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想象能力论文

2024-06-10

思维想象能力论文(精选11篇)

思维想象能力论文 第1篇

对历史思维的解释有多种理解, 一般认为历史思维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 以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为主要内容, 以时间、地点、人物为基本要素, 以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为人物的认知体系。由此形成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为实现历史思维而进行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 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 把握历史发展进程, 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广义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指运用分析和概括、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历史思维的, 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个性特点, 并总结出其异同和规律, 并且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 得出的结论, 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历史思维想象能力存在的误区

1. 教学活动脱离课本, 过分注重考试

很多教师对能力的评判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味的追求高、深、难, 甚至脱离课本进行题海战术, 在解题中训练学生考试的能力, 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一方面, 考试远远不能代替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考试为纲训练学生必将使学生的历史思维想象能力大受其害;另一方面, 历史教材是学生进行历史想象的第一课堂, 教师不但不加以重视反而抛弃教材的做法实在舍本逐末。

2. 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缺少课堂互动

想象能力的第一步就是与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与互动, 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一方面传授了知识, 另一方面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更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然而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上, 仍然是单纯的讲授为主, 课堂形式单一, 教师很少真正运用情感教学进行情感互动, 使得课堂的主体依然是教师而非学生, 教学方式依旧是填鸭灌输式, 学生很难在课堂主动展开想象, 教学形式呆板僵硬, 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 教学形式单一, 忽视调动学生的兴趣

历史课堂不应该仅仅是讲授基本史实的课堂, 而应该融知识性、技能性、想象性、能力性于一体, 尤其的对学生历史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更要求课堂形式多样, 教学手段丰富, 积极通过课本插画、历史照片、电影、录音等工具。然而当前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过多地重视考试, 仅立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而忽视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探索, 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缺乏新意, 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的培养,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 更难以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想象, 严重影响了学生历史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

4. 教学目的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

历史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然而本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综合的教学目标的历史教师却只是尽力完成教学任务, 而非帮助学生启发历史思维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前, 教师缺少很好的评估和对学生充分的分析, 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也没有突出重点、难点, 一贯地对学生进行技巧和方法性的硬性灌输, 很难实现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走出历史思维想象能力误区的途径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不止将学生当作是教育的任务, 还应该将其当作是朋友, 甚至也是学习的对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想能力, 需要教师更加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积极地融入学生当中, 与学生多交流互动, 尝试与学生做朋友, 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 对待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要如此, 不能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判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进行合作型探究教学

历史课堂不同于一般的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想象能力, 课堂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合作型探究教学, 主动采用各种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互助合作、主动联想和探究, 比如可以开展历史辩论赛、情境展示等课题。

3. 利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教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经验表明, 这些电教媒体深受学生喜爱,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视听等三维手段, 将使创设的情境更为形象、生动、逼真。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幻灯、DVD、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各种电教媒体的应用, 也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资源, 如文字、图片、音乐、短片等, 充分发挥各种元素的作用, 主动创设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情境, 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起来,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学生提供主动想象的氛围。

4. 通过实物、图片创设情境

在人的各种感官中, 视觉是人获取外界知识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在口语教学中经常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录音机、投影仪等来强化视觉效果, 将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把握更深刻。实物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各种直观手段,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态为动态,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从而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更能融入教学、参与教学。

5. 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史学理论并关注当前社会热点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就是培养学生对基本史学理论和当前社会热点的把握性。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之前必须给学生讲清基本得史学理论, 奠定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基础。另外, 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历史在应用中方能有生机, 更能调动学生进行主动性想象的思考。

四、总结

作为历史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想象思维能力包括运用相关历史事实进行基础的判断、形象的再现以及抽象的推理, 要求学生对史实进行联想、想象、综合、分析等加工, 将学生从直观性的学习带入到抽象的、创造性的学习中去。本文在此框架下, 探讨了历史思维想象能力的内涵, 着重分析了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误区, 并探究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要真正带学生走出历史思维想象能力的误区, 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感受历史、主动参与教学, 走进历史情境, 体验人物心灵, 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 历史教学的目标已不仅限于对史实的了解, 还包括对辨证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存在着种种误区,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想象,误区

参考文献

[1]黄龙海.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 2013, (04) .

[2]唐钱卫.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走出误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5, (03) .

