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生态圈范文

2024-07-25

全媒体生态圈范文(精选6篇)

全媒体生态圈 第1篇

有人说, 内容创业之春来了。

有人说, 媒体新生态又生新枝桠了。

也有人说, 纸媒的“关停并转”寒潮再次来袭了。

似乎,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新与旧、春与冬、暖与寒的空间不停跳转。但不管怎么样, 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想从那些暖和的土壤中找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

毫无疑问, 腾讯“芒种计划”又给传媒新生态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而它的生命力几何?生长空间几许?我们需要继续了解和持续关注。

本期,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腾讯芒种计划、企鹅媒体平台总监何钐的详细解读。

“芒种”初心:两个维度的用户思考

2016年3月1日, 腾讯公司宣布正式启动“芒种计划”, 打造媒体共赢生态圈——媒体和自媒体发布、运营的内容, 可以通过企鹅媒体平台, 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和手机QQ新闻插件等多平台渠道进行一键分发, 实现优质内容的更多、更准确曝光。同时, 对于那些坚守原创、深耕优质内容的媒体/自媒体, 腾讯还将给予全年共计2亿元的补贴;其在文章页面上的所有广告收入, 也将100%归其所有。

旨在打造媒体共赢生态圈的“芒种计划”, 不禁让人猜想:腾讯在憋什么大招?初心又是什么?对此, 腾讯芒种计划、企鹅媒体平台总监何钐告诉我们, 腾讯做事情都坚持“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芒种计划”的推出实际上是基于一个背景, 就是用户对资讯的需求和市场上的信息不够对称, 并没有憋什么大招。

“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是基于两个层面的问题。”何钐解释道, 第一个层面是网络信息是海量的, 但是相对于单个用户个体而言, 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不容易找到。用户在移动端包括资讯端的时长越来越久, 用户对资讯阅读的需求日益增长, 以目前的情况看, 现有的传统媒体机构以及自媒体人很难满足, 因为传统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未必是用户感兴趣的, 而自媒体生产的内容可能受用户喜欢, 但不能保证持续稳定生产优质内容。

另一个层面就是, 我们讲的资讯是一个泛资讯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的资讯往往指的是新闻资讯, 这也就是传统新闻客户端所提供的服务, 而泛资讯的涵义更广, 除了新闻资讯之外也包括了消费决策参考、休闲阅读等领域的内容。比如要去购物, 可以看消费评论做参考;要去休闲, 可以看短视频笑话;要去了解国家大事, 也有相应的内容可以去阅读。

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多元信息和多元需求的高效准确对称, 目前来看, 市场上还没有做到完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现状是缺乏一个真正有效的传播和对接平台:内容生产者每天产生出海量资讯, 但用户偏好并没有被真正洞察, 也无法得到恰当的泛资讯引导。最终, 好内容可能无人问津, 而用户也抱怨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资讯。

何钐表示, 腾讯推出“芒种计划”是希望能推出更多优质内容生产者, 终归而言还是为了用户需求, 为用户提供含金量更高的内容。

除了消费信息的用户角度, 另外考虑的一个角度是生产信息的“用户”, 也就是媒体机构、自媒体人。

“腾讯具有中国最广泛的用户大数据和多年媒体平台、渠道运营的丰富经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媒体/自媒体同仁们一起, 打造数据连接多方共赢的内容运营和商业经营生态。”腾讯公司副总裁黄海在芒种计划的发布会上说, “我们希望能从内容生产、流量拓展、用户连接以及商业价值上, 为媒体/自媒体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内容创作平台:“互联网+传媒”的新火种

2015年起, 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媒体领域纷纷圈地, 抢占话语权, 选择战略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现在百度百家、搜狐自媒体, 以及今日头条两百亿支持三百家自媒体, 大家都在提供内容创作平台。对于这样的现象, 何钐认为不管是腾讯还是其它的公司, 所做的这些都不会超出为用户提供服务, 或者讲满足用户需求的这样一个目的。

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提供内容创作平台, 阿里则一直在收购一些传统媒体, 或者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前段时间腾讯也宣布与成都传媒集团进行“互联网+传媒”的合作, 继续拓展其媒体版图。针对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媒体入驻计划, 何钐表示, “所有的这些合作, 都是在把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不同的行业都可以利用自身的用户基础, 结合媒体, 让对的资讯找到对的人, 这个时候会形成一个比较高效的信息传播。”

关于生产内容的“用户”, 何钐提到, 互联网企业可能更想去扶持具备传统媒体背景的传媒人或者自媒体。因为他们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有着丰富的内容生产经验, 对内容生产操作流程又能清晰准确的把握, 跳出原有框架后, 创作出更优质内容的几率似乎要更高些。

除此之外, 芒种计划也致力于为非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提供一个专业的、开放的传播平台, 在这里, 只要有创作优质和独特内容的能力, 人人都有机会。解决了通路问题, 内容创作者就可以更专注、快速、高效地生产更丰富的内容。

价值抵达价格变现

开放的平台必然会吸引海量的人或机构, 对此, 腾讯也有着自己的筛选机制。何钐告诉《中国传媒科技》记者, 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所有的内容对于特定的用户个体都是有价值的。现在问题就在于, 这个资讯对于谁有价值?如何准确准时“抵达”?

