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2024-07-29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精选9篇)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第1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解决阅读障碍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要从心理上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加强个别辅导。首先,消除学困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提高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再以督促检查的方式,反复抓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其转化;最后制定长远目标,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及自身能力,确立一个“跳一跳才能得到”的长远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就有了责任感、紧迫感、压力感和努力方向。教师还可以特意给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活动中扮演一些简单的角色等。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学生的恐惧或厌烦心理, 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我通过多种形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具体做法如下:⑴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学习风格、性格特征、学习兴趣、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学习困难、语言基础等方面的调查或摸底测试,全面了解其语言基础及言语风格,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⑵定期对学生的困惑问题或学习兴趣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的兴趣向积极方向转移;⑶运用好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讲趣事或就热点问题发表评论;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或者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学习者选择(Learner choice),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过活动创造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寓教于乐(游戏、竞赛、歌曲、影视、谚语等),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⑸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平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如:Interesting/A good idea/You’ve done a good job/I’mglad to hear that/That’s what I thought .../It’s really interesting toread what you wrote.I want to read more and I’m expecting you tomake progress.

二、注重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评价的改革放在了突出位置。以往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没有达到和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加剧了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形成性发展过程,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样化。例在英语阅读竞赛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加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讲价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三、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不良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形成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有的学生虽然语言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但阅读速度慢,效率低,原因之一是不良的阅读习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

1.选材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学生的词汇量有限 ,如果所选材料生词量大,句子结构复杂难懂,学生根本无法读下去,那么他们会认为英语太难而逐渐失去兴趣,若太易的材料则又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现在书店里出售的《书虫》系列阅读丛书,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这些书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改写的。从词汇到句子都浅显易懂,又不失原作的风格,语言很标准,的确是中学生阅读的佳作。但是学困生更适合新颖、趣味性强

又偏浅的阅读材料, 例如:21st Century;China Daily;Englih Sa-lon;English Digest等报纸、杂志 ,其中内容大多是关于国内外目

前发生的事情, 多读这类材料, 既能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又能让他们了解国内外的重要信息。

2.合理地设定阅读时间。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长度、难度、题材等设定阅读时间,一般不宜过长。阅读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者的阅读效率。在进行快速阅读时,既要考虑阅读速度,又要兼顾阅读理解率,应掌握这个标准,据此调节阅读速度。计时快速阅读有助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实现阅读目标,学生学会在阅读时不断提醒自己加快扫视文字的速度,强迫大脑以极高的效率接收、领悟文字传达的信息。如果学生短时间内实现不了所定的目标,就要加以鼓励和帮助,告诉他们只要坚持,自然会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3.抓住话题 ,调出内存。抓住“题眼 ”窥探全篇 ,探索追寻阅读轨迹。标题是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的“题眼”,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和浓缩, 好的提标能折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帮助读者预测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兴趣。因为标题与作品的主要内容密切联系, 教师可以借助标题提取主题,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

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 第2篇

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掌握语言不等于懂得交际.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交际是一门涉及多重因素的综合艺术,不仅涉及到语言、语言能力,还涉及到语言以外的诸如听、语言策略、语气、时空选择以及体态语等多种因素.最后,作者就外语专业本科生如何提高交际能力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作 者:赵堪培 Zhao Kanpei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1刊 名: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年,卷(期):26(3)分类号:H030关键词:语言 交际 艺术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第3篇

关键词:中日交流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差异

所谓的“交流”,就是把自己的感情和目的传达给别人的一种手段。在特定的场合我们通过交流来表达双方的意见、目的、感情等。交流分为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在世界各地,人们在交流时为了使谈话美好、顺利的完成,都有各自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谈话,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时间说什么话,什么时间开始说,说什么话题等,我们称之为交流形式。而每个国家的、地域的、民族的人都有其长期发展以来所特有的交流形式,而当我们与外人交往时又习惯以自己的交流形式来衡量、评价对方的话语,所以导致误会摩擦的产生。还有另外一种非语言交流,他不是用语言表达的,是社会公知的属性或行为,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交流方式,如上述语言交流存在差异的原因,非语言交流存在的差异更大更容易造成误会。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彼此的交流方式,才会消除不必要的误会,所以有必要谈一谈中日两国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

一、语言交流上的差异

语言交流是使用“词汇”“文字”或者视听障碍者使用手势进行沟通的。用手机发信息,在电脑上发送邮件,写信都属于语言交流。语言交流能够对方更快更准的理解内容。但是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中日两国在语言交流上存在着差异。

