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产业范文

2024-09-14

乳制品产业范文(精选12篇)

乳制品产业 第1篇

一、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 乳制品总产量实现持续增长。

目前, 我国的乳制品市场已经是较为广大的, 竞争激烈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乳制品市场的相对平稳发展。我国市场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确实是不断增加的, 在消费量上来看数据也是较为可观的。另外, 在普及率的角度上来看, 我国乳制品的普及率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高度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体现, 这不仅仅与消费观念有关, 同时也和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从宏观层面上来看, 我国乳制品整个产业已经从无序的竞争模式, 杂乱的管理模式而向规范化、具体化、系统化等方向转变。

据最新的轻工业信息调查显示, 目前2016年的全国乳制品行业产量在月度的走势方面再一次实现了产量同比增长近10%, 仅8月份的一个月其产量就已经增长7%。自从步入2016年, 每一个月的乳制品行业产量都能实现220万吨的突破, 这足以体现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这是轻工业经济崛起的重要体现, 同时我们也能够对于未来乳制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抱有积极的看法。

(二) 乳制品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乳制品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动荡, 但仍然不影响乳制品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 笔者认为良序下进行的企业竞争利大于弊, 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乳制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也会存在大量的企业遭受因竞争而产生的市场淘汰状况。其中, 竞争最激烈的体现之一就是价格竞争, 同时这也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2015年我国的乳制品成本出于多种因素远远较以往成本以及进口同类产品要高, 所以进口低价的乳制品也会给目前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不利于我国乳制品产业的整体发展进步。

(三) 监管完善、产业自律性增强。

在2008年出现了三鹿奶粉事件之后, 人们越来越关注乳制品的安全问题, 同时在这一背景之下, 我国的乳制品行业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生产认识, 政府也在不断完善目前的对于乳制品行业的监管, 不仅加强了对于乳制品质量的管理以及检测, 同时也对乳制品企业做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 乳品种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乳品种类的增多, 并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乳品的种类也不断地在进行细分, 其中低温液态奶、酸奶以及奶粉这三大类别是目前乳品产业的主要产品, 另外在乳制品方面也包括奶酪等。在乳品种类上我们缺乏对于我国实际国情的正确认识, 所以乳品种类的丰富与发展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二、我国乳制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尤其是2014年到2016年这一期间, 我国乳制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受进口乳制品挤压严重。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 其中包括进口政策、乳制品成本的增加等多种原因, 我国的乳制品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难以在价格方面取得相应的优势。所以, 价格战往往不是我国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武器, 往往与外国进口乳制品进行市场竞争会对我国的乳制品企业造成极大的利益损害, 所以政府如何加强对于本土乳制品品牌的引导, 明确市场的实际需求, 是十分必要的。所以, 我们也可以看到乳制品行业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 但是仍然面临着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的实际挑战。

此外, 之前乳制品产业因多种事故而造成我国乳制品消费者的大量流失, 并且消费者对于我国乳制品的信心下降, 这些都会造成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动荡, 同时乳制品作为必需品存在, 消费者会在购买的时候优先考虑进口品牌, 这也是我国乳制品行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 乳制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很多乳制品企业为了解决成本, 经常在原材料上进行成本的压缩, 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下降, 比如说大量进口大包粉, 或者使用多种复原乳, 放弃对于液态奶的收购等, 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乳制品产品质量的提高, 产品质量不提高, 消费者仍然对于我国的乳制品产品失去信心, 进一步购买进口乳制品, 以此产生恶性循环。

另外, 乳制品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性, 因为属于快速的消费品, 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而且依赖于冷藏运输这一环节, 所以目前的销售方式也是乳制品产业的一大限制, 如何在明确销售渠道局限性的同时,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拓展与改进是目前乳制品产业所要进行思考的重要问题。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运输水平, 乳制品产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是目前乳制品行业在这一方面上缺乏相对系统科学的考虑, 所以仍然存在着相应的发展障碍。

三、促进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 政府加强对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引导。

为了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遏制进口乳制品对于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冲击, 我国政府需要利用公众形象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乳制品消费观念, 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乳制品消费信心。加强对于乳制品企业、乳制品行业管理的同时, 提升相应的产品质量, 才能够利用政府的权威及公信力宏观层面上进行乳制品产业市场的有序规划, 推动本土乳制品发展的同时, 也将本土的乳制品品牌推向国际。在2016年9月20日商务部所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在答记者问的环节上也强调了其政府对于乳制品产业的引导作用, 因为乳制品是属于自由贸易政策下的重要产品, 其销售还是主要取决于国内乳制品产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目前我国的实际需求状况, 所以国家只能在乳制品进口监测方面进行加强, 在关注乳制品进口价格的同时, 对于国内乳制品企业发布价格变动信息, 以此加强国内乳制品企业的进一步调整。

(二) 根据国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销售方式。

有时在乳制品产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销售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当地的乳制品消费。所以, 我国各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与消费观念不同, 就应该针对我国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乳制品实际的销售方式。我们可以将国内市场利用经济发展程度与发展规模划分成三种模式:一线城市市场、城市市场以及农村市场。在一线城市上可以主打高端销售, 尽可能发展高端产品, 在城市市场之中主要的销售场合应该以连锁便利店与相应的奶站为主, 可以采取订奶等方式, 来寻求市场占有率。而且城市市场较为广大, 购买力较强, 所以需要在掌握市场上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 针对目前的价格、品牌方向进行调整, 才是发展的重要方式。

农村市场整体购买力较低, 总体来说乳制品市场处于较为失序的状况, 所以在整顿农村市场的同时, 也应该帮助其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 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购买, 所以在产品销售方面要尽量采取高性价比、低价等销售措施。所以, 只有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销售方式, 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乳品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 完善对乳制品行业的实际监管问题。

因为之前的乳制品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曝光, 造成消费者对于国内乳制品行业信心的下降, 这不仅仅是危机事件可以概括, 一场危机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 涉及整个中国的乳制品产业。危机背后所造成的巨大范围的影响是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所以, 政府需要加大对于乳制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因为我国的乳制品行业经不起多次的危机与挑战, 必须要从源头遏制, 确保食品安全。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对乳制品行业的实际监管。例如, 对奶源进行相应的控制手段, 推动目前奶牛的规模化经营, 对散户进行奶牛养殖出台相应的政策, 对散户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进行价格补贴。另外, 我国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也应该加强对于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完善, 提升目前检测手段与监测标准的不足, 吸取国内外优秀的食品监测经验, 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管理。

另外, 乳制品行业的监管需要企业自己进行相应的配合。乳制品企业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生产意识, 以高度的自律精神来配合政府的监测工作。双方共同努力, 社会各个阶层共同监督, 才能够真正将乳制品行业的实际监管工作有效地落实到位, 实现乳制品监管执行力的提升。从制度等管理层面上为消费者做出保障,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者对于国内乳制品的消费信心。

(四) 我国乳制品产业需要进行创新。

这个创新的背后有多个层面及含义, 不仅仅是乳制品产品上的创新, 同时也是发展方法、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的创新。首先, 需要拓展融资渠道, 避免出现资金链的脱节与断裂;其次, 在乳制品中, 酸奶较其他乳制品而言利润较高, 企业可以利用实际需求, 在产品质量或是产品主打品牌方向上进行相应的创新, 例如燕麦牛奶, 主打“抗饿”这一品牌理念, 特仑苏主打“浓香”, 安慕希主打“希腊品牌”, 还有香飘飘这种杯装奶茶等都是一种创新, 所以每一样产品需要有自身特色, 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除了要做到细分市场之外, 也应该转变整个中国市场乳制产品的经营方式。不能够对高利润的产品进行盲目的投资, 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奶粉方面这种细化做得就十分到位, 不仅仅是婴幼儿不同阶段的奶粉, 在成人奶粉中也有高钙奶粉、学生奶粉、全家奶粉、低脂奶粉等相应的划分。所以, 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乳制品国际竞争中为我国的乳制品产业创造竞争机会, 帮助乳制品企业杀出重围, 从而实现加强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结语

我国的乳制品产业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 我们必须在明确乳制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 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从而通过政府加强对于国内乳品行业的引导、根据国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销售方式、完善对于乳制品行业的实际监管问题以及加强对于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创新等多种方式, 提升乳制品产品质量, 完善乳制品市场秩序, 从而带动我国乳制品产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 乳制品行业作为重要的食品行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乳制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 但是目前乳制品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乳制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希望为我国乳制品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乳制品发展,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栋.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王小村.基于消费者行为特征的ARA乳业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 2014.

[3]赵培瑞.我国液态乳制品安全监管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4]王颖.光明乳业集团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 2014.

[5]杨爱蕊.进口乳制品市场营销运行策略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6]侯莹莹.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乳制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3.

[7]衣晓秋.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制品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15.