何钐解释道, 凭借全面的产品布局以及在用户数据、行为数据方面的积累, 腾讯基于大数据构建精准的推荐技术, 有能力构建一个将媒体/自媒体内容推荐给适合人群的平台。在机器算法形成的兴趣推荐之外, 腾讯作为内容生产者, 在这十多年来在媒体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积累, 对原创、高品质内容具有强大的专业把控力。因此, 通过运营经验+技术积累, 腾讯可以让每一个优秀的媒体/自媒体找到特定读者群, 让小众的兴趣也能觅到知音, 不再孤单。

除了开放平台资源、拓展流量及用户连接外, 在商业变现方面, 腾讯将以开放的姿态, 给予媒体/自媒体丰厚的激励和补贴政策。芒种计划发布会上提到其商业变现模式:在分成上, 入驻媒体/自媒体在文章页面上获得的所有广告收入, 将100%归其所有;对于那些坚守原创、深耕优质内容的媒体和自媒体, 腾讯还将给予全年共计2亿元的补贴。很多人会疑惑腾讯自身的盈利点在哪里, 对此, 何钐解释道:“这里的百分之百分成和补贴是文章底层页的广告百分之百分成给作者, 我们会把一些其他模式的广告, 例如闪屏或者信息流等模式的广告收入拿去做补贴。而腾讯的盈利点就在于作为补贴的广告收入在补贴之外剩余的部分, 目前的腾讯赢利点主要还是靠广告, 未来肯定会开发更多的盈利模式。”

内容创业之于网红

很多微博微信大号的内容有破“十万+”的阅读量, 有人说现在是内容创业者之春, 而天奇资本投资合伙人魏武挥认为, 内容创业的泡沫已经来临。何钐认为, 很多微博微信大号的内容有破“十万+”的阅读量, 但是不能说凡是“十万+”的内容就算是好的内容创业。

“十万+”的内容说明符合大众口味的阅读内容, 但是存在着偶然和必然两种情况。说其具有“偶然”性, 是因为它并不一定具备持续的和稳定质量的生产能力;说其存在“必然”因为, 是因为它的内容有足够的辨识度, 例如, 鸡汤养生文是没有辨识度的, 所以他的价值可能只有一个流量价值, 但没有品牌附加值。当然, 只是养生这类内容可能也能卖不少钱, 但如果去做融资或谋求更快的发展, 没有足够的辨识度, 品牌溢价会很低。

未来能够在这个潮流里面站在顶端的那部分人, 应该是依托于社交网络平台和各种资讯客户端, 来进行传播的部分小微媒体机构。

何钐解释道, 小微媒体机构是有严格定义的, 它的从业人员背景的专业度较高, 操作流程规范化, 这和个人随意写东西是不一样的, 因为在专业度和持续性, 以及内容的辨识度方面小微媒体机构是能够有所保证的。所以部分小微媒体机构可能才是这波内容创业大潮中走在比较前端或者比较顶部的那部分人。

“当然也不能一棒打死, ”何钐说:“在这样一个大潮之下, 普通的个体也有的价值。他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资讯有平台传播出去。也有很多人一开始是个体, 后来逐步机构化, 公司化运作, 保证了内容的周期性和专业度, 也能够在内容创业大潮中占一席之地。”

“芒种”之于传媒机构

不少人认为, 腾讯以及其他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媒体布局在给传统媒体雪上加霜和步步紧逼。

何钐并不赞同这一观点, 他认为传统媒体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 但这种局面不是人造成的, 而是一个社会发展或者说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一个结果, 在革命大潮面前很多行为都是很有无力感的, 在尊重历史和科技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传统媒体如果能够与新媒体更好的融合, 或者更多渠道、更多平台的合作, 可能会好一些。

何钐告诉我们, “实际上芒种计划的核心除了与自媒体合作以外, 还有与包括新京报在内的一些传统媒体进行合作。其中像内容服务我们会提供一些内容生产工具, 例如一些传统媒体, 做图文制作或者视频直播可能并不如互联网公司专业, 我们就可以在平台里面提供这种技术上、工具上的指导和帮助, 而且在这个平台上面还可以获得更精准的用户流量, 跟用户的连接比之前会更加精准, 相当于我们的渠道也开放给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可以从中获益。所以说, 芒种计划对于传统媒体来讲也是一个利好的, 因为我们方向是功能共生, 并不是对传统媒体产生打压。”

所以, 这也是“芒种计划”的初衷之一, 为传统媒体机构提供开放的平台资源、拓展流量、连接用户, 以及商业变现, 实现共生共荣。

写作后面

腾讯芒种计划、阿里收购众多媒体、百度百家、搜狐自媒体、今日头条2亿元投资300家早期内容创作团队, 亦或是南方系前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风生水起, 都预示着2016年内容创业进入爆发期。

今日头条、BAT等互联网巨擘, 都已投入极大的热情布局其“媒体计划”, 不再仅仅以“内容聚合平台”的角色见诸世人, 在原有超流量垄断的格局下, 又斥巨资扶持内容创业, 在加上其中道出的媒体情怀, 也着实感动了一大波传统媒体人和自媒体人。

在巨流量、影响力都无可厚非的大平台的物质鼓励和情怀支撑下, 会有多少人不为所动!

