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2024-07-25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精选12篇)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第1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1. 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商品紧俏, 是卖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 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商品滞销, 是买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 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商品。受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影响,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 使得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 大学毕业生这种优质稀缺的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 与此同时, 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工人下岗, 农民进城, 干部分流, 军人转业”的情况, 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2.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资源错配”导致就业难加剧

中国在融入全球经济以来, 主要的产业优势仍一直被固定在国际分工中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这种全球化形成的产业分工也导致了目前“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出现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用人单位苦苦寻觅, 不惜提高工资招揽员工, 另一方则是求职者求职无门, 宁可降低要求也只求薄职一份。“用工荒”反映了我国大量的企业仍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用人单位需要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而“就业难”则说明我国很多知识密集型人才没有企业吸纳。这种产业结构必然导致“蓝领”型岗位需要旺盛而适合大学生的所谓“白领”型岗位相对需要不足。

3.专业设置脱离现实需求, 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的高等教育结构设置往往不够科学, 学科和专业结构对社会需求预测手段不科学, 无法做出准确预测, 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同时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 许多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社会需要什么就一哄而上, 专业设置不规范,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高校缺乏市场经济观念, 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不充分, 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关系认识不充分, 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明显不足, 就业工作比较被动,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增加了就业工作的困难。

4.高校毕业生自我定位与市场定位之间差异较大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分析, 如果厂商把一种产品定位于高端产品, 价位高, 目标客户为收入较高的高端客户, 而高端客户在选择这种产品时, 认为从性能、质量、款式上不是自己期望的产品, 最终会放弃选择, 寻找同类替代品。结果, 这种产品由于定位错误而出现滞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发展到“大众教育”时代, 但部分高校毕业生并未从心态上进行相应转变,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与现实脱节。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 仍然留恋终身制, 追求铁饭碗, 非国有单位不去, 非当国家干部不可, 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些毕业生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 择业时只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和富裕地区”, 过分计较待遇, 留恋大城市, 一味向往经济发达的开放地区, 很少光顾亟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宁肯没有工作, 也不愿到艰苦的地区去, 结果造成结构性就业困难;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盲目乐观, 心理期望值过高, 与真实的自我形成强烈的反差, 导致择业“高不成、低不就”。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途径

1.保持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协调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按照奥肯定律, 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虽然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 但是, 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人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增长优先论”, 片面注重GDP的增长, 因此, 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思路, 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就业问题的解决放在对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的优先位置, 这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导向。当然, 高度强调就业的重要性, 并倡导树立就业优先原则, 并不意味着把就业置于经济增长目标之上。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只有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扩大就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要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 增加就业机会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 再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趋势。中国劳动力的实际转移印证了这一定理。由于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但随着经济的增长, 至2011年第三产业已全面超过第一产业, 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加快发展服务业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超过60%, 与其相比, 中国的第三产业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着治标治本的作用。以我国的国情及多年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 最能够吸纳就业的, 往往都是大量的中小企业, 这其中又以民营企业居多。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 就业压力均较小;凡是大企业多的地区, 就业压力反而较大, 我国的江浙和东北地区就是典型的案例。因此, 要扩大就业, 必须更加重视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3. 高校专业设置上更贴近市场需求, 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训

高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专业设置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 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 就业率高的专业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 外专业毕业生不能轻易进入, 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高校应该以人为本,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 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明确就业方向, 合理选择专业, 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人才的广阔空间。对于有些热门专业, 各省教育部门在新增专业时要适当调节, 不能一哄而上, 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 否则就会再次出现前几年原本热门的“工商管理、法律、计算机”现如今无人问津的现象。

4.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协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与自我定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经济学分析论文 第2篇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 商品 供给 需求 机会成本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 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一)需求方面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经济的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再者,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比较高,在这种价格水平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相应的工资来雇佣大学生。

(二)供给方面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毕业之时,大学生纷纷找工作,所以,商品的供给是很多的。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用人单位用人很少,也就是说提供的就业机会少,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替代效应

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因而他们宁愿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下岗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受用人指标限制,对大学生聘用成本高,因而,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

(四)机会成本

随着民办高校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退而不休、业余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重大学生失业现象。

(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比较差,企业如果提供一定的培训班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会花费很的的人力、物力,而且,经过培训后的大学生也不一定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当该大学生去别的企业工作时,这家企业就不花费任何成本获得了一个有经验的人才,而这家企业也不会支付给另家企业培训费。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所以,一般的小型企业不会雇佣大量的大学生,也不会对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准也技能培训。

(六)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

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从地区看,大学生青睐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愿到西部偏远的省份和基层单位去。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城市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另外,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而这些工作单位和行业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最少的一些单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输出合格的人才,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时代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造成“有业不就”。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

(四)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

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五)学生要做的工作

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是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机会多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一些调查表明,同等学历下,企业往往会优先录用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此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很好,可让他与别人交往,却连谈话都会脸红,这说明个人的心里素质差,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求职。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再者,毕业生要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四、总结

以上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当今就业难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可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也会影响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会给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2]时事报告,(2007增刊)时事报告杂志社.[3]别业舫,张惠兰,陈明金.择业与创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4]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社.[5]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微 河南工程学院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第3篇

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逐步转变为就业市场调节下的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时就凸显出来,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学

0引言

大学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子”,成为大学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因为进入大学不仅能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而且在毕业时还能收获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作为稀缺资源由国家全部统一分配工作,大学生不必为就业而担心。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取代,大学生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折翼天使”,国家不再对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走上就业市场化之路,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将通过人才市场、就业市场来调节、配置就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了,尤其是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供需比也呈下降趋势,“十年寒窗苦读,就业之路何在?”成为当代许多大学生最关心,也最迷茫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总量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要由因工业化加速而导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新成长的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组成,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短期内形成了“三峰叠加”的局面。再加上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不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例如,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高校毕业生则达到495万,比上年净增82万人。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庞大的供给流。与供给不断增加不同的是,我国的就业需求总量却变化不大,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也远远跟不上供给的增加,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不平衡的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大学毕业生、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些集中起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产业的结构性失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以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说,仍然改变不了低层次生产的现状。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但主要的产业常常是被固定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国际分工的底层。因此,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新增的劳动就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需要。加上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因此高端就业岗位比如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岗位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岗位”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造成部分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选择延缓就业。

