外包企业丧失创新能力,无法形成持续的产业成长模式,不利于本土企业成长能力的培养,需要配套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配套生产模式存在的财税问题分析,我国制造业外包转型,本质上是不断增加制造业外包企业附加值,如深加工结转方式有利于延长国内价值链条,增加国内增值,又可消化一定的国内原材料。但是,税收部门对此环节实行先征税,再依据出口退税且对此环节使用的国内原料不予退税。当然,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性,退税机制存在差异性,但这增加了制造业税收负担,打消了深加工结转积极性,影响了我国制造业外包的良性发展。此外,政府对配套生产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模式单一化,差异化政策有限,对制造业外包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而一部分企业由于搭便车却无心技术发展和创新,不利于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改革建议

(一)我国制造业外包转型的税收政策

在积极推进制造业外包转型需要的税收政策设计中,在我国制造业外包转型视角下,需要积极实施差别性的税收政策,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给予优惠收税的待遇,基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料价格上涨,外包发展相对优势不断下降,实施差别税收政策,理性对待高附加值环节的外包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制造业外包的劳动工人实施优惠所得税,对生产投入品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优惠货物运输实施税收政策等,以满足投入供给,积极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增强制造业外包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力。建立积极有效的环境,对国内原料生产和来料加工企业实行相同的税收政策,完善税收设计,对创造附加值高的环节实现税收优惠,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对外包企业进口原料和制成品出口降低关税,提高优势,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延长全球价值链,以减免税政策积极鼓励深加工结转业务,摆脱征税不公平状况,有利于业务开展,延长制造业外包企业的布局延长,深入激励外包企业实施深加工结转业务。当然,推进制造业外包转型的税收政策可能引发“寻租”行为等问题,应把握好尺度、制定好标准,推进制造业外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

(二)推进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

在积极推进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中,需要设立重点专项资金,提高财政支持力度,更多支持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的企业,实行重点引导、专款专用,按进出口差值实现补助,为外包企业承接高附加值业务提供积极动力。建立相关配套支持,如金融、物流、教育等,加强对配套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提升制造业外包实施,可根据各地特点和政策,实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能承接高附加值外包业务且增加财税收入的企业应给予财政奖励,同时对制造业外包企业购入大型设备时给予低息支持,降低行融资贷款门槛。在政府职能方面,减少相关财务开支,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如认定标准、评价体系等纳入政府目录,由政府进行统一免费认定,积极降低生产成本,政府也可融入到外包企业,增加外包生产效率及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在全球价值链实现转型升级。当然,在推进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可能引发专项资金额度设定标准等问题,因而有效的财税政策需要良好、公平的环境,合理区分外包企业,积极发挥监督部门,实现制造业外包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为其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会清,唐海燕.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1(6)

2.杨立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的外包承接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008(1)

3.张秋平.推进中国制造业外包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J].学术交流,2015(1)

4.张秋菊,孙赫.跨国外包的承接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8)

5.陈小利.全球价值链下国际外包利益分配机制分析[J].经济纵横,2011(6)

6.刘庆林,高越,韩军伟.国际生产分割的生产率效应[J].经济研究,2010(2)

7.胡大立.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诱因及其突围[J].现代经济探讨,2013(2)

战略营销,中国制造的转型之道 第3篇

2009年11月,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播出一条广告,广告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将“Made in China”演化为“Madewith China”。与这些“中国制造”产品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的科技,硅谷的软件,欧洲的风尚,法国的品牌,这种结合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

近年来,“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等甚嚣尘上。由于“中国制造”的国际分工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底端,以低成本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竞争优势,国际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评价以消极居多。每一年,全球品牌评估公司Interbrand都要发布“全球百强品牌榜”,Interbrand的上榜品牌数量已经成为判断这个国家是否具备高质量产品声誉的重要视角。相关访问结果表明,中国产品仅有“低价格”和“实惠”两个属性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其他如高质量、安全性、创意性等均被否定。市场营销的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就公司平均状况而言,有65%的生意来自其现有的满意的顾客,而不满意的顾客中有91%将不再重复购买令他们失望的商品。可见,一个优秀品牌,首先必须在产品安全和质量可靠方面令世界消费者称道。由于产业链分工的限制,“中国制造”在国际上还缺少坚实的信任基础,因此,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是要实现由制造向营销的战略转型。

本刊针对此事采访定位大师艾·里斯先生,当被问及在全球消费者心智中,中国国家形象对中国的产品形象有哪些影响时,他认为无法将两者分开。任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其他国家的顾客眼里都反映了中国的声誉。因此,中国现在要做的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几十年间所做的事。里斯先生还指出:什么能制造新闻?是负面的消息,而不是正面的。除非中国品牌被认知为世界级的品牌,否则中国永远无法成为世界级的生产国。要长期维持一个“高质量”的声誉,中国需要发展中国品牌,而不仅仅是为其他国家的品牌提供生产制造服务。

显然,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品牌及其中国的国家认知,是随着众多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而形成的。中国制造为了实现产业升级,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尚有一条较长的战略营销之路要走。我们欣喜地看到,借助战略并购及其一系列管理变革,联想正在向着它的全球化及其品牌战略进军。而中国制造的典范企业海尔,其由制造向营销的“蝶变”正是自身国际化及其品牌战略的关键一跃。

最近,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接受英媒专访时说,“西方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西方了解中国,跟我们了解他们是不成比例的。”近年来,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西方200多年才走完的路,特别是中国能够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更让许多人看花了眼,以为中国的GDP坐三望二,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俨然已是大国崛起,必将拯救世界。这样的观点难免贻误企业,错失良机。

中国企业界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也不可盲目乐观。从长远来看,过多的大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只会对经济发展有害无益。毕竟,中国有13亿人口,民生问题还很多,城乡差距还很大,拉动内需路很长,加之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各种国际阻力不断增加。而且,随着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已然失去。实际上,作为世界级制造大国及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几乎没有“制造”出一个全球公认的世界品牌,当足以令人反思。从根本上说中国还只是一个贸易大国,其与经济大国、金融大国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如果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无异于堂吉诃德与风车搏斗。尽管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风生水起,但后30年才更具决定意义。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企业也必将打造出更多的世界品牌。而惟有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集群才是企业成功、国家富强的标志,这既是中国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是中国营销的历史责任。

浅议制造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举措 第4篇

(一)低质量增长仍是普遍现象

低质量增长是我国制造业真正的挑战。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尽管经历GDP快速增长,但至今仍没有建立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系统,从而造成能源浪费及资源的分配不合理, 造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制造业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市场经济原则下,这三个要素应根据市场原则配置资源,当特定企业或行业因效益不好而面临困境时,市场的选择是迫使该企业破产,而非人为过度干预而被配置在效率不高的企业和行业,其后果是企业和行业的低效率,综合后果就是经济增速在不断下滑。

(二)创新意识淡薄及人才匮乏

我国制造业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技术落后,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加大,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却产出不高,效率低下;其次是人力资源短缺,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的是国际化、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自主创新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却往往受到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创新环境。

二、制造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一)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我国制造业的突出优势,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在不断流失。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闲置土地、劳动力密集、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提升,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逆转,直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同时,又面临着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把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因此,实际上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压力。

(二)企业自主创新仍显不足

大部分产业发展还处于无序集聚阶段。企业还在一窝蜂地竞相搞贴牌生产,生产规模和品牌还受制于跨国公司,生产环节基本处于产品价值链低端,靠作为跨国公司全球加工基地获得发展动力的特点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企业在技术进步上还是以跟踪模仿为主。由于大多数企业热衷于搞贴牌生产,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技术进步依然依赖国外,产品科技含量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相对缺乏。大多数企业只愿意搞一些简单的技术开发或工艺改进,真心实意想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的企业还不多。

科教实力与产业技术发展尚未形成合力。我国现有的科教活动与产业之间在创新活动上缺乏紧密的联系,还未形成创新合力,产业创新活动因此很难得到前沿基础研究的支持。

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滞后。我国尚未有效建立起为产业创新服务的公共平台,特别是广大中小创新型企业急需的共性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工艺配套等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相当缺乏,因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升级与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加快

主导产业突出,初步形成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2000年,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产品产值达2516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4.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居于首位,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5%。同时,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自主品牌。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加强,日益向国际化迈进。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逐步增强,2000年投入研究开发经费达61亿元,企业投入占70%; 依托企业共组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8家,占广东省已建工程中心的80%。

从技术来源分析,42.5%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是企业自行研究开发实现的; 技术来源于国外及港澳台的产品产值比例由67%下降到44.15%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趋向国际化,产品出日保持较大增幅。

三、制造业实现战略转型应采取的相关举措

虽然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国,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增长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步伐沉重而艰难。推动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努力培育“第三次工业革命”环境下源自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竞争优势,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实施好以下几方面战略举措。

(一)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当前,制造业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同样重要。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以全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整合全球资源和运作的能力。

1.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供应链全球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贸易使得供应链全球化发展成为必然。处于全球化的企业只有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也要立足于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

2.形成生产的全球化。要把生产厂房建在生产成本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形成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网络化体系,向全世界提供商品。

3.实现研发的全球化。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呈上升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一是海外研发的比重逐渐上升;二是海外研发在东道国研发体系中的作用日渐上升。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也应当趋于全球化。有实力的企业要把更多的研发工作转移到国外。为了抢占技术与市场的制高点,应当把一部分核心创新工作首先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4. 实现公司治理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逐渐扩展为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公司战略、组织架构、商业模式、风险管控和人力资源等治理方面的全球化。有志于实现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应当以此为借鉴。