1、中国与日本寒暄语上的差异

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习惯反复确认一件事情,而中国人则是一次完结。在生活中问候语和寒暄语是最基本的谈话用语,虽无实质性的内容,但却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不可缺少的。以此为例向大家说明中日语言交流的差异。中国人被朋友热情款待后呢,中国人会致谢,谢过之后就不会再反复致谢了。相反如果是日本人被款待后会马上致谢,而且第二天见面时还会说“昨天的款待非常感谢,菜很好吃”等类似的寒暄语。

2、中国与日本理解语言上的差异

日本人习惯自我解读,中国人习惯主动提问。自我解读就是主动向对方说明自己的情况信息等,类似于自我介绍,而主动提问就是询问你的信息,例如中国人习惯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你家住在哪里啊?你今年多大了?对中国人来说是很正常的见面语。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则是在询问隐私,很难回答,使其困惑。

3、中国与日本玩笑语上的差异

日本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很认真,而中国人习惯互开玩笑增进感情。正所谓人在江湖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日本人在维系自己的社会关系时会用他想到的最好的话语赞美你。而中国人则不然,即使是欣赏喜欢时,多数情况下也会是默许默认,如果有太多的赞扬会被誉为拍马屁,会觉得你虚伪,说话不从心,中国人与熟悉亲切地人在一起时会互开玩笑,以促进彼此的感情。如:“哎呀,衣服又瘦了!”“智商是硬伤,你是治不好了!”“你离远看就两排牙在空中飘着,你也太黑了!”这类的话,中国人会笑着接受并回应,日本人如果听到这样的话语,肯定会觉得中国人没礼貌等等,这些交流方式都会带来误会误解,使人有口难辩。

4、中国与日本语言含蓄性上的差异

日本人讲话委婉含蓄,中国人讲话直来直往。日本人与人交往时会委婉含蓄说明事情,而不会直表达意思与思想。中国人则大相径庭,一向是直抒胸臆,如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在否定的情况下,日本人会慢慢的委婉的说:“今天有点···”一句话不说完来加以推辞,对方也不会问你的原因,自然地接受拒绝。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直接说:“不行啊,去不了啊!”然后在说明自己去不了的理由。

二、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身体移动、姿势、饰品服饰、发型、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非语言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据调查显示,非语言交流占所有沟通形式的65%,可表达个人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感觉。但是由于非语言交流没有更明确的语言表达,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1、体态语的差异。

简单讲就是肢体动作所表示出来的语言,含有特定的意思,手语就是体态语的一种,手语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洪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十根手指的不同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但在不同的区域,相同的手势却又有着不同的含义,(1)竖起大拇指,在中国表示好、厉害、很棒的意思,但在日本则表示父亲、上司、男人的意思。(2)竖起小拇指,在中国表示不好、差的、瞧不起的意思,但在日本则表示女朋友、情人的意思。(3)手挠后脖颈,在中国表示不明白不懂的意思,但在日本则表示羞愧。(4)在中国摇头表示不赞同,点头表示赞同。在日本鞠躬45度表示赞同,90度表示歉意。

2、副言语的差异。

就是有声音而没有固定语意的话语,本来没有明确的意义,但人们习惯用此类的声音代表广泛的含义,中日都有这个习惯,但相同的发音所表示的意义那就不同了,如果说话过程中停下思考问题时,中国人会发出“恩,呃”的声音,而日本人则用“あのう”或“ええと”来表示思考,另外日本人在谈话过程中一个人说,另一个人会一边点头一边发出“はい”的声音,来表示“我正在听您说话,请继续说”,这是谈话必不可少的用语,否则说话的一方就会疑问“你在听吗?”“我讲的事你不感兴趣我还是不要再讲了。”此处的“はい”没有赞成同意的意思,易产生误会摩擦,在中日交往的过程中就有此类事件的发生。中日公司合作谈判,中方发言过程中日方一直说“はい”,中方认为我方的要求意见日方全部接受遂签署合同,这时日方却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与要求,中方很气愤日方的人善变,刚刚谈妥的事情突然就改变了。这就是因为非语言交流差异引起的误会与误解。

3、客体语的差异。

客体语是人身上起到装饰作用的物品,例如服装、首饰等。服装的不同表达出的信息也就不同。在中国参加葬礼时要穿黑色衣服,或者深色系的衣服。所以在中国人的意识当中默认为穿深色衣服就是去参加葬礼之类的仪式,而穿鲜艳颜色的衣服呢是参加宴会。但是在日本参加朋友的结婚典礼和孩子的毕业典礼都要穿颜色深的正装。中国人很容易理解错。