3二元经济和户籍壁垒制约大学生在各地各城市间的流动就业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二元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等。大学生在不同的城乡、地区、行业间就业时,所获得的报酬不仅包括工资收益,还包括户籍收益、社会保障收益,有时差别会很大。大学生因为没有所就业城市的户籍,就会为此付出许多额外成本,比如子女入学、个人权益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再看社会权益保障,随着行业性质、效益的差异,不同的就业形式享有的诸如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差别会很大。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从而导致了大量学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对在大城市就业的过度偏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毕业生的就业。正是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使大学生非常重视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即一次性择业。这时,就业概率与寻工时间通常是成正比的,寻工所花时间越长,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就越大。对城市就业的偏好,尤其是对在大城市就业通常成为许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因为在大城市就业能够获得较多的收入和较好的就业机会,为了自己的就业目标,许多毕业生表现得非常执着。这也是虽然一方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毕业前许多学生却并不急于签约的原因之一。

4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

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争取就业的最大增长量,也就是要谋求就业弹性的最大化。但是,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校大学生是求职人群的一部分,就业弹性系数走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样很大。就业弹性系数走低与长期以来我国所选择的经济增长模式息息相关。据统计,第一产业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而曾经是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趋于下降,这与各地工业化过程中倾向于向资本密集型方式转变有关;只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吸收就业能力,成为目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但即使如此,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依然没有充分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也影响着对大学生的吸纳。为促进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服务行业,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

4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是最直接的反映。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都存在着较高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其社会收益率:但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具体到实际就业环境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生都有成本收益问题。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维持更为低廉的用人成本是其不懈坚持的目标和原则,对于能够满足他们要求的劳动力来说,其收益是没有差别的,而雇用一个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成本,这是他们当然不能接受的。企业的目标很简单也很明确,雇用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利润,而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大学的期间,家庭和本人都支出了相当的费用和人力成本,大学生当然也要考虑其收益。如果大学生获得的收益比接受大学教育前差别不大,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预期的。而这种观念下的直接结果是,他们在选择工作机会的时候,必然要求获得比普通劳动者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待遇。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选择成为低收入者等于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接受和现实的差距,也便失去了工作的机会。故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过程,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趋势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将会成为一个长期现象。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经济资源,自身素养,经济增长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有一句话在大学乃至在社会上流传, 即“毕业等于失业”, 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从而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顺利实现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一、大学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有生产三要素说, 即劳动、资本、土地, 后来马歇尔提出四要素说, 在三要素之外又加上一个企业家才能。及至二战后60年代,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老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说”, 进一步指出了人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大学生是劳动力, 同时又不是一般的劳动力, 在他们身上凝聚着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大多视野开阔, 思维理性, 目标明确, 信念坚定, 非一般劳动力可比。

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一般都比较发达, 这里我们以大学毛入学率为例来说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毛入学率为高等学校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的比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 2012年的大学毛入学率韩国最高, 为98%;其他依次为美国94%、澳大利亚86%、俄罗斯76%、英国61%、日本61%、印度25%、中国27%。大学毛入学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对应关系, 我国的大学生毛入学率仅略高于印度。

发展中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13年印度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15年已达到36%。2015年, 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15000万人, 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1% (总人口为2013年末的人口数) 。

二、从需求角度看, 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素养适应社会需求

就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资源的分配 (包括劳动力资源) 主要依靠国家计划完成, 一个劳动力能不能获得工作机会要看国家劳动部门有没有足够数量的计划。那时, 大学招生按照国家计划进行, 学生毕业时由国家统一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进行, 双向选择。高层次、优质的劳动力, 供不应求, 其就业机会会很多, 报酬也高;反之, 低层次、一般的劳动力, 因供过于求, 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除非降低自己的身价。更有甚者, 即使把自己的身价降下来也无人接纳。为此,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提高素质、练好内功才是顺利实现就业的现实途径。

1. 加强品德修养, 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大学生首先属于家庭, 但同时又属于社会, 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 一个大学生应逐步养成这样一些品质:乐观向上, 吃苦耐劳, 不怕困难, 用于攀登新高峰, 助人为乐, 尊老爱幼, 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做事踏实, 待人诚恳, 敢于担当, 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 等等。更重要的是, 作为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要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 屡遭列强欺侮, 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 综合国力不够强大。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 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但是, 综合国力仍然不够强大, 各方面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所以, 当代大学生要有为国家和民族崛起而读书学习的巨大热情和高尚情怀。所谓“正德厚生”乃是, 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生命才会具有厚度。

2.筑牢专业基础, 不断提高实践技能, 为将来胜任工作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 首要的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这既是对一些专业现象的理论阐释, 又是思维方式的锻炼。同时在专业学习中, 学习到一些专业技能, 尤其是一些实践类专业课程, 本身就是对专业实践的总结和概括。需要强调的是, 学习的途径不应只局限于书本, 更要注重向实践学习, 向社会学习, 向他人学习。书本知识是过去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和概括, 与现实社会实践活动有某种程度的脱节, 只有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是鲜活的, 才能够提出最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进行最新的最具现实意义的思考。从经济学意义上讲, 学习是一种投资, 无论对于个人来讲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皆是如此。当一个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他就凝聚了人力资本,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通过求职者的学历等了解求职者的基本状况, 通常给予高学历者较高的工资待遇, 给予低学历者较低的工资待遇。理论上讲, 这是因为一个人身上凝聚更多人力资本的时候, 其边际生产力就提高, 边际生产力水平决定工资水平。

3. 转变就业观念, 多途径多方式实现灵活就业。

如前所述, 计划体制下劳动力就业的途径是唯一的, 即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学生的就业开始采用市场模式, 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是向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过, 多数大学生还是希望能就业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少数一部分人选择自主创业或私人部门, 个中原因是所有制歧视。就业是谋生的需要, 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就业的途径或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同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为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和前提条件。例如, 从法律制度层面明确规定, 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法律地位平等,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用人单位要和拟录用的大学生本人签订劳动合同, 等等。所以说, 大学生应前提前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较早地明确努力方向, 从基层做起, 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三、从供给角度看, 全社会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充分条件

具备了服务社会的基本素质并不必然获得就业岗位。对于求职者来说, 就业岗位是外在的, 需要社会来提供。只有社会提供出足够的就业岗位, 求职者才能够有所选择。

1. 政府要倾全力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出量的增加, 其快慢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力, 因此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机会, 提供出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有一个著名的“奥肯定律”, 即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经济增长高则失业率低, 经济增长率低则失业率高。当然, 奥肯定律还指出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的关系, 失业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实际GDP会下降两个百分点。GDP缺口与失业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世界各国内不一定完全一样, 但是, 其所揭示出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正确的。图2为2005年-2014年我国GDP与就业量的变动趋势, 数据显示,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量变动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应重点做好下述几点:

(1) 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992年以来, 我国明确改革的目标逐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至20世纪末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府干预太多等现象, 制约着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 有效的政策体系, 诸如如财政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外资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公共支出政策、人口政策、就业促进政策等。无论法律法规还是各类政策都要着眼于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兼顾公平。

(3) 维持社会政治稳定。包括政局的稳定, 暴力犯罪现象的减少, 等等。

2. 企业是实现社会就业的主体。

所谓就业实际上就是求职者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 (以办理正规录用手续或签订劳动合同为标准) , 而其中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仅以中小企业为例,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 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0%以上。对于企业, 我们不能要求其去做什么, 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主体, 拥有用人自主权。但是, 我们可以建议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执行国家政策, 通过保障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来增强就业岗位的吸引力, 为企业发展做长期投资而不是只顾眼前。在现实中, 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不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不执行国家政策, 一方面需要较高学历层次的人才, 一方面又不愿意提供较好的待遇。往往招聘启事上说的很好, 实则有很多“陷阱”。很多大学生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选择了该企业, 继而又很快离开。长此以往, 企业诚信度下降, 伤害的是整个企业群体。

3. 就业服务机构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来对待。

目前, 我国的就业服务机构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下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从事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人事代理等相关工作。就业服务机构应增强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 利用多种方式深入高校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广泛宣传我国有关就业的劳动法规, 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通过法律法规实现自我保护。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遵章守纪的监督管理, 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关系到优质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正德笃学, 国家、企业等同样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曲绍卫, 杨玉春, 田汉族.经济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61

[2]俞晓红.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新论) , 2009, (9) .

[3]唐树伶, 张启福.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98

[4]刘保平, 林杰, 刘建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7, (7) .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第5篇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去年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文章在经济学视域下,结合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对山东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山东;大学生;就业;经济学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人才战略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更为有效的人才政策和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山东省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特点

(一)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就业总量压力较大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727万,又进一步增加了28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明确表示,20毕业生总数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就目前的趋势来看,15年毕业生预计达到750万,再加上仍未就业的前几届毕业生的加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

(二)就业歧视问题突出,女大学生供过于求

据统计,截至到月底,在山东省46、35万非师范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甚理想,男生为21、7万,总体就业率91、75%,女生则为24、65万,总体就业率91、19%。很明显可以看出,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0、56个百分点。

(三)就业流向过于集中,欠发达地区求贤若渴

年山东省境内毕业生的流向相对比较集中,在46万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仅青岛、济南、烟台这三个城市的2014届毕业生净流入人数分别为12.7万、5.6万、3.3万,三地毕业生净流入总量占总毕业生的比重高达64%。由此可见,山东省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和省会城市,中西部地区流入较少。

二、山东省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性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力供求的均衡正是市场中理想的状态,但现实往往是,劳动力市场难以达到完全均衡的状态,大学生就业被彻底推向了市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开始逐渐的推行双向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要求下,若供求一旦失衡,就会很容易产生“难找”和“难招”的问题。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个百分点,失业率将减少1个百分点。原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大学毕业生们提供了许多新增的就业机会,而许多毕业生却因专业背景和技能水平不符合要求而失去被雇佣的机会,近年关于高级技工荒方面的报导已成为劳动市场的新闻热点。山东省年均10%左右的经济的增长速度显然与每年近20%的毕业生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在人口密集的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工作“难找”也成为一大难题。另一方面,我省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大多眼高手低,期待企业给予更高的薪资和待遇,但毕业生自身又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致使最后双方没有达成平衡,企业很容易面临“难招”的困境。

(二)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

由于高校在招生体制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山东省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其在办学的过程中自主权不大,很难正确地把握市场的变动,更不能完全遵循市场的需要去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仍然偏重理论,其培养方向往往趋于更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而技术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三)眼高手低导致自愿性失业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大学生的确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如果还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不放,就业当然很难。”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要么嫌工资低,要么嫌工作累,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求职眼光过于狭隘,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在19世纪70年代被提出,研究的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的需求和供给,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户籍制度,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省的两大城市,其户口政策对省内大学毕业生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的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主要的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的劳动力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育对于劳动者的收入有着更大的提高作用;相反,如果经济越不发达,则工作的年限对劳动者的收入会有更大的提高作用。根据皮奥里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山东省的劳动力并不能高效的流动,其省内的户籍制度使得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比重较高。虽然山东省在2014年对户籍政策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全面放开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但是原有的`制度障碍并没有完全消失。

三、应对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加大投入,改革学科专业设置

教育的职能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在完成了以往粗放型的数量扩张后,今后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首先要加大在优秀师资引进、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学方式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次要改革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要与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和配备师资,尽可能缩小教育系统与市场需求的差距,使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相衔接;最后要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学科结构和专业。

(二)落实政策,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1.积极构建就业平台,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虽然有关部门近几年来对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些就业信息服务,积极构建了就业信息系统。但是还需进一步多层次、全方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保证就业信息的畅通。比如用人单位的线上活动推广、网上招聘会等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全方位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

2.鼓励学生积累经验,增强大学生竞争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求职的竞争力。高校应当通过综合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职业培训等途径,让每一位在校生提前了解相关职业特点,体会岗位具体要求,做好与毕业就业的衔接。

3.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提高理论实践结合力校企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依据企业的发展优势,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

(三)家长应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因素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应当调整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子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尊重子女的选择,给出合适的择业建议,鼓励他们勇敢的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要过于妨碍他们的意愿,正确的就业引导才是现代父母所最应该做的,而不是将自己传统的观念强压于他们的身上,提出强制性的就业要求。

(四)完善职业培训,加大技能培养力度

要解决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技工荒”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加大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在职业学校的设置上要打破传统的地域布局,使职业学校与地域优势相结合。这样可使教育与相应产业直接联系起来,能及时根据当地需要培养人才,克服人才结构与实际需求结构脱节的弊端。其次,在职业培训方面,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作用,切实开展在校生的职业教育和岗前培训,满足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棘手,各高校应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国家所制定的相关基层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地引导大学毕业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端正自身就业观念,降低自己的姿态,自觉地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杜静静.江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对接探析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发展;特性;对接关系

自1991年“八五”计划批准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以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在80%至lOO%之间的范围内浮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为满足社会进行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高等学校教育的规模不得不持续扩大,为此国家于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2003年第一批扩招政策下的大学生人数达212万,之后逐年递增,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致使现阶段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影响予以解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同时大学生就业又反过来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给目前高校教育以及发展经济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依据。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性

