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能力范文

2024-05-28

科技能力范文(精选12篇)

科技能力 第1篇

科技创新能力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1. 含义

科技创新, 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生产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三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 改变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 以及这一过程的各方面通过对投入要素的性能及组合比例的重新匹配, 实现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的能力。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基础设施等要素组成;各种要素之间组成一个相互关联互动的系统, 系统各部分必须均衡发展, 统筹兼顾, 形成有机的协调关系, 这样, 整个创新体系的能力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2.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的环境。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缩短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化的时间进程。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有:

(1) 企业领导者创新意识是企业的航标, 如果领导者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缺乏创新意识和勇气, 不能打破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 跟不上时代节奏, 就谈不上创新, 也会使整个企业缺乏生机, 不能形成创新的动力。

(2) 企业投入“创新体系”的资金。创新体系的运行和发挥作用,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投入是影响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是制约企业发展与创新的第一等问题。

(3) 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人才, 企业内部能否尊重创新人才, 能否在内部分配机制上向创新者倾斜, 在利益方面鼓励、支持、保护创新,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

(4) 企业创新的合作平台。科技平台主要由资源条件、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交流合作等物质与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等组成。加快科技平台建设, 主要应加快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当前企业与各类研究机构之间应形成有效的合作平台, 使科研开发创新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原则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由多个指标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指标集, 评价指标的选择合适与否是决定评价结果优劣的关键一步, 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好坏, 也关系到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了确保测评结果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真实现状,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为了能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规律, 所选择的指标之间必须功能互补, 具有一定的内在技术、经济联系, 全面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

2. 客观性原则

所选择的指标以客观数据资料为依据, 以原始数据的内在信息规律为标准, 减少主观评判过程, 以保证评价结论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创新能力分析应尽量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以便在建立评价模型时能得到直接的结果。但是, 创新能力存在很多人为要素需要进行定性分析, 因此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量化。

淮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1.淮安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淮安地处苏北,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企业创新能力总体比较薄弱。近几年, 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2.淮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设置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实践活动的高度统一体, 是从技术开发到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总和。本研究在把握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基础上, 结合企业科技创新成功及失败因素的分析, 并根据对淮安市近三年企业调查、量化确定了各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整体权重。

(1) .创新投入能力。该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创新投入的程度,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投入情况, 可以分为研发 (R&D) 投入和非研发投入。企业科技创新决策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于企业资源的投入与配置。人力投入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是推动科技创新运行的源泉;财力支持是支撑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 是推动创新运行的物质基础;信息是诱发科技创新的外部因素, 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科技力量。它们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决定了企业创新运行的质量。

(2) 创新产出能力。该指标考核企业利用创新资源、技术和科技成果开发的能力, 是实现创新能力与目标的匹配, 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水平的关键。考核重点是企业开发研究的科技成果水平, 如专利、专有技术、论文著作、新产品等。

(3) 创新研发能力。该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市场销售能力、新产品效益、研究研制能力和制造能力等。不仅要开发出若干新产品, 更重要的是生产的创新产品进入并占有市场, 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4) 创新管理能力。该指标主要评价企业发现创新机会, 进行创新决策, 组织管理创新活动的能力。体现在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 能够焕发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协调技术创新各环节和各部门,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1.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建立

企业创新评价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都不尽相同, 采取综合指数法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是进行多指标、两层次的综合评价, 综合指数是说明现象数量变化与对比关系的相对数。采用综合指标法进行评价, 则相当于根据标准水平对所属区域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分;本研究采取纵向2007年淮安企业科技创新的水平作为基期水平, 以该地区企业目前的实际指标取值为报告期水平进行纵向对比。

创新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如下:

其中Kj-表示第j层的综合评价指数

wij-表示第j层第i个指标的权重

Xit/Xi0-表示第j层第i个指标的个体指数

其中Xit是该指标的报告期数值, Xi0是标准值

2. 标准值的确定

在进行纵向比较时其标准值可取本地区2007年的数值为标准值。

3. 权数的确定

本次研究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权数的确定。例如创新投入中的各项进行权数的确定加以举例。创新投入可分解为R&D投入强度、R&D人员素质、R&D设备净值、非R&D投入额、技术购买额。各因素相对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权重为W11、W12、W13、W14、W15由它们组成权重向量W= (W11, W12, W13, W14, W15)

为了能反映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采取层次分析法再将因素加以两两对比, 建立判断矩阵A= (aij) 5×5, 其中aij为因素ui与相关因素uj相对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重要性的比例标度, 其取值按下列各种情况予以处理: (1) 若ui与uj同等重要, 取aij=1; (2) 若ui比uj稍微重要, 取aij=3; (3) 若ui比uj明显重要, 取aij=5; (4) 若ui比uj强烈重要, 取aij=7; (5) 若ui比uj极端重要, 取aij=9; (6) 若ui比uj比较时介于上述相邻判断之间, 取aij=2, 4, 6, 8。当判断者的判断确实真正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时, 距阵A满足aif×afi=aij (i, j, f=1, 2, 3, 4) 此时称距阵A为完全一致性距阵。各因素相对于评价对象 (创新资源投入) 的权重可以由距阵A的任意一列归一后予以取得, 比如取A的第一列归一化得权重向量为有W= (a11/Σai1, a21/Σai1, a31/Σai1, a41/Σai1, a51/Σai1) T其中 (a11/Σai1) + (a21/Σai1) + (a31/Σai1) + (a41/Σai1) + (a51/Σai1) =1

4. 结果评定

先计算第二层各指标的个体指数, 然后按照指标的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得到创新投入能力指标等一层指数, 然后再根据指数之间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最后得到的综合指数就是对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当综合评价>1时表示创新能力的报告期水平超出了基期水平, 这是好的现象, 企业可以总结经验, 分析是在哪几个指标提高的情况下才出现可观的情况的。当综合评价=1时表示创新能力的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持平。当出现此情况时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进步, 故可提醒自己要创新。当综合评价<1时表示创新能力的报告期水平不及基期水平。从而可以得知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有所下降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 及时补漏, 提高企业的创新的能力。

科技能力 第2篇

面对未来的市场经济,卫浴企业从目前的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最终要到商业模式的竞争和产业平台的竞争,而越高层面的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目前国内卫浴行业的集中度还不够高,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市场经济要素不

集中

面对未来的感应淋浴器市场经济,节水淋浴器从目前的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最终要到节水淋浴器的竞争和产业平台的竞争,而越高层面的感应淋浴器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目前国内卫浴行业的集中度还不够高,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市场经济要素不集中。从8年前开始,在美洲、欧洲和其他的一些国际大市场,中国卫浴逐渐把其他国家的产品挤出去,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中国生态节水淋浴器

在国际市场上有非常强大的优势。

但在近3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价格,北美、欧洲等地在尽量把价格压低;感应淋浴器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开始实行认证,这对中国的节水淋浴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门槛;再就是运输物流成本加大、感应淋浴器原材料供应短缺,也使中国的卫浴企

业运营成本加大。

提升创新能力 科技振兴企业 第3篇

东方电气通过自主研发与再创新相结合,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形成水、火、核、气、风及太阳能“多电并举”的产品格局,成为世界上发电设备行业产品覆盖最全的企业集团之一。2012年10月,东方电气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与多所高校签署协同创新协议,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主业产品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包括水力试验中心、燃气轮机压气机试验室、透平实验室、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试验中心、机械工业高温高压材料与焊接实验室、高温长寿命材料实验室、6MW级风机全功率及LVRT试验室等科研平台,其中多个实验室被列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奖励,设立了东方电气集团创新奖励基金,制定了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评选办法,定期重奖技术创新杰出贡献人员。作为国家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中央研究院已建成清洁燃烧基础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钒电池实验室、智能装备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驱动实验室等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实验室,正在建设研究院实验大楼。东方电气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攻关任务。包括“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等。

