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论证范文

2024-07-24

开题论证范文(精选5篇)

开题论证 第1篇

总的来说, 湖南“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研究的问题越来越贴近实际, 实施方案的设计一次比一次规范, 研究的整体水平比“十五”规划有较大的提高。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对开题论证的认识有所提高。大家认识到, 开题论证不仅是一种形式, 其本身就是一种研究。通过论证, 课题组成员之间或课题组成员与同行专家共同研讨课题实施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任务, 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这样既能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使课题研究少走弯路, 起到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的作用, 又能提高课题组成员做课题的水平和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当前开题论证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题论证, 以下八个方面在不少课题组实施方案的设计中受到重视: (1) 课题名主题确切, 切口适宜, 言之有物, 特色鲜明; (2) 研究综述客观, 他人成功经验明晰; (3) 研究核心概念界定明确; (4) 研究预期目标定位准确; (5) 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实在; (6) 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科研的规律; (7) 研究的实施步骤、措施可操作; (8) 研究人员的分工明确, 预期成果落实到人。但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 个别课题没有论证, 开题论证书内容东拼西凑, 缺这缺那, 成了申报书的“剪贴版”。开题论证书和课题申报书虽有相同之处, 但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其目的是不一样的。课题申报书的目的是争取申报课题立项, 其重点内容是课题选题的准确度、研究价值的大小、研究的可行性。而课题开题论证的目的不是立项, 而是施工。开题论证书是课题设计的实施图, 着力点应放在设计调整和施工组织上。可是我们有的课题主持人就是抓不住这个重点。有的课题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有的东拼西凑、废话连篇;有的转弯抹角、喧宾夺主;有的脱离实际、无病呻呤;有的思维陈旧、模式僵化;有的文理不通、逻辑混乱。个别课题开题论证书, 从封面到最后, 除加了一页开题论证结论外, 其他全是申报书的内容, 将不需要、不相关的内容也“剪贴”上来。但却没有立项的课题编号, 没有课题界定, 理论依据是领导讲话精神、事件介绍, 研究目标偏离研究主题, 开题论证的数据是“空白”的, 有的甚至出现同一学校两个标题一模一样的课题。这都是“剪贴”造成的后果。

(2) 一些课题开题论证的重点不突出。按理说, 课题开题论证的重点是三个: (1) 研究目标的“长、宽、高”论证, 涉及课题研究时间、对象、范围、内容的定位以及期望水平; (2) 研究内容的论证, 涉及紧扣主题、紧扣目标、分解任务等; (3) 研究步骤落实、成员分工的论证, 它涉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措施、人员分工等。但是有个别的开题论证书中三个重点就不突出。有的课题名不副实;有的研究核心概念界定是纯名词解释;有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混淆、重复;有的研究内容表述不明白, 逻辑混乱, 研究内容既不是总分关系, 也不是递进关系, 更不是并列关系, 而是包孕关系;有的理论依据不准确;有的研究步骤模式僵化, 成员不知道做什么, 怎么做, 团队合作有困难。

二、对课题开题论证的思考性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 我对课题开题论证提出一些思考性建议:

1. 做课题是一种科学研究, 应该树立吃苦耐劳精神, 克服浮躁心理

做课题是一种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大家很向往的事, 也是一件痛苦并快乐着的事。有人曾说过, 做课题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特别是选题、构思、创新, 或写论文、写研究报告, 这一过程是冥思苦想、痛苦不堪、辗转难眠、寝食难安、“撕心裂肺”的过程。但课题做出来, 论文或专著发表、出版后, 特别是研究的问题得到解决, 并得到社会、领导认可, 那也很快慰。凡是课题做得好的主持人, 大概都有这种体会, 凡是有这种体会的人, 不但自己成长起来了, 而且大有成果。

但并不是所有做课题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因为, 做课题的动机不一:有的人是以使命感、责任心为动机;有的人是个人兴趣、爱好, 想通过研究成果实现自身价值;有的人是被迫、出于无奈, 如为评职称做课题, 为保“饭碗”做课题, 领导安排做课题;还有人的动机是为名为利。在当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下, 不管做课题的目的、动机如何, 我们不去评价。因为,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的错。问题是, 既然好不容易拿了个课题, 就不应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而应该把它做好。

