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资源范文

2024-09-22

农村卫生资源范文(精选9篇)

农村卫生资源 第1篇

1 取得的成就

1.1 政府引导能力加强, 多项政策保障农村卫生人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医药卫生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1]。在农村卫生工作中, 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是满足农村卫生服务需要的基础。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政策决定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前景与核心目标, 在医改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9年3月18日, 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 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并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2]等措施。2010年,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环节, 着重提出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积极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 用制度和机制留住并用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3]。随后《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 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4]。《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明确要求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落实对村医的补助和扶持政策, 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适宜人才[5]。随后, 全国各省市与地区的农村卫生人事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6,9]。

1.2 地方不断探索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甘肃和安徽为例。2005年, 甘肃省卫生厅开始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 并在随后多年时间里持续不断的向农村基层输入高学历、高素质的卫生人才,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一条城市支援农村卫生的新方式。2008年, 甘肃省政府制定了农村卫生“十一五”规划, 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农村恢复和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甘肃省农村卫生机构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卫生扶贫城市对口支援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意见》等相关文件, 从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医疗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2010年, 安徽省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 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 招募医药卫生类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和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实施全科医生职称评定, 鼓励各地开展全科医生县乡联动试点,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等措施[12~14]。

1.3 农村卫生人力总量逐年增加, 基本消除绝对缺乏

“十一五”以来, 我国基层卫生人力总量逐年增加, 现在已经基本消除了绝对缺乏的状况。表1显示, 截至2011年年底, 全国农村卫生人员3061446人, 比2008年净增加528570人。执业 (助理) 医师1275487人, 比2008年净增加88576人, 注册护士939818人, 比2008年净增加226555人[15]。图1显示, 2008年我国平均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 (助理) 医师人员数和注册护士人数分别为2.80人、1.26人和0.65人, 到2011年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 (助理) 医师人员数和注册护士人数分别达到3.18人, 1.32人和0.98人[15], 也是逐年攀升, 且2011年的各项指标均超过了现行政策规划中的基层卫生人员配置数量的要求。

(资料来源: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利用偏低

人力数量的配置应与提供的服务量相适应。单纯多配置人数只能导致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等浪费现象。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人力缺乏的情况有所缓解, 但从人力利用情况来看, 已有的人员利用度不高。根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统计可计算出2011年,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到10个病人, 农村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不高 (卫生院37%) [15]。这些数据均说明我国目前的状况并不是缺乏人才, 而是人不能尽其用, 或者说缺乏高素质可用人才。

2.2 人才素质与能力偏低

在发达国家, 卫生人员学历结构多呈橄榄型, 而在我国却呈宝塔型, 且塔尖太小, 整体学历偏低, 农村情况尤为突出。从《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来看, 2011年我国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 占52.2%, 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5.6%, 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3%。职称构成中, 中级及以上仅占15.3%, 初级占76.5, 未聘人员占8.2%[15], 农村卫生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仍然偏低, 优秀人才短缺现象仍然存在。而某些乡镇卫生院存在无证行医的情况, 现有人员素质不高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3 稳定性较差, 流动机制不完善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 居民收入较低, 抑制了卫生服务需求, 国家虽然制定了很多支援基层的相关政策, 但是由于主要受国家经费保障、行政监督力度、个人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临时性的支援措施作用不明显, 具体实施的效果不一[18]。这些问题使得城市富余卫生人力及毕业生不愿流向农村。此外相当比例的中高级以上人才从农村流向城市。全国8省55个贫困县调查结果显示, 贫困农村地区80年代分配的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有80%在过去15年中离开农村流向城市[16]。卫生人力流动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是经济因素, 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效益是控制卫生人力超常流动的重要途径。

2.4 基层岗位缺乏吸引力

个人待遇低下、缺乏社会保障、工作条件差;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利;个人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培训与深造机会、岗位升迁等机会少。同时, 卫生管理相对滞后, 地方政府对于卫生工作、尤其是基层卫生工作的主导作用没有真正体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 大部分基层卫生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工具缺乏深刻的理解。思想观念仍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 对人的管理仍停留在人事档案管理阶段[17]。人事管理制度僵化, 制约了人才引进和不合格人员的清退, 机构内部管理缺乏激励、岗位管理尚未普及等等, 种种因素影响基层人力的发展。

3 建议

3.1 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和稳定基层人力

探索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建立快、慢两个通道增加农村卫生人力总量, 一方面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 另一方面, 教育部门可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措施, 为农村培养专门人才。针对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农村卫生机构普遍感到不稳定的心态, 首要解决编制和社会保障问题[19]。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和招募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采取倾斜政策帮助解决农村卫生人员职称和职业资格问题, 从而加大基层岗位的吸引力。

3.2 大力促进继续教育, 建立人才发展的持续机制

贯彻落实卫生部、人事部制定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 (试行) 》以及《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继续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大力开展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为农村培养人才, 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卫生扶贫、职称评定等工作, 一方面从城市医院派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较高年资的卫生人员去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工作, 另一方面分批选调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针对部分农村卫生工作者无相应学历、理论基础较差、不能参加职业 (助理) 医师考试的, 应结合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需要, 组织开展全科医学免费学历教育[19]。

3.3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创新人才流动模式, 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或城市社区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 开展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工作[20]。探索出新的支援基层方式, 将“替代式”支援转变为“培训式”支援, 重点发挥下派对基层卫生人力的培养和带教等作用, 变“输血”为“造血”。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 推动卫生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政府补助标准, 提高农村专业卫生人员待遇, 加快推行农村卫生人员补偿制度, 稳定农村卫生队伍。

3.4 加强政府引导, 优化管理模式

农村卫生资源 第2篇

卫生半年工作总结

自我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开展后,在县卫生局的领导及组织下,我院本着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使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和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的宗旨。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2011年04月01日,支援医院下派人员(xx)支援我院。

1、自支援医院下派人员到达我院,并未因我院食宿不周,交通不便而抱怨,而是积极的投入到的工作中与我院广大医护人员一同坐诊、下村开展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共为医院的发展劳力费心。

2、下派医师不仅与我院医务人员同甘共苦,还额外肩负着培养帮扶我院医务人员的工作,他们在门诊病区开展正常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开展技术培训,集中授课,弥补我院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不足,以自身的经验和专业技术作参考为我院的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议。

3、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的开展中,作为受援医疗单位,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弊病和不足,但新鲜力量的加盟和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上级对口支援我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对口支援工作给我院带来的明显变化,在规范管理、规范行为、规范操作、规范诊疗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我们决心,一定抓住对口支援难得的机遇,在各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对口支援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使我院的各项医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xx卫生院