(二)加快管理创新,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当前,为了给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宝贵时间,加强管理就必然成为企业控制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加强管理更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1.扎实地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基。 没有扎实有效的基础管理,企业各项管理不仅难以规范也容易流于形式。当然,企业只做好基础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胆实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应当建立在基础管理的根基之上,管理创新和发展又能深化基础管理。基础管理要求管理创新必须符合基本业务规范,管理创新则要求基础管理不断更新。没有管理创新,基础管理就没有新的依托; 没有基础管理,管理创新和发展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 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关系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是既牵制、又促进的关系。要处理好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必须把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总体设计目标下同步运行,必须按高度协调的要求去解决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中的矛盾和问题。

2. 把实业管理与虚拟经营相结合。作为适应多变的需求与竞争环境的动态企业经营观的产物,虚拟经营能够提高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加快产品的扩张速度。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菲利普、索尼等正是通过虚拟经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虚拟经营必须以实体经营为基础,应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关键性资源的掌握。企业不能全部借助外部力量,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控制住关键性资源,如产品设计、销售网络等,以免受制于人。二是不要片面追求规模大,而要努力追求实力强。 企业家应当把关注的焦点从扩大规模转向增强实力。规模的扩张必须适度,应当以竞争能力强、市场形象好、效益高作为企业长期成长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三是对组织结构不必强调完整齐全,而要强调精干高效。通过市场选择和交易,让社会上的优质资源为企业服务,既降低成本,又减少内部摩擦,使各种优质资源更加有效地发挥效能,提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功能。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成为一种以往其他方式和技术手段都无法比拟的最优资源配置方式。信息化可以加速重构我国制造业生产组织体系,加快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步伐, 并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毫无疑问,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打造国际竞争力的不二选择。新时期实施信息化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技术选择与信息标准化。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的选择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首选问题。全面来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因而,信息化投入应当更趋理性化、合理化, 信息化一定要适应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并非最昂贵、最高级的设备就一定是最好的。当然,技术选择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追求先进性,不断升级技术水平,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切实注重系统的集成和开放。从技术角度看,信息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不同标准的信息及单个的设备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信息孤岛”,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造成产能的浪费。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这一点对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2.防止唯技术论的倾向。当前,国内企业的硬件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并不多,但许多时候却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原因就在于信息能力首先是非技术的。根据专家的观点,决定信息能力的七要素是:人员技能、程序、组织结构、文化、领导艺术、技术和信息本身。技术只是决定信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凭经验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技术上,以求取信息应用能力,而技术实际上仅占企业信息能力的10%。这正是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一些企业只追求技术本身,只建设了支撑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而忽视了信息化的其他要素。信息化硬件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硬件在技术上的先进,还依赖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支持。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当前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丧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实现战略转型。文章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加快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制造业如何渡过转型难关 第5篇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研发和公私合作模式,是决定制造业企业能否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的关键。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被各国政府视为关乎国家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颠覆性技术创新席卷各个产业,全球经济格局将面临洗牌。这一形势下,未来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对此,今年7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制造研究所的执行主任詹妮弗·麦克内利(Jennifer McNelly)发表题为《未来制造业的三大趋势》的文章,提出未来制造业将重点聚焦三方面内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研发以及公私合作模式。文章认为,这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也是决定制造业企业能否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的关键所在。

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

当前全球大型制造业企业最多会把总收益的20%投入到研发领域。

詹妮弗·麦克内利认为,人才技能对于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一直以来,制造业都被认为是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行业,且它所能提供的岗位没有明显的排他性,既包括高级技工,也包括普通的技术工人。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制造业岗位已从1970年的2.1亿个增加到2009年的3.88亿个。

然而,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制造业的就业局势正在发生转变。自动化时代的到来会逐渐淘汰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岗位,而由于科学技术在制造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现实情况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许多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掣肘。文章指出,早在四年前,全球制造业就有1000万个高技能岗位处于无人胜任的状态,这一数字在未来还会不断增加。詹妮弗·麦克内利认为,如果这一形势无法扭转,无论是工人还是企业的利益都将受损。制造业工人可能将面临失业和收入减少的问题;制造业企业由于高级人才资源匮乏,企业产值和盈利状况都会备受冲击。

只有人才缺口得到有效填补,制造产业才可以安然渡过转型难关。当前,各大制造业企业正在全球广泛寻找高技能人才,而且愿意付出比市场工资高出许多的薪酬来弥补人才缺口。这些领军企业都十分清楚,制造能力的提升与人才技能的培养息息相关,而人才驱动创新才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对于政府而言,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抓紧引进海外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为那些已在海外工作多年的本国制造业专家提供一系列政策优待措施,试图将本国从“人才流失地”变为“人才回流地”。

为解决人才缺口问题,世界经济论坛在此前发布的一份名为《“制造”我们的未来:未来制造业案例》的白皮书中提出,政府需要重新塑造制造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以吸引潜在的人才进入该行业。例如,美国政府把每年十月的第一个周五定为“全球制造业日”。这一天,全美成百上千家制造企业将敞开大门,向公众展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的技术成果,而政府则会特别邀请和组织学生们集体去工厂参观,帮助下一代了解制造行业。

推动持续性技术创新

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是未来制造业的第二大趋势。《未来制造业的三大趋势》一文认为,创新不仅可以为制造业带来新材料、新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有时还会创造出崭新的制造业分支。可以说,只有技术创新才能为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创造新机遇。

世界经济论坛此前发布的白皮书分析认为,3D打印、高级机器人、数字化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混合生产模式、轻质结构材料等颠覆性技术将引领未来制造业的转型与变革。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将为制造业带来四方面变革:企业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样和复杂的产品,产品质量也会更有保障;数字模型等工具可提前对产品制造全过程进行评估,从而缩短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时间;随着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成本减少,投资资金回报率将得到显著提升;技术创新将有助于企业更充分地利用物质资源,并减少能源消耗。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现在全球的顶尖制造业企业都在极力投资相关的技术研发领域。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份白皮书指出,当前全球大型制造业企业最多会把总收益的20%投入到研发领域。同时,各国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除了积极引进全球制造业人才,许多国家政府还会为那些有技术创新潜力的小企业直接提供研发资金。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人员认为,政府能否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决定未来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政府应建立更加坚实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确保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没有后顾之忧。

促进公私合作

未来制造业的第三大趋势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将日趋密切。《未来制造业的三大趋势》一文认为,公私合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技能型人才缺口问题,即由公共部门出台相应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打造高效的人才供应链,以保证未来的制造业企业能够拥有合格的劳动力队伍。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为解决教育与实际经济活动脱节的问题,由政府出面将教育机构的培训课程和知识内容设置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对接;二是政府可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对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学习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由于未来各产业间的技术和经济联系将更加广泛和密切,制造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会日益复杂,公共部门所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也将与以往不同。

例如,过去的产业政策往往只针对某一个行业,或者仅通过补贴、融资等方式对某一类产品市场进行单方面的干预或调控,公私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太频繁,但是,未来的公私部门之间将有更多机会以共同投资、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参与到产业的发展中来,并一起探索产业合作和集群发展的可行路径。

制造业战略转型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绩效管理,战略损益表

一、引言

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出现困境,例如,李宁等多家知名品牌的体育用品制造商出现关店清货潮,许多家电制造商的利润在不断下滑已薄如纸片等。这些困境警醒我们,我国制造业正遭遇到巨大挑战,著名学者郎咸平认为中国正经历一场制造业危机。制造业的经典管理理论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太适应了,传统经典的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分工理论,可以总结为流水线的制造层面和层级制的企业管理层面,曾经对企业管理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学者钱皮和哈默就首先提出了分工理论终将让位于合工理论的观点。为什么要让位于合工理论,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决定的,因为消费者只需在互联网上轻松点击一下鼠标,谁能满足其需求就要谁的产品,互联网要的是快速满足个性化需求,制造型企业只能用合工理论把原来的分散割裂的部门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海尔为了应对个性化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我国制造行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海尔管理模式转型下绩效管理变革:战略损益表

海尔主要是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转型来应对挑战的。宏观层面的转型是海尔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即由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通过大规模定制化服务来更好地卖产品;微观层面的转型是在向服务业转型的基础上对管理模式也进行转型,即由传统正三角结构转变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的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2007年开始持续多年快速增长,2012年利润同比又增长近20%,其零售量还连续第四年排名世界第一。本文主要就海尔管理模式转型中的绩效管理变革这一关键领域进行深度探讨。

(一)“人单合一双赢”的新型管理模式概况“人”指的是员工,“单”表面是定单,本质是用户资源。“人单合一”即让员工与用户融为一体,而“双赢”则指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以自主经营体为单位,有别于传统金字塔结构而是倒三角结构,目前海尔八万多员工组成两千多个自主经营体。“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能更好地适应个性化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为它是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来制定,而落实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工具就是绩效管理中的战略损益表。

(二)战略损益表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

(1)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的内涵。经济学把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传统的观点认为用户价值内生于产品,当产品制造并且销售完之后,通过交换价值得到实现,所以一般都认为企业是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的到来,人们的认识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代表性的有北欧管理学家格罗鲁斯提出的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的观点。他认为价值并不存在于商品或服务本身(交换价值),而是在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过程中被创造出来。

