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有效性范文

2024-09-08

作业有效性范文(精选12篇)

作业有效性 第1篇

一、课前预习作业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课前朗读文章, 学习字词, 了解文章内容, 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写作意图是基本的预习要求, 同时还要配合评价手册自主学习的内容了解作者、作品特点及写作背景。很多学生和家长把此项作业看作是可有可无的, 有些干脆不加理睬, 而有的学生也只是匆匆将课文读了一遍就了事了, 这些做法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影响课堂听课效率。为了避免使课前预习作业流于形式, 我将此项课前作业要求具体细化, 字词要提前标注音, 朗读要家长签字, 课后练习要提前思考并写下答案, 对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画。总之, 书上要留下预习的痕迹。并且要填写家庭作业卡, 作业卡上有家长的评价, 这种细化的形式, 慢慢不仅得到家长的认可, 学生看到有形的成绩也逐渐提高了预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这个途径, 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完成质量高了, 课堂上学生发言也积极了, 效率提高不少。

二、课堂检测作业

当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 是对学生听课效果的及时反馈, 因此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 所布置的问题力求针对性强, 有实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 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考虑到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差异, 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训练中, 做到内容上分层次, 要求上有差异。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 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 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比如在学习古文时, 积累常用文言词是基本要求。通常学完一部分之后会有当堂练习的反馈时间。此时, 我会请基础较弱的同学回答反复强调的书本注释有的字词解释, 请基础较好、听课效率高的同学回答复杂的翻译句子, 同时再次强调翻译的重点和要求;开放性的题目不求统一答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 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当堂练习中都有收获, 都能有成就感或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

三、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 通过完成快乐园和练习册上的一些基础题和阅读题, 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 及时反思改进,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 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比如属于小学语文基础较弱或心理生理上有学习障碍的特殊学生, 对他们的课后作业要求就不能完全与其他同学相同, 即使同样布置下去他们也无法按要求完成, 于是我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让特殊学生以基础作业如抄词注音、背诵默写等作业为主, 辅以课内重点现代文阅读的经典题型作为他们的课后作业, 讲求实效性;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 无论是字数还是内容, 以鼓励来让他们尽量按要求完成。对于一般同学的作业, 通常是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丰富其课外阅读量, 培养其阅读能力、熟悉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 并以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让阅读指导写作。不同作业层次的设计, 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实践性作业

语文作业除了基本的抄词注音、解释词语以及评价手册上的相关练习之外, 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养。

(1) 讲一讲, 写一写。把每一天学习中的有趣事情、收获、或者是不解、不愉快的事情回家和父母交流。父母把学生交流的感受用一句话来做评价, 填写交流卡带回学校。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乐说愿意说。二是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天在校的喜怒哀乐, 给于鼓励和安慰, 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三是培养亲子感情。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 很少和学生交流, 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 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 对于处于困惑期的孩子来说, 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至关重要。

(2) 周末小练笔。在经过了一周的辛苦学习时间, 很多孩子或家长会选择大休闲。这个时间是学生和社会接触最多的。谢谢周末经过的有意义的事, 或者是看到过的美丽的风景。学习用生动的语言,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要求三百字左右, 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这项作业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积累写作素材。

作业有效性 第2篇

1、作业内容生活化,体现“实践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语文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

(1)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用语文的手段,巩固、深化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学习《母亲河》这一主题单元后可唱一唱相关歌曲;学习《体育》这一主题单元后可为学校冬季运动会写解说词、宣传稿、表扬稿等;学习《岁寒三友》后可以举办书画展览。

(2)设计多元化家庭作业。《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如:仿写、改写、扩写;动手操作,写观察日记;调查访问,写调查报告;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查阅资料,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节日送祝福;畅谈历史、时事、理想、生活;办手抄报等。

(3)结合时代特点,引导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科技博览》、《动物世界》等;历史题材专题片或由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表现儿童生活的节目如《大风车》、《东方儿童》等。电视传播的知识五花八门,不少是课本上和学校中所不能学到的,适当地布置学生有选择地看看电视,不但给人以知识、经验,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时,对于如何读准字音,如何朗读课文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作业形式多样化,体现“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活泼、趣味性十足、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挑战意味的家庭作业,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更能培养学生善于联想、敢于创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的作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一查——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查一查”作业。如教学《长城赞》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画一画——通过画图,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学完《三峡之秋》一课后,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秋天的三峡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请画出你最喜欢的画面?”这样的画画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想象力。

演一演——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亲自演一演。如学了课文《负荆请罪》后,我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愿组织排演课本剧,将文字转化成了具体的形象。

做一做——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实践体验,既能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养花》后,布置学生动手种植花草,写观察日记,体会其中的乐趣。问一问——“问”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完《遗迹》这一主题单元可以亲自考察家乡的石桥、寺庙等,访问周围的老人,了解遗迹的历史和相关故事。

唱一唱——“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表达形式,可以唱学过的诗词,如《长江之歌》《送元二使安西》《水调歌头》等,也可以唱与课文相关的歌曲,如与《母亲河》相关的《黄河大合唱》,与《告别童年》相关的《童年》等。

读一读——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应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如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或名著。学了课文《寓言二则》,可以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学了《忆读书》,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考一考——为同学设计作业或做同学为自己设计的作业总感觉格外“亲切”,并富有挑战性。如引导学生针对课内词语这一专项练习进行作业设计,可先布置学生将某单元或某一册的词语设计为练习题: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找近义词、反义词,选词填空等,允许参考学习资料,并与同学自愿交换答题。

另外,每逢节假日,建议学生和父母去旅游、做家务,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写“假期生活周记”。假期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假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每到特殊纪念日,还可随机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如“三八”妇女节,布置学生和爸爸一起为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或者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六一”儿童节,每人准备一个小节目,开个联欢会;“八一”建军节,给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等。

3、作业要求多元化,体现“差异性”

