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政治范文

2024-09-20

中专政治范文(精选12篇)

中专政治 第1篇

笔者认为, 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能够使这种兴趣长久、持续地保持下去。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在以下“三性”上狠下工夫。第一, 深刻性;第二, 新颖性;第三, 实效性。

一、深刻性激趣

教学的深刻性之所以有激趣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一定的教学深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 激活思维, 从而在导思启能的过程中,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深刻性激趣, 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度的研究, 之后设计出一系列有难度的问题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动, 造成“愤”“悱”的境界,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积极的心理感应, 使他们在欲罢不忍的积极思考中, 得攀援之情趣, 尽求探索的愉快, 使学生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 在学习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后, 我提一个问题:“既然意识是客观的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那么, 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为什么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会产生鬼神观念呢?鬼神观念是不是人脑自生的呢?”这一问, 好似平静的水面顿时激起了浪花。学生们开始思考, 有的在凝神思考, 有的在小声议论。我问大家:“你们听说过鬼神是什么样子?”有的说“披头散发, 青面獠牙”, 有的说:“牛头马面”, 等等。我又问:“谁见过鬼神呢?”都回答“没有”。我又深入点拨, “既然没有看过鬼神, 为什么人们头脑中的鬼神是这种模样呢?”经过讨论明确:原来这些鬼神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中某些形象制造出来的, 不是真实存在的。我再次追问:“在人们制造的鬼神中, 有阎王和小鬼, 还有的说人会上天堂和下地狱, 这种说法说明了什么?”经过分析, 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鬼神之间的这种不平等, 不过是人世间阶级统治的反映。最后总结为:一切意识都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鬼神观念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的、虚幻的反映。通过设疑、引导、分析、归纳, 学生对“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论断理解比原来深刻多了, 自然会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新颖性激趣

教学方法千千种,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在这里, 我只简单地谈谈教学方法的更新和选择材料更新两个方面。我们都知道, 学生在教学方法的接纳上, 都有喜好新知讨厌旧知的心理倾向。在政治课教学中, 由于本身的特点, 运用讲授法教学无疑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但是, 讲授法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要增加其他的教学方式, 比如讨论的方法、案例的方法、师生“换位”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机械、呆板的模式, 给教师和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整个课堂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方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对学习的持久性得以保持, 情绪高涨, 从而将眼、耳、口、手、脑器官达到最佳状态。例如, 在讲谬误产生的原因时, 书中提到人的主观方面的理解, 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小活动。我出示二战时期丘吉尔讲过的一段话, 然后让每组第一张桌的同学用心记下纸条的内容, 再把自己所记下的内容告诉本组第二张桌的同学, 依此类推, 传到最后一张桌。这时, 我要求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把听到的内容对大家宣布, 然后, 大家再对比原句。原句是:“我没有别的, 只有热血、辛劳、眼泪、汗水贡献给大家, 我们将运用我们全部的力量在陆上、海上、空中进行战争。”每一组传到最后, 与原句的差距都很大。这时, 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传播的过程中, 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就是掺杂了个人的主观想象。通过运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手段, 学生们形象地握住问题的本质。教学的新颖性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而且要注意选择有新意的典型材料。因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内容的刺激, 教师如果老是举些老掉牙的例子, 学生是提不起兴趣的, 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那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到教材中去,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一课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讲授这个观点时, 我举了从报刊中摘录的一个例子。说的是, 某伞厂了解到一条信息:日本有些商店为了招引顾客, 特意为出门没带雨具, 购物时碰巧又下雨的顾客, 免费准备了“一次性使用”的雨伞。这种伞的要求是价格要低, 质量差点没关系。而这种伞, 日本的厂家很少生产, 需要进口。伞厂对市场行情作了分析, 当即决定生产“劣质纸伞”, 他们“偷工减料”尽量降低成本, 以较低的价格赢得了日本客商的青睐, 最终批量出口日本, 为国家和企业赚回了外汇。这样, 就加深了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效性激趣

所谓“实效性”就是要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 从知与行相统一上, 切实发挥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为此,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不可缺少的条件, 更是增强政治课的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给予帮助和关怀, 学生才能感到亲切, 才敢于独立思考, 才敢于交流, 无顾虑地质疑问题, 积极地接受我们讲授的理论知识。事实证明, 学生对某位老师感情好, 就爱听某位老师的课;相反, 学生对某位老师有隔阂, 就讨厌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同样, 一个得到老师喜欢的学生, 往往是朝气蓬勃, 信心十足, 学习主动, 他的成绩也会不断提高。反之, 一个被老师厌弃的学生, 往往是消极抵触, 自暴自弃, 不求上进, 他的成绩也只会走下坡路。因此, 我们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深化,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主题。在物理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更是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有明确的体现。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 人类认识和探索物理世界的现象、规律和本质的历程, 其中包含了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 包含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 深刻地反映了物理学家的思索与创造历程以及艰辛与悲欢的认识过程, 蕴涵了丰富的育人因素。物理学史的具体内容比起主要按逻辑体系编排的教科书, 更为丰富多彩, 复杂曲折。因此, 物理学史为物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更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是物理学家重要的科学素质。教师通过物理学史“重演”物理学中概念、规律的产生、发展过程, “重现”科学家的实验、探究历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物理前辈们在探索过程中认真严谨的表现数不胜数。比如, 牛顿运用数学公理化方法构建其力学理论、麦克斯韦在法拉第“力线”思维基础上, 推出位移电流和电磁波假说, 进而建立方程组, 两大经典理论的思维可以说是丝丝入扣, 体现出一种逻辑美。再比如, 爱因斯坦和波尔围绕“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的论战, 其中每一个细节上所体现出的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尊重实验和理性思维的态度, 可以说令人震撼。

