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供给范文

2024-09-19

信贷供给范文(精选7篇)

信贷供给 第1篇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为刺激经济发展,我国信贷供给急剧增长。然而,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稳定的信贷资产质量近年来却持续下滑。依靠扩大信贷供给刺激经济发展的初衷似乎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而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又会制约经济发展。目前贷款利息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构成部分。如何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权衡,如何使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权衡,成为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亟待解决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管理者提供有益参考。

二、文献综述

有关三者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以经济循环活动为切入点。经济上行期,企业通常经营状况良好,贷款违约概率较低,银行倾向降低贷款标准,信贷快速增长;经济下行期,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下降,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为降低贷款违约率,银行倾向提高贷款标准,形成信贷紧缩,并加剧经济波动(巴曙光,2009)。经济扩张期的信贷风险通常在下滑期暴露出来(Ruckes,2004),巨额不良贷款将严重侵蚀银行资本,进而导致银行信用供给不足、企业大量破产,银行继续紧缩信贷,部分企业因难以获得贷款而无法维持正常经营,可能出现亏损而产生新的不良贷款(钱小安,2000)。

实证研究倾向于研究两两之间关系,对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在信贷供给与经济波动方面,Cesare Caderon(1999)使用VAR模型和Geweke分解技术,发现二者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陈磊(2004)的实证检验结果却表明信贷增长率可引起GDP增长率正向变动,反之则不成立。在信贷供给与信贷资产质量方面,Agung et.al.(2001) 使用面板回归法得出结论为信贷供给下降往往伴随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而张汉飞和李宏瑾(2014)研究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及异常分野,发现经济增长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经济增长水平相同的国家不良贷款率不同。在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方面,Salas and Saurina(2002) 认为经济周期与不良贷款滞后3—4 期显著正相关;Cavallo and Majnoni(2002)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经济增长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负相关;李麟、索彦峰(2009)使用V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反向关系。

综上看出,学者们就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两两间关系已做出大量有益研究,但探讨三者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且研究方法主要使用VAR模型。然而,VAR模型对各经济变量没有给出明确的结构关系,也没有考虑变量间同期影响。本文使用可捕捉模型系统内各个变量之间的及时性结构性关系的SVAR模型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以期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

三、数据说明及模型构建

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信贷供给。大部分学者采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衡量信贷供给状况,由于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相关,故本文选用剔除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银行贷款(LOAN)度量信贷供给。

(2)经济波动。本文使用GDP增长率衡量经济波动状况。

(3)信贷资产质量。目前学术界用来衡量信贷资产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由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共同决定,金融机构可依靠规模的盲目扩张来维持“不良贷款率”的不超限,所以该指标不能准确衡量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贷款余额则较直观,可较好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绝对规模,故本文选取不良贷款余额(NPL)衡量信贷资产质量。

本文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个个层面共选取10 个样本。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我国银行业金融市场占有绝对份额,可较好地反映我国银行业市场情况,选择样本代表性强。

2、模型构建

(1)VAR模型构建

VAR模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SVAR模型的缩减式,因此,构建SVAR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构建稳定的VAR模型。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ADF检验、PP检验、LLC检验GDP均平稳,LNLOAN、LNNPL不平稳,对LNLOAN、LNNPL做一阶差分得到贷款增长率DFLNLOAN和不良贷款增长率DFLNNPL,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ADF检验、PP检验、LLC检验均平稳。

根据LR、FPE、AIC、SC和HQ准则,可以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见表2)。

通过观察AR根图可确定VAR模型是否稳定。如果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则该模型稳定;如果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大于1,即都在单位圆外,则该模型不稳定。图2 表明滞后阶数为3时,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之内,表明模型稳定,选择滞后阶数为3 是合适的。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如果X在Y的预测中有帮助,或者X与Y的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显著时,就可以说“Y是由X Granger引起的”。但这种因果关系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因果性,对经济预测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解决SVAR模型变量排序问题。

对变量两两做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DFLNLOAN是引起GDP和DFLNNPL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GDP是引起DFLNNPL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基于此,本文对SVAR模型的变量排序为:DFLNLOAN→GDP→DFLNNPL。

(3)SVAR模型识别与估计

在估计SVAR模型之前,需要对SVAR模型识别,也就是通过限制一定的条件,利用样本信息估计出待估计统计量。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定的约束条件,使得估计出的VAR模型对应的系数矩阵、对应的方差矩阵等统计量的个数不少于SVAR模型中待求的未知量的个数。对于K元P阶VAR模型需要估计的参数个数为k2p+(k+k2)/2,对于相应的SVAR模型需要估计参数个数为k2p+k2,需要对结构式施加的限制条件个数为k2p+(k+k2)/2-(k2p+k2),即k(k-1)/2。Amisano and Giannini(1997)根据SVAR系统中对当期变量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假设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SVAR模型,即C—模型,K—模型和AB—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3 变量SVAR(3)的AB—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 εt是VAR模型的扰动项,u1t、u2t和u3t分别表示作用在DFLNLOAN、GDP、DALNNPL上的结构式冲击,εt是结构式扰动项ut的线性组合。

由于模型中包含3 个内生变量,因此需要施加限制条件个数为3*(3-1)/2=3。根据经济原理作出如下假设:银行信贷供给对当期经济波动没有反应,即a12=0;信贷供给和经济波动状况对当期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没有反应,即a13=0,a23=0。则矩阵模式可定义为:

其中NA为带估计参数。

使用Eviews7.2估计出矩阵A,,a21、a23和a32值分别为0.0003、0.0000、0.0000,均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模型P值为0.0000,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表明模型设定合理。

四、信贷冲击、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关系分析

1、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Granger因果关系

为分析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本文首先利用eviews7.2 进行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初步确定三者之间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假设自变量不是因变量的Granger原因,当P值小于0.05 时,则拒绝原假设,自变量Granger引起因变量;否则接受原假设,自变量不能Granger引起因变量。

以DFLNLOAN为因变量的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GDP=0.714>0.05,PDFLNNPL=0.777>0.05,均接受原假设,表明经济波动和信贷供给增长率都不能Granger引起信贷供给增长率变动,联合检验P值为0.778>0.05,表明经济波动和信贷供给增长率不能同时Granger引起信贷供给增长率变动。以GDP为因变量的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DFLNLOAN=0.033<0.05,拒绝原假设,表明信贷供给增长率能Granger引起经济波动,PDFLNNPL=0.306>0.05,接受原假设,表明不良贷款率不能Granger引起经济波动。以DFLNNPL为因变量的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DFLNLOAN=0.003<0.05,PGDP=0.000<0.05,均拒绝原假设,表明信贷供给增长率和经济波动Granger引起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联合检验P值为0.000<0.05,拒绝原假设,表明信贷供给增长率和经济波动可以同时Granger引起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

