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眸范文

2024-09-05

历史的回眸范文(精选9篇)

历史的回眸 第1篇

对出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我来讲, 印象中, “知青”就是远去岁月中的一群人而已, 在我和家人讨论这部书时, 就快四岁的儿子问我:“妈妈, ‘知青’是什么呀?”是的, 也许, 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会遗忘了在某段历史当中还有一群人, 曾经被称为“知青”, 而这个称号背后的“历史“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如烟般渐渐淡去, 留下的只是渐渐的无声和逝去的群落。

在这部书中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是文章写作者的身份, 他们有的是普通企业的工人、有的是大学的教授、有的是经商的生意人、有的是自由职业者,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和身份:知青。几乎没有人是作家, 然而必须相信用生命的烙印吐露出来的文字是最质朴和最真诚的, 因此, 这样的“诉说”不是惊天动地的呐喊, 不是哀怨凄凄的哭诉, 而是极为平实坦然的娓娓道来, 也许正如主编邓鹏先生所说:“老知青们大多年过半百, 富贵荣华于我们如浮云。我们只想老老实实地讲诉自己的经历, 希望用这些朴实无华的故事来填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一个空白, 让它们深深嵌进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正是这样的淡定和从容, 这发自“无声的群落”的声音才格外的真切、自然, 像极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对自己亲人的讲述。

“作为一出历史悲剧的幸存者, 我们有义务记载下这些年轻时代的伙伴的故事。我们的初衷只有一个:希望那些阴郁的日子不再重复, 希望中国不再有残酷的阶级斗争、不再有阶级路线、不再人分九等、不再有冤狱、不再有株连、不再有“黑五类”、不再有“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不再有暴力革命。” (邓鹏:序言)

历史是“人的历史”, 而这其中的诉说更让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就要被历史淡忘的群落中闪现的无数生命对人生的思考和挣扎:其中的闪烁着一种精神, 一种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匮乏已久的精神:

老知青刘嗣阁在自己身患绝症、来日无多的时候, 还不断用歌声来鼓励别人[刘长宜:《十月的歌》];老知青曾令德在离开他十分眷恋的世界的时候, 拒绝亲友的探访, 为的是保持做人的尊严。爱尔兰有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没有鞋穿的人总是感到自己十分可怜。可是有一天, 他看到一个失去了双脚的人, 这才发现世上还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在贫困的山区, 重庆知青目睹了种种使人心碎的事情:凛冽的寒风中衣不蔽体的孩子;代替父母服劳役并任人拳打脚踢、逆来顺受的地富子女;口袋里只有三分钱买盐的老大娘。许就是这样的经历, 造就了老知青对苦难的承受力。四十年来, 他们倍受命运嘲弄却没有放弃真诚的追求、屡遭歧视却不失做人的尊严、屡遭挫折却不坠青云之志。自强不息实在是老知青的生命历程的主旋律。《魂系巴山》里的故事兴许能给弱者一点力量, 给强者一点谦卑, 给不幸者几分安慰, 给幸运者几分警示。 (邓鹏序言)

我们总是在不断讲述中了解着历史、感悟着历史, 在对历史的品读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份力量, 而《无声的群落》告诉我的不仅仅是这些, 还有如何认识“历史“本身和如何面对现世和未来。

书中精彩语录择编:

历史的进程不是一条直线, 它似乎总是进两步, 退一步。既有歌舞升平的盛世, 也难免出现民不聊生的乱世。如果您碰巧躬逢前者, 那么希望您珍惜生命, 关爱他人;如果您不巧遇到后者, 那么希望您处变不惊、自强不息。——邓鹏

少年情怀、青春磨难、身世之感、家国之恨, 都已随岁月飘逝, 这段历史却需要我们认真清理并使之成为民族的记忆。还中华民族一个清晰明朗的历史天空应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谢几何

虚假的历史智慧湮没过去, 真实的历史可以导引未来。历史不是权贵耳边的谄语, 小人物背后亦有大故事。——邹克纯

因为有人企望时间的流逝会使人们遗忘历史,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所以我们有必要真是地再现历史, 使后人能对前一代的历史做出正确的评价。—章孟杰

拒绝遗忘就是选择真相。拒绝犬儒就是选择尊严。拒绝权势就是选择人性。透过来自民间的拒绝和选择, 您也许能够洞悉民族的未来。—郑文斗

曾经的苦难铸就了一种只有知青才有的特质, 这就是可贵的“知青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和影响到他们整个的人生。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我们民族辉煌未来的历史进程中, 希望”知青精神“的精髓得到继承、彰显和发扬。——赵明和

链接:《无声的群落——文革前上山下乡老知青回忆录》

邓鹏主编重庆出版社2009年

对邓鹏教授的访谈:

邓老师, 您为什么对知青文学的研究感兴趣?

知青研究不属于我的专业范围, 我之所以投入文革前老知青的回忆录的编撰工作是因为:

(1) 文革前下乡的老知青过去、现在都是一个弱势群体。是个无声的群落。我想给我的那些伙伴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2) 文革前下乡的老知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大多出生于“有问题”的家庭。透过他们的经历, 细心的人可以窥探一些有关中国过去六十年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

邓老师, 通过知青文学的写作研究, 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回眸历史(单铮) 第2篇

宁阳四中

单铮

当二十世纪的钟声敲响,一轮红日在世界的尽头升起,耀眼的金光拼命撕扯着笼罩在东亚大国版图上的阴霾。云层很厚,但泱泱在国离拨开云雾见光明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自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到一九零一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六十年匆匆走过。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然,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仍旧做着天朝美梦,到列强的皮靴下苟且偷安地活着。这是清政政府的失败,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有人说,近代史是中国的一部血泪史,古老的民族在炮火声中踉踉跄跄地奔向未来,沾染了一身的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危急之时,国难当头,一群志存高远的青年挺身而出,坚毅无畏地立在风口浪尖。就像李鸿章临终诗里所期望的那样,他们用手中的宝剑劈开云浪,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抵御外侮的中流砥柱。

当清晨那灿烂的阳光梳洗着古老民族的妆容,当清凉的秋风吹拂着五星红旗,中华民人共和国巍然而立。和平之中;往昔那些峥嵘的岁月不能忘怀;虽已昭雪,国耻仍需铭刻在心。

当今世界,机遇虽众,挑战仍在。两年前,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厚颜无耻地提出将钓鱼岛国有化。随后,安倍晋

三、小泉纯一郎等人粉墨登场,修改和平宪法,美化侵略历史,大搞“撒钱外交”„„日本频频的小动作背后,是路人皆知的法西斯野心。与此同时,美国、欧盟对中国“鸡蛋里挑骨头”,菲律宾、越南声称对中国南海拥有主权。而现在,国内改革也已步入深水区。内忧外患之际,国防建设愈加重要。

“辽宁号”航里入列、舰载战斗机成功起降、战略导弹一代代更新„„国防军事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回眸:无法忘却的平民历史 第3篇

[关键词]故土依恋家族奋斗爱情追求家国情怀

相机的发明使人类流动的生命可能定格,影视的普及使人类逝去的历史获得梦幻般的重新演绎。作为电视类型剧中重要的一支,历史剧在我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得到了充分发展。优秀的历史剧备受观众青睐。但是。综观国内电视荧屏,帝王将相、汉瓦唐宫,历史剧的镜头几乎无一例外地聚集在这些封建统治者身上。历史被简化为少数统治者之间权利倾轧的结果,被幻化为宫廷内部的荒诞传奇,这显然有悖于唯物主义历史史观。忽视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这一基本事实。把人民群众搁置一旁而去创作历史剧,无疑是影响当代历史剧主题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电视剧《闯关东》的成功首先就来源于编导者正确的历史观。《闯关东》把镜头聚集在平民身上,再现的是平民历史,讲述的是上世纪初闯关东大潮中以平民朱开山一家为代表的家族奋斗故事,时代风云、家族奋斗、民族传奇在剧中互渗互透,融为—体,彰显着该剧的平民历史主题。

