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的迷途

2024-07-10

青年艺术家的迷途(精选5篇)

青年艺术家的迷途 第1篇

当代在传统之下,更在写实之下,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则又在老一辈艺术家之下,即便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被重复过无数次,即便上拍的作品已经被拍卖公司无数次的炒冷饭,依旧无法改变藏家追捧的热情。

一直作为国内拍卖市场风向标和晴雨表的苏富比在这次的春拍当中,给我们传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如果细心一点的朋友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在今年的苏富比春拍当中,年轻艺术家的比重在急剧下降,在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当代亚洲艺术两个专场当中,282件作品之中,年轻艺术家作品数量不足20张。这对于国内拍卖市场,尤其是年轻艺术家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危险信号。

反观国内拍卖市场,在日前开始的中国嘉德春拍预展当中,在上拍的百余件当代艺术作品之中,年轻艺术家的拍品数量同样少的可怜,在单元设置当中,中国嘉德甚至已经忽略了年轻艺术家的拍品介绍板块,将重点转向近年来大热的经典写实和以赵无极为代表的抽象作品之上;同时,笔者还了解到,在今年的春拍当中,除开北京保利外,各家拍卖行都对上拍作品的数量进行了相应的下调,而在当代油雕板块方面,多数拍卖公司的重点均为经典写实和早期油画,一时间,以一批青年艺术家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就在2012年的春天被市场所集体抛弃了。

鱼在水中游,要谈鱼儿当然先要来看水。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先从艺术市场中寻找线索,由于今年艺术品市场早早就被定下了“调整”的灰色基调,放眼春拍市场,仍然弥漫着“观望”、“高处不胜寒”的谨慎气息。今年的艺术市场相对冷清,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影响着艺术市场的冷热程度;很过国外资金撤出中国当代艺术圈也是原因之一;在国内资金进入市场的同时很多投机性的藏家这次都是持观望的态度也致使艺术市场趋于冷态。

艺术市场整体相对低迷的时候,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受到藏家追捧,价格一路飙升。按艺术市场的规律来看,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价格相对稳步提升,藏家相对比较喜欢。但是,老艺术家的作品存在审美趣味的重复性的问题。很多人的作品背后的观念相对陈腐,更多的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或者是把思想和感情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述。所以这次的春拍的天平倾向比较写实和抽象的绘画作品。青年艺术家所表现城市生活、文化现象等等的题材不是很受欢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所能带给藏家的价值回馈不稳定,导致了藏家在选择艺术品的时候会将目光主要放在那些经典的不易变动的作品上边。

价值决定价格这是市场永恒不变的规律,对于藏家来说,利益永远是他们追逐的目标。艺术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上面我们提到过了老一辈画家的作品价格稳定,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上升的空间显然是比较大的。为何拍卖者和藏家都选择了前者呢?这个就不能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原理来阐释了,而是其它的因素左右着艺术市场的导向。其实市场的掌握者是一些比较大的藏家和他们背后的智囊团,所谓的智囊团就是今天艺术圈内的理论家。中国艺术圈内现在缺少一个真正的尺度,理论的研究也是杂七杂八,各家各持己见,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和规定。理论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暧昧。这就导致了话语权被少数人一直掌握着,很难通过自然的方式进行更新换代和权利变更。用一句俗话来简单的说:“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种状态当然不利于艺术的自由发展,更是导致了当今艺术市场少数老牌艺术家一直火热的根本原因。当然他们艺术品的价值毋容置疑,但是这种重复的审美趣味是让人生厌的。正常的艺术市场应该淘汰这些重复的意味或者打压这种艺术作品的价格,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价格一直飙升,让人费解、深思。正义何在?

青年艺术家和老牌藏家之间审美趣味的视差也是导致青年艺术家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年艺术家作品中透射出来的多变性和前卫性是对老牌藏家审美意味的冲击。他们有的时候可能为了牟利会选择他们,但是关键时候他们的心里还是会说:NO!打压青年艺术家。这就导致中国的艺术市场缺乏活力,排外性和排他性太强,就是圈子会越玩越小,就在一小部分作品和人群手中来回陶腾,新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很难进入主流市场。另一个是导致很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很难上位,使得艺术市场背后的艺术界的整个氛围僵化。

艺术品市场永远是一个只知道追逐利益的场所,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来谈感情是多么的可笑,昨天还被无数人追捧的年轻艺术家,那些充满希望的70、80后艺术家在一眨眼之间就成为了利益的牺牲品。早在去年,就有很多人预言2012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个拐点,但很多人都没能说清楚在这一次的拐点之后,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春拍是验证这一拐点是向左还是向右的时刻,虽然春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始,但从已经结束的香港苏富比和即将开始的中国嘉德所给出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次的拐点将会是市场的又一次清洗,在利益的趋势之下,筛掉价值并不稳定的年轻艺术家,留下一成不变的老人,让艺术品收藏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没有风险。