综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变动和经济波动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波动的重要来源,信贷供给变动是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波动的驱动力来源。可以认为,在我国信贷供给变动导致经济波动,经济波动又引起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

2、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动态作用机制

为进一步探究系统内变量间相互影响、影响程度及方向,本部分使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做变量间动态作用机制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动态影响)。SVAR模型中的正交化脉冲响应函数则可以单独考虑各个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基于SVAR模型分析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间动态作用机制比较合适。

(1)经济对信贷冲击冲击的动态反应

图3、图4 和图5 分别是经济波动对信贷供给冲击、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冲击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对经济波动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季度),纵轴表示分别表示GDP增长率、不良贷款增长率、不良贷款增长率,实物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根据信贷供给冲击对经济波动脉冲响应函数系数值可以看出,信贷供给冲击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大约持续7期。当信贷供给增长率突然增加一个百分点时,导致GDP增长率增加,增加幅度为0.015 个百分点,到第2 期增加幅度迅速增加至3.079 个百分点,到第4 期达到最大,增长幅度为6.554 个百分点,第7 期开始趋于稳定(响应函数系数值为3.953)。表明信贷供给冲击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信贷供给冲击对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即通过扩大信贷供给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经济发展。

(2)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冲击的动态反应

根据信贷冲击和经济波动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脉冲响应函数系数值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系数值均为负数。当给信贷供给增长率突然增加一个百分点时,不良贷款增长率迅速下降,至第2 期达到负向最大,下降幅度为0.452 个百分点,随后又有所上升,至第3 期下降幅度为0.273 个百分点,经过第4 期一个调整后开始逐期递增,但始终位于横轴下部,表明信贷冲击会给不良贷款增长率带来负向冲击,即信贷规模的扩张可降低不良贷款增长率,有效改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尤其在滞后2 期时对控制信贷资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同样,一个百分点的经济正冲击可导致不良贷款增长率迅速下降,至第2 期达到负向最大,但作用效果比较微弱,下降幅度仅为0.017 个百分点,随后又有所上升,至第3 期下降幅度为0.011 个百分点,经过第4 期一个调整后开始逐期递减。这表明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对抑制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具有一定作用。

比较图4 和图5 可以发现,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冲击和经济冲击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同步性。信贷资产质量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冲击的反应持续期均为7 期,且同时在第2 期下降到最低,第3 期有所回升,经过第4 期调整后呈逐渐上升态势。这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相一致:信贷供给冲击是经济波动与信贷资产质量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分析信贷供给冲击和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影响的贡献度,本文对不良贷款增长率做了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滞后2 期开始信贷供给冲击对不良贷款增长率变动的影响比较大,且相对稳定,解释了约95%的不良贷款波动;经济冲击对不良贷款增长的影响在第一期时效果比较明显,解释度约为98.5%,随后贡献度逐渐减弱,且维持在4%左右。

可以认为,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存在这样的作用机制:信贷供给是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波动的驱动力来源;信贷供给冲击导致经济波动,经济波动又引起信贷资产质量波动;滞后2期以后,经济波动对信贷资产质量变化作用逐渐减弱,信贷冲击对信贷资产质量解释力逐渐加强。基于此,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越来越严峻的现实环境,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可通过适当增加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五、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4 年季度数据,通过使用多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扩大信贷供给不仅可刺激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抑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现象。

但过量的信贷投放必然伴随有通货膨胀、人民币国际化受阻、银行潜在信贷风险剧增等问题。如何使信贷政策兼顾保增长、控通胀、稳币值、维持社会稳定等多重目标,成为商业银行乃至货币当局面临的两难问题。这需要货币当局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多重目标进行权衡和取舍。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通货膨胀整体水平较低,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扩张性信贷政策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间。扩张性信贷供给政策对商业银行也提出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合理有效的授信政策。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时应根据行业特点配以适当比例授信比重。对亲周期性行业发放短期贷款,周期性不明显的行业可发放中长期贷款;对处于生命周期导入期和衰退期的行业应审慎确定准入资格,对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可适当放松准入条件。其次,商业银行需加强信贷监督管理,做好项目跟进工作,落实已发放贷款的保全措施。另外,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加快金融创新,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其他衍生工具,提高资产流动性,规避预期风险损失,化解中长期信贷风险。

摘要:本文使用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信贷供给是经济波动和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驱动力。结合研究成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供给,经济波动,信贷资产质量,Granger因果关系,SVAR模型

参考文献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供给障碍分析 第2篇

1.1 融资主体成分比较复杂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融资主体的中小企业都具有明晰的企业形态及产权关系, 中小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大都采用单一业主制、有限责任公司制及合伙制。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成分则比较复杂, 既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延续下来的国有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城乡集体企业, 也有根据现有工商规范要求成立的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及“三资”企业等。许多中小企业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融资主体, 企业产权关系模糊问题相当严重。

1.2 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是在较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及制度规范下进行的, 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比较多。然而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还存在着较多的空白点, 票据市场发育十分不完善, 金融压抑现象相当明显, 基本上除了银行信贷外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就相当少了。

1.3 融资环境比较差

在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这样的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比较方便, 并且融资成本也比较低。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法制还不太健全, 信用化程度还比较低, 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也比较大。因此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过程比较繁琐, 同时融资成本也比较高。

2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供给障碍的理性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下的银企博弈困境

企业和银行之间发生信贷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如图1所示, 假设信贷市场信息完全则交易费用为零, 当中小企业向相关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之后, 银行首先决定贷与不贷。如果不贷, 则博弈中止;如果贷, 那么下一步则由中小企业的还贷行为决定, 如果企业还贷, 就会达成银企双赢, 博弈告一段落;如果企业赖账, 那么银行可采取忍让态度, 即接受损失;也可进行追究, 请求补偿。总之, 银行和中小企业间的博弈状况有以下四种可能: (1) 银行不贷, 则双方收益为零, 收益集是 (0, 0) ; (2) 银行决定贷款, 中小企业也还贷, 那么银企双赢, 收益集是 (+1, +1) ; (3) 银行决定贷款后企业不还贷, 银行容忍损失, 那么企业获利+2, 银行损失本金, 得益-3, 收益集是 (+2, -3) ; (4) 银行决定贷款后, 企业不还贷, 银行进行追究, 那么企业受罚, 所获利润是0, 银行利益受到保护, 得益是+1, 收益集是 (0, +1) 。

