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24-08-1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精选12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1篇

一.创意写作

从全书的格调结构来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体现了作者的创意写作。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嵌入叙事, 二是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 三是采用书信体方式叙事。具体表现如下所述:

1、恰如其分的运用框架叙事这一“嵌入叙事”手法, 在女主人公“叙事的叙事”中展开全书的叙事。框架叙事 (frame narrative) 作为叙事学的一个概念, 按照叙事学理论家普林斯的观点, 框架叙述是指“嵌入叙事”, 也就是为“叙事中的叙事”提供背景的叙事。[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作家R先生在他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 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 讲述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 而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 她初遇男人的刹那, 两人有短暂的结合, 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 甚至流落风尘, 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 直至临死前才以绝笔书信向暗恋了一生的男人表白的爱情故事。读完信的男人, 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神色, 只是“悚然一惊”, “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2]。这是小说的基本框架。其中嵌入的故事是这位陌生女人写的这封厚厚的信。她以最诚挚的感情讲述了她与作家R先生的三次相逢, 加起来只有三年四夜的相处, 但是却是这个女人视为一辈子的短暂一生的故事。

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选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这使得整个叙事文本建立在“我”的视野基础上, 不仅以视听在感知世界, 而且以心灵来感受世界。透过故事叙述人“我”的叙述, 叙事进入了心理世界层面。它翻开了人物的潜意识, 兴致勃勃地窥探着人物心理的颤动。一种散发着弗洛伊德味道的内视角的采用, 把一个熟悉的故事翻过一面进行别开生面的仔细审视, 从而创造出一种心理小说的文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由“我”来讲述一个爱情悲剧的故事。“我”既是事件的参与者, 又是悲剧的直接受害者。在“我”的娓娓叙述中, 整个故事读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和亲切感。我们用“我”的眼睛去看, 用“我”的感受去感受, 追随着“我”的心路旅程在向故事的结尾前进。通过“陌生女人”的主观视角, 我们能窥见她敏感、柔弱, 又充满爱的激情与坚强等等的性格。

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我”就具有这种双重艺术效果:一方面, 听者跟叙述者进入故事, 感受真实, 由于叙述者的引导作用和人物现实的在场性, 听者就会把感情向叙述者身上倾诉, 同时也向人物倾诉;另一方面, 由于叙述者的时空作用, 听者又随时可以回到自我的时空从而制造超然的优越感, 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3]采用第一人称使读者通过一抹素笺了解到一个痴情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炽爱、她的欣喜、她的疑惑、她的失望, 时而如梦中呓语, 时而如暴雨急泻, 如一曲凄凉、哀怨、忧伤的乐曲。其语言深挚感人令高尔基都为之动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 我竟丝毫不感到羞耻地哭了起来。”

3、以书信体叙述故事。哈代 (ThomasHardy) 曾在早年对书信体作了这样的评述:“用书信体讲故事的优点 (姑且不论其缺点) 是, 听到一方的话之后, 你会不断被引得去想象另一方会有何感受, 并急于了解另一方是否像你所想象的那样感受。”[4]这是从读者的角度分析书信体的特点。采用即时倒叙的形式, 把事情完整地展现在收信人面前, 作家R先生是读信者, 我们读者也是, 这就为全书定下了一个能够与读者更加亲近的温暖基调。同时, 书信可重复阅读的特征, 经过反复多次的与写信人进行沟通, 感受写信人在回述时的即时评论, 更能深入其内心世界, 感受其情感之深切。我们正是在陌生女人凄婉的叙述中, 被她感动, 为她感伤。作品采用书信体加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 为女主人公吐露肺腑、倾诉衷情提供了最佳方式, 它更易于接近心理的真实, 有利于作者直接将读者带入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这封绝命笔式的情书中, 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一个为情而生、为情而困、为情而死的爱情圣人至诚至真的情感与忠贞, 它犹如一部凄婉动人的乐曲, 娓娓诉说着她的激情、她的欣喜、她的疑惑和她的颓丧。小说中在段落句首不断重现的句子:“我的儿子昨天死了……”[5]犹如乐曲中凄切、哀婉的乐段反复传导出一种无限忧伤的悲剧情韵。采用剖白胸臆的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 真挚的柔情和惊人的坦率融和一体, 塑造了一个受情欲、性欲煎熬, 盲从自己的无意识举动, 被摧残得遍体鳞伤却又至死不悔的集多情、痴情、愚顽性格为一身的青年妇女典型形象。

二.结局设置

作品的结局是富有叙事特色的。陌生女人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向R先生倾诉了自己的一生, 这是一种像似吐露秘密一般的叙述, 在最后的叙述中也没有出现我们意料不到的结局。作品的结局既是一个结局, 又不是一个结局, 它看似是一个封闭的结局, 但却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在小说的最后, 陌生女人与R先生为读者共同设置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即“开放的”结局。含混、矛盾、多义性、不确定性、不可判断性、不可靠性、疑难、断裂、延宕, 这些都是开放的结局所造成的效果。[6]开放性结局在小说中的运用, 引导读者积极投入小说阅读, 也指引读者去猜测作家R先生以后的人生会有什么改变, 并沉浸在“陌生女人”那悲惋凄美的悲剧结局中, 为她叹息, 为她感伤。“死亡看上去是确定无疑的终结, 但总会留下某位沉思冥想或者困惑不解的尚存者, 某位正在读墓碑上碑文的人。”[7]

茨威格在写作上的态度严谨。他力求作品简洁, 生动。他说:“只有一页页读过去, 情节始终高涨不衰, 一气呵成, 直到最后一页都激动人心, 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才给我以充分的享受。”[8]小说的结尾描写更是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份久久不散的笼罩了女主人一生和全文的哀婉而又凄凉的诗意, 当作家R在一口气读完陌生女人的来信后, 似乎终于有所了悟。“他的目光忽然落到面前书桌上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 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 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阴冷的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飘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一阵乐声。”[9]一切都暂时归于沉寂, 我们读者与作家R在掩卷之余, 仿佛聆听了另一个世界吹来的冷风和阵阵幽怨的悲伤心曲, 在一片迷离朦胧的情感雾霭中发现了那盏随风摇曳的烛光终将幻化为一朵最后的白玫瑰。结尾诗意朦胧, 引起人们心灵的震颤和丰富的想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技巧是十分高超的, 在作者的生动叙事中充分体现了创意写作及结局的叙事技巧, 叙事学理论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与表达, 因而我们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篇资源丰富的叙事学分析的范本。

参考文献

[1][6]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汪正龙李永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5][9] (奥) 茨威格:《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张玉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

[3]祖国颂:《叙事的诗学》,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申丹、韩佳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编者著名此言出自于哈代1878年4月的笔记。)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7] (美) 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 申丹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台词 第2篇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使人昏沉的幸福。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我要把这个最幸福的时刻告诉你,同时也要把那个最可怕的时刻也告诉你,可惜这二者之间挨的如此之近。

最后一夜了,明天,我们就要坐火车到山东去。那个夜里我忽然感到,不在你身边,我生命的时钟就要停止。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如果现在我果真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又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世间上再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当时,在从山东的漫无止境的六年里,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和你单独待在一起,一坐一整天。回想每一次见到你、每一次等你的情景。那只有一年,却像我的整个童年。每一分钟我都记得,就像昨天才刚发生。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来了,为了能看到你的名字。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六年,我一刻也不曾和你分离,这六年,我一心一意只想一件事,就是回到北平,回到你身边。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几天后,你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找过我,那两个月里,我天天看见你在院子门口进出,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不久,我发现有了你的孩子,我决定搬走,你叫我怎么告诉你呢,你是永远也不会相信,一个少女,她曾经也将一直对你这么一个并不忠实的人坚贞不渝的。你也永远不会坦然无疑地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之子,你也许还会觉得我另有企图,你会对我疑心,在你我之间会存在一片阴影,一片淡淡地怀疑的阴影,而我是有自尊心的,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意变成你的一个累赘,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可是当然了,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我回到山东,在一个同学家住下,想在那儿生下孩子,后来发生得变故你也知道,战争爆发了,日本人打来了,我怀着身孕逃往内地,直到再也走不动了,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失散了,我在四川江边的一个小镇生下了孩子。我不能把你留住,可是现在我可以把你永远交给我了,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在生长,你的生命在生长,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了,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如此幸福,你再也不能从我身边溜走了。

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辱的,总是牺牲品。我不愿意、更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言语,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拥有和你相等的生活。所以我和别人在一起了,跟那些可以为我提供这样生活的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女人:时隔八年,我们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圈子里,我常去的地方也是你常去的地方,我常遇见你,我们甚至有共同的朋友。而你又一次忘记了我,可怕的陌生。你总是认不出我是谁,而我也已经习惯了,经过了这些年的战乱、国破家亡,我对你的那份感情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连我自己也羞于提起。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给我的那支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

可是今天我埋怨自己,我应该让你见孩子,因为你要是见了他,你一定会爱他的。他是多么的开朗、可爱,他又是那样的漂亮、娇嫩。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阿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曾经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象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的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此刻,他那双聪明的黑眼睛刚刚合上了,他的双手也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衣上面。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一无所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我,而我要和你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的沉默一样。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祈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所告诉你的一切,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一个人在自己独子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谎的。

你肯定再也想不起我,想不起那个寒酸的小学教员的寡妇,和她那尚未成年的瘦小的女儿。我和你住在同一个四合院里。在你搬进来之前,住在你那个屋子的人每天吵架,对邻居也是恶言相对。终于有一天,这家人出了事。那个男人是个飞贼,专偷大宅门,被侦缉队防着了,下了大牢,巡警来人抄了他们家。

女人:封条在北屋的门上贴了三天,后来又给揭了下来。房东太太跟妈妈说,一位作家,同时也是在报馆里做事的单身文雅的先生租了北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

你有太多的书了,我想。我自己只有十几本书,都是普通纸做的封面,很便宜,但我爱若珍宝。而这个人有这么多漂亮的书,还有那么多外国书,这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我猜你是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蓄着长长的胡子,严肃、和善、风趣,就像我的地理老师一样,不同的是,你一定更和善更文雅。第二天,你搬进来住了,但我没能见到你,只是听到从你屋子里传来的音乐声和笑声。一连三天,都只是听到你屋子里的音乐声和笑声,很多人的笑声。你好像只是一种声音,音乐一样温柔,笑声一样快乐。我看到你了,你和我孩子气的想象中的老爷爷的形象毫不沾边,我真的吓了一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3篇

关键词:陌生化 爱情观 叙事结构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在20世纪初提出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概念原本来自诗学范畴,本意是“使之陌生”,即通过艺术创造使审美主体从习惯化感知中剥离出来,通过艺术形式的难以理解而使主体增加感觉的长度和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实际上,“陌生化”概念可以广泛引入到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既包括创作过程也包括文本阅读的过程。本文拟从陌生化角度探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这一中篇小说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效果,事实上,正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陌生化手法的广泛应用使得这部小说在面世近百年之后还依然使读者们回味无穷。

一、陌生化的爱情观

爱情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差异、自由,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爱情中,西方人较东方人更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不会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其他追求,不会为家庭而放弃爱情的独立性。这也是茨威格在其小说中的爱情观“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文化来源,所不同的是作者在原著中将此观念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女主人公13岁时感怀于新房客作家R的温柔注视及其丰富的精神气质为她所带来的明朗,一头栽进爱情的激流。为了爱情,她不顾金钱、地位、声名甚至自尊,与作家R有数次从陌生到熟悉的感情纠葛,之后又数次被R所遗忘。而女子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无视男人的漠视,始终对对方爱恋有加、无怨无悔;即使为了养活R的孩子而不得不卖身、卖笑,仍然心无旁骛、淡定执着,直到孩子因病死去,女人才以一纸信笺将自己一生的心曲昭示对方,而作家R对这一切均毫不知情。这等纯粹、偏执的爱情是不寻常和奇异的,因此风格不致流于平淡,使读者有惊奇的快感。这种惊奇感打破了读者潜在的期待视野,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日常经验的陌生前景置于审美主体面前。

