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2024-08-24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精选12篇)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1篇

一、确立合作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目标与传统目标相区别的是,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性目标。合作性目标是指幼儿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应该达到的社会性合作方面的目标, 主要包括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合作情感、表达沟通和分享能力、尊重他人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在传统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普遍只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目标, 而忽视了培养幼儿间合作的社会性目标。随着新《纲要》的推行, 幼儿的情感体验、合作与交往的技能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应该有针对性地确定幼儿在合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宏观教育目标的需要, 确定每次训练的重点, 如学会倾听、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等, 使幼儿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

二、设计合作学习问题

合作学习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任务、问题来进行的, 整个活动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学习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幼儿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因此, 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的质量对合作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问题应具有探究性

合作的过程是组员在一起共同探究的过程。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 更在于组员之间共同探索、挖掘问题的内涵, 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 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 能够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让组员在相互帮助、共同思考中锻炼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

2. 问题设置难度应适当

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处在“现有发展水平”和“在别人的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如果问题过难, 即使通过小组合作也不能解决的问题, 容易导致幼儿体验不到与同伴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体验, 从而打消了幼儿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于简单, 幼儿独立就能完成的问题, 则很难使幼儿产生与同伴合作的需要, 即使在一起合作, 也是表面的合作, 没有深入地进行交流、讨论, 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 激发幼儿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心理环境的创设。

1. 创设以合作为主题的物质环境

幼儿的合作行为易受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动。教师要营造以合作氛围为主题, 布置活动室环境, 比如以合作为主题, 把幼儿一起合作完成的成果贴在墙上, 使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教师可以把幼儿生活中与同伴合作、互相帮助的情境拍摄下来, 布置成“主题墙”, 使合作氛围萦绕在幼儿的周围, 从而调动幼儿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幼儿切身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2. 创设和谐、友爱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合作学习必要的保障。只有在舒服、平等的环境中, 才能激发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首先, 教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营造合作氛围需要教师之间、师幼之间经常性的合作活动来带动, 需要温馨、民主、和谐、友爱的心理氛围来支持。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角色, 教师与幼儿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应该爱每一个幼儿, 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对教师有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其次, 教师要包容幼儿的缺点, 与幼儿平等交流, 使幼儿清楚老师爱他、接受他。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 幼儿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才能与人合作完成任务。

四、设计合作学习过程

在合作学习实施前, 教师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预先设计, 包括导入、实施、总结与评价等。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流程要计划周全, 做到“心中有数”。当然, 合作学习的实际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教师可以随机应变, 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增删某些环节。总之, 教师在整体把握合作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还要灵活地调整, 使活动最优化。

五、合理安排活动的空间

在传统的教学中, 幼儿的座位大部分是“秧田式”的排列, 小组人员的构成往往只限于同桌之间, 不利于信息的多向传递和组员间的非言语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 比较适宜的座位排列方式主要有圆形、半圆形、马蹄形等。这些方式更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小组成员面对面坐着, 有利于同伴间的交流, 可以促进小组的凝聚力。这些排列方式, 能使组与组间有一定的空间间隔,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给其他小组带来的干扰, 也有助于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分组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吴维库.情商与影响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吴维库.情商与影响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2篇

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发展;心理规律;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7-01

实践证明,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运用小学生的健康心理也能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

一、通过体育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一)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四)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

通过加强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要培养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运用心理规律进行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要运用注意规律。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要运用兴趣效应。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但有时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4篇

一、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同伴之间缺乏自由交流的机会。

在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孩子很少有与同伴自由交流的机会, 除了去厕所的时间可以稍微自由的与同伴说会话。老师很多时间都在组织纪律, 听的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看谁坐的好, 看谁不说话。幼儿上完厕所回到教室之后坐在小板凳上不能说话, 等待开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吃饭的时候更不让说话,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消极等待中流逝了。幼儿天生都爱与人交流, 老师却不给幼儿说话的机会。