显而易见, 经过利益权衡, 理性的银行在追究和忍受之间会选择追究, 理性的企业在赖账与还款之间会选择还款。所以博弈的均衡状态是银行贷款———企业还款, 收益集是 (+1, +1) 。

然而现实经济生活是存在“摩擦”的, 交易费用不会为零。在交易费用比较高的情况下, 银企之间博弈格局会发生变化:由于银行追究时会付出交易费用 (假设是0.6) , 那么银行的收益是0.4, 同时企业在银行的追究下, 也会产生交易费用 (假设为0.4) , 那么企业的收益是1.6, 最终 (0, +1) 变成了 (+1.6, +0.4) 。考察银企的博弈格局, 就会发现博弈的均衡状态发生了变化。在实际博弈中企业倾向于不还款, 而银行为减少损失, 会采取少贷款或者不贷款的策略。最终银企的博弈均衡状态倾向为 (0, 0) , 银企双方都不获利。

据此,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银行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造成的损失有两种选择, 一是放弃交易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 这将会使优秀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贷款;二是加强监管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避免或者减少道德风险问题。中小企业由于所需资金规模不大, 对银行来说要获得一定的收益必须和众多的中小企业进行接触, 但是大规模的收集这些非规范意义上的信息成本又十分高, 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远高于对大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 最终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萎缩。

2.2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成本约束

银行提供每笔贷款的办理手续和交易成本几乎是相同的, 中小企业单笔贷款的金额相对较小, 就意味着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同规模的资金需付出更高的经营成本, 而且由于贷款笔数多, 贷后管理的任务也相对加重, 因此银行宁愿选择较大的企业。世界银行在东南亚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 大额贷款的运作费用大约为贷款总额的0.3%-0.5%, 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费用却高达2.6%-2.7%。在国内, 据调查测算, 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平均为大企业的5倍, 而平均每次贷款额度仅为大企业的5%,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大约是对大企业贷款成本的5倍。

2.3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

中小企业一般处于成长初期, 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一般较小, 经营品种比较单一, 一旦市场环境或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 很容易被“击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弱, 而风险承受能力恰是银行衡量能否放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指出, 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很低, 即便在美国, 5年后依然存活的比例仅为32%, 8年后为19%, 10年后为13%。“要赔全赔, 要赚却只赚利息”, 风险与收益如此不成比例, 将风险放在首位的国有银行当然不愿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

2.4 金融业整合导致贷款紧缩

早期我国的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不够重视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 对于借贷项目的评估不充分, 即使是低效率的投资甚至是投机活动, 银行都提供货款, 曾严重导致我国银行坏账比例过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完善, 实施预算硬约束, 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 为了生存必须按照商业化、市场化对金融业进行整合, 使得商业银行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都制定了严格的信贷标准, 主要把目光投注到经营规范、规模较大的大企业客户身上。这些针对大企业客户所制定的信贷条件, 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这也就导致中小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获得资金。显然, 执行严格的信贷标准直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3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供给障碍的实证分析

为了探究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之所在, 笔者只身到湖北黄冈市、仙桃市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调查方式以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中高管填写调查问卷为主。共发放调查问卷126份, 其中企业问卷108份, 银行问卷18份。同时, 为使被调查的中小企业具有代表性, 笔者对被调查的中小企业按企业规模及行业进行随机抽取。按企业规模划分, 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占8%, 资产在500万元以上占9%, 资产在100万元以上占20%, 资产在50万元以上占36%, 资产在10万元以上占27%。按行业划分,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占21%, 商业服务企业占30%, 制造企业占29%, 建筑企业占20%。通过分析, 发现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信用度低。

调查显示, 中小企业贷款不能满足主要原因依次为:企业的产品没有销路 (80%) ;企业负债包袱重 (67%) ;企业信用度较低, 贷款逾期欠息 (61%) ;企业经营亏损 (53%) ;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以抵押, 担保不落实 (42%) 。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不高以及信用度较低是难以引起银行对其贷款青睐的主要原因。

(2) 银行认识有偏差以及信贷经营机制不合理。

调查发现, 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群的挖掘培育不太重视, 还是比较热衷于抢夺优质客户, 贷款垒大户现象比较普遍, 市场定位和金融服务项目也较类似。70%的银行中高管认为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不能有实质性的动作, 因为过去的教训很深刻。40%的银行根本没有贷款发放权;而没有中小企业贷款发放权的则更高达85%, 对中小企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收盘活不良贷款。100%的企业中高管则认为银行贷款的门槛太高;93%的企业中高管认为银行的贷款手续较为繁琐、程序环节也较多, 这既影响办事效率, 又使得企业丧失了很多商机。

(3) 环境不宽松。

企业如果要办理一笔不动产抵押贷款, 要缴纳的费用有以下名目:抵押物价值的评估费、抵押物的财产保险费、办理《他项权利证书》费、地产抵押时收取的测量费以及公证费等等。据测算50万元以下的抵押贷款的综合缴费率高达贷款本金的1%—3%, 使得企业宁愿向民间进行借贷, 而不愿向银行贷款。

摘要:长期以来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 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进行了分析, 然后就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的供给障碍做了理性分析, 最后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贷,障碍

参考文献

[1]李曼, 李芬儒.关注和融入中小企业成长[J].金融研究, 2005, (6) .

[2]赵智生.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访汇丰银行贝志伟先生[J].新金融, 2005, (6) .

信贷供给 第3篇

(一) 消费信贷的供给与需求

消费信贷是指为了调剂资金的余缺解决资金拥有与消费需求实现的时间差, 由金融机构发放用于购买最终商品与服务的贷款, 充分弥补了资金与消费需求的矛盾。众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已经证实消费信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消费信贷需求属于引致需求, 消费者首先有对消费的需求, 当资金不足以付现, 又对未来有稳定现金流预期时, 就产生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为消费信贷的需求者设计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二) 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分析

当前, 城市的消费信贷市场已经蓬勃发展, 成为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而相对于城市而言, 农村地区的消费信贷几乎处于“盲区”, 消费信贷始终未能成为广大农民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实现全面奔小康的“助推器”。

为了切实了解农村居民当前的消费和信贷情况, 我们分别选取东部沿海的浙江省杭州市和内陆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娄底市作为样本采集点。相对来说, 这两个采集点前者较为富足, 后者相对贫困, 对于我们的调查来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有助于我们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 尽管大部分农民是有消费的需求和欲望的, 但是占三分之二比例的受访者对消费信贷持观望态度。而由于农业先天的弱智性, 农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 逐步向城市收缩, 而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具有不确定性, 再加上农信社自身机制的不完善性和弱小性, 就造成了“一社”独立难支“三农”的困境。本文将从消费信贷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 为后续研究解决农村消费信贷现状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需求方面制约因素

