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2024-08-23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精选12篇)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第1篇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经济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长期,高效,安全的运行。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体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设备管理的提高对保证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做好设备管理,就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对设备的管理体制推陈出新,找出更好的决策,以此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率。

2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

2.1 现代化工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由于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能量消耗。

2.2 技术和工艺设备的高低,体现出了一个企业生产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企业在化工生产上需要引进先进的化工设备,需要较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2.3 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机械设施保养不到位,使机械完好率降低,如果操作人员只注重使用,而不能对机械设备保养明确落实到人,就会致使机械出现问题而不能及时处理。

2.4 由于很多单位对于设备的巡检流于形式,致使不能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许多设备存在欠修,失修带病运行或滥修造成浪费现象。为减少设备闲置状况,企业管理人员需及时对设备进行合理配置。

3 搞好现代化企业化工设备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建全的规章制度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企业管理者清楚的认识到设备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性,不应受到一些传统思维的影响,要保持先进的观念。

首先需要建立建全的设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专人管理的模式,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推行定机定人,定人定岗的管理制度,保证每台机器有专人管理、操作以及保养,这项管理制度的推行,关系着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人员及生产安全,以及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安好率。为了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及性能,应固定工作岗位,切忌频繁进行岗位调度。

3.2 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素质

同时,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益复杂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必须日益提高,对此,企业需要加大智力投入,对设备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理论考试、技能培训、实做考试,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积极与合作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开设专题讲座,就管理与维修方面的经验进行探讨,集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使设备管理人员做到遇故障能及时排查与维修,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及正常运行与生产。

3.3 推行不定期抽检设备的制度

目前很多单位的设备巡检流于形式,为增强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应推行不定期抽检的制度,以防止基层单位不重视设备的管理,检查评比的结果实行奖罚制度,把设备管理人员的业绩与巡检结果挂钩,对于优秀的设备管理单位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单位进行处罚。这样即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降低了因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设备故障,从而减少一切可避免的损失。

3.4 及时将收集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

每周要对生产设备进行统计、分析和通报,与修理部门协调好工作及时做好故障排除。企业需要建立事故处理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加强通信保障系统,指挥系统,物资供应系统和对抢险人员的日常培训的综合能力,减少对企业、社会以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

3.5 推进并加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设备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化工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顺应了市场发展。企业建立完善的网络化管理体系,能使设备管理工作高效化和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要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和专业的设备管理软件,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风险检测系统、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软件等。实现设备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设备管理数据,就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做好下一步的安排。

4 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竞争优势

对一个企业来讲,仅仅更新陈旧的设备是不够的,应注重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综合效率,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提高,保证了企业生产的稳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对设备的改造,更新,调整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设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总之,现代化设备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关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大生产的要求。加强企业的设备管理,才能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才能促进企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摘要:我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化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工企业的系统设备日趋复杂,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并且需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设备管理系统,因此对化工企业进行设备管理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针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高化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主要目的,管理现状,设备管理,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美英《典型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2007.

[2]马景龙续东风《化工管理》2016(11).

[3]孙纪元《技术与市场》,2013(5):272-272.

[4]吴超群,张广建《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192-192.

浅谈如何做好现代企业设备管理 第2篇

设备管理水平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做好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设备管理理念上存在着设备管理与企业增效相脱节的现象,往往按部就班管理设备,而很少想到如何使设备的管理等更好地适应企业增效的要求。设备维修也缺乏经济效益观念,把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割裂开来,设备维护费用投入不足,设备失保失修,或者更新缓慢、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从另外的角度而言,设备有自身的运转规律,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的各项生产必然要受到设备运转规律的支配,任何违背这一规律的主观随意行为都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管理绝不能用小生产或旧的模式进行管理,而必须根据现代企业的内在客观规律以科学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现代企业中进一步运用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科学设备管理模式,对于保证正常的连续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设备日益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高速化、复杂化,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也随之增大,同时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如设备的投资、基本折旧、维修费用、能源消耗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因此,设备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之中,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由此可见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克服重生产、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提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抓好企业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增加企业的效益。

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制度,把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设备管理制度放在与技术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其次,制度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各种制度也应适时进行修改,使设备管理制度能逐步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要求。此外,制度要有完整性和连贯性。修订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应该尊重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既要避免墨守陈规,保证思路上的完整性,又要防止盲目冒进,保证思路上的连贯性。

3.重点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设备若能被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因此,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超负荷、拼设备现象发生,使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工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同时,要注重设备的检查与修理。设备的检查是对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通过修理和更换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并能及时消除隐患。此外,定期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包括设备更新规划与方案的编制、筹措更新改造资金、选购和评价新设备、合理处理老设备等。

4.做到企业设备全过程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实现设备的保值增值。经营者应当建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对设备进行从规划论证、购置、安装调试、使用到更新改造、报废全过程管理,追求最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同时,应把设备的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处理设备的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的关系时,应把经济性放在首位,技术性应服从经济性。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手段。要改变在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做法,使设备管理工作真正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5.加强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现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该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6.建立设备管理资产经营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增强资产经营意识,追求资产经营效益,已是企业管理层的核心课题。设备是企业总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促进经营收益,对设备的管理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维修、保养和正常使用,而必须加强设备资产的经营意识,最大程度地开辟经营途径,充分挖掘潜力,盘活设备资产。为此,不仅要求设备管理者要有机械、设备和工艺等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市场分析、投资、成本、利润和资产效益等经济方面的知识;在设备管理机构中不仅应配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而且要配备相应的经济管理人员。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第3篇