纵观物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 无论是经典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完善, 还是近代物理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都是与求实精神分不开的。物理学的求实精神很多时候表现在任何新理论、新发现, 都必须能够被其他人的重复实验所验证, 才能得到公认。像磁单极的预言, 虽然198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宣称利用超导线圈发现了磁单极粒子, 然而, 事后在重复先前的实验时却未得到先前探测到的磁单极粒子, 最终未能证实磁单极粒子的存在。

二、物理学史有助于启发学生感受物理学的科学美

物理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具备强烈的审美感受和对美的追求欲望。正如狄拉克所说:“理论物理学家对科学美的要求, 堪称是一种信仰。”物理学家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物理研究工作倾注了极深厚的感情, 从而在审美对象———物理学上所引起的情感倾泻, 使得他们对自己所探索的物理学内容, 主观情感上引起美的感

学生, 公正无私, 以情培养情感, 以爱换爱, 千方百计地和自己的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间的情感大门就会自动打开, 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 再枯燥的学习都有它的乐趣可言, 从而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共同实现教学目的。其次,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用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来进行课堂的教学, 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激情演讲, 进入到一种激动、兴趣昂扬的氛围中, 学生的每根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再次, 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 把各国的政治经济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当今的政治经济都很感兴趣, 这样受。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介绍物理前辈们是如何分析物理学中简洁、对称、和谐与多样统一的科学美, 和他们对物理学研究的痴迷和陶醉, 进而产生乐趣的故事。这实际上, 教师就利用了一种具体生动的科学发现历史与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美去感染学生, 在进行科学美的教育。当学生也能鉴赏所学物理知识的美时, 那这一种科学美将引领他们进入一个更高的学习境界。

三、物理学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物理学史以其特有的精神价值,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精神价值, 主要蕴涵在物理科学家们的科学理想、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中, 以及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中。物理科学大师们的楷模形象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都会深深感染学生, 有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物理学史中大量的事例表明, 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是物理科学家取得成就的重要支撑。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刑场, 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 居里夫妇为提炼纯净的镭而不断受到放射性的损害———这些励志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很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在物理学方面有自己的光辉篇章。我们不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中国在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的、电磁学方面, 都有着重要贡献;还可以回到现代, “二战”期间那些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物理学家, 也是我们的骄傲。当教师向学生历数中国人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时, 我们是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当我们跟学生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状况和原因时, 还可以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进取心, 让学生面对时代挑战有一种紧迫感。

总结:物理学的发展从来就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从物理学史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教师把物理学史的内容与思想有机融入到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启发学生感受物理学的科学美,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之, 通过物理学史教育学生, 可以促进学生在物理学习时不但建构起物理知识的科学意义, 同时也体悟其中的人文精神, 从而实现物理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做, 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就不会再把政治课教学当成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了。

政治课教学一直沿用的是理论灌输、概念注释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学习得昏昏欲睡, 难以得到学生的青睐。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后, 改变了传统的空洞说教的教学方式, 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淮北卫生学校)

摘要: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可从课堂教学的深刻性、新颖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从而学好先进的理论, 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

中专政治课教学工作总结 第2篇

一、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

二、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由于中专的政治课从本学期开始采用新的教材,我是第一次接触到教材,因此要认真研究教材,备好课,尽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高一年级的教材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我也是认真钻研教材,并阅读了大量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还与同事们积极讨论。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准备,课后总结得失。

三、准确把握学情,激发学习兴趣。要上好一堂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和备课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一年级的学生基础差,很多人都认为读中专就是学技能,其他课可以不用认真上。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上,引用鲜活的材料,身边的新闻,学生关心的生活热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精心设计作业,认真组织考查。在教学中,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的要求,有创造性的设计作业。对中一年级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或是回答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或是写小论文,考查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对高一年级的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完成练习外,还布置作业,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每次都及时批改和讲解练习和作业,考查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课余时间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成绩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改正学习态度,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中专政治有效教学的构建 第3篇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专政治课教学的教师,笔者常常思考何谓有效教学,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是我们通过各种技巧,实施各种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就达到了事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呢?还是更应该追求力图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自主地进行思考,并从中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呢?从效果看,前者可以较快地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后者较慢;从影响看,前者容易让学生成为温顺的服从者,而后者更容易让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从情感培养看,前者让学生体验的是水到渠成的顺利,而后者则使学生遭遇到峰回路转的曲折。所以,有效的中专政治课堂应当是师生双方“心动大于行动”,思维的火花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地闪烁,应当有碰撞、有异见、有争论、有质疑。

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通过课堂授课的途径,使学生最大程度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并能够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专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群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中加速形成,中专的政治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政治课程本身的高度抽象使得学生常常出现厌烦情绪。如何在中专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有效化是每位政治教育者需要迫切思考并且努力解决的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提高中专政治教学的效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问题意识成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路标

随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一堂课所展示的知识点很多,信息量非常大。但是从课堂知识的结构来看,脉络应当是非常清晰的,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提纲挈领,让学生更明确本课时知识的逻辑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设问的层次性表达,让学生在理解上由浅人深,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一个个“热点”和“高潮”。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普遍使用了问题式教学,但不同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提问把握的时机、内容、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大量听课评课所得的经验,笔者认为如果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

