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场域范文

2024-07-25

网络场域范文(精选10篇)

网络场域 第1篇

“乞丐王子”犀利哥一度因其混搭的穿衣风格和强大的气场红遍国内外。2010年2月21日, 一则名为《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2]的帖子将犀利哥引入了天涯论坛, 引发了网友长达两个月的热帖。这两个月里, 天涯网友以24小时的持续热情关注此贴, 将其创造成天涯上的又一传说。可以说, 是网友们的关注加速了其回家之旅, 是网友的不断呼吁令其从众多流浪者中脱颖而出, 并快速结束了流浪乞讨的生涯。

然而纵观天涯这组跟帖, 发现在天涯提供的这一可以自由交流思想的意见市场里, 网友之间充满了不一致性, 网民之间的冲突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有以调侃式的言语、游戏式的态度来对犀利哥评头论足;有用伤痛的笔调关注犀利哥背后故事的跟帖;有从自身经验出发就如何救助犀利哥的争论不休。其中, 在对犀利哥是否该接受政府救助的争论中集中体现了不同利益的角逐。

本文拟以天涯论坛上有关犀利哥是否该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为研究样本, 从意见分类、跟帖立场以及表达方式三个维度来对其进行内容分析, 旨在从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中, 找寻出网民在面对政府救助或是与政府有关的话题时的自我呈现, 并试图回答开篇的疑问。鉴于这部分的跟帖集中在3月2日, 因此本文在样本时间的选择上集中于3月2日。并以政府救助为关键词, 筛选所得的3月2日有关是否该接受政府救助的意见性的跟帖138条。

意见对立化:各执一词的争论?

针对这138条跟帖, 本文将意见分为赞成接受政府救助的赞成帖、反对接受政府救助的反对帖以及没有明确表明态度的中立帖。

下图是这三种意见跟帖的百分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到, 赞成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占到跟帖总数的一半之多, 有52.17%。在这些赞成意见帖里, 内容又有着两种倾向:一是分析赞成接受政府救助的理由, 另一是在表示赞成接受救助的同时要求政府救助机构接受网民的监督;34.78%的反对意见帖里, 网民们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一方面诉说着反对的理由, 另一方面呼吁民间救助组织的出现;态度中立的跟帖仅占总数的13.04%, 这些跟帖要么是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视频, 要么是就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态度发表个人评论, 内容上没明确表明是赞成救助还是反对。鉴于这部分的跟帖数目很小, 因此不作为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

在天涯所提供的这一自由交流思想的意见市场里, 反对意见帖和赞成意见帖各执一词, 争论不休。他们相互质疑:反对接受救助的网民质疑赞成者是否是政府的托, 是否是救助站的托;赞成接受救助的网民质疑反对者是否别有用心, 是否受着商业利润的驱使。

争论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而3月3日犀利哥的突然离去却使所有反对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陷入了沉默螺旋的最底层, 关注的焦点转向犀利哥此刻在哪、是否安全的担忧上。除此之外, 突如其来的走失让网民的论调一致转向对当初未接受救助的后悔上, 他们感叹若当时接受救助, 那么此刻犀利哥至少应该吃上了热饭, 洗上了热水澡。对老馋猫以带跑犀利哥的行动来拒绝救助举动的质疑成了新的争论焦点。然而当犀利哥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 那些销声匿迹了的反对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赞成者与反对者再一次陷入争论不休的境地。

值得探讨的是犀利哥走失前后网民争论焦点的变化。这期间沉默的螺旋固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值得深思的是:那些跟帖在多大程度上是从犀利哥自身需求来发表反对意见的呢?他们反对的理由究竟是基于犀利哥自身现状的一种理性分析还是凭借自身的一些间接或直接的经验?这些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争论究竟是一种理性的辩护还是人与生俱来的想要说服不同意见者的情绪表达?

表达情绪化:理性分析还是过度宣泄?

在对是否应该接受政府救助的意见帖表达方式的研究中, 本文从情绪表达和理性分析两方面来入手。具体说来, 情绪表达是指那些明显带有情感宣泄的跟帖, 理性分析是指那些采用理性的语言来说明观点理由的跟帖, 而那些只有观点却没有说明理由的跟帖却不在这一部分的研究范围内。

下图是天涯中有关是否要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的表达方式条形图。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到, 采取情绪表达方式的跟帖要远多于采用理性分析的跟帖。这可以说明在天涯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 网民的表达方式以情绪表达为主。那么这两种表达方式在反对意见帖和赞成意见帖里各有着怎样的比重呢?

研究发现, 43条理性分析的跟帖全为赞成意见帖, 而61条情绪表达的帖子中, 反对意见帖有46条, 赞成意见帖有15条。也即是说:情绪表达多见于反对意见帖中。

纵观这些情绪表达的跟帖, 发现网民们所依据的反对理由多是由经验得来的。这些经验绝大部分是根据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的报道以及身边朋友的描述所得到的间接认识。不可否认的是, 这些间接经验绝大部分并非网民的亲身经历, 但这些“江湖传闻”却成为了网民反对犀利哥接受政府救助的主要原因所在。这一方面体现的是传统媒体对网民的影响, 体现的是议程设置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表明网民将间接得来的不满情绪通过“犀利哥”事件展现了出来, 比如在反对帖中, 有网民要求政府在救助犀利哥的时候应该将犀利哥当成爷爷一样地服侍。这里, 情绪宣泄一目了然。除此之外, 意见不同的网友之间用情绪化的语言来表达着彼此的质疑。在这些相互质疑的跟帖中, 在通过文字展现情绪的同时少有文明的外衣, 多是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 甚至是不文明用语的相互谩骂。

而那些理性分析的跟帖多是从犀利哥目前最需要解决的衣食以及健康问题出发, 综合比较政府救助与民间救助, 认为接受政府救助是在犀利哥未找到家人之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选择;也有从“两会”的特殊时期以及网络上舆论监督的角度来反驳反对者的意见, 认为只有政府才能更快地帮助犀利哥找到家人。然而, 在面对不同己见的网友的质疑声中, 理性分析者也不乏情绪表达的方式。

值得思索的是为何赞成意见大都理性, 而反对意见却多数采用情绪表达?这里涉及的更多是一种网民或是普通个人在面对政府、政府救助这样的字眼时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心理流露。其间更多是一种平民阶层在面对精英阶层时所展露出的民粹主义倾向。理性分析可能更多基于为解决犀利哥这一问题而表达的观点, 但情绪的表达很可能更多是基于自身对政府以及政府救助的片面认识。此外, 那些谩骂类的情绪表达也间接体现了网民在发表意见时, 更注重的是个人, 是自我意见的呈现。

立场表面化:犀利哥还是自我?

纵观所有跟帖, 无论是赞成意见帖还是反对意见贴, 无一不标榜着要为犀利哥着想。然细究跟帖内容, 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跟帖都是从犀利哥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是否该接受救助。

前文说过, 赞成意见帖里更多的是从犀利哥自身的衣食住以及健康角度出发来考虑是否该接受政府救助这一问题, 可以被认为是从犀利哥的角度来提出建议。但在此之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自我标榜是为犀利哥着想的跟帖却或多或少有着一点名不副实。这类的帖子集中表现在反对意见帖里。

这些反对意见帖多为情绪表达, 他们多以媒体和他人的间接经验来作为自己意见的根据。这些报道比如救助站卖器官、虐待流浪乞讨人员至死等等。此外, 他们还从视频中救助站人员那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拒绝接受救助, 认为救助站不够人性化。然而值得深究的是, 这些经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选择的艺术?但是这些真实性仍待确定的间接经验却成了网民们反对犀利哥接受政府救助的主要依据, 他们忽略的是这次救助对犀利哥这一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乞讨人员而言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改变命运的意义。他们的主观偏见影响了自身的理性判断。从这一角度而言, 与其说这些跟帖者们是在为犀利哥的利益着想, 还不如说是他们借助犀利哥这一事件来表达自我对政府救助这样的权力机关的片面认识。字里行间流露的其实是一种自我的立场——或者说是自我理解之后的立场。