农村卫生资源 第3篇

1 农村卫生资源现状

1.1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总量

1.1.1 农村卫生机构数变化

2000年乡镇卫生院个数为49229个,2009年为38475个,近十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2.4%;村卫生室从2000年的709458个迅速减少到2003年的514920个,然后逐年增加至2009年的632770个。

1.1.2 卫生技术人员变化

2000~2009年乡镇卫生院平均每院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 2002、2004和2005年卫生院平均每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23.0、24.65和24.74,到2009为29.40。平均每村乡村医生数和每千农业人口的乡村医生数均呈逐步增长趋势,尤其是2008~2009年迅速增加,分别达到1.86和1.26。

1.1.3 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变化

2000~2009年,全国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002年最少为671300个,2003年后稳步攀升,到2009年达到933424个。乡镇卫生院平均每院的床位数逐年增加,2009年最高达24.3。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总体较为平稳略有增加,2009年为1.05。

1.1.4 基层卫生机构硬件条件变化[2]

1997~2002年,农村乡镇卫生院均拥有固定资产总额大辐增加,平均增加了5.8倍,而同期城市街道卫生院固定资产增长率为1.3倍。在1992~1997年间,城市街道卫生院固定资产增长速度要快于农村地区,5年间城市和农村分别增长了2.5倍和1.1倍。

1.2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结构

1.2.1 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所有制比例

2002~2008年,乡镇卫生院中政府办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94.44%上升到2004年达最高为97.99%。从2005年开始,政府办卫生院比例略有减少,2007和2008分别为96.63%和96.95%。村卫生室有村办、乡卫生院设点、联合办、私人办和其他几种形式。村卫生室中村办所占比重2000~2005年逐年上升,此后平稳。乡镇卫生院设点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私人办比重变化趋势与村办正好相反。

1.2.2 卫生人力资源结构

2005年农村乡镇卫生院近60%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中专学历,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和检验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为54%、74%和65%。乡镇卫生院中高级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15%,初级职称包括师级/助理职称和士级职称的卫生人员比例分别为41%和35%,11%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3]。2003~2008年,乡村医生数占村卫生室人员数比例稳定在80%以上。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逐步提高,其中,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者上升幅度较大,到2008年接近70%。

1.3 农村卫生筹资渠道和政府投入[4]

1.3.1 政府对农村卫生资金投入

2000~2008年,政府农村卫生投入总量由123.87亿元逐年增长为1044.39亿元;其中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由42.26亿元增长为171.47亿元。从乡镇卫生院投入占政府农村投入的比例看,2000~2005年所占比例较为平稳,2006和2007年分别为25.65%和21.74%,2008年仅为16.42%。

1.3.2 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支出

2000~2005年,农村医疗机构支出占政府农村卫生资金使用总额比重变化不大,保持在60%左右,2006年后比重明显下降,2007和2008年分别为38.18%和29.99%。公共卫生机构支出所占比重呈无规律变化,在17%-24%之间波动。政府逐步加大对新农合的补助力度,2008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支出占政府农村卫生资金使用总额比重达到61.21%。

1.4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1.4.1 卫生院病床使用情况

2000~2009年,乡镇卫生院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均有所上升,2009年分别达到42.9次和60.7%,平均住院日稳定在4.5左右,2009年最高为4.8。

1.4.2 乡镇卫生院服务总量

2000~2009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呈较大的“U”型,在2000和2001年均为8.24亿次,到2005年最低为6.79亿次,2009年达8.77亿次。从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数来看,2000~2005年保持在1700万人,略有下降趋势。从2006年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数迅速增加,2008和2009年分别为3313万人和3808万人,可能与农村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向乡镇卫生院倾斜有关。

2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二元社会结构下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

2000~2008年,政府对农村卫生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政府对农村卫生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98年的1.02%下降到2002年的0.69%,2003~2005年略有上升为0.72%,在2007年达到1.48%。在卫生机构方面,城市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分布的数量是农村地区的5倍,医院数量是农村地区的23倍。在卫生人力资源方面,2008年城市每1 000人执业医师数和每1000人注册护士数分别是农村地区的2.4和3.4倍[4]。政府对农村基本卫生服务的投入不足,一方面造成农村卫生资源数量上的不充分,另一方面造成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不合理,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普遍的、合理的的基本卫生服务[5]。

2.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补偿水平低使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充分表达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贫困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三项制度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途径的一部分。截止2009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已有2716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9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8.33亿人。2009年资金筹集总额为944.35亿元,资金支出为922.92亿元,结余21.43亿元。新农合支出补偿受益人次为75896.15万人次,人均补偿受益为121.6元。新农合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新农合制度补偿水平低,新农合资金大量结余,难以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

2.3 卫生资源总量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较大

由于撤乡并镇等多方面原因,十五期间全国乡镇卫生院减少7603个,床位减少6.6万张,卫生人员减少14.4万人。门诊量由8.2亿减少到6.8亿人次,住院量由1708万减少到1599万人,病床使用率由33.2%提高到37.1%。与2000年比较,村卫生室减少15.8万个(个体办减8.9万个,联办减5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43.6万人。主要原因一是全国行政村村数减少7.4万个,二是部分个体及联合办卫生室因效益不好停办[6]。

2.4 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卫生服务可及性差

根据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四类地区距离5公里以上的比例有所增加,就医时间超过30分钟的比重为5.7%,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与2003年相比也没有太大改善。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被调查村距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5公里以上的分别占2.7%、3.7%和11.0%,西部地区就医相对困难。从各类农村地区来看,四类农村地区距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为22.9%,四类农村地区的服务可及性有待改进。

2.5 卫生人力资源缺乏是制约基层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

虽然各级政府近几年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投入力度加大,基层卫生机构的硬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随着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缺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条件和机制,卫生人力资源的缺乏成为基层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

2.6 不同部门之间存在资源重复购置与不合理竞争

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在各乡设立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没有执业资格却在开展医疗工作。药品监督部门对药店和卫生机构的设置缺乏规划,监管力度薄弱,造成药品资源的总量和药店的布局不合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允许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出现了“名校办民校”、公办高校举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等办学形式,造成卫生人力资源产出和实际需求不一致,大量低水平的毕业生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质量。

3 对策建议

3.1 不同地区资源配置追求的目标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以及为人民提供财政保护,而发达地区的重点问题则是如何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国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和保证人们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在比较偏远和贫困的地区,即使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不高,也应配备最低限度的卫生资源以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