青年艺术家的未来谁做主? 第2篇

这一两年来,打青年艺术家主意的活动越来越多,甚至像娱乐圈一样搞起了海选。以往一毕业就面临种种压力的年轻人,现在似乎还要面对种种选择,是环境太好了还是被过度开采了?前不久,批评家、策展人吴鸿在网络上发布了《被透支的“未来”》一文,对近年来各种以“青年”、“未来”为标榜的展览频现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起热议。本期立场栏目基于此,呈现具有代表性的言论。

吴鸿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国际网总编

观点1

“青年固然需要扶持,艺术的实验精神也需要鼓励,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是‘什么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指出了‘什么样的艺术未来’?这些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含糊了这些关键点,那么这种以‘未来’为标榜的过程就只能成为一场商业选秀罢了!”

观点2

“就像在股票市场一样,‘蓝筹股’的利润已经被透支干净之后,预期的利好空间严重缩水,大家就又把马光投向了‘创业板块’上。而目前一窝蜂地推出‘青年’和‘未来’概念的乱象,不得不使人联想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因为‘概念股’的疯狂,导致了在千禧年后纳斯达克指数崩盘的现实。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无序的以‘年轻艺术家’为概念的‘艺术创业板块’疯狂乱局,其结果将不仅是对于中国艺术市场的新一轮利润透支,同时也因为其商业先导的‘金融化’操作模式,也必然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未来发展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

质疑

“在这种‘金融化’和‘主流化’的导向下,除了无情、无耻地透支着我们的未来之外,我不知道这样的活动究竟能给青年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系统,又能给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指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陆蓉之

华人当代著名

女艺评家、策展人

“如果年轻的艺术家无处展作品,没人买他们作品,必须想方设法做别的事谋生,放弃了艺术梦,失去当个专业艺术家的未来,这样就是高尚吗?商业和学术不是绝对地对立,商业成功未必是没有学术性,有学术性未必没有商业价值。只要想专职于艺术,就无法不进入商业体系,我不明白问题在哪里?

能够以艺术的才能养活自己,要很努力付出,才能做到,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遇。多数的年轻艺术家,日子过得很辛苦,少数成功的艺术家可以衣食无忧,不明白的是,为何要苛责那些可以找到发展机会的艺术家?”

“你‘不明白’,要么因为你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要么就是你已经失去思考的能力了!”

“我不想以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艺术家不上当,不被无理剥削,任何提供给艺术家的机会,都是他们生存发展的一线生机。我不属于任何圈子,更不是既得利益者,一直出钱出力尽力帮助年轻人,我的爱萌,是因为没经过什么苦难,人比较单纯,乐观,不够深刻吧。”

付晓东

《美术文献》执行主编

空间站创始人

CYAP艺术总监

其实对青年艺术家的过度开发谈不上,但是媒体的过度炒作确实有。媒体的话语生产在青年艺术家的这种群展上显得特别的集中,比如一次性邀请二三十个批评家每人写一篇文章谈论年轻艺术家,这种话语生产就完全变成了媒体工业的螺丝钉。你这时候说年轻艺术家好还是不好,都变成了媒体工业里添砖加瓦的佐料,怎么说都没意义。这个问题过段时间谈会比较好。

鲍栋

艺术评论人

独立策展人

“那些博览会模式怎么可能推出艺术家,何况年轻艺术家自会成长,有造化的拦都拦不住。”

朱其

独立策展人

著名批评家

文化部国家画院

理论部研究员

“60后并没有被文革洗脑,60后是80年代思想解放和理想主义 熏陶的一代,后面80后、90后被资本洗脑,49年以后只有60后是最正常的精神成长。80后认为自己生活在消费社会比上几代人优越是很无知的,比起80年代校园里的性开放、言论开放,现在比当时保守。80年代大学的学术气息也比现在好,有个性有才华甚至跟老教授辩论的学生都能留校当老师,现在则是家奴化、乖巧的学生留校。”

@崔灿灿的

“在一个小清新泛滥的时代,那些忽躲忽闪的年轻人,甜蜜蜜的唱着忧伤的生活。他们成群结队的拒绝独立,用半中产的小文艺眼光调情现实,他们相互拥抱使得肉身的乏味凝成麻木。100个青年的未来真是浅薄的亚文化吗?别忘了,你们和这些作品活在一个社会。看看他们,你们不痛不痒的小清新该何处安放?”