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理论方面对陌生化进行描述:“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1]在《来信》中,茨威格将女人性格陌生化,将爱情事件极端化,高音重锤地演奏了一曲爱的狂欢曲。在他的笔下,女主人公对男作家的爱并非理所当然——他们年龄、社会地位悬殊,也并非众所周知——女人对他偷窥,凝视和仰望以满足其暗恋心理。尽管困难重重,女子对作家的爱始终弥漫着一种惊世骇俗的浓烈的激情,就像一堆燃烧的木柴义无反顾地表达一种毁灭性的热烈与放纵。作者让这种飞蛾扑火式的爱情裹挟着前所未有的痛苦和辛酸,却释放出最为辉煌灿烂的欢乐与激情,令观众为之惊愕、动容又扼腕。高尔基在给茨威格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个短篇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性的超人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感动……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丝毫不知羞耻地哭了起来。”[2]

这种艺术家的“奇异表现力”正源于作者对于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从而与其他非文学性作品相区分,同时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熟悉的事物,主体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艺术则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以唤醒主体对生活的感受。[3]从这一点来看,高尔基对女主人公的感受不但已被唤醒,且早已达到共情的阶段,而这正是茨威格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的成功之处。

二、陌生化叙事结构

小说《来信》的表层结构为平铺直叙的线型结构,男女主人公如何相识,之后分离,再聚复又分离的故事;而其内层结构是女主人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它隐藏在故事情节的字里行间,随着女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的不断变化,情绪的不断累积,心理伤痛的不断加深而发展,最终伤痛不治。其结构的层次分别由四段以“我的孩子死了”的段落标明:

第一段:

“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三天三夜我为这个娇小虚弱的生命进行了斗争;四十小时,当这个可怜的浑身滚热的孩子忍受着高烧的折磨时,我没有离开过他的床铺。”

第二段:

“我的儿子是昨天夜里死去的,如果命运注定我还要活下去的话,那么如今又剩下我一个人了。”

第三段:

“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你压根儿不认识他。甚至在短暂的偶然相遇的时候,你都目光也从未掠过你所生的这个花朵儿似的小东西身上。”

第四段:

“我的孩子去世了,我们的孩子,如今除你之外,在整个人间我没有人可爱了。然而你,从来也不了解我,从我身旁走过如同走过一池透明的清水,踩上了我就像踩上了一块石头一样,你走了,越走越远,使我陷入永世期待之中。对我来说,你是谁呢?”[4]

这样的叙事手法首先使小说结构分明,叙事段落得以明确区分,同时营造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每一次的回环往复,写信者的情绪都有变化且不断积累,伤痛加深且加剧。这种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从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得到依据。现代心理学表明,审美的实现来自审美主体的两种心理唤醒:渐进性唤醒和亢奋性唤醒[5]。在渐进性唤醒中,情绪的紧张度逐渐递增,情绪高度水到渠成。而兴奋性唤醒中,超过适当程度的情感剧烈上升,在唤醒下降时得到解除的愉悦。对应《来信》可以看到,上文所引的一到四段为低层次的渐进性唤醒,通过前在的已有的语言重复:“我的儿子死了”进行有规律的逐渐变化,而这种唤醒极为短暂,所以要佐以兴奋性唤醒。这种高层次的心理唤醒在小说中由情节的发展逐一实现,依次出现在每一次“我的儿子昨天死了”的段落之后。

在第一段之后,女主人公回忆与作家的初遇,受母亲的阻挠,及作家与其他女性的交往,标注着爱情的开始,伤痛的开始。在第二段之后,女主人公成年后与心上人重逢,感情深化,伤痛加剧,因为作家根本就没有认出她就是当年的少女,而在缠绵之后,作家显然也没有将狂欢的对象放在心上,伤痛加深。在第三段“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你压根儿不认识他”之后,女主人公与作家再度相逢与缠绵,但事后男主人公又将热恋中的女人抛之脑后,他当然不会认识自己的儿子!非但如此,作家还将女人热烈的献身当做是妓女的例行公事!这等伤痛如何能忍受?第四段“我的孩子去世了”之后,故事即将接近尾声。孩子死了,女主人公也将在伤痛中离世,要同自己毕生期待却有缘无份的爱人永别了。而通过对这四段的斟酌会发现,小说的情感基调和内在主题也由渐进性和亢奋性唤醒的交替出现而浮出水面:从第一段的平静语调和对爱情的希望到第二段的激动和沉郁,在爱情中挣扎,到第三段再被遗忘时,女主人公的感情疲惫和充满愤懑,对爱情日渐绝望;第四段临近结尾处,一句“对我来说,你是谁呢?”,虽然语调平静,却充满疑惑与沧桑,这疑问既是作家收到信之后的疑问,更是女主人公对情感、对人生的哀婉地叹息,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凝结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亢奋性唤醒引入奇异的令人有惊讶或复杂之感的语言表现形式,极有可能维持审美主体的注意,同时因其模式不可能很快使人适应而迎合主体的逆反心理,诱发其对文本进行不断地玩味和揣摩。通过对熟悉事物,如文中“我的儿子死了”这一事件的“难化”和“陌生化”,营造轰轰烈烈的让人心潮激荡的观赏效果,以诱发接受者的惊奇感和惊异感,使其有強烈的探究到底的好奇心,最大化地维持审美主体的关注度,茨威格做得相当成功。

注释:

[1]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高尔基:《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Julie Pivkin:《Russian Formalism·Histoty-Doctrine. The Hague》,Mouton, 1955年版。

[4]韩耀成:《茨威格精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杨向荣:《陌生化》,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4篇

在浩瀚的时空里遇见一个人需要多久?独自在肉体和精神的轮回里几度徘徊, 才使我终于遇见了他——茨威格, 他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天才, 是一位曾在上个世纪闻名全球, 甚至被载入史册的文学大师, 同时他也是一位灵魂寂寞了一辈子的男人, 在六十岁时他苍凉而忧伤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这样的遇见也是为了安排让我爱上他, 爱他敏感而细腻的心灵;爱他狂热而执着的情感;爱他深邃而忧伤的眼神。或许我更应该的是感谢, 感谢他对女性的关爱和动容, 正如高尔基曾在给罗曼·罗兰的信中称赞茨威格说“我不知道有哪个艺术家会怀着这么多的敬意, 这么多的柔情来描写妇女。”

与大师的初次相遇是因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上个世纪当这本著作来到中国时, 在一年之内重印了十次, 虽然我无法见证当年文坛里的“茨威格热”是怎样在中国的大地上燃烧, 但是我可以想象甚至是感受到, 这位“陌生女人”是如何深切地感动着每一颗心灵。我身为八零后一代的女性, 在如今的社会氛围中走进《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 我无法摆脱的仍然是揪心的感动和无法释怀的感触。只是在感动的背后更多的是让我无法停止的思考。

我一直认为女性就是一群美妙的天使, 我们都无法回避的是, 这个世界着实是因为有了这群天使而显得那么的柔美, 只是这群天使中的大多数似乎因为爱情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而坠落于地狱。都说“陌生女人”是一位极端典型的作家塑造出来的极端典型的人物形象, 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着。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广袤无垠、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生活原本就比艺术更为让人无法预料和想象, 所以我认定“陌生女人”就在我们中间, 代表着一群被推入地狱, 虽被囚禁但也一直在挣扎的地狱天使。

1、谁将我们推入地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一开始让人们惊叹的便是女主人公“陌生女人”对男主人公R先生荡气回肠的爱, 爱地凄凉而浓烈, 甚至是爱地干脆到“我爱你与你何干?”。“陌生女人”十三岁时就开始疯狂地爱上了作家R先生, 她在单相思的苦恋中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春, 她离开了家庭, 拒绝了其他一切追求者,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寻找和R先生在一起的机会。她曾几次献身于他, 并且独自一人在地狱般的贫民医院里生下了他的孩子, 而后为了孩子的成长卖身于有钱人, 最后在失去孩子的凄凉和病痛中孤独地死去。然而风流又轻佻的R先生虽与她有几次邂逅和幽会, 但是却始终没有认出她并记得她, 直到读完她死去后的遗书, 他也无法确切地记忆起她的形象, 只是朦胧地想起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当初, 当英俊潇洒、热情洋溢的R先生以他那惯常的撩人消魂的、天生的诱惑者的目光望着十三岁的“陌生女人”时, 在那一瞬间, 她便心属于他, 开始了她对R先生永远的忠贞不渝。“陌生女人”对R先生的爱情始终是完完全全的单恋, 直到临终前, 她才向R先生述说自己的感情——“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 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

我反复读完这封信以后, 还是很难理解出“陌生女人”一辈子只为爱一个男人, 对她自己而言到底这样的决烈是不是幸福和快乐的, 或许连她自己也并不明白, 尽管她饱受了那么多的艰难和痛苦, 一辈子都在绝望中等待着, 在一相情愿的爱着, 并且还要独自养育着被她视为恩赐的孩子。在我看来, 她不论多有激情地爱着, 也不过是被禁锢在地狱里独自舞蹈, 无人欣赏, 无人能懂, 更是无人能理解。我们都或许被她感动后并对她产生了无限的怜悯, 然而这一切的遭遇又真的能全部归结于放荡不羁的R先生吗?“陌生女人”和R先生都有选择爱和不爱的绝对权利, 所以, 我认为是“陌生女人”自己把自己推入了地狱。她无法选择家庭的变故对她带来的影响, 她无法选择R先生的出现和R先生的性情, 也似乎无法选择是否要爱上R先生, 可是她却完全可以选择爱的程度, 爱的方式和爱的过程, 如果她换个角度站, 或许这一生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她却最终无意识的选择了走进地狱, 在地狱里为这个男人而运行着每一寸生命的轨迹。

“陌生女人”的一生都是属于R先生的, 一个女人如此依附于男人和爱情是有些极端的, 可是扪心自问, 在我们女性中间又有几个能彻头彻脑地摆脱男人和爱情所带来的禁锢呢?人本是群群居动物, 无论男人和女人, 我们都离不开同类的陪伴, 可是女性在精神上, 在灵魂的深处, 对爱情的追求和依赖又是那般的惊天地、泣鬼神。

《圣经》的旧约里《为男人找配偶》中这样写到:“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 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种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 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 那就是它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 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 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 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 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的骨中的骨头, 肉中的肉, 可以称她为女人, 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这是个有些血腥但也美妙的故事, 但是更多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多数女人就如同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正因为是“骨中骨, 肉中肉”, 所以才会不能分离, 也许也正因为如此, 才会天生具有寻觅原体依附的本能吧。可是这份“不能分离”在女性身上却显得更为的疯狂和极端。

爱情之所以是个永恒的话题, 是因为它是男性和女性间的纽带, 可是千百年来, 男性和女性对爱情的态度就有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就是拜伦曾说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 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陌生女人”为R先生抛弃了一切, 可是对R先生而言“陌生女人”不过是他无数艳遇中的“几个”, 甚至不过是为钱卖身的妓女。“陌生女人”从爱上R先生的那一刻起便成为了他身上的一根肋骨, 她自己认定只有依附在他身上, 她这根肋骨的生命才可以延续, 而R先生何时又曾意识到了这样一根肋骨呢?——“你从来就没认识过我, 而我却从未停止过爱你。”, 当他收到“陌生女人”的遗书时, 即便“他浑身一颤”, 即便“他感受到死亡, 感受到爱的永存”, 即便“他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可是他对她那么长时间的无知, 又真的能在这一瞬间被唤醒而顿悟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性的自我意识日渐深入, 女性的爱情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代女性越来越关注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可是当女性在追求与男性对等的自由和人权的时候, 我们是否又意识到了, 我们更需要在爱情上与男性的对等呢?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女人都能得到一个或是幸福, 或是圆满的婚姻生活, 可是单纯地面对爱情的时候, 恐怕便是几人欢笑几人愁了。而我的认识是, 这不对等并不完全是因为历史给人们种下的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 很多时候都似乎是原由于我们自己, 原由于女性自己对爱情的一个传统态势, 我们在崇敬和重视爱情的同时, 却给爱情的砝码加地太多太重了, 所以如果我们因为爱情而痛苦, 因为爱情而无可奈何, 因为爱情而像“陌生女人”一样有个悲剧的人生的话, 那么我们便和“陌生女人”一样, 自己将自己推入了地狱。