关键词:物资管理;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148-02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的施工企业而言,拥有众多的机械设备,也是提升自身工程建造能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基础。当前,在现代施工企业的物资设备管理中,施工过程中的物资设备管理是薄弱点,也是问题频发点。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执行到位,导致了众多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严重的事故造成多名现场工作人员身亡。为了杜绝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相关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正因为如此,对建筑物资和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找出其中的不足,然后给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建筑行业从业者的生命安全、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现意义。

1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特点

1.1 物资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化的施工企业而言,做好物资设备管理,不仅能缩减企业的物资设备使用成本,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这些物资设备的使用效益。对于物资设备的管理,尤其是在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的基础,也是提升企业工程施工安全性的基础。

1.2 物资设备管理特点

对于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①设备维护方面的,由于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使用强度高,使用环境往往是露天,有的甚至是高空环境,这样的情况,给相关的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②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当前的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者,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机械的相关专业操作知识掌握不够,实际工作中凭借经验进行,对于安全方面的知识也不十分重视,这样的情况使得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小的难度,使得相关安全管理工作难执行,执行效果差。

2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料管理难

物料管理可以说是现场施工管理当中最难的,由于工程项目一般需要较多材料,每一种材料都有特有结构,如果存放不合理,取用时往往浪费较多的时间.再者会在取用时由于各物料先后顺序有特定要求,由于存放记录不仔细或其他人员移动过,使用时不能快速找到前面工序所需材料,后续工程步骤均无法进行,会浪费较大的人力和机械成本。物料管理的另一难点就是施工当中的损耗无法估量,有的材料由于采购数量有限,采购周期又比较长,如果施工过程当中损耗较大,材料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补购材料,会延长工期,给整个承建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

2.2 不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当前,虽然各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对于相关操作人员与现场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对于机械设备采取专人使用专人负责制度,但是,由于相关使用者缺乏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技术,而且这个过程中,缺乏其他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没有进行认真的检查。

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机械设备的实际保养工作进行时,工作人员只是一味的使用,对保养工作不放在心上,做了的也仅仅是应付一般的检查。在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推诿责任,往往在设备质量问题上做文章。这样的保养方式,不仅使设备的性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且也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生产效率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3 维修人员工作素质水平不高

在许多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中,聘请了专门负责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维修职业技能培训,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对于许多常见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对于机械设备出现重大的或者复杂的问题时,则无法进行有效地解决,这些情况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维修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2.4 安全管理混乱

分析当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相关的施工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对于企业内的每一台施工机械没有专门的使用、维护记录本,相关的操作技术资料、专用保养工具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检查起来比较困难,只能发现眼前能够发现的问题,对于设备的运行时长都缺乏了解,无法及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维护,这样的情况使得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时比较唐突。

3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维护的方法

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应放在首要的位置予以重视,只有重视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参与正常的生产活动,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的安全水平。对于当前机械设备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予以解决。

3.1.1 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

只有施工单位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充分认识并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从思想上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

3.1.2 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表

依据工程机械使用安排计划,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表。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计划,一定要充分结合设备的使用过程,对于设备的使用过程应采取台帐形式进行记录。

3.1.3 配备合适数量的高素质维修人员

依据施工工艺,分析需要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聘请专业的机械设备维修技师,而且还要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

3.1.4 确定维修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不仅需要聘请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完成,而且为了保证维护与保养的质量,还应加强对机械使用和维护保养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适宜的监督管理机制,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予以执行,提升机械设备的维护水平。

3.2 物资设备管理分离,重视安全培训

对于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可以尝试采取进行分离管理的方式,专人负责物资管理,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各司其职,将相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离到不同的负责人进行重点管理。这对于降低物资设备管理的混乱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施工企业的管理中,重视对各部分人员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培训,对于促进企业的物资设备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智能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建筑工程项目中必然会越来越多的使用机械设备,因此,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物质设备管理的研究,对于现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并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郑昌.建筑机械设备科学维护与安全管理[J].企业研究,2012,(18).

[2] 刘永雄.建筑机械的维修与安全管理[J].广东建材,2009,(1).

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 第4篇

一、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坚持“一个核心、两项结合、三位一体”管理原则, 即: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维修管理机制;实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形成操作、点检、维修三位一体的点检管理模式。

坚持定检定修基础是定检, 执行是定修, 实现设备管理模式的全面更新, 从设备的“以修为主”转为“以防为主”, 从只重视设备使用维修转为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管理, 从只重视抓设备技术管理转为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 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从只靠管理人员管理拓展到全员管理, 实现了设备管理质的飞跃。

设备点检定修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实现设备的点检定修。系统运用专业点检仪与点检定修管理软件, 结合点检定修管理体制, 全方位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存储与管理、设备点检管理、修理管理、日常维护维修管理等各个方面, 保证企业点检定修制的顺利实施, 实现了设备管理质的飞跃。设备点检从传统的以修为主管理思路转变到以管为主的思路上, 通过提前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测, 发现设备的劣化倾向, 预测设备零部件寿命期限, 确定检修项目, 提出改善措施, 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较好地把握解决设备问题的最佳时间, 通过不断的PDCA循环, 设备检修项目和工期不断优化调整, 实现动态管理, 设备事故率同期下降了60%, 避免了重大设备事故发生。

