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教法

2024-07-31

英语阅读课教法(精选7篇)

英语阅读课教法 第1篇

一、趣味阅读教学法

先言不古:“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当人们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时, 无所谓身心投入, 更勿言理解与掌握。针对中学生对阅读理解兴趣不足、厌烦有余、理解欠缺、效率偏低现象;笔者认为, 当务之急是变学生阅读学习被动为主动, 由“让我读”转为“我要读”。鉴于此, 每逢阅读课, 我总是设法以一篇富有深意的趣味阅读来调动全班的阅读激情, 活跃教学气氛。其中有一次, 我让学生限时训练了这篇趣味读物

短文大意为:一小偷夜间入户行窃, 这户人家很穷, 屋里没有什么可偷, 仅在床头放一坛米。小偷心想, 既然来了, 决不能空手回去, 不如把米拿回去做饭吃。为了好带, 他便脱了衣服铺在地上, 打算把米倒在上面, 包起来就走。

这时, 主人被惊醒。借着月光, 他看见小偷正在抱那坛米, 便趁机伸出手来, 把小偷的衣服抽走, 藏了起来。

小偷回身找不着衣服, 非常奇怪。便到处摸来摸去, 这时, 那人的妻子也给吵醒了, 问丈夫:“屋里窸窸窣窣作响, 是不是有贼呀?”丈夫故意说:“我早就醒了, 什么也没听见, 哪里会有贼呢?”

小偷实在是忍不住了, 大声说:“我的衣服明明放在地上, 转眼就不见了, 怎么还说没有贼呢?”

读后, 男主人的机智、干练与小偷的愚昧、可笑跃然纸上。没多会, 大部分学生便开始忍俊不禁, 有的甚至跃跃欲试, 准备答题了。

由于文章趣味性强, 引人入胜, 我稍加点播, 当问到这道题时, 同学们便异口同声答到:B。其余几道相关题目也都迎刃而解。就这样, 阅读课不再与厌烦、乏味、负担、压抑相伴, 而是与宽松、愉悦、风趣同行。整个一节课会其乐融融, 收效斐然。

二.词汇竞赛阅读教学法

兴趣培养起来了, 学生由“要我读”转为“我要读”。但苦于词汇量偏少, 阅读过程障碍过多, 从而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和通篇理解。高考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越来越高, 能否攻下这一关, 决定着高考这一科的成败, 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前途与命运。经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我认为采用竞赛法帮助他们丰富和拓宽词汇量, 既能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 又能提高记忆效率。具体方法是采用各小组写的形式或男女生之间的对抗赛。要求后面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前面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相同, 看哪个小组写的既多又准。

课堂竞赛活跃了学生的身心, 增强了学科的趣味性, 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增强了其速记强记能力。同时教师的情绪高涨, 师生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 读起文章来, 不再象往常那样蜗牛行了。

由于平时注重词汇训练, 加大阅读力度, 再辅以具体的语境分析, 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答案为:B。这自然在情理之中, 词汇竞赛阅读教学法的好处由此可见一斑。

三.独立限时阅读教学法

高考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力与速度。在历年的高考送考中, 老师在与考生交流考试情况时, 学生的普遍反映是时间紧, 任务重。试卷中五篇阅读理解读下来, 时间便所剩无几。以至于最终不是错过了书面表达, 就是抛下了短文改错。能抓的分因时间所限而不得不忍痛割舍, 那时才意识到平时限时读的必要及重要性。

在这方面, 传统的做法采用的是放羊式:老师将几篇文章布置下去, 不关心学生究竟读不读, 在多长时间内读完, 课堂上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大意, 最后核对一下文章的答案便大功告成。从不分析、查找每一道阅读题答案的来源和出处, 学生上课如听天书, 不知所云, 收获甚微。这与新课标对此项的相关要求着实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久而久之, 学生便养成了依赖、懒散、厌学、拖拉的坏习惯, 到了考场便会脚忙手乱起来。

针对这一点, 从一开始, 无论课堂课后, 应当让学生养成独立、限时作业的好习惯, 使其一直处于高考的氛围中。此外, 在阅读过程中, 应强调让学生自己到文章中去找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 进而增强其自主分析、综合及判断能力。经过大量的限时读, 学生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感及语速诸方面较前均有长足进步。这时, 他们终于意识到老师要求自己限时读的良苦用心, 尝到了限时读的甜头, 好的阅读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四.结论