宝钢李海平:坚持精品战略

1978年12月23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宝钢开工建设。一期是日本冶炼技术装备和管理,二期是西方的轧钢自动化技术装备。宝钢的建成投产,使中国钢铁生产水平和国际钢铁业的先进水平缩短了近20年的差距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宝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引进先进技术阶段向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的转变,目前正走进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的新阶段。

坚定不移地实施技术领先战略。通过宝钢建设、生产和研发的实践,出台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系统策划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建设“研究开发”、“工程集成”、“持续改进”三大技术创新子体系,培育“统筹策划”等十大体系能力。

坚持精品和差异化战略,让技术创新始终成为宝钢的核心竞争力。是宝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满足集团公司钢铁板块业务整合、多元产业发展,打造相适应的技术协同能力:支撑三个转型发展,建设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体系:选择产业关键、前瞻、共性技术作为切入口,打造行业技术基础平台,弥补市场功能缺陷、加速技术扩散、支持企业创新,有力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唐钢王新东:环境是企业的生命线

“十二五”唐钢确立了“做精主业、做大非钢、适度多元、持续创新”的发展方针和“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发展目标。唐钢以绿色转型、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和资源配置方式转型为重点,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努力颠覆传统的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模式,着力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以低碳绿色、贴近市场、运行高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的生产经营和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逆势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践行“环境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以实现循环经济“四个零”为目标,以建设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的企业典范为抓手,通过完善的能源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走出了一条城市型钢铁企业绿色转型之路,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

近年来,唐钢通过深入推进“转变生产组织模式、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转变市场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创效能力”的“两转变、两提升”,构建以资源优化配置、流程再造、能源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产品升级换代和全面对接市场为特征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成功开发了9大系列37个钢种。转型升级成为钢铁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由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的集约化发展转变;由只注重钢铁主业发展,向既做强钢铁主业又向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一业为主、适度多元转变;由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逐步向原始发明创新、自主集成创新转变。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提升,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中信泰富谢蔚:高附加值特殊钢是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高品质特殊钢(含高温合金)是指具有更高性能、更长寿命、环境友好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殊钢品种,代表了特殊钢材料的发展方向,对保障国家重大工程、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关键武器型号、促进节能减排和相关应用领域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高品质特殊钢能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高品质产品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航空航天、能源、现代交通、机械等领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商飞、燃气轮机等国家战略项目对高品质特殊钢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特钢行业在产业链延伸、技术研发、产业升级,培育企业的利基(Niche)产品,适应下游产业包括新兴领域(如页岩气)快速发展需要,在关键应用领域沿产业链下游延伸,由传统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南车唐克林:科技创新为核心

南车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构筑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了科技创新体系的九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依靠经验管理到通过产品数据流程管理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两维设计为主到广泛运用三维设计的转变:三是实现了由主要依赖现场实物试验向仿真计算与现场实物试验相结合的转变:四是实现了从内部设计制造环节管理延伸到供应链管理的转变,有的子公司已开始实施管理向客户端的延伸:五是实现知识管理向集中、显性、共享管理的转变:六是实现了产品可靠性管理工作从无到有的转变:七是实现了试验验证体系向系统规划、全面提升、资源共享的转变:八是实现从注重单一产品研发到注重产品技术平台研发的转变:九是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项目管理的转变。

实现了“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创新发展模式,引领中国跨入国际轨道交通装备领先企业行列,带动了钢铁、机械、电子等60多个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地铁车辆80%以上采用了南车自主化的牵引系统,彻底改变了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国一汽应善强:汽车上高强钢应用比例扩大

应善强一汽的自主车型上,软钢的应用比例依然很高,先进高强钢尤其是超高强钢的比例较少。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做相应的工作,在新开发车型上,热成型钢甚至是第三代汽车钢都得到了应用,我们正逐步扩大先进高强钢及超高强钢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2006~2011年ECB会议27个车型平均高强度钢板应用比例的变化情况。除2006年的应用比例低于60%外,2007~2011年的应用比例基本稳定在64~70%水平。

汽车用钢需求,发动机用高性能气门弹簧应向超纯净弹簧钢发展;弹簧钢应向抗疲劳和抗弹性减退发展。钢板弹簧、稳定杆设计应力比国外低100-200MPa,钢板弹簧工作应力国内500-600MPa,欧美700-800MPa; 稳定杆工作应力我国500MPa左右,欧美700MPa左右。高应力的气门弹簧材料多采用国外材料制造。汽车行业需要冶金企业开发高应力水平、抗疲劳和抗弹性衰减的弹簧用钢,如高淬透性、高应力级别、高抗疲劳性能的变截面弹簧用钢和热喷丸弹簧钢等。国外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弹性衰减性能和CCT曲线等由钢厂提供,希望国内钢铁企业提供这些数据。

责编/李志刚

科技能力 第4篇

作为传媒, 尤其是科技领域的传媒, 在新时期中同样面临变革。当传统媒体完成新媒体的转变时, 如何打破固有宣传模式, 利用新媒体形式更好地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成为了摆在科技传媒面前的新问题。单纯的科技成果宣传和图片文字的推介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更新颖、多角度的宣传才是科技型企业最需要的。

1 新媒体发展时期科技传媒的发展方向

1.1 新媒体概念及形式

所谓新媒体, 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的媒体的统称。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就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它除了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 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身兼信息接收者和信息提供、发布者的双重身份。而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收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范畴, 而是已经成为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方式, 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1.2 新媒体价值及科技传媒发展方向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其核心价值在于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 还有信息评论的深刻性、权威性, 即传统媒体的价值就是信息量与信息质量。对于新媒体来说, 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对接传统媒体和内容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新媒体的价值取决于:对使用者个人的实用性、对媒体使用者需求的满足能力和满足程度、提供资讯的广度与速度、提供表达欲释放的宽容度、提供的分享空间、提供的交互方式和交互的可能性等。新媒体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其价值。

新媒体时代的科技传媒兼有新媒体和科技传媒的双重特点。作为科技传媒, 拥有庞大的信息量和对前沿信息更新的及时性成为它的重要特征, 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而未来, 科技传媒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媒介存在。对于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来说, 宣传的作用固然重要, 但能够在宣传的同时为企业解决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去修正科技研发中的偏差显得更为重要。对于诸多意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 未来科技传媒的作用将不能局限于企业宣传, 其更大的作用在于用一种合适的宣传手段和新颖的宣传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其服务性质将大于宣传性质。

2 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要素

2.1 创新发展需要内生动力

创新发展的方向有很多, 但科技创新无疑是其中的重点。今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众多的产业化变革依靠的都将是科技的进步, 而构成这一宏观发展结果的要素就是众多科技型企业。但目前, 很多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资金的短缺制约了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专业人才的短缺束缚了技术进步;信息量的不足更让决策者与外界的信息对接不畅, 影响了决策方向。这些内在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2.2 外在动力助力科技进步

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倾向于把重点放在科技研发领域, 而忽视了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有人说:关上门来专心搞好研究就行了, 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如今信息高速传播的现实已不容这好酒藏在巷子里了。脱离外界大环境, 不与世界科技前沿沟通, 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如何能研究出先进的成果?不去宣传新成果, 空等伯乐来寻实非良策。殊不知在这等待的过程中, 难保没有其他人研究出一样的成果并且抢在你的“好酒”出窖前问世。