二、创建矿井自动化信息平台

随着矿生产调度、通讯、信息、生产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逐渐扩展, 翟镇煤矿建立了工业环网系统, 建设了高标准的调度自动化集中控制中心。翟镇矿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平台为1000M工业以太网, 将地面和井下建设成为一个1000M光纤环网, 并为监控分站接入提供10M/100M下联接口。

集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为调度指挥和自动化控制提供了现代化的显示手段, 调度室通过大屏显示系统对所有井上下监控视频信号实时调度监视, 通过网络通信、远程控制及视频监视等系统, 对全部的生产过程中的设备通过信息传输到大屏上集中监控, 实现了对矿区设备设施的全方位监测与控制操作, 实现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管控一体的现代化技术转变, 节约了生产成本, 优化了生产工艺, 实现了减员提效, 提升了矿井自动化水平。

三、通过检测手段实现设备状态化检修

为加强设备的状态检测、故障诊断, 我们相继投入设备点检仪, 对采区提升机、主运皮带、主副井提升机、压风机、提风机等生产重要设备温度、振幅、转速、噪声实现在线精确检测;投入一套高压电气设备温度检测装置, 对矿地面35kv降压站高压开关柜内部所有连接部位实现了温度在线检测;投入两套钢丝绳在线检测装置, 对主、副井提升钢丝绳实现在线检测。投用红外线测温仪、超声波探伤仪、提升机综合测试仪等现代化检测设备对现场在用设备实施动态在线检测。通过投入检测装置, 减少了日历化检修带来的工作量, 逐步实现设备状态化检修。

四、皮带运输系统实行大兵团集中检修模式

井下皮带运输肩负着全矿的原煤运输工作, 系统多、战线长, 使用皮带类型多, 随着减人提效工作的不断推进, 维护人员逐步减少, 现有的日常检修时间无法对运输系统彻底地检修, 通过利用矿停产检修时间, 将工区员工集中组建成一支标准化整治兵团, 集中人力、物力对运输系统进行集中整治, 如设备除锈刷漆、卫生清理、消灭坏托辊、整理吊挂电缆等, 使各运输系统得到彻底整治, 保证了运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五、建立设备病例台账, 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事故频繁发生, 机电设备类似故障重复发生现象, 认真研究、现场实践, 制定出解决办法。各基层单位对于自己工区使用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详细登记, 建立台账备查, 将基层单位内所使用中设备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分析, 查找出事故发生最根本原因, 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组织基层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对所出现的故障重点排查, 而本单位维修工则要对所发生事故的设备进行重点维护, 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而降低机电设备事故频发, 杜绝了机电设备类似故障重复发生。

六、应用维克设备管理软件建立设备资料库

维克设备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对企业设备管理业务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的, 是设备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优秀软件, 具有设备信息、设备调拨安装、设备维修、设备验收、设备查询、统计分析、自定义报表等功能。利用此套系统, 我们开展了两项工作:

一是每天对每个单位调拨设备类型、数量、调拨单位、申请人、调拨时间及时调整, 用户点击功能选项就可以浏览相关的设备使用资料;全矿使用设备、入库设备、待修设备、报废设备等清晰可见, 在全矿形成了统计准确、反馈及时的设备管理网络, 各工区每天都能看到本单位的设备状况、设备租赁费用, 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二是完善大型设备档案资料库。大型设备的技术测定、探伤资料、三证一标志等通过扫描仪扫描入档, 会同大型设备的技术参数、使用简介、历次技术性能改造、设备计算效验资料、性能检测等一并融入大型设备动态技术档案, 便于及时了解设备性能, 实现了技术资料电子化和分级共享。

七、建立实体及虚拟设备库, 提高修复设备周转率

为了井下生产安全运转, 严把设备修复质量关, 建立了设备实体仓库和虚拟仓库。对于各生产单位下井使用的修复设备, 先由修复单位自检, 当有生产单位需要下井使用时, 使用单位、专职设备管理员、修复单位设备质检员三方再次共同验收, 确保下井设备质量关。修复好暂时不使用的设备, 修复单位质检员通知专职设备管理员共同验收完好后, 进入设备库内存放备用, 称之为实体库;修复单位车间内只留有少数修复好的设备暂时存放, 称之为虚拟库。使用单位日常领取设备在虚拟库周转, 而当虚拟库内无修好设备使用时, 则有实体库继续发放, 确保生产不影响。实体库内发放的设备, 在修复单位修复好设备后及时补充, 防止实体库无备用设备。

八、结束语

现代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第5篇

1)设备管理是工业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

机器设备占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60%以上,是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工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完善程度。设备的技术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如果不重视设备管理,设备保养不及时,短期内就能使设备生产效率降低或故障停机损失增加;长期失修,就会因设备的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偿,引起事故或提前报废,破坏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尤其是现代工业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强,劳动活动逐渐从依靠人的体力操作转为依靠设备的技术状况,一台关键设备停机就可以使整个企业停产。所以设备管理是工业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

2)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企业花在设备方面的费用(如:能源费、维修费、固定资产占用费、保险费等)越来越多,搞好设备的经济管理,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利用率,对降低成本意义也越大。另外,设备的技术状态影响企业的能耗、停产损失、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产品消耗工时等,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通过设备的技术状态而影响产品成本,

3)设备管理是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保证

工业生产中意外的设备和人身事故,不仅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秩序,同时也使国家和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怎样更加有效地预防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人身伤亡,已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的一大课题。可以说一个工业企业发生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性质和次数能反映其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管理好处理三废的设备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对其他设备的管理工作(如锅炉排烟、机床噪音等)也与环境保护直接有关。