一、故土依恋中不绝的桑梓情怀

《诗经·小雅》有曰:“唯桑与梓,必恭敬止”,后人又云:“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中华五千年文明于人民心上烙刻下浓厚的家国情怀,故土之思、家园之恋逐渐沉淀为民族潜意识,在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中挥之不去。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在国人的意识里除了新生与希望外,更带上一层深深的无奈与浓浓的悲凉。闯关东也实出无奈,如果不是社会动荡、灾祸连连,如果不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但凡有一条生路,也不会踏上这条路啊!”这是《闯关东涮中那朴实的村民心理的真实表白。万般无奈中,接到朱开山托人捎回的信,确信了自己家里的“山”没倒,自己将带着三个儿子去关东找他,文他娘是何等的兴奋,刚经历了沉重打击、几乎绝望的心又重新燃起希望,开始新的憧憬。可是,当真正要带着儿子背井离乡、开始远行时,这个豁达、坚强的女性变得感伤、忧郁。她缓缓走出家门、轻轻扣上门扉、依依地四面环顾、“人不在家,门是锁不住的”朴素的智慧、走到门外的台阶下,她何以不需转身就知道风把门吹开了,叫儿子再去扣上门?她是在用心听、用心看,她是真心地依恋着这片土地啊。这一切,被编导者以诗化的镜头叙说着,平实中已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走上村口的马路。她提议向着老家磕个头,身后是墨色的山峦、脚下是枯黄的秋草、眼前是山脚下残破的小村落,母亲神情肃穆,叮嘱儿子们“这是生你们养你们的地方,一辈子都不要忘了”。沉重地三鞠躬,母子四人跪拜故土,高亢唢呐声首先打破了村庄的平静,紧接着却是缠绵忧郁的调子在山间缭绕。那高亢之声着实令人惊心动魄、而那缠绵之调又在诉说着人们无奈中的愁肠百结。于是,《闯关东》一开篇对国人桑梓情怀的表达就带着诗的情感、诗的韵味,也有着诗一般动人的力量。

二、家族奋斗中喷薄的生命原力

《闯关东》整剧的叙事线索,是义和团英雄朱开山一家的家族奋斗历史。从朱开山只身闯关东挣下那份不薄的家业、到文他娘带着儿子几经颠沛流离闯荡关东:从朱家村到元宝镇再到齐齐哈尔,从淘金、种地到伐林、开菜馆再到山河煤矿:从饥荒到温饱再到小康,每一步都是艰险都是血汗,每一步也都是坚强都是不屈的奋斗。而在这奋斗的过程中,民族的生命原力一再喷薄。大山深处的老金沟,是欲望与死亡之谷,劳苦的淘金人在那里用生命淘来了金沙,又为这些金沙付出生命的代价一大金粒、老烟,坟冢座座埋葬了他们简单的渴望——运金回家,置几垧好地,养老婆孩子:青山白雪昭示着官、匪、商互相勾结,又互为阵地。各自妄想独吞淘金人劳动果实的无尽欲望以及在这欲望驱使下惨绝人性的罪恶。只有如朱开山这样的强者才能在周全考虑、周密布局下实现自己的愿望。运金回家,完成一个异乡闯荡者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原始资金积累。元宝镇种地,抗旱斗天,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那片油绿,光膀子的男人挑水浇地,一切都是热辣辣的生命力,是为了生存战天斗地的雄奇伟力。齐齐哈尔山东菜馆。与恶绅霸商斗智斗武。几经较量,朱家几乎被逼上退走逃离的绝境。但坚强与智勇给了他们最后的力量,斗倒五爷,绝处逢生。

三、儿女情长中永恒的爱情宣言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爱情的神话,认为“爱欲(情欲和性欲)其实就是被分开了的本质力求被恢复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瓦西列夫在《解读情爱》中则说:“爱情是男女之间由于爱慕而产生的强烈的倾慕之情。”正是这对整体的追求,正是这份倾慕之情的吸引,延续着人类生生世世、绵绵不绝的爱情主题。爱情的本质是相同的。然而,由于民族、地域的不同,爱情的表达、呈现却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在中国民间传唱中,我们既看到南朝女子。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的纯情与委婉,也看到了北朝女子“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的坦率和火热。《闯关东》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山东灾民,因此,电视剧里描绘的中国北方汉子和女子之间坦率炙热的爱情。不是爱情小夜曲,是一篇篇爱的宣言。

观者首先为鲜儿的坦率执着震撼,一个正待出阁的新嫁娘,一袭红妆,跪在父亲面前,“我和传文哥从小到大,根叶相连。这辈子断不了了。”——大胆、热烈,这是北方女子对纯真爱情的呐喊。断桥下,村口老树旁,面对犹疑不决的传文。鲜儿主动提出一起闯关东,“俺迟早还不是你家的人,铁了心了。”被父亲锁闭闺房,鲜儿无奈之下,跳窗而逃,这份对爱情的热辣辣的追逐令人动容。观者亦为秀儿对传武的执着追求和痴心守候感动,无论是直截了当的表白、死缠硬磨的迎合。还是死心塌地的等待、委曲求全的付出。令人感动的是那样软弱的外表下蕴藏的这样炽烈的爱的火山。而这座火山没来得及爆发就被时代的悲剧卷入地心,又实在令人心痛。此外。朱开山和文他娘老两口之间饱含着平民生活气息的水乳交融的爱情与亲情也令人感到真切生动,玉书和传杰从两小无猜的童年友情到两心相知的儿女私情,电视剧中一切爱情篇章都与“闯关东”“闻”的精神交融。在这群闯荡求生存的山东儿女身上再加一分精神闯荡,彰显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怀。

四、国恨家仇中不屈的民族脊梁

舍生取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史成就了家国一体的民族意识。每当国家遭遇外来侵略,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念往往转化为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聆听历史。抗金名将慷慨高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爱国文人至死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振臂高呼“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巾帼英豪痛下誓言“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闯关东》里没有这些威名赫赫的英雄豪杰,但《闯关东》给观众最大的震撼正是剧中平民主角在国恨家仇中不屈的民族脊梁。

作为义和团英雄,朱开山对日本鬼子杀戮同胞的惨绝人寰的兽性有着深刻的记忆和仇恨,因此,本来不支持开煤矿的他,一旦知道子辈们是在跟日本人争夺山河煤矿的开采权时。当即没有了犹豫,三杯酒敬矿业厅长,感谢他“没有忘了中国人的良心”,并豪言决心“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自个办,小日本鬼子滚他娘的一边去”。切铁路线,提高运价,减少车皮,日本人无所不用其极,妄想通过种种阴谋手段,阻止山河煤矿的生产,朱开山运筹帷幄,坚决果敢。最后,森田物产通过朱家养子——龟田一郎注入大笔资金,成为煤矿的控股人。山河煤矿和森田物产双方对峙法庭时,朱开山有意将年幼的孙儿带上。因为他要让孙子看看“卖国贼是怎样出卖山河煤矿,是怎样出卖国家的?”他要让孙儿记住这国恨家仇。法庭外与森田面对面,他镇定自若:“中国还是中国人的,你们日本人还得回去。你们走的时候,这儿将留下一片片日本人的尸首,全世界的人都会骂你们。”他神情肃穆。语调不高,声音不大,但给人一种难以抑制的坚定的力量。最心爱的儿子战死沙场,他深明大义,“传武是为打小鬼子才死的。是老朱家的光荣。”当森田总裁最后来到朱家,摆明了他日本陆军军官的身份时。他下定决心,亲手宰了森田。国恨家仇一起报。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小小院落,最终横七竖八地躺满日本鬼子的尸首,令人拍手称快。