其实, 运用科技传媒进行宣传并不是自夸, 其交流的价值远大于产品的宣传。例如风靡全球的苹果产品。每年有新品研发成功, 苹果公司总会高调召开新品发布会, 吸引全球的目光, 新产品的优势和不足在发布会后总会引起全球几十亿人的关注和评议。在这种评议中, 苹果总能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 并且在下一次的产品研发中考虑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这种形式的宣传已成为促使企业科技水平提升的一个外在动力, 给产品研发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帮助, 助力企业科研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3 科技传媒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3.1 信息传播促进专业人才流动

人力资源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 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人才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针对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 企业亟需吸纳大量科技创新型人才, 意在通过人才战略实现创新发展。

科技传媒在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 在人才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想要靠一己之力吸引人才有一定的难度, 但科技传媒作为具有专业评价能力和公信力的媒体, 其影响力远大于企业本身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的科技传媒不仅仅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 更是科技领域相关信息的集散地, 这其中也包括科技领域人才供求关系状况。作为宣传者, 科技传媒在吸收大量外来信息的同时也在通过细分和归纳后, 以新媒体的多种形式反馈给信息接收者。在人才方面, 科技传媒手中掌握的大量数据信息使得媒体可以分析和总结出行业发展特点和方向, 进而指导人才向更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流动。而那些人才稀缺的行业, 也让更多的观望者明确了方向, 有利于实现人才和企业供求的对接。

创新发展的方向有很多, 但科技创新无疑是其中的重点。今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众多的产业化变革依靠的都将是科技的进步, 而构成这一宏观发展结果的要素就是众多科技型企业。但目前, 很多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资金的短缺制约了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专业人才的短缺束缚了技术进步;信息量的不足更让决策者与外界的信息对接不畅, 影响了决策方向。这些内在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3.2 信息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进步

从信息视角观察, 外部环境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是信息从在一定区域内传播转向在全球范围流动, 呈现出信息全球化特征。在科技创新领域, 这种全球化的特征愈加明显。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 产生一个新的技术成果, 科技媒体都会通过各种新媒体形式将这一信息传播出去, 这是新媒体时代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的结果。

对于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来说, 新成果的快速传播有利于企业迅速开拓市场, 打响知名度, 而获取物质利益背后更深刻的意义就在于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同时, 科技传媒的海量信息流动让科技型企业更多地接收到全球的科技信息, 让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避免了闭门造车的情况。此外, 企业通过科技型新媒体的宣传能够更好地实现交流与互动, 能够及时接收反馈信息, 并把这些信息应用于改进产品过程中。

3.3 信息传播促进资金合理投入

作为科技型企业, 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研水平。特别是那些投入新项目或处于初创时期的企业, 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一大阻力。尽管有一些私营资本进入市场, 但小量的资本额对应的庞大科技企业资金缺口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事实上, 这种资金方面的投入和缺口的落差正是由于信息对接不畅造成的。有很多银行机构愿意投资支持有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及其研发项目, 但出资方作为非专业机构无法准确对企业及科技项目的前景进行准确预估, 最终形成了有资金无处可投的局面。有的科技类媒体常听到银行负责人的无奈之语, 大致是说银行拥有闲置资金, 他们希望可以找到那些拥有科技成果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 进而找到合适的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科技传媒的重要作用便由此显现了。新媒体时代的科技媒体不能够再单纯做一个科技成果的传播媒介, 而应该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多角度的宣传途径让媒体能够将更多信息高效、准确地传播出去。特别是在企业急需资金支持、投资方急需寻找好项目的情况下, 科技传媒的作用就更为突出。通过传媒的宣传和牵线搭桥, 资金供需双方可以实现有效对接, 解决双方的问题。这种对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 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资金的有力支持使科技型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媒的定位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媒介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对于专业的科技媒体来说, 新媒体时代如何准确把握宣传定位更为重要。专业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媒的宣传广度, 但如何向深度上发展, 在专业领域更全面地进行宣传成为了这一领域传媒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无疑已经成为科技传媒宣传和关注的重点。这种关注不能够再停留在过去宣传报道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方面, 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进行服务性宣传。

科技型企业缺少资金却不知去哪里找, 银行等机构有大量闲置资金却不知该贷款给谁。而政府希望扶持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但也苦于自己没有足够资金, 不知从何帮起。媒体此时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善加利用自身的公信力及强大的宣传能力成为多方合作的纽带。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严格对企业的资质进行甄别和筛选, 那么投资方就会对这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企业更加放心。媒体则可以把经过筛选的企业和投资方的资源进行整合, 以对接的形式让双方无障碍对话。无论最终是否达成合作意向, 媒体都可以对供求双方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的宣传, 吸引其他投资机构或企业继续参与对话和磋商。这种创新的服务形式彰显的正是科技媒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定位, 也是新时期科技媒体需要努力的方向。较之以往表面化的宣传形式, 这种落地式的服务加宣传模式更受服务对象的欢迎, 也更贴近实际需求。

如果说旧媒体时代的科技传媒只是宣传的媒介, 那么新媒体时代的科技传媒就身兼宣传、信息流通、服务支持等数职。站在时代的前沿, 不只企业要科技创新, 科技媒体也要在宣传上创新。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都需要创新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做好一个媒体的本职工作, 同时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才是一个新时期科技媒体要做的。媒体只有注重创新和前瞻性, 才能像科技型企业一样获得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众多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反映了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传媒, 尤其是科技领域的传媒, 在新时期中同样面临变革。当传统媒体完成新媒体的转变时, 如何打破固有宣传模式, 利用新媒体形式更好地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成为了摆在科技传媒面前的新问题。信息传播在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进步、也促进了资金的合理投入。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媒介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对于专业的科技媒体来说, 新媒体时代如何准确把握宣传定位更为重要。如果说旧媒体时代的科技传媒只是宣传的媒介, 那么新媒体时代的科技传媒就身兼宣传、信息流通、服务支持等数职。较之以往表面化的宣传形式, 这种落地式的服务加宣传模式更受服务对象的欢迎, 也更贴近实际需求。站在时代的前沿, 不只企业要科技创新, 科技媒体也要在宣传上创新。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都需要创新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媒体只有注重创新和前瞻性, 才能像科技型企业一样获得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创新,信息传播,服务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1-3.

[2]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7-28.

[3]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95.

[4]陆地, 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论文 第5篇

1传统实验的局限性及设计性实验的特点

传统实验教学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常常是按教学大纲要求设定的本学科的经典实验,实验项目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内在的有机结合;实验材料、用具及方法等是实验指导中预设的,学生缺少自主设计实验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得很好发挥;实验结果只要求学生获得验证性实验的合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和学生即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些实验课程对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但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则是指根据给定的实验方向、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的探索性实验。由于设计性实验的主体是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并查阅相应资料自行解决,因此设计性实验突出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开创性思维,体现了整个实验过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2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1独立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性实验的整个过程是在相对宽松、自主学习的环境中进行,摆脱了传统实验固定方法和步骤的束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的能力设计新的实施方案,进行新的操作尝试。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整合相关的实践操作技术,使实验形成一个可实施的系统实体。从设计到实施,学生要对自己的每一步操作及整个实验结果负责。在完全自主的过程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维和操作,激发其新的思维方式,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2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和升华

设计性实验是实验的高级形式,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使其创新思维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得以锻炼。若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能使其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进而激发更深层次的创新理念,使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得以进一步升华,激发学生更强大的学习和创新兴趣。

