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处理范文

2024-09-08

基底处理范文(精选8篇)

基底处理 第1篇

深圳地铁2号线科技园站设置于高新南十道路下, 位于科苑南路与高新南十道十字交叉路口以东, 车站呈东西向布置, 东西两端分别为盾构接收井和始发井。施工期间车站接收井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 采取明挖顺做法施工, 车站全长504.6m, 基坑宽15.1m~22.6m, 基坑深约16.5m (盾构井开挖深度17.4m) 。车站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 连续墙嵌入车站底板深度为6.5m。支撑为上中下三道φ600、壁厚16mm的Q235钢管支撑, 其中第一道及第三道均为单管支撑, 第二道为双管支撑, 水平间距4 m。支撑布置具体见图2。基底位于砾质粘性土地层中, 基底从上到下地质分别为:人工堆积层 (Q m l) , 含素填土层, 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砂砾组成, 局部偶夹有碎块石, 层厚0.5~7.1m;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 (Q 4 m) , 含淤泥质粘土层, 灰黑色饱和, 流塑, 光滑, 干强度高, 韧性高, 层厚0.4~6.3m;粗砂 (含淤泥) , 含淤泥及少量贝壳, 饱和, 松散, 粒径大小变化较大, 局部为圆砾, 层厚0.5~4.2m;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位埋深1.65~7.20m, 水位高程-2.89~3.3 3 m。

2、基底隆起描述及原因分析

2.1 基底隆起描述

车站基坑开挖从西端接收井开始, 并及时按设计架设每道钢支撑, 2008年5月16日西端盾构接收井基坑部分开挖到设计标高, 并及时施工了垫层和集水井结构, 2008年5月20日整个盾构接收井基坑全部开挖至设计标高, 并施工完垫层, 准备进行底板施工时, 发现基坑地下连续墙附近出现垫层开裂并翘起现象, 并且已架设的钢支撑发出响声, 轴力计被顶进围檩内, 无法测设支撑轴力。为此, 采取分别对第2及第3道支撑进行加密, 同时布置了基底监测点, 具体布置见图3所示。根据垫层标高测量结果显示垫层继续隆起。

2.2 基底隆起原因分析

根据该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情况分析如下:

(1) 基坑开挖后, 原土壤平衡的应力场受到破坏, 卸荷后基底要回弹。在开挖深度不大时, 坑底土体在卸荷后发生垂直的弹性隆起, 随着开挖深度增加, 基坑内外的土面高差不断增大, 基坑地下连续墙侧向力增大, 地下连续墙底部产生“踢脚”现象, 从而使基坑底部隆起。

(2) 基坑西端头边城市主干道科苑路地面车流量大, 超载的作用, 增加了地下连续墙外侧土体产生向基坑内的移动, 使基坑坑底产生向上的塑性隆起, 同时在基坑周围产生较大的塑性区, 并引起地面沉降。

(3) 基底土受回弹后土体的松弛与蠕变的影响加大了隆起。

(4) 地下连续墙在侧水压力作用下, 墙角与内外土体发生塑性变形而上涌。

(5) 基坑降水井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被破坏, 基坑内有部分积水, 粘性土吸水使土的体积增大而隆起。

4、基底隆起处理措施

根据基坑隆起的原因分析, 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沿基坑内周边用砂袋进行堆载反压, 同时在第三道支撑与底板间增加两根临时钢支撑 (对撑) , 然后在基坑没堆载的部分采取双重管旋喷加固, 最后将开挖出来的基坑沿开挖方向分三块进行底板施工, 先施工新增支撑中间部分底板, 形成一条南北方向钢筋混凝土“地梁”, 后施工剩余两块, 已减小整个基坑的暴露时间, 同时起到支撑效果。

4.1 增加临时支撑

结合基坑现场具体情况, 及时在基坑第三道支撑与底板之间增加两根南北向对撑, 支撑的规格型号与设计相同, 支撑间距为6m, 支撑中心离基坑底部1.8m高, 支撑预加轴力为5 0 0 k N。具体见图4所示。

4.2 基坑内堆载反压

在基坑内周边沿地连墙以堆放沙袋的方式进行反压, 砂袋堆码高度为2m, 宽为2m, 砂袋采用人工堆码, 吊车配合吊装, 砂袋堆码时相互之间都相互咬合, 砂袋堆码反压平面布置如图5所示。

4.3 旋喷加固

在基坑内砂袋未堆积的部分采取直径为600mm的双重管旋喷桩注浆加固, 加强坑底土的强度, 加固深度4m, 桩间距80cm, 梅花型布置 (支撑影响部分不施工) , 注浆采取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液浆, 水泥浆液水灰比1.0~1.5, 水泥掺量为25%, 注浆压力25~30 Mpa。注浆过程中保护好监测点。

4.4“地梁”施工

待旋喷桩施工结束后, 将基坑底板按开挖方向分成三块施工, 中间块先施工, 另外两块同时后施工, 中间块在增加的临时支撑下, 长度6 m, 并预留好钢筋接头。在每块底板施工前, 先搬除反压砂袋, 再破除以前施工的垫层, 清除隆起部分土体, 后按设计施工垫层、防水、底板等, 底板分块如图5所示。

5、基底监测

根据对基坑的监测, 整个基坑在措施实施的前后有了明显的变化, 处理措施实施前基坑基底最大隆值达55cm, 日隆起值达14cm,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值31cm, 最大日沉降值达3cm;措施实施后基底隆起基本停止, 地表沉降日沉降值降至1~3mm内, 具体隆起变化见图6所示。

6、体会

近年来深基坑施工在城市地铁车站、多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商场等领域广泛运用,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由于开挖过程改变了原土体的应力场, 必然导致周边地层的移动和变形, 严重时会引起支护结构的变形破坏、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基坑失稳和基底隆起等现象。文章通过对深圳地铁2线科技园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底隆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确保基坑的整体安全,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摘要: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底回弹隆起的原因、施工处理技术和监测情况作了阐述。

关键词:深基坑,隆起,原因分析,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朱建新, 温小军, 罗明高, 宋超业.土钉墙与高压旋喷桩在基坑工程中的联合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 (6) .

[2]王国庆.深基坑多工艺联合支护的设计与施工[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 (3) .