4)设备管理对技术进步、工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往往迅速地应用在设备上,如19世纪电动机的应用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在设备控制上的应用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另一方面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新产品的发展都靠新设备来保证。可见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在用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力求设备每次修理和更新都使设备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对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5)设备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设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品质量直接受设备精度、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影响,高质量的产品靠高质量的设备来获得。某些个别情况下,发挥操作者的技能可以在精度差的机器上加工出质量高的零件,但是往往质量不稳定,并且效率不高,不是最经济的加工方法。所以搞好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也就是为生产出优质产品提供了物质上的必要条件。

如何做好现代化水厂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6篇

关键词:水厂;设备;管理

0 引言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好、水压足、水量够”是供水企业的最基本的服务要求。但是要达到基本要求就必须确保水厂安全供水,而水厂设备完好、科学管理是确保水厂安全供水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公司经过多年的风雨兼程,通过对目前管辖水厂的运行和管理,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建立了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运行状态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完善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

首先是要强化管理的意识,建立水厂完善规范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使设备管理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第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制定或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二,明確设备管理岗位职责,使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用制度管人,凭制度办事,靠制度落实,切实做好设备维护管理。

2 做好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加强设备管理

对于水厂内的设备要分门别类建立台账,设备卡要做到账、卡、物相一致。有专人负责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定期整理台账,并及时记录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进或修理情况,做到设备档案资料详实、完整。对于水厂安装或引进的新设备、新仪器要及时收集制造商提供的资料或说明书,尽快建档。如果这些新设备、新仪器的操作和维护资料不完整,操作规范、维护保养规程等技术资料不健全,公司将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依照说明书、技术手册及相关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编写、制定符合水厂实际生产设备安全运行操作规范。以便职工较快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达到熟练操作。做好设备档案管理、规范管理工作,减少了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了技术资料的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维修作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抓好设备精细化管理

为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利用率,对设备采用了精细化管理。设备精细化管理就是从细处规范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的前期管理、现场维修管理、备件管理、设备利用率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要从规范化、细节化和考核化着手,对各个岗位和个人的职责具体分工、规范化,使每个工作流程合理化规范化。为了搞好设备精细化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员定岗、细化职责:对涉及设备管理的每个岗位要明确其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范围,使每个人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内容以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定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工作要细化到个人、规定其巡视保养时间、工作内容,重要设备做到一机一档,有主要维护负责人,进行挂牌管理。操作人员要严密监视设备运行状态,提高现场巡视检查质量,以便第一时间发现缺陷和故障隐患,及时有效排除。同时要记录维护保养人员的保养时间、工作内容,使设备得到应有的日常保养。

(3)规范管理:对每种供水设备制定维护保养标准,使人工作有所依、考核有标准、有依据。规范设备管理的工作流程、报表系统、备品备件管理和计算机设备辅助管理系统的使用等等。

(4)严格考核: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以考核促进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奖罚分明,如以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在用时间、无故障时间等做考核条件。使考核的工作量进行量化、数字化,从而做到公平公正,利用考核制度促进设备管理得到真正的实施。

4 加强职工培训学习,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目前,我们新建的水厂为自动化水厂水厂设备为电子化、多功能化、精密化设备,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水厂现代化设备管理,只有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能力。

4.1 夯实基础 开展岗位培训

公司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培训学习,不仅开展设备维修技术培训,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培训。为充分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公司开展了以班组为基础,以岗位为阵地,安全生产,优质低耗的岗位竞争活动和个人技术大比武活动。积极倡导新老职工业务技术“师带徒”活动,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尽快提高新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职工到先进的自来水厂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弥补我们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逐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4.2 突出重点, 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中央控制室和加氯间是水厂设备安全的重点部位,必须加强对中央控制室、加氯间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针对中控室内远程控制系统的操作维护,公司安排了专人到厂家进行培训学习。对加氯系统的加氯计量、余氯分析仪的维护与校验的日常维护等问题,专门聘请厂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授课和指导。水厂专门成立了设备维修应急小分队,并对其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应急和事件的培训与现场演练。主要内容为远程自控系统失控、加氯间氯气泄露应急预案、二氧化氯发生器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增强了职工应急事故处理能力,保障了水厂安全、稳定供水。

5 结语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其系统的实施 第7篇

企业设备是企业的重要物质与技术保证,不仅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而且间接影响着企业的服务水平与声誉。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管理、设备保修等等构成了设备管理的内容。尽管设备管理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致使设备管理水平低下,本文从设备本身、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1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设备本身管理方面

(1)设备选型。企业在进行设备选购的时候,常常因为一些原因导致选取的设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新旧设备的差异、不符合企业实际产品的制作等等。(2)设备不达标。在进行设备选购的时候,往往因为检测较困难难以保证设备的质量,使公司的损失较严重。(3)运输损坏。一些大型设备的运输往往比较困难,再加上路途可能较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设备的损伤。(4)保养、维修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于设备的保养做不到要求的标准,直接导致设备的提前退休。维修过后的性能可能会降低。

1.1.2操作人员方面

设备本身没有问题,不代表设备可以一直工作,调查可知,一半以上的设备故障是因为相关操作人员的原因。人是设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操作人员没有合格证书、没有专业知识都有可能在操作中造成设备的损坏。

1.1.3管理制度方面

企业拥有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是企业正常运行、提高效率的保障。在设备管理方面也是,要有明确的设备管理机构。现在一些企业在设备管理的制度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的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了工作混乱、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等问题。