编导有意将朱家老二传武战死的场面与老三媳妇生产的情景交替演绎。在漫天火光中,传武倒下了:在枪炮声声中,朱家第三代降生了。虽然,这里的象征意蕴不无模式化之嫌,但是,编导用镜头给我们呈现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真理实在震撼人心,催人泪下。此外。矿业厅姚厅长、民族资本家黄老先生还有梁法官。在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也时时保留着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良心。尽一己之力支持了朱家的爱国之举。他们共同构成这幅民族脊梁的伟大浮雕。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赋予它中庸和谐的民族性格。这是怎样的一群国人,诗书之邦的文化源流将温良恭俭让注入他们的血脉,可是在遭遇国破家亡时,这个民族“如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将在沉默中灭亡。”他们选择了爆发。选择了“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血。”于是,他们成为真正的民族脊梁。

历史的回眸 第4篇

一、透析学生道德信念, 警醒教师自身言行

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 是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内驱力。它可以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一贯性, 因而成为学生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学生的道德是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螺旋式前进的, 从领会道德要求和掌握知识、接受有关的教育到产生行为的经验、信赖自己的经验, 常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信念去行动, 这个过程是曲折的。作为教育者, 不仅要通过口头讲解或劝导,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 树立民族自信心。更要在教育中展示自己对历史的辨证看法, 不能一边倒, 一边倒可能新颖, 但常会有失公允, 走向偏激。学生常常是教师的影子, 生动的榜样比起抽象的论述具有更大的感染性与说服力。要使个人的认识变为行动的指针, 一个主要的条件是通过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证实并体验到要求的正确性。只有在这时, 他的认识才获得动力和情绪特征, 并转化为信念。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当学生把某些信念原则与科学世界观联系起来时, 就可以深刻理解信念的本质与必要性, 从而形成更坚定的信念。

二、横看中外同期历史, 引领学生辨证思索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关联的, 此消彼长, 屡见不鲜。一处风吹, 八面草动, 当中国商鞅变法时, 日本正在大化改新, 两国的改革, 标志着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日本明治维新时, 俄国正在进行农奴制改革, 两国的改革, 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横看中外同期历史, 中国三国演义打得正欢的时候, 欧洲也正在打仗, 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 各路军阀混战, 帝国权力名存实亡, 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大的历史有许多巧合, 就连名人名著也有惊人的相似: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同时, 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横看中外同期历史, 当我们走向世界时, 谈到自己时也谈及别人, 这种联系的观点, 坚持自己的民族自信, 也赞赏别人的长项, 这样与异邦交流, 也会有共鸣。2013年9月,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他讲丝绸之路, 讲两国的过去和发展, 在联系中让大家自豪, 更让大家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和信心。

翻看初中的历史教材, 同一时期中外历史有许多点很有趣: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 夏朝建立,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和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中国有老子、孔子经典学说, 同一时期居鲁士统一波斯, 佛教在印度产生;战国打得正乱时, 波斯攻希腊;秦统一时, 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西周有分封, 西欧也有分封, 西周分封为的是维护统治, 西欧分封为的是宗教利益, 西周的分封, 中央可以管地方, 西欧的分封则无此权, 西周的分封和西欧的分封都举行仪式, 以示封君和封臣关系。

学历史, 也要知己知彼, 许多惊人的巧合不是偶然, 他们之中常有千丝万缕的具体联系。

三、结合文本要点教学, 培养学生串通线索

初中历史教学时间紧, 任务重, 不是主考科目, 常有被边缘化现象, 理清要点, 突破重点, 才能出现高效课堂, 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作横向的比较, 才能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行关联教学。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要点举例:《俄国十月革命》的要点是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美国经济的发展》理解“通货膨胀”、“新经济”等概念;《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了解苏联的解体;《动荡的中东地区》知道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中东战火频繁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知道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和影响。

对这些要点的攻克, 教材已给出了一些方略:如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再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中, 要变抽象为具体, 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漫画,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中领悟真谛,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又能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学习《内战的爆发》这课时, 以华君武先生作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磨好刀再杀》作为新课导入, 学生很快就会进入情境, 然后进入重难点的解剖, 在解读的过程中, 要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 解决课与课之间知识的跳跃, 不要把眼光盯在一处, 要串通历史线索, 总揽历史发展方向, 在客观上把握, 在微观上分析, 做到点面结合, 这样才能有大收获。

回眸历史,振我中华 第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回眸历史,振我中华 》。

在多少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巨龙始终屹立在地球的东方。那就是我们深爱的祖国-------中国。

在我心中。祖国就像那汹涌澎湃的黄河豪迈不羁。就像那滚滚的长江。虚怀若谷。就像那巍峨的泰山,坚强执着。就像那香山红叶,热情好客。在这条见证历史巨龙身上。我们能看到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

我们怎能忘记卢沟桥上日军的疯狂扫射,怎能忘记圆明园中八国联军的大肆掠夺。怎能忘记上海公园门口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怎能忘记意气风发的一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以五四运动为主旋律的青春赞歌。怎能忘记南京那段凄惨的历史阴影。三十万人的灵魂在哭诉着他们的死于非命。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怎样才能安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美丽山河,让这条巨龙变体鳞伤。让炎黄子孙受尽折磨。但我们的祖国没有沉默。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阔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装备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

面对侵略者的罪行,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直到1949年十月一日。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名字诞生了。、从此迎来的是一个个充满自豪的画面。申奥的成功让我们像世界展示我们灿烂的五千年文化,神七的飞天让世界再次领略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敢。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一个又一个的事例证明着我们再也不是东亚病夫、再也不是那个闭关锁国,腐败无能的国家了。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我们不再懦弱。我们在变强。

记忆深处,历史回眸 第6篇

《五百年来谁著史》

韩毓海 著 九州出版社 ¥39.80

這是一本从金融与大历史视角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书语言晓畅明快,问题意识敏锐,堪称名家大手笔。作者行文有意针对时下热点话题,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从而让大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

作者韩毓海是北大新锐学者,在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现实关怀和价值取向,每每引起关心国家命运、关注底层生活的读者的强烈共鸣。

爱尚书库:

《中国知青梦》

邓贤 著

作家出版社 ¥22.00

《中国知青梦》是邓贤继《大国之魂》后又一部惊心动魄、反思警世的力作。作品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强有力的艺术表现,首次披露了知青大返城的内幕和全过程,以及边疆兵团战士的血泪档案。百人卧轨,千人绝食,万人下跪,惊天地,泣鬼神!这是一支昨日英雄梦破灭的魂曲,一首中国知青运动悲壮、雄奇而又痛苦、困惑、低回的挽歌。

看此书能深深感受到,报告文学那种摄人心魄的震撼,不是简单的感动、愤怒、迷茫、混沌、喜悦,更多的是多种感情的复合体,其中的种种人间悲剧和荒诞的闹剧是难以让现在的青年所理解的,红色的年代我们看到的是血色浪漫的疯狂和激情,但是红色的年代可能把血色的东西也溶化到里面,让我们根本分不清,那颜色是血色还是红色。

《瞿秋白传》

王铁仙 刘福勤 主编 人民出版社 ¥58.00

这是一本从2004年开始,历时七年编撰而成的最新的瞿秋白传记。本传吸取了近二十年来学界瞿秋白研究的新成果,引用了大量解密不久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瞿秋白。