[3]周传波, 陈建平等.地下工程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基底处理 第2篇

摘要:湿陷性黄土隧道多位黄土土质结构疏松,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地基承载力不高,具有湿陷性,在遇水侵蚀或较大荷载的作用下,隧道则产生较大沉降。其基底承载力很难满足要求,通常需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水泥挤密桩和树根桩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加固;水泥挤密桩;树根桩

一、概述

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力学性质,基底的承载力通常较难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建成后的隧道往往产生较大的基底变形,基底变形除压缩变形外,更大的变形是湿陷变形,在隧道使用期内如不对基底加固加上周围水环境的变化,必将会使隧道基础发生较大的湿陷变形,致使衬砌结构环、纵向开裂等较为严重的病害,直接威胁到隧道的运营安全。为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积极探索出一条针对风积砂、黄土类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基底加固技术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隧道基底的湿陷变形不是以建筑物的类型确定,而是由黄土湿陷特性所决定,为保证运营安全必须对黄土隧道洞口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段的基底进行有效处理。

二、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原则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经验,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的原则:内外兼顾,先保护后加固。水是造成黄土湿陷变形的主要因素。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水对湿陷性黄土的影响,必须做好隧道工程的系统排水与防水问题;其次就是做好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处理工作,增加地基承载力。对黄土而言,进行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土的工程性质,减少土壤的渗透性,压缩性,控制湿陷性的发生。通过换土或加密等各种基底处理方法加固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或者是消除隧道基底的全部湿陷量,使处理后的基底变为不具有湿陷性;或者是消除基底的部分湿陷量,减小原有基底的总湿陷量,控制下部未处理地层的湿陷量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数值。

三、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加固处理技术

多数湿陷性黄土隧道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纪松散风积粉细砂和冲积黄土质粘砂土(新黄土),垂直节理发育隧底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很厚,地层基本承载力低,围岩条件非常差。按《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应用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底板所受的压力亦即基底应具有承载力,计算得出了隧道基底所需承载力,与原地基承载力进行比较,多数湿陷性黄土隧道在墙拱脚及仰拱区域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隧道基底所需的承载力。得出现有地基不满足满足隧道修建要求的结论,必须对该区域隧道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就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而言,我国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实践经验,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碾压、换填、强夯、动力/振动挤密桩、静力挤密(预制)桩、CFG桩、注浆、高压灌浆、高压旋喷桩等。这些方法是在隧道以外的土木工程中形成,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尚缺乏在隧道开挖后洞内处理实施的实例。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施工场地受隧道掌子面开挖的影响和洞室的限制,断面开挖一断面稳定一基底加固一开挖面支护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干扰。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水泥挤密桩和树根桩等。水泥挤密桩是湿陷黄土隧道基底处理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湿陷性黄土由于其大孔隙性和欠压密性而具有湿陷性。水泥挤密桩就是夯击挤密消除其大孔隙进而消除湿陷性,并对地基起一定的加筋作用。桩锤夯扩成孔成桩的过程中,桩孔中原有土被强制性侧向挤出,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被压缩、扰动和重塑。针对道湿陷性黄土地段隧道施工的特点:隧道内施工作业面小、振动对围岩的影响要求有限等,对基底加固技术中挤密桩的桩身材料、挤密桩施工机械的选择、桩间距的选择需做一定优化。通过优化,确定适合黄土隧道基底湿陷性黄土加固处理的方法、措施、施工机械、施工工艺、设计参数、检验方法和标准。

树根桩是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它是利用钻机钻孔到设计深度,然后放入钢筋笼、碎石和注浆管,再用压力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办法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桩。布桩方式可采用垂直、倾斜设置,也可采用网状如树根状布置,故称为树根桩。树根桩凭借其承载力高,沉降量与扰动范围小,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优点,在既有建筑物的修复和加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穿越、桥梁工程等各类地基的处理与基础加固,以及增强土坡或岩坡的稳定性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树根桩在隧道基底的加固中开始尝试应用,树根桩施工技术可以在狭小的施工作业空间内最大限度减少开挖对隧道洞身地层的扰动。

参考文献:

【1】贾迎泽.夯扩挤密水泥桩土的实践与探讨.山西建筑.,30(8)

【2】孟磊.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提速曲线路基基床.铁道勘察.2OO5(2)

【3】刘国庆.树根桩技术在铁路隧道中的应用[J].设计与施工,,21(3):50-52.

基底处理 第3篇

为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铁道部开工建设兰州至乌鲁木齐铁路第二双线项目。该项目设计速度250 km/h, 线路采用无砟轨道。途径地区多为戈壁地貌, 戈壁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以冲洪积地层为主。处于沉积上游的地层以碎、砾石类土为主, 其地层颗粒间多为泥质或盐质胶结, 地基承载力高, 但在增湿、振动等作用下结构破坏后可发生变形。中游以粗细粒土互层地层为主, 粗细粒土互层地基具有较强的不均匀性。下游相对低洼地区则分布有厚层粉土、粉质黏土等高压缩性地层。因此, 为优化设计和指导路基的大面积施工, 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选取了4个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路基施工试验。其中第4试验段位于嘉峪关市以外40 km处的戈壁滩上, 在DK 786+980~DK 787+080段主要进行强夯试验。其中DK 786+980~DK 787+030段单点夯击能量为2 000 kN·m;DK 787+030~DK 787+080段单点夯击能量为1 000 kN·m。夯点间距均为4 m, 强夯处理范围为:路堤至路堤坡脚外3 m, 设排水设施时至水沟外边缘, 路堑至基床底层外边缘, 强夯面积约1 882 m2。试验段工程地质自上而下0~6 m为粉质黏土, 7~8 m为细砂, 9~11 m为粉质黏土, 以下为细砂。

试验段路基宽度13.6 m, 基床底层厚度2.3 m, 表层采用40 cm厚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底部0.5 m厚范围内铺设两层土工格栅, 填至基床底层顶部后铺设复合土工膜, 进行堆载预压, 预压土高度3 m。

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围绕强夯法施工工艺及其加固效果,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

(1) 在线路外选取场地, 按照设计的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击能量进行试夯, 用水准仪法实测每个夯点每次夯击的下沉量, 依据设计提出的具体条件, 结合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 确定强夯施工时的单点夯击次数。

(2) 在强夯区DK 786+980~DK 787+030段, 按单点夯击能量2 000 kN·m进行强夯;在DK 787+030~DK 787+080段, 按单点夯击能量1 000 kN·m进行强夯。通过对夯前、夯后地基的静载试验、7 m范围每1 m土层的干密度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压缩模量试验等, 分析对比两种不同能量级的加固效果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在上述区段, 分别设置2组观测断面, 埋设沉降板、观测桩等元器件, 按照设计提出的沉降观测要求, 进行连续3个月的沉降观测。根据实测的沉降观测资料, 分析、预测工后沉降, 评价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2 试夯试验

在线路外选取2块面积大约为11 m×11 m的场地, 按照设计单点夯击能量、夯点间距4 m及夯击顺序, 采用强夯机械进行试夯试验。两种能量试夯时, 分别选取1个4 m×4 m的正方形, 共9个夯点。夯击能量2 000 kN·m的单点落锤高度为10.7 m, 夯击能量1 000 kN·m的单点落锤高度为6 m。试夯时的单点夯击次数均为8次。各点夯完后, 采用夯击能量1 000 kN·m满夯1遍, 满夯时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直径。

在试夯过程中, 现场实测每个夯点锤顶高程变化, 计算出单点下沉量 (见表1) , 并绘制夯击次数与夯沉量曲线 (见图1) 。根据设计提出的条件, 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 c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确定单点夯击次数为5次。

3 强夯施工

3.1 施工工艺流程

强夯施工的工艺流程见图2。

3.2 施工方法

强夯施工分段进行, 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 由一边向另一边进行, 施工前要先确定施工顺序。

(1) 场地开挖及整平。该段属挖方地段, 在强夯前开挖至基床底层底部+强夯预留量60~80 cm, 然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2) 标出夯击点的位置, 并测量场地高程。