(1)把“自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也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自选作业量度——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上甚至可能是学习态度上的差异,使完成作业的时间与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能力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作业量方面,应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如把预习一篇课文的作业量分成三个等级:一是读课文遍。二是用你自己的方法预习生字新词,并做好读书笔记。三是在以上基础上再用你认为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形式预习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作业量度,满足了他们的不同需求。

自选作业内容——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多梯级的作业内容,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既能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兼顾中下生的接受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如学完《体育颂》之后,设计这样的作业内容:A、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B、仿照课文的形式,再写一段话。C、谈谈你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更深的认识。D、搜集“奥运”相关资料。这样,让程度不一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同时又适合自己的练习,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选作业形式——自选作业形式就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对同一内容,采取各种形式的作业方式,真正让学生享受到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愉悦氛围。如预习生字新词,给定一个填空题:我()生字词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抄、组词、找近义词、释义、运用等均可。

(2)把“层次”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一般采取以下三种习题:

A、基本练习: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如生字、词语、背诵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B、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生。

C、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优秀生。

如学完《红树林》之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a、读课文,给课文列个提纲。b、你打算为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写几条环保标语。c、用上网、查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关于地球以及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更多知识,并写一份调查报告。面对“自助餐”式的作业,很多学生在完成第一题后都尽力地去完成第二、三题。多元化的自主选择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4、作业评价个性化,体现“激励性”

(1)改革批改方式,因人因才施评

作业的评改,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作业的信心和动力,推动或抑制下一次作业的完成。因材施教,以便达到较好的心理效应。在当面批改书面作业时,对于错题,优生可以“X”号以示警戒,而学困生则少用“X”,以免萌生自卑消极心理或逆反情绪,因此批改时,在其正确部分记上“√”号,错处勾上红线,示以“?”,表现了教师的关爱,有助调动其作业积极性。家庭书面作业评改中对优生错题,只记“?”制约其粗心以促进认真修改;而学困生则要标明错处,同时给予简短的批语引导,有时还可改上关键的几个字,有助于提高其自信心。运用多种批改符号,勤写留言,勤于赞赏,在作业本上,可以与学生“谈心”。非书面统一家庭作业的检查要善于抓住时机,如:利用语文课堂时间通过测试或抽检学生的读书笔记、周记来检查家庭作业完成的质量;还可利用课外时间,如每天早晨10分钟的晨会时间,检查课外阅读作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学期的读书汇报,朗读比赛,“六一”文艺汇演,艺术节、科技节、元旦书画展等。这些,可让学生发挥特长,尽情施展才华,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2)运用评价激励,保持激情不衰

激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动力,然后化为自觉行动。对平时作业的激励性评价,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听说读写能力是否提高,学生通过作业的评价还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还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养成学必有获、天天进步的好习惯。尤其是中差生,作业问题较多,为应付作业而忙碌,难得表扬机会。这样很容易萌生“低人一等”消极心态而不思进取,因此,要为中差生创造条件,品尝成功,激励进取。对他们某次难能的进步,尽管还存在小问题,也给评上好成绩,或有针对性地展示一些书写工整、认真订正并进步显著的作业,同时示以鲜明的荣誉标记。可以定期评选优秀作业装订成册,进行优秀作业展示,并邀请家长参观,或以“喜报”的形式将孩子的进步告知家长,学生兴趣定会更高。

优化课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有效性 第3篇

课外作业设计合作能力“减负”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却仍然挡不住学生的书包不断变沉。近几年,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行了“优化课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要想产生“轻负担、高效益”的作业效应,教师就要下功夫优化课外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我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立足课内,联系课外,学科融合,体现应用,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

一、设计分层作业,促进个体发展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能力及知识掌握来分层设计作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把被动做作业变为主动选择作业去做,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感受。

例如,学习完圆的面积设计的作业

A.已知:r=5cms=(直接应用公式)

B.已知:用一根50.24米长的绳子围了一个圆圈,张伯伯在这个圆圈里种上了草,草的面积是多少?(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C.在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小菜地里画了一个最大的圆种西红柿,在它的周围种韭菜,种韭菜的面积是多少?

这样,三个层次的作业,A层次是巩固性作业为必做题,B层次作业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综合提高题为选做题,C层次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挑战自己。三个层次的作业相互联系,逐步深入。

二、设计综合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越来越多的认识突破都是在多学科的交叉处取得的,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科目间进行综合而灵活的思考是教师的职责。课外作业采用数学实践、社会调查、单元知识整理、写数学日记、出数学小报等形式,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情境族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是沟通学生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桥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创设既富有童趣又能引发思考的情境,将问题“预埋”在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四年级期末复习设计的一组情境族作业:

《庞家奎——背学生过河的好老师》的故事随着媒体的大力宣传,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为了不让当地的孩子,再过无桥之河,也不再让老师用双腿做桥,爱心人士决定献爱心,为他们修一座桥。

1.两山之间有一条河,这条河阻挡了河两岸的学生和居民,给学习与生活收到了很大的不便。你能帮A(图上小黑点)村设计一座长度最短的桥么?

2.量一量,图上的这座桥长()厘米.

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是2米,这座桥实际长多少米?

3.在这座桥的两旁修上栏杆,每隔1米修一根栏杆(桥的两端都有),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根栏杆?

4.修桥时,每一米长的造价是35850元,一根栏杆需要2350元,修这座桥一共需要多少元(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

5.读一读,再省略万位后的尾数。

6.我们来算一算,学校和周边的村民大约有248人,如果按每天每人通过两次,每天将会有多少人次通过?那一年大约会有多少人通过呢?

7.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想呢?

