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2024-05-19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精选11篇)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审美体验

语文, 本应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 如今却变得枯燥乏味, 令人昏昏欲睡。有不少的中学生厌学语文已成事实。不少学生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 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 或囫囵吞枣、不明所以, 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即使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才有所体会, 但仍难以言说。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厌学。对此, 我认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 恰当地处理课文的艺术性, 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 (对学生)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1]过去的语文教学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但是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 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单纯的知识传授, 不要把学母语、爱祖国的审美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审美体验呢?

一、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分析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 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2]语文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 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 逐步实现智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 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 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 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 使学生敢想、敢说,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和思考, 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天马行空”,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 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从而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 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这就是审美的魅力所在。

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富有诗意的美文, 作者对江南冬景的赞美之情, 是通过含情的画笔, 描绘冬天的各种图画来抒写的, 但学生大脑中所产生的意象决不应该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 这样文学欣赏过程才算完成, 学生也才能真正体验到作品的意象美, 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在讲授此文时, 我先找一名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闭目聆听, 品味五幅冬景图, 运用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文中好词、好句、好景层出不穷, 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意境, 达到了知识共享。同时我让学生对画面内容展开想象, 把各自想象的而书上未写出的冬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纷纷借助想象得到了“意美的感心, 育美的感耳, 形美的感目”的美的享受。课后, 我鼓励学生放开思维, 徜徉于想象的世界, 用他们的笔去实践、去探索、去表达。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徐州冬景的文章, 我问徐州冬景有什么?大家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大多从视觉的角度回答, 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雪花, 枯树、云龙山、云龙湖。我告诉他们冬景不只是用眼睛看, 还应当用鼻子、耳朵、手、脚等多种感官来体会冬景, 就像古人用“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尽得风流, 大可以自己去体会一下冬天的感觉。这次作文收上来后, 我发现学生都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冬天, 有的学生还运用了通感来描写冬天, 而文体更是多种多样, 有散文、诗歌、记叙文, 甚至还有学生用了小说的体裁来描写数百年后徐州的冬景, 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人惊喜。在教学中我仅仅是给了他们一些基本指导, 但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他们就能写出不落俗套的清新文字来。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感悟体味作品中的思想美

美是连结情感的纽带, 审美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 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赞颂平凡;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褒扬纯真;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批判贪婪;有的鞭笞落后, 有的抨击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 还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积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好文如酒, 能深入人的内心、肌体和血液。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善、美和文中奔涌着的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3]语文教学, 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从而愉悦性情, 陶冶情操, 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 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 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 如“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的清静悲凉, “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因此, 阅读时要细细体会, 感悟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 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 慢慢地欣赏, 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 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容易感受得到,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以此感染学生, 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4]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 教师要披情入文, 进入角色, 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 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 使他们进入忘我的学习之境, 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 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有很多, 我常采用有表情地美读, 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 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如讲授“范仲淹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景色”的感受:“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见《岳阳楼记》) 我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 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艺术世界, 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洞庭湖的美丽风光, 激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使他“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悠扬自得, 其乐无穷。这就是美的魅力。然后我讲:“洞庭湖美, 岳阳楼美, 像这样的美我国还很多, 可惜, 有些游人不是在欣赏美, 而是在破坏美, 糟蹋美。”这时, 很多学生纷纷发言列举现象, 如乱丢杂物、刻下“XX到此一游”之类, 群情激愤。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净化了思想, 点燃了心灵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符号, 更蕴含着种种“情趣”或“诗意”。这些情趣和诗意, 就是语言文字的神韵、情感意向因素, 也是一种审美因素。要领悟到这些因素, 便要有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感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 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5]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使语言文字不致成为“死板板的符号”呢?那便要注重语感, 而语感的注重又加强了审美能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连相贯的。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6]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就要从朗读开始, 因为朗读是体现美感的主要方式, 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妙感受。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的审美氛围之中, 让他们深刻地感受文章所展现的自然美, 真正了解文章的语言美, 透彻地领悟文章蕴含的情感美, 从而真正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 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陶冶他们的情操, 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的音符, 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感到美就在平凡中, 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使其自觉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感情得到升华, 情操得到陶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一川主编.美学与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陈良运.古代文论名篇选读·文心雕龙·知音.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4]丘振声.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例释.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第2篇

舒城县XX中学 XXX 二○一五年 七月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钱教授所说的读,就是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朗读文本的审美体验,就是我们追寻的美读,它的确是阅读教学之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7-9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共15条,笔者以为,关键是下列几条:第4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8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第11条尤其提及到古代诗词教学的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上述课程目标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美读是分不开的。

叶圣陶曾经提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

文字所蕴含的感情。

美读能强化语感,还在于吟、咏、唱、诵等美读形式本身就涵盖语感的一切内容。记得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诵的方法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可见,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偷偷地‛要轻读,这样才能表现出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又如: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要让学生反复地读,要读出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读出一代伟人纵横千里、壮志凌云的意兴,从而感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威武雄壮的宣言的深层含义。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美文,如《与朱元思书》、《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等等名篇佳作,这些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形成语感。

二、美读增强理解,扩阅读教学之内核

言为心声,美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否厚重,程度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与作品、作者的心灵的沟通、理解程度。

文章的风格各不相同,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揣摩每一篇的‚个中滋

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美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读者如文章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着读着,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增进一层感受。

三、美读提高审美情趣,添阅读教学之神韵

新课标特别强调,古代诗词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古代诗词中的声韵和谐、色彩斑斓、语言凝练、理趣奥妙全靠美读来挖掘。

诗歌,讲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地朗读,这样,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诗讲究押韵,平仄相对,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古诗词中许多描写极富绘画的美感,我们只有细细美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一位女子独坐楼上,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断心肠。多么凄美的一幅画,在画中,我们能体会到孙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

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凝练、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在学习诗

于我国的造词原则,如‚快乐‛、‚快活‛、‚欢快‛、‚愉快‛等等。

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审美体验;初中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古诗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如今的学生很难与古诗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由此,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歌教学陷入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境地,很多语文教师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就好了,其他不用管。事实绝非这样简单,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发挥想象力,体会诗中留白之美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它能够通过虚与实的巧妙配合,使整幅画作表现出一种绝妙之处。从本质来说,绘画与文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绘画中的留白技巧也可以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教师要重视这一点,在诗词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留白之妙。举例来说,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就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李商隐曾经在边远的巴蜀地区担任官职,他因为思念生活在长安的妻子,创作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妙地运用了“巴山”、“夜雨”以及“涨秋池”三种意象,并将三者巧妙叠加在一起,由此衬托出“满”与“实”;诗人只为读者描写了绵绵的秋雨,至于自己是如何思念妻子却只字未提,这就是作者为读者的留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诗人创作的巧妙。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一般秋雨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容易使大家产生什么样的思绪?”学生就非常容易联想到“思念”。教师继续对学生提问:“在秋雨绵绵的晚上,诗人使用了哪一种照明工具?他是如何思念妻子的?”通过逐步推进的问题设置,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理解诗歌所显现的含义,也促进学生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诗人在绵绵秋雨中对自己妻子无尽的思念,进而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内心的苦闷。

二、诗画互相促进,再现诗歌中的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高度评价,可是这句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歌与图画之间的密切联系。王维是一位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画家,在他的诗作中,“画”与“诗”被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初中教材中有《使至塞上》这样一首古诗,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带领学生分析完诗歌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将诗中的意象进行组合,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诗画互相促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热情,同时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除了王维的诗歌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外,其他的诗歌也可以灵活借鉴这种方法。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借助于诗歌的手段来表现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中的图画美。

三、通过音乐感悟诗中节奏之美

诗与歌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主体,自诗歌诞生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与音乐分开过。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诗歌中的语言美,还要用心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美。无论是音乐还是乐器都是诗人表达感情的工具,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乐器的诗句,要为学生详细解释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充分感受诗中情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诗歌情感一致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在感悟诗歌创造的意境美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音乐美。当学习《陋室铭》这一课时,尽管诗人遭到了贬谪,却仍然过着“调素琴”、“阅金经”的怡然生活,字里行间流淌出诗人高尚的节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边听边用心朗诵,缓缓的旋律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现出来;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诗人辛弃疾用“五十弦翻塞外声”将粗犷悲壮的战歌奏起。所以,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教师要尽量选取高亢激昂的乐曲,使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所以,诗歌是音乐的载体,诗歌教学只有添加了音乐元素,才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理清结构,体会诗歌结构美