除此之外, 这些跟帖从总体上看还缺少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犀利哥事件的跟帖。然而, 这种立场的缺乏并不难理解, 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合理的状态。毕竟相对平民而言, 政府是权力机构, 是施政机关, 是网民理应监督的对象。

结论:质疑与被质疑中呈现自我

纵观上文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意见分类中, 赞成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占大多数, 且这部分跟帖在表达方式上多是理性分析;反对接受政府救助的跟帖占总帖数的三分之一, 且绝大部分都采用情绪表达的方式。

其次, 在发言立场上, 就间接经验借助犀利哥事件宣泄不满的跟帖多于理性就事论事的跟帖。这种不满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媒体议程设置所造成的主观偏见, 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网民理性思考的过程, 影响了人们对犀利哥是否应该接受政府救助这一问题的本质思考。

最后, 不同意见者之间陷入了相互质疑的境地, 一方面质疑别人, 另一方面被别人质疑。且双方质疑的言论都很尖锐, 缺乏文明理性的外衣, 情绪宣泄露骨, 甚至是直接的恶语相向、人身攻击。除此之外, 这种质疑还表现出这样一种怪圈——无论政府救助站作为还是不作为, 都会受到网民们的质疑, 救助时, 网民会质疑政府是否是伪善, 是否是作秀, 是否要“和谐”犀利哥;不作为时, 网民又会质问政府为何失职, 为何不履行政府部门应付的责任。这种怪圈不单是讨论到政府这种施政机关时会呈现, 在此后的对自称犀利哥好朋友的老馋猫的争论中也一直存在。

为何会出现这一怪圈?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网民在呈现自我意见时的分散性特点。这时候, 意见领袖的作用便得以凸显。然而在犀利哥是否接受救助的这一天涯跟帖中, 相互质疑却取代了意见领袖, 各执一词的争论取代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正因如此使得这之中的自我呈现缺乏戈夫曼所说的那种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的为了维护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所采取的表演的成分, 更多的是一种在网络匿名性的掩护下的自我情绪的表达, 且这种表达更多强调的是对自我意见的维护, 是不满情绪的宣泄。

参考文献

[1]于海.社会是舞台, 人人皆演员——读戈夫曼《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J].社会.1998, 01:47.

网络场域 第2篇

【关键词】网络场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宣布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最大规模的普及和运用,作为一直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早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上面的信息纷繁复杂、好坏参半,大学生在此期间难免不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此,各大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网络场域

所谓的场域就是指一种关系系统,而网络场域就是说利用互联网作为最基本的结构框架搭建而成的一种能够彻底颠覆和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只是和移动互联网有关系的关系系统。目前我们能够得知,移动互联网拥有许多强大的优势,比如说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包含海量的内容和资料、互动性极强且不需要真实的身份信息、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和时代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这些改变中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但是对于心智还不坚定的大学生来说将直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尤其是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煽动和蛊惑下,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处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人身体的健康,还包括人心理上的健康,同样,教育部门提出大力重视大学生的健康问题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重视之外,更需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随着各大高校争相扩大招生规模,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正在以直线上升的趋势疯狂增长,数量上越来越多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健康人数也会也来越多,尤其是我国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快要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找工作困难等种种压力,没有毕业的学生也会受到各种考试、评优评级所带来的压力,因此现在的大学生心理都比较脆弱,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大学生尚且还处于校园生活当中,仍然是充当学生的身份和角色,在面临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和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中经常会感到彷徨和迷惘,此时大学生的心理极其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各大高校教师应该重视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正确的心态,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三观从容应对以后的生活,培养大学生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能力欠缺

网络场域下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能力的缺失。众所周知,网络具有极强的便捷性和包容性,只要大学生在搜索栏中输入相关的词汇,便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内容,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当代大学生很容易查找到大量的学习资料,这在一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过渡依赖于网络,所有的知识全部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得,同时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只要碰到学习上的问题便求助于互联网直接搜索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下降,学生脱离互联网之后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另外,互联网上有大量丰富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形式多样、种类各异,很多大学生一开始都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可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逐渐会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内容所吸引,到最后学生并没有用互联网来学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缺乏自制力,玩起电脑来特别容易“废寝忘食”,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上面充斥着大量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一系列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信息,而大学生在经常浏览这些信息之后很容易动摇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产生一些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做出一些危险盲目的举动,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2.出现自我封闭

大学生沉迷与网络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长时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当中会逐渐忘却现实生活的存在,把虚幻缥缈的东西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尤其是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当中很长一段时间不跟真实的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大学生将逐渐丧失社交能力,甚至出现自卑、抑郁和自我封闭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喜欢与人交流,越来越不爱说话,使得大学生最终完全和现实生活相脱节,无法融入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

四、网络场域下如何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网络资源整合

网络场域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网络处着手解决,从根源上消灭能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首先的各大高校教师要将网络上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引导学生上校园网,将所有学生的上网方式集中在一起,避免大学生接触到不良的网络信息。

2.杜绝网瘾现象

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网瘾”现象的观察,首先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严格考核,联合学校的学生宿舍检查,严禁学生在上课时间内待在寝室里上网打游戏,同时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一到规定时间学校就需要拉闸限电,避免大学生在熄灯时间之后还在上网,对于“网瘾”特别严重的学生学校需要对其进行劝导,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帮助学生戒除网瘾。

3.加强监督管理

在网络场域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嘉庆对大学生的上网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在大学生常去的上网地点比如图书馆、宿舍等安装校内网,并且远程监控学生的上网情况,在图书馆的电脑中安装防火墙软件,一旦发现学生浏览不良信息或不健康网站时及时进行阻拦,并且经常在校园内部开展安全上网、科学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时能够做到自主自觉,坚决抵制任何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的信息,做到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学生在合理使用互联网学习健康正确的知识文化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网络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有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网上咨询中心,鼓励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寻求必要的帮助。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放心大胆的倾诉自己的问题,避免很多学生在现实中不好意思直接和老师交谈,教师利用网络聊天室加深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5.转移学生注意

各大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将原来浪费在上网、打电玩的时间运用在真实的社交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从而让大学生逐渐放弃虚拟的网络社交,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结论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场域下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做出了一些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举动,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重视网络场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将心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当然,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打好这场“持久战”,帮助大学生顺利从校园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峰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

[2]赵锡凤.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罗琴.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2,50:158-160.

场域建筑新办公室 第3篇

项目名称:场域建筑办公室

项目规模:360平方米

竣工时间:2010年

建筑师:梁井宇 (场域建筑)

该项目为改造工程。原建筑为钢屋架、砖维护结构一层仓库。位于北京一处建成于1950年代的单位大院内。环境绿化好, 建筑密度低。建筑平面为一简单东西走向的长方形, 共11跨, 每跨固定开有南北向高窗, 单层压型钢板屋面。

为了能将原有建筑改造成适合办公使用, 自然通风、采光及建筑保温都需要进行调整。新建筑也仅仅在这三的方面对建筑进行了最小限度的改造:将开窗加大、为原有建筑增加了一层外保温。

室内除了地面之外没有进行改动, 仅增加了卫生间, 重新设计了灯光。空间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方便工作室格局变化和人员调整。避免任何固定家具, 并采用可拼装的小尺度活动家具替代, 这样可以在使用中发现可改进的布置方式时方便改变, 克服一次性设计所带来的僵硬格局。

生活世界与生活场域 第4篇

关于“生活”,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认为,“‘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2001年5月第2版,第3、378、375页)。显然,人类的生活,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有别于动物的生存,具有深厚的文化旨趣与价值内涵。我国学者张庆熊梳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认为其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知觉地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19-121页)

一、辨析

从上述关于生活与生活世界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体认: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生活着的世界,是人与世界的生活关系,“生活世界指的是生活实有与应有的畛域”(肖川:《教育的视界》,岳麓书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26页)。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人当下生活的活动存在,因此它无法超越人生活世界的畛域。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道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当下生活;另一方面来看,生活理念下的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就不能局限于以上提到的某个概念形态下的生活世界,而应回归学生当下生活所有关系的生活世界一一它既可能是某个概念涉及的生活世界,也可能是上面言及的“日常生活世界”“特殊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合。这样的生活世界,如果按照生活场域来分,正是本次德育课程改革中提及的学校、家庭、社区、家乡、祖国、世界六大类。