这组情境族作业以“庞家奎背学生过河”为背景,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作业设计集直线间的距离、作图、测量、计算、解决问题、读数、写感想(学科整合)、思想教育等为一体,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四、设计合作作业,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合作”是一种学习形式,但只有教师设计了“合作性的作业”,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工、交流、互助、信任,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性的作业可分为家长合作型作业和学生互动型作业。

如在教低段时,采用家长合作型作业较多。低段学生年龄小,一些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如学完“位置”后,让学生与家长一块儿调查学校周边的标志性建筑,在与家长共同绘制学校位置图中,“四基”及情感都得到发展。

在中高段,一些综合性、实践性、有一定难度的课外作业适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如在学完统计后,我组织学生就我校“早晨上学时间定在7:40是否合适”进行讨论。我校门前是交通要道,学生们进行了“校門前车辆通行与学生过马路安全性”的调查与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分组采用自愿组合与教师依据住的远近、能力强弱进行微调的原则,从他们自己设计调查表格、推选组长、分配任务,到各小组间统计的汇总及分析结论的产生,到最后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整个过程学生情绪高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协作能力,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毛泽东)。课外作业是教师为学生选择题,而不是让学生去做大量的试题,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我都要亲自做一遍,亲身体验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确保量最少,效最高。

参考文献:

作业有效性 第4篇

镜头二:家里——“妈妈, 我看会儿电视。”孩子请求说。“不行, 先把作业做完。”“整天就只知道作业, 都成做作业机器了!”孩子小声嘀咕着, 不情不愿地回了房间。

镜头三:办公室——王老师无奈地说:“辛辛苦苦, 加班加点改完的作业, 发下去学生就瞄一眼等级, 其他的连看都不看, 尽做无用功了”。

作业, 成了学生和教师沉重的负担, 家长同样也轻松不起来。难道作业真的成了教师和家长的“鸡肋”了吗?作为教师, 如何布置合理的个性化作业, 让学生乐意完成, 达到巩固知识, 促进学生发展的作业。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避免机械, 重复的作业

列式:方法一:80÷4×3=20×3=60 (本) (根据平均分的意义)

学生在理解了算式的意义以后, 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只出一两道典型题目进行巩固复习, 做到“少而精”, 避免机械作业, 去除题海战术。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理解了意义, 又学得轻松。

二、量身定做,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的罗玉华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应遵循自主性、质与量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四个原则, 小学数学作业有尝试性、开放性、实践性、选择性与研究性五种类型, 作业批改应着眼于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示范评相结合, 通过巧用评语的方式, 满足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实效。”

(一)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行分层作业, 减少家庭作业时间

俗话说“一只手伸出来, 五个手指头长短不同”“一年种五谷, 五谷没全收”。学生的性格、基础知识、家庭环境和思维水平等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 除了认真教好知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耐心辅导学生之外。在教学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时, 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 设计好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作业, 实行分层作业, 减少家庭作业时间。

例如, 在教学了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之后,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作业:

学生选择做A或B作业。这样的分层次作业, 减少家庭作业的时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不会丧失学习兴趣, 过早地放弃求索, 能掌握基础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会感到枯燥, 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从作业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 形式多样的作业布置方法, 让学生成为作业的真正主人。

长期以来, 作业就是教师布置, 学生做;教师讲评, 学生订正。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机械的。长久之后, 学生容易失去乐趣, 甚至厌烦做作业, 更不用说主动学习了。因此, 在设计作业时, 让学生成为作业的设计者和批改者,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1.学生按要求自主设计作业, 然后跟同学交换完成, 最后交换批改。

这种作业, 教师要把握好几个原则: (1) 不要求出难度大的题目, 尽量是学生根据课本例题或练习题可以模仿出题即可, 同时题量要少。 (2) 要求出题的学生必须自己先解答自己出的题, 并理解意义。 (3) 交换做题时, 掌握同等学习水平的学生交换完成。 (4) 学生换回批改后, 教师要给学生帮助咨询。 (5) 最后教师要就出题和做题两部分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评价。

采用这种布置作业方式, 起初学生比较茫然, 可以从一两道题开始尝试, 循序渐进。教师的工作量也比较大, 要指导怎么出题和帮助学生把关。但实行几次之后, 学生就喜欢上了这种作业方式。因为这种作业, 学生体会到当教师的权威感。

2.单元教学结束复习后, 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自主设计作业。次数不要多, 不要频繁, 平时结合上课给学生指导。比如在上课过程中用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方式教学生出题, 或者用补充条件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出题。例如:

引导学生补充的条件可以有: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类似作业。目的是复习相关的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复习, 知道复习的方法, 是课堂的延伸,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拓展学生视野, 让学生热爱数学作业

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大家都熟悉陈景润的故事, 正是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 深深吸引了陈景润, 让他为之奋斗终身。

数学是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计算, 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 感到厌烦。因此, 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一些趣题, 激发学习的热情。这样的题目, 学生既可以寻找规律, 训练思维能力, 又可以调节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第5篇

二、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三、作业反馈的有效性

这样的现状要改啊,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学生的作业题要精心选择,应着眼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规范正确,书写工整。

(二)保证作业时间。因为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或根本不会。所以要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课堂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要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老师要在课堂上就把知识落在实处,多给学生方法,提高效益,减轻负担,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学生的作业要实行量化管理。作业量要恰当,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按量、按质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无故不做者要教育其补做,有困难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予以帮助。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作业,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形式惩罚学生,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四)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学、乐学、善学,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及时反馈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飞跃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不是把重点放在判断结果上。针对思路给予鼓励性的话语和必要的点拨、提示,对提高作业质量也有很大帮助。每次作业要有指导小结,表扬先进,分析问题。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应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不断加强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不要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但是,要切实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花时间、精力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基础和简捷的技能。全体同仁们,让我们携手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水平,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而共同努力吧

一、作业类型

我把作业分成三种类型:课前练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每种练习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选择题目时会根据它们不同的作用精心设计,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

(一)课前作业: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课前朗读文章,学习字词,了解文章内容是基本的预习要求,曾经一些学生将此项作业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而不做课前预习作业的结果是直接导致影响课堂听课效率。因此,本人将此项课前作业要求具体细化,字词要提前注音圈画,朗读要家长签字,课后练习要提前思考并写下答案。总之,书上要留下预习的痕迹。

(二)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对学生听课效果的及时反馈,因此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问题力求针对性强,有实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差异,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训练中,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开放性的题目不求统一答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当堂练习中都有收获,都能有成就感或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反思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比如:

(一)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如在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个,词语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3)你也试着模仿课文,续写两句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作业选择的自主性。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围绕某一内容,针对某一目的设计几个题目,学生选做,如教学《小摄影师》后,面对刚从低段跨入中段的学生,想让他们有效理解生字新词并加以巩固运用,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朗读《词语手册》中词语的解释;(2)生字组词;(3)词语造句;(4)用其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选题目。能提高他们的不少的积极性,也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特殊学生以基础作业如抄词注音、背诵默写等作业为主,辅以课内重点现代文阅读的经典题型作为他们的课后作业,讲求实效性;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无论是字数还是内容,以鼓励来让他们尽量按要求完成。对于一般同学的作业,通常是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丰富其课外阅读量,培养其阅读能力、熟悉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不同作业层次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作业的批改及讲评

作业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更体现在作业的批改反馈上,只有进行有效的批改反馈才能实现作业布置的价值,才能为一下次的布置奠定基础和设立方向。作业批改分三种情况:教师批、学生批、集体订正。

(一)教师批。这里指的是教师只批不改,而且尽量做到面批。对于《课堂作业本》教师必须全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而补充作业也需要教师全批,以了解采取措施后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对新知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

(二)学生批或集体订正。采用这两种形式批的作业一般是家庭作业或课后常规训练。这些作业属于巩固作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批或集体订正。另外,学生错题改正后也可以采用学生批的形式。负责批作业的学生要经过教师培训。如:教师给小助手面批,讲清批改要求和每题的做法,如果有错,还要帮助分析错误原因。

讲评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摒弃只重作业结果不求作业实效,要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因此作业的有效性设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去探讨去完善

一、关于作业布置:

1、内容上要求体现典型性、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

①典型性——要求精选练习题,使练习题有代表性,提倡自编自创习题,提倡剪切、粘贴、拼凑优秀练习题等。

②综合性——提倡一题多练、一题多问。让学生归纳知识网络图,写单元小结等,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适合高年级)

③实践性——将学生手、嘴、脑等并用。例如英语的听力作业、语文的课外阅读作业、数学的趣味数学活动作业、科学的小实验作业等。

④层次性——不搞一刀切,学生层次不同,可选做不同要求的作业,有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挑战作业等。

2、形式上要求体现规范性、严谨性。

规范学生作业格式。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方面评价。一是作业正确率,用百分制表示;二是作业书写认真程度,用等级制表示,每次通过作业评价表格体现出来。

二、关于作业批改:

1、要对学生作业正确率、书写程度分别做出评价。以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风气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应认真、及时。符号要到位、要有日期,有等级,有纠错,提倡有批语,要以鼓励为主。

3、提倡面批面改。

三、关于作业反馈:

1、要求及时反馈。不要晚于第二天上课。倡导一本作业制,自我加压,及时批改。

2、经常搞作业展评,例如将同一年级优秀作文汇总,在各班作为范文讲评。

3、重视纠错。要求学生及时改错,并对改错进行批改。建议学生建立错题本及时进行错题回顾与反思。教师经常将学生错题汇总编制相应练习题及时查漏补缺

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鲤城实小402

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学生作业质量的完成好坏也直接显示出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作业的多与少,好与坏,也会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不同的感觉。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最少的作业,同时又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想,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幸福的,那么,教师如何设计作业,使我们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反馈教师自己的教学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作业的有效性。

我想,从几点自己的做法;来分析一下,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设计有时效性的课堂练习

课堂的作业练习,其实也是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当堂所学的一个及时反馈。最能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的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有时效性的题目。最好能根据本班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题目。如使学习吸收能力较弱学生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在基础题上再做一些提高题。例如:在《平移与旋转》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我就要求基础的学生能根据方格纸中的平移图形说出平移的过程,而对于中等偏上的学生,我则要求学生除了说出平移的过程,我还要求他们能根据已给的图形,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样的两个作业要求,就能让学生对于平移的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又区分出了学生对于平移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选择有用的课后作业

课后的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续和补充,它是教师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当日所学的知识,并转化成学生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缺漏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选择设计课后的作业时,也要讲究一个方式和方法。首先,教师要认清,布置的课后作业,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而是要严格控制作业量,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作业,要使学生能有质量、有效率的完成。例如:本学期的统计单元,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求出相关的平均数。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就把本班学生的作业分成两大类。基础的学生就根据我给的统计表数据直接求出平均数即可。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就要求学生统计出他们小组的单元成绩分数,制作出统计表,并求出他们小组的单元平均分。通过两个不同要求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学会了有关统计中的平均数这个知识点,同时又锻炼了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作业的反馈与过关

作业的设计再好,也需要落实。毕竟孩子的执行能力有时需要打些折扣,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设计完,布置完,教师要做好及时的跟踪,因为这样,可以让教师在第一次作业反馈中,发现学生的知识缺漏,让教师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而第二次的作业订正,则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提高语文作业有效性 第6篇

所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不同难度和数量的作业,是进行有效教学的迫切需要。在作业布置中要真正体现“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教育理念,分类布置作业不可谓不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统一要求。这样不利于不同阶层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更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近几年来,我们尝试了分类学生作业,对不同层面学生分类要求,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分类学生作业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分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在保证教学质量前提下,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每天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难度和数量不同的A、B、C三类作业,供学生选择。C类(基本作业):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相关题目,主要是教材中编排的习题;B类(选择作业):是选择C类部分题目,增加对基础知识适当拓宽、深化以及对基础技能要求较高的题目。增加的题目主要是教材中难度较大的习题以及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编的补充题;A类(超额作业):是选择B、C类的部分题目,适当增加对基础进行拓宽、深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的题目。增加的题目主要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能力设计的补充题。

对于分类作业,学生每天根据当天学习情况,自愿选择其中的一类,不搞一次定位。每天的作业量对相应的学生而言,均控制在半小时之内。 分类作业可以使优秀生选择A类作业,因为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题目,会极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他们不再为简单重复的作业感到乏味;而学困生选择C类作业,因为主要是巩固基础和课堂所学知识,他们不再因过难的作业而整日愁眉苦脸,或因为每天要面对满本子的错误而感到无地自容,甚至渐渐丧失了信心。