趣味阅读教学法、词汇竞赛阅读教学法、独立限时阅读教学法、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法是笔者在长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切身感悟。这些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阶段等教学情况灵活把握。在可能的情况下, 最好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可读性比较强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训练, 使其感到阅读理解是一种享受。不是呆板、被动地“读”文章, 而是主动、愉快地“欣赏”文章。良好的阅读习惯, 切合实际的阅读途径, 会使人收益终生。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地放飞学生的思想, 教会他们自主分析、综合、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图高考在限定的时间内, 以强语感、高速度, 厚积薄发, 教学双收。

摘要:本人针对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压抑、沉闷、呆板、乏味、低效等弊端, 分别从趣味阅读教学法、词汇竞赛阅读教学法、独立限时阅读教学法、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法等方面, 阐述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自主解疑、分析、综合、判断等能力。为迎战高考打下坚实的阅读功底, 也为其将来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及实践奠定必要的语言运用能力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趣味,词汇,限时读,语篇,语场,语旨,语式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张维友《英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陈羽伦《英语世界》商务印书馆1999

[4]张后尘《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2001

改进英语教法 促进阅读教学 第2篇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一些高效的阅读技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最终实现英语的综合运用。但现实中,理论与实践往往出现不少偏差。

1在英语教学中有关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是比较重视的,经常投入大量的操练,而对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往往不够重视。我曾在一所中学七、八、九年级各取一个班,就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间上的投入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在这三个年级的阅读课教学上的投入成递减趋势,而且处理阅读文章多以翻译法和对答案为主,很少采取讨论式、启发式等多样的教学方法。

2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教师自身素质是密切相关的。牛津初中英语课文覆盖面广、词汇量大,对外语教师要求很高。外语教师平时要注意学习,要尽力多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尽量使自己的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但是在现实中,许多老师都有待提高。

3启发性、创造性的课文练习较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只对答案,像True or false练习,即使没有动过脑筋的同學也会侥幸过关,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基于现状,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要改进。但前提是,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具备广博的学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才能针对学生实际,挑选深浅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对目标要求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更有力地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学会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对学生进行好的启发引导,经常开展有新意的讨论,使学生能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而不是只局限于文章中的内容和说法。

三、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 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自身素质,还必须要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

1进行课文教改,夯实语言基础

英语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给力的语言材料。我们必须创设有效的课文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求学生提前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提前学习课文,学生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学生就会带着问题上课,这会使学习的针对性更强,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解决重难点问题,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2)围绕课文中心,整体进行教学。在课文中,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包括在内。我们要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应该是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综合操练。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能够得到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且能做到理解准确,表达得体。

(3)抓住基础知识,进行精讲多练。英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要精讲,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有可能多练。所谓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

2培养快速阅读,加强英语教学

(1)略读——它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方式,了解文章的结构,不重细节,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弄清楚文章的层次与段落,理解段落大意,并能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从而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寻读——主要是是从文章中寻找某些需要的信息,解决某些问题。寻读是在略读步骤之后,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寻找所需的答案和依据。 

(3)意群阅读——一些学生受精读课的影响,嗜好于逐字逐句地阅读,阅读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视幅,以意群为单位进行成组视读,逐步克服逐字阅读的不良习惯。

(4)猜测词义——学生要做到真正意义的快速阅读理解,就必须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学生应根据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对所读内容进行猜测推断。

(5)识信号词——文中的一些信号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题及作者写作意图。常见的有表示顺序的词first of all,later,finally等; 因果关系的词since,so,because等。

3进行课外泛读,内外相互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内外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外泛读,一则可以巩固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二则能使学生熟悉各种体裁和风格,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如应用文与说明文实用性、交际功能强,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阅读。

英语阅读课教法 第3篇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忽视对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无论对什么形式的教学材料, 都千篇一律地用“读单词———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 结果造成了重语言知识的讲授, 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当前, 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对不同形式的教学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将使我们逐步改变多年来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和揭示各种课型的结构和特征, 并遵循各种课型的教学要求, 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做到各教学阶段有所侧重, 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阅读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 笔者将和同行们一起探讨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基本教学要求。

二、阅读教学的目的

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应包括以下三点:

(1) 获取信息, 拓宽视野, 获得乐趣;

(2) 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 学习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 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打下基础;