1.2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特点

(1)技术要求高。设备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技术,对企业生产来说极其重要,设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所以设备管理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如若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2)复杂性。设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这就决定了设备管理是复杂的,管理内容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还包括经济财务与组织管理等等多个方面,为了设备的长久工作,在设备运用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管理维护。除此之外,在进行设备管理时,还要考虑物资、制造、组织与质量控制等内容。(3)故障的不确定性。设备并不是一致正常工作,对于设备故障的出现,我们不能准确的把握。未来减少故障出现的次数,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要对故障做出及时的修复,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2设备管理技术与方法分析

2.1技术分析

设备诊断技术分析: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设备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设备诊断技术主要涉及三方面:(1)发现异常;(2)故障症状以及部位;(3)故障类型。设备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简易诊断技术、精密诊断技术。

(1)简易诊断技术。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诊断方法,主要运用的是人工检测,操作人员运用相关的知识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出判断。首先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复杂的检测流程,对于诊断所用到的诊断仪器,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其次,这个方法需要现场实施。最后,这种诊断技术易于掌握,对检测中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档。(2)精密诊断技术。这种诊断技术区别于简易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更加详细准确的检测,通过运用精密的检测仪器。经分析,确定故障的位置、原因以及相关的数据等,诊断分析的仪器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多数的诊断检测的辅助诊断运用计算机技术,有一些已经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2.2方法分析

设备管理维修方法分析:

本章节以具体公司为依据,分析设备管理的方法,以顺特公司设备管理维修为案例,明确维修方法。现代企业设备维修的方法突破了传统思维,主要内容如图1显示。维修流程从日常监测、专业检测、状态检测开始,提交维修申请,运用一定的基础(项目委外、时间安排、备件支持、人员投入等)开展维修实施,并将故障维修进行记录、保存,然后分析得出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出预测,整合分析,制定一、二级保养内容、计划流程,最后提出技改流程。

经过改革,企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图2是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设备使用1-6个月的成果分析,可见设备损坏的程度很小,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技术的改进,设备完好率越来越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关于设备管理建议分析

3.1设备本身

3.1.1设备选型分析

在选用设备时,先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对本公司产品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性价比最好的设备。

3.1.2设备验收分析

聘用专业人员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问题设备的使用而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3.1.3设备安装分析

安装质量进一步强化,各个部门团结协作,保证设备的良好质量,为设备的稳定工作打好基础。

3.1.4检修制度分析

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确保故障出现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利用设备诊断技术,强化设备状态检测,为预知机械设备的维修期提供可靠依据,即可做到有必要时才进行维修。同时,便于及时准备维修部件,安排维修计划,克服定期维修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设备性能的下降,避免维修的盲目性,实现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

3.2操作人员

(1)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保障了人的安全才有可能保障设备的安全。(2)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3)加强技术训练,开展培训教程。(4)聘用专业人员,杜绝无证上岗。

3.3管理制度

3.3.1设备建档分析

对于企业的设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室管理分析设备的具体情况,做好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于新引进的设备,更是要做好管理备案。

3.3.2责任实名负责制度分析

关于设备的管理,不能出现问题没有负责任的现象,必须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人,建立完善的考核评比制度,使每位管理人员起到应有的本分。

3.3.3分析检修制度

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需要做好分类整合,具体划分为可维修、必须维修、不可维修与不用维修四类,确定好故障的级别,对症下药。这种既严格又人性化的检修制度可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对设备的伤害降到最小。

4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设备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做好设备的选用、维护等,对于管理人员,专业的技术人员是重要的因素,最后,做好了前期的工作,还需要一定的制度加以约束,那么企业的长久发展就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军.顺特公司设备管理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王枚.带式输送机械设备管理及其信息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3.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其系统的实施 第8篇

设备管理主要是指按照企业中的具体方针目标, 对设备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维护等全过程, 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等管理上的活动的总称。

1.1 现代设备管理的特征

(1) 技术性。设备在企业中是一种物化的科学技术, 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手段。所以设备管理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设备本身是一种现代技术的物质载体, 其包含着机械、光学、液压、电子、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 所以这些知识在设备的设计和选购上必须要具备。其次, 在使用和维修这些设备的时候, 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和知识才行, 所以设备管理必须要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之上, 如果没有技术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做好这一工作的。

(2) 综合性。设备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因为现代设备本身包含着多方面的知识, 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结合, 其次设备管理的内容上会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另外,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价值, 所以在设备应用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同时设备的管理还会涉及到物资、调度、制造、劳动组织、经济核算、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

(3) 随机性。设备出现故障有一定的随机性, 在设备的维修养护上也会有一些随机的性质。为了使事故发生的次数减少, 减少因其而产生的各方面的损失, 就必须要对突发的故障及时的应对, 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拥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使得设备在管理方面的信息保持畅通, 在组织严密的情况下, 严密的组织管理活动, 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维护, 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

(4) 全员性。现代企业在管理上非常重视广大职工的参与, 希望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设备在管理上的综合性是非常强的, 希望全员可以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设备管理系统更加的完善, 才能做好设备管理的工作。

1.2 现代设备管理的系统思想

按照系统工程理论, 设备管理可以分解成时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上的三维立体图形。三维立体图形, 如图1所示。

时间维上的任何一点, 均可分解成资源维或功能维上的循环过程。例如, 时间维上的一个点“安装”, 投影到资源维上, 必然包含“人力、信息、资金、材料、能源”等要素, 而投影到功能维上, 也离不开“认识-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这些过程。了解系统的三维结构, 就能够学会从系统空间的角度思考问题, 就不会挂一漏万。例如, 当我们要进行设备的安装, 就要从资源做好“人力、信息、资金、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准备。从管理上和组织上, 首先要认识和了解安装的特性, 然后制定计划, 落实组织和实施, 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 最后评估和反馈。