分类作业的这一做法,旨在提高学生作业上的实效,而且还给学生留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每天不会因完成作业过难或过于简单而抱怨,也不再感到完成作业是无效劳动和浪费时间。

作业量的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有了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完成较少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后,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再查漏补缺,而且会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

采取分类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桃子”,这是新课改下的一种跟进教学策略。这种做法,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终身学习。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分类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向上”的机会,有利于不同阶层学生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从课改的精神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恰当的时机,积极地、适量地设计分类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究、善于探究、乐于探究,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高级小学

作业有效性 第7篇

一、优选作业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家庭作业设计中, 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 均需要体现出学习内容与学习目的。因此, 在家庭作业过程中, 教师需要考虑作业内容的选择, 不要局限于教材或练习册, 不要偏向知识巩固的单一性目标, 而造成作业内容与形式较为枯燥、单调。当然, 这也不等于完全脱离传统作业内容与形式, 而是拓宽眼界, 适当拓展, 以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 如可从网络信息、杂志报纸、影视作品等渠道中选材, 以增强学生情感、方式与技能等多种体验。例如:初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若想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在设计家庭作业时, 教师可选择与之相关的作业内容, 譬如优选英语报刊中与初中生欣赏能力与英语水平相符的文章来作英语家庭作业素材;亦或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英语读物, 进行课外阅读。同时, 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加强方法指导, 如速读方法有浏览法、猜读法、寻读法、跳读法、扫读法等, 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 把握文章大意, 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

二、优选作业呈现形式, 发挥学生学习才能

对于初中生而言, 多数好动、爱玩、爱表现、乐于探究。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年龄与特点来设计多样性、有创意、有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以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 解决问题, 使其在参与过程中增强实践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能力锻炼。例如: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有机整合, 动态和静态互补, 以使作业形式更多样化。同时, 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与搭配作业形式, 使作业形式不再单一, 而更具鲜活性、生动性、趣味性。例如:教师可适当加入英语演讲、调查访问、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手抄报等活泼而生动的作业形式。于此同时, 教师可允许并鼓励同学们利用多种途径来完成作业, 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学习成果。例如:学习完9B Unit 1Life in Mars后, 布置家庭作业:Draw a picture of what you think an alien looks like.And then write a guide to living on Mars in 2100.亦或学生两人一组, 设计英语对话, 以对话表演形式说说火星生活的利与弊;亦或小组合作, 收集关于火星的趣味故事、历史资料等, 制作手抄报。又如:学习Unit4 TV programmers后, 要求学生复述自己当天所看的电视节目, 写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英语短文。

三、注意家庭作业难度,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设计家庭作业时, 难度是考虑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 对于同一英语知识, 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把握。因此, 在布置英语作业时, 教师应顾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注意作业的难度。若难度过高, 差生或中等学生则感觉学习困难;而若难度过低, 成绩好的学生则感觉没有挑战性, 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需根据各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设计梯度性作业。例如:必做题与选做题。其中, 必做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 是基础知识与技能练习,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并严控作业难度, 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努力则可完成作业, 从而增强学生成功体验, 避免出现畏难、畏学情绪;选做题是灵活机动型题目, 面向能力较高、敢于挑战的同学。这样, 既考虑了全体同学, 也为学生创造了自我挑战的机会, 以充分发掘学生潜能, 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例如:学习7A Unit 4Food这一单元之后, 教师可布置多层次、多选择性的家庭作业。

必做: (1) 参考下列各类食物, 为自己以及家人配制一天三餐的饮食:fruit, vegetables, cheese, milk, rice, potatoes, bread, beans and nuts, eggs, fish, meat, snacks, such as chocolate, biscuits, ice cream, cakes and sweets。 (2) 运用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句型, 如What food do you like?Be good for...;not...any more或How often do you/they exercise?等, 编写关于谈论饮食与运动的场景对话, 可添加其他有关的英语语句。

作业有效性 第8篇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适当的家庭作业一方面能及时强化学生课堂所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 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对数学家庭作业的现状及改革成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1 现状分析

现行的数学家庭作业存在诸多弊端:

1) 作业数量偏多, 质量难以保证.有些老师信奉“熟能生巧”, 认为学生做得越多, 就学得越好, 能力也越强.因此, 要求学生在学完当天课程后, 不但要完成教材的课后习题, 而且还需完成配套辅导书中的相应练习.如此大量的训练, 使得一些学生不停地忙着解题, 而无暇总结反思.学生对作业也只求如数完成, 质量却难以保证.甚至, 抄袭也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付作业的“有力武器”.

2) 作业形式单一, 缺少多样性.传统的数学作业几乎每次都是清一色的练习型作业, 缺乏理解、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乃至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以为毫无用处.

3) 作业内容盲目照搬, 缺少精心设计.目前, 数学教科书中配置有大量的课后习题, 教辅材料也种类繁多, 编排细致.因此, 不少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就只是简单地把教科书和教辅材料中作业题的页码, 题号抄在黑板上.这种做法方便了老师, 也方便了学生, 但作业的作用却弱化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4) 作业硬性统一, 缺少层次性.我们知道,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考虑到这种个别差异的灵活性家庭作业才是最有效的.然而, 就目前的教学实践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布置给一个班级学生的家庭作业都是相同的, 很少考虑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搞一刀切, 致使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消.

2 对现象原因的探究与反思

首先,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试教育的压力依然存在.在此情况下, 教师自然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作业这一形式, 通过“题海战术”和清一色的练习型作业, 希望达到以熟求巧, 以量取胜的目的.

其次, 教师和家长对家庭作业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教师对学生布置作业越多, 就意味着其工作责任心越强.因此, 有些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重数量, 轻质量, 内容随意性大.

