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素描教学范文

2024-06-19

美术素描教学范文(精选12篇)

美术素描教学 第1篇

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素描教学是初中绘画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当前我国初中的美术素描教学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课程内容较为死板。

初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美术基础, 为培养美术人才做准备。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初中素描教学的重要性, 对素描的概念也模糊不清。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在初中的素描教学中, 教师所安排的素描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规则的集合体, 或者是一些石膏人、石膏像之类, 上课方式大多都是让学生以模仿为主, 丝毫没有发挥学生充分的想象力。

2. 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重要指导, 因此, 只有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上好课, 只有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会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初中素描教学方式一直都没有跳越过去的思维框框, 都是以教师先画, 然后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技巧的讲解等, 且总是追求细节上的相似性, 这样一来, 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无法得到发挥, 变成了模仿的工具, 失去了创作能力。

3. 学生的潜质没有得到发掘。

任何学科的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都应该是引导作用, 美术素描教学也一样。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美术思维可以说正处于一个待开发的阶段, 可塑性较强, 存在较大的潜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美术老师认为美术教学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素描教学中, 总是应付了事, 很少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素描教学体系来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 发掘学生的美术潜质。

二、解决素描教学问题的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 培养学生具有细致的观察力, 因而美术素描教学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 要使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意识。

初中素描教学所教授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一定不能忘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素描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因为观察是作画的重要环节之一, 观察能力的大小将有可能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但是, 还是不能放弃局部的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指导学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观察, 要细致地了解构图、形体、比例和结构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由此学生的素描技能以及素描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2. 注意学生素描方向的引导。

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基本的绘画技能, 在素描教学当中, 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素描的方向, 主要应该处理好素描过程中图画明暗关系的对比、形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图形的比例关系、图形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及线线组合关系, 等等。对于明暗关系的把握, 主要应该把握的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之间的关系、近远的虚实关系、物体投影与物体本身之间的关系。而在图形形体结构的处理上则主要应该把握形体与结构的不同。一般而言, 形体主要是指物体的外部形状, 而结构则主要是物体的局部构造关系。而在图形的比例关系上所要掌握的就是外形大小的比例、颜色深浅的比例情况, 等等。空间关系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 它不仅仅包括物体本身的各个面之间的空间关系, 同时也还包括物体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至于线条的组合关系则比较好把握, 线条的组合是构成平面图形的重要基础, 通过一定量的积累, 学生很容易学会。

3.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考美术素描教学心得 第2篇

一、明暗色调的训练

首先进行有单纯灯光或自然光源的一组静物训练,设计要求明暗效果,要求学生完全用明暗色调去描绘对象,只充分展示明暗的美感。第二步画一组不同固有色且形状、面积不同的静物,只要求学生将各色彩之面变为明暗配置,以使学生取得对调子配置和典型形态的明确概念。第三步画一组有明暗效果的静物或模特,要求学生作局部或全部的明暗转换练习,以扩展学生对于明暗对比的认识方式并自由运用。

明暗对比是描绘光、阴影和立体的最理想的手段。但传统的写实素描,明暗关系比较被动地依从自然物象,虽然光束射在一个物体上产生了高光、中间色调、深色调、阴影、反射光,但是现代艺术的概念使得它变得同以往有所不同,我们现在用明暗来实现我们的全部愿望,而非单纯地描绘“真实”―― 明暗之间的对比是造型构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自由地使用明暗对比进行画面的空间构成和平面构成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明暗实际上是黑白灰依据结构关系进行量的使用。第三步的练习就在于此;在第一步的练习中,明暗将不是一种累赘,而是一种表现因素,一种审美知觉;第二步的练习训练学生不同程度的明暗调子与形的区域关系并明确清晰地以一种二次元状态表现。

在结构素描中,上述训练将不适用,因为把形的起伏看成是色的深浅,将妨碍对形的结构本质的研究。

明暗色调训练涉及到对光的研究,光线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如同我们在伦勃朗的画里看到的那种随意使照射手段改变的效果,在印象派的作品里,光线来自被描绘物的内部,物体的最终形象是由其形状和光线相互作用而成,具有很大偶然性,不同条件的照射作用,使物体呈现不同形态,这种不确定性也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在现代绘画里,阴影不再是由光线操纵,而是画面、人、事物本身构造的一部分,有独立的形象及含义,如勃拉克画里的阴影“形象”。

现在我们不仅仅把明暗色调同光和阴影联系起来,只是“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而是更积极地运用明暗来组织画面并赋予它活力,使明暗运用有更大的创造性,来达到我们更直接的目的。在研究明暗对比、配置法则及色调表现的素描教学中,命题的创作性素描是十分有益的训练,学生的性格情绪决定了他是明晰而有秩序地运用明暗法,还是单纯地从视觉感受来描绘光与影,或是把它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表现语言,教师应当在具体教学中加以观察并引导。

二、肌理(纹理)、材料质感的训练

第一步是画一组肌理质感有明显区别的物体如皮毛、粗石、木头断裂面等,要求学生不择手段地表现对肌理质感的感受。第二步进行人造物、植物、自然生活局部(微观)与整体的自然肌理、纹理效果的刻画。第三步画一组静物,外轮廓写生,然后给予完全相异的肌理质感或肌理互换,以探索肌理的表现与形的关系。第四步,利用写生――默写、触摸――默写的方式,作印象和想象力之中的形与肌理质感关系的素描。