勇猛精进,永不言败,是瞿秋白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波澜起伏,曲折悲壮,是瞿秋白令人瞩目的政治生涯;真诚坦率,温文尔雅,是瞿秋白日常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个可敬的革命领袖人物,也是一个可亲的普通知识分子。瞿秋白的一生,可歌可泣,色彩斑斓。

《声音乐团》

颜歌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9.80

颜歌,“80后”十大实力作家之一,用令人震撼的文学想象力,给我们讲述了四个名为《声音乐团》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永安城,都是关于一个叫做刘蓉蓉的小说家和她生命中的乐师们的故事。一切从刘蓉蓉的死开始,以刘蓉蓉的死结束。这是一部奇异的小说,有着黑暗的魅力和悲伤。■

历史的回眸 第7篇

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一动不动”。同常规历史课相比, 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 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准备, 再加上高考的压力, 很多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就放弃了。二是“一动就乱”。有些教师组织的历史探究活动气氛虽然热烈, 但缺乏目标, 仅仅流于形式, 为了活动而活动, 探究活动一开始, 课堂秩序就乱, 难以驾驭。三是“动不起来”。有些教师虽然开展了历史探究活动, 但组织不当, 活动时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中, 其他学生旁观, 氛围不佳, 效果不好。

要改变上述状况, 取得历史探究活动的实效, 找到契合学生的“动”点, 使课堂“活”起来是关键。本文以“抗战歌曲回眸”一课为例, 谈谈笔者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探究活动前:充分准备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事前的精心准备。在开展历史探究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 根据探究活动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达成教学目标。

(一) 以“活”的选题调“动”学生

历史探究活动的选题非常重要, 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探究活动的, 只有选择历史素材丰富的内容来开展探究活动, 才便于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调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笔者选择“抗战歌曲回眸”一课开展的历史探究活动, 正出于以上考虑。

首先, 对学生来说, 抗日战争并不陌生, 其中不少的抗战歌曲耳熟能详。诞生于烽火之中的抗战歌曲, 慷慨悲壮、激越昂扬, 是中华儿女真实感情的流露, 用抗战歌曲辅助教学, 能为课堂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 使学生在听歌唱歌的过程中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乐于学习和探究歌曲背后的抗战历史, 从而达成掌握知识、启迪智慧、发展能力的学习目标。

其次, 抗战歌曲比较多, 而且也不难找,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本或音像资料进行搜集。20世纪30年代正值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时期, 一大批词曲作家先后投入到全国性救亡歌咏活动的洪流中, 从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救亡歌曲。这些歌曲的创作为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次, 高一新生已基本具备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的能力, 不少学生会制作Power Point课件, 个别学生也有演唱专长。但他们所喜欢和接触的多是流行歌曲, 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歌曲了解甚少, 开展“抗战歌曲回眸”的历史探究活动, 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从歌声中体会抗战岁月, 感受抗战歌曲特有的鼓舞人心力量的机会。

最后, 每年9月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月份。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也是中国国耻日。对于高一新生而言, 9月是他们迈入高中大门的起点, 适应新环境、新课堂需要有一个过程, 此时开展历史探究活动, 用歌声串起历史的线索, 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 以“活”的预设启“动”学生

探究活动和常规课一样, 需要精心设计, 以灵活的预设激发学生情感, 启迪学生的思维, 指引学生做好探究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以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在活动中思考, 在思考中活动”的最佳学习状态。

以往采用歌曲辅助教学只穿插于某个教学点, 或以歌曲导入新课, 或在课中以歌曲调动气氛, 或用歌曲作为整堂课的收尾, 歌曲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比例都比较小, 很难充分发挥作用。与之不同, 笔者采用探究活动的形式, 以歌曲贯穿整堂课,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前, 笔者通过预设先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一:探究活动前,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以六人小组为单位, 收集抗战歌曲。然而, 很多学生心中无底, 不知抗战歌曲如何找、怎样找、找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指导学生着重通过网络、书本及音像制品几个途径去搜集抗战歌曲, 并围绕歌曲名称、歌曲作者、创作年代、歌曲来源等几个方面将信息绘制成表格, 组长负责汇总。这样安排, 培养了学生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使之能从众多歌曲中找出与抗战有关的曲目, 并简单地了解其背景, 从而懂得历史无处不在, 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不能拘泥于课堂。经过一周的资料搜集和整理, 每个小组都交上了各自的抗战曲目表, 最多的小组收集到了207首抗战歌曲, 收获颇丰。

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寻找相关资料, 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培养, 极大地调动起学习抗战历史的积极性, 为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问题二:每个小组上交抗战曲目数量较大, 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全部展示, 如果全部展示反而“消化不良”, 效果不好。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再次对探究活动流程作了调整, 要求每个小组在搜集的抗战歌曲中选择一两首不与其他小组重复的歌曲, 并做好以下内容的准备:1了解所选抗战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基本情况;2通过电脑寻找相关视频、音频或图片文字等资料;3以小组为单位唱抗战歌曲;4每位小组成员围绕所选抗战歌曲各写一段感想。以上内容专人负责, 分工明确, 从而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 既体现了小组合作的精神, 也发挥了每位学生的特长, 做到了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 探究效果自然较好。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经过两周时间的准备, 学生“动”起来了, 再开展探究活动就水到渠成了。

二、探究活动中:积极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但要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积极参与历史探究活动, 使探究收获最大化, 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

(一) 以“活”的形式牵“动”学生

探究活动要灵活多变, 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可以让探究活动以“活”的形式牵“动”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

经过以上精心准备, “抗战歌曲回眸”探究活动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自主活动、自我展示,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交流中成长, 笔者让每个小组按自愿原则轮流上台, 先演唱准备好的抗战歌曲, 再介绍歌曲背景、作者情况, 最后谈演唱歌曲的感受。

在实际活动中, 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首抗战歌曲, 形式大多为合唱, 也有一些小组采用独唱配朗诵的形式, 详情见表1。

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情绪高涨, 掌声不断。一首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抗日救亡歌曲, 将学生带到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演唱后各小组对歌曲创作背景作了介绍, 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唱完抗日救亡歌曲后, 学生都畅谈了自己是如何通过抗战歌曲真切地体会到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 慷慨奔赴战场、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感和高昂斗志的。

(二) 以“活”的检验鼓“动”学生

历史探究活动是否“活”而不“乱”, 使学生有系统性地收获知识, 也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检验。在“抗战歌曲回眸”探究中, 笔者用表2所示的形式组织学生将课本知识和抗战歌曲的联系汇总起来。

通过填写表格, 学生准确地把握了抗战时期的历史脉络, 并能更客观地看待抗战;认清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中共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探究活动后:拓展延伸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但是课堂以外仍有着广阔的教学空间, 应该予以积极拓展和有效延伸。而恰当的评价和适宜的作业, 是使学生历史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的两个好方法。

(一) 以“活”的评价激“动”学生

开展探究活动需要轻松、愉悦的氛围, 但学生更需要的是积极的评价, 只有被肯定了才有前进的动力, 才会更愿意参与活动, 学会如何开展活动。让学生由爱活动变成会活动, 探究活动才算成功。

笔者对此次探究活动作出如下评分标准。

(1) 收集歌曲环节 (20分) :根据每组搜集到的抗战歌曲的数量、资料的完整程度、组员的参与度以及资料收集途径给予打分, 满分20分。

(2) 课堂展示环节 (60分) :1歌曲历史阶段正确, 背景及作者情况介绍详细, 10分。2电脑演示, 形式新颖, 10分。3歌曲演唱, 20分 (其中, 一首3分、两首5分, 声音洪亮、情感饱满5分, 参与人数5分, 编排精彩5分;4谈对歌曲的感想, 有真情实感、结合身边实际的, 20分。