其实古今中外有着这样命运的文学形象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在现实中女性这样一个庞大人群里, 拥有或类似于这样命运的女性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虽然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样一个时代, 有了越来越多事业有成的女性, 也有着许多虽单身但也坚强和幸福的女性, 然而在这些貌似成功独立的女性的内心深处, 对爱情和男人的渴望及依赖并没有减弱, 只不过是将这种阴影和疮疥隐藏到了光鲜华丽背后的最深处, 所以这并不代表问题得已解决。复杂的情感本是难分对错的, 但是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去考量和对待自己的爱情。

所以, 如果我们在角落里孤寂地舔舐因爱情而造成的伤口, 在强颜欢笑、无可奈何, 甚至如同“陌生女人”一般还在执迷不悟, 那么我们是应该觉悟了, 是应该自我拯救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要做那一根依附于男人和爱情的肋骨, 而极力让自己飞向天堂。只是顽固的“陌生女人”却是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因为她到死也没有这样的意识, 在“陌生女人”的眼里仍然是“这个世界皆因为有你而存在!”。

2、地狱的禁锢

“陌生女人”与R先生温存了三个晚上后, 孕育出了她与R先生的孩子, 在“陌生女人”的心里, 这个孩子“是你的, 他是你的化身”, 当她知道自己怀孕了的时候就无比兴奋, 因为她感觉“我最终还是紧紧地抓住了你;我能感觉到你的生命之血流遍了我的血管;只要我的灵魂想念你, 我就能随时滋养你, 爱抚你, 亲吻你。……从此以后, 你无法从我的身边逃走;你是我的。”, 于是她毫不动摇的决定要把这个孩子生出来。

在这之前, 她为了能和R先生在一起而离开了母亲和继父在英斯巴克的家, 独自在继父一个亲戚开的制衣厂里干活, 可是当她怀孕后, 为了不让家里人知道, 她在临产前的几个月便没有工作了, 自己没有了经济来源加上不能跟她的母亲要钱, 于是她依靠变卖家

当来勉强过日, 而分娩前的一个星期, 房东太太又偷了她仅剩的几块钱, 于是她只得住进了避难所的产院里。在这个产院里更是历尽了一个单身母亲的艰辛。这个孩子对她来说是来之不易的, 她把他当作是R先生的化身, 她不能让这个有着“高贵血统”的孩子“在人间地狱里成长, 生活在堕落的街区里, 呼吸着贫民窟了散发的毒气。他精致的嘴唇不能吐出贫民窟的污言秽语, 他细腻, 白皙的皮肤绝对不能被穷人粗糙的褴褛衣衫所擦破。”她认为这个孩子“必须享有最好的东西, 享有世界上的富裕和快乐。他必须按照你的轨迹生活, 必须住在与你同等的地方。”, 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的单身母亲要想实现这一切太困难了, 而她又不愿意把这个孩子的到来告诉R先生, 于是为了实现她对孩子的期许, 她出卖了自己的肉体。虽然“陌生女人”认为为了孩子这样做是完全值得的, 甚至是必须的, 可是她依然认为这样做了后, 如果R先生知道了, R先生会鄙视她, 依然认为她的肉体唯一只属于R先生。于是在揣摩“陌生女人”这样的一种心态的时候, 却引发了我对一种囚禁了女人很久的东西的思考, 那便是——性。

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太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和需要, 它如同我们要吃饭睡觉一般自然, 可是性的问题在女性身上, 就被社会或者说是被一路发展而来的历史, 额外地附加了很多意义和规矩, 并强迫女性去接受和遵循。由于男权思想作祟, 致使女性长久以来就是男性的附属品, 它唆使男性对女性具有绝对的占有权, 而这个占有权里就包括被视为圣物的性, 它要求女性对男性绝对的忠贞, 为占有自己的男人守身如玉, 在此我也不能不提及一个完全被神化了的名词——处女, 要知道这个普通的名词让多少女性历尽苦难啊。

女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和性生理才是唯一拥有第一支配权的, 这个权利是不能强制被别人剥夺和限制的。当然我绝对不提议悖伦乱理的性爱观, 更不是允许毫无节制和约束地去支配身体和性, 我也不是认为忠贞就有多么的糟糕, 但是如果我们把忠贞与生命挂钩, 把忠贞作为男人占有女人的理论依据, 那我就会觉得这着实是把性变成了禁锢女性的工具。

当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对性的认识是有了一些革新的看法和理解, 但是我们还是会听到, 受到性侵犯的女性中, 有的自卑、自杀, 有的受到了亲人、爱人和朋友的歧视, 甚至如果为了捍卫生命而采取了保护措施, 或者就干脆就范话, 都遭到了很多人的置疑和唾弃, 难道在生命面前忠贞就真的更为重要吗?所谓的烈女就真的那样值得推崇吗?

可是性在男性身上就显得开明多了, R先生不就是一个有着很多性伴侣的男性吗?可是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绅士, 想想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男性会遭到多大的质疑呢?为什么在看他优秀一面的同时, 却不如同对待女性一样, 因为性这个问题而对他进行否定呢?

所以“陌生女人”的身体没有任何义务只属于R先生, 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她选择去卖身也完全不应该背上这个沉重的、所谓的“荣誉和耻辱”观。在性的问题上, 男女双方需要相互的尊重, 男人绝对不能排除其外而“为所欲为”, 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注定“生是谁的人, 死是谁的鬼”。女性对男性的是否尊重和忠贞, 性绝对不是唯一且重要的考订依据, 而生命比起所谓的贞烈更为重要, 更为可贵。我们女性要自己重新去审视自己的性爱观, 我们不能因为性而成为一种工具、一种奴隶, 而成为男人的依附。

母亲是最为伟大的人, 母爱也是最为伟大的爱, “陌生女人”作为一个母亲, 她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母亲, 可是对她来说如果R先生是第一层强有力的禁锢的话, 那这个孩子便是第二层禁锢。

“陌生女人”独自生育了这个孩子, 为了这个孩子她卖了身, 独自悉心的照料着这个宝贝儿子, 可是在她内心, 这个孩子就是R先生的化身, 是R先生的代表, 她为了R先生而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 也包括后来一心想要娶她的公爵以及与她交往很密的、对她很好的一位商人, 而为了这个孩子, 她要独自在肮脏的贫民窟产院里生下他, 独自照料和养育他, 即便是有许多男人在给予着她经济上的“支持”, 她也还是得面临所有单身母亲所要面临的痛苦, 更何况在养育这个孩子的同时, 还要继续牵挂着对她和孩子的存在都一无所知的R先生。而当这个孩子病死后, 给她带来的绝望和痛苦, 我们都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如同黑夜里唯一的灯光熄灭后, 随即而袭来的死一般的黑暗。

女人为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一切那都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在高声歌唱、大力强调母亲的伟大和崇高的时候, 我们似乎忘了, 孩子只是爱的结晶, 爱的升华, 他不应该是女人的全部, 尽管他是女人生命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女性不是生育孩子的工具, 不能因为担负着人类繁衍的“重任”, 而为生孩子而生孩子。也不必把孩子当作是爱人的化身来约束自己, 男性和社会更不能用孩子来作为禁锢女性的工具。

面对孩子幼小的生命, 男性和女性, 甚至是整个社会都是有责任的, 如果要求女性为了孩子而牺牲的话, 那男性同样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 这样的责任对大家而言都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并不光全是母亲一个人的事。所以, 男性和女性如果对孩子的成长没有担当, 那都是要受到谴责的, 虽然“陌生女人”自己选择了隐瞒R先生独自担当起这份责任, 但是面对孩子, R先生都始终是一个完全没有承担责任, 理应遭到唾弃的父亲。

男性和整个社会氛围不能用这个孩子来禁锢女性, 而对于女性自身而言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伟大无私的母亲我们要当, 而独立自主的女性我们也要做。

其实, 女性们所遭遇的种种禁锢和束缚是有很多很多的, 而我在此只是从“陌生女人”身上去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只是我们都要明白的是, 这群天使在地狱里历尽磨难, 甚至是遍体鳞伤。

3、结尾

我无法准确的体会到茨威格当初写《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心里的真实感受, 我只是在靠近, 在揣摩。他写下了对女性的关爱, 而我写下的只是我简单而真实的思考和感悟。因为我是那么深切地不愿意看着这群美妙的天使们, 持续地坠落在地狱里挣扎和痛苦, 更何况我便是其中一员。

较之于男性, 我们女性本就是一个弱势群体, 而许许多多强为有力的传统观念, 又是那样的深入人心, 且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爱情本为一件美好的事, 女性和男性都在积极而乐此不疲的追求和享受着,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为盲目地追求及依附于男人和爱情, 不能因为那些历史悠久却并不很是合理的传统观念, 而将我们自己推入地狱, 惨遭囚禁而饱受折磨。

其实爱情不过是荆棘的人生道路上一出重要的戏剧而已, 它无须落幕, 但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如同“陌生女人”一样, 把它当作终身的事业, 我们需要待它以真诚, 但是如果持有过激的选择和执着的话, 便会把我们自己推入难堪的境地, 成为一群被禁锢在地狱里的天使。

历史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拯救自己, 或许即使是茨威格这位被评价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也会感到拯救这群地狱天使之路的艰难和辛酸。我们要选择做一根独立的肋骨, 并不需要与男性敌对, 我们便可以做真正的自己。我与西蒙·波娃共同期望着“……将来有一天, 女人可以没有致命弱点但是充满独立的精神去爱, 她就可以不去对自己逃避, 反而找到真正的自我, 也不会去降低她的自尊——当那一天来临, 爱情对她一如对男人一样, 是生命的泉源而没有毁灭生命的危机。”, 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 我们便是脱离了原体而得以重生的肋骨;便是自信而独立的女性;便是伟大而快乐的母亲;便是一群披着美丽的幻影, 自由翱翔在天堂的天使。

摘要:大多数女性同“陌生女人”一样, 因为对爱情和男人的极度渴望和执着地依附, 而成为一群坠落于地狱的天使, 在地狱里遭受众多到自诸如传统观念、性以及孩子等方面的禁锢, 也因此而饱受折磨。虽然女性较之于男性是个弱势群体, 但女人更要改变这种状况, 做一根脱离原体而重生的肋骨, 做一个与男性对等的女性, 做一个伟大而快乐的母亲, 不再重复和继续着“陌生女人”的悲剧。

关键词:性,肋骨,天使,地狱

参考文献

[1]斯·茨威格.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

[2]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2

[3]袁萍.茨威格小说中的三种情爱[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4][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昨日世界——茨威格自传》团结出版社2005.2

[5]田海虹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评 第5篇

管家颤栗了,他清楚的记得每一次的相逢,他稍稍平静下来,便一如当年见到十二三岁的她时一样,喊着一声“早啊,小姐。”

此时,万种心酸如蚁虫爬过心头,轻轻噬咬,她最后忍不住眼眶中蓄满泪滴,这管家他在她的人生每个阶段里见过她,是她多年来的心迹和际遇的见证人。

“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我爱你,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明了。”她只能任凭心潮澎湃,任凭自己强忍辛酸和内心的痛苦,走过去,经过管家,把那男人给她的钱塞在管家手里,然后义无返顾冲出门外——就像她义无返顾如飞蛾扑火扑向这段感情一样的姿势。

男人收到信,看完信,在他四十一岁的生日这一天。

花瓶将永远没有来自一个陌生女人的白玫瑰,而这个男人此刻心中才多少有了一些女人依稀的倩影。

他顺着窗子往外看去,镜头推推推,一向推向遥远的过去,他似乎沿着黑暗,迈进了时光隧道,他看见一双执着坦白的眼睛,属于一个少女,闪烁在迎向他的灯光处的窗户里。

那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少年时代,她睁着一双坦白而无辜的眼睛,静静怯怯躲在角落里,看着和她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成熟男人的身影。那时的她是一张白纸,母亲寡居,生活如一潭死水。那男人搬近她家,无论朝气、神彩还是许多许多书堆积起来的儒雅,音乐、歌声、笑语包括年少的.她未必能够理解的风流神态,先是将她吸引,而后彻底收服年少的心。他是第一个她接触的真正好处上的男人,她清楚的意识到那是男人——如同《大明宫词》里小小的太平公主,看到面具下明媚的一张脸开始,她的心被打动,于是这张脸,这个人便成为青涩少女心灵所可容纳的全部梦想。