(3) 单点夯击。起重机就位并使夯锤对准夯点, 测量夯前锤顶标高后,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 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 完成一次夯击。每个单点连续夯击5次后进行下一个单点夯击。

在每遍夯击前, 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倍的夯锤直径。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 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4) 换夯点, 重复步骤 (3) , 完成第1~3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5)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并测量场地高程。

(6)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 采用单点夯击能量600~1 000 kN·m满夯1遍, 满夯时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直径。

(7) 清除表层松土, 洒水湿润后, 用20 t重型压路机碾压2~4遍。

3.3 质量控制要点

(1) 工艺性试夯试验控制。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 确定强夯施工工艺参数。

(2) 夯击质量控制。控制每击落锤高度、夯击次数、夯击位置、夯击时间间隔、夯击遍数。低能量满夯的搭接面积不小于1/4夯锤直径。

(3) 夯击点布置。按照设计要求, 检查强夯处理范围和夯击点位置, 夯坑中心偏移不大于0.1倍的夯锤直径。

(4) 在强夯过程中, 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 应及时将坑底填平。

(5) 强夯地基处理范围及横坡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现场测试

4.1 干密度测试

强夯前及夯后, 清除表面松土层, 然后采用挖掘机按1 m厚度分层开挖, 人工用环刀取样, 进行室内试验, 实测7 m范围内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天然干密度。强夯前后7 m范围土层干密度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 强夯后土层的干密度均增大, 其中2 m范围 (1 m部位对应原地面1.8 m) 增大最多。强夯影响深度约6 m, 加固深度可达5 m。

在强夯前, 对应动力触探位置DK 787+000、DK 787+010、DK 787+020、DK 787+040、DK 787+050、DK 787+060, 分别进行了天然含水量、干密度试验。强夯后, 清除表层50~60 cm松土后, 在上述位置采用灌砂法进行了含水量、干密度试验。强夯前后地基面天然含水量及干密度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4可知, 该段地基经过强夯, 清除表层被夯松的土层后, 夯击能量2 000 kN·m地段地基面压实系数K=0.97, 夯击能量1 000 kN·m地段地基面压实系数K=0.93, 均达到设计基床底层以下压实系数K≥0.92的要求 (原地面土层最大干密度为1.88 g/cm3) 。

4.2 地基承载力测试

强夯前, 分别在DK 786+980~DK 787+030段和DK 787+030~DK 787+080段的端部各进行一次静载试验, 实测地基面的基本承载力δ0。在强夯结束后, 分别在上述地段各进行3次静载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 经过1 000 kN·m强夯后, 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7.7 %;经过2 000 kN·m强夯后, 地基承载力提高了29.1 %。

根据室内承载比 (CBR) 试验结果 (浸水后降低幅度约50 %) , 经过2 000 kN·m夯能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 满足设计≮200 kPa的要求;而1 000 kN·m夯能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 在浸水的情况下可能不满足设计≮200 kPa的要求。

4.3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在强夯前进行了2点, 在强夯后进行了6点, 试验数据见表5。

由表5可知, 该段地层除地表比较松散, 其击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外, 其余深度标准贯入试验N63.5击数均满足>30击/30 cm的设计要求。

4.4 压缩模量试验

夯前实测土层的压缩模量与设计地质资料相差约2 MPa, 基本吻合。强夯后, 委托专业单位对应标准贯入位置进行钻孔, 深度为7 m, 要求每1 m取样进行室内试验。由于该段土层呈现一定的胶结性, 振动后破坏了其结构, 因此, 钻芯取样时很多芯样不成型, 无法进行压缩模量测定。

4.5 沉降观测

分别在DK 787+000、DK 787+020、DK 787+040、DK 787+060处布设4个观测断面, 在每个断面路基中心处的地基面和基床底层面设置组合式沉降板、剖面沉降管和单点沉降计各1个, 路基两侧路肩、坡脚两侧埋设变形观测桩, 各断面元器件布设如图3所示。

沉降观测从2009年12月11日开始, 在填筑期间, 每天观测1次, 预压土完成后按照设计规定的频率进行下一阶段的沉降观测。截至2010年4月, 采集到的路基中心处基底面沉降板数据见表6。

从采集到的沉降数据来看, 强夯地段的沉降量在2.5~2.9 mm, 累计沉降量均很小。

5 分析与讨论

(1) 所选夯击能量的有效加固深度约5 m, 在5 m范围土层干密度提高, 其中1 m部位提高幅度>15 %, 2~4 m范围提高约4 %;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7.7 %和29.1 %;标准贯入击数超过设计规定的30击/30 cm。强夯后, 上述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2) 单点夯击能量为2 000 kN·m时, 地面最大总夯沉量约24 cm, 表层松土厚度约60 cm。单点夯击能量为1 000 kN·m时, 地面最大总夯沉量约20 cm, 表层松土厚度约50 cm。在路基填筑前, 需要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清除表层30 cm厚的松土, 然后增大含水量、翻拌后重新将下层压实, 方可满足设计要求, 或者清除松土, 其基底面物理力学指标可达到基床底层标准。因此, 建议强夯前增大表层土的含水量, 以减小强夯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保护生态环境。同时, 可提高土的密实度。

(3) 经过数种检测方法的实践, 检查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建议选用静载试验法, 因强夯后芯样成型率很低, 无法进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试验。因此, 建议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控制强夯效果。

(4) 强夯后, 路基沉降速率很小, 路基填筑不受沉降速率控制。

(5) 在功效方面, 按照台班最大产量约200 m2配置设备。

(6) 由于戈壁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虽然地基承载力高, 但室内CBR值试验表明, 该土在不浸水的情况下CBR值为8.4 %, 浸水后CBR值为4 %, 降低幅度约50 %。从夯击下沉量及承载力来看, 建议今后提高夯能, 如3 000 kN·m。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强夯法处理戈壁地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基底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以及处理效果。

关键词:客运专线,戈壁滩,地基,强夯

参考文献

隧道基底注浆加固工艺研究 第4篇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针对30t轴重列车荷载作用对隧道基底的要求, 对隧道不良地质段落进行基底处理, 提高基底的强度和刚度, 以满足重载运营条件下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运营要求。加固主要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办法, 为提高注浆压力, 更好充实基底缝隙填充注浆, 采用阻塞器封口, 起到止浆塞作用, 能对窜浆孔段及时封堵, 有效的解决了注浆压力大挤坏孔口封堵材料、灌浆过程窜孔等问题, 并且根据现场实践, 将小导管伸入孔内长度进行调整, 满足了工艺要求, 达到了注浆加固效果。

2 钻孔机械选型

采用阿特拉斯液压钻, 机械动力为柴油发动机, 不用外接电源, 履带式行走, 移动方便。机械钻孔钻速快, 钻头直径72mm, 孔径76mm, 成孔时间5min, 吹碴清孔方便对仰拱填充层未造成损坏。缺点是功率大、成本高, 扬尘大。

3 孔口压水阻塞器

小导管孔口用早强砂浆封堵注浆孔口, 由于受洞内温度低、地下水等环境影响, 砂浆封堵时间长, 强度慢, 在短时间内提升注浆压力困难, 易造成小导管上升, 孔口开裂, 影响注浆效果。结合隧道小导管施工工艺采用纯压式橡胶阻塞器封口, 速度快, 效果好。