(一)“小”与“大”的关系

教师的提问设置,有“小”有“大”。只要问题设置得当,无论“大”、“小”,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小”是指教师问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否则,问题设置过于宽泛,学生可能找不到回答问题的抓手。

(二)“易”和“难”的问题

“易”就是指教师的问题设置应当有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意图并能做出较为接近的回答。“难”是指教师设置的问题能够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或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设置的问题太容易,往往会失去所设问题的价值。相反,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设问太难,学生如同原地跳跃而摘不到果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因此,教师对有难度的问题不妨通过设置数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简单问题来实现。要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设置问题的方法与把握提问的时机是关键。

二、端正教育价值取向,形成科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评价中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

三、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对课程相互探讨,进而达到相互促进的一种组织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情绪,还能多方面、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和他们是朋友,课本和他们是朋友,从而达到教学有效化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的对象是学生,想要一节课有效果,那么必须先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然后才能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如引用故事、小组讨论等,但各种各样的教授方式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师生和谐方能传课授业,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学会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政治大多是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枯燥抽象的课程。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得加强与学生的感隋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比如在课堂上活跃一下气氛,让学生觉得课堂并不是非常严肃,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才是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听听他们对课程的建议,进而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明确课堂互动目的。在课堂互动前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课堂互动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高效率教学为目的的。课堂上所做的互动不能偏离这个主旨。一旦偏离了这个主旨,将会导致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只对互动的环节感兴趣。这就背离了课堂互动的目的。因此,在课堂互动前要明确互动的目的,做到适可而止,拿捏有度,不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让互动流于形式。

四、让问题意识成为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当然,好的、有效的课堂从来就不只是教师依靠自己的知识、技巧让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应该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質疑能力为目标。所以,课堂提问,不仅要以学生为对象,更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疑问,培养学生提问,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剖析知识,整理结构,实施方法,体验过程,树立观念,从而更好地向课堂教学目标靠拢。

浅析中专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第4篇

一、“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把学生当作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简单地灌注知识。

中专思想政治课内容多,理论性强,教师往往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传授”、“灌注”的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越学越累、越苦,以致生吞活剥、消化不良。解决这一弊端的办法是用“启发式”教学取代“注入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正确地体现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主张启发学生,但不给学生施加压力;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它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常用的有启发性提问:用生动的事例进行启发、直观性启发、运用对比进行启发、运用比喻进行启发,等等。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

二、在教学模式上,应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当代中专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则会走入“封闭式”教学的死胡同,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使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进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因此,必须变革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实行“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事实回答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三、中专政治课教学要全面驾驭教材,注重言传身教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中专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主渠道之一。政治课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必有其特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个体系并非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中专政治课要注重实际,教师要想促进学生进步发展,就必须做到对教材有透彻的了解,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较大影响。政治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做人,教师的言行举止、体态仪表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因而中专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修养,对自己各方面的品质进行修炼,规范言行,培养良好人格,自觉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中专教师在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学生不但要以言施教,而且要以身施教,以形施教,在“言教”与“身教”的过程中,“身教”居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力求教人有度,从思想感情上贴近学生,做到融理于情,情出于理。同时,还要用自己的体会向学生宣讲,深入浅出,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相辅,共同提高。

四、“多样式”教学

“单一式”教学形式单调呆板,千篇一律。教学都是通过课堂教学一个渠道进行的,往往忽视多渠道、多方式、多方法配合使用,显得机械化和形式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必须把这种“单一式”的教学变为“多样式”的教学。

“多样式”教学表现在课堂内外,并且恰当地采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归纳起来,“多样式”教学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课堂上采用直观的语言、直观的图示等方式进行教学;2.借用现代音像手段教学。音像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等。运用音像手段教学,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通过感观促进大脑的认识、体会和记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结合节假日及学校团队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多样式”教学既能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又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有利条件,在教学中容易收到实效。

五、借助审美教育,激发中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中专政治课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因此借助于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极为有效的途径。中专政治课的美不仅表现在政治学科内容本身的哲理美、意境美、情趣美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美好情感的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方面。以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通过情景交融展现悦耳悦目的教育艺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中专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认为政治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利用情景交融的教学艺术可以将原本呆板的教育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以感人的声音、鲜活的色彩、鲜明的节奏、多姿的形状、丰富的韵律等给人以享受、遐思。通过情景交融,教师可以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气氛,达到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采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意识。

六、“情感式”教学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各种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强调情感因素的应用都是相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入情感因素,淡化说教印象,有效地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情动而意发的境界。

中专政治 第5篇

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

时事政治手册

第一部分

重大时事政治 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 日,我国成功举办了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世博梦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展示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2、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强调,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3、2010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我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全面部署。4、2010年6月11日至7月12日,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西班牙足球队获得本届世界杯冠军。5、2010年7月1日,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6、2010年7月8日,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10周年新闻发布会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10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7、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并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要求: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8、2010年8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2010年我国连续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11月1日,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这是我国2010年连续发射的第四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具备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9、2010年8月31日,我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帮助企业志愿减排为主题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北京成立。10、2010年8月3日闭幕的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分别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三江并流”也被批准