但问题恰恰由此而产生。我们的德育课程把生活场域作了如下的分解与定位: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生活场域逐步扩大,即逐渐从学校、家庭、社区、家乡、祖国到世界。如此难免会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一一把生活场域视作某个特定的时空范畴,而显静态化、呈台阶状、具封闭性;也容易形成这样的认知误区一一由于生活场域的限制,局限了孩子的生活世界(空间),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简单地等同为是关注他们的生活场域。于是,也就自然地出现了在某个年级段体现该年级段生活场域的道德标准,并以之引导学生在该特定生活场域下道德生活的德育课程与课程教学。这种德育课程,人为设置与划分某年级段学生的生活场域,局限、孤立了该年段学生的生活世界(空间),这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相矛盾的:要关注学生生活,却又机械割裂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要尊重学生主体,却又无形中忽视了学生实际。生活是真实的,应是人与世界的真实生活关系,道德教育关注学生生活,自然也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真正的、整体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人生活中截取的某个特定的断面。

二、问题

这里不妨先例举德育课程中常见的几个现象与问题作为对以上辨析的佐证。如小学中段生活场域拓展到社区与家乡,道德教育就要引导学生的社区生活,就说遵守交通,过马路,看红绿灯,“一停、二看、三通过”。学生对这样的社区生活,早在幼儿园就学习过,甚至不说学习,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具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如若到该年级段再进行这样的道德教育活动,显然是对学生真实生活(尤其是生活经验)的一种无视。因此,以年级段(实际是年龄段)划分生活场域并以具体的生活场域来安排、组织道德教育的德育课程,跟“回归生活世界”思想下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距离,容易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材与学生生活世界

由于受生活场域特定年级段划分的限制,教材在选择与编排内容时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即在某年段选择相应生活场域的生活内容,这就可能出现教材不能有效展现学生生活世界的现象——教材展现的学生生活图景(生活事件)有时形式太少、范围太窄;有时形式太多,范围太大。

就如上面列举到的社区生活,教材中既没有很好地展现城市与农村社区生活的差别,也没有考虑城市与山区生活的差距,甚至即使是同样在城市、农村、山区,人们也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社区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人的生活世界不限于日常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概念,其范围还应更宽。我们不仅需要关注自己国家居民的社区生活,也要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社区生活。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国内与国外、祖国与世界的社区生活,已经远远跨越了该生活场域的限制。生活世界的生活场域与学生实际的生活场域不能形成对接,导致教材的“空壳化”,道德教育难免会陷入尴尬之中。

2.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

年级段生活场域的划分与限制,自然也就影响到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必然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活动,但生活场域思想的局限有时会使我们的德育课程教学不够“伸展”:教学目标缺失了多元与包容、教学内容不能选择与拓展,组织活动不够开放与生成,导致德育课程教学“单一”,缺少了“厚度”。

再如上面的关于社区生活的教学活动,由于目标中缺失了对祖国与世界社区生活的关注,内容中缺少对祖国与世界社区生活的比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不能很好地认识与感受丰富多采的社区生活,也不能有效激发对美好社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珍惜等等。而恰恰相反,这些才是他们应该具有的关于社区生活的道德生活,也是他们应该具有的真实的社区生活。教学活动中对这些的冷落与漠视,不利于引导学生的道德生活,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德性。

三、实践

认识生活世界与生活场域之间的关系,明白道德教育关注的学生生活世界,不能仅限于德育课程设置中所言及的某一生活场域,而是学生当下生活所关系的生活世界。如此,我们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活动时,就不能仅从教材入手来开展教学活动,也不能光从年级段的生活场域来选择教学内容,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这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活动组织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教学内容

品德教材虽然呈现了许多反映儿童生活的“生活事件”,但毕竟只是编者眼中的学生生活,与特定的、具体的学生的生活是存在着差异的,它并不能有效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不能囿于教材,而应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选择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依学生实际生活来选取教学内容,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就更具针对性:针对具体学生,针对实际生活。同时,由于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生活,能反映不同学生不同层面的生活需求,也就能更好、更完整地展现学生的当下生活,给予学生多元生活的引导,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自然会呈现出多元性。

3.组织活动

论场域作用下舞台真实的产生 第5篇

一、旅游者需求

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旅游, 是为了欣赏到与惯常所见到的不同的景观、体验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民风民俗, 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一般而言,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自身生活的环境差别越大, 它的旅游吸引力也就越大。对于广大的旅游者来说, 优美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建筑、各种地方服饰、地方风味小吃、歌舞表演等象征着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简单符号是可以轻易理解和感知的。但是, 旅游者不可能真正欣赏旅游目的地的内在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是在旅游目的地原住民的长时间的历史长河之中产生、发展并传承的, 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一般情况下, 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滞留的短期时间之内, 不可能对接待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与研究, 这样做对他们而言是得不偿失。因此, 游客对那些被证明是“真实”的旅游产品感兴趣, 对具有“真实”标记的东西容易感到满足;反之, 如果没有这些标记, 这些吸引物就被认为是不真实的而不值得去旅游。因此旅游成了一种“真实符号的收集”。也就是说, 游客追求的不过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真实,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于是, 我们可以看到, 旅游者的皮箱中装满了代表着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各种小的旅游纪念品——蒙古刀、傩面具、大阿福等诸如此类的物品, 如果提及旅游接待地的民风民俗及其由来, 旅游者能回答完整的人则寥寥无几。

旅游源于旅游者对异域民俗所产生的强烈兴趣和好奇, 这种兴趣和好奇在旅游活动中则是通过“对真实性文化的再现”来实现, 因此旅游者旅游和获得旅游经历的动机是追求民俗的本真性, 但只是在旅游中表现出来的表层的本真性。

二、旅游经营者的作用

旅游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商品社会的一员, 必然会受到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 遵循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某些人类学家的视野里, 旅游被当作一种世俗的朝圣仪式活动。但是, 从一般大众旅游者的心理看, 他们一方面很愿意了解“奇风异俗”, 另一方面则始终不愿完全抛开原有的生活, 这种情况就常常表现为要吃当地的食物, 但又要求“卫生”;既要蛮荒, 又要舒适;要住茅草房, 但又要求屋内有空调。这就使得旅游这种“朝圣活动”很有了些化妆舞会的味道。所以, 现代旅游所能提供的, 事实上就是一种没有任何神圣性的想象的真实, 是坐在流水在线对周围世界的片段的没有深度的浏览。

现代旅游是一种商业活动。旅游消费的商品与一般消费的商品并不存在质的差异。商品消费并非是简单的对物品和服务的享用, 事实上, 消费还包含着对商品所蕴涵的文化的接受。对当代社会来说, 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具有核心地位。这是因为“首先, 就经济的文化纬度而言, 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 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 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 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 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 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个人从日益扩大的商品范围中购买商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的需要, 从而使消费成了所有产品的目的。人们在消费商品的时候, 社会关系也就显露了出来。人们对商品的享用, 只是部分地与其物质消费有关, 关键的还是人们将其用作一种标签, 商品消费与社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旅游者虽然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时好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但这种消费行为的选择除了要受到个人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外, 更主要的还是由他们对文化的理解以及由所面对的文化的制度性规约所决定的。为此, 旅游企业从大众化旅游的特点出发, 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大体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 由此开发出众多的同质化旅游产品, 并贴上民俗、本真的标签拿到市场上出售。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此类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各旅游企业相互模仿, 在模仿中“创新”, 使旅游产品中所包含的本真性文化越来越少。而此类商品化的旅游产品, 同时也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定位, 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信息沟通中人为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 进一步加剧了旅游产品的商品化、庸俗化的过程。