4、环境语的差异。

环境语与客体语很相近,文中提到的环境语是人为创造的,在我们的生活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我们对数字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中国人最不喜欢数字中的4和7,因为其谐音与死和气相近,无论什么时候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两个数字,大家都喜欢6和8,因为他有着较好的寓意,六六大顺八八大发之类的话语,所以人们都喜欢这两个数字。日本人则最讨厌4和9,因为其日语发音同死和苦相同,甚至在医院里都不设定含有这两个数字的病房,而且日本的楼层也是没有四层和九层的,是直接跳过去的。由于寓意不好,因此在生活中都避免4和9的使用,日本人也喜欢8,因为“八”这个字形体好看,由上至下越来越宽,开口越来越大,寓意人生道路越来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盛,运气越来越好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与日本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与日本在各自的民族、文化背景、历史发展的变迁中,导致两个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成了交流方式上的差异进而导致彼此在交流交往上的摩擦和误解。 坦诚地接受这个事实我们要多学习知识,多读书来加强自身的文化和素养,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跨国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友好交流交往的目的,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水谷信子.話ことばの表現[M].东京:筑摩書房,198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渠培娥,「非言語行動にみられる中日両国の相違の一考察」、日语语言文化研究( 第二集)[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第4篇

1 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2008年1月—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语言功能障碍患者35例, 其中男19例, 女16例, 脑溢血19例, 脑梗死11例, 轻度老年痴呆2例, 气管插管3例。

2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重要改变及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用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称为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以身体语言 (非语言行为) 作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中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 所以, 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感染力。实际上, 在日常交流中, 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据统计, 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总效应中, 词语占7%, 音调占38%, 面部表情占55%[2].非语言信号所表达的信息往往是不确定的, 但却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性, 因为它更趋向于发自内心, 并难以掩饰。在医疗护理工作中, 对于语言障碍患者来说, 非语言沟通尤为重要, 它可跨越语言沟通障碍, 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收到患者发出的信息, 并采取措施让患者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的支持, 使其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 促进早日康复。

3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3.1 端庄的仪表和稳重的举止

人际交往中, 仪表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研究表明: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于他的外表。老年患者住院后, 大都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希望由资历深、技术高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 此时, 护士端庄的仪表、沉着稳重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疑虑。护士能在急、危、重患者面前用娴熟的操作技术表现出的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 无疑能取得患者的信赖、默契与配合。

3.2 面部表情运用的技巧

人的面部神态和表情是极为重要的非语言信息。护士的表情是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 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 护士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作用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微笑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 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因此, 护士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能把任何不愉快的表情流露到脸上, 而影响患者的情绪。

3.3 目光接触沟通技巧

眼睛素来被人们誉为“心灵的窗口”, 目光与其他体态信号相比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刻、更富有表现力的信号。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此外, 通过目光的接触, 护士还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表现。目光接触的水平也影响沟通的效果, 最理想的情况是护士坐在患者面前并保持眼睛和患者眼睛在同一水平, 还可以用自己特有的细腻和善解人意, 领悟患者眼神里所包含的服务需求, 主动加以满足。

3.4 身体语言运用的技巧

护士与患者沟通时, 要注意手势大方、得体, 不宜指手画脚、拉拉扯扯、手舞足蹈等, 应采取轻松自然的姿态。如护士风风火火、动作粗暴, 会给患者带来厌烦和恐惧心理, 沉着、冷静、娴熟的护理技术可给患者留下安全信任感, 也能使患者的情绪得以平静。

3.5 适时、适地的触摸

触摸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特殊形式, 包括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等。在专业范围内, 审慎地、有选择地使用触摸对沟通是有促进作用的。老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由于长期患病有口不能言, 故而常出现焦虑、沮丧等心理, 此时, 护士可握住老人的手, 适当地给老人拉拉被子, 理好蓬松的头发, 通过皮肤的接触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用无语的交流表现出对老人的理解和爱, 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亲切感。

3.6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在非语言沟通中, 空间距离可以显示人们相互间的各种不同关系。在医院, 我们要重视给患者提供合理的空间范围圈, 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个人空间的私人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人际交往中关于距离的应用划分为亲密距离 (<50 cm) 、个人距离 (50 cm~120 cm) 、社交距离 (1.2 m~4 m) 和公众距离 (>4 m) [3]。个人距离是护患交流最理想的距离, 在个人距离下, 护患双方都会感到适宜和舒服。同时,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尽量把病房布置成家庭模样, 使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觉, 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

4 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 老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日益增加。我们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如果能掌握并灵活运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可以增加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 使治疗护理得到落实, 患者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 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摘要:目的 观察非语言沟通在老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护士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准确收到患者发出的信息, 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身心需要, 促使这类患者身心健康。护士在与患者接触中, 把握每次与患者接触的时间, 随时随地与其沟通。结果 通过护患沟通, 使患者能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所需的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从而取得最佳疗效。结论 对老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能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 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防止护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老年,语言功能障碍,护理

参考文献

[1]曹力燕, 刘荣玉.非语言交流在外宾门诊急诊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7) :422-423.