要把课题做好, 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要坐得住。做课题要查文献、写综述、写论文、写专著、写研究报告, 坐不下来不行。第二要动得起。做课题时刻要思考、反省问题, 不但要动脑, 还要动手, 动手记笔记, 开展调查研究, 参加教学活动, 不积极主动也不行。第三要有耐性。对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不同意见进行协调, 都要忍得, 要耐心、细心、精心。没搞清的概念要搞清, 没弄懂的问题要弄懂。这些都需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克服浮躁的心理。

2. 做课题是一种多元学习, 应该掌握课题写作的规律方法

做课题是一种多元学习, 一是做课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有其规律、方法、途径需要学习;二是课题写作, 如写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 这有更多的课题写作规律和方法, 更要学习。掌握课题写作规律和方法至少有三点好处:

(1) 可以少说废话。现在有些想评职称的老师只想做课题, 或有了课题要写各种报告、论文, 却不会审题。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附会在一起, 不是断章取义, 就是言不由衷, 东拼西凑, 废话连篇。有些人不知道“开门见山”的道理, 写文章喜欢转弯抹角, 喧宾夺主, 虎头蛇尾。特别是有些高校老师做课题很容易陷入“教科书模式”, 满脑子概念、范畴、理论渊源, 脱离实际, 远离社会, 无病呻呤, 无的放矢。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掌握课题规律和写作方法的表现。

(2) 可以少走弯路。做课题, 从资料收集到调查研究和文体选择都有个方法问题。比如, 不同的课题, 不同的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 都是有规律的。一旦方法、途径不对, 就会走很多弯路, 付出更多的科研成本。

掌握课题写作的规律和方法, 应遵循三条规律: (1) 加强内容的学术性。课题写作应做到“一、二、三、四”:“一”, 即“一学”, 主要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应用学科知识。科学由学科组成, 科学研究的分量与学科知识的含量是两个变量, 两者正相关。“二”, 即“二位”, 指准确定位 (教育科学的学术观点) 、质量到位 (“质”指理论水平, “量”指预定字数) 。“三”, 即“三论”, 指论点有时代性, 论据有先进性, 论证有逻辑性。“四”, 即“四文”, 指文风端正 (无套话、废话、假话、大话) 、文脉清晰 (层次之间是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 而不是包孕关系) 、文笔流畅 (不用方言俗语, 不用废弃的陈言旧语, 不用冷僻的行业术语, 不用少数民族的谚语, 不用附加成分太多的长句) 、文法严谨 (语法、修辞、逻辑和标点符号无错误) 。 (2) 注重形式的规范性。课题写作要按课题主管部门要求填写。 (3) 坚持修改的反复性。把课题写作过程作为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学”“研”“写”三结合, 先学后研, 以学导研, 借学促研。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课题写作必须反复修改。

掌握课题写作的规律和方法, 应该做到“小”“深”“新”“实”“精”。“小”, 就是题目切入点一定要小;“深”, 就是揭示深远意义, 阐明深刻认识;“新”, 就是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实”就是讲实际, 重实用, 抓实践, 求实效;“精”, 就是精心选题、精心限题、精心构思、精心取材、精心修改。想做课题的人, 应当多掌握课题写作规律和方法, 课题写作时就不会走弯路。

(3) 可以多出新意。做课题一要“创新”, 二要“管用”。创新来源于知识积累, 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做课题仅仅是为评职称, 就缺乏学习、借鉴、总结、提升、创新研究方法的动力, 是可悲的。

提出新观点有五种途径:一是温故知新, 学习理论得新知;二是补旧为新, 补充旧说成新说;三是推陈出新, 推翻旧观点, 树立新理念;四是综合创新, 取百家之长, 成一家之言;五是开拓创新, 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3. 课题实施方案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施工图”, 应该尽善尽美

如果说申报书是规划、立项的蓝图, 那么实施方案 (即开题论证书) 就是施工图。它既是具体指导课题研究的指南, 又是规范课题研究的施工方案, 同时也是省教育规划办公室结题鉴定、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 不仅要有大的方面框架设计, 更要有周密的细节安排。大的方面框架设计决定课题研究的方向、方法;周密的细节设计决定研究的效果、效益甚至成败。如果说以前课题开题论证主要解决方向、方法问题, 那么现在课题开题论证主要应解决研究的细节问题。