艺术家对现实的也对暗示的肌理的关注,在视觉艺术上一直产生重大影响。在写实素描中,对模仿一个有肌理的物体、形态和表面的真实幻觉而对媒介作巧妙的处理。现代艺术中,肌理质感的运用更加广泛与纯粹,成为重要的绘画与造型手段。在素描教学中,关于肌理质感的训练将促使学生从触觉质感、抽象纹理的角度去看周围的世界,从具象中提取抽象的形式因素,再通过素描手段加以解释。现在发展于肌理的研究,在于扩大学生观察客观世界的思维角度,无论客观还是微观的自然现象都向人们提供了这方面表现的可能。对比要素同肌理形式结合起来应用,是肌理训练的基本法则。

肌理的形态和描绘工具性能有很大关系。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描绘工具的兴趣,不同系别专业的学生在训练中会显示出不同的趋向。在素描教学中发展对材料语言的敏锐感受,在提高技能表现的同时,同样达到审美意识的培养,以期在创作中把肌理作为出色的设计要素。

三、透视的训练

第一步画一组明显高与水平线的静物(或者相反),要求学生利用透视表现在极大透视状态下的空间形体立体感。第二步画视平线上或下的模特,要求学生必须在仰视或俯视的角度下,尝试寻找并描绘因透视原因而形成的特异造型,激发学生写生时多方位的观察模特的造型意识。第三步,在一幅素描里作各种透视的局部,带创作性的结合成整体,也可通过不断移动视点写生完成。

虽然透视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枯燥的,但在空间造型中却极为重要。透视造成的结构的点在二维平面上的位置决定了形的立体,要准确描绘它,就必须懂得透视。

但是在表现性素描里,透视则可能是一种束缚。在现代一些素描里,离开透视,仍然可以造出联想的画面空间与立体,依靠材料、肌理、面积等的对比也可以造成联想的空间与立体效果。

然而,更有意义的是透视的主动运用。强烈的.透视效果可以使物体扭曲变形,产生戏剧般的造型效果,比如摩尔的《防空地道透视》。当然透视法不是被用于刻板地再现空间,而是被用于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时候,透视法可以被自由地加以运用。契里柯就是为了情绪上的效果而采用透视。

透视知识不应当成为取代视觉想象力的陈规。现代则采取更加广义的透视,正确地改变事物的相互关系,运用色调、肌理、点线面、形状等建立抽象空间的新透视关系。

四、设计与构成的训练

第一步从写生素描中作一系列不同变体,在局限中改变素描的概念,并不断发现与深化艺术的想法。第二步把标有座标网络的照片作不规则风格的复制素描练习,把多张照片的局部利用网格置换复制进一张素描里。第三通过写生作抽象的明暗、线条、形态的节奏、韵律练习。

虽然在一般的写实素描中很大程度上依据基本视觉中的自然关系加以构图和再现形象,但是系统地研究设计与构成,将给素描带来创造性的新貌。

设计与构成知识涉及到画面的闭锁形式,闭锁形式以有机的和无机的两种形式出现,图解是无机形式的一种表现,而结构主义及其派生物则充分利用了无机形式――几何形来进行画面的创造。我们在设计构成里。则主要训练学生画面联接的设计意识,以及新主意、新方法的创造。座标格的利用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在随意扭曲的放大网络中素描,正规网格的照片肖像会自然产生变形效果。局部的扭曲产生趣味中心,由此素描通过这种方法显示运动时间的四维性。上述训练还培养学生创作素描的意识与能力――把自然视觉的组合变为一种超视觉的组合。外形比例、稳定、对称、均衡、对比、和谐等法则被用于画面设计与构成。

素描构成训练,通过写生与创作结合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比如依据写生对象的外轮廓,过渡到比较自由的构图,然后有意识地安排画面色调,建立画面结构。还可各取静物的一部分,相互穿插,重组画面,感受来自对象,在重建的画面中保持这种感受十分重要。

构成形态体现为理性的与感性的两种,学生个性决定了对构成形态的选择。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56-01

素描是所有绘画的造型基础,而绘画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已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中学美术老师的我们也担负起了更重的责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首次接触到素描教育,初中美术教师便成为孩子们的素描启蒙老师。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客观、真实。下面结合本人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的教学探索。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二、观察方法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启蒙教育是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素描教育中应该正视对学生的观察方法,绘画步骤,思维方式进行入手,注重整体的观察训练。画素描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观察,逐步深入”,这就强调学生在素描之初,对描绘对象有整体的把握,在画画的每个阶段,贯彻整体思维。比如在一次画树的教学课上,我会强调树的形态有各种各样,即便同一棵树,在不同时间观察,外形也不相同。接着,我向学生提问:“从教室里看窗外一棵树和在教室外的地上看这棵树,其形状相同吗?”这个发散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根据自身的视角和思维习惯,创作有有自己特色的画面。教学结果是学生画的树千姿百态:有的枝叶葱茏,有的光秃一片,有的弯弯曲曲,有的躯干笔直。在进一步的延伸教学中,学生们还天马行空地把树与外物加以联系,如小鸟、风铃、树下的老人、鲜艳的花朵、公园、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等,对于学生的想象力的激发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在素描教学中应创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平时多涉猎更多文学、音乐、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去欣赏、临摹,掌握不同素描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熟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文学和艺术各学科间是有互通的,在相互对比中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大开眼界,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莫大的帮助。

三、素描课程内容中的主要训练方法

1、形体与结构的训练。初中素描学习的入门阶段,必须强调学生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作画按照先行后体顺序进行,而形的质量对于体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形体是素描学习的基础,无论从初学还是到高考以至将来的大学学习,形体的准确都是排在首位的。而结构的训练,其实就是理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而要靠大脑去观察。