[2]符蕴美.浅谈沟通技巧在处理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9, 39 (6) :166.

与老年人沟通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第5篇

2.微笑、握住患者的手、用胳膊搂住他的腰或者通过其他你知道的身体接触来表达你对他的喜爱之情。

3.直视着他。看看他的注意力是否在你这里。如果他的身体语言表面皿他的注意力不在你这里,过几分钟以后再试一次。

4.使用语言以外的其他信号。比如指、触摸、用手递东西给患者。示范一个动作或者用你的手来描述一个事物(例如牙刷)。有时候你帮他开始一项任务,他就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非语言因素,理解障碍

一、影响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几种非言语因索

(一) 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指的是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因, 从动机心理学分析, 一般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高中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过程中, 很多时候都是外在动机的影响, 缺乏内在动机。对英语学习兴趣下降, 一遇到困难就会心灰意冷。

(二) 阅读习惯

长期以来, 学生受到语法翻译机械性训练之后, 阅读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认识、语法分析以及字面解释等, 这样的阅读方式效率比较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不是从语意环境去阅读, 而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去阅读;不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去阅读, 而是逐句逐词去翻译。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必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智力要素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不管是进行词汇学习还是语法分析, 都建立在整篇文章和文体的理解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学生语感比较好, 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语言基础知识, 能够很轻松地阅读。但是有的学生却显得比较艰难。这是因为学生的智能发展存在缺陷。一般而言, 语言智能比较好的学生, 他们的阅读能力都比较强。因此, 教师不能使用统一标准去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最好选择分层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

二、消除阅读心理障碍

(一) 分层教学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 学生缺乏良好的心态去进行阅读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厌恶、焦虑以及恐惧等, 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正确判断, 影响阅读效果。所以, 心理障碍是学生在非语言障碍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对此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分层教学强调同质分组, 异质结合, 这是当前教学效果最明显的教学方式之一。该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标教学需求, 提倡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是交互式进行的, 是合作性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 相互借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 优等生帮助后进生。鼓励学生将自我独特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使得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教师努力创建课程学习共同体, 不断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另外, 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将学习成绩高低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推动学生更好、更快发展。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这个时候就有必要使用到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法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理, 保障教学质量。

(二) 情感鼓励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 心理压力一般都比较大。他们在课堂中会刻意去压抑自己, 在生活中会冒犯老师。这个时候教师不要去责备学生, 应该明确学生有这些表现的原因, 根据原因去帮助学生。给予学生鼓励, 可以是一个微笑, 可以是一个动作, 也可以是一句话。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 及时给学生带来情感鼓励。

(三) 评价恰当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应该将重点放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中, 教师应该摒弃以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评价, 而要从学生日常的英语学习表现中去评价。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加、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提高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 而不是简单地依据卷面成绩。

三、英语阅读技巧

(一) 注重英语句子之间的关联性

英语阅读中通常以复杂句子居多, 即一种情感或意见的表达, 会由多个句子构成。因此, 在对多个句子的分析时, 要找到相关技巧, 即找到合适关联词, 进行准确分析。例如, 在英语中, 通常表示因果的关联词有be-cause、the result is、therefore、so等等。

(二) 注意段落内部的结构和层次

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阅读, 需要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第一要明确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通常出现在篇幅的首尾两处, 且一般以直接观点阐发的方式表述,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寻找中心思想。第二, 围绕中心思想开展, 查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这些句子一般都存在于某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中。第三, 要注重细节。从宏观上把握的同时, 还需要注意细节的掌握。

结束语

阅读理解的学习,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还应该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解析方法。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同时, 贯穿文章的各个层面,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彭素飞.2009.英语课堂教学情感目标达成的有效策略——以2009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 , (11)

语言和非语言的对称教学 第7篇

面部神情的运用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 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玛洛比恩发明了一个规则:总交流量=7%的文字交流+38%的口头交流+55%的面部表情交流。人们通过自己五官和脸色的变化来进行信息的交流。