(二) 过分成人化。

幼儿园每周一都会让孩子当小旗手, 并且有一个很不错的活动, 就是让一些孩子有机会站到台上演讲, 这本身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并且能让幼儿自由的表达自己, 但是意外的却是孩子们的演讲都是都是一些成人化的语言, 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 他们是怎么背下来的呢?教师为什么不让他们自由发挥呢?或许背下来是能锻炼他们的演讲才能, 但是如果让他们自由发言的话, 相信更适合孩子, 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三) 教师的负面情绪。在幼儿园的观察中, 这的案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案例一:两名幼儿因为一些事起了争执, 其中一名幼儿把另一名幼儿的画给撕了, 老师出面解决, 要求撕画的孩子向另一个孩子道歉。撕画的幼儿对另一名幼儿说:“对不起”, 另一个孩子回答:“没关系”, 但是事情没有终止, 老师说:“即使你说了对不起, 我现在还是很生气, 等你爸爸来了再说”。

案例二:老师因为一些事与一名幼儿的爸爸产生了一些矛盾, 老师很生气, 当着这个孩子的面对另一位老师说他的爸爸特别会狡辩等一些负面话语。

教师没有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就容易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四) 教师说反话。

有一次一个孩子做错事了, 老师讥讽说:“你真是个人才”。孩子听后笑了笑。笔者心里却觉得很难过, 老师对孩子的尊重在哪里?孩子笑容背后究竟有没有听出话后那层意思?

(五) 幼儿很少参与环境创设。

笔者在园期间, 会帮着老师做一些玩教具和布置环境。每次都是几位老师在一起商量应该怎么布置, 怎么粘贴。老师还会经常抱怨幼儿园工作累, 很多时间都要花在这些杂事上。

二、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 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交流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老师应该给予幼儿自由交流的机会, 吃饭和上课的时候可以不让孩子自由交流, 其它时间还是交给孩子自由讨论和交流, 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语言还处于发展之中, 社会经验也没大人丰富, 有时候老师说的是反话, 但是孩子是理解不了的, 这样可能造成孩子做错事了, 听到的却是老师的“夸奖”, 从而对孩子产生了强化, 孩子下次可能会变本加厉的犯错误。并且等孩子长大到能理解老师的反话的时候, 如果想起来, 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所以老师一定不能使用反话, 给孩子造成误解。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 理应得到尊重, 幼儿也不例外。孩子虽然年龄小, 处于弱势, 但是老师绝对不能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孩子当撒气筒。有很多这样的老师, 心情好的时候就对孩子百般体贴和爱护, 孩子做错事了老师也不管,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大声呵斥孩子, 孩子没做错事老师也看不顺眼。

(三) 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创设。

环境的创设为什么不让孩子参与进来呢?一方面他们有这个意愿, 乐于做这些事, 另一方面又可以分担老师繁琐的工作任务, 何乐而不为呢?

让幼儿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环境创设对幼儿有很大的意义。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眼中的“完美”, 幼儿也有表达内心想法的权利, 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还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他们可以一点点进步, 学会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体会知道合作的意义。

(四) 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

我们通常所见的, 教育研究者研究自己的, 很少下幼儿园, 老师教自己的, 很少看一些专家研究出来的东西。当我们要离开幼儿园开交流会的时候, 我才发现实践之后的对谈才会激发更多真知灼见, 也才更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行动研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传统的研究规范中, 研究者和研究结果的受用者之间角色分离, 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转化的巨大屏障。

研究者应该多到幼儿园进行观察, 使研究能更便于教师的实践, 教师应该多读一些研究报告, 把专家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来, 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对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 很多幼儿园还是实行着多年前的教育模式。很多幼儿园在光环背后还是存在着很多和现代的教育理念背离的教育模式, 本文从对一所幼儿园的观察中, 发现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希望可以对幼儿园管理者和教育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幼儿园,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莉萍.运用档案袋法评价小班幼儿发展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5.