3.2 各级政府的职责应当有所差异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各级政府在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中责任应当有所不同。各级政府应根据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明确各自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责任和筹资方式,以确保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和可及性][7]。县级政府除了资金筹集之外还应承担制订卫生资源规划、引导卫生资源流向、直接提供部分服务、规范私人市场等具体职责。

3.3 以县为单位规划资源配置,控制资源总量

随着县域经济越来越活跃,县级政府的主体地位将更加突显,县级政府将是当地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体;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均选择了以县为单位统筹,县级政府对乡村两级卫生资源调节的能力大大加强。

3.4 利用撤乡并镇、村村合并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

抓住撤乡并镇、村村合并的契机,按照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调整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国家“一个乡镇一个卫生院”政策并非一个乡镇只能有一个乡镇卫生院,而是应充分考虑人口聚集程度、年龄结构、疾病谱等因素至少有一个乡镇卫生院,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3.5 利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引导资源流向,提高资源利用公平性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水平不高,为了充分发挥基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的方案设计对病人的导向作用,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尽量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和县”,促进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6 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配置资源

农村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同时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口特征、保障制度、政策环境等的影响。政府需要明确自身在基层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在充分认清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的前提下,综合利用直接举办、签约外包、引进民营资本等多种政策工具,最终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颖,杜乐勋.卫生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4]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09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M].北京,2009.

[5]胡国清,饶克勤,孙振球.中国农村卫生服务领域中供、需双方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4:543-546.

[6]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十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情况简介[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农村卫生资源 第4篇

自支援医院下派人员到达我院,并未因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食宿不周,交通不便而抱怨,而是积极的投入到的工作中与我院广大医护人员一同坐诊、查房共为医院的发展劳力费心,在过去的五个月中,下派医师不仅与我院医务人员同甘共苦,还额外肩负着培养帮扶我院医务人员的工作,他们在门诊病区开展正常医疗[范文搜网-找文章,到范文搜网]工作的同时还开展技术培训,集中授课,通过查房、手术、疑难病例讲解的临床带教形式,弥补我院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不足,并且积极参加医院管理,把优秀的管理经验带入我院的部分科室,以自身的经验和专业技术作参考为我院的专科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议。

下派医师的到来促进了我院部分科室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我院骨科,下派医师进行临床带教了背柱骨折脱位脊椎侧前方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等一批具有较大难度手术病例,给我院的医务人员传授了新的治疗手段,在内一科下派医师为广大医护人员进行了“中枢神经解剖”促进了内科在神经专业病症上的发展,在内二科,下派医师开展了“白血病的化疗”和“血液系疾病”的授课。而在儿科和妇产科,下派医师发挥的专业特长的同时还把支援医院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到我院,加强了对所在科室的内部管理,通过四、五个月的实行后,妇科每月的经济效益与同期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增长幅度在30左右。

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的开展中,作为受援医疗单位,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弊病和不足,但新鲜力量的加盟和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院内二病区有这样一位病人,他原来在洛阳某医院治疗血液病听说荆凌华医师被下派到我院后,便专程赶到我院到内二科进行治疗,下派医师带来的不仅是病人还有优秀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有是宝贵的财富。现在县域内的广大群众不用出县就可以亨受到市级专家的诊治对于减轻一方群众的经济负担也是利大于弊。

虽然有下派活动的帮扶,但是基层医疗单位的.不足和弊端并不就因此而完全消除。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短期内基层医院的基础设备并不能得到完善,管理机制只存在于部分环节上的改善;医疗技术的提高也只能是积累并不能够促成质的突破,技术服务的提高仍需很长一段时间。而我们仍有较多的担心和顾虑,首先帮扶活动是否具有长效性,不仅在这三、五年的阶段中进行帮扶,这种帮扶活动能否具有长久的延展性,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结束后是否有一样效应;其次下派医师到受援单位对口科室工作势必会对该科室产生良好的效应,而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下乡医师的替换或到期而结束,建议能否在下派医师完成下派任务后,受援单位的对口科室与下派医师所在原单位的科室,结成对子进行帮扶互助;再次,帮扶活动主要是上级医院下派人员到下级医院,是否能够进行双向交流,下级医院也可选派部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最后,建议对下派医师在经济上给予补贴,解除下派人员的后顾之忧,缓解心理不平衡的状态,更好的利于帮扶活动的开展。

农村卫生资源 第5篇

关键词:新疆,南疆地区,卫生资源,农村卫生队伍,发展现状

为探索新疆南疆地区 (以下简称南疆地区) 农村卫生队伍培养新模式, 进一步促进南疆地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与发展, 我们对南疆地区卫生资源分布状况, 特别是农村卫生队伍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2009年统计年鉴。

1.2 资料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南疆4地州 (巴州除外) 人口845.43万人, 占全疆人口的39.68%, 卫技人员数 (卫技数) 、床位数、执业 (助理) 医师数分别占全疆的24.27%、30.64%、27.45%, 南疆4地州卫生资源与人口不成正比 (见表1) 。

2.2 全疆、南疆4地州、巴州卫生资源比较 (见表2)

从表2看出, 南疆4地州与全疆相比, 卫生资源分布状况差距较大, 巴州卫生资源分布状况好于全疆。

2.3 南疆5地州卫生资源分布状况 (见表3)

从床位数来看, 喀什床位数最低为31.72张/万人, 其次为和田 (34.84张/万人) , 最高为巴州 (53.92张/万人) ;从执业 (助理) 医师、执业护士来看, 最低为和田 (10.20人/万人、6.56人/万人) , 最高为巴州 (24.46人/万人、20.15人/万人) , 巴州地区每万人执业 (助理) 医师、执业护士数均高于全疆水平。

2.4 南疆5地州农村卫生队伍情况 (见表4)

南疆5地州共有行政村5 563个、村卫生室3 199个, 全疆有行政村9 264个、村卫生室5 881个, 南疆5地州村卫生室覆盖率与全疆水平基本一致 (P>0.05) 。从乡村医生证书获证率来看, 全疆有乡村医生11 109人, 获得乡村医生证书的9 567人, 获证率为86.12%, 南疆5地州有乡村医生6 843人, 获得乡村医生证书的5 832人, 获证率为85.23%, 南疆5地州与全疆相比, 获证率基本一致 (P>0.05) , 但克州乡村医生获证率最低, 为66.96%。从执业 (助理) 医师、执业护士人数来看, 克州、和田乡村医生中没有人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 执业护士人数也在全疆5地州中最少。

2.5 南疆5地州乡村医生学历结构 (见表5)