在诗歌创作中不能忽视结构的重要性,它影响着诗歌的内部组织和整体构造。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感悟诗歌中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的结构美。《红楼梦》中有一节内容讲的是“香菱学诗”,黛玉言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由此可见,黛玉所说的“起承转合”便是古人设计诗歌结构的技巧之一。古诗词中的“起”指的是诗歌的开头,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承”指的是承接上文,对上一句所描写的事物做更详尽的描述;“转”指的是转折,有的时候也指递进,将诗歌的意境深化一层,表现出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古人进行诗歌创作都喜欢先对景物进行描写,之后再抒情、议论,接着照应开头,所以从整体看,诗歌结构非常完整,主旨也十分鲜明。这种结构方式不仅能够使读者较好地感受作者思维的层层推进,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诗歌结构的紧致、巧妙。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要重视“起承转合”在诗中的运用。

五、结语

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虽然在当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只要教师坚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一定会使学生乐于接受诗歌,进而走出诗歌教学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沈文嘉,单青.把握文眼窥探文心试论散文教学的导读方法[J].职业技术,2011(05).

[2]吴洪雷.放飞文言文的课堂——小议初中文言文的几种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3]黄仲山.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J].云南社会科学,2012(01).

[4]王映霞.此花開尽更无花——试论唐诗中菊花意象的文化内涵[J].名作欣赏,2012(05).

[5]胡建次,罗佩钦.中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J].中国文学研究,2010(01).

浅谈幼师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第4篇

各种音乐技能是传递音乐美感的工具和手段, 更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 这种实践也是审美境界的必由之路, 否则, “音乐审美”只能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早在巴赫时代, 他就在十分注重技术的基础之上, 要求学生弹奏自己较大型的作品, 他认为这些作品不仅能改善学生的演奏技能, 更可以引导他们步入真正的音乐殿堂, 这是“锻炼能力的最好的方法”。所以, 我认为钢琴课程的学习是一条通向审美的捷径。朱光潜先生对自身艺术的道路指出“不通一技者莫谈艺”促使我重新审视了以往我们对初级钢琴教学课程的认识, 作为通向音乐审美的重要通道, 钢琴音乐教学应在传授钢琴弹奏的相关知识和各种基本演奏技能的同时, 给学生以启发, 真正培养审美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感受音乐的表现, 最终达到音乐审美的高度。

钢琴学习是一个过程, 却不是目的,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真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在以往由于过于强调钢琴自身的技能体系传递与教学, 在技术训练上追求高、精、尖,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技能训练的机器, 这与现代素质教育侧重以人为本, 发展学生的认识和个性的目标相违背。这就存在一个教学法上的平衡问题, 我们要在给予学生在整体方面的美感体验的同时, 注意相对于整体而言的在细节上的教学和研究。如果对音乐作的艺术细节没有较好地把握, 就不会更准确, 更丰富的体验作品, 因此,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钢琴教学中, 具体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钢琴学习的首要认识是兴趣

审美体验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而发生的一种高水平的情感体验, 而钢琴的教学首先要给学生广泛的兴趣, 让兴趣进入到学生的心理。心理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在实际技巧训练中不会感到枯燥, 从而达到钢琴教学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体验美的技术价值, 在他们的心理扎根, 爱不释手。

二、对钢琴技术问题的认识

钢琴技能的学习一直被认为是枯燥甚至是艰苦的, 我们应该明确良好的技术是正确表达乐思的前提和保证, 因此, 系统的钢琴技术训练必不可少, 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钢琴教学过程。但是, 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手形、触键感、独立性、颗粒感以及速度等所谓的基本功, 使纯粹的技术训练成为钢琴教学的唯一目标和内容, 最终收获的只不过是技巧的过关, 而忽略了最核心、最本质的“音乐审美”。

作为音乐教育的工作者, 教师的责任是调用一切手段, 在钢琴教学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培养与启发, 教师的指导是一种积极的, 指导性的, 参与性的, 让学生在审美的高度来理解技术训练, 而不是局限于单纯对演奏技术的训练。

三、钢琴教学中音乐形象的作用对审美起到的作用

“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钢琴教师在教学时, 正确而有效地结合音乐形象的讲解, 这样可以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 使钢琴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用得当的借喻, 诗意的形象, 与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现象的比拟;特别是与精神生活中的现象的比拟来激发他们的幻想力, 补充和解释作品的音乐语言。

我们相信这样的教学是真正音乐性的卓越的教育技巧, 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当然, 在教师讲解时应该注意, 音乐是有多解性, 不同的学生在理解音乐时, 由于个人的生活阅历, 政治观点, 文化素养, 审美情趣和性格年龄不同, 艺术想象力的差异, 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各有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忠实于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本质,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就是以“插图式的说明”来解释音乐。教师通过和学生语言上的交流, 在课堂上讲述音乐背景、讲解技术要领、启发学生的想象, 时时刻刻用语言传达着对学生最有用的信息, 希望能够用自己恰当的语言去界定音乐事件中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 使学生能够领悟到音乐形象和所要表达的内容, 从而传播可以产生审美意义的思想。

四、教师的演奏示范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方式

我们知道, 音乐本身是一门抽象的听觉艺术, 它不是直观的实体形象和美术造型。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 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当它试图模仿音乐时, 它同音乐只能有一种外表的接触, 我们仍然不能借任何抒情的口才而向音乐的至深的内容靠近一步。”要想用自己的解释, 准确地、明白地、无可辩驳地说清楚一首音乐作品的含义何在, 揭示出一首作品蕴含的某种“应有”、“可有”的“内涵”, 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感到满意, 有时对教师而言有很大的困难。我们看看贝多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一位女学生请教贝多芬:“这首作品是什么意思?”贝多芬一声不响地走到钢琴前坐下, 将乐曲演奏了一遍, 然后, 他回头望着女学生。“究竟讲了些什么?”学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贝多芬再一次地演奏了这首作品, 然后说:“就是这个意思!”贝多芬真正的用意是想告诉我们, 当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音乐的含义时, 以牵强的语言解释, 只会使作品变得更加模糊不清而无助于理解。由于钢琴教学对操作性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富有艺术表现的演奏示范, 将会留给学生美好的听觉印象, 不仅能促进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练琴的积极性, 也能使学生直感的去体会、模仿、想象作品的内涵。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处理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 从而加速学生对钢琴这门技能课的掌握。

五、对音乐背景的认识也是达到音乐审美目的的有效手段

在钢琴教学中的音乐审美同时要注意对音乐作品的背景文化的教授。这些内容直接反映出音乐作品所反映的艺术家的立场和态度, 以及思想感情等。教师应在音乐创作背景的支持之下, 对作品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和人生等方面讲授, 这样将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 非常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意味及内涵的体验与提示, 进而使钢琴教学在音乐审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而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个指导思想有助于改变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职高的学生不能为了弹钢琴而弹钢琴, 以审美的态度和以审美为目的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在审美中提高知识和技能, 再反过来为审美服务, 才是正确的态度。

钢琴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感性知识;具备充实和完善的音乐知识结构。从审美教育这一层面上来剖析和审视我们的演奏、教学, 将会极大地提高钢琴学习者的技能训练水平, 促进其钢琴演奏技能的最优发展。如此, 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才能有效地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 使我们职业学前的钢琴演奏和教学理论, 走向新的高度。

摘要:音乐的审美教育是音乐的实践过程教育, 是以审美为核心、以注重学生的愉悦感受和参与为出发点, 以发展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的理念, 将会极大的提高学习者的技能训练水平, 促进其钢琴教学的发展, 在我们培养幼教工作者的钢琴教学中, 更应有各种教学功能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阅读教学要注重审美体验论文 第5篇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课为学生审美体验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一、创设情境体验美

