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2024-07-11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精选12篇)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第1篇

如今, 随着汽车的普遍,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作为出行方式, 可是, 由于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意识以及法制意识的淡薄, 道路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害人又害己。每宗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是鲜血的教训, 无不提醒着每一个上路的驾驶人都要安全驾驶, 这既影响着广大社会群众的妾身利益, 也能够大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驾驶人作为交通系统住的控制者, 在形式过程中, 要能够准确迅速的获取道路两旁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 从而保障车辆以及道路的安全。若驾驶人本身的安全驾驶意识淡薄, 在行车过程中有丝毫的失误亦或是1秒钟的分神, 都很容易在行车的过程中发生事故, 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因此说驾驶人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核心因素。

二、如何培养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意识

(一) 培养安全意识养成法

安全驾驶意识灌输要从源头灌输。

这种方法的宗旨是能够在人的大脑里形成习惯性行为。但是, 每个人对某件事形成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说, 培养驾驶人养成安全驾驶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切不可中途停止。

首先, 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需要驾驶人改掉自身的不良或者是错误的观念。可以通过安全教育, 法制专题讲座等形式对驾驶人进行交通法的宣传。像定期安排这方面的讲座进行面对面的宣传, 更好的传播方式比如说以“安全驾驶”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可以在各大电视台或者网站进行播放, 可以做到对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 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驾驶知识讲解的时候, 要将“安全第一”的思想反复灌输, 让大家慢慢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 自觉形成安全责任意识。

(二) 安全意识培训法

安全驾驶意识的培训不光要针对初学者, 更要对所有陪驾人员进行落实考核。只有陪驾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 才能够培养出安全意识强、法律意识强的驾驶人。

1. 对教练员进行安全驾驶方面的培训

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驾驶人。为此, 要对全体教练员进行大规模的交通法规、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以及实用性, 帮助驾驶人在掌握优良的驾驶技巧的同时, 能够树立良好的安全驾驶意识。同时, 在训练场地要张贴关于“安全驾驶”的广告宣传。

2. 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驾驶方面的培训

只有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才能够抓好各方面的考核标准。

(三) 安全案例分析法

交通事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每宗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所以, 安全驾驶意识培养刻不容缓。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在驾校的日常学习中, 要结合交通事故的实例对学院进行案件剖析, 通过痛心疾首的例子, 提起学员对安全驾驶意识培养的重视, 唤起大家对生命的珍惜。促使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熟练的掌握安全驾驶的技能, 杜绝交通意外的发生。

安全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开展。比如说可以建立一个特定的网络平台, 或者是将宣传深入到校园;将发生的各大典型交通事故进行汇总, 通过PPT的形式向学生们进行案例展示。

(四) 考核评估法

1. 驾驶证扣分

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的首要因素。近几年来, 违规车辆的扣分制度大幅度增加, 扣分制度也更加严格, 更有超过12分要重新考取驾驶证的规定, 这一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迫使驾驶人提高自身的安全驾驶意识, 但是交通事故依然层出不穷。所以说, 单方面提高扣分分数, 并不能够真正能够让驾驶人树立良好的安全驾驶意识。

2. 安全意识的考核

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进行处罚的同时, 也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根据违规的性质、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进行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

教练员要以身作则, 在质量考核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结果, 还应对驾驶人进行安全驾驶辅导。安全责任意识也应该成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项目, 若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因缺乏安全意识而出现的失误, 要及时进行教育并纠正。对于那些操作不熟练但安全意识极强的学员要进行鼓励, 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给学院加设安全责任规范考核, 考核通过者才可进行下一项目的练习。

(五) 文化熏陶法

文化熏陶法的意义就是努力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安全教育的氛围, 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够自觉地履行驾驶规范。值得一试的是可以将“安全驾驶”作为主题, 来进行一个手游的开发, 手游场景要尽可能的跟现实场景一样, 让人们在平时的娱乐休闲中慢慢培养安全驾驶意识。目前, 世面上有很多类似驾驶的游戏机, 个人建议应该对其性能进行适当的改造, 不能将“快”作为游戏的主题, 而更多的应该提倡安全驾驶。

将安全驾驶教育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慢慢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路上不抢道、不超速、超载等,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安全驾驶意识, 才能够真正改善我国的交通情况。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时多种因素的作用和爆发, 但是, 当驾驶人员秉着自身良好的安全驾驶意识去行车, 所有危险都是有预见性的。因此, 安全驾驶意识的强弱应该作为驾驶证考核的首要标准。对驾驶人进行道路安全法律教育, 提高驾驶人的安全责任意识, 是所有驾驶证考核机构所应该引起重视的头等大事。本文中的集中方法是针对培养驾驶人安全驾驶意识的手段,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安全驾驶意识培养就一定会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训.安全驾驶经验谈 (十五) 春风拂面安全前行[J].驾驶园, 2012.

[2]马金平.培养安全驾驶习惯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教育, 2011.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第2篇

学习时间:2011年11月

学习内容:正确认识安全、提高安全意识.1、认识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警戒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几种负面安全意识的类型:

混沌型

认为目前的安全水平还过得去,浑浑噩噩地生产工作,思想深处存在“死生由命”的想法,这种安全意识与文化水平低下有直接的关系。

自恃型

此类型多为技术熟练,专业工作年头多的“老”字辈员工,自恃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在工作中无所顾忌,他们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任务型

为了保生产,赶任务,加班加点连续作业,超负荷运转,以致安全意识每况愈下,导致发生事故。

2、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误区

误区一:酒后驾车-我开车多少年都没有问题,也不 差这一次。

释义: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可以不 差钱,但是生命确实唯一的,我们不能不差命,而且生命不光是我们自己的。

误区二:不是我自己的车,碰点磕点没事

释义:当你容忍小时事故发生时,那你离大事故不远了

根据统计学的原理,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统计分析了55万起事故提出事故三角形模型,得到安全界的普遍承认。

模型释义: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

事故模型告诉我们: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也就是说,防止伤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从根本上防止事故。所以说,当你在不断容忍或者习惯碰坏车灯,磕掉油漆等小事故发生时,你离大事故很近很近了。

误区三:侥幸心理

死机朋友在出车时一般会存在侥幸心理,而这些侥幸心理,往往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1、疲劳驾驶,由于没有合理调配而导致的连续工

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疲劳驾驶;

2、情绪不好开车,开车饮食或吸烟;

3、发现安全隐患仍旧出车,比如大雾等自然原因,灯光不好,制动不灵,方向失控等车辆状况原因;

4、未遵守安保规章,比如骑着摩托车不带头盔等。

误区四:习惯性的东西不好改,而且现在好好的,都没有出现什么安全问题。

释义: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逐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逐步改善我们的行为,使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最终成为一名本质安全型员工。

3、认识本质安全型员工

本质安全型员工: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和充分的安全技能的员工。

想:是愿意,是驱动力。

会:是一种意愿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能:是能力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和本领。

自主理念和充分安全技能:是一种升华过程,强调了自身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周围的影响力。

4、正确认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特点:

1、安全需要刚性的制度,柔性的灌输,韧性的坚持

2、安全无小事,小事全安全

安全管理的目标: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第3篇

根据目前驾驶员中存在的陋习现象,我市对于这些不当行为、驾驶的坏习惯轻者造成道路阻塞,重者造成大型事故。进行其原因分析,多是驾驶培训学校往往是对驾驶考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这些训练对实际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情况有很大出入,造成有驾照不能开车或开不好车的现象,这也是新交规颁布的主要原因。其实开车只有在交通法规的约束下时刻保持清醒的思路对开好车、开安全车才有安全保障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和那样的驾驶不良行为,例如:

1.晚上会车不变近光。 2.堵车时占用逆向车道向前挤。 3.变道不打转向灯。

4.直行遇红灯时,占用左右转向车道。

5.高速公路上堵车,占用应急车道。(特别是遇特殊情况应急车道被占用)

6.长时间占用超车道。

7.有事无事,喇叭一阵猛按。 8.被超车时,猛提速不让超。

9.进入隧道不开灯光。 10.无监控录像的红绿灯处,无视红灯的存在。

11.酒后驾驶。

12.超速行驶。

针对以上这些驾驶员们存在的不良习惯,给我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和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是非常之大,因此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势在必行。

一、培养驾驶员安全文明的重要性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以交通运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2012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到1.21亿辆,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已超过89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达9309万辆,快速进入了汽车社会,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迅猛增长的同时,驾驶不文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驾驶已从单纯的职业技能,更多地体现出生活技能的内涵,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生活需求,驾驶培训的对象和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个性化的特点。“小康社会必须安全发展”、“汽车社会呼唤行车文明”,这些都对驾驶员素质和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安全文明的高素质驾驶员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牢固的安全意识。驾驶机动车是具有高风险的社会行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是安全行驶的首要因素。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必须贯穿驾驶员培训的始终,要强化安全驾驶知识内容所占分量和考核力度,确保驾驶员熟练掌握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安全驾驶;二是要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强化文明、礼让驾驶意识,培养优先通行权与安全礼让的道德意识,形成尊重行人、敬畏生命、遵循公共道德的驾驶习惯,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必然要求。要强化文明驾驶知识培训和文明驾驶意识养成,使驾驶员通过人行横道、学校区域、公共汽车站等人群聚集区,遇到卫生急救、消防救灾等特种车辆时主动礼让,积极营造文明有序的行车环境;三是要有严格的守法观念。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要求。要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强化驾驶员的规则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要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信号等相关知识,具备有效辨认、遵守各类道路交通信号和标志标线的基本能力;四是要有熟练的驾驶技能。要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夜间道路和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驾驶要求,使安全驾驶标准变成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文明驾驶员要从“车德”抓起

市车管所历来严把驾照申领考试关,通过考前学习,学员们对安全行车、文明行车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在他们脑子里有了“文明行车”的意识,在科目一理论考试中绝大部分学员都能拿到90分以上的高分。培养良好“车德”需要驾驶人从作为初学者时开始便牢记和运用所学知识,从开始学车时便养成文明驾驶的习惯;社会上也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文明行车宣传,时刻提醒驾驶人行车时讲“车德”。“学车,不仅仅是学驾驶技术,也是在学做人!”驾校是“驾驶开始的地方”,驾校在向学员传授驾驶技术的同时还要育人。在培训过程中,驾校要向学员讲授行车中的礼貌问题及文明行车的细节,例如会车时相互礼让,别人不让则自己让;下雨天减速行驶以防积水溅起殃及行人;行车时尽量少鸣喇叭以防惊吓行人等。最终让学员成为一名文明驾驶员后才走出校门。晨熙驾校校长潘国熙也认为,驾校应该把学员“车德”的培养摆在一个重要位置,要引导学员在驾驶过程中以人为本,时刻注意行车规则和行车道德,不开“斗气车”、“英雄车”。他说,驾驶人如无“车德”,就算学到了再好的技术也没人尊重你!“讲车德,讲文明”最重要的是从驾校学员抓起,驾校教练员作为“为人师者”,在培训学员过程中要做好讲“车德”的表率,让学员耳濡目染,做文明驾驶员。

三、 完善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在管理上,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把文明操作、安全操作和安全驾驶作为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注重对各培训机构教练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对培训机构车辆和设备的安全技术检测,注重对学员的交通法规及文明驾驶教育,积极开展“安全在驾校”创建活动。学校定期对教练员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并抽查考核结果,计入教练员个人工作绩效,并将该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监督执行。

驾驶员培训行业是社会的“窗口”行业,驾校要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安全交通作为提高驾培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规范经营行为、树立驾校形象的根本,真正做到“服务学员、奉献社会”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为社会培训合格的驾驶员必须要加大安全文明的培养力度,希望全社会公民共同监督,努力做到文明驾驶、安全驾驶,为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在驾驶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 第4篇

合格的机动车驾驶员应是一个可以独立安全驾驶车辆的驾驶者, 一个具有预见性驾驶能力的驾驶者。驾驶技能的培养不单单是驾驶动作技能的培养, 汽车驾驶技能是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 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基础, 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 并促使其提高和完善。这里的心智技能主要指的是安全驾驶意识和预见驾驶能力。诚然, 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我把学员安全驾驶意识培养大致分为安全意识建立培养和安全意识养成培养两个阶段, 学员在驾校培训学习过程中, 教练员应把安全驾驶意识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使学员在毕业时基本具备安全驾驶的意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 结合本人多年的驾驶培训经验, 总结以下几点建议, 供同行探讨。

一警钟长鸣, 安全教育紧抓不懈

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交通安全关乎千家万户, 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员培训的过程中, 有计划地组织学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利用图板、录像、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员内心产生警示和共鸣, 使学员切实地理解安全驾驶的深刻意义, 增强学员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机动车驾驶教练员, 在教学过程中, 头脑里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 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把对学员的安全教育放在头等地位, 这也是机动车教练员的职责和义务。

二规范教学, 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习惯

安全驾驶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 教练员必须具有耐心和恒心, 从一开始就要让学员树立“遵章守法、文明礼让行车”的安全意识, 杜绝违法驾驶行为。教练员要规范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正确解答学员的疑问, 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教学过程中, 要从车辆的安全检视、安全带的使用、驾驶者的驾驶要求、驾驶者的坐姿调整等细节方面入手, 不厌其烦地进行提醒和纠正, 使学员从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枝末节去理解其中的安全隐患, 从而意识到汽车驾驶无小事, 有意识地养成规范驾驶的良好习惯。

三端正态度, 建立融洽的教学关系

汽车安全驾驶技能的传授是靠教练员的言传身教, 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名教育工作者、教练员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将决定汽车驾驶培训的效果。目前, 教练员从业者都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驾驶员, 教学培训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练员仍然把目前的驾驶培训定位在传统的师徒关系上, 教学过程中态度傲慢、出言不逊、强横专制, 使学员产生抵触情绪, 严重影响着教学培训效果。结合多年的培训经验, 教练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 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师德, 获得学员的尊重和认同;其次要从学员的需求出发, 与学员建立融洽的教学关系。在培训过程中教育学员车辆上路德为先, 有德则通, 有德则安。轻松使学员领悟到自己的意图, 缓解学员驾驶培训中的紧张情绪, 帮助他们建立安全驾驶的思想, 使其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驾驶习惯, 获得良好的教学培训效果。