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表现出新的时代特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及大学生就业定位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提倡共享精神,人们不过多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得以,而是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己任,因而此時期的大学生就业多以建设祖国、奉献社会为目标;市场经济时期,社会追求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刻意关注经济效益,大学生就业开始以白身发展和利益得失为择业标准。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择业时因过多关注眼前利益而甘当大城市的“蚁族”,而大城市就业岗位的有限便致使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同时,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等也被大学毕业生视作“铁饭碗”,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问题。

二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形势的加剧而发生一些变化。大学生就业时,因种种因素变得不自信,甚至开始质疑自身能力,难以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因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而出现偏差。在经历残酷的高三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致使多数大学生将眼光停留在各种活动上,而忽略了为未来职业生活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因而在毕业就业时因准备不充分或不能正确把握就业市场形势而人云亦云,难以正确进行自身就业日标的定位。

二、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性可知,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上,即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流向以及就业择业范围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也不同。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增长表现为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对人才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生产和服务类人才。二是,无论是地域上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还是城市规模上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在大学生就业时,经济收入往往是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物有所值思想下,大学生的首选是自身价值的实现,白此才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因而在就业时大学生通常情况下选择大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难现象,而中小城市或落后地区却出现职位空缺现象。例如,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因而造成大学生就业流向的“东部化”现象。三是,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范围,如“热门职业”现象。

2.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提升核心经济竞争实力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中的储备力量,往往是最具创新活力、具备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力群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学生通常是社会劳动力中的高素质劳动力,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第二,社会追求的是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以此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因而需要稳定的外部发展因素。大学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心理平衡现象,可以避免一些不和谐甚至是犯罪现象的发生,因而大学生就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市场型转型。第三,国家实行经济转型的主要日的在于核心经济竞争实力的提升,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方针,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的管理方面。作为科技学习和贯彻实施的执行者,大学生是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科技发挥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就业可以全面贯彻“人才兴国、科技兴邦”的发展方针,可以有效促进核心经济竞争实力的提升,进而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日前,随着扩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大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727万之多,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需要及时予以解决,否则,容易给大学生造成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定位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是改善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

[1]李钛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U]商业经济,2014

[J]葛淑芳,孙永林,孙健浅谈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2

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成本探究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学,就业成本,SWOT,马太效应

1 引言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日益严峻起来;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成本也呈增长趋势。表1是2001—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及部分就业成本表:

由表1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 大学毕业生数量呈逐年攀升势头, 而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据该组数字知: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较严峻, 且在今后若干年将可能会持续严峻;大学生就业成本呈增长趋势, 且增长速度较快。

近几年来, 多数学者从多角度定义大学生就业成本, 其中周俊波 (2003) 在《大学生就业成本的一个实证研究》一文中, 简述就业成本包含三方面:用人单位为招聘而发生的成本;学校进行就业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学生为找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张汉志 (2006) 在《大学生就业成本》一文中定义, 大学生就业成本是指在校大学生从寻找工作开始到寻找过程基本结束这一特定时间段内, 为实现就业而支付的费用总和。更有美国学者科斯 (1960) 将就业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 描述为“交易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笔者认为, 从学生个体出发, 大学生就业成本又可分为“广义成本”和“狭义成本”。每个大学生为选择就业投入的所有物力、财力、精力, 以及大学毕业生为接受高等教育所付出的沉没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构成了广义的就业成本, 亦称“隐成本”。狭义的就业成本指大学生在基本完成学业后, 在实现求职择业过程中所付出的财力、物力、精力, 亦称“显成本”。

2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构成与计量

2.1 经济学视角下的就业成本构成

2.1.1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suck costs) 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 大多数的“显成本”, 例如付出的时间、制作简历费、交通费、通信费等都将成为沉没成本, 都是已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此文将主要分析时间成本, 特将该成本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利用自己的一切时间, 甚至占用学习时间来进行咨询或联系工作的时间;或又将其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时间成本。在短时间中, 一个大学毕业生会因择业花费的时间不可回收且较少成效, 把这段时间视为无效沉没成本;从中长期来看, 所付出的时间虽不可回收, 却为大学生就业起了奠基作用, 因此被当做有效沉没成本。

2.1.2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由此显而易见,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 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一般为4年, 这些付出的时间以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机会即为最大机会成本。很多大学生想过, 假设辍学, 到一般城市工作, 拿现在的工资标准衡量, 约1800元/月, 易知四年会有近九万元收入。抛开这笔经济账, 就工作经验来讲, 四年的时间足以锻炼一个人, 而这是在读大学生不会有的。纵使这些优势占据上风, 若从辩证的角度看机会成本, 短期看来, 在读大学生的工作机会几乎与直接工作人群一致;长远来讲, 基于大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 都可发现大学生发展空间大。

2.1.3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从就业成本构成来看, 其构成是复杂的。但对毕业大学生来讲, 能较为合理地区分开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却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相关成本 (relevant cost) 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影响或在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成本。针对大学生就业成本, 相关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 (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等, 例如找工作付出的时间、联系可用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学习其他技术、知识的时间等。相关成本又可以是变动成本 (variable cost)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也可以是固定成本 (fixed costs)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一般而言, 变动成本与决策相关, 因为它们因可选方案而异, 且没有被指定用途, 即是非约束性的。与此相反, 固定成本则因一般不随可选方案而变, 故通常是不相关的。对应的无关成本指过去已经发生或虽未发生但对未来经营没有影响的成本。主要包括沉没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等。为使得就业成本收益最大化, 选用盈亏平衡法衡量就业成本的收益, 可简单描述就业成本收益=直接经济收益+心理收益+边际收益。为追求就业成本收益最大化, 就要抓住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使得投入的直接成本收益最大化;又要正视成本付出, 使得心理满足感得到最大满足;更要提高就业成本利用效率, 使得边际收益扩大。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要理性看待就业成本, 既要看到就业成本的不可避免性, 又要合理规划, 使投入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2.2 就业成本计量

基于就业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现实的多变性, 笔者认为就业成本不存在所谓的“计量公式”, 只有一定的“参照公式”。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拟该公式如下:

就业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

由上述模拟公式可看出:沉没成本作为不可回收成本加上机会成本和会引起额外成本增加的边际成本就构成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此公式依据为:可以简单地将付出的沉没成本看做“原材料和销售成本”, 把机会成本中的时间当做“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把边际成本看做“额外支出”, 这样, 站在成本核算法角度, 该公式基本成立。