乳制品产业 第2篇

三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后,我国乳制品产业在新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中稳步复苏。

乳制品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受三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乳制品产业在经历了08年下滑、09年触底后,于2010年全面复苏。目前,在新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中,我国乳制品产业正稳步积极发展。

一、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主要受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等影响。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通常用该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来表示,反映了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若指标CR4>30或CR8<40时,表明行业为竞争型;30≤CR4或40≤CR8时,则为寡占型。我国乳品巨头当属伊利、蒙牛、光明等。据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统计,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数量目前为1800家左右,其中前5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60%-70%。这说明我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属于寡占型。

2.产品差异化。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别越大,表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区别越明显。经几年的发展,乳品市场形成了以鲜奶为主的多品种、多口味的局面。但总体来说,我国乳制品品种依然较少,缺乏实质性差异。原料奶的50%用于生产奶粉,液态奶以巴氏杀菌奶为主,干酪、奶油、脱脂奶粉等产品比重不足5%。

3.进入壁垒分析。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制品产业的政策进入壁垒提高。新修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对于包括三聚氰胺在内的60多个项目的自检能力,并提高了对企业产能的要求。据悉,一套小型检测设备价格在200万以上,大型则要上千万元,检测成本每天也需1200元左右。这些都提高了乳制品产业的准入门槛,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二、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1.价格行为。我国乳制品价格偏低,企业为保盈利压低奶源价格,奶农利益受损。奶农为生存在原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企业“睁只眼闭只眼”,三鹿奶粉事件最终爆发。恶性的低价竞争不但使奶农利益受损,更使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健康受威胁。近期,由于奶源供应紧张以及成本上涨等原因,奶制品价格普遍

上升,从长期来看,我国乳制品价格上涨有利于乳制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各方利益。

2.产品策略。我国乳制品产业的产品策略主要体现在推出新产品和高端产品以及广告宣传上。各企业依托新技术不断研制新产品,例如针对特定人群或具备特殊功能的各类功能性产品。同时,各乳制品企业也都在加强自身高端产品的建设以树立高品质企业形象。并且,各乳制品企业展开了激烈的广告战,每年稳步增长的广告投入是其激烈竞争的最佳反映。而网络的普及更使网络广告的投入增长尤为迅速。

3.并购重组行为。新《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明确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具有先进水平、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质量差、资源消耗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在乳制品产业政策和新一轮乳制品企业审核清理下,乳制品行业的并购重组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三、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反映了产业运行的效率。通过研究市场绩效,可以判断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合理性、有效性。

1.产业规模及利润。据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数据表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862.57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456.76亿元,乳制品行业利润也与乳制品产量同步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利润增速在08年回落之后保持了比以往更快的增长速度。

2.产品质量。乳制品企业具备对于包括三聚氰胺在等的自检能力,这是乳制品质量的第一道把关;国内免检产品制度取消,国家严格的监管是第二道把关。双重关卡保证了乳制品基本质量。而且各乳制品企业也更注重自身产品质量,不断推出有更高质量水平的产品。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产品质量也更上一层楼。

3.产业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把提高竞争力的焦点瞄准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不论是通过自主创新科技还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开发新产品,这都促进了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部分乳制品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有一些企业研发出独具特色的生产技术。

四、结论

乳制品产业 第3篇

2010年生物医药板块又喜上眉梢。10月份生物产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让生物医药板块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截至12月22日,生物医药板块以34.51%的涨幅摘得申万行业分类涨幅的“探花”。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1.61%。

生物制品最受益

10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指出在生物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爱建证券分析师林兴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物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受益的是生物制品这个行业。

根据申银万围行业分类,生物医药板块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中药、医疗服务这六个子行业。

在生物医药板块中,截至12月22日生物制品今年涨幅最低,仅为17.58%,远远落后于医疗器械(93.09%)、医疗服务(80.63%)。2010年生物制品行业涨幅最小,今年业绩增速最快,估值也较为合理。

疫苗是生物制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据了解,全球疫苗市场2008年是192亿美元,2009年是221亿美元,2012年预计会增长到340亿美元,疫苗市场的增速远高于整个医药行业,并且我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体来说,我国疫苗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上市公司可以关注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

诊断试剂、基因检测方面的上市公司前景也、止人“心驰神往”。“新医改提倡‘治未病’,注重前期的预防,而不是后期的治疗,给生物制品企业(诊断试剂、基因检测、疫苗)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说。

化学药提高附加值

在化学制药方面,林兴秋关注恒瑞医药和海正药业。海正药业已到海外寻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并在往毛利率更高的制剂出口方面发展。

化学制药相对于生物制品而言技术含量并不高。维生素就属于化学制药,我国是维生素产量最大的国家,VC和VE产量占到全球70%以上,但技术含量比较低,大部分都出口。东北制药、浙江医药华北制药都是生产化学药的大企业。

中科院院士张礼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国很多原料药的出口,实际上是按化工原料出口的,但印度在很早前就把原料药生产基地按美国FDA的要求来论证其工艺过程,所以可按药物出口,比我国附加值高很多。

现代中药方面,郭凡礼建议可关注云南白药、同仁堂、康美药业、东阿阿胶等。

中银国际报告称,看好鱼跃医疗在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扩张,并看好九安医疗、阳普医疗、乐普医疗在中档医疗设备材料方面的出口和进口替代进程。

林兴秋认为,2011年还可关注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但有单独定价权的卜市公司,比如云南向药、马应龙。

研发能力是关键

研发能力是上市公司未来能否发力的利刃。“企业要具备新药方面的研发能力,总体要有一定的新药储备,若完全没有,未来发展空间受限。”林兴秋说。

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流程一般是,先在实验室阶段研制出药物,然后进入临床前的毒性疗效试验(在小白鼠或者其他动物身上),再把相关数据上报到国家药监局,拿到临床批件之后再在健康人或者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试验,疗效确定后在监管部门的许可下药物才能生产并上市流通。临床试验要做三期。

“产业链很长,从一开始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久,仿制药时间会短一些。”郫凡礼称,国内的大企业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少的,国外的生物医药公司,把年销售额的15%~20%拿出来做研发基金,国内能拿出1%资金的公司都很少。

郭凡礼进一步表示,很多大企业有资金实力,但不愿意做研发;小企业虽然真的想创新,但没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因此就陷入了“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了”这样的怪圈,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大了。

林兴秋指出,目前国内研发做得比较好的上市公司有恒瑞医药和天士力。

乳制品产业 第4篇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前言

牛乳被誉为营养价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物,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增加乳制品消费给予高度重视,加以引导和鼓励。在我国,乳制品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奶类产量、乳制品产量成倍增长,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

乳制品工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发展乳制品工业,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于带动畜牧业和食品机械、包装、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乳制品工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生鲜乳供应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失衡,市场竞争失序;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等。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全面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循环节约的现代乳制品工业,保障我国乳制品安全,强壮民族体质,带动农民增收,提升我国乳制品工业在国际的地位和竞争能力,在《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26号)、《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5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形成本产业政策。

第一章政策目标

第一条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奶牛养殖、乳制品企业合理布局,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乳制品加工与生鲜乳生产协调发展,提高人均乳制品占有量,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乳制品工业。

第二条控制加工规模,有序发展。严格控制乳制品加工项目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乳制品加工能力利用率,避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和设备大量闲置,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加工产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与奶源供应、市场需求相适应。

第三条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合理经营规模, 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丰富产品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乳品安全。

第四条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优化全国奶业布局,坚持扶优汰劣的原则,继续发挥重点产区以及大中城市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产能,促进奶源基地与加工企业协调发展;适度鼓励具有地方特色的奶源基地建设及乳制品开发,逐步扩大加工能力,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

第五条合理利用外资,提高乳制品工业竞争力。继续坚持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提升质量,提高竞争力。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进程。

第六条规范投融资行为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章产业布局

第七条乳制品工业布局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的产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格局。

第八条东北、内蒙古产业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是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和主要的乳制品工业基地。奶牛存栏量大,奶牛单产水平不高,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分散饲养比重较大,与主销区运距较远。重点发展乳粉、干酪、奶油、超高温灭菌乳等,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发展巴氏杀菌乳、酸乳等产品。严格控制建设同质化、低档次的加工项目,扶持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项目。

第九条华北产业区,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4省,是我国新兴的奶牛优势产区和奶源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加工基础好,是都市与基地结合型乳业产区。但奶牛品种杂,单产水平低。重点发展乳粉、干酪、超高温灭菌乳、巴氏杀菌乳、酸乳等,合理控制加工项目建设。

第十条西北产业区,包括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6省区,奶牛养殖和牛奶消费历史悠久,牛奶商品率偏低,奶牛品种杂,养殖技术落后,单产水平低。主要发展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的乳粉、干酪、奶油、干酪素等乳制品,适度发展超高温灭菌乳、酸乳、巴氏杀菌乳等产品,合理控制加工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

第十一条南方产业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13省区,奶牛存栏较少,水牛存栏量大,奶类产量小,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人口密度较大,是牛奶的主要消费地区。主要发展巴氏杀菌乳、干酪、酸乳,适当发展炼乳、超高温灭菌乳、乳粉等乳制品,根据奶源发展的情况和分布,合理布局乳制品加工企业。鼓励开发水牛奶加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

第十二条大城市周边产业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4个直辖市,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高、牛群良种化程度高,奶牛单产水平高,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大,加工能力强,是都市型乳业产区。支持乳制品加工科技的研究与产业升级,鼓励新型乳制品的开发,主要发展巴氏杀菌乳、酸乳等低温产品,适当发展干酪、奶油、功能性乳制品。该区域要率先实现乳业现代化,保障城市市场供给,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加工项目。