扩大遗产保护区域。

11、联合国决定从2010年8月12日起至2011年8月11日为“国际青年年”。“国际青年年”的主题是“对话和相互了解”;目标是促进和平理想、对人权的尊重以及不同文化、宗教和文明之间的团结。12、2010年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强调,经济特区3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13、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14、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15、2010年9月26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11月1日零点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2011年4月底开始陆续公布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16、2010年10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人太空。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在北京举行。嫦娥二号成功拍回月球影像数据,完成了准时发射、准确人轨、直接地月转移、成功环月等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17、2010年10月12日,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德国、印度、南非、葡萄牙和哥伦比亚五国为新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18、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有关精神: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

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四个更加”强凋坚持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四个更加”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路径。

“十二五”规划建议在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落实《建议》提出的三大任务(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强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6)“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9、2010年10月17日,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主题是“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20、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刷新了3项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会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199枚金牌、416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亚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21、2010年11月15日,全线铺通的京沪高速铁路自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新建铁路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将于2011年建成通车。22、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3、2010年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发布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曙光星云”位居第三。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24、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25、2010年11月30日,福建第一大岛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从而结束了数千年来人们进出岛要完全依靠轮渡的历史。26、2010年12月1日,第二十三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人权”。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权益,责任,落实”。27、2010年12月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8、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的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营时速为380公里。29、2010年12月15日,商务部公布我国“十一五”时期,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200亿美元,年均增长30%左右,全球排名由“十五”期末的第十八位跃升至第五位,正逐步迈入对外投资大国行列。30、2010年12月18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1、2010年12月18日,我国首台完全自主化的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正式完工。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的制造经过独立研发、自主创新,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32、2010年12月28日,我国首台自主研发设计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在福建宁德核电站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国使用的全范围模拟机长期以来依靠从国外采购、成套进口的局面。33、2010年12月28日,国内首座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示范项目——大唐天

威10MW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示范项目在甘肃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运行后,将使我国成为少数掌握完整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国家之一。34、2011年1月14日,2010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35、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就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提出5点建议: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36、2011年1月21日至25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省长秦光荣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0年云南省全省生产总值实现7220亿元,同比增长12.3%,新增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2元。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完成,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从7809元增加到15749元;

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加快建设“两强一堡”的黄金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

报告提出云南省在“十二五”的发展中,要牢牢把握的八个着力点是:必须突出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促使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必须着力推进富民强省,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促使发展的创新支撑更加坚实;必须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促使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使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必须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必须更加重视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促使区域协调取得重要进展。

报告提出云南省2011年重点抓好九项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进桥头堡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7、2011年1月24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8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向家坝电站进入正式安装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重装工艺及安装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也为向家坝电站首台机组明年顺利发电奠定了基础。38、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

决定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水利改革发展基本原则是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39、2011年2月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德国慕尼黑正式交换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文本。这标志着美俄新的核裁军条约正式生效。40、2011年2月6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中国代表团夺得11金10银14铜,位列奖牌榜第四位。41、2011年2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在其《专利合作公约》框架下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2010年增长了4.8%,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四。42、2011年2月25日,搭载6名宇航员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完成了最后一次空间任务后,3月10日成功着陆。从此这架美国机龄最长的航天飞机结束了其太空历史使命,将转入华盛顿的宇航博物馆供人瞻仰。43、2011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强调,“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44、2011年3月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按照计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将于今年下半年先后发射升空。45、2011年3月5日至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大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精神:

(1)“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增长10.3%;这五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对外贸易

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的认识和体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

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3)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4)今年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二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三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四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五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坚

持优先发展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六是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七是大力发展文化建设。

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八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九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专政治 第6篇

关键词 中专 政治 教学方法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66-02

一、明确政治教学的整体目标

首先要想提高政治教学质量,明确政治教学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教师明白了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让学生真正接受和领会政治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喜好等有深刻的了解。

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知识的备课。备课一定要做到有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即备课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要难易适中,让学生易于接受,要能够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知识的备课外,还要对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讨论话题等有所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做一些书面形式的问卷调查,设置诸如“喜欢何种教学方式”“喜欢什么课堂氛围”“政治知识范围内喜欢何种话题”等问题,从而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针对学生的喜好选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构建科学的中专政治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中专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既要加强中职生专业技能培训,又要重视文化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构建科学的政治教学内容体系,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具体来说,中专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院校教学实际情况,把就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纳入政治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聘请专业的政治教学团队。中专政治老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同时老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并竭尽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可以以身作则,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积极的生活态度。此外,可以聘请企业优秀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对就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重点把握教学中的两个环节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疑”最能引发定向性的探索与反思。有了反思之后,思维便自然地产生了。在课题教学当中,应该注意抓好三个环节:第一,课前的预习质疑环节。政治教师应该在讲授新课之前简要介绍该课或者是“框题”的大概轮廓,再让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注重分析结构和层次,针对要点进行质疑,对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初步了解基础性知识。第二,注重课中的听讲质疑环节。在讲解与启发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之间进行对照。如果学生发现他们有质疑不当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和教师的讲解进行对照,以发现他们已经或者尚未处理的问题,再和课堂练习进行对照,促使自己发现不明白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相关规律,激励学生勇敢发问。第一,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好胜心。教师可以组织个人和小组间的一些质疑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应该考虑提出问题的水平,还应该考虑问题的数量及发问的人数。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树立起群众观点和团体观念,不仅关注团体的作用和个人对团队的责任感,还应该体验到现实的团队精神。第二,树立其自信心。部分学生之所以不发问,往往是因为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水平不高或者怕表达不当被人嘲笑,这是学生对自尊的一种曲解。为此,政治教师不应该指责学生,而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加以耐心的引导与鼓励,长此以往,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水平与数量定会逐步提升。第三,激发学生的进取之心。很多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因为“自满”或者“懒惰”,会变得不屑于参与课堂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水平受到影响,但这部分学生非常容易在志得意满中丧失奋斗的动力而变得落伍。对于该部分学生,应该提出更高要求:严格检查预习的质量,引导其主动质疑问难,倡导互帮和互学等多种途径,不断鞭策成绩好些的学生勤学好问。