使用方法:先将注浆用小导管插入注浆孔中, 将橡胶阻塞器插入孔口内, 阻塞器下端连接小导管, (如遇富水地基待孔口反出浓浆达到进浆比重) 然后使橡胶球胀大后将孔道挤紧封满, 开始注浆。注浆满后达到设计压力1~1.5mpa且进浆量明显减小持续10分钟注浆结束, 将橡胶阻塞器松开胶球回缩拔出后补浆封孔。

4 压水试验检验注浆效果

压水试验是用高压方式把水压入钻孔, 根据岩体吸水量计算了解岩体裂隙发育情况和透水性的一种原位试验。压水试验是用专门的止水设备把一定长度的钻孔试验段隔离出来, 然后用固定的水头向这一段钻孔压水, 水通过孔壁周围的裂隙向岩体内渗透, 最终渗透的水量会趋于一个稳定值。根据压水水头、试段长度和稳定渗入水量, 可以判定岩体透水性的强弱。设备人员均采用现有注浆施工资源, 通过压水试验进行注前注后透水率对比, 检验注浆隧底加固效果。

4.1 注浆前压水

注浆前压水采用已终孔未注浆的孔进行压水。孔径50mm;采用φ42mm, 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 钢管3.5m (深入仰拱下地层不小于1.5m) ;压水采用现场注浆泵以及管路, 注水压力按注浆压力的80%考虑。每100m选择2孔做为注前压水试验孔。压水试验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对该孔进行注浆、封孔。主要步聚:

(1) 将水贮存在低速搅拌储浆桶内, 测量储浆桶容积, 记录储浆桶水的初始体积。

(2) 压水试验由质检员把关, 现场对试验数据认真采集, 填写压水试验报表。

(3) 压水压力:采用注浆压力的80%, 在管路上安装压力表, 并设专人观测压力。

(4) 压水过程中出现以下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1) 串孔。即水从其它孔流出的现象。发生串孔时, 应将串孔及时堵塞, 然后再压水。 (2) 钻孔失水。失水孔段由于不能起压无法计算透水率, 故失水孔段不做压水 (该孔段按正常灌浆结束并封孔) , 重新选取钻孔进行压水试验。 (3) 钻孔涌水。涌水孔段需测记涌水压力, 涌水压力较小时可忽略不计, 采用注浆压力的80%正常进行压水试验。

⑸压水结束标准:注浆前压水试段长度3.5m, 采用稳定压力为注浆压力的80%, 压入流量稳定标准。在稳定压力下每3~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 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 本试验段试验即可结束, 取最终值为计算。

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 单位为吕容 (Lu) 。计算公式为:q=Q/p L。

4.2 注浆后压水

注浆后压水需要重新开孔。孔位选择在注前压水孔附近, 注浆后压水试验要待压水孔周边孔注浆完成后3—7天进行, 压水采用现场注浆泵以及管路, 注水压力按注浆压力的80%考虑。每100m选择2孔做为注后压水试验孔。主要要求: (1) 注浆后压水方法与注浆前压水方法相同。 (2) 注后压水孔要布置在注前压水孔附近, 且该位置注浆孔全部完成。 (3) 压水试验资料要现场认真填写, 作为透水率计算依据。

4.3 注浆前后压水试验对比

注浆前后压水试验段长度均为3.5m, 采用压力为注浆压力的80%。压入流量达到结束标准本试验段试验即可结束, 取最终值为计算。在同样的段长、压力下压入的流量不同, 岩石的透水率也不同。通过对比注浆前后岩石的透水率检验注浆加固的效果。

4.4 单点法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和表示的方法:

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 单位为吕容 (Lu) 。定义为:压水压力为为1MPa时, 每米试验段长度每分钟注入水量1L时, 称为1Lu。若压水压力小于1MPa时, 按直线延伸方式换算。

⑴压水试验成果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q———透水率, Lu;

Q———压入流量, L/min;

L———试段长度, m

4.5 前山隧道压水试验前后对比

前山隧道压水试验注浆前透水率为6.1Lu, 注浆后透水率为3.5Lu。岩石透水率有显著改善, 本次注浆加固具有一定的效果。

5 小导管设置长度

小导管注浆时小导管只是导流体, 按设计孔深3.5m, 将浆液导入地下岩层中, 小导管通过仰拱混凝土部位由于本段C20填充砼, 注不进浆, 本段可不用小导管, 可将小导管直接下到仰拱底部。这样注浆压力不减, 浆液同样扩散到仰拱底部周围, 易于施作孔口阻塞器, 操作方便。小导管露出地面, 注浆前封口不好封, 注浆后外露头要切割, 砂浆堵口不严, 影响封头质量。使用阻塞器注浆时, 先把小导管下仰拱填充面以下, 注浆后拨出阻塞器, 再补浆封口。

6 结论

隧道仰拱基底注浆, 必须详细查明仰拱基础岩层性质, 岩体完整程度, 含水或导水性、富水性程度等。压水试验, 主要是为了探查岩层的裂隙性及渗透性, 摸清注浆区域的渗透情况, 合理的配置浆液, 进一步的指导注浆施工。压水试验在注浆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为注浆工程提供依据, 通过压水试验进行注前注后透水率对比, 检验注浆隧底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晋豫鲁铁工调[2013]087号.关于明确各标段隧道基底加固, 处理实施段落的通知.

[2]晋豫鲁铁工调[2013]173号.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基底加固处理实施管理办法 (暂行) 的通知.

[3]铁三院隧道基底处理设计图.

基底细胞癌40例临床分析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8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住院皮肤基底细胞癌40例临床和病理资料。本组男18例, 女22例;患者就诊时年龄38~90岁, 其中40岁以下1例;41~50岁4例, 占10%;51~60岁8例, 占20%;61~70岁9例, 占22.5%;71~80岁12例, 占30%;81~90岁6例, 占15%;发病高峰年龄为51~80岁, 共35例, 占全组病例的87.5%, 中位年龄67岁 (表1) 。

1.2 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 病史、发病部位、肿瘤大小、自觉症状、诊断情况和病理资料。见表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及病理情况

本组40例, 发生于眼部5例, 其中下睑2例, 内眦1例, 眉弓1例, 外眦1例, 其中1例多点发生;发生于鼻部的12例, 分别位于鼻侧部, 鼻根部, 鼻唇沟, 鼻背部;发生于颜面部的17例, 分别位于上唇、面颊部、颧部、额部、颞部;发生于耳部1例;发生于头顶部2例;发生于胸部1例, 背部1例, 左手背部1例 (表2) 。临床首诊正确者33例 (经病理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 正确率为82.5%。误诊为基底细胞癌的其他7例分别为鳞癌3例, 恶性黑色素瘤1例, 炎性肉芽肿1例, 角化棘皮瘤1例, 交界痣恶变1例。