然而, 几家欢喜, 几家愁, 对于转型路上的传统媒体, 料峭春寒仍在咄咄逼人。

整合资源,打造全品类生态圈 第2篇

凭借十几年的行业深耕积累下的资源,尾巴圈的社区用户达到150万,电商用户达到180万,电商平台上目前已有超过30%是自营品牌。目前尾巴圈在力推O2O服务,包括上门给宠物清洁、剪毛、美容等,除此之外还推出了类似Airbnb模式的寄养服务。下一步将推出硬件作为一个新品类,致力于深化宠物生态圈的概念。

延伸传统服务

目前,尾巴圈有宠物洗澡美容、宠物寄养等O2O服务。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家汪星人、喵星人的照片,请教养宠问题,或相约游玩。宠物主人也可以通过尾巴圈商城购买狗粮、猫粮,以及宠物饰品。

对于拓展服务品类,李元表示:“宠物养护是低频、高客单价的服务,需要将服务场景化,拓展服务品类,形成产品矩阵,以提高用户消费频次;只有将服务场景外延,宠物平台才有发展潜能;未来乐宠将拓展上门医疗等服务,成为宠物一站式服务平台。”

乐宠的努力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在2015年,《一马当先》创业大赛中,尾巴圈从1000多个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赛总冠军。李元在节目中阐述了自己的理念:O2O只是传统服务的延伸,互联网+应该是嫁接在传统基础上的模式拓展,而不是万丈高楼平地起。

行业领头羊地位奠定

提到竞品,李元想了一圈儿后告诉笔者,在宠物垂直电商领域,国内能真正与乐宠相比的对手还真没有。波奇网虽然也是综合性服务平台,但是主打导购,模式又不同。O2O方面虽然竞争对手多,如 “暖窝”“赛果不倒蛋”“摸摸哒”“小粮鲜”“握爪App”等,但是很少有达到乐宠的体量的。

一方面依托线下资源,一方面借助线上优势,凑齐天时、地利、人和。根据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乐宠在业内的未来非常乐观。

全媒体生态圈 第3篇

4月21~23日, 华为以“共建全联接世界的生态圈”为主题在深圳召开2015年全球分析师大会, 吸引了全球超过400名分析师以及电信、互联网、金融等各行业的商业领袖出席。

在此次会议上, 华为介绍了2014年的经营业绩、三大核心战略, 分享了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 以及华为在全球基于创新技术和合作战略持续帮助客户成功迈向全联接世界的开放之路。

那么, 作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华为对未来ICT发展趋势如何解读?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市场, 华为下一步又将剑指何处?

联接能力成国家竞争力重要指标

“我们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 用户的工作、生活、学习等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互联网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表示, 数字生活已经与人们紧紧连接在一起。

据悉, 华为将这种互联网化的体验归纳为“ROADS”——即Real-Time (实时) 、On-Demand (按需) 、All online (全在线) 、DIY (个性化自助) 和Social (社区化交流和分享) 。

“ROADS”体验需要企业具备更加敏捷的运营能力, 意味着企业IT系统要从支撑系统走向生产系统, 从内部走向客户、伙伴;网络和IT基础设施要走向软件定义和“云化”。

对此徐文伟表示, “ROADS”体验将带来网络架构、运营模式、业务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改变, 华为将顺应趋势, 积极引领行业发展, 帮助客户实现转型。

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能够改造传统行业, 带给各行业更高的效率。因此许多国家在推动ICT发展, 例如:德国提出“工业4.0”、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 以此增加国家联接水平。全联接的大时代正在到来, 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组织、个人, 全球正进入紧密联接、开放协作的发展新阶段。

那么, 如何量化及评估不同国家的联接水平?华为曾在2014年发布了全球联接指数 (GCI) , 为寻求数字经济转型的国家实施ICT规划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参考。

在本次大会期间, 华为再次发布了2015年全球联接指数。相比去年的研究, 华为将范围从25个国家扩大到了50个, 评估指标从16个增加到38个, 从关注CT联接到泛ICT联接, 力图更科学、客观地为国家ICT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虽然我们只采集了50个国家的数据, 却覆盖了全球78%的人数, 代表了全球90%的GDP。”徐文伟表示。

研究结果表明, 美国、瑞典、新加坡排名前三。中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呈现爆炸式增长, 各垂直行业投资加速转向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在本次调研的50个国家位居中游, 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同时, 据全球联接指数研究分析, 每增加20%的ICT投入将撬动GDP增长1%。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 联接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要满足“ROADS”目标, 华为认为单个企业无法实现, 同时传统网络也需要改造, 因此华为提出建立基于业务驱动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 并制定了开放合作的应对策略。

徐文伟表示:“华为将发挥创新技术积累与全球资源整合优势, 与客户、伙伴一起, 开放合作, 共建全联接世界生态圈, 推动运营商和企业的ICT转型, 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开放合作迎接全联接时代来临

徐文伟

在2015年全球分析师大会上, 华为对过去一年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解读。根据华为3月底发布的业绩年报显示:2014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2882亿元人民币 (465亿美元) , 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人民币 (45亿美元) , 同比增长32.7%。

