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活动课

2024-09-05

小学综合活动课(精选12篇)

小学综合活动课 第1篇

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 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

据我调研所知, 大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将全体学生带到实践基地去玩玩新奇的娱乐项目而已, 每个学期活动的内容单一, 学生缺乏兴趣, 更不能说能力的提高。其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可以来源于小学生生活实践经验, 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习课题, 建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产生兴趣;也可以选择与平时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活动课题, 比如, 制作简单的正方体, 利用圆形纸片研究圆周长计算公式;也可以选择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的活动内容, 比如, 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时, 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 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天的变化, 感受秋天带来的气息, 让学生再写一写秋天的收获。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也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再如, 我给学生布置了开展“家乡小河的寻访”综合实践活动,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 我们安排了参观、采访、摄影等, 将语文、社会、美术、法律、家乡环境调查等诸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 大家会主动开展“如何保护环境”的大讨论, 同学们积极参与, 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 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河流的不良行为的愤慨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这样拓开思路, 有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内容, 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积极主动去实践、探索、发现, 受益颇多。

二、强化学生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要突出“实践”手段, 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动”中学。因此, 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时, 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寓于实践活动之中。比如, 开展“五个一”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在学校提倡的实践活动内容中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活动方案, 实践活动后, “写一篇环保知识的小论文”、“收集几条与生活相关的科技小常识”, “提一个科学小创意”、“办一份百科小报”、“写一句与实践相关的广告词”。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搜集相关信息, 每个同学都作了读书笔记, 写了实践后的心得。这样的活动, 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还学到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使综合素质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 很多教师都重视了训练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都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官参与”, 在“动”中接触事物, 感知事物。但部分实践活动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某校设计这样的活动内容:周末带领全体同学去山顶看日出, 这样的设计方案, 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于探索、不怕挫折的个性品质。但实践下来, 很多同学由于年龄小, 身心疲惫, 与开展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 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结合地方实际, 挖掘地方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 且具有可操作性, 简单方便。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都需要通过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我们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交叉活动, 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创造”的训练, 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 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中高年级老师设计的用正方形的纸片做体积最大的圆柱 (包含上下底) , 老师先给几个做好的圆柱让学生体验做圆柱体的方法, 然后再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去做圆柱体, 并思考可以做哪些不同类型的圆柱,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操作实践,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了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教改带来活力, 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 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总之,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内外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快乐,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悟, 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形成了创新意识, 锻炼了能力。这种综合实践活动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 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 让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乐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质疑的精神,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走向生活, 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第2篇

-------变废为宝 张桥小学

曾现侠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课下调查、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会给垃圾分类,了解垃圾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统计、计算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环保的意识。

3、、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课前调查搜集生活垃圾的名称、种类、用途,家庭中一周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多少?

2、让学生课前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

3、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废旧的垃圾物品。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实践活动课。课前让你们调查、搜集了生活垃圾的名称、种类、用途,家庭中一周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多少?

2、老师在上课前做了统计,课件展示内容如下:

1、废旧电池

2、过期药品

3、废塑料

4、废金属

5、剩饭

6、废易拉罐

7、废纸

8、废玻璃

9、果皮、菜皮

10、废油漆„„

3、让学生根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分一分?填在统计表中。

4、学生借助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后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可回收垃圾比较多。紧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调查数据:

平均每人每天产生200克到250克垃圾,全球约60亿人共有10亿到15亿千克的垃圾。但至少有1.5亿千克以上的垃圾被回收。比尔盖茨说:“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即,废弃物,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揭示课题:变废为宝

二、探究新知

1、(1)教师借助夏天同学们喝饮料比较多引出夏天可回收垃圾饮料瓶比较多,出示回收饮料瓶的数学题:

一个学生一天回收2个饮料瓶,这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多少个饮料瓶?