四提高专业技能, 帮助学员建立安全意识

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车辆的安全驾驶操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很多以前的驾驶经验和技巧已经不适合新型车辆的安全操作。教练员应主动地学习汽车的专业知识、新型车辆的安全驾驶操作知识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如现在车辆都标配有ABS系统, 那么按照以前制动点刹的操作方法去操作车辆反而会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再如现在车辆都具有减速减油控制功能, 按照传统经验进行空挡滑行操作不仅不会降低车辆油耗, 反而会危及车辆的行车安全。所以教练员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 切忌固守自己的驾驶经验, 加强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 学法、懂法、守法。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安全驾驶意识。

五钻研教学, 提高教学培训能力

机动车驾驶培训是一种专业性较高的技术培训。教练员的岗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由于驾驶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 导致当前驾校教练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 从教时间较短, 教学经验不足, 严重影响了教学培训效果, 很多学员毕业时仍未能建立安全驾驶意识, 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教练工作是一种专业技能的传授, 更是一门安全教育的艺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研究、总结规律,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无定法”, 教练员应钻研教法, 养成写教学日记、教学反思的习惯, 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技巧, 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组织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对每个教学科目认真进行组织分析, 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提前预见学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根据学员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在每个教学科目里融入汽车专业知识、安全检查、操作要点、危险情况分析及处理技巧等内容, 系统地对学员进行安全驾驶培训, 保证学员在毕业时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机动车驾驶员。

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和对安全知识的缺乏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机动车驾驶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驾驶员的启蒙老师, 教练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将对驾驶员一生的驾驶行为和行车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 教练员要充分认识到机动车驾驶培训工作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要把学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放在第一位, 加强学员安全驾驶意识的培养, 把安全驾驶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使学员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养成安全文明行车的良好习惯,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机动车驾驶员, 承担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重任。

摘要: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驾驶培训是道路安全管理的源头, 教练员应该把安全驾驶意识培养贯穿于整个培训教学过程中, 培训出合格的驾驶员, 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 构建交通安全大环境。本文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 着重就如何在驾驶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驾驶教学,安全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胡智峰.怎样当好驾驶教练员[J].汽车运用, 2006 (6)

浅谈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5篇

安全教育的主旋律其实一直都是围绕着安全意识打转。当一个人的安全意识比较强,即使他的专业知识有限,他也会去选择比较安全的行为做事;而一个人如果安全意识淡薄,即使他位高权重,专业一流,同样会有安全的隐患。试问这许许多多的安全事故,事后问起这些人来,有几个不知道那是有危险的事情。

这个安全意识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安全是要相互影响的。不可否认每个人自身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他所处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环境是指对人有影响的周围的声音和态度。当一个人的周围充满着小心谨慎,注意安全的声音,相信这个人也同样会小心谨慎,注意安全。这个声音就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声音,更是这个团队各级主管们的声音。主管们起着纽带的作用,他们要负责把这个声音、态度带到基层,确保每个人拥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要以身作则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团队的标杆,他的意识影响着整个团队的运作。主管们往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是自己的还有下属的。违章指挥是伤害职工的伤害源之一,违章指挥者通常就是一名主管,这个主管非常关键,职工往往畏惧权势,不敢拒绝,或相关知识与经验不足,不懂拒绝。作为主管更应注重做到从“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走向“保护所有人不受伤害”,并首先要带头做到,随时要求其他人也做到。同时该奖的要奖,该罚的要罚,如果做错了不管,安全意识就不会深入人心。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制止身边的人员违章,这是坚持安全原则的品德。

安全是要细心的,“安全第一”不是嘴里讲讲,而是要实际做到。培养职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改善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增强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往事故案例经验的传承,方方面面都需要做到实处,做到细处。能不能能做到实处细处,主管是关键,身为主管如果不能把细心的工作态度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危险就时时刻刻出现在身边。细节决定成败,不仅仅指商务,更多的是我们周围的小事,而安全是重中之重,那关乎到生命与健康。

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安全意识;健康发展;安全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安全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生活中,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可以说幼儿期是人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所以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幼儿安全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幼儿生长发育不成熟,协调性不强

3—6岁儿童的身心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未成熟阶段,其大脑对身体动作的变化不能灵活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幼儿动作的灵敏性的协调性不强,往往动作不稳,例如幼儿在奔跑过程中遇到其他小朋友迎面往往会出现避让不及时的情况或是走路过程中跌倒或是不小心弄伤自己也是时有发生的情况。

2、幼儿园对孩子过度保护

幼儿安全问题一直是幼儿园教育重中之重。而现在很多幼儿园为了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限制幼儿的很多活动,比如减少或取消大型的户外活动,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即使课间也禁止嬉戏打闹。为了追求幼儿身体上的安全,限制了幼儿感知觉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幼儿自信、独立性、自主性人格的形成。

3、幼儿安全知识缺乏,无法预见行为后果

幼儿缺乏生活体验,很多时候不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例如小朋友一起玩跷跷板,其中一端的小朋友,会自己突然走开。而且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活动欲望强烈,而幼儿由于安全知识的缺乏,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4、家长在生活中过分溺爱

现在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家长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安全,担心孩子会摔倒、磕到,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总会听到家长说:“别跑,危险!”等,往往在孩子没有明白哪里危险的时候,就已经被家长强行制止了,家长对幼儿的保护近乎达到了神经质的程度。家长的过分溺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这样势必让孩子对安全缺少认识。

二、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主要内容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保护能力是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幼儿应掌握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既包括对自然环境和主体感觉等方面变化(或异常情况)的感知与处理,也包括对社会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处境的认识与应对。据此,提出如下安全自护的内容:1、知道自己的幼儿园名称、父母姓名、电话号码、住址,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出现问题时要主动告诉老师或是家人。2、上下楼梯过程中不打闹,学会靠右行走,不乱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3、不能将异物放到耳朵、鼻子、口里。不接触危险物品,不去危险的地方。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与求救,不玩危险游戏,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4、了解自己身体各部分结构、功能,掌握简单的保护方法,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和老师或是父母说,配合治疗。5、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知道“安全门”的作用。6、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7、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等。8、发生火灾、烫伤、雷电、地震、洪水等意外事故时,对幼儿进行简单的自救训练,知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

三、开展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我们都知道幼儿由于年龄小,其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首先要让幼儿明确日常生活中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我们都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经过不断的强化才能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因此,教师除了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外,还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时时利用适当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树立。

2、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渗透安全知识学习

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给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活动《我认识的交通标志》出示交通标志,请幼儿说一说交通标志的外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其含义,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或是让幼儿观察教室内环境,寻找安全隐患。让幼儿说一说:有哪些东西可能会造成危险?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思考问题,掌握安全知识。

3、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我们可以把安全教育与游戏融合在一起,更多地与生活相接合,让幼儿在玩中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创设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例如在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活动中,让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表演中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让幼儿知道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从而有效强化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

4、通过模拟训练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安全意识培养中可以利用电视新闻或报纸中有关安全事故的报道,对孩子进行直观地教育,结合了活生生的画面,告诉孩子们不注意安全的结果有多严重,孩子的印象会很深刻。另外,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模拟训练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进行“火灾发生时的模拟训练”,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火对人们的帮助和害处,通过模拟逃生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为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在关心、呵护幼儿的同时,应防患于未然,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范军英.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J].学周刊,2011(31).

