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御范文

2024-06-05

气象防御范文(精选12篇)

气象防御 第1篇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

一、自然环境

包头市地处北纬40°15′~42°40′,东经109°16′~110°25′之间,所辖9个旗县区,总人口263万,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由中部山地、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阴山山脉横亘中部,地貌复杂,地形多变,整个地区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倾斜地形。地表水系由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组成,黄河流域面积8847平方公里,内陆河位于固阳县北部和达茂旗境内,流域面积18921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在2.5~8.0℃之间,年降水量大青山以南300~400毫米,大青山以北170~300毫米,各地的降水变率普遍偏高,土右旗为18%,其余各地均在25%以上[2],由于降水变率大,发生旱、涝和雹灾的机会比较多。

二、主要气象灾害

全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雷电、大风、沙尘暴、暴雨、山洪及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率高,季节性强,阶段性明显,灾情严重,在气候异常的年份,常常有几种灾害交替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平均每年受灾人口9.3万(最多年份45.6万),农作物受灾面积7.6万公顷(最多年份14.7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5.9万公顷(最多年份12.1万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2万公顷(最多年份6.7万公顷),死亡大牲畜2.0万头(最多年份10万头),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8108万元(最多年份28150万元)[2]。

气象灾害的形成及其成灾强度,既决定于自然环境变异而形成的灾害频度和强度,也受制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环境[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也越来越大。

三、气象灾害防御现状

目前,全市有713雷达1部,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7个,无人自动站1个,加密自动气象站57个,自动土壤水分站3个,设施农田小气候观测站8个,强风站1个。“十二五”期间,在中小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建区域自动站170个,逐步开展乡镇精细化预报,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加密和新业务的开展,将大大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近年来,包头市加大了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力度,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信息员与助理员队伍建设,各类监测、预警平台在业务与服务中的使用等,基本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和较广的覆盖面,实现了业务、服务和管理的统一。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对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科学指南。

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灾害性天气不能及时、准确监测,部门间信息共享能力差,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预警能力较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

四、气象灾害防御

1. 组织领导

以扩大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为目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明确气象事业发展思路。完善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政府经费投入机制,并给予稳定财政支持。

2. 部门联动

气象灾害涉及社会各方面,灾害防御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行动,建立长效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实现相关资源融合,推进“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的模式,实现气象服务与灾害防御工作开放融入式发展,提高对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尽最大可能避免气象灾害造成恶劣影响和灾难性后果,共同促进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不断提高。

3. 监测与预警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充分利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自动站网等现代探测技术,确保对可能影响本地区的各类气象灾害实施有效监测,并根据灾害性天气的发展与临近,逐步开展加密监测和预警监测。

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和预警,是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和支撑,要大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利用现有的专业技术方法,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其风险评估和预估工作,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适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时间。

4. 科技创新

坚持需求牵引、科技先导原则,紧密围绕包头市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天气、气候、气象灾害监测、预测、评估的重大气象科技问题,重点开展应用开发研究,构建适应包头市气象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研究型业务技术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形成科研支撑业务、业务促进科研、研发成果迅速向业务转化的良性互动[2]。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气象科技新突破,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 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建立规范的气象信息服务站,定期开展检查和指导,实现有标准、有服务、有制度、有管理,通过政府网站或气象服务平台,发挥其在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加强气象助理员和信息员的管理,组织相关培训,使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有序运行。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总结应对突发气象灾害防御经验。开展以村、社区为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成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卡和明白卡,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指南。建立气象服务对象信息库和服务指导流程,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作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及乡镇政府建立“直通式”联系。建立双向气象信息传递机制,努力构建快速发布预警信息“绿色通道”,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站、草原110、信息服务站、大喇叭、显示屏、预警收音机等多渠道,形成广覆盖的信息发布体系。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同时要结合本地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服务需求,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开展创新型工作。

6. 灾害调查与评估

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和衍生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工作。灾前根据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特征,结合当地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社会运行状态、预测灾害能力等综合指标,对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评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公众采取措施降低灾害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灾后根据受灾范围、被毁生产和生活设施以及其它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的客观统计,对出现的灾情做出客观评价,提供较准确的灾情损失统计数据。对突发的气象灾害,应从工作和技术方面进行总结,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7. 普及防灾意识

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责,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开展有组织、有目标、有深度的防御知识科普学习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气象灾害防御典型事例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参考文献

[1]潘进军.浅谈气象灾害及其防御[J].气象, 2006 (32) :150-154. (中国气象局出版, 专刊)

气象灾害防御意见 第2篇

我省地处长江上游,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大,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是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干旱、暴雨(雪)、寒潮、大风、高温热浪、低温冻害、雷电、冰雹、大雾、连阴雨等灾害时常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也十分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确保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49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播、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协调机制。各级气象部门要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传播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将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民航、交通和地震等部门的气象观测站点纳入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络总体布局,建立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机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提高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应用能力。在国家气象观测站网的基础上,结合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在**平原、**、**北等城市群和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农牧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主要江河流域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完善气象卫星应用业务系统建设;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网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建立移动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构建雷电、大气成分、土壤湿度、水汽、酸雨和能见度等专业观测网,形成空基、天基和地基相结合,固定站网与移动观测相补充,常规要素观测与特种气象观测相配合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气象部门要完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成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警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改进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改进乡镇天气预报、专业气象预警预报和旱涝气候趋势预测系统,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重点加强暴雨、寒潮、大雾等灾害性或高影响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和冰雹、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建设分灾种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努力实现预警预报的定时、定点和定量,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依托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加快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相配套的省级子系统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发布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发布接收子系统。进一步丰富气象影视信息,提高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加快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本地气象信息的插播。建立卫星广播预警发布系统与接收系统。

切实发挥公共媒体和公共通信网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的监管,确保信息发布的合法性和及时性。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公共媒体要确保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在显著位置、第一时间传播。通信部门要确保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传输畅通。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区和边远山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要充分利用城镇、学校、医院、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大型工矿、体育场馆等场所的电子显示装置、广播、警报器等接收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传输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偏远地区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加强**农经网建设,通过信息进村入户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气象短信发布平台,充分发挥气象短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基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要确保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及时传播到所辖单位和区域。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制订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范主要气象灾种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完善与气象灾害应急相适应的应急预案。气象部门要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气象保障服务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区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

(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体系。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服务体系,加强省、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建设。建立省级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建设市(州)、县(市、区)标准化地面作业点,继续提高作业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积极开展抗旱、防雹、森林草原灭火、应对突发环境污染等的应急性作业。积极开展增加河流流量、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的资源性作业。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建立旱涝、雷电、冰雹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组织建立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队伍;组织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组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提高队伍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培训和演练等多种方式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提升装备水平提高队伍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充分发挥4支队伍的作用,确保气象灾害信息的有效收集和传播,确保社会公众有组织地防灾避险,确保社会公众有序地开展灾后重建。

(四)增强对气象灾害的抗灾救灾能力。建立和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尤其要做好干旱、暴雨、大中城市内涝、川西高原雪灾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进一步落实与部队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安排、实施好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保险监管机构要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普查标准和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调查收集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及致灾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气象部门要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确定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有关部门要做好气象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深入查找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抢险队伍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大中型水库、学校、医院、敬老院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强化防御高温、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御能力。重点建设和完善江河堤坝、大中型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切实抓好病险水库、堤防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切实抓好建(构)筑物、设施和场所的防雷装置建设,落实好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建设和维护好重点行业、公共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防雷设施。强化定期巡查检测制度,有效发挥工程设施的防灾抗灾作用,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切实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在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大中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立项前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影响的趋利避害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四)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等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等发展规划时,应统筹考虑防御气象灾害的需求。

五、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建设

(一)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完善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工作格局。