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真可谓,强扭的瓜不甜。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善始者,事半成”,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因此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应创设美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思维状态之中,让他们兴奋起来。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于丰富,逼真的气氛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如《静夜思》写的是一首思乡的诗,教学时,面对眼前这些从未离开过父母,离开过家乡的小学生,怎样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思乡,爱国的情感呢?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奥运会期间,当你看到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升起时有何感想?学生说:“看到运动员、华侨哭了,自己的鼻子也酸了”;有的说:“自从看了电视后,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中,好像自己就在奥运会场上,心中充满激情”,使学生对作者异国他乡的苦闷和落叶归根的追求产生深刻的体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品味形象感悟美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和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品赏美,感悟美,和学生一起去品味各种人物形象。这样,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感悟美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形象美和情感美德特点,它总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而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品味形象是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如: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有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的老军需处长;有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蔺相如;有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有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在金色的海滩上》)……这些形象投射出来的人格感召力,可以激发起学生崇高的信念。学生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美好情感的产生,从而萌发一种向这些人物学习的激情。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在阅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

三、注重情感发现美

学生的审美体验因人的性格、生活环境、思想状况、知识水平等的不同而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情感体验中的闪光点,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由课内到课外,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生由于思想认识尚浅,要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必然有很大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高尚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如教学《难忘的八个字》一课时,课文中小女孩儿得心路历程贯穿全文,由受人嘲笑到受到老师的疼爱,由感到无奈到对生活充满信心。以小女孩儿的心理体验来写伦纳德老师,通过故事――耳语测验的过程,写出了小女孩儿终生难忘的原因,写出了对伦纳德老师的喜欢和敬慕。

四、激情朗读意境美

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阅读中读者会受到作品思想的浸染,使读者心灵受到美的陶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艺术再造美的形象,正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情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章,把想象到的形象进行分析、比较,更加深入地领会文章的意境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如《瀑布》,叶圣陶笔下的瀑布“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写出了瀑布雄伟的气势;“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写出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写出了瀑布奇妙的变化,这美景使作者看得如痴如醉。此情此景何须多讲!带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那雄伟壮观,绮丽多变的瀑布是学生如临其境,得到审美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等,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第6篇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国家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引进, 影响了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旧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 已经阻碍了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 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 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中对音乐价值的描述有几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是它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内容是在教学当中进行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以这三项基本内容为主的审美教学,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多种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 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 与之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铺垫坚实的基础。”

理解了新课标中对音乐审美体验价值的精髓后, 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把新课程标准中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运用到教学中, 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为祖国蓬勃的建设事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

要在教学中运用新课标的审美体验价值, 以审美为核心, 我认为就要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用心, 让心灵与音乐产生共鸣, 达到音乐与心的交融, 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表达美好的情感。具体教学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用心去听, 使音乐情感走进内心;其次, 要用心去唱, 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关于以上两个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帮助学生构建内心情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 更好地实现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

1. 转变教师的身份特点, 才能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

随着音乐新课标的推进, 音乐教育形式由以往的“言传身教”向“师生互动”再向“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同时教师的身份也由“教书匠”转为了“设计师”、“指导师”继而达到现阶段的“合作伙伴”。有了身份上的转变, 教师的心态起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严师出高徒”已经一去不复返,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教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严指导师的态度, 学生自然就解除了紧张畏惧的心理, 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 这就为“用心去听”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也为“大胆地唱”创造了轻松自然的环境, 克服了学生演唱时的紧张心理, 有利于演唱时感情的抒发。

2. 教师以积极真诚的心态和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带动学生。

(1) 教师的心态

创新能力教程中告诉我们:“保持快乐与良好的心态, 对事物的高度热情, 以及适当的情绪激活水平等都是每个教师在课堂中应具备的积极情绪状态。”只有教师自己先具备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 才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和带动学生。热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 教师就会在不经意间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 学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后, 更会有自信, 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 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这样, 无论是歌曲鉴赏还是歌唱表演都会更加认真和投入。

(2) 教师的语言

有一位语言学家曾说:“生动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快感, 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使用语言教学的教师们更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语言的运用, 要用美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 确定自己的语言节奏和语调, 使声音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使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教学,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还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有高昂的求知欲望和饱满的精神, 学生更容易被音乐感染, 也更容易用歌声感染别人。

3. 了解歌曲的背景。

(1) 歌曲地域文化背景

根据对全球地域的划分, 首先可以分为不同的洲, 再分为不同的国家, 国家领域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民族。每个不同的地域的音乐代表着本土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特点和风俗习惯。歌曲地域文化背景就是歌曲本身的风格特点。

(2) 时代背景

不同的历史时期, 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每个时期的音乐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与状况。例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都是抗日和斗争题材的歌曲较多, 现阶段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这些歌颂祖国蓬勃发展的歌曲。

歌曲来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体现, 所以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就是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

(3) 作者创作背景

了解了大的时代背景, 再进一步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歌曲时的个人生活和思想状况, 更能够理解歌曲。例如: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壮丽的诗篇》中的《中国, 我可爱的母亲》取材于方志敏烈士的不朽名著《可爱的中国》, 这部名著就是方志敏烈士在被捕后, 在监狱中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抒发了他在监狱的艰难环境中,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歌曲三个方面背景的介绍, 使学生对歌曲的风格特点、创作来源和作者创作歌曲时的生活与思想状况都有所了解,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音乐。

4. 歌曲情境的模仿与表演。

图画是在教学中描绘情境的方式, 用课本上的歌曲插图或学生欣赏后所画图片把歌曲内容形象化, 实际上就是再现歌曲所描述的情境。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 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 但能模拟音乐情境创设接近的图画。把歌曲形象化在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 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当中, 让音乐走进生活, 使生活再现音乐。

创设了歌曲情境之后,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表演。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主要有两种倾向: (1) 担当自己喜爱的角色。 (2) 表演喜爱的故事情节。喜爱, 是顺应了学生兴趣的情感方向。对角色的偏爱使他们带着深深的情感和美丽的憧憬, 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模仿情境和表演情节, 把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 在舞台上学生化身为歌曲情节中一个活生生的角色, 这样可使音乐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变“单调”为“多彩”。情境的引入和角色的转换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的推动下, 学生渐渐由“扮演角色”过渡到“进入角色”, 继而全身心投入, 学生一旦投入, 无论是听赏歌曲还是歌唱歌曲都会成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5. 升华歌曲主题。

教材是由精心挑选的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组成的, 每个音乐作品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只有升华歌曲的思想内涵, 才能赋予歌曲教育意义。教材中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是丰富多样的, 有表现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的音乐作品, 如《歌唱祖国》、《祖国颂》、《保卫黄河》, 等等, 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热爱祖国, 十分鲜明,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有赞美青春和劳动的, 弘扬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等许多深刻的歌曲思想内涵。在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中, 突出的还有注重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如《众人划桨开大船》等。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是家中唯一的孩子, 缺乏集体意识与集体思想, 个人本位思想较重, 有时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在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方面, 以个人为出发点, 将集体利益, 置于次要地位。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歌曲的思想教育意义是教材歌曲的灵魂,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针对歌曲的不同思想内涵, 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 这样就把单纯的音乐提升到了教育学生思想的境界, 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把每一个学生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有了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做基础, 无论是听到的音乐和表现出来的音乐都会是心灵与音乐的共鸣, 达到音乐与心的交融。

怪诞在美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 第7篇

“上面是个美女的头, 长在马头上, 四肢是由各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起来的, 四肢上又复盖着各色羽毛, 下面长着一条又黑又丑的鱼尾巴……”正是贺拉斯的这些著名的诗句使得艺术家们注意到一种怪兽形式, 出现了素负盛名的怪诞大师, 比如拉斐尔的助手乔瓦尼·达·乌迪内所创作的杂交怪兽就像他的《诗艺》中描述的怪物。怪诞审美形态在文艺复兴的欧洲绘画中表现突出, 在这一时期不乏这种变体形式的怪诞画。相反, 北欧的布鲁盖尔的滑稽美和怪诞美补充了那个时期首先出现的意大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作品中无与伦比的优美、崇高、悲剧所留下的审美形态空白。他的画没有追超这些意大利大师们, 只是在巨匠们的审美视野之外另辟疆土, 大量展示了滑稽之美与怪诞之美, 画面中那些愚笨的、荒唐的、怪异的, 既可怕又可笑的人物及情景使怪诞美对审美创造空白作了充足的补充。