[2]季红平.试论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題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2(41).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第7篇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原因众多。主要原因大致如下:一是国内的混合交通现状;二是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三是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与道路发展不平衡;其中, 有八成是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的。

一、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频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 因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违法行为表现繁杂多样, 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我国道路交通肇事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超速驾驶、违章超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章会车、逆向行驶和跟车距离不足等。

造成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的内在因素影响。在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方面表现为:首先,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在社会上普遍存在, 造成很多驾驶员产生“随众心理”;其次、社会文明交通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 驾驶员未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在个人因素影响方面表现为:第一、驾驶员法律意识不强, 存在侥幸性, 认为偶尔的违章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如:开快车、强超强会、随意变换车道等;第二、驾驶员法律意识不强, 存在顽固性, 职业道德习惯有待提高。如开车时吸烟、闲聊和接打手机等;第三、驾驶员缺乏对企业、家庭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有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心。如躲避参加企业安全教育、开车时不正确使用灯光, 疲劳驾驶等。

二、企业安全管理中提高驾驶员“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的途径

1. 在“引”字上下功夫, 为职工营造“我要安全”的氛围。

面对高风险的职业特点和愈发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 要强化对驾驶人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声、会、网”等宣传媒体, 广泛宣传报道尊法行车的重要性。组织开展”我要安全我来讲”安全小课堂活动。让驾驶员根据季节特点、道路环境因素、典型事故案例等确定不同的主题, 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查找自身思想上的不安全意识, 操作上的不安全行为, 剖析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认识到安全对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 算好经济帐, 真正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2. 在“能”字上下功夫, 增强职工“我要安全”的本领。

“过程决定结果, 细节决定成败”。在交通安全生产管理中设备是安全的基础, 加强驾驶员平时自己动手的能力, 强化设备一级保养。要求驾驶员加强对设备油水电、灯光、转向传动等关键部位的“三检”, 坚持设备“小修及时化、一级保养正常化、二级维护准时化”, 端正驾驶员自觉参加各级安全检查检的态度。不定期的对驾驶员巡回检查进行检查指导, 积极组织应急预案组织培训演习, 有效地提高驾驶员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能力和实际安全技能。

3. 在“新”字上下功夫, 进一步提升“我要安全”教育效果。

只有不断创新和丰富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模式, 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管理参与性。可利用现代科技网络手段, 创建飞信平台。借助网络飞信群发的功能, 向全体驾驶员传递最新安全要求;借助其定时发功能, 在突发天气情况出现前, 提前将安全行车要求和注意事项发送到他们手中, 让驾驶员有超前处理的思想准备。选法功能可针对容易出现不稳定情况重点监控人员那和新驾驶员员发出提醒和指令。通过飞信平台不仅消除了安全教育的盲点, 还能实现安全教育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4. 在“防”字上下功夫, 提升职工“我要安全”理念。

面对愈发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 要严格做到根据不同的天气、路况, 确定行车风险等级, 逐级控制。车辆调度派车前要个人根据任务对道路、天气, 以及可遇见风险进行分析, 将防范措施对驾驶员详细交底, 控制预知风险。

通过车辆GPS定位监控, 设立GPS监控平台, 指定专用电脑和GPS监控员, 实时监督车辆实时的运行动态, 提醒和制止违章, 做到“教”“防“结合, 让驾驶员始终绷紧安全弦, 最大程度地降低违章行车的发生。

5. 从“心”字上下功夫, 打造企业“我要安全“的和谐环境。注重情感管理, 借助家人参与对驾驶员的思想引导。

组织开展“亲人伴我安全行”活动。改变过去由驾驶员书写安全格言和警句, 由驾驶员的亲人在专门制作的亲情卡片上亲笔书写一句嘱咐、一句期盼、一句提醒, 贴上亲人的照片, 放在驾驶室内, 让他们在行车中, 时刻感受到亲人就伴随在自己身边。诸如“你的安全是你给我和孩子最好的礼物, 你的安全是我和孩子的幸福”等等这样可爱、真心、朴实的话语, 让他们深刻地感到自己每出一趟车, 家中妻儿老小对自己的翘首期盼, 从而减少急躁、侥幸和好斗的情绪, 提高驾驶员的自觉安全行为意识。

这一活动的开展, 在2014年一年中, 我单位违章数较之以往下降了60%, 轻微以上事故为零, 起到了很好的收效。

6. 在“情”自上做文章, 提高驾驶员“我要安全”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访、帮”, 追踪解决司机中存在的问题。

访:就是深入用户、家庭走访慰问, 及时掌握司机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家庭情况, 通过开展用户回访、家访等形式, 有的放矢的开展好安全行车中的思想工作。

帮:就是做好帮教, 对家庭有困难、, 思想情绪不稳定和业务素质差的驾驶员及时进行帮教,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

通过“访、帮”加深员工与企业的“情感交流”, 让驾驶员有家庭归属感、企业认同感, 提高企业凝聚力, 进一步提升“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

车辆是靠人去驾驶才能运动的, 因而驾驶员是做好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作为企业,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充分认识到提高驾驶员“我要安全”的意识, 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首要因素。

摘要:企业交通管理要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增强驾驶人员的主动安全意识, 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首要因素。本文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建立良好的载体和途径, 引导驾驶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主动安全意识的转变和提高, 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发生。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第8篇

1 人的性格和危及安全的性格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话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形成之后, 会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特征, 因此贯穿在人的全部行动之中。一个驾驶员的性格则对其驾驶行为有着主导作用, 而那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不良性格是紧密相关的。长期驾驶经验及教学实践证明, 具有以下不良性格的人,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1 得过且过

这种性格的学员往往表现为平时不虚心好学, 不勤学苦练真功夫, 专搞歪门邪道走关系路, 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当儿戏。

1.2 狂妄自大

这种性格的学员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油腔滑调, 驾车中容易出现强行超车或争道抢行等危险动作。

1.3 粗心、马虎

这种性格的学员会出现处理情况粗心大意, 顾前不顾后, 理解问题不透彻, 常伴有驾车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驾驶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1.4 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不强的人, 会出现经常闯红灯、弯道停车、随意变更车道等不良行为, 对安全有着直接的隐患, 藐视法律尊严。

1.5 粗鲁急躁

有的学员易受情绪左右、好冲动, 自我控制差, 胆大心不细, 喜欢冒险, 盲目开快车, 往往占道行车, 强行超车, 遇行人横穿加速绕行, 跟车过近。

1.6 动作缓慢迟钝

有的学员对跟车、会车、让车、和超车时不善于观察行车状态的变化, 不能合理地分配注意力, 不能做到判断正确、分析合理, 容易造成危险。有的学员对机件操作手感差, 离合器、油门、变速杆三者之间的配合不协调、生硬。有的学员动作迟缓, 又不能及时发觉动作错误。有的学员过度紧张, 脑子一片空白, 手忙脚乱听不进教练的指导。