再次, 教师往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 而对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3 方法与对策

为了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改变以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作业观, 使学生的作业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三维目标整体.同时, 要让数学作业突破应试教育的羁绊, 走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怪圈, 就必须优化家庭作业的设计, 给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

3.1 丰富作业形式, 突出多样性

清一色的练习型作业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因而厌腻家庭作业, 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激发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内在动机.因此,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应尽可能避免机械、重复, 努力做到新颖有趣.除了传统的练习型作业之外, 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 如:

1) 数学周记.数学周记是一种有效的书面作业, 主要记录学习收获, 反思学习过程, 抒发学习情感, 展示奇思妙想等.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进行细致的思考, 因为要写, 就必须先思考, 思考走在写的前面.另一方面, 数学周记写作时, 不受限制, 时间和表达上都比较自由,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和学习状况.

2) 阅读性作业.数学教学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过程,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要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 适当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 通过知识的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作业,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1 有关数学家的传记和数学史.

①在众多对代数的起步作出贡献的人中有一个名叫丢番图的希腊人, 和一个名叫花拉子米的阿拉伯人.请查阅百科全书或其他的参考资料, 写一篇有关这两位大数学家的短文.

②玛亚人是现今所知最早使用符号来表示零并发展了他们自己的数系的部落.找出这一数系, 对你的发现写一篇短文.

3) 数学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轶事、趣味数学、数学与生活等内容.编辑手抄报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组织信息的能力.

3.2 精选作业内容, 增强典型性

实施有效作业, 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 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和要求, 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

案例2 学完《有理数的加减》后, 我布置了这样两道习题:

①将-4, -3, -2, -1, 0, 1, 2, 3, 4这9个数分别填入图1方阵的9个空格中, 使得横、竖、斜对角的所有3个数相加和为0.

②从书刊、网络或其它参考资料上, 查找资料, 了解有关九宫图的知识.写一篇有关九宫图的短文.

3.3 优化作业结构, 加强实践性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坚持量适质高、结构优化的原则.鉴于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重书本、轻实践的实际状况, 新课标提出了加强实践性作业的要求.因此,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摒弃仅仅注重解决书面问题的弊端, 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 将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 加强作业的实践性.

案例3 在学习《展开与折叠》前, 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预习作业: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 展成一个平面图形.

①你能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②你能设法得到图2, 图3的平面图形吗?

案例4 学完《生活中的数据》后, 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

①请你设计一个调查表, 记录自己家一周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量;

②统计本小组这周内所有家庭每天丢弃塑料袋的总数量;

③根据上面的数据制作统计图;

④根据收集的数据, 估计全校同学的家庭在1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

3.4 调控作业难度, 凸显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实施分层作业, 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 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较可行的做法是把每日作业划分为3个层次:基础知识训练;扩展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基础知识训练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有所掌握, 这部分题量不宜太多;扩展知识应用部分是以本节知识为一个点, 通过自学把它扩展成一个面, 这部分作业形式多样, 可以是前面提到的数学周记、阅读性作业或数学手抄报;问题解决部分是尽量把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际应用内容编成题目,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逐步学会数学化地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和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做不同层次的题目.这样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既尊重了学生们的选择, 又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 数学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它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作业的数量、难度和形式, 向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 它应是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 愿这份礼物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探究 第9篇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1. 数学作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数学作业的最佳结构仍然需要更多的倚重与基础性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配置一些相对较为有难度的题目, 最后是加上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其比例大致为基础性题目占6 层、中等难度的占3层、难度较大的占1 层。但是, 我国现阶段大多数高中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没有很好的遵循这一准则, 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 如在个别学校基础题目占比过多, 使得一部分学习成就较好的学生感觉没有多大学习压力, 也没有很好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一个良好的检验。比如, 有些学校布置了过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轻视基础知识的构建, 使得很多学生在完成不了作业的同时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教师的评价形式乏味

高中数学作业不仅仅包括作业的设计结构问题还涉及到后续评价问题, 高中数学作业就是有问题设计和评价构成, 需要学生和教师沟通努力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在高中数学作业中最主要的职责, 就是为学生设计合理的作业和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则是扮演着完成作业的角色, 而学生也是作业设计结构好坏最直接的评价者、如果在日常高中数学作业中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候没有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草草了之, 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是很高涨, 甚至于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策略研究

1. 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提高,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作业内容结构设置优化入手, 作业结构设计的优化设计不仅仅要在知识布局上进行优化还需要在难度系数设置上下功夫。笔者认为, 较为理想的高中数学作业的难度系数分布基础性的占6 层、中度难度的占3 层、难度较大的占1 层, 三个部分之间彼此衔接, 共同构成高中数学作业的难度布局。这样的难度系数布局, 最大优点就在于其更多地注重基础性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并实现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突破与提高。作业难度设计的有效性, 对学生完成作业取得一定教学效果而言非常重要, 合理布局的作业难度系数往往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发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活力。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 在我国大部分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中, 都一定程度上重视了作业难度系数的分布问题, 但是在此中没有很好地把握好难度系数, 不同题目之间的问题, 要么是过于倚重与那些难度较大或者过于简单化, 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习惯。题目过于简单, 使学生心浮气躁, 且认为自身数学知识已经学习透彻, 不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一旦学生滋生这样的习性, 对教师日常教学而言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 如果题目难度系数过大, 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扼杀。难度过大, 使学生在做题目时不得不面对经常出现的错误, 对自身自信心而言都是极大的损害。因此, 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首先需要教师在数学作业的难度系数分布上下功夫, 按照合理原则进行合理分配。

2. 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需要丰富评价形式和手段

评价机制本身就是数学作业中的必要一环, 其对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极好的手段。结合当下我国高中数学作业评价机制中存在的评价手段单一、形式过于僵化问题, 笔者认为需要对现有的评价手段加以改革创新, 并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作业评价手段进行评价创新。例如, 以往教师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上都批改的是“阅”“批改”“优秀”“差”等几种屡试不爽的评语, 很少出现教师在学生作业评语上下功夫。数学作业评语的多元化需要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也需要教师一改往日陋习, 对学生作业进行更加细致化的评价。但是, 如果要求教师每次作业都下功夫去写评语, 对教师而言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因此, 笔者认为需要教师在期中或者一段特定的时间内进行细致化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作业批改的多元化、评语的人性化, 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 唯有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前提下, 才能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的本身不仅仅是对批改作业时教师的要求, 而且也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摘要:高中数学作业作为高中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在沟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锻炼学生思维运用能力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逐步深化, 高中数学作业的重要性被提上的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并融合一些前辈的研究成果, 就我国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理论上的简单探讨分析, 以期提高我国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助推教育新课改在高中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深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初探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 第10篇