3设计性实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3.1实验选题与前期准备

在设计性实验题目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难易适当的题目。选题的合适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及实验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课题面选择过小或过于简单便失去了设计性实验的意义,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反之,课题选择过大或实验指标过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学生丧失信心,也得不到相应的效果。选题应根据教学大纲,兼顾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为基础,可适当高于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实用化,有利于启发学生探究和创新性思维。根据指导教师设定的实验题目,学生在前期准备中,应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基础的实验操作,熟悉相关的仪器设备,详细了解实验试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实验中要用到的复杂的仪器设备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并请教相关操作人员,做到对仪器能够熟练无误的使用;实验中要用到的试剂,应先了解其性能,做到安全第一,并确保正确使用;实验用具应以最大限度降低实验误差为前提,选择合适的用具。

3.2查阅文献

学生根据既定的实验题目,查阅教材及相关专业书籍,登录学校网站查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文献的查阅中应多角度多方位的了解,保证查阅文献的新颖性,注意阅读外文文献,从中洞察国际上新的研究动向,了解新的实验方法并借鉴;在文献检索中,要求学生注意检索的方法,提高检索效率,确保不漏掉有价值的文献。关键性的文献对实验帮助很大,学生可从中借鉴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下一步方案设计和实施。

3.3设计实验方案

此阶段要求学生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确定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从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方法步骤、实验材料、所需仪器、用具及数量、药品及用量、预期结果、注意事项等做详细计划,并将过程以书面形式交于老师,共同研究探讨其可行性并及时修正。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大胆思考、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

3.4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用具、配制药品和调试仪器、熟悉操作过程,进行预实验,在准备和预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反常现象和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自行解决,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在实验中教师只起指导的作用,一般不直接回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进一步创新的过程,遇到的问题要分析、思考、判断,反复实践才能解决,这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3.5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总结与讨论

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和总结。对于较先进及取得理想实验结果的方法,请相关设计人进行讲解,分享其设计心得,操作技巧加以推崇,以增强其创新自豪感;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以便以后加以改进。通过对实验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教师对主动尝试有难度题目的、有创新设计和新思路的、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的同学给与鼓励和表扬,激发其进一步创新的积极性。

3.6撰写实验论文

实验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对整个实验的书面总结及梳理。这一阶段学生已完成了实验操作过程,有了相应的结果,通过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实验过程,讨论影响实验的关键因素,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撰写实验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使学生对实验进一步思索,使其对实验有一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质的升华,激发更深层次的创新思维。同时写论文的过程也使他们基本掌握实验型论文的写作模式,为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做准备,而且在导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其中质量较高的论文,可向相关期刊投稿,这一活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设计性实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4.1注重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盲目进行。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的积淀与转化、是知识的升华和运用。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没有基础就谈不上提高。因而在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时,一定不要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后在开展。

4.2注重学生全面培养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决不只是依靠多开一些设计性实验来完成的过程,它是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个教学理念转变的工程,是长期形成的过程,因而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融入到所有实验过程中,让每一个实验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发光,提高每一个实验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效能。每一个实验项目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中找出可探讨的内容,从而提高了每一个实验的价值效益。

5结束语

设计性实验是较高层次的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实验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重在训练思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形式,同时设计性实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创新思维和想法对教师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良好方式。因此设计性实验值得推广和应用。

“三大建设”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第6篇

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成立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抓好行动计划的各项日常工作。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保靖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4年)实施方案》,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明确了方向。将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纳入年度文明建设综合目标进行考核。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保靖的决定》,每三年召开一次全县科技奖励大会,奖励一批科技兴县功臣、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兴县先进个人、先进专业技术协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科技民营企业;加大科技进步奖励力度,设立保靖县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对取得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得到转化,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8万元奖励;锌锰企业现有工艺通过技术改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

二是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针对重点科技领域和重点发展产业中人才匮乏紧缺的实际,未来3年,聘请20名知名专家作为县政府科技顾问,选拔培养50名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200名高级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同时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建设好保靖黄金茶特色产业省级科技示范基地为契机,以推进保靖黄金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重点,建立“政府+科研院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形成种、产、销、研各环节分工协作的保靖黄金茶市场经济产业开发链,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

到2014年,计划发展保靖黄金茶示范基地5万亩,力争将保靖黄金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三是搭建合作服务平台,促进高新产业发展。把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主要抓手,全县10余家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省茶科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20余项。力争今后三年建设保靖科技推广中心,完善以科技网、人才网等网站为依托的科技信息网络体系,扶持20个重点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培育1至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化与推广80项重点科技成果,培育30家产学研结合紧密的科技创新重点企业。

科技能力 第7篇

一、整合资源,搭建“四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我院建成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支撑平台。校级层面:建成十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与美国风河系统公司、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等企业、高校联合建立一个实践教育中心;学院集成创新实验室作为江苏师范大学首批5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之一,为学生开展高质量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重要平台,学院专门配备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指导师,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市级层面:建立了“徐州市师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徐州市工程中心。省级层面,建成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学计算与信息技术综合实训中心、软件工程)。国家行业层面:建立了ASEA中心,对学生开展行业系统理论、方法与技术训练,使学生在校就可接受提升他们的工程应用能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培养专业工程创新型人才提供立体支撑。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位一体、多角度、深层次的创新平台的打造,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力量,确立了全程化的实践创新教育模式。

二、优化队伍,打造一个专业的创新实践团队

我院专门成立了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并集中各方面力量形成一直结构合理、认真负责、实力过硬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根据不同的科技创新比赛类型,学院从指导教师队伍中抽调相应指导教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参赛。同时,为了更好地鼓励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竞赛的指导,学院在政策上加大倾斜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入竞赛指导工作。同时,加强对学院创新社团的建设,集成创新社团由专业老师专门进行指导,有两间专门实验室供该社团学生使用,另有学院学生会专门部门对社团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服务,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打造专业性的学生创新社团,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加强指导,形成两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活动,专门配备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提供指导,逐渐形成了竞赛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种模式:一是引导式。采用“专家出题、择优组队”的培养模式,即由专家委员(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给出相关创新课题,选拔理论基础好、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组队参与,课题由专家委员会进行验收,并加以指导,作为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予以报送。二是主导式。采用“自由设计、专家审核”思路,即学生根据不同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的要求,自主提交自主设计课题并提交课题的可行性方案,由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论证,方案可行的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并展开课题研讨会,让参赛的团队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发掘团队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科技能力 第8篇

信息科技不仅给客户带来便利, 而且重构了传统银行的服务模式, 并已全面融入到现代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成为决定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家高速发展的先进银行, 毫无例外都是科技领先的银行。

河北银行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期间河北银行董事长乔志强曾提出“建设环渤海区域领先的公众银行”的发展愿景。然而怎样才能领先?如何为河北银行的远航提供科技的能量?是科技人员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 注重科学规划、顶层设计

结合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的需要, 河北银行对信息化建设有了前瞻性认识并进行合理地“顶层设计”, 于2010年提出了IT战略发展的第一个三年规划。围绕实现“客户视图统一、多渠道应用一体、管理信息集中、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应用架构、数据治理、基础设施、IT治理等体系的建设来实现业务发展与IT建设的进一步融合。

按照三年规划, 目前河北银行已有20个重建及创新项目投入使用, 在金融市场、客户服务、电子银行、银行卡等领域推出了一批基础服务平台和创新产品, 为全行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业务转型、强化风险管理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新核心系统为例, 该系统借鉴了国外“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主线”的设计理念, 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特点进行设计, 是一个面向客户、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交易处理系统。更重要的是, 系统采用的新技术使其具备更强大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例如交易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异步处理的技术, 实现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24小时服务。依托综合前置强大的扩展能力, 搭建了支持财政支付、非税收入、公务卡支付等服务于财政单位的支付结算平台, 为河北银行争取财政性存款提供了产品及技术支持及保障。