以上性格特征明显地影响着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2 培养学员良好的性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随人生的历程而形成和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皮克在研究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时则特别指出, 后天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英国思想家欧文 (R.Owen) 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驾驶操作教员是培养汽车驾驶员的职业, 教员既是驾驶员又是一名教师, 既教技术又教人。要求学员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 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获取成就。良好性格品质, 主要指对社会, 对劳动, 对自己个性品质的态度。在学技术的同时, 要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争取早日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驾驶员。培养学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克服自私自利、骄傲自大等不良品性。培养学员虚心好学, 多动脑, 多动手的能力, 认真负责、爱护车辆、认真钻研业务技术的精神。加强学员形成一些好的品质, 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自尊、自信等。纠正自高自大或自卑等缺点。训练中应加强学员学会自我控制, 自己要有控制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坚韧性、克服顽固性和动摇性。训练中要求学员情绪稳定, 忍耐性强、适度的紧张是一种正常反应, 但不要过分紧张。克服压力、挫折、焦虑等不良情绪。教育学员搞好相互间的团结, 在同一辆车学驾驶就比如亲兄弟, 做到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使学员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正确引导学员把精力投入到练习中去,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及培养学员形成良好的文明驾车。

3 培养学员良好性格的途径

3.1 训练是培养学员良好性格的基本途径

在汽车驾驶操作训练过程中, 除了要按照学员的共性特点实施共性教学外, 还要针对学员的个性差异, 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学态度的好差直接影响学员性格的主要原因。做事认真, 果断的人在行车时会表现出清醒头脑, 处理情况正确, 操作准确, 有效地保证了行车安全。有的学员马虎、粗心、举止缓慢、萎靡不振;遇到危险惊慌失措, 极易造成危险。

开发自己的潜能, 善于调节控制情绪。学员在训练过程中, 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 能够接纳自己的现状, 知己所长所短, 愿意扬长避短, 开发潜能, 提高自我认识, 增进良好品质。

教员应细致地观察并指出学员的性格弱点, 及时加以引导学员在主观上进行调整, 假以时日, 必能有所收获。

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学员要尊重, 承认学员的个性差异。因此, 有责任心的机动车驾驶操作教员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一个有纪律、讲文明、重视安全的学员。这将对自己的教学计划顺利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3 重视交通安全教育

加强交通法规, 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驾驶规章制度, 安全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教育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教育。

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 第9篇

1 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驾驶员性格特征

心理研究结果显示, 一个驾驶员的性格, 对其驾驶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般都与驾驶员的不良性格是紧密相关的。通过较长时间研究发现, 具有下面这此性格的人, 比较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 得过且过型。这种性格的驾驶员, 在参加驾驶员培训过程中, 往往表现为不虚心学习, 不勤学苦练真功夫, 专搞歪门邪道走关系。

(2) 狂妄自大型。这种性格的驾驶员, 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习惯于油腔滑调, 驾车中容易出现强行超车或争道抢行等危险动作。

(3) 粗心大意型。这种性格的驾驶员, 一般会出现处理情况粗心大意, 顾前不顾后, 理解问题不透彻, 驾车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 驾驶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比较缓慢。

(4) 意识淡薄型。这种性格的驾驶员, 一般会经常性地出现闯红灯、弯道停车、随意变更车道等行为, 给交通安全带来直接的隐患。

具有上述这些性格特征的驾驶员, 一般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更加容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2 在教学中培养学员安全性格的途径

2.1 在理论学习阶段注重安全性格培养

在汽车驾驶员培训过程中, 理论教学培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汽车驾驶培训机构必须加强理论教学, 其中也就包括汽车驾驶员安全性格培养。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要让学员对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交通法规及安全常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系统学习和事故案例分析讲解, 使学员懂得违章行车时造成的恶果。同时, 还要让学员学习掌握油、电路故障的检查、调试及日常维护等常识性的知识, 从而为上车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打好基础。

2.2 在基础驾驶训练阶段注重安全性格培养

基础驾驶训练是学员学习驾驶技术的入门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 要注重培养学员正确的驾驶姿势和操作动作, 通过反复训练, 使学员养成一个正确驾驶操作的好习惯, 也是培养学员安全意识的一个重要形成过程。在这个训练中, 教练员应根据学员的不同个性培养适应驾驶职业的安全性格, 消除危及安全的性格特征。

2.3 在一般道路驾驶训练阶段注重安全性格培养

一般道路驾驶训练是在人车较少的僻静道路上进行驾驶操作的综合训练。包括起步、停车、加速、减速、换档、转向、制动、靠边停车、信号灯的正确使用等方面的练习。这一阶段的安全行车意识的培养, 关键在于教练员的正确指导, 及时对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尤其是在弯道、上下坡时要特别注意的安全行车问题和基本的操作要领, 在平坦道路超车、会车时要注意的事项, 不能盲目冒进, 判断失误就会造成行车事故。因此说, 在一般道路驾驶训练阶段加强学员安全行车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

2.4 在复杂道路驾驶训练阶段注重安全性格培养

复杂道路驾驶训练, 是学员驾车在城市贯通路、盘山路、泥泞颠簸路面、雨雪冰滑路面等复杂路面及交通情况下的驾驶技术训练。训练中, 要让学员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进行转弯、会车、超车、通过十字路口、进行公路掉头、避让行人等练习, 同时对学员在驾驶训练中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让学员明确遵章守法是安全行车的根本保证, 从而培养学员养成一个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同时也培养学员的安全行车意识。

2.5 在高速公路驾驶训练中注重安全性格培养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机动车辆, 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传统的驾驶技术及常规方法提出了挑战。因此, 非常有必要改革传统的驾驶培训方法, 为学员补上高速公路驾驶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驾驶训练课。目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理论教学辅导, 增加高速公路驾驶理论基础知识课, 切实负责任地为学员上好这一课, 强化并提高高速公路行车的相关知识;二是通过程控三维模拟驾驶器对学员进行高速公路驾驶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员在高速公路上处置情况的能力, 使学员身临其境, 很自然地进入“角色”, 从而使学员掌握高速公路驾驶基本技能, 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处置情况的应变能力, 为在高速公路上实际驾车奠定基础。

3 学员安全性格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切实增强教员的安全性格培养意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随着人的成长历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也就是说, 人的性格是可塑的, 而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性格同样也是可以培养的。因此, 必须首先提高对培养学员安全性格的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主动地把学员安全性格的培养贯穿于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3.2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在汽车驾驶操作训练过程中, 除了要按照学员的共性特点实施共性教学外, 还要针对学员的个性差异, 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员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并指出学员的性格弱点, 及时加以引导学员在主观上进行调整, 通过多次反复训练, 逐步培养学员良好的安全性格。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员要从自身做起, 努力与学员建立起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对学员要尊重, 承认学员的个性差异, 努力培养一个有纪律、讲文明、重视安全的学员。这对于完成教学计划也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重视交通安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员要切实加强交通法规教育, 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驾驶规章制度教育, 安全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教育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教育。特别是在行车教学中, 要及时地利用学员亲眼所见的事故现场, 结合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组织安全学习教育活动, 以唤起学员安全警觉性, 促进其安全性格的形成。

