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

2024-08-02

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精选12篇)

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 第1篇

从结构上讲, 该书分问道企业管理、求道文化基因、悟道管理内涵、传道企业文化、谋道文化建设、修道文化企业、循道创新管理七个篇章。从企业如人的分析到文化兴企的追寻, 从研习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到探索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到文化立国的战略纵横, 既谋企业文化与管理之“道”, 又求企业文化与管理之“器”, 提出当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之道。其最大特点就是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通过“问、求、悟、传、谋、修、循”这“七道”之法, 寻找文化基因, 提炼经营理念, 领悟管理之道。

“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可能枯竭,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书中指出, 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但通过对人的管理, 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市场、影响消费, 从而影响企业效益, 改善企业管理, 促进企业发展,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所以说,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企业如人, 无人则‘止’。”作者倡导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的目标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为企业发展服务, 所以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一切为了员工为出发点, 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依靠员工, 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

“主熟有道, 得道胜。”该书认为, 修道文化企业,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培育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企业价值观, 用战略引领企业发展, 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 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统御管理、创新发展……这分明是在述说企业文化与管理的方法、工具、技巧。

文化即人化, 化人先化己。文化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深植于一种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 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没有文化的创新, 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难以成功。《循道管理—让企业文化起来》不仅是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工具书、说明书, 更多阐述的是企业文化与管理的理念、态度和心性, 这也是企业文化与管理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的道理所在。

最好的作品 第2篇

“哎呀”,大家都叹息起来,脸上露出沮丧。内心充斥着骄傲与自豪,一路闯关夺隘的我们被打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是的,那是我们在参加一个名为“神来之笔”的活动。

刚开始,教练抛给了我们一支笔,一只不寻常的笔,上中下分别记着细细的麻绳,蔚蓝的笔身发射出天的光亮。紧跟着的,是教练抛出的一个梦魇:“用这支笔写‘水’字,且手不可碰住这支笔,只可以动麻绳,否则……”教练的话让我们有些紧张,但毫不畏惧。斗志昂扬的我们自信地抓起麻绳,随意地分配站位,便围在一起操纵这支笔。

练习,我们不以为然,傲气和自以为是让练习没几次就结束了。当我们信心满满地向教练提出尝试时,我的眼神中闪过教练那一丝无奈,忧心,甚至是叹息……

没有默契地练习终不能经受考验。不知是谁心急,劲猛地将笔尖向后拽去,流出一道斜长的墨痕。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并急忙跟着他的步伐前进,慌不择路。终究,一条弯曲的墨线,宣告失败。

伊始时的骄傲与现在的失败相交融,内心不禁怅惘,到底哪一步错了?我们凝思着,身后却忽然传出来教练诡异的笑声:“哈哈,正可谓年少轻狂,开始自己态度就错了,还渴望着成功,真是可笑啊!”教练话如锥子一般刺破胸膛,但又何其正确,若不是年少轻狂,怎可有现在的失败?我们沉思,凝望,半晌,便心意了然。放下了一切,追求超凡脱俗,各自交换了麻绳,再次端笔,一遍遍地练习。这次,我们没有轻狂,一笔一画地书写,让我们愈加熟练……

冬日的阳光并不特别温暖,寒风依旧刮着,充斥着耳畔。突然,十几个响亮的声音划破了苍穹:“教练,我们准备好了!”教练笑了笑,拿出另一张纸,同样,我们运笔,抚纸,轻放,笔尖再次接触于纸面,露出墨黑的点,接着向下,一股明显的抵力感知于手中,紧接着后拉,缓慢又沉重,却又不失沉着与冷静。修长而又笔直的竖,翩跹于指尖。不需要话语,一个眼神,甚至是细绳轻微的颤动都会传递信息,默契地牵动引领着笔尖,直至第一个笔画的完成。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作品 第3篇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杰克和史密斯约定,二十年后回学院办一次个人油画展,看看二十年后究竟谁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之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各自忙着打拼自己的事业。为了创作出最好的作品,杰克在娶妻生子后,先后去了法国、英国等知名艺术院校深造,一去就是十几年。十几年来,杰克半工半读,白天上学,晚上打工,常常在后半夜或第二天清晨创作,生活十分辛苦。