(3)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处应特别强调的是第三个目标。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是实现了前两个目标就等于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实际上, 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这里所指的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评判能力及创造能力。接受能力是指了解课文所提供的事实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解码能力是指对课文内容, 包括对句子、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观点的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不具备以上这两种最基本的能力, 学生便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等进行评价和运用, 即缺乏评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指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后两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三阶段”阅读教学的原则

“三阶段”阅读教学应遵循三个原则, 即兴趣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教学的效果。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则只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教师不应只是向学生输入课文的信息, 或把自己的思考方式或对作者观点的评价等直接灌输给学生, 而应努力做好教学中的铺垫工作, 通过引导、启发和辅导等形式, 使学生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 最终获取新的知识,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例如, 教师可要求能力稍差的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检测题, 而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 例如, 评价课文中的人物等。

四、中学英语阅读“三阶段”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有多种阅读教学模式。本文将探讨“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操作性。其基本课堂教学程序是:

第一阶段:阅读前 (pre-reading)

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 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 开展内容预测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这一教学步骤中主要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有关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 激发其阅读的欲望。教师介绍课文内容时切忌“满堂灌”似地讲解。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参与讨论。同时,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 提问学生“What will happen next?”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

2. 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

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方式、方法及速度的不同。

目前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 阅读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规范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其中包括获得课文大意的扫读技能, 获得课文具体内容的跳读、精读技能和以培养语感、获取乐趣为目的的泛读技能。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前确定每一教学阶段的阅读目的及阅读方式, 并提出具体任务。例如, 让学生阅读后填图或填表格等。

3. 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上的障碍

这里所指的语言上的障碍是指生词及文章结构。这一教学步骤的目的是使学生能顺利完成符号辨认过程。值得强调的是, 这里所说的生词学习并不是要把课文中所有的生词都给学生, 而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影响文章内容理解的关键词语。

第二阶段:阅读中 (while-reading)

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 帮助学生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帮助学生弄清楚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

为了完成好这些任务, 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学材料, 例如:

(1) 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or developed?

(2) What content or information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text?

(3) What can the reader infer from the text?

(4) What will the students learn from the text?

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应包括符号辨认过程和内容理解过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决定了阅读教学可按以下程序进行:扫读→跳读→细读。这一程序符合阅读的心理规律及英语教学规律, 正如语言学家Eddio Williams (1984:38) 所说的:“As a rule, while-reading work should begin with a general or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then move to smaller units such as paragraphs, sentences and words.”

首先是扫读 (skimming) 。该过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主题句, 快速浏览全文, 他们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扫读后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 帮助学生完成译码过程:

(1) 课文主要信息正误判断;

(2) 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标题或图片。

(3) 要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综合性问题。

然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跳读 (scanning) 。跳读是指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辨认过程。课文的跳读一般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跳读时, 应预先针对题目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 例如:

In which year…take place?

Where is…mentioned?

How many times does…occur on this page?

让学生带着问题, 迅速在文中找到有关问题的范围 (question areas) , 提高其阅读速度。

最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细读 (close reading) 。该环节要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 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 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教师可通过组织以下练习来检测这一环节的阅读效果。

(1) 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

(2) 要求学生讨论并归纳各段大意;

(3)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各类图表。

各环节的阅读活动均应有时间限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任务, 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速度。

第三阶段:阅读后 (post-reading)

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完成以下任务:

(1) 帮助学生巩固和表达阅读的内容;

(2)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或观点, 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在这一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表达个人的观点, 例如, 同意或不同意;喜欢或不喜欢;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想象故事的多种结局等。

五、结束语

英语阅读课教法 第4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词汇量;转变教学模式;意义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①学生对词汇量掌握的不足;②学生自主阅读机会不多;③学生依赖母语现象比较严重;④缺少对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

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1.重视语言输入,增加知识储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感知,为后面的理解加工阶段做好准备,重视词汇教学。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词汇量越大,理解语言的范围就越广。

2.锻炼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结合上下语境猜词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猜测单词、短语。生词第一次出现时,可先作标记,第二次、第三次反复出现时,学生就有可能根据出现的不同语境而猜测出它的大致意思,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3.精读泛读相结合,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材料大意的能力。精读可以为泛读打好基础,并使学生熟悉句子结构,扩大词汇量。泛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对语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获取信息。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于自己接触的每篇文章,第一遍应进行通篇快速阅读,抓住大意,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心句,从而培养学生迅速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和概括文章的能力。