9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多少个饮料瓶?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2)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回收饮料瓶的重要性。(3)教师引出这只是9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的饮料瓶数量。那么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生呢?由于三年级同学年龄小不会计算大的数据,但是让他们感悟到回收的饮料瓶很多很多。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4)课件展示: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学生感悟到废饮料瓶是一种资源。

2、(1)教师借助学生天天做作业,引出回收废纸的题目: 一位同学一个月回收2千克的废纸,我们临城实验小学三年级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45名学生,三年级一个月能回收多少千克的废纸?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生板演。

(2)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回收废纸的重要性。

(3)教师引出这只是我们临城实验小学三年级一个月能回收废纸的数量。那么一所学校、全区、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校呢?由于三年级同学年龄小不会计算大的数据,但是让他们感悟到回收的废纸很多很多,再次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4)课件展示: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千克,大约可以少砍2棵大树,所以同学们保护环境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

3、同学们了解了塑料饮料瓶可获得二级原料,废纸能生产再生纸,少砍大树、节约资源,你还知道生活中这些可回收垃圾有何用途吗? 学生交流探讨得出结论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经过简单改造后变成美丽的装饰品、科技小制作。还有的回收后再利用„„

学生再次重温比尔盖茨的话语:“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即,废弃物,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

三、巩固拓展:

欣赏图片感受废物利用的价值,激起学生废物利用创造的热情。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感悟、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出示: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回收、举手之劳、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 :

变废为宝

1、有害垃圾

2、可回收垃圾

3、厨余垃圾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第3篇

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关注儿童的思维特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又要结合每一节课的知识特点,实现学生和教材的和谐统一。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化策略。教材中提供的活动素材是“两盒糖果”和“四盒磁带”。“磁带”这个学具学生非常陌生。笔者将其稍作调整后,创设了以下活动情境:班里某同学要过生日了,同学们准备送给他两盒糖果作为生日礼物,老师准备送给他四本课外书作为生日礼物,请大家为这两份生日礼物设计一个精美的包装(尽量节约包装纸)。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教材的意图,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提前计划,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跨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某一个特定的生活事件为研究对象,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用数学知识描述该事件的活动,是一个“发现数学”的过程。

笔者在执教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时,跳出45分钟的限制,进行时空的延展。内容设计如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第一周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我国人均淡水量和“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第二周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各自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组内交流。第三周统计学校水龙头数量,通过观察记录下学生用水的浪费现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滴水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里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完成实验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反思,完成教材中第89页提出的相关问题,逐步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丰富形式,注重课堂延伸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除了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内容落实之外,还应该对课内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延伸。

例如,《滴水实验》活动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如节约用水、有趣的实验、滴水中的数学、节水妙计等等。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还可以把他们的实验方案、实验活动记录、日记等张贴出来或者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四、强调过程,开展多元化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主张采用多元化的过程性对比评价。评价内容应多关注情感、方法和态度,如学生活动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否与他人很好地合作,是否有成功感等。其次,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元化,评价的标准要以学生过去的“自我”为参照。

例如,笔者在每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后均设置了下面两张评价表:

五、创设情境,增强情感渗透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丰富和完善需要通过亲自参与活动,不断地感受、体验与内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好可以给学生搭建通往现实世界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

例如,笔者在执教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时,创设生活情境:寻找一家人共同的休息日。学生可以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计划什么时间和父母共同休息,实现陪爸爸妈妈一起游玩的愿望。

(作者单位:宜昌市点军区教研室)

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第4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思想指导,主题,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中催生出来的, 是新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的、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 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在小学阶段, 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 并且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加以应用, 争取做到学以致用。而且教师要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 科学探索和发现, 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 每一次实践活动都不能离开课程资源而单独存在, 它必须以学校学习的课程内容为知识支撑, 将各学科学习的重要知识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决定着活动教学目标的成败, 因此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是否合理和科学, 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定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展开组织教学活动, 进行知识和实践的探索。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分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核心问题, 如何才能够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完美的实践活动课程。使我们举办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更加行之有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想指导