(二)加强气象灾害会商和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趋势会商制度,建立和完善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环保、民政、卫生、教育、交通、建设、旅游和安全监管等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省、市、县三级应急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为应急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三)加强防御气象灾害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科技部门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为核心,支持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测预报和防御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不断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支撑能力。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省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的研究,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大气象防灾减灾投入力度。气象灾害防御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组织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五)加强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组织制定并实施雷电灾害防御、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法规和气象灾害防御等地方标准,规范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与传播等活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纳入城乡规划,气象、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作,落实措施,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不受破坏,确保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浅谈县级气象灾害防御 第3篇

【关键词】县级气象;气象灾害;防御

0.引言

唐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两省交界,南阳盆地东南边缘,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高温、低温冷害、连阴雨、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并衍生洪涝、小流域山洪及地质灾害、病虫害等灾害,对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影响严重。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各级政府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日益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明显提高,县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效益显著。结合唐河县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1.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和中尺度区域气象站网建设进度,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和覆盖率和预报能力逐年提高,不断增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全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

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建设,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和雨量自动站点,充实观测项目,扩大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监测密度,实现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加强多部门联合,建立和完善跨县区、跨部门的包括各类专业监测网在内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1.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双套备份, 3G网络,使实时探测资料的收集传输快捷有效,利用省、市气象局已有的公共资源,升级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和完善各相关部门间气象灾害信息实时快速交换网络和共享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高度共享。

1.3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警时效和准确率。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大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各类专业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1.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提高发布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的及时有效。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通过12121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大喇叭、手机短信平台等发布方式,使预警信息传播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加大预警信息的村级传播速度和公众覆盖面,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2.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2.1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

开展由县政府统一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配合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因素,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2.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区划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3.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预案

依据全县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编制防御方案,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分方案,分解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3.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建设

建立内容完善、科学配套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办法、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办法等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

3.3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工作

利用科普場馆设立气象科普室,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4.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4.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各类气象灾害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紧急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4.2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气象减灾志愿者队伍。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保险,建立由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4.3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评估。强化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增强基层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建立乡镇气象灾害警报站,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

【参考文献】

[1]尹佐臣,隋东.沈阳市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J].科级创新导报,2008,28:118.

[2]杨晓芳,陈霄健,李洪彬,曹洪菁.公共气象服务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2).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问题 第4篇

笔者分析该地的主要气象灾害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减灾防灾提供了相应的措施与帮助。

一、气象灾害防御现状

(一)气象灾害检测技术不断的提高

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气象观测系统等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并且建立完整了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等。气象灾害预警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了,电视、手机、报纸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广泛的应用在预警信息的公布中,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多部门共同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的发展,在区域内的联动、部门联合等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机制等。对于气象灾害的预防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每一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民财产生命的损失不断的下降。随着气象灾害防御法律规则的制度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气象灾害应急宣传的不断加深,在社会中进行相关防御措施讲座、媒体宣传等。向社会公众普及气象灾害相关的知识,提高群众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意识与能力。

(二)气象灾害的管理机制与体制在建设不断深入

本县为了能够建设减灾协调机制,相关部门成立的救灾协调及时。对气象灾害减灾、政府投入资金支持等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我县对气象灾害的防御先后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使得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法规体系更加的完善。

(三)降灾工程与预警体系取得进步

加大了对防洪、抗旱、防沙、生态建设的工程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重点减灾区域设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另外,对于气象、地震、病虫害、森李防火等灾害的检测体系也在不断的加强,使得预警信息向相关部门的发送与覆盖率都较以往有着很大的提高。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当前的检测预警平台并不是很完善

就当前气象检测预警平台来看,对一些突发性的气象灾害的检测能力并不是很高。相关的各个部门对气象灾害信息的处理并不是很及时,没有完全的实现信息共享,导致突发气象灾害的发生预警能力较低。当前,我县的预警信息的公布不能做到全覆盖与全天候。因此,在日后的气象灾害检测发展中的应该要提高信息覆盖率、检测、采集与评估系统等。

(二)防灾降灾的工程系统标准有待提高

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县对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提高明显不足。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使得有些活动的进行会对防灾降灾工程体系的发展产生的阻碍,导致其很难发挥出其全部功能。同时部分的水利设施等工程有些老化,进而使得对于重大灾害防御能力较为薄弱。

(三)群众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不足

我县的群众应急能力并不是很强、需要提高群众防灾降灾的意识。对于防灾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不是很完善,更是缺少具有科学性的防御指南。在日常生活中,也缺少对防御知识的宣传等。以上因素因素导致我县公民的防灾能力差,气象灾害预防体系需要相应完善。

(四)缺少科技支撑,评估工作系统较为薄弱

我县的检测预警等处理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还应该要不断的深入,灾害防御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对于基层灾害宣传还应该要不断的深入。

(五)水资源浪费现象存在

我县的农业用水量大,城乡之间的供水管道时而会出现漏水等现象,工业用水的重复率并不是很高,进而导致我县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六)防洪堤坝加固工程进展速度慢

由于防洪堤坝加固工程进展速度慢不仅会造成我县的地表水资源用水能力不高,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导致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弱,同时防洪标准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乡镇有些的河流目前还没有设防,这样就会导致防洪能力比较低。

对于我县本就运行的水库,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对于病险水库的加固工程进程十分的缓慢,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气象灾害防御情况。另外,对于一些小河流的防洪措施投入的资金比重不足。

(七)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社会服务等智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县的水利社会的管理与社会服务主要还是面向农村,但是由于我县的水资源与质量的管理并不是很完善,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导致水资源在在开发、利用、节约、配置与管理中的就没有办法高效优化。虽然防洪的思路主要是以防为柱,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思考洪水将何去何从。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管理方式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排污机制,更没有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这样对于利用经济手段去节水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三、总结

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在防御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气象科技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把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进而提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在未来发展中,我县气象灾害的防御中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改进,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科学的防灾、降低损失等。

参考文献

[1]周汶.基于公共安全管理视角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03月.

[2]陆林.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云南大学,2013年05月.

[3]陈琼.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湖南大学,2013年10月.

[4]秦大河.科学防御和应对气象灾害全面推进气象法制建设.农技服务,2015年03月.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第5篇

为减少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有关规定,制定我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一、防御原则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二、防御重点

主要是暴风、暴雨、雷电、雪灾以及其他灾害性天气。

三、防御工作

(一)暴风灾害防御

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风抢险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气象协理员要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同时按照暴风预警指令等级组织好灾害的防御,高等级预警的要停止集会、停课、停业及一切危险作业,妥善安排留守人员和转移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一旦发生灾害,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险救灾。

(二)暴雨灾害防御

积极组织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和抢险准备工作。接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灾害预警信号后,要立即组织人员防御,学校、幼 儿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和幼儿安全。要做好镇村道路的疏通和农作物的排水工作,加强危房的检查,对危险地带加强值班和巡逻,同时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三)雷电灾害防御

组织编制左家坞镇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雷电重点防御单位要与防雷检测部门联系,做到定期检测、定期维护。同时,积极做好新、改、扩建工程防雷设施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工程检测以及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等工作。积极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宣传工作,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四)雪灾灾害防御

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应急和抢险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成立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目标明确,确保各项防御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对气象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灾害防御、救灾以及防灾减灾系统监事会建设和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不但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力度

对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及时会同气象部门开展灾情调查,并对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风险评估,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对不符合防御标准的,要制定整改措施,达到防御标准。

(四)提高全民对气象灾害的防范知识

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势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教育教育基地,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面向广大的学生、农民、种养大户以及各农户,提高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