第一, 传统的消费观念。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攒钱消费、量入为出的排斥享乐主义;二是不愿借钱消费、无债一身轻的自足型消费。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 96.7%的农民不会在比较缺钱时进行消费。农民群众习惯于这样的传统消费观念, 对于超前消费、贷款消费还不能接受。

第二, 家庭承贷能力。根据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 居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即承贷能力 (主要是指家庭收入水平、户均金融资产数量) 的大小, 是决定其是否负债消费的根本性因素。一般而言, 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对消费信贷的经济承受能力越强, 消费信贷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明显。需要指出的是, 实际上是居民家庭可预见的、未来的长期收入决定了消费信贷承受能力的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未来收入预期越好, 其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就越强。而通过对我们选取的两个采集点得到的调查数据显示来看, 目前手头没钱, 预期收入不佳在导致农村居民不愿意添置新消费品的原因中占35.5%的比例。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普遍不高且不稳定, 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第三, 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农民收入风险性比较高, 同时为了满足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建房、婚丧嫁娶和养老等预期大额资金的支出需要, 农民强化了储蓄倾向, 弱化了即期消费, 更是很少主动到银行举债消费,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手头有钱, 但收入不稳定, 买了怕不能应急和手头有钱, 但预期有很多其他支出分别在导致农村居民不愿意添置新消费品的原因中占28.2%和36.3%, 一定程度在说明了由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较低经济承受能力也降低了其选择消费信贷的可能性。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增强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从而降低了农民的消费倾向。

第四, 农村的消费环境相对落后, 抑制了农村的消费需求。农村的交通、电信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造成农村消费环境相对落后, 甚至一些边远山区和牧区的居民仍然只能接受有限的电视通信信号, 降低了农民与电视、电话、电脑等商品的结合度, 从而使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面临着巨大的消费环境障碍。同时, 由于农村消费市场不够完善, 农民的消费选择不多, 消费者权益保障及售后服务机制的不完善, 也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欲望。

(二) 供给方面制约因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问题, 国内学者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第一种观点 (谢平2001) 认为,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是供给型的, 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的资金有限。第二种观点 (高帆2002) 认为,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是供给型与需求型共存的。高帆认为, 我国农村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特征性事实是, 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同时农户对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需求却相对有限。第三种观点 (何志雄2003) 认为,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 需求型金融抑制是从属现象。金融有效需求不足, 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的类型不对, 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本文支持何志雄的观点。消费信贷供给方面的约束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政策、体制和制度存有缺陷。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呈现商业性金融“不为”, 政策性金融“难为”, 农信社“无力为”的现象, “一社”独立难支“三农”的困境凸显。2008年8月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更新后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 2007年底全国30136个乡镇中, 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 有2868个乡镇无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只设有一家银行网点的乡镇全国还有8901个, 当地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 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 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机构。此外, 农村金融网点设置不合理, 大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城郊和中心城镇, 而边远乡镇的农民却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

第二, 消费信贷的风险大。一是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造成违约风险的加大, 调查研究显示声誉好、能够承担担保、家庭财产水平高的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二是抵押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抵押担保具体操作中有障碍, 如担保人自身出现问题、抵押物价值评估及处置的困难;三是信贷员贷后监督乏力。由于现有信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很难保证贷后的跟踪监督, 到期贷款收不回的现象更款, 单笔金额较小, 手续繁琐, 在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等级制度的前提下, 每办一笔业务所付出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都非常大, 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又十分有限, 因而金融机构办理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 消费信贷产品的供给约束。福建省银监局2006年的问卷调查从细节上对农户信贷服务方面的要求作了描述。受调查农户认为办理贷款存在问题, 居于首位的是贷款期限太短, 占30.4%, 利率太高占29.7%, 贷款额度太小占26.7%, 手续繁琐占26.1%, 评估抵押费用太高占25.1%。繁琐的程序时出于对风险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 但是影响了信贷效率, 经过层层审查, 可能已经耽误了农户用款的最佳时期。

第五, 对消费信贷的宣传不到位。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宣传方面投入不足, 农民缺乏对消费信贷政策、信贷产品和信贷业务流程的了解,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对于消费信贷的认知停留在听说过而已的程度, 比例达到所有人次的65%, 而完全不知道消费信贷是什么的达到所有人次的28%。

三、消除约束因素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明确提出要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路子,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目前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缓慢直接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并进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 在从消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约束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之后,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逐步消除这些约束因素。

第一, 转变农户的消费观念。政府应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确保惠农、扶农、护农政策贯彻落实, 保障农民多年收入增长及未来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得以实现, 促进农民的消费观念进一步转变, 增强改善生活的信心。在消费目标上, 促使其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 由物质消费为主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 注重丰富精神生活, 使农民的消费结构在渐变中趋于优化, 进而增加消费信贷需求。

第二, 加大各种财政投入。一方面,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抗旱能力;提高技术资金投入, 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农机补贴力度, 改变农业耕作方式, 推进农业机械化, 提高生产率;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 扭转日益恶劣的气候条件, 提高农民预期收入及其稳定性。另一方面, 政府应加快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的建设, 降低农户未来支出及其不确定性。二者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的承贷能力。

第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好农民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困扰他们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为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改变落后的商品流通模式, 在农村设置大型的超市、连锁店等, 为农民购买商品提供更多选择;加强对市场的管理,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打消农民害怕买到假货的顾虑;提高服务水平, 在广大农村多设置一些售后网点, 促使农民放心消费。

第四, 完善涉农金融法规和政策, 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完善补充《物权法》中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 规范抵押具体操作。二是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 以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合法权益, 明确对农村金融业务给予补贴或政策支持。同时, 要针对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信贷和住房信贷等建立相配套的更细分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 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建议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降低服务门槛, 强化监管约束, 加大政策支持, 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考虑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 使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并适时开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新领域, 创新农村担保模式, 消除供给型约束, 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抑制。

第四, 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信用体系, 降低消费信贷风险。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诚信意识, 要结根本上降低消费信贷风险。

政府和银行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 广泛向工商、税务、公安、房管、土地、车管、保险、商家等相关部门采集农户信用资料, 建立健全数据库, 降低消费信贷风险, 同时也可以降低消费信贷交易成本。