乡村小学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10篇

一、培养体育安全意识的作用

体育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能更自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心理特点。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 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对教师有较强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求知欲旺盛,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责任感和动机不断增强, 但往往从兴趣出发;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易分散,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争强好胜, 常常显露出独特的个性, 但集体观念不强;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能进行自我评价, 但评价标准主要来源于学习活动, 存在偏差和局限等等。学生运动能力差, 动作不协调, 平衡能力差, 行动笨拙, 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过于敏感, 注意力不集中, 躁动不安, 胆小怕羞等一系列症状, 乡村学生尤为明显。

2.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的学校体育课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增强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从而增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这样学生就会在潜意识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保证参加体育运动的成功率, 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大量的体育运动需要团队精神的支持, 如足球、篮球以及需要集体共同完成的游戏等, 都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在教师指导下的竞争和合作过程中, 学生能学会调整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 学会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合作中公平竞争。

3.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中完成一些技术动作, 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障碍, 在高强度、高难度的体育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经受一定数量和程度的困难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 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锻炼吃苦耐劳、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在此过程中, 学生会不断地在运动中体会到顺利完成体育动作而带来的喜悦, 并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体育教学中应坚持自我评定、互相评定、教师评定相结合, 突出过程评价, 给予学生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胆小、孤僻的性格缺陷, 勇于参加体育运动, 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体育运动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1.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中, 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 站队时相互推撞, 为好玩你追我打, 他们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 而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 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 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 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 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行为, 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 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2.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剧烈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学生做准备活动时总是应付了事很不认真。为使学生身体适应各种各样的练习难度和强度, 必须要做好准备活动, 否则不仅影响对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 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 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 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严禁学生有嬉戏打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3.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 场地器材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在上课或体育活动前, 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内容, 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 注意场地是否平整, 及时清除小石块, 防止因绊脚引起伤害事故的发生。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 确认排除后再组织教学或活动。课前、课后搬运器材时要对学生讲清楚要领, 千万不能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特别是具有危险性的器材, 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 如铅球、铁饼等, 课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4.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在课前详细了解, 有的同学身体有某种缺陷或患有某种疾病, 在进行有一定强度的锻炼时, 疾病会发作, 从而出现安全事故。因此, 教师要特别关注体质较弱和特殊体质的学生, 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量和运动器材。在教学中如果存在自由懒散的习惯, 学生缺少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 也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 应该严格纪律教育, 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规范的教育。

5.合理设计活动项目。教师设计的活动项目要符合学生身体素质, 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要讲解到位。如教学掷铅球时, 对观看的同学站在什么位置, 铅球在滚动时怎样让它停下来等, 说得要具体, 督促要到位。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 让学生远离危险区, 严禁对掷, 要告诉学生必须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铅球, 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 队伍中其他人不可乱跑、抢掷。天气炎热时, 在阳光下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运动量不宜过大, 防止发生中暑事故。课堂组织要严密, 严格学生纪律, 防止在没有教师保护下做有危险的活动, 如跳高、跳远、爬杆等。

三、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学生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而发脾气, 情绪表现不稳定, 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既要合理的批评, 同时也要善于引导,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 在体育课中有些学生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 有时身体不适也不告诉教师, 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 教师都应留心观察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 早发现早处理,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 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 同时屈膝缓冲等。另外, 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互相帮助的方法, 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时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 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 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的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一旦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 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 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时, 要及时给予救助。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若发现不安全因素, 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 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途径 第11篇

途径一:一日活动中培养安全意识

为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幼儿园应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领域,让孩子们学会征服危险,保护自己。首先要让幼儿明确日常活动中具体的安全要求,在哪些环节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不安全的事故发生。其次,教师还应该反复强化一日常规要求,幼儿年龄小,只是暂时记忆,需要反复强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吃饭喝水时,先用手摸摸碗和杯子,以免烫嘴;水热时要吹一吹再喝,避免烫伤,吃东西时不要嬉戏打闹,避免食物进入气管;行走时不要把手插裤兜里,不推别的小朋友;上下楼梯要靠右侧走,不大声喧哗,不拥挤。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各种知识、技能学习和习惯培养都应在生活中进行。例如,饭前便后洗手,这一简单的道理,幼儿都知道,可是要坚持长久、形成习惯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在洗手间水龙头的墙壁上方张贴洗手方法的流程图,共分六步:第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指相互搓擦;第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第三,掌心相对,双手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第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为了能吸引幼儿,提高幼儿洗手乐趣,我们还创编了《洗手歌》:挽卷袖,淋湿手,涂肥皂,搓小手,清水冲净,擦干手。此外,我们还通过讲述古代传统美德故事、学习古诗词以及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珍惜粮食,膳食均衡,养成不挑食、不浪费,饭前洗手,饭后漱口;讲究用眼卫生及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良好习惯。

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才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入园时,不带锋利、尖锐的危险物品进园;用餐时,要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午睡时,正确睡姿,不玩杂物,不含着东西;行走时抬头挺胸,靠右行走,不猛跑、不打闹;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离园时有秩序,静静等待,安全离园等等。

途径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安全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拓展安全教育知识。幼儿爱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冒险,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将安全知识教育巧妙融合进儿歌、游戏、情景演练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中,变静态灌输式教育为动态快乐式教育,使幼儿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通过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来进一步刻化“安全”在幼儿心灵中的概念,这样借助于一些童话与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使幼儿认识到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又如在教学活动《走在马路上》《会咬人的电》《找不到妈妈怎么办》《小手流血了》等等这些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动脑筋,或与其他幼儿讨论如何自救,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并且通过情境表演,使幼儿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掌握自救、自护与逃生方法。这样的形式,幼儿喜闻乐见,又易于牢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大班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安全宣传材料、安全图片以及与安全有关的绕口令、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如幼儿喝水时,我们就教幼儿学习《喝水歌》: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慢慢喝,别呛着,安全饮水很重要。幼儿独自在家时,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就教孩子学习儿歌《独自在家》:小朋友,告诉你:独自在家要警惕,窗与门,关锁好;陌生人,不接待;求助电话要牢记,争做自护小卫士,安全生活我能行。

游戏的好处是能使幼儿通过虚拟的情境,运用自己年龄特点和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在角色游戏《红绿灯》中,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教育课中,通过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在角色体验中,如由部分幼儿扮演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不抢道、不占线、文明驾驶等;还可以让部分幼儿扮演交警,安全、有序地指挥交通,体验到警察叔叔工作的艰辛和重要,使幼儿懂得尊重交警的工作和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途径三:“模拟预想”教育法培养安全意识