小学生心理发展七条规律和特点 第5篇

1、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在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他们的味觉、嗅觉和触觉也已经比较发达。这些都为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意水平有限

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他们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但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且给予指导。

3、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

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主要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理解。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教师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

5、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开始时,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但从总体而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6、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蔽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是比较单纯的。

7、自我意识更加明确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6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和发展;外因和内因;量变与质变

中图分类号:G6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44-01

一、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如果仅有儿童心理的内因或内部状态,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是不会得到发展;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条件,教育这个外部条件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我们以为: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即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的状况,教育这个外部条件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可是,如果只有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也就无法得到发展。儿童心理为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

进一步说,一方面,教育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指导儿童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

强调教育这个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矛盾起作用,决不是限制或贬低教育的作用。恰恰相反,而是为了更好的按照客观规律来发挥教育应有的巨大的作用。

把外因和内因、把教育和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绝对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从教育到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上面说过,教育条件和手段必须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因,才能使儿童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从教育措施到儿童心理得到明显的发展,又绝不是立刻可实现的,而以儿童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中间环节的,是要经过一系列量变质变的过程。

1、领会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导作为中间环节。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是引起儿童对于认识、技能、道德的领会、掌握、学习,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教给儿童的东西,儿童都能立刻领会。教育和领会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一些渐进性的细微的质的变化。

教育条件对儿童的起什么作用,可以有各種情况,例如:教材太容易了或太难了,都同样引不起儿童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使矛盾向不正常的方面转化。只有当教材的难易适当的时候,只有当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又为儿童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加以克服的时候,才能产生真正领会、掌握或学习活动的可能。这即是说教育并不等于领会。教育能否引起儿童的领会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度、结构的复杂性,是否适合于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习的需要为转移的。

2、从领会到发展是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质变过程

儿童在掌握某些知识、教材以后,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发展,掌握知识、教材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儿童真正得到了发展。

例如,儿童掌握新词的时候,这些词起初只是消极的,还没有包括到儿童积极词汇中去,或者只是初步成为他的积极词汇,而这些词汇还没有熟练到经常地参与他的语言活动中去。因此,他虽然掌握了一些新词,但是并没有明显达到质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儿童的发展。

许多小的、部分的质变和发展,就能构成一个大的质变和发展。在儿童思维的发展中,从先学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到学前时候的具体形象思维,到学龄时期的初步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就是一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这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又是在一些小的质变、小的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7篇

1、在认知方面, 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迅速, 认知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理性认识能力不高。感性认识强, 理性认识差。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受自身感性认识强、理性认识差规律的制约, 中职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渴望独立自主,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许, 希望受人关注, 学习方法欠佳。语文基础薄弱, 功底较差, 学习成绩不理想, 个别学生认识不到语文学习对他们成长的意义, 甚至误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在情绪情感方面, 常处于一种无名的烦恼中, 情绪波动大, 易冲动, 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情绪又不稳定, 逆反心理较强, 考虑事情比较简单, 很少顾及后果, 在语文学习方面情绪化比较严重, 具有逆反心理强、内心矛盾激烈等情绪心理特点, 在语文学习方面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语文学习中找不到乐趣, 高兴了就好好听课, 不高兴了就不听课, 甚至放弃学习。

3、在意志方面比较薄弱, 在语文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自学能力较差, 自觉能动性差, 在文化课学习方面, 缺乏耐性, 尤其是在语文学习方面, 厌学心理严重, 学习动力不足, 多数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 不愿意学习语文。