3 就业竞争环境分析

为能帮助大学毕业生较全面地分析就业竞争环境, 使他们付出较少成本便得到较好收益, 笔者将用SWOT分析法分析就业竞争环境。

据以上就业竞争环境分析, 就业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响到就业成本的高低, 两者成负相关。良好的就业环境指市场需求量较大 (能提供较好岗位) 、社会重视大学业生、毕业生个人能力较强的综合情况。就业环境好, 业成本一般较低;反之, 就业成本较高。从经济学角度发, 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 而对这种影响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 就产生了外部性 (e ternality)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 就称为负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 就称为正外部性。那么认为就业环境同样具有外部性, 此处只着重分析就业环的负外部性, 以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合理规划业、理智对待就业成本, 实现大学生就业成本———收益大化。

此处将引用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 K·Merton) 在1968年提出的“马太效应”, 即好的愈好, 坏的愈坏;多的愈多, 少的愈少。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本而言, 越来越高的求职成本给还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带来负面效应, 特别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大学生。显然, 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具有负外部性。就业成本增加, 使得同等水平学生中家庭富裕的工作机会可能大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就业机会, 从而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出现“马太效应”。因此, 一方面, 无论作为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避免环境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 大学生应该在认清就业环境的基础上, 实行较为稳健的就业成本付出计划, 以期达到成本—收益最大化。

4 基于成本收益的大学生就业决策选择及对策

据上文, 已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成本, 并且已指出分清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的重要性以及创造就业环境正外部性的必要性。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就业成本—收益最大化, 可简单从学校、学生两个角度出发:

(1) 就学校而言, 最重要的是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学校就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建立并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 加大校企服务力度, 主要针对招生这块, 组织较有含量的“双向选择”就业活动, 既达到服务就业的目的, 对大学生而言, 又会有较少花费, 减少大学生相关成本的付出, 达到双赢的效果。

(2) 针对大学生本人, 首先每个毕业生应意识到就业成本付出的不可避免性, 合理区分开有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减少无关成本的支出;其次, 应较为全面地分析就业环境, 减低负外部性的影响力, 实行较为稳健的就业成本支出计划;最后, 应提高个人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 这样能提高所浪费机会成本的利用率, 使得所付出的成本收益最大化。

5 结论

大学生就业成本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事实, 我们不能绝对地降低就业成本, 但却可以科学认识、合理区分开沉没成本、机会成本、有关成本以及无关成本。最后希望大学毕业生能将自己的优势与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的需求良好地结合起来, 使得大学生就业成本的付出有更好的成效, 力求达到成本———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包刚.云南地州高校就业竞争SWOT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7) .

[2]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 (3) .

[4]N.Gregory Mankiw.经济学基础[M].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第8篇

当前, 社会各方面也掀起了大学生是应该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应该先择业后就业的讨论。笔者不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和因素分析, 而是希望通过借助经济学“效用理论”对这一行为进行分析, 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性决策。

就业行为的经济学基础

从根本上说,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当今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已经越来越转向个体。个体的就业行为表现在产品市场上, 就是卖方提供有限就业岗位, 劳动者获取 (即消费) 就业岗位。这样就会产生个体对好工作的无限欲望与岗位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因而具备了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

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基础。一切从个人的效用函数出发, 求解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最大化目标以及由此导出的行为标志均衡结果, 成为今天经济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就业是人类获得基本生存的方式, 一切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客观存在皆构成就业的内容。因此, 就业效用的研究也是经济学效用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微观就业理论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知, 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研究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进行分析。

就业效用的变量分析

在解释就业行为选择的过程中, 我们依赖于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 即消费者在消费时, 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商品。为了描述消费者如何选择消费品, 经济学家发展了效用这一概念。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它是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给予的主观评价。同理, 就业效用就是指个体在从事一项工作或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主观上的满足感或有用性。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人在进行就业行为选择时, 总是试图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因此, 不应该把就业效用简单地等同于可以直接量化的工资或其他可以衡量的任何确指的心理感觉。相反, 就业效用是一种科学构想, 即指有理性的劳动者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或就业能力分配到能给他们带来满足的各种就业方式上。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们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需求。把这些需求归结到人类就业行为上, 可以区分出经济需求、发展需求、安全需求及情感需求。为了便于分析, 在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就业行为上, 可以把大学生的需求简化为两个变量, 即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

我们把纯粹的经济价值追求设定为“经济人”, 同样把纯粹的发展价值追求设定为“发展人”。在现实生活中, 纯粹的“经济人”或纯粹的“发展人”都是很少见的, 因为作为纯粹的“经济人”, 劳动者就会失去自己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 如北大毕业生当屠夫;同样, 作为纯粹的“发展人”, 劳动者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 如理想主义的哲学家, 这不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因此, 理性的劳动者在进行就业行为选择时, 存在统一的一面。经济需求是发展需求的基础, 发展需求是经济需求最大化的保证。大学生就业实际上就是先解决生活生存的问题, 属于经济需求。择业就是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找更好的工作, 属于发展需求。每个大学生的就业行为, 都是在“经济人”的追求和“发展人”的追求之间达成一种妥协, 在事业与生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这样才会处于一种满足状态。因此, 对大学生就业而言, 就业效用均衡实际上就是经济价值追求与发展事业追求的一种成功组合, 这样就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就业无差异曲线进行衡量。

在图1中, 用横轴OJ表示“经济人”追求的高薪工作, 纵轴OD表示“发展人”追求的具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W1、W2、W3用来表示某大学生满足程度的一簇无差异曲线。

就业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就业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斜率为负, 表示大学生进行就业行为选择时, 在增加发展需求的同时, 必须减少经济需求。

第二,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就业效用, 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如图1所示, W3代表的效用最大, W1的效用最小。

第三,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行为的满足程度, 就必须同时提高“经济人”和“发展人”追求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无差异曲线会向右上方平移, 表明满足水平提高。

先就业后择业的效用模型分析

无论“经济人”追求还是“发展人”追求, 都是需要资源的, 而资源又是有限的。从现实条件来看, 个人就业效用水平受到就业时间和就业能力的限制, 这种限制可以用经济学中的预算约束线来表示, 如图2所示的AB线。

如果说无差异就业曲线表示的是一种理想追求的话, 资源 (就业时间和就业能力) 约束线则表示的是一种实际可能,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就业效用的最大化。将资源约束线放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 必定与其中的一条线相切, 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既定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如图2所示, 资源约束线AB与就业无差异曲线W2相切于E点, 这时, 作为“经济人”追求的工薪水平是OM, 作为“发展人”追求的工作发展水平是ON, 在该点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

