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症结与出路

2024-08-11

中国的症结与出路(精选4篇)

中国的症结与出路 第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路径

30 多年的改革发展让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创新驱动力弱、发展模式粗放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未来发展我们必然面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挑战。 而提高创新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时代的重任[1]。 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一员,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并促进地方提高创新能力。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应用能力。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往往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 办学基础薄弱,在人才培养中面临诸多困境,培养机制、路径都有待改进和提高。

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症结

( 一) 创新环境缺失

创新需要突破性的思维和创造力,需要肥沃的创新土壤,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环境。 只有在鼓励探索、支持兴趣、重视实践的土壤中,创新之禾苗才能茁壮成长。 然而,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们从小就被灌输了“ 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会有好前程”的观念。 笔者曾在就职学校进行过针对在校大学生学习与择业的随机调查,结果是77%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到好工作。 于是,很多学生为了前途而读书,根本没有探索性学习的意愿,只是机械地记忆和应试,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乃至创造力完全被扼杀。

( 二) 受功利主义影响

转型期商业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的渗入严重冲击着传统价值观,求名争利、物质崇拜、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果是社会资本集中流向了科技含量低但资源稀缺的行业,而人才资源则倾向于朝着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流动。 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作为理想的就业地。 显然,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大学生也是一心谋求实际利益,无意也无暇进行创新实践。

( 三) 创新实践形同虚设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 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带有明显的封闭性,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地方高校亦难幸免。 随着扩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而学科、专业之间界限鲜明,难以资源共享;现有师资主要来源于“ 985”、“ 211”名校,其所受教育基本是指向研究型方向,缺乏实践经验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此外,多数高校与地方联系很少,致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鲜有机会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被冠以创新实践之名的暑期社会实践往往也是走过场,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甚至没有关联,无法进行实践训练。

( 四) 教师评价体系凸现利益导向

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绩效为对象的评价活动[2],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也仿效“ 985”、“ 211”高校,关注的是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呈现“ 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3]。 这就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成果的取得上,教学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教学效果完全被忽视。 同时,学术浮躁、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频生,重复性研究、无新意的成果屡见不鲜,创新性思维、创造性研究更加鲜见,对人才培养构成了负面影响。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源

( 一) 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束缚

传统文化有许多精髓值得借鉴与继承,但也有不利于新事物产生的负面因素,影响创新思维的形成。 首先,创新需要独立的思考,而传统文化中的“ 大一统”思想强调的是统一、集体意识,个体意识必须从属于集体意识,于是从众心理甚嚣尘上,严重降低了人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其次,创新需要突破原有的框架,打破旧的规则,而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特点十分鲜明,容易导致人们缺乏质疑与批判的精神, 形成对原有框架和规则的依赖。最后,创新需要探索和求实的精神,要敢于冒险和牺牲,而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却让人害怕失败,不敢冒险,不善竞争,形成了知足常乐的心态,抱着这样的心态恐怕难有真正的创新。

( 二)“ 知识中心”教育模式的制约

自古以来, 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吸收知识为中心,注重继承和记忆,重复性思维日渐强化,创造性思维逐渐弱化,形成了“ 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重严格纪律、轻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 在此模式影响下, 高校逐步走向了模式化培养的路径,统一授课、统一考试、统一实验、统一社会实践,培养的人才可谓千校相同,万人一面,普遍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在地方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仍占据主流,多数课堂只注重传授教学内容,采取的仍然是“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缺少启发和实践,学生往往是暂时记住了一大堆符号,但却没有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受到制约。

( 三)“ 功利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产品日渐丰富。 与此同时,追求财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氛围愈演愈烈,人们的一切行为均以功利主义为评价标准,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有没有取得经济效益,甚至在衡量一项政策时也以有无经济效益为标准。 这样的氛围让高校亦难独善其身,生存竞争迫使高校走向功利化,人才培养的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均以市场热门需要为出发点,但却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结果是众多学校在专业设置、办学定位上趋同化,一些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缺少相关的师资和硬件,导致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与专业教学要求严重不匹配,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三、推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激发创造潜能,最终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成功。 为此,全社会及地方高校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 一) 培育利于创新的文化土壤