气象防御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衡阳;干旱;洪涝;强对流天气灾害

衡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但降雨分布很不均匀。根据史料记载及建国以来的气候资料分析,影响衡阳市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强对流灾害天气,这些灾害给我市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衡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干旱灾害

衡阳市是旱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局地性干旱幾乎每年都会出现。对衡阳农业影响较大的是夏旱和秋旱。全区7个县域除常宁外都是湖南省严重干旱区。自1949年以来,全区受旱面积每年平均为8.2万公顷,因旱灾减产粮食每年平均达1 5万吨。

根据《衡阳气候灾害史料》、《衡阳市志》等资料,从1 949~1 99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旱灾为40次,频率为80%,其中大旱21次,频率为42%:全境性旱灾28次,其中全境性大旱15次,频率分别是56%、30%。从1949~1998年全境性旱灾害情况看,衡阳连续干旱年有:1953~1954.1956~l957,1959~1961,1963~1966,1971~1972,1978~1981,1983~1987,1990~1991,旱年共25年,占整个旱灾年的89.2%。从旱灾情况看,夏秋多旱,秋旱尤甚。1950~1 998年,夏旱16次,平均持续32天:秋旱21次,平均持续52天;夏秋连旱13次。

2、洪涝灾害

洪涝会引起山洪爆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冲毁道路和房屋,给农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洪涝是由于降水过多而引发河流泛滥、山洪爆发和积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衡阳洪涝频繁,根据《衡阳气候灾害史料》、《衡阳市志》等资料,从1949~1998年的资料来看,全区水灾害几乎年年发生。以各等级水灾害发生总数来看,水灾28次,频率为5696,其中大水灾17次,频率为34%;全境性水灾20次,全境大水灾16次,频率分别是40%、32%。连续水灾年有:1961~1962年,1975~1976年;1978~1979年;1982~1984年;1992~1994共12年,占整个水灾年63.2%。水灾主要出现于春末夏初,突出是6月,发生频率平均为41%,7月、8月发生次数较少,频率为11%。全区受涝面积每年平均达1.6万公顷,成灾面积达0.84万公顷。

3、强对流天气灾害

强对流天气是春、夏季节常见的一种持续时间短、强度剧烈、局部性的灾害天气,强烈的对流天气可以引发龙卷风并伴有强雷暴、冰雹、大风和短时暴雨等剧烈天气,虽然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较小,但影响程度较大。

根据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衡阳年均雷暴数在45~58天之间,一年之间,7~8月雷暴日数最多,3月、4月、5月、6月、9月次之,10月至次年2月偶有发生。

冰雹多发生在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的夏季,或强对流发展旺盛的盛夏,一般出现在午后到傍晚虽受冰雹袭击范围较小,但其破坏力极大,常使灾区损失惨重。从地域分布来看,衡阳县、祁东县、常宁市等地区出现最多,从逐月分布来看,冰雹的月分布呈现双峰结构。3、4月较多,其次在7月。此外6、8月出现几率也比较高,秋冬季节则很少出现。

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对粮食、经济作物、林业、渔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薄弱,农村防灾意识不强,农民的防灾避灾知识缺乏,农村减灾工作有待加强。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了要积极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的建设。

1、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布点,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气象灾害监测是气象预报和防范的基础,只有加强气象灾害监测,才能得到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防范能力。补充完善天基、空基、地基相结合的综合观测系统和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建立健全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农村易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目前,我市已经建成253个区域自动站,基本上实现了“乡乡有自动雨量站”,多普勒雷达项目已经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对强对流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

2、建立广泛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目前,要建立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就需要建设更加广泛的信息发布网络,要做到建设一个区域范围内由县级通过乡镇级到达基层甚至是直接到达农户的信息传输网络。这需要我们采取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媒介的信息的传递方式,增加气象信息的传递量和传递效率。

3、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御灾害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加大农业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知气象、用气象、爱气象。开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五团垦区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第7篇

1 农作物生长季节的主要气象灾害

1.1 大风

团区每年平均有大风日数6.5次, 且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每年3月以后天气变化无常, 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对团场农业生产、林业、畜牧业造成很大威胁。尤其是春季出现的大风, 对果树开花、坐果及农作物苗期生长危害极大。例如:2008年4月18日, 五团垦区1次强沙尘暴天气的过程:受北方强冷空气入侵的影响, 团区从4月17日夜间0时30分起, 风速开始加大, 出现沙尘暴、风沙天气, 并出现5~6级的偏西风, 夜间瞬时最大风速达到7级 (15m/s) , 最小能见度降至100m左右。18日8时19分左右继续出现8级大风。从10时18分开始连续出现8级以上大风一直持续至17时, 历时6h以上。12时58分瞬时最大风速达到10级 (25m/s) , 最小能见度降至15m左右, 达到强沙尘暴标准。5~6级风从4月17日夜间0时30分起至结束, 持续时间长达20h。此次大风持续时间长、强度强, 实属近30年来五团垦区罕见的天气, 对团区已播棉田及果树开花授粉、坐果危害极大, 损失惨重, 造成棉田飘膜671.1万hm2, 出苗死亡、重播棉田面积756.5万hm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2.587 7万元, 影响果树开花授粉, 导致坐果率低、果实减产, 温室大棚也受到损害。

1.2 低温

团区春季温度上升极不稳定, 常会遭到低温的危害 (包括冻害、冷害和霜冻) , 出现强寒潮 (倒春寒) 天气, 造成苗期冻害死亡, 导致重新播种, 使作物生育期推迟, 冻伤植株, 使其长势衰弱导致减产。团区所在的位置靠近北部山区, 形成了特殊的气候特点, 夏季昼夜温差大, 常有冷空气入侵, 造成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降温幅度较大, 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形成低温冷害。如棉花的蕾铃脱落、烂桃。团区秋季降温迅速, 初霜冻常偏早出现而形成冻害, 造成霜后花偏多, 还可造成棉花停止生长或者死亡。如2006年4月10日, 团区遭到低温冻害 (雨加雪) 使棉花、青贮、果园受灾面积总计3 486.7hm2, 直接经济损失101.5万元。又如2008年1月中下旬出现低温冻害, 最低气温-27.8℃, 大棚蔬菜、果园果树等受灾严重, 大部分幼龄果树被冻伤或冻死。总之, 低温冷害天气可造成团区作物减产, 使团场经济受到严重损失。

1.3 冰雹

五团距离北部山区较近, 地形抬升作用很明显, 在迎风坡极易形成局部强对流天气, 积雨云云团易转变成冰雹云单体, 产生阵性雷雨大风, 是造成冰雹的主要原因。团区每年平均有1.7d的降雹日数, 多集中在5~8月, 占全年降雹日数的76%, 这期间正是作物发育的关键时期, 一旦产生冰雹, 将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产, 对农业、交通、建筑设施和生命财产危害很大。

1.4 干旱

五团垦区主要依靠天山融雪灌溉田地, 季节性干旱较明显, 水资源紧缺。引起团区干旱的原因:一是春季气温较低, 融雪较慢, 造成团区水量较小, 引起春旱。二是冬季天山降雪少, 积雪量减少, 造成春季干旱严重, 春灌缺水。三是降水偏少, 时空分布不均匀, 时常有长时间无降雨, 持续干旱。干旱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生长, 导致减产, 影响了经济快速发展。

1.5 洪涝

春、冬季节, 由于山区气温较低, 融化的雪水带有冰块, 流冰在下游积聚, 冰坝阻断河水漫溢成灾, 发生冰、凌性灾害。夏季7~8月是该团山洪暴发季节, 长达10km的河床, 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2 防御对策

2.1 大风

团场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工作力度, 有计划、合理地种植防风林, 逐步改善垦区的植被条件;牧区应注意选择避风场所, 加强牲畜管理工作。加强对大风的监测和预报, 及早采取预防措施[1]。遇到大风天气应临时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