[3]张文凤.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思维想象能力论文 第2篇

一、营造宽松的互动氛围,让幼儿体验说的快乐

在语言活动中,有了宽松的心理互动交流,幼儿才想说,愿说,

从而才能感受到说的快乐。在活动中,宽松就是让幼儿感到没有压力,没有恐惧,老师不过分判断幼儿的对错与好坏,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交流。

二、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会有序地说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幼儿认识能力的基础,更是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首要因素。因此,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尝试通过看图讲述、故事教学等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调动原有经验,支持式互动

幼儿学习掌握新内容时,获得成功感的关键是需要一定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因此,当我们确定内容时,要分析幼儿的原有经验是什么,需要借助哪些经验,不能偏离或超出幼儿的已有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对文学作品潜在的教育价值有更多的连接,进而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与社会发展体系。

2.提供学习阶梯,点拨式互动

幼儿的观察有一定困难时,老师要适时介入,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点拨幼儿,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如语言活动《熊熊》中,通过实践发现,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年龄特点的局限,观察的秩序感没有建立起来,形成了无目的性和随意性的阅读。这时教师在活动内容设计上就要注重层次性,创设解救小动物的游戏情境。首先从局部观察人手,让幼儿说出自己为小动物选取衣物的魔法咒语;接下来,巧妙地运用了卷帘的形式向幼儿依次呈现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和从左到右的观察顺序,最后为幼儿出示一整幅图片,以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这其中幼儿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尝试,可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故事中角色的表情、动作、人物关系。他们会仔细观察、分析和判断。

三、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让幼儿感受说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中至关重要,同时也能使幼儿感受到说的独特魅力,使之说了还想说,从而体验到说的乐趣。

1.多通道感知表象,积累幼儿想说的欲望

幼儿的感知表象就像是幼儿在建构游戏时积木的相互组合、叠加、增减。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逐渐构成了新的物体认知。同理,对感知表象进行组合、加工,就能形成想象。因此,一线教师除利用正规活动中对文学作品、音乐等艺术形式来引导幼儿观察、积累较丰富的感知表象,还应注意他们在非正规活动中的关注。例如在散步、远足、参观、户外观察等活动中来体验活动过程。认知能力越强烈,关注的事物越多,想象的范围就越发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幼儿有了新的想法,他自然就会说了还想说。

2.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激发幼儿敢说的动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突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语言活动必须要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幼儿的想象,才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与思维的“内驱力”,才能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想象与创造。

四、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提升幼儿说的能力

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在幼儿感知、理解等具体直观形象思维教学上的启发性,重视形成幼儿对事物的联想、对比、归纳、推理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力。

1.设置挑战性的提问,引发思考,开拓思路

针对幼儿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教师要引导他们对其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开放性、挑战性的质疑,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可在活动前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活动中适当点拨,巧设悬念,活动后总结、归纳、提升,以此引发幼儿在联想、对比、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开拓思路,提升说的能力。如在大班讲述活动《蚂蚁飞上天》时,教师一开始就让幼儿思考“小蚂蚁”和“蒲公英”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引发幼儿的积极思维。他们有的会说小蚂蚁种蒲公英,有的会说小蚂蚁吹蒲公英,还有的会说小蚂蚁摘蒲公英,幼儿的思维就呈辐射状,沿着不同的方向思索开了。在整个语言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语言学习的快乐,思维由发散到集中,又由集中到发散,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不仅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也积累了说的经验。

2.引导迁移性讲述,扩展想象,丰富内容

思维想象能力论文 第3篇

我所教的学生是中职生,他们普遍是初中时的下等生,学习成绩一般,学习基础差,要想让他们立即进入状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显得有些不切实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让他们爱上这门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多年教学中,我摸索了以下几个适应职校生的学习经验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自信心

虽然学生基础很差,底子很薄,但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我通过理论讲解,利用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心里认识到必须学会它,必须掌握它。此外,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机械制图》的入门需要三个月时间,在这三个月里,只要你认真做作业,勤思考,不懈怠,下定决心跟着老师,很快会柳暗花明的,当你爱上《制图》时,每当做对一道题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通过放长线,让学生对制图学习有了信心,再遇到困难时也会存有希望,给自己鼓气“加油,慢慢来”,这对以后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在讲授三投影体系模型的建立时,演示物体的投影过程, 认识物体分别在V、H、W面的投影效果和所得的视图,让学生直接感受三维立体向二维平面转化的过程。最直观的方法是可以利用教科书垂直打开与讲台桌面建立起空间投影体系,粉笔盒、三角板、铅笔等作为各类几何元素,教会学生如何在这样的空间投影体系中, 模拟摆出各种不同几何元素的位置,再观察假设投影后的效果,在头脑中做默图训练。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流各自默图结果,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这种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培养感知力和空间想象力, 增强学习效果。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适时通过往届考生的真实案例激励他们,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机械制图》的自信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讲练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亮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我班学生学习基础普遍偏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小学和初中水平,他们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做长期不懈的努力,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半途而废,因此学习效率很低。由于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往往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稍微遇到挫折,就丧失信心。比如开始学习制图时,讲几何作图他们掌握得还很好,每当做完一个圆弧连接的图纸,那种高兴劲、成就感,让我感到似乎他从没有享受过。每当这时我会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闪光点, 并予以肯定和表扬,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热度得以延长。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当讲点的投影时,从空间点到特殊位置的点,学生就出现了困惑,不知如何画点的投影,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学生就想放弃了。此时我让学生自己做教具,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三投影体系,如何利用三投影体系完成点的三面投影。当学生通过自制的三投影体系明白了如何完成点的投影时,都急于让我看看是否正确,我先从书写线型加以评论,再看做法,依次加以肯定和鼓励,最后指出不足和改进方法,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有了成就感,肯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感觉似乎不用三个月也可入门了。