此外, 新核心、信贷风险管理等系统不仅满足基本的业务操作, 还采集了大量数据, 为营销、业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理等提供了原始信息。

在2010年制定的信息化规划基础上, 并咨询了国际知名的IT公司, 结合河北银行发展愿景、业务战略以及中长期建设目标, 从IT治理、应用及技术架构、数据管理等方面, 河北银行制定了第2个信息科技战略发展规划, 以确保IT与业务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论证信息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提升战略高度, 河北银行特组织召开了信息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专家评审会。评审委员包括来自外资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先进城商行以及知名IT公司共7名信息科技专家。专家组成员对规划架构及内容表示了肯定, 认为规划内容较为全面, 实施步骤清晰, 规划架构合理、可行, 评审一致通过。同时, 该规划已向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行务会、董事会逐级汇报, 并审议通过。规划为河北银行今后几年的科技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结合人民银行标准化工作要求, 提升数据质量

科技建设必须为管理决策和业务分析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借用2010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标准让世界更畅通”,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标准会让银行业务更畅通”。

数据标准、数据质量就像空气一样, 感觉不到, 却又离不开。河北银行的数据平台是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落实的工具。新一代的数据平台无论在架构层次、数据流向、扩展性还是易维护性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 保存的数据量更大、内容更丰富。数据平台根据业内先进金融数据模型以及同业的建设经验进行了6个主题的落地实施, 至今已经完成了三期的建设。作为全行数据的枢纽, 前端连接着河北银行各业务系统, 后端承担着诸多决策支持类系统, 在为分析决策类系统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的同时, 该平台持续进行着数据质量的提升。

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 河北银行在监管机构推行的EAST系统实施中率先完成, 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监管机构的认可和表扬。

数据的积累和数据质量的提升, 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北银行的客户经理考核问题。客户经理考核系统在河北银行的各个会议上被多次提及, 之前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 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在数据平台投产后, 由于有了数据的积累, 仅用2周半的时间完成了系统建设, 解决客户经理考核的手工计算问题。数据的积累还为河北银行计划建设的风险分析、管理会计等系统奠定不可或缺的数据基础。

坚持自主研发, 加强IT项目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项目的锻炼和参加培训提升信息科技人员的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充分挖掘自主研发潜力, 根据资源配置、项目性质和风险级别等情况, 明确哪些可以自主研发, 哪些可以逐步接手, 哪些需要社会化服务。河北银行借助社会化服务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同时逐步培养自己的研发和维护力量。

为满足行领导及时查看头寸变动情况的需求, 河北银行信息技术部开发人员经过与运营商沟通, 研究短信的接口规范,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攻关, 在短信平台上自主研发了长短信, 在同业中走到了前列, 为行领导的营销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项目开发管理的过程中, 河北银行还注重IT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截至目前, 信息技术部门获得项目管理专业人士 (PMP) 资格认证的人员已达到11名。这标志着河北银行在项目管理的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项目管理知识的提升和普及也必将使河北银行IT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实践证明,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项目管理、谈判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才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具备议价能力、占据有利地位, 更好的完成I T项目管理工作。

不断提升运维水平和能力, 保障业务持续性

经过不断地完善“两地三中心”的建设以及加强应急演练, 2012年6月28日, 同城灾备的试运行标志着河北银行“两地三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 河北银行的灾难恢复等级由3级提升到了5级其IT系统充分满足了监管的要求。

随着河北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日趋明显。目前河北银行数据向着集中存储、集中管理方向发展, 而数据大集中带来优化管理的同时也意味着数据的风险在集中。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 提升防御灾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按照相关规范和河北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河北银行启动了灾备系统建设项目。

异地灾备中心于2011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在经过对各项灾备技术的详细分析对比后, 按照制定的“分级容灾、统筹管理、平衡风险与建设成本”建设策略, 利用4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河北银行异地数据级灾备体系建设。

异地数据级灾备系统建设的完成, 使河北银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从1级提升到3级, 重要业务系统数据恢复时间由之前的3个小时降低至目前的30分钟以内, 标志着河北银行重要业务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结合异地灾备中心的建设经验, 同城灾备项目自2011年12月正式启动, 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系统规划、数据中心选址、技术方案设计以及实施等相关工作。同城灾备系统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基于智能存储的数据复制技术, 以及高速数字线路, 完成了总行生产中心与同城灾备中心之间数据的同步复制, 实现了重要业务系统数据零丢失的监管要求。

同城灾备项目通过对河北银行所有的应用系统、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业务间的关联关系等内容进行调研、梳理, 并结合监管部门及相关制度的要求制定了一套详细同城灾备设计方案。为保证同城灾备中心的顺利建设, 生产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辅助工作, 包括更新替换了150多条网线、生产中心网络带宽由百兆升至千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 项目实施人员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保证了同城灾备系统的高质量完成。

其中, 数据迁移是整个灾备系统实施工作的关键环节, 河北银行需要迁移的数据量高达4 TB, 相当于将18亿张正反面写满汉字的A4纸质资料由生产中心搬运至到27km外的同城灾备中心, 而且整个迁移过程中要求不能有任何数据的丢失。项目相关人员在提前一周的时间内进行了缜密的风险分析, 并按照生产环境搭建了模拟测试环境进行多次演练, 最终通过采用目前高端存储虚拟化技术, 仅用时3小时便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业务要发展, 科技要先行”, 新技术的运用为河北银行建设现代化银行的事业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同城灾备中心投入试运行后, “两地三中心”信息化格局的实现, 标志着河北银行信息科技水平的提升。

为检验同城灾备系统的可用性, 河北银行于2013年10月19日成功进行了全行范围的同城灾备系统真实切换演练工作。本次切换演练涵盖了核心、总行前置、分行前置等主要业务系统, 涉及130多项工作内容, 共计1 000多个明细操作。作为河北银行历史上第一次同城应用级灾备真实切换演练, 河北银行信息技术部精心准备, 自2013年4月起, 其组织了4轮次桌面推演及模拟演练, 逐步完善了方案, 确保演练的每个细节准确无误。同时对演练面临的风险隐患进行了梳理, 制定了完善的回退方案, 并在模拟演练中进行验证。

同城灾备切换演练成功完成, 验证了河北银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可用性, 加强了河北银行信息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增强了员工的应急处置意识, 是河北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河北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学习研究新技术, 持续关注同业发展

信息科技总是不断的发展, 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一体机等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

虚拟化使我们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 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简化系统管理, 实现服务器整合, 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虚拟化的终极目标是搭建企业云, 全面实现“可云化”。云计算的终极目标是让用户所有的数据和服务 (各类软件) 都放在云中, 自己仅需一个可以上网的终端。

科技能力 第9篇

1 科技传媒的概念、特点和现状

1.1 科技传媒的概念

科技传媒, 是进入新世纪后兴起的一种新型传媒形式, 当前还没有准确权威的定论。我们认为科技传媒是以科技新闻、前沿动态、知识普及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媒介。宏观来讲, 包括科技类期刊、报纸、网络、电视、广播以及科普专栏、音像、图书等等;微观一般专指定期、连续出版或播出、更新的专业科技类媒介。本文特指微观的科技传媒。

1.2 科技传媒的属性

1.2.1 科学性强

科技传媒的传播内容, 主要为科学知识、方法、技术、思想、精神等, 科学性强、专业性强, 这是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本质所决定的。