2、明暗训练。如果说结构是骨,那明暗就是肉,在画出构图、形体结构及透视的基础上,勾画出明暗交界线,运用浅色调画出暗部,根据“关系紧,调子松”的原则,寻找最重的点,然后以此为参照,整个画面最重的颜色浅于此点;进行点与点之间对比,由深至浅,由实至虚,严格遵循作画步骤,始终调整明暗调子的深浅程度。对于明暗表达不清的学生,尝试利用版画的效果促进其理解表达,力求画面效果简洁生动,抓住物象的结构特征,直至达到眼、手、脑并用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工具表现素描多样性

一直以来,很多人眼中的素描只定义为铅笔画,其实素描的概念很广,所有的单色画都可以称之为素描。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使用多种绘画工具除了铅笔外,还可以用钢笔、木炭条、炭精条、油画棒、彩铅、水墨等。不同工具具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力,铅笔能表现细微的调子和变化,木炭条能形成粗犷的效果,钢笔能勾勒出肯定的线条等。进行素描作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对象的形象特征,把握对象各部分的形体位置关系,大小比例关系,通过不同的工具运用表现出各种物质个性的质感,就像墙壁、瓷器、画板、绸缎、纸张等的质感,各具特色。最常见在静物素描写生的个体练习中,每种物体的质感是不同的,一些表面光滑的物体例如苹果、白瓷盘等我们可以用铅笔去描绘,而一些表面粗糙厚实的物体,例如土罐、砖瓦等我们可以用木炭条,碳棒等去描绘。

五、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这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当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美术素描教学 第4篇

一、教师方面

(1) 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是学好一切的必要前提, 理论知识虽然枯燥, 但它是前人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 是学好一门技能的精髓和基础。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引导, 我们在学习任何技能的时候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走好多弯路, 才能到达目的。作为老师, 就是要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 用绘画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审美法则去充实他们的头脑。而作为素描头像教学来说就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头部骨骼解剖结构和一定的运动规律, 在素描时能够很快地深入画面。

(2) 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大师的素描头像作品。素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 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由于它使用的工具较为简便, 又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因此往往比经过很多加工的绘画作品更直接地传达作者瞬间的灵感和激情, 摄取所画对象的生动气韵。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十世纪欧洲名画家的素描作品中, 能得到在其他画作中不易领略到的那种直觉的艺术感受。这些画家都是素负盛誉的大艺术家, 并在素描上有深厚功力。这些作品不论是工整细致的, 还是粗放简略的, 都显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纯熟的技巧, 在艺术风格上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学习和从事绘画艺术的读者若用心揣摩, 定会从中得到启发。

(3) 发挥教师的影响力和艺术魅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由初中直接进入职高或者中专学习的,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脱离学校教育的天空, 思想比较单纯、生活阅历比较简单。由于涉世不深和艺术修养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对于优秀的素描头像作品也只能是“随便看看”, 根本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这就要求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们, 发挥教师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许多学生对老师都存在着崇拜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画法的同时, 结合所讲内容选择恰当的素描内容, 把它画出来, 展现在学生面前。我认为, 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教师作画的每一个细节:构图、比例、画面处理、技法等。

(4) 引导学生注重整体观察和思考, 养成动手必动脑的习惯。在头部素描绘画中, 对所画对象进行整体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人物的头部是整个人物造型的重要部位, 它集中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也是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一个外在表现, 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所在。马蒂斯说:“没有整体的形, 细节画得再好、再出色也毫无价值。”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蛋练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绘画之前, 要对所描画的人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思考, 准确地把握人物头部的形体特征和动态变化, 要重视对人物的表情与神态的刻画, 重点应注意表现眉部、眼部、嘴部和鼻翼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能客观地描绘出老年人与年轻人、男人和女人、大人与小孩结构特征的不同, 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特征。

(5) 因材施教, 做好个别指导。针对美术素描头像教学的特殊性, 教师做好单一教学:针对不同的素描作业和学生的不同程度以及个性特点加以指导, 推荐不同的大师力作给每位同学, 力争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素描风格;指导好不同学生之间的作业交流 (小组内评或者互评, 再由教师给予建议或意见) 。

二、学生方面

(1) 培养自己的素描兴趣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和研究一切问题的首要前提。素描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素描头像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初学者凭着一时的冲动去学习它, 是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最后的, 也很难取得什么成绩。因此, 只有对美术素描具备了很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才能学好素描头像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很枯燥的工作。

(2) 临摹大师的作品。有好多同学认为, 临摹就是把大师名家的作品能够依样搬到自己的画纸上, 就是学会了素描。其实不是这样的, 素描中的临摹不是“比葫芦画瓢”, 画出的人物头像要表达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正所谓“形神兼备”即是如此。临摹大师的作品, 能够学习大师的高超的技法和精湛的技艺, 能够体会他们塑造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绘画中体现的优良传统, 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素描艺术的理解。德拉克洛瓦说过:“临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早日步入艺术的殿堂。”

(3) 学生要多练习, 熟能生巧。平时练习量, 对于素描能力的提高是不可回避的一条路。有些学生总是说学业重没时间画, 但是你可以想一下, 你每天在学校有几堂课?如果可以在每个课间休息时挤出两三分钟画一张, 积累起来将是多么可观的数量。如能长期坚持, 我相信在比赛或者考试时, 你的素描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因为正是经过了大量练习的过程, 学生才能深刻体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才能深入地认识素描头像方法和技巧。

(4) 在素描头像练习和作业中投入自己的情感。人物头像素描所表现的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形象, 所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将积极的感受投入进去, 这样才能充满激情地进行创作, 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加丰满、生动, 更富有视觉冲击力, 能够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素描人物头像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认真地探索更好的、更合理的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不能做自然的奴隶, 物像的镜子, 而是要眼手脑协调统一, 积极主动地去表现对象, 这样才能学好素描头像, 提高自己美术才能。