对于取得如此优秀成绩的原因, 华为账务管理部副总裁陈繁昌表示:一是华为持续进行创新投入, 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华为坚持开放合作战略, 发挥自己与合作伙伴的各自优势。

谈及合作伙伴,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 优质服务成为华为帮助客户和伙伴应对未来挑战和转型及华为自身持续增长的关键, 华为也从服务视角规划, 全面支持合作伙伴的发展。

“我们重新定义了运营商业务发展战略, 从过去的产品驱动、服务支撑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双驱动, 持续加大对服务产业的投资, 面向运营商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 提供客户化商业解决方案。”徐直军表示。

面向未来, 华为致力于成为运营商互联网化运营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运营商ICT基础设施转型的首要集成商;网规网优及CEM (客户体验管理) 的领导者;并引领管理服务产业升级, 从面向网络走向面向业务和体验, 从OPEX Saving走向价值创造。

而在企业业务领域, 华为作为ICT基础设施厂商坚持“聚焦”和“被集成”战略, 定位是“使能”合作伙伴, 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干”。在消费者业务领域, 华为计划帮助合作伙伴将产品维修服务转型为全生命周期用户体验管理。

总之, 在华为看来, 未来全联接世界的垂直行业应用会是千万级的, 必须选择开放创新。华为将聚焦网络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 携手业界打造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全媒体生态圈 第4篇

27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胡占凡台长、丁文华总工等领导莅临大洋展台参观指导,在大洋王杰中副总裁的引导下,了解了“大洋媒体云”的新理念,参观了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全媒体演播室等展区,对大洋在融合生产领域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

采用混合云架构的大洋“媒体云”横贯全场,它致力于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服务、随时随地访问的数据资源服务、灵活高效的媒体数据加工服务以及多渠道多终端的媒体分发服务,为用户构建基于“云端”的全新业务环境。基于强大的“媒体云”,大洋重点展示了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全媒体演播室等方案。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的展示一改常规,通过模拟电视台的工作场景打造体验式的展示效果,“台内生产”、“外场协同”、“移动创意空间”等场景囊括了新时期电视台的各种业务应用,而且各区域布局精巧、环境开放,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全媒体融合生产体验。在展台现场搭建的全媒体演播室环境里,与会嘉宾可以探寻到演播室直播节目的诞生过程,感受演播室与微信等新媒体的高效互动,以及虚拟植入等神奇的包装效果。

全媒体生态下都市报的命运与前景 第5篇

一、报业纸媒进入全球性夕阳期

中国大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报是1995年创刊的《华西都市报》, 此后几年都市报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5年后, 都市报的发展进入平台期。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 平均期印数21517.05万份, 总印数467.43亿份, 总印张2271.99亿印张, 定价总金额400.44亿元, 折合用纸量522.56万吨。与上年相比, 种数降低了0.57%, 平均期印数增长0.37%, 总印数增长3.38%, 总印张增长5.77%, 定价总金额增长8.91%。[1]另据2012年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报告, 2011年报纸广告高开低走, 前8个月增速达到20%, 而全年却只增长了11%。数据表明我国报纸发展相对平稳, 发行、广告都在增长, 虽然增速放缓, 但总体仍然盈利。

在国外, 报纸发展不容乐观, 以美国为例, 约60%的出版商认为报纸出版业将于2020年结束, 从2007年至今, 已有270多家报纸关张倒闭, 行业人数减少20%, 名列十大濒临消亡行业之首。《纽约时报》董事长苏兹伯格早在2010年就表示, 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 而主推网络版报纸订阅业务;《新闻周刊》2012年12月31日发行了美国版期刊印刷版的最后一期, 以后将只发行网络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2010年就停止发行印刷版, 专攻网络版;《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因亏损已于2009年停刊印刷版, 只发行网络版, 目前月均浏览量已达400万人次;2005年, 新闻与分析网站《赫芬顿邮报》上线, 据市场研究公司Com Score的数据, 2011年5月《赫芬顿邮报》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首次超过《纽约时报》。

相比西方, 目前我国纸媒发展总体稳健, 衰退迹象还不是很明显。而西方国家纸媒则出现节节败退的局面, 按照纸媒发展程度而言, 西方发达国家的纸媒行业比我国纸媒发展程度相对较高, 其当下的困局可以当作我国纸媒发展的镜鉴。中国社会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方兴未艾, 纸媒仍然有很大市场,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纸媒难免不会经历如美国纸媒所经历的严峻局面。特别是目前新媒体的汹涌冲击, 加上传统纸媒自身的缺陷、盲目竞争,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运作, 调整就在当下。

二、我国都市报纸媒需经历一场大浪淘沙过程

1995年后的几年时间无疑是我国都市报的春天, 其间诞生的报纸有《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华商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江南都市报》《京华时报》《潇湘时报》《重庆晨报》《每日新报》等等, 当然还有更多大家所不熟悉的地方都市报。如前所述, 在21世纪初都市报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发展瓶颈期, 在讨论研究如何拯救发展都市报之时, 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都市报的自然消亡问题, 因为这不仅是都市类报纸的命运, 也是全部纸媒无法回避的话题。