4.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评价。积极的阅读体验和自我评价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阅读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客观地看待学生阅读的进步和不足,研究学生在阅读中体现出的某方面阅读优势,善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反思,并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三、培养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阅读

1.分组合作。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2.具体实施过程。

(1)科学分组。首先是确定分组办法。可采用三种分组方式自由组合、抽签定组、老师编排。

(2)吸引——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吸引即激趣。每组成员根据材料、信息、观点、现象等进行分析讨论,确立本小组最感兴趣的方面即提出明确的问题,由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假设开始探究。在确立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预习课文,学习所涉及到的词汇,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的认识。

(3)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各组成员选择了他们各自感兴趣的主题、问题、或者假设后,教师要给出任务、要求,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假设或问题,并寻找证据直接或间接来证明本组的假设或解释本组选定的问题。

(4)迁移——展示成果,提交疑难。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计划、分工,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或者自己查找资料,并将资料组织整理,写成书面报告;或者收集证据,澄清现象,解释问题;或者调查实践,实验求证等等;

(5)呈现——班内交流,各抒己见。可以参照科学家、学者等作报告的形式,给予每组成员向同伴呈现和分享其发现的悲与乐、收获及成果的机会,也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可以是成果展、板报展、宣传小册等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小品、话剧、报告等艺术形式,

(6)反思——精讲点拨,深化理解。本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精讲点拨,解决学生的困惑;同时对搜集到的零碎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总之,阅读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关键得有恒心、专心和毅力。只要教师目标明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高考题型对教学的点拨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课外阅读量提高,加强语感,逐步从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转化,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以期提高学生在测试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新教法初探 第5篇

一、新课标下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不仅要做活动的参与者, 而且要成为组织者、决策者, 要把老师参与的活动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利用起来,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导教育学生。在活动中老师要以自己为核心,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渊博学识, 让学生真正能“动”活, 产生“场”效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改变学生。

二、注重优化文化环境, 以环境育人

在校园内书写标语:以人为本, 关注生命;让科技融入理想, 用创新点缀人生;走廊的水泥梁上整齐的写满了古诗词;走廊的墙壁上展示着学生针对各学科设计精美的手抄报;课堂内的墙壁上整洁有序的展示着学生的杰作也就是教室文化;教室内的标语:学习的天堂, 展现的舞台;多彩的课堂, 缔造希望;领先来自争锋, 成功源于合作等, 就连楼梯的台阶上也写满了世界之最, 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学习的气氛。

三、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前, 讲课教师把每个小组的任务用小纸条的形式分给各小组, 由小组成员代表工工整整的板书到黑板上。上课后,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英语小游戏, 例如:“心口不一”, 教师说“Stand up”, 学生做动作“Sit down”, 老师说“Turn right”, 学生做动作“Turn left”。接着让每组学生代表到全班学生面前做, 继续做游戏, 最后的获胜者是本节课的幸运星。

1. 自学阶段。

老师点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并让每个小组明确自己的任务。但所有学生把各个小组展示的内容都得全部自学完。遇到自己疑问的问题, 可以请教本组同学或其他小组成员, 也可以向教师请教。

2. 展示阶段。

A等学生到教室外的墙壁上展示重点词组、句子, B等学生把各组任务中学生们有疑问的地方做点评, 点评到位、透彻的被评为点评之星。学生们没有疑问的部分就不再重复省略了。教师揭示紧扣本节课内容、典型的两三道小题进行检测。各组C等学生是抽测对象, 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教师当堂批改C等学生的答案, 立即评出优胜者定为抽测之星。45分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不留课外作业。本节课哪个组获得的☆多就为优胜小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 展示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人人参与、快乐成长, 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四、开发人脑教育, 创建高效课堂

先介绍开发人脑写作的两个例子。1.下雨天时, 人们怎样才能让裤筒不会湿?有的说卷起裤筒, 有的说穿上靴子。这都是常规的思维, 这时讲师用一个打破常规的思维告诉我们, 在伞的边缘加一个加长的透明塑料袋延伸到人的裤边, 问题不就解决了吗?2.又举了一个人想吃刚出锅的热面条, 让面条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变凉, 有的教师说从冷水里过滤一下, 有的还说等一会儿再吃。这时讲师展示了一双带小风扇的筷子。以此来启迪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 打破传统的常规, 让我们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来探寻不同的方法, 坚信方法是比问题多。记忆单词的方法:形象记忆, 例如:zoon.动物园, 拆分成数字200, 记忆动物园在200号。学生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地把这个单词拼写出来。有一套独特的音标操, 学生在小课间在课堂内随时做, 大课间全体学生到操场上随着音乐一起做, 学生学习音标操容易的原因是它有节奏旋律、韵感, 根据左右大脑协调原理来创造的。