2.2 临床特征

本组患者多发生于眼、鼻、颜面、头顶部, 少发生于胸背及手部;多数患者起始为针头或米粒到绿豆大小黑褐色丘疹、色素痣或老年疣, 轻微瘙痒, 经不良刺激后渐增大为黄豆到核桃大小, 继之中央溃疡不愈, 40例患者中27例伴有溃疡, 溃疡多位于皮肤中央, 可有渗液或结痂;病程较长, 大部分在2年以上最长达50年。病程长者初发无自觉症状, 经搔抓或外用药不良刺激后皮疹增大、溃烂、结痂;病程短者自觉瘙痒明显, 不良刺激后易出现瘙痒、糜烂、渗液、结痂 (表3~5) 。

2.3 治疗情况

37例患者经相关辅助检查无异常后, 以2%利多卡因局麻分别以距皮损边缘0.8 cm手术切除、必要时选择患者大腿外侧皮片植皮, 手术切除皮损常规做病理, 皮疹小者且已做病理证实为基底细胞癌者以电灼术去除;2例患者病理诊断为鳞癌后拒绝手术失访, 1例病理确诊为鳞癌后转肿瘤科。37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 时间为7~20 d, 皮片存活, 随访半年后其中手术切除者2例复发;电灼术患者2例复发, 均表现为原皮疹周围出现数个卫星灶。见表6。

3 讨论

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又称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epithelioma) 、侵蚀性溃疡 (rodent ulcer) , 是来源于表皮细胞或附属器尤其是毛囊的一种低度的恶性肿瘤。由Jacob于1827年首先描述, 1902年Krompecher将其与其他上皮肿瘤明确划分。

基底细胞癌的发病与日光照射和长期接触放射线有很大关系;长期摄入无机砷也是发生本病的原因;此外基底细胞癌可以发生于外伤瘢痕处和某些错构瘤如皮脂腺痣、疣状表皮痣等的上面。

本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好发于暴露部位, 特别是面部, 尤其是眼眦、鼻部、鼻唇沟及颊部。其早期的基本皮肤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半球形、蜡样半透明结节, 形成斑片, 有高起卷曲的边缘呈珍珠状, 其表现的形态各种各样, 其中结节溃疡型 (nodular ulcerative type) 是基底细胞癌中最常见的一型。

本病治疗方法有放射治疗、外科切除、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可根据瘤体的发生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1]。

本文所总结40例患者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皮疹的演变过程及类型与文献的描述都非常吻合, 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患者的皮疹颜色多为黑褐色。从本病的首诊正确率 (82.5%) 来看明显高于文献描述72.5%[2], 这可能与患者首次就诊科室有关, 我院皮肤科为粤北地区唯一一家开展手术治疗皮肤肿瘤的科室, 诊疗经验丰富, 但是也有一定的误诊率, 值得重视的是本文7例误诊患者中有5例为高度恶性肿瘤, 本病的最终明确诊断要依靠病理活检。从本病的发病过程来看, 多见于老年人, 这与长期局部曝光及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有关;在做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大部分患者初起皮疹较小, 有轻微瘙痒, 并且初起无症状的患者在皮疹扩大时会出现瘙痒, 提示瘙痒及局部的不良刺激是使本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临床中应进行健康教育, 避免人为地加重病情;从治疗情况来看, 从皮损周围0.8 cm切除是可行的, 术后复发率低, 皮损较大是大腿皮片移植不会形成太大色差, 并且有美容功能;理疗治疗的病例复发率较高, 这可能与只局限于皮损部位相关;至于其他冷冻及药物疗法则效果更差, 因为冷冻深度不够, 药物需要多次反复用药, 对皮损本身就存在刺激, 所以不应作为首选。

通过以上回顾性分析, 加深了对基底细胞癌的认识, 在以后的临床应进一步提高首诊正确率, 做健康引导, 及时做病理活检如需治疗应首选手术, 条件允许的话做冰冻切片, 以进一步指导皮损的切除范围, 以免病情复发[3]。当然此次病例分析仅选取了40例病例, 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 未过多多考虑美容需求[4]。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 与病理专业人士联合[5], 更深入认识基底细胞癌。

摘要:目的 了解粤北地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治疗概况, 探讨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与分析我科近4年来4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发病部位、肿瘤大小、自觉症状、诊断情况、治疗情况和病理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皮疹的演变过程及类型与文献的描述都非常吻合, 皮损周围0.8 cm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切实可行。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首诊正确率, 做好健康指导, 尽量手术切除, 丰富了本病的临床研究资料。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陆春, 朱国兴.皮肤性病科典型病例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352-354.

[2]周虹, 唐静, 徐文荣, 等.皮肤基底细胞癌178例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 33 (4) :64-67.

[3]张永胜, 肖大江, 袁渊, 等.皮肤基底细胞癌26例治疗分析[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 26 (8) :357-359.

[4]卢帆, 邓晓明.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整复治疗[J].四川医学, 2012, 33 (8) :1351-135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患者中男7例, 女4例, 年龄41岁~74岁, 平均年龄57.27岁;8例有高血压史, 2例有房颤, 4例有糖尿病史, 1例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 1例有冠心病史, 长期吸烟史7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例, 此外有2例患者发病前有频繁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眩晕、恶心者9例, 占82.2%;意识障碍者8例, 占72.7%;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者8例, 占72.7%;视觉障碍者4例, 占36.3%;以眼球运动障碍表现者5例, 占45.4%;瞳孔改变者4例, 占36.3%;眼震4例, 占36.3%;共济失调者3例, 占27.2%;感觉异常者3例, 占27.2%;有2例表现为黄昏幻觉, 占18.2%;精神、行为异常者2例, 占18.2%。

1.3 影像学表现

本组患者9例行头颅CT检查, 11例均行MRI检查, 显示多部位梗死, 最少为3个, 最多8个部位, 为中脑、丘脑、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面, 也有累及脑桥者。11例患者中, 丘脑梗死10例占90.9%, 其中双侧者2例;中脑梗死8例, 占72.7%;枕叶梗死7例, 占63.6%, 其中双侧者2例;小脑梗死7例, 占63.6%, 其中双侧者2例;颞叶梗死2例, 占18.2%;脑桥梗死2例。5例行头颈部CTA检查, 4例显示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变细, 1例显示基底动脉顶端闭塞, 3例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 2例单侧小脑上动脉闭塞;1例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远端闭塞, 双侧大脑后动脉不显影, 右侧小脑上动脉不显影。

1.4 治疗及预后

本组患者均行综合治疗, 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及血糖, 以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降纤、扩容、改善脑血循环、降颅压、预防并发症、对症等治疗。其中7例入院后因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 给予留置胃管, 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2例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预后良好。

本组患者基本治愈2例 (18.1%) , 显着进步3例 (27.4%) , 有效4例 (36.4%) , 死亡2例 (18.1%) 。预后采用改良Rankin残障量表 (MRS) 评估, 分别为死亡 (6分) 2例, 重度残障 (MRS 4~5分) 4例, 轻度残障 (MRS 2~3分) 3例, 无残障 (MRS 0~1分) 2例。

2 讨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 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2 cm范围内的5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末端形成的“干”字结构的血液循环障碍, 造成幕上或幕下单侧或双侧2个或以上部位 (包括中脑、丘脑、颞叶内侧、枕叶和小脑上部) 的梗死[3]。该病起病凶险, 临床表现多样, 预后不良。