他和她的距离太遥远,是她刻意在拉近。

少女时代,她趴在窗口执扭的望着对面的灯光;借故帮这个男人的管家收被子,闯进男人的家里;到之后离开北平六年后,再考大学回到这个男人的身边,继续看他和一个又一个女人调笑着,飘过她,没有任何熟悉的感觉——她是幽怨的,但她又很倔强。一旦有机会,在一个傍晚意外和他相遇,她便抛弃了少女应有的矜持,投入向往已久的怀抱里。

当她赤裸的躺在这个男人身边的第一夜时,她独白道,她仿佛亲近了年少的梦想。这一点,从她触摸年少时在这个男人房间里看见的外国女人的雕像时温存的指法开始,我就明白了。

长时间的等待,自少女起萌生的爱,使她心中常怀绝望,而这种绝望,把这个男人变成她的理想。是理想,她便有足够的勇气去争取,也肯理解失败。因此只要获取一点点,接近一点点,她就满足,她的内心里还是那个趴在窗台向往对面的一线光的年少的自己。

他说,他会快回来,回来就会找她;就这样轻易而拙劣的离开她。

咬了一半的苹果,与他以前赠她的那朵白玫瑰一样,无论以前多么新鲜,最终都会腐烂,在男人心里不留半点痕迹。她却怀了他的孩子,远走他乡,在战乱里奔波,她每年在男人生日这一天送上一束白玫瑰,作为曾停留在他生命里的一点纪念,她其实在心里期望男人会因为那束白玫瑰想到以前有过那么一个女孩出现。

然而他却什么都忘了。

日后,她成了高级妓女,出没欢场,为生活。

几经周折,她依旧落入这个男人的怀抱里,他却又一次没有认出她,没有认出她作为十二三岁的少女住在隔壁,也没有认出她作为清丽的女学生曾出此刻他的生命里。

当她最后用女人的方式和这个男人纠缠在一齐时,她却从未改变过自童年时代起固执青涩的感情——一个属于女孩子的,不肯移动的爱,一如当年她离开北平时母亲眼睛里的不可解释不明事理的执拗——她未肯长大。

她其实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她走出房门,那一瞬间,我怀疑幼年的她躲在房屋的一角窥测着她自己成熟的身影——如今的她便是幼年时期看到的爱人领回家的一个个随随便便的女孩子中普通的一个,但除了这种方式,她也无法接近她的唯一爱人。

他没有认出她,可他摆脱她的方式,却是一模一样的。她说,我该走了;站起来,麻木的穿衣服,戴首饰,麻木的看着男人往她的包里塞嫖资,她走到门前,却看到自己送的白玫瑰,她要求男人送她一朵,男人一点不迟疑,但不迟疑,不清楚这白玫瑰来自谁,分明这么多年来她的心意,他毫不知情;而以前的她的出现,他根本没有记忆。

这是一部拍给女人看的电影。那种细腻的心理体验,只有女人才能理解。

谈奉献吗?不。

讨论的是这种爱的方式吗?也不。

不要跟我说,这种感情是不对的,这个人未必值得你爱,也不要和我说,女人要自强自立,要懂得取舍。这部电影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不是每部电影都是《地道战》《焦裕禄》,让你总结教育好处。

你若不穿上那个人的新鞋走一公里,你没资格讨论她这天的情绪。

真正爱一个人,是说不出口的。

我那么爱你,你叫我怎样忍心告诉你我那么爱你,让如此不完美的自己玷污你的生活。

我不能确定,我能给你完美的感情;但是,我能确定我自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6篇

关键词:陌生女人;救赎;象征意义

一、内心挣扎与主动反抗

作家R在陌生女人心目中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剥开,陌生女人对作家R持有的敬仰之情也越来越弱。经过几天几夜的相濡以沫后,对于陌生女人来说,作家R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从陌生女人回到维也纳到最后一口气,在此期间她与作家R一共见过十二次,其中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的见面,每一次见面陌生女人都强烈的渴望作家R能认出自己来,可是作家R没有。即使在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中,陌生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试图通过过往的一些画面来勾起作家R对陌生女人的回忆,然而作家R仍然只是把她当做一个随时可被替代的消费品。要是换成13岁时的心态,陌生女人会再力比多的刺激下主动说出她与作家R之前的往事,可是现在陌生女人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在眼泪掉下来之前选择了离开,尽管有不心甘、不舍,但是最后陌生女人还是留着了女性那束可贵的尊严之光。

越是得不到作家的认可,陌生女人的心开始变得越急躁。陌生女人从一开始只是躲在自家屋子里偷偷窥视作家的一举一动,到每天去巷子里等候作家出入希望能与作家偶遇,再到现在主动自由出入作家的生活,这一系列发生在陌生女人身上的变化其实是陌生女人自己对于这段情感态度的一个回应,也是对女性主义追求的一种强烈释放。作为一个缺乏父爱、独自抚养儿女的一个母亲女性形象,陌生女人在各种肮脏、唾弃与耻辱的折磨下,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绝对的男权主义进行反抗,对被忽视的女性主义进行呼吁,警戒现在的女性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勇于与压迫势力进行抗争,为女性赢得一片自由的领地。

二、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女人

从意识到男女之间这回事以来,陌生女人就视男女之间的感情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尽管在与作家R分开的那段时间里有很多陌生女人的仰慕者向她示好,但她始终没有背叛作家R。“从我委身于你的那一刻起,到这孩子从我肚子里生出来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男人接触过我的身子。我的身子任你紧紧贴过之后,我就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就算最后因为生计原因陌生女人与除作家R之外的其他男人们共享了自己的身体,那也是陌生女人在无意识情况下的善意举动,不能被判决陌生女人为没有节操、没有贞洁的女性。自始至终陌生女人都视其他男人为过客,一直保持着一个女性应该有的自尊心,只承认作家R才拥有过并且始终拥有着她的身体。

“但是我要保持我的自尊心,我要让你这辈子想起我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也不愿让你背上个包袱,我要使自己成为你所钟情过得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你永远怀着爱情和感激来思念她。”陌生女人不想她与作家R的孩子成为作家R生活中的一个包袱、一个牵绊,陌生女人所有的所思所为都是站在作家R的角度上进行的,她考虑的首先永远是作家R的利益。她知道作家R是一个在生活上崇尚自由,在学术上追求严谨的双重性格的人物,她不想让任何的人或事去干扰到作家R的正常生活,宁愿一个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通过出卖肉体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算一直没有被认出来依然一次又一次的答应作家R的请求,信中没有一字责怪作家R的言语,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情怀啊?直到今天,读者们在给这个陌生女人送去一丝丝同情目光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位母亲怀有更多的敬意。

三、必须说的秘密

完整的故事是从作家R打开那封没有署名、没有邮寄地址的信开始的,陌生女人在信中多次流露出她这一生对于作家R的神秘性,并且多处强调如果自己还存在人世的话,这个对陌生女人来说一生的秘密就会被一直隐藏下去。但是当读者仔细读完整片文章后就会质疑:“竟然陌生女人这么爱作家R,不想去打扰作家R的正常生活,那为什么到死的时候还要通过信件将作家R之前伤害陌生女人的点点滴滴都毫无保留的倾诉给作家R呢?这难道不是想要作家R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一直活在愧疚和自责中吗?”读者的这种想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更应感受到的是女性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陌生女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输给了男权主义,输给了现实的压迫,在爱情之路上陌生女人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但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戏弄,在孩子失去的那一刻,她对作家R 的情感也随之而去了。她最后需要做的就是勇敢的站出来维护所有女性的权利与尊严,呼吁整个社会来关爱女性,对于其他所有女性来说,她的一生是必须说出来的秘密。

四、结语

茨威格通过天衣无缝的心灵战术,将一段看似不切实际却又真实存在的爱情故事描写的淋漓尽致。从作家R出现那一刻,陌生女人的整个生活状态不仅在为自己努力赢得爱情的权利和尊严,而且当她开始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也在为整个人类的女权主义争取话语权。整个故事不仅仅只有陌生女人悲情命运的解脱,更有现实女性精神与灵魂的救赎,这难道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吗?

参考文献:

[1]高中甫等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7篇

一.爱你, 但与你无关———孤独的单恋者

爱情, 是分析这部作品不能回避的话题, 它更是文学作品中永远的话题, 但描写“陌生人的爱情”的小说却不多见, 这篇小说吸引眼球的关键无疑在于“陌生”这两个字。茨威格曾谈到:“我素来感兴趣的就是各种偏执狂的人。”在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女主人公用一生去爱一个男人, 而这个男人竟然对她一无所知, 由此可见,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十足的“陌生”而执著的女人。

在小说中, 女主人公写给男主人公的信是这样称呼的:“你, 和我素昧平生的你……”在信的第一段, 她诉说着自己的感情, 说明此前男主角根本不知道女主角的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我现在只有你, 只有你了……”此后又出现“但是对我来说你又是谁?你, 你从来都没有认出我……”她知道自己对他而言只是一个过客, 她知道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男主人公来说, 她只是他众多的女性朋友中的一个, 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了, 女主人强烈希望他能够记住他, 但同时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她深深地明白男主人公的本性, 他知道他游戏人生的态度。多年后, 女主人公仍然没有放弃心中被男主人召唤的梦想, 当她终于又有机会遇到他时, 男主人公却完全记不得女主人公曾经和他的种种经历, 这种打击和伤痛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不言而喻的。

文中多次“暴露”出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陌生关系”, 正常的爱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难道不应该是男女双方彼此深入了解, 心心相惜的吗?可是, “陌生女人”呢?她却一辈子始终在等待, 以一生的时光在等待, 但却总是以一个陌生人的形象出现在男主人公面前。如是, 我们会很想去探索“陌生女人”的内心, 为什么她会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爱情方式, 我们甚至会去迷惑“陌生女人”的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爱?对于爱情, 我们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最通常的有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理性参与的现实之爱, 这种爱更易维系和保持;另一种则是发自心灵的激情之爱。按司汤达的观点, “激情之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触碰到我们的灵魂, 从而让我们燃烧起爱情的火焰。这种爱情通常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 身份、名誉、金钱、道德等社会性的衡量标准对这种爱情通常是无效的。”也正是因此, 激情之爱又总是难以长久地生存, 不管怎样的激情, 最终总是会臣服于现实的平淡。而在这样一个陌生女人身上, 正是充分体现了她对于作家R的激情之爱, 是触动灵魂、激扬生命的爱情。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很显然, 是一种没有完美结局的爱情, 也许更多的人都会去叹息女人的不幸, 对她投以怜悯和同情, 但其实更不幸和可怜的是这个男人。女人爱得彻底, 爱得真切, 她的内心是满足而充实的, 她的心中一直都充满着被爱的希望,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都足以支撑她坚强地活下去。而男人公花天酒地, 游戏人生, 最终一无所获, 对于他来说, 他错过了这样一位如此爱他的女人, 这是他的损失, 也是他的不幸和悲哀。

二.低吟浅喃, 只因你在我心———重细节心理描写

在这部小说中, 情节退居幕后, 采用了着重描写气氛和情绪的处理笔法, 把外部世界、自然风光、次要人物等全部压缩到最低程度, 剩下情绪的流动和大幅度的思绪的跳跃, 时间可自由地穿行于过去和现在之间, 在作品中, 女主人公无名无姓, 就是一个陌生女人, 而男主人公的姓名被简略为一个“R”。“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来描写女人, 没有哪篇小说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么充满了纯净贞洁的抒情性。”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小说中, 处处都是主人公内心独白, 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 就像一张形象化的图, 描绘了一幅女主人公精神受难图。只有了解这些心理描写, 读者才能更快地进入到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 更加深刻理解女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变化。陌生女人与其说是爱情故事的叙述者, 不如说是某种人生情绪与氛围的渲染者。在叙写陌生女人对男人的痴情时有这样一段描绘, “我才十三岁呀, 我以狂热的好奇心来探听和窥伺你的行动, 这在孩子的心目中还并不知道, 这好奇心已经是爱情了。”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 她的爱到底会是什么呢?在一个单纯的孩子的心中, 她的爱简单而美好, 不包含丝毫杂质, 她的爱就是生命激情的集中体现。当陌生女人和R一起走过那熟悉的楼道, 看到熟悉的场景, 往日的回忆浮现在眼前, 可是站在自己旁边的这个人, 一个自己深爱多年的男人, 一个渗透自己灵魂的男人, 居然对自己毫无了解, 毫无印象, 这种内心的伤痛不能言语。“陌生女人”那隐秘、恣肆不拘的内心激情, 那温婉柔和的女人叙述语调, 以奇异的力度和方式喷涌奔突, 有一种叫人喘不过气来的激动, 更叫人为女主人公的凄凉遭遇而痛惜不已。