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实践策略

1、正视学生的差别, 教学中区别对待。

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 原有的语文学习习惯, 原有的学习方法,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语文基础差, 不同程度存在厌学现象。教学则要根据原有的基础, 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 按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 进行教学。例如: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本应该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字词语法知识,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 学生往往掌握的不扎实, 我们不能因为简单就不去教授, 不能因为学生不知道而大发雷霆, 我们要正视学生在语文学习基础、方法和态度上的不同, 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方面的差别, 对学生提出有针性、个性化要求和期望目标。再如: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 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教学侧重也要有所不同。在语文教学中多从感性材料入手, 通过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式入手,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2、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提高学习兴趣, 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兴趣等内部学习因素的调动, 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强, 就会产生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 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 形成独立的、能动的学习自律, 并产生积极的意志和信念。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的学习, 肯定是高效率的学习。相反, 便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导致“主体”地位的丧失而陷入“被动”应付的状态, 学习效果也就很难提高。中职学生在认识上往往过于感性, 在语文学习上往往凭感觉, 特别注重老师对自身的评价, 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积极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改变, 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 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感, 再如:教师除了注重与学生课上交流外交流, 更要注重课下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对他们的关怀, 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根据学生感性思维强的特点来组织教学, 安排语文教学, 做到循序渐进, 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 普遍存在学生无话可说, 写作跑题偏题, 缺乏内在的逻辑性,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引导学从段落仿写开始, 从课文中形象的感性材料开始, 例如:《胡同文化》 (语文基础模块上, 赵大鹏, 语文出版社) 中“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 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 南京的乌衣巷, 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 使人怅望低徊。”这一段可以让学生仿写:看到自己原来的老照片, 或是毕业照片等你的心理感受。这样学生通过眼前的感性材料, 写起来有参照性, 更能体会作者此时的情绪情感, 感受到作者能够运用细腻的语言描写表示情绪情感的能力。另外解决学生立意跑题偏题的做法就是多从课文的感性材料入手, 引导学生去感悟,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文基础模块上, 赵大鹏, 语文出版社) 中妻、妾、客对邹忌的评价, 引导学生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辩证看待他人的建议, 辩证看待他人给你“所谓挑的毛病”, 长时间的积累学生认识能力就会有质的提高, 学生作文的立意才不会跑题。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体作用。语文教学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活动, 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互相交往、互动。我们语文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管理、引导、促进、激励与点拨的作用, 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而且要引导学生热爱语文, 自觉从语文学习中汲取营养, 通过语文文本的学习陶冶情操, 提高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让学生在主动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中,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多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摘要:学生是中职语文学习的主体, 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语文的教师必须认识和掌握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语文教学必须遵循, 科学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 综合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与语文学习, 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8篇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不能有效衔接,是教育领域很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幼儿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立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家长都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的出现并估计其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重视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交流

1.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没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强调生活常规,不带强制性。

小学以班级制进行集体授课,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强调学习纪律。

2. 小学课业压力较幼儿园重。

小学上午有四节课,下午有两节课;幼儿园上午一节集中活动,一节区域活动,下午是游戏活动。

3. 小学一节课有40分钟,幼儿园上课时间没有这么长。

4. 小学班级里没有玩具,幼儿园班级里有玩具。

幼儿园和小学还有很多不同之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基于这些区别,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交流,以保障幼儿更健康地适应小学生活:

首先,加强孩子间的交流。譬如,幼儿园的老师可以主动联系幼儿园附近的小学,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小学开运动会时参加。

其次,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相互理解方面可以举行一些研讨会、学习会,以加深双方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最后,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合作交流。幼儿园重视“游戏”和“生活体验”,小学是以上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顺应两者衔接应该充分协调这之间的关系。

二、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成长”,要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因此,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应该采取措施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性工作。其前提就是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开展符合孩子发育特征的学前教育。

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重要抓手就是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因为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孩子有各自不同的发育特点。所以,幼儿园和小学应该根据幼儿学前教育时期的生活状况、发育状况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

三、家长是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合理引导家长培养幼儿的健康发展观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孩子加以引导。而要想让家长能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因此,幼儿园可以请小学老师在家长会时给家长提出合理建议:

1.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适当奖励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另外,要表扬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阅读和讲故事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知道有比他物质条件更差的孩子很早就为家庭担当工作,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会对孩子起到鼓励的作用。