然而, 由于“经济人”追求的是物质利益, 相对具有刚性;“发展人”追求的是精神, 相对具有弹性, 所以如果两个大学毕业生获得相同薪酬水平的工作, 那么工作发展空间较大的那个人满足水平会更高, 就业效用就会更大。如图3所示, AB是作为“发展人”追求较低的大学毕业生甲的资源约束线, 表示该毕业生不考虑自身兴趣、能力等特征, 盲目就业后不再提升自身能力去追求发展, AB与W1相切于E点, 表明在该点就实现了人生价值最大化。而CB是作为“发展人”追求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乙的资源约束线, 表示毕业生乙与毕业生甲获得的工作起点一样, 但他对未来工作的发展有较高的追求, 并且经过科学的职业规划, 努力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CB与W2相切, 在F点毕业生乙实现了更高的人生价值, 获得了最大化的满足程度。这说明, 在薪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从而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同样, 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作为“经济人”获得的工作薪酬不高, 但作为“发展人”追求所实现的价值较高, 那么他也可以获得同样高的满足水平, 实现同样大的人生价值。如图4所示, AB是作为“经济人”追求较低但作为“发展人”追求较高的就业约束线, 可以视为大学毕业生甲寻找到与自己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相匹配的工作, 但薪酬水平较低。而GH是作为“经济人”追求较高但作为“发展人”追求较低的就业约束线, 可以视为大学毕业生乙获得薪酬待遇较好但与本人所学专业、兴趣、能力不符的工作岗位。两个人的就业约束线都与W曲线相切, 表明两个人可以获得同样水平的满足感, 即就业效用一样。这进一步说明, 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 不能过分注重薪酬待遇, 可以结合自身条件, 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

我们还可以发现, 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作为“经济人”追求工作所实现的价值不高 (薪酬水平较低) , 但作为“发展人”追求所实现的价值相当高, 那么他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满足水平, 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在图5中, AB约束线可视为大学毕业生甲只获得了一份普通工作, 但通过进行职业规划, 有较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较高的就业能力, 与W2切于F点, 实现了效用最大化。GH约束线可视为大学生乙没有进行过任何职业规划和职前培训而获得了一个收入较高的职位, 与W1相切于E点, 也实现了效用最大化。比较W1和W2可知, 毕业生甲虽然只是获得了较低薪酬水平的工作, 但从就业行为中获得了更大的满足感。

通过上面三个定理的图示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大学毕业生在人生的初次求职过程中, 不能把经济追求作为职业选择的唯一或首要标准。一个人要获得更大的就业效用, 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就必须遵循就业效用定理, 把发展需求甚至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等多个变量考虑进来, 并且应重视这些变量对就业效用的累积强度。也就是说, 大学生在正式就业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 形成恰当的就业期望, 然后根据这些方面的情况结合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 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 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鑫媚.68.0%的人认同先就业后择业[N].中国青年报, 2007-11-19.

[2]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3]罗传银.就业效用———一个人的生存方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4]保罗.萨谬尔森, 等.微观经济学 (第16版)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经济学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难探析 第9篇

(一)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1、自然附着成本导致就业歧视

女大学生自然附着成本是指女大学生相对于男大学生的额外支出,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育及相关成本。女性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女大学生毕业后很快就面临结婚和生育问题, 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职业生涯就被迫中断, 而企业要再次从劳动力市场上找人接替其工作, 不可避免要付出相应成本[1];二是预期劳动生产率。在企业的预期中, 传统的家庭分工使女性将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务劳动, 影响了其市场劳动的连续性, 势必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 角色的冲突困扰着职业女性, 超负荷的工作使的女性人力资本的折旧率高于男性;三是培训教育成本。传统社会职业的定位观认为女性整体发展潜力低于男性, 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及男性, 给企业带来的预期价值有限;四是提前退休的福利成本。从长远来看, 女性雇员要比男性雇员提前5年退休, 而女性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长, 雇佣女性员工即意味着额外福利成本的支出。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存在造成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好。据有关调查表明, 有81.4%的女大学生认为就业中最大的障碍是性别歧视, 63%的人承认她们在就业中遭受过性别歧视, 37.1%的女生在求职中有多次被拒经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应当取决于影响其边际生产率的所有供求因素, 当与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了正的或负的价值时, 劳动力市场上就存在歧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环境中, 女性的生理特点和雇主对经济利益的考虑, 使用人单位认为女大学生的成本高于男性。所以用人单位常常拒招或限招女生成为规避女大学生自然附着成本的一种理性选择。这是女大学生遭受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原因。

2、市场无法有效矫正外部性导致就业机会不足

对大多数人来说, 就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一个人只有获得就业机会, 才有条件满足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生活需求, 因此就业就具有了明显的私人物品特征。从整个社会看, 良好的就业状况, 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目标, 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 最终使整个社会受益。因此, 就业机会又具有较强正外部效应的混合物品[2]。

自然附着成本的存在以及雇主对当前成本节约的偏好, 使得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机会成本与男大学生相比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用人单位必然会做出不雇佣或少雇佣女大学的选择。从私人市场的角度看, 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是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 但是, 从整个社会来看, 如果众多的女大学生就不了业, 其社会价值就得不到发挥, 整个社会就会为此付出很高的成本。从微观来看, 市场的这种调解也许是合理的, 但是从宏观来看, 市场无法有效矫正外部性。用人单位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雇员生产率、工资率相同的条件下, 雇佣一定数量的雇员, 产出量既定, 尽可能增加雇佣男大学生, 减少女大学生的雇佣数量。其表现是就业机会不均等, 提供给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足。

(二) 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探讨

1、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就业力

首先明确自身职业定位, 提高综合素质。女大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应认真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寻找自己适合的职业,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工作预期, 不要高估或者低估自身竞争力。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 女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 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 强化社会适应力, 增强不可替代性。当女大学生就职实力更为突出, 劳动生产率更高, 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劳动效率时, 企业就不会拒绝。因此, 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尤其是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劳动边际生产力, 降低企业雇用成本。

2、国家制定政策激励, 降低女性自然附着成本

女性的生育既是满足个人家庭需要的微观选择, 又是实现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尽管对社会和家庭有极为重大的积极意义, 但它们不具有市场价值, 任何市场主体都不愿意为女性非市场劳动支付成本[3]。然而, 政府为维护女性的利益, 制定了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如规定同工同酬和必须给予生育期妇女带薪产假的条款等, 这些规定, 却触及了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敏感神经, 在实际操作中, 企业通过歧视将国家规定的责任推卸给女性承担,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必然要求国家应采取得力措施将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 至少是部分社会化, 而不应该全部由雇主私人承担[4]。