第五, 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品种。政府要运用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的作用, 引导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住房、农用车、助学、医疗和电器等消费信贷品种, 引导农民消费升级,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实现全面奔小康, 需要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准确定位, 还需要政府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支持, 还有赖于社会各界对农业和诚信问题的充分重视。

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 央行将加强对金融机构扩大消费信贷的政策引导, 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满足农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 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为农民扩大消费提供便利。

第六, 加大农村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华南理工大学的张伟硕士等在对汝南县九个乡镇的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则农户有信贷需求的比例比不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时信贷需求的比例高出将近15个百分点。这说明可能有的农户对消费信贷不够了解。所以如果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则有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 大大激发农户的信贷需求。

四、结论

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供给行为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供给行为

农业生产过程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其中夹杂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 导致农业资金的流出大于流入。为了维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就需要国家对农业实施必要的保护, 其中就包括实施保护性的农业信贷政策。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投资, 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给, 也决定了自己的收入多少。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有时甚至入不敷出, 使得农户对农业的投资很少。农户信贷是农业信贷的主要形式, 但现实中, 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存在较大差距和矛盾。而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信贷市场中专职服务“三农”的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 贷款呈逐年下降态势, 其对农户的贷款行为表现为“信贷配给”甚至是“惜贷”。农业信贷供需上的矛盾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民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信用社对农户信贷供给行为产生的原因

1. 政策和市场因素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总体上与国家的的相关政策相符。但是由于地方性的差异, 有的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没有跟上, 而当地政府短期内追逐效果的目的性较强, 使得当地的农业发展主导方向不明确, 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强调市场主导而忽视了本地的资源。更有甚者, 一些地方行政干预农业生产的现象严重, 盲目的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当地农业支柱产业的形成, 更制约了农业的深层次开发。如鄂东某县前几年为发展蚕桑, 要求农民大面积种植蚕桑, 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后。蚕桑卖不出去, 又挖掉蚕桑, 后来市场稍有好转, 又重新种植蚕桑, 不行后又挖桑, 形成“种桑、挖桑、再种桑、再挖桑”的怪事, 结果不仅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也使信用社贷款受到损失, 挫伤了农民生产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农业毕竟是一种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小的行业, 农户信贷本身就没有什么利润, 从信用社的经营角度看, 对这种低利润的农业生产本来就不愿意给与贷款, 从而促使供给行为的出现。这时在加上某些地方政府, 不适当的农业结构调整和行政干预, 更加剧了信用社对农户信贷的不确定性, 从而加剧了“惜贷”现象的发生。

2. 资金因素

资金因素也是造成信用社对农户信贷供给行为的重要原因。在多年各种矛盾的积累和大气候的影响下, 作为农户信贷发放的主体---农村信用社, 在以往的信贷中, 死账坏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严重, 信用社本身的资金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直接对供给行为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信用社的资金紧张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贷款的比例过于庞大, 使得信用社丧失了原有的对农户信贷的能力;二是有些信用社存在着严重的亏损问题;三是由于信用社自身的一些缺点如异地汇款几度汇款, 但是到账速度慢, 用户很难获得高效满意的服务, 从而使得客源的减少, 信用社业务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 筹集资金的能力越来越低。

3. 农村信用环境因素

在现在的中国农村, 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山村。村民对信贷的理解偏差较大, 缺少法制观念, 对信贷还本付息的了解不够。基于这种现状信用社信贷的风险不言而喻, 而且现在社会上司法机关的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信用社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在情理之中。在这种状况下, 迫于无奈信用社也只好采取消极的态度, 听之任之, 放任这种不良贷款行为, 造成信用社的亏损。另外,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强行干预, 强加于信用社头上一些贷款任务, 而这些贷款大多也是有去无回。基于上面这两种情况, 信用社不得不对农户信贷持谨慎态度, 供给行为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4. 农户因素

不管是对于农户还是对于信用社, 信贷的难点都可以归结到偿还能力上。就目前农村的状况而言, 农户联保、低压担保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很多农户正是由于信贷保证条件的不齐全而得不到信贷帮助。就农户的抵押物品来说, 由于农村地处偏远, 抵押物无法进行公证和过户, 实际上抵押物在法律意义上没有任何价值, 加之农民本身收入较低, 对大额的信贷业务来说, 信用社风险过大。所以一般情况下, 非本行的存单作为抵押, 信用社不会发放大额的信贷业务。而单纯靠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 很少有大额存单作为抵押, 所以就导致了信贷业务的停滞和信用社的供给行为。

5. 贷款机构因素

一是由于最近信用社不断对内控机制进行改革, 对贷款实行了责任追究制度, 对发放死账坏账的信贷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 致使很多信贷人员都抱着“能不放贷就不放贷”的心理。而且信贷发放与“工效挂钩”的人事制度的实施, 更加剧了信贷人员的心理压力, 受个人利益的驱动, 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二是信用社繁琐的贷款手续, 使很多的贷款农户望而却步。如基层信用社只能办理5000元以下的贷款, 5000以上的贷款就要交由县联社处理。三是信用社在农户的等级评定中, 在信用社入股或者拥有股金的农户才能评定为一、二等, 而只有一、二等的农户才有资格享受信贷业务,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局限性。四是有些信贷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 靠关系、人情贷款的情况严重存在, 而那些真正需要贷款却没有“门路”的农户确是难获贷款。

二、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攻击行为的建议

1. 继续推广小额信贷组织

广大的农村农户所能参加的经济活动局限性较大, 往往是以农业、小手工业、小商业等规模小、利润薄、风险大的微型经济活动, 但是这种小型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却十分明显。所以这就要求为其提供资金来源的信用社, 必须要做到合作性和制度性相结合, 一方面信用社要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信用社要以帮助农户筹集资金为目的。信用社要对信贷农户的生活情况非常了解, 并要监督农户资金的使用和归还资金的能力。而大力发展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正是满足这种条件的可行性方法。

2. 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从现在的农村金融机构来看, 虽然有农业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 但是真正对农户有信贷行为的只有信用社一家, 这就使得农村的信贷市场缺乏竞争对手, 而信用社的金融品种少, 农户信贷行为需求确是多种多样。要想改变这种垄断性的局面, 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合作性质的限制, 大力发展商业性金融机构, 通过有序的竞争, 利用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国家可以利用商业银行追逐利润的特点, 通过对利率、税收、优势项目等手段, 让商业银行认为投资三农是有利可图的, 通过政府, 把各种金融机构吸引到农村投资上来。此外, 为了打破信用社的垄断地位, 还可以在严格市场准入制和加强金融监督的前提下, 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参与, 这也是丰富农村信贷市场环境的一种可行性办法。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民间借贷融资机构合法化, 并通过法律监管和内部监管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另一方面, 加强打击力度, 防止非法借贷行为的发生, 杜绝高利贷, 保护正常的金融环境。