2. 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方面,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制订家庭作息制度,提前一两个月进行训练。“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读整时整分,比如四点、五点半……然后和孩子一起规划好时间,早晨何时起床,用多少时间穿衣、洗漱、吃早饭,何时出门,晚上何时上床睡觉……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孩子入学后,要同时学习几门功课,要独立完成各科作业,这需要认真严谨、有条不紊的态度和习惯。家长要提前训练孩子按照一定的次序选择合理的方法做事,克服粗心、马虎、顾此失彼的坏毛病。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应引起社会关注。首先,“幼小衔接”应尊重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符合幼儿发展的工作。其次,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是幼儿园自身的工作,小学教育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进。最后,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工作,因此,应当结合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三方面的力量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孩子一生的成长积蓄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小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幡,白健,王建平.日本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的实践与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40(2):80-85.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9篇

幼儿阶段(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下面我就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和具体做法。

一、教师的爱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充分得到成人正确爱的孩子总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反之,那些缺少爱的孩子常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老师要教书育人,更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充分的满足。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是心理变化的主体。如果需要得到了满足,人就会产生高兴、满意等肯定性的积极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愤怒、不满等否定性的消极情绪。幼儿情绪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肤浅性等特点,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比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对新环境都有恐惧感,从而会哭闹不止,并有连带作用,一个哭,个个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教师们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环境,使幼儿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二、适宜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推力。

1. 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平时可以利用身边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情感。如在“三八”节到来时,我们开展了“我的好妈妈”主题活动,并请妈妈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庆祝节日,让妈妈谈谈自己平时在家、在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事情,使孩子们知道妈妈既要照顾家庭,又要辛苦地工作,让幼儿直接体会要更爱妈妈。还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些故事既生动又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育人道理,老师可以经常给孩子们讲讲故事,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向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源泉。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幼儿。孩子们已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故事、儿歌更能让他们了解是非善恶,也可开展“我帮弟弟妹妹做一件事”的活动,在半天内让大班幼儿带小班和中班幼儿活动,组织和照顾他们玩各种大型玩具、做游戏、如厕和自由活动等。这个活动可以使幼儿产生自豪感,培养帮助、关心、爱护别人的情感。情感活动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开展,如:谈话、游戏、参观等。

2. 游戏活动

游戏是贯穿整个幼儿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活动, 所有的教育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能满足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能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如:游戏《我做小主人》,孩子通过接待客人的过程,学会了“请进,请坐,请喝水”等文明用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游戏《公共汽车》,孩子们通过各种过程,如:主动投币,看到老人让座,前门上、后门下,等等,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锻炼了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满足了他们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

幼儿的积极性是需要成人激励和保护的。一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孩子们的情绪则会饱满, 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 (收拾玩具的劳动) 、“我帮椅子洗洗脸” (擦椅子的劳动) 、“我给手绢洗个澡” (洗手绢的劳动) 、“我给鞋子扎蝴蝶结” (学习系鞋带的劳动) 及“小椅子真听话” (饭后摆椅子的劳动) 等趣味劳动中, 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一双小手的价值, 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 爱惜物品的情感增强了, 自私、懒惰的不良习惯改掉了……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 既懂得了劳动的意义, 品尝了经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 又提高了做事的坚持性。

三、家园联手, 创造和谐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 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土壤。

家园共同培育, 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也是主要的教育途径。因为幼儿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生活场所中, 所以, 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 他们良好的个性培养就得不到衔接, 教育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幼儿就会出现“两面性”的倾向。创造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减轻幼儿心理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幼儿来说, 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所以家庭应成为良好的育儿环境, 向幼儿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家长应注意几点: (1) 对幼儿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 让幼儿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但是一定要理性, 特别是祖孙三代的家庭, 要避免“隔代惯”的现象, 保持教育的一贯性。 (2) 不要走入教育的误区, 不要勉强孩子去做一些不符合年龄特点的事情, 合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 (3) 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书籍、歌曲、影片、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游戏等, 会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健康成长, 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活。幼儿园要向家长提供有关家教方面的书刊, 指导家长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 摆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增强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和检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还要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帮助家长不断端正教育孩子的态度, 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家园一致的良好培养。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第10篇