三、利用教具、挂图和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机器零件对于从农村来的学生而言很生疏, 平时很难见到,很难在脑中形成空间立体结构,因此我利用教具、挂图,让学生多看、多想,产生对零件空间结构的认知。如正投影法和三视图教学,采用模型教学,让学生对照图样找出模型,由模型画出三视图,使用模型提供感性依据,指导学生反复感知,反复观察,总结出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规律为“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把由感知所得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形体分析、综合、概括、思维和识记。又如结合模型讲解了水平面的定义,引导学生摆出正平面、侧平面的位置,并分别表述出它们的定义和作出它们的三视图。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分析、归纳出平行面和垂直面的投影特征分别为“一面两线”和“一线两面”。再讲组合体视图画法时, 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形体分析法,如何利用形体分析法画图。进一步掌握了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理解, 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弄通弄懂,而且通过动脑、动手等,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变通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形体的能力,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以延伸。

四、通过记图、读图训练,发展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对于《机械制图》而言,一个投影面的投影不能反映零件的真实形状,《机械制图》需要通过三视图让学生想象出零件的空间结构, 这样我把一些两个投影面投影相同的零件放在一起,分析怎样找出反映零件特征的投影,从而判断它们的形状。这些图像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综合讲解,分析异同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比较实物、比较视图,通过视图想象形状,完成从平面图形想出物体的空间立体结构的过程,对于相关联的图形要求必须记住。读图是一种思维训练,把简单的映像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利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推理、判断,从而想象出形体。形体思维是《机械制图》教学必需的基础思维,它是建立在丰富的感知基础上和对视图的科学分析及对表象的正确综合。例如讲组合体视图的识读时,采用形体分析法读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组合体的视图按线框划分成几个部分,用不同颜色填充各个部分,帮助学生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最后综合起来想象出整体形状。这就是化繁为简,把解决复杂的组合体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基本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否会束缚想象力 第4篇

为什么一定要“讲逻辑”?

采访中,也有家长认同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观点,但并不清楚“逻辑”在思维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网友黄炯林说:“‘逻辑’是个外国词儿吧?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老祖宗就没讲过‘逻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逻辑呢?”

哪些方法简便易行?

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阿芸比较认同对孩子进行科学思维方法培训的观点。阿芸说:“我们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关于‘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不知道解决问题时该从哪里入手,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棘手的问题时,马上就手忙脚乱了,感觉很无力。”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了,有这么多培训从小就可以参加。不过这种培训班也挺贵的,动辄几千块呢。不知道在生活中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最好能有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又实用,又省钱。”

专家看点

科学思维是成才关键

家长究竟要不要帮助孩子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呢?知名心理学专家肖计划教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中国孩子最缺逻辑能力

“逻辑思维是孩子日后学习写作和数学的基础智力。”据专家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究感受性,容易陷入情绪而影响思考能力。逻辑讲求思维从准确的概念理解入手,遵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方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更理性、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或者数学成绩不好,其实都是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影响。”

小学开始学最合适

“一般来说,建议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从小学开始比较合适。”专家表示,学龄前的孩子们还处于知识的积累期,大脑中可供思考的“原料”还不够充足,并且具有“思维无限驰骋”的特质。过早地训练可能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也不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入学后,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最大效率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少走弯路,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家长是引导关键

现代研究表明,个体智能开发的程度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有关,即:逻辑思维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启蒙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现在多数家长都了解从小培养孩子大脑潜力的重要性,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教学,但往往缺乏科学性,而这其实是耽误了孩子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关键期。科学思维最好从家长做起,并且把对孩子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专家建议

培养思维从趣味性着手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锻炼准确表述—— 语言心理学专家林洁明建议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训练其“准确表述”的能力。因为语言表达是孩子日常交际和作文写作的基础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日常交际的自信心。“准确表述不仅能防止误解,而且能使思维更敏锐。准确辨别词意是项艰巨的智力训练。它能帮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绕口令”、“词语接龙”等内容的练习。

创造思考环境 ——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在与孩子去博物馆、一起阅读、看电视的时候,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力。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做“智力游戏”,如比赛谁能想到最多的“找到水”的方法,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提出违常问题——“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的。”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反面效果?”