首先, 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使然。 众所周知, 都市报是一种商品, 都市报的运营必须按照市场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股份制的资本募集、公司制的人员配备、透明公开的账目营收、满足受众新闻欲的优质内容等。在诞生之初, 由于一改党报时政新闻太多、风格严肃沉闷等缺点, 都市报以其灵活的发行、活泼生动的风格和便民服务的内容迅速占领市场, 飞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 由于市场饱和与过度自我复制、恶性竞争, 使得越来越多的都市类报纸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价值规律理论分析, 价值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而供求是影响这种波动的重要因素。具体到都市报而言, 随着都市报雨后春笋般落户同一城市, 几份相类似报纸的竞争必然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 受此影响, 报价走低, 利润降低。持续的低于成本的价格策略必然让竞争各方损失惨重, 为了弥补损失又会出现扩大版面、提高新闻数量、增加广告版甚至不当行为出现。最终市场生态要想回归平衡, 必然要以部分报纸的死亡为代价, 从而在相应市场规模下正常发展。因此, 纸媒的进一步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出牌, 能继续发展的继续留存, 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口碑不好的都市报也应该适时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 新媒体的强势冲击, 全媒体之路坎坷。 一是表现在受众流失。据CNNIC最新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目前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网络普及率达到39.9%。同时, 微博、社交网站的用户也呈现稳定增长的状况, 例如微博用户数量目前在2.7亿左右。[2]反观报业,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 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 平均期印数21517.05万份, 与上年相比, 种数降低了0.57%, 平均期印数增长0.37%, 增长缓慢, 颓势已然显现。

二是表现在市场萎缩, 利润下降。据CTR媒介智讯统计的数据, 2011年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了12.9%, 报纸广告增长11.2%。与2010年相比, 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基本持平, 而报纸广告增长率却下降了7.7个百分点。同期网络新媒体的广告额不断攀升, 相比纸媒新媒体的互动分享性意味着更大的黏性、更精确的广告投放和多次的传播效果。而且随着新媒体用户数量的激增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投放, 纸媒的广告份额将继续下降。

三是全媒体战略不适合自身发展, 导致资源分散、核心竞争力丧失。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 很多报纸选择拥入互联网的怀抱, 不管是报纸上网还是构建全媒体平台, 在这种所谓的“全媒体化”过程中却出现了如片面追求全媒体化而导致自身力量削弱的结果。受制于有限的财力、人力资源, 一些都市报本来发展状况就不甚良好, 反将有限的资源分摊开来, 导致了传统业务质量下滑, 新媒体业务经营不善, 丧失核心竞争力的局面。

再次, 同质化竞争、恶性竞争加剧。 同质化是指在相同的报业环境和竞争关系中, 一些报纸为寻找一条能迅速发展壮大或是改变当下落后地位而刻意模仿已成功报纸的运作模式, 从而导致模仿后报纸间的版面风格、报纸定位、新闻内容、发行模式等都趋于一致。在复制某种所谓的成功模式时, 由于不根据实际出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华西都市报》办报模式的成功就让许多报纸纷纷模仿, 作为城市生活的服务性报纸, 不同城市应有不同特色, 但众多都市报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同一面孔, 它们只学习《华西都市报》的通俗化、市民化等表层东西, 看不到其成功的根本要素, 以至于在模仿过程中失之片面,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 随着近年来报纸“主流化”趋势流行, 很多都市报不顾及本身实力、定位, 在主流化过程中变得不伦不类, 或是在主流化竞争中变得“主流化的同质化”。

就恶性竞争而言, 由于市场相对固定, 同一城市的几份报纸不可避免地出现地盘的冲突, 于是为了抢夺受众和广告额, 一些为人所不齿的行为也屡屡出现。例如国内第一家倒闭的《惠州晚报》, “为了获得广告, 当时的领导利用一家地方报纸对某品牌所作的负面报道, 要求该企业在自己报纸上做广告。还有一次, 报社领导利用《南方周末》批评增高鞋的时机, 假排了一个版要求某增高鞋厂家做广告, 迫于对报道刊发后不良后果的担忧, 该厂家只得被迫投放广告”[3]。报纸强拉广告的劣行不胜枚举, 类似恶性竞争严重挫伤了报业声誉、降低报格, 等于自毁前程。

最后, 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人文精神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冲击, 为了争夺注意力、扩大发行量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不少报纸出现了有违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 在对新闻的处理上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不顾当事人感受甚至故意做出有违人文精神的报道。在当今社会, 媒体无孔不入, 身处信息洪流下的“人”本身变得越来越不被重视。“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 人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遭受着媒体的狂轰滥炸:视觉的、听觉的、文字的、图像的、声音的、表演的。媒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新闻在整个媒介与信息的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新闻在信息泡沫化的大趋势中更应该保持必要的品位和品格。新闻一旦放弃了以人为中心, 甚至为信息垃圾化推波助澜, 人就难免在信息大潮中更加迷失方向, 甚至完全迷失自己。”[4]