第三章行业准入

第十三条规范乳制品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要符合准入条件要求。

第十四条项目建设实行核准制,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

第十五条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乳制品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总投资的3倍,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连续3年盈利;省级或省级以上金融机构评定的贷款信用等级须达到AA级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遵纪守法。

第十六条乳制品工业发展要实现规模经济,突出起始规模。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第八、九、十、十二条列举省区市新建和改(扩)建乳粉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300吨及以上;新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500吨及以上,改(扩)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300吨及以上。第十一条列举省区新建和改(扩)建乳粉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100吨及以上;新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200吨及以上,改(扩)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100吨及以上。牦牛乳、水牛乳、山羊乳等地方特色乳制品建设项目不受上述准入规模限制。

第十七条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已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液态乳生产企业所用生鲜乳100%使用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配方粉生产企业所用原料50%以上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

第十八条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须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并与周围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距离北方地区(第八、九、十、十二条列举省区市)在100公里以上,南方地区(第十一条列举省区)在60公里以上。牦牛乳、水牛乳、山羊乳等地方特色乳制品建设项目不受上述距离的限制。

第十九条增强全行业节约意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能、节水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淘汰能耗高的技术与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企业能源消耗及水消耗应低于以下指标:

第二十条新建或改(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企业)要整体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项目建设须执行《乳制品厂设计规范》 (QB6006)、《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乳品设备安全卫生》(GB1207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及国家卫生、质检等部门的相关规定。乳制品加工企业生产须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执行质量保证体系工艺文件规定;所采用工艺先进、适用,能够保证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配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企业必须具备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安全设施、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必须配备劳动保护和工业卫生设施。

第二十二条新建加工项目(企业)选址须在交通方便、有充足水源的地区;环境功能符合食品加工环境要求,周围3公里范围内没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扩散型污染源,没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等污染源;合理设置防护距离,有效防止废水、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不良影响。

第二十三条新建或改(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企业)必须符合上述准入条件,项目核准按照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规定执行。核准生效前,城乡规划部门不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国土资源部门不办理用地批准手续;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电力部门不予以供电。

第二十四条经核准的新建或改(扩)建加工项目(企业)投产前,须经省级及以上相关部门进行投产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相关部门核发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证明,企业方可投入产品生产和销售。

新建或改(扩)建加工项目(企业)投产前经检查未达到准入条件要求的,工业主管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完善有关建设内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环保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对土地取得不合法、用地批准手续不完备的,不得办理土地登记、发放土地使用权证书,并依法予以查处。对未按照规定的条件和土地使用合同约定使用土地的,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已建加工项目(企业)应达到准入条件中关于工艺与装备、产品质量、能耗及水耗、环境卫生与保护、安全和社会责任的要求。未达到上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整改限期截至2010年底前。已建项目(企业)整改后由各省、市、自治区工业主管部门确认并将企业名单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逾期仍未达到准入条件规定的,金融机构停止提供信贷支持,电力部门依法停止供电,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环保部门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被依法责令关闭的企业要限期到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四章奶源供应

第二十六条乳制品加工企业收购的生鲜乳必须是由取得了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提供,并与生鲜乳销售方签订书面购销合同。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生鲜乳。

第二十七条乳制品加工企业收购的生鲜乳必须由取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的车辆运输,并随车携带生鲜乳交接单。交接单应当载明生鲜乳收购站的名称、生鲜乳数量、交接时间,并由生鲜乳收购站经手人、押运员、司机、收奶员签字。生鲜乳交接单一式两份,分别由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制品加工企业保存,保存时间2年。

第二十八条乳制品加工企业收购的生鲜乳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不得购进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超标,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致病性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生鲜乳。

第二十九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鲜乳进货查验制度,逐批检测收购的生鲜乳,如实记录质量检测情况、供货者的名称以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查验运输车辆生鲜乳交接单。查验记录单应当保存2年。

第三十条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与体系。

第三十一条支持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强自有奶源基地建设,鼓励自建、参股建设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按照区划布局,自行建设生鲜乳收购站或者收购原有生鲜乳收购站。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奶畜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第五章技术与装备

第三十二条坚持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强国家及企业乳品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支持开展乳制品检测方法研究,提升加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继续开展乳制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促进乳品装备自主化,提高乳制品制造技术与装备制造水平。

第三十三条加大乳制品产业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推进建立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乳业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计划,开展乳业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活动,鼓励乳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三十四条乳品加工关键技术重点发展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冷杀菌技术、检测技术、流变学分析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干酪加工技术及乳清综合利用技术、直投发酵剂生产技术。支持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乳制品中非乳成分和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第三十五条提高乳制品加工装备自主化率。重点研发日处理生鲜乳500吨以上的大型乳粉生产设备,低温喷雾干燥设备,日处理100吨生鲜乳的干酪生产设备、膜过滤设备、节约型多效设备、奶油分离设备、灭菌及无菌灌装成套设备,乳清处理设备及榨乳成套设备等。研发原料和成品快速检测、生产过程在线检测和无损伤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第三十六条乳制品包装材料重点开发纸塑复合无菌包装、多层共挤高阻隔性复合材料、可持续性绿色包装材料。

第三十七条加快现有加工能力结构调整步伐,淘汰乳粉生产中单效浓缩设备,2010年底前淘汰加工规模为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20吨以下的浓缩、喷雾干燥等设施,淘汰生产能力在200千克/小时以下的手动及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

第六章投资融资

第三十八条乳业发展重点省区应根据国家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乳制品发展规划,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的总体要求。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应根据国家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研究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方案。

第三十九条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发生上述行为应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加大投资监管,对违规核准、擅自更改核准内容等行为,撤销项目法人投资项目的资格,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一条支持具备条件的乳制品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优先给予国内大型骨干乳制品企业及特色乳制品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对违规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信贷支持。

第七章产品结构

第四十二条适应市场需求,丰富产品品种,形成多样化的乳制品产品结构。

第四十三条逐步改善以液体乳为主的产品类型单一局面,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性产品、干酪等,鼓励开发特色乳制品。

第四十四条积极发展高品质、市场需求量大的乳制品,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如脱脂乳粉、乳清粉的生产。延长乳品加工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乳蛋白、乳糖等产品。

第八章质量安全

第四十五条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完善的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在原料接受环节配备离心式净乳机、恒温储乳罐;原料处理环节配备乳脂分离与标准化、均质与杀菌等产品标准化系统;须按产品质量要求,配备杀菌、灭菌及灌装设备,须配备原位清洗系统(CIP)和酸碱中和储罐,必须有废水废液处理系统。根据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需要配备检验仪器和设备。

第四十六条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全面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质量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乳制品检验制度、产品质量可追溯及责任追究制度、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进出口乳制品的检验检疫。对乳制品生产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强化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认证,确保乳制品安全。

第四十七条完善乳制品标准体系。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若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参照国家推荐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乳业联合会(IDF)等国际组织的标准执行。鼓励企业、地方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和地方标准。

第四十八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国家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及良好农业规范(GAP)等国际先进的管理体系,提高乳制品安全管理水平。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应当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第四十九条出厂的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出厂的乳制品逐批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留取样品。对检验合格的乳制品应当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检验报告应当保存2年。

第五十条生产乳制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生产的乳制品应当经过巴氏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杀菌或者其他有效方式杀菌。

生产发酵乳制品的菌种应当纯良、无害,定期鉴定,防止杂菌污染。

生产婴幼儿奶粉应当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物质。

第五十一条产品包装标识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规定,符合国家质检及卫生部门有关食品包装标识的规定,严格执行液态奶标识制度。标示营养标签的产品还应符合《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

第九章组织结构

第五十二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行业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行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坚持股权多元化,防止恶意并购,避免行业垄断。

第五十三条加快整合现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培育具有先进水平、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变乳制品企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的局面,促进中小型乳制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第十章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第五十四条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饲料资源、水资源及能源等使用效率,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乳制品工业。

第五十五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各项政策规定及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相关用地标准规定,科学规划布局,从严控制用地规模。

第五十六条降低包装材料消耗,节约社会资源。提倡乳制品包装多样化,鼓励企业使用能够回收的、循环使用的、环保的、节能的包装材料,减少包材的使用量,合理包装。

第五十七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增强乳制品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健全环境监管机制,完善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努力降低企业产污强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乳制品工业。

第五十八条新建、扩建乳制品项目企业和奶源基地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奶源基地建设必须配套建设养殖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设施,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第十一章消费与流通

第五十九条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倡导乳制品消费,在全社会建立乳制品消费意识。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群体,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提高乳制品的消费量。完善乳制品物流配送体系。鼓励绿色包装,加强包装废物的回收利用。

第六十条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大力普及乳制品营养知识,提高公益性宣传力度,培养国民乳制品消费习惯,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消费。

第六十一条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完善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扶持政策,研究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学生奶实物补贴等措施,扩大学生饮用奶覆盖范围。