文化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的实现,需要培育适宜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土壤。 具体而言,就是要有一个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不仅要包容特立独行的超越常规的思维和行为,对有独立见解、不会轻易附和的人给予宽容与尊重,而且要包容失败,要对失败者给予理解与尊重。 这样,人们才敢于打破常规,提出并坚持与众不同的见解;才敢于探索事物的本源,尝试发现新现象、开拓新视野,个人的才能、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 二) 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创新思维的能力形成于教育。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使其育人职能实至名归。 首先,要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体会成长的自由和乐趣,顺应自我,追逐梦想;其次,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打破考试崇拜观念, 构建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以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为目标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追根寻源,放飞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 三) 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

时下,很多地方高校在办学中盲目追求“ 综合性”、“ 全科式”规模扩张,办学特点不突出,培养的人才缺乏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是必然的选择。 为此,地方高校首先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通过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及自身实际, 理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转型的对象与目标,从而落实办学定位,培养个性鲜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并以此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 四) 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理论和实践能否密切结合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最终会影响其创造力。 地方高校要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加强实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恰好为此提供了平台。 所谓产学研合作教育,指的是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政府、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合作,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人才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把产与研融入教学环节的一种教育模式[4]。 这种模式搭建了学生实践训练的平台,通过应用型的科研及实践训练,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前盛行的重研轻教的教师评价体系束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建立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淡化功利思想,积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过程。 同时,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5],这就要求高校应结合办学定位构建学生评价体系, 从知识、能力、 品格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并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娉婷.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9).

[2]谷成.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J].高教论坛,2010,(3).

[3]杜丽丽,方平.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定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

[4]蒋渊,陈光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

中国的症结与出路 第2篇

长芦中心小学张长林

据统计全国现有1.3亿少先队员,其中约有9千万生活在农村。全队现有少先队大队40多万个,其中农村少先队大队有30多万个。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总数约370万,其中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占80%。这些数据表明,少先队的主体在农村,农村少先队在全队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少先队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少先队工作的整体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更需要农村少先队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纵观当前农村少先队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所存在的问题与愿望是存有差距的。因此,结合本校实际作以下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症结

组织健全,但职能不明。社会主义学校发展至今,少先队工作在蓬勃发展。然而,反观农村学校,虽然在组织层面上,各大、中、小队辅导员,各大、中、小队长都一应俱全,甚至也聘请了相应的校外辅导员,可是,相当一部分的中队辅导员、中队长,都是由班主任、班长兼职,他们或许因管理班级教学、学习的事务繁忙,以至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少先队工作;或许因职能不清、不明,导致许多工作无法真正开展。在这种情形下,校外辅导员就只能徒有其名了。

活动落实,但目的缺失。实事求是的说,现在的许多农村学校,也曾多次在少先队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这是辅导员们辛勤努力的结果。那一张张饱蘸着心血与汗水的荣誉证书,闪耀着辅导员和队员们的智慧、精神之光。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内容,开辟了一个个的活动阵地,导编了一幕幕的精彩故事,成就了一次次的辉煌战果。说实话,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而应付性地开展活动取得的,然而,像这样的,纯粹把“达标”看成是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育形式,即使每一位队员都亲身经历了,他们又会有多深的体验呢?体验不深,道德怎么内化?这种只顾形式,不求内涵的做秀活动不会给队员的成长带来任何的益处。

流于传统,创新不够。传统的少先队工作,往往遵循自上而下的树形图式开展,下级对上级下达的指令言听计从,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如:大队部提出要加强队员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队辅导员就集中精力抓行为规范的落实,不顾

队员的思想情绪,把它当成“铁的纪律”,一概要求严格做到,不准有丝毫违规表现,其结果往往只是辅导员的一相情愿。区、市少先队要组织一些创新活动比赛,每个中队就立马布置队员进行创新方案的设计,先独立思考,写出方案,再由辅导员引导创新,完成设计。这样的创新,乍一看,或许也似花般的娇艳迷人,但顶多也是摘自名家名树,要不就是塑料拼装而成,不可能有生存的价值。因为,它根本没有供给养料的土壤,也没有维持呼吸的空间。可见,培植创新的土壤,孕育创新的空间,却是多么的重要。