想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践活动课程, 选取恰当的活动主题, 需要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具有科学合理的思想作为指导。这样才能够在灯塔的指引下找到并设计出最适合的实践活动主题, 从而使这次实践活动也更加符合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能够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并且能够快速向现代素质教育转变, 引导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堂中学到的各科知识, 并且和社会及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有效的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实践当中, 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并且在实践中要及时的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资源,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跟上时代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综合性发展, 无论是情感态度、综合知识, 还是实践能力和学习策略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此思想作为设计指导, 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行之有效。

二、综合实践课的设计内容

有了正确、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 我们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线就会非常清晰和鲜见, 紧接着我们就要在这根树枝上添花加叶, 使得综合实践这课大树更加丰富和壮观。所谓的花和叶, 就是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活动内容, 我们在揣摩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时一定要争取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和社会

近几十年的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社会及生活变化都十分巨大, 对于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个体的生活环境及条件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而且时刻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 要让自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稳定的立足并较好的发展下去, 就必须对社会及生活拥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学会生活。并且在适应的过程中能够为社会的未来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担负起实现中国富强和民主复兴的伟大责任。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发展需要靠这些小学生的创造和推进, 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当代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增强, 让学生主动的关心、认识和了解我国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此来培养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从对生活和社会的全面认识中加强他们的责任感。

2.活动内容要走向自然, 让学生珍惜和爱护自然

综合实践活动中, 我们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体验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探索其中的奥秘。以大自然优美的景象、舒适可亲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并逐渐热爱我国拥有的大好河山。而且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中, 我们要能够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建立学生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的感性关系, 让学生正确的看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 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增强自己对自然的爱护和珍惜意识。

3.教学内容要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只有具备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 这样才能够激励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实验来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 才能够在这样反复发现问题与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让自己得到进步, 也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在充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观察与探索能力的培养及提高。

4.活动内容一定要能够让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高

审美素质的提高, 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判断生活和社会中的真、善、美, 能够清晰的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和标准,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拥有正确健康的情感倾向, 从而具备真诚、善良、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设计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 就是要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之中, 通过对实际生活的体验来强化和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进一步体验学习的重要性。因此,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小学生从现在开始就体验生活的五彩缤纷、平淡和艰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

例如, 我们可以在一些传统的节日当中组织学生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让学生感受到工作人员对那些孤寡老人贴心的照料和周到的服务必, 体会到社会中尊老爱老的浓厚情感, 让学生也能够在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尚, 从而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也更加尊敬和爱戴老人。

总之, 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无限资源、丰富内容和形式迥异中寻找到最适合的实践活动, 为小学生创造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 选择适宜的实践活动内容, 以最新颖的方式来组织学生, 从而取得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利.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课程教育研究, 2012, (11) .

[2]赵苗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之我见.小作家选刊教育, 2012, (1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第5篇

观察有趣的昆虫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4.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5.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价值取向:

6.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7.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二、活动的过程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活动布置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花池中去捕捉了一些昆虫。当孩子们带着蝴蝶、瓢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东西再次走进课堂时,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些昆虫的样子评头论足起来。“瞧,它的翅膀有深蓝色的花纹呢,好漂亮。”“哎,别碰它的翅膀,我妈妈说它有毒。”……一群男孩子则在另一边谈论着:“这一只是七星瓢虫,你看它背上有七个点。”“对呀,我看过一本书上说后面有七个点的七星瓢虫是益虫,如果是其它的瓢虫都是害虫。”……听到同学们的声声议论,我惊叹于孩子们竟有这样的观察力,随即我又组织他们坐好,顺势问道:“你们知道什么叫昆虫吗?”一阵沉寂后一生站起来回答:“昆虫都有头。”“好!还有什么?”“它们都有眼睛和嘴巴。”我板书:头、眼、嘴。又一生站起来说:“有脚和翅膀。”……慢慢地,我事先查到关于“昆虫”的解释也逐渐在孩子们不断归纳和求证中明朗起来。认识了“昆虫”后,我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打算。有的说翻看书报找资料,有的说自己去捕捉昆虫进行观察,有的说通过上网或询问获取资料,还有的说要带着录音机到大自然去录那些昆虫的叫声……如此种种,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接下来就考验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了。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三、活动总结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第6篇