第六十二条乳制品加工企业要加强市场销售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应急处置制度和机制。发现其生产的乳制品不符合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或者生长发育的,应立即停止生产,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告知经销商、消费者,召回已经出厂、上市销售的乳制品,并记录召回情况。乳制品加工企业对召回的乳制品应当采取销毁、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第六十三条加强宏观调控,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维护国内公平市场秩序。加强基础信息的统计,建立乳制品工业预警机制,规范乳制品销售价格行为,加强乳制品进出口调控,完善乳粉收储制度,保护奶农利益。制止不正当市场竞争,避免行业大起大落,维护市场秩序。

第十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四条各级地方工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地乳制品生产企业执行本产业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省、市、自治区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依法淘汰落后乳制品加工生产能力,对属地符合准入条件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实行社会公告,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第六十五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职责,当好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加强行业发展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反映行业发展情况,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乳制品工业行业协会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加强行业自律,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章其它

第六十六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级管理人才,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第六十七条本政策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八条复原乳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九条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26号)、《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5号)同时废止。

庆元县竹制品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总结 第5篇

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化环境破解难题,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竹木产业转型升级。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6.06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6.15亿元,同比增长31.91%。实现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增长12.6%;实现工业税收9667.7万元,同比增长4.94 %。2009年竹制品产业实现行业工业总产值1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总量居全县工业行业的首位,成为我县颇具优势的支柱产业。2010年3月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考评授予庆元县“中国竹制品产业基地”称号。

一、我县竹制品产业发展概况

全县有竹类资源15属62种竹种,根据2007年资源调查结果统计,全县竹林面积39.2万亩(目前约45万亩),立竹总株数5452万株。竹制品产业是庆元的传统产业,还是我县颇具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历史悠久。解放后,从无到有,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行业,总量居全县工业行业的首位。80年代初,我县隆宫乡家庭农户就开始对毛竹加工,家家机器响,户户加工忙,盛产人工刀削普通竹筷。90年代之后,经过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快速拓展产业,人工刀削普通竹筷通过油漆、打印、包装档次得到提升,附加值成倍提高,再通过这几年技术创新,工艺竹筷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程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带动下,竹筷行业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一批小企

业如天竹公司、三禾、佳缘等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上千万、上亿元规模的企业。以竹筷行业发展为基础,90年代后期,生产竹砧板、地板、装饰板为主的企业迅速发展,至今已达到相当规模。

近年来,庆元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道路,依托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优势,掀起了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精深加工为带动,科技进步为支撑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竹产业发展新高潮。2009年,全县登记注册的竹材加工企业162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30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亿元以上企业4家,从业人数3.5万人;竹制品产业总产值达12亿元,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主要的产品有竹筷、竹砧板、模板、地板、装饰板、竹炭制品、家具、窗帘、竹席、竹筒、竹工艺品、竹棒、竹签等30多种。其中,工艺竹筷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出口要求,2007年双枪产品通过欧盟SGS认证和美国FDA认证,产品的品质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截止目前,该行业共取得驰名商标3个(“双枪”、“天竹”、“节节高”),省名牌产品有4个(“双枪”牌、“天竹”牌竹木工艺筷,“三月三”牌竹砧板和“节节高”牌竹炭制品),市级名牌产品5个。

二、竹木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措施

庆元县按照“立足资源转化、立足农工结合、立足精深加工”的工业发展思路,培育竹制品产业链,优化环境,破解难题,加大政策扶持,促进竹制品产业转型升级,我县主要措施是:

1、领导重视,成立竹制品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

为提升我县竹制品产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的竹制品产业,成立庆元县竹制品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

2、行业协会,助企发展。

庆元县竹产业行业协会,前身为庆元县竹制品协会,于2008年4月升级更名为庆元县竹产业协会,协会有单位会员96个,个人会员128人。协会的成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庆元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成立庆元县竹产业行业协会,强化协会在竹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功能,促进行业自律,制止不正当竞争。”

庆元县竹产业行业协会是庆元笋竹加工企业之家,广大会员只要有事就会和协会秘书处联系,协会秘书处会尽最大努力为会员协调、献策。协会在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县民政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功能。

3、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以工业经济服务年活动为载体,推行企业助理的选派及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庆元县竹砧板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庆元县2009年“千万助企”行动计划》、《庆元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对竹木制品行业进行政策扶持,对产品附加值高,有较好发展前途或出口创汇成绩较好的竹、木精深成品加工的企业(产品)实行“特许证制度”,具有特许证企业向辖区林业工作站告知备案后,可以直接进山向林农收购有林木采伐证而采伐下来的竹、木原材料,不需到林业产业公司调拨;加强指导银企对接,为银企对接搭建平台,增进双方理解,缓解融资问题;成立竹产业行业协会,协调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以及行业压价问题,增进了彼此沟通和理解,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4、加强对企业家素质的培训。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组织企业人员在庆元当地或到省、市参加各种论坛、培训班,促进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并与省中小企业局联系邀请专家、企业家来庆调研、把脉、培训;经贸局也每年多次组织企业免费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5、加强资源培育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原材料难题。通过低产林改造、“西竹东植”,适度扩大毛竹林、用材林面积,提高单位产量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保障原材料供应;引导企业创建股份合作机制,加速低产材用林的流转与提升;逐步增加竹木半成品的引进,走竹木产品精深加工之路;鼓励原料综合利用型企业发展;鼓励引导企业或个人到县外建原料基地,对县外流进的资源享受行业政策林业规费减半征收。

6、引导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竹木加工产业带。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竹木业专业区,把分散竹木企业集聚到专业区培育,为竹木企业提供用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批企业如天竹公司、三禾公司、可信公司、节节高公司等集聚竹木专业区,促进了整个行业发展。

7、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竹加工产业升级。制定了《庆元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奖励办法》,每年扶持给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100多万,以规范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加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对接上级政府及部门的政策扶持,加强培训和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自主创新,促进竹加工产业升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8、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竹产品的竞争能力,必须有一批市场承认的品牌,要通过市场化经营运作,催生一批品牌,培育一批名牌,不断提高竹木产品的品牌覆盖率,把品牌、名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品牌竹业,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能力的竹产品重点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对评上名牌、著名商标、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进行奖励,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 “双枪”、“天竹”、“节节高”3家公司各奖励20万。

9、培育龙头,发展龙型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以龙头企业带动行业企业、半成品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培育从基地农户到加工半成品,到成品企业到龙头企业,到市场营销网络以及整个产业链,并加大基地建设、物流配送、市场营销方面的扶持以及提供经验信息。几年来,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双枪公司、天竹公司、三禾公司等,扶持资金500多万,分别在技术改造、品牌培育、信息化、节能等方面进行补助,带动了行业的发展。

三、规划目标,指引方向

计划到2015年,竹制品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考核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企业规模结构升级,培育发展500万元以上企业 65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企业25家以上,5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亿元产值以上企业7家以上。行业投资累计7亿元,其中企业技术改造累计投资3.5亿元,创办企业技术中心2-3家,创立国家、省级品牌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亿元,行业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四、积极谋划,推动创建。

乳制品创意菜肴 第6篇

1.黑白双重奏

主料:意大利马斯卡彭奶酪(Mascarpone cheese) 法国法芙娜巧克力酱(Valrhona chocolate sauce)

辅料:牛奶

制作方法

马斯卡彭奶酪是鲜奶酪的一种,在甜品中应用最为广泛,著名的提拉米苏便用它作为主料。首先用牛奶将芝士卸掉,打匀,让芝士的奶香味更为浓郁,然后再将法芙娜巧克力浇筑,凝固成型,最后加入白巧克力碎屑。

创意

法芙娜巧克力在此菜中的比例要精控在73%,使得黑白搭配层次分明。

2.马尼拉蓝口贝配番茄沙拉

主料:罗马番茄 希腊山羊奶酪(Feta cheese) 马尼拉蓝口贝

辅料:香菜 橄榄油 盐胡椒 柠檬汁

制作方法

山羊奶酪和番茄的搭配是菜谱上最为常见的,选用红润适用于沙拉的罗马番茄搭配希腊著名的Feta cheese,混入香菜泥,为马尼拉蓝口贝垫底。马尼拉蓝口贝干净且肉质具有很高弹性,最好的吃法便是直接生食,搭配垫底的特调酱。

创意

贝壳类海鲜一般的烹饪方法都是用cheese焗或烩,而蓝口贝肉质很好,不需要烹制,直接冷食最佳,Feta cheese带略微的咸味,而西红柿柠檬汁可去除腥味,将蓝口贝原生态的味道烘托的更为明显。

3.香草波虾螯肉

主料:波士顿龙虾 巴马干酪(Parmesan cheese)

辅料:紫苏酱 橄榄油 烤松子

制作方法

将紫苏叶打成菜泥,加入橄榄油、烤松子、巴马干酪碎混合在一起,三种味道融合。将来自波士顿的龙虾钳取下,用龙虾壳、洋葱、胡萝卜、芹菜、番茄酱、清汤熬制的龙虾汁煮熟。因鲜活的波士顿龙虾生活在冷水中,虾肉紧致,虾钳硕大,蘸着调制好的紫苏酱,产生多种味道混合的口感。