三、当地政府部门的态度

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突出优势, 同时, 旅游业又具有其他的积极作用, 例如扩大社会就业、维护小区安定、加强国际交往、弘扬地区文化等作用, 因此成为一些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首选方案。由于经济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力量, 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普通民众也把经济的发展作为首要的大事, 因此, 短视的经济发展观在目前的社会也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

为了政府本身在普通民众之间的影响力和政府自身的发展, 旅游目的地的政府作为当地的公众管理机构, 往往也需要趋利避害, 在博弈后往往会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 由于政府的参谋人员、决策人员大部分并不具有旅游从业的经验, 所以, 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些不利现象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为了获取经济效益, 政府在开发旅游时会根据游客的需求而设计一些旅游产品, 例如为了延长游客在本地的逗留时间而开发出一些原本不存在或者已经没有存在价值的旅游文化产品来吸引游客, 以期在国内众多的旅游目的地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样, 旅游产品中蕴涵的文化失去一些本真性, 旅游产品的庸俗化、商品化也成为一种正常的结果。

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 一些贫困地区先富起来的人中, 很多人已经抛弃了过去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些观念与习俗, 向现代化迈进, 而这些转变正是本土原生文化变异的一种具体体现。例如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 呼伦贝尔地区有一些牧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 并使用摩托车在草原放牧, 这些与他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骑马游牧的传统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了。实质上, 在此之前有许多蒙古族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许多旅游者需要的正是这些贫困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因为对广大的旅游者而言, 这样的地区不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方面, 都受到人类的影响较小, 保持着更多的原生状态。不幸的是, 这些地区本身的文化在旅游开发之前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而旅游业的开发也进一步加大了文化的变迁。

同时, 旅游活动中主客接触的短暂性、主客接触的时空限制、主客接触缺乏自发性、双方关系的不对等特点, 也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涵化现象及示范效应。

除游客以外, 在旅游目的地还有其他的外来者——从外地到接待地从事旅游服务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人员, 他们也会带来与接待地原生文化不同的文化, 他们也会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从而影响旅游产品的本真性。对于这些现象, 旅游目的地的原住民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其中一种比较明显的是听之任之, 甚至推波助澜, 更加加快了旅游接待地文化的变迁过程。

摘要:旅游者需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社区居民等四种因素相互作用, 形成了特殊的场域, 从而导致了“舞台真实”问题的产生, 同时也影响到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真实,经济,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 :22-25.

[2]田敏.民族小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5) :40-44.

场域视角下的阅读空间探索 第6篇

一、阅读空间的含义及其建构目的

阅读活动是个体寻求本真 (1) 的过程, 是阅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互动, 阅读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阅读空间基础之上。阅读空间是将文本与作者的已逝的历时性转化为空间共在的场域。

就阅读与诠释而言, 阅读场域空间是物理空间与实践空间的结合, 阅读活动是阅读者在物理空间内进行实践文本对话与意义生成的实践空间行为的过程。阅读存在阅读者、阅读对象 (一般意义上为文本) 、阅读场域 (2) 三个因素。传统的思维方式将阅读者与文本划分为主客二分关系, 在主客关系的基础之上, 空间与时间被当作认知主体的刻度尺, 用来计量主体对客体认知的存在状态。现在一般诠释理论认为, 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对话”式的回环与互动, 阅读者与文本之间互为主体。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阅读本身就要更加重视阅读场域因素的作用, 将本真的精神生成在阅读空间中完成。

阅读空间分为“实”空间与“虚”空间。正如有学者所言, 阅读空间可以是地理空间, 也可以是文本空间, 有“实”也有“虚”。实空间是有限的, 虚空间是无限的, 有效阅读应该朝着有限与无限两个方向掘进, 同时开拓实空间与虚空间。[1]建构阅读空间的意义与目的在于, 在此种场域内, 阅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诠释, 使本真澄明地出场, 将主体的个性精神生成。有学者认为, 个体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良好合理的阅读能够有助于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养成。[2]个体的阅读在阅读空间场域内完成, 阅读空间与个体身体当下密切相关。“空间”是个体基于当下身体的感知, 通过意识活动来呈现的。阅读主体在阅读空间之中具有双层特性, 一是作为物质躯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二是在历史与历时中的精神符号文化。经典文本与阅读者之间存在着时间的间距与空间的隔阂。时间的间距无法在现存状态下弥补, 于是阅读者需要依赖阅读空间, 消弭、解构与文本之间的时间间距、空间隔阂。如果将阅读者作为阅读活动的主体, 文本及其所代表的作者的精神意蕴作为阅读活动的客体, 那么阅读空间就是连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如果将阅读者作为接受主体, 将文本看作意义主体, 那么阅读空间就是双主体之间“对话”的“场域”, 是对话得以建立的必要前提。因此, 无论从阅读行为发生的前提, 还是从阅读主体与对象交互关系的互动过程, 阅读空间都是建构阅读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不同场域中的阅读空间

如前文所言, 阅读空间是架构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将历时性作品转化为共在性的场域。在共在性场域的建构中, 阅读空间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按照划分标准的不同, 可分为地理阅读空间、文本阅读空间、实体阅读空间、虚拟阅读空间、课堂阅读空间、网络阅读空间、图书馆阅读空间等。主体在不同的阅读空间中实现的文本对话、知识建构方式、途径与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下文试以三种不同的阅读空间进行分析。

(一) 课堂阅读空间

课堂是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相比于其他的阅读空间, 在课堂的场域中, 教学活动、阅读活动往往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课堂阅读空间里, 文本对话与知识建构更加注重主体际的对话与互动。课堂阅读讲求意义的有效性, 有学者认为, 课堂教学与阅读存在的问题在于“无效对话”。“无效对话”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对话的双方没有进行真诚的对话, 对话之中反映的不是真实的意图。 (2) 游离主题的对话。对话与教学内容无关, 离题万里。 (3) 不具实质的对话。看似进行了对话, 实质上对话的开展没有任何意义, 对话只不过是无聊地浪费时间而已。 (4) 独白式对话。对话的结果是教师预设的, 通过对话仍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时, 教师只好自己给出答案。 (5) 自说自话、互不碰撞的对话。是师生或生生之间, 各说各的, 没有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对话。[3]“无效对话”的实质在于课堂阅读空间内主体际的不对称。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阅读者与文本之间未能形成“共同意义空间”。共同意义空间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者、阅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共同的话语体系、同等的对话平台, 使得双方在有限前见的基础上可以达到视域融合。

课堂阅读空间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共同意义空间”, 这就需要主体际的互动与有效对话。教育者需要通过阅读、语言、传播科学知识将意义生成。科学知识都具有客观真理性, 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 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 主体际能够接受不同主体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在课堂教学之中, 教育者通过提供文本、引导阅读、营造文本阅读氛围等, 将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纳入共同的语言环境与阅读环境的共同体中。课堂阅读空间的关键在于主体际的视域融合与对话, 其对话途径在于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文本 (阅读对象) 之间点对点的互动。这种“点—点”的互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阅读者—文本”之间的意义交换。意义交换需要加强“隐形的对话”, 用以夯实课堂阅读对话的基础。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在课堂阅读空间内,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话是显性的, 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是隐性的。从诠释学角度来讲, 文本的意义由作者赋予, 也可由读者赋予。同样的, 在课堂阅读空间中, “意义不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 它是从我们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4]这使得主体际在共同的视域下将意义交换顺利进行。在传统的课堂阅读空间里, 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文本内容, 不强调接受主体的主观感受;主体际的对话则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为基础, 通过能动的互动, 使接受对象产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 这样才能提升对话深度, 体现课堂阅读空间对主体际的张力关系。

(二) 图书馆阅读空间

相比于课堂阅读空间, 图书馆阅读空间更具专业性、更具针对性。图书馆阅读空间首先具有专业性的现实物理空间, 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认为:“空间最终还是人类给自身创造并在其中生活的那种艺术环境。”据此, 图书馆空间自然是读者赖以阅读、学习在其中的那种人文与艺术相交融的环境空间了。除了自然属性外, 图书馆阅读空间也是人化的空间, 是人的空间要素的集中化的要求, 其蕴涵着人化的、属人的意蕴。相对于课堂阅读空间中“教育者—受教育者”“阅读者—文本”之间点对点的对话与互动, 图书馆阅读空间更多地体现“多元”的“面”维度的阅读意义生成。