全疆乡村医生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28%, 南疆5地州乡村医生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303人, 其中和田、克州、喀什3地州所占比例最低, 分别是2.14%、0.29%、1.51%, 巴州地区最高为10.34%;中专学历者, 全疆占32.24%, 南疆5地州占19.52%, 南疆5地州乡村医生中专层次人数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 (P<0.05) ;无学历人员全疆为60.47%, 南疆5地州为76.05%, 远高于全疆水平 (P<0.05) , 其中喀什、和田、克州无学历者均高于80%, 巴州无学历者所占比例最低 (25.98%) 。

3 讨论及分析

(1) 表1、表2显示, 南疆4地州卫生资源分布与人口基数不相符, 每万人床位数、卫技数、执业 (助理) 医师数达不到全疆平均水平。南疆5地州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 巴州每万人床位数、卫技数、执业 (助理) 医师数已远超全疆平均水平。南疆4地州人口845.43万人, 占全疆人口的39.68%, 而卫技数、床位数、执业 (助理) 医师数分别占24.27%、30.64%、27.45%, 反映出南疆地区人口与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要实现南疆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力度, 特别加大床位的投入力度, 鼓励有资格的医务人员到喀什、和田、克州从医, 努力使卫生资源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 表4显示, 村卫生室覆盖率、乡村医生证书获得率南疆5地州与全疆相比无明显差异, 反映出政府近年来狠抓农村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工作, 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很好地落实了《乡村医生管理条例》, 南疆地区乡村医生执业资格问题初步得以解决。

(3) 表4、表5显示, 喀什、和田、克州乡村医生学历普遍偏低, 南疆4地州乡村医生无学历者占79.40%, 中专学历者占15.48%, 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3.77%, 和田、克州两个地区乡村医生中没有一个具有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全疆乡村医生队伍中具有护士资格的仅有153人, 南疆5地州仅有47人, 反映出南疆地区乡村医生学历偏低、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4建议

(1) 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种营利、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大对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 逐步缩小南疆4地州卫生资源与全疆平均水平的差距。

(2) 采取入编、提高工资待遇、乡村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加入乡村医生队伍。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南疆地区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不少于1 500人, 培养的临床或乡村医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不少于500人, 但是由于政策、待遇等众多原因, 使他们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去, 出现县级以上医院人满为患, 农村卫生机构没人去的局面, 造成卫生人才的浪费。

(3) 加大对中职学校特别是国家级重点卫校的扶持力度, 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鼓励中职学校扩大乡村医学专业、护理专业招生规模, 引导中职学校转变教学模式, 加大对农村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力度, 培养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能力, 提高其实际操作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能力。

农村卫生资源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国外,经验,措施

当前世界范围内, 一些国家就农村人力资源问题采取了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文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在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从中吸取对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可资借鉴的经验。

1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措施

1.1 日本:积极创办农村医学院或农村医学专业, 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

尽管日本的医师人数很多, 占人口的比例也很高, 但医师的分布很不均匀, 大多数集中在较大的城市, 偏远地区仍然缺少医师。日本政府自1956 年开始实施5年医疗计划, 对缺医地区实行保证医疗服务的政策, 设法向居住在偏远地区, 如孤立的山区村落和海岛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1963年计划正式启动, 厚生省拨出专款在缺医地区建立诊所[1]。

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看, 日本已经无明显的农村, 其农村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城市现代化, 使人民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准。日本完全有条件以现代化的医学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专业人员为城乡居民提供卫生服务。但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政府的支持下,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创办了自治医科大学, 专门为偏远地区和海岛培养能下得去, 用得上, 留得住的医学人才。1972年4月, 由各个地方政府出资联合建立了一所自治医科大学, 为急需医生的偏远地区培养人才。每年由47个县在考生中选择2~3 名学员送到学校培养, 学生全部住校以培养其独立、合作和增强责任意识。学校从办学一开始就设置了地域医疗专业, 到2002年已有30年的历史。学制6年。学生从学校毕业后, 不是马上分配到偏远的地方工作, 而是先到自治县的医院研修1~2年, 再被分配到偏远地区进行地域医疗工作。各个县为选送的学生提供贷学金, 每年约500万日元。当他们毕业后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并完成9年的服务, 此贷款不需偿还。自学校招生26年来, 已培养了2 285名学生, 学生几乎遍布日本的各个地方, 其中有1 200名在遥远的地区工作。自治医科大学培养医学人才的质量是令人折服的。其一, 学校每年招生100人, 各县选送的2~3名学生其成绩都是上等的;其二, 学校的师生比是1∶1, 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保证教学,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其三, 其设备与设施先进与足够, 例如平均4人拥有一具尸体供解剖使用, 保证教学之需要;其四, 在校6年的培养时间以及在大医院研修后再到基层工作的思路, 足以把一个医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医学人才”输送到用人单位, 以一个高质量、实用型的人才为偏远地区与海岛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当然能够保证卫生服务质量。

1.2 韩国:

推行巡回医疗制度和加强医疗保健体制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1970年代, 韩国朴正熙政府发起了旨在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新农村运动”。该运动的推行, 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缩小了城乡差别。“新农村运动”在农村卫生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了解决无医村以及偏僻岛屿的民众和低收入阶层的医疗问题, 在“新农村运动”期间, 韩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实施了巡回医疗制和加强医疗保健体制这两种方案。首先是巡回医疗。主要从城市各医疗保健机关抽调医疗人员, 由政府提供经费, 赴偏僻村、岛从事巡回诊疗。由于措施得力, 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从1970年的9.66/万减少到1978年的2.6/万。结核病的发病率从1970年的4.2%下降到1978年的2.3%。巡回口腔科从1971年到1979年为107.7万民众提供了免费的口腔诊疗。水产协同会从1972年到1979年为57.5万名渔民提供了诊疗服务。另外, 军队医疗队以及各医科大学的学生也利用闲暇为缺医少药地区的民众提供诊疗服务等。

其次是加强医疗保障体制。1977年1月4日, 韩国政府实施了一种特殊医疗保障体制, 主要面对无生活能力、低收入阶层。1978年的医疗保护法又增加了一批新的援护对象, 在总的95.9万援护对象中, 区、市的42.8万人, 占44.6%;邑、面的49.4万人, 占51.5%;山区与偏僻海岛的3.7万人, 占3.9%。1979年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费用超过87亿。韩国学者与政府都认为, 巡回医疗只是短期的、应急的政策, 根本性的问题是要加强医疗保障体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宽裕, 以后需要加大投入, 扩大医疗保障的人数, 完善医疗体制, 实现农村医疗的现代化[2,3]。