企业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就是强调与顾客的互动,采用服务的观念和方法来适应顾客对产品消费的价值创造的观念。传统的商品逻辑是以交换为核心,注重的是交换价值和短期交易,而当用户价值主要被视为使用价值的时候,互动则成为了服务逻辑的核心。这意味着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服务企业,只要是遵循服务逻辑其提供的就不仅是产品或服务本身,还包括服务过程这一重要内容。只有通过过程才能和顾客互动,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价值创造中去。而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企业组织尤其是员工将扮演着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承担互动平台和沟通桥梁的职责。

(2)战略损益表体现了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概括来说,战略损益表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主要表现在:战略损益表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以人力资源为载体和以流程管理为手段的。战略损益表之所以冠以“战略”二字,主要体现在它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而非传统的以数字损益为导向。战略损益表有别于传统的基本表现之一是对收入项的内涵界定,它是特指为用户创造价值而获得的收入,如有些收入虽然已经发生,但它并没有创造用户价值,所以也不能算作战略损益表中的“收入项”。战略损益表克服了传统损益表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因为传统损益表中显示的只是数字但并没有表现出数字和人的关系,即使显示出了不好的数字,但仍然显示不出到底是什么具体的人为原因,而战略损益表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显示了表外资产,主要是指人力资源,还包括无形资产。此外,战略损益表还体现了流程管理的思想,在与顾客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用户价值主张和提供更合适的人力资源的支持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战略损益表模型与内容

(一)战略损益表的宙斯(ZEUS)模型战略损益表基于用户价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用户价值是什么;谁来创造用户价值;创造用户价值的流程是什么;该流程是否实现了闭环优化。简言之,战略损益表第一个象限是用户价值,第二象限是人力资源,第三象限是流程,第四象限是闭环优化。这四个象限的首字母正好组成ZEUS,即“宙斯”之意,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所以宙斯模型(见图1)的称谓,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战略损益表在海尔管理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战略损益表宙斯模型的具体内容

(1)第一象限“用户资源”。第一象限是战略损益表的战略性的主要体现。该象限首先需要明确三个问题,即明确我的用户是谁;我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我能分享什么价值,能否算赢。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需要完成六个方面的步骤:明确战略定位、明确战略机会、明确战略路径、明确战略目标、一流的资源支持和“三预”保障。传统损益表是事后分析,分析的都是过去的数据,而战略损益表是事前算赢,分析的是为达到目标应做什么工作,具体就是通过“三预(预算、预案、预酬)保障”来实现的。

(2)第二象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特指创造用户价值的自主经营体。为了快速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个性化需求,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成了倒三角形态的三级自主经营体,一级经营体处于组织结构顶端,是经营体的主体,这些经营体直面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二级经营体处于中间作为平台经营体,为一级经营体提供支持;三级经营体处于组织结构末端,被称为战略经营体,数量最少,这些经营体对内负责协同,对外负责发现新的战略机会。第二象限的“人力资源”还要依据前一象限中的“三预”落实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3)第三象限“预实零差”。“预实零差”指的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流程。主要是通过161日清体系实现的,日清表显示财务数据和经营人的现状,然后明确161(上周工作绩效挂定,本周工作预算锁定,6周工作预算排定)事前预算的内容。然后对日清进行分解,纠正差距。最后,将一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显示绩效结果并与个人的损益挂钩,制定新的预算。

(4)第四象限闭“环优化”。“环优化”指的是通过“人单酬”的结果来形成纠偏机制。具体而言,假如“人单酬”没有达标,可以首先反思第一象限的用户价值主张是否有问题?如果没问题,那第二象限的自主经营体的的人员组成和能力是否有问题?如果没还没问题,那是否是第三象限的流程出了问题?人单酬表中的重点是“单”,首先确定的也是“单”,“单”不是内部自定而是由市场竞争力定的,而“人”是要有能力来承接这个单的,最后产生价值和薪酬挂在一起,直接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体现人单酬“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的宗旨。

四、战略损益表变革的内在约束条件

战略损益表变革的内在约束条件需要实现两个统一:企业文化的统一和流程的统一。具体表现在战略损益表变革需要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需要通过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实现流程的通畅。

(一)战略损益表变革需要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的重大变革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因为它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战略损益表引发人力资源、流程和薪酬考核的变革程度非常大,相当于把一个企业推倒重来,如果大家对于变革不认同,整个就会出现一片大的混乱,将是十分危险的。海尔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度过了转型阶段,就在于海尔人共同的信念和强大的企业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并且以创新作为其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作为海尔人,习惯于变是常态,不变才是不正常的。张瑞敏认为衡量管理模式是否有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就是企业文化的问题。竞争对手可以复制海尔的很多具体内容,但却难以模仿其在长期历程中沉淀出的创新文化。同样,因为员工有了这个相同的文化信仰,要实现巨大的内部变革就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了。

(二)战略损益表变革需要通过灵活的组织结构与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实现流程的通畅战略损益表变革需要灵活的组织结构支撑。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需求,促使海尔由传统金字塔型结构转变成倒三角型,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之所以能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主要是通过两张网来实现的。首先是“人单合一”网,外部需求的网倒逼内部员工,形成“节点闭环”网状组织。第二张网叫虚实融合网。实网就是营销网、服务网和物流网,虚网就是互联网。虚网要实,实网要深,这样虚实网结合才能最快速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战略损益表变革需要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通过信息化平台海尔可以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并迅速提供解决方案,以卓越服务推动产品销售。同时,在信息系统支持下,每个员工每天都可以了解自己的“人单酬”账户盈利情况以及差距,然后可以及时通过创新活动来消除不足,先进的信息系统切实保障了人单合一双赢的理念。

五、结论

制造业战略转型 第7篇

自上世纪80 年初,随着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也相继成为营销、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一个热点,自1981 年Levitt提出对无形产品及产品的无形性进行营销的概念以来,Chase和Garvin于1989 提出未来的工厂不再只是生产产品的工厂,而是生产服务的工厂,从而将服务从营销延伸到生产运营领域[2],几乎同期Vandermerwe和Rada提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概念,从竞争和价值创造方面探讨了服务与制造及产品整合的理念[3]。如果说这些早期研究大多局限于理念探讨与分析,而随后的研究随着生产技术、信息技术、战略管理理论等全面发展,制造业服务转型研究越来越深入具体,服务与竞争、服务与组织重构、服务与创新、服务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与信息技术等等,学者们对制造业服务转型的机理以及如何实现服务化从各侧面进行系统研究及技术性的分析与设计。

由于整体经济相关及产业发展相比发达国家的滞后性,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滞后于发达国家,通过对CNKI相关论文检索发现,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才开始向中国渗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制造中介绍性引入服务的理念,探讨服务作为创新要素提升制造业的销售及竞争力的意义,但结合中国情境的研究几乎空白,直到清华大学在进行制造企业创新研究中形成 “制造企业的服务增强机理、模式和战略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才形成比较系统的以中国情境为基础的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实证研究。随后几年制造业服务化的探讨与研究不断涌现,研究的深广度也逐渐与国际接轨,成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领域越来越聚焦,集中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也不断出现[6,7]。但综观现有国内外研究,虽然也不乏制造业服务转型的价值分析,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服务型装备制造特征的战略分析,但聚焦于服务型装备制造的价值生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转型路径设计及策略探讨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本文就是基于此不足进行分析与论证,并进行系统设计,以期在服务型装备制造的价值分析及战略路径设计上有所突破。

1 服务型装备制造的提出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个性化、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服务化趋势,全球制造业的高端发展也向服务化趋势演进。针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不同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概念与提法,从服务增强型制造( service - enhanced manufacturing)[5]、制造的服务化(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3,8]到服务型制造( service - oriented manufacturing,SOM)[9],概念的提法不同,但基本都强调制造业中产品与服务的融合。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教授的观点,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式[10],而服务型装备制造是服务型制造转化中最具深度、最有影响力的产业。按照我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发展司的界定,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MEMI ) 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 Capital Product Manufacturing) ,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与普通商品的制造相比,装备制造表现为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的特点,而与传统生产型装备制造相比,服务内涵的引入使服务型装备制造在供应与价值链内涵、价值创造方式及运营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出现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商业化的特点。

与传统生产型装备制造相比,服务型装备制造中服务要素在全部投入与产出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产品与服务的融合使装备制造沿价值链向产业上下游迁移,实现了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信息密集型升级,达到资源整合、提高效率和创新的目的。从价值分析上看,服务的专业化及商业化发展使装备制造享受专业化高效服务的同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取战略性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自身产品附加值,拓展了自身价值形成的空间。另外,服务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专业知识、信息和资源管理成为服务价值创造的核心,这些软因素的存在使服务型装备制造实现价值增长的软化,摆脱单纯设备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使企业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方向发展[11]。