囿于学校,拓展较难。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大多局限在校内,围绕大、中、小队主题活动开展。条件稍好的学校,在校内开辟一个劳动实践基地,或者在校内、班内设置几个服务岗位,让队员们接受锻炼,以增强服务意识。难得有了“红领巾一条街”、“红领巾假日小队”,却很少见到红领巾的影子。主题活动也好,岗位锻炼也罢,都是少数几个优秀队员在支撑场面,绝大部分队员在旁观,在听之任之,主体性、主动性、参与热情、角色体验大打折扣。其实,农村学校有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而我们的辅导员却没能向校外拓展,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没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找准切入点,赋予农村少先队活动现代感和生命力。

素质不高,制约发展。我们的辅导员大多数往往是身兼多任,常常被繁重的班务、课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平时参加辅导员培训、学习的机会也很少,其中有相当部分的辅导员几乎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学习,对少先队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理论知识,工作方法、技能技巧也跟不上需要,因此对队工作缺乏热情与信心,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故感工作较棘手,常有干一阵算一阵,仅仅一满足应付面上任务的想法,至于创新队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水平等也都无暇去考虑了。

二、让少先队工作真正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责任驱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生命个体自由健康地发展。教育是一种责任,少先队工作只有遵循队员身心成长的规律,尊重生命个体自由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担负起这一责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一把手要重视少先队工作,不仅要将工作责任到人,更重要的是应让每一位辅导员明确职责,以崇高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

中去,让每一位队员带着责任心投身于活动。有责任心,才会积极参与;有责任心,才会自主体验;有责任心,才会敢于创新;有责任心,才会亲历实践。强烈的责任感,会迸发出努力进取的工作热情,会激荡出宽广无私的爱,爱与责任同在,工作随活动展开,生命因体验而精彩。

信念支撑。少先队组织,可以说是学生入学以后的一种信仰。参加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经受磨练,从而坚定学生的人生信念,是少先队组织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适应环境的能力,处理问题的方法,看待事物的价值取向等,都会在耳濡目染的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升华。因此,少先队活动必须贴近队员的生活,贴近队员的思想实际,以不断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他们对组织的信任度,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让美好的信念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让少先队活动成为他们今后创新创业的实习地、演练场。红领巾是一种事业,事业离不开信念的支撑。一个人对信仰的追求,全凭信念的不断提升、不断坚定。雏鹰争章、“五爱”教育、规范训练都应在认知的基础上,以增强信念为重点,用信念促其成习惯,信念影响着他的人格,信念决定着他的道德品质。

情感催化。每一生命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对于同样的实践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如何让每一个体的生命历练享受到成长的快乐,这是少先队工作的永恒课题。以情感人,用心灵呼唤心灵。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无法说教,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没有心灵感应,“点”也是白点。我们不能把少先队工作当作一种应付,把少先队活动看作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附加,而是要以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创新,去开拓。活动前,辅导员要留心观察队员的思想情绪,选择安排接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育内容;活动时,要让每一位队员充分展示个性,交流中沟通、合作中分享,即时捕捉情感信息,及时引导;活动后,要求队员将感受到的兴奋喜悦,表现出的精神面貌,转化为积极亢奋的学习情趣,促使心灵的自由自在。这样的情感投入,心灵碰撞,定然催生出积极向上的生命存在。生命需要情感呵护,情感需要生命维系,少先队活动一旦以真情关注生命的需要,红领巾事业将会兴旺昌盛,学校发展定会前途光明。

身体力行。新课程标准中出现较多的词是:经历、感受、体验、欣赏。。。,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少先队工作也不例外。我们必须把握育

人方向,拓宽活动领域,创新工作思路,落实组织措施。让队员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去亲历社会的人情世故,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去体验人生的成功失败,去欣赏自然的和谐伟大。辅导员要保持一颗童心,和队员们一起欢呼、一起歌唱。生命的成长是一个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参与、实践、创造是生命主体主动成长的根本表现。唯有主动参与,自主实践,才有创新创造的可能性,唯有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生命存在,才能促进学校、社会的发展,才会与世界和谐共生。