一、改变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我校几年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

1. 综合实践课是原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

2. 综合实践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所认为的那样:“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

3.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的课程论,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特征。

4. 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和探索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等。

5. 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二、科学地启动综合实践课

我们认为“大有大动,小有小动,不能不动”,一切应在实践中运行,在“动”中求突破,科学地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1. 骨干教师起模范作用

201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区每所学校正常启动。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主题,而我校经过行政讨论,确立的主题是《夏街魅力》。首先,三~六年级各确立了一个实验班,以点带动,连点成线,并挑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作为实验老师,要求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不要怕出“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学校领导则深入第一线,时刻关注实验班的实施状况,不断总结、反思。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将现有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依据社区资源,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四大板块设计课程内容,闯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不少教师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2. 尝试制定校本教材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无本”新课程,教师们都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压力在心头。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追求固定模式,但要有基本思路,就是说要选题、定方案,要过程体验,要交流成果、汇总收获。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去自编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首先,我们学校召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会的成员开会讨论,分工合作,制作出一本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在行家的指导下,组织了有经验的老师来审阅,力求提高我们的编写水平,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实践证明,在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期,编写综合实践校本教材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3. 教材研讨与课堂督查联动

经过我们的努力,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已制定出来,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本教材,让它在课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不断研讨,不断总结,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这个学期,我们根据教材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校园形象大使比赛、中华美文朗诵比赛、“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亚运形象大使竞赛、种植小能手等等。在课堂操作中,我们验证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可行性。

三、 走出校门,体会夏街魅力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夏街魅力》,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夏街的魅力,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走进社区,亲身感受。记得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讲过: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儿童有自己活动的时间。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因此,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夏街村,参观了夏街村委的展览室,感受了夏街的农家美;学生还到了夏街的老人院,采访那里的老人家,感受了夏街的人情美;我们还要求学生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蔬果,深入体会劳动之美……

四、在实施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多样,学生的兴趣都很浓,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尝试到成功与失败、失望与喜悦,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时都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成功的方法推广出去,失败之处,师生合作或同伴合作进行探究,不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一次种植活动中,小梨刚种的青菜全死了,她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我们一起为小梨找原因,经过多方面了解、观察和研究,终于找出了问题。原来她刚埋好菜种就施肥,而且把很多肥料放到菜苗头里,柔嫩的青菜能不被腌死吗?我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梨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不会再犯这个毛病了。”就这样,孩子们积累了新的经验,我们的种植活动也随之推向了高潮。综合实践课的老师很注重反思总结,每节课我们都会像语数英那样写反思,把当节课的成功或失败都写下来,不断总结,为上好下次的课不断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们学校实施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共同合作,该课程一定能实施得有声有色,形成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夏街小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与对策 第7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人的综合实践能力。然而在很多教师的观点中, 存在这样的误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点搬到更空旷的空间, 不要局限于教室就行了, 因此, 在上综合实践课时, 很多教师都考虑到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一堂课都是学生在动手, 老师在旁指导。并不是说这不算是综合实践课, 这里的意思是还需将这里的综合实践课深化到更高层次。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的现状

(一) 综合实践课受学生青睐。

从学生的兴趣、态度、意识等方面来看, 由于综合实践课一改以往学科课程单一的学习模式, 跳跃的进行知识技能的整合, 注重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 使他们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融入社会, 这对于知识能力尚浅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机遇和挑战。此外, 由于该课程的确能够促使其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对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价值有一个自身的评判, 学生普遍认为, 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实践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部分中高年级同学甚至开始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要求学习了, 这便是孩子们态度、意识的一个转变。不过, 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 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布置的社会调查、收集提取资料等活动的态度已经越来越积极。