在这种媒介环境下, 新闻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屡屡出现, 主要表现在信息洪水淹没人、对个体生命缺乏应有关怀等。例如“小悦悦事件”中很多媒体对事件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跟踪, 为了让报道与众不同, 有的媒体采用了不适当的报道手法。例如刊登小悦悦被碾压的图片, 详细描写其受害经过、受伤惨状等, 这种处理手段虽然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作用, 但对于当事人家庭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 也给观看这一新闻的受众造成了伤害。更有甚者, 有的都市报在采访时不断询问小悦悦母亲事发经过, 甚至有记者当面质问为什么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 可想而知这对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来说有多残忍。过度娱乐化、煽情化的倾向, 很容易让媒体在为了追求注意力、追求发行量时忽略了“人”, 丧失对“人”本身的关怀。

三、都市报纸媒的根本出路何在

目睹都市报的兴衰荣辱, 反观互联网新媒体的风起云涌, 事实清楚地摆在我们面前:在全媒体生态下, 纸媒的发展已进入衰退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传媒在发展上无疑是快国内传媒一步的, 但如前所述, 包括《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基督教箴言报》等大报都纷纷调整战略, 齐步向互联网迈进。国内报纸又该如何,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第一, 整顿报业市场, 打造大区域性传媒集团。 目前同一城市出现的都市报同质化和恶性竞争亟须整顿, 都市报的经营尚需更加规范, 合理引导部分报纸的整合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 适时推进大区域性传媒集团的建立, 一方面能为传媒提供更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 另一方面使其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 我国共有119家传媒集团 (出版集团33家, 报刊集团47家, 发行集团27家, 印刷集团12家) , 上市集团32家。打造大区域性传媒集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而言的, 目前中国的几大报业集团如成都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 由于集团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相对科学, 而且人力、物力资源雄厚, 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抗击打能力较强, 新闻质量也有保证。但是目前中国有119家传媒集团, 其中很多传媒集团运营可谓艰难, 在面临市场经济和新媒体冲击的背景下, 有条件地允许传媒集团的收购、并购, 合理推进媒体的清算破产, 这本身是一种资源优化重组, 也能提高全行业的活力, 从而构筑一个更加健康的媒介生态的必要途径。

第二, 追求风格多元, 大报、小报相得益彰。 针对都市报在“主流化”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 与其盲目追求都市报“主流化”, 不如追求都市报大报、小报各得其所更加恰当。小报化其实是一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行为, 其存在在西方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现实价值。大报相对于小报则以自己独特的权威性和口碑, 以其深度、准确、客观、理性的新闻内容来报道事件, 推动社会发展, 西方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有着极高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在我国, 传统观念上的大报一般指党报, 但也有其他观点认为发行量大或影响力大的报纸都可称为大报。

在批判继承中西大报观念和小报优点后, 我国都市报的风格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形式, 而应该更加多元、鲜活、切合实际。都市报的目标应该是既能达到发行量大, 经济效益高, 社会美誉度良好, 又能肩负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秉持专业主义精神, 并能够以其权威性和客观性对新闻事件进行真实客观报道的综合性报纸。总之, 都市报既应该树立起大报风范, 有一定的深度性、权威性、严肃性, 又能有小报的发行量、人情味、贴近性。

第三, 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体现人文关怀。 都市报在新闻理念上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现“人”、重视“人”, 以亲民、服务为追求, 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眼球经济、发行量而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的报道来。特别是在都市报比较擅长的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方面, 在坚持服务意识的同时, 更要恪守新闻的社会责任和专业主义精神。

具体说来, “一是要增强平民意识, 把报道普通人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树立这种理念, 我们才能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发现不平凡的闪光点, 才能体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与百姓同欢乐共甘苦。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关怀人的内心和命运, 记者将镜头对准平民不是单纯地展示普通人的琐碎生活, 而是要能有所关怀, 能对普通人的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生予以关照。三是以平等姿态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倡导体验式新闻, 写出真情实感, 而不是道听途说, 甚至搞拷贝新闻。四是要避免关怀与伤害的悖论。在媒体采访报道、公众知情权和人文关怀之间, 新闻从业人员都应设法找到一个合理的、尊重他人的平衡点, 而不应让媒体善意的帮助变质”[4]。

第四, 扬长避短, 加大纸媒深度报道的同时积极拥抱新媒体。 “长期以来, 都市类报纸都给人以这样的印象:注重新闻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在体裁上, 以消息为主而少通讯;在题材上, 以社会新闻为主而少深度报道;在采写上, 注重渲染而少雕琢;在包装上, 强调眼球效应而少沉着大气。短平快、信息量大、组合报道等, 这些当然是都市报的优点,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写作上的粗糙、对新闻价值的片面理解及过分强调对受众而言的快餐式的新闻消费。”[5]相比新媒体, 都市报深度报道的价值以及深阅读的体验是不容替代的。都市报的转型应该扬长避短, 发挥文字优势和深度优势, 努力做好深度报道。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了自己的全媒体之路, 目前在国内全媒体化走在前列的是南方都市报业集团、扬子晚报集团、浙江日报集团三家。全媒体概念的提出代表了媒体的一种发展理念, 却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纸媒, 如南方都市报业集团在确定全媒体之路后就出现2012年第一季度亏损1.23亿元的状况 (当然前期投入巨大) 。纸媒在拥抱新媒体时, 更多的是应该吸收新媒体的理念, 即开放、多元、分享。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纸媒的探索之路也应该多元。可以完全只出电子版, 如《新闻周刊》;可以将重要内容放到付费的电子版上, 如《华尔街日报》;也可以打造全媒体平台, 如南都报业集团。总之在众声喧哗的媒介市场里永远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径, 都市报纸媒的发展应该多元、开放, 勇于探索。