TOBS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心源性或动脉-动脉源性栓塞[4], 其发病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一致, 高血压为首位, 本组有高血压史者8例 (72.7%) , 其次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吸烟等。

TOBS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脑干、颞叶、枕叶及小脑损害的症状及体征, 本组11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8例 (72.7%) , 意识障碍主要是由于损伤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 (或) 丘脑网状核及下丘脑功能所致。瞳孔改变4例 (36.3%) , 是由于中脑导水管腹侧背盖内侧E-W核或丘脑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5例 (45.5%) , 以垂直性眼球运动障碍多见, 上视或上下视均不能, 主要是由于四叠体上丘水平眼球运动中枢病变及其周围病变如水肿压迫所致;还可表现为核间性眼肌麻痹, 由于内侧纵束损害;侧视麻痹, 由于侧视中枢损害;中脑性斜视, 由于中脑导水管灰质区受损;一个半综合征 (一侧侧视中枢及另一侧以交叉的内侧纵束受损) 。有2例表现为黄昏幻觉, 黄昏幻觉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主要为大脑脚、黑质、红核、导水管及小脑上脚受损所致。TOBS本身不包括脑桥损害症状, 但由于血管变异或血栓向基底动脉下部蔓延或病变周围水肿, 可出现脑桥损害症状, 甚至延髓症状。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或四肢瘫8例, 是由于一侧或双侧皮质脊髓束损害。共济失调者3例 (27.2%) , 主要由于小脑或小脑脚损害。有视觉障碍者4例 (36.6%) , 表现为偏盲或皮质盲, 视觉失认及视物变形等, 主要由于枕叶视皮质受损所致。感觉异常者3例 (27.2%) , 主要为大脑后动脉中央支闭塞导致丘脑梗死。有2例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 由于颞叶或颞顶枕交界区损害。

TOBS影像学检查MRI优于CT, CT在发病24 h内扫描阳性率低, 因存在后颅窝伪影, 对脑干、小脑显示欠佳。然而对不能行MRI检查或基层医院无MRI条件下, 建议行头颅CT薄层扫描。MRI敏感性高, 对后颅窝病变具有优势, 可早期诊断脑梗死, 发病4 h即可显影, 特别是DWI弥散加权成像, 在发病2 h内即可显示缺血病变[5]。TOBS患者MRI可显示有广泛的颞叶、枕叶、丘脑、脑干和小脑病灶, 脑桥也可有梗死灶, 原因是血栓向基底动脉下部发展蔓延或血管变异。本组11例患者行MRI检查, 呈现T1低信号, T2高信号, 梗死灶最多8个部位, 为双侧中脑、丘脑、小脑、枕叶及双侧颞叶内侧面。11例患者按梗死部位发生频率, 由高到底依次为丘脑 (10例) 、中脑 (8例) 、枕叶 (7例) 、小脑 (7例) 、颞叶 (2例) 、脑桥 (2例) 。因供应丘脑、中脑的血管为细小的深穿支动脉, 侧支循环建立困难, 故缺血后梗死的发生率高于脑叶和小脑。DSA是诊断血管病的金标准[6], 急性期行DSA的患者可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因此在病情及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行DSA检查, 以争取有效干预措施。

TOBS的治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相同, 并且对不同病因及临床症状应给予个体化治疗。采取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降纤、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对于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患者应于入院24 h内给予留置胃管, 便于给药及肠内营养支持, 减少并发症, 利于病情恢复。本组有2例患者在4.5 h内进行静脉尿激酶溶栓, 剂量为100万IU, 预后较好, 生活自理。TOBS起病凶险, 病死率高, 预后欠佳, 国内报道病死率可达17%[7]。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有条件可行介入治疗。TOBS的预后与责任病变部位及体积、病灶数量、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并发症有关。因此早期准确诊断, 正确治疗, 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当然做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也相当重要。

参考文献

[1]孙吉山, 宿英英.基底动脉尖综合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 13 (6) :373.

[2]Caplan L“.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J].Neurology, 1980, 1 (30) :72-79.

[3]王维治, 万琪, 刘恩重, 等.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43-744.

[4]胡维铭, 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10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376-377.

[5]马赛男, 马文平, 冯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 2014, 36 (5) :389-390.

[6]楼之茵, 胡学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 2005, 27 (3) :199-200.

浅谈树根桩加固铁路隧道基底 第7篇

树根桩是一种用压浆成桩的小直径钻孔灌注桩, 桩径通常在70~250mm, 有时也采用300mm, 长径比大于30。 通常先利用钻机钻孔, 再放入钢筋笼, 碎石, 注浆管, 经压力注浆成桩。 其长度一般为6~20m, 国外最长达30m。 又称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钻孔喷灌微型桩, 由于成桩后的形状如同“树根”而得名。 根据设计需要, 树根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倾斜或竖直, 单根或成排, 可以是摩擦桩也可以是端承桩。 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布置成交错的三维系统的网状体系时, 则称之为网状结构树根桩[1]。

树根桩最初主要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修、 加固, 随着房屋修缮扩建工程的增多、城市建设地下工程的增加、及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 作为地基加固和托换工程应用的树根桩, 对原有建筑物的影响面和深度越来越大, 开始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特别是1972 年首批专利期满后, 树根桩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 树根桩的应用范围已拓展到边坡的稳定加固、地下工程的挡土墙、高耸建构筑物交替荷载基础、工业交替荷载设备基础、池型构筑物抗浮基础、深基坑开挖的支护以及城市改、扩建工程的基础加固中。 截止至20 世纪80 年代末, 仅北京地区, 树根桩施工总进尺就近10 万延长米。 当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改造、隧道及地铁盾构等工程的增多, 必然会有更多的房屋和结构设施要进行加固, 树根桩工艺将在今后的地基基础加固等工程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2]。

1 树根桩的优点及适用范围

1.1 树根桩的优点

1) 较小的施工场地及操作空间。 一般在0.6m×1.8m的平面尺寸、2.1~2.7m的净空即可施工, 可靠近原有建筑物施工, 甚至在建构筑物内部也能施工, 对不具备大中型打桩机械设备进场施工的建构筑物, 完全可以采用小型钻机进行树根桩施工。

2) 对原有地基扰动小。 由于桩径通常小于300mm, 所以桩的成孔及灌注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应力, 对原有地基土不会产生太大的扰动, 不破坏原有建筑物力的平衡, 能够在满足不影响建筑物使用和原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3]。

3) 适用范围广。 可适用于除粒径较大的卵石层以外的各类土层, 能对新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 也能穿过原有基础对地基加固, 既能在水位以上干作业成孔, 也可在有地下水的情况下成孔成桩, 即能在地基加固中使用, 也能用于边坡加固。

4) 布桩形式的多样性。 即可垂直成桩, 也可以倾斜成桩, 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组成密集的网状结构。

5) 施工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均很小。 对噪音控制有要求的城市地区施工有着良好的效果。