五、注重总结与反思

1. 知识与技能上。

本节重点词汇、句型语法得到了充分的练习, 学生掌握情况不错。另外通过大量的对话和实际动手操作, 使学生进一步发展了听、说、读、写技能。

2. 过程与方法上。

认为在环节安排上做得不错, 从学生的Free talk, 到由图片导入新课, 自己和三名学生先后进行示范性问答, 使全班同学都知道该如何用新句型来进行问答交流, 从而保证了随后学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也保证了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 使学生在整节课上的学习活动非常积极, 保证了学习效果。

3.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在课堂上安排的What did you used to do?活动, 增强了学生们的善恶判断能力, 渗透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相关知识, 帮助同学们健康成长。

4. 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几点教法 第6篇

一、词汇和语法及其语言功能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词汇量的大小同阅读能力成正比。进入高三, 除熟记大纲所要求的2500多个单词外, 学生还应适当扩充一些词汇, 把平时阅读中遇到的一些与现实生活和现代科技紧密相连的新词摘录到一起。语法赋予了句子丰富的内涵。掌握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一项基本要求。阅读时, 一定的语法知识往往有助于正确、完整、高效地理解句子和文章的意思。

二、知识面和阅读习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英语阅读理解题是一项题材多样、综合性很强的测试题, 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及门类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常涉及一些当今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阅读是理解与思维的过程。理解是要让学生不仅获取文章所提供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领悟文章的内涵。所以, 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多读书, 多看报纸, 多看电视新闻等途径来增加一些外围知识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时应当提醒学生思想集中, 运用英语思维, 避免回读, 避免出声, 更不能通过翻译成汉语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因为频繁回读, 既影响阅读速度, 又不利于对文章主旨大意的掌握。教师应加强限时阅读训练。因为限时阅读训练是避免学生回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出声阅读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和转移, 应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扩大阅读量, 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会找主题句和段落主题句。

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形式。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将有助于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 能使我们明白为什么英语本土人应用英语那么流畅自如, 而我们英语知识很丰富的中国人却很难学得来。这主要表现在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以及思维模式上。现在高考阅读材料绝大部分都取材于原版英文, 浸透着西方的文化气息。因此, 学生在平时应多留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文章, 多读原版或接近原版的文章, 努力培养对原版英文的良好语感和英语文化修养。

四、正确的阅读技巧, 对阅读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 具备积极思维活动之后, 学生若能再熟知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阅读能力便会产生一种质的飞跃。学生经常运用和熟悉的方法不外两种。一是顺读法, 即先看文章, 然后再看试题和试题所要求的问题, 再回到文章中去查找有关不确定的信息。通过ski mmi ng快速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 然后再通过scanning准确获取试题所要求的信息。二是逆读法, 即先看试题, 了解试题及各选项所包含的信息,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scanning。即对有关信息快速定位, 然后再进行分析、对比, 最后准确确定答案。

抓住话题, 才能再现和利用大脑中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和经验, 才可能对所读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推断。叙述一个话题总是少不了某些相关词语, 抓住语篇中词语之间的照应关系, 往往前面的词语为后面的词语提供现成的条件或前提, 而后面的词语常常照应、解释、补充、归纳前面的词语。同时要注意语篇中同义词、近义词、同类词和反义词的作用, 注意指代、替代、省略、重复等修辞手法。

英语阅读课教法 第7篇

本研究尝试将MOOC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 通过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和微课 (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等创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适合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课程模式, 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开展教学, 内容主要是由视听说、综合英语构成, 开展通用英语教学。这样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无法将大学英语教学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其次, 在中学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来自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后, 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方向, 非英语专业学生找不到足够的动力, 英语学习劲头有所减弱。有的专业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英语被学生认为无实际用处, 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降低, 消极应付英语学习, 甚至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