第五, 重构核心竞争力, 打造城市生活的“精神家园”。 都市报的发展虽日趋衰退, 但都市报存在的合理性却毋庸置疑, 因此如何让这样一种历史悠久、作用巨大的媒体重新焕发活力, 找到其新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目前都市报的衰落原因正在于其相比新媒体而言逐渐丧失的核心竞争力, 而都市报的重新振奋也必然要以新的核心竞争力来示人, 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其不可替代的城市生活“精神家园”的功能。

纸媒相比新媒体有一种更加复古、真实、深度的阅读体验, 长期以来, 在早晚饭前取一份早晚报, 在餐桌前伴着油墨的清香获知天下大事早已成为很多居民的生活习惯。城市居民在浓厚的家庭氛围下读报, 这种独特的体验本身就是提倡短平快快餐化阅读的新媒体屏幕阅读所不具备的, 都市报先天具有的这种浓厚的人情味不能不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一种共同回忆。另外, 对于当前30岁以下的青年而言, 他们或许没有其父辈在饭前读报的温馨感受, 但是当他们在面对各种电子屏幕工作劳累一天时, 在这种碎片化信息的充斥切割大脑后,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按摩, 一种更加温馨、自然的精神内容, 而都市报是有能力扮演好这一角色的。

都市报要想打造“精神家园”这一核心竞争力, 不能仅仅满足于“喉舌”的作用, 更要追求做城市生活的心脏、灵魂, 居民知心人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 都市报需要更加贴近居民生活, 更加熟悉自己的城市, 主打文化牌、精神牌, 勇做信息洪水中的一股清流。例如《合肥晚报》在办报55年来一直坚持做合肥市场, 立足本土新闻, 强调温馨、亲切, 在报道上, “包公祠”“李府”“三孝口”“四牌楼”等一个个合肥市民熟悉的地名, 令人亲近。在语言表达上, “侠们” (小孩子) 、“得味” (有意思) 、“搞得不丑” (干得好) 等富有本地特色的语言让亲切感油然而生, 以至于不少读者从祖辈开始就订阅该报, 长期的阅读形成了“不看不行”的习惯。很多合肥人形成了下午上班时、睡觉前看《合肥晚报》的习惯。

总之, 在全媒体生态下, 都市报在面临内外困境时要认清形势, 找准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更应从理念上有所突破, 结合实际, 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要扬长避短, 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做好服务性的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同时, 能在严肃性、深度性上有所发力, 同时能够以更加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式促进社会的人文精神发展, 努力打造城市居民生活“精神家园”的角色。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摘登) [J].中国报业, 2012 (8上) .

[2]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07-19.

[3]张志安.媒介败局——中外问题媒介案例分析[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

[4]郝雨.论人的新闻[D].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 (2009年度) :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

全媒体生态圈 第6篇

相比较传统的面向书本和电脑的学习方式, 微媒体显得更具开放性和交互性, 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 微媒体服务于教育领域具有无限潜力, 微媒体的应用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生态圈的构建。

一、微媒体及其在学习中的应用

微媒体是一些小型、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的总称, 主要通过手机网络随时随地更新、发布个人或公共信息, 同时也兼具图片编辑、视频通讯等功能, 实现网络世界的即时共享, 涵盖了微博、QQ、微信等信息传递途径。据2014年1月《第三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较2012年底增加8, 00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1]目前, 微媒体以其传播速度的即时共享性、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传播方式的广泛参与性而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

以多媒体技术和手机网络通讯技术等为核心的微媒体技术对学习的支持作用, 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支持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微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微媒体平台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通过认知工具、效能工具、通讯工具的作用促进和支持自主学习活动, 能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微媒体的发展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的便利条件。第一, 微媒体即时更新、论坛交互, 具有个性化和自媒性的特点, 与艺术设计专业追求潮流、注重团队协作、立足创新和实践的学科特点非常契合。第二, 微媒体在知识传输方面所具有的灵活性、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强的特点和优势, 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多样的学习空间。BBS、聊天室、QQ群等方式, 学生与老师、同学及虚拟社区之间的交叉运用使教学双方得到更有效便捷的沟通, 不仅能够完成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的管理, 更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使学生借助微媒体通过自主学习在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互助和分享。

二、微媒体学习生态圈的构成

学习生态圈的观点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无国界计划”负责人詹·威瑟 (Jan Visser) 提出。他在《克服发展中学习》 (Overcoming the under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1999) 一文中提出, 学习环境可以被比做生物圈, 各种生命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共同存在、协调进化, 各种不同水平却有着共同兴趣的学习者在其中进行学习, 形成有组织的、复杂的学习共同体,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新的意义。[2]艺术设计专业学习, 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学习生态圈, 它是一个主要由学习共同体, 以及现实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 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其他学习个体和学习群体之间共同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通过知识的吸纳、消解、转化、创新、实践、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