3. 加强农户信贷能力建设

信用社农户信贷攻击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信贷能力。为了加强农户的信贷能力, 首先, 由于大多数的农户文化水平低、对金融信贷的了解不足, 不知道如何通过外部资金的利用来发展自身的方法, 所以信用社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和典型示范等手段, 增强农户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其次, 在担保品不足的情况下, 农户的信用情况直接影响着信贷行为能否实现, 所以应该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确立农户的信用等级, 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 以便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状况完全了解, 从而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予以发放贷款, 使农户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服务。再者, 加强担保制度的建立健全, 完善农户联保制度。最后, 通过土地使用权、农户房屋、车辆等固有资产来作为抵押品, 提高农户信贷行为的成功可能性。

总之, 造成信用社农户信贷供给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只有从农村的特点出发, 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农户贷款的可行性, 才能使农户自身和整个农业生产领域的到长久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清华, 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 财经研究, 2009, 35 (8)

[2]王晓军,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供求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7)

信贷供给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信贷,无效金融需求,贷款可贷性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人口比重大, “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 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 金融抑制问题突出, 农村信贷供给不足, 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 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 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 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 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 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 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 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交易成本较高, 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 (2) 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 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 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 (3) 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 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 (4) 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 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 (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 但到目前为止, 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 ,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 (5) 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 资金额普遍增大。 (6) 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 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 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 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 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 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 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 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 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 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 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 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 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 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 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 合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 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 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 质量不断提高, 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 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 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 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 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 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 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 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 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 实行目标考核管理, 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 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 优先给予贴息, 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 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 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 除农户集资外, 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 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 (尤其是贫困农户) 的金融需求, 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 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 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 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 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 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 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 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 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 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 (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 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 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 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 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 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 (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 仅一墙之隔, 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 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 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 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 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 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 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 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 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 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 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 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 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 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 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 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 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 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 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 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 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 (1) 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 提高其获信能力, 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 (2) 转变农民的理念, 培训农民技能, 提高农民素质, 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 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 (1) 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 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 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 (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强化约束机制, 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 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 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 发展小额农村信贷, 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 引导民间金融, 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 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 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 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9) :p.47-48.

[2]陈雨露, 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 2009, (12) :p.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 2006, (24) :p.38-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 2004 (5) :p.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 2009 (6) :p.71-72.

[6]李万超, 唐晓良.农户金融需求困境破解之道.[J]黑龙江金融, 2010, (4) :p.37-38.

信贷供给 第6篇

一、信贷供给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1.理论上的解释。按照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解释,在短期内,投资主要取决于利率,在信贷市场上仅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信贷市场上,利率机制、配给机制在同时起作用。他们认为,由于信贷市场是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借贷双方信息是不对称的,银行为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倾向于信贷配给,尤其是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贷款者不是根据利率标准选择借款者,而是按利率外的其他标准如借款者的资产、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担保情况等进行信贷配给。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考虑到企业还贷能力较强,愿意增加贷款,在经济萧条时期则相反,从而使得货币政策除经一般的利率机制传导之外,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加和减少来进一步强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存在凯恩斯主义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致使利率传导机制失效,货币政策也可以借助信贷渠道发挥作用。

为进一步阐述信贷对经济的作用,伯南克和布兰德从银行贷款角度出发,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CC—LM模型。IS—LM模型假设只存在两类资产即货币和债券,这一假设是指除货币之外的其他所有资产都可以完全替代。CC—LM模型则放弃了这一假设,认为银行贷款是一种特别的金融资产,它与债券不完全可替代。他们假设存在三类资产: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与IS—LM模型不同的是,用CC曲线取代了IS曲线,它表示商品市场和信用市场同时出清时,所有利率和产出的组合,而IS曲线只表示商品市场均衡时的情况。模型认为不仅产品市场的冲击可以使CC曲线发生位移,信用市场的冲击(比如储备的增长)也会使CC曲线移动。如图1所示,假设货币当局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银行体系的储备增加时,一方面LM曲线向外移动(如移至LM’),利率下降,产出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随之增加,CC曲线也向外移动(如移至CC’),又使产出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说,在CC—LM模型中,贷款的增加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比IS—LM模型更显著。

但伯南克等人认为,除了极少数情形外,信用总量本身不是左右经济活动的原始推动力量。相反,信用条件(度量信用条件最好的指标是外部融资额外成本(1),不是信用总量)则是经济体系的内生变量,它决定货币政策改变之后,整体经济如何随之动态变化。综合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即信用条件改变带动信用总量改变,从而改变经济变量变动。

(二)中国地区的特殊因素分析。

前述西方理论重在微观层面,认为信用条件制约银行信贷行为,产生配给制,制约信贷总量,从而影响实体经济。而对于我国尤其是地区经济而言,货币政策导向、地区产业政策导向两因素对信贷总量的影响程度明显超出信用条件下的银行信贷配给制。货币政策导向属于宏观层面因素,地区产业政策导向属于中观层面因素,前者决定信贷的总量,后者制约着信贷投向及其结构,微观层面的信用条件及其信贷配给制往往从属于两者,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色所在。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受央行货币政策导向以及地方要求发展经济的倾向影响,信贷供给并不因为经济增长而增加,经济萧条而减少,实际中信贷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信贷反而会加速增长。如2009年因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信贷大规模膨胀,此时微观层面的银行信贷配给制被宏观货币政策因素所掩盖,只是在对待中小企业方面才暴露出来。而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地方的产业政策导向往往会对信贷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大连为例,2006年大连市正式确立了“一个中心、四个基地”产业发展思路。“一个中心”指的是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四个基地”则是指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船舶制造基地。目前四个基地产业已经成为大连市的支柱产业。受此产业政策导向影响,各银行除满足个人信贷、房地产信贷等基本信贷领域外,信贷投放积极支持了产业政策布局。从2009年6月末的中长期贷款投向数据中可以看出,投向“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的贷款余额已累计达到558.7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1/5,比提出该战略的2006年年初提高了4个百分点,若剔除个人贷款,则占1/4强。

简言之,信贷供给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增长是信贷增长的结果;相反,地区经济增长并不直接带动信贷增长,信贷增长是在货币政策和地方产业政策双重作用的引导下发生变动从而对经济产生作用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信贷供给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主要有如下几方面(见图2):