提高素质。学校领导应积极创设条件,尽力解决辅导员面临的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及荣誉待遇的问题,稳定辅导员队伍,适当减轻课务负担,珍惜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努力创设条件,重视对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培训、提高。同时,还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工作奖励制度,来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新形势下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方向。

雏鹰争章与学科相结合。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可以把少先队活动作为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来开展,还可以结合语文课堂,让每位队员都得到朗读技巧与方法的训练,在课堂上展示后,通过合作评价,提高能力自信。鼓励他们到课外去寻找自己喜欢也较适合朗读表现的篇章,反复操练后,可以在小队里交流,也可以到中队甚至大队的舞台上去展示,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因为有了价值的实现而绽放得更灿烂、更美丽。

教育活动与社区相融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少先队活动可以此为契机,向社区拓展,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举办一些生动活泼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诸如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调查社区环境,撰写研究报告;慰问敬老院、宣传诚信等中华美德教育等。充分开掘校外辅导员的智慧和潜能,让队员们融合到社区这个大舞台,触摸社会大熔炉的脉搏,体验生活真情境的乐趣。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出路 第3篇

关键词:三农;价格剪刀差;惠农政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01-03

十七大报告的主体目标是“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途径,以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并要求在2020年完成这一宏伟任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里程碑,是惠及十三亿人们的福祉,不论对它怎样评价都不为过。不过在不到十三年的时间内完成这一目标,可谓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状况有所改善,但“三农”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三农”问题为什么这样难解决,除了历史原因之外,还有现实的原因。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中国原来的社会主义模式是照搬苏联的,我国的“三农”问题就是这一模式造成的。我们对待农民所采用的理论、体制、制度、政策,是在原有城乡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三农”问题。在理论上,确立两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二者就不平等,这是城乡差距扩大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体制上,依据两种所有制理论建立起来的两种所有制体制,在社会资源占有、使用以及收入分配上,城乡是不平等的,农民除了占有集体土地外就一无所有,使资源分配体制化。在制度上,计划配置资源、财政收入及分配、社保、医疗、教育等等都是向城市倾斜,使二元结构制度化。在政策上,农民是二等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户籍、社会地位等等方面都与城市有差别,享受不到同等公民待遇。

在两种所有制理论的指导下,对“三农”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具体差距表现在:

1.经济上的差距

出现四个剪刀差,即价格“剪刀差”、农民工工资“剪刀差”、征地价“剪刀差”、教育、卫生“剪刀差”。价格“剪刀差”。从1950—1994年,在45年间,国家从农民净拿走(减去国家支农投入)20100亿元。民工工资“剪刀差”。据全国政协代表计算,一个民工一年给城市创造的价值大约在24 000元,而工资充其量在8 000元,一年贡献为16 000元。他们把青春和血汗留给城市,年老回农村,一无医疗,二无养老,仍是一个二等公民。地价“剪刀差”。从1979—1997年,在18年间,国家从农民拿走了2.7亿亩土地,其差价近10万亿元,而把4 000万农民留给农村,他们耕田无地,做工无岗,经商无资本,养老无保障,成为“四无”农民。教育、卫生“剪刀差”。教育、卫生的优势资源均在城市,城乡存在着重大差距。高考录取分数,城市大大低于农村,而培养一个大学生占家庭收入比重,农村大大高于城市。城市大学教育几乎普及,农村大学生是凤毛麟角。农村的卫生、医疗条件大大落后于城市。

2.知识上的差距

在信息时代我国城乡知识差距可能比旧社会还大,在城市电脑几乎普及,小学生都能上电脑。在农村只有少数地区、少数人能用电脑。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城乡知识差距可能比经济上的基尼系数还大,这是农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3.政治上的差距

在全国所有群众团体中,唯独农民没有自己的农会组织。在选举人大代表上,农村所占比例也大大低于城市。

由于这些差距的存在,城市发展了,富起来,现代化了,而相比之下,农村却贫穷又愚昧。“三农”问题在我国,从理论到体制,从体制到制度,从制度到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原有的城乡差别雪上加霜,究其原因,两种所有制理论是“三农”问题的症结。

二、应从惠农到还债

在对待“三农”问题上,政府采取了一些重大惠农政策,可谓是空前的,农民都感谢共产党。但这种感谢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必须在观念上有一个转变,应从惠农、恩赐农民,转变到還债上。根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今年7月9日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文章称,“仅仅以上工农产品剪刀差、土地、工资差和未上社保等几项,农民建国后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积累,最保守估计也高达30万亿!”