透过陌生女人温婉柔和的叙述语调, 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她眼中的诗意世界, 由此也赋予了小说特有的诗意美。在小说的结尾描写中, 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那份久久不散的笼罩了女主人一生和全文的哀婉而又凄凉的诗意, 当作家R在一口气读完陌生女人的来信后, 似乎终于有所了悟。他悚然一惊, “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阴冷的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 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飘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一阵乐声……”当一切都归于沉寂之后, 我们仿佛和作家R一共陷入沉思, 回想着这样一个有着独特经历的女人, 似乎感受到冰冷的夜风和女人的悲伤心曲。结尾诗意朦胧, 引起人们心灵的震颤和丰富的想象, 这相对的朦胧能带给读者更多的美感和享受,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茨威格的作品同时也启示着人们:“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 惟其最值得关注。”

三.我不再沉默———书信体形式及独特的叙述角度

叙事内容决定了叙述技巧的选择, 小说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实, 那么要表达这样一种心灵的真实, 书信体加第一人称叙述最合适不过。作者以书信体来写这篇小说, 以“陌生女人”为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下这封饱含痴情的信, 带给读者的触动就更深切。

帕西·拉伯克曾说过:“在小说技巧中, 我把视角问题———叙事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最复杂的方法问题。”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中, 信件文本的叙述始终从“陌生女人”即“我”的视角出发, 通过“我”和“你”对话的叙述来回忆往日的情怀。在信的开头, 女主人是这么称呼男主人公的:“你, 和我素昧平生的你!”用这个称呼使得男主人公的目光一下异常惊讶地停滞了:这指的是他, 还是其他的一位主人公呢?“突然, 他的好奇心大发, 开始念道———”这里是第三人称叙述, 此时, 叙述者似乎希望将读者带入男主人公的世界, 去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 正是这样一种期待使我们和R一道对来信产生了好奇, 开始和他一起阅读, 并且在阅读之后, 又和他一道从这封长信中抬起头来去体会和感受。“他感觉到一次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 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 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没有实体, 充满激情, 又如远方的音乐。”这一头一尾, 全知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从文本中可以觉察到, 第一人称“我”的独白意味一直在不断进加强。这表现在, “我”在倾诉时候的坐立不安、颤抖、兴奋, 在故事中表现为故事时间暂时停顿, 穿插我的内心体验;或叙事中间插人对“你”的讲话, 以解释“我”的叙述行为, 要证明“我”的在场。

四.结语

茨威格用他的妙手为文学史上塑造了这样一位至死不悔的痴情女主人公形象, 陌生女人无疑是孤独的, 可悲可怜的, 她毕生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奉献在现实生活中被撞击成粉碎。人类总是执著于追寻美好理想, 但是, 在人世间的种种丑陋和残酷面前, 这种理想显得那么地不堪一击, 那么容易破碎。也许, 就像这位陌生女人一样, 想要真正地取得胜利, 大概也只能以死亡来成就永恒了。凤凰涅桑, 浴火重生, 原来是需要以死亡为代价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正是这种死亡才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才是激发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玉书《:茨威格评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张玉书:《茨威格小说集》,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7年。

[3]司汤达:《论爱情》, 崔士篪译, 团结出版社, 2005年。

[4]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 四川巴蜀书社, 2003年。

[5]张玉书:《海涅席勒茨威格》 (德语区国家文学论集)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

[6]波德莱尔:《美的定义》, 引自《西方文论选》 (下册) , 上海译文出版社。

[7]陈佑松:颠覆的叙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载《当代文坛》2006年第4期。

[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8篇

罗兰·巴特在《S/Z》中将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震荡分割成561个阅读单位,以五种符码与阅读单位相连,对其进行过滤式透析。对于阐释符码,巴特解释说:“以不同方法表述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形成或酝酿问题、或延迟解答的种种机遇事件,诸如此类功能的一切单位,我们称之为阐释符码,”。义素符码在文本中往往是意义的旁逸斜出。可以把义素符码理解为“‘区别性阅读单位’中某些特定词语所构成的含蓄意指背后所构成的较大所指”。象征符码是具有传统结构主义惯用的对立关系影子的一种象征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重复出现、读者可清晰辨认的基本对立模型或曰对立关系,左右着文本叙事的张力与平衡关系。”行动符码是叙事文本中主体的行为行动及其遵循的逻辑。巴特坚持“叙事中确定情节者,乃是话语,而非人物”,应进入话语之中找寻行动符码,挖掘其“丰富蕴含的,此时此地的话语意义。”文化符码则是“发自人类传统经验的集体而无个性特征的声音,是文时时引及的诸多知识或智慧符码之一”,“是对科学或智慧符码的引用。”

以上通过对符码解读法应用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巴特在《S/Z》中“仍然忠实于关于外延和内涵的区分、‘种种语义’的捕捉、所选文章的统一性(这里指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萨拉辛》)和换喻等思想”,并“印证了巴尔特所谓‘一切皆能指’,揭示出结构的变化、生产要远远大于其静态的反映功能。”这种解读法既保留有传统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又饱含符号学知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体验——符号学阐释——文化解码”的全新阅读模式。“这意味着巴尔特已经突破了结构主义把文本结构置于中心地位的局限,开始注意到文学形式作用与读者的关系,开始在文学研究领域引入对于读者活动的研究,同时也标志着巴尔特的立场已经由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

本文尝试用符码解读法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构筑故事筋骨的角度看,阐释符码起了重要作用。小说开头便说“‘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句话写在顶头,算是称呼,算是标题。”这个情节非常奇特,因为一个在德语中不用尊称您的人居然是不认识的人,并且还写来“大约有二三十页”的长信。正是这样奇怪的抬头勾起了小说家R.读完这封信的兴趣和读者对来信人情况的好奇。再如信的正文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但接下来女子又不断提到“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此处儿子的存在与前文中男人不认识女子之间又是一串迷。

义素符码也同样随处可见,比如信本身就是一个拥有无穷内涵之物。它暗示着精神层面的交流。它的洁白以及信封开启的单次性,又暗示着贞洁。男人对这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信的阅读,正像男人对女子唯一的一次体验,这体验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同样,女人每逢男人生日送去的白玫瑰也同样透露着纯洁之意。而这多年不断的送花及插入男人花瓶的行为,也暗含着信所表达的精神依恋之外肉体上的向往。

小说是围绕一男一女展开的,以此为线索可找到该小说的主导象征符码,建立起围绕男女基本二元对立的象征区域。如下所示:

在这组对立中,一方代表着纯洁清新的情怀,它脆弱,偏执,不获现实的肯定,却又让人怜爱,永恒地怀念;另一方则代表着现实的成功,它沉浸在感官体验的丰腴中,麻木地在动荡间前进。写信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像是早已远去的我对现实中的我的召唤,它勾起我们对纯真的记忆,提醒着我们在时光之流中失掉的自我。

故事的整体情节可作为一个大行动符码来探究。如果对主人公的前后行为进行一番总结,可以得到下图所示的一个行为模式:

故事中男人的行为是一种阳具般的,具备无限伸张能力的线性行为,它没有明确的起始和终结。女人的一生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环而已,不清楚他生命中还有多少个陌生女人。而女人的行为却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封闭区间,起始皆依附在一个男人的生命坐标上,像一个旁生的附属物。

小说中最大的一处文化符码就是专情。而专情便是文化观念对原始欲望的改造,令人以追求单一目标为高尚和满足。对这样一种行为的表现正是对爱情信仰的引用。再进一步观察男人和女人不同表现与结局,就会发现这又是对传统性别模式的引用。

总之,通过以上对符码解读法的介绍,以及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多重符码的典型分析,我们可以在传统视角之外增添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虽然这方法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协助读者在对文本的细致挖掘中获得一种可以不断深入,不断产生全新灵感的动力和空间。

摘要:结构主义后期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其著作《S/Z》中所发展出来的符码解读法,借助符号学知识将《萨拉辛》演示成了一个充满无限含蓄意指的符码系统。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对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进行符号学解读,探究小说中的“阐释符码”“义素符码”“象征符码”“行动符码”和“文化符码”,揭示小说在其表层的叙述之下,所可以拥有的深层意义空间及文化心理。

关键词:罗兰·巴特,符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屠友祥译.S/Z[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法]让-伊夫·塔迪埃,史忠义译.20世纪的文学批评[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9篇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 是一位犹太籍奥地利作家, 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传世的经典之作, 其中以中短篇小说见长。他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其凄美惊人的爱情故事、哀婉动人的语言叙述、细腻复杂的情感描写等艺术特色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小说中暗含的隐形对话更是耐人寻味, 复调特征发人深思。

复调小说理论是俄国哲学家、文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 (Mikhail Bakhtin) 在考察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复调 (poliphony) 原本是音乐术语, 源于希腊语, 是指由几个各自独立的音调或声部组成的乐曲。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 巴赫金借用此概念来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特点。

与独白小说不同, 复调小说展示的是多声部的世界, 小说的作者不支配一切, 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都作为具有同等价值的一方参与对话。根据巴赫金关于复调小说的研究与论述, 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即主体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进行分析, 以论证这篇小说的复调性, 看小说是如何体现巴赫金复调小说的特征的。

2 主人公:主体性

主体性是复调小说的一大显著特点。巴赫金认为, 与独白小说不同, 复调小说中主人公并不是充当作者思想的传声筒, 人物不再是作者描写的客体, 而是表现自己独立思想的主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一位女性的视角, 以书信的方式回忆了其一生为爱的付出与苦楚的等待, 人物的主体意识贯穿于整篇小说中, 女主人公的个性与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者并没有对女主人公的身份、家庭、性格做任何评价与描写, 但是通过主人公的思想与意识, 读者能够看到她眼中的自己与世界。

人物的主体性还体现在环境的描写上。在独白小说中, 人物所处的环境大都是通过作者的视角来描写的, 它强调环境描写的客观真实性。然而在复调小说中, 它是通过人物的视角来描写现实环境, 强调的是主人公对环境的感受。例如小说中几次提到作家R的房间, 第一次是在她童年的时候, 房间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圣感。还有一次是她在十一年后再次被当做是陌生女人带回到作家R的房间, “房间基本没什么变化”, “整体看起来依旧那样的熟悉与亲切”, 这里的环境描写不是纯客观的, 是女主人公心理的体现,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熟悉与陌生这一矛盾体的强烈对比在此突显出来。

3 情节与话语:对话性

对话性是复调理论的核心和精髓, 也是复调小说所具有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1) 情节结构的对话关系

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结构的不同成分之间存在一种对话关系, 有如音乐中的“对位”。小说中每一个回忆的故事看似独立, 实际上相互呼应, 层层铺垫, 女主人公的感情也从充满希望地一次次等待, 到一次次地失望, 直到最后的坍塌。这是情节结构上的对位形成的复调。

(2) 人物对话关系

大型对话除了情节结构的对位, 还有就是人物关系的对话。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多, 在小说里作家R刚搬到公寓, 这个时候操办一切琐事的是他的仆人, 这个小人物的出现看似毫无分量, 可是综观小说的整体情节, 他的声音有着不可抹灭的重要作用, 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都形成了对位。仆人虽然年老, 并且只在女主人公童年时见过她, 但在故事的最后, 当她眼含泪水因又一次未被作家R认出失望离去的时候, 她撞上了仆人老约翰, “也就是在那一刹那, 那个老人的脸上突然一亮”, 认出了她是谁。相反, 作家R年轻却健忘, 一个女人爱了他一生, 他竟然没有一次认出来。这样的落差让女主人公深陷绝望之中。老约翰和作家R的对位, 陌生女人和作家R对位构成了整篇小说人物关系的大型对话。