一、利用幼儿园丰富的物质环境,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备设施、墙饰布置等等, 这些环境的创设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价值, 从而让幼儿在获得成功经验的同时, 引出内心的愉悦情感,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 利用开放环境的“平台”作用, 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是人类的天性。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 人际交往的技能比较差, 但是他们都强烈希望通过交往来了解别人, 也希望通过交往来获取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因此, 我们采用开放式的环境创设, 幼儿可以自选参加区角活动, 可以自由取放玩具, 可以结组讨论游戏的玩法, 在开放的环境中, 增加和其他幼儿接触、交往的机会, 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与人交往, 不断获得交往的技巧, 体验到交往的满足,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利用环境的“导师”作用,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这主要指在教育活动中, 创设与幼儿学习、游戏相关的物质环境, 重视教育环境潜能的发挥, 从而促进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 发展幼儿的智力。比如, 在中班语言区, 我们用废旧纸盒做了一个大房子, 将窗台布置成“故事小屋”, “故事小屋”里藏着许多与近期教育教学配套的故事图片、可折式图书、卡片等, 令幼儿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看图讲故事的地方, 这样精心设计的环境吸引着幼儿进入语言区, 并使他们产生了愉悦的情绪, 形成了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在这样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驱使下, 幼儿又产生了创新意识, 学会了自己打开小屋, 取放图书等。“故事小屋”增添的趣味性, 不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使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充实和满足。

(三) 利用环境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 保证幼儿情绪的愉悦性

积极健康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我们在重视大副壁画设计的同时, 小副壁画的设计也巧妙地向幼儿传递各种信息, 成为不可横跨的桥梁。这些“不起眼”的创设, 不但可以为学生增添很多知识, 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中班的“心情墙”, 全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朵代表自己的纸花, 纸花中间贴有自己的照片, 三种不同颜色的叶子代表高兴、生气、难过三种情绪。幼儿生气时可以将贴有自己照片的花插在代表生气的叶子上, 以表达自己生气的心情, 这样既能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 又能让教师及时了解本班幼儿的情绪状态,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所谓精神环境又称之为“潜环境”, 一般是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气氛和氛围, 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这种气氛和氛围决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发掘、发展和完善, 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能否得到实现。在活动中, 我们努力与幼儿建立彼此信任、尊重的情感, 积极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铺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一) 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 获得了心理自由时, 能够乐于和善于表达或交流思想与情感, 能够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 团结协作, 能够使幼儿产生遵守纪律的意识。比如, 一次游戏时, 许多幼儿用积木搭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 有个幼儿只搭了一条直线, 面露难色, 教师便走过去对他说:“挺好的, 这是蚯蚓, 又像小棒。”幼儿马上在直线下方添上“爪子”, 说:“我搭了条长龙。”一会儿又添上翅膀说:“我又搭了架飞机。”教师的鼓励消除了幼儿的自卑感, 激起他创造和构建的兴趣, 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 创设宽松、自然的心理环境

这样的心理环境, 使幼儿没有压力, 使他们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 在一次小班语言活动中, 需要幼儿创编简单句:“我能……”教师在与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边做跑、跳等动作, 边说:“我能做运动, 锻炼身体。”幼儿受到了启发, 通过教师非语言的动作、表情、手势等, 理解了教育意图, 纷纷发言, 成为了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和建构者, 而他们的表现欲望也在逐步地增强, 专注此情, 快乐主动地学习。

三、通过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化环境包括社区、家庭、自然等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优势, 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 带领幼儿去特教学校参观, 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南方雪灾后, 和社区联手举行“小手拉大手, 共同献爱心”捐款活动, 培养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最为持久, 时间最长, 同样不容忽视。我们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长访谈等形式, 向家长介绍如何为幼儿营造宽松、安全、自由的精神环境, 还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 同心协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美丽的大自然环境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 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 我们带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的特征, 到田边观察农民伯伯种地, 了解粮食的由来……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让幼儿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 对社会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总之, 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实施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柱。适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适宜环境的确立, 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在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 适宜的教育环境可以让幼儿有成功的快乐体验, 形成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谦虚、慷慨、合作和诚实等性格特征, 对自己, 对别人和现实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较符合社会规范。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 不仅有益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 更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M].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2.