印象派的高更、凡高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了怪诞美, 使怪诞美是在印象派的绘画中得到最后的发展。凡高独有的如火焰般、波涛般的艺术语言———曲线, 是生命活力的曲线, 因此, 所描绘的对象无论是天空、星云、树木、花草、田野、房屋等等, 都能感受到生命在奔腾、在燃烧, 充满了滑稽与怪诞的精神风景, 与他之前的那些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相比, 他开天辟地首先运用绘画的色彩、线条和造型等形式因素创造了这些怪诞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流行起来的后现代艺术, 它的艺术目的和策略是打破传统、颠覆陈规、重构一切。由于要反传统要破陈规要建新章, 后现代艺术就必然由过去传统艺术的歌颂真善美变为今天的高扬新奇特异怪。所以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就必然出现大量的以反常规、反常态为共同特征的艺术, 当然这些艺术也就格外引人注意。达利喜欢描绘被害者遭受残害时的受伤情状;培根的怪诞画中, 全是遭受怪病、畸形、怪胎、毒瘾的摧残与折磨, 正在撕裂、挣扎、疼痛的人体;恩斯特的怪诞画则是画家对生命的戏耍捉弄, 让有生命的人、动物、植物与无生命的矿物、人造物连接生长在一起, 给自由生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马格利特与他们有明显区别, 他的怪诞人体画描绘的是受害者遭受摧残后最终结果的恢复形态, 而有意隐去受害过程中的血腥与残忍。看起来比较秀雅、清爽、和谐, 观众很难在第一时间产生感官性质的恐怖、惊骇、恶心等情绪, 而且只能根据这一作恶结果将作恶过程想象出来, 经过设身处地的体验、同情后, 才能感受到恐怖与惊骇。

商品经济社会中独创另类抢眼已经成为一种特殊而寻常的文化现象, 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自身规律使然, 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这种具有最震撼、最神奇的反常态艺术达到所要表现的效果, 即怪诞美术, 来满足个人利益与商业利益。

艺术是如此的重要, 但是近年来, 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我们的思维只是在抽象的世界中运动, 我们的眼睛正在退化为纯粹是度量和辨别的工具。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 都必须超出作品包含的个别物体的表象。艺术创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运用直接的或类比的方式把自然再现出来, 也不仅仅是愉悦人的感受, 而且它要能够帮助人类去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能够理解或相信是真实的东西。

艺术的源泉是一种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 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 刺激着那种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 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遍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 在这一刹那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 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怪诞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因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准确传达与表现物义, 强化了作品的效果, 以它合适的反常程度使观众恰当而深刻地感受到对象的错误, 引发人们的快感。

怪诞的创意、构成技巧、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它的丑恶成分、滑稽成分都表达了个体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状态, 既有“悦耳悦目”的感性体验, 又有“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 更有“悦志悦神”的心灵体验。它用熟悉的构成陌生的、明白的构成神秘的、浅陋的构成最智慧的、美善的构成丑恶的、现实的构成超现实的, 这种种特殊的构成方式与构成技巧对歌颂真善美、抵抗丑恶假的伦理道德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研究怪诞美术的构成技巧, 对于欣赏和创作怪诞美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以下几件作品的详细分析中具体讨论它们的构成技巧, 以及特殊的构成方式是怎样生成怪诞美术作品的恐怖与滑稽;在观众欣赏过程中又是怎样会产生可怕与好笑的感受。

一、手穿鞋

这是以知觉线索混杂的手掌脚与脚掌手的一张照片。一个舞蹈者身体弯曲, 他的手伸放在鞋里了, 他的头被挡在一个胳膊的后面, 又好像是人双手撑地准备倒立时的动作。他头部前伸, 手掌支撑地面, 手臂修长而壮实, 手腕很粗, 手

指短而掌部细长, 形状和脚趾一般;穿着皮鞋的一双脚有一只脚已经离开地面, 但是脚腕很细, 关节很窄腿部很短, 不结实, 形如手臂。人在倒立时, 双手支撑地面, 腿部跃起保持身体直立, 这就需要手掌宽而有力, 但这个人手臂弯曲, 两

个手方向不一, 肯定身体重心不稳, 活动不灵活, 而大腿细且无力很难支撑即将直立的双腿, 是人体的畸形病变形态, 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这是这个作品的丑恶部分。

这个人虽然由两个手掌支撑倒立, 但是竟然长着细且短的手指和像脚腕一样很粗的手腕, 手臂长

而壮实;两只穿着鞋的脚却长在两条很短、关节窄、脚腕细的畸形腿上, 这些会让人觉得反常好笑。这也是它的滑稽成分。

像这种手掌脚, 脚掌手的形象现实中无法存在, 艺术中也很少见到, 是一种极陌生形象。

它创作时采用了知觉线索混杂后再现的技巧。

观赏过程中, 如果我们最先注意到这个人撑在地面的两只手, 看到它长着典型的脚掌、脚趾、脚趾甲和粗的脚腕, 看到结实的腿部肌肉、宽大的关节, 就会断定这是一双长在两条直立侧右弯曲的腿上的脚;而跃起的一只脚虽然穿着皮鞋, 可它长着完全是正常的手腕、手臂, 即便发现了、看到了隐藏在一只胳膊后面的脑袋, 也无法从“脚掌双腿”的知觉定势中摆脱过来。如果我们从人体深色内裤所遮掩的男性私处凸起部分让观众判断, 他们会判定这个黑色部分是身体倒立时向前曲伸的头部的头发颜色, 即使观众发现支撑地面的是粗壮的腿, 是脚掌不是手掌, 还是会继续迷失在像手掌脚, 脚掌手的怪手怪脚幻觉中。

因为把它判断为一双支撑的脚与两条将要倒立的手臂, 才会感到腿部弯曲, 臂部很短的反常荒唐, 才会感到在一只胳膊后面挡着的头部与大腿间私处互换的神秘;又因为把它判断为两只支撑的手与一双将倒立的脚, 才会感到头部幻觉的滑稽可笑, 才会感到手臂形腿与脚掌形手的怪异恐怖。正是因为艺术家在这一形象中再现了手掌手臂与脚掌腿部这两种事物的知觉线索, 观众才可能有好笑与恐怖这两种感受同时产生, 怪诞才会在美感中生成。

二、耶稣头

这是一幅展示耶稣殉难神圣感情绪的作品。一张耶稣的脸占满了画面, 在他闭着的眼睛与鼻子、嘴、胡子连起来又形成一幅耶稣为担当我们世上所有罪在本丢彼拉多法庭被判钉死于十字架上神圣殉难的像, 他的胡子到头《基督被钉于十字架的地方》发周围密密麻麻排列着受难耶稣十字架上像。在一条像荆棘般的坡路上隐现圣父、圣母之伤心难过的容面。耶稣闭着的双眼之上是睁开的眼睛一重一重地排列, 远处形状转换成白鸽飞入云间、天堂。这样的构成方式诱发出幻觉与梦境, 渲染着宗教的神秘与肃穆, 一种超乎理智之上的精神性意识。

他为要拯救我们世人, 从天降临, 因着圣灵、并由童贞女玛丽娅成肉身, 而为一个男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 为我们钉于十字架、受难、埋葬;照圣经第三日复活;并升天, 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有荣耀再降临, 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永无穷尽。———《尼西亚信经》 (Nicend Creed)

耶稣受难的极度痛苦, 以及圣父、圣母扭曲变形的面部, 哀伤的表情, 以及画面布满十字架耶稣的神秘宗教气氛, 恐怖残忍使得毁人精神, 这是这件作品的丑恶部分。

仔细端详耶稣的五官, 他的眼睛、鼻子、嘴构成另外一个受刑的耶稣, 大十字架上方是一重又一重耶稣睁着的眼睛, 而在他的胡子周围是一个又一个的十字架耶稣。从大处向小处看, 十字架上的小耶稣是大耶稣脸部的一部分;从小处往大处看, 大耶稣又是耶稣被钉于十字架的地方, 这会让人感到神奇、幽默和好笑。这也是这幅画的滑稽成分。