2 服务型装备制造价值生成机制

2. 1 从服务免费到服务计费

服务型装备制造演化的突出特点是投入与产出的双向服务化。从产出方面,对传统生产型装备制造而言,服务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业务,但其功能及地位只是作为装备产品的附属品,服务部门在企业运营体系中作为成本中心存在,服务基本不创造价值。服务型装备制造为发展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另一方面依据其自身的技术、知识及信息等优势,在销售装备产品的同时提供包括融资、产品配送、安装调试、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保险、系统集成、技术支持等新业态服务,同时开展设备的监理、维护、修理和运行等全生命周期服务[12]。作为产出无形成分的服务不仅提高了装备产品的价值和销量,同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并因服务业务本身的知识和技术依附性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见图1) ,企业的服务部门在运营与核算体系中也由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制造企业从服务免费到服务计费导致原来隶属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垂直分离,从而促进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又为装备制造投入的服务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及发展空间[6]。装备制造投入的服务化表现在企业在自身包括新技术研发、设计、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价值链管理、组织开发与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等方面的需求不再通过企业自身来解决,而是通过服务合同外包的形式向市场寻求专业化的服务支持,促进了生产性服务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3]。

2. 2 服务型装备制造的价值链

按照波特的价值分析理论,生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是与产品实体加工流转直接相关的活动,包括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及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等与生产型装备制造不同的是服务型装备制造在服务环节的价值创造延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与供应商与客户间的价值共创( 见图2) ,价值共创的深度及广度决定了企业的服务化程度,服务化程度又决定了企业的获利空间及竞争占位,价值共创的形式依共创主体需求不同而不同,但基本是建立在共创主体间的沟通协调上,如在R&D环节,服务型装备制造体系的某些R&D可能需要覆盖上下游各环节,甚至延伸更长,而服务业务向下游的延伸度也可能会涉及客户端的销售甚至服务环节。价值共创过程是一个客户参与和体验企业运营的创新过程,通过过程体验不仅可以形成创新点,同时可以使客户与企业实现沟通了解,达成客户期望与感知价值的一致,实现企业经济价值与客户体验价值的共创[14]。

在服务型装备制造供应及价值创造系统中,除第三方专业生产性服务商外,链上各主体均可视为下游客户的服务性生产商( Service - dominant Manufacturer) , 为下游客户提供整合的产品服务系统( Product - service System,PSS) 或成套的客户支持方案( Customer Solution,CS) ,服务性生产商向下游客户提供的是生产要素上的支持,而生产性服务商( Producer Services或Industrial Services) 是为制造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服务供应商,生产性服务商的价值链覆盖全生产体系,融入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各环节。生产性服务、服务性生产与客户的全程参与是服务型装备制造价值生成最典型的特点[9]。

按照价值链理论,并不是每一价值链的环节都创造价值,价值创造来自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是在价值链这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服务管理等。服务型装备制造在延伸的价值链上各环节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各环节对价值链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相关。

在服务性装备制造体系中,上游环节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与生产性服务商的价值创造相同,其中心是客户,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客户特性。当今全球性竞争环境下,对装备制造而言,客户导向的下游环节更具价值空间和竞争潜力,这也是装备制造向服务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发展服务型装备制造,企业需要从战略和全局角度结合具体实际寻找自身业务在产业链中的定位,突破以往单方面、静态地关注客户对装备或技术的一次性的需求满足,以及单纯以自我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单赢思维,实现供应链价值共赢的开放性思维,以市场与客户为导向,主动激发客户需求去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管理价值[11]。

3 装备制造企业服务战略转型路径

目前中国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已经注意到服务转型的战略意义,但最常见的问题在于急于求成,试图在短期内实现。业务转型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而且受内外环境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的转型发展,首先要清楚服务型装备制造的价值生成机制,还要充分了解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及竞争目标定位,由现状出发按照目标定位进行战略规划、实施、控制及评价,达成既定目标( 见图3) 。事实上,从分析现状出发到战略方案实施、控制及评价是一个闭环的动态战略管理过程,整个过程中在每个环节都要随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跟踪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偏差的修正,如果环境有大的变动还需随时修正目标及方案,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图3 是一个基本通用的战略规划及实施过程,但结合服务型装备制造的特点,装备制造企业在服务化路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需重点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身价值及竞争定位、外部环境提供的社会技术能力和内部资源及能力。

3. 1 企业价值及竞争定位

装备制造企业在设计服务转型路径时需要明确目前的价值及竞争占位及未来的目标定位,随着服务业务的开发,企业身份逐渐由产品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并最终向客户支持方案整合商方向发展( 见图4) 。

( 1) 装备产品供应商(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roduct Provider) 。单纯的装备供应商生产经营的重心在装备产品,服务作为装备的附属品对企业和客户均没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企业主要收益和利润来源于装备产品,服务虽然会对装备的销售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创造价值,服务对收益、利润和消费者满意度贡献率都很低。销售过程中只有装备被定价、交易、配送,企业通常不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客户在装备供应商选择中虽然会将服务作为一项评价内容,但不起决定作用。

( 2) 装备产品与服务供应商(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roduct & Service Provider) 。企业提供的不再仅仅是装备产品,而是基于产品的PSS,PSS价值包括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服务作为附加在装备上的 “无形产品”而被商业化。在PSS中,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技能以及服务的价值都附着于装备产品上,通过向用户提供广泛的、与装备相关的差异化服务来增强装备产品的竞争力。

( 3) 客户支持方案整合商( Customer Solution Provider) 。作为全套的客户支持方案提供者,企业定位从以业务为基础转向客户关系为基础,其产出是以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与产品系统( Service - product system,SPS ) 。在SPS中装备只是服务的附加品,装备产品增值只占所有增值额的小部分,企业的主要增值源于服务,而此时服务不仅包括保证装备正常及高效运转的装备相关服务,而且还包括支持客户所有过程、活动和战略上都达到优化的客户支持服务,企业通过提供这种专业化、亲情化的支持性服务来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创造用户感动,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通过对服务型装备制造的价值分析可以明确,从产业层面,服务转型是目标,但同时也要考虑产业及区域的均衡发展,以保证产业整体发展的社会技术能力的均衡。但从企业层面看,服务转型应该是每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在进行目标定位时需要了解自身目前在从单纯的装备供应商到客户整合方案支持者之间处于什么样的价值及竞争占位,具有什么样的经营特点,在内外环境约束下在战略目标期内可能达到什么样的既定目标,为达成目标在各方面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等。在转型过程中,价值及目标定位是首要任务,目标确定后,按照既定目标企业需要根据内外环境调整甚至变革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原则、结构及过程,并进行能力的培育及配置,全员全过程向既定目标努力。

3. 2 外部社会技术能力

发展服务型装备制造需要外部环境提供社会技术能力支持,同时受制于外部社会技术能力。服务型装备制造供应及价值创造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复杂社会网络系统,除系统对整体环境的要求外,装备制造服务转型发展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最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社会技术能力上。服务型装备制造集成化的PSS产出系统,其生产与交付挑战了传统生产型制造企业的生产范式,使企业深陷于技术、知识、技能分散化的技术网络世界,从而使以往可由单个企业或某企业独立部门实现的产品提供或服务提供能力受到了挑战,每个企业由于自身资源或能力的不足,寻求社会资源在所难免。然而,社会技术能力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网络中的参与者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性介入或支持,以发展和延伸其整体能力和资源,这种网络对社会技术能力的需求促成了服务型装备制造供应网络各方主体社会服务责任的形成,各主体社会性产生的公众认同、社会责任、品牌形象等都会拓展企业自身及整个装备制造供应系统的价值链幅度,在服务社会中创造价值,实现企业、社会、公众利益等的共赢[16]。

社会技术能力网络的构建与发展虽然需要参与者关注并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但如何构建更是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从政策引导及支持,到服务标准、认证制度和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的建立等,都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及协会的组织与管理。对企业而言,其社会责任是相对隐性的,其更为显性的需求是考查外部社会技术能力提供的战略资源、能力以及市场机会等。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投入高于发达国家,其中对包括批发零售和修理、运输与仓储、邮政与电信、金融保险、机器设备租赁、计算机及相关活动、研究与发展和其他商务活动的生产性各细分服务行业的需求很高,但投入很低,生产性服务对装备制造业的投入很高,说明目前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很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发展相对不足[6]。生产服务市场的不足会对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转型发展产生制约,但也同时带来了机会,企业在战略转型中核心管理层要时时关注市场变化,在选定市场及客户范围内设计自身转型的可行战略及路径。

3. 3 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

依据成功企业的经验,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转型路径基本基于两种模式,一是依托核心技术的服务化,此路径需要企业有核心技术支撑,并能持续创新; 二是服务化战略的转型,即主营业务以装备为依托向服务的多元化发展。但无论依循什么样的路径,都需要新的能力配置,服务的社会化及市场化发展一方面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战略资源,同时也增加了资源整合的复杂性及难度,企业竞争力不再仅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形成了对企业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的挑战[9]。另外,从产出角度,装备制造的PSS产出不同于传统生产型装备制造的单一装备产品,PSS甚至CS的价值创造更依赖于企业的知识、信息及技术及管理能力上,更加重视系统集成和现代制造服务,企业运营的重心也由产品与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及价值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积累及传递,整体运营中与上下游的融合度更高,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不再仅仅是获利,而是提升客户价值,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这颠覆了企业整体资源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要求,使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不得不进行组织、结构及流程上的变革与重构。

企业在制订自身转型路径时要在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分析并研究装备用户需求以及所掌握的配套服务资源及能力基础上进行服务的专业化管理,努力培育为客户设计专业、先进、经济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配置。新能力配置的形成是一个学习过程,尤其是企业集成能力的建立是一个跨产业边界的资源调整、整合的动态过程。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客户对PSS供应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是客户支持方案供应商,从单纯的装备产品系统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系统支持到职能系统支持、企业系统支持等,涉及客户选择、顾客参与程度评估、集成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管理客户关系等。在新能力培育过程中可以先对现有能力进行扩展,然后将其经验应用于现有能力项目或后续多能力需求项目,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新的能力配置就从临时性的项目层面上升到长期职能层面[17]。