读懂幼儿心理 促进幼儿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发展

一、由幼儿语言读懂幼儿心理

幼儿语言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的语言,孩子们的想法十分丰富,也许他们有想法时不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但如果表达出来那就意味着他们想从教师那里获得一些什么。而幼儿老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幼儿说的什么,去判断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去思考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有什么样的期待等。有时候孩子走过来跟你就是想说句话,而有的时候他却想通过说话来表达更多的意思。

“老师,今天早上奶奶给我煎了一个荷包蛋。”一个稚气的声音传入了老师的耳朵,老师一抬头,原来是“小丫”。小丫是个乖巧的孩子,有什么新鲜的事都会跑过来跟老师说,也许因为听她说多了,老师有时难免会有一些应付她的心理。某天,老师手边正好捧着一本关于幼儿心理的书,于是这位老师叫住了即将转身离开的小丫。小丫有些意外,因为以往都是跟老师说好了就走的呀!“小丫,荷包蛋好吃吗?”一时之间这位老师想不到别的话,就问了这一句。“很香,我很久没闻到这么香的香味了。”老师一惊,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啊!不過这位老师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心里直怪自己疏忽。小丫是个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靠体力付出挣点钱,小丫平常就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好像只养了些家禽,草鸡生的蛋还往往会被别人家早早订购走,平常也不怎么舍得吃。在诸多家庭生活早已大幅改善的时候,小丫家还是那么清贫。“小丫,吃那么香的荷包蛋,你心里什么想法?”老师原以为孩子要思考一下再回答这个问题的,哪知道老师话音刚落,小丫就答道:“奶奶真好!”“小丫,这才是你想跟老师说的话吧。”“嗯。奶奶真的很好,天天早上帮我穿衣服……”老师一阵感动,紧紧握住住小丫的手,仰着头,睁大眼睛。

孩子感到奶奶的好,跑过来想告诉老师。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直接的感受首先说了出来,那句发自内心的话或许要等到老师进入到她的内心里,她才会说出来。如果不是那本书,如果不是因为对话而读懂了孩子那一刻的心理,老师根本就无法把握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二、由幼儿行为读懂幼儿心理

除了语言,幼儿的行为也是可读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包括幼儿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尝试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表达某种意思。在幼儿教育中,老师要学会从幼儿的行为中读出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在一次的舞蹈排练中,班上的小静在排练后期忽然有点心不在焉起来,因为她本来是一个动作恣态都十分好的孩子,但后来在舞蹈节奏上总有一点点慢,这种动作慢如果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后来幼儿园老师注意看她的眼神,发现她在舞蹈时心思确实有一点游离。于是在一次排练后老师把她留了下来,跟她聊天:这两天谁送你上学呀?这些天在家里吃了好吃的吗?几个问题过后话题转了过来,老师让她把舞蹈的动作再做给自己看一遍,此时她却有些勉强。在老师一再要求之下,她不再犹豫,让这位老师意外的是在其中有两个动作竟与舞蹈老师教的不一样。老师让她再做一遍,却仍然是这个动作。老师感到很意外:“这个动作很难吗?”“不难,可我觉得这个动作与前面衔接得并不好……”这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还没听说幼儿园的孩子给老师提建议的呐!“我妈也觉得我这个动作更好看!”她冷不丁又冒出了一句。这下老师陷入了深思当中……晚上老师与小静的妈妈进行了电话联系,原来小静的妈妈也是一位舞蹈爱好者,小静回家之后把舞蹈跳给妈妈看,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妈妈的支持,于是娘儿俩就在家里改变了原有的动作。但到了幼儿园的排练之时,孩子又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在舞蹈当中又想着自己的动作,所以就出现了动作延缓的现象。