一、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那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作业设计更有效,应注重以下方面。

1.作业要有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学生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的目标挑战。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中有个实践活动《小小超市》,这节课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和得到结果不一定相同, 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同样也得到了培养。再如,在学习了面积知识后,可让学生为学校画一个平面图,出去春游前,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写一个最经济的出游方案并说出理由等。这样的作业“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出答案的,只有通过自身实践,调查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2.作业要有层次性

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是参差不齐的, 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就不能对所有的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为A、B、C这样三个层次。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C组作业,中等学生选择B组作业,稍差的学生可以选择A组作业。这样一来,后进生就不再怕做作业了,既能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了作业的单调性,又能让每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知识的重难点,积极动脑,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3.作业要有探究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只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作业设计时, 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每个学生的作业内容, 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定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

二、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 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教师在作业批改中,要更新观念,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批改作业是教师迅速而准确地得到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得到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要使作业批改更有效,可以尝试以下两点做法。

1.多样化的批改方式

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和作业的内容等情况,灵活、综合地运用多种批改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批改方式,教师对于批改中发现的错误,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做好分析、订正,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激励性的批改评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激励,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加3~4倍。在批改作业中,我经常用一些简洁的评语对学生进行激励,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练习“8+8+8+7=31”时,有个孩子不仅写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而且写出了多种简便方法:方法1:8+8+8+7=8×3+7=31;方法2:8+8+8+7=8×4-1;方法3:8+8+8+7=7×4+3=31。批到这里 ,我很惊喜 ,在答案边写下 :“你的想法真多,很了不起! ”再如遇到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我会写上:“你能不能想到更好的方法呢 ? ”对作业质量差的学生要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口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再仔细些, 你准行! ”、“你是个漂亮的孩子, 你能‘字如其人’吗? ”、“看到你的进步,老师非常高兴,祝贺你! ”“老师期待着你下次的进步! ”,对作业有进步的同学,我会写上:“你真棒,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等等。我还利用作业本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教师进行教育,例如:“×××同学,最近计算错得多,请家长给他多练习! ”,“×××同学最近上课有点贪玩,请家长配合教育。”通过这些温馨的评语,及时给予学生激励,与家长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作业讲评的有效性

作业的讲评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努力提高作业讲评的有效性。

1.“生 ”议替代 “师 ”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对习题学生已独立思考解决过,或多或少已形成个人的认识,这就为我们“放手”提供了有利条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讲评氛围,相信学生,适时改教师主导下的“讲”为师生共同参与下的“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在质疑和争辩中实现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这样作业讲评的信息实现了从“单向传递”向“多向传递”的转变,效果也就更好了。

2.“两头 ”要兼顾

我们通常说的学习活动中的“两头”是指优等生和后进生。在作业的讲评中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绪。 对于后进生, 教师应着重讲清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解题策略,为他们掌握新知扫清障碍。而对优等生,由于他们思维活跃并学习能力强,在作业讲评中除了掌握知识和策略外,还要求他们运用多种途径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标新立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兼顾“两头”的同时 ,教师也要带好中等生 , 做到“因材施教”, 真正体现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3.要与反思相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教师作业讲评后,学生的作业订正好了,而且订正的正确、清楚。教师感到很满意,以为学生都掌握了。实际上有部分学生往往对有些习题仍一知半解,存在着“盲区”。因此,加强作业订正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的方法有很多:如让学生自己对作业进行检查,从而反思作业的得失; 还有同桌之间互相探讨对不同习题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方法,然后总结一下作业中成功的做法; 还可以老师和学生之间采用聊天的方法谈谈作业过程中的感受, 说说思考解答中学生易错的地方及一些错误的思考方法,等等。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领悟知识的真谛,在成功中不断激励自己,提高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作业 有效性

任何科目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练习将这些知识全部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活学活用。不仅能够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的反思并且改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探究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的作业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有利于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定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并且认可自己的数学能力,不再对数学厌恶或者害怕,从而更加热爱数学,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素养。

探究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找出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节省批改作业的时间,提高教师教学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与素养,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让初中数学朝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

当前,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快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生做作业的效率,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以下是根据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其他科目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能够促进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几点方法。

一、从数学作业的设置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置数学作业时,除了设置一些常规的、客观的题目以外,还要设置一些自主性、主观性的题目,把实践性、开放性等融入到数学作业当中去,让学生从以前的那种封闭式的数学习题式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数学作业,进而达到数学素养和数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的目标。

第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生的年龄不大,生活经验也不是那么丰富,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设计能够让他们愿意亲近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作业,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第二,作业的设计要具有生活化的气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个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实践,这样学生会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教师要根据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活动经验,布置一些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思考、实践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广泛存在。譬如,在学习数学内容之前可以对生活进行观察;在学习了某一知识点以后,可以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实地调查或者进行实验研究、知识的迁移运用等等。

第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家庭因素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让每个人在数学作业上都有不同的收获;还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进行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切实得到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譬如,对作业进行层级分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层级,或者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解决,就是给出一定的信息,但是没有问题设置,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自行解答,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第四,设计开放性的数学作业,发散学生的思维。作业形式开放新颖,问题的答案往往具有发散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想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措施,从中找出自己满意的答案。

二、从数学作业的评价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业完成以后教师就要进行批改,作业批改也是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方式。批改作业、对作业进行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好的作业评价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找有效的作业评价模式来促进作业的有效性。

第一,批改作业的主体要多样化,不局限于教师批改,可以让学生进行作业的批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来;也可以对全班分小组,让小组之间相互批改作业。这两种批改作业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习到新的思路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再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批改作业,选取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在课堂上,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批改。