在装备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通过利用社会性的生产性服务及服务性生产资源优化企业的内部能力,同时实现外部战略伙伴能力的提升及价值网络整体流程有效性的提高,同时形成了企业更新自身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机制。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转型过程即是一个创新过程,是一个战略联盟网络学习、吸收知识的过程,通过价值共创及互相沟通学习可以提升企业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产品及服务的知识密集度,帮助企业赢得发现新市场的机会,促进了企业行为与结构的进化以及战略的有效变化。

4 结束语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有所突破,但由于技术及资源等约束目前在很多领域还只能靠价格优势在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分享微薄的利润,前端研发设计与后端的销售都受制于人,无论是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与国际水平还相差甚远,基础制造装备、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等基础配套件及原材料发展滞后,大型成套设备的系统成套能力薄弱,服务转型发展严重不足。而发达国家的高端装备制造之所以能够始终掌控制造链的高额利润,主要是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抢占产业链上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通过实施服务化来实现高端垄断、低端转移。中国装备制造如何在全球工业体系中脱颖而出,发展服务型装备制造是一条有效途径。但装备制造生产及运营内外部环境复杂,价值链长,企业处于一个多重价值分歧、权衡、博弈和整合情境中,在向服务转型设计时需在内外环境约束下协调长期与眼前、自身与全局等多种价值主体及价值立场的诉求,把价值创造的理念延伸到产业链条中,把脉产业发展趋势及规律、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及规律,在明确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分析客户的主流价值观与需求,辨析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供应及价值网络成员的优势,找出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的节点与源头,并且明晰企业的能力盲点和不足,制定相应规划及行动方案,实施向服务的战略转型。本文的研究是对大量文献资料及数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全文理论分析深入具体,建立的理论模型系统、明确,重点突出,但实证研究不足,在路径设计上逻辑性强,思路清晰,但由于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所以方案设计不够具体,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此方面突破,结合具体企业进行案例的分析、设计、实施与跟踪,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化、具体化。

摘要:在分析服务型装备制造不同于传统生产型装备制造的基础上,通过价值链分析服务型装备制造的价值生成机制,对装备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的战略路径进行设计,并对其重点内涵进行辨析。希望填补服务型装备制造价值生成机制及转型路径研究的不足,同时对我国装备制造向服务转型提供借鉴与指导。

制造业战略转型 第8篇

张志元:好的。在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的新全球化时代,国内市场开放正逐步融入全球生产和营销网络体系,因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一是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报告指出,2015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PMI平均值仍然在50%以下,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对下游行业生产活动已经产生明显抑制,一些行业发展已现减速迹象。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也在迅速上升。由于产业价值链和企业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或极不完善,在采购、库存等方面发生的生产协作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运作效率。二是国际市场萎缩。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更加恶化,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依然脆弱,原本高歌猛进的工业经济突然遭遇拐点,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攀升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制造业面临着外需不足的严峻冲击和生态恶化的困境,承受着资源高成本与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传统制造业行业空间本来已经被压缩,金融危机的冲击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更是雪上加霜,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形成倒逼效应。四是市场竞争加剧。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此外,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贸易摩擦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这是否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负面的制度安排效应呢?

张志元:是的。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走上某一轨道,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即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观念落后、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影响,长期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在经济运行中仍然保留着强劲的扩张冲动惯性。政府职能存在越位、缺位现象,地方政府只为发展本地区经济负责,为防止本地区以外的优质低价产品的进入而人为设置壁垒。而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有的制度安排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功能,尚未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软环境建设不足,审批环节多,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现象,这些妨碍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后,今天正阔步迈向服务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转瞬即逝,而我国却姗姗来迟。我国发展制造业仍凭资源优势肆虐和泛滥,让资源经济主宰区域经济,就不可能避免作茧自缚的可悲命运。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社会基础却没有明确地按这种转变的要求发生同步转变。由于重化工业对GDP增长贡献作用明显,产业结构刚性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逆向安排。我国目前存在的一种很严重的“制造依赖”,只能赚取产业价值链末端的微薄利润,形成了严重的“制造困局”,人们将制造业的这种发展状况称之为“缺钙”。使企业用于制造业发展的资金减少,往往会产生强大的挤出效应,进而抑制制造业的发展,导致工业化过程中断,甚至出现“反工业化”现象,不利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请您再谈谈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限的集群经济功能。

张志元:波特的新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国外集群企业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之间以竞争为主,企业间合作关系少,制造业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整合,成套装备的市场竞争优势较弱。各个行业之间的链条都存在断裂现象,产业之间缺乏相互协调。从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与设计投入、法律会计服务成本、融资成本与风险、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训投入等生产性服务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缺乏企业家创新精神,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步伐,进而导致装备制造业集群“造血”机能缺乏。由于产业价值链和企业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或极不完善,制造业集群发展基本上还处于机械性的版块结构,“聚而不集”的现象比较普遍,制造业产业结构、企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合作、关联意识,重复、分散、趋同现象较为普遍,新上项目存在领域集中、技术和产品趋同的问题。依靠市场机制建立的企业间产业关联没有真正形成,国有企业的装备和技术老化、产业链条零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协作、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因素之一,请您具体地谈谈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志元:制造业竞争力与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活动的积淀。历史上的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和融合性,不会轻易离开成长的环境。我国通过发展粗放型农业和工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存资源,养成了满足于现状的生活状态,长期的农耕文化以及解放后牢固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共同的地域文化和习俗,缺乏创新意识。我国是在发展工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下跨越式进入的工业化社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特定地域文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并导致制造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同时,传统体制及思想观念滞后、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到位或不配套导致制造业发展缓慢,制造业发展始终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应有的潜力难以发挥。所谓的思想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计划体制残余的束缚,经济运行具有浓重的计划管理色彩;二是经济活动决策仍然习惯于依靠行政机制替代市场的思维定势;三是企业缺乏自主的造血功能和创新动力;四是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职能时常越位、错位。在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制造业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才能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记者:您谈了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请您再给我们谈谈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张志元:在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前,我先解释一下动力、机制。所谓动力,即推动事物发生变化的一切力量的来源。机制是指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其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动力机制实质上就是利益调整机制。马克思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③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传统优势如低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等发挥的作用日趋缩小,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空间日趋有限。在加快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期,我国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最大的软肋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模仿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严重,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还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不足。科技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及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在全球产业链竞争时代,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技术为王”的时代,以自主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技术改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降耗和转型升级更紧密结合,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形成功能多样化的趋势。④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现代工业通过机械、化学过程和其他方式使工人的劳动过程和职能不断结合。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⑤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是3D打印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有可能会改变制造业的未来。同时,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高校培养了大量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科技发展动态的综合型人才,如东北大学提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奋斗目标,据相关报告显示,东北大学2013年毕业生本科生3535人,其中33.8%选择国内升学,56.0%选择国内工作。在国内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制造业相关行业,成为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代表。伴随着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升,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大拓展了制造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技术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链升级,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引擎”。

二是需求结构的升级。在全球经济格局处于大调整进程中,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极限,多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来源于企业外部,它们是被迫走上转型升级之路的。世界性危机和产业转型又导致国际市场产能失衡,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时,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正处于关键推进阶段,既会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也会产生相应的消费需求。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是制造业,这就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结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⑥当前的需求结构已经进入追求时尚与个性的阶段,为了满足日益多元与多样的社会需求,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及服务业。在新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来制造业生产将由规模化、同质化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提升产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了出口受阻、技术创新不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等问题。制造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带动我国制造业走出困境。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缺乏市场活力,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之后,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约束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突破之一是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这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水平和竞争力。⑦2012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使得我国制造业企业产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需要不断实行改革和创新。约瑟夫A·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⑧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智能时代和新能源发展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世界产业分布格局加速调整,倒逼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四是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颁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我国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将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并持续推进的阶段,同时也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在多种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国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支持政策和战略举措的推动,为我国制造业内在潜力的有效释放和迸发创造了极其重要的软环境。当前,我国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和核心专利相对较少,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已经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专利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一季度,我国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行业增速回落较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

五是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廉物美效应的存在、庞大的市场容量的吸引以及外资优惠政策的驱使,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的取向是实施再工业化发展战略,世界各国都在回归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和扩大出口,国际资源供给日趋紧张且成本高昂,倒逼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依托劳动密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的制造业粗放式发展,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但在整个国际产业链条中,我国制造业普遍处于中低端,而高端制造始终被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当前,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明显,随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加快所产生梯度发展效应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制造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将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与技术进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附加值由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记者: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基本得以控制,但其负面影响仍在继续,金融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的压力逐步释放。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抵御风险能力薄弱的症结仍在于尚未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人类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期,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请您谈谈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趋向。