比如, 研究综述不清楚的, 应该进一步检索研究文献, 可能会得到新的信息或新的启示。再如, 课题研究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的确定应该如何更准确表述, 才能使其更加完备、更加突出主题。特别是实施步骤和子课题分工问题, 如何充分发挥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特长、潜能, 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如何指导他们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重点在哪里、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些细节问题不仅要体现在开题论证书中, 更重要的是应在每个成员的心里, 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些课题, 主持人是学院领导, 课题研究举全校之力, 研究团队是学校骨干, 大家负责一方面的工作都很忙。这就要靠主持人出思想、出思路, 经办人管细节。细节考虑越周密, 走的弯路就越少, 效果就越好。

4. 教育科研有很强的时效性, 课题中后期研究工作应及时抓紧抓好

省级教育规划课题有很强的时效性, 特别是应用性研究课题, 研究的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阶段指导性很强, 研究时限一般都在一到两年。加上研究应用性课题的人, 大多是非专职研究人员, 研究团队是松散的联合, 有些课题研究内容与主持人本职工作紧密相关, 但主持人工作岗位随时可能改变。这些因素, 都是逼迫课题研究须抓紧抓好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十一五”最后一批立项的课题, 由于发动早、准备好, 选题的“口子小”, 相应的研究组织难度小, 设计研究时间较短。许多课题已有很好的前期研究基础, 有的甚至是边研究、边申报的课题, 个别老师急着等课题结题评职称。据初步统计, 我在已收到的121个课题开题论证书中, 今年结题的有12个, 占总数的10%;明年结题的有80个, 占总数的66%;后年结题的有29个, 占总数的24%。所以, 及时抓紧抓好课题中后期研究工作, 应作为各课题组当前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

为保证课题研究质量, 今明年结题的课题, 应及早开展专题 (或子课题) 研究, 阶段性成果如论文应早发表, 早得到社会认可;以行动实践研究为主的课题, 要尽快总结、提升研究成果和经验, 并从这些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中归纳、提升、抽象出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重要研究观点, 一方面迎接课题的中期检查, 另一方面为研究总结打好基础。

个别研究进度快的课题组, 要及时着手研究总结的准备。怎么准备, 课题结题鉴定前要做好几件事:一是对照自己的开题论证书中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最终成果, 自查是否完成研究任务。没有完成的内容, 要尽快“补火”。二是及早构思课题研究报告的三大重要部分, 即研究过程及做法、研究结论及分析、社会反响和效益。这三部分是课题申报、开题论证没有涉及的新内容, 也是研究报告的“重头戏”。许多成果评奖都离不开这三部分。三是按省级规划课题结题鉴定要求准备材料。材料包括:结题鉴定申请书、成果主件 (包括研究报告, 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相关论文、专著, 相关实践研究成果等) 、附件 (包括成果公报、开题论证书、中期检查表、社会反响和实践验证材料等) 、电子文档 (包括研究报告、成果公报、论文代表作) 。最后将材料报送课题管理部门审批, 再与其沟通联系结题鉴定事项。

对课题总结, 特别是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是我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果, 不仅仅是为评职称、评奖。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 要像湖南省社科院朱有志院长所说的那样, “把自己的想法变成领导的说法, 把自己的思考变成领导的思想, 把自己的言论变成宣传的舆论, 把自己的文章变成上级的文件, 把自己的说法变成社会的做法, 用自己的发言, 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就达到了做课题的另一种境界。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笔者对当前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开题论证的整体印象、认识等, 分析了当前开题论证存在的问题, 并从克服浮躁心理、掌握课题写作规律方法、完善实施方案、加强课题研究的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课题,开题论证,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有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

[2]曾天山.关于教育科研价值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2) .

[3]陈境孔.中小学教育研究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张丰.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与管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2.