2 设备管理中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

设备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检测异常、故障症状以及部位, 故障类型。所以在对设备诊断技术进行诊断的时候是需要对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原因、程度进行确认的, 并以此选择合适的对策进行应对、修复, 及时排除故障, 降低损失, 使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升。

设备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简易诊断技术、精密诊断技术。

(1) 简易诊断技术主要是指现场维修人员通过相应的手段对设备的技术状态及时地做出评价, 起到检查的作用, 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是简单易操作, 诊断仪器相对简单。其次是设备的维修人员要在现场进行。另外, 对设备中的问题的程度进行判断。最后, 这一技术易掌握, 同时还要将采集到的信息存档。

(2) 精密诊断技术是指通过精密的仪器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准确的检测分析, 确定故障的位置、原因以及相关的数据等, 诊断分析的仪器相对较为复杂, 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在近几年对设备的诊断大多需要计算机进行辅助诊断, 还需要一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等, 所以针对一些故障较为复杂的现象可以运用这一技术。

3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实施

(1) 首先, 按照“精干主体, 分离辅助”的政策规定, 将主体厂中的维修力量分离出来, 对社会中一些专业的维修力量恰当的引入, 通过这两种模式综合维护维修工作模式, 在一些地区建立区域化的专业维修保产公司, 使得设备的运行以及员工的状况都可以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2) 维修保产模式应该是新型的精干高效、具有很强应对能力的机制, 这一模式需要保障运行机制的高效快速, 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主体进行正常的生产, 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 在维修人员从主体中分离出来之后, 必须要对其形成约束, 尽可能的使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 权责明确, 实行月考核制度, 对考核的内容进行量化和细化, 对服务的质量、反应的速度, 执行率等进行严格的考核。

第二, 实行检修项目跨区域作业的制度, 采用新型的维修保产体系对各维修保产单位进行灵活的调动, 使得传统维修模式下的条块分割的缺点得以克服, 使检修员工的劳动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第三, 对检修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当前在一些企业中, 检修工的效率存在着一些问题, 员工之间的推诿和扯皮现象严重, 所以企业需要对检修工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员工实施按劳动报酬利益分配的形式, 使企业中的检修工可以拥有较强的积极性, 将无形的资产转化成一种有形的资产, 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第四, 培养一专多能的工作机制。企业设备的管理及其系统的实施, 需要充分的挖掘有潜能的人为企业进行管理, 尽可能的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采用各种激励机制, 使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4 结束语

对一个企业而言, 设备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是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企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优美的重要条件, 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所以充分地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对设备进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友诚.现代企业设备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2]赵艳萍, 姚冠新, 陈骏.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刘希宋, 王辉坡.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5 (1) :11.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探讨 第9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方法,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 对于化工企业来讲, 其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为了保障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安全可靠、保障企业的快速进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占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需要对于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但是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 不能对于其设备管理的所有现代化问题进行展开式的科学研究。因此,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方法以及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科学研究, 推动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建设, 保障其科学、健康、有序、安全的发展。

1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方法

1.1 对于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进行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方法是对于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推进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第一, 建立科学严谨的现代化企业设备规章条例, 让企业的员工严格按照规章条例进行各项的生产与管理工作, 体现出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对于一些严格按照规章条例的内容进行工作的典型人物进行精神表彰与物质奖励。而对于违背规章条例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批评与罚款, 体现出管理的公平性。第二, 对于制定出的各项规章条例在实际的工作运用中要依据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与完善, 使之可以更加准确的指导现实中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第三, 制定出的规章条例内容要与实际的企业生产情况与企业的文化相适应, 对于推动企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产生出积极的影响[1]。

1.2 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平台

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是进行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另一个应用方法。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在经济的众多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来讲, 运用具有针对性功能的现代化管理平台有利于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科技进步。比如: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应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设备, 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管理设备的运行效率。如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现代监控设备、具有高效生产工作能力的现代化化工流水生产线、具有信息共享与生产模拟功能的网络应用软件与集成系统等等。这些具有现代化功能设备的应用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设备管理平台, 有效地对于化工企业中的设备进行现代化管理[2]。

1.3 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

对现代企业的运行规律而言, 企业的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对于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来讲, 它是企业整体管理中的一部分。因此, 我们需要对于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模式进行有机的融合, 发挥出它们各自对于管理工作的优势, 建立一种统一的管理模式, 使化工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精细化、科学化、有序化, 最终达到现代化的要求。比如:将规章条例管理、现代化平台管理、企业文化对于管理的影响、对于员工日常行为的管理等进行有效的融合, 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 促进化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3]。

1.4 提高管理的效率

提高管理的效率是进行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又一个应用的方法。其具体的方法由以下几点构成。第一, 科学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平台, 保障化工企业设备数值管理的精确化, 全面的保障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之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提升管理人员安全信息的反馈速度与效率, 以便于及时的对于产生的管理问题进行解决, 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 提高其排除故障的速度, 保障管理工作的平稳健康进行[4]。

2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2.1 有利于化工企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意义是有利于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优化、带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全面的促进化工企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2.2 有利于化工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有利于化工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是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另一个意义。化工企业通过这种现代化设备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工作, 可以促进整个企业进行以现代化管理方式为中心的发展转型, 扩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 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树立起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最终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可见, 化工企业进行管理设备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保障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

3 结语

对于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方法以及意义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有利于全面的提升化工企业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对于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探讨[J].科技风, 2011, 17:260.