2.2 低温

一是掌握低温气候规律, 合理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期, 要选择适宜五团垦区气候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 认真分析五团垦区的气候条件, 选择适宜五团垦区气候条件生长的作物类别, 同时在品种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年的气象年景分析, 来合理选择作物的品种、品系, 尤其对喜温作物, 如棉花、水稻等, 要充分考虑到当年的热量条件, 合理配置种植结构, 以达到扬长避短、减少低温危害的目的[2,3]。二是加强低温冷害预报及应用。长期趋势预报有利于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 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改善和利用小气候生态环境, 增强抗御低温的能力。采用地膜覆盖、以水增温和喷洒化学保温剂, 这些措施均能达成减轻低温危害的目的。

2.3 冰雹

一是加强防雹工作。合理分布炮点, 炮点要建在冰雹云形成移动的前沿地带, 防雹人员要密切监视天气演变和变化, 做到有备无患。二是提高监测和预防冰雹的水平。应用气象雷达跟踪探测, 总结强对流天气模式, 应用计算机数值预报。还可肉眼识别雹云, 一般移动快, 云体发黄, 有的中间灰暗, 常伴有连续不断的沉闷雷声, 多有横闪。三是人工消雹。在冰雹云中播撒凝结核, 加速凝结成雨, 避免成雹。

2.4 干旱

分析了解当地干旱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 合理调整棉花种植布局[4];在灌溉设施差的地区避免种植棉花。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主要做好平整土地及水土保持。改良和培肥土壤,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以肥调水。适时耕作, 注意耕、耙、耱、压、锄巧妙配合, 充分利用降水, 同时控制蒸发。采用地面覆盖, 如薄膜、秸秆、稻草、绿肥等进行覆盖。注意节水灌溉, 如细流沟灌、低压管灌、喷灌、滴灌、地下灌溉等, 要因地制宜。营造农田防护林, 其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还可调节农田水分、减少蒸发。此外, 应抓住一切有利天气, 积极开发人工增雨作业。

2.5 涝洪

一是加强气候和水文监测预报。二是兴修水利工程防洪, 如修筑堤防、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在低洼地开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同时, 抓住有利天气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改善土壤通气性, 防止地表板结及盐渍化。四是改良土壤结构, 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 并在涝害发生后适时中耕。

参考文献

[1]段若溪, 姜会飞.农业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

[2]彭春瑞, 刘小林, 李名迪, 等.江西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5, 17 (4) :127-130.

[3]武艳娟, 李玉娥, 刘运通, 等.宁夏气象灾害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 2008, 29 (4) :491-495.

气象防御 第8篇

关键词:油菜生产,气象条件,灾害防御,湖南浏阳

浏阳市为国家油菜生产重点县 (市) , 国家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县 (市) , 油菜是浏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每年播种油菜面积都在3万hm2左右, 平均产量1 743 kg/hm2, 年总产量逾5 000万t。浏阳有生产优质油菜的自然地理条件, 但是浏阳为湖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 暴雨洪涝、干旱、雷雨大风、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近年来, 受地球变暖气候大背景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灾害性天气造成油菜产量、质量不稳定, 年际变化波动大。该文通过分析浏阳市近30年 (1981—2010年) 的光、温、水等气象资料, 结合浏阳市油菜生产的实际情况, 总结浏阳油菜生产的气候资源利弊并提出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措施, 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 降低气象灾害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提升油菜产业的经济效益。

1 浏阳市油菜全生育期气候状况

浏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 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 光照较足, 对油菜来说具有良好的生产自然条件。浏阳市1981—2010年油菜生长季主要气象要素平均和变异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 年平均气温17.5℃,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0℃, 初日在2月24日左右, 终日在12月13日左右, 全年大于20℃的天数为140~150 d, 年降水量为1 551.3mm, 年总日照时数平均为1 594.8 h, 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36%。浏阳油菜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 移栽期在10月底, 秧龄30 d左右, 12月底开盘, 1月底现蕾, 2月中旬初抽薹, 3月上旬始花, 3月中旬盛花, 4月中旬初终花, 5月中旬初成熟, 全生育期220 d左右。油菜生长季 (5—10月) 平均气温为12.89℃, ≥5.0℃活动积温2 800℃左右, ≥5.0℃有效积温1 700℃左右, 生育期间最高气温为37.2℃, 最低气温为-10.7℃;生长季总降水量956.3 mm, 雨日110 d, 日照时数825.2 h。综上所述, 浏阳地区气象条件适宜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

注:表中变异系数的单位为%。

2 油菜高产优质栽培的农业气象条件

2.1 育苗移栽阶段

油菜播种出苗期喜晴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以日平均气温12~20℃为宜, 播种至出苗天数随温度高低而变化, 以16~20℃出苗速度最快, 仅需要3 d, 13~16℃则需6 d, 苗期每出生1片叶, 在10~16℃条件下需4~5 d;6~9℃时需7~8 d。油菜移栽期的适宜气温为14~17℃, 温度过低不利于根系生长。根据浏阳市1981—2010年9月下旬至10月的气象资料分析 (表2) :油菜播种出苗期5℃以上的有效积温为177.0℃, 降水量为23.0 mm, 日照时数为53.5 h, 呈现出气温偏高、干燥少雨、光照强的气候特点;油菜移栽期5℃以上的有效积温为427.8℃, 降水量为80.7 mm, 日照时数为142.5 h。整体来看, 浏阳油菜育苗移栽期的气温略高, 降水正常, 所以油菜出苗快, 移栽期提早的情况较多;但秋冬干旱情况时有发生, 若遇高温干旱, 则对出苗率有较大影响。

2.2 开盘阶段

油菜开盘阶段即冬前生长阶段。浏阳的油菜开盘期一般为11月初至12月底, 根据浏阳1981—2010年11—12月的气象资料分析 (表3) :油菜开盘期≥5℃有效积温为308.4℃, 降水量为131.8 mm, 日照时数为235.9 h, 有利于油菜开盘。也有气候异常年份, 如2005年11月气温异常偏高, 尤其是11月上旬, 较历年同期平均偏高了4.5℃, 秋冬出现的高温天气, 加快了油菜生育进程, 生长期缩短, 生殖生长提前进行, 出现早薹现象。

2.3 现蕾抽薹阶段

油菜现蕾抽薹阶段即越冬生长阶段。当平均气温降至0℃左右时, 油菜地上部停止生长, 体内糖分消耗大于积累, 油菜进入越冬, 至来年旬平均气温回升到2℃左右油菜开始返青为止, 称之为越冬期。油菜抽薹期的适宜温度为15~18℃, 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随温度升高抽薹加快;若温度降低到10℃以下, 抽薹缓慢, 若遇长期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过程, 由于光合作用弱, 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少, 生长势弱, 分枝少, 且易感染菌核病, 降低油菜产量[1]。根据浏阳市1981—2010年1月至2月上旬的气象资料分析 (表4) :油菜现蕾抽薹期≥5℃有效积温为28.4℃, 降水量为108.6 mm, 日照时数为89.0 h。进入1月以后, 因气温偏低, 油菜生长缓慢, 且浏阳出现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的概率非常大, 持续低温天气常造成油菜生长受阻。