手势动作的运用

手势动作不仅丰富多变, 表现力极强, 而且直观性强, 令人印象深刻。2005年央视春晚荣获最受观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特别奖的《千手观音》中, 21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们用她们的肢体语言向全国亿万观众表达了诚挚的新年祝福。

身体姿势的运用

身体姿态语言是通过身体各种动态或静态的姿势传递交流信息的一种形式。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 皱眉表示不满, 点头表示同意, 挥手表示再见等等。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更使很多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要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非语言交际, 而肢体语言交际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 即使拥有最完美的语言技能, 但是如果肢体语言信息处理不当, 也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闹出笑话。下面是几则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案例

案例一:一个日本客人在机场问一个美国人是否可以提供行李车服务, 美国人想告诉他, 机场可以免费提供行李车服务。他用了一个表示“OK”的圆形手势作答。然而这个手势对日本人来说, 却是表示“钱”的意思。这样日本人就认定行李车服务收费昂贵。

案例二:一个中国妇女到一个美国夫妇家做客, 看到他们三岁的儿子非常可爱, 就忍不住摸摸、拍拍、亲亲那个孩子。那位西方的母亲看到了, 感到很别扭, 尽管她知道这些动作并无恶意, 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 所以她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其实她往往怀着复杂的感情站在一旁不说话, 感到窘迫。在西方文化中, 这种动作会被认为是无礼的, 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因此, 要真正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 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懂两种语言的人说话时也会用两种肢体语言。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纽约市著名的市长菲奥雷洛·拉瓜迪亚, 他能用英语、意大利语和意第绪语交流。播放他的录像时, 即使不放声音, 也不难从他的手势里看出他在用什么语言讲话。用汉语配音的外国电影有时平淡无味,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片中的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不够协调。

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 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译。或者也仅仅是在语言行为上进行跨文化的语言文化教学。比如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平等观念, 对各种文化都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持有一种正确科学的文化理念和态度, 摈弃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通过让学生对比本族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语言结构及文化, 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目的语语言文化的主要特征, 同时也加深对本族语言文化本质特征的深入了解, 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注重让学生学习和积累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 在外语学习者经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文化的客观知识后, 当他面临具体的跨文化交际情景时, 那些概括化、刻板化了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并不能保证他交际的成功。显然, 真实的跨文化情景要比这些刻板知识复杂微妙得多。因此, 我们需要把视线投向文化的另一属性, 即现实的、潜藏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这些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 一种用肢体语言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 为了让学生真正具备双重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应明了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关系, 注重对非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系统研究。一方面, 脱离非语言行为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 非语言行为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传达明确的信息。具体地说, 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可以发挥重复、补充、代替、否定、调节和强调等重要作用。另外, 非语言交际行为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外语教师应主动进入这一领域, 通过搜集资料、系统研究, 使自己具备对目的语和本族语非语言交际行为双重的理解能力, 为进行非语言行为的内容的教学做好准备。

2.遵循实用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导入非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外语教学中导入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及语言文化之外的两种文化的异同, 逐步了解和掌握英语的文化交际知识, 从而消除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交际障碍。因此, 教学中所导入的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 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相关,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依据循序渐进原则, 起初以介绍、实践日常生活中的非语言行为为主, 然后在学生逐步提高的基础上, 适当引入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理论上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3.充分发挥视听课和口语课的课堂效应。非语言交际行为多为跨语言符号系统, 表现在人与人直接的交际情景中, 因而非语言行为的传授应以视听和口语教学为重要媒介。电视、电影语境丰富多彩, 是观察和研究姿态、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十分有效的工具。在视听课上, 教师可精心挑选声像材料, 让学生仔细观察、揣摩与语言交际行为同步进行的人的表情举止、行为模式, 并进行讨论。口语教师应利用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行为教学方式, 结合语言场景的设置,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行为运用到实际交际之中。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设置非语言行为交际场景, 在实训过程中演练真实的肢体语言交际场景。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有语言交际、没有行为交际的单一课堂组织模式, 通过设置场景把语言交际教学和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本族语文化适当地比较, 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同时,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 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其行为系统, 另一方面又可以把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作为通向其他文化的桥梁。同时应积极建立含跨文化交际实训软件的实训室, 让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的把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结合起来, 完成对实际场景的模拟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实训, 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同时真正做到不同语言对话时也会用不同的肢体语言相协调。

在外语教学中, “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 外语教师要利用好现行的教材, 把“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共同融入语言教学”, 从而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进一步有助于外语学习者自觉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负迁移”导致的“语用负迁移”而产生的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2]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王宗炎.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研究, 1991 (2) 16.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第8篇