四、强化政治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在某些学生的认知当中属于比较枯燥烦闷的学科。所以,相应的更要求政治老师转变思维理念和教学手法,通过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政治教学工作。只有学生对政治老师所传授和灌输的思想以及内容全面认可,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进行积极的政治学习,使中专政治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总之,要想提高中专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做好中专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中专思想政治课的导语设计 第7篇

思想政治课的导语设计是丰富多样的, 看似无章可循, 但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承上启下, 由旧入新,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教学相融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由“畏学”、“苦学”, 转为“好学”、“乐学”。

一、透视热点, 喜闻乐见

“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常青”。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不联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僵化的教条。在政治课中, 笔者运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语言, 透视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 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例如, 在讲“企业和企业分类”内容时, 这样导入:首先在屏幕上放出多媒体课件, 有中国民航企业的画面, 有酒店服务业的画面, 有交通运输业的画面, 画面上有句话:你喜欢什么职业?然后, 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些职业吗?”有的学生说喜欢, 有的学生说不喜欢, 问不喜欢的学生:“那你喜欢哪些职业?”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笔者趁势引入课文:“大家知道吗, 这些职业都是由企业组成的, 但大家知不知道, 企业是怎么分类的呢?今天, 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个内容。”经过这样的导课, 课堂活跃起来, 学生注意力集中, 课上得很顺利、很成功。因为这样导课既能联系课文的内容, 分析了企业和企业分类的知识, 又能联系学生学习职业教育的特点, 而且紧密联系了学生最关心的切身问题———职业与就业。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文内容, 接下来的教学就能轻松进行。

二、精心设疑, 激发求知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 都认为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疑之始, 思之端也”, 疑问是人们认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因此, 笔者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 精心设疑, 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维, 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释疑的目的。例如, 在讲“商品”概念时, 就设计了如下问题, 指着有关商品内容的几幅漫画, 问学生:“什么是商品?”“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阳光、空气、河水是不是商品?”“农民自己销售的粮食是不是商品?”“农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粮食是不是商品?”以这样的层层设疑, 环环相扣的导语开头, 引发了学生追问问题结果的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求知状态、兴奋状态, 从而对课程产生认知魅力, 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逻辑严密, 紧扣知识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说理性、哲理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理”, 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脉搏, 把握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构起条理严谨、结构严密的理论体系。笔者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内容时就这样导入:“市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它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有了市场并不是就有了市场经济, 是当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高度,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 市场经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 所以市场经济就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这一部分是理清上一节“市场经济及其特征”的脉络, 让学生在学新课前把握上一节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新课建立基础。接着继续导入:“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相结合, 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也就具有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一部分是把新课与旧课知识间的连接衔接起来。这样的导语开头, 能够体现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结构体系, 把学生的思维纳入特定的理论框架之中, 使学生能系统地、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

四、运用典故, 抛砖引玉

中外文化都有很多典故, 这些典故含义深刻, 意味深长, 是有很高艺术性和文学性的作品。在政治课中, 适当地引用典故, 能使抽象理论形象生动,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既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有利于学生轻松地接受和形象地理解所讲的内容,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讲“商品的价值量”内容时就引入了一个法国的典故:“在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 玛蒂尔德太太为参加舞会, 向好朋友借了一串漂亮的钻石项链。舞会后, 项链丢失了。她不敢把实情告诉好朋友, 只得省吃俭用, 四处借债, 用3.6万法郎的高价从珠宝店买了一串相似的钻石项链, 还给了自己的好朋友。为此, 玛蒂尔德太太负债累累, 并过早地衰老了。10年后, 当她把真情告诉那个好朋友时, 朋友却说那串项链不是真钻石制作的, 至多只值500法郎。500法郎与3.6万法郎, 价值整整相差71倍。两串同样用于装饰的相似的项链, 在价格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价值量问题了。”笔者马上引入价值量的概念:“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通过以《项链》的典故引入到课文, 学生的文学热情调动了起来, 同学们能热烈地进行议论, 很快就进入到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中。这样运用典故来进行导课, 可以使枯燥的政治课富有文学魅力, 强化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情境, 即兴发挥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所以教无定规。有时备好了课, 上课遇到突然的情况, 就要当机立断, 紧急应变, 灵活运用课堂情境, 即兴发挥, 找到与课文吻合的契机, 以新的情境进入继续教学。例如, 笔者在准备上“价值规律”内容的时候, 恰巧是中秋节过后, 学生回家欢度中秋节回来, 课堂纪律差, 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昨晚过中秋的话题, 笔者就顺着学生谈论中秋月饼的话题, 问学生:“昨晚你们家里买的月饼贵不贵?”学生很感兴趣, 很肯定地回答我:“贵”。接着问:“如果今天你再去买月饼, 价钱怎么样?”“两元钱可以买到一个。”于是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了:“为什么一夜之差, 价钱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为什么不同商品有不同价格, 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也经常变动呢?这些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价值规律。”这样即兴发挥地导入新课, 就能马上利用新的情境继续进行教学, 更有适时性、针对性。

总之, 思想政治课的导语是丰富多彩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了好的开始, 整堂课气氛就会变得比较轻松、热烈,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吸引力, 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 轻松自如。因此, 我们要重视对导课的精心设计和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1]郎好成.二十一世纪中学政治教师思维方式创新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 (1) .