1. 个人消费信贷渠道。

对居民增加消费信贷以增加消费需求,从而扩大总需求,促进产出提高。

2. 企业信贷渠道。

顺应当地产业政策导向,积极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合理放贷,一方面满足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稳定产出与就业;另一方面为企业研发、技术革新、新项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当期拉动投资需求,在未来时期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增大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出。

3. 政府基础设施项目信贷。

对各类政府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在当期拉动投资需求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居住条件、投资环境,从而为未来增大消费(旅游等)、招商引资等方面奠定良好基础。

那么,2009年上半年月信贷投入量创历史新高后,经济增长为何仍处于低迷状态呢?我们可以用前述的CC—LM模型予以解释。CC曲线表示商品市场和信用市场同时出清时,所有利率和产出的组合,那么商品市场需求增加和信贷扩大都能推动CC曲线向右位移。从2008年底以来的实际情况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推动了信贷的增长,此为推动CC曲线向右位移的因素,但是由于对外依存较高,国外需求大幅下降导致总需求减少,此为推动CC曲线向左位移的因素。正是由于总需求不足的程度明显大于信贷推动幅度,导致CC曲线向右位移幅度并不显著,从而表现出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信贷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还要有赖于商品市场总需求的稳定性;总需求过于低迷,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部分被商品市场需求下降所抵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信贷的增加延缓了经济下滑的速度,从而对经济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二、信贷供给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Y、Q、P分别代表实际GDP、贷款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运用计量模型研究信贷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2009年数据异常,因此数据区间选择2000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共36期。各数据选取及初步处理原则如下:(1)GDP的处理。由于我国实际部门数据公布尚未达到GDDS标准,只公布现价GDP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同比增速,且季度数据皆为累计数据,因此需要手工测算实际GDP。本文以第一次经济普查后的2005年数据为基期,根据其他各年各季累计的GDP增长率计算出季度累计实际GDP,相邻两季作差,得到各季度当期实际GDP。(2)贷款数据处理。由于月度数据间波动较大,因此对季末贷款额进行了移动平均,且由于历史上存在剥离因素,将剥离因素进行还原。(3)季度的CPI采用当季各月CPI的均值。为了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对研究带来干扰,本文运用了PBC版X12—ARIMA季节调整方法剔除了季节因素影响,并对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各变量用如下符号表示:Ln Y,Ln Q,Ln P。

1.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加以考量,经过检验,我们发现:在5%的显著水平下可以认为贷款是实际GDP的格兰杰原因,同时也是物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即贷款一方面带动了实际GDP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对物价水平起作用。相反,实际GDP的增长并不是贷款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综合检验结果得出结论是,贷款的增长并不是因为GDP增长而增长,相反贷款的增长却在推动GDP的增长(见表1)。

注:在5%的显著水平下进行判断。

2.平稳性检验。首先应用ADF方法对贷款、实际GDP和价格指数的对数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以AIC准则为准。由表2可知,Ln P、Ln Q、Ln Y均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即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作I(1)。

注:(1)▽1表示一阶差分;(2)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表示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3)*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4)滞后期数由AIC和SC准则确定。

3.滞后期选定。将Ln P、Ln Q、Ln Y建立一个系统,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根据LR、FPE、AIC、SC、HQ等各检验准则综合判断,我们选择滞后5期(见表3)。

注:*表示对应检验规则下最佳滞后期对应的检验值。

4.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VEC模型需要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而Johansen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是变量必须为非平稳序列。前面的单位根检验已经得出三个变量非平稳结论,因此可以对三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判断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因为VAR模型选择的滞后期为5,所以Johansen协整检验的滞后期选择4。从检验结果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根检验,贷款、GDP和物价指数三者之间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VEC模型。

注:*表示以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

5.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因为存在协整关系,所以我们建立VEC模型。其中模型的核心部分即误差修正项方程如下:

(注:[]内为t统计量值)。

从上式可以看出,贷款与产出存在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即贷款每增加1个百分点,产出Y增长约0.75个百分点(1/1.33)。以大连市2008年为例,人民币贷款增长了17.19%,则贷款因素促进了产出GDP增长了约13个百分点,而当年GDP实际增长16.5%,由此可以粗略地认为贷款因素对GDP的贡献度达78%。

(六)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了解贷款对产出(实际GDP)、物价(CPI)影响的动态情况,我们应用前面的VEC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观察贷款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从贷款扰动对产出冲击的脉冲图(见图3)可以看出,贷款当期便对产出产生正向作用,并随时间推移而逐步扩大,在第5期(即5个季度时)对产出的作用最大,而后逐步回落。从贷款扰动对物价的冲击的脉冲图(见图4)可以看出,在前2期贷款冲击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明显迟于对产出的影响,之后逐步扩大,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且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对贷款的影响,持续时间更长,持续到第10期。综合两图得出如下判断:短期内贷款增长首先带动了产出增长,之后再带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且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更高,作用时间更长。理论上,产出变化通常被认为是受货币政策影响的第一级目标,货币扩张对通货膨胀率的充分影响将需要1年到1年半,而实际中贷款渠道是货币扩张的重要渠道之一,贷款扩张一定程度上将反映货币扩张的结果,因此冲击图所反映的现实与理论是基本吻合的。

(七)方差分解。

产出Ln Y的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产出的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于自身的波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贷款和价格因素对产出预测误差的贡献度逐步扩大,在10期(即2.5年)时贷款对产出预测误差的贡献度约占35.6%,且呈逐步上升趋势,价格对产出的预测误差的贡献度达到12.6%,可见贷款对产出更重要(见图5)。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导向以及地区产业规划对信贷供给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地区产业规划对信贷供给作用更为显著,从而对通过信贷供给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一意义而言,信贷供给是政策的中间变量,是距离最终目标——经济增长较近的指示变量。实证分析中表明,信贷供给虽然也拉动了价格上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很高,对地区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信贷供给的引导,以扩大信贷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科学制定地区产业规划,发展优势产业,以引导信贷供给向优势产业倾斜。

2.扩大消费信贷,创新消费信贷品种、模式,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在扩大消费需求中的作用。

3.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政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摘要:信贷是维持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发展优势产业,引导信贷供给向优势产业倾斜;创新和扩大消费信贷品种和规模,提高其在消费需求中的支持作用;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信贷,经济增长,地区产业规划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8).

[2]Bernanke and Alan Blinder,1988,“Credit,Money,and Aggregate Deman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May,Vol.78,No.2,pp435-439.