杰克的作品因为糅合了西方不同国家的画风和元素,所以风格十分独特,被西方许多国家的收藏家、画廊和拍卖公司看好。十几年后,杰克就开始在美术界崭露头角,成为美国青年油画家的领军人物,物质生活也逐渐得到好转,很快就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出了名的杰克觉得十几年来亏欠妻儿太多,就把儿子送到了贵族学校去读书,每天有司机专车接送。杰克的妻子则每天出入高级场所,与上层社会的人交朋论友,日子过得非常奢华。

史密斯在娶妻生子后,一家人搬到了鄉下,开始经营农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忙的时候史密斯就和妻子一起在农场里劳作,农闲的时候就一边创作一边逗儿子开心。十几年来,史密斯在物质上虽谈不上多么富有,但一家人衣食无忧,始终过着快乐的生活。

偶尔,史密斯的油画作品也能登上一些不知名的杂志或小报,但遗憾的是十几年来从未有人主动买过他的一幅作品,多数作品基本都免费送人了,最让他感到丢脸的是,在农场干活的人居然用他刚送的作品举在头顶挡雨。

眼看着毕业时的约定期就要到了,杰克的妻子因为搞外遇和杰克离婚了,这无异于给了杰克当头一棒。但此时的杰克正值创作的旺盛时期,他日夜废寝忘食,抛弃一切杂念,终于创作出了一组令他满意的作品。

史密斯近年来总能在媒体上听到杰克获奖的好消息,虽然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才华已不及杰克,但还是专心致志地创作出了一组作品,当然,也是一组令他满意的作品。

人潮汹涌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因为有两位二十年前的优秀毕业生同时举办个人油画展,一时引来西方国家的不少艺术名流前来参观。当学院院长把优胜者的证书隆重颁发给杰克时,杰克却把证书送到了史密斯手中。

在场的观众立刻沸腾起来,对杰克的行为感到不解。谁知杰克惭愧地流着泪说,就在刚才,他和史密斯同时接到了自己的儿子打来的电话,他的儿子因校园伤害罪被警察逮捕了,而史密斯的儿子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现在他才明白,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作品。

冰心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 第4篇

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地把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著作”, 一类是“优雅的文学”。前者“能把人们从愚昧中拯救出来”, 后者“能把人们从粗鲁和庸俗中拯救出来”。他指出:能够培养爱国者和对祖国有用之才的书, 应该成为一切书的基础。别林斯基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必须具备“高尚的、博爱的、温和的、安详的和孩提一样纯真的心灵, 具有高深的、博学的智能……热爱儿童, 深刻地认识各种年龄的儿童的需要、特点和差异”。 (2) 而冰心及其儿童文学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超俗魅力恰恰与这两位作家的观点相吻合。因而, 笔者认为应该肯定冰心之爱的人性关怀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认识到, 冰心一生实践和提倡的爱是何其珍贵!著名作家王蒙说:“冰心是我们社会生活、文艺生活里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焦躁不安的时候、在悲观失望的时候和陷入鄙俗的泥沼的时候, 想想冰心, 无异是一剂良药”。的确, 虽然中国文坛代代人才辈出, 但是冰心先生却独领风骚80年, 正是因为她那冰清玉洁的良心, 她那闪烁着光泽的爱心, 是他人无法替代和超越的。所以, 冰心及其儿童文学作品所赋予的经典形象不是随着历史发展越来越渺小, 而是越来越高大, “随着历史的发展向上升华, 升华为后代文化的太阳”。 (3)

一.冰心的人性化选择体现的正是人类的高贵理性和伟大力量。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冰心的这种带根本性的文化思考和抉择,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曲折, 如今愈加显示出人性的智慧之光和文化的持久力量。徜徉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 我们时时能够从那蕴涵着温柔的至情抒写中, 感受到这种人类理性的智慧和力量。同住一个星球的人类之间, 理应选择爱与和谐共存!