创意

只有波士顿龙虾的虾钳最适宜整吃,肉大而厚,沾着酱汁,可以在咀嚼时体会到虾肉的丰富弹性。用硬Cheese制作酱汁,巴马干酪是首选。

4.鸭丝土豆泥

主料:烩鸭腿丝

辅料:土豆泥 鲜奶 海盐 胡椒 百里香

制作方法

将整个鸭腿,用法式的油浸鸭的方式制作,先将鸭腿用香草、盐、胡椒腌制1天,第二天去处辅料在低温油内慢煮5-6个小时,从内到外均匀受热,这样煮出的鸭腿肉质会相对软嫩。最后,再用鸭骨熬制的鸭汤烩制鸭肉。

创意

虽然食材普通,但运用的却是味道互融的手法,鸭子肉质略粗,经过混合鲜奶打细上劲儿的土豆泥相当细腻,一粗一细,一荤一素,相互融合,最后加入的法国海盐片,点缀的咸味,在口中有律動的节奏感。此外,还可以用烤制的鸭皮,切成细丝,撒入稍许糖,又有种北京烤鸭的韵味。

5.烟熏龙虾尾

主料:波士顿龙虾肉 牛奶

辅料:芦笋 柠檬 萝卜 烟熏盐

制作方法

将波士顿龙虾带壳,在70-80°C的水中温煮7分钟,此时龙虾只有三四成熟,然后将龙虾肉用牛奶浸泡,让龙虾肉质更为软嫩。最后搭配新鲜时蔬,蘸着烟熏盐进食。

创意

海鲜与蔬菜的混搭,是佐酒的小菜,海鲜的红润和蔬菜多色搭配引诱食欲,同时大量的柠檬可以去处龙虾的腥气。而点缀的烟熏盐,更让龙虾有烟熏的感觉。

6.玛德琳蛋糕配酸梅酱

主料:玛德琳蛋糕 山杏 牛奶

辅料:混合莓子酱(蔓越莓 蓝莓 黑莓 红加仑)

制作方法

玛德琳蛋糕来自法国,山杏来自本土,口感微酸甜。混合莓子酱,是将蔓越莓、蓝莓、黑莓、红加仑鲜果打碎熬煮收汁,香气浓郁,口感酸中带甜。

创意

莓子的混搭形成了特殊的紫红色酱,口感酸甜,开胃、解腻。玛德琳蛋糕是法国著名的小点,主厨在里边特别加入柠檬皮与牛奶,使得口感更为清新。

7.生机盎然

主料:白菜花泥 牛奶

辅料:百里香

制作方法

选取本地白菜花,只取来花的部分,加水和牛奶一起煮大约半小时,直到花变得松软,然后加入百里香放入打碎机打碎泥,要求菜泥非常细腻,再放入锅中加入奶油搅匀,形成花泥,口感甜香。最后再放入百里香作为装饰,是餐前小食的推荐。

创意

放在圆形的盘子上,百里香从白菜花泥做成的“泥土”中长,出给生机勃勃之感,体现了生命迸发的力量。

8.法国生蚝配酸奶油红鱼子酱

主料:法国fine de clair和Gilladeau生蚝

辅料:酸奶油 红鱼子酱 柠檬

制作方法

将法国生蚝撬开,去除海水,加入调制好的酸奶油和红鱼子酱,配一片柠檬,直接生食。

创意

乳制品产业 第7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位基尼系数,政策建议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这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生性。产业集群的普遍性及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的广泛关注, 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对黑龙江乳制品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 并提出促进乳制品产业集聚相关政策建议。

二、黑龙江乳制品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是指集群产业的集中指数, 用来计算区域中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基于指标的可行性、完备性、独立性角度出发, 文将选取区位基尼系数对黑龙江乳制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 区位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y表示某产业产值在该地区工业产值比重, x表示该产业全国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比重, a表示为y=xa的最小二乘拟合值。系数越接近0, 表示产业的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系数越接近1, 表示产业的集聚水平越高。黑龙江省乳制品产业集聚度计算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 随着完达山、飞鹤乳业等龙头企业的发展, 黑龙江省乳制品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40提高到2009年的0.68, 这表明黑龙江乳制品产业集聚度日益提高, 已经形成了有序、高效的分工网络。分工专业化程度是乳制品产业集聚的基础, 其直接影响产业集聚系统内乳制品企业的经济效率, 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助于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反过来乳制品产业集聚度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 黑龙江乳制品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凸现, 乳制品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大幅增长, 乳制品产业产值占黑龙江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乳制品产业对于黑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趋提高, 并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黑龙江乳制品产业集聚度提高的政策建议

第一,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 政府应发挥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作用, 积极利用产业政策引导乳制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其次, 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完善基础结构设施, 为乳制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道路、通信、供水及供电等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条件, 使集群所在区域及周边的交通网络、通讯网络等能够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相适应。

第二, 发展中介组织。在培育和发展乳制品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应逐步建立信息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体系, 为产业集群提供高效运行的支持系统。加强中介机构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在释放出集群内部“集体创新”效应的同时, 为乳制品企业人才培训提供支撑, 建立科技成果向集群内企业转让的激励机制,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从而推动集群内乳制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 提高集群内分工合作水平。应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乳制品产业配套体系, 乳制品产业链相关企业通过产业分工形成网络, 通过长期合作, 实现资讯共享、优势互补, 降低网络内各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增强各企业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提高效率,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学动态, 2004, (9) :59-61

乳制品产业 第8篇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运用不同方法对规模与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金相郁[1]以1990-200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卡里诺模型分析全国222个城市的城市聚集经济以及城市规模效率。施蔚等[2]建立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此对江苏木材加工产业的规模效率状况进行评价。徐春铭,李佳[3]运用传统的超越对数的成本函数分析法,对2000-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王艺明[4]运用DEA方法分析各高新区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状态。石晓军、龚晓峰[5]运用DEA方法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评价。高春亮[6]利用DEA方法对我国1998-2003年216个城市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张俊岭[7]同样运用DEA方法对中国各大财产保险公司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郑兰祥[8]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商业银行规模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中国乳制品产业的研究主要从乳制品产业市场总体特征与宏观发展战略的分析、乳制品产业发展中生产、消费、市场等方面的某一角度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乳制品产业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奶业发展课题组[9]阐述了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我国奶业发展的成就,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发表了意见和建议。程漱兰等[10]将关注点放在乳制品产业产业链条居中心和主导地位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从宏观发展背景和基本发展模式,再到乳制品产业发展的各具体环节进行了分析。张明立等[11]在对哈尔滨、郑州两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乳制品消费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居民的乳制品消费状况、购买因素、消费偏好进行了分析。简红华[12]采取案例分析,对北京市乳制品产业产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纵向协作进行了研究。陈利昌[13]提出,我国乳品产业组织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规模不经济,垄断与过度分散竞争并存,进入壁垒较高。王玉斌等[14]认为目前国内乳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处于垄断竞争状态,竞争方式主要集中于广告和促销等方式。

乳制品产业的迅猛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乳制品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实证研究还不多,对乳制品产业区域规模与效率的评价甚少,因此,对于乳制品产业区域规模与效率差异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从乳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率的角度,在对规模与效率的衡量指标进行重新量化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乳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率进行评价,并探讨中国乳制品产业的规模与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原因,从而为政府有关政策部门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对其他产业具有借鉴意义。

1 中国乳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比较

笔者选取2006年《中国奶业年鉴》31个不同区域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衡量中国乳制品产业区域间规模与效率的指标进行重新量化,并运用SPSS13.0对2005年中国乳制品产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与效率进行因子分析,揭示出中国乳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

因子分析[15,16]是通过研究多个指标的相关矩阵的内部相关关系,使用少数公因子代替原有变量,将每个指标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对综合指标根据专业知识和指标所反映的独特含义给予命名。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寻求变量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维数,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整个问题,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应用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对相关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值。

评价步骤:①选取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②观察相关系数矩阵,判断综合因子的质量,得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③用适当方法进行载荷矩阵的旋转,以反映出因子的经济意义,利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因子得分,计算出综合分数;④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检验。

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为了分析比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模与效率状况,笔者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选取8个指标来衡量中国乳制品产业的规模与效率,即:X1:企业个数(个);X2: 企业资产额(千元);X3:企业利润额(千元);X4: 企业从业人员(人);X5:产品成本降低率;X6: 资产负债率;X7: 市场占有率;X8: 销售收入增长率。

1.2 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并提取公因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通过观察8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表,发现很多指标均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因子能够充分反映指标的信息量,进行因子分析效果显著。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从总方差分解表(见表1)可以看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只有两个大于1,分别为4.367和2.685,所以提取两个公共因子。总方差分解后生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259%的两个综合因子代表了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因此,用这两个因子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模与效率进行评价是合适的。该因子分析过程中也得到了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提取两个公因子,设F1和F2分别为第一、第二公因子,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如下:X1=0.847×F1-0.043×F2

X2=0.952×F1+0.105×F2

X3=×0.909×F1+0.165×F2

X4=0.954×F1+0.021×F2

X5=-0.178×F1+0.953×F2

X6=-0.178×F1+0.961×F2

X7=×0.976×F1+0.095×F2

X8=-0.016×F1-0.896×F2

从因子载荷矩阵和建立的因子模型可以看出,各因子典型代表变量(除个别变量外)并不突出,因子对评价指标的解释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这时,需要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作进一步分析。