在说话能力的培养中放飞想象思维 第5篇

[关键词]说话能力 培养 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92

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分析、表达、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对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很不重视,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日趋下降。学生不仅课堂中的口难开,想象思维也被禁锢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培养。

一、消除胆怯心理,增强说话信心

低年级的学生,胆子比较小,词汇贫乏,他们在课堂上大多不敢举手说,少数人虽然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增强其说话信心,鼓励其大胆说话。学生敢于举手说,我们就要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循循善诱,让愿意发表意见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得好的,我们要及时表扬他们,说得不好的,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说下去。在学生不能说时,给予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表情、一个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期待。

二、善于提出问题,激发说话兴趣

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偏爱它,乐于接受它,学生对事物的印象才会特别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便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需要,积极投入学习,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最常用的方法。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通过问诱导学生答,在一问一答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教学一年级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时,为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调动学生的说话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兔是怎样将南瓜运回家的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兴趣盎然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将南瓜滚回家。”有的说:“用车将南瓜运回家。”学生们的说话兴致大发,课堂气氛活跃。

三、营造说话氛围,放飞想象思维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要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情景,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说话训练中,积极思考、观察、想象,他们的语言才会像叮咚的泉水涓涓流出。

1.在模拟情景中培养说话能力。我们对课文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解上,一定要在练习、运用上下工夫。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戴上各种动物头饰,扮演动物的角色介绍自己的尾巴,学生兴趣倍增。一个学生说:“我是小松鼠,我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通过口语式的介绍,学生既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学到了各种表达方式,说话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在模仿迁移中培养说话能力。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应成为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范本。我们的责任在于借助这些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机会,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四季》时,学生熟读了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节内容之后,我先让学生思考:“草芽还会是什么样的?假如你是草芽,你想对小鸟说什么?”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节编一节小诗。学生诗兴大发,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学生说:“草芽细细,他对小鸟说:‘我爱春天。”另一个学生说:“草芽绿绿,他对小鸟说:‘多美的春天。”这一练习,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说话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3.在情感熏陶中培养说话能力。朗读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感情朗读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感情的熏陶,又是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学生欣赏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后,我进一步问学生,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我会选择秋天去,因为我想亲口品尝一下小兴安岭的野果。”有的学生说:“我想冬天去,因为小兴安岭的雪景实在是太美了,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雪呢!”学生幼小的心灵完全沉浸在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情画意之中,而此前进行的说话讨论,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宝库。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创设情景,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思维想象能力论文 第6篇

一、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 才能主动思考, 追求创新。因此, 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如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提问,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既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同时, 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并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讲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 我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梦与文人的关系, 梦与李白的关系, 梦与我们的关系。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兴趣大增, 在学习兴趣中,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很活跃。

二、联想想象, 创设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活动, 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 开拓思路, 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幻化为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的形象, 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 如果不展开想象,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而学生们由于阅历少, 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所以他们在学习文本时, 常常看到的是表面的东西, 缺乏想象联想, 不能深入地学习。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领悟人生的意义。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 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为什么不是看上去?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 没有气味”, 却说“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加了个“也”字, 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 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 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 回答说, “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 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 但通过想象, 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 作者起来打开房门, 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 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 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 去踏上几脚, 却发现“声音也没有”, 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嘎吱, 嘎吱”的声响, 然后掬起一把, 闻一闻, “气味也没有”, 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打扫后, 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 学生走近了作者, 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 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而如果用看上去, 作者的感受可能就淡了许多, 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印象, 失去弥漫在内心世界的悲凉落寞之感。

又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 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 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 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 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 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 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 翩翩起舞, 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 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 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 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学生们对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荷叶有了一种优美形象真实的感受, 而对作品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如果有条件给一些散文配上音乐, 让学生随着音乐朗诵, 在朗诵中想象, 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一些措施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进行再创造, 在他们的再创造中, 感受文章的独特美, 扩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他们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 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的文章后记而已。只有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 架设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学生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 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 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 她的视野为之开阔, 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 所以回到娘家, 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 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 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 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 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 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 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 同时作者与妻子的深厚情感也在字里行间真实地表达出来。因此, 对于妻子之死, 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 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 说他奶奶死后, 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 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 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象,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不是替代学生思考, 而是架设桥梁, 教师的这个作用十分重要, 只有将学生引到文章的意境中, 引到独立思考的学习中, 引导学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 而且能坚持走下去, 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四、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 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不是以教材为权威, 去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学教材, 而是以教材为文本, 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 当悟新人换旧人”, 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所以, 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鼓励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 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 经过想象推测, 这位学生认为, 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 内中空穴很大, 所以在崖壁上敲打, 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 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 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 并非“所在皆是也”, 李渤的说法未必错, 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学生的这种否定作者的精神就特别值得提倡, 说明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 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 经过想象推理, 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 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 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 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 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 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 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 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 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 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的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 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没有想象, 便没有创新。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想象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夕阳枯草寻常物, 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 “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的境界, 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时。