1.2.2 覆盖面广

科技传媒的受众覆盖范围广, 旨在满足大多数人的科技信息需求, 是一种大面积的传播活动, 将跨越不同群体、不同阶层, 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正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确定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四个重点人群, 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1.2.3 性价比高

科技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全面, 教育性强且具多样性, 从经济角度来表述传播的性价比高, 类似“广角镜”, 可开拓受众视野, 引人深思, 兼具“教”和“育”功能, 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培育。

1.3 科技传媒当前发展的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多来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传媒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取得了一些成就, 令人瞩目;但科技传媒业本身距离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距离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

1.3.1 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历史原因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科技传媒较为突出的机制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 直接导致主管单位“不闻不问”、主办单位“后劲不足”, 主体意识淡薄, 竞争意识不强,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1.3.2 发展的方向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科技传媒大多疲于生存, 短期行为严重, 主要表现为:发表文章质量低劣, 原创成果偏少, 影响力和创新型差, 不能准确全面地体现学科前沿动态, 发行量小, 方式单一, 版面容量小, 缺乏对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

1.3.3 市场的理念不清晰

单就我国科技传媒资源而言, 9000多种期刊杂志、10多亿受众、10多亿广告市场份额, 令全球瞩目, 但缺乏市场意识、市场观念不强,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1.3.4 差异化竞争不突出

目前, 我国传媒业已进入了“过度竞争”时代, 而这种“过度竞争”, 很可能造成传媒业的整体衰败。因此, 差异化竞争显得尤为突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即扬长避短、整合资源、错位竞争。

2 科技传媒服务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现代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高, 开拓市场、扩大份额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科技传媒作为以传播科技新闻、前沿动态、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媒介,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桥梁功能

科技传媒的最本质功能是传播, 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定位中, 科技传媒一方面要将企业的最新科研产品、技术革新动态等及时地通过新闻报道、科普专栏等形式第一时间传播给广大受众, 起到宣传、推广作用, 同时还要帮助科技成果投入生产, 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开拓;另一方面, 科技传媒还要通过对受众的科技需求等进行采访报道, 为企业科技创新寻求契合点, 引导企业创新方向。

2.2 解读功能

科技知识充满奥秘, 深刻理解需要媒介予以进一步通俗化。在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过程中, 科技传媒应当是忠实的翻译器, 以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传播高精尖科学技术, 实现“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化。对此, 科技传媒更应当加强对自身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培训, 精益求精, 确保对科技的准确解读, 以免任何误读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山西科技报》中开办有“成果·专利”栏目, 旨在解读新技术、新产品, 广泛吸引了受众眼球, 推介效果极佳。

2.3 参谋功能

在企业发展中, 科技传媒应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努力做好企业科技创新的参谋助手。科技传媒作为中介而言, 掌握海量信息, 通联各级各类科研机构, 是科技新闻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和中枢系统, 如若主动作为, 必将大有可为。如山西科技报社, 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密切了与基层企业的沟通和联系, 主动了解企业需求, 掌握企业技改动态, 为企业转型、转产“找婆家”、“结对子”, 既丰富了自身的办刊内涵, 更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咨询服务。

3 科技传媒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途径

实践证明, 科技传媒应乘势而上, 找准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新路, 实现双方互惠共赢发展。

3.1 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是企业以品牌核心价值为原则, 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 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 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 建立品牌形象, 促进市场销售, 是目前企业家们高擎的一面大旗。中国进入WTO以来, 全球化已融入整体竞争, 而整体竞争不仅仅靠技术、靠资金、靠管理, 更重要的是品牌, 如苹果、沃尔玛、飞利浦等等, 在国内耳熟能详。中国企业尽快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钻石品牌, 迫在眉睫。

21世纪网络盛行, 一段时期内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媒体不受制于版面、发稿速度也大大高于传统媒体, 但经过实践检验后, 纸质媒介作为传统媒介形式, 其所树立的公信力和聚集的读者群, 让网络媒体望而却步。因此, 更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在少数权威报纸上发“豆腐块”, 物以稀为贵, 效果反而更佳, 这种“新闻落地”的方式, 更加坚定了科技传媒中传统媒体的作用。因此, 科技传媒服务企业品牌传播, 必须进一步整合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的四维力量, 不局限于一家媒体和一个网站的传播, 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传播。

这种传播模式何以更有效?原因在于, 使同一个信息点通过不同渠道传递给读者、作用于读者、产生了效力。

下面以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是为例来说明: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是在整合传媒资源、拓展业务范围的基础上所组建的, 下设两报、八刊、四个中心、若干公司, 500余人, 编辑管理四个内刊、十多个网站、四大类40多种科技手机报, 拥有CNSCI户外传媒、农科110和健康365两大服务平台、中科云媒全媒体跨平台科普服务媒介、手机客户端、科普网络电视、农科110广播、流动媒体, 能为企业提供科技与经济信息咨询、品牌策划、媒体传播、组织产品发布和专业论坛、企业内部报刊策划编辑、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宣传片、大型画册编辑出版等服务。

整合全省科技系统资源, 重点院校、重点试验室、科研机构相关教授、专家资源以及与全省多家报纸、电视台、网络媒体、专业杂志和新媒体资源等进行密切合作, 形成“报纸+电视+网络+杂志+新媒体”的立体化媒体传播平台, 为全省的科技企业服务。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是省内不可多见的可聚各种媒体资源于一身的现代科技服务机构, 其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传播渠道、传播角度等都已经达到非常专业的水准。为科技类企业带了更方便的传播, 极大地提高了科技类企业的影响力。

3.2 专题策划

科技传媒既可尊重新闻真实予以全方位报道, 更可根据新闻事实策划相关活动, 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使其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 这也是拓展本媒介发展领域、提升本媒介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过程。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使其引起“爆炸式的轰动效应”, 形成“众口铄金式的”敏感话题, 具体到某一产品而言, 宣传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 已经扩展到与产品相关的人的故事、人的精神、产品的特色等等, 以此引发受众关注, 形成受众讨论热点, 从而形成口口相传自动传播。

例如:山西长治市长子方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蔬菜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苗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股份有限公司。它被大众所熟知是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为其策划的以“生态+绿色+科普+旅游”为模式的2013“秋之韵”首届长子方兴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节。在为期一个月的科普旅游节中, 除文艺演出外, 还举办了科普惠农成果展、金秋游园会、快乐采摘、“大美方兴”图书摄影展等诸多品牌活动。

“方兴模式”专题采风活动的开展, 无疑汇聚了大众的眼球, 媒体们竞相报道, 这使得方兴公司有了新闻话题, 也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这也为行业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让大众了解了方兴, 让方兴模式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村向生态化、产业化发展, 引领了山西省科普惠农发展模式的新思潮。

作为科技传媒而言, 决不能认为搞专题策划是多此一举、是越俎代庖, 要将其作为锻炼队伍、提升水平的宝贵机遇。由此, 科技传媒要深入挖掘题材, 要培养可能形成新闻热点的“No.1”话题, 适应大众心理, 形成辐射源, 确保一段时间内持续增温, 实现该产品对市场的成功开拓。

3.3 传播——接受——反馈的互动体制

多年来, 由于技术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大众媒介多以单向传播方式来完成其媒介作用, 确切地说, 仅仅扮演着信息发布的角色, 受众也仅仅是简单的被动式接受媒介信息, 媒体、受众分处“单行道”两端。但随着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崛起, 现代传播体系不再是单向的传受模式, 企业、媒体、受众, 是科技传媒发生作用全过程的“鼎力三足”, 形成了传播——接受——反馈的互动循环过程。

作为科技传媒, 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及时向企业反馈最新的科技行业动态, 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使其始终把握行业的主流方向, 始终保持在行业的最前端;另一方面, 科技传媒还要及时将受众对于企业产品、品牌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企业, 使其根据受众需求推动产品的改进升级, 从而生产出更加契合民众需求的产品。

摘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是其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企业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证明, 影响因素涉及诸多方面和不同领域。当前, 全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备、科技创新成果的脱颖而出、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企业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重中之重。近年来, 传媒业的迅速崛起特别是科技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 正在成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新的支撑。本文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入手, 围绕科技传媒的传播、沟通、扩散功能, 论证科技传媒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 并通过大量实例、翔实数据等, 反复论证, 综合权衡, 进而提出科技传媒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科技传媒发展实际, 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关键词:科技传媒,资源共享,企业发展,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郝建新, 石宝新.做大做强科技传媒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5) .