[2]马景龙, 续东风.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探讨[J].化工管理, 2016, 11:7-8.

[3]李友亮.现代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探讨[J].化工管理, 2016, 26:24.

[4]吴超群, 张广建.探讨化工企业现代化设备管理模式[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3:192.

现代化工企业的动设备管理 第10篇

在化工企业的众多设备中,其中动设备的管理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动设备的故障随机性较高,因此一个企业动设备管理的好坏体现了这个企业设备管理是否具有一定的规范型和标准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动设备和系统正朝着连续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这对企业动设备管理与维修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与挑战。为了使技术管理人员和维修部门能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可以利用多种途径例如EXCEL电子表格的相关功能或者建立管理系统对动态设备档案进行管理。动态设备档案不仅记录生产设备的主要资料,还随时反馈设备运行状况,,并对设备状况提前做出判断与分析,有利于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快速排除设备故障,减少设备临时停机,提高设备完好率。

1 动态设备档案的管理

动设备档案是生产建设与发展的真实记载,是动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档案可分为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文书档案以保存文件、资料的实物形式为基础,电子档案以保存文件、资料的电子形式为基础。企业可以设立专人进行设备档案的管理,对各种统计报表、设备管理卡、台帐、设备故障、设备修旧利废、自制改进、大型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等,都进行了归档,通过这些记录,设备人员能够掌握设备的基本情况,了解设备出现故障时的各种现象,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资料建档给设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动设备随机资料。其中包括设备说明书、设备结构图、设备性能曲线表及其易损配件目录等的相关资料。

(2)设备维修记录。包括设备维修时间、设备备件更换目录以及设备故障原因。

(3)设备大修改造及更新记录。

(4)设备运行记录。包括运行时间,停运时间等。

2 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1)建立动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每周2次对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包括振动值的测量和轴承温度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录入到动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中,系统根据录入的数据自动生成趋势图,每次录入后都要和前面录入的数据进行对比,对于有较大变化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2)润滑管理及润滑点台账的建立。严格实行“五定三过滤”的原则,润滑油要定期进行化验如大机组的每月化验一次,普通动设备的每季度化验一次等,要保证润滑油的质量。建立每台设备的润滑点台账是操作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个润滑点都在哪里,加什么牌号的油/脂,2000小时补一次油/脂,4000小时换一次油/脂,每次补换油/脂的量是多少,这样就避免了设备因加错油/脂或因缺油/脂而造成设备损坏。

(3)建立动设备故障申报系统。当设备判断出运行状态不良或者已经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故障录入到故障申报系统并提交给设备检修人员,检修人员根据提报的信息及时到现场查看并准备更换的备件,落实维修时间。

(4)对于输送高危介质的动设备要制定备件强制更换的规定,因为此类动设备输送的介质都是有毒易燃易爆的介质,为了避免突发故障而导致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可制定相应的定期强制更换备件,如机械密封8000小时必须更换,电机轴承12000小时必须更换等。

(5)建立设备巡检管理制度。根据生产装置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巡检路线及巡检内容,并印刷相应的巡检记录,装置的操作人员在每次巡检过程中都要对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巡检记录上。这样就保证了设备在24小时内都有不间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6)治理设备薄弱环节。设备故障并不是因为每个部件都出现问题,而是这个设备上的某个部件故障频率较高,这就是这台设备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制约生产的稳定高效运行,易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应推行项目负责制,即把每个薄弱环节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制定出设备薄弱环节治理实施细则,根据生产和设备检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3 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的培训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要使得他们从开始的会操作,到逐渐学习懂得设备结构,到最后会故障判断并处理简单的故障。操作人员的技能的提高,才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

动设备是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纽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管好用好动设备,提高动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信孚.规范化的设备润滑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梁三星,梁工谦等.设备综合管理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0).

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第11篇

摘要:轧钢生产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钢材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生产产量。因此研究分析轧钢生产,提高轧钢生产效率以及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我国轧钢生产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了常用的轧钢生产工艺技术,同时对轧钢生产机械以及分类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轧钢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效益提供了理論参考。

关键词:轧钢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

前言

轧钢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生产环节,它是排在炼铁、炼钢环节之后的钢铁生产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后环节,因此轧钢生产一直都是钢铁企业所关注的焦点。轧钢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轧钢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设法搞好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生产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生产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的概述

轧钢机是将原料轧制成所需钢材的机械设备,是轧钢生产中必须的设备,而除轧钢机之外的其他设备均属于轧钢辅助设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轧钢辅助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轧钢企业中的轧钢辅助设备所占所有轧钢设备的比例很大,并且随着轧钢工艺的不断发展,这一比例还将持续增大。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轧钢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从目前来看,未来轧钢技术主要会向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第一,轧钢生产能源消耗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大;第二,轧钢生产逐渐实现智能化以及完全自动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轧钢生产的质量与产量;第三,实现轧钢工艺的一体化生产,减少生产工序,提高轧钢生产的效率。

2.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个企业要搞好轧钢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轧钢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

2.2轧钢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3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2.3.1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3.2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3.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并完善轧钢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3.2正确使用机械设备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机械设备来说,每台都需要不同的技术操作,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的操作难度合理分配。在企业中设立安检人员,定期对操作人员及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操作者的操作流程、设备的磨损情况、维护维修情况以及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升级,并按要求报废机械设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