摘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主要从联想想象、教师引导、放飞学生思绪等方面培养。

想象, 让思维自由驰骋 第7篇

一、抓住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联想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 语文教材中课文中插图的安排, 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插图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 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 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训练他们用生动的语句, 把所感知的表象准确、连贯地表达出来, 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如, 《学棋》一文中最后一幅插图, 图上画着老师伸出食指, 指着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低着头。我在教学结束时, 让学生进行想象:三年后, 这两个学生出师了, 秋叫来那个上课常走神的学生, 将他教育了一番。想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学生又会说些什么?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根据上文的学习展开联想。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老师叫来那个上课常走神的学生, 严厉地对他说:“你看看你的师兄, 他上课时专心致志, 所以成了出色的棋手, 可是你呢, 上课心不在焉, 如今, 棋艺没有多大长进。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认真啊!”这个学生难过地低下了头, 对老师说:“我一定会接受您的教育, 以后做事一定会专心致志的, 您放心吧。”

二、抓住课文略写, 引导学生扩想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词句写得比较简略, 但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想象, 让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深入具体,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如, 《第八次》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四处奔走, 招集被打散的军队, 动员人民起来抵抗。”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 打了七次的士兵是怎样的心情?要动员这些几乎失去了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布鲁斯会有怎样的神情?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 边描绘, 学生的头脑中会出现布鲁斯慷慨激昂的动员场景:当布鲁斯四处奔走, 招集打散的军队, 这些士兵个个垂头丧气, 当听到让他们作第八次抵抗时, 都用悲哀的眼神望望着着他他, , 唉唉声声叹叹气气, , 有有的的甚甚至至说说:“:“算算了了吧吧, , 我我们们都都打打了了七七次次败败仗仗了了, , 侵略军那么强大, 打第八次还是会失败的。”布鲁斯听罢, 猛地站起来, 激动地说:“你们知道吗?我对这次战争也几乎失去了信心, 可是我看到了一只蜘蛛, 它结网时网被风吹破了, 整整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 可它没有放弃, 又结了第八次, 这次它终于成功了!一只小小的蜘蛛都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那么我们人呢?难道就不如蜘蛛?不管是第八次, 还是第九次、第十次, 只要我们不丧失信心, 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士兵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个个抬起头, 挺直腰杆, 大声欢呼:“走, 我们也干第八次!”……

三、抓住课文留白, 引导学生补想

为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形象, 作者对情节的描写往往精练含蓄蓄, , 描描写写过过程程中中会会有有所所留留白白, , 给给读读者者留留下下一一些些可可供供想想象象与与补补充充的的天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抓住作者的留白处让学生想象, 补充故事情节。如, 《会走路的树》 (苏教版第四册) 一文中第四自然段这样写:“终于有一天, 小鸟长大了, 她向这棵树告别, 飞往远方……”这里的省略号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她飞往哪里, 看到了些什么, 听到了些什么, 又想到了些什么呢?当这些问题一提出, 学生便展开想象的翅膀, 联系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 各抒己见。有的说:“她飞往法国巴黎, 看到了著名的埃菲尔铁塔, 听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课外阅读) ”有的说:“她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 看到了美丽的蝴蝶谷, 到了西双版纳, 看到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前面学过的课文) ”还有的说:“这几天, 她飞往了四川灾区, 看到了地震让灾区人民家毁人亡, 那里到处是废墟, 到处是哭声。她也看到了温总理憔悴的脸, 听到了温总理亲切而有力的话语, 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可敬可爱的身影…… (汶川地震给孩子们太多的震撼) ”

四、抓住课文结尾, 引导学生续想

有的课文虽然结尾了, 但意犹未尽, 余味甚浓。此时, 抓住这个空白, 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 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去填补,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续想, 只要按照课文的思路能够合理想象就行。如, 《一路花香》中最后挑水工说了一番劝说破水罐的话后, 课文就结束了。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自卑的破水罐, 听了挑水工的话后, 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 慢慢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 心里想,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 只要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特点, 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写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懂得了破水罐也有自己的价值。

此外, 还要有意识地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想象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想象的思维自由驰骋, 让他们的创新潜能由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 在一次次的想象之中不断得到开发和提升。