1.3 澳大利亚:实行有效的卫生干预和招募志愿者服务偏远农村地区

澳大利亚农民的健康水平很高, 但其农村公共卫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相对缺乏, 道路、通讯和交通运输状况较差, 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公共卫生的利用和可及程度等[4]。在农村人力资源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卫生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如在农村地区一个精神病医生要服务6万~8万人, 而城市地区策则仅为8千到1万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包括精神卫生服务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缺乏可及性和公平性。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澳大利亚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最为核心的内容。澳大利亚政府认为, 相比较发展中国家, 本国农民有较高的卫生服务利用效率, 同时全科医生又是卫生服务体系的“看门人”, 因此要求和倡导全科医生在具体的诊疗行为中开展临床干预, 这也是卫生干预的重要方面。

对于专业卫生人力不足的农村地区, 澳大利亚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人员参与公共卫生干预工作。如在南澳大利亚的农村地区, 仅有2个专业人员负责药物滥用和酗酒的预防控制工作, 服务涵盖54 000人、750 000平方公里。当地志愿者组织动员有关志愿者参与服务, 这些人员往往成为当地农民接受精神和心理服务的第一接触点。

1.4 印度:政府的强力支持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印度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缺乏医护人员的问题, 这种现象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影响尤为严重。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中, 医生和护士的数量都普遍不足, 特别是社区卫生中心的专业医生更是严重缺乏, 如妇产科医生缺少56%, 儿科医生缺少67%, 外科医生缺少56%, 专科医师缺少59%, 而且没有麻醉师的配备。医学院校的分布很不均匀, 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并且人们普遍认为, 学校所受课程理论性太强, 导致新毕业的学生甚至没有办法满足患者最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 医学院的毕业生通常不愿意在农村地区服务。

印度的各省/邦计划对公共医疗的预算投入至少每年提高10%, 用以支持国家农村健康计划的各项活动。资金将被以现金的形式下放到各州政府, 同时政策会向18个重点扶持的省倾斜 (那些运作能力不强、人口统计指标偏低的各省) 。政府还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基础设施覆盖到各个村镇。主要做法有:

(1) 将医生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并且最好在家乡附近就职; (2) 将医生录取的权力下放到区级政府, 并且无需预约便可进行面试; (3) 在订立合同的基础上雇佣医生, 支付高额工资; (4) 适当提高现役医生的工资, 使得他们能够留在农村地区; (5) 让初级和高级的住院医生到“初级卫生中心” (PHC) 和“社区卫生中心” (CHC) 任职一定时间; (6) 经济和职业前景的激励; (7) 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 包括向“初级卫生中心” (PHC) 和“社区卫生中心” (CHC) 的医生和主要工作人员提供住宅设施和充足的住房补贴; (8) 在同一地区安置配偶; (9) 在农村服务的医生子女在各级学校中都可以优先录取, 并且为在“初级卫生中心” (PHC) 服务的医生持续不断地提供医学课程 (CME) 。

很多非政府组织也积极行动, 改善印度农村地区贫穷人口的健康状况, 如在印度的各区设立流动医疗小分队, 以便扩大服务的范围等。

2 对解决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问题的启发

2.1 创办农村医学院校或农村医学专业

这个政策靠县级政府是不可能实现, 主要取决于上级政府部门, 对将来从事农村工作的卫生人员进行定向培训, 对这部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向培养, 依我国的国情来说一般针对专科层次的学生比较切合实际。定向培养毕业生, 我国一直都有在做, 为什么“定”不下来?除政府力度不大外, 最主要的是一项政策的实施往往没有相关配套的辅助措施。从学生入学到回原属地工作的一切环节、工作地点的条件等都要有所规划, 同时这也是促使当地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本地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 让人才回归后“有戏”可唱。要让这些定向培养的卫生人才“服水土”, 必须形成一种机制和形式, 日本以建立农村医学院和农村医学专业的做法, 为该国偏远和岛屿的农民带来了福音,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目前有大批的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或医高专, 做到一省一校或多省合一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医科大学或学院完全可以举办农村医学专业, 面向农村招生, 定向培养、定向分配。

2.2 组建巡回医疗小组, 建立偏远山区巡回医疗制度

我国农村很多地处山区, 交通不便, 农民医疗可及性差。目前, 对偏远落后地区, 由政府组织, 实行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子, 明确结对子目标和具体合作项目, 相对固定对象, 实行定期合作。以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为主开展城乡之间的业务合作, 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人才缺乏的困难。同时, 也可以考虑选派城乡卫生机构业务骨干开展对口挂职, 上挂与下挂并举, 推动农村卫生机构业务与管理质量的提高。这些措施出发点是很好的, 但具体的效果有待验证。“结对子”、“一对一”的帮扶对基层卫生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使其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服务, 因此组建由政府提供经费, 针对偏远山区、岛屿的巡回医疗小组是在目前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非常重要的, 可以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补充。

2.3 培养和招募志愿者, 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这些措施在当前的中国略显超前, 但在此次四川地震灾害中可以看出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和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卫生领域来说, 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成熟及国民价值观念的改变, 将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和医务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这一行列;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将越来越多, 也会越来越活跃。对于偏远山区的医疗卫生, 这些地方交通落后, 专业医护人员不足, 农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差, 如果当地政府或非政府组织能够动员有关志愿者参与服务, 将大大改善这些农民的健康水平的同时也使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2.4 政府全额投入, 保证乡镇卫生院职工工资待遇

我国的农村卫生服务是由县、乡、村三级网络组成, 机构设置比较合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其功能弱化。很多的乡镇卫生院政府仅负责卫生院职工30%的工资, 其他的70%要由卫生院自己解决, 这加大卫生院负担的同时也促使了卫生院追求经济利益违背了其公益性的本质。政府应全额保证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 解决卫生院的后顾之忧, 使其专注于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同时财政投入要克服两个偏向:一是克服只向供方投入, 却忽略了对需方的投入, 当前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把广大农村居民拉回到注重预防保健的轨道上, 在给乡镇卫生院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 要提高对农村居民的筹资水平;二是克服财政投入过度偏向那些服务水平和经营状况较好的乡镇卫生院, 而一些本急需投入的反而无法获得发展资金, 因而导致“低水平技术—农民较少利用—难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机构发展以提高技术水平”的恶性循环[5]。此外, 应适当减小县乡卫生系统职工的待遇差距, 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包括村医的待遇, 实施医保社保、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以达到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志.日本的卫生管理对我国农村卫生发展的借鉴[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2, 8 (22) :60-63.

[2]姚传德.韩国“新农村运动”与农村卫生福利事业的改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3) :33-37.