我们经常从成人的角度看孩子,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知深浅,恐怕孩子受到伤害,所以总是反复叮嘱,这个不许,那个不准,一旦出现成人认为存在隐患的行为就特别担心。但是,简单、重复的说教,孩子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有足够重视,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与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不安全现象,并由隐患“预见”出种种不安全事故,点点滴滴慢慢灌输给孩子,教给幼儿辨别什么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并且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冷静思考,提出见解,达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目的。对于幼儿提出的处理方法、合理恰当的意见,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对于不够准确的处理方法,教师可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并从中取得正确答案,使幼儿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做后会出现危险,使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运用有效的“模拟预想”教育法,结合很多的图片和视频,还有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让幼儿切实体会灾难的危害,让他们引起重视。引导幼儿自己思索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诱因,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能真切地体察真情实境,有效地提高自护意识,而且延伸到让幼儿寻找我们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例如,如果幼儿发现家里有被盗的现象,不要轻易进入,因为犯罪分子有可能还在房间里,以免发生危险,受到伤害,可以悄悄地关上房门,寻找他人帮忙或报警。有陌生人敲门时,如果一个人在家,首先你就要装作家里没有人,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做什么事尽量要静悄悄的,如果他敲一会儿就走了,你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等父母回来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不敲门反而撬锁,应马上给家人打电话,或者报警。我们还可以利用新闻报道、视频和法制辅导员进校园等形式,向幼儿讲述身边的歹徒。如,拐卖儿童的、纵火犯、闯入幼儿园的歹徒和器官移植者等,通过大量血淋淋的事实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慢慢灌输给孩子,使幼儿意识到犯罪分子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需要幼儿提高鉴别能力,机智判断,冷静应对,沉着应战,尽量不要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以免歹徒丧心病狂,可以表现出害怕、听话、顺从,以假象麻痹他们,使歹徒放松警惕,然后伺机报警、寻求外援或逃脱。

还有最近交通事故频发,正在夺去大量鲜活生命,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公害,交通安全,人人有责。鉴于此,我们幼儿园组织安全从我做起,教给孩子们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对幼儿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我们以安全儿歌、图片、认识交通标志、争做交通安全小卫士等教育形式,敲响安全警钟,让孩子们牢记安全守则,听从尊重交警,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途径四:实际演练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为了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增强广大教师和幼儿的安全意识,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应急演练,使幼儿熟悉逃生技能,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增强在事故来临时的自救、互救能力。例如,如果在火场,衣服着火了,要临危不惧、清醒果断,要记住要领:“不乱跑、不扑打、来回翻滚、用水浇。”然后,让幼儿逐一演习。

一次防震活动中,我感觉幼儿对防震演练一点也不紧张,就像是玩游戏一样;结合防火演练,我发现孩子们手里的手绢本来是用来捂着鼻子和嘴巴的,可是他们出来的时候都是转在手里玩的,笑哈哈的,一点着火了着急的感觉都没有。总结演练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让幼儿明白我们每次组织的演练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能够遇事不惊、沉着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该如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渗透关于防火、防震、防雷、防溺水、安全用电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知识,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与幼儿感兴趣的安全自护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自己动脑思考,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途径五: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1. 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如,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因地制宜,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2.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通过户外游戏,如,两人三足、丢手绢、赶小猪、毛毛虫、夹气球比赛等,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发展了动作和协调能力,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我们园定期开展大型团体操比赛或亲子运动会。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有重点、有意识地组织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首先,教师要时刻具有安全意识。一是教师要对活动的场地及玩具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设施无安全隐患。同时要检查幼儿身上有没有尖锐的饰品或是否携带有危险物品。二是教师要视天气及幼儿运动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三是教师要及时发现、纠正幼儿危险动作。

其次,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教授安全知识。如果,老师只是说:“危险的地方不要去。”这一句话很笼统、模糊,幼儿并不能真正理解哪些地方危险,哪些地方安全。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实地观察,让幼儿看一看哪些地方危险绝对不能去,哪些地方易发生危险,在玩时应该注意,避免发生不安全事故。也可以适时地组织幼儿因地制宜地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么玩才安全。例如,幼儿在玩钻山洞时,应该方向一致,如果相对爬行就会发生拥堵,山洞里面空间狭小,空气流通较差,因此教师应组织幼儿有秩序地按照入口和出口进行钻爬。再如玩大型滑梯时,告诫幼儿应由台阶走至滑梯的最高处,不能由滑道爬上,更不能手推或用身体拥挤其他小朋友,容易使其不备,由高处跌落。

幼儿进行探索活动时,教师要不停地进行观察,防患于未然。例如,玩迷宫时,在幼儿刚刚进入迷宫时,危险性较小,教师只要稍加指点,就可放手让幼儿去探索。当幼儿爬到高处又无法下来时,教师便要阻止危险行为,迅速地走到幼儿身边,亲切和蔼地要求幼儿想办法从外缘处找到出口。通过这样的指导,使幼儿既学会了如何安全地游戏,又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途径六: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因此,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也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我们根据幼儿园孩子年龄的个性特征,利用家园联系跟家长合作,教给孩子、家长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如,认识安全标示、安全过马路、安全乘车、幼儿不在路边玩游戏等等,增强孩子及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护能力,这一阶段的教育大大提高了孩子及家长学习交通知识的热情。通过我们正面教育孩子,让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去影响一部分家长,例如我们幼儿园组织的“小手”牵“大手”,安全靠大家活动,我园利用园内场地设施,鼓励家长及幼儿参与活动,很好的避免了幼儿在入园离园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

进修医生医疗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12篇

1 进修医生培养过程中出现医疗纠纷的原因

1.1 进修医生成为临床一线的主力军

由于近年来军队后勤辅助单位大批裁人, 部分业务骨干转业或离、退休, 使得军医迅速减少, 以我院为例, 本院编制军人为三百余人。各级医生为提高业务水平及自身素质继续学习深造以获得更高的学位, 从而进一步减少在临床工作的人员;科室还要承担繁重的本专科理论、见习和实习教学任务。随着新住院部大楼的启用, 就诊病员大量增加, 实际开设1, 800张病床, 尽管近年来已经招聘一批医生, 但是, 仍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吸收进修医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选择。进修医生承担大量临床一线工作, 在每年工作量的完成中发挥很大作用, 他们大都超时工作, 加班加点, 容易导致急躁、对待病员缺乏耐心, 与病员接触最多, 其不当的言行常常导致医患矛盾, 引起医疗纠纷。

1.2 部分病员不信任进修医生

医疗体制改革导致医学进步, 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展, 使得病员在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同时, 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也较高。作为进修医院大多数为大学附属医院或省级三级甲等医院, 与基层医院相比, 收治病员文化素质, 社会层次, 收入水平均较高。另外, 一些从外地到大医院求治的疑难病人, 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很高, 大多数病员希望自己的主管医生为本院医生, 甚至少数病员不尊重进修医生, 明确拒绝进修医生作为管床医生, 一旦得不到满足, 在病员心中就产生隔阂, 在治疗效果不好, 而医疗花费又很高情况下, 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医疗服务稍有不满, 就可引发医疗纠纷。

1.3 部分进修医生在医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进修价值取向世俗化、功利化, 部分进修医生将进修作为提高业务技术, 晋升职称已达到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手段。有些进修医生只重视临床业务的学习, 忽视医德建设, 表现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不强, 不尊重病人, 语言生硬、态度冷漠, 接待病人不热情, 病情解释不耐心。有些进修医生工作责任心不强, 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 服务态度差, 推诿病人, 观察病情不细致, 马马虎虎, 甚至发生差错、失误, 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收红包, 为捞取回扣, 滥用药, 开大处方, 损害了患者的经济利益, 加深了医患矛盾。