放飞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驰骋 第8篇

一、创设生动情境, 激发想象

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 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如《泥姑娘》一文的第5~7自然段, 描述了泥姑娘在暴风雨中艰难地救起小蜜蜂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分课文, 感受泥姑娘舍己救人的品质, 笔者出示了一幅暴风雨图, 配上了一段暴风雨的音乐, 并绘声绘色地描述:风呼呼地刮着, 雨哗哗地下着, 不时还有电闪雷鸣, 我们不禁担心起来, 泥姑娘要顶着暴风雨爬到蜜蜂身边救起小蜜蜂该是多么艰难啊!然后请学生静静地听, 静静地想, 想象泥姑娘在暴风雨中救起小蜜蜂的情景。在音乐的渲染下, 学生入情入境, 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有学生说:泥姑娘几次跌倒又几次爬起, 为了救小蜜蜂她不顾一切;有学生说:雨水渗进了泥姑娘的身体, 她变得软绵绵的, 可她依然没有退缩, 艰难地向石榴树爬去;有学生说:泥姑娘已经筋疲力尽了, 但她还是拼着那最后的一股劲抱起了小蜜蜂往回走……学生们想得多好, 说得多精彩啊!

正是因为创设了生动的情境, 才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喜欢用自己的感知去理解客观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中, 就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运用课文插图, 扩展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 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 想到画外之景, 听到画外之音, 变静态为动态, 变无声为有声。

教学《黄山奇松》一课, 在带领学生领略了迎客送、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的风姿以后,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展开想象, 仿照文中第2自然段用上拟人、打比方的方法说说黄山上其它松树的样子, 进一步感受黄山松树奇特这一特点。又如《珍珠鸟》一文中的插图再现了小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熟了的情景, 笔者这样引导学生:看到这幅画,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瞧, 小鸟睡得多香啊!假如你是这只小珍珠鸟, 你会做着怎样的梦?说出怎样的梦话?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取个题目, 你会取一个什么题目?这幅充满温馨的画面让学生联想到很多, 感悟到很多。

小学课文里的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语文教师要将其巧妙地运用, 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 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扩展想象力。

三、填补文中空白, 丰富想象

小学语文课本大部分节选的是经典名作, 作者留下的“空白”之处就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空白”处, 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

如《荷花》一文中写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穿着雪白的衣裳, 站在阳光里……”“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么优美的句子, 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位荷花仙子, 说说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有的说:我看到了许多游客围在池塘边, 一边观赏一边交口称赞:“多美的荷花呀!真想和你留个影!”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荷花仙子真漂亮呀!让我再让你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我们荷花仙子们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青蛙王子在我绿色的衣裙上蹦来跳去, 和我做着有趣的游戏, 我感到十分快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叹不已。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 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 关键要靠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 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四、引导续编故事, 延伸想象

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 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延伸性想象就是引导学生在已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将故事续编下去, 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还能培养学生纯真、善良的道德情感。

还说《泥姑娘》这一课的教学, 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活泼可爱的小蜜蜂、美丽善良的泥姑娘, 还有那心灵手巧的老艺人, 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从学生编的故事来看, 这项作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是想象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性。续编故事这一安排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故事续个结尾, 并鼓励学生续编出不同的结果, 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 又开拓了学生思维, 真是一举两得!

五、注重读写结合, 放飞想象

读写结合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阅读、写作, 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读写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正值秋天, 笔者带领学生欣赏了一组描写秋天的诗文, 学生深深地陶醉在名家笔下的迷人秋色中, 随后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眼中多姿多彩的秋天, 尽情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与迷恋之情。其中有位学生以“秋的颜色”为素材写了一篇小散文, 十分精彩, 她在文中这样写到:秋天是红色的, 因为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小邮票,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是金色的, 成片的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 在秋风的吹拂下漾起了层层波浪;秋天是黄色的, 树叶宝宝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来到了大地妈妈的身边;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菊花仙子竞相开放, 尽情展示着美丽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这些生动的、充满童趣的文字让我再一次感叹丰富的想象带来的无穷魅力。

想象:孕育学生思维世界的蜜果 第9篇

一、巧妙运用插图, 看中想象

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超越在于极大限度地挖掘与创造了诸多非文字的素材, 形象生动的插图便是苏教版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细细体味不禁发现, 插图内容丰富且功能强大, 有的插图使抽象文本具体化、直观化、生动化, 有的插图应课文盲点而生, 填补了文本言犹未尽的空白, 有的插图超越文本, 给学生留下无尽思考的空间, 拓展了课文的内涵, 还有的插图即课文的有利补充, 跳出文本且能驾驭文本。介于插图如此鲜明的特点, 教师教学中要潜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合理展开想象, 把图中蕴含的意境和“画外言”描绘出来,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负荆请罪》一文的最后一幅插图, 画了廉颇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谢罪的内容。教学中我让学生从细节入手仔细观察插图, 捕捉人物特点, 想象廉颇和蔺相如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 并相机予以提示。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 把插图编成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小故事。原本无声无息的图画, 在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参与下变得丰富多彩了。