因此, 政府应积极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 对雇佣女大学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补贴或提供税收优惠降低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成本;国家应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对因女性生育发生的成本给予 (部分) 补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退休女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以降低女性的退休福利成本。同时, 明确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歧视女大学生应承担的后果, 使其违反法律所承担的成本远远大于拒绝女大学生的成本。

3、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制度环境, 促进男女平等就业

因就业机会有较强正外部效应的混合物品。混合物品提供的最佳方式是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制度上的保障来矫正就业的正外部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市场在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失灵。因此, 保证男女两性就业平等, 关键是要协调好市场和政府在解决女大学就业问题中的合理定位。在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前提下, 政府应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制度环境, 制订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女大学生就业制度, 创造机会均等的就业机会, 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O06, 1:29-30

[2]武林红.增加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知识经济.2009, 3:80-81

[3]朱莎, 李红莲.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与正视[J].赤峰学院学报.2009, 30 (4) :46-47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第10篇

1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金融危机-全球范围的需求减少-通货膨胀, 出口萎缩-小企业破产, 大企业裁员-企业分工紊乱-就业期望选择领域缩小, 就业率低-竞争力增大。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 形势并不那么乐观, 据统计, 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 09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十分拥挤。2009年是近几年来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最为不利的一年。从供给方来看, 数据表明, 2009年中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 比2008年增加52万。据了解,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 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可能达到700万之多。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 因此, 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 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 投资需求萎缩, 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 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

同时, 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 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 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在我国, 金融行业、外贸行业、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降低对新增人员的需求, 因此, 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

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就业形势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最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调查显示, 受金融危机影响, 近半单位的招聘计划都有所改变。6%的企业取消了年度招聘计划;9%的企业推迟了招聘计划;30%的企业表示缩减了招聘计划。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有调查显示, 55%的人感到很迷茫, 14%的人表示非常悲观。

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 可总结为“变化”、“机遇”、“合作”三个关键词——四大变化, 五大机遇、三大合作。

四大变化分别是:其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其二是社会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 这是长期变化的趋势, 促使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 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细分;其三, 关注石油冶金产业发展周期与升级的变化, 要跟踪企业对未来用人规模、结构、专业等变化;其四, 人才需求对适应性应用性要求的变化, 要培养用人单位“好用”的人才。

变化之中孕育着“五大机遇”:行业升级发展对人才有不断的增量需求:两江新区的设立、内陆保税港区等园区的发展,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加广阔的“重庆市场”;政府关注民生措施为大学生多元就业创造了新的渠道:学校完成“合校升本建新校”, 高度重视培养质量提升, 毕业生培养质量将更加吻合用人要求:社会环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 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 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将带动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 根据《2009年中国人才报告》预计,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 而人才需求总量为6000万, 专业技术人才仍是供不应求, 其中很多岗位适合高校的毕业生, 这是未来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新机遇。

3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就业形势的严峻, 除了客观的背景之外, 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仍存在不适应。这也是现今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瓶颈。

3.1 从自身素质出发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招聘方为买方市场的前提下, 招聘方自然会在递交求职申请的众多大学生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此时, 专业水平不高的必定成为淘汰的第一批, 再者, 人是社会性动物, 道德水平低的必定处理不好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 再淘汰。最终, 在招聘岗位有限的前提下, 招聘必会择优选择, 故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 从主观上是拥有一定优势的。

上文中提到的综合素质, 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质。在就业大军沉甸甸的形势之下, 许多高校大学生承受不住就业压力, 表现出自卑、自弃, 甚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等等悲剧道路。一个真正优秀的高校大学生, 应该是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 应该能迎接困难的挑战, 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的。因此, 在此严峻就业形势之下, 提高自己心理素质, 也是重要的一点。

此外, 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职业及薪酬定位较高, 而在金融危机之下招聘的岗位少之又少的的情况下, 招聘方提供的岗位及薪酬远远不及大学生理想中的状况。就业市场已成买方市场, 在此前提下, 大学生不妨稍放低要求, 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获得工作后积累经验, 再慢慢向理想中的工作进军。

3.2 转变观念选择其他出路

(1) 继续升学, 暂时避开就业大军, 开始深造, 获得更高水平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关于这点我校近几年专升本取得的较好成绩就是很好的见证。

(2) 是考公务员, 国家提供的职位。

(3) 自主创业。在这自主创业方面, 各地区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 自己给自己提供就业岗位, 也不失为一条好道路。

(4) 充分利用国家战略规划与各种优惠政策, 把眼光更多地投向更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投向中小城市, 投向中小企业。

4 结语

总的来说, 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影响因素在短期内仍未消除, 做为当代大学生, 认识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应当认清自己的方向, 坚定信心不动摇, 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战。同时,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既需要大学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 拓宽求职范围, 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摘要: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霾, 2010年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进入一个“低就业率时代”。本文结合自身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 从劳动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角度谈一些建议, 旨在更好地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供给需求,政策措施,素质拓展

参考文献

[1]董哲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影响的原因及其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 2009 (2) .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就业 教育经济学

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的门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通过大规模扩招实现的,增长速度之快,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十几年达到的比例。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明显减弱。自2003年首批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造成了各大城市的巨大压力。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就业压力大说明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实际上还比较落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仍是供不应求。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向不均衡,导致了供求矛盾的突出,致使大学生就业率下降。

二、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据上所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非完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结构的矛盾。教育不是产业早已为人所共知,但教育与产业(用人单位)休戚与共的关系却是不容否认的。由于高新技术不断被采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带来了人才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化。一方面,传统企业难以生存,产品过剩,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不断采用,使一些新兴部门和企业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迅速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人才结构和质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因而使得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大学生实行的是缴费上学,大多数人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希望毕业后能到城市、大企业等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而不愿意到中小城市或基层单位工作,更不用说到西部偏远山区去工作。由于行业收入的差异,一方面是大城市、大企业面临人才需求过剩,而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小企业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偏远山区更是人才奇缺。据有关资料统计,有60%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省属城市,25%的选择中等城市,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还是中小城市和山区农村。从而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3.由于对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消极适应而导致的供需矛盾。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部分。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和福利待遇高,升迁机会多,发展前景好。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环境差且不稳定,工资偏低,福利待遇差,升迁机会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主要劳动力市场,因为他们宁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失业,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这一矛盾冲突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降低,也暴露了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弊端和就业导向的偏颇性趋同。