语言上小说中有人物间直接引语的对话, 可以直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对话关系。作为一部以书信体为体裁的小说, 自书信开始似乎只有一个声音, 但这并不意味着陌生女人始终是一个人在唱独白, 而是自始至终都在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在和一个自己深爱一生的男人倾诉, 展开对话。她对对话对象的参与有一定的预设和期待, 这样男作家自然地就参与了潜在的对话, 男作家作为听者有何回应和思想, 都是隐没的, 无声却有力。人物的矛盾无时不在, 无处不处于一种无声的对话关系。

(3) 语言对话关系:双声语

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的对话不仅体现在情节结构的对话, 而且向内部深入, 渗透到语言当中, 使语言具有双重指向, 形成双声语。这就好像是对话中第二个交谈者的话语被省去, 第二个交谈者是个无形的存在, 可他的语言左右着说话人话语的内容与方式。小说中从女主人公的独白中同时也可以听到作家R的声音, 因为女主人公个性独立, 期待作家R爱的回应, 因为未被认出而失望怨恨, 却又因为无限度的爱埋葬自己的怨愤, 这就形成了她的双声语, 使她的语言带有矛盾性。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实际上, 你压根儿就没想起过我, 你把我忘了。可我不是在指责你什么, 相信我, 我也不是在抱怨什么。我写的时候可能会时不时有些幽怨的情绪, 那样的话, 请你一定原谅我吧, 因为我的儿子, 我们的儿子, 他死了, 就躺在那摇曳闪烁的烛光下, 死了。”

从这段话来看, 原本是两个人的对话, 现在却融合在了一个人的话语里, 这样一来, 就形成互相对立的声音, 形成了复调。如果把暗藏的话语补充起来, 可以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作家R:你是谁?我认识你吗?我似乎能想起你。

女主人公:实际上, 你压根儿就没想起过我, 你把我忘了。

作家R:我真的不记得你。请不要指责我。

女主人公:可我不是在指责你什么。

作家R:你真的不会指责我?不是在抱怨吗?

女主人公:相信我, 我也不是在抱怨什么。

作家R:可是你为什么写出那样抱怨的话呢?

女主人公:我写的时候可能会时不时有些幽怨的情绪, 那样的话, 请你一定原谅我吧。

作家R:我不怪你。那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幽怨?是因为我说不认得你吗?

女主人公:因为我的儿子, 我们的儿子, 他死了, 就躺在那摇曳闪烁的烛光下, 死了。

这段暗含的对话展示了女主人公痛苦矛盾的内心世界。她一面在发泄内心的怨恨, 一面又在为自己辩解, 维护内心的爱, 也就呈现出了微型对话。

4 未完成性

复调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未完成性, 在巴赫金看来对话是开放的, 未完成的。小说中作家R读了陌生女人的来信, 是否真的能回忆起和她曾经相见的片段, 这些读者都无从知道。也许他“他感觉上还多少有些许记忆”, 也许真的“什么也想不起来”, “终究只是梦中的幻觉罢了”。小说开放性的结尾像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作品的开放性结局也标志着主人公和对话内在的未完成性, 体现了小说的复调特征。

5 结语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书信体的方式呈现了陌生女人苦苦等待的一生, 女主人公的回忆和倾诉看似独白, 实际上无声的对话无处不在。小说中女主人公以及她的意识不是由作者视野和意识统一和连结起来的。作者只对他们采取平等对话的立场, 他只是对话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这部小说中, 可以听到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 有声的或者无声的, 呈现出的作品是多声部的。女主人公强烈的主体意识;小说结构、人物关系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语言的双声语特点;小说人物及结尾的未完成性, 这些都体现了复调小说的特征。同时, 复调理论也赋予了这篇小说更多独特的魅力, 使得读者阅读过程中也能参与“对话”, 形成更丰富的“复调”。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小说进行重新解读与分析, 揭示了小说体现的复调特征:作品主人公的主体性、小说情节结构与话语的对话性, 以及小说人物与作品本身的未完成性。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巴赫金,复调理论,对话

参考文献

[1]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3]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威译,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1.

[4]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1.

[5]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95.

[6]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10篇

从茨威格众多作品人物来看, 他对女性尤其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和笔墨, 使得有不少评论者肯定的认为, 茨威格是个会怀着敬意, 与柔情来描写妇女的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男性作家。然而, 细细品读茨威格的文字, 事实并非如此。其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对女性的深切关注, 表面上是积极的、有进步意义的, 但骨子里仍然深受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影响。事实上, 他仅仅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身为弱者的女性的同情和怜悯, 对她们给予一定程度的、某些方面的安慰, 却并未上升到对于男权思想对女性真正的残害有深刻真切的认识的高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个典型例证。

这部小说是茨威格最为著名的以女性为叙述对象及叙述主体的代表作, 感动了无数读者, 甚至高尔基曾“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 竟丝毫不感到羞耻地哭了起来。” (高尔基, 139) 它讲述的是一个陌生女人在其弥留之际给让她倾其一生痴情去爱的一个作家的一封信。在这封凄婉的信里陌生女人向这个对她一无所知的作家R袒露了她十几年来一如既往的单恋, 独自承受的痛苦和煎熬。虽然不管从叙述者还是故事的载体, 它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篇女性小说, 但茨威格的男权思想还是在这些他所谓的对女性的肯定和褒扬上体现了出来。

小说中“陌生女人”对爱情的近乎于自虐或者说畸形的执著, 从某种意义上的确是女性自我需求的体现, 也可以称为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陌生女人”对于作家R的爱是丝毫不求回报、不要承诺的, 正如歌德所说, “我爱你, 与你无关。”这种主观上的心理需求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茨威格对女性自我需求和意识是持肯定的态度的, 也可以看出作家本身女性观的进步性。但是, 在茨威格女性意识的背后, 我们深层探析一下, 在不少方面, 也能看出其相当的局限性, 这也是被时代和社会因素同化的结果。

首先, 在茨威格的笔下, “陌生女人”的自我需求仅仅停留在“爱情”的层面上。爱情其实是男权社会对女性唯一允许的精神活动, 而“将爱情作为人生的主要乃至唯一目标是几千年尚未解放的妇女被羁绊、被束缚的一个象征。” (刘慧英, 1995) 对于“陌生女人”来说, “自从童年时代之后青春萌发以来, 我的整整一生不外乎就是等待, 等待你的意志!” (22章) “陌生女人”的精神需求还是没有逃脱对男性的臣服和依赖。为了得到作家R的肯定和眷顾, “陌生女人”宁可独自忍耐相思之苦也不愿打扰他无忧无虑的生活, 宁可独自承受生养孩子的艰辛也不愿拘束他无羁无拌的自由心性。她为他奉献了所有的青春和生命, 为他牺牲了所有享受快乐的权力。所为者何?无非就是想得到作家R对她的“认出”和“记忆”。从自我意识出发的自我需求最终还是沦为了男性的附属, 所以可以看出, 在茨威格的概念里, 女性的自我认同还是要由男性的肯定来体现的。

第二, 对于文中可怜可悲的“陌生女人”来说, 现实是残忍和残酷的。委身于作家R之前的她只是一个整天浪费青春时光无所学无所求的, 满脑子梦幻爱情的年轻女孩子, 根本谈不上自我价值的升华和实现。十八岁之后的她的价值也只是被茨威格一句“做一个服装店的职员”而一笔带过。再而后, 使她得以养活自己和来之不易的孩子, 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 并有心力去坚持爱情, 满足这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的方式却是依靠男人和出卖自己的肉体。这就是受男权思想影响的茨威格能够为“陌生女人”找到的唯一的生存方式。他歌颂“陌生女人”身上一切的美好, 她漂亮, 温柔, 从单纯的小女孩变为气质考究的贵妇人, 身边永远围满了仰慕追求她的人感谢她的人, 但茨威格笔下所有的这一切美好都只不过是使他的主人公得到更好的情人、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准备的。他根本没有认识到女性身上真正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对于女性的不幸仅仅是鸣不平, 而没有肯定女性对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女性个人的能力, 也没有指出女性真正自我独立的出路。

再者, “陌生女人”对爱情的所谓执著和忠诚, 其实是暗合了男权社会的男权思想对女性的要求。她对作家R的单恋在茨威格的笔下虽然带有不少的哀怨和苦楚, 但始终是纯洁和坚定的, “我的身子只属于你一个人, 既然这样, 那么我的身子不管做出什么事来, 我都觉得无所谓了。” (22章) 其实“陌生女人”从开始便知道自己的爱情终会无果, 青春期的时候是因为地位环境的差异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使年幼的她始终以一种绝对仰视的态度来崇拜对方。仅仅是为着一个微笑, 一句“多谢了, 小姐。”她便奉献了一生, 笃定了心念“这个女人永远属于你了。” (5章) 为了得到一个回眸一句问候, 她整个下午整个下午的窥视着等候着。为了更近的碰触她的爱人, 她甚至病态到去亲吻他曾摸过的门把手, 去捡他扔掉的香烟头。搬家之后因为不能去看他而买来他所有的作品并字字铭记。成人后独立的第一个去处也是唯一的一个去处就是爱人的身边。站在视她为陌生人一样的他的面前, 只求对方能记起她, 爱上她。可是结果却每每不如她的意愿, 与作家R的几次相会, 每次在对方的眼里她都是与他“素昧平生的”。她对爱情的执著得到了茨威格毫无保留的肯定, 感动了高尔基, 感动了罗曼·罗兰, 也感动了千万的读者。然而毫无疑问, 这正是男人最乐于接受和看到的。作为女主角的“陌生女人”却承受了多少痛苦和煎熬, 付出的是一生的单思和孤独。

“陌生女人”依靠各类男性而生活, 但其实她内心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充满羞耻和愧疚的, 对于追求她的男人们她不予以情感的回应, 在歌舞厅里因为跟随她爱情的承载者作家R而中途失信于那个善良并深切地爱着她的工厂主, 也让她心中不忍。从这些表现不难看出, 作者茨威格加注在她身上的是男性社会对女性道德观念的束缚。在这样的社会里, 女性的感情必须专一, 对男性任何形式的背叛都是不道德要被唾弃的。而与之恰恰相反, 作家R的形象从开头被“陌生女人”认识时便被定义为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是一个学识渊博, 修养有素但沉溺于玩乐, 纵情恣欲, 没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他光明正大的风流徜徉于各色女人之中, 享受她们的肉体和眷恋, 践踏她们的感情和尊严, 花费的仅仅是钞票而没有一点心思。对于这样一个男人, 茨威格并没有让他承载社会舆论和自我道德的谴责, 他仍然事业有成, 是一个著名的作家, 仍然自由逍遥的过生活, 仍然有孜孜不断的追随者。女主角的忠诚是得到相当的赞誉的, 但作家R的恣意妄为却没有受到任何的指责和修正。这明显的双重标准可以看出茨威格心中对男权社会对待男女性不同的道德要求和评价准则的默认和肯定, 并成为这双重标准的直接维护者和执行者。

茨威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和创作思路, 无疑和他成长和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在茨威格成长的十九世纪末, 尽管当时的西方经济有了巨变和发展, 可是性别文化并没有明显改观, 女性依然没有什么社会和经济地位, 女性仍是男性的附庸, 身价最高的时候也就是谈恋爱的时候, 或者被男性象追逐猎物样追逐的时候。茨威格在他的散文自传《昨日的世界》里介绍说, “当时的社会就是要把一个年轻姑娘培养成这个样子:既有很好的教养, 可又什么都不懂, 既好奇又害羞, 对男女之间的事愚昧无知, 缺乏自信和不懂实际。那种脱离生活的教育使她命中注定在以后的夫妻生活中任凭丈夫左右和摆布。” (85) 可见当时的奥地利乃至于整个西方社会都是有意从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上控制和压抑女性的。