6) 桩体沉降小。 处于设计荷载下的桩沉降很小, 能满足建筑物对沉降限制较严的工程。

7) 从受力机理看, 因桩的长径比甚大, 单位桩体积的承载力远大于其他桩型。

8) 对桩体周围土体的改良。 压力注浆使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对桩周围土壤有一定的渗入作用, 改变了桩周围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能, 使桩周地基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

9) 能获得较好的桩土接触作用。 采用压力注浆, 使桩与土体结合紧密, 桩土表面摩擦力较大, 因而树根桩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成桩质量也比较可靠, 一般不会发生夹泥、断桩等质量事故。

10) 成桩形式多样性。 树根桩可以是水泥浆成桩, 也可以是碎石水泥砂浆成桩, 可以在桩内放置钢筋笼, 也可以放置单根钢筋甚至不需要钢筋。

1.2 树根桩加固的适用范围

树根桩可用于杂填土、素填土、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各种不同地质条件及喀斯特岩溶地区, 既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上, 也可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树根桩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如危房加固处理、房屋加层或接建、池型构筑物抗浮加固及深基坑支护等方面[4]、挡土墙滑移加固或土坡、石坡稳定加固、基础托换[5]和地下结构基底及周边环境处理等。

2 树根桩加固机理

树根桩系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在地基中先成孔, 再在孔中下入设计所要求的钢筋笼和注浆用的注浆管, 经清孔后在孔中投入一定规格的石料或细石硅, 再用水泥浆液替代出孔中的水 (投细石硅时无此工序) 进行压力注浆, 形成的直径90~300mm的同径或异径的灌注桩。 树根桩加固时由于浆液的渗透作用, 将会对桩间土进行改良, 形成的复合地基是改良后的土与树根桩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 并且由于树根桩桩体本身有一定的强度, 在荷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也可以按刚性桩或半刚性桩进行考虑[6]。

2.1 桩周土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提高

依据注浆工法、桩基工法的施工工艺, 树根桩在最后成桩前要进行静压注浆, 压力一般控制在0.3~0.8Mpa, 并采取了表层封闭、节长控制、时间控制、 二次注浆和进行稳压工作等一系列施工措施, 使得浆液渗透到桩周及桩底土体中, 通过压密、填充、固结、置换等作用改善土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得原来桩壁与周围土层接触不好的地方被强行压入的水泥浆强制充填加密, 从而使得桩侧与桩周土体紧密接触, 增大桩土接触面积。 同时在水泥浆的水解、水化作用下,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作用、碳酸盐化作用下, 更加增强了树根桩与其桩周土之间的胶结力, 大大提高了树根桩与桩周土的摩阻力, 同时桩底土体的改良使得桩端阻力也得到提高。

2.2 桩间土的改良

通过静力压浆和二次注浆以后, 大部分浆液会被压入到桩间土体的孔隙中去, 在一定的压力下, 浆液会沿阻力最小的方向, 也就是土体缝隙较大的方向, 强力渗透至周围土层, 使桩体与周围土层在注浆压力作用下形成不规则的圆状水泥浆包裹混合层, 注浆后, 在桩土交界面形成了材料和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的浆液扩散区, 浆液扩散区沿桩体环向分布。 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知, 一般刚性桩复合地基由桩体和天然土体两部分组成, 共同作用承担上部荷载。 而注浆桩复合地基由桩体, 浆液扩散区和天然土体三部分组成, 共同作用提供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经过浆液在桩土交界面的胶结, 注浆桩能全长发挥桩侧的摩阻力, 将荷载传递给较深的土层, 桩间土荷载相应减小;另一方面浆液提高了桩周一定范围内天然土体的性质, 相应提高了桩间土的平均模量, 从而提高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最终降低复合地基的沉降。

树根桩的特殊形式, 大大增加了桩的摩阻力和抗水平荷载的能力, 同时改善了邻近土层的结构, 使模量增大, 土体整体性能改善, 承载力提高。 这对砂土和人工填土尤为明显, 根据对已有工程的实践资料分析后认为, 经树根桩处理后的地基桩间土的强度一般会提高10%~30%。

2.3 桩体的作用

由于注浆树根桩是一种半刚性桩或刚性桩, 桩体的变形模量远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 当注浆树根桩桩体与周围土体共同承担上部基底荷载时, 基底的荷载会向树根桩桩体集中, 静载荷试验资料表明, 仅占承压板面积约10%的树根桩承担了总载荷的50%~60%, 而占承压板面积约90%的桩间土仅承担了总载荷的40%~50%, 因此, 树根桩降低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中的附加应力, 从而减少了持力层内可能产生的较大的压缩变形。 同时, 成桩后的树根桩对桩间土具有侧向约束作用, 限制了桩间土的侧向位移, 四周被约束的情况下, 桩间土的变形受到限制, 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 沉降自然减少, 因而地基土的承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3 工程应用及效果

3.1 工程背景

陕西省神木县红柳林至神木西新建铁路专用线骆驼场隧道全长1554m, 设计时速为120km/h, 单线隧道设计, 洞身衬砌为曲墙式复合衬砌, 设计轨面至道床底面设计高度为74cm。隧道进口采用偏压式洞门, 出口采用对称式洞门。 隧道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细砂, 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 冲积细圆砾土,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砂岩。 隧道穿越风积沙地层段属Ⅵ级围岩。 隧道范围内地表水不发育, 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 水量匮乏, 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隧道处水位埋深高程为979~981m, 水质良好, 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主体隧道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使用年限100 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抗渗等级≥P6, 混凝土抗冻等级 (56d) ≥F300, 混凝土60 天干燥收缩率不大于0.015%, 不允许出现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宽度≤0.2mm。

3.2 施工工艺

本隧道基底加固采用碎石注浆桩施工: 人工使用洛阳铲开挖成孔, 利用狼牙棒扩孔, 采用碎石注浆法对桩体注浆成桩。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 所示, 现场浇筑前后如图3, 4 所示。

3.3 工程效果

经对隧道内碎石注浆桩进行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1) 桩身完整性合格率99.7%, 满足设计要求。

2) 单桩承载力平均为65.4k N, 满足要求。

3) 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语

采用树根桩加固隧道基底, 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基的沉降量, 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可适用于除粒径较大的卵石层以外的各类土层, 能对新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 也能穿过原有基础对地基加固, 既能在水位以上干作业成孔, 也可在有地下水的情况下成孔成桩, 即能在地基加固中使用, 也能用于边坡加固。 压力注浆使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对桩周围土壤有一定的渗入作用, 改变了桩周围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能, 使桩周地基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将此法用于陕西省神木县红柳林至神木西新建铁路专用线骆驼场隧道,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以后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景政, 杨素春, 钟冬波.地基处理与实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蒋续平.树根桩在地基基础加固中的作用[J].湖南地质, 2002, 21 (3)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基处理手册 (第二版)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戴建人.竖向树根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实例[J].土工基础, 1996 (4) .