2.4 开花成熟阶段

油菜开花结荚期的适宜温度为15~24℃, 相对湿度70%~80%。当日平均气温降低到10℃以下时, 开花数明显减少;开花结荚时遇连阴雨低温寡照, 易造成结荚不良, 高温 (25℃以上) 高湿 (相对湿度90%以上) 有利于菌核病发生, 若遇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 则易发生蚜虫危害。油菜结荚、籽粒成熟期要求天气晴朗, 适宜温度为15~20℃, 大风冰雹易造成倒伏, 连阴雨低温寡照天气过程易造成籽粒不实, 千粒重下降;高温 (日平均气温25℃以上) 干旱易引起幼荚脱落和高温逼熟, 降低产量。根据浏阳市1981—2010年2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气象资料分析 (表5) :油菜始花期气温显著偏低、盛花终花成熟结荚期气温正常, 降水光照均充足, ≥5℃有效积温为786.7℃, 降水量为500.2 mm, 日照时数为261.2 h。而浏阳市3月的倒春寒、4—5月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对油菜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3 影响浏阳市油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3.1 秋冬干旱, 影响油菜播种和移栽

油菜出苗的快慢主要由土壤湿度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所决定。土壤湿度较大, 温度较高, 出苗需要的日数就短, 反之就长。冬水对于油菜生长至关重要, 春雨则对油菜生长极其不利。10月下旬至11月降水量不足50 mm造成的干旱, 或超过150 mm造成的渍害, 会导致油菜冬前苗情长势不好难以壮苗越冬。浏阳市以立秋至次年阴历2月1日称之为秋冬连旱标准时间。根据浏阳气象资料及农业部门统计, 浏阳出现秋冬连旱的次数较大, 发生频率达30%, 久晴少雨, 气温高蚜虫多, 危害严重, 如不及时抗旱就易造成死苗, 如果在播种后遇到干旱天气, 则需要轻轻镇压, 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2,3,4]。

3.2 冬季低温冻害

浏阳市油菜现蕾抽薹期 (1月至3月上旬) 温度起伏变化大, 有寒潮天气或严寒期、寒冷期出现, 持续低温常造成油菜生长受阻。造成油菜发生冻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长寒大冻;二是冬季气温冷暖反常。例如2008年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 浏阳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 日平均气温维持在-2~0℃, 油菜生长十分缓慢, 2月上旬本应进入抽薹期的油菜却抽薹不良。抽薹开花期对低温敏感。以日平均气温≤5℃且持续≥5 d为冬季寒冷期指标, 统计浏阳1971—2010年40年的资料得出:寒冷期每年一遇, 其中日平均气温≤0℃且持续≥5 d的严寒期主要出现在1月, 出现概率为8%。1—3月日平均气温≤5℃出现的概率分别为47%、30%、4%。由此可见, 油菜越冬期遭遇低温冷害的频率非常高, 须着重防范。

3.3 抽薹期倒春寒冷害

2月下旬油菜抽薹后, 易遭遇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低温阴雨导致地温严重偏低, 影响根系发育, 根系代谢弱, 对水分、养分及矿物质吸收差, 最后导致产量、质量下降。以旬平均气温距平≤-2.0℃作为春寒、倒春寒的衡量标准, 近40年浏阳出现倒春寒19次, 发生几率为47.5%, 平均约2年一遇, 倒春寒多出现在3月中下旬, 往往造成油菜花蕾和幼荚受冻, 生殖生长受阻。

3.4 开花结荚期的持续低温阴雨寡照

油菜开花期若遇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 日平均气温降低到10℃以下, 开花数减少, 降低到5.0℃以下, 即停止开花。根据浏阳气象资料分析:以任意10 d日照时数<30 h (按平均不超过3 h合计) 且阴雨日≥5 d为统计标准, 浏阳每年必遇, 其危害时段主要出现在3—5月。

3.5 籽粒充实期的温度异常或遇大风冰雹

油菜籽粒充实期要求晴朗微风, 适宜温度为20℃左右。若遇强降水暴雨和冰雹袭击, 会严重减产。大风则易造成油菜倒伏、折枝断茎。

4 油菜生产的气象灾害防御

4.1 充分利用秋冬光热资源, 适时早播

油菜种籽发芽要求温度25℃左右, 苗期生长要求气温12~20℃, 而且越冬前要有8~10片绿叶, 因此播种不宜过早或过迟, 根据多年的农业气象研究资料, 油菜从播种至10片真叶需≥5.0℃积温700℃。若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0℃终日80%保证率计算, 从12月20日左右往前倒推, 则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4.2 强化栽培管理, 抓好防冻措施, 确保油菜安全越冬

油菜育苗移栽能解决油菜与双季晚稻的季节矛盾, 有利于培育壮苗, 提高单产。油菜移栽要求冬前有30~40 d的营养生长期, 长好苗架, 越冬前有8~10片真叶, 叶搭叶而不拥挤, 为高产打好基础。油菜在低温条件下, 容易遭受冻害, 尤其是秋发较好的油菜, 由于植株正处于旺盛生长状态, 进入冬季, 一旦遭到低温侵袭, 则更容易受到冻害。因此, 为防止和减轻冻害的发生, 使油菜安全越冬, 强化栽培管理, 抓好防冻工作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宋蜜蜂, 蒋跃林.安徽油菜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21) :44-46, 95.

[2]赵炜, 徐清, 陆秀兰.自然灾害对油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177-178.

[3]黄淑娥, 祝必琴, 辜晓青, 等.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5) :945-949.

气象防御 第9篇

1.1 播种出苗期 (4月21日至5月10日)

播种出苗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其中4月下旬平均气温17.6℃, 较常年偏高1.3℃, 5月上旬平均气温18.2℃, 接近常年略偏低0.3℃。同期内降水量较常年偏少, 其中4月下旬降水量7.5mm, 较常年偏少4.7mm, 5月上旬降水量1.6mm, 较常年偏少14.2mm。播种期内日照时数略多, 日照时数188.9h, 较常年略偏多9%。播种出苗期内气温偏高, 日照时数偏多, 光温条件利于棉花适期播种出苗, 期内降水偏少, 进行春灌使墒情条件基本适宜棉花播种出苗显得尤为重要。

1.2 苗期 (5月11日至6月20日)

棉花苗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其中5月中旬到下旬平均气温为24.3℃, 较常年偏高3.7℃, 6月上旬到中旬平均气温23.7℃, 较常年偏低0.6℃;期间极端最低气温11.4℃, 出现在5月12日, 极端最高气温39.2℃, 出现在5月30日。同期降水量118.5mm, 较常年偏多48.9mm, 各旬均有足量降水分布。苗期内日照时数349.9h, 较常年略偏少27.1h, 其中5月中下旬日照时数偏多, 6月上中旬日照时数偏少。棉花苗期以气温偏高为主, 降水量充足, 光照条件基本正常, 各类气象条件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1.3 蕾期 (6月21日至7月20日)

棉花蕾期平均气温≥10℃积温821.9℃, 较常年 (788.2℃) 偏多33.7℃。期间平均气温27.4℃, 较常年偏高1.1℃, 各旬气温均偏高;期内极端最高气温38.2℃, 出现在7月20日。蕾期降水量11.4mm, 较常年偏少119.1mm, 各旬降水量均偏少。同期内日照时数227.1h, 接近常年略偏少13.3h, 其中6月下旬和7月上旬日照时数略偏少, 7月中旬日照时数偏多。棉花蕾期气温高, 光照条件基本正常, 光温条件能够满足棉花现蕾开花期生长需求[1], 降水偏少, 部分地块有旱象显现, 对棉花现蕾开花略显不利。

1.4 花铃期 (7月21日至8月20日)

棉花花铃期日平均气温≥10℃积温820.5℃, 较常年 (831.3℃) 偏少10.8℃。期内平均气温26.3℃, 接近常年略偏低0.4℃, 7月下旬平均气温26.5℃, 较常年偏低0.8℃, 8月上中旬平均气温26.3℃, 接近常年略偏低0.2℃, 期间极端最高气温38.9℃, 出现在7月21日。花铃期平均降水量100.6mm, 较常年偏少49.3mm, 期内各旬降水均偏少, 其中8月上旬降水偏少6成以上。花铃期内日照时数203.8小时, 较常年偏少37.2h, 期间大部时段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2]。棉花花铃期温度条件基本适于开花结铃, 但光水条件较差, 对此期内棉花正常生长发育较为不利。