在他成年后的二十世纪初, 西方虽然已经出现了女性解放、女权思想等新思潮, 然而动乱的社会和传统的影响, 无疑给她们的独立和认识造成了重重的障碍, 她们开始的躁动不安的心灵仍然紧紧受着男权社会的束缚和压抑。即便是茨威格这样罕见的人道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进步者, 也仍然不能完全摆脱社会思潮和作为男性个人的偏见。他在“相信未来”一文中说, “明天的妇女将有变化的……她们将有很大的变化, 因为她们要完成重大的发展, 即最终从单方面的男性道德之中解放出来。” (茨威格散文, 204) 可见, 茨威格本人对此有着清醒而进步的认识, 然而同时, 他又说, “职业的确赋予女人以灵智, 工作的确使女人得到解放, 可是过量工作却可能重又夺去她们在心灵上和道德上的取得的成果, 因为它随之带来享受上的粗略和性爱中的应急故事, 这恰恰是我们最希望从女人所得到的东西相矛盾, 即希望她们为我们这个过分沉重的世界带来和缓和轻松并以振作和鼓舞性的存在支持我们的工作。” (茨威格散文, 209) 显然, 茨威格把女性排斥在了“我们”之外, 他所谓的“我们”指的是以男性为代表和掌控的人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 女性的角色是为男人提供享受上的精致和性爱故事上的舒缓并以此来“振作和鼓舞”男人的工作。不能不说这是他认识上的局限和遗憾。也难怪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他会有那样的女性书写。

总之, “陌生女人”虽然有着强烈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追求, 但在这种男性社会中是得不到实现的。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可以透视到, 茨威格的女性观是局限、不成熟和受男权社会影响的, 虽然某些方面显示出了进步的倾向, 但这种女性意识最终只能被看做是永远依靠太阳发光的月亮, 永远只能是附属的、被限制的和被圈禁的。

摘要:本文对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人物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作者虽在主人公的描写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进步的女性意识, 但事实上由于深受当时男权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 其对女性的认识还是不成熟、不全面也不深刻的。

关键词:女性意识,男权社会,人道主义者,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经典》, 张玉书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2]、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舒昌善译。北京:三联书店, 2010。

[3]、茨威格:《茨威格散文》, 张玉书编选, 张佳珏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北京:三联书店, 1995。

[5]、“高尔基致茨威格”, 《三人书简》, 臧乐安范信龙井勤荪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第11篇

茨威格笔下的这个女人就是那么傻,这种发自内心、无所企求的爱在现实世界里,是那么软弱无力,那么不堪一击,那么可悲可怜,然而对于那些因为害怕受伤而难以全心投入的人来说,这种爱是那么难能可贵、令人羡慕。小编不是推崇或反对这种爱,而是希望能在爱中保持自我或者发现自我。

(Amelia)

You were sitting with some friends at the next table, regarding me with an admiringglance. I trembled, and my hand shook so violently that I nearly let my wineglass fall. Fortunately my companions did not notice my condition, for their 1)perceptions were confused by the noise of laughter and music.

My cheeks were flushed, and I talked 2)at random. You could not help noticing the effect your glance had on me. You made an 3)inconspicuous movement of the head, to suggest my coming into the 4)anteroom for a moment. Then, having settled your bill, you took leave of your 5)associates, and left the table, after giving me a further sign that you intended to wait for me outside. I shook like one in the cold stage of a fever. I could no longer answer when spoken to, could no longer control the 6)tumult of my blood. Standing up, I told my friend that I would be back in a moment, and followed you.

You were waiting for me in the lobby, and your face lighted up when I came. With a smile on your lips, you hastened to meet me. It was plain that you did not recognise me, neither the child, nor the girl of old days. Again, to you, I was a new 7)acquaintance.

“Tell me when we can meet,”you said. “When ever you like,”I replied, for I knew nothing of shame where you were concerned. You looked at me with a little surprise, with a surprise which had in it the same flavour of doubt 8)mingled with curiosity which you had shown before when you were astonished at the 9)readiness of my acceptance. “Now?”you enquired, after a moment’s hesitation. “Yes,”I replied, “let’s go.”

There was a car at the door, and we drove to your room. Once more I could listen to your voice, once more I felt the 10)ecstasy of being near you, and was almost as 11)intoxicated with joy and confusion as I had been so long before. But I cannot describe it all to you, what I had felt ten years earlier was now renewed as we went up the well-known stairs together; how I liv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past and in the present. In your rooms, little was changed. There were a few more pictures, a great many more books, one or two additions to your furniture——but the whole had the friendly look of an old acquaintance. On the writing-table was the vase with the roses——my roses, the ones I had sent you the day before as a 12)memento of the woman whom you did not remember, whom you did not recognise, not even now when she was close to you, when you were holding her hand and your lips were pressed on hers. But it comforted me to see my flowers there, to know that you had cherished something that was an 13)emanation from me, was the breath of my love for you.

...

You asked me to stay for breakfast. Over the tea, which an unseen hand had 14)discreetly served in the dining room, we talked quietly. As of old, you displayed a 15)cordial 16)frankness; and, as of old, there were no 17)tactless questions, there was no curiosity about myself. You did not ask my name, nor where I lived. To you I was, as before, a casual adventure, a nameless woman, an ardent hour which leaves no trace when it is over.

Standing at the glass, I saw in it——I was overcome with shame and horror——that you were 18)surreptitiously slipping a couple of 19)banknotes into my 20)muff. I could hardly refrain from crying out; I could hardly refrain from slapping your face. You were paying me for the night I had spent with you, me who had loved you since childhood, me the mother of your son. To you I was only a prostitute picked up at a dancing hall. It was not enough that you should forget me; you had to pay me, and to 21)debase me by doing so.

I hurried away, for my eyes were filling with tears, and I did not want you to see. In the entry, as I 22)precipitated myself from the room, I almost 23)cannoned into John, your servant. Embarrassed but zealous, he got out of my way, and opened the front door for me. Then, in this 24)fugitive instant, as I looked at him through my tears, a light suddenly flooded the old man’s face. In this fugitive instant, I tell you, he recognised me, the man who had never seen me since my childhood. I was so grateful that I could have kneeled before him and kissed his hands. I tore from my muff the banknotes with which you had 25)scourged me, and 26)thrust them upon him. He glanced at me 27)in alarm——in this instant I think he understood more of me than you have understood in your whole life. Everyone, everyone, has been eager to spoil me; everyone has loaded me with kindness. But you, only you, forgot me. You, only you, never recognised me.

My boy, our boy, is dead. I have no one left to love; no one in the world, except you. But what can you be to me——you who have never, never recog nised me; you who stepped across me as you might step across a stream, you who 28)trod on me as you might tread on a stone; you who went on your way 29)unheedingly, while you left me to wait for all eternity. I shall not 30)summon you in my last hour; I shall go my way leaving you 31)ignorant of my name and my appearance. Death will be easy to me, for you will not feel it from afar. I could not die if my death were going to give you pain.

I cannot write any more. My head is so heavy; my limbs ache; I am feverish. I must lie down. Perhaps all will soon be over. Perhaps, this once, fate will be kind to me, and I shall not have to see them take away my boy...I cannot write any more. Farewell, dear one, farewell. All my thanks go out to you. What happened was good, in spite of everything. I shall be thankful to you till my last breath.

But who, ah who, will now send you white roses on your birthday? The vase will be empty. No longer will come that breath, that 32)aroma, from my life, which once a year was breathed into your room. I have one last request thefirst, and the last. Do it for my sake. Always on your birthday get some roses and put them in the vase. Only in you do I wish to go on living——just one day in the year, softly, quietly, as I have always lived near you. Please do this, my darling, please do it...My first request, and my last...Thanks, thanks...I love you, I love you...Farewell...

你和几个朋友正坐在邻桌,你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我。我颤抖起来,手中的酒杯差一点儿失手掉落。幸好我的同伴没有注意到我的心慌意乱,他们被嘻笑声和音乐声冲昏了头。

热血一下子涌上我的双颊,我随意地和同伴说着话。你一定发觉到了,我被你的目光弄得多么心慌意乱。你微微摆动了一下脑袋,向我示意,要我到前厅去一会儿。接着你结了账,告别了朋友,离席前再一次向我暗示,你在外面等我。我像发烧时体温骤降一样浑身哆嗦,别人和我说话,我也回应不了,也控制不住自己沸腾的热血。我站了起来,对我的朋友说,我要出去一下,很快回来,说完就随你走了出去。

你就站在前厅里等我,一看到我出来,你就喜形于色。你微笑着快步迎了上来。我马上看出,你没有认出我来,没有认出当年的那个小姑娘,也没有认出后来的那个少女,你又一次把我当作一个新欢。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单独见见面呢?”你问道。“您什么时候想见我都行,”我回答道——因为我知道你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羞耻。你稍微有些惊讶地凝视着我,眼里还带着和当年一模一样的怀疑和好奇,那时我也是很爽快地接受了你的请求,也曾令你惊异不已。“现在行吗?”你迟疑了一下,问道。“行,”我说,“我们走吧。”

门口停着一辆车,我们驱车到你的寓所。再一次,我听见你的声音,感到在你身边时的兴奋愉悦,就像很久以前一样如痴如醉。现在我们一起登上这段熟悉的楼梯,十年前的感受再次复苏,我就像同时行走于过去和现在的时空里,然而我对于这一切的感受却难以向你一一描述。你的房间没有怎么改变,只多了几张画,添了好些书,多了一两件家具,不过在我看来,一切还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书桌上放着花瓶,里面插着白玫瑰——我的玫瑰花,是前一天你过生日时我派人给你送来的,以此纪念一个你早已忘却的女人,一个你认不出的女人,一个即使此刻就在你眼前,握着她的手,吻着她的唇,你也认不出的女人。但是看到花瓶里还插着我的鲜花,知道你珍惜着留有我一丝气息和爱意的玫瑰,我就觉得很宽慰了。

……

你邀请我和你一起用早餐。某个仆人早已在起居室里细心地摆好了早点,我们一起喝茶,轻声闲聊。像以前那样,你以坦率诚挚的态度跟我说话,不提出任何不得体的问题,对我的个人情况没有表示出任何好奇。你不问我的姓名,也不问我住在哪里;像上次那样,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一次逢场作兴,一个无名女人,一段炽热的时光——当这段时光结束时,一切都灰飞烟灭。

我站在镜子前面,这时我从镜子里看到——我感到无比的耻辱和惊恐——你正偷偷地把几张钞票塞进我的暖手筒里!我几乎忍不住尖叫,想要给你一个耳光。我,我从童年时代起就深爱着你,并且是你孩子的母亲,可你却为这一夜付给我钱!对你而言我只不过是一个从舞厅里带来的妓女。被你遗忘了,这还不够,我还得受到这样的羞辱。

我快步走向门口,因为我感觉我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可是不能让你看见。我急忙奔了出去,在门口差点和你的仆人约翰撞个满怀。他抱歉地闪到一边,热心地拉开前门,让我出去,但就在这一刻,就在我噙着眼泪看着这个老人的这一刹那,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就在这一秒钟,我告诉你,这个从我童年时代起就再没有看见过我的老人认出我来了。我是多么的激动,恨不得跪倒在他面前,吻他的双手。但我只是匆忙地把那羞辱我的钞票从暖手筒里扯了出来,塞给了他。他惊慌失措地看着我—他在这一秒钟里对我的了解比你一辈子对我的了解还多。所有的人都娇宠我,对我很好—只有你,只有你把我忘得一干二净,只有你,只有你从来也没认出我!