根据农业部农研中心的材料,披露了目前国家支农的情况。

一是支农的力度不够。从1966年到2006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从774亿元增加到3 397亿元,增加了3.4倍。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从3 661亿元增加到20 450亿元,增长到了4.6倍。支农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从21.1%,下降到16.6%。支农投入慢于中央财政增加幅度。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中央财政支农支出,2002年为120亿元,2005年为148亿元,占当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1.2%降低为0.9%。令人奇怪的是近三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徘徊下降的,2003年为527亿元,2004年为542亿元,2005年为513亿元。即便在增大的财政投入中,有些不是直接用于“三农”,如大江大河治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对于国有企业农产品政策性价格补贴以及造林支出等等,这些费用都不是直接用在农民身上。将这些扣除,真正用于“三农”的大体上在1 500亿元左右。

二是多取少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对国家的贡献仍大于国家的投入。第一项贡献是农民交纳的税费。虽然国家减免了农民的四税和三提五统,但农民和其他公民一样要交纳各种税费,据有关权威人士测算,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负担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车辆购置税、生活消费中的增值税、营业税、存款利息税等,2003年大体为4 788亿元。第二项贡献是土地差价。仅2005年国家从土地差价中拿走了2 655亿元,而同期全国支农支出和农业支出分别为1 644.9亿元和867.3亿元,国家拿走的都超过支农支出和农业支出。第三项贡献是农民工。凭借样本调查和宏观数据,进行一些粗略估算,2005年农民工提供的国家财政收入为3 300亿元,占国家总财政收入的10%左右。这一估算与北京市调查结果相接近,在其地方财政收入中至少占1/5(见2006年2月1日《工人日报》)。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农民每项贡献都大于国家的支出。

三是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近日说:“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去年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 172.5元。”虽然从2004年、2005年、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都超过6%,是1985年以来首次。但据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预测,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突破3.3∶1。以上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论相对数还是绝对数,近几年仍在继续扩大。

从以上数字来看,任何一项国家的收入都超过了国家的支出,多取少与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并且差距还在扩大,这应是不争的实事。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起对农民还债的思想,才会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应从输血到造血

目前国家对支农的投入基本上是属于输血,有的属于撒胡椒面,如粮补,是平均分配。这种支援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三农”问题。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有两条:一是破除造成“三农”问题的体系,二是扶持农民的造血功能。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村,首先打破了两种所有制的体系,冲破城乡分离、工农的割据,就地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就地实现了农村向城镇的转化,就地实现了农民向居民的转化,大大缩小了城乡差别。但这只限于少数农村,绝大多数农村还做不到。所以国家除了向农村输血之外,应把重点放在扶持农村的造血功能上。目前农村造血最缺乏的资源有两种:一是资金,一是知识。这两种资源我国目前并不缺乏。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4 000亿美元,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大量资金和知识闲置,这是一种巨大浪费,应派上用场。

1.在资金上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实力雄厚,综合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过量外汇储备也有副作用。一是资源浪费。因为货币只有在流通中使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巴尔扎克在《高老頭》一书中,讽刺主人公把钱埋入地下,是土地主,守财奴。我们看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二是大量外汇储备在国外我们也是吃亏的。我国外汇储备大多采取美元形式,一旦美元贬值,会给我国造成巨额损失。我们用外汇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再用这些钱向中国投资,两方获利大不相同。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讲:“两者资产收益差异大体在2-3倍。”三是大量外汇储备,使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施加压力,以各种借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我外贸出口,压制我国人民币升值。目前我国政府已注意到这些问题,逐步使外汇减持。在减持中,能否拿出一定数额来用于农村,一方面把减持的外汇派上用场,另一方面也向农民还债,作为造血功能的基金,促进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2.在知识上