五年级美术素描教学计划 第5篇

(2011——2012学年美术进度)李党生 非常明显的,如果素描缺少功夫,颜色处理不当,最强烈的感受也将无法表达。解剖学上的不正确会令人发笑。——罗丹

所谓素描,是指用单色描绘事物。铅笔画是素描中一种表现形式。铅笔画比较简便,最易入门。学习铅笔画的过程,可以使我们掌握铅笔画的基本技法,同时对于我们自身意志和毅力的培养也是有相当益处。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学习,这样才能在每个阶段中,学习到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目的与要求

铅笔画塑造形体通常是用线和线组合的面来表现的。因此线条的运用在铅笔画中显得十分重要。掌握线条练习对描绘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掌握要点

1、握笔姿势要正确,运用横直线,表现的平静,舒展。

2、用垂直线,自上而下地运笔。

3、垂直线既要用长线条又要运用短线条丰富对象。

4、运用斜直线,运笔自然有顺序。

5、学画物体结构,表现物体自身的比例要正确。

6、考虑画面构图,特别是四周流出的空间要适当。

7、学习三角形构图。

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小议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素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3

素描其实完全可以自成一体,不需要依附任何学科,它是所有艺术造型的重要基础,是绘图、土建、雕琢艺术不可或缺的辅助表现方式,是一切图画作品的雏形与蓝图。素描不仅可以培养画图者的专业观察手段与艺术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联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素描教学绝对是美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素描教学的研究与讨论一直以来都在进行,但是却未能形成一套成形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各美术类大专院校的不断扩招,素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高考内容。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热情

很长时间以来出于应试的需要,素描教学都采用的是经典调子的素描方式,重点关注体现素描对象的外形、架构、光线、观感、层次等方面。这样的方式虽然非常高端,但是太过专业,无法与高中生的素描基本功实现良好衔接,造成学生未能在短时间里接受教学的内容。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对素描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素描,将自己的感情投入绘图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一)安排美术作品鉴赏课

教师尤其应该多安排一些世界级画家的代表作,并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去鉴赏这些传世的经典之作,例如:达芬奇的精确严密,鲁本斯的真性情,拉菲尔的高贵典雅,梵高的纠结挣扎,毕加索的无限抽象等。借助鉴赏以及讲解这些名作,可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素描并不是單调枯燥的纸笔合作,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无比强烈感情的艺术表现,进而让他们对素描产生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画展的影响力

看画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借助画作营造的艺术氛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者有机会带领学生看了一次本市举办的素描展,欣赏到了很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原图,学生被这些作品深深打动了,回到学校纷纷表示出对画家精湛画艺的折服与崇敬,在以后的素描学习中他们明显变得主动和积极很多。

(三)增加临摹名家作品的机会

所有美术相关专业的人士都清楚,临摹名家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绘画能力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临摹以及鉴赏名家作品对促进学生的联想以及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在进行素描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家作品的分析与讨论,这样不但能够启发他们的联想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素描的兴趣。

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多年从事高中美术的教学,作者深刻体会到在进行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学生最需要学会的基本功就是静物素描,因为静物素描不但是所有艺术造型的最初雏形,还可以训练学生建立正确的素描对象观察方法,也是高中美术素描学习中的重点。可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只关注素描的基本要求以及要素,而不重视对于素描对象的观察方法,导致在后续的素描学习里发生不少错误的情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将素描对象立体、仿真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画出好作品,进而提升素描教学的实效。

(一)注重整体观察

整体观察原则上分为两部分:过程以及结果,其中过程作为基本的立足点,应该将眼光聚焦在素描对象的整体上,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对素描对象的清晰认知以及分析,在脑海中初步勾勒出基础的画面,才可以开始进行有清晰思路的绘画。一定不可以让学生看一部分画一部分,因为这样就只是简单的将素描对象搬到画纸上,完全没有整体性,就像在没有机器图纸的指引下将许多零件胡乱堆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机器一样。

(二)注重外形结构观察

在进行素描学习的开始时期,不少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调子方面,即光线变化、虚实转换,而忽视了对素描对象外形以及结构的观察与分析。光线的变化其实取决于外形以及结构的设计,虚实转换则最能体现出结构的特征。如果离开了结构,形象就无从谈起;如果离开了虚实转换,立体感以及空间感就无从谈起。光线变化、虚实转换虽然作为观察的重要内容,但是基本的立足点必须是外形结构,因为这样才可以全面了解光线的变化过程,进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三、教会学生素描的思维方式

庖丁解牛这个典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文惠君觉得庖丁在解牛这方面简直无人能及,就问他有什么诀窍。庖丁只是简单的回答:他解牛不看其他,只看牛的结构,所以每一刀都可以直接命中要害,能够利落的将牛解了。其实我们高中美术教师教学生造型也是这样的道理,也需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其塑造形象的内部结构,这同时也是结构素描的关键。必须深刻了解结构才可以将造型进行逐一分解,并轻松的将拆解的造型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接拼接;必须深刻了解结构才可以在画图时游刃有余。当前,很多美术类专业的招生考试都有默画这一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安排默画的针对性练习,将理解对象的结构、表现对象的形象、记忆绘画要点作为练习重点。学生只有真正的理解绘画对象才可以将其表现出来,才可以将其的形象记下再默画出来,一定要将理解作为绘画的基础,这样才能画出让人满意的作品。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那些素描的初学学生还没能建立起对于整体形体的认知,因此还是应该采取结构素描教学的方式,用线代面,注重运用透视的法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尽量多安排实物练习以及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并领会透视的规律;为了可以清楚体现对象的透视效果,同时准确了解各部分组合的角度以及比例,需要将看不见的结构也表现出来,即内里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同时表现,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作业,训练学生对静物的观察以及表现能力,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针对性的结构素描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查,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后续教学。