在课堂阅读空间中, 主体际的互动、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都是通过点对点的张力完成。教育者为接受者提供阅读理念、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具体文本, 并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 最终完成知识建构、文本对话和意义生成。受教育者与阅读者生成的意义是“共生”的, 是在主体际互动中形成的点对点的阅读与语义空间。图书馆阅读空间是一种“多元”的“面”维度空间。“多元”表现在现实地理空间的多样性、主体选择与文本的多元性、阅读过程与语义生成的多元性等。就现实空间而言, 随着图书馆本身建设的多样化与进步, 有学者提出, 可以利用图书馆内的物理墙, 开辟一个阅读空间。读者可以将自己的文章或评论或读书心得分门别类地粘贴在图书馆的物理墙上, 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阅读、交流和评论。图书馆可以将室内走廊、自习室墙壁、开水房等一切可以利用起来的空间都开辟成阅读空间。按楼层和方向再划定阅读范围, 每个阅读范围按照读者的兴趣取一个名字, 比如“艺术走廊”:爱好艺术的读者可以把自己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或手工艺品的相片张贴于此, 以便开阔眼界、欣赏学习等。[5]在这样的物理空间中, 阅读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文本, 激发自身不同领域、不同种类之间的阅读兴趣, 将知识建构更加合理化。就主体选择与文本的多样性而言, 阅读者可以在图书馆内获得不同领域、同一领域不同门类、同一门类不同角度, 甚至同一文本在不同时间流变之中的不同阅读体验等。图书馆空间的专业性存在着阅读者知识建构与语义生成过程更为广阔的可能性。阅读者进行阅读的过程既是知识建构与意义生成的过程, 也是选择主体如何流变的过程。由于时间的唯一性与不可逆性, 选择便成为了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图书馆阅读空间给予阅读者自主选择的权利, 也就使得意义生成具有多样的可能性。就阅读过程与语义生成的多元性而言, 阅读者选择文本的领域、种类、角度等都不尽一致, 即便是同一个文本, 不同阅读者眼中的诠释也是不同的。在时间的流变中, 阅读者主体由于具有各自的前见与诠释学的循环, 阅读过程本身也会体现出“多元”的特征。不同的阅读者在同一时间, 对不同的文本的诠释必然不尽相同;同一阅读者, 在不同的时间, 对同一文本做出的诠释也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是图书馆空间“多元”的体现。

多元性的特质使得图书馆阅读空间带给阅读者多层面的感受。如果说课堂阅读空间是主体际之间点对点的活动, “教育者—受教育者”“阅读者—文本”之间存在着阅读意义上的对应关系, 那么在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内, 阅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体验。从文本选择层面上, 阅读者可以选择的阅读对象和文本具有多面性, 可以结合阅读主体与文本之间不同价值旨归和取向选择不同阅读种类与方式。从意义生成角度而言, 主体在叙事中寻找本真的角度在图书馆开放的阅读空间之中得到实现。从点到面的深化, 是主体寻求自身澄明的需要, 也是阅读意义空间获取的必需。

(三) 网络阅读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就阅读层面来说, 新技术手段给阅读带来了理念与操作层面的全方位变革。据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国民互联网阅读量正在迅速增长, 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上年增加了9.8个百分点, 首次突破50.0%, 达到50.1%。与此同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31日,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 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0.9%。[6]据此可以得出, 网络阅读空间以其开放性、选择的多维性、意义生成的非线性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在课堂阅读空间和图书馆阅读空间中, 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是线性的。阅读者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场域和文本中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完成文本对话和意义生成。相较前两者, 网络阅读空间的显著特征在于其非线性和多维度。阅读者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的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选择任意文本对象进行阅读, 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场域和文本对象上。就从时间因素而言, 传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固定, 无论是课堂阅读空间, 还是图书馆阅读空间, 主体在进行知识建构和文本对话的时候, 都必须建立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节点之上。网络阅读空间以空间的虚拟态解放了主体的阅读时间, 虽然每一次具体的阅读过程时间相对恒定, 但是就整体阅读状态而言, 任何时间都能产生阅读活动。从空间因素来说, 网络阅读空间不再将主体限制在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内, 而是运用信息共享技术将信息组成虚拟且开放的空间。阅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获取需要的文本、自由选择的对话和开放意义的生成。就文本对象而言, 主体不再以线性思维方式固定理解对象, 碎片化、微型化的信息和语义越来越多地生成发散式的阅读模态。阅读不再拘泥于主体际的具体行为过程和结局式的意义, 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生成意义, 澄明本真。

相比于课堂阅读空间的点对点式、图书馆阅读空间多面的意义生成空间, 网络以其开放性的特质形成了多维度的意义空间。传统的三维时空在网络的无限延展性中趋于消解。在阅读过程中, 阅读者不必通过时间流变和相对恒定的空间来进行文本对话, 而在不断对话、互动中不断消解、不断生成意义。无限多种流向、多种维度共同构成了网络阅读空间。

三、阅读空间中实现本真的方法

阅读的意义就在于阅读者通过与文本的对话, 谋求共同意义的生成。阅读行为在不同空间、不同场域内进行。阅读者通过阅读活动, 一方面达成个体知识的建构, 另一方面促使主体精神的生成。知识的建构与精神的生成都以主体价值实现为旨归。这种旨归既是历史的, 又是审美的。阅读活动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主体价值, 方法应该是诠释、对话与建构。

由上文对几种阅读空间的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的场域之内, 主体知识建构和文本对话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表1是主体在课堂阅读空间、图书馆阅读空间和网络阅读空间中不同的生成方式。

由表1得知, 要使得主体在实现本真中完成知识建构和文本对话, 就要打破线性思维的方式, 形成多元对话的思维。传统的阅读体现出线性的思维, 阅读活动所指向和诉求的往往是“某一点”而非本真。阅读者关注的是在某一时间和场域内就某一特定文本阅读所生成的特定的理解、诠释和意义, 其本质不是阅读者本真的澄明, 而是一种阅读的异化。阅读过程本身应该是开放式的自由探寻, 线性思维的模式却将这种探寻变成了机械的运作方式。要有效地在阅读空间内完成知识建构和文本对话, 就要打破单向的线性阅读方式, 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 培育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就阅读活动而言, 它从来就不是单向度、单维度和单层次的, 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对阅读本身的体悟, 也应该是多元开放的。

打破线性思维模式, 形成多元开放的阅读思维方式, 路径是建立符合阅读规律的阅读心态。阅读的心态可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在读却未读”。表现为每每阅读, 言必称马列, 语必举中西, 不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和体悟, 盲目肯定或否定, 跟着他人的观点亦步亦趋。这样的阅读方式造成了阅读者的“傲慢与偏见”, 真理往往遭到遮蔽, 本真无法得到澄明。第二类是“已读却未读”。表现为浅尝辄止, 不求甚解, 一旦似懂非懂, 就得鱼忘筌, 用主体的“前见”来理解和诠释文本。第三类是“为读而读”。表现为为了彰显阅读者进行了阅读活动而阅读, 使得阅读异化为非主体的行为、阅读仿佛不是为了主体自身的意义生成, 而是为了告知他人“我在阅读”。这种阅读心态的另一种表现是为写而读, 每读必写, 以至于还未彻读, 所写文章的内容已经出炉。这样的阅读活动如同外表很美却不结果实的花朵。第四类是“为己而读”。表现为在课堂之上、图书馆之中, 认真阅读, 仔细记录, 他人一眼便知其在认真阅读。这样的阅读心态和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也往往是一般的阅读者所需要达到的境地。第五类是“自在而读”。表现为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地点, 超越主体与文本对象藩篱, 为实现本真的澄明而读。阅读者可以寻任一闲暇时光, 或在闹市, 或在静室, 或在网络, 或在课堂, 不带“寻求结果和作用”的目的, 不求他人知晓自己在进行阅读活动, 纯粹只为在阅读过程中生成意义, 澄明本真。

总之, 阅读过程不仅仅是阅读者、阅读空间、阅读文本三个因素的简单结合, 而是主体际之间开放式、对话式的互动过程, 是良好阅读心态下的非线性思维模式, 阅读活动本身不设特定功利性的目的, 而是在过程中生成意义, 澄明本真。本体通过阅读空间, 将历时性的阅读活动转化成为共时性的“在场”, 在“共在”中完成文本的对话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宏安.重建阅读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88.