(3) 活动反馈环节 (20分) :填写正确, 一首歌10分, 共20分。

评分标准的细化, 为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探究活动后, 根据评分标准, 由各小组相互打分, 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让学生唱着歌学历史, 从艺术的角度感知抗战历史, 并在歌声中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在情理之中。

(二) 以“活”的作业促“动”学生

探究活动作业多种多样, 要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和爱好, 使他们发挥创造才能, 提高应用能力。

笔者在探究活动后布置了两个作业, 学生可任选其一。

探究作业一:编写选择题。要求从抗战歌曲的歌词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 围绕抗日战争设置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抗战知识, 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探究作业二:自创与抗战相关的歌词, 并配以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曲子来演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这段烽火岁月的理解。

“活”的作业形式还有很多, 如编写历史黑板报、制作历史专题网站等, 只要能使学生在课外保持对历史的兴趣, 作业布置就成功了。

历史的回眸 第8篇

右江民族歌舞团从一个业余的艺术团体, 发展到致力于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创作表演的专业优秀歌舞团, 再到现在的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 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和努力, 它一直坚持着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扬与创新、传承与传播。作为一个地方文艺团体, 它懂得如何认清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并将这种优势作为一个特色品牌打造和坚持下来, 这对百色乃至整个广西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本文主要针对右江民族歌舞团建立之前 (1983年) 的相关阶段进行梳理, 观察其面对不同的社会、文艺环境的变化, 在民族特色探索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该个案的学术整理, 应该会有利于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进行理论思考。

一、民族音乐传播的初步尝试与实践 (1958—1960)

右江民族歌舞团的前身, 可以追溯到1958年澄碧河水库建设时期。

澄碧河水库是一个灌溉、发电综合利用的水库, 建成后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百色、田阳一带干旱的自然面貌, 无论对于发展工农业生产还是对于改变地区地貌, 都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鉴于此, 1958年, 时任地委宣传部部长、澄碧河水库总指挥的朱守刚, 遵照中央“文化政治为实际工作服务”的精神, 响应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号召, 又投入了在水库工地建立文工团的工作。水库文工团的建立目的是丰富水库工地文化生活, 并发挥宣传队的巨大作用, 为水库建设服务。

朱守刚此时还兼任百色师专校长, 因此他把学校开办的文艺训练班搬到了澄碧河水库工地, 构建了水库工地文工团的雏形。学生们边上课边排练节目, 并为民工演出, 澄碧河水库文工团应运而生。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 群众的情绪沸腾高涨。当时的媒体报道:

为了表示修建水库的态度, 以及提早建成水库的决心, 澄碧河水库工地上四万多来自隆林、百色、田阳等九个县的各族民工, 自愿留在工地过春节。1

春节期间慰问水库工地一线民工的演出活动, 成了澄碧河水库工地文工团首要的演出任务。

当时的工地文工团还开展了工地山歌、革命历史歌曲比赛等文体活动。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首先需要壮大创作表演人才队伍, 但水库文工团新创不久, 创作表演人员大多来自民间歌手艺人, 创作水平有限, 大量的创演任务只能“就地取材”, 以表演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主。这样的应急措施并不能长期运用, 于是, 简陋的文工团开始对地方少数民族歌调进行改编, 创作了一些反映工地劳动生活的作品, 如快板书《争取红旗上北京》、荒诞戏《大战澄碧河》、歌曲《向三万方进军》等节目。这些内容为大家所熟悉的节目大获积极回应, 深受当地领导和民工的欢迎, 也深深地激发了人民群众修建水库的热情和决心。采用民族歌调或素材的作品取得的初步成功, 让文工团初次品尝到了收获的甜美。

就此, 朱守刚开始对工地文工团的长远发展进行思考。他认为, 百色地区的文化艺术还很落后, 应该创建一个专业艺术团体, 并能够打造品牌, 卓拔于百色众多的非专业艺术团体之中。他还认为, 水库文工团建立的最初动机是为工地服务, 但是由于创作水平的限制, 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地建设生活,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任务, 需要更高素质的演出团体来充分实现。所以,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和党的文艺事业发展指向, 以及百色地区的丰富民间音乐资源, 成为文工团下一步发展的精神基础和资源基础。澄碧河水库工地文工团转变成一个专业的新型音乐表演艺术团体的机遇和可能, 已经悄然来临。

在文化部相关政策指引下, 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 1959年3月15日, 业余性质的澄碧河水库文工团正式改名为百色专区文工团, 并于1959年全年完成了人才的选调工作。水库工地文工团开始从一个业余团体向一个专业的艺术团体转型。专业的创作人员李学伦等人开始来团指导创作, 作品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创作团队及水平的提升, 使专区文工团成立后的首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60年, 该团专程向柳州宜山县文艺代表团2学习彩调剧《刘三姐》, 然后经全团创作表演人员通力合作, 以极高的革命热情和效率对原有剧本做了改编, 仅历时九天即完成了《刘三姐》的排演, 赢得专家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次改编和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全团的信心。朱守刚提出, 应当根据百色地区丰富的民歌舞蹈素材, 创造一个百色版的歌舞剧《刘三姐》。于是, 李学伦、陈俊成以及从专区文联抽调的创作骨干共同进行了歌舞剧《刘三姐》的创作。为达到独具特色的目的, 这一版《刘三姐》的音乐创作采用了百色、东兰、巴马、凤山山歌为主要的基础音乐素材。歌舞剧方案经过汇报后实施排练, 最终演出又获得上下一致肯定。演奏家农威严3等在采访中回忆, 剧中, 大部分百色的民歌都用上了, 演出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引起了同行和社会各界积极热烈的反馈, 百色地区创作演出民族歌舞的序幕也由这次演出拉开。

此后, 文工团便将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歌舞当作主要任务来抓, 朱守刚还给文工团制定了“创作三个为主”的思想原则, 即“以反映当前斗争为主、以民族民间为主、以中小型为主”4。

随后, 一批有本地区民族民间特色, 以反映右江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相继问世。三个创作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以民族民间为主”, 因此, 编导及创作人员经常深入民族地区体验生活, 收集素材, 并多次掀起群众性民族民间音乐创作的热潮, 由此产生了合唱《右江两岸好地方》、民族舞蹈《壮家七姐妹》、女声小组唱《红水河畔阳春早》等, 同时还以此组成了一台民族歌舞晚会, 于1963年3月应邀赴南宁为庆祝自治区成立5周年进行庆典演出。至此, 初尝立足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带来的喜悦, 让该团选定了发展方向, 这一直贯穿且影响着该团后来的创作及发展。

二、坚持与超越的喜悦 (1960—1965)

1960年至1962年, 国家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在这个时期, 音乐作为抒发国人情怀的精神支柱, 仍然表现出昂扬乐观的态度和高涨的革命激情, 激发着国民克服困难的决心。专区文工团面对时局, 要求全体团员展现出刻苦耐劳的政治素质和高水准的艺术素养, 不仅要发挥团结向上、勇于吃苦、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 还要保持对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

为了方便上山下乡和节约经费开支, 团里14名演员组成文艺轻骑队, 骑着自行车, 驮着服装道具、乐器和音响设备, 不畏寒暑, 深入农村进行义务演出。崎岖的山路、早出晚归演出的疲惫、跌跤挨饿已成习惯, 但他们仍精神饱满, 干劲十足。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和丰富学校音乐课堂内容, 由10名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演奏员组成的民乐展演队, 深入百色各个中学进行巡回展演。他们把讲台当成舞台, 利用音乐课, 将二胡、高胡等民族乐器及民族器乐名曲介绍给学生, 不仅使学生增长了见识, 开阔了视野, 也使这些演奏员焕发了演奏的激情, 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演员们感慨道:“这种课堂演出的目的, 不是为了钱, 而是为了对艺术的追求和自身的职责。”1全体演职员这种不在乎报酬、全凭着对音乐艺术纯粹的喜爱与专注的态度, 以及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敬业精神, 在那个年代, 是真实而珍贵的。