3.3重视轧钢机械设备安装调试

调试运行的目的是明确轧钢机械设备的性能,使其在正式运行中不出现问题。同时通过调试,可对设备进行校正和调整,全面了解其性能。具体来说,调试运行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需要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声音平稳,无杂音;需要对设备运行的温度进行测量,包括受摩擦部位,冷却水温度,液压、润滑油温度,轴承温度等要加强监测,使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调试运行完成之后,应该整理和总结结果,填写记录,对调试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为设备的正式运行和工作奠定基础。

3.4严格遵循轧钢机械设备安装验收规范

竣工验收是轧钢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最后一道程序,验收条件为: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完备;监理资料完备;调试及试验报告齐全等。在验收的时候,应提前对相关资料做好整理和归档。另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对设备安装和验收规范进行全面验收包括单机高度调试和无负荷试车,配合甲方做好联动试车;设备的随机资料要收集齐全并检查其符合性;对隐蔽工程记录和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要仔细认真填写;在调试和验收阶段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甲方及设备厂家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及技术文件的要求,以确保整套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

3.5施工机械维修的配件管理

为了及时提供机械使用、维修中需要更换的零件及材料等,在保证品种、质量和及时供应、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对配件的计划、生产、采购、供应、储备等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统称为配件的管理。为了保证维修系统提供迅速而有效的服务、保证重点机械的正常运行、减少资金的占用等目标下,尽可能在少占用资金情况下,保证重点机械运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维修效率。

4.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管理注意方面

4.1有效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4.1.1通过刷镀以及胶粘进行修复。在施工现场可以采用刷镀与胶粘的修复方法,它可以低成本并且快速的对失效零件进行有效的修复。

4.1.2通过零件换位的方法进行修复。在施工机械设备中有很多的零部件,比如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一些零部件在工作运行过程中一般承受单向负荷作用。因此就会产生不够均衡性的磨损,通过适时地调换受到磨损负荷零件的位置,从而使它们可以受到均衡的磨损,可以延长使用期限。

4.2实行“视情修理法”

对于施工单位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和专业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發生。

5.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钢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给钢铁企业的轧钢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众多钢铁企业纷纷提高轧钢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以求增加钢材产量,提高钢材质量,降低钢材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孙晓萍.轧钢厂电气设备管理及维护[J]-甘肃科技纵横,2013(6):12-13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第12篇

现代钢铁企业板材生产设备更加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和自动化, 板带产品也更具有高纯净度、高尺寸精度、多规格品种、小合同订单的生产特点。这样的设备和产品特点要求在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基础上, 更要注重把握设备的功能状态、精度水平及其和产品质量间的关联, 实现生产过程产量、质量和成本效益的最佳效果。

1 功能精度管理的定义

设备的功能、精度管理就是以设备设计、制造的原有功能和精度标准为基本准则,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维修技术手段, 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功能、尺寸精度分析与控制, 从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 降低维修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设备功能不投入 (丧失) 、精度超标的认定如下:

1) 因一项或几项功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而影响产品主要指标或影响当月合同完成的, 称之为一项或几项关键设备功能不投入, 经过一个定修周期仍不能恢复的, 称之为关键设备功能丧失;

2) 因一项或几项控制精确程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而影响产品主要指标或影响当月合同完成的, 称之为一项或几项关键设备精度超标。

功能投入率= (1-) ×100%

精度保持率= (1-) ×100%

2 功能精度管理方法和步骤

1) 成立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推进委员会, 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不同层次开展培训。之后深入现场调查, 全面了解各部门的设备管理现状, 确定推进的基点和起点。在管理诊断的基础上, 提出适合于设备系统以及各相关管理工作的功能精度管理解决方案, 确定短期及中长期工作目标。制订推进的框架计划和实施计划时间表, 将责任落实到人。功能精度管理方法和步骤图1所示:

2) 难题攻关, 现场改善, 样板规范, 全面推广。由简到难, 开展寻找和清扫“六源” (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危险源) 活动, 找出影响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瓶颈, 制订详细的设备功能精度管理计划及样板工程。查阅设备图纸、技术资料、了解设备功能、精度, 修订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四大标准, 使之量化、文件化、可操作化。通过系统训练的方式, 顺利导入与实施执行。总结、整理、规范各类文件、表格, 使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3) 通过考核量化, 指标评价等手段, 激励员工循序渐进开展各项工作。

3 注意的问题

1) 设备功能精度需求由生产方提出, 设备方落实;需要生产方合理使用设备, 设备方提供维修保障;因此, 对于各部门而言, 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工作是项一把手工程。2) 为确保产品质量, 保障设备功能精度, 在生产操作停机再次开机前, 应给与点检人员及维修人员检查设备的时间, 并由操作人员确认设备功能精度情况。3) 设备功能精度的保持应以预防为主。对故障发生频次分析, 提前预判。4) 生产系统需要更加重视功能精度工作。一旦发现功能的缺失或精度不满足需求, 应立即提出, 不能将就生产。

4 结语

突破传统设备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的束缚, 把设备管理的关注重点由设备的可靠性转移到设备的功能、精度上来, 发展设备功能精度管理的思想, 建立了设备功能精度管理体系, 全面推进关键设备受控的精细化管理, 是稳定地获得高品质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摘要:从功能精度管理的定义、方法和步骤出发, 分析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确保一个设备集群的功能和精度状态及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上一篇:现行高考制度下一篇:围术期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