二、延伸课文情节, 续中想象

苏教版小语教材编排了一些情节丰富, 颇具哲理的故事, 而对于这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 品读我们不难发现, 文章结尾似乎把故事讲完了, 有了一个看似明了的结局, 但实际上余韵袅袅,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思。作为学生智慧的启迪者, 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引导学生拓展文本, 延伸情节, 在续中想象。如《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 许多学生谈到狼向小羊扑去, 小羊被狼吃了, 这是一种常规的思维。然而教学中我并没有墨守成规, 而是顺势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 鼓励寻求不同的结果, 在续中想象。由于教师的倡导与支持, 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故事的结局从此有了变化: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时却倒下去, 原来是一位猎人向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拔腿就跑, 逃到一个陷阱旁, 狼扑了过去, 羊一闪, 狼掉进了陷阱;有的说狼扑向小羊的瞬间, 刮来一阵飓风, 吹倒一棵大树, 当场把狼压死……众说纷纭, 异彩纷呈。想象, 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又超越了教材本身, 其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 还培养了学生学习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

三、适机化简为详, 扩中想象

苏教版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和句子虽然写得比较简略或概括, 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应当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教学中, 如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抓住并利用这些词句, 化简为详, 在扩中想象, 就会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 还能丰富课文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争取了一次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机会, 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如教学《燕子》一课时, “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是整个小节所描绘春光的概括。教学中我紧扣“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二词, 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 此时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春天来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远处的高山连绵起伏, 一朵朵桃花盛开了, 粉红粉红的, 像天上的片片云彩, 一条条柳枝长出了新叶, 仿佛春姑娘那柔顺的秀发……通过这样的想象, 学生获取了春天桃红柳绿、百花争艳、色彩绚丽的具体感受, 加强了对“光彩夺目”“百花争艳”等词语的理解, 同时使学生由文本进入情境, 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美好。

四、充分挖掘空白, 补中想象

苏教版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有时作者在行文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艺术性空白, 使之“句中无其辞, 句外有其义”“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为此, 我们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意味隽永的空白, 让学生补中想象、创新, 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现实需要。如《穷人》这篇课文, 主要是通过对渔夫的妻子桑娜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描写来反映思想主题的, 因而对渔夫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的情节, 对邻居西蒙生活的艰辛以及临死前的一些情况都未直接描写, 留下了许多艺术性空白。我们教师不应仅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实施教学过程, 而应多角度、多方位地去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适时的机会。教学中应当珍视这些文本的空白,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背景, 渗透学生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发挥各自的语言表达潜能, 让学生尝试在补中想象。如此课堂才更具能动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富有动感。

五、灵活借助迁移, 仿中想象

教育学对“迁移”一词的基本定位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众所周知, 迁移有正负之分。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促进或有助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反之, 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遵循教育学客观规律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积极运用正迁移, 举一反三, 让学生在仿中想象。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奇石。结尾部分又提到了“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块奇石的名字。教学时, 教师可充分发挥迁移功能, 让学生小结并运用文中四块奇石的写法, 在仿中想象学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语言表达及手法运用上应多给予指导, 学生间所呈现的精彩语句应与他人分享, 从而营造文本与文本,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化迁移, 以此丰富课堂内容, 训练学生语言, 激发想象思维, 增强文本体验。

思维想象能力论文 第10篇

一、夹卡法

乒乓球是个球体,常规的三角板等工具无法实现夹卡,同学们想到了用桌面与墙面构成的直角,再配合两块长方体木块把乒乓球夹在中间,则两长方体木块间的距离就等于乒乓球的直径。

二、绳套法

找一根细绳做成一个绳套,套口直径要小于乒乓球直径,套口是活动的可以放大,让乒乓球慢慢恰好钻过绳套,这个过程绳套的直径会慢慢增大到与乒乓球的直径相等,然后将绳套用剪刀剪开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绳套的长度,这个长度恰好等于乒乓球的大圆周长,再用周长公式算出乒乓球直径即可。

三、投影法

由于太阳光是平行光,所以,在地上能投出它的影子,通过测量影子的直径得出乒乓球的直径。有学生提出这个方法后,学生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来记录影子的位置,木板要正对太阳,保证光线与纸面垂直,这样乒乓球的影子才是一个大圆,影子的直径才等于乒乓球的直径。为了保证纸面与光线垂直,可在木板上粘一个木块,调整木板位置,直到看不见木块的影子,说明木板与光线垂直了。在记录影子时,不需要把影子描出来,在影子的边缘找3个相对较远的点即可,利用几何知识就可以得出影子的直径了。

四、纸筒法

有人想到了用纸把乒乓球卷起来构成一个纸筒,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最终形成了这样的方案:至少找2个或2个以上的乒乓球,再找一张完整的长方形白纸,把几个乒乓球卷在中间,卷的过程要注意纸的一边对齐卷起来,这样卷紧后纸就成了一个圆筒装,而筒的直径就等于乒乓球的直径。得到纸筒后,把筒口压扁用直尺测出压扁后的长度再乘以2可得出筒的周长,然后算出直径。