1.5 裂铃吐絮期 (8月21日至11月10日)

棉花裂铃吐絮期平均≥10℃积温为1479.1℃, 较常年 (1413.6℃) 偏多65.5℃。期内平均气温18.4℃, 大部时段气温偏高, 8月下旬平均气温25.9℃, 较常年偏高1.1℃;9月平均气温21.4℃, 接近常年略偏高0.1℃;10月平均气温15.7℃, 较常年偏高0.9℃;11月上旬平均气温9.7℃, 接近常年略偏高0.1℃。裂铃吐絮期平均降水量88.0mm, 较常年偏少13.5mm, 降水时段主要分布在8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上旬, 其它大部时段降水偏少。裂铃吐絮期日照时数496.4h, 较常年偏少112.6h。2014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的终日出现在10月25日, 较常年均偏晚[3]。棉花裂铃吐絮期内气温条件充足, 降水偏少, 利于棉花吐絮收获, 光照条件持续偏差, 对棉花收获晾晒略显不利。

综观2014年全县整个棉花生育期, 除部分时段的低温寡照天气对棉铃增重、裂铃吐絮有不良影响外, 大部时段气象条件匹配合理, 能够满足棉花生长发育需求, 利于棉花产量形成。

2 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影响的综合分析

2.1 有利条件

开春期比常年偏早, 气温回升较快, 有利于棉花播种和出苗。5~6月光照充足, 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对棉花的苗期生长和现蕾开花十分有利。

棉花花铃期降水偏多, 光温配置适宜, 减轻了花铃期因大气干旱和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棉花蕾铃大量脱落[4], 利于棉花花蕾生长和坐铃, 蕾铃脱落率低, 伏前桃、伏桃均多于往年;7月份气温偏高, 光、热、水气象条件配置适宜, 对棉铃生长十分有利。

全生育期的热量条件和光照条件配置合理, 均好于往年。棉花生育期间, 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强度比常年偏弱, 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2.2 不利条件

春季回暖快, 风多雨少, 气候干燥, 有“十春九旱”的特点。花铃后期, 降水偏多, 使局部地区发生洪涝, 光、热气象条件会略显不足, 对棉花的生长及品质有轻微不利影响;因棉花品种不同影响程度会有所差异。

3 建议

(1) 加强对农业气候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在安排棉花生产时,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特别在棉花的品种、播种期等问题上, 针对春季升温快、夏季易洪涝、温度波动大, 多冰雹等气候特点, 尽量减少给棉花生产带来的较大影响和制约;建议农业生产部门选择早熟品种, 以保证棉花稳产高产;同时要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测预报, 合理利用气象条件, 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使干旱、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对棉花生产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2) 充分合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 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气象部门事先应为主管部门制定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有关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标和灾害的风险评估等工作, 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 为缓解宜棉区的植棉矛盾, 发展农业经济创造条件, 以达到棉花生产丰产优质。

(3) 加强建立应用气象技术的棉花保障体系。配合农业生产部门进行棉花的品种区划, 以及气象灾害预报和棉花气象情报预报服务, 并配合植保部门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4) 作为气象部门, 要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度,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 做出准确的农业中、长期气象预测, 这样才能为农业生产管理中适时调控服务, 真正发挥出趋利避害、保驾护航的作用。

摘要:利用2014年利津县棉花生长的气象条件资料, 分析得出了棉花整个生育期温、光、水等气候条件与棉花生育期匹配情况, 提出了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和防御措施。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气象条件

参考文献

[1]万燕, 吴九林, 周宇.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 .

[2]万燕.温光因子影响棉铃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物流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8.

[3]谭克光, 石肖, 钱建伟.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2.

乐清市城市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第10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尤其是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后, 乐清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1998年城市化进程为45.5%, 2008年已达56%, 且每年保持约1%的增长, 这也意味着城市人口和财产大量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气象灾害带来的威胁也更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暴雨、大雾、大风、高温、干旱等各种气象灾害对乐清市的影响也日益加剧, 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日趋严重。

1 乐清市主要城市气象灾害

1.1 暴雨

城市暴雨导致的灾害是重要的气象灾害, 暴雨对城市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失效, 导致洪水冲毁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 使城市的运输、供水供电等中断。据统计, 1934~2005年72年间, 乐成区域日最大雨量的前10位有7次发生在1980年以后, 占70%。2004年, 受“云娜”、“海棠”、“麦莎”台风影响, 乐清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陆续发生3次严重的洪涝灾害, 市区和虹桥、柳市、北白象、大荆等几大集镇都曾1次或几次被淹没,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生活、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全市经济损失总计高达数十亿元。2005年7~8月“海棠”、“麦莎”台风连续2次引发特大洪水之后, 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1.2 大雾

乐清市境内历年平均大雾日数为19.6d, 其逐月分布及其出现几率见表1。由表1可知, 自9月开始雾日逐渐增多, 至翌年春季及春末夏初达到峰值;自6月起逐月减少, 至8月为全年最低值。一天之中, 雾的出现几率以夜间至早晨最高, 且浓度也最大, 以午后出现的几率最少。

大雾特别是持续2d以上的雾害, 会引起输电线路短路、跳闸、掉闸等故障, 造成大面积断电, 对交通和供电系统造成严重影响。2006年3月29日, 受大雾影响, 高速公路乐清清雁雁荡荡至至湖湖雾雾路路段段连连续续发发生生55起起交交通通事事故故, , 1100辆辆汽汽车车先先后后相互追尾、刮擦, 造成2人受伤。2007年5月9日受大雾影响, 乐清段近300m的路段上双向共发生6起交通事故, 14辆过往车辆相继追尾, 造成5人受伤, 其中2人伤势较重。

1.3 高温

乐清站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一致的。由图1可知, 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年平均气温距平上升率为0.32℃/10年。其中60~80年代负距平明显, 为相对偏冷期;90年代开始, 正距平显著增加, 为相对偏暖期。乐清站各旬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 1971~1980年为573d, 1981~1990年为613d, 1991~2000年为637d, 增幅明显。高温不仅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还造成城市供水、供电紧张, 并加剧城市光化学污染, 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

1.4 大风

据风洞试验, 高层建筑物的周围也会出现大风区, 即高楼前的涡游流区和绕大楼两侧的角流区。这些地方风速都要比平地风速高30%左右。如果高楼底层有风道 (通楼后) , 则该风道口处附近的风速可比平地风速高2倍左右。也就是说, 当环境风速为6m/s时, 风道附近就可达到18m/s, 也就是8级大风。城市风灾会造成广告牌倒塌、简易房倒塌、输变电路刮断、信号灯和交通指示牌翻倒等, 导致行人压伤、死亡, 大面积停电断水、交通受阻等事故。据统计, 乐清站1975~2000年26年间, 风速≥10m/s的总日数达到205次, ≥12m/s的次数达到72次。随着乐清高楼大厦的增多, 城市风灾威胁也越来越大。

1.5 雷暴

乐清市年平均雷暴日为51.3d, 属高雷区, 全年均有可能出现雷暴, 雷暴次数自2月开始逐月增加, 8月达到最高, 为9.1次, 9月开始逐月减少。乐清市10年雷暴总次数20世纪70年代为441次, 80年代为398次, 90年代为366次, 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市中因雷击引起的财产损失 (以计算机、仪器设备和电力线路等为主)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损失动辄数十万元, 甚至上百万元, 防雷工作任重道远。