所谓局部无限重复, 就是将对象按比例缩小, 并在它自身部位上重复再现出来。本画中, 作者将这些大大小小的耶稣的脸与大大小小的十字架上耶稣重复, 重复的耶稣的脸转换成飞翔的白鸽飞入天堂彩云间, 痛苦、残忍的殉难从这个十字架上的耶稣的脸的重复中睁开了眼睛、复活并升天, 得到重生。这些重复制造出怪诞形象。

当作者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放入大耶稣的脸时, 他实际上还运用了错觉生成技巧, 他明明画的是受刑的耶稣, 却要观众将它当成耶稣面部的眼、鼻、嘴、下颌、胡须。由于作者将画面形象的巧妙融合, 对这一对接、重复形象的描绘达到了超越理智上的精神性宣教程度, 观众也就不知不觉地将恐怖的受刑耶稣看成了恐怖气氛中耶稣的五官。

三、动物脸

这是一幅用几十种动物肢体组成构成一个人像的合成作品。这个人的脸上、额头、五官、脖子都填充满了动物, 飞禽走兽、鱼鸟昆虫、天上地下水里的全部都在视觉上融合成一个男人的头像。这个人并非天生如此。人的自然生命是最高的真善美,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甚至对动生物, 随意掠杀伤害都是对生命、生物、生态的破坏, 用这些动物肢体组合成脸是这个作品的丑恶部分。

一个人如果做改容手术, 不按人类标准进行, 有着人的智慧及直立行走的本性, 却披着动物的相貌体态。

这样的人像表面满是皱纹, 初看是耻与人类同列去做动物, 实际上是借助动物的样子吸引人们去向保护自己面容一般去保护动物们, 保护自然界。心机之巧妙使得观众感到荒唐好笑, 这是这个作品的滑稽成分。这样用动物整容人像的形象很少出现, 无论是现实还是艺术现象, 它都是一种极陌生形象。

像这个动物面人, 将人改容成动物虽然异常罕见, 但也并非绝无仅有。美国有一老虎人 (图4) , 20多年中做过上千次整容手术, 拔去牙齿换上锋利的虎牙, 嘴唇上下钉了18个空芯铁钉插虎须, 鼻子和眉毛是移植来的, 脸下垫了很厚的硅胶, 耳朵尖得像猫, 全身都是刺青的虎斑手术费花到20万美元, 终于将自己打造成为“老虎”。

从上面这些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到怪诞美术创作的内容是丑恶的, 这种丑恶本身会让人讨厌, 只有在获得了新的反常的奇特、怪异的滑稽形式后, 才能上升为有趣有益的审美对象。因此, 怪诞美术的生命就是去创造丑恶的反常化、怪异化, 这也是构成技巧的主要任务。

美感体验的多样化一直是人类审美需求的基本走向和永恒主题。人们既需要强烈刺激, 又需要和缓平静的审美感受, 既需要熟悉、现实的审美感受又需要陌生、神奇的审美感受。处在艺术家自身审美活动的角度也当然是追求“独创性”。艺术的自身规律使得艺术家追求个性与抢眼, 从达达主义的杜尚到立体主义的毕加索, 再到超现实主义、女权主义、行为艺术等等, 他们目的和策略都是打破传统、重构一切, 因为要反传统要破陈规, 艺术家就必然会创作出反常规、反常态为特征的艺术作品, 以格外吸引观众注意。但是如果艺术家要追求独创性且使作品具有吸引观众的震撼力与冲击力, 只有创作怪诞作品, 概莫能外。怪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 它的出现和创作中的运用正是因为这种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摘要:自最早从尼禄金屋的房间和走廊里发现了丰富的怪诞纹样开始, 怪诞审美形态在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得到了发展与补充。怪诞美术作品所持有的审美价值在更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与适合原则的束缚,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这种具有最震撼、最神奇的反常态艺术达到所要表现的效果。怪诞在美术创作中因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准确传达与表现物义, 强化了美术创作的效果, 以它合适的反常程度使观众恰当而深刻地感受到对象的错误, 从而引发人们的快感。怪诞的创意、构成技巧、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它的丑恶成分、滑稽成分都表达了个体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状态, 既有“悦耳悦目”的感性体验, 又有“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 更有“悦志悦神”的心灵体验。

关键词:怪诞,美术创作,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让审美体验走进语文课堂 第8篇

一、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环节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 特别是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才能进入有效空间。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情绪。新课的导入, 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可用优美的背景音乐, 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

情境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 是教学的“凤头”, “善于始者, 成功已半”。“入境动情”的导入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兴趣欲望。特别对抒情性浓的散文佳作, 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 利用优美的导入, 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景之中, 奠定感情基调, 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 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我在教学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让学生合目静听, 在《高山流水》古筝音乐中, 教师诵读陶渊明《饮酒》诗: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同学们, 在优美空灵的音乐中, 东晋大诗人带我们走进了他的那片心灵圣境, 好一个“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中能超然解脱, 可见诗人志趣非凡, 台湾作家李乐薇在一块清幽之地也建造了一间小屋, 那是一个怎样的天地?”

导入声画结合, 激起学生走进课堂的兴趣。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 带着对“美”的憧憬和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 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 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 可以转化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 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主动寻美访胜, 采撷珠宝, 从而深潜到文章构筑的内部世界, 领悟文章营造的审美意境,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形成共鸣。

二、串词览景, 体验文章的词语美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 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寻找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词语, 引导学生用文章的词语品析文本, 感受作者笔下的美。借以赏析、揣摩, 体味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例如, 用自己的话描绘文中的“空中楼阁”, 尽量用到以下词语:玲珑、婀娜、遮掩、凌空而起、若隐若现、宁谧、独立、享受、自由、快乐、幸福。

此环节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描述, 学生由于课前预习认真, 字音读得很准, 在“串词览景”这个环节中, 学生兴趣高涨, 抓住词语对文本“我的空中楼阁”进行生动的描绘。学生的精彩串词览景, 完成了一次独特的审美体验, 拉近了与作者和文章的距离。

又如, 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 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 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月光的动词“泻”“浮”“洗”“笼”, 和“羞涩”“袅娜”等修辞格的词语, 让学生串连这些词语进行描写。学生在体味文章意境美的同时完成了一次有价值的文学再创造。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分析讲解, 而学生不求甚解、浏览情节, 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一掠而过的问题。可见, 教师有意识的训练, 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深刻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通过对美的形象的具体感受, 加深美的本质的认识, 提高思维能力, 达到了较好的散文教学审美体验。通过揣摩领悟,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典范的语言材料,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 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多种方式诵读, 全方位感悟体验

优美的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无声的文字。“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读经典散文作品, 光靠用眼看或只在心里感受、品析语言还不够, 要通过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使文章从自己口中读出, 就像文章来自自己的内心世界, 更能引起共鸣。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 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多种方式的诵读, 全方位的感悟体验的平台——默读、诵读、速读、精读、跳读。

例如, 教学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让学生跳读课文,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揣摩。学生发言积极, 从语言句式、修辞、音韵各方面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探讨。他们挑选的语句分为以下几类:

(1) 生动的比喻。

生1:“山如眉黛,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把小屋比作眉梢上的“痣”, 小巧而富有生命气息, 显得灵动而富有想象力。

生2:“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 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此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让静态之物因光线变化而产生动态美, 传神迷人, 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2) 巧妙的拟人。

生1:“小屋的出现, 点破了山的寂寞。”“点破寂寞”突出小屋带给山无尽的生命气息, 给了山体贴与亲切。

生2:“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 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树映衬小屋, 从中寄托对小屋的赞美与热爱, 暗含人格尊严。

学生品味语句扣住了拟人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有的学生还提到对称的样式, 诗化的语言,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 丰富了学生散文语言的鉴赏方法。

另外, 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 在本堂课教学中, 我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进行朗读。在优美的山间鸟语音乐中, 学生分为1~3段女生读, 4~7段男生读, 8段齐读。思考探究: (1) 作者写景设立了几个观察立足点? (2) 作者为突出小屋的美抓住了山中与小屋有关的哪些景物来写?描写角度有什么变化?