开题报告论证 第2篇

一、共性反馈

优点:能加入课题文献资料综述

不足:

1、研究内容不够明确、具体,仍然循环为意义;

2、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不够具体(应不同于工作计划)

建议:表述为“从……时间到……时间、用……方法、做……事情、由……负责去做

3、成果形式不够具体

二、对策

1、要学会分解题目,分解成小块任务逐一研究;

2、研究的内容要清晰;

3、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尽量具体写;

注意: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导向。

4、课题分工要明确;

5、注意选题,题目重点词要突出;

6、要作具体描述,不要空、大;

开题论证 第3篇

一、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开题论证的特点

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开题论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开题论证形式主要为专家指导型

本轮课题开题论证有以下三种主要形式:一是“专家指导型”, 这种形式占课题总数的60%以上;二是“自我论证型”, 这种形式主要集中在高校;三是“会议交流型”, 采用这种开题形式的单位有湖南一师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2. 课题所在单位非常重视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作为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管理单位, 对本中心的立项课题严格要求, 进行集中开题论证, 为全省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作出了表率。湖南一师有四个教师教育专项课题, 为保证这些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 该校组织这些课题进行了集中开题, 并为每个课题配备了指导教师。邵东县进修学校的课题《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与实效性的调查研究》被列为重点课题, 邵东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这项课题研究,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联合教研、仪电、进修、电大等部门组成课题研究小组, 使研究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为了《湖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衡东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亲临现场, 指导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3. 论证后的课题名称更为确切

在不改变研究方向、不改变研究目标、不调整重大研究内容的的前提下, 有些课题名称出现了更改, 是这次课题开题论证的最大亮点。由于2008年度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承担单位大多未进行过正规的省级课题研究, 所以出现有些课题的名称太长不简明, 或名称中有标点符号, 或容易产生歧义, 或研究内容和课题名称不一致等情况。在本次开题论证中, 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据统计, 86个立项课题中有32个课题通过开题论证对课题名称进行了修改, 但均未改变研究方向。

有些课题名称比较冗长, 经过论证修改后变得精炼、明确。如《少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提升校本培训与成长模式研究》这一名称比较长, 读起来不顺口, 在本次论证中该课题组将名称更改为《民族地区中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可以说, 这一更改比原来提升了两个档次。

有些课题名称有歧义, 经过论证修改后变得更加明朗。如《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研究》从课题名称上看是研究两个问题———加强校本培训和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而实际上课题组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来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也就是说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只是“加强校本培训研究”的基本目标, 完全可以不出现在课题名称之中。经过充分论证后, 该课题名称变更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

有些课题名称太大, 可能不符合研究单位的实际, 经论证修改后可行性更强。如《整体构建农村中学德育体系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范围十分大, 是一所初级中学难以完成的, 可行性不强。经开题论证后, 课题名称更改为《整体提高农村中学生德育素养的实践研究》, 这样更改后研究范围与学校实际更为吻合, 更易操作。

有些课题名称与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存在不一致, 经过论证修改后课题更为顺畅。如《教师培训模式与实效性的调查研究》课题存在课题名称与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不完全吻合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课题名称过大, 而研究内容集中在教师网络培训。该课题组经过精心论证, 将课题名称变更为《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4. 论证后的课题界定更加明确

一个好的课题界定, 不仅可以将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作一个准确的定位 (或明确的限制) , 解决某些概念问题的歧义;还关系到课题名称的修改, 研究目标的确定,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但由于很多课题组缺乏课题研究的基本知识, 不知道该界定什么, 该怎样界定, 导致在课题界定上要么未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要么界定不准确。经过本轮开题论证后, 很多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起初并未对课题进行界定, 导致核心概念不明确。经过专家开题论证后, 课题组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继续教育”、“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了清晰界定, 使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更为清晰。

5. 论证后的研究预期目标定位更加准确

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具体的, 不是空话、套话。它是课题研究实现的既定目标, 是课题研究“长、宽、高”的具体体现, 是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原则要求。课题研究目标不明确, 研究过程就会“雾里看花”;研究目标过于繁杂, 则会使人找不到目标;研究目标缺乏层次性, 课题研究就会杂乱无章。坦率地说, 很多课题组缺乏研究目标意识, 导致研究目标空洞无物或杂乱无章。经过本轮开题论证后, 很多课题的研究目标定位更为准确。