(一) 学习者

学习者是学习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艺术设计学习不同的是, 微媒体学习主要是以手机网络为知识传输通道与载体, 学习资源需要学习者主动获取, 对其主观能动性的要求更强。另外, 由于彼此互不相识,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孤立感, 同时, 学习者往往身份不确定, 每个学习者在自己学有所长的领域也可能是老师。所以, 基于微媒体的学习者更需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

(二) 施教者

施教者 (主要指教师) 是微媒体学习生态圈的“组织者”。与传统教师相比, 微媒体施教者的作用更为重要, 包括学术指导和人际支持。就学术指导而言, 施教者作为“学习的启发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 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咨询、反馈和指导, 促进学习者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反思和迁移。同时, 施教者应结合学习者的需要, 提供能引起学习者兴趣的开放性实践课题和专家指导, 积极组织学习者之间的专题研究, 促进学习者与社会实践团体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促成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三) 助学者

助学者主要是指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专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 形成校企双赢的良性发展机制, 使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 对学生进行专门化、针对性的培养, 培养出切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 学校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成为企业人才培训的基地, 并通过学生实习的模式节约企业一线的用人成本。另一方面, 企业成为学生稳定的实习及就业基地, 也成为专业教师提升专业实践水平的舞台。

微媒体环境下, 学习者、施教者与助学者的身份不存在明显的分界, 学习者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咨询和指导等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施教者, 同样施教者、助学者在参与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三方角色可互相转换, 且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自然生态圈一样, 互惠互利、相互依存, 见图2-1。

三、以微媒体学习生态圈的形式搭建多层次实践创新平台

从学习生态圈的构成和特点可以看出, 无论从学习者层面还是从生态圈组织层面, 都强调实践协作和交互平台的重要作用。实践创新平台是学习生态圈构建、存在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 搭建基于微媒体的多层次实践创新平台, 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建立以“校企合作、转换角色”为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校企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双赢的良性发展机制。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 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切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 学校也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继续教育, 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转换角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程实践。教师不仅仅具有“教师资格”, 还应具备建造师、评估师、设计师、美术师等至少一种行业从业资格。当然, 行业从业资格只是一个符号, 最重要的还是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增强教师所授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 做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社会的对接。

(二) 创建多层次微媒体实践创新平台

“教师设计实践工作圈”——针对艺术设计课程类型及教师研究方向鼓励教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和艺术实践, 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工程实践课题融入QQ群、微博等微媒体教学平台进行传输交流与共享, 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专业发展前沿态势。网上每年举办20次以上的学术及行业知识讲座, 并将讲座内容存储于类似QQ群共享等微媒体共享空间, 学生可以在线实时学习或下载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创意产业实践教育网”——以艺术设计行业需求为导向, 以社会企业资源和优势为依托, 结合艺术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 在校企之间搭建“创意产业实践教育网”作为校企合作平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通过为移动网络等微媒体平台构建学校与市场间的对话合作, 加强与郑州金水文化创意园、郑州市建筑设计院、河南省纺织建筑设计院等实践基地的校企联合, 使教师、学生与市场之间有了更多互动。通过企业合作项目还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学生专业实践学习群”——在“教师设计实践工作圈”“创意产业实践教育网”的指导下, 吸收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创建微媒体的“创意产业实践教育网”“教师设计实践工作圈”“学生专业学习群”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多层次教学设计, 强化与河南大学、郑州轻工学院等同类高校的协作研究, 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微媒体优势进行实时沟通与交流, 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能在“微媒体”无障碍的交流环境中“真刀真枪”做设计。

四、教学成效

在微媒体学习生态圈构建和实践中,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注重专业特色, 坚持以新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先导, 以培养掌握现代数字媒体技术手段, 具有创新意识及整合设计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 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2011年至今,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作为一家民办三本院校, 经过不断地试错, 终于研发出富有专业特色的、交互协作的“创意产业实践教育网”“教师设计实践工作圈”“学生专业学习群”三位一体的微媒体实践创新平台, 意在解决现有民办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低、学生学习力不足、教师能力参差不齐、课程教学空洞、专业实践性不强等问题。而今, 这个创新平台已经成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生的知识加油站。

近三年来,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共获得省级奖励64项, 国家级奖励14项。已建成平面设计工作室、印刷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服装制作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室, 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印刷工艺等业务, 并获批“郑州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学生更是成绩斐然, 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时报金犊奖、亚洲数码艺术大奖赛, 以及各省市企事业单位的设计招标中屡屡夺魁。2013年, 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两位同学的“旺仔糖果盒包装设计”受到评委一致认可, 斩获了第二十一届时报金犊奖 (CI企划类最高且唯一奖项) , 并受邀赴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现场领奖。[3]实践证明, 微媒体学习生态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 提升了在现有条件下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微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以及传媒工具的日益人性化, 技术不再是学习的主要障碍。学习生态圈的构建平台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 这将给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和实践意识的增强。艺术设计学习生态圈的构建是建立在具有较高协作互动性的微媒体学习群基础上的, 故而教师应加强自身角色转换, 主动适应各种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 作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注释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2014-03-05.

2[2]Jan Visser.Overcoming the Underdevelopment of Learning:A Transdisciplinary View[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treal, Canada[EB/OL].http://www.learndev.org.2010-08-13.

上一篇:胸腔置管下一篇: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