@吕东源

“80后、90后的一代,不太具备‘独立精神’,我们很容易受到‘市场’、‘资本’、‘权贵’的裹挟。这一代青年艺术人更容易被‘同质化’,青年人在媒体和利益的唆使下,内心里都更想成为‘声色犬马的娱乐偶像’。问题是都去当娱乐明星了,谁来拯救我们的精神和信仰?”

@艺术收藏

“‘圈子化’严重是不能否认的事实,问问身边认识的艺术家们吧,为了进某一个圈子,很多人情都不得不做,应酬社交必不可少,进不了那个‘圈子’就连群展也不会让你参加的~至于推新人一说,还是觉得推新很好啊,不管出于商业目的还是艺术目的,总被几个大腕占领市场,年轻人也出不来。”

@宗剑art

“仔仔细细把文章看了一遍,看问题不可以太片面,资本确实在左右创作的走向,但是年轻艺术家没钱也不能继续搞艺术,这条路确实太艰难。矛和盾的关系,看个人怎么取舍了,该留下的留下,该淘汰的淘汰,这个醒提的很有现实意义。”

@犀牛大哥

“大致浏览了,觉得原作者本意是好的,有些愤青了。任何时候这个世界都是混沌的,包含各种选择,主流非主流都影响不了真正投身艺术的人。商业活动一样可以产生好的艺术,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大家,哪个不是后世用拍卖价值标杆衡量出来的?能沉住气的给他再多钱也沉得住,轻浮的穷一辈子也扶不起。”

@翠花大婶

“吴先生文章指出的大多是现存现象,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和圈子,谁也避免不了,难道学术就没有圈子吗?是不是千里马,拉出来溜溜一眼便知。垃圾永远是垃圾,再怎么炒作也变不成宝贝!至于艺术的精神价值,太虚也太缥缈!还是回归到艺术的原初性,比较能看出高低优劣!”

@鸣镝惊晓

15位青年艺术家人物作品展览 第3篇

翱紫,1988年出生于北京。2013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获人物硕士学位。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女子画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程承,198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民族绘画基础理论与创作研究专业。师从中国美术学院张铨教授,获硕士学位。浙江省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失落的优雅一 66cm × 66cm 纸本设色 2015年失落的优雅四 66cm × 6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范春晓,1980年8月生於安徽省阜阳市。2002年毕业於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专业研究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安徽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工笔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朋友圈》100cm × 200cm 纸本设色 2014年《飘落的羽毛》80cm × 138cm 纸本设色 2014年

郭泉,1990年生于山西太原。201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员。《安念-2》46cm × 77cm 绢本设色 2016年《安念-3》46cm × 77cm 绢本设色 2016年

贾靓,1989年出生于河南周口。2010、201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12、201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诗与远方》 51cm × 4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李菲儿,1991年生于山西晋中,2014年毕业于三峡大学,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首届研修班。

李嘉儒,1987年生于中国大同。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西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展览部副主任。《幽浮香》 60cm×41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刘海博,1992年生于陕西西安,201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刘文西工作室,获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若素》 30cm x 3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王赤丹,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魏治明,1987年生,2012年硕士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师从陈林教授。现任教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质本洁来还洁去之二》39cmx 110cm绢本设色2015年

徐小蕾,1987年生于江苏常熟,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为工笔人物,师从张鸿飞。现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叶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工作室师从于徐华翎,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于张见。

袁慧华,1979年出生。1998-2002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3-2006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胡勃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06至今工作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独行-菊石图》33cm × 132cm 纸本设色 2015年《独行-叹竹》33cm × 132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张苛,1988年生于湖北潜江。200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方向,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陈孟昕教授。

写给青年艺术家的一封信 第4篇

艺术的特权如此诱人,一切以艺术的名义,可以做常人不及的事,在艺术家看来,艺术家不是普通人,在普通人看来,艺术家不是正常人。他有着事先豁免权,再出格的事,只要不违法,必得到通容。这对修习艺术的年轻人而言,简直是梦想般的生活,但还有一个问题是,艺术,只有平庸和出色两种,人们正在为此喋喋不休,拿钱来判断。可价值判断与好坏判断的标准不一样,价值可用钱来衡量,好坏则事关心灵、直觉与感受力。正是因为好坏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目前只能用价值判断来衡量艺术家:好卖、能进博物馆、有知名度、对艺术史有贡献。

但价值判断是时代的误判,而不是历史的最终判断,对于任何艺术家而言,这都是需要清醒认识到的。也正因为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些成功艺术家则更加疯狂地攫取自己能攫取到的一切。包括毕加索、安迪沃霍尔也不能例外。艺术之途有无数条道路,但最终之途是俘获人心。

要想俘获人心,首先要有避免受伤害的能力。这是艺术家的必修课,也有艺术家称之为“人性的修复系统”,在成长的道路上,会被各种情况伤害:美术教育、生活的窘境、环境的影响、人心的向背以及对卓越艺术家的模仿。还有,把自己弄成艺术家的标准生活方式,享受艺术家的待遇而出不来作品,这都是伤害。