试论高职院校美术素描教学 第7篇

与传统的高等美术教育相比, 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更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因为其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有二, 一是从事学校 (主要是中小学) 的美术教学;一是去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 从事美术设计等具体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课程的安排上就要紧紧围绕将来就业的需要, 培养具有实用技术的人才, 即具有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美术人才。高职院校的素描课程, 在教学中就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弱化纯艺术的部分, 强调应用性和技术性, 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水平, 与其将来的就业需求相结合, 突出基础造型训练的功用性, 时时注意不同设计的具象特点。

长期以来, 中国的艺术院校素描教学采用的都是前苏联的素描教学体系, 这一体系主张把所见的事物都细致的描绘出来, 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从静物到石膏人物像再到真实人物, 用时很多, 认为学生只有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才能学会造型。同时, 素描对象是以人物为主的, 主张人物造型准确才是最高的境界。客观地说, 造型准确这一要求与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是相符合的, 这也应是高职院校美术素描教学的首要目的。可是, 我们还应考虑到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实际课时特点, 通常在三年的专业课中, 每学期素描的课时数一般不超过72课时。因此可以说, 照搬这一教学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实际。高职的素描教学目的是要学生能“短时、高效”地掌握造型基本的能力, 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

二、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的意义

美术素描教学的过程, 其实也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美、感受美, 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1. 素描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

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 学生要想把复杂的各类形体通过画面显现出来, 首先就要对这一形体进行整体观察。这种观察主要体现为整体构图时画面各部分的协调安排, 或明或暗中光影强弱的对比。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观察, 才能逐渐把握规律, 形成技能, 最终达到能将这种思维方式娴熟运用, 才能称得上是熟练掌握了绘画的技法, 并在实践中真正派上用场。所以, 教师的教学原则就应是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例如:在开始教学时应侧重教给学生一些写实的基本内容, 比方结构、比例、明暗、解剖、运动、透视、体积感、节奏等。结合静物、石膏像等开展素描写生, 以便培养大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观察是在下笔之前就要进行的, 即首先要对素描对象的整体特征做到了然于胸。

2. 素描可以培养学生对整体美感的感受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素描, 既培养了自身的整体观察能力, 同时也在培养他们对整体美的感受能力。这也正是进行素描练习的意义所在。

所谓整体感, 实则是就学生绘画过程中整个画面所表现出的效果来说的。通俗点说, 素描其实就是比较, 它是利用所描绘物体的深浅色调、外形的大小比例以及透视关系等, 经过比较而表现出素描对象真实而客观的那一面。一个完整的素描对象也是由若干局部构成的, 其每一部分相对整个物体来说, 体现着次要与主要的从属关系。所以在深入刻画某个物体时, 就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对象中能集中体现其神形特征的部分来加以细致描画, 以突出画面的整体感。在具体的素描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整体美的感受能力。在进行写生训练同时也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 让他们的素描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 要使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真正做到“短时、高效”, 就必须讲究策略与方法。

1. 学习传统素描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 很多院校在美术素描教学中一直遵循着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素描课的作业长期化, 教师将形体、结构、透视、比例、空间、虚实、明暗等要求一一呈现给学生, 希望学生的每份作业都能很好地完成上述问题, 一直到结束课程。应该说, 传统素描并没有完全过时, 时至今日, 也依然有着它的作用和价值。当然它的作用和价值也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去正确认识。传统素描中对透视关系的准确把握, 对解剖关系的细致处理, 以及在局部与整体、理性和感性、内在与表象之间关系的处理上都有其独到之处, 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借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由外到内、自浅而深的观察能力, 眼、手、脑的相互协调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等等。上述的素描基础训练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察方法的问题, 即要学生首先学会“怎样看”。注重观察局部, 但又不能将视线只停留在某处, 还要兼顾整体, 宏观地地观察素描对象的形状、比例、光线明暗变化等。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中要实现新的教学策略, 就需要学习、借鉴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

写实能力是整个素描的根本, 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有高水平的素描。从现状来看, 虽然一些学生在初高中时期接触过素描, 可大部分学生并不是从基础学起的, 或是有了一定基础也并不扎实, 随意性和概念化较强。还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高职院校靠的是“默写”, 对于怎样观察、比较乃至透视、空间等了解得很少, 有的几近无知。所以, 素描教学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在训练过程中, 主要侧重培养、强化学生的深入刻画能力。因为高考前的应试训练, 只倾向于表面的视觉效果, 作业很少有特别深入的。不少学生进入高职后心态依然浮躁, 缺乏深入的能力, 这样就很难在绘画方面达到高水平。因此, 在素描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 同时也需要加强短期作业和速写练习的训练, 这能使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和概括表现力得到有效锻炼, 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

3. 训练学生的观察方式和形式语言

观察方式是思维方式的体现, 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就需要有专业的思路来引领。在素描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观察局部的习惯中尽快摆脱出来, 学会整体观察, 这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素描并不是照猫画虎地简单描摹, 而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把自然的形体升华为点、线、面等形式要素, 并把它们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加以理性的组织。如果对素描的形式语言不理解, 写生时只会罗列细节、拷贝自然, 就无法进入艺术的殿堂。因此在写生的基础上, 必须学习绘画的形式语言, 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及表达客观事物的能力。

4. 加强技巧指导与理论讲授

美术教学的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它可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和思想, 让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的情感, 并形成良好的艺术技巧。在素描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技巧指导,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作画能力, 并通过系统而丰富的理论讲授来使学生的艺术素养、鉴赏水平得以提高, 从而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 提升内在素质,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今天, 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美术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亮点。高职人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抓好素描教学, 促进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形成特色, 办出成效。

摘要:素描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为高职院校所重视。本文主要针对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的内涵、意义和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希望能对当下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职院校,素描

参考文献

[1]柴玉红.浅谈当今素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改变[J].大众文艺.2011. (17)

[2]许春亮.张展.试论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的素描训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 .