这个环节让学生朗读体验画面之美, 抓住散文教学中的配乐朗读体验。指导学生配乐朗诵, 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 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 所倾吐的情和意, 叩击学生的心灵, 引起共鸣, 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我相信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诵读, 全方位的感悟体验, 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入情入境的品读文章, 就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四、音乐伴奏, 拓展体验魅力

散文教学中, 有意识地把音乐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会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在教学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时, 我在课堂中安排了10分钟来进行描写训练, 让学生想象体验。要求学生设想自己梦中的“小屋”, 作一段150字左右的生动想象描写。在优美空灵的《海之韵》背景音乐感染中, 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放飞, 5分钟后, 学生开始交流:

生1:“我有一间小屋, 在大海之滨, 那里……”

生2:“我有一间小屋, 在邻南山下, 那里……”

生3:“我有一间小屋, 在独立岛上, 那里……”

学生扣住了自己梦想中的小屋, 大胆想象, 一景一情, 描绘得非常精彩, 课堂出现一个小高潮。学生在阅读和鉴赏了精美散文后, 教师适时利用音乐进行想象体验。借用音乐进行课堂写作训练, 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尝试过。这种训练很适合进行想象作文, 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 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让音乐和文学语言得到了有效结合, 服务于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第9篇

关键词:触控,互动体验,审美创新,艺术人本化

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电子产品的出现,触控体验这种交流方式已慢慢被人们熟知和接受,触控方式改变了人们原有被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颠覆了传统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小见大,在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观者对于艺术与美的诉求已经不容小觑,而触控互动体验是在互动体验基础上的创新和深化,将技术关联艺术,改变单纯的物化存在,加入时间的延续,在当下网络时代中建构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

感官之美——触控互动体验设计

展示艺术作为一种感官艺术,触控互动体验设计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重视和开发。在众多感官类型中,只有触觉是主动行为,其余都为被动行为。观者通过触觉接触和行为控制参与展示互动体验,打破仅以视觉要素作为设计中心的模式,进一步引导出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共鸣,将展示设计升华到更加直接全面的发展阶段。触摸屏新媒体的出现将触控互动体验展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强化了科技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将审美活动延伸到虚拟空间,技术实现艺术效果的呈现,艺术推动感官审美的提高。

转变之美——触控互动体验设计推进展示空间交互审美的转变革新

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触控互动体验设计的兴起,用其独特的展陈传播形式颠覆了传统单线模式的审美方式,转变为一种双向平衡的交互审美方式。传统的展陈设计将观者圈在一个被动静态的浏览空间中,通过大量的图文、声效、视频进行强制灌输,观者始终被隔离在外表审美的层面,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审美距离;触控互动体验设计通过转变“人”与“物”的互动诉求关系,运用网络与触控技术改变“人”与“物”的交流方式,用一种自由开放的模式平衡人与展之间的关系,使交互审美双方互为主体而存在,形成模式丰富、多维互动的美感体验,这正是当代美学主观主义的精髓体现。

形式之美——触控互动体验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形式美法则表现

形式美法则作为设计的基本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审美过程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人们对于展示空间设计的审美取向。

1. 展陈形式

在现代展示空间中,触控互动体验设计的实现主要依靠触控屏幕来完成陈设形式的搭建,目前市场上触摸屏系统产品规格多、形式丰富,各种繁简形式的陈设方案都可得以实现。纵观目前世界级的大型博览会,褪去三维形式的包装,在展陈构图上主要还是遵循了点、线、面、体的视觉规则,运用最基本的元素符号按照平衡、比例、主从、韵律、变形、对比等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让视觉形式更加符合逻辑,为观者提供愉悦的触控互动氛围。

触控互动体验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体现了多元素并行的设计原则,触控平台的搭设按照视觉元素分配形成了小面积、多数量、点阵排列的触控屏,垂直划分空间的竖向线型触控板,大面积重点主题的多人触控墙,多维多角度触控互动桌等形式,更多的大型展示空间会将点、线、面、体等元素进行综合排列,平衡主次关系,运用二维的塑造方法形成丰富视觉深度和多维审美体验的三维展示空间。

2.界面形式

展陈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完成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因此满足观者互动体验的设计核心在于引导,而触控界面设计则是引导完成“人”与“机”互动体验过程的核心。

(1)主从对比,平衡统一

由于在展示活动中观者的参与行为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触控界面的设计要求一定要简洁明了,易操作性强。在平面设计时可以运用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设计来引导观者的视觉焦点,强调图文的主从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关系,突出重点并协调搭配。一定形式美感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界面的易读程度,同时也平衡了功能的可操作性,带给观者视觉的享受和触控互动的舒适感。

(2)动静协调,循序渐进

通过动静相间的构图形式来塑造循序渐进的视觉变化,在设计时要协调动静要素的比例分布,小面积来强调文字解说、界面按钮等静态要素的存在感,大面积突出画面过程等动态要素的强调感,局部对比,整体统一,减少触控界面的混乱感。另一方面,注重触控界面的分层从属关系,可以按照色彩、布局、文字版式分级完成界面的从属区分,按照既有细节区分又保持整体统一的渐进逻辑关系完成界面的审美编排。

色彩之美——触控互动体验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色彩艺术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将人观察事物的注意力按百分比划分,开始几秒色彩的吸引力占80%,造型占20%;几分钟后色彩占60%,造型占40%,从中可以看出人首先受到色彩的感官刺激,其次才是造型,因此在展示空间中对色彩的正确运用可以调动观者的互动审美情感。

1. 色彩情感

色彩具有主观的情感特征,不同的人对于色彩有不同的偏好,而色彩对于不同受众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色彩的魔力在于能够瞬间改变观者的思维情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产生相对的生理感知与指向性联想。比如看到红色生理上会使人心跳加快,莫名兴奋;在心理上产生喜庆、欢乐的感受;进而会联想到“婚礼”、“中国”等指向性的事或物,事实证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触控互动体验设计探索的是人机交互的合理协调性,在色彩设计时应当考虑受众的审美喜好进行搭配处理。如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对色彩的情感认知也大相径庭,对于白色西方会联想到婚纱,象征纯洁;而中方会联想到孝服,象征死亡。我们应当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平衡文化差异带来的审美差异,合理运用色彩引导观者理解符号含义并完成触控操作行为。

2. 色彩的对比调和

以触控界面的色彩设计为例,在颜色搭配时应当根据功能作区分设计。将标准色环作为搭配依据,可以通过互补色、对比色的强烈反差作强调,来完成界面的操作吸引力;通过邻近色、同类色的调和统一作铺垫,使观者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安静沉稳的环境中完成触控互动的操作行为与审美体验。同时色彩还具有冷暖感,暖色调会让人感到温馨、亲和度高、视觉感知力强;冷色调会给人安静沉稳、安全明确的认知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冷调色彩与科技产品的契合度更高,因此在触控界面设计中冷色调的搭配更加符合大众对于人机交互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色彩具有距离进退感。例如红、橙等暖色光波长,在视觉上相对靠前;而蓝、紫等冷色光波短,同样距离在视觉上相对靠后。在设计时,应当按照触控先后步骤进行色彩搭配,通过色彩距离暗示引导,加强触控互动体验的准确性与易操作性。

意境之美——触控互动体验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氛围营造

网络技术与新媒体文化共生的大时代下,受众人群的个人修养与审美情趣日益提高,新的审美方式促使展示空间设计走向创新化的发展趋势。根据目前国际会展业现状显示,展示空间中触控互动体验设计更加偏好娱乐化、故事意境化的交互方式。其实就像一部电影,在电影里有一定的主题背景、有参与的主人公、有故事发展的情节过程等,这种通过情感关照的方式可以使观者自身参与其中,并完成深度审美的沉浸体验。

1.意境的核心

主题即为意境的核心,是一切形式美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意境营造的框架模式,主题对于意境既有引导作用也有制约作用。触控互动体验设计服务的根本是受众,设计要抓住观者的心理需求与审美取向,因此主题的选定要简单明确同时能够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用一种陈述故事的方式使观者潜移默化地成为展示空间的一部分,并完全沉浸在互动主题的审美氛围中。