[2]江少佳.中学政治课自主和谐教学的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3]张长鹰.国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况及启示[J].湖南教育, 2005, (14) .

把审美和中专政治课结合起来 第8篇

1. 把握美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渗透美的内容和方法, 必须首先把握美的特性, 并将这种特性变为教学艺术的特性。

第一, 形象性。美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美的形象是生动的、新颖的、独特的, 并且符合对称、比例、变幻、多样统一等规律, 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记忆, 给人以想象和启示, 引起人的喜悦和同情, 使人心旷神怡, 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美就是社会生活中使人产生愉悦心情的感性形象。第二, 情感性。美之动人, 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 动人心弦。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更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 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 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 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 创造性。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的结果, 人类自告别动物界以后, 就不断地进行着美的创造。任何美的劳动产品、社会现象、艺术作品都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没有人的创造, 就不会有美, 这不仅从历史进程来看是如此, 从具体事物来看也是如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艺术的进步, 人类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创造的领域不断扩大, 美的成果越来越丰富, 美的程度越来越高级, 足以使人们感到新奇、赞叹和陶醉。第四, 愉悦性。美的社会价值, 就在于可以使人休息、娱乐、陶冶人的性情, 能给人以清新、向上、愉悦的感受,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坚持美的形象性, 把形象与知识, 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坚持美的情感性, 做到以情感人, 以情导行;坚持美的创造性, 创造出独特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和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美的愉悦性, 使教学生动活泼, 兴味盎然, 学生愿学乐学, 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2. 精心筛选美的材料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自然美是指山水、田野、海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之美。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 它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等, 其核心是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艺术美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 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 是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形象性的反映。当今世界, 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灿若繁星, 真可谓美不胜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美的材料, 从古到今, 从中到外, 十分丰富, 取之不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美,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人类勤劳勇敢、顽强不屈地发展生产,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先进阶级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浴血奋战, 为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和自由解放而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 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既艰难曲折, 又多姿多彩, 具有使人激动, 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 这种推动社会进步, 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的崇高美, 是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 充分利用英雄美的感召力和榜样的作用, 效果更佳。在进行道德教育时, 不能不充分展示社会风尚美和道德美。此外, 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如诗词、绘画、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等, 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 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 在教学中适当地挖掘利用, 发挥其审美作用, 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 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3. 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的内容和形式, 营造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 让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导入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 不仅引起兴趣, 而且留下悬念;课堂结束语不仅概括性强, 而且有知识情感上的升华, 能掀起教学活动的高潮, 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开合有度, 使学生领悟到教学的节奏美和结构美。富有独创性的板书、精美的教具 (图片、录音、录像) 、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式提问和质疑、少而精的论述和剖析、动静相宜的体态、轻重起伏速度相宜的语调等等, 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概念的讲解, 原理的论证, 理论的运用, 都刻意求新, 不仅选用新材料、新观点、新信息, 而且在方法上有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和新的设计, 也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 体验到美的存在。所有这些, 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潜质和审美潜质, 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4. 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教学能否具有审美性, 关键在教师。

一方面, 教师要把以美育德育提高到教学原则的高度来认识, 自觉地依照美的规律去指导教学活动, 创造教学艺术, 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按照教学规律完成的有特定目的的活动, 而且是立美、审美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孜孜求美的精神, 教学的审美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教师在学生眼中, 既是教育者, 又是被审美和评价的客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野和评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操作任务的教书匠, 而应以为人师表、具有人格魅力的审美形象深印在学生心中。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自我调节等能力;具有行为美,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以非权力因素教育和影响学生。

如何提高职业中专政治课教学效率 第9篇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对问题的思考兴趣,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充分利用各类教学素材资源,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打动学生的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此外,故事启发、榜样分析、情境陶冶、模拟表演、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方式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提高学生表现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口才,培养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常气氛。

2. 树立过程与结论并重的意识

结论和过程是教学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必然对应什么样的探究结论和效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信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正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所说:“如果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思想政治课教学千万不能只重结论,而轻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会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在突出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性的同时,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思维模式,实现思想政治课“教书与育人”目标的和谐统一。

3. 关于课堂练习

3.1 控制练习难度,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成功率,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美国学者加里·鲍里奇在著作《有效教学方法》中指出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已经成为任务导向和学生投入研究的关键方面,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高水平成功率的任务上,尤其是讲解式和传授式教学中。

3.2 控制练习梯度,分层实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课堂作业设计和布置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持续发展。作业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针对学生间的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才能创设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

4. 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师生交流和讨论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交流的桥梁,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反之,则会阻碍师生间的交流。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鼓励和赞赏学生在课堂教学讨论中提出的新见解和新观点,让学生有发言积极性,对于这些独到见解教师要持欣赏态度而不是嗤之以鼻或不以为然。其次对学生见解有明显错误时,应全面对待,既充分表扬他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又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我矫正。再次,学生思维陷入僵局时,要适时提问引导,使之转向更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最后,对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要多关注他们的声音,多给予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发现闪光点,适时表扬,挖掘学习潜能。