如《县域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 该课题原先确立了四大研究目标: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方案, 在原有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有效的网络校本培训模式……开题论证中, 专家指出这样的研究目标泛化、不集中, 把简单的目标弄成了复杂的问题。课题组经讨论后确定了以下目标: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适合县级远程培训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从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强、专业化水准高的教师队伍。很明显, 这样的研究目标更准确、实在。

6. 论证后的研究内容更加切合主题

研究内容是课题主题、研究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体现, 是课题组成员分工要进行研究的子课题, 是将来研究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依据。通过本轮开题论证, 很多课题解决了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课题界定不一致的情况, 解决了研究内容太杂、太多而又表述不清的现象, 使课题研究内容进一步突出主题、紧扣研究目标, 使表述更为清楚、完备和科学, 效果很好。如《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初始确定的研究内容为: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校本培训有哪些主要内容;校本培训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方法……这样的研究内容极可能导致低效研究、重复研究。经过开题论证后,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修改为:校本培训内容选择有效策略;校本培训方法选择有效策略;校本培训组织与实施有效策略……这样更改后研究的内容就不是别人已经研究无数遍的东西, 而是当前的紧迫问题———“有效性”问题。应该来说, 这样的论证是很有成就和价值的。

7. 论证后的实施步骤和人员分工更加科学

开题论证前, 很多课题的实施步骤和人员分工都是粗线条的。通过本轮论证, 各课题组研究的实施步骤、人员分工不再是应付式的“轻描淡写”, 而是主持人的思路、思想的具体体现, 课题研究的每一件事由谁负责、由谁完成, 每个课题组成员每一步做什么, 怎么做, 有内容, 有要求, 有活动安排, 真正能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如《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研究》原先的实施步骤只有四句话, 只指明了哪个时间段属于什么研究阶段, 至于这一阶段要完成哪些研究任务都没有;成员分工也只有哪件事由哪些人完成, 细节的分工没有。经过专家指正后, 该课题的实施步骤和研究分工就比较科学了:每个阶段要完成哪些研究任务一目了然, 每个课题组成员看到这个实施方案都知道每个阶段要做的具体事情以及自己该完成的任务。

再如,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农村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主持人制订了课题组考核方案, 从加分、扣分、考核结果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规范, 明确“课题结题时成员排名按考核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名”, 使课题研究实现了精致化管理。

当然, 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开题论证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个别课题开题论证书内容东拼西凑, 成了申报书的“翻版”。有些课题开题论证的重点不突出, 根本未触及课题开题论证的核心:核心概念是否定位准确;研究目标是否适度;研究内容是否紧扣主题和目标, 是否逻辑严密、表述准确;课题研究是否有条理和分工明确。

二、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开题论证的启示

1. 开题论证十分必要, 最好采取专家论证形式

课题的开题论证十分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开题论证不是一次简单的课题研究会议, 而是一次隆重的课题科学论证。开题论证不仅是一种形式, 其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本轮开题论证中, 专家参与课题开题论证的, 论证效果普遍比较好, 而有些课题采取自我论证, 虽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但并未充分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以后的课题管理中, 建议立项课题要尽可能采取专家开题论证形式。

2. 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培训和研讨, 提高研究效率

各课题组研究积极性普遍较高, 但由于课题研究经验不足、基础知识储备有限, 课题研究水平整体不太高, 同时各课题组之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因此, 课题管理单位很有必要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在全省组织一次课题研究研讨和交流会, 进一步介绍课题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明确课题研究过程和结题的基本要求, 同时各课题组之间也有必要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思想。如很多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几乎都是论文和著作, 单调枯燥。其实研究成果是丰富多彩的, 成果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又可分物化的、文本的成果 (显性成果) 和非物化的、非文本的成果 (隐性成果) 。成果可以是论文、网站、网页、教育日记、教育叙事, 还可以是音像制品、软件、课件、专著, 等等。而这些课题研究的常识和方法需要通过培训和研讨的方式来获得。

3. 扎实开展中期检查,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开题报告论证答辩记录 第4篇

时间:9年9月6日(星期六)上午9:——11:3

地点:常青藤实验中学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彭钢

具体程序:

一、介绍专家课题组成员

1、介绍课题组成员

彭钢、刘电芝、母小勇、杨琼、陈瑞生(诸位身份从略)课题组成员介绍(名单从略)、回顾课题评估过程

项目确立来之不易,江苏省第一个开题的学校。

3、简介开题会的流程

二、秦力校长作课题开题情况报告

1、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论述课题成功申报的意义与价值,向各位表示感谢

3、回顾常青藤实验学校建立成长发展的历史

4、概述学校办学成果,播放招生报名的录像

5、介绍常青藤办学原则与常青藤精神及常青藤校本课程体系

6、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需求分析与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期望、介绍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所作的工作

8、展望未来的发展、具体实施操作的设计与目标

三、教评室主任刘真瑜就“以校本评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作报告

(内容从略)

四、课题组成员答辩

专家提问,课题组成员答辩。

1、刘电芝提问:

中学能批下课题,很不容易。从评价的角度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新意的,而且是关键的。从介绍中看到大量的研究工作,开题报告比立项报告丰富充实具体得多。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发展?

问题一:学校的评价如何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个人内在的动力?手段措施主要是外在评价,如何激发个人内在的动力?

问题

二、如何与专业发展相联系?

问题

三、如何与前提相联系,“基于评价基础上的”

问题

四、外部评价很到位,很具体,对于高校有启示;外部刺激(消极)与内部动机、积极情感的结合,如何激发个人情感?更深层次更持久地发展?

问题

五、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母小勇提问:

深有同感,落脚点是什么?是落在专业发展还是校本评价?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方案?

问题

一、目标是什么?其实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

校本是一个依据?手段?可能最终实施与落实的成果是不同的,如果不厘清这两个概念,最终课题可能会无法结题。因为本质上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而不是教师评价的课题。这是两个概念。

问题

二、基于校本评价的问题,有没有思考过,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外专家已经有很多经验范式模式,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你们的校本体现在哪方面?特色是什么?校本的呈现构成,是复杂多样的,你怎么体现你学校校本的特色?基于你们学校的特色,你们的办学理念等等,你们的校本,如何强化学校本身的理念宗旨以及学生的特殊情况?

问题

三、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发展。但是,评价问题会带来很多复杂繁琐毫无意义价值的形式表格之类的东西,其可操作性?其评价的方式?其最终的目的?最终的成果?有无推广价值?标杆的作用何在?

既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有两个方面的要素,本体性的知识技能,暨其所教的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专业发展是终身的不断的积累的过程。比如我就是语文,那么语文是什么?立足于各个具体的学科的情况特点。还有一个是条件性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教师的人格素养精神理念等等;评价是需要外部的引领刺激的,内在与外在的结合。

3、杨琼提问:

课题落脚点的问题,定位在哪里?应该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秦校长的专题报告,可以体现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中学是比较困惑(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在我校前期的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作为国家课题,突破点在哪里?(其实就是如何突破瓶颈的问题)

4、陈瑞生提问:

做课题的过程中,一直在考虑到问题。

第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如何更恰当?更准确?

第二,课题的关键,怎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的激发?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教师的我发展规划,评价是为了促进帮助。

第三,如何从文本中跳出来,真正地落实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来,所有的表格资料,落脚点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陈认为,是学生的发展。(或可存异义)

第四,如何使我们的特色更特?特色就是常青藤生长出来的成果,要使之飞出港城,影响更深远。

课题组成员的老师们回答问题:

史金霞,关于母教授与陈教授的问题,回答与交流。

母教授互动。

田大璜,目标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外部措施与内在激励,结合身来回答。作为语文教师,逐渐倾向于阅读教学,这种发展是更狭窄了,还是更专业了呢?

刘院长的互动,两者并不矛盾,有所侧重,哪一个更重要。至于田老师,这是一种深化发展,是好现象,深化的发展有个宽的奠基是很重要的。

彭钢谈话,过去很少提教师的个体精神,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如今认识到教师也是一个个体生命,也有他身的发展需求,身存在的需求。但是两者是不可分开的,不能够设想教师的价值只从身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发展是对教师的最好的评价,在学生发展那里确认教师的发展。

彭钢总结提问:

第一,教育部规划的项目和省里的项目究竟是什么关系,突破点在哪里?一个项目报了两个层级,是可以的。但是,做教育部的课题,有哪些新的要求,有哪些突破?不要满足于一体化的措施,不要偷懒,要高标准。把两个方案做个比较,怎么提高突破?