张志元: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趋向主要有四点。

第一,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我国企业主要通过OEM(贴牌生产)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但多数企业规模在扩大,产业集中度却不高。我国经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的“三高一低”传统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尤其是在逐步告别人口红利、“入世”红利和国际产业转移红利之后,转型升级、变革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旋律。2012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于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同时,我国制造业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高端制造业阻截,后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⑨因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美好发展愿景,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我国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优势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必须深耕国内市场,逐步拓展国外市场,做细消费群体,提升品牌附加值,产业发展目标实现由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第二,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也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开始步入摆脱传统发展方式路径依赖的艰难转型期,同时处于转型升级的矛盾交织期。伴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加快,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驱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标准化制造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并推动垂直结构、中央集权的组织模式向扁平化、社会化和竞合化的网络状组织模式转换。⑩2009年我国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第一大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迫在眉睫,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突破。在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需要整合相关优势资源,鼓励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实施“无缝对接”和互动发展,逐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等环节,加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以及传统制造业中的高端产品的技术引进,获取先进技术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正在重塑制造业竞争的新格局,为制造业展示了一个发展的新趋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是今后我国制造业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

第三,低碳发展理念已成共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需要结合约束条件的改变,引入新的发展理念,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强大的新引擎。我国正处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低碳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是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的现实选择。化解过剩产能、加强环保治理、引入低碳发展理念,是我国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全球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新阶段,绿色低碳化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国家坚决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让环保欠账多的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是回归公平竞争正常发展的逻辑。发展循环生产,促进制造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阶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世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制造业既有的发展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节能环保以及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今在装备制造领域发展绿色制造、清洁生产,逐步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地位。我国制造业今后的发展必须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时,节能减排等政策法规实施成效逐步凸显,逐步使我国经济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通过引入低碳发展理念,加大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技术支持力度,为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开放式创新系统初具雏形。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资源的全球配置,使得我国长期依赖传统要素支撑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出现了阶段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追求数量扩张到质量强化的关键阶段。进入后危机时代,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初见端倪,带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工业品制造过程的复杂化、精细化是技术突破的基本方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在传统优势不断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模块化走开放式创新之路。我国在改革开放36年来,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度应用,技术创新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技术模仿的空间将越来越窄,企业只有创新驱动,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主要依靠自身的市场、资源和资金来发展经济,但同时也必须以开放拓展对外贸易。随着我国“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战略的实施,我国众多中小城市以及新农村建设将持续推进和扩展,我国制造业产品的销量将会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制造业的发展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创新有更大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系统是集机械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因此,我国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生产环节越来越被“低端化”、“边缘化”,我国必须积极构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系统,逐步完成中国制造由OEM(贴牌生产)方式为主向以ODM(自主设计制造)与OBM(自主品牌制造)方式为主的转变。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因素很充分,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自主技术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转型发展。总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又任重道远。我国制造业在新常态经济的引领下,坚持专业化、信息化、低碳化、开放式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国一定会由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吕薇.中国制造业创新与升级---路径、机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洪银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J].求实学刊,2014(1)

7张卓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J].求是,2014(8)

8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朱建民.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控制力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3)

制造业战略转型 第9篇

泉州以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为主、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创造了“泉州模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位于整个国际产业链条中相对低端的泉州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1 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1.1 泉州制造业概况

据福建省及泉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泉州市2010年GDP为3 564.76亿元,占福建省的24.83%,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经济总量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 145.03亿元,增长16.6%;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1%,拉动泉州市GDP增长9.7。而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三次产业比率始终处于90%以上的高位[1]。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主的泉州经济发展领域长期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低、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且附加值比较低的传统产业,同时受经营者自身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人才缺、市场准入、行业垄断等因素限制,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突破现有行业进入技术层次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领域,泉州形成了以众多民营企业从事的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为优势的五大传统制造业,并崛起了由地方政府投资和国内外引资投入的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制药、修船造船五大新兴主导产业。制造业是泉州经济的主体,其运行情况特点鲜明,有力地支撑着泉州经济的发展。表1为泉州市2010年五大传统产业及五大新兴产业的产销情况。

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泉州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qztj.gov.cn/outweb/in-dex.asp

1.2 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当前,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受到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环境(硬、软)、产业等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泉州的制造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虽然其生产能力相当可观,但缺乏创新动力,缺乏高级管理科技人才和资金投入,使企业呈现出研发设计能力有限、品牌通道狭窄等问题,导致投资、生产、销售、品牌等“趋同”,产品的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差;企业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难以获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的原创性技术;企业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不强,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发展隐患。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泉州制造业虽然已初步形成了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五大主导产业,但从整体上看,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较弱,产品关联度较低,配套能力不足,龙头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协作关系不多,单类企业“孤军作战”、同类企业“相互竞争排斥”依然存在;部分龙头企业向外迁移,影响集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3)品牌建设相对滞后。泉州制造业中,除了服装、制鞋、食品等传统制造业的品牌建设取得成效外,其它制造业的品牌建设仍相对滞后,缺乏品牌的长远规划,还未充分认识到品牌经营是制造业走向未来的道路。

(4)创意产业发展不足。泉州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模仿他人产品的现象非常普遍;泉州块状经济形成的同类企业集聚,人员和技术严重同质化。恶劣的知识产权环境阻碍了创意产业发展,工业企业的创意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创意投入不足。

(5)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中某些环节缺失,使得上下游企业间缺乏应有的配套协作,致使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并且由于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市场发育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使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大量“小而全”的企业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危及集群竞争力的提升[3]。

(6)制造业支撑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不完善。虽然泉州目前各个制造业集群普遍成立的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这些中介组织的职能还未充分发挥;制造业集群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相对落后,难以形成资源共享;泉州城市规模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集聚能力弱,市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协同学研究的是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宏观行为。哈肯认为在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无数参变量,它们可分为快驰豫变量和慢驰豫变量。快驰豫变量是指在参变量中占大多数,在临界点附近受到的阻尼大、衰减快,对系统的状态转化不起明显作用的参变量;慢驰豫变量是指那些在参变量中占少数,在临界点附近出现无阻尼现象,并且衰减得很慢,对系统的状态转变起决定作用的参变量[4]。快驰豫变量亦被称为控制参量,慢驰豫变量称为序参量。序参量一方面是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集体运动、相互竞争和协同的产物;另一方面,序参量一旦形成后又起着支配或役使子系统的作用,主宰着系统整体演化过程[5]。控制参量的变化起着改变子系统之间关联强弱和改变子系统独立运动与协同运动的相对地位的作用。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制造业是—个复杂大系统,它是由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NGO)、环境(硬、软)及不同产品的制造业、上下游行业等大量子系统构成,是一个显然的多元系[6]。软硬环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保障,良好的环境对转型升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个因素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到某一阶段时其作用就会衰减,不能决定制造业转型升级。行业协会的发展虽然对转型升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作为第三方组织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也不能决定制造业转型升级。虽然政府出台的一些鼓励政策和措施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但其目的是为了加大转型升级的利益驱动力进而提高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是转型升级主体,具有转型升级的最根本驱动力,且驱动力作用持续而稳定、衰减很慢;产业链及产业协同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产业间纵向和横向关联等作用为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产业氛围,推动转型升级有序进行。因此,我们认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企业、产业链及产业协同是制造业系统转型升级的序参量,政府、行业协会、环境(硬、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控制参量,其协同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2.1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序参量

2.1.1 企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体

支配原理,也称为役使原理或伺服原理,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其基本思想是事物的特性常由许多因素联合作用生成的,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只有少数几个序参量,而其他因素的行为则由这些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来支配或规定。

在市场经济中,转型升级必须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由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担当“主角”。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实际决策者、资源掌控和支配者,支配着各类转型升级所需的资源,是企业无可替代的核心人物,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品牌建设的实施、企业战略决策等,是转型升级的序参量。根据战略选择理论,在进行转型变化的过程中,组织不是仅仅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能够根据自身目标情况主动做出反应去影响乃至重新塑造环境,其主动选择过程主要体现为企业家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企业家能否实现转型在企业升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7]。

2.1.2 产业链协同和产业协同是制造业系统有序的关键

协同导致有序是协同学的核心思想。有序、无序指的是系统有无整体的协同运动,而系统内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是形成整体协同运动的一个关键条件。

产业链协同是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间通过流程、信息等一系列要素的设置,实现产业链条的高效运转,实现产业要素的配套和整合[8]。产业协同是在开放条件下各产业子系统自发相互约束耦合,表现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结合的过程,它是以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产业之间的联动状态和过程,不仅关注各产业运动在时间和功能上的衔接,同时也关注其在动态变化中运行方向上的一致[9]。产业链协同和产业协同使制造业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制造业系统有序的关键。

2.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控制参量

2.2.1 软硬环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协同理论的研究表明,一个系统必须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可能获得某种时间或空间上的有序结构。

环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包括软、硬环境两方面。硬环境指水、电、气、通信、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软环境指国内外市场环境和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配套情况,如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优良的系统运行环境将有利于形成一种协调、融合的氛围,能够更好地调动制造业企业的积极性,确保制造业系统的高效运行。

2.2.2 行业协会推动制造业自组织

自组织原理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种力量,被视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和稳定器。行业协会为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双向服务,既分担政府职能,又反映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规模大、服务完善的行业协会起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促进区内形成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在企业组织的过程中,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了自组织发展的机制,无论是对产业网络的形成还是发展壮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

2.2.3 政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起着关键作用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的关键作用是引导和服务,即引领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并创造条件、动力等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帮助。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分析产业集群成长条件与机制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他认为产业集群的成长需要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条件及企业竞争与战略四大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密切配合,他还认为机遇和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及优势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政府的作用是对前面四大因素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如要素因素中的资本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需求因素中的市场领域与空间开拓、市场软硬环境建设、贸易政策制定与执行、上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准入支持、国内市场竞争结构的调整优化,等等,都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政府的参与下,这些因素的改善会大大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11]。