5.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是把学生的认识统一于教材,而要突破教材权威,引导学生用平等眼光审视教材,把思想政治课本当做研究和分析对象,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时,教师应尽量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哪怕学生所提问题十分幼稚和肤浅,甚至是不正确的,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探讨,引导他们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避免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6. 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增强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要以学科的科学逻辑顺序展开,初步构建模块知识结构,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奠定认知基础。同时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和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评价生活事件,解决生活问题。

7.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身份与角色必须得以根本性改变,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核心那样,应该让教师成为学生思政课学习中的主导者与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主体所在。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更多教学相关资料,制作出合适的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这样的思政课教学课堂,将使学生成为主人翁,自由自在地学习,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思政课堂教学态度有所改变,不再认为思政课就是死板的说教,而是一种愉快的课堂体验。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逐步树立正确价值观,把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辅导者,而不是唯一的教学者。当然,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局限性,帮助学生运用好现代化学习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真正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旧知识建构新的思政课知识。

做好中专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中专生

中等职业教育是十一五期间教育的重点, 加强和改进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育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 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发展战略,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的工作应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

一、当前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对待价值取向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能够知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流行产生疑虑, 甚至崇尚;一方面接受正面观点教育有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深恶痛绝。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进取与彷徨相伴, 希望与困惑并存, 认同与失落交错, 是基本特征。

2、学生具有较为开放的生活姿态, 对信息的需求采取主动态度。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有效率的工作以充分的休息与积极的娱乐为前提”。学生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选择极具多样化, 读书、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 大多数学生希望体验新鲜的生活, 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并在获取信息和汇总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同样, 学生中也存在不科学的生活、处事态度。

3、受经济、就业政策和不正常的“关

系至上”理念的影响, 学生中呈现出两种不科学的生存学习姿态, 一种姿态表现在经济生活条件较差的学生当中, 普遍存在于农民家庭、产业工人家庭, 这类学生学习认真, 平易近人, 人际关系好, 但对现行的就业体制麻木, 认同“学习好不如父母地位高”。一种姿态表现为富豪家庭和政客家庭, 这类家庭的孩子目空一切, 无所为无所学, 生就一付享福的料, 他们自私、自利, 但在学生中却不孤立, 甚至为大家追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明显的焦虑情绪和心理问题, 而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态度却感到无所谓。

4、一部分学生关心时政。

这部分学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主流, 这部分学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他们对民族信心、荣誉感充满信心, 他们希望通过了解社会早日成为社会中的一员。第二种情况是旁支, 但不容小视。他们想通过了解政治满足虚荣心, 近而吸引社会对他们引起重视, 这部分学生将来很可能走入歧途。

5、与职业教育的初衷相悖, 部分中

专学生的学习风气不正, 在学习中存在考证热、上网热, 专业学习、英语学习、电脑学习、技能学习差等问题。

二、当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几点对策思考

职业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总体上来看主流是好的, 呈现积极、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但是, 我们又必须看到, 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又是双重的, 他们一方面越来越认同与接受市场经济, 另一方面, 在思想上, 道德观念上又存在一些困惑与偏差。面对这些问题合理的教育与引导是关键。

1、要加强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

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等教育同职业中专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提高自己的甄别力。

2、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发展的理念从学生个性出发, 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学生工作的人性化, 将纪律约束把握在一定限度之内, 重感染, 少训责。坚持采取主题教育的手段, 把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理念贯穿于各项主题活动中, 大力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主旋律教育。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力量, 采取灵活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方式, 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3、要大力发展咨询教育。

发展咨询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与教师放在一对一平等的位置上, 老师以专家的身份出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体现平等、体现服务;学生要求咨询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 体现主动、体现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职业中专生所承受的各种思想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他们经常陷入迷茫、压抑、空虚、焦虑和就业压力中, 使得他们出现心态消极与心理不适应。作为教育者, 我们通过种方式做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 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 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4、要通过奖惩制度, 开展思想政治评价。

当前, 部分学生对一些问题是非不分, 标准不明, 所以, 很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职业中专生明确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追求什么, 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完善学生评优评奖体制, 改变评审办法, 实行评优评奖学生申报制。

5、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多学科渗透教育。

浅议职业中专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11篇

(一)抓关键,强化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为此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1.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德育教育网络。以党支部为核心,在横向上由政教处牵头,办公室、团委、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学生会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在纵向上,以教导处、培训处为龙头,教研组、班主任、班委会,一级一级各负其责,开展工作。这种横看成片、纵向成线的管理网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有队有阵,形成大广角、多侧面、全方位的管理格局。

2.结合实际,制定师德规范。除大力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规范建设纲要》等制度外,学校还应结合实际,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学校德育工作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多项规章制度,使师德建设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

3.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坚定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激发教师敬业、重教、爱生的内驱力,也是师德教育的重点。在师德教育中,要始终抓敬业、重教、爱生的主旋律,利用政治学习、党课、报告会等形式进行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评优活动,及时发现、树立和表彰学校的师德典型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面对那些违犯师德规范、不能为人师表的教职工给予批评教育。

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师德建设,使全体教职工的素质不断提高,增强教师育人的本领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感召力,促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抓重点,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突出以下两个重点:

1.突出公民道德教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准则,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祖国而学习、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2.突出养成教育。日常管理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学校要制定《“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评奖办法》、《创建文明学校的实施细则》和《开展无吸烟学校的安排意见》等制度,并做好落实、检查和督促工作,期末做好总结评比,对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和文明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这些措施的实施,目的是使学生养成文明守纪、言行规范、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3.突出典型人物的带动作用。比如,我校原职高微机班学生王梅,无私帮助下肢瘫痪的魏烈芬同学上学,数年如一日。她的这种精神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002年5月,她被共青团甘肃省委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章”,2003年2月她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学校抓住王梅这一典型事迹,倡导全校学生学习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王梅精神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发扬光大。

曾永伟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社会的各界人士的好评。2005年,他所任主任的硅酸盐专业班被白银市教育局授予先进班集体。他个人在2007年被团甘肃省委授予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他的“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方式在全体教职员工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并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抓落实,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宏大的育人工程,学校的每个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的每一节课都是德育的主渠道,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德育教育的载体。为此,必须做好三个重视。

1.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工身上,明确德育工作人人有责,每位教师应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要通过学科渗透,将德育融解于各学科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观念灌输及知识教育。

3.重视课外活动教育作用。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使德育活动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每学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迎五四普通话演讲比赛”、“庆国庆师生书画比赛”、“热爱家乡热爱专业”主题演讲赛,优秀团员典型事迹报告会,各种体育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受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抓结合,探索政治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切实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我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主要做到三个结合: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由于学生的思想基础不同,表现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既提出统一目标,又针对不同的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一年级新生,着重进行自理能力的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三年级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2.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相结合。我们要在抓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目前,我们的校园实现了硬化、绿化和美化,校园内草坪如茵、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与之相映衬的是美观的读报栏,楼道走廊以及教室内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对学生起着无形的熏陶作用。同时,我们还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氛围。

3.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建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在校内主要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在校外主要抓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学校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另外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一名,每学期请政法部门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用生动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育 第12篇

一、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审美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不但包括健康的道德品质、先进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强健协调的身体, 同时还包括敏锐的感觉力、奇特的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博大的精神世界和创新求异的能力。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德育;知识的学习与智慧的训练需要通过智育, 而敏锐的感觉力、丰富的想象力、博大精神世界和创新求异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完成。

1.在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中, 重视审美教育, 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正确的思想和政治理论。运用审美教育的手段可以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即把政治理论寓于一个个美好的事例中, 或寓理于具体的人或事, 使之与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在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中, 重视审美教育, 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 培养高尚的情操,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其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 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趣味性、愉悦性的特点, 能寓教于乐, 让受教育者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 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教育。

3.在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中, 重视审美教育, 能较好地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审美的形式呈现于教学过程之中,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极容易诱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调动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审美教育具有新颖、灵活、善变的特点, 教学活动处在这样的环境里, 学生的情趣就会被激活, 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都会处于最佳的状态, 或描绘意境, 或譬喻理解, 或品味赏析, 通过形象思维感悟其中的情怀, 领略其中的志趣, 把握其中的主旨。使学习由沉闷的记忆和枯燥的说教转变成愉快的欣赏、回味和体验。

4.在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实施审美教育, 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 启发学生认识美、评价美、创造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就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完善的人格。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运用美育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美的标准、美的价值, 就能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 懂得怎样美化自己的外表和灵魂, 进而形成为国家、为民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二、审美教育在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中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专美育的主要任务, 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学会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去感受美、发现美和欣赏美, 进而提高他们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美育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 按着“美的规律”进行教学, 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 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 增添了教学情趣, 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1.发掘教材的内涵美。

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美的东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运用美育的手段, 将这些蕴藏在教材内的美发掘出来, 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职业中专生与普通中学生相比有着较为复杂的经历, 学习的自觉性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 不良行为习惯也较为突出。因此, 向他们灌输知识和塑造好他们的难度就更大一些。审美教育强调的是“韬养”, 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 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运用“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的美育手段, 就能较好地洗涮他们的心灵, 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有助于发展全面教育。

2.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要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美育结合好, 除了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以美的形式进行教学。美学要以感情为中介, 教学同样需要感情的纽带。政治课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努力创造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情景, 使德育以感情为引导, 使智育以形象为开路, 使受教育者于生动形象中、情感波涛中、娱乐欢愉中和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教育, 真正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以完成思想政治课承担的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素质教育任务。

3.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创造美。

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 如概念、原理是相当抽象的, 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困难, 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对枯燥无味的内容进行美育的充实:一方面, 让难懂的哲学原理和概念由抽象变得具体化;另一方面, 也可以用美的艺术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当中运用美育的目的, 就是力求把马列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些抽象的“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使学生在感受这些和谐而富有节奏的教学形象时, 不知不觉地进入“真”的原则。这种艺术性教学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学校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与美育和谐结合, 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美育应落实到学校教育的一切环节之中。在职业中专开展审美教育, 是学校各个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 美育承载着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宽广的领域,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可以渗透审美教育, 通过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 进行美的创造,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摘要:学校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与美育和谐结合, 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专政治】相关文章:

中专思想政治09-14

中专自主学习政治教学09-18

中专自主学习政治教学论文04-20

浅谈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09-12

中专体育06-17

中专幼教08-08

中专舞蹈08-10

中专数学09-21

中专部08-15

中专生命教育05-07

上一篇:党校法律课下一篇:医保经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