关键词:非语言因素,听力障碍,听力测试,教学策略

2009年, 浙江省恢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由此被边缘化了的听力再次成为教学热点。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将高中英语课程语言技能目标细化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并描述了六至九级的具体目标。由此可见, “听”和“说、读、写”一样, 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听”在交际功能中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有语言学家进行过研究, 发现“听、说、读、写”分别占语言交际活动总和的45%、30%、16%和9%。由此可见, “听”所占比例最大。从教学实践分析, 听力是教学的基础, 学生听力的欠缺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另外, 浙江省英语听力高考早于其他科目, 测试结果对高三教学计划和学生的情感心理都有重要影响。笔者就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和测试出发, 探讨不同因素引发的学生听力障碍及对策。

一、“听”的本质

“听”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输入, 它包括输入和理解, 是一个主动复杂的心理过程, 分为辨音、识义、会意、信息处理和适当反应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可归纳为对信息的感知、辨认和重构三个阶段, 从而受到两大类因素的制约: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语音语调及变化、词汇、语法、英音和美音的异同、近音干扰等。而非语言因素是指除语言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 如:文化差异、情感焦虑、技能和习惯、短时记忆等。

二、听力教学的现状

听力测试曾一度中断, 这使得听力教学边缘化。很多学校没有配备语音室, 即使有, 这些设备也是长期闲置。听力课长期被忽略, 很少有学校开设专门听力课。教材中的听力材料, 也是当成读和写的补充。如果时间不够充裕, 则听力材料是第一个被弃用的教材内容。相对于精彩纷呈、遍地开花的阅读课, 有关听力课型的公开课寥寥无几。从教学效果来看, 听力测试结果和学生语言能力也并不呈正相关。笔者对任教的重点中学普通班进行了一次数据统计。统计情况如表一、表二所示:

语言基础知识和听力测试结果正相关的比例仅为56.7%, 即相一致人数仅过半。而结果不一致 (负相关) 的为43.2%。由此可见, 基础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听力能力不一定强, 而基础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具备较强的听力。语言因素不是影响听力的唯一因素, 还存在造成听力障碍的非语言因素。

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

为了找寻引起听力障碍的非语言因素, 笔者在任教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如图一所示:

根据调查问卷及与学生的个别访谈, 笔者了解到影响听力理解的非语言因素大致有:情感焦虑、技能和习惯、文化差异、短时记忆和意志及其他原因 (如临考的身体状况、对陌生语音的不适应等) 。这些因素不是单一出现, 而是相互影响。

1.情感焦虑

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出现了焦虑紧张。这种状态一般出现于对话题环节中, 由听力材料本身引发。对话题型作为测试的开端, 题目只读一次, 让考生产生恐惧, 生怕听漏相关信息。此外, 考试本身引发焦虑情绪。双重焦虑在听力测试的开始重合, 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注意力不集中、害怕听不懂、因某个单词而不安, 失去信心。面对这样的焦虑, 很多学生几乎是束手无策, 无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缓解疏导这种负面情绪。

2.技能和习惯

缺少行之有效的听力技能也是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有些学生逐字逐句精听, 舍本逐末, 因某个单词而错过关键信息。有些学生单纯依靠记忆听, 忽视用笔记。还有学生不懂利用背景知识进行预测。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训练中的重复播放, 让学生产生了依赖二次播放的听力习惯, 也增强了其对播放一遍的方式的不适应。

3.文化差异

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致使其在听力过程中, 孤立地理解话语, 能听懂词句却无法理解意思, 或听懂了字面意思, 却不能准确地理解背后含义。如有听力材料里出现了“weather of California”和“weather of Seattle”。学生听懂了字面上的意思“加州天气”和“西雅图天气”, 但由于缺乏必要背景图示, 他们无法得知这两个词的“弦外之音”, 即“天气好”和“天气差”, 也就无法真正领会其含义和意图。

4.短时记忆和意志

听的过程中, 短时记忆起主导作用。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有限, 具有局限性。如果记忆对象是非母语语言, 短时记忆则更弱一些。部分学生试图记全所听全部内容, 致使短时记忆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 导致部分临时加工出的信息被迅速遗忘。于是学生听时有注意到正确的信息, 等到答题, 便已遗忘。面对困境, 学生的内心意志不够强大, 无法快速进行调整, 立马泄气。有甚者, 对之后的第二次测试, 既缺少信心和能力, 又没有毅力进行新一轮的持久训练, 无谓地浪费了两次考试之间的宝贵时间。