3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协同机理分析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在制造业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作用下,制造业系统向高水平、高层次有序状态演化的过程。演化过程中,制造业子系统之间或子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彼此和谐一致,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协同转型升级。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控制参量的控制导向作用和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其协同机理如图2所示。

3.1 转型升级控制参量的控制导向作用

控制参量的变化能够促使系统达到线性失稳点,催化物质的集聚状态达到临界值,决定系统产生相变与否,改变序参量的地位和作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在特定环境下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具有的自我演化和优化的结果。区域软硬环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其发展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一定的压迫和推动作用。受市场竞争、制造业成本、宏观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政府会根据本区域产业优势,有选择性地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在经济进入低谷和探底回升时推行激励政策推动转型升级,在经济平衡发展时保证转型升级有序进行,协同区域发展。行业协会能促进制造业系统内各主体协同发展,协调制造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制造业系统的非线性关系。控制参量的变化使制造业转型升级系统达到临界值产生相变,制造业企业结合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主动寻求转变,拉动转型升级;控制参量的变化促进产业链协同、产业协同从而使制造业协同转型升级。制造业系统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优化,自觉调整系统中各自的相互关系,使协同系统不断进化、呈现出新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泉州政府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聚集能力、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服务,制造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能起重要的作用。泉州已有各类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120多个、各类行业中介组织260多家,初步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层联动”体系,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和商会在技术推广、品牌建设、集群升级、产业重组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政府努力推动生产力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及中国拉链中心等5家国家级、64家省级(数量为全省设区市最多)、30家市级行业技术中心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进行集中研发,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促进产业和企业的升级。

3.2 转型升级序参量的支配作用

协同是系统稳定的保障,而竞争则推动系统进化,协同和竞争的对立与统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协同导致有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竞争和协同都是制造业系统要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序参量之间竞争与合作中的相干性使系统出现“涨落”,发生突变产生有序。在中小企业高速发展期,创业者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充足的资金、项目和机会等,企业经常会选择这样的时机主动转型升级;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上市、自主创新等将引导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总部经济、物流服务业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也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后,产业链协同和产业协同,即制造业上下游的纵向协同和制造业企业间的横向协同则主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纵向协同主要是指以某个制造业企业或产品为核心,通过纵向关联效应与其上游或下游企业或产品协同。在同一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面临多样化的联系方式,包含两种基本情况:一是纵向一体化,即把上下游企业置于同一个所有权主体的控制之下,将上下游关系整合为企业内关系,纵向合并、纵向购并以及纵向股权控制都归入这一类;二是纵向分化,即上下游企业属于不同的所有权主体,且它们之间没有各种合同的约束,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无合同约束的市场关系。这种联系使得上下游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取得协同效应,包括生产协同、销售协同、技术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等[12]。横向协同是指将制造业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制造业中所有在一组互相平行或交叉的纵向价值链中处于同等地位的制造业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协同。这种企业间横向价值链的协同能够产生产业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技术协同、营销协同,给企业带来管理和财务的协同,使企业分享其他横向价值链主体的管理能力和资本,获得协同收益,形成和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13]。横向协同一经形成,便会通过其优势吸引相关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尤其是特定性产业资源(或要素),促进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不同产业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打造,泉州进一步巩固提高了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水平,加快培育了五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内部专业化生产分,产业链日趋完善。泉州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步发展,协作配套不断深化。通过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文化、产品文化进行提炼,实现传统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对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具备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如: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T淘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等;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县(区)级工业创意设计协会———丰泽区工业创意设计协会,培育了迪特工业设计、子燕轻工、匹克等一批工业创意设计企业,有力地推动了泉州工业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泉州19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5 03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2%,其中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集群有9个(包括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石材、建陶、食品饮料、机械、包袋),许多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专业生产基地。产业集群外部经济效应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各大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

3.3 转型升级的自组织演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自组织演化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低端向较高端不断演进的过程。协同学理论指出,只有当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自组织过程,控制参量对系统中相变的发生“控制”起决定性作用。制造业转型升级系统在控制参量的作用和序参量的支配下形成一定的自组织有序结构,通过发挥自组织结构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促使转型升级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中,序参量间相互协同竞争,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竞争机制,使制造业系统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演化;而制造业转型升级自组织结构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则实现了制造业协同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系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反馈,既有促进转型升级的正反馈,也有阻碍转型升级的负反馈。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的成果选择、积累和固化过程,其中某些阻碍转型升级的要素将被逐渐淘汰,而那些被保留的有价值的要素则在促进转型升级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

泉州企业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上市集资、兼并重组、整合资源等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6 1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5 400家,工业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数为1050家,上市企业55家,融资近300亿元。泉州产业链及产业协同发展,制造业逐渐从低端制造转向中端制造、高端制造,打响了一批制造类品牌,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到2010年,泉州累计有46项中国名牌产品、54件全国驰名商标、5家国家出口产品免检企业、8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相继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和“中国品牌之都”称号,陈埭“中国鞋都”、石狮“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惠安“中国石雕之都”等等区域性的国家级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4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协同理论指出,控制参量对序参量的协同竞争具有导向作用,而序参量间的相互竞争和合作能使系统在发展中形成巨涨落不断演化发展。针对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协同机理,从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几个参变量着手,提出如下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4.1 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演进一般要经历制造业工厂阶段、制造业中心阶段和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阶段,不同阶段的制造业有不同的增长模式,从而也具有不同的环境要求[14]。当前,泉州制造业已转型升级至制造业中心阶段,面临着从制造业中心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化。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环境;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引资,发展配套产业,强化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和上下游生产企业联系,营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好产业环境。

4.2 塑造服务型政府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能“越位”,承担起“引导员”和“服务员”的责任。首先当好“引导员”,通过政府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加强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体系、优惠政策、基地或园区、人才培养等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其次当好“服务员”,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放手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加快建立执业标准和监督机制,建设公共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改善和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4.3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注重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企业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提高自身水平,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企业和企业家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加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信息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打造技术升级、品牌升级、质量升级、管理升级的龙头企业,通过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形象,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进步、机制转换等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拉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4.4 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吸收行业协会参与政府决策和沟通的长效机制,以行业协会为抓手着力打造制造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平台,完善行业协会面向中小企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经验促进制造业节能减排,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质量兴业”活动及品牌建设,积极参与行业争端解决等,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行业协会职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4.5 力促产业及产业链协同

产业协同、产业链协同是企业强劲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加强产业上下游产品的跟踪研究,“倒逼”配套加工企业跟进,形成“葡萄串”效应,集中发展建设上、中、下游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促进产业链发展;加强外引内联,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重化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形成配套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产业、产业链的协同,避免过度竞争。

智造突击:制造业转型样本 第10篇

当我们在慨叹互联网时代的防不胜防时,不难发现,电视产业是又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不可否认,从传统电视进入智能电视时代,其核心竞争力也由之前的硬件比拼,转移到用户体验的比拼上来,提供更好的内容成为竞争的关键。而这却是商业模式的变革。

其实,面临经济结构调整,整个制造业都在寻找生存的出路。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金融危机对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受的冲击很大。部分企业开始思考,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战略上如何调整,如何处理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工程机械?而部分企业却发现了商业模式的调整空间,将设备由原来的出售改为租赁,尽管由卖产品到卖服务也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

【事 件】

IT巨头涉足电视

国产电视正在复制国产手机的路径。与IT、互联网巨头扎堆智能手机相比,巨头涉足智能电视的热度也毫不逊色。至于代表前有谷歌,现有联想,后又苹果。2012年5月8日,联想集团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联想PC+战略四屏产品布局的完成。

不久之前,杨元庆就曾表示,“智能电视是PC的延伸,智能电视只不过是尺寸更大的电脑而已,它包含了以前传统电视的功能。PC企业做智能电视并不比传统电视厂商做得差。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表现最好的并不是传统手机厂商(如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而是电脑厂商(苹果)。”他相信,在智能电视领域,IT企业能复制这份成功。而佐证是:最早推出智能电视的电视厂商——索尼并没能依靠智能电视挽救业绩,并不得不重整电视部门。

可以说,现在的传统电视企业可谓腹背受敌——除了产业内部的竞争,还有来自互联网、IT企业的挑战。刘步尘认为,“IT、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领域,对电视产业的冲击是肯定的。原来只是圈子里较量,现在又有了新对手,压力是必然的。而几家彩电企业领导人都在讲,重视苹果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因为苹果智能电视可能颠覆传统电视产业。”

刘步尘曾告诉媒体,“中国家电企业里面竞争力较弱的就是黑电产业。现在,黑电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峻,不仅韩国、日本企业加紧布局3D和OLED产业,美国的谷歌、微软、苹果也要分一杯羹了,纷纷推出自己的TV产品。中国黑电企业的竞争对手增多了,生存难度加大很多。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加大产品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当然,技术和品牌突破难度很大,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再难也得做,总比就这么眼睁睁地耗着好。”

华创证券研究认为,“在技术、内容、产业等各个层面的推动下,3C融合将是大势所趋。电视作为3C中惟一还没有走向融合的产品,将随着产业链内外形成的合力走向智能化。未来智能电视将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但该研究同时指出,“以日系厂商为代表的产品层面为主的升级式创新无法取得成功。就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和其背后的产业链迅速衰落一样。”