[5]叶书麟, 汪益基, 涂光扯, 等.基础托换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分析 第8篇

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 男, 61岁, 工人。因昏睡、视物不清、左侧肢体力弱2.5h入院。患者于中午饭后独自出外散步, 工友在2.5h前发现患者”睡倒”在路边, 唤醒后表现讲话含混、吐字不清, 视物模糊, 伴有左侧上、下肢体力弱, 遂送到我院, 门诊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见小片状低密度影,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诊断“脑梗死”, 并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6年, 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查体:Bp170/100mmHg, P56次/分, 昏睡, 查体不合作, 左侧上睑下垂, 左眼向外上斜视, 双侧瞳孔不等大, 左侧直径4.0mm, 右侧直径1.5mm,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双侧Babinski征 (+) 。入院半小时后, 患者清醒, 复视, 双侧瞳孔等大同圆, 直径3.0mm, 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肌力5级, 无感觉障碍, 双侧Babinski征 (+) 。入院50min后, 患者再次进入昏睡, 左眼向外上斜视, 双侧瞳孔不等大, 左侧直径4.0mm, 右侧直径1.5mm,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双侧Babinski征 (+) 。辅助检查:血糖5.4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55次/分。头部MRI扫描示左侧中脑、左侧丘脑及双侧颞叶均可见长T1、长T2信号, 右侧基底节区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入院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高血压病。经住院治疗, 该患者意识恢复正常, 复视减轻, 左侧仍上睑下垂, 眼球向上、下及内运动受限。

例2, 患者, 男性, 59岁, 农民。因眩晕、睁眼困难、视物不清12h入院。患者于12h前在看护小孩时突然出现眩晕, 视物旋转, 恶心, 呕吐, 伴有视物不清、睁眼困难, 在外县医院检查头部CT未见异常, 诊断“脑干梗死”, 给予20%甘露醇、巴曲酶等药物静点后转送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0年, 冠心病、心房纤颤5年。查体:Bp168/100mmHg, 嗜睡, 语言流利, 双眼睑下垂, 双侧瞳孔等大同圆, 直径4.5mm, 对光反射消失, 双眼球内收及上、下视均不能, 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 示齿口角无偏斜, 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5级, 无感觉障碍, 双侧Babinski征 (+) 。辅助检查:血糖正常, 血胆固醇6.07mmol/L, 甘油三脂2.61mmol/L。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心室率98次/分。头部MRI扫描示双侧中脑、丘脑及右侧颞叶均可见长T1、长T2信号。入院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冠心病、心房纤颤, 高血压病。经住院治疗, 该患者意识清楚, 眩晕消失、复视减轻, 眼球运动有一定程度改善。

例3, 患者, 女性, 65岁, 农民。因双眼视物不清、昏迷1.5h入院。患者于1.5h前在走路时突然出现头晕, 自诉“双眼看不清东西”, 随即意识丧失, 被家属送到我院, 急诊科当时检查为浅昏迷, 双侧瞳孔不等大, 左侧直径3.0mm, 右侧直径4.0mm, 对光反射消失, 行头部CT扫描未见异常, 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点后, 以“昏迷待查”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余, 发现有糖尿病4年。查体:T36.8℃, P100次/分, R20次/分, Bp180/110mmHg, 浅昏迷, 双侧瞳孔散大, 直径约5.0mm, 对光反射消失, 双下肢强直, 双侧Babinski征 (+) 、Chaddocki征 (+) , 脑膜刺激征 (-)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率100次/分, 偶发房早。血糖 (任意时间) 13.2mmol/L。入院诊断:急性脑梗死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 高血压病3级, 2型糖尿病。住院第3天复查头部CT示双侧中脑内侧、双侧丘脑片状低密度灶 (图1、图2) 。临床确定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高血压病3级, 2型糖尿病。该患者住院治疗3周后, 因经济困难出院, 出院时查体:浅昏迷, 双侧瞳孔散大, 左侧直径4.5mm, 右侧直径5.0mm, 对光反射消失, 右下肢处于外旋位, 双侧Babinski征 (+) 、Chaddock征 (+) , 脑膜刺激征 (-) 。

2 讨论

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称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TOBS是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Caplan[1]曾在1980年第一次报道, 以后国内外又有一些报道, 但是每篇文章报道的病例数并不多, 我们通过对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分析, 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基底动脉顶端分出两对动脉, 即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通过其分支动脉供应中脑、丘脑、枕叶、颞叶内侧及小脑上部血液。从解剖学来看, 给中脑、丘脑供血的血管为深穿支, 动脉细小, 难以建立侧枝循环, 中脑、丘脑在缺血时发生梗死的几率远远高于脑叶和小脑。因此, 当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时, 常引起以中脑、丘脑损害为主要的症状, 同时也可发生颞叶内侧、枕叶及小脑上部损害的症状。虽然基底动脉顶端不供应脑桥血液, 但是当血栓向基底动脉近端延伸或血管发生变异时, 可引起脑桥梗死。 TOBS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我们收治的3例病人均有高血压, 1例有冠心病、房颤, 1例有糖尿病, 也提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TOBS的主要病因是脑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在大部分基底动脉闭塞中, 血栓仅限于基底动脉近端, 部分病例闭塞可延伸到基底动脉远端节段, 而栓塞通常在基底动脉远端 (基底动脉尖) [2]。因为基底动脉近端的管径粗于双侧的椎动脉, 所以能通过椎动脉的栓子不会驻留在基底动脉近端, 而是驻留在基底动脉远端或大脑后动脉[2]。国外曾有文献报道TOBS的主要病因是脑栓塞, 在TOBS中脑栓塞占61.5%。在我们收治的三个病例中, 例1的病人发病过程不清, 例2和例3的病人都是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很快达到高峰, 例2的病人伴有心房纤颤, 也提示脑栓塞。TOB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 一般无明显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三例病人分别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嗜睡、昏睡和昏迷) , 并且例1的病人表现反复发作性昏睡, 分析意识障碍为中脑或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受损所致;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为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核、中脑被盖内侧E-W核受损所致。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大脑脚幻觉 (又称中脑幻觉) , 大脑脚幻觉是TOBS特征性表现, 临床发生率很低, 其特点是幻觉常在黄昏出现, 看到活动的人物、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景色, 患者对此有批判力[3], 损害部位不清楚, 可能与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特异性核团传入受阻有关。

TOBS影像学改变形式多样, 梗死灶可位于中脑、丘脑、枕叶、颞叶内侧及小脑上部等, 可以单侧出现, 也可以双侧出现, 特别是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分布的蝶形低密度灶为TO-BS特征性表现[4]。例3病人的头部CT扫描示双侧中脑内侧、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低密度灶, 呈“蝶形”影像, 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脑干与小脑上部的病灶因受骨质影响, CT扫描不容易与伪影鉴别, MRI扫描则能较好地显示脑干和小脑梗塞灶。因此, 对于TOBS病人的检查MRI扫描明显优于CT扫描。TOBS的诊断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病人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关键是我们要想到本病。中老年人, 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卒中样起病, 一过性或持续数日的意识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 伴有严重记忆障碍、偏盲或皮质盲, 无明显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头部CT或MRI检查结果符合基底动脉顶端血管供血区梗死的征象则可确诊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参考文献

[1]Caplan, LR.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J].Neurology, 1980, 30∶72-796

[2]张致身, 主编.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213-216

[3]王新德, 主编.现代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301-302

上一篇:硫磺回收率下一篇:安全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