浅议美术高考之素描教学 第8篇

结合本人十多年美术高考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在美术高考中,一幅色调丰富且明暗对比强烈的素描作品,比较肯定地说,能拿到高分。在此,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素描是一个观察—认知—理解—表现的综合过程。针对这一要点,首先就要进行正确的观察,即在观察对象的同时要结合思考加以运用,只有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画面的表现力。而许多学生经常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种没有观察思考就画的习惯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进行素描写生练习的时候,整个过程虽然是通过动手来实现的,但手却要受眼睛的支配,而眼晴通过观察又受到大脑思维的控制,所以说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结果。因此,在素描习作中就不仅仅要具有自如的手下功夫和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整体的观察方法,即对素描习作练习所要表现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感受和认知。整体观察首先要将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所画的对象,全面感受对象的基本形状、比例、结构、动态、特征及明暗深浅对比和主次虚实关系。其次是比较,比较是对整体观察的补充,通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位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准确关系。比如:这个对象的动态如何,它的基本特征、神态是怎样的,五官是在头部的什么位置,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比例如何,明暗对比、虚实关系又是怎样,等等。也就是说,在动笔作画之前,要先在脑子里用眼睛画一遍,并且有一幅头脑中的完成素描作业,改变看一点画一点、画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相互联系和局部之间相互比较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需要反复强调、反复提醒、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习惯,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中的那种局部的观察方法。在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后,就为高考训练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习的提高就是自然的事了。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和结构意识

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无法很好地衔接统一,常常是某一局部已经画得非常强烈,而其他部位还是空白,导致画面极不完整和协调,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整体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在表现对象某个局部时,还应兼顾到其他部位,做到同步进行,使画面完整统一起来。

学生往往画好物象的大体轮廓后,就立即上明暗和调子,机械、被动地描摹对象,从不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哪里深点,哪里浅些,只是用平涂的调子加以表现,把立体的对象平面化,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结构知识。在提高学生结构意识方面,我要求学生面对物象应积极主动,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建立起结构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明白应该怎样观察分析、怎样表现客观物象的内在本质特征。

三、培养学生较强的表现能力

表现是整个素描教学和训练实践体系的核心,无论是观察方法还是意识、技法等,都要围绕着“表现”来进行,一幅画能否画好或者画完整,将直接取决于怎样表现。上面我们深入地学习了怎样观察物象和培养学生的整体及结构意识,那么,应如何运用这些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作品呢?要让学生重点明确以下五点:一是“形”。学会用大的长短线概括形体的大形态,强化形体的大印象。二是“色距”。学会用对比的眼光判断和表现画面中的明暗色度距离和差别,表现时要拉开色距。三是强调“交界线”。找出主要明暗交界线并加强它,但要注意明暗交界线不是两条单薄的线,它通常具有面的性质、体的厚度,加强它实际上就等于加强物象的体积和空间感。所以,在整个作画过程中,要反复抓住主要交界线,把握它的结构转折变化。四是深入刻画“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精髓,传达画者主观思想情趣的地方,因此在表现时需要让它精彩起来。五是“丰富色调”。让画面的灰部色调丰富起来,丰富了才显得耐看和有东西,要不然就显得空乏无力。

四、培养学生调整画面的能力

调整画面是作画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但其作用不会因为它是最后一步而减弱,有些时候反而更显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合理正确地处理好作品的整体协调性。这种协调性包括大的黑、白、灰关系和主次虚实变化、空间和体积感、画面的节奏感等,以及小的“点睛之笔”是否精彩与耐看。

总之,在高考素描教学中要善于研究、反思,定能教学相长。教师怎样进行素描教学,对于该艺术的学习与探索本身,就是一门教育艺术。在探索总结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弄清学习重点,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专业素质与艺术修养,这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颜铁良.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范迪安.国际当代素描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提高中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水平探析 第9篇

一、培养学生学会统观全局

学生在作画时经常急于落笔,而不能很好地观察全局,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作画时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从而使整幅画画完画面缺乏协调感,甚至让人感觉水平不一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心中有数。

首先,在观察被画对象时应从整体出发,让物体在大脑中有一个整体的形象结构。教师要让学生观察物体大的方面,将局部信息暂时忽略不计,从物体整体结构、形象、比例出发,对被画对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使得他们在作画时胸有成竹,落笔时能把握全局,协调好整幅画作。

其次,观察局部(这里的局部并不是指被画物体的细节方面,而是大的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衔接关系)。在观察每一个局部时,学生脑中要想象这个部分在完成的画作中占有怎样的比例,怎样去描画更有助于画面整体的协调,以及该局部在完成之后对整幅画的影响。这样的观察有助于学生决定该幅画要从哪个局部入手,之后是与之相关的另外的一些局部,从而避免了学生只观察细节、画完某一部分无法继续的现象。

最后,再留意小细节。这样会使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条理有序,完成之后画面也更加协调。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近一段时期内,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推广与普及,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学全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让学生边学边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强化学生知识的转换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素描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没有理论知识的辅助,学生的能力就无法在当前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筛选学生的理论教学内容,使之能对素描作画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但是许多时候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并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实践,这时就需要有理论知识的辅助。在素描中,学生可借鉴前人的作画经验。之前有大师为了描画一幅更优质的半身人像去解剖尸体,这在当今的美术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生可以将前人研究好的人体比例结构直接从书本获得,从而变成自己的知识,在作画时运用。