2. 意境的营造

用形式美做语言,构建展示空间的审美意境,是提高展示空间人性化、情感化氛围的关键。意境不是一种虚无的存在,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东西构成的。在展示空间中触控互动体验设计都是围绕展示主题进行搭配,比如根据主题确定展陈风格、触控互动方式、界面形式、色彩模式等,而把这些元素综合统一并用陈述故事的方式体现出来,这就是意境的营造。例如触控游戏的互动方式就是以娱乐互动为主题,选择大家熟知的游戏方式,可以采用拟人化的展陈形式和明快的色彩作搭配,来营造轻松趣味的氛围和意境。另一方面,意境营造的突破与创新是今后展示触控设计发展的必然,成功的案例设计应满足:(1)对观者审美感官和行为心理的高度重视;(2)冲破现有传统思维与做法的束缚,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尝试改变和革新;(3)改变盲目模仿西方设计模式的现状,要作最适合的设计而不是虚有其表的东西,要作能够使观者产生审美沉浸与情感共鸣的设计而不是虚有其表的空架子。

结论

展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大众审美情趣的提高,触控互动体验设计通过感官行为互动完成人与展的审美交流,革新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与方式,实现了艺术化人机交互的新篇章,从人性化的美学角度出发,依靠多元娱乐化的主题呈现,让观者身体力行并乐在其中。触控互动体验设计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方式,将形式审美、色彩审美、意境审美综合于一体,使观者达到忘我的审美沉浸,为展示空间发展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推动着展示设计的不断演变进步,并将在未来朝着更为丰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Alan Cooper:《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Chris Ding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Robert Clay:《设计之美》,尹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3]赵娜:《以互动娱乐的方式讲故事》,《大众文艺》2011年第2期。

[4]黄本亮:《论虚拟包装的交互审美取向》,《包装工程》2012年第6期。

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范式鉴析 第10篇

健身气功教学中审美体验的作用

健身气功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是以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为目的,并在意念的瞬间生成而又始终是发生在习练者个体生命的过程中,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这种所谓的生命体验,是指健身气功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习练者不断地领悟天地人和的意义和人本身健康存在的意义。体验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人的生命既是有形的自然肉体的存在,也以人生的精神鲜活和丰富程度来衡量,更是调控气息保持生命活力的体验过程。由此而言,健身气功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在于感悟人的生命健康的意义。也就是说,健身气功教学的原动力就是要使参与者明白:人不但活着,还要活的健康,而且要掌握如何才能健康地活着的方法。这种体验以生命为前提,它直接将健身气功融入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使社会、他人、自我作为一种整体,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参悟和体会;它超越时间的限制,将过去、未来、现在集于一瞬,使个体的精神敞放开去拥抱健身气功,让生命处于三调合一的运动状态之中。

健身气功教学不外乎经验传授与自身体验。一般来说,人的经验和体验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经验常指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或形成的知识。它是人类或个体通过实践,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知识,具有历史积淀性;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论证、筛选、使用,被证明有效的知识,具有普遍性;它是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由上一代传授给下一代的知识,具有传承性。因此,它是相对凝固和静止的知识。相对于初学健身气功的习练者来说,这种经验似的教学范式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一个过程。体验则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体验是以习练者为主体的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并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它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是习练者个体在当下对功法功理的一种悟解、领会、观照、神思状态,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健身气功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过程性。其一,它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它将前人习练气功的经验与活生生的自我生命联系在一起,从社会和习练者需要出发,从习练者对以往的生活积累和生命感受出发,去领悟和揭示健身养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意蕴。其二,体验是一种激活了的知识经验。体验是习练者的心灵与功法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在精、气、神融入功法功理的过程中,通过悟解、想像、移情、神思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融、碰撞、互汇,使相对凝固和静态的前人练功的知识经验在习练者心灵中激活、催化起来,产生出更强烈、更深刻、更高妙的生命活力。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极强烈的幸福感。其三,体验是一种内化了的知识经验。健身气功教学中的审美体验过程,实际上是健身气功功法功理和习练者自我生命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和演讲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悟、欣赏的活动,对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生成更为深刻的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神韵。其四,体验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知识经验。在平时的推广教学过程中,因为条件与动因所限,强调得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在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则直指习练者个体心灵,引起心灵的震撼,激发对练功意义的深刻领悟。由于习练者对功法功理的理解、解释、欣赏受到自身的经历、情感、气质等影响,而成为习练者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便得到了充分体现。

体验以认识为基础,是对认识的一种升华和超越。在以往的健身气功教学活动中,关注教学过程的传承性、仿效性和从师性,是无可厚非的。健身气功教学过程的审美建构则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首先,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功法要领不单纯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中介物,而是作为施教者、受教者相互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平台。教学双方与功法必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自然的教学情境。

健身气功教学中的审美体验过程也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一种升华和超越。这一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目的应是充分关注习练者的体验能力,关注习练者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可见,习练者的体验在人的生命存在、自我生命的升华以及自我的精气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健身气功教学中强调培养习练者的体验能力,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审美化,使习练功法成为习练者自身的一种需要,使健身气功锻炼过程成为一种愉悦,是合乎教学过程本身发展方向的,也是合乎人性自我完善的发展方向的。

健身气功教学中审美体验的特征

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本文着重谈一谈比较难以理解的会心和畅神这两种精神状态。

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过程中的会心,是审美过程发生在健身气功教学活动中的现实体验,并不神秘。常言道,心领神会,会心一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就是对于所感觉到的东西心有所感,意有所动。这种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就是会心。会心,是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过程中的一种境界。这种心意层面的会心,标志着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进入神意活动。第一,从健身气功功法方面说,它的形式和结构所体现的存在,传达了一种活跃的生命力。人们常说,山含笑,水含情,风在呜咽,云在流连等,无非是说山水富有活力,显得生机勃勃。在这些景象之中,人读懂了天地的心。同样,健身气功教学在会心这一层面上,更是施教者与受教者对功法的一招一式发生了心灵共鸣。第二,从施教者与受教者来说,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运动把健身气功具体功法都变成了心灵跃动的符号。亦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种情感的运动模式形成了一种异质的同构。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在面对功法时界限完全消失了,双方的神意在功法意蕴中交融且获得愉快。会心,既是对健身气功功法生命力的认知,又是教学双方情感的投射。这个过程不只是健身气功单方面对习练者心灵的感动,也不只是习练者向功法的单向移情,而是习练者和健身气功功法的互相对答与心灵共振。所以说,会心是习练者的心灵对健身气功功法生命力的深刻认知。这种练功状态与功法运动节奏、与阴阳易变韵律的契合,就是对功法本质的认知,就是对功法生命的妙悟。它意味着用全身心的投入去感悟功法的深度;它意味着情感的移入,情感的交流,达到心物合一,应和共鸣的境界。不论从那一方面看,会心就是习练者与功法之间的双向交流,是习练者心灵对功法生命的深刻认知。

nlc202309021906

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过程中的畅神。畅神,这个词语在中国的六朝时代非常流行,它表示人对自然的审美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那么,畅神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简单说,是习练者因精神意志的通达、舒展和生长而感受到愉快。所以,畅神是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的又一种境界。即神志的愉悦。这种神志层面上的愉悦,应该强调两点:首先,它意味着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其次,它意味着主体精神意志的提升。

先说通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通畅感呢?这是由于习练者的生命与健身气功的生命在交互作用中达到了契合的境界。从健身气功方面说,它在审美体验中已经渗透了习练者的情感,因而健身气功的自然景象就具有了习练者的生命情调。从习练者方面说,在审美体验中习练者已经感悟到了健身气功的深刻本质,默然觉察出功法内在节奏,因而习练者通过想象活动把健身气功变成了心灵的符号。因而,健身气功的所有技术要领也就变的平淡极了,也自由极了,通畅极了,此时,心灵与功法、人与天地之间的契合也深刻极了。这种由审美体验带来的通畅感,就是审美对自由的体验,也就是对必然的认识。