4.人才市场机制不规范、不健全,构成了供求矛盾。当今人才市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应信息。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又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等措施,使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时,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缺乏发展眼光,只求短期效应,不愿吸纳尚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有的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过分追求高标准、高要求、高学历,从而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人为地构成了供求双方的矛盾。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还在膨涨,国家还在不断投入。这种趋势如不采取有力政策措施予以扭转,用教育经济学的观点分析,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将会出现投入与产出反向、恶性发展的严重局面。为了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以就业为中心,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既要面向社会,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又要超脱于市场之上。具体地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办学效率,学用挂钩。大学生就业难,就难在学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和社会所需要人才结构不统一。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学校要以市场需要为办学原则,学校的“产品”必须要“销”得出去。出现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教育部门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高校不能只管把学生“招”进来,还要管好把毕业生“送”得出去。办学质量的高低最后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说明了该校办学水平得到社会认可度的高低。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满足社会需求,说明社会认可度高,否则就低。将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充分调动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创造各种就业条件,协调好劳动力市场卖方与买方的供求关系,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2.深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等,从教育系统内部看,尤为突出的是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生就业。所以,深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要求,高等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思想品德、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是从根本上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方略之一。学科专业结构的改革要在充分考虑教育内部规律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外部的规律,即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强有力地推动建立与市场、社会相联系的专业设置新机制。另外,高等学校要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处于动态之中,而为之服务的高等教育则有些滞后,致使高校热门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不合理。因此,各级招生及分配部门要加强沟通,进行宏观调控,各级高校应对社会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安排专业结构,决定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格。在层次上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应用性课程,注重职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他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4.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调整期望值,给将来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敬业精神。同时,还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主动投身于西部建设,到中小企业、农村乡镇、民营企业去施展才华。另外,还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充分展现自我价值。

5.政府应积极营造健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环境,加强宏观管理。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政府主导性的教育,如果没有取得政府支持,学校则难以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首先是科学确定招生计划,从经费源头上遏制盲目扩张,以教育结构调整应对人才市场需求。只有严格把好招生关,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冲突。第二是对大学生的培养与就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三是规范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加大毕业生自主择业空间。如建立统一、开放的、有序的、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级政府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就业信息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如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程序,但需双方的情况及用人信息等。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体,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第四是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其择人行为,打通供求双方择业和择人的渠道,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个人就业与社会人才需求协调发展。 教育经济学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就业应将大学毕业生放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途径,必须以经济建设需求为中心,将工作重点放在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上面,否则,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高教事业的逆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宏洛.中国就业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7.

[3]杨素华.高校规模扩展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5,(12).

[4]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规定性探析[J].江苏高教,2003,(6):1-5.

[5]李明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过渡教育产生的经济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4,(6).

[6]刘秀琴,奚巧媛.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7]魏有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2003,(2).

[8]姜翔程,马庆兰.高校扩招的经济学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第12篇

1. 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数量的供求失衡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 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商品的供给量恰好等于商品的需求量, 就是供求平衡, 可以理解为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大致等于社会需求的数量;如果商品的供给量大于商品的需求量, 就是供大于求, 会使得商品停滞, 积压, 很久都卖不出去, 甚至降价卖出, 导致亏本, 公司倒闭破产;如果是商品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就是供不应求, 商品紧俏,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应方, 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

2. 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角度看, 因为大学生对工资要求较高, 而社会更多的需求的是廉价的劳动力, 这样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就很小。可以根据需求法则的影响, 假设其他的条件都不变, 则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变动, 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 即劳动力, 是一种商品, 其价格可以类似为工资, 需求量会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其次, 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急需要高端的专业性强的精英人才, 大学生显然还欠缺一些, 也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小。再者, 企业往往都需要一些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人才, 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符合这一点了, 使得企业对大学生的需要量不大。

从供给角度看, 1999年以前高考制度未改革, 高校招录的大学生不多, 自1999年以后, 各大高校都扩展, 使得大学生人数猛增, 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这部分劳动力也暂且闲置下来了, 随着不断扩展的大学生毕业之后, 就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闲置, 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了, 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供不应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市场上的生产部门生产出的商品, 也就是提供给人们消费的商品总额, 小于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满足的物质资料生活所需的产品的总额。

3. 毕业生向大中型城市流动趋势增强

生活城市的选择与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我国沿海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 因而发达城市与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增大, 在高薪、高福利、高待遇、高生活水平的诱惑下, 大多数毕业大学生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 倾向于去选择大中型、沿海、发达城市的工作, 而不选择较为落后的乡镇地区的工作,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毕业大学生向大中型城市流动的趋势。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策略及个人建议

1.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其一, 就大学生而言,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问题解决,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 大学生只有掌握的过硬的本领、技术, 才会被企业所留用。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 多多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 例如能力、专长、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让自己在寻求职业的时候占取主动地位, 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二, 高校在课程的设定上, 应该更多的结合市场需求, 更加合理地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 更加合理地调整各专业招收人数等等, 全面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在领导学生走向社会化之前, 学校可以专门开一门课程引导学生找工作。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快捷信息平台, 为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供求关系, 便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 及时找到工作, 而不成为闲置资源。

2. 政府部门在体制、政策上的改革

政府要制定政策法规, 完善就业市场体系。把毕业生的就业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 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 因为许多企事业单位用人有很大的局限性, 经常会优先考虑户籍在本地的大学生, 这样既影响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 又造成了对人才合理流动的阻碍, 政府可以对其进行改革, 淡化各单位对户籍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

3. 大学生应认清形势, 适当改变就业观

如今大学生所处地位尴尬, 某些大学生仍然存在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的现象, 因此在搜寻工作的时候, 高不成低不就, 不愿意去基层单位锻炼自己, 又无法再科技发达的领地站住脚。大学毕业生可以适当的转变思维, 因为在很多小城市、乡镇急需人才, 有很多的职位可以挑选, 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存在大量用人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适当的改变就业观, 先去基层做起, 锻炼自己, 挖掘潜能, 毕竟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积累经验, 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做起, 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将眼光适当放低一些, 毕竟找不到工作总比工作稍差一点好。

其次, 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 依靠自身实力打拼, 自己解决就业问题, 毕业生可以看准商机,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与其他大学生一起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这样不仅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 也为社会的职位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提供更多职位、使得更多人有就业机会。

摘要: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 近年来, 因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各大高校的扩招, 以及人们的观念, 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其增长速度之快使得市场不足以供应如此多的职位给大学生们。导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既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又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将以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在需求关系上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供求关系,失衡,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

上一篇:边坡治理下一篇: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