5.其他

通过个别访谈和问卷中的开放问题, 笔者了解到, 除上述提及的非语言因素外, 临考时的身体状态也是影响测试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 考试时的朗读人员的语音和训练的不一致, 也会造成障碍, 影响听力效果。

四、解决非语言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引发听力障碍的非语言因素, 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探索应对的教学策略。

1.听力材料选择的场景化、口语化、生活化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性”这一特有属性决定了语言和社会状况不可分割。“语言学家萨巫尔 (Sapir) 一语中的, 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李迎霞, 2007) 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 应尽可能提供真实性强的材料, 多为学习者提供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材料, 这一策略可以有效排除文化差异引起的听力障碍。

在实践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 对听力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如:走遍美国, VOA special English, Disney动画片等本土性材料都是“相当地道”的辅助材料, 没有经过改编, 能很真实地反映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和生活。如走遍美国的模块式, VOA的时效性, Disney动画片的语言简单, 充满童趣的声影结合是学外语的最佳选择。国内材料如CCTV10“希望英语”, 话题切入小, 贴近生活。再如《21st Century学生版》, 虽不是有声材料, 但可以作为拓宽背景图示和信息来源的渠道。

2.听力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北外刘润清教授认为“听力测试应既听即测, 不应该把听力测试搞成记忆测试, 更不应把听力测试变成阅读测试。听力测试的趋势应从客观题一统天下转向主观题大量增加。听力测试将从孤立测试语言技能转向几种技能混合测试, 而测试卷会更接近日常生活使用语言的情况。” (刘润青, 2004)

教师应将平常教学中单一的听觉刺激训练变更为听说结合、视听结合, 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演绎听力材料。题型可由单一的选择题变为多题型的操练。如听画线路、填空、归纳篇章大意, 或是根据材料自行编题, 可采用表格、判断正误、给标题等多种形式。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题型的连贯性, 可编统一主题的整体性试题。这一方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影音世界中稳步提高听力水平, 又可避免传统做题式训练的乏味枯燥。

3.自上而下的听力策略的培养

心理语言学把听力理解过程分为三种模式即“自下而上”模式 (bottom-up) 、“自上而下”模式 (top-down) 及“互动”模式 (interactive) 。“自下而上”模式是学生较多采用的模式, 容易造成学生逐字逐句地听, 忽视对整体篇章的把握。“自上而下”模式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整体预期” (Morley, 1991) 及其他的背景知识对接收到的信息 (词语、句子等) 进行分析处理。在听力过程中, “自下而上”模式会制约“自上而下”模式。要突破这种模式的制约,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上而下”听力策略。

教师可培养学生听大意、推理、预测、听要点的技能, 重视泛听教学。泛听主要是强调对篇章大意, 作者意图的理解, 它可以提高学生记忆力, 特别是短时记忆, 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根据学生水平, 教师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语言材料, 通过让学生理解主旨大意和问题回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帮助学生对信息作出及时迅速的反应。

4.学习环境的营造及情感的熏陶

情感焦虑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及学习积极性, 并不断制造障碍, 对学习者听力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若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 具有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积极的心态, 则能促使他们顺利地获得“声音信息”, 收到理想效果。

个别访谈发现, 几乎所有学生都面临过听力考试时的紧张情绪。因此注重平常对学生的情绪调节, 帮助他们消除情感焦虑, 显得尤为重要。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应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听力理解, 而不是让学生把听力和紧张联系起来。其次, 教师应多让学生体验成功, 积极给予正面反馈, 培养学生自信心。此外,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平常要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听力材料, 让学生早点接触高难度材料, 有准备地面对考试难度的不确定性。

5.其他

除上四个基本的教学策略之外, 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尽可能地预设可能引发学生听力障碍的非语言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在考前几天, 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身体状态的稳定性。在听力训练时, 有意识地选择不同朗读者的材料, 让学生多适应不同的发音方式, 避免临考时出现不适应状态。

五、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语言性与非语言性障碍 第9篇

虽然说口语交际的形式多样, 途径也各不相同, 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交际的需要。当今世界, 各国母语教育都非常重视基础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在高等教育阶段, 第二语言的学习也同样重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写作甚至是思维能力的基础。但观察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 在口语交际时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生人面前羞于开口, 一旦遇到不是很熟悉的人, 说起话来让人觉得特别不自信, 明明很简单的表达也会弄错。还有一些学生在表达时吐字不清, 语速过快或者过慢, 说话条理不清晰, 前言不搭后语, 极为影响表达效果。二是有些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出来的话往往不够得体。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人们在口语交际时常常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误会。

以上现象, 不一而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 个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非语言因素是影响口语交际的主要原因。