1.3 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各个指标上的载荷差异分布不明显,为更清楚地对2个因子进行经济意义上的解释,本文进一步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其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

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的载荷值向两极分化,公共因子代表的变量变差信息明显,其中,第一个因子F1在X1、X2、X3、X4、X7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五个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乳制品产业不同区域的规模情况,因此将其命名为规模因子。第二个因子F2在X5、X6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两个指标主要反映了乳制品产业不同区域的效率情况,因此将其命名为效率因子。

1.4 主因子得分及排序

为了对因子得分进行计算,利用回归方法,将主因子对指标变量作线性回归,得到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即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主因子得分及排序情况见表4):

各主因子的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其结果见表5。

F1=0.191×X1+0.220×X2+0.213×X3+0.218×X4-0.007×X5-0.006×X6+0.225×X7-0.035×X8

F2=-0.034×X1+0.018×X2+0.041×X3-0.003×X4+0.357×X5+0.360×X6+0.014×X7-0.332×X8

1.5 因子综合得分情况

为了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模与效率进行科学分类与进一步评析,对两个主因子采用默认的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并以主因子对信息量的贡献率为权数加权,其公式为:

F=0.54511×F1+0.33737×F2

综合得分情况见表5。

2 中国乳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5可知,在规模因子中,位居前5位的是北京、内蒙古、上海、河北和山东,这些地区在产业规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从产业发展来看,北京的三元乳制品企业,内蒙古的蒙牛和伊利企业,上海的光明企业,通过上市渠道,拥有很强的资本规模,再加上品牌效应和并购重组方式,使这三个区域的规模实力排名靠前。同时黑龙江的完达山企业在我国市场上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使得乳制品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相对而言,山东省拥有较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扩展了企业提升空间,形成了规模经济性。

在效率因子中,北京、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和上海位居前5位,较之规模因子而言,只有山东未列其中。我们选择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作为效率因子的衡量指标,在效率因子中,黑龙江省取代山东省在第一因子中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规模并不等于效率。青海、西藏和海南排名比较靠后,首先,乳制品产业的消费具有时间性,同时在运输方面又存在一定的时滞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其次,在这些省份没有大规模的乳制品企业。在乳制品产业发展中,随着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提高,小企业在整个产业的夹缝中必然生存困难;再次,蒙牛、伊利和光明企业的新产品不断推出,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同时还采用广告策略,使得青海、西藏和海南的地方企业竞争压力增大,成本和收入与大企业间的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

在因子综合得分中,我们得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排名和规模因子的综合排名相差不多,可见,第一因子在综合得分的比例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排名前十位的地区与我国2005年排名前十位的乳制品企业所在的地区均一一对应。从总体上看,北方地区的排名比南方地区的排名靠前,这种结果和乳制品产业的特征相吻合。乳制品产业的生产过程是一条产业链条,要保证整条链条的接洽点,那么就应该及时有效的满足奶源的供应,可是我国却出现了奶源供不应求的现状,并且大多数奶源都在北方地区。同时部分地区像河南、四川、天津和吉林,应该充分发挥小企业的灵活性,资产占有率低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地方特色产品的忠诚度。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影响中国31个区域乳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率的8个方面的因子中,X2: 企业资产额(千元);X3:企业利润额(千元);X4: 企业从业人员(人);X5:产品成本降低率;X6: 资产负债率;X8: 销售收入增长率,它们是主要影响因子。根据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乳制品产业综合排名,可以把我国31个区域乳制品产业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对于领先型的区域,已经造就了一批有实力的明星企业,在乳制品产业中形成了局部垄断的局面。为了实现整个乳制品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该区域应该发挥自有的优势,培育整个产业市场形成有效竞争的环境,跳出产品价格战。

对于挑战型的区域,应该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数量和质量双重保障,来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同时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来寻求更多的利润空间,避免盲目的扩大生产能力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适当的采用并购重组的方式,形成产业规模经济,从而获得长期发展的活力。

对于追赶型的区域,中小型企业的比重比较大,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一方面要从竞争的起点把握好,充分了解国家在乳制品产业中的公权标准和事实标准,让企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场细分,开拓农村和小城镇的乳品市场,扩大乳制品在该区域的消费量,培养忠实的消费者。

对于后进型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区域范围,应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十一五规划将

乳制品产业 第9篇

1超硬材料制品产业近期发展现状

1.1关键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近十年来, 单晶镀覆、新型预合金粉、有序排布、柔性加工、激光焊接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较大突破, 在光伏产业、电子信息工业、国防军工产业等方面, 超硬材料制品都取得了更多重要的应用。目前金刚石线锯、高精度砂轮、涂附磨具等产品已经部分替代进口同类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 超硬材料更多的优异性能被人们所研究和应用, 促进了超硬材料制品技术的进步和升级;另一方面随着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的兴起, 超硬材料制品产业凭借着其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特色, 符合现代加工技术高效、低耗的绿色和环保理念。正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及在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健康发展, 使得超硬材料制品性能和技术不断提高。

1.2制品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专业化

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 品种更加多样化、精细化, 应用也更标准化、专业化。现在一般小规模的企业就会有几十个产品规格;略有规模的企业会有几百个产品规格;规模大或很大的企业会有上千个产品规格。以金刚石圆锯片为例, 其在石材加工、陶瓷切割、家庭装修、混凝土切割等方面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产品系列, 在每一个产品系列中, 又能根据不同的切割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 并且都具备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再如激光焊接锯片, 在本世纪初, 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高功率激光焊接设备, 我国的激光焊接锯片产品有了飞速的发展, 建立了将近30个生产厂家, 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公司、博深工具公司等。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内的激光焊接锯片完全能达到中高档的要求, 并且形成了系列的规格尺寸, 从Φ105mm~Φ600mm的常规锯片, 到直径达Φ1200mm的大直径、高性能锯片, 系列化、多样化的产品完全可以出口到国外去, 并且能占据越来越大的国际市场。

1.3制品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更加明显

超硬材料制品产业在朝着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也必然会重视产品的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和品牌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特色化的品牌产品无异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更能获得客户的青睐。各个制品生产厂家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产品定位, 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特色经营, 越来越加强对自身品牌的建设。细数超硬材料制品行业的知名公司就可以发现, 任何一家公司的成功无一例外是有自己的主导产品。不仅如此, 更多的厂家还将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上, 以最大的可能去实现自身品牌的差异化、高端化、个性化。如以前总认为电镀制品是个小打小闹的产品, 但国内竟出现了产品包含六大系列, 几千个品种、上亿元产值的一个中型企业。所以说:拥有鲜明特色的主打产品和很高知名度的品牌, 是一家企业真正成熟和成功的标志。在这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时代里, 每一个企业必须经营好自己的特色, 并且要时时刻刻紧跟和了解客户的需求, 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和附加服务, 才能在市场的检验中站住脚。

1.4技术联盟在制品发展中的角色愈发重要

技术联盟在超硬材料制品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通过组建产业联盟, 可以探讨制品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障碍;通过各成员间的沟通和协调, 可以形成促进制品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原来的技术联盟主要集中在河南境内, 郑州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制品发展基地。近十几年来, 出于制品发展的需要, 其他有条件的地区都在积极筹建。如北京、泉州、石家庄、镇江、鄂州、莱州、云浮等通过这些年的发展, 已经并列成为国内金刚石工具产品的多个大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技术联盟和制品基地的形成, 为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 超硬材料制品产业发展展望

2.1 超硬材料刀具

超硬刀具主要包括单晶金刚石刀具、聚晶金刚石刀具 (PCD) 、聚晶立方氮化硼 (PcBN) 刀具、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刀具 (CVD) 等。未来的中国制造业正朝着高效、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 在汽车、航天航空、能源、军事、机械等领域, 超硬材料刀具都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发展空间。如何使超硬材料刀具符合现代高速、高效、高精度、低成本以及低碳环保的要求, 如何实现超硬刀具的“绿色使用”,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超硬材料刀具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 大力开发高档刀具, 提高切削工艺的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于中国来讲, 当前处在一个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 在未来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上, 在今后我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上, 超硬材料刀具都是一个关键因素。

2.2 深孔钻进工具

这里说的深孔钻进工具主要是指深孔地质矿产钻头、深孔油 (气) 井钻头、深孔科学钻探钻头、深孔海洋钻探钻头等。多种深孔钻探钻头都在朝着钻进更深地层的方向发展, 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同时对我们获取有益的矿产资源也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浅部地层的矿产资源已经开发到了极限, 地质找矿逐步从过去的浅部 (500m以内) 、中深部 (500~800m) 转向深部 (大于1000m) 甚至超深部勘探 (大于3000m) 。2011年12月8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由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编制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 (2011-2020) 》, 要求“对重要固体矿产加强隐伏矿勘察和深部找矿, 稳定和扩大产能”, “开展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接替资源勘查, 促进深部找矿突破”。由此可见, 开发适应深部找矿的长寿命、高效率的深孔钻头, 不仅关乎国家的矿产资源战略, 而且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因此, 深孔地质钻头将成为超硬材料制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仅浅层矿产的开采到了极限, 而且浅层油气资源的可采储量也越来越少, 于是人们需要不断探索更深地层储藏的石油天然气。以往的油井井深一般在1000~2000m, 如今4000~5000m井深已成为主流, 有的石油深井甚至已达7000~8000m。钻井越深, 对钻头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 争取早日开发出适应深孔钻进的工具, 更好地为资源开采服务。