(二) 综合实践课在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从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水平和习惯来看, 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 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和个体上的差异。如中年级同学多以询问和看书的方法来搜集资料, 他们整理资料的整体水平偏低。而高年级同学能够结合数学的统计学尝试着用实地考查和统计等多种方法来查找资料, 他们有意识的对资料进行筛选, 其效果较好。另外, 受到家庭的影响, 一些同学还学习用上网的方式广泛的搜集资料。这些差异在小组学习中对于孩子们的共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综合实践课的组织、管理还有待于改进。

目前, 综合实践尚未大规模的实施。现在不少学校将综合实践课授课时间的弹性处理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新思路。而受制于课堂教学模式和各方面因素, 我们部分教师仍把综合实践课局限在课堂上、校园内,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他们更希望得到户外活动的机会, 他们渴望老师以调查、访问、参观等形式组织实践活动, 所以部分学生反应自己对老师的授课方式勉强接受。而综合实践课毕竟还是一种有着一定发展目标的课程, 在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中, 学生应依靠一定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展开实实在在的实践研究。活动的大多数环节是在校外完成的, 那么我们的实践课还必须依靠家长的协助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虽然大多数家长认为这门课很好, 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家长对这一做法表示漠视和不解。怎样组织和调配家长参与我们的教学指导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大问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对策

(一) 抓实培训教研, 促进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

加强综合课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参与?式教学研讨培训”活动。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 开发课程资源, 实现综合实践课的可操性。

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探究, 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 从以发展为中心, 在活动中学习出发, 彻底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课程的做法, 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三) 配套管理措施, 保证综合实践课的持续发展。

在进行综合实践课探索过程中, 应支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先立后破、得天独厚实验后推广的原则?。对综合实践课的落实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 培养创新型教师群体。建立家长委员会, 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制度。形成特色的乡土气息浓厚的开放性综合实践课程管理模式。

(四) 综合实践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生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 每天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学习外, 还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因此, 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 而是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 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 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 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五) 综合实践与学科学习相结合。

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 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 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 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 学生在学习时, 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 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研究 第8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发现数学的趣味性, 初步的利用数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同时体验和认识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 不仅学习了新的数学方法,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数学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创造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逐步的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并且应用数学。为了加强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 特别是加强其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创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丰富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 其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变的, 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受定势思维的影响, 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提高其应用性。这样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教学内容和紧密的结合数学教材的进度, 便于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也方便学生的操作。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地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地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 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自行车里面的数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行车的种类进行观察, 然后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 如普通的自行车蹬一圈之后车轮走多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同学用试验的方法进行直接测量, 但是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另外一种就是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答。由于车轮是圆形的, 所以可以利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算出车轮的长度, 然后根据车轮的长度来乘以车轮转动的圈数来得到问题的答案。为了进一步的找到更加准确方便的方法, 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例如在大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后齿轮也在转动, 所以可以利用车轮的长度乘以前齿轮和后齿轮轮齿的个数的比例, 这样就非常的方便, 而且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可以用来计算齿轮比不同的普通自行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老师要注意不断的引导、启发,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自觉的应用到了所学的圆周长计算方法。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而又充分地发挥了实践活动课的创新性, 特别能够使学生感到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新颖性, 具有别开生面的感觉, 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精心设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研究式的教学和学习, 其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为了充分突出教学中的创新特点, 要做好教学中的设计, 不断的创设新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且提出问题, 然后经过学生探索研究解决问题, 最后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讨论,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然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使学生摆脱学习中的依赖思想和单纯的模仿。使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能够促进数学教学, 使数学学习变的富有个性以及生动活泼起来, 同时也体现出了创新性的特点。

3. 重视教学中的实践性。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其全过程, 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考和发展。学生在老师引导下, 其接触的和数学有关的范围非常的广, 老师要自觉的将数学知识和教室以及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 强调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的过程中, 往往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情景, 这些结果也许是不可预期, 使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再加上教学环境和老师的生活背景的不同, 教学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同时这样也能够体现出实践的创新性, 如果教学内容和方式千篇一律, 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这种动态的实践过程,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不断地丰富了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

综上所述,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 做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发挥实践活动课的创新性, 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 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 也增强了实践活动的有趣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刻地体现出实践活动课创新性的特点, 不断地创设教学情景,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敬明.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发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0, (12) :12.