目前应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充实农村知识,还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农村是他们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就可以使大学扩招。目前大学停止扩招是我国一个重大损失。我国现在万人大学生拥有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印度比也有很大差距,大学不扩招就不能提高我国公民的大学教育程度,城乡知识差距就很难缩小。

将资金和知识相结合,就能形成巨大能量。各村应因地制宜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创建造血功能,这是落实科学发展的举措,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应大力领导和扶持。为了推动这一工作有成效的进行,应当在现有体制外,在各地政府支持下,组织社会机构来执行,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可效仿世界银行贷款或联合国扶贫基金的办法,政府不要介入。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与出路 第4篇

众所周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度细化, 食品科技已逐渐融入到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 在保证食品产量、丰富食品种类、优化食品品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然而, 由于市场机制的先天缺陷和监管机制的后天不足, 食品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新时期, 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食品安全防控形势严峻, 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对我国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食品安全既是“产”出来的, 更是“管”出来的,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 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本文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速换挡的双重背景下, 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研究对象, 结合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症结进行剖析, 并在充分考虑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征的前提下, 探讨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 对我国食品实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安全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症结

毫无疑义,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变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的领域多、部门广、范围宽, 因此从单一的监管主体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本文将从食品行业监管者、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市场主体三个方面论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 职能部门“重审批, 轻监管”, 监管方式存在漏洞

不可否认,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机制设计尚不完善, 在监管衔接、监管实效、监管方式上存在较大漏洞,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食品行业的“分段式”审批, 导致食品安全预防性监管失范。我国食品监管的突出特点就是“分段式”审批, 即将食品生产审批监管全分散到农业、质检、工商等部门。此类监管有两种缺陷:一方面, 食品行业环节多, 隐性产业链长, 分段审批一旦不能实现无缝对接, 极容易形成监管漏洞;另一方面, 监管权力的分段直接造成监管的力度和权威不足, 还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 最终造成监管真空化。其次, 食品行业的“运动式”监管, 导致食品安全持续性监管缺位。众所周知, 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或者黑作坊、黑工厂被媒体调查披露, 监管当局为稳定市场, 往往会采取行政化色彩极强的“运动式”、“整风型”监管, 这种监管一般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监管缺乏可持续性, 不能对违法市场主体形成有效威慑, 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监管者和市场主体的重复性博弈, 食品安全监管治标不治本。再者, 食品行业的“交叉式”执法, 导致食品安全层次性监管低效。“交叉式”执法是由“分段式”监管衍生而来, 农林部门、工商消防、卫生防疫、质量安全等各部门都有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权力, 相互之间的事权划分不明确, 进而造成两个恶果: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各部门都认为其他部门已经监管, 然后放松监管尺度, 从而造成监管真空;由于存在部门利益博弈, 各部门都倾向于监管“有利可图”的环节, 最终造成“有利有人管, 无利无人问”的现状。

(二) 食品行业“环节多, 标准乱”, 监管目标存在矛盾

长期以来,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缺失、交叉、滞后, 加之食品行业的生产环节小、多、杂, 这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带来难度和阻力。第一, 食品安全标准缺失, 监管者的监管目标、范围不全面。由于历史、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的检测项目和标准缺失严重, 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检测指标没有被纳入到检测范围, “三聚氰胺事件”就是食品检测标准存在漏洞的直接表现, 在缺乏科学、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情况下, 无论监管者如何优化监管手段都将无济于事。第二, 食品安全标准交叉, 监管者的监管力量、重点分散化。由于监管权力的分段, 造成中国食品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也五花八门, 各标准交叉重复, 给跨区域、跨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一定难度, 且过多的重复式的食品安全标准损害了标准的权威性, 最后导致各法规的可操作性小, 各地区、各部门出现监管矛盾。第三, 食品安全标准滞后, 监管者的监管时效性不足。尽管我国的食品标准越来越多的借鉴国际食品法典 (CAC) 标准, 但整体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非常滞后, 随着食品科技的日新月异, 食品安全标准严重滞后,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而降低了对食品安全标准监测的重视程度。