[2]陈小平.对我国科技传媒产业集团化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 .

[3]王祥明.科技传媒对中小企业品牌传播的作用[J].科技传播, 2012 (1) .

[4]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5]王祥明.科技传媒对科技企业的推动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12) .

[6]潘知常, 彭铁林.怎样与媒体打交道:媒体危机的应对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7]杨雄里.略论科技传媒[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6 (12) .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思考 第10篇

一、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以化工专业为例

长期以来, 我院化工专业坚持以服务地方精细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发展为宗旨, 凝聚优势科技资源, 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升级、成果转化服务,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和依靠化工研究所的智力资源, 与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 与西安户县地区小企业紧密合作, 完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服务体系, 健全以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科研机制, 以校内外技术骨干、技术专家为研发人员, 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广泛开展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 重点进行化工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效——以化工专业为例

建设期间, 通过整合化工专业优势资源, 以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平台, 与西安户县地区小企业加强合作, 全面完成了建设目标。

(一) 强化服务意识, 开展科研服务工作。

骨干院校建设期间, 学院科研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意识、营造科研氛围、出台激励措施,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教师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标, 把理论用于实践, 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科研服务工作, 创新思路, 科研工作取得了优秀成绩, 扩大了我院技术服务的范围、提高了技术服务的质量。建设期内, 化工专业教科研立项30余项, 其中省科技厅火炬计划2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省职教学会教学改革课题3项。公开共发表学术论文66篇。出版教材13本, 授权专利11项。获学院、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等科研成果奖励4项。

(二)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加强产教结合。

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加强学院与社会、生产、科研的紧密结合, 建立学院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受益的机制, 促进化工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结构的客观需求, 成立了化工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编制产教结合工作计划与方案。构建校企合作工作组织, 建设化工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 依靠公共服务实训平台, 开展技能培训。

建设期间, 通过整合、扩建形成了由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中心、分析检测中心、军工特种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和仿真车间组成的“三中心、两基地、一车间”的多功能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依靠实训平台, 化工专业共面向社会开展了分析检验工、油品化验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总控工等4种工种的技能培训, 接受培训人员1, 293人, 获得中级工证书的1, 074人。

(四) 组建“陕西联合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推动校企合作。

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应更好的合作, 互相支持, 共同促进。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共同研究制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计划, 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 充分运用企业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 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实现紧密有效的校企合作。学校按计划为企业提供员工技术培训、继续教育, 优先解决合作企业的用工需求;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学校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起来, 依靠学校教师的优势智力资源进行联合科研攻关, 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帮助。

通过学院牵头, 以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陕西联合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协作开展《高温转相乳化制备零VOC排放包装用胶粘剂》、《脂肪酸加氢工艺研究》、《UV光固化涂料在石油管道中的应用》、《水性热反射隔热涂料》、《高固体份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等课题研究, 推动校企双方长期合作发展。

(五) 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推进技术服务。

学院先后与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共建了“校企合作工作站”, 在校企合作工作站下设企业联络部、技术研发部、化工技术培训部、职工培训部、教师培训部、学生培训部, 共同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初步建立了学院与合作企业“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

学院教师组建技术服务与创新团队, 开展项目研发, 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建设期内, 完成了西安奕元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委托的“聚烯烃薄膜表面粘合剂”研发等企业技术咨询与开发服务项目5项;将“一种油田钻井堵漏用高吸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接枝了螺噁嗪基团的硝化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转让”等5项专利技术分别转让与西安凯洁精细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完成技术成果转让 (转化) 项目5项。

三、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

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是要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 要研究新技术、开发新课程、传播新技能, 为社会、为企业提供广泛、及时、实用、超前的服务,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理应肩负辐射示范的神圣职责。我院的技术服务建设项目顺利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但从整体看来, 还存在各专业服务能力和示范作用发挥不平衡, 相应的机制建设还有待完成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展示后示范效应, 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还尚待加强:

(一) 加快理念创新。

将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在全体教职员工中贯彻落实, 将技术服务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来完成, 在为企业、为社会进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的技能培养。

(二) 整合优势资源。

努力为企业免费提供研发场所、实验室, 吸引企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在学校, 使学院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 提升内涵。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为企业培养懂技术、能创新的人力资源, 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 不断提升学院社会服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贺敬宏.高职院校科研激励制度建设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012.8.

[2]闫晓前, 张军科.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3.

[3]刘耀鹏, 张军科.高职化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探索[J].山东化工, 2014.43.5.

科技能力 第11篇

1、拥有优质稳定客户,保证公司收入稳步增长,并具有累加效应;

2、业务模式可复制性强,依托电信领域竞争优势,进行跨行业拓展。

天玑科技(300245)是国内排名前列的第三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所处行业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且未来前景良好。2008年-2010年天玑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9.21%、33.32%、36.80%,均高于行业整体增速。与之相呼应的是,公司市场份额的逐年提升,在历史上表现出了很好的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

考虑到客户的累加效应,公司收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凭借资本市场助力,大力拓展业务和收购同业公司,天玑科技将有望驶入快速发展通道。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天玑科技在电信业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收入约有一半来自于电信行业,同时对金融、政府、制造业等非电信行业也有所涉足,目前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2010年业务占比61.53%。

天玑科技的主要竞争力在于:一,具备一站式服务优势。天玑科技是目前国内少数有能力并有规模提供此类服务的专业化第三方IT服务商之一,可提供多品牌跨平台和多层次多种类的一站式服务;二,优质的客户资源。天玑科技的客户主要为电信、金融、交通、政府等具有较强支付能力和较高信息化水平的客户,公司客户数量增长迅速,从2003年的20余家发展到2010年底的400余家,且粘性较强,其核心客户保有率接近100%。三,电信业是天玑科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0年来自电信行业的收入占比高达47.29%。随着3G、4G及云计算的推广,电信运营商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从而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据计世资讯预测,2010年-2014年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服务市场将以年均22.4%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10.2亿元。天玑科技主营业务的性质决定仅存量市场便可以保证其稳健发展。

深厚积累助力业务复制

天玑科技早期集中于电信行业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给公司带来了丰富的实施经验和案例库,虽然不同行业在信息软件应用层上存在天壤之别,但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这一基础领域技术共性远大于其行业个性,公司具有良好的行业复制性和地域复制性,未来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同行业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软硬件产品结构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其规模的大小,因此不同行业之间进行跨行业复制不存在任何障碍。天玑科技立足于电信,已成功拓展金融、政府、能源交通等领域。

天玑科技业务目前集中于华东地区,业绩占比超过60%。目前该行业市场极为分散,天玑科技上市后将着力于进行服务区域拓展,在全国建设5大营销中心和备件中心及30个分支机构,服务的本地化将有效推动公司业务的全国性区域复制和拓展。