2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由于城市气象灾害种类多, 应该根据当地情况, 对灾害情况进行认真研究、细致分析, 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御措施。

2.1 加强科技研究, 提高科技贡献率

气象科学是防御气象灾害的“尖兵”, 在防灾、减灾中起着先导作用, 许多城市气象服务的产出与投入效益之比为20∶1, 有的达到40∶1。加强科学研究, 应围绕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应对, 组织精干力量对乐清市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总结, 提炼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关键物理量特征指标, 对上级气象部门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进行本地化。加快未布点乡镇的自动站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 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 不仅要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 还要延长预报时效。

2.2 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 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

根据乐清市防雷工作起步不久的特点, 加快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和防雷减灾应急体系建设, 对易遭雷击的单位, 应严格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 防雷不合格的建 (构) 筑物不得投入使用。加强油库、加油站、化危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储存场所的年检[3]。

继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 积极推进水文、国土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 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和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能力, 充分发挥部门协同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提高城市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根据气象灾害轻重程度的预测结果, 及时完成影像、图标警示信号的制作, 迅速发布气象灾害信息。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区设立电子显示屏, 争取最大的信息覆盖面, 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站、因特网、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灾害性天气的最终识别和预警, 建立基于GIS的省-市-县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联防系统。

2.3 完善预案编制, 提高社会防灾综合能力

应高度重视近年来乐清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增大、频次增多的客观事实, 提高城市防汛排水系统的防御标准, 加强城区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城镇一级的各种预案, 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气象及衍生灾害, 并纳入预案, 使得救灾人员和物资第一时间投入应急处置, 并有效发挥作用。加强气象灾害评估和区划工作, 有重点地合理配置好城市气象灾害应急防御队伍和物资。建立部门合作机制, 提高城区气象灾害管理和防御能力[4]。

预防和减轻城市气象灾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防灾、救灾体系, 体系建设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以人为本为原则。在救援方面, 加强低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险和赔偿力度;加强小区、校园等社会基本单元或重点单位的气象防灾演习;加强市民自救互救的共同防御城市气象灾害能力。

2.4 改善城市生态气候, 重视气候资源保护

改善城市生态气候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程度的空气污染都与大气中的空气流动、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有关。日照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也有重要作用, 城市居住区规划要考虑日照的年、季、日变化规律。城市绿化对净化大气、改善市区生态气候有重要作用, 可起到降温、增湿、降低风速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气象灾害, 还可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气象局应抽调精干力量, 研究建立城市气候模型, 将气候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 使城市和建筑物与城市气候相适应, 作出最优化的建筑设计, 创造出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态环境。另外, 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和气象观测数据及气候变化研究, 综合分析城市规划、设计等与气候资源之间的关系, 修正有关规划设计体系和规范, 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效益。继续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 编制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建设规划, 以指导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 全面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结语

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系统,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涉及社会各方面,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种基础设施与建筑物的安全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基础, 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重要保证。气象局应当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开展大范围的宣传工作, 利用宣传挂图、播放影音资料、气象科普小册子等形象生动的形式, 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气象灾害的危害性, 努力提高市民接收和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章国材.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2006年世界气象日主题[J].气象, 2006, 32 (3) :3-5.

[2]韩淑云.气象预警塔预警防范气象灾害[J].城市与减灾, 2008 (2) :48.

[3]董旭光, 王栋成.济南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2005.

[4]胡晓梅, 钟琦.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6 (3) :17-18.

[5]鲁渊平, 杜继稳.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以西安市为例[J].灾害学, 2008, 23 (B09) :7-10.

气象防御 第11篇

【关键词】小麦;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社旗县又是河南省商品粮生产重点县,对全省冬小麦的丰欠有较大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小麦生产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从近年来社旗县小麦生产实践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制约社旗县小麦稳产高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并提出了对应的防御措施。

1.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影响

社旗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东缘,11246′-11311′E,3247′-3309′N,耕地130万亩,全县土地肥沃。无特大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社旗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的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87.8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6℃,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1.4℃,最高28.0℃。全年无霜期226天,≥0活动积温5500℃,≥10℃活动积温4939℃。年平均降水量841.4,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小麦生育期间光照资源丰富、温度适宜,为小麦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与此同时,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其中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倒春寒、晚霜冻害、低温冷害、干热风等。

1.1干旱

干旱是土壤缺水导致小麦植株萎蔫甚至死亡的现象。小麦生育期间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成灾程度重的气象灾害就是干旱,小麦生育期间遇到干旱常造成黄苗、弱苗甚至死苗。由于社旗县11月到次年3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较小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小麦会常遭遇秋旱、冬旱、春旱等影响。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2月中旬,社旗县近120天没有有效降雨,干旱发生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重为近60年来所罕见,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2010~2011年度,社旗县小麦生产发生冬春连旱。

1.2冬季冻害

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这是社旗县小麦生育期间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寒潮是产生冻害的主要天气因素,是指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入侵的过程。社旗县小麦在越冬初期,小麦的幼苗抗冻能力较差,突遇日平均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气温过低的天气时,易冻伤幼穗生长锥。小麦在越冬期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若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會造成小麦生长量不足、偏弱、幼穗发育进程慢;如果在越冬期间冬小麦因温度偏高而出现的生长锥萌动时,麦苗的抗寒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此时遇降温则极易造成冻害、死苗。2008~2009年度小麦生产遇到冬季低温,旱寒交加,造成部分麦田黄苗。2009~2010年低温造成积温不足,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1.3倒春寒、晚霜冻害

小麦在进入返青—拔节期后,如果因寒潮气温下降到零下3℃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发生冻害。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过低也易造成冻害。晚霜冻害一般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冬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的低温敏感期,若此期遇到零下气温,茎蘖容易受冻死亡,叶面温度过低,会导致小花发育不正常,影响结实率。2009年度3月,社旗县部分麦田受到倒春寒危害。2010年3月26日社旗县出现低温天气,部分地块小麦发生冻害,主要为叶片、叶尖冻害,极个别地块发生幼穗冻害。2010年4月12~15日大范围出现低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0℃以下的低温,造成部分田块小麦幼穗发生冻害。

1.4低温冷害

小麦生长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零度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小麦拔节以后至孕穗挑旗阶段,处于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时期,抵抗低温的能力大大削弱。在小麦孕穗期,对环境低温和水分缺乏十分敏感,若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影响幼穗发育,造成减产。

1.5干热风

在小麦灌浆至成熟阶段,当日最高气温大于30℃,相对湿度低于30%,风速大于3m/s时,使小麦灌浆过程受阻,青枯逼熟,粒重降低,造成减产的现象称干热风。

1.6大风

大风是社旗县灾害性天气之一。大风不仅使土壤水分丧失较快,而且极易引起小麦倒伏,尤其是在小麦播种量大、群体大的田块极其发生倒伏而减产,并影响机械化收获。

2.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针对社旗县小麦生育期间常遇的不利气候条件,要立足于科学防御,强化防灾减灾意识,落实防灾措施,确保小麦稳产丰产。

2.1加强农业气象的预测预报

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定量评估技术研究。充分利用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天气监测能力。开发应用农业气象灾害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专家诊断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水平,及时发布相应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为预防工作争取时间。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或避免潜在的气象灾害。

2.2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加大以打井配套、桥涵建设、沟渠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已老化和不配套水利工程设施,更新陈旧灌溉设备。要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3落实抗灾减灾关键技术

(1)干旱:科学运筹肥水,因地因苗制宜。受旱麦田要做到应浇尽浇,尽量扩大浇麦面积;对因旱冻濒临死亡的麦苗,要及早浇灌,确保不死苗,浇水时应小水慢灌,浇后及时划锄;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应在早春镇压并划锄保墒。(2)倒春寒、晚霜冻害:虽然在豫南的发生几率较低,但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影响很大。因此,在小麦拔节以后,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预报有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追肥等补救措施,促其尽快恢复生长。小麦早春受冻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3)干热风:一是选用抗干热风良种。选用灌浆速度快,早熟、抗旱,耐高温的品种。二是科学管理,培育壮苗。三是浇好灌浆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一次水,这样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干热风的危害;四是叶面喷肥。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洒,一方面可防止干热风,另一方面也可提供营养,促进灌浆。(4)大风倒伏:灌浆前、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因此,小麦倒伏后,杜绝人工扶起或绑把,要采取小麦自然抬头的方法,防止进一步减产。 [科]

【参考文献】

[1]陈怀亮,邓伟,张雪芬等.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135~143.