第二,二者之间关系?总体上是同一母老师的观点,老师们也是同意的,但是,你们在报告中看出来,在评价上做了更多,怎么把握评价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促进,一定要鲜明地体现。最终的结果设计,是体现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把握好,着眼点要清晰明确。

第三,如何把外在的评价与内在的欲望,结合起来。制度制定、标准制定要有人性化的考虑,从根本上,要人性化。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有效地促进,勾起兴趣,激发主动性,学科特点,个性特征,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等等,是不是能够体现出来,是促进还是阻遏,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三点,是主要问题,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邬建芳发言:

从低处向高处仰望,草根性的研究。

省级课题与国家级课题的课题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别,两者是一体的,教学相长。关于学科问题,子课题的研究,是有学科的分化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细化,会有学科方面的具体研究。学科的评价,不会与教师的发展矛盾对立,逐步把教师的需求化成一种评价。基础教育的现状决定是会有老师认为有压力有怠倦有厌教的情绪,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相信老师们逐渐能够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矛盾也可以得到最终解决。

回答彭钢所长的第一个问题,国家级的课题,会更具体,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慢慢消化内化化,谢谢各位专家!

彭钢总结:

学校有非常强的荣誉感,责任意识,开题早,落实具体。

学校有非常充分的准备,具体怎么做,实施已经在路上,有意义有创造性。

学校面临着艰巨的研究任务,课题两个核心点,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四个方面的归纳,界定得很好,尤其是专业素养的界定,知识能力和精神,这是紧密相连的。校本评价,母教授讲得非常好,不要等同于学校内部的评价,校内评价是校外评价的一种演变,是一种应试大背景下的变态。校内评价对应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和办学理念和精神原则,是有矛盾的,甚至是相反的。校本评价是一个关键,敢不敢用校本评价来评价己?学校有没有主发展?是不是简单地用外部标准来衡量己,实践的探索与理论的思考如何结合起来。这是校本评价的试金石,更多的理性思考,理论概括。

祝愿成功!

秦校长总结:

这个开题论证会也是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的一个过程,专家们讲的非常有道理,专家们犀利的眼光剖析课题,丰富了我们的思考,明晰了我们的认识,避免进入误,引领走出困境。

关于课题的两个方面,本意是建构一个良好的课题发展模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个人的个性,每个学科的特色,形成常青藤特色并对其他学校有所启发。

各位专家话不多而非常到位,抓住了关键点和关键词,居高临下,综合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一次感谢专家!

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责任感,紧迫感乃至力不从心。

这个课题,不仅仅是省里的课题国家的课题,这与学校本身的发展是有着深刻的关系的。作为民办学校,实际属于弱势群里,为了身的发展。

开题论证 第5篇

课题组长、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京诚作了课题方案报告。近几次体质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 党和国家对此问题十分关注。中央7号文件提出, “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率明显下降。”《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本着专家引领, 教研、科研人员指导, 一线教师实践的研究思路开展工作。旨在以中央7号文件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精神为依据, 开展理论探索, 查阅、分析促进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领域的研究文献, 总结“课课练”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 挖掘已有“课课练”的方法特点, 归纳“课课练”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设计、创新练习手段和评价体系, 为“课课练”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研讨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规律, 分析影响因素, 尝试建立不同体能素质发展的干预模型, 形成具体的研究课题与假设, 为教育实验提供依据;遵循由少到多、渐进增加的原则开展应用, 推广研究。

图为: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京诚报告课题方案

加强体能素质“课课练”的研究, 理清其促进青少年体能素质提高的作用价值, 总结、挖掘以往课堂实践的教学特点与效果, 提出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与要求, 探索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开展“课课练”的应用推广,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条件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进行适合体育教学实际和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的体能素质练习, 对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直接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开题论证】相关文章:

开题论证与研究方法09-01

“百师百题”课题开题论证会05-21

科研课题的开题论证与研究方法09-06

稳定论证05-20

事例论证05-21

探讨论证06-10

论证过程06-11

举例论证08-19

论证项目08-26

论证评价09-06

上一篇:与经济增长相关度下一篇:顾客资产的确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