[3]文八龙.韩国的农村开发[M].首尔:韩国开发研究院发行, 1985.

[4]范玉改.澳大利亚的农村公共卫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 7 (5) :419-420.

农村卫生资源 第7篇

1 背景分析

金寨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 系山区、库区县, 经济欠发达, 辖26个乡镇, 总人口65万人中农业人口占89%,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3元。卫生八项目实施前, 县级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越来越不适应, 如:①卫生机构布局、规模和功能不尽合理。②卫生机构职责分工尚不明晰, 服务、管理与监督不够到位, 重视医疗服务忽视公共卫生管理。③盲目建设现象突出, 设备购置和房屋建设随意性较大。随着卫生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加快, 迫切要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问题;落实公共卫生管理;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创造良好卫生环境。经过综合分析, 该县提出重中之重是先解决好卫生资源规划问题, 这是突破口。有了好的规划, 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县内各医疗卫生单位就知道怎样做, 什么不能做, 缺什么, 也有利于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卫生工作内容, 把握卫生工作规律, 支持卫生工作, 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2 主要做法

该县以改善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提高基本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为导向, 在充分吸纳了区域卫生规划的思想和卫生八项目先进的设计理念基础上, 开展了卫生资源基线调查。首次于1999年制定并实施了县级卫生资源规划, 随后每2~3年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审议, 及时调整相关内容以适应行政区划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该县在制定和调整卫生资源规划时, 以建设规范化村卫生室和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切入点, 以创新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为着力点, 以加强卫生系统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点。规划对卫生资源主要做了以下配置、优化和调整:

2.1 调整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根据规划, 全县共设各级各类机构431所, 比过去减少349所;②将原有1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调减为8所, 并内设卫生监督派驻机构, 其余的卫生院调整为15所防治结合型卫生院和6所防保型卫生院;③将30所卫生分院中的27所调整为当地乡镇卫生院的门诊部、3所调整为村卫生室;④将37所社会办医调减为4所;将408所村卫生室调减为259所, 将54所村卫生站调增为84所;将215所个体诊所调减为8所;在县城和三个乡镇中心集镇设立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2.2 细化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包括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功能任务细化功能定位、设备配置标准;明确建筑规模、结构标准、内部科室设置及人员配置标准;界定机构性质。对全县卫生机构、卫生资金、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卫生信息等卫生资源五大要素进行科学配置, 针对不同机构建设标准实行不同的投入政策。

2.3 改革卫生事业费分配办法。首先对乡镇卫生院事业费改人头经费为保障经费、公共卫生任务经费、建设经费:①56.88%用于保障退离休老同志基本生活待遇、遗属补助、安葬费、抚恤金; ②27.5%用于防保等公共卫生任务需要;③15.62%用于人员培训、设备购置、扑灭重大疫情、补助困难乡镇卫生院等。④在具体分配时, 适当向防保型和边远贫困乡镇卫生院倾斜。该办法的特点是优先保证离退休人员和公共卫生任务的基本需要, 既确保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 又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 同时也有助于调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积极性。

2.4 发展卫生人力资源。对院长、技术和管理骨干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进行调配。推行以机构统一设置、房屋统一建设、人员统一准入、药品统一购销、业务统一管理、经费统一提取、制度统一定立、档案统一规范的“八统一”和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的“两独立”为主要形式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2.5 多渠道筹集基本建设资金。为增加卫生投入, 大胆创新, 排除阻力, 多渠道筹集资金, 鼓励通过专项资金、项目资金、自筹资金等途径加强县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县情特点, 确立以乡镇卫生院为建设管理主体, 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建筑模式、统一内部配置的“四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建设计划。

3 实施效果

3.1 卫生服务网络健全。规划实施以来, 卫生机构布局、功能和规模趋于合理。撤并了一批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建设的20所乡镇卫生院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效益得到及时发挥;边远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开展。259所规范化村卫生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得到建立健全, 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根本改变。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中国农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找到了一条出路, 也为争取国家支持村卫生室建设找到了一个载体。

摘要:为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重要的实施策略。金寨县以实施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制定了县级卫生资源规划并认真加以实施, 取得了良好成效。该县的成功实践经验和做法可供各地借鉴。

关键词:基本卫生服务,卫生资源,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运国.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尝试与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农村卫生资源 第8篇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享有与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平衡,致使城乡差距日益增大。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对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仍然过大。如何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城乡卫生的均衡发展,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2 卫生资源配置的内涵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行业(或部门)内的分配和转移(流动)。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卫生资源的分配,称为初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增量分配。二是卫生资源的流动,称为再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1]。卫生资源配置的内容主要有卫生机构的设置、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和卫生经费配置5个方面[2]。

3 安徽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其效率和效益,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使得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农村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长。2005—2009年,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量共增加0.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持续增长,已由2005年的61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4 651.7万人,增加了4 037.7万人;截至2009年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3.57%,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状况,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

在村卫生室总量方面则呈递减趋势,且减幅比较明显。2005—2009年间,村卫生室数量由2.3万个,下降到1.9万个,共减少0.4万个。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在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安徽省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结合各地乡镇区划的调整、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卫生资源的现状,调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对原有的村卫生诊所进行了整合。并按照《安徽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原则上1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以不设卫生室,人口少的邻近行政村也可以联合设置卫生室。因此,近年来在村卫生室总量方面有所下降(表1)。

数据来源:《2006—2009安徽统计年鉴》、《2005—200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未统计。

4 优化安徽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措施

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树立大卫生观

为有效推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卫生资源差距,实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发挥主导职能。政府在增加卫生投入的前提下,应该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对城乡、地区间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努力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需求,在资源配置上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理顺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体制,彻底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在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合并重组功能重叠、地理位置接近的医疗机构;关、停、并、转、迁经营管理效益不佳和运转效率低下的医疗机构,以规模效益来实现资源共享,着重在纵向上进行卫生资源的再分配[3]。要坚持“把高层医院做精,中层医院做大、做强,基层医院做好”的原则,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与卫生人力开发等方面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从而真正实现城乡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4.2 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在不同卫生机构间的配置依据应体现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因而,不同等级或功能的卫生机构资源的配置有所不同。由于绝大多数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基层卫生机构提供的,所以,卫生资源配置应呈正三角形态,即资源配置越往基层卫生机构数量越大。然而,目前安徽省卫生资源的配置却呈倒三角形态。目前,全省大部分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而绝大部分城市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使真正能够且应当向居民提供最大量预防保健和基本卫生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以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缺乏且质量低,直接导致卫生服务的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这种“漏斗”型卫生资源配置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要不相适应,也没有体现出“公平性”。既没有满足人们生命健康所需,又没有使卫生资源效用价值最大化。