演创人员基于下乡演出, 对民族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积累了更多的民族音乐元素, 这使得一批极富民族特色的作品如合唱《右江两岸好风光》、女声小组唱《山间飞出金凤凰》、独唱《我爱家乡春意浓》等相继问世。坚韧的守候, 最终迎来转机。农威言老师回忆道, “廉价的演出补贴使团里的生活能勉强支撑下去。几个月回来后, 形势好转, 国家及地委重新补发工资”2。文工团最终得以保留下来,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1963年, 为坚持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 以及进一步贯彻毛主席的文艺方针, 政府及文艺界大力提倡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柯庆施曾发文说:“由于现代剧比其他剧种更便于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也比较容易为工农兵群众所看懂听懂, 因此也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前途的剧种。”3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方针的指导下, 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工农兵群众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剧目大量涌现。到了1964年, 中国文艺舞台掀起了演出现代剧的热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轰轰烈烈的现代剧会演活动响应中央号召。百色专区第二次文代会上, 百色地委书记郑少东向大会作了重要讲话:

我们专区文学艺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是反映我区各族人民解放后十四年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生活……[为]促进完成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任务而奋斗。……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帮助他们把俱乐部办起来, 把唱红歌、演现代剧搞起来, 以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广大群众, 促进社会主义建设。4

文艺界为响应积极响应党提出的“写现代、演现代、唱现代”的号召, 以那些依靠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战胜灾害, 创造奇迹的故事为原型, 创编了三个以反映专区两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的优秀剧目——歌剧《夺粮》、壮剧《水轮泵之歌》、粤剧《富山风光》。当时《右江日报》评论说:“这三个现代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专区三项伟大革命运动, 特别是反映了1963年遇到的历史上少有的大旱灾。”5

右江地委对三个现代剧的创作十分重视, 朱守刚等亲自参与剧本创作、音乐设计和排练工作。其中《夺粮》是由朱守刚和陈雨帆执笔创作的六场歌剧, 反映现实斗争, 宣传“人定胜天”。当时地委给予各剧团全面支持, 使这三个新剧目的创编和演出满足了“‘政治和艺术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要求”。6它们生动地创造了韦正刚、黄秀锦、赋山等社会主义时代英雄的艺术形象, 深刻地反映了丰富的现实斗争生活, 其演出开启了专区表演现代剧的新高潮。

而经过困难时期考验的专区文工团, 队伍更加精干, 演职员及乐手都一专多能, 几乎每人都能够登台演出, 创作表演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充分发挥文艺的战斗作用, 面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专区文工团还排演了话剧《夺印》、《三里湾》、《霓虹灯下的哨兵》, 歌剧《白毛女》、《刘四姐》等。这些演出在那个大演现代剧的时代产生了不小的反响。

现代剧依照党的文艺方针及特殊的时代要求而产生, 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反映现实斗争, 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而专区文工团现代剧的演出, 以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现实主题替代了故旧戏剧的表演和观念, 不仅符合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对文艺创作的政治要求, 也以作品中鼓舞士气的激情, 对人们的思想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而民众的肯定和热情, 更巩固了现代剧在专区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这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磨难与积累的硕果 (1966—1976)

1966年, 专区文工团同所有文艺团体一样卷入了政治浩劫。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经历艰难的十年“文革”, 文工团不仅没有因“斗批改”而没落, 反而在此艰难岁月中茁壮成长, 更加坚定地致力于发展民族特色的探索, 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作品也层出不穷, 使得这个时期成了右江民族歌舞团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小高峰。

其中, “样板戏”演出的阵容较大, 要求也高, 但当时文工团的许多优秀演员都被整顿下放, 留下的演职员水平难以胜任。于是, 团领导抓住“样板戏”演出这个契机, 将一些下放到基层的、还能从事创作和表演的团员调回来, 并且加强其专业锻炼与培训。于是, 部分文艺工作者在“样板戏”的“庇护”下, 得以继续舞台生涯, 并以上升至政治任务的高度来不断追求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

京剧“样板戏”的创作表演,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求十分苛刻, 负担较大的京剧唱段以及使用芭蕾技巧的舞蹈部分, 对于专区文工团的演职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但也极大地刺激和鼓舞了他们战胜困难力争完美演出的决心。通过刻苦钻研与夜以继日的练习, 演职员们成功地上演了现代京剧《沙家浜》、《草原儿女》等革命题材的作品, 且《沙家浜》在全区样板戏会演中还获得一致好评。

“文革”时期的文艺路线让“样板戏”逐渐陷入僵化和简单程式化。其弊端虽然日渐显露, 却因右江这片红色土地传承下来深厚的革命情怀, 变成了演员们对文艺事业的激情和忠诚, 他们坦然而且欣然地将艰难的环境当作一种激励。例如, 右江民族歌舞团的作曲家欧阳可传1, 在“文革”期间仍然保持着精益求精的专业品质和创作原则, 曲折地以个性化的艺术表述, 试图在样板戏风格的主流创作观念中表达一种创新的呼声。这样的不妥协精神和对艺术规律的坚定尊重, 最终冲破了雾霾。这表现为:直至“文革”后期, 欧阳可传仍创作出大量作品且质量上乘。尽管他的作品题材无法越过政治性主题, 但他在创作手法上努力维持艺术的高度, 不甘于“革命化”的简单歌颂式写作。他选择在主旋律题材和民族音乐素材之间寻求平衡, 其探索大量体现在《江山如此多娇》 (1971) 、《邓政委的马鞭》 (1974与1975) 、歌颂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歌剧《万山红》 (1970与1971) 、壮族民歌体的小歌剧《巧英》、选用越南民歌素材和靖西民歌素材创作的反映中越友谊的《友谊之花》、舞剧音乐《云盘烽火》和《红箭》 (1974) 、清唱剧《鸿雁高飞》 (1974、1975) 等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革命题材音乐作品写作中。

此外, 即便不能摆脱“高、硬、快、响”这样的政治符号, 欧阳可传对作品的排演也力求细节的雕琢, 例如, 他为歌颂百色澄碧湖而创作的歌剧《造湖人》排练时, 团里专程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请来导演, 但在导演没有遵循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现需要, 他又与导演沟通无果后, 他选择了拒绝合作, 愤然离场。又如, 在为隆林县创作独幕歌剧《酒葫芦断案》时, 他特意运用了苗族音调, 为了演员能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情绪, 他亲自示范和指导排演。在这样的环境下的艰难创作, 被他视为锤炼, 他坚持艺术的标准和创作规律, 为创作能力的腾飞积累着能量。

应该说, 以欧阳可传为代表的音乐前辈们呈现出来的艺术个性, 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专区文工团的风气及其“隐约成型”的传统。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 周恩来全面着手处理中国经济, 使得经济有所恢复发展。同时, 周总理也对“文革”前期僵化的音乐风格提出批评, 号召音乐工作者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作品和歌舞音乐, 歌曲创作出现了向音乐本体回归、向人的真情实感靠近的复苏势头。

这一年, 中央民族歌舞团麦丁、任策等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黄奇石、王方亮等中央艺术表演团体的编导们踏足百色, 与百色专区文艺工作团2的编导人员结伴采风, 合作创作。3在京的音乐家对边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 以及他们所讲授的新颖的作曲技法, 使专区文艺工作团的创作人员大受启发, 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工作团相继创作和演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歌舞, 如小舞剧《红箭》、《红日照右江》、《槟榔盒》、《傻大妹》等。此时, 团领导较明确地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才是该团的优势, 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坚持和发扬这样的理念, 沿着民族化的道路走下去是生存的正道。而此前京剧音乐改革的宝贵经验也适时地激发了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却不失其韵味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创作, 如《请到壮家山里来》、《苗家姑娘真利索》、《看我今日苗家寨》、《林海之歌》、《夜灯长明》等歌剧、话剧、小诗剧的音乐写作。