我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儿子,如今死了,现在在这世界上,除了你再也没有一个我可以爱的人了。但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从来也没有认出过我,你在我的身上跨过,就像跨过一条小溪;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块石头上,你总是漫不经心地向前走啊,走啊,却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不想叫你来看我;我想独自上路,让你依然对我的姓名、我的相貌一无所知。只有当你身在远方,感觉不到我的离开时,我才能死得轻松。倘若我的死会使你痛苦,那我会无法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再也写不下去了……我的头晕得厉害……四肢疼痛……我在发烧……我得马上躺下去。也许很快就会结束了,也许这次命运会对我开恩,让我不用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儿子抬走……我实在写不下去了。永别了,亲爱的,永别了,我感谢你……过往的点滴都很美好,不管怎么样,都很美好……我要为此感谢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可是谁……如今谁还会在你生日的时候给你送去白玫瑰呢?花瓶将会空空如也,往昔一年一度萦绕在你房里的我的气息和香味,从此将不再出现。我求你……这是我对你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请求……请你为我做一件事,那就是每年你过生日的时候,去买些玫瑰花来插在花瓶里。我只想在你一个人的心中继续活着——一年就只要一天,轻柔地,静静地在你心中活那么一天,就像我曾经一直活在你身边一样……我求你,照我说的去做,亲爱的……这是我对你的第一个请求,也是最后一个……谢谢,谢谢……我爱你,我爱你……永别了……

小资料

二十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认是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亚克,以及奥地利的茨威格。而论作品译文的语种之多,销售量之大,则以茨威格为最。多年来他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近四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茨威格的小说以善于描写女性人物形象著称,他妙笔生花地创造了许多丰腴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12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本文采用的是框架式的结构, 小说开篇不是突兀得把信件展示出来, 而是用全知叙述的视角交代作家“R”在41岁生日时收到一封奇怪的书信, 既没有姓名、地址, 称呼也与众不同“你,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从而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激起读者的无限好奇与兴趣。结尾处不以信件作结, 又回到了全知叙述, 描写“R”读信后的若有所思和无尽遐想, 意境飘渺, 犹如余音绕梁, 回味无穷。信件本文就镶嵌在这个框架之中, 使叙事围绕收信—读信—读信后的顺序呈现出层次感和条理感。

信件本文的叙述始终从“陌生女人”—“我”的视角出发, 利用“我”与“你”直接对话的叙述策略, 回顾往日的情怀。在这种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的回顾性的叙述中, 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作用:一为叙事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 另一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第一种眼光的叙事, 可称为“叙述自我”, “我”是站在故事之外的, 是一个见证者, 属于外聚焦的叙述;第二种眼光的叙事, 可称为“经验自我”, “我”是故事的行动者, 属于内聚焦叙述。这两种眼光可以体现出我在不同时期对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 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使成熟与幼稚、了解时间的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信件本文中, 每当回忆到生命的关键、转折之处时, 经验自我就自然而然的取代了叙述自我。信件本文中出现经验自我的有这样几处:13岁坠入情网的时刻;被迫离开爱人的时刻;18岁重返爱人身边的时刻;委身于爱人的时刻;怀上爱人的骨肉的时刻;独自抚养孩子又重遇爱人召唤的时刻;被爱人再次召唤却仍未认出的时刻;带着遗憾不久于人世的时刻。这些人生的转折时刻“经验自我”的运用, 一方面, 能够使“我”的叙述更加真实感人, 它直接将读者引入“我”经历往事时的内心世界, 具有直接性、生动性, 更容易激发同情心。这种模式一般能让读者直接接触到人物的真实想法, 能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在第一人称叙述所采用的“经验自我”叙述中, 读者使通过人物自身的经验眼光来观察一切的, 因此读者可以更自然地、更直接地接触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活动, 从而达到茨威格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相遇的目的。这样读者能与“我”产生共鸣, 共同感受“我”命运的波澜起伏, 体验“我”心里对爱的渴望、执着、狂热、痛苦、失望与迷惘。另一方面, “经验自我”容易使读者产生心理悬念。因为“经验自我”是以“我”经历往事时的眼光来叙述的, 内聚焦限制了观察的视野, 所以读者只能紧跟聚焦人物去观察和了解他人的言行, 对聚焦以外的他人的内心想法和情感仅仅只能做出自己的猜测、推理和判断。比如在信件中叙述到我13岁爱上“R”的时刻, 其实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R”对为他开门的“我”深情地看了一眼并面带微笑柔声道谢, 就是这一小动作使单纯的小女孩误认为“R”喜欢自己而坠入情网, 此时读者也产生了疑问:是否“R”真爱上了小女孩。后来的叙述拨开了迷雾:原来是“我”的一厢情愿, “R”从未记得“我”。悬念的产生到明朗使读者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 不由得替“我”心酸、难过。“叙述自我”的效果就不同与“经验自我”, 它以事后的眼光来聚焦, 使叙述更客观、冷静, 产生了成熟与幼稚、了解事情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 在信件本文中“我”常常在讲述故事的同时, 看似不经意地插入一些非叙述性的评论:“耐心点, 亲爱的, 等我把一切都从头说起, 我求你, 听我谈自己谈一刻钟, 别厌倦, 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厌倦啊!”

“我不是责怪你, 我亲爱的, 我不责怪你。如果有时候从我的笔端流露出一丝怨尤, 那么请你原谅我吧!……”

信件本文中的非叙述评论的部分“常常赋予关于本文的意识形态的明确信息。不过, 极有可能的是, 这样一种明确的陈述在本文的其它部分受到反讽, 或被本文的描写或叙述部分否定, 以至于读者必须与它保持距离。”[3]可见本文中的非叙述评论传达信息与叙述部分是有所不同甚至相悖的。在“我”讲述有关“你”的一切时尽管保持一种表面的安详, 多次强调再没有别的企求, 既不要爱的回报, 也不要求怜悯与安慰, 但读者仍可以察觉出隐藏在“我”心底的那种气愤、责怪, 甚至蔑视。“我”无法压抑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是对男性世界的否定。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信件文本中叙述的故事可以分为五个时间段:1、“我”13岁—16岁时认识并迷恋上邻居作家“R”;2、16岁—18岁时“我”被迫离开家乡后对“R”疯狂的思念;3、18岁时“我”回到家乡委身于“R”;4、18岁———30岁“我”怀上“R”的孩子, 生下孩子独自抚养, 并为“R”始终保持自由之身;5、30岁时孩子病死了, “我”也奄奄一息, 临终前写下一封信。5可以认为是信中的现在, 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应该放在最后, 可是作者却独具匠心地打乱了故事的时间序列, 把这一时间段放在信件本文的最前面, 并在叙述中不断出现穿插于各时间段之间, 使本文呈现出“现在—往事1—现在—往事2—往事3—现在—往事4—现在”的顺序。于是对不同往事的回忆成了现在状态中叙述者主观性的内在式追述, “我的孩子昨天死了……”这一现在时态中的事件重复性叙述给小说营造了沉重、凄凉的气氛, 读者从这些重复叙述中可以感受到“我”因儿子的死已经伤心欲绝、神智模糊, 就像“林嫂痛失儿子阿毛”时的一遍遍哭诉, 引起读者的无限同情和怜悯。同时相同叙述的交替出现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每一次出现都增添了新的信息, 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信件本文除了运用了追述, 还运用了一些预述的方法, 这些预述发生在“我”现在的思想中, 属于“内在式预述”, 信件本文的“内在式预述”主要有“如果你手你拿着这封信, 那你就知道, 是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她的生活……”;“谁还会在你的生日给你送白玫瑰呢?啊, 花瓶将要空空地供在那里”。这两个“内在式预述”在作者的全知叙述中都实现了:“R”拿到了信;“R”41岁生日时花瓶是空的。内在式预述常常补充一个将来的省略或侧面省略, 即陌生女人已经死去的事实, 更使本文弥漫着宿命的气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叙述顺序的安排是独特的, 叙述内容的构成也是独特的。在小说中, 陌生女人的书信是作品的主体, 它是陌生女人追忆、剖析自己短促一生的经历和由爱的萌生到爱的成熟到为爱而死的心理历程, 全篇看到的只有一颗炙热、痴情、无怨无悔、自尊自爱的心。茨威格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挚友, 他对弗洛伊德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 曾在亲笔写的简历中说:“我的固有的天分一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学上的好奇, 这种好奇使我首先试着在涉及个人命运的一些性格化的短故事中加以运用。”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人的无意识本能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 在他看来, 性本能冲动是人类一切生活和行为的根本动因。茨威格借鉴了这一理论, 在他的作品中着重强调情欲冲动、性本能对主人公的支配作用。因此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组成故事的素材极少是情节, 而是人物心灵深处情感的波澜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陌生女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不断发展的, 在各个时期心理的活动与体验各有特色。陌生女人13岁那年, 作家“R”成为她的邻居, 在还没见到“R”的模样, 只是听到其名字, 看到运来的书籍、家具时, 陌生女人就寻思, “这个人有那么多漂亮的, 这些书他都读过, 他还懂那么多文字, 那么有钱, 同时有那么有学问, 这个人该长成一副什么模样呢?……我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敬畏之情。”并且第一次梦见“R”是一个和善、漂亮、温雅的老头。可以说, 小女孩是把“R”当成了一个父亲, 她的梦就是“恋父情结”的体现。“梦是愿望的满足”, 小女孩幼年丧父, 她与母亲深居简出, 不声不响, 沉浸在小资产阶级的穷酸气氛之中, 小女孩不喜欢母亲, 和母亲没有共同语言。爱好读书、有学问的“R”的出现, 成了她“恋父情结”的对象, 于是把“R”想象成父亲般的“老头”。后来小女孩看到了“R”英俊潇洒的模样时, 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R”成为了小女孩爱恋的对象, 情欲如决堤的洪水般冲泄了出来。“在我的心目中, 爱情却是我至高无上的激情———所以我把原来分散零乱的全部感情, 把我整个紧缩起来而又一再急切向外迸涌的心灵都奉献给你。……世上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 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在一起才有意义。”从13岁-16岁, “陌生人”以一个孩子特有的方式爱着作家“R”:窥探她的一举一动;热爱他的爱好;亲吻他的手摸过的门把手;捡他扔掉的烟蒂;到胡同去看他房间的灯光……。这时的爱是“不抱希望, 低声下气, 曲意逢迎, 委身屈从, 热情奔放, 纯洁热烈。”他是“陌生女人”眼中一个神, 爱情中更多的是怀着敬畏与虔诚。

到了“陌生女人”18岁时, 她对“R”的爱恋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对你的激情依然一如既往, 只不过随着我身体的发育, 随着我情欲的觉醒而和过去有所不同, 它变得更加炽烈, 更加含有肉体的成分, 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当年潜伏在那个不懂事的女孩子的下意识里, 驱使她去拉你的门铃的那个朦朦胧胧的愿望, 现在却成了我唯一的思想:把我奉献给你, 完全委身于你。”正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指出的, 这是女性的“性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 少女一旦冲破环境和教育的阻力, 选择了一个男人来满足她的爱欲时, 她便终身委付于他, 对他信誓旦旦, 不再与别的男人有如此深情了。

“陌生人”与“R”在一起过了三个销魂的夜晚, 留下了爱情的结晶, 为此“陌生女人”欣喜万分, 她认为“你永远交给我了, 禁锢在我的身体里, 和我的生命连在一起。这下子我终于把你抓住了, 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在生长, 你的生命在生长, 我可以哺育你, 喂养你, 爱抚你, 亲吻你, 只要我的心灵有这样所谓渴望”。“陌生女人”有了孩子, 她的情欲慢慢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成为了“R”的替代品, 弥补了她爱而不得的心理缺陷。最后随着孩子的死亡带来了“陌生女人”的毁灭。

我们要看到, 茨威格笔下描写的情欲有着与弗洛伊德不同的特点, 他不仅仅把情欲看作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冲动, 同时看成是富有高级情感活动的人的行为, 他毫不掩饰主人公赤裸裸的欲念。但是, 茨威格注意写出主人公由最初的“欲”上升到最终的“情”, 从而展现出主人公的尊严和高尚。“陌生女人”对“R”的爱虽然其中不乏本能的欲念, 但已完全超越了本能欲念, 爱得没有一点功利和企求, 是一种多么真诚无私, 感人至深, 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感。[4]

摘要:研究从叙事话语、故事、素材三个方面论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独特的叙事方法。主要包括叙事视角、故事的顺序安排和心理活动构成等特点。

关键词:叙事视角,非叙述评论,追述,预述,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臧乐安, 范信龙, 井勤荪译.三人书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米克.巴尔.叙述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上一篇:现代多媒体技术下一篇:小学生耐挫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