搭建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天玑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1.86亿元,用以投资IT基础设施支持与维护服务区域扩展项目、IT管理外包服务项目和数据中心创新服务项目等三个项目。IT基础设施支持与维护服务区域扩展项目和IT管理外包服务项目是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的基础所在,有助于提升公司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数据中心创新服务项目未来有望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预计以上3个项目将于2013年底建成运行,并将于2014年贡献净利润合计达到2786万元。

简述科技俄语笔译译者能力构成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翻译,笔译,译者能力

引言

作为合格的科技译员须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必备的翻译技能。坚实的语言功底是成为一名合格译者的必要条件,但语言能力不等于翻译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但未掌握翻译技巧也并不等于可以成为合格的译者;掌握了翻译技巧,但语言功底不够坚实,也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译者,只有具备坚实语言功底且经过严格职业训练、具备译者能力的译员才能成为合格的应用型科技翻译人才。国内学界普遍使用“翻译能力”,译者各分项能力的总和被形象地概括为“译者能力”,其中翻译能力则仅为其中一项。译者胜任翻译任务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时,均一致采用“译者能力”一词。[1]

一、语言能力

1. 掌握必备的词汇量

初学者由于不熟悉某一具体行业的术语,之前所掌握的一般单词,在具体的某一领域中又有不同的含义,甚至是同一词语,在不同领域表示为不同的术语;即使在同一领域专业不同,同一术语也有不同的含义。如интервейс在火电中既有“接口”含义,在词组интервейс управления中又有“操作画面”的意思。

笔者以电站俄语常用词汇表进行统计,统计显示:常用词汇为3 500个,入门阶段前3个月的词汇积累为译员日后的迅速成长打下了基础。在掌握常用词汇的基础上,应准确理解词义、表达时用词恰当、掌握科技语体构词特点以及术语表达准确。

2. 掌握科技俄语句式特点

科技文章的文体特点是准确、精练、严密,科技翻译也相应地要求技术概念明确清楚,逻辑关系清晰突出,内容正确无误,数据精准,文字简明、符合技术术语的表达习惯,能够体现科技翻译的科学、准确、严谨的特点。科技俄语语义确定、句式较为固定,科技语体中多使用陈述句,陈述句使用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长难句、复合句、定语从句、不定式句、被动结构、副动词等语法形式。[2]如下例:

译文:汽轮机单轴结构。

掌握科技俄语的句式特点,具备遣词造句的能力,积累相应的表达手段,并不断丰富,才能够提高译文的质量。

3. 快速浏览与阅读能力

译者还应具备快速浏览和阅读科技文献的能力,这一能力也是在翻译实践中逐步积累而获取的能力。译者可借助网络搜索到相关信息,大致浏览其内容,快速判断搜索到的信息是否有用及具有参考价值,是译前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译者能力

译者能力除必要的翻译技巧外,还包括利用网络查找技术术语和地道译文表达的能力,而译者能力也是在这种不间断翻译练习中习得的。网络资源能够帮助了解百科知识,利用百度搜索相关术语及文章,译者首先要对翻译文件有个基本了解,再集中力量逐个解决术语难点。利用网络可以查词、验证译文、搜索模板,翻译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网络。

以俄语科技翻译为例,译者能力还包括快速、准确、熟练地在俄语及中文网站上查找相关有用信息的能力。新手起初完全摸不到头脑,译文质量也不高,这是翻译生涯的“滞怠期”,这是因为对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单词积累不够,对专业词汇及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还不清楚查找方法。初学时译员还尚未入门,入门阶段需掌握基本单词量,之后的学习任务为:一是摸索适合自己的查找方法,查找方法因人而异;二是学习说明书、技术规范书,多学习俄语原文技术操作规程,丰富词汇及可供备选的句式,语言功底好的译员可以缩短入门时间。6个月后,应基本掌握技术文件行文特点;6个月到9个月,这一时期是新手向独立译员转变的时期,此时译员可独立工作,逐步提高术语查找速度,初稿译成后逐字逐句检查译文有无错译、漏译,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职业习惯。9-12个月期间,应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从译文中提取术语,建立个人术语库,也是译员进入“成熟期”的标志。3年从业经验可使语言功底一般的译员成为翻译熟练工,从而进入其翻译生涯的“鼎盛期”。技术翻译是非常辛苦的职业,经常会有加急文件,译员不得不加班赶稿,常年累月翻译会引起职业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进入“衰亡期”。

三、逻辑分析能力

科技文章的文体特点是准确、精练、严密,科技翻译注重事实和逻辑,因此译者还必须具备必要的逻辑分析能力,逻辑分析包括从逻辑角度判断译文是否合理与正确,从逻辑角度判断对译文适当增减,准确把握译文与原文的逻辑重心。译文需要适当的逻辑连接词衔接。如下例,译文需按照句子的逻辑顺序译出:

译文:蒸汽由锅炉进入气缸,气缸中的活塞就推动轮子旋转。

四、译者态度

1. 态度认真

态度问题即译者的责任心,译者应认真对待每一步翻译操作流程。翻译技术材料前提是准确理解词义,对原文含糊不清、文字不通顺的内容,译者首先需要理顺原文,使之成为可以翻译的语言,然后再进行翻译;认真查找术语、认真核实、认真检查、认真校对,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以后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一些翻译公司工作流程要求译员对其译文质量负责,当质控专家或外籍审校发现问题时,译员应及时与审校沟通,而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件、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尽量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及早地解决问题。这一步骤看似简单,但却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对译文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2. 刻苦钻研

面对生僻、不懂的技术文件,汉译俄时应该对汉语原文进行了解,反复确认部件的用途与功能、工艺流程等,吃透原文;俄译汉时,应先通读原文,对不懂的地方反复琢磨、上网查找或请教专家,理清原文后再翻译。翻译技术资料其实是很枯燥的,但译员应在其中寻找到乐趣,尤其是术语较难时,会耗费很多查找时间,这就要求译员耐心查找。如笔者在翻译电梯设备技术安全说明书时,术语“全集选”控制,经过百度查找释义其:“所谓全集选控制(全向集选控制),通常表现为电梯厅外呼梯有上下两个按钮,电梯上行时即响应内呼也响应上行外呼”,请教专家后专家给出译法为:смешанное собиратель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如提交此译法,已可在审校那里过关,但由于说明书中还有“下集选控制”,经查找百度中知道对上述术语分别还称为“双向集选”和“单向集选”,笔者在俄语网站上用了3个小时反复查找,在国家标准ГОСТР53388-2009中找到了准确译法:“全集控制”Двустороннее смешанное собиратель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和“下集选控制”одностороннее смешанное собиратель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ри движении вниз。可见,译员只有不断查找、刻苦钻研才能找出准确译文,这也是译员不断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

五、利于计算机辅助软件提高效率

目前辅助翻译软件较多,较为常见的TRA-DOS、Transmate、Word Fast、Passolo、雪人等。TRADOS实际上是翻译记忆软件,需要句料库与记忆库匹配,但因为操作极其复杂,使用率不高。Transmate在单一的程序界面中集成了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和翻译单元列表,界面简洁,操作方便。Passolo性能稳定、易于使用,用户即不需要进行专门训练,也不需要丰富的编程经验,许多错误也可识别或自动纠正。雪人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简单易学,记忆库管理和导入也很方便,具备双语自动对齐功能,不需要手动对齐,词汇导入速度较快,已被很多译者采用,译员可根据自身工作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辅助翻译软件。

参考文献

[1]贾一诚.译者能力与专项翻译教学——简论美因茨大学翻译培养模式对我国MTI翻译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12):70.

上一篇:决策标准下一篇:河北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