[2]张辉斌.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9) :181-182.

[3]王和运.让学生动手从形式走向实质——浅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J].学周刊C版, 2010, (01) :143.

小学综合活动课 第9篇

小学综合实践课可以看成是有四部分组成的, 即老师、学生、活动本身以及家长。在设计、进行活动时, 这四个部分应该放在同样的位置, 相辅相成, 而不能顾此失彼。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引导、辅助、协调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并不是说老师的地位就不重要。相反, 而是老师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有限, 各种技能缺乏, 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 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预设。更为主要的是, 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还会随时出现各种没有预想的情况, 这都要求我们老师, 不仅要预设, 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以免发生意外。教师只有努力地充实自己, 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还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 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选择好了合适的课题, 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 综合实践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主题开发的过程中,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是寻找主题、开发资源的关键所在。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活动有学生来完成,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才能进一步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 在老师确定方向后, 有大家共同来确定活动的主题, 共同设计活动的内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具体实施时, 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老师甚至可以按照学生进行的状况随时调整活动的内容, 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按部就班地进行活动。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访问、交流、讨论, 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举办一些讲座、报告, 针对社会问题开辟宣传栏、设计班级板报等,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 认识生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 老师在活动主题的开发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兴趣, 要善于倾听学生平时谈话主题, 了解学生平时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开发活动主题。例如, 一位教师因为在经过走廊的瞬间听见了学生在激烈讨论着中央电视台的“异想天开”中的动手发明活动, 他就以此为引线引导学生设计了“小小发明家”的主题活动。

三、活动设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了课程向生活的回归, 这就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 通过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探索, 以达到提升学生内在生活品质, 充实个体生存的意义。所以, 在选择题目时, 一定要把握好选题的方向, 绝不是越深越好, 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以奇剑走偏锋, 而是要从现实生活中, 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 从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出发。

教师在以班级和学校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同时, 也要为学生个性化的研究和选题提供空间, 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兴趣, 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把学生选择的活动主题构建成“主题超市”,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四、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

目前, 仍有部分家长认为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意义不大, 反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对待学生的实践活动持不支持的态度。而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 特别是户外实践活动, 大多需要家长的支持才能保证顺利地实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实施范围。所以, 应该多与家长交流, 使家长认识到小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处, 争取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下面以四年级某班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来进一步说明如何有效地开展。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时, 有些学生对课文中描写根本没有接触过, 很难领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从而无法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目标。因此, 在设计当时的实践活动主题时, 我们就选择了“鸟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 使学生认识更多的鸟类,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会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知识。

在方向确定好以后, 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给学生具体的活动计划, 而是通过一定引导, 让学生把自己想要研究的内容表达出来, 学生们的表现非常的积极:有的学生想了解鸟的种类, 有的学生想知道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有的学生想知道鸟的生活习性……最后, 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确定了五个研究方向。老师还没有开始分组, 学生们就积极主动地选择了他们所喜欢的主题, 并且这种激情一致持续到了实践活动的结束。

细化研究的主体, 知道研究的方法。在这里, 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进行活动时, 可能会用到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 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 哪些是学生没有掌握的。例如, 学生在了解鸟的种类时, 可以通过像别人询问, 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 可以通过网上收索, 那么在向别人询问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在图书馆如何利用索引, 如何选择网上收索时的关键词, 等等。

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在活动期间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课后的作业量必然要相应减少, 这时与家长的沟通就比较必要, 更为关键的是希望家长可以参与进来, 多给孩子鼓励和帮助。本次活动除了个别家长无法接受外, 基本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对活动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多交流, 多多合作, 谁遇到了相关的资料都提供给相应的小组, 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通过两个星期的活动时间, 每个小组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总结时, 学生们都抢着发言, 他们学习许多新的词语、成语, 了解了许多鸟的生活习性, 知道了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也懂得了环境对鸟类生活甚至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四要素看成一个整体, 那么, 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 都会成为一种缺陷。正如木桶原理那样, 只有相互之间协调好了, 才能出现和谐美, 才能取得活动的圆满成功。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直是让许多老师头痛的一门课, 如何才能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充分认识到老师、学生、家长、活动主题这四个部分的重要性, 只有整体上协调好了, 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兴趣,针对性,家长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方法.