因此,城乡卫生规划的核心就是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城乡区域内的全部卫生资源,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经济有效和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进行城乡卫生规划时,要求根据安徽省各市、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结构、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资源状况等,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通过制定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确定卫生资源的总量结构、布局与层次,以及卫生服务机构的规模和比例,使卫生服务体系能向全区域居民提供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铜陵市的成功经验。安徽省铜陵市的“均衡教育”已名闻遐迩,但这里同样成效显著的还有“均衡卫生”。2008年以来,铜陵市破除城乡卫生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通过“上提”、“下沉”和“外移”构建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创新之路。一是“上提”,就是提高农村卫生资源占有率和优良率。从2008年起,铜陵市政府加大了投入,对全市16所乡镇卫生院、152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新建成的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接近城市医院水平[4]。二是“下沉”,就是将城市优良卫生资源向农村和社区配置。该市优先整合现有资源,鼓励城市医院和企业医院过于集中的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在社区卫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城市医院向社区“伸腿”,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外移”,就是将城市卫生资源向主城区以外转移,根据“一主两副”的城市发展规划,将主城区过于集中的卫生资源向东部和南部城区“外移”。同时,铜陵市还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做到让群众“均享化”。铜陵市积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让群众看得起病。在还没有国家和省级配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铜陵市就加大财政投入,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提前3年实现国家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目标。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100元、130元和180元,使农民能享受报销补偿的比例与城镇居民大体一致,为城乡医保制度接轨创造条件。

4.3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步伐,提升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互助供给制度。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仅是尊重农民生存健康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起到了强化农村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农民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降低疾病经济负担。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安徽省从2003年下半年起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9年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3.57%,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状况,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2010年3月安徽省出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在稳定新农合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和即时结报,将参合农民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对农村重度、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由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承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徽省农村地区会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覆盖,广大农民将会享受到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

4.4 制定倾斜政策,鼓励卫生技术人员下基层服务

卫生人力资源在城市相当充足甚至过盛,而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又严重缺乏。近年来,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医科大学毕业生不愿下到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反之农村医疗单位的一些高学历或经验丰富的卫生技术人员以考研究生、调动等多种途径流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这就形成城市大医院过多集中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技术的医技人员,而县级以下基层医院则出现人才缺乏,大多为低学历人员,有的专业或学科无人的局面。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卫生技术人员下基层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3月,安徽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部等七部委《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实施省政府“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援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省卫生厅发起了一项城市医疗机构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卫生支农工程,即“双千工程”。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08—2010年,全省每年从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选派1 000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医疗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医务人员到缺乏医疗技术骨干、服务能力不足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1年的技术挂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为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每年共培养1 000名医疗技术骨干。截至2010年2月,全省17个市和省直医疗单位共计229家二级以上医疗单位选派1 018名卫生技术骨干对口支援385家乡镇卫生院,接受进修人数898人,项目整体组织实施和进展情况良好[1]。这些举措对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优莉.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配置标准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16.

[2]任苒.区域卫生规划与卫生资源配置[J].医学与哲学,2000,21(5):8-10.

[3]陈化.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6):11.

农村卫生资源 第9篇

1 日本经验——一所为农村地区培养医务人员的医科大学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4年统计, 近40年来日本各地的医生数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是, 城乡地区医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十分严重。以2004年为例, 东京每10万人口计算的医生数为264.2名, 而崎玉县仅为77.3名。虽然日本的医学院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工作收入比较高, 但是考虑到将来的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生活便利等因素, 他们更倾向于在城市行医, 不希望到农村地区行医。为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 1972年由日本各地政府捐资, 开办了一所专门为农村地区培养医生的私立医科大学—— 自治医科大学 (以下简称自治医大) [1]。

1.1 办学宗旨明确。

自治医大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偏远地区培养医务人员, 设医学部和护理学部。自治医大从招生开始就采用名额分配制, 通过与日本的47个行政区域商谈, 每年从各都、道、府、县招收2~3名愿意毕业后回到生源地从事医疗服务的高中生 (总数约100名) , 实行契约制, 国家发给助学金, 实行免费读书。

1.2 给予履行义务者免费读书。

在日本, 读医学部与法学部学费最高, 普通家庭很难承受。自治医大的学生在经济方面不用担心, 国家把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所有费用 (包括学费、生活费等) 全部借给学生, 同时签订协议规定:如果学生毕业后回原所在地指定的医疗机构服务学制数的一倍半, 在校期间贷学金不必偿还。按此协议计算, 毕业后医生要在偏远地区服务9年;护士服务6年。

1.3 把学校设在偏远的农村去。

自治医大设在偏远的农村——现日本国枥木县下野市药师寺。把学校设在农村, 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农村, 积累在农村的生活经验, 以便培养出适应农村需要的医师。

1.4 同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 对其进行跟踪管理。

自治医大的学生毕业后回到原所在地工作后, 根据协议每年要定期向学校报告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对反馈回来的情况有疑问时, 要同当地政府联系, 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2]。

自治医科大学的办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据Inoue K[3]等人的跟踪报道, 几乎所有的毕业生 (96%) 均履行了合同所规定的义务。从第1届到第9届的924名毕业生中, 有858名 (93%) 已经按照合同在政府指定的地区完成了为期9年的服务, 其中620名 (67%) 至今仍在本人生源地工作, 305名 (33%) 至今继续留在农村地区行医。

2 泰国经验

根据2002年统计数据, 65%的泰国人口生活在农村。为保障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 泰国在人力资源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首先, 在医师培养方面, 泰国于1994 年制定了一个10 年乡村医师增长合作计划, 每年专门为农村培养300 名合格医师;其次, 非常重视卫生人力后备资源的结构配置, 包括护士、助产师、药剂师和普通劳工;这些人力资源主要由34 所护士学校和6 所公共卫生学院培养, 就读期间仅需支付5% 的教育费用。第三, 要求医学生提供强制性公共服务。1972年规定全部医学生必须在公立机构提供2~4年的医疗服务, 否则就要支付高额的学习费用。第四, 对在偏远地区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高额的额外补贴;对已经在乡村工作的医师, 政府从1975 年起就开始给予额外的补助, 每月60~80 美元;至1997年, 泰国对比较偏远和特别偏远地区的医师补助已经增加至每月250 和500 美元;第五, 在临床、口腔、护理和药学专业设立志愿者奖学金, 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须承诺毕业后在基层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 泰国农村卫生服务覆盖率在2001 年11月已达95%。在2000 年的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中, 人均卫生支出仅64 国际元的泰国, 整体效能排第47 名;我国人均卫生支出136 国际元, 排名仅144 位[4]。