信贷供给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平均可达到发达国家的2~3 倍。然而, 经济增长过程中巨大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目前,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 倍, 而污染更是达到发达国家的30 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为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 在金融层面提出了提高企业贷款门槛,控制信贷供给量的方针政策。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 年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提出了约束信贷供给量,改善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同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要求通过信贷供给限制,控制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环境污染。2012 年2 月,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旨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合理控制信贷供给量,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的学术领域内,环境研究方面的文章虽然很多,但焦点大多集中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主题上,很少涉及信贷供给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直接研究,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使用计量模型,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金融学的分析框架,为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信贷供给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信贷供给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影响研究的延续。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研究的最经典成果是“环境库兹列茨曲线(EKC)”,它认为污染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包括Grossman和Krueger在内的后续学者运用多个国家的数据和方法证实了这一关系的存在。与此同时,信贷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Bemanke和Blinder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金融机构通过信贷供给来调节企业与个人的需求和支出水平, 从而影响经济发展。Kashyap, Stein和Wilcox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票据的相对变动证明信贷供给的变化能影响投资和经济产出。基于这些研究,部分学者发现,信贷供给会通过影响经济发展,间接影响环境污染。国外代表性的著作有《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银行业: 金融部门与地球的未来》《环境金融》《产业生态学》及《将环境因素纳入银行借贷环境会计的应用》。这些研究指出信贷供给会间接作用于环境问题,得出合理控制信贷供给量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信贷供给,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三者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韩玉军和陆旸针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做了研究,指出中国目前处于EKC曲线的第一阶段,即经济增长会加剧环境污染。针对信贷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陈飞,赵听东和高铁梅基于向量子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得出信贷增加对GDP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孙明华利用1994-2003 年季度数据对GDP和信贷余额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认GDP和信贷余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蔡越洲和郭梅军以1998 年为界对GDP和信贷余额的季度数据进行检验,认为GDP和信贷余额在两个子区间都存在协整关系;李成等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张蕾蕾和薛洪言通过对产业产值结构变动系数和产业信贷结构变动系数计量分析,提出前期信贷供给对当期产值具有正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内关于信贷供给与环境污染两者关系的研究较少,多为定性研究。任辉对我国环境金融的制度构建作了探讨, 认为要在中国成功开展环境金融,必须建立有效的信贷机制。陈雁分析了环境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阐述了约束信贷供给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均有大量研究证实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信贷供给对经济发展,但对信贷供给与环境污染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建立计量基金模型,选用我国2004-2012 年的30 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信贷供给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2 信贷供给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假设、计量模型

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Grossman and Krueger,1991),经济增长将影响环境质量。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会随经济增长而加剧;当该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污染会随着经济增长得到改善。本文假设,中国仍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第一阶段,即经济增长将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

根据新凯恩斯主义,信贷投放将影响投资支出的比例,进而影响消费,最后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当货币当局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银行体系的储备增加时,银行贷款增加,CC曲线向右移动,经济产出增加,于此同时,利率下降,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信贷供给的增加将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本文根据此假设,展开实证检验。

2.2 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建立一个计量方程来研究污染物排放水平和信贷供给之间的关系:

其中,i=1,2,…,n为不同省级行政区的截面单元,t=1,2,…,n为时间期数,β0、β1、β2、β3、β4、β5、β6为变量的系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此计量方程的因变量为环境污染物排放水平(ln Pollution),其具体量化指标为工业废水排放量(ln Water)、工业废气排放量(ln Gas)、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ln Solid)。

此计量方程的自变量为信贷供给(ln Cre Sup)。对于度量信贷配给,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部分学者认为需要获得银行的信贷工作记录,统计受到信贷配给的客户占所有申请贷款客户总数( 包括成功的和被拒绝的) 的比率来衡量信贷配给大小。本文不使用该微观数据,而选取中国30 个省公布的贷款余额测量化信贷配给的程度。

此计量方程的5 个控制变量分别为以2000 年为基年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ln GDP),地区人口密度(ln Pop-density),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ln FDI),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ln Industry),和污染治理的投资额(ln POL)。

本文选用的样本为我国2004-2012 年的30 个省级面板数据,样本不包括西藏自治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数据。所有的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官网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统计年鉴,具体包括《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等。本文使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

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模型中的各变量数据均进行了自然对数运算。各变量数据自然对数值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3 信贷供给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3.1 变量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ln Water,ln Gas,ln Solid,ln GDP,ln Pop-density,ln FDI和ln Industry的P值均小于0.005,即在1%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ln Cre Sup和ln POL的P值小于0.05,即在10%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各变量不存在单位根,皆为平稳序列。

3.2 实证检验及分析

表3 显示了以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固体废弃物为环境污染因变量的具体量化指标,对信贷供给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差;* 表示10% 的显著性水平,** 为5% 的显著性水平;*** 为1% 的显著性水平

在以工业废水为因变量的模型中,拟合优度明显偏低,解释变量信贷供(ln Cre Sup)的系数为负数,但并不显著。本文认为,是由于工业废水相比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更容易监测,且国家针对废水排放有严格要求,惩罚也更为严格,因此企业的废水排放相对固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下文对以工业废水为因变量的方程,也不做讨论。

从表3 的R2可以看出,以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因变量的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731 和0.816,且解释变量信贷供给(ln Cre Sup)的系数为正,表明当信贷供给增加,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其结果分别在1% 和5% 的水平上显著。

变量ln GDP在以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因变量的模型中的系数均为正,且均在1% 的水平上显著,表明GDP每增加1%,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将分别增加58% 和74.7%。变量ln Popdensity和变量ln FDI,在两个模型中,系数均为负数,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人口密度每增加1%,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将分别降低25.7% 和14.9%,外来投资每增加1%,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将分别降低20.4% 和18%。变量ln Industry在两个模型中的系数均为正,并在1% 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和GDP一样,二产业比重的增大,会导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4 结语

本文以我国2004-2012 年的30 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环境污染的具体量化指标,以地区贷款余额为信贷供给的量化指标,使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信贷供给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信贷供给规模与我国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信贷供给量的增加,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都将上升。

笔者认为,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通常依据企业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等。大型国有企业是银行的首选。当信贷供给量增加,银行仍愿意将贷款提供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良好的大型国企,这样势必导致对一些高污染项目审核的放松,最终加剧环境污染。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不断恶化。对此,国家提出通过发挥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整信贷供给政策,帮助治理环境污染。本文以我国2004-2012年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环境污染的具体量化指标,以地区贷款余额为信贷供给的量化指标,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信贷供给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上一篇:煤机制造下一篇:企业成长中的危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