看看雕塑家与作家君特·格拉斯怎么说:“几十年过去了,我不断创作,对成就习以为常,对名声感到无聊,对受到的普遍妒忌既感到恶心又觉得可笑。”毫无疑问,格拉斯拥有避免受伤害的能力。避免受伤害是天才不夭折的唯一方式。请注意,我说的是避免受伤害的能力,而不是承受伤害的能力。我们希望梵高们会更快乐,艺术创作会更持久。

其次,要拥有伤害别人的能力,在作品中,使别人痛、痒、悲伤、沉重、沮丧、难过,仅仅愉悦他人是不够的,愉悦他人是娱乐界的事。沉重的艺术作品比之轻快的艺术作品而言,有天然的杀伤力,正如谚语所言:与你一起笑过的人你可能会忘记,与你一起哭过的人你永远记得。

再次,要慎用伤害别人的能力。艺术,能化腐朽为神奇,使普通事物获得神性,点石成金。它还是读心术,这比创意或智性层面更深入,也更难学习。艺术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慎用伤害他人的能力意味着,美的事物最终向善,这是真理。

青年艺术家的迷途 第5篇

从已经结束的场次来看,青年艺术家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一道小菜。想当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国内很多一线、二线拍卖公司都会专门为青年艺术家开辟专场,整场能有数十件甚至上百件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很多青年艺术家还没有进入画廊市场,就直接跃入拍卖市场。搭着市场大势的顺风车,他们在市场好的时候,能够侥幸在拍卖市场上找到买家。但时至今日,随着中国藏家的日渐理性、成熟以及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青年艺术家尤其是急于进入拍场的青年艺术家,频频遭遇滑铁卢。

在今年秋拍上,各个拍卖公司的青年艺术家份额还在缩水,一些拍卖公司的场次甚至取消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即便依然保留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场次,作品件数也由数十件缩为十余件甚至数件,并且各拍卖公司选择的青年艺术家名单也大同小异。即便如此,一些在拍卖市场上表现很稳定的青年艺术家,也出现流拍的现象。青年艺术家靠拍卖出头的日子,已经逝去了!

即便在艺术市场好的时候,进入拍卖市场的青年艺术家,对于整个青年艺术家群体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在拍卖市场和画廊市场上露脸的青年艺术家已经是位于“金字塔”顶的人了,还有更多的青年艺术家位于“金字塔”的中下层。只有让这些怀揣艺术梦想、坚持艺术创作的青年艺术家有梦可寻,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从笔者对青年艺术家的了解来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心怀理想,努力拼搏。他们怕的是没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只要有实现梦想的一丝可能,他们就会在艺术之路上下求索。

现在,除了拍卖、画廊、艺博会等传统渠道之外,开始出现一些致力于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崭新模式,比如全国巡展式的“青年艺术100”、hi小店等活动与机构。以“青年艺术100”为例,在短短三个月里,携带100位青年艺术家的300件作品,相继在北京、广州、上海三地展出,实现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在青年艺术家市场并不乐观的当下,难能可贵。据悉,在“青年艺术100·北京站”VIP预展之夜上,现场贴红点(红点代表已售)的作品就近40件。在广州站,他们的销售率也超过10%,良好的销售业绩自然会让有销售的艺术家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认可。与此同时,这种推广青年艺术家的新型模式更值得探讨。

“青年艺术100”是面向公众的开放型展览。在展览现场能够看到王薇等资深收藏家,王新友、伍劲等关注青年艺术家的画廊与经纪人,也能看到关注青年艺术家的策展人和批评家,比如冯博一、刘礼宾等。但是,看到更多的还是生面孔,这些人有的是实业家,有的是金融机构高管,他们对当代艺术有兴趣,并且有消费能力。hi小店则依附于咖啡馆的经营,试图让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用一种公共姿态的介入而形成更大的宣传与购买号召力,目前看来,这种方式也收到了较好的回馈,销售状况良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消费能力的人,对当代艺术开始感兴趣。他们第一次买艺术品可能仅仅是为了装饰家里的一面白墙,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多,对当代艺术了解的深入,渐渐可以成为当代艺术的藏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出于喜欢而购买,而非快进快出的艺术品倒卖者。专业藏家的数量是有限的,审美趣味也有一定的固定性,能进入他们视野的青年艺术家,能有几个?但是,公众的审美趣味各异,进入他们消费层面的青年艺术家各不相同。他们的介入,解决了很多青年艺术家的生存问题,这对中国青年艺术家的生态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中国青年艺术家甚至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上一篇:智慧管理的几点下一篇:汽车燃料经济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