当然, 在海洋钻探、月球勘探等方面, 也必须加大对钻进工具的研究。由于这些钻进工具的研制具有特殊的难度, 所以我们应很好重视, 加速开发。以前我们对深孔海洋钻探投入甚少, 随着国家对南海地区地位的重视, 以及已列为重大项目, 投入7000~8000万元,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2.3 金刚石修整工具

金刚石修整工具主要是对普通磨料砂轮进行高效精密修整。目前主要有单颗粒金刚石修整笔、多颗粒金刚石修整片及金刚石修整滚轮三种产品。我国的金刚石修整工具制造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 能够满足中等精度和部分高精度修整要求。

为满足超精密加工的要求, 对修整工具特别是修整滚轮的精度的要求必将会更高, 微米级金刚石修整滚轮具有更高的形位精度, 因此, 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 针对不同的修整对像, 将会出现相应的修整工具, 即金刚石修整工具将会更加专业化、精密化。当然, 在提高精密化和专业化的同时, 也要考虑低成本化, 如何将新型高品级大颗粒合成金刚石用在修整工具上, 如何降低制造成本, 如何尽量提高工作效率, 是科研人员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在2006年, 三磨所胡玉峰等人研发了汽车转向齿条磨削用高精度金刚石滚轮, 在磨削性能上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4 超硬材料涂附磨具

相对其它超硬材料制品来说, 超硬材料涂附磨具的发展较晚, 算得上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制品, 虽然很多产品依然处在开发之中, 但应用前景已经凸显出来。金刚石砂带砂布, 金刚石研磨纸、研磨片等的相继研发成功, 不仅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范围, 而且将超硬材料制品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但是, 由于只是部分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应用, 因此, 涂附磨具在整个超硬材料制品中所占比例很小。即使如此, 我们也应该看到涂附磨具是一项高附加值产品, 发展空间巨大, 利润回报丰厚。随着高强度粘结、有序排列、金刚石表面处理等各项技术难点的不断突破, 新型的超硬材料涂附磨具将快速发展起来, 成为超硬材料制品产业中的又一个重要产品。

2.5 金刚石线锯

金刚石线锯在我国成为热点完全是近几年的事情, 相对其它超硬材料制品来说它属于新兴产品。金刚石线锯由于出现较晚, 因此对它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但是, 由于金刚石线锯具备锯缝小、锯切效率高、加工实物损失少等优点, 得到了行业的普遍重视。由于线锯独特的优势, 在光伏产业、光电子产业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金刚石线锯的研究与应用必将得到加强, 金刚石线锯也将会成为超硬材料制品中又一类重要的类型。

由于我国的金刚石线锯产业刚刚起步, 因此存着着诸多问题, 综合来看, 未来的一段时间要重点解决的是: (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制造技术、锯切技术、工艺原理等方面, 要开展系统性的研究, 以指导线锯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2) 制造线锯的原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有统一的标准。由于线锯产业为新生产业, 包括金刚石、钢丝、结合剂等原材料的检测、使用都比较混乱,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建立统一标准。 (3) 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由于线锯潜在的巨大市场, 白热化的竞争不可避免。必须改变这种情况, 促进金刚石线锯产业的良性发展。

2.6 金刚石拉丝模

金刚石拉丝模的作用是拉制各种金属线材, 在我国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品种齐全的格局。

相对于国际高端产品, 我国拉丝模的综合品质与之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高性能聚晶 (复合片) 、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单晶主要靠进口, 并且模孔加工技术是手工加工水平,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展望未来,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依靠金刚石质量的进步, 提高模孔加工水平, 提高激光加工水平, 加强数控机床的使用, 提高操作精度, 全面提高我国金刚石拉丝模的总体制造技术水平。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 眼光要看向世界, 要以积极的心态, 争取占领国际高端产品市场!

2.7 超硬材料制品新技术

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一些新技术的产生, 新技术的产生又反过来促进着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 超硬材料制品在均匀分布/有序排列技术、粉末超细化低氧化、粉末冷等静压技术等方面, 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采用均匀分布/有序排列技术与制造工艺, 能改变常规金刚石工具里金刚石在胎体中的偏聚问题, 使单位面积上的金刚石分布趋于一致, 消除了金刚石富集和稀少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金刚石工具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寿命。再加上一些先进的冷压与烧结技术, 如粉末冷等静压、钎焊烧结技术等, 从而使金刚石工具生产从模拟时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显著提高了工具的质量与性能。

随着预合金粉在超硬材料制品中的成功应用, 对粉末的颗粒要求越来越严格。在颗粒尺寸向着微米级方向发展的趋势下, 如何生产出粒度更细的超细粉, 如何有效地降低氧含量, 将成为制约金属粉末发展的关键因素。粉末越细, 氧含量越低, 粉末烧结组织合金化会更充分, 晶粒尺寸会更加细小, 组织会更细致、均匀, 从而提高了金刚石制品的耐磨性。

总之, 要重视制品领域内的技术创新, 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推进制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提高制品的技术含量, 最终提高我国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3 结论

超硬材料制品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更要头脑清醒, 冷静思考。我们要认识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全方位、高效益、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只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必须登高望远, 面向世界、展望未来, 这一点对发展中的中国超硬材料制品产业是非常重要的。

1.前面已经提到:超硬材料制品将朝着系列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因此各企业要实现品牌的差异化、高端化和个性化, 要在制品行业中给自己重新定位。要走专业化和品牌化的路线, 通过特色产品和服务, 抢占市场份额中的最大“蛋糕”。

2.开发高档产品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加强的重点工作。国内很多小企业还停留在依靠产量求利润的发展模式上, 特别是在磨具方面。我们必须要转到从以量为荣到以质为荣的轨道上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高高档产品的比重。只有力挺产品高端, 才是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正确选择。

3、超硬制品产业的发展是与超硬材料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只有切实加强超硬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制品的发展才会有突破。要更好地发展超硬制品, 必须首先解决好单晶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各种聚晶及复合片等的应用, 拓展其应用领域和范围, 形成材料和制品两条腿走路的良性局面。不能顾此失彼, 使制品失去了发展依赖的基础。

本文尽管对超硬材料制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但肯定是管中窥豹, 难免挂一漏万。技术在飞速进步着, 超硬材料制品肯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生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不断进步的超硬材料制品产业会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会为“中国梦”和“超硬梦”的实现做出最特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啸虎, 邓福铭, 郑日升.现代超硬材料与制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415-422.

[2]吕智, 郑超, 林峰, 等.中国超硬材料制品技术现状与发展[J].超硬材料工程, 2011, 23 (2) :36-42.

[3]Li L B, Tang X H, Qin Y X, et a1.Developing status of P realloyed backing powder used in laser welded diamond tools[J].Diamond and Abrasive Engineering, 2005 (2) :56-60.

[4]Blangenois N, Florea M, Grange P, et a1.Influence of the co-precipitation pH 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vanadium aluminum oxidecatalyst[J].Appl Catal A Gell, 2004, 263 (2) :163-170.

[5]Yang X H, Wang X, Zhang Z D.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bmicron cobalt ferrite spinel through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J].Cryst Growth, 2005, 277 (4) :467-470.

[6]李志宏.2009年及20l0上半年超硬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简析[C], 海峡两岸超硬材料技术发展论坛, 20l0.10.

[7]吕智, 郑超.超硬材料工具设计与制造[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

乳制品产业 第10篇

云南省墙改办杨贵芳主任莅临论坛并致辞, 杨主任介绍了云南省墙材革新的经验, 烧结墙材的基本情况以及下一步云南省墙材革新的思路及想法。

全国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滕军力会长从三个方面对烧结墙材行业提出了要求, 希望烧结墙材行业形成合力, 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在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中应争取主动,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中国环境科学院王红梅教授作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及污染防治对策建议”的演讲, 她从标准文本介绍、烧结墙材行业概况和存在的环境问题、烧结墙材行业排污现状及污染防治技术、砖瓦行业污染减排的建议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为砖瓦工业环保难题进行答疑解惑。

选饮乳制品讲究多 第11篇

牛奶类: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牛奶大致分为两类:全脂灭菌乳和调制乳。前者就是大家经常看见的普通全脂纯牛奶,后者则是以不低于 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体产品,常见的有低脂调制乳、低乳糖调制乳等。全脂灭菌乳口感较好,适合大多数人群。低脂调制乳脂肪含量低,适合“三高”人群,在摄取丰富营养的同时,减少了脂肪的摄入,健康无负担。低乳糖调制乳,通过乳糖水解技术,降低牛奶中乳糖的含量,让乳糖不耐受者不再“望奶兴叹”。

乳粉:俗称奶粉,是以鲜奶为原料浓缩干燥后制成的。目前的工艺已经能比较好地保存营养物质,仅维生素C、维生素B族有损失,所以长期食用奶粉的人群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婴儿配方奶粉是一种添加了各种婴幼儿必需的营养素的奶粉,使之在成分上尽可能接近母乳,比普通奶粉更适合婴儿,是人工喂养婴儿的首选产品。