五、数码相机拍照法

随着数码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数码相机给乒乓球拍照。正对乒乓球拍照,得到乒乓球的照片是个圆形,但是由于拍照时物体的放大或缩小,使照片上的乒乓球大小与实物大小不一致。大家激烈讨论后得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把一根直尺和乒乓球放在一起拍照,直尺和乒乓球一起放大或缩小,只要在照片中的直尺读数即可得出乒乓球的直径,而且可以利用电脑把图片放大后读数,这样会看的更加细致。

六、注水法和排液法

由于乒乓球是中空的,有学生想到了给里边注水后称重,得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注入水的体积,再根据球体公式算出的直径就等于乒乓球直径。这种方法要给乒乓球打2个相邻的小孔,用针管通过一个孔给里边注水,另一个用来排气。受到测体积的提醒,有的学生立即提出了用排液法测出乒乓球的体积,套用球体公式算出它的直径的另一种办法。

七、切割法

一些心細的学生发现乒乓球是用两个半球粘合而成的,粘合的中间有明显的痕迹,这一圈也正好是乒乓球的大圆。所以,提出了沿这条线把乒乓球切成两半,把其中一半扣在纸上,用铅笔紧贴边沿画一圈即可得到一个圆,用几何知识测出圆的直径即可。

同学们还想出了其他好多有趣的办法,但是由于教学设施的有限及操作难度的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而且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高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了思维,还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不仅如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讲解。只有当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才参与讨论,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坚信,给学生的舞台有多大,收获就有多大!

(作者单位 兰州市科学院中学)

让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伴学生同行 第11篇

一鼓励质疑,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与前人不同, 独具卓识, 有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 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 对“完美无缺”的质疑, 对教材的质疑, 对教师的质疑……

怀疑, 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 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当然, 发现疑难, 提出问题, 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和训练的过程。

1. 激发兴趣, 养成质疑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首先要转变观念, 端正教学思想, 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 只要教师实事求是, 有的放矢,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提问, 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

2. 教给方法, 提高质疑水平

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 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以语言因素为例, 教师指导学生在标点不同处、字词精当处、语句重复处等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质疑水平会逐步提高, 一些学生能提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燕子》最后一节有这样的句子:“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有个学生读到这里便提出自己的疑点:这里的细线指的是电线, 为什么不用“条”或“根”而用“痕”呢?这些问题, 无不体现着学生独立思考、深入读书的主动求知心理。

二激发想象, 培养思维的联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 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 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 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 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 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 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 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 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 使互不相连的聚合黏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 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 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1. 观察感知, 丰富表象积累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 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因此,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 与作文有关的景物, 并且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善于将观察到的事务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 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2. 启发引导, 拓宽想象空间

如果单纯地谈教学而忘记了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语文教学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及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活泼、深入、全面, 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主要表现在阅读和作文两个方面。

首先, 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 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 又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引发想象, 可在理解课文词句时进行。如教学《荷花》一课, “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教师不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 去听听蜻蜓和小鱼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此外, 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 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 都不失为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

其次, 小学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写作, 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想象, 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看图作文为例, 让学生根据静止的画面想象画外的“动”, 包括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的情节等, 再把画面本身和想象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想象思维的参与不行。

三打破定势,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 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 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 开阔视野, 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1. 同一个任务, 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

以识字为例。让学生记“坐”字, 有的学生说, 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上玩就是“坐”;有的说, “坐”就像老师的天平;有的说一个“土”加两个“人”就是“坐”……他们运用的方法不同, 却完成了同样的一个任务—记住“坐”字, 对于这样的现象, 教师应予以肯定、鼓励。

2. 同一个问题或意思, 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

如教学《王冕学画》时, 当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 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时, 有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可以天天看荷花。”教师进一步启发, 学生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画下来, 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比看谁美?”这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 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 情绪活跃, 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四结束语

当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同时, 教师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小”处着眼。小学生的一点新看法、一个新观念对于社会来说可能不具有创新性, 但相对于其本身的知识水平来说, 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教师应该肯定它的创新性意义。二是要紧密联系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否则它只能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是不可能有成效的。

笔者当前所带班, 一年前死气沉沉, 到现在已是相当活跃。笔者常常在学生激情飞扬的表达之后感受到课堂是如此快乐的地方, 上完课后是多么的爽快!有人说, 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新教育的推动下, 教师的观点要变, 学生学习的方式要变。总之, 仅有教师的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是不行的, 真正的学习将建立在师生间广泛的、平等的、由浅入深的对话中, 建立在学生的激情飞扬中……

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吧!

上一篇:监控优化下一篇:单一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