三、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中职美术课程素描教学中,大多是以写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写实技能训练下,学生难免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素描作品创作过程也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过程,无法在作品中生动地表达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想象。同时,这种现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个性发展也产生了束缚。基于这种形势之下,教师适当地添加默写练习,通过静物主题以及数量等大致要求的制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在默写练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思维中对结构意象构建,通过线条的变化以及明暗色调的设计,能使自己的思维具体表现出来。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水平可能不够稳定,但作品却表达出了学生独立的个性以及思想情感。作为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偶发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个性,适当引导,通过创新设计教学方式,增加素描课堂的活力,并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四、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评价是检测学习成果的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素描作为基础课程,在中职美术专业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中职美术专业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画家,因此,对于素描作业的评价也不应局限于最后呈现的画面,而应关注素描教学对其观察能力以及表现方法的培养。与此同时,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多样化。比如,在素描写生中,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效果反馈,从而实现对课堂的灵活驾驭。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这一过程达到教师评价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个人评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进行艺术反思,互相评价,虚心地接受他人的建议,并且对于实现素描训练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以及素描能力的因素有许多。作为美术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摘要:作为中职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教学的开展应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与提升学生兴趣,建立符合专业教学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提高中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水平进行了探析,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艺术修养。

关键词:中职,素描教学,美术专业,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军.从“基础”到“基础”,“无我”到“有我”——从基础素描教学谈起[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04).

浅谈美术素描教学的观察与表现 第10篇

在美术素描教学中, 观察思维的积极性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知识运用转化为才能。学生在智力和才能发展中, 观察是基础, 思维是核心, 实践是关键。人的智力多之来自观察, 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 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 互相对立又互相制约的。如物体大小、远近、光暗、曲直等对立的统一。教学任务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认识, 将对象多方面的对比变化统一于画面的整体。眼睛看不到变化手就画不出变化, 眼睛看不出统一, 手就画不出统一, 眼睛看不出本质, 手就画不出本质。因此教学中, 学生学会全面地、整体地、深入地观察物象是很为重要的。

美术教学当中, 有些学生虽也努力练习素描, 放松了对素描思想认识方面, 把素描当作一种手艺来练, 常出现自然主义倾向的认识, 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以罗列现象代替本质的概括。降低了素描练习的要求, 陷入了片面性, 进步慢。在教学练习素描, 我主张观点从写生开始, 写生之间, 注意观察, 理解透视变化规律, 选好作画角度, 确定视平线, 探讨构图, 起轮廓注意透视关系。写生过程始终注意几个关系, 物品形体比例关系, 远近距离关系, 明暗层次关系, 质地对比关系。物品本身的形体特征和透视变化的效果。在教学写生中用素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在不同的对象面前, 在对象的丰富变化面前, 运用和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法, 使观察力和表现力不断得到提高, 要求全面练习素描, 将慢写与速写结合起来, 写生与默写结合起来, 室内练习与室外练习结合起来,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另个在规律表现方面, 平面上表现立体造型, 以线条和调子表现体积感、质感, 利用素描手段和透视规律表现空间感, 运用人体结构知识和社会知识表现人物的形和神的统一性、准确性、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其中最重要。比如, 对有些学生不重视观察感性经验不足的学生, 教学中应该引导他观察, 分析和比较逐步提高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观察能力。

写生素描练习, 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和运用,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素描写生内容主体的范围大小, 应与画幅的尺寸相适

应, 如画人像, 画石膏像以及画静物, 画得过小则影响构图的饱满, 画面显得空荡, 画得过大, 以至越出画外, 构图则显得迫塞, 布局不完整, 就失去艺术表现完整的基础, 构图不仅是轮廓位置关系的确定, 应包括色彩、色调的浓淡和线条的疏密等变化关系的掌握。探索部位关系、比例关系才画得准确。

二、写生物象的形体结构问题, 轮廓的组成部分是互相转

化的。有不少初学者不理解这一点, 只抓住外轮廓来回勾划, 甚至把勾划轮廓看成只是开始阶段的事情, 以致在素描过程中, 发现了轮廓有问题不去更正。在刻画细节和表现光暗关系上, 成了主次颠倒, 影响素描效果。在教学当中, 必须明确探索轮廓的准确性, 素描写生的始终, 一旦发现问题, 应当立即设法纠正明暗变化的表现和细节的刻划, 围绕着轮廓的明确性、正确性进行教学。

三、写生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全面比较整体的观察方法, 整

体地观察, 静物组合关系、差异和对比, 只有善于观察, 才能善于发现。在素描写生时不可离写生对象太近, 应选择离写生对象约三倍的距离为宜, 画板与眼睛的距离不可太近, 视线应与画板的平面呈垂直关系, 视点中心应与画面的中心一致, 切忌将目光只盯住一些局部细节, 一定要使眼光在画面上看, 对比上下、左右、前后全面照顾, 画后边要照顾前边, 才能克服片面性。观察方法的正确, 通过素描实践来检验, 正确的观察方法的也只有素描实践才能掌握。有些学生的素描缺点, 大都是由于练习写生当中观察方法的问题面产生的, 古人早就指出:“谨悉微毛, 留意于小, 则失其大貌”, 只因过分注意的都是局部的细节, 大貌就丢失了。要注意全面比较它们之间的层次位置, 全面的认识过程, 过程中要注意各种物品的形体和质感的表现, 尤其空间的整体关系, 物品之间空间层次的表达, 质感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 局部强调注意不破坏整体关系。当画到每一个细部时才能明确这细节在整体关系中的地位。例如:画人物画眼眉时, 强调它的形和色就容易画得过重, 如把眉毛与黑眼球和黑发作比较, 则发现眉毛较之头发和眼球要轻淡许多, 表现面部的高光时, 如几块高光画强度一样, 就产生花乱的感觉效果, 不是艺术不高问题, 而观察认识物象的片面性在写生素描中产生画面的效果。