浅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 第10篇

一、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1.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得到培养。发明创造和实践创新几乎都来自问题的探究。所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 主要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增强。这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研究和综合能力, 使他们具有一种创新精神。

2.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视。对此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当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课题的时候,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交流、合作, 这些技巧与能力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3.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信息时代, 掌握了信息就是获得了财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学生要完成一个小课题, 解决一个小问题, 就需要动用各种手段来获取信息, 并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恰当地利用。一个课题完成了, 问题解决了, 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锻炼及提高。

4.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大的特征是动手实践。学生对小课题的设计, 对问题的实验以及一些制作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 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样在学生探究与创造的过程中, 动手的能力就自觉地得到了强化。

二、构建有效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建议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定位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经验及能力结构的基础上, 讲通俗一点, 就是学生站在苹果树底下跳一下就能够摘到苹果。否则, 小学综合实践课所追求的育人目标是不能实现的。笔者根据这样的定位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认为按照如下策略进行教学, 对构建高效课堂有极大的帮助。

1.选择的问题让学生感兴趣。综合实践课要关注学生关注什么, 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 为了做到这一点, 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 每学期开学时, 笔者就印发调查表, 让学生选填自己喜欢的、想研究的问题。如, 三年级的时候学生选择了《平时学生玩玩具的情况调查与简单分析》, 四年级选择了《学生平时看课外书的情况调查》, 五年级选择了《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调查》, 六年级选择了《班级学生视力状况调查与分析》等课题, 这些课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而且主题简单, 学生易活动、易实践, 所以学生做起来也有很高的积极性, 活动效果也显著。因此, 综合实践课的内容选择开口要小,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如果涉及问题面大, 综合性强, 做起来难, 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容易完成, 课堂有效性就差。所以, 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2.动手实践贴近学生生活。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教学实践也证明, 综合课内容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开展的效果就越好。如, 可以开展有关自然环境的内容, 黄豆发芽试验, 养金鱼、气象天天记录后的思考等;也可以开展一些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小制作, 例如利用家中的废旧玩具制作小汽车、小飞机等, 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验, 如盐或糖的溶解实验、磁铁实验等;也可以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等;还可以开展一些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活动, 收集民间谚语、诗歌朗诵、每天讲个故事给同学听等等。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综合课的活动内容开展, 例如讲一讲、写一写, 帮妈妈做菜的事情, 自己洗衣服的事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在做中考察, 在实验中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以学生能否会做作为教学和评价的主要指标开展活动, 这样也能提高综合课的有效性。

3.最终成果评价要求低一点。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的限制, 所以, 教师对每一次活动最后取得的成果可以不做严格要求, 重在强调参与、体验、动脑、动手、动笔。我们可以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发现了多少问题, 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多少问题作为评判其学习成效的主要依据。这也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所在。对于成果的检查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可以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评价, 能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长期坚持下来,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 学生的思维、个性品质、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

与此同时, 我们小学教师在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要转变思想, 与时俱进, 抽时间学专业, 看课外书, 经常更新各项知识, 给自己补充营养。还要跟上新课改的要求, 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 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相信, 在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努力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变得更为具体、丰富、有效。

摘要:小学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就要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选择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动手实践更贴近学生生活, 最终成果评价要求低一点, 必将会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 第11篇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综合性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主要意义便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而小学的学习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选取综合实践课主题时应当在联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回归生活,建立生活与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原始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实践课中接受情感教育与技能学习。例如,在《走进春天》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以及生机,再组织学生进行感受分享系列活动。这样的教学无疑比课本教学更加有趣而且深刻,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等都有明显的提升。