[2]朱永新.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J].人民论坛, 2010 (4) :56.

[3]姚道武, 徐虎.共通的意义空间:有效阅读教学对话的桥梁[J].皖西学院学报, 2009, 25 (4) :135.

[4][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 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93.

[5]陈焕之.阅读空间:图书馆阅读新模式[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 (5) :75.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场域生成 第7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平面设计舞台灿烂闪耀, 各类展览赛事, 如“全国美展平面展”、“平面设计在中国”、“中国元素创意大赛”、“宁波国际海报展”等渐成规模,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AGI) 中国籍会员增多, 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 深圳、上海、北京成为世界设计之都, 各地平面设计师协会雨后春笋般成立, 所有这些都见证着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地位的提升。仔细探究这些闪耀历史后发现, 中国平面设计师在设计市场的形成、设计体制的建立与设计本土化理论的探索三个维度空间中自觉地建构着自身的生态语境。

一、市场的形成与三大设计圈地位的确立

现代设计的目标在于市场, 市场的经济性、消费性都是影响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设计的经济性体现于设计活动全过程, 无论是在构思设计阶段, 还是实施阶段及实现设计阶段, 获得经济利益都是拓展设计活动的动力, 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设计与消费的关系是设计与经济关系的具体化, 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消费, 还可以引导消费, 创造消费。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设计提供了巨大的效用空间。国民购买力增强, 城镇化发展, 都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已经形成有利于设计发展的市场环境。2008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深圳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深圳成为世界第六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2010年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上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颁发给上海“设计之都”称号。2012年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北京成为继柏林、蒙特利尔、名古屋和中国深圳、上海等城市之后的第十二个全球“设计之都”。至此, 中国平面设计领域已经形成了三大设计区域集团。

关注中国平面设计区域圈的形成是考察当代中平面设计历史的一个重要入口。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初并不具备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抗衡的资源, 没有设计院校、没有设计人才, 但它以一个移民城市的公平竞争环境、设计师话语权能得到认可的优势吸引着全国优秀设计师蜂拥而至, 其中不乏当代平面设计巨匠王序、陈绍华、王粤飞、韩家英、毕学锋等人, 甚至吸引了香港的靳埭强、刘小康等世界一流设计人才驻足深圳。从这一点来讲, 深圳具有独到的战略眼光, 为每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提供资金场地支持, 却不干预, 为平面设计师圈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 一个国家设计集群或设计产业的形成, 并不完全由政府左右。众所周知, 美国是当代设计帝国, 其设计环境的形成得益于二战时期那些避难的优秀设计人才, 美国自由商业为这些避难的设计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土壤。好莱坞之所以成为世界影城, 也不是得益于美国政府的定位, 而是它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导演、演员、制作人员, 形成了完整的片酬制度、制片人制度等竞争体系, 有非常好的市场规则。

上海与北京设计圈的形成具有诸多共性。首先, 两个城市艺术院校林立, 拥有优秀的文脉资源和设计人才资源。其次, 两个城市都得益于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 虽然平面设计与广告产业不完全等同, 但该领域确实是中国平面设计师最集中的产业领域。更为重要的是, 这两个城市设计圈的形成与外资广告公司在入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所选择的城市密切相关。1979年至1985年间入驻中国的李奥贝纳、博报堂, 日本电通、WPP集团都共同选择在中国的北京与上海开设办事处, 开展中国业务。1986至1991年间有13家外商广告公司在北京、上海成立注册公司;1992年至2001年间外商投资和合作的广告公司由13家猛增加到300家, 并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向中国其他城市扩张;2002年至今, 更是收编中国本土广告公司, 加快外资广告公司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十年。外资广告公司在北京、上海建构了中国平面设计产业最高端的设计环境, 成为国内平面设计师及海归设计师首选的工作城市。深圳、上海、北京设计圈的地域分布横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 正好位于我国南、中、北三个节点, 对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带的设计产业辐射作用明显。

二、体制的建立与设计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平面设计领域的体制建设在法律规范、政策纲要、组织协会、展览赛事等方面都作出巨大的努力。首先, 在法规政策层面上, 有《著作权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 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创意产业规划纲要, 深圳市还出台了专门针对平面设计领域的《深圳市平面设计作品版权保护办法》, 这些法律、法规、纲要一起构建起了宏观与微观的设计政策环境。第二, 平面设计师协会的建立。国家级的协会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中国包装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出版协会、中国装帧艺术委员会等。各地平面设计师协会, 如沈阳平面设计师协会、郑州平面设计师协会、武汉九一平面设计师协会、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上海平面设计师协会、广西平面设计师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等被各地政府管理部门批准成立。协会组成人员兼顾设计教育工作者、职业精英平面设计师。第三, 设计展及招标活动的举办与评价体系的确立。定期举办的“全国美展平面设计展”, 国家各类大型设计招标活动 (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家形象宣传片) , 在平面设计界取得了广泛的代表性与相应的权威性, 促进了平面设计师水平的提升。平面设计作为实用性艺术, 其评价标准可以超越社会审美的接受程度。同时, 因其天生所具有的商业因子使得平面设计不得不受制于社会公众的审美能力和委托方的意志, 其评价体系涉及到委托方、设计师、社会公众三方面协调机制[1]。

民间努力主要体现在具体操作层面, 平面设计专家已经开始在展览赛事的举办、作品的结集出版、设计维权以及制定行业规范方面作出诸多探索。第一, 展览赛事。由设计师欧宁策划的“大声展”是一个自发的展览, 每两年举办一次, 作品涵盖海报、插图、摄影、书刊、影像等类别, 自2005年在深圳、上海和北京三个城市举办后, 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靳埭强创办的“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林家阳创办的“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等在设计院校师生中取得了很好的口碑。设计师个人, 如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王序、王粤飞、韩家英、毕学锋、曹方、赵清等都举办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第二, 作品结集出版。如王序主编的《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系列丛书, 汇集国内外二十几位著名平面设计师作品。设计展览作品结集出版, 如《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大学生设计比赛获奖作品集》、《宁波国际海报八人展作品集》。第三, 设计维权意识增强。方正诉宝洁字体著作权案、广州亚运会标志侵权案、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争夺iPad商标权案, 这些都说明设计市场及设计师个人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第四, 深圳的著名设计师冯家敏, 借助于中国设计之窗网络平台, 开发了设计作品网络备案系统, 制定了《中国创意设计行业规范》。

平面设计师协会的兴盛标志着设计师群体意识的增强。设计师通过协会进行赛事策展、学术研讨、信息交流, 增强自我身份的群体认同。个人作品展的举办、作品结集出版、设计维权、作品备案等行为, 体现出设计师不同于传统艺术家对自我作品的个人指认, 相反, 意在利用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组织形式, 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向社会表明自身的存在价值, 折射出设计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和理念表明他们不仅把设计作为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 还把它作为一种参与社会活动的中介。著名设计师王粤飞先生既是设计公司的老板, 又是深圳市政府创意产业顾问。设计师冯家敏既是网络公司创始人, 又是深圳市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

三、科技全球化与本土化创作理论的思索

设计总是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参与平面设计, 如印刷术、摄影术、计算机技术、数码信息技术等,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引起平面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的时代变革。这不仅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 提高了平面设计信息传播的效率, 而且拓展了受众的视觉体验。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被应用到平面设计中, 使商业性平面设计呈现出来的“机械性”、“硬性”风格日益明显, 设计越来越缺少“人的痕迹”与“人情”的设计语言, 这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特征。作为一种对抗, 设计师与专家学者开始探索本土化的问题, 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思想为突破口, 开始了系统而理论化的研究。