【背 景】

电视的智能化浪潮

如果说,从CRT电视到平板电视的转型是为电视产业的第一次转型,那么智能电视、3D电视的出现,可谓电视行业的第二次转型。如果说在第一次转型中企业需要的仍是技术创新的制造业思维,那么电视产业第二次转型升级,则是对传统电视产业商业模式的重塑。

智能电视究竟是什么样?海信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简志敏认为,智能电视是指搭载了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以不断对功能进行扩充的这一类电视的总称。据介绍,海信智能电视的模式是“云+端”的方式,通过应用商店为用户提供内容和应用。

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营分公司(电视)副总经理麻小琳告诉本刊记者,从全球范围看,彩电行业已步入智能时代,智能化已经成为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智能终端已经成为用户身边的电子商店,通过内容与服务、运营平台、配套设施与智能终端的完美结合,为消费群体带来更为智能的消费体验。

麻小琳认为,智能电视就要突出“消费者体验”这个核心。在海信内部已经达成共识的观点是,智能电视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变革:一是人机交互方式一定要简单,人机交互有多种方式,比如语音、体感、遥控等;二是内容和应用一定要丰富,而且要有杀手级应用,比如海信新推出的“电视汇”;三是智能产品一定要支持不断升级,具有面向未来的可扩张性。

她说,以“顾客体验”谋求在智能时代开始牵引家庭重新回到电视机前的海信,当前不只是要完成更多的智能电视推广普及,还要呼吁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企业完成对整个产业的重塑与再造,完成对家庭电视文化的重建,最终肩负起整个产业扩张的历史性使命。

TCL多媒体全球研发中心智能电视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严方红也认为,智能电视是在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诞生的,是电视智能化的产物,而更高级的智能电视,则是应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依托后台网络、平台、资源库等智能云生态系统,可以实现丰富智能云功能、智能云应用和智能云服务的电视产品。

【焦 点】

谁主行业沉浮?

无疑,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外来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每时每刻都有,但这并不重要。而要看行业内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去强调客观原因,而是要主动去改变自身的运营,能不能赋予电视机产品更多的内容,这是国产电视企业需要思考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智能电视产业能够更完善,新的东西、新的思维进来。但是,IT企业的智能电视产品出来后,还要看能不能做成功,而且不见得有好的产品就能卖得好。”

因为,IT、互联网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传统电视企业是否会沦为IT、互联网企业的工厂?相关人士也认为,这并不可能。“IT企业是最没有模式的、最没有技术的,电脑都是组装的,有技术的话,电脑是装不成的。”该人士说,“IT企业与电视企业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今后可能会融合在一起。这是两个行业的博弈,产业未来变得没那么清晰了。”

nlc202309011511

传统电视企业高层又在不同场合传达一致的观点,IT企业涉足电视不足为惧。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CTO任飞表示,IT企业进入电视对家电企业造成的冲击有限,因为IT企业与家电企业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而这又主要表现在企业积累,用户体验以及销售渠道上。而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指出,“他们都是从IT产业的角度来理解电视,能否成功值得商榷。”

虽然在品牌建设等方面,IT企业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但是对IT企业进军智能电视市场,业内人士依然看好。而依据是,“IT企业在芯片、显示器、软件等方面比传统彩电厂商有更大的采购量,能拿到更低的采购价;此外,在软件开发以及销售渠道上更强也是IT企业做智能电视的优势。未来,IT企业将成为智能电视领域的主流厂商。”该人士说。

“国内企业一窝蜂地进入智能电视领域,说明它们在智能电视方向上形成了共识。”刘步尘认为,未来,两个平台技术方向,一是3D技术,越来越多电视台发出3D信号了,否则进入不了主流,这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智能电视,电视具备上网功能,用不用是消费者的事,但配置有没有是企业的事。而现在,很多智能电视的智能功能形同虚设。

尽管,商业模式的变革已经成为智能家电厂商的共识,然而,移动互联网现在已经降温并且裁员,因为大量的应用商店并没有带来什么收益。开发者加入到智能电视的产业链中来能否改变盈利能力偏弱的情况,商业模式的变革能否带来收益?智能电视又可谓前途未卜。

在相关人士看来,电视厂商依靠自身研发去开拓智能电视应用很难,因此大部分都采取与第三方公司联合开发方式。但在商业模式上,智能电视厂商与第三方公司等合作还没有找到增值商业模式。目前,依然是电视厂商从第三方公司一次性购买软件或芯片的付费模式,而电视厂商推出的所有应用都为免费,只是其智能电视销售单价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据了解,国内很多个人开发者和公司尝试为智能电视提供APP定制服务,但很多已经淡出了这个行业,而原因是这些APP并没有给开发者挣到钱,因为电视厂商并没有直接提供给开发者费用,而APP下载并没有想象中的规模优势。

媒体报道显示,“实际上,除了类似于联想应用商店为开发者提供专项扶持资金这样的诱惑条件,很多开发者选择留下的重要原因,是看重了智能电视的爆发,他们把苹果入局智能电视看成这一行业的引爆点。现在提前布局智能电视应用开发,就是赌苹果电视彻底引爆智能电视这一市场。随着智能电视的畅销,又会诞生大批以开发APP为生的百万富翁。”

【启 示】

迎接智能化浪潮

根据奥维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智能电视渗透率达到13%。据预测,2012年中国平板市场的智能电视渗透率会达到27.6%,规模将会达到1190万台。随着智能电视终端的快速普及,以智能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家庭智能社区将真正成为可能。同时,在智能电视终端及其用户保持高速增长的预期下,智能电视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将会快速扩大。

该公司调查还显示,2010年智能电视刚兴起时,国内围绕智能电视配套的芯片厂商、软件厂商和内容厂商不足500家,但到2011年下半年,这个数据已经变成了2000多家,并涌现出了像Mstar、MTK等知名芯片商,华数、百事通等集成牌照商,以及奇艺、茁壮网络、新浪和搜狐视频等内容提供商,同时,盛大、网龙等知名游戏商也在期望进入这一新领域。预计2012年到2015年智能电视产业链的参与企业数量每年还将以50%以上的速度增加。

那么,如何迎接智能化浪潮?根据刘步尘的观察,面对苹果即将推出智能电视的消息,中国企业的表现大致有二:一是在大方向是在等,在猜测产品究竟什么样;二是,在等的同时,宣传自己的品牌形象。“智能电视究竟是什么样?还没有最后的定义。现在很多企业对智能电视的理解,不代表今后的方向,而多数电视企业都在等苹果产品出来。”他说。

他认为,中国的智能电视与苹果智能电视有技术、商业模式的差距。“主要是技术问题,因为商业模式依存在技术之上。”他说,“不是我崇洋媚外,苹果新任CEO库克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将要推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不能以传统的智能电视观念去理解苹果的智能电视。”他说,苹果电视的推出不是夺去多少销量的问题,而改变了人们对电视的理解,他可能会摧毁中国电视企业多年来建立起来的电视产业基础。”

其实,何止电视,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都已经掀起了智能化的浪潮。可以说,在智能化的美丽新天地,“IT家电化,家电IT化”已成为业界认同的趋势。然而,另一种现象却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多数电视企业以多元化更具安全性撑腰,涉足手机、白电等领域。

专注空调领域的格力2011年实现835亿的营收,远超其他多元化家电产品企业。刘步尘说,“专业化与多元化,是天花板还是阳光大道?”他说,“企业担心专业化会碰到天花板,但一味强调专业化没有意义,但值得警醒的是,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分散,春兰空调曾经做到行业老大,但因多元化战略,已经排到十名开外。反观电视企业,海信、康佳、创维、TCL等电视巨头无一不涉足房地产,尽管海信地产做得不错,但对整个业绩贡献率又有多少?”

业内人士补充说,“TCL既做空调、冰箱、手机,也做电视,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视,TCL就是用电视机业务支撑了整个集团的利润。格力做空调是盈利的,海尔做冰箱、洗衣机是盈利的,但他在彩电、手机等领域并无建树。这说明什么?家电企业还是要往主业上集中。”

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新选择 第11篇

点评:当前,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正逐渐衰减,特别是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等要素的瓶颈约束越来越强,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从实践看,推动“机器换人”,无疑是传统制造业摆脱外部约束的重要路径之一。

“机器换人”对于破解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招工难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而从更深层次看,推动“机器换人”,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全面革新和再造,有利于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

不过,要在传统制造业企业推广“机器换人”并非易事。对企业而言,还面临着不少现实困难和压力。首先是,这些企业主们已经习惯于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来赚钱,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掏钱去进行“机器换人”,还存在较大疑问。其次,即便企业主们愿意进行自动化改造,而进口设备价格普遍较高,那么国产设备能否满足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的需要,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当然,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钱从哪里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经济增速换挡和制造业转型的压力下,传统制造业企业挣钱已经不如原来容易,一些企业受困于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因素,经营压力加大,资金相对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是否能拿出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进行“机器换人”,这也是一个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企业推进“机器换人”的积极性和热情,将之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解决好企业家缺乏创新动力的问题,帮助他们及时更新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更新战略思维,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集中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支持,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数控和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引进和发展各类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帮助企业解决好融资问题。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下一篇: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