谈初中美术课素描教学 第11篇

【摘要】 根据新课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初中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客观、真实。本文结合本人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 素描教学;整体观察表现;真实素描训练;善始善终

素描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及表现能力为目的,掌握好素描基础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在基础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阶段性的问题,而且每一位学生由于基础与天性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作为初中美术老师我们应当怎样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注意整體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二、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三、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四、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予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总之,艺术追求多元化的今天,任何体系都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版本,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新形式的到来。我们在素描课上也要提倡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并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给老套的素描课堂赋予新的语言与活力,使其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即一种有意味的绘画形式。

综合高考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方法谈 第12篇

1.在学生作品中发现每个人的思考切入点 , 找到每个学生学习素描的入口。

如何找到学生学习美术的入口和切入点呢? 首先,开展作品欣赏教学, 在作品欣赏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和问题了解每个学生对艺术流派的兴趣所在, 再从学生的入学基础训练中观察,找到每个学生观察和画面上的亮点。教学中,尽量将学生的兴趣所在和个人表现力有机结合综合指导, 让学生的兴趣和表现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世界优秀作品欣赏的环节中, 特别是世界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过程中,有同学问:“有些素描看起来这么简单,只有几条线、几个面,甚至有的就好像是画家随手画的草稿,为什么能作为艺术品流传,并且还是世界优秀素描作品呢? ”借着这个机会,笔者讲述了对素描的认识:

(1)艺术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服务的 ,在生活中有了灵感,随之即兴一勾,留下了灵感的闪烁瞬间。这种看起来虽然简单,实质是对观察对象实质的捕捉。比如德加在芭蕾舞台幕后画的芭蕾舞演员各种姿态的速写, 往往只是身体线条或者姿态的勾勒,甚至只是某个局部的大体轮廓,并没有对细节进行完善和补充。但为什么他的作品如此传神生动,正是基于他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在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世界细心观察的共同前提下,才有了创新的构图、精准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

(2)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是画家人生的写照或思想的精髓,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辅以画家生平、艺术成就的介绍,通过作品了解画家,从他们的人生和艺术成就中分析其表现手法的由来,用“代入法”感受画家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人生,体会画家的心情和想法,这样不但能拓宽眼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并将观察的结果体现于作品的兴趣。

2.通过指导学生多 思考 , 多观察 , 多试验各种表现手法 ,提高学生的素描表现技法。

画作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和艺术认识的窗口,从画中能够发现绘画者综合表现力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指导绘画,是学生艺术水平提升的关键。在学生素描课程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画画过程中,调子越来越多,观察和思考越来越少。学生不自觉地陷入用已有的思维方法和经验完成画面,不考虑每一张画的独特因素,根据学过的素描理论和经验表现描绘对象, 并麻木地进行完成画面的反复操作。这种为了完成画面而完成画面的根结在哪里呢? 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画画之初就没有对描绘对象进行整体的认识、分析与把握,只是凭经验、机械地臆造或复制表现对象。

对此问题,教师不能采用简单指出不当、直接指示学生修改画面的方法,而应让机械描绘的工作暂停,再次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描绘对象, 再述自己的绘画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带动学生自省达到教学目的。当发现学生的型不准或者光影与实际不符时,不是直接指出,而是和学生谈谈作画前观察时怎么想、怎么看和计划怎么画,想通过画面表现什么, 而现在画面上有什么, 与预期效果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画面问题出现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思考方法。

3.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拓展学生思路 , 利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发展学生艺术探索能力,拓展设计思路。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用素描因素分析法进行教学。首先,针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之初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形体、结构、透视、构图等,教师必须先将基本概念逐一梳理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认识到各种因素的主次地位,理解因素间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

第二阶段:空间换位、多次组合教学法。这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拔高与提炼,也是建立学生设计思维的主要阶段。通过一些设计手段改变物象的基本性状, 如打破物体的正常摆放规律、重新设计物象色彩、切割现有物体、改变物体造型、突破物体空间规律做悬空或失重动态等, 使学生对物象做全方位的再观察、再剖析,再次获取直观感受,拓展视野空间和思维空间。空间换位、多次组合教学法的素描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石膏几何模型和随机堆放的水果静物, 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在想象中对眼前的静物等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学过的构图的形式规律,利用现有的物象,自己设计构图、形体、光线、明暗等因素,在画面上表达出通过设计而体现出的艺术情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能力。学生根据思考和草图中形成的有自我设计意识参与的意象,运用具体的、传统的方法进行表现。学生在这种具有设计思维的练习中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的同时,让设计思维参与到绘画中,进而为日后的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4.利用多种评价方法 ,巩固学生学习成就感 ,锻炼学生阐述和表达作品思想的能力,学会虚心与探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1) 教师的鼓励与评价 : 学生需要一个观点独特而不偏颇、修养深厚而不卖弄,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兼容并蓄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更应该像是一个年长的朋友, 给予他们诚恳、中肯的评价,告诉他们“这样做会更好”而不是一个只会挑出毛病,告诉他们“你要这样做才行”的监视者。

(2)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过程是艺术认识和艺术设计思维形成的过程。这种进步的过程在素描过程中多次地、随机地、不定期地产生,每一都会使学生对自己和对素描艺术乃至对艺术本质的了解不断深化。最终在了解和进步的基础上生成有个人鲜明烙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观。

上一篇:复杂困难巷道下一篇:管理舞弊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