第二,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角度,给予评语指导。作业的完成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更多的是折射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还要给予评语指导,这些评语或是让学生找出错题原因,或是让学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或是利用这些评语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评语还有一个功用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卷面书写、格式以及数学解题过程的一种把关,有利于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第三,批改作业后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奖励是一种促进学习的手段,使用的好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作业表现出色的同学要给予奖励,让他们再接再厉。奖励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奖励时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要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变换着奖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奖励要及时,要注意把握奖励次数,物质奖励要适当,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要注意运用精神奖励等等。

作业有效性 第12篇

一、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美术作业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激励, 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中, 笔者讲了表现的方法和技法后让学生自己表现, 大部分学生用油画棒、涂色块表现风景, 徐同学却用油画棒不停地在纸上点, 笔者看到她这个举动后就及时启发道:“这个想法很好, 像点彩法, 如果颜色再丰富点、厚实点, 就能表现出层次感。”这个别具匠心的方法得到了教师的表扬与肯定, 激发了她表现的欲望, 在画的过程中, 笔者不停地给她指导与鼓励, 她的创作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越画越有兴趣, 越画越好。经过几节课的活动, 一幅点彩法的风景画完成了。而有国画基础的孙同学, 选择画一幅巨大的国画 (长2米, 宽1.5米) , 笔者很佩服她的大胆和勇气, 因为纸张太大, 不好把握, 刚开始她画了一点就没信心了, 于是笔者对她说: “你真的很了不起, 敢画这么大尺寸的作品, 只要能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呢!”“你很棒, 我发现你今天画得比昨天好啊!”“你一定会画好的, 老师相信你!”等等。在笔者的鼓励下, 她坚持了下来, 而且越画越有信心, 经过一个月的坚持和努力, 一幅巨作诞生了, 画面整体效果非常好, 几乎超过了笔者的预料。这两幅作品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比赛, 获得了金奖。由此可见, 教师及时引导、启发学生, 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 才能引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运用多元化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

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例如, 在教授“蓝白之美”这一课时, 学生亲自设计的蓝印花布被制成漂亮的衣服、扇子、鞋面时, 笔者进入到评价阶段, 让学生到台前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 学生的兴趣很高, 这时笔者提问:“你对自己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你觉得你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又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然后再让他们观察、比较, 互相评论、交流, 得出每组作品存在的优缺点,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全班同学参加讨论, 最后选派代表做总结发言, 对展示的作业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组的作品受到教师、同伴的肯定时, 学生们非常兴奋、喜悦……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解说, 对别人作品的客观评价, 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美术的学习兴趣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运用档案袋式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传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档案袋式评价的优势在于重视学生的个人进步。运用档案袋正确又科学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 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例如, 林同学非常好动, 上课经常说话, 有时还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自从建立了美术档案袋后, 笔者发现他有了一些改变。以前上课他喜欢讲话, 不喜欢做美术作业, 建立了美术档案袋后, 当他的作品展示出来时, 只有一个同学给他写了一句评语“你认真画就能画好哦”, 其实他很希望得到同学们更多的评价。他发现如果作业不认真做的话, 就无法挑出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同学也就很少会给他评价, 所以他开始认真做作业了。自从认真做作业后, “作业袋”里的作品多起来了, 同学给他的评价也越来越多了, 渐渐地他开始喜欢画画了, 作业的质量跟之前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 运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美术作业, 使学生拥有了判断自己的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 而且强调了学生自省评价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另外, 笔者还把每个小组的作品按照时间的顺序根据班级分小组做成电子档案袋, 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进行展示, 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评价。在建立美术档案袋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成果,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比较, 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了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运用展览式评价, 提高学生的综合 能力

展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运用展览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鉴赏水平。

例如, 在学校的走廊或者空教室设立展板, 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美术作品展览会,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来参展, 可以是绘画、工艺作品、书法作品等。笔者让学生将档案袋内的优秀作品, 注上名称和作者, 展示到自己班级的橱窗里, 一个月更换一次, 每次评出最佳作品, 然后把每个班级优秀的书画作品集中起来, 展示在美术教室的黑板上;把手工类作品展示到美术专用教室里, 让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欣赏和评价, 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审美做出全面的评价, 以鼓励为主, 让学生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这样的展出, 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水平,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

另外, 笔者还把很多优秀的书画作品收集起来, 做成学校的作品集, 进行展示评价。有一些特殊的作品, 还可以通过表演展示, 例如:在课外小组活动中, 笔者让学生利用多种废旧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和服装, 然后让每组学生分别进行面具和时装的表演展示, 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 所以, 几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表演展示, 他们相互欣赏、评价、交流, 找出了每组作品存在的优缺点, 再由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展示评价中。这样一来, 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运用评语化评价, 树立学生的进取心

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 采取优、良的等级标准对作业进行评价, 但这不足以体现作业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评语正是等级形式下的有效补充。因此, 在评价优、良的同时, 加上切合学生实际的评语, 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又一途径。

例如, 教师在美术作业里写上简短的评语, 表示教师对美术作业的看法。因此, 在绘画作业中, 笔者便写上“构图有新意、创意好、线条流畅饱满”等评语;在工艺作业中笔者便写上“做工精细、选材得当、装饰性强”;对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 笔者便写上“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继续努力”。学生的作业能得到教师的好评, 学习信心倍增, 对美术的兴趣也就提高了。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 教师应用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比如在作业“熟悉的物品”中, 笔者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写了这样的评语:“你对物品的形体结构表现得很好, 要是再加一些明暗就更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了。”“你画的线条很饱满, 如果用黑色的水笔画就更好看了。”这些评语使学生明白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学生的作业只要有进步, 就要及时肯定, 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 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和美术作业的兴趣。

总之, 身为教师, 特别是美术教师,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 更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教学评价新理念, 要以爱和鼓励为原则, 注重过程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无限的快乐, 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术作业评价的重要性, 阐述了如何通过激励性、多元化、档案袋式、展览式、评语化评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构建和谐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美术作业,评价,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扩展优化论文下一篇:戏曲人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