中国设计艺术本土化探索, 从晚清民初就已经开始, 在“中体西用”、“西风东渐”的思潮中, 以陈之佛、庞熏、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归国留学生在接纳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 开始思考设计本土化的生存。陈之佛设计的《东方杂志》封面, 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标志、书籍装帧等都是探索本土化设计的实例。以郑曼陀、杭英为代表的一批月份牌设计家, 从民国一直到解放初屹立了几十年。但无论是陈之佛、庞熏, 还是郑曼陀、杭英, 他们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努力都没有成功, 更无法建构出设计师自身生存的场域环境。陈之佛、庞熏转行从事教育事业, 培养了以张道一为代表的一批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家, 对建构本土化创作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道一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思想的研究注重文献考据和学理阐发, 为当代设计理论的学术研究确立了一种理论范式。在当前设计全球化的语境下, 这种理论范式的指向局限于学术研究而非创作实践。从实践角度而言, 这种借助于本土化的创作理论阐释本土化的创作实践, 没有突破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关系, 无法直接转换为全球化的设计实践理论或用来阐释设计作品, 但张道一对中国工艺美术思想史的首创性研究是不容忽视的。

许多重要的设计师也在实践创作领域开始思考“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展开创作实践。设计师靳埭强以中国风格的作品确立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王粤飞对“超越中西标准”的“图形”语言进行视觉诠释, 王序作品深谙中国哲学思维, 陈绍华反对“民族的就是国际的”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出国多年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王敏, 通过个人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从事设计创作与管理的心得, 指出全球化必须建立在对地域文化充分尊重的基础上, 实现对于服务对象的地域文化的充分理解、尊重与包容[2]。

综上所述,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平面设计拓展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国际巨头设计集团入驻中国市场、国内平面设计从业者数量的剧增, 以及设计师主体意识的增强与全球化的设计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起, 共同建构起我国当代平面设计的生存语境。对设计师而言, 在中国当代独特的文化与市场背景下, 根据不同企业机构的不同视觉表征需求, 来建构多元的设计生存环境, 把舶来品的艺术设计内在地植入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内, 是平面设计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祝帅.中国平面设计十年回顾[J].创意与设计, 2010 (01) .016-021页

论工厂场域中的规训权力 第8篇

关键词:工厂场域,规训权力,福柯

一、福柯权力思想回顾

福柯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智者, 他通过对历史的阅读和日常生活的观察, 察觉了传统权力观的不足, 批判了法权模式和经济学模式, 并提出了自己的微观权力理论。在福柯看来, 权力并不是可以被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所掌控的东西, 传统的权力观将权力个人化或人格化了。福柯认为, 权力的存在形态是一种复杂的“场力结构”, 它既不是国家主权、法律条文的延伸, 也不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工具。权力是“各种力量关系, 多形态的, 流动性的场, 在这个场中, 产生了范围广远但却从未完全稳定的通知效应”[1]。在福柯看来, 权力是一个复杂的流动体, 它是匿名的同时又是不同团体和社会领域间的一系列关系, 这些关系随着环境和时间而变化。福柯笔下的权力不仅是指政府行政机关的权力, 它更多的是指策略、机制、技术、经济乃至知识、理性所生产的权力, 而这也是以往为人们所忽视的。

二、被规训的场域——工厂

在现代组织管理体制下, 工厂只是被规训的工人生产的场所。从工厂的结构、车间的布局、工厂的生产规划到工厂作息时间表的安排、厂纪厂规等, 工厂场域都被打上了规训的烙印。福柯认为在学校场域中包括着具体而微的规训技术, 包括“分配艺术”“对活动的控制”和“创生的筹划”, 而这同样也适用于工厂场域。这样, 我们可以沿着福柯的思路, 来探索规训权力是如何在现代工厂中产生及发挥作用的。

(一) 分配艺术

当代工厂选址总是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并且用围墙将整个工厂完全封闭起来以保证纪律得以有效实施。车间生产也是以分配和封闭工人为出发点的, 它以其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直到现在还是工厂生产最基本、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不同生产对象的工人被分配在不同的车间, 同样生产对象的工人也被分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能保证工厂的秘密, 因为每一个工人只熟悉自己的生产对象, 甚至于只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车间往往是四面敞开的, 从外面的任一角落都可以窥视全车间的工作情况, 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出工厂管理人员的眼球。

(二) 对活动的控制

时间表是人类社会的一项伟大发明, 自其出现后便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得以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把工作任务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便会有效减少差错和失误。这样学校、监狱、军营等纷纷开始利用时间表来安排它们的运作。

时间表将工厂所有的活动都纳入自己的支配之下。比如, 上班时间、吃饭时间、休息时间, 每天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工厂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 这还是每天的安排, 并且每周、每年的假期工厂也有相关方面的布置。时间表将工厂每个个体的活动都纳入它的控制范围, 个体的活动只能遵循工厂的时间安排, 违反时间表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不仅有时间控制, 工厂也有对工人肉体和姿势方面的调教。机器一响, 每个工人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严格按照标准的生产要求控制自己的肉体, 每一个姿势甚至每一个动作, 工厂的生产手册上面都会有细致的安排, 工人只需按照上面的要求机械地操控自己的行动, 这样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低, 可以雇佣廉价的劳动力, 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 创生的筹划

所谓创生的筹划, 是指把一个宏大的目标拆散成几个部分, 并且每个部分都是衔接的, 后一个步骤的实现建立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在创生的筹划下, 个人的能力在实现宏大目标的过程之中得到显现, 这也是社会分工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这种技术简直就是为工厂生产量身定做的, 而事实上它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流水线生产使用以来, 更加凸显了创生的筹划在工厂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工厂中每个车间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生产任务和目标, 每一件完整的产品都被分成不同的生产步骤在各个不同的车间展开, 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层级递进的关系。倘若没有前一个步骤的完成 (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 是很难完成下一个生产过程的。所有的车间任务都是为了最后整个工厂的生产目标。工人的目的就是在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生产目标下坚守着分属于他个人的职责。

三、工厂促成规训权力的形成

(一) 层级监视

福柯认为, 工厂同学校、军队和医院一起促成了“层级监视”的形成, 规训权力必须借助层级监视才有可能实现。个人禁闭和小黑屋并不能诱使犯人的良心向善, 只能造成他们内心的恐惧。纪律的实现必须依靠监视的技术, 让罪人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监督者的视线内。“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 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 反之, 强制手段能使对象历历在目。”[3]现代工厂生产中也充斥着监视机制, 工厂的管理阶层建立了从厂长到具体工人的科层制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同时也是一张监督的网络, 它让工厂每个人的活动甚至包括精神活动都处在以厂长为主的工厂监督管理层的视野中。

掌管机器开关的机长是最基层的监督者, 他监视着同一台机器不同工人的工作状况, 并按时向车间主任汇报自己团队的工作情况, 车间主任向主管报告而主管向厂长汇报。这样厂长通过这种层级监督机制就能轻松掌握整个工厂的生产状况以及每个工人的具体情况。

(二) 规范化裁决

每个工厂都有一套规范的赏罚机制, 以方便对工人的违规行为进行应有的惩罚和对优秀工作表现者进行合理的奖励, 这样赏罚分明, 一方面能极大地提高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处罚机制的震慑, 工人们违规行为减少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将犯错和杰出表现与它们的后果一一对应起来, 就能让素质并不是那么高的普通工人知道哪些事该做, 哪些事不该做。规范化裁决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非主体性。也就是说工人被处罚不是由于其得罪了某个工厂领导, 而是由于其违反了厂纪厂规, 工厂为了维护其权威的合法性, 不得不对其进行处罚;而工人得到奖励, 也并非他讨好了某个领导, 而是其杰出的工作表现符合工厂的奖励条件, 这样也就降低了工厂领导阶层和普通工人产生二元对立的可能性, 工人得到处罚或奖励只跟工厂的奖惩机制有关。

规训惩罚也有培养合格工人的功能, 工人不能正常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厂纪厂规也会对其进行惩罚, 它会逼着工人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 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工厂正是利用这些严格的奖励和处罚措施将普通的人规训成一名适合工厂工作需求的工人。

(三) 检查机制

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检查是检验工厂生产状况最有效的手段。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的数量是每一位工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体现。定期检查将工人群体始终处在被监视状态, 从而保证了权力对这个群体的实行。检查也考验着每个工人的职业素养, 工厂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将每一个岗位的技能要求传输给相应的工人, 工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习和巩固自己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

检查始终伴随着工人的整个生产过程, 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处在监督管理阶层的监视中, 他们一方面监视工人有没有违反厂纪厂规, 另一方面也在随时检验工人的生产是否合格。工人每一个月的生产数量和质量都会记录在册, 以方便对工人职业技能的评估和工资的发放。这样, 工人的整个在职过程都在随时接受工厂管理层的监督和检查, 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他们对自己的规训。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 (著) , 余碧平 (译) .性经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米歇尔·福柯 (著) ,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 1999.