酸奶类:又称发酵乳,是由鲜牛奶消毒后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可调整肠道菌群。适合各类人群,尤其是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及乳糖不耐受者。酸奶也并非越稠越好,由于选择的乳酸菌种类的不同,发酵后的状态有所差异,有的稍稀,有的则偏稠。人们可以在配料表中看到一些稳定剂,如明胶、果胶等,这些添加剂可以使酸奶看起来更加细腻,从感官上更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所以,黏稠有时不能代表酸奶的好与坏。

乳酸菌饮品:乳酸菌饮料是由酸奶加入了水、各种果汁、果肉、有机酸、香精等食物添加剂配置而成。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在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无菌处理阶段时已被杀灭,这种饮料可在常温下贮存和销售,也就不存在活性乳酸菌的功效。从营养价值上说,乳酸菌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很低的,每100毫升最高的也就为1.0克,而牛奶为3.4克左右,酸奶则为2.7克左右,由此可见乳酸菌饮料与牛奶和酸奶的营养价值相差甚远,对于儿童来说,乳酸菌饮料不能成为牛奶或酸奶的替代品,饮用一定要适量。

在购买奶制品时,首先应该选用正规、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的厂家的产品。其次,在购买之前,要弄清楚产品的标志、产品说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产品的属性,即纯牛奶、调味乳、还是乳饮料或其他产品。再者,不同的消费人群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产品,如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应该选用低乳糖奶或酸牛奶等乳糖含量少的产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的不同的配方奶粉,比如婴儿配方奶粉、孕妇奶粉等。此外,在选购新鲜牛奶时,牛奶的外包装也很重要。因为从外面透入的光线、细菌、水分等有害物质可以改变牛奶的风味,破坏其营养成分。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新鲜牛奶包装有屋顶型包装、塑料袋和玻璃瓶。其中,玻璃瓶只能隔离9%的光线,半透明的塑胶容器能隔离的光线最多也只达到30%,而屋顶包基本可以隔绝96%的光线,确保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保证牛奶的新鲜。

乳制品产业 第12篇

一、发展淮南豆制品产业的意义

1. 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农业始终是淮南的传统产业。目前全市总人口约为230万, 其中农业人口127.88万人, 耕地面积173.28万亩。豆制品产业无论是简单地小作坊, 还是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 就生产流水线而言, 它需要较多的劳动者。同时, 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自199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豆腐文化节, 不仅弘扬了豆腐文化, 广大华夏美食, 更是带动了淮南的旅游、餐饮、零售业的发展, 为农业人口的转移创造就业机会, 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

2. 带动淮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淮南市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 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 自古就盛产大豆, 野生大豆至今仍生长在沿淮地区。当地盛产独特富含人体必需矿物质的泉水资源如“珍珠泉”、“马泡泉”、“大泉”、“涌泉”等, 用其浸泡制作的豆制品美味营养, 享誉国内外。发展豆制品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制作工艺, 有助于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而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 促进当地因势利导, 进行以豆制品、优质粮、畜禽、水产品和蔬菜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

3. 促进豆制品生产的标准化和优质化。

豆制品作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 各地都有生产, 但质量参差不齐, 标准不一。淮南豆制品生产加工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 豆制品产业外联国内外市场, 内连豆制品生产基地和农户, 已形成一定规模, 通过企业以各种形式同农户联系, 由企业参照国家或国际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农户的种植生产操作, 为保证豆制品的质量, 维护淮南豆腐品牌, 必将促进豆制品生产的标准化, 优质化。事实上2005年9月16日淮南市就已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豆制品地方标准, 首次发布了腐皮、豆腐干、腐乳等三个淮南地方标准, 改变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 无序生产, 无法对整个行业食品质量进行控制的现象。

二、淮南豆制品产业的现状

1. 生产规模小, 集中化程度低

淮南市目前豆制品生产规模的现状是中小企业与个体作坊并存。中等规模豆制品生产厂家仅6家, 这些企业以生产成品为主, 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最能体现准南豆腐特点的鲜品豆腐生产的小作坊却有673户, 日产量占淮南市豆制品日平均消费量的95%, 且豆腐作坊有3250余家, 虽80%集中在八公山区下郢村和潘集祁圩村, 已形成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豆制品专业村, 其余分散于其它县区, 年产值8000万元左右, 虽从业人员近万人, 但尚未形成集中程度高的现代化规模生产。

2. 豆制品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 淮南生产豆制品有卫生、销售许可证的仅7家豆制品企业, 绝大多数生产者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 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生产无标准、随意添加食品添加剂, 对豆腐质量的检验还不少是依靠有经验的师傅眼视、手摸、口尝等来评判, 特别是鲜品生产小作坊缺乏冷藏设备, 质量难以保证。

3. 品牌效应不足

品牌代表着企业形象, 是企业的旗帜、企业的文化, 还是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 扩大市场影响, 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这都需要品牌的塑造。豆腐虽是淮南的名片, 但目前淮南豆制品骨干企业少、产业规模小, 仅有八公山豆制品厂、兴兴豆制品公司、吴氏豆制品厂等几家规模较大, 且每家都有一个商标, 缺乏品牌效应, “八公山豆腐”兼有历史与地名的特色, 各豆腐生产厂家纷纷以其为名, 自称正宗, 良莠混杂, 影响品牌效应发挥。

4. 生产现代化水平低

由于多是家庭作坊, 生产经营分散, 使得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机械化设备水平低, 特别是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水平较低, 生产工艺有待改进, 产品包装化程度、豆制品生产技术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均有待提高。

三、加快发展淮南豆制品产业的对策

1. 加快产业集聚, 形成特色豆制品产业区

任何一个地区产业大发展都会受到现有产业基础的支撑、限制和影响。发展淮南豆制品产业具有地处原料产地, 原料运输成本低, 豆制品加工企业与大豆生产基地之间便于就品种、质量等进行沟通与协调, 容易形成的生产者与加工者之间的协作关系, 且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作保证, 建立豆制品产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 淮南市政府正在建设占地32亩的祁集豆制品园区, 把家庭小作坊引进园区发展, 形成公司加农户的新格局, 园区内将是标准的生产场地, 清洁的生产环境, 统一的生产标准, 严格的质量和卫生控制, 且统一取得QS标志。豆制品园区准备利用豆腐渣发展养殖业, 推动标准化示范畜禽养殖,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 为豆制品生产提供能源, 形成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经济。豆制品园区的建立将有助树立准南豆制品“优质、传统、绿色、安全、营养”的品牌和文化形象。

2. 发展豆制品中的龙头企业, 形成品牌效应

龙头企业是具有较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是加速淮南豆制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战略要求扶持加工生产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 培育其形成完备的大豆加工体系, 促进企业向精深加工、优质低价转变, 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淮南市正以八公山豆制品、吴氏豆制品企业以及平圩牧工商公司等6家豆制品企业为龙头, 带动周边散户发展, 促进豆制品产业集聚。相信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提高豆制品规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用于豆制品生产的大豆超过400万吨, 但每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 有一定规模的豆制品的生产企业不到60家, 产品占有率不到10%, 而从一般市场规律来看, 规模企业的产品占有率至少应该在50%, 可见豆制品行业的企业规模化发展空间很大。

3. 加大科技投入, 采用新工艺, 开发新产品

科技是企业的生命, 要实现豆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好口感、卫生且健康, 就需要科技提供支持。如开发丰富多彩、口味不同的豆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再如腐乳的制造过程就是生化酶学的过程, 对腐乳酿制中的酶学特性以及腐乳酿造中需要的酶系集中制备等需要深入研究, 以便缩短生产时间, 提高质量等等, 这都需要科技为后盾。正是基于此, 淮南市八公山豆腐行业商会牵手安徽农业大学, 在八公山区建立豆制品产学研基地。从2006年开始, 安徽农业大学为淮南豆腐园区建设、产业规划和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专家技术指导, 对产业发展、新技术和新装备提供动态信息, 并对豆腐产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供合理化建议, 通过高校技术及信息支持, 使产业做大做强。

4.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 为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创造外围条件

淮南的豆制品产业不是单纯的加工业, 附带涉及到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餐饮等行业,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和协调工作, 推出配套政策, 建立全面有效的服务、协调体系, 为豆制品产业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事实上, 这些年淮南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已推出一系列措施发展豆制品产业。如:2007年4月淮南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淮南豆腐产业议案办理方案》, 争取在2007年~2010年, 推进实施淮南市豆腐产业“62211”工程;2007年5月淮南市地税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淮南豆腐产业发展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对从事豆制品产业的技术转让、产品研发乃至个人或个体户从事大豆种植等诸方面给与税收优惠, 鼓励发展豆制品产业;市质检局对豆制品生产实行市场准入制;市政府还利用每年的豆腐文化节, 加大豆制品产业园的招商投资和豆制品的宣传和推广等。

总之, 大豆制品是中华民族最普遍、最亲近的营养源, 作为豆腐的源地, 淮南更应该抓住机遇, 改变现状, 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措施, 大力发展豆制品产业, 这必将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也符合以民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旨意。

参考文献

[1]凌庆枝许卫李明:淮南市豆制品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初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上一篇:生物反馈训练法下一篇:多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