再说提升感: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自我实现是人的多种需要之中的高级需要。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更多地是对自我价值与意义的领悟,是象征性的自我实现。健身气功的动作带给习练者一种自我实现的强度体验,一种舒缓柔和的幸福感,使习练者的精神意志仿佛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尽善尽美的高度。审美体验所领悟到的自我提高价值,也就意味着精神意志的提升,这就是畅神。也就是说,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

所以,会心与畅神这两种发生在审美体验中的精神状态各有侧重:会心,表现为心意层面,是习练者的心灵通过直觉对健身气功生命的深刻把握;畅神,表现为神志层面,意味着习练者因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发生在习练健身气功时的心理事实,任何把它们神秘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健身气功教学中审美体验的程序

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过程,也设计了自己的教学程序,这种教学程序和审美模式的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的。这种程序既是一种时间序列,也是一种能力培养序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活动序列,但必须明确,它是以人的生命体验为核心。这种序列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入境入神。健身气功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和空间里发生的。教学情景是教学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构建创造的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教学双方与教学情景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如何使教学双方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设计和布置优美宜人的环境;二是要创设一种澄明敞放的心境。使教学双方以情入境,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万物,包容世界;三是要营造一种自然幽深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虚实相生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媒体中含蓄、潜在的形象浮动于脑,生发于心。

明心会意。健身气功教学中的明心会意,是习练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一种领悟或体验。习练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从教学内容所传达的本来含意中,达到对某种人生、生命的理解。习练者是在领会过程中把握存在的意蕴的。所谓明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领会,是施教者抓住受教者的神与功法对接的契机,引导受教者把已有经验和书本知识相联系,进行思维加工,理解功法的本意,明确基本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把握健身气功的本质和规律。所谓会意,就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脑中产生的一种悟解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即通过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相互作用,把握功法的直接意蕴和情感特征,进行理解和解释,由认识的过程向审美的过程迈进。

这种明心会意的过程是一种悟道的过程。其一、它是一种渗透在知觉中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古代先哲积累的知识经验,以一种适合受教者认知的方式重新组合呈现出来,使受教者在需求中进行理解和接受,形成某种新的结构。这个过程愈是主动,愈是积极的相互作用,其感悟的水平就愈高。其二、它是一种渗透在想像中的领悟。受教者在对健身气功的理解和接受过程中,都有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受教者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背景上,各取所需,各有所爱。健身气功教学审美体验就是要激发各种想象鲜活地跃动。其三、它是一种渗透在情感中的体悟,它要求教学双方在审美体验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对教学内容、意境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的生命体验、感情活动紧密地融为一体,以自身的情感融入功法的情感,使想像化为在功法情感中的神游,从而使审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深沉,真正获得健身气功的神韵。

神游怀想。神游怀想是指审美体验教学活动中习练者的心灵与功法内容或情境的自由交往与自然融合。是习练者在对功法内容和情境感知的基础上,情感和想像的渗透与契合。首先,审美体验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因此,要在审美体验教学活动中创造一种功法内容与习练者心灵产生情感联系的条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更形象,达到情感的激动,情趣的激活和品味的提升。其次,在审美体验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激发习练者的自由想像,使想像在功法要领和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无拘无束地驰骋。再次,要充分调动习练者的创造性,尽情体验健身气功活动带给生命活动的意韵。

移情忘怀。所谓移情,即习练者与功法在审美体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互动。一是教学活动中所展示的情境引人入胜、动人心魄,引发教学双方的生命体验;二是利用以往的生活经验激发当时的情感和想像,丰富和提升功法的内涵;三是施教者与受教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产生一种心灵的契合充分调动和激活受教者良好的心境,在悟解的基础上产生共鸣。所谓忘怀,是在移情的作用下,习练者的精神从教学本身超脱出来,超越自我,超越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教学双方以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境为中介,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实现信息的交换、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认同。使生命的体验从徘徊于模仿、要领等约束条件超越出来,上升到体悟、品味、欣赏的境界。

悦志畅神。悦志畅神是在移情和共鸣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情景中的全部审美内涵被发掘、释放出来。教学双方充分发挥审美体验的能动性,从开始感官直觉的悦耳悦目,到对功法蕴含的内容和领悟、品味产生的悦心悦意,上升为对功法内容体现出的悦志畅神境界。心灵受到震荡和洗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境界便自然产生了。

教学过程的悦志畅神境界,是教学过程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双方在和所学功法的相互作用中,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瞬间体验和愉悦,是教学中的在心灵碰撞相互作用中,对自我、他人以及人生充满自信的自我实现的愉悦。在这里,习练者在积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超越认识的局限,深入体会认识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理趣;在这里,习练者在向老师学习的基础上,超越老师传授的局限,充分享受教学双方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情趣;在这里,习练者在认识他人的同时对自我进行反审认识,超越他人认识的局限和自我的局限,真正领悟心灵碰撞过程中智慧提升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审美的愉悦深入到习练者的心灵深处,在塑造人的品德方面发生极其深刻的作用。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 第11篇

首先, 教师要去发掘、显示各科教学中都存在着的许多美的因素以满足学生需要。例如, 语文老师在教《赵州桥》一课前, 先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各种桥的资料, 并把它画在学具上 (玻璃板) 。上课时, 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机在屏幕上显示:有悉尼大桥、伦敦斜拉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使学生感受到这些桥的宏伟气势和现代气息。然后教师指出, 这些桥都只有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 而我们中国有一座桥, 却有1300年的悠久历史。随即通过电视录像放出赵州桥的全景:石头砌成, 没有桥墩, 大桥洞上各有对称的两个小桥洞, 桥栏板上有石雕, 显得格外古朴、庄重、秀美。就在学生为之赞叹、神往之际, 教师娓娓道出新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体会、感受《赵州桥》一文中的优美语言。尤其是在一段描写桥栏板雕刻的龙的内容中, 作者用“回首遥望”、“相互缠绕“‘前爪相抵”、“嘴吐水花”等词, 构画出一群活灵活现的神物, 显示劳动人民雕刻时奇特丰富的创造性想象, 使学生品味时无不发出由衷的赞美。整个课便使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和快乐的情绪之中。

其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注意教学手段上的艺术性, 不断创造美去满足学生需要。这里包括:

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表达灵活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新教材把自然之美, 生活之美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认识身边的美, 受到美的感染, 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板书美, 由于黑板是辅助讲演的主要教学设置, 在教室中学生的正面视觉空间里又占有显著地位, 因而在黑板上书写也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创造美以影响学生的又一重要方面。板书本身就是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板书美主要表现在: (1) 板书布局合理———教师应对板书有一个周密考虑、全面安排过程, 做到疏密适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 板书简括概要———板书文字提纲挚领, 标题目录尽可能简括、概要, 往往抓住一些关键词, 表示基本涵义, 既节省板面, 节省时间, 又取得较好视觉效果。 (3) 板书鲜明醒目———许多教师不习惯于使用彩色粉笔, 这是一个严重失误, 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关键部分的感知和注意, 而且也影响板书的整体色调变化。相反, 若注意板书的色彩, 在关键地方写上彩色, 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 板书字迹工整美观。 (5) 板书中的图示———这也可称为板画, 能充分体现教师作图示意的技能技巧。娴熟、精湛的板画往往能给板书“锦上添花”。

教具美, 这里的教具既包括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 也包括通过电脑课件、投影、录像、录音等电化手段产生的视听材料。教师运用教具创造美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师在制作挂图、表格、安置实物模型时要注意美学角度的考虑;另一方面, 随着电化教学发展, 尽可能充分使用电化手段来创设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

教态美,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态也是创造美的重要方面。生硬、造作、呆板的教态以及耸肩、作怪脸、伸舌等陋习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形象, 而举止大方、神情自然、优美文雅的教态, 使教师展示其风度和魅力, 会大大增添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美的感受。这里我们也顺便提一下教师的服饰。特级教师斯霞早在二十多年前, 就很有灼见地指出女教师的服装问题, 主张服装的整洁, 色彩的调和, 并把它放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现在随着改革开放, 人们对服饰美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 教师也应更新观念适应时代变化, 在服饰上给学生以健康、活泼、个性化的美的感受, 使教学情境更充溢时代气息与和谐气氛。

上一篇:人脸自动识别下一篇:坚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