[2]林晓梅,岳耀杰,苏筠.我国冬小麦霜冻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基于作物生育阶段气象指标[J].灾害学,2009,(4):45~50.

气象防御 第12篇

1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1 台风

文成县一般每年受1~2次台风影响,造成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由于地形特征,有时受台风影响的程度比沿海地区还要严重,造成洪涝灾害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受9012号台风严重影响,文成县1d最大降水量达292mm,水面高出峃口桥12m;又如受2005年第13号台风“泰利”严重影响,文成县面降水量336mm,石垟乡过程降水量达402mm,最大1h降雨量76mm,最大3h降雨量达175mm,强降水使该地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台风破坏力极大,主要表现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使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舍和农业设施;大风使水稻倒伏、果树折断、房屋损坏或倒塌等,是文成县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据统计,从台风登陆路径看,福州-温州之间登陆的台风对文成县影响最为严重,厦门-福州登陆的台风对文成县影响频数最多,且影响也比较严重,厦门以南和温州以北登陆的台风对文成县的影响大大减小,近海转向或消失和远海转向的台风雨量大部分在30mm以下,对文成基本无影响。从季节上看,8月为台风影响最严重的月份,9月次之,7月下半月较为严重,10月在广州-温州之间登陆的台风都不可忽视。9月以后的台风一般认为与秋季冷空气配合有关,雨量一般都比较大,且上半月比下半月影响严重。10月以后台风个数大大减少,主要在上半月,但10月登陆的台风往往会带来严重影响,如6217号台风(10月3日在广东惠安登陆)和7315号台风(10月10日在厦门登陆),文成雨量分别为322mm和302mm。

1.2 雨涝

春季,连阴雨产生湿害,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因缺氧受到伤害。5~6月,文成县正处于梅汛期,此时雨量集中,发生暴雨的概率较大,土壤含水量高,容易造成梅涝。雨涝使小麦产生湿害,并使赤霉病迅速发展蔓延,影响小麦产量。双季晚稻育秧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若出现暴雨,常使芽谷倾倒,种子下陷,冲走或翻根漂浮,影响成秧率。

1.3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使作物细胞质脱水,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引起减产,是文成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据气象资料统计,文成县最冷时低山地区最低气温可达-6℃,海拔800~1 000m高山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历史上寒潮最早出现在11月,最迟至4月上旬。受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常出现连续低温,如1980年1月30日至2月17日出现长达19d的连续低温,1983年1月15日至2月4日出现长达20d的连续低温。春季发生“春寒”和“倒春寒”易使水稻烂秧,秋季低温和晚霜冻使晚稻空秕率增加,影响产量。3月是低温冻害最严重的月份,由于3月前期气温回升,春花作物、果树、桑树等生长发育较快,抵抗能力下降,此时若受强空气或寒潮影响,作物很容易受冻减产乃至绝收,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如2005年3月中旬发生的一次寒潮,全县均有降雪,部分山区出现暴雪,12~14日最低温度均在0℃以下,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 930hm2,成灾1 420hm2,绝收150hm2,农业经济损失935万元。又如2006年3月中旬的寒潮,全县农业损失1 500多万元,其中茶叶损失1 100万元,水果损失300万元,蔬菜损失100万元。

1.4 高温干旱

6月底至7月初梅汛期结束后,文成县转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较长时间连续晴热高温天气,往往造成伏旱,使稻田龟裂,作物蒸腾过盛,水分失调,枝叶枯萎。若秋季少雨,则造成伏旱连秋旱,会对需水量正大的水稻造成威胁,严重时直接影响当年晚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而且会使耐旱性较强的番薯、大豆、玉米等秋季作物出现枯叶、焦叶,造成减产或失收,对茶、水果等也会带来不利影响。1967年伏秋连旱,全县旱情80~140d,山塘水库干涸,水库断流,人们生活用水发生困难,稻田晒裂,晚稻无法插秧,全县受灾面积8 333.3hm2,损失粮食1.5万吨。1979年9月11日至1980年1月31日连旱140d,大小麦播下1个月后才出苗,6 666.7hm2农作物受灾减产。2004年,梅雨偏少6成多,7月高温日数达18d,秋季9月24日至10月24日1个月滴雨未降,干旱高温,使全县5 800hm2旱地受灾,占总耕地的90%。

1.5 冰雹

冰雹是一种局地性灾害性天气,常伴有暴雨、雷电、大风现象。雹灾发生机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就会使房屋、农田遭到破坏,人畜发生伤亡。因此,冰雹具有局地性、突发性、致灾严重性及防范难度大等特点。冰雹多发生在3~8月,严重的雹灾多在5~8月,又以500m以上山区出现机率更多。1981年5月2日傍晚,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狂风暴雨,同时伴有冰雹和大风,全县自西北向东约1/3面积受灾,造成大小麦倒伏,产量减少175t,竹笋断顶4万支,折断油菜16.7hm2,树木刮倒300株,房屋倒塌15间。1988年3月15日傍晚,由于冷锋过境,雨雹区域遍及25个乡镇,龙川乡横山村1农民拾到1块特大冰雹,重达750g,全县546.7hm2农田受灾,倒塌房屋6间。2005年5月5日,黄坦镇出现大风和冰雹天气,冰雹有板栗大小,打碎瓦片和蔬菜大棚无数。

2 防御和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

2.1 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水平

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水平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气象部门要根据当地气候特征,组织人员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能力,并特别加强台风、暴雨、低温等影响范围大、致灾严重的天气预报能力。

2.2 健全防灾抗灾网络,加快灾害信息传递

总结以往抗灾的经验教训,灾害造成的损失除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未能及时收到上级抗灾部署及灾害信息,以致重大灾害来临时,来不及防御甚至束手无策。因此,要充分利用农民信箱、气象短信、广播、电视等方式,健全防灾抗灾网络,使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及各级政府有关抗灾部署迅速转达到有关部门和千家万户,提前做好防御工作。

2.3 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种植

合理安排种植,可使作物趋利避害,提高产量。如早稻根据当地气候规律,确定适宜播种期、适宜移栽期,以免低温阴雨造成烂秧死苗;灌浆期为防止高温逼熟应坚持日灌夜排,以有效养护根系。为防御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造成不育,要根据其品种特性,了解播种至齐穗期所需的积温和天数,根据当地天气气候变化特征,确定安全播种期。

2.4 完善保险机制,降低农业风险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文成县自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试点后,至2008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全面铺开,为农业生产遭受的灾害损失提供保障,对于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民灾后复产能力、减轻农业灾害损失、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保险范围不大、赔付能力不强等缺点。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参保对象,加大理赔额度,使广大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业保险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胡毅, 李萍, 杨建功, 等.应用气象学 (第二版) [M].气象出版社, 2005.

[2]陈琦.温州市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损对策[J].温州农业科技, 1997 (1) :5-8

上一篇:网络假新闻下一篇:大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