3 印度经验

72%的印度人口生活在农村, 约为7.5亿, 与我国的国情相似。为保障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 印度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 建立健全三级医疗保健网, 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逐步建立了三级医疗保健网, 免费为大众提供医疗服务。印度农村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虽然有医疗网点覆盖面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 但这个网络总体上既减轻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平。其次, 使贫困人群成为政府卫生补贴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受益人;印度政府在2005—2006年度用于农村的公共卫生资金为1028亿卢比 (约合4亿美元) , 但世界卫生组织对联合国191个成员国卫生绩效排名十分靠前:中国位居第188位列倒数第四, 与巴西、缅甸和塞拉利昂一起被列为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而印度却排名第43位[5]。

但是, 因为印度医生不愿意到农村行医, 有些农村居民最急需的医疗服务还依然没有得到满足。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 印度新生儿死亡率达67/1000。制约印度农村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瓶颈依然是卫生人才缺乏问题。

4 美国经验

全美约20% 的居民生活在乡村, 只有9% 的医师在乡村服务[4]。为增加乡村医师数量, 美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首先, 1970年推出了“国家卫生服务合作项目”。参加该项目的医生和政府相关部门签订合同, 并由后者支付其医师培养阶段的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 这些医生必须到政府指定地区服务一定时间。该举措成为美国缓解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最重要一环。其次, 派遣本国公民到国外免费接受医学教育 (这些人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不良的移民后裔) , 学成后重新回美国在农村地区工作;第三, 在美国学医的外国学生, 愿意在美国的农村地区工作的可获得美国国籍。此外, 在农村地区兴建健康教育中心和医师培养基地, 加大对农村地区医师的资助力度, 等等。

5 关于我国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借鉴

从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国际经验来看, 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制度设计、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众多方面, 其中尤以建设一支稳定的农村医务人员队伍最为重要。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农村医务人员队伍, 契约制定向培养人才、农村地区额外补贴是比较有效的办法。为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问题, 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 借鉴国际经验,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建设几所专门培养农村地区卫生人员的院校, 实行契约制定向培养。

Matsumoto[6]等的研究成果表明, 在偏远地区建立专门的医学院校, 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是解决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长期有效策略。但是, 在建设专门医学院校时有几点需要把握:

首先, 要把学校建在偏远地区;实践证明, 把医学院校设在非城市地区更有利于毕业生到农村地区行医。

其次, 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政策;

第三, 尽量招收农村地区生源;据Rabinowitz[7]、Dorner[8]和Easterbrook[9]等报道, 农村的学生毕业后更倾向回农村地区工作。而且,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都来自城市, 因此, 扩大招收来自农村地区的医学生应成为改善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缺乏问题。

第四, 强化学生毕业后的合同履行跟踪管理。缺乏政策执行后跟踪, 是我国许多政策执行变样儿的主要原因。要使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到农村从事医疗卫生服务, 必须实行切实可行的毕业后合同履行跟踪管理。

5.2 实行资格认定、考核、晋升、加薪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切实稳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首先, 政府应该明确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编制, 解决乡村卫生人员的身份问题;根据傅新巧[10]等2008年调查, 宁夏地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高学历人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及全国水平, 主要原因在于宁夏乡镇卫生院均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

其次, 实行定额经济补贴政策。多年来我国实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提前转正定级、提高工资档次等等优惠政策,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效果都不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为减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建议借鉴泰国的模式, 直接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 按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实行定额经济补贴;

第三, 建立切实可行的资格认定、考核上岗、晋升、加薪和奖励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人才评定标准, 并据此来考核评估农村卫生工作人员。

此外, 要使毕业生能够真正适应农村地区的实际工作需要, 还要认真做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

5.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农村卫生服务人员虽然可以通过到三甲医院脱产进修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 但是因大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经费紧张, 很难大面积开展。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函授、广播电视、网络教育、到基层办讲习班等多种方法培训农村卫生服务人员。

首先, 建立全国的乡村医生远程培训网是当务之急。只有利用信息网络, 使乡村医生足不出户受到培训, 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制定的乡村医生培训规划, 全面促进农村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其次, 乡村医生培训方式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可采取理论学习统一集中, 实践教学师徒带教的方式进行。此外, 还可以试点县以上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带制度。

第三,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确保乡村医生的培训质量。远程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监管培训的过程。可以借鉴国外远程培训的经验, 在乡村医生的远程培训中, 可以随机安排课堂习题, 只有认真收看课程的学生才能完成课堂练习题。课堂习题成绩应占课程成绩的30%左右,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学习效果。

第四, 制定配套的培训政策。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外出参加进修、培训等均计入履行合同时间;对在农村卫生机构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 要有计划地选送学习深造, 确保其得到学术成长。

6 结束语

当前,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的启动时期, 加强乡村医生培养, 稳定农村地区卫生人才,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对确保卫生体制改革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建设几所专门培养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医学院校;实行资格认定、考核、晋升、加薪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切实稳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等一套系统方案。此方案必将为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从而为促进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在总结日本、泰国、印度和美国四国解决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几所专门培养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才的医学院校、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稳定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等一套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的系统方案。

关键词: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缺乏,国际经验

参考文献

[1]丁可.日本一所为农村地区培养医生的医科大学[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1999, 1:37-39.

[2]刘平.日本自治医科大学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 1999, 12:62-63.

[3]Inoue K, Hirayama Y, Igarashi M.A medical school for rural areas.Med Educ.1997 Nov;31 (6) :430-4.

[4]陶铁军, 等.构建我国农村援助医疗模式及其实施条件的循证探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8 (3) :174-181.

[5]张奎力.印度农村医疗卫生体制[J].社会主义研究.2008, 02 (178) :56-60.

[6]Matsumoto, et al.A Contract-Based Training System for Rural Phy-sicians:Follow-Up of Jichi Medical University Graduates (1978-2006) .The Journal of rural health.2008, 24 (4) :360-368.

[7]Rabinowitz HK.Evaluation of a selective medical school admissionspolicy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amily physicians in rural and under-served area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19 (8) :480-6, 1988.

[8]Dorner FH, Burr RM, Tucker SL.The geograph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ians’residency sites and the locations of their first prac-tices.Acad Med.1991, 66:540-4.

[9]Easterbrook M, et al.Rural background and clinical rural rotationsduring medical training:effect on practice location.CMAJ 1999, 160:1159-63.

上一篇:注水处理工艺下一篇:交直流大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