面对“文革”的冲击, 这个团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承受着种种压力却能不断壮大, 最根本的原因是坚持走民族化创演道路, 以之为剧团生命力的基础。同时, 这样的路线也符合时代和阶级意志, 是民族民间艺术在当时敏感的政治氛围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一条捷径。

特殊时代的苛刻要求没有使这个团体没落。隐忍、坚守和执着锻炼, 造就了团体的精神和意志, 也把专业素养和整体艺术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并酝酿了其后发展至右江民族歌舞团时期的辉煌。全体演职员的艰苦创业和对民族音乐事业的热爱, 让专区文艺工作团高举民族化音乐创作大旗, 逆水行舟, 最终开辟出生存和发展的金光大道。

四、热情与希望的春天 (1976—1983)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文艺路线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音乐工作者。在这个充满昂扬精神的复苏时期,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专业音乐表演团体纷纷恢复建制和创作排演活动, 在“文革”中遭到压制和扼杀的一些优秀音乐作品得以重新上演, 反映人民得到心灵解放后的精神面貌和欣喜情绪的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音乐创作氛围分外浓烈。百色专区文艺工作团创作组的灵感自然也如解冻的泉水源源翻涌, 一些极富生活气息的民族歌舞如《除夕之夜》、《喜驾铁牛回山寨》等接连出现并深受群众喜爱。此时, 通过大量下乡采风搜集民间音乐舞蹈素材的传统又培养着新一代的创演人才。

笔者采访了该时期考入工作团、现已是区内外知名编导的郭玉华老师1和一级作曲农余斌老师2。根据二人回忆, 同期的很多音乐和舞蹈学员现在都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成为骨干。两位老艺术家还一再提到, 长期到群众中采风并用于创作的经历和传统, 是他们成长为业内重要领军人的重要原因。当时, 创作主要集中于突出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 团里演职员一致认同:在百色这片民族气息浓郁的地区, 文艺创作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就不能离开本民族的文化, 要将创作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民间。

思想的解放和文艺春天的到来, 让大量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得以恢复, 团里的编导和创作人员也在文化馆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地深入村寨感受民间生活, 领略民族民间艺术的风情。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仫佬族的“走坡节”、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火把节”等民族节日, 都有他们采风的身影。这些民间节俗活动, 也都转变成舞台上艺术化的新形象、新声音。节日以外, 创编人员也经常独自下乡采风, 观察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和生活细节, 催生了《舂糍粑》、《绣球情歌》、《醉歌》、《抹黑脸》、《抢花炮》等优秀的民族歌舞。采风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是人民群众情感的出发点, 也是他们音乐作品的典型受众。

文艺环境的宽松, 不仅使作品内容得以拓展, 也极大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为了展现新的文艺环境下的新鲜血液, 专区文艺工作团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 其中包括饶有异域风情的印度舞、极富民族特色的民族歌舞、反映时代特色的现代歌舞, 很好地诠释了艺术多种兼容的可能性。

郭玉华回首当年, 深有所感地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 音乐作品要推陈出新, 民族艺术要得到当今观众的认可, 必须与现代理念结合;而只有极好地把握民族的“地域、风格、审美、感受”特点, 将民族特色在现代理念中突显出来, 才能使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为了跟紧时代的步伐, 与当代人的审美习惯相适应, 文工团的很多优秀职员被送往上海或北京进修;同时, 还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广西歌舞团等区内外单位的编导老师到团授课和指导排练。业务能力的提升, 带来更多高质量节目的问世, 优秀的新一代创作表演人才也迅速成长、成熟。这些新生力量的作品有彝族舞蹈《醉歌》、《谁愿娶她当花瞧》, 民歌合唱《八角飘香》等。1980年6月在广西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专业文艺会演中, 《醉歌》获优秀奖, 创作人员邓锐斌3、演员刘星辉和陈立新等还被选入广西文艺代表团, 到北京参加全国会演。

1982年, 文化部提出“文艺要为八亿农民服务”的号召。在地区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 全团集中到凌云县创作一批新节目, 在9月份掀起了创作民族歌舞的一个高潮, 其中的若干作品得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和广西歌舞团专家的指导, 在修改提高后参加了10月下旬举行的地区文艺调演, 并于1983年4月由广西电视台录制成《百色民族歌舞》专辑, 向中央电视台和全国20多个省市电视台播放, 使百色民族歌舞登上了全国百姓的荧屏。

至此, 百色专区文艺工作团从一个业余的澄碧河水库工地文工团, 发展成一个专业的艺术表演团体, 其创作和表演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并从众多艺术团体中脱颖而出, 成了能够代表百色地区甚至广西地区的、具有高水准的一线艺术团体。

历经老、中、青几代团员的积淀, 他们对民族音乐特色的探索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成效。为了更坚定地追随着民族音乐发展的脚步, 更加致力于突出和坚持民族音乐舞蹈形象的决心, 经上级批准, 百色专区文艺工作团在1983年正式更名为右江民族歌舞团, 开始了向后来成果丰硕的黄金时代的迈进。

五、右江民族歌舞团发展与建设的基本经验

根据以上回顾和梳理, 可以看出右江民族歌舞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和建设经验。

深入民间, 扎根群众, 歌颂民族形象笔者通过对歌舞团老艺术家农威言、欧阳可传的采访得知, 右江民族歌舞团建团从1959年3月专区文工团建立开始计算。该团之所以将建团时间推迟至此, 是由于这是上级领导正式宣布专区文工团的成立, 宣布其由一个业余的表演团体变成一个专业的音乐舞蹈创作演出团体的时间。但是, 1958年建立的澄碧河水库文工团对于右江民族歌舞团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依然不可忽视。澄碧河水库工地文工团为贯彻文艺演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就是锁定百色地区所聚居的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的人们都爱唱歌且善于唱歌的习俗。虽然歌调可能粗糙古朴, 但也能凝聚力量, 服务建设, 使得文工团为修建水库而开展的演出进行得十分顺利。在此阶段, 水库工地文工团为水库建设三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做足了精神动员。

有意识进行民族民间艺术创作的初步尝试获得成功, 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闪现就能完成的, 这更多地是基于对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清晰了解及发扬民族音乐特色的坚定信念。水库文工团的建设以及传承传播民族音乐特色思想的前瞻性, 是文工团最终迈向致力于民族音乐特色的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

培养优秀人才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是右江民族歌舞团艰辛发展之路上的重要法宝。歌舞团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付出的努力是贯穿始终的。多年来, 尽管创作人员经历了多次变动与调整, 但为了加强创作力量, 提高创作水平, 该团开展了开办学员班、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工作。例如, 该团早期吸收工地上能编会唱的文化干部及文艺人才, 争取有水平的作曲家来团支援, 为后来由业余向专业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而在“文革”时期, 为充实人才队伍, 该团于1970年举办了文艺学习班和文艺会演, 还将下放到基层的创作和表演人才选调回团;为了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该团还在1976年开办了学员班, 在陆续送演职员外出学习观摩的同时, 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李振琛、中央戏剧学院的邓述西等区内外编导、老师来团授课并指导排练。现实的需求, 使在团的演职员基本都是一专多能的文艺人才, 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都成为歌舞团创作表演的主力, 为歌舞团的发展和百色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孜孜不倦地贡献了一生。还有的团员后来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发展的骨干力量, 创作了广西大部分较著名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广西民族音乐方面的不少表演任务也都由右江民族歌舞团来代表完成。