一个扩充性的动态场域 第9篇

突破自我,垂直攀登

管人之事,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可伸延至管家、治国以及治理世界。道家之“无为而治”是最高境界,在东方文化有之。这天人合一,与宇宙合一的目标,在西方文化中并未“演进”到这种境界,非其不能也,因西方人同样是人,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只是他们的开头路是走了另一方向,向外界,向自然界进发探讨,少了内视、内观、内明(西方也有很多修行人,但由于他们局限在某个宗教“场域”的层面,大部分修行者是靠“他力”,少了内观)。演化到今天之科学文明,失去了自我、真我,不能从“我执”中解放出来。正如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所踏出的第一步是朝哪一个方向,如何定位?很多人(也包括东方人)渴望从宗教中得到救赎,得到解脱自由,但往往被宗教、被自己的无明愚昧束缚得比那骑士的盔甲更坚实,牢不可破。人受限于自己无明的心,可幸尚未到绝望,哲学家尼采,鼓励人们要成为“超人”,突破小我和自己。

日本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之各深层影响,融入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表达,例如:禅道、书道、茶道、花道、剑道、柔道、商道,尤其是禅道。稻盛和夫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场域”里,吸收了儒、释、道在生活中的精华,受到中国明代王阳明心学“敬天爱人,天理即良知”思想的启发,在经营企业的实践当中,顿悟得道的生命智慧和稻盛经营哲学:“敬天爱人,力行正道,垂直攀登”,这正是他的精明可贵之处和伟大的贡献之所在。

敬天爱人,力行正道

放眼惯以“人”为中心的所谓“现代文明社会”,歌颂了以物质金钱为社会地位和成功的标准,发展成为极端个人主义,引伸起一系列严重的“人类问题”,再伸成为“世界问题”。这都是因为人类置其它生物与自然环境而不顾,丧失了“敬天爱人”的敬畏之心和慈悲之心,任意杀戮生命与过度开采和践踏自然资源,做成很多负面能量的“场域”,这是西方的功利主义和自私自利的管理模式产生的结果。

王育琨认为,解决方案在东方哲学思想里可以寻找到答案,实践者如稻盛及其同仁同志之士已经把答案体现出来。当下中国企业家,应以包容之心、互生之德、创新之举,承古开今,融汇中西,不迷信、不自卑、不自大,打开心性,自觉觉他,敬天爱人,互度共生,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借鉴稻盛哲学缘起之法,形成中国企业自己的哲学尤为重要。

王育琨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基于他意识到东方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功力,通过实践、空间、历史、地域、综合视野的创新整合,达致一种“立体动态观”,而非一般的线条观、平面观。中华民族累积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数千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无数生命的牺牲,才达到儒、释、道三家的融和,从而对世界人类有其不朽的贡献。不用儒、释、道圆通之修为境界,不足以解決最终极之人生宇宙问题。

(本文作者系国瑞安药业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香港)董事局董事、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立大学历史系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责任编辑:邓勇兵

论视觉传播场域下的公民新闻伦理 第10篇

由于公民新闻可以通过便捷的视觉采集和编辑工具, 造成了新闻报道多数以视觉的形式进行传播, 例如网友自制的PS照片与变形性视频、拍客拍摄的纪实照片和视频等等。根据保罗·梅萨里的理论, 相对于文字符号来说, 视觉符号的直接形象性、事实标记性以及情感召唤性让传播效果变得眼见为实、显而易见, 公民新闻的视觉图像也是这个道理。

公民新闻信息报道的快速性与强烈的视觉说服力给传统新闻带来了冲击, 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例如伦理问题中的责任与自由、真实与诚实、利益与正义等方面的争议。

一、传播动机伦理:自主的德性——习俗的规约

公民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受经济利益、政治体制以及职业规范的限制, 它们并不是体制人与职业人, 而是发自自己良心、智慧、果敢等德性的社会人。作为一位传统的职业记者或者编辑, 他的传播动机是一种规约性伦理, 而且当下做这个职业的人往往因为各方利益受制于媒介集团, 从而形成一种受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三方习俗利益影响的规约。然而, 作为脱离职业性与体制性的公民来说, 他们的传播动机主要是自主的德性, 也就是相对来说是不受利益的约束的, 主要的是凭借自己的良心、智慧与果敢去报道, 并且有权选择是否报道, 更体现出人本主义。

二、传播原则伦理:正义的情感——客观的判断

公民新闻的编辑不是以理性判断为首要原则, 而是以道德情感为基本方向。很多公民新闻报道是完全不客观的, 缺乏协调性, 有些甚至是充满想象特征的。这在网民善搞和恶搞的变性传播中表现的尤为典型。

公民新闻中的视觉变形传播主要是指将传统的图片、视频加以改编, 例如早期的一些恶搞变形:07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 一网友将钉子户户主的形象PS成了自由女神像以此来表达必胜的信心, 非常醒目。

职业新闻工作者也是具有正义原则的, 但是是相对理性的伦理原则,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规则中的正义。正如卢梭所说:“使我们发生这种关切的并不是任何观念的关系, 乃是我们的印象和情绪, 离开了这些, 自然中每样事物都是对我们漠然无关的。”尤其是在现实正义无法实现的情况下, 正义情感的爆发以及推动力量就成为关键。在这种情况下, 就应认可公民新闻的正义价值。

三、传播伦理立场:弱者的反抗——公有之好

公民传播的主体特征应该是代表公众的利益, 那么目前中国的新闻公民是否已经具有这种意识呢?虽然苏格拉底已经提出“公有之好”的设想,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异议, 认为正义还是有利益偏向的。

与传统新闻相比, 公民新闻是一种没有公权力的发声, 这导致它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往往指向“强者的利益”, 与之相关的公民新闻也是最早出现的, 也是最获得的具有说服力的传播效果的。例如, 2010年2月, 网上流传一篇名为《真实局长日记外泄:权钱色交易的鉴证》的文章, 之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文章中的主角系广西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韩峰, 最终他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没收个人财产10万元。这种公民新闻反应了当今社会的社会不公和媒体堕落, 正义的天平开始倾向于没有权利的公民, 媒介权力格局发生了转移, 公民开始有了“媒介接近权”。但是问题在于, 公民所维护的并非是完全的正义, 总是伴有针对权力者利益的非正义元素,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过度侵犯权力者的人权, 另一方面就是过度维护弱者的利益, 这两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界限, 仍然是一个伦理困境。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公民新闻伦理情感性、自主性以及弱者利益的偏向性实现了传统新闻的突破, 这种突破对传统新闻职业者的缺陷也有一定的弥补, 在传播效果上也显示了一种全新的新闻伦理的可能, 事实上, 这二者可以构成一种整合的媒介环境, 共同为民主社会的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J].国际新闻界, 2006 (01) :22

[2] (美) 保罗·梅萨里, 王波译.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新华出版社, 2004:12

上一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下一篇:采掘机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