在综合实践课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教学网络机制,紧密联系三者共同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多方位的生活实践中进行学习,满足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学习时充满期待与动力。在比如教学《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综合实践课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事物,留心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中的生活变化,切实感受人类生活的积极发展。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二、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实践空间,还原学习乐趣

在对小学生的教学中,不应该过度关注短期的学习成绩与效果,学生的基础培养以及长远发展才是重要内容。应当注重教学的引导性,让学生自主培养一种学习态度或者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的发展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所以,活动的组织需要根据时间地点等因素,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布置任务后应该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但是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全然放手,而要时刻关注学生进度。对于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向更高更深的方向指引。对于中途遇到难题停滞不前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与帮助。如《远离电器污染》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电器带来的污染感到费解,教师需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其原理。在收集电器污染种类时,学生可能由于渠道不宽无法完成,教师便要提供资料以供学习。

三、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把综合实践课落到实处

实践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核心,因此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是必不可少的要求。现如今,可供小学生实践的主题以及方式越来越多,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有利的模式,安排充足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体验到生活最本质的东西。类似《红绿灯与违规者的故事》等主题作业便具很强的实践潜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增强与社会的联系,与陌生人的交流,这样具有教育意义以及挑战性的实践真正收到了综合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优化评价系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在发展一项教学内容时,评价系统起到监督、完善的作用。因此,在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时,要优化评价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小学生心理处于非常敏感的待塑型阶段,教师应该注重激励评价,挖掘学生闪光点并加以鼓励、赞美。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还利于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其次,优化评价方式应当从学生、教师双向入手。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对个人、小组进行评价。而对于学生的评价方面,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评价,表达出对教学以及实践的真实反馈。此部分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进行引导,例如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手抄报时,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们:在制作手抄报的时候,你们每个人负责什么部分的内容呢?是不是每个同学都参与动手?你们喜欢自己做的手抄报吗?为什么?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会思考这些问题,对自己的学习实践有比较清楚的感知。在师生互相反馈过程中,综合实践课的发展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五、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课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回归生活的实践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杜绝学生走过场的情况,监督学生真实参与实践,获得真正的实践经历与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讨 第12篇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探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一般来讲完整的小学实践方案必须要包含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适用对象以及活动的设计和指导者等, 通过这些要素能够明确活动的具体方案, 使得学生对活动的认识能够更加的深刻。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实施活动之前的必要准备, 能够对活动进行有效的预设, 从而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的策略探讨

1. 选择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 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传统的小学教学把学生封闭在了课堂之内, 使得学习和现实生活不断远离, 这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的渠道, 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中, 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得学生能够可以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另外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阶段特征, 选取一些相对有趣并且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活动, 比如参观博物馆、观摩民俗表演, 走访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

2. 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核心, 这直接关系到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定位以及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所以在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 目标要清晰准确, 要和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不能远离教学目标,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能方案制定后却无法实施。另一方面, 方案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度”, 让学生获取新经验新知识的同时不能盲目的扩撒, 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 要做好时间的分配, 对活动要考虑周全。

一般来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交流归纳、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以及展示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当然这些环节并非一成不变,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细分, 比如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可以再分为模仿演示和交流汇报等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仅仅的围绕教学的目标, 突出重点, 在方案的制定中要充分的考虑好时间的分配, 一般在教师导入的环节可以占到课堂时间的10%, 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可以占到80%, 讲评的环节占到10%, 这样就能够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 以真正的实现动脑和实践充分的结合, 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4. 活动要进行细致精心的准备, 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这是老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前提条件, 是学生们从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保障。活动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了老师的备课, 同时也包含了学生在活动之前的预备活动。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做好指导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 而是应当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以及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详细计划, 这样才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小结

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重视,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也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指导课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方案的制定或者是方案的制定不够细化。那么, 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 使得综合实践活动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制定活动方案, 使得方案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剑峰.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J].魅力中国.2010 (08) .

上一篇:中学语文写作下一篇:营销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