(三) 市场主体“数量多, 阻力大”, 监管对象存在交叉

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技术条件差是我国食品行业市场主体的主要特点, 且监管对象存在交叉, 这给监管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首先, 食品行业生产主体数量多、分布广, 监管力量出现不足。食品行业的环节多、领域广、范围宽, 且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跨地区、跨行业趋势日渐明显, 这个有限的监管力量造成极大的监管压力, 且现有监管力量缺乏一支技术能力过硬、法律水平较高、管理素质出色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进一步弱化了食品监管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其次, 食品行业生产主体规模小、技术条件差, 监管执行存在阻力。我国很多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小, 以小手工作坊为主, 多缺乏食品安全监控、检验、测试的能力, 且法律观念淡薄, 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自律性差。如农产品加工生产, 一旦在农产品在生产源头就已被农药、化肥、地区环境污染的话, 在食品生产链下游的监管和检测将出现无效的情况。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探讨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 结合我国的国情、省情、农情, 充分考虑我国监管的行政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 从食品安全监管方式、食品安全生产标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普及三个方面提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 设立集中统一的权威监管部门, 强化监管制度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从国际食品安全监管经验来看, 设立跨区域、跨行业的权威性监管部门是实现有序、高效、快捷监管的根本保障, 我国长期的分段式监管造成的不利影响从侧面证明了设立集中统一的权威监管部门的必要性、迫切性。并且,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整个食品市场的流通性、合作性将进一步强化, 所以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跨地区、跨行业特点将更加明显, 设立集中统一的权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实现由分段式有缝监管向无缝隙全程监管转变, 将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山头主义、区域间法规差异等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阻碍, 真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二) 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 提高食品监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缺失、交叉、滞后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缺位和低效的重要原因, 因此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显得尤为迫切。首先, 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应该逐步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标准逐步接轨。食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国际化, 将为我国食品行业走向世界奠定技术性基础。其次, 我国应该加大对食品检测行业和食品法典研究领域的投入, 扶持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 鼓励科研机构深入研究食品法典, 这既能提高监管者的监管效率、也能丰富监管者的监管手段, 更能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支持。

(三) 加大食品安全生产的法治建设, 提高监管对象的法律和自律意识

法律意识淡薄、自律意识较差是我国食品行业生产经营者的突出特征, 原因有客观方面的因素 (如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宣传不到位、违法成本偏低等) , 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如对利润的过分苛求、个人法律发过和安全生产知识限制等) 。因此, 加大食品安全生产的法治建设是实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保障, 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完善食品安全立法, 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法》中的条文规定, 不断减小监管机构的自由裁量权, 减少权力寻租;第二, 要加大食品安全生产法律宣传, 要真正让食品生产主体知法、懂法、守法, 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第三, 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执行力, 实现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的常态化执法, 提高不法经营者的违法成本。

摘要: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是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基础保障。文章从食品行业监管者、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市场主体三个视角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重审批, 轻监管”, 监管方式存在漏洞, 主要表现为“分段式”审批、“运动式”监管、“交叉式”执法;食品行业“环节多, 标准乱”, 监管目标存在矛盾, 主要表现为食品安全标准缺失、交叉、滞后;市场主体“数量多, 阻力大”, 监管对象存在交叉, 主要表现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技术条件差。在此基础上, 文章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提出设立集中统一的权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加大食品安全生产的法治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生产标准,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志宏.试论我国食品安全执法机制的变革[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

[2]安珏.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01) .

[3]张曼, 唐晓纯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企业、政府与第三方监管力量[J].食品科学, 2014 (13) .

[4]Schneider, Robert O, Climate change:an emergency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A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1, 20 (l) :53-62.

[5]胡桥, 中国《食品安全法》的监管权限漏洞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

[6]颜海娜.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分析[J].学术研究, 2010 (05) .

[7]Celine Thevenaz, Sandra L, Resodihardjo, All the best laid plans and conditions impeding proper emergency response[J].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 (126) :7-21.

[8]卢剑, 孙勇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模式建立研究[J].食品科学, 2010 (05) .

上一篇:辅助网络下一篇:国际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