最后,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在校学习时, 所受教育的核心也是在听读写译上, 自身的知识结构有限, 其他专业知识匮乏, 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哪些英语方面的需求。这从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制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提高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在江西赣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9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8人共72人, 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归纳如下表: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方面, 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开展英语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比较空洞、抽象, 无法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与教学相结合。大部分教师是围绕着英语课本来设计教学任务, 缺少课程的整体目标与教学设计。课后的英语学习资源贫乏, 缺乏具有参与性质的学习资源和深度的学习体验设计, 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的英语学习需求。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面,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教师以教材为依据开展“灌输式”教学, 教学集中于课堂, 缺少课堂内外知识与经验的联结, 知识单向线性传播;教学活动设计单一, 学生缺少英语听说的练习。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往往用课本和板书, 最多就用个PPT, 照本宣科又变成了照PPT宣科。

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方式单一, 仍采取总结性评价或教师一元主体评价。

总的来说, 单一的教学资源、墨守成规的知识传授方式、呆板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 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更应充分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打破传统课堂的模式, 开创开放的、实时的、互动的、共享的课程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的交流分享及课后的总结反思和实践拓展提供帮助。

二借鉴慕课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重组与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它在整个高职高专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如今的慕课背景下, 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 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和交流工具, 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慕课这一互联网平台, 引导学生开展课前网络自主预习导学, 重视课中的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进行课后的反思总结、实践操练。教师更应着眼于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设计、对英语听说读写资源的建设、对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对课后学习活动的组织、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组织等等。

1. 课程内容结构重组

在慕课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可建立“大学生在线开放课程”, 设置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从而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修相关课程。借鉴慕课的教学模式, 创建大学英语课程的网站, 聚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 如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对英语知识进行讲解, 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利用多媒体教学, 收集网络信息资源, 播放相关英语视频, 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素材等。

学生在浏览学习资源时留下评论与感想, 教师进行回复与点拨, 在互动中产生知识的交流和连通。所有的知识经过交互以后都通过网络连通聚合在课程平台上。基于这样的理念, 本研究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内容及课程活动进行了重构, 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课程活动。

第一, 导学。预习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前奏。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提前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介绍本单元或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详细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大纲与学习任务单。同时, 还可以把完成学习任务的期限和要求发布在公共网络平台。教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及要求设计导学案, 引导学生课前开展自主学习, 同时激励学生上传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背景。

第二, 微课视频。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对知识点和语言应用情景的理解, 在广泛的优质教学资源中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资源, 然后进行分类汇总再加工, 并发布在公共网络平台上。教师还可以大学英语教材中某一系统知识为切入点创建微课视频,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还可以截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优秀教学视频,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英语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课视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这些“95后”的学生由“低头”转为“抬头”。

第三, 互动交流。互动交流包括师生间交互和生生间交互。互动形式有实时聊天、留言板、聊天室、讨论组、邮件、微博和论坛等。通过各种不同的交流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 开展协同学习, 最大化地发挥每位学习者的优势, 形成集体智慧, 其核心是学习和共享。而且, 有志于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可以把英语和自身专业相结合在网上进行讨论, 并可以将这种讨论延伸至线下,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使学生在互动中不断进步,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慕课的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网上积极互动, 许多学生羞于开口说英语, 但是一旦到了网络上就会变得活跃起来, 慕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练习的兴趣。

第四, 成果展示、作业测试及评价反思。记录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展, 包括整理笔记、完成学习手册、完成作业。同时师生可以通过学生资源的上传情况、与同学互动交流的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等开展评价。主要的评价方式有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点评。而反思性学习是对英语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再认识的知识建构过程, 主要表现手段是学习笔记、博客、日志、评价等。

2. 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

根据以上内容, 借鉴翻转课堂模式, 勾勒出全新的教学活动流程。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采用线上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学习与线下面对面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充分利用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专业化教学,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前启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提出学习难点和要求, 课中鼓励学生小组互动、交流分享展示, 把课堂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让课堂从传授知识的地方变为知识碰撞的地方, 促进学生通过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的结合, 有效整合大学英语课程内容, 改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 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慕课作为一种近年席卷全球的教育形式, 必将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随着大规模的在线课程的发展, 作为教师更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实时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通过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建设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核心和关键。随着国内外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建设, 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本研究探讨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在线课程教学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 建设具有实践性、过程性、互动性和拓展性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切实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慕课,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内容重组

参考文献

[1]〔加拿大〕G·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 (詹青龙译)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0~33

[2]方晓.慕课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网友世界, 2014 (15) :275~276

[3]高淼.MOOC下的高职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 2013 (6) :70~72

[4]郭英健.“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4) :42~48

[5]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3 (2) :53~57

上一篇:劳务派遣市场下一篇:事业单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