1.4 进修医生临床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影响了治疗效果

进修医生来自全国各地, 以及军内医疗单位, 其来源、年龄层次、学历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等情况相差很大。进修医生的生源质量情况各不相同, 大多数进修医生来自地县级医院, 部分来自乡镇医院;大多数进修医生只具有初、中级职称;由于进修医生所在单位条件、工作时间及个体素质不同。能力较强者已基本达主治医师水平, 而能力较差者还不如刚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实习生。部分进修医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水平和临床经验不足, 导致治疗效果较差, 易导致病员及其家人产生不满情绪。

2 为减少医疗纠纷应采取的措施

2.1 注重进修医生的医德教育, 培养高尚的医德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 是医院发展的保障, 因此在重视培养进修医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进修医生的良好医德培养。在进修医生入科时进行专门的医德医风教育培训, 宣传医院的医德医风制度和措施, 确立目标, 规范进修人员的医疗行为, 做到有章可循, 违章必纠, 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 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作为进修医生医德医风考核的具体内容。利用晨交班, 对于进修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予以表扬, 通过表彰奖励激励广大进修医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 树立良好的行业风尚, 而对于医德医风出现问题的, 及时指出和批评, 防患于未然。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选拔带教医生时, 不但要求带教教师具有高超的临床技术, 而且还要具有崇高的医德, 带教教师是进修医生进入临床学习后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 对进修医生的医德修养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他们的素质和形象对进修医生至关重要。使进修医生在医疗实践中, 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医疗纠纷。

2.2 重视进修医生医疗法规教育,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进修医生往往重视临床知识的学习, 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医疗是高风险职业, 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因此, 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和法制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在进修医生上岗前进行岗前法律知识的普及,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罚条例》等, 使进修医生在临床工作中, 树立法制观念。另外, 科室要经常组织进修医生, 对于已产生医疗纠纷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找出导致纠纷的原因, 提出防患的措施, 从而提高进修医生预防医疗纠纷的能力。

2.3 关心进修医生的生活, 使进修医生溶入科室

对于进修医生, 作为进修科室不仅要安排他们的临床学习工作, 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进修医生大多数来源于外地, 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 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实际困难, 有助于促进进修医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中。保护进修医生的自尊心, 尊重进修医生, 对于其在工作中的失误, 不当着病人和其它医生的面批评, 而是在私下指出。进修医生承担大量一线工作, 医疗任务繁重, 而收入减少, 科室可根据情况, 给予进修医生适当的补贴, 使进修医生在进修过程中, 并不减少收入, 从而提高进修医生的工作积极性。进修医生入科和出科时, 科室举办欢迎和欢送宴会。通过以上措施, 拉近进修医生和本院医生以及科室的距离, 使进修医生不再把自己当作进修科室的匆匆过客, 而是和科室荣辱与共的一员, 自觉珍惜和维护科室的荣誉, 减少医疗纠纷。

2.4 提高进修医生和患者的沟通能力

医疗纠纷大多的起因不是医生诊疗的误差, 而是医生疏于与患者沟通, 医疗纠纷中90 %以上系医患交流不当所致。因此, 加强进修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一个患者不仅仅躯体有病, 而且还可能会有心理障碍。神经科病人常常是慢性病, 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 例如,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预后差, 患者从四肢健全的人, 突然瘫痪, 甚至后半生要躺在床上, 或者在轮椅上、拐杖上度过, 常常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 医生给予病人深切的同情之心, 敞开心扉, 抛开感情障碍, 用心去感受、体会病人的心理世界, 从道义上、技术上、物质上帮助病人, 自然就能与病人和谐相处, 从而在与病人一起同疾病的抗争的过程中获得力量与智慧。神经系统疾病常常恢复缓慢, 在短时间临床恢复程度和医疗花费常常不成比例, 如果没有良好沟通, 常常会使病人及其家属不能理解而可能诱发医疗纠纷。例如面神经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急性期的合理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 但是其恢复大多数在4-6周后, 因此患者入院时, 要指导进修医生和病人及其家人进行充分沟通, 让他们了解该病病因、病理、预后、花费等争取病人及其家人的理解, 融洽医患关系, 以减少纠纷。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努力提高临床进修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反复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能够将医患矛盾减少至最低。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 对病患要有同情、理解之心, 教导进修医生应善于换位思考, 体谅患者作为常态社会角色中分离出来的特殊人群的处境, 以宽容的心态, 诚恳的态度, 耐心地讲解病情, 才能化解冲突。从细微之处投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患者在细心、周到的服务中无形地接受了治疗, 增加了对医生的信任感, 使医患沟通得以持续发展。

2.4 重视进修医生病案书写

部分进修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对完整病案的法律效应认识不足不太重视医疗文件的记录, 对记录的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把握不够, 交待病情的系统性不够。不能仔细观察并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的治疗和病情变化, 记录过于简单或前后不一致, 甚至凭想象记录, 缺乏记录准确性。或者记录千篇一律, 无特异性, 反映不出问题, 使记录失去了意义。因此, 在进修医生教学中, 带教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到病历的价值。它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原始资料, 还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要让他们明确, 病历是一切医疗活动的载体, 是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全面而客观的记录和总结, 既是确定诊断及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也是临床科研的重要资料, 更是检验诊疗活动是否合理合法的法律文书, 常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为此我们在岗前培训中, 专门安排时间讲解《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带教教师及时修改学生书写的病历, 肯定好的一面, 指出不足, 对不合格的病历要求重写或重抄, 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书写病历。近年来, 本院采用电子病历, 对进修医生的带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首先在进修医生岗前培训阶段, 重点对电子病历书写进行了系统训练。进入科室后, 带教教师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并及时修改他们书写的电子病历, 通过严把病历质量关, 使进修医生书写的病历力求做到及时、规范、完整。

2.5 加强进修医生的业务学习, 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实际工作中, 许多的差错或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不高和 (或) 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的。进修医生进修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提高进修医生本专业理论水平、临床实践以及临床科学研究能力, 使其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我们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三基”培训, 针对大多数进修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但是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科室组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教授以上医生每周举办1次针对进修医生的专题讲座, 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临床实践, 使进修医生更好地实现从临床知识到医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再认识;②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 每周1次主任查房, 2次教授查房, 在查房过程中, 不仅要通过具体病例让进修医生掌握相应临床及基础知识, 还大胆运用启发式教学, 鼓励进修医生主动思考, 横向思维提出问题及建议, 共同研讨, 使之能够独立分析问题, 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③邀请本地知名专家教授进行疑难病例会诊, 对于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差的病例, 将会诊病例的会诊简介提前发给进修医生, 鼓励进修医生查阅相关资料, 特别是上网查资料, 积极向会诊专家提问, 提高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④鼓励进修医生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 为进修医生创造学习氛围, 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以上方式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为病员服务的水平。用扎实的理论功底指导临床工作, 从而防患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建筑动漫方向下一篇:投标技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