2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交际的非语言因素

2.1 个人情感因素

个人情感因素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语交际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态度等都属于情感因素。

通过和一个人的口语交际, 我们往往就能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由此可见, 性格对于人的口语交际影响是很大的。性格外向, 开朗活泼的人喜欢多说话, 愿意交际, 也不怕犯错误, 大胆地表达自我, 这有利于在交际中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交际环境, 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交际能;性格内向的人不善言谈, 特别是在使用自己不熟悉的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 会自然产生焦虑的情绪, 觉得自己发音不准, 语法不正确, 在组织语言时无法正确的表达内心想法, 说话磕磕绊绊, 表达也多以短句子为主, 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提高。

2.2 社会文化因素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二者不可分割。同时, 语言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制约。要真正理解一种文化, 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掌握一种语言, 也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1]这一点在口语交际, 特别是跨文化交际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才能准确解析对方的信息, 保证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2.2.1 见面礼节

这是在口语交际中最常见到的交际场景。“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礼仪方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2]在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 中国人常用“你好”来进行问候, 这样的问候显得比较正式。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更喜欢根据当时的情景, 问一些看起来有些明知故问的问题, 以此进行问候。如:“吃了么?”“出门去?”“身体怎么样?”这些问题的提出并不是真的关心这些问题, 也并不期待得到对方的准确回答, 而仅仅是一种客套, 目的也仅仅是打个招呼。而西方人在问候时是不愿意提及这些问题的, 认为这些问题是涉及个人隐私的, 一旦被问到会觉得受到了冒犯, 引起不快, 回答极有可能是“It&apos;s none of you business (你管得着么?) ”。

2.2.2 谦敬之辞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与西方的个人至上,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深深影响着中西方人对于谦敬之辞的不同理解。”[3]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 对己谦逊, 尊敬他人是中国人交际时所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对于年长的人以及不太熟悉的人一般都会使用, 如,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说“幸会”, 别人的认识和看法称“高见”。与之相对应, 中国人对自己往往会使用谦辞, 以表示自己谦逊恭谨的态度, 如, 称呼自己为“敝人”, 称自己的住所为“寒舍”。适当的运用谦辞与敬语, 不仅会使人显得有风度, 有修养, 同时还可以使初次见面并不熟悉的人更加愿意亲近。然而, 西方人却很难理解这样的现象。在西方的人际交往中, 亲密的家人之间, 职场同事之间, 无论事情大小, 甚至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也会习惯性地用“Thank you”。其实这只是一种礼貌, 并没有包含多少感谢之情, 而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回答时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It&apos;s my duty) 。这种回答会让交际陷入尴尬, 因为西方人认为这句话另有含义:我本不想做, 但由于这是我的责任, 所以不得不做。

3 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交际水平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面的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 除了语言因素外, 个人情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非语言因素也会影响口语交际, 我们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应做到以下几点, 以此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语交际水平。

1) 针对个人情感的不同, 我们必须因利势导, 对症下药, 结合个体差异, 采取不同的办法, 加以正确的疏导。首先, 要勇于实践, 善于表达。言为心声,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主动、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勇于表达, 善于表达。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要正视不足, 正视错误, 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人熟悉体育活动, 说起体育比赛、体育明星可以滔滔不绝;有的人可能熟悉网络知识, 网络小说、网络语言、网络现象对他来说耳熟能详, 说起来会是不绝于耳。还有一些生活情境和生活现象离自身很近, 会让人觉得这样的话题有话可说, 所以, 表达起来也可能是驾轻就熟, 更加会善于表达。

2)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 首先要认识到,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 而且这种差异对于语言的影响是深远而又不易改变的, 因此, 我们要学习第二语言、进行第二语言口语交际, 就一定要做到:尊重外国文化, 正视文化差异, 在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差距的基础上, 求同存异, 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 积极尝试理解不同的文化, 并在理解的同时努力适应不同文化, 达到“入乡随俗”。同时要善于学习, 不断丰富拓展自己的文化知识, 特别是国外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进一步了解其文化所对应的语言禁忌和价值取向, 真正做到语言与文化的相融相通, 从而使口语交际更加富内含性、知识性。

4 结语

沟通无界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 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第二语言学习的作用更加彰显, 口语交际对于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 我们必须强化学习, 努力实践, 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求实的精神, 在口语交际实践中, 不断锤炼自我, 使自己不断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02.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39.

[3]王得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56.

[4]Jones.thinking classification and teaching[M].Chinese edition.1990:99-106.

上一篇:反向假冒下一篇:韩国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