后来这位老师与舞蹈老师进行了商量,还把小静的妈妈请到园里来商量了一下,最后顺着她们的改动作了调整。再在后来的排练中,小静又恢复了应有的状态了。

三、把握幼儿心理促进幼儿发展

促进幼儿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核心任务。但怎样才能促进幼儿发展却应当是幼儿老师不断思考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政府对幼儿园在硬件建设上的投入不断增大。教师应当认识到硬件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软件的发展,而对幼儿心理的研究就是软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戏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初探 第12篇

但是, 有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幼儿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以自我!为中心, 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2) 独立性差, 依赖性很强; (3) 自控能力差, 稍不顺心, 就大哭大闹, 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4) 遇到困难不愿想办法解决, 更不知道怎么解决, 意志不够坚强, 心理承受能力弱。在行为意识中, 幼儿多表现出多动症, 好动, 闲不住,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谎, 喜欢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 总是喜欢发脾气;在性格方面, 表现为不听教师或家长的劝阻, 自私自利, 不爱动手, 爱哭爱闹, 任性等;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咬手指、不讲卫生、眨眼睛等。有关研究表明, 幼儿的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多属于发育障碍和行为障碍, 这些问题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多有发生。因此, 我们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观察学生, 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纠正。笔者在多年的幼儿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现阐述如下。

一、用爱心构筑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爱。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 爱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 让幼儿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不管幼儿的状况怎样, 我们幼儿教师都应全心全意地爱学生, 真心地付出自己全部的爱, 耐心地教育幼儿,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用自己的爱感染幼儿。古语云:“亲其师, 信其道。”用爱心开展教育会使幼儿逐渐信任教师, 从而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有正确的认识。因此, 有了爱, 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得以正常开展。

二、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游戏。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 还要注重渗透心理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 利用音乐、绘画影响幼儿的心智发展

幼儿对音乐、绘画有天生的禀赋。艺术课堂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热情与兴趣, 在唱歌、跳舞、绘画中调动他们的感情, 满足审美需要, 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中, 有灵气的律动中, 自觉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发掘幼儿的艺术天赋, 还可以对幼儿的心智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创设有意图的小游戏, 在游戏中, 注重对个别幼儿的特殊化教育

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人而宜,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 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到同伴的游戏中, 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鼓励和表扬他们, 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能力, 改变不良习惯。

三、家园结合, 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定要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首先, 教师必须加强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并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 让家长知道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知道如何配合教师、幼儿园共同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教育。幼儿在和睦温暖的家庭中成长, 大人敬老爱幼, 家庭成员互相关心, 互相体谅, 在这种和谐而又温暖的气氛中, 幼儿学到的肯定是尊老爱幼, 关心爱护家人。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具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意义, 是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 而且这对形成终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义。相反, 有的父母今天吵嘴, 明天打架, 把孩子夹在中间, 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恐惧不安。有人研究证明, 这样的孩子不良习惯居多。尤其是破裂家庭, 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 即使教师在幼儿园中煞费苦心地进行再多的教育, 也抵不过父母的一次争吵。

其次, 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往往夸大化、聚焦化, 经常感到焦虑和生气, 这是不正常的教育。殊不知, 孩子小, 知识经验少, 能力不强, 有时是非不清, 因而出现过失和犯错误不足为奇, 家长不应该大发脾气, 更不该大打出手。面对孩子的错误, 教师应该引导家长, 让家长认识到, 孩子成长是在过失和错误中不断学习完善的, 对于孩子的过失和错误要心平气和, 教育要耐心细致, 要讲清道理, 教会孩子怎么认识错误, 怎么对待错误, 该怎么做才对, 不要因为一时的粗暴, 而伤了孩子的自尊。批评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哭、伤心或是让孩子服软, 而是要引导孩子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知道该怎么做。

上一篇:应用商城下一篇:认知理论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