当一个文艺团体长期坚持排除各种困难解决人事和人才问题来保证业务的进步和提高时, 这样的传统是充满力量的。这是很多文艺团体最缺少的能量, 但也恰恰是优秀的人才队伍能够持续提供的能量。

鼓励创作, 营造出欣欣向荣的艺术氛围良好的艺术氛围是优秀的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作品层出不穷的重要保证。音乐创作要扎根于民族民间, 因此歌舞团一直都保证足够的采风空间和平台, 让创作人员充分体验丰富的民族文化生活, 并向优秀的民间艺人学唱学跳。而只要是能出作品, 可以不拘泥资历的深浅, 获得排演的支持。笔者在采访中得知, 团员的创作成果只要是能够反映百色的民族特色, 具有契合时代的内容的, 经过团领导及“创作、舞蹈、文学”的“三边”讨论建议后, 一经修改就能立即进入排练演出环节。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新作品获得上演的机会极大, 无疑刺激了这类作品的涌现。尤其是到了文艺思想得以解放的新阶段, 作品的内容与题材也可以不断扩展, 表现形式亦趋于多样化, 这就为民族歌舞的创作注入了现代意识, 使民族民间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既立足于本民族, 又不受原素材的局限。如笔者采访的欧阳可传先生, 创作有一百多首极富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 还有歌剧、戏剧、舞剧等大型作品22部。他的作品不仅各项技术运用自如,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也非常注意对比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听起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如《凤凰在歌唱》, 以壮族民歌为素材, 又运用了西洋花腔女高音的写作手法, 既有“洋”的花腔味, 又有“土”的壮歌风;又如取材于彝族小说的歌表演《阿妞觉觉的耳朵不给摸》, 在300小节的音乐旋律中, 运用了多达8次转调以及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衬词, 使歌曲个性张扬, 富有时代感, 可谓大胆而新潮。

舞蹈编导郭玉华提到, 只要演职员有想法, 愿意去做, 团领导必将创造许多机会让他们大展拳脚。她当时是学员出身, 没有经过院校里的“科班”培养, 想要自编自演舞蹈节目, 就要获得团里前辈和领导的支持, 当时类似她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而苗族独舞《裙韵》从构思到采风再到编排, 就是在团里老师的鼓励下进行的。很多最初的创意并不很突出, 但基于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和爱护, 即便是看似平凡的设想, 团里也能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实践。音乐创作室的同志也有类似的经历。《裙韵》在舞蹈、音乐、文学上相得益彰, 最终在广西第二届舞蹈节获得创作一等奖。农威言指出, 《裙韵》成功的地方之一, 即是“音乐和舞美大师的配合”, 这“赋予它更美的旋律和韵律”。1音乐、舞蹈、文学在艺术上的高度结合, 正反映了创作氛围的和谐美好。笔者认为, 良好的艺术氛围的营造, 不仅让演职员在艺术追求上更加专注, 保证了专区文工团作品的质量与独特性, 还有利于整个团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结语

右江民族歌舞团一直坚持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探索与发扬, 曾经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并多次代表国家进行出国访问, 它的成功相当值得有关研究者注意。

右江民族歌舞团的成就不仅反映出百色地区对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重视, 也突显出整个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创作实践的丰富性。所以, 我们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对这个特殊的团体进行深入考察, 以求对百色文艺理论的学术研究有所贡献。除此之外, 这方面研究还当有助于音乐学者了解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创作表演的发展状况, 体现出音乐学界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特色问题的关注。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右江民族歌舞团前身“专区文工团”的历史。由于早期对于资料保存的意识和条件都不够, 加之边远地区经济基础较差, 很多当年的演出音乐音响资料和图片、剧本、乐谱等珍贵史料都没能系统地保存下来, 即使有一些档案资料, 也多随资料室的拆建而遗失。同时, 能找到的若干作品, 也随着年代的远去而使其创作时间、创作者等详细信息难以校核。这些状况显然有碍于本文历史梳理的完整性, 所以在此必须指出。

不过, 本文所能做的梳理已经体现出:右江民族歌舞团建团初期对民族特色所做的思考与实践, 是在不断提升院团层次的积淀中厚积薄发的, 也预示着该团体必将走上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康庄大道。因此, 随着右江民族歌舞团向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转变, 音乐学者还能对其继续观察, 探索其在民族音乐方向的发展规律。

此外, 口述史的调查难以获得非常完整的资料, 也不一定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情况, 因此, 关于右江民族歌舞团的研究, 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的空间:例如, 澄碧河水库文工团建设时期在整个右江民族歌舞团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如何, 就值得深入探讨;又如, 专区文工团因歌舞剧《刘三姐》而闻名, 可是此剧却在《刘三姐》汇演后就不再演出, 其中的细节因素值得探究;再如, 基于建团初期对整个团发展的特殊意义, 若能找到这个阶段的若干曲谱进行整理分析, 应该会有更高的学术价值。

文艺院团承载着许多人的历史足迹。那些曾经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走遍青山, 唱遍绿水的前辈们, 不应被我们淡忘。他们的探索之路, 一定可以为今后面对市场化挑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问题带来新的思考与实践。 (指导教师:潘林紫)

摘要:广西百色地区右江民族歌舞团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是广西较有影响力的地方院团, 以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享誉区内外, 并曾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走出国门。本文拟对右江民族歌舞团建团初期, 即百色专区文工团时期自身发展道路及其探寻历程进行梳理, 着重观察该团长期扎根当地民族民间音乐土壤、大胆进行音乐节目创作的尝试与实践, 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和营造创作氛围等积极发展手段, 并以此寻源性的个案, 启发对于当下院团改制面临的困境的思考, 同时呼吁更多的音乐学者参与对地方代表性艺术院团的音乐学研究, 为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传播、艺术创新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合理的价值引领。

关键词:澄碧河水库文工团,百色专区文工团,右江民族歌舞团,民族特色,音乐创作

参考文献

[1]李毓珊《来自右江革命歌距地的歌舞艺术之花》, 载《中国民族》1986年第2期。

[2]黄洪初《舞为民族蹈作美——记壮族中年舞蹈家黎晓娴》, 载《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3]巧燕《民族音乐传新声——李学伦小传》, 载《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4]莫亚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民族歌舞团》, 载《百色年鉴》 (2005—2006) ,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胡毅力《广西右江民族歌舞团》, 载《中国民族信息年鉴》 (2006) 。

[6]王晓宁《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载《艺术探索》2006年第5期。

历史的回眸 第9篇

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用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即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而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内实行变革,即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虽然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如下: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矛盾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相对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化。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环境。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如梭伦改革等)、封建主义的改革(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中国洋务运动等)、资本主义的改革(如欧洲的宗教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如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如,对封建主义改革的小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阻碍了社会发展;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2.重要原因: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等。

3.改革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救亡图存,实现富国强兵。

四、改革的实质

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五、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成功的改革必然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革不一定就能成功,然而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革必然失败。

2.改革与反改革力量之间的对比。

3.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坚定的意志和推进改革政治魄力。这是改革成功的主观因素之一。

4.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照搬他国经验。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进行。

六、关于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1.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既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又要分析对本国、本地区和世界的影响,还要分析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2.成功的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历史(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符合人民群众要求。

七、评价改革的标准

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考察,看其是顺应还是违背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否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

八、关于改革的认识和启示(经验教训)

1.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1)改革应该顺应历史潮流;(2)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意志;(3)改革必须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4)改革要讲究策略,尽可能减少阻力,原则坚定性和政策灵活性相结合;(5)改革措施要得当,全面彻底,行之有效;(6)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7)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作者简介:张彩榕,女,1979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上一篇:经销商名录下一篇:商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