从五四时期开始, 冰心就致力于在无视人的权利的封建专制历史语境中, 以其爱的讴歌和美的播种, 在儿童心中培养起对人的肯定、尊重和对人类的热爱。她选择儿童作为她的主要读者群, 倾心于向儿童传播爱的哲学。这不仅出于她对儿童的爱, 更重要的是源自她对于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只有人类共同选择爱作为其根本存在方式, 人类才能和谐共处, 才可能有共同的美好未来。“生命中仍必有爱, 爱正是为这些人而有!莫道万里外的怜悯牵萦没有用处, ‘以伟大思想养汝精神’, 日后帮助你们建立大事业的同情心, 便是从这零碎的怜念中练达出来的。”冰心一开始“寄小读者”, 就有明确的历史文化意识。冰心以其对正面价值的弘扬消融着一切隔膜、冷酷等人心障碍。她的“爱的哲学”是当下和平时代里精神领域急需注入且最可能获得成功的文化营养。

二.冰心儿童文学文本中所包含的终极关怀也是其永恒价值的重要体现。

冰心所求索和弘扬的“道”, 其中最突出的仍是她的终极关怀之“道”。所谓终极关怀, 就是对人的生存意义, 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注, 这种关注是极具人文精神的。她认为生命的终极价值是“爱”, 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是人与万物之间的爱, 即她称之为“万全的爱”, 每个人有了这种“爱”, 生命就有了价值和意义;即使他死了, 躯壳消逝了, 他的“爱”的精神可以永留人间, 因而他的生命可以不朽。同时, 她还认为“爱”是克服人类痛苦、使人类走向和谐光明的根本动力。总之, 她认为“爱”是人和人类的终极价值, 显示了她的终极关怀。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全力抒写、歌颂了那么多具体形态的“爱”:爱母亲、爱童年、爱家庭、爱朋友、爱故乡、爱祖国、爱草木山川、爱日月花鸟……以此来向读者弘扬这种终极关怀之“道”。

近现代以来, 由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享乐型的消费主义盛行,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求, 日渐变为对生活数量、对物质满足的追求, 这使得人们的终极关怀及由其而生的人文精神被冷落、被遮蔽。在这种人们过分强调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的情况下, 冰心能和托尔斯泰、泰戈尔等世界哲人一样, 敢于超越狭隘的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 以包容全人类的开阔胸襟来强调终极关怀, 探讨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和人类痛苦的终极解决之道, 呼唤爱和人文精神, 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三.在网络文学和快餐文化成为时尚阅读的如今, 冰心儿童文学经典中“爱”的思想具有很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当下网络文学创作中, 灰色、恐怖、残暴、欲望的主题比重偏大, 夸张虚构、装腔作势的语言过多, 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产生很多负面影响。而且, 现在占据我国市场的儿童文学书籍多是国外引进版, 比如《哈利波特》在中国销售了近600万套, 其空前的销量映衬出中国儿童文学的尴尬:作家卖力地创作, 出版社挖空心思地宣传, 但与小读者却是日益疏离。质量与数量的严重失衡导致庞大基数下精品廖廖, 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日渐减少。

“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主编、深圳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认为:“尚未形成选择能力的青年学生, 时尚阅读的引力大过经典名著的引力, 共同的嗅觉反射不免使他们被流行文化牵着鼻子走。今天的时尚阅读是网络文学和快餐文化, 文学的神奇魅力被日常性的消费文化所淹没, 变得平庸无奇。青年学生是精神的漫游者。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机会在某个坚硬的地方停下来, 以文化经典作为基石, 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就是这样的“坚硬的基石”之一。她的作品中包含很多中国传统的、古典的文化因素, 其中透露出的那么一股股暖暖的爱意、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犹如清泉一般滋润着现代青少年的心田, 熏陶着他们的道德情操。如《寄小读者》, 在纵情讴歌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同时, 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的赞美和对弱小者的怜悯与同情, “给我苦涩的童年以一片光明纯净的田地” (文学批评家谢冕) 。在这个意义上, 冰心的传播和弘扬爱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人类的超越都是基于其有限性, 爱的温情其实也是对死之冷漠的拨反。” (4)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无论世纪风云如何变幻, 人道主义受到怎样的批判和践踏, 冰心始终没有停止对爱与美的理想的讴歌与追求, 并为此坚持了一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慧, 这种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大彻大悟, 这种执着的人道主义理性选择, 都使她的创作超越了文学价值而具有深刻的精神文化价值。尤其在今天, 全球化浪潮下的人类面临着比过去更加深刻的存在性危机, 冰心所倡导的爱的思想所代表的和谐共存的文化取向, 对于解决人类的共同出路, 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冰心及其儿童文学文本中爱的精神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示出其恒久的精神文化价值。

摘要:本文从冰心儿童文学思想内容出发, 从人性化主题、生命的终极关怀、博爱精神三方面探讨其作品中“爱的哲学”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爱的哲学,冰心儿童文学,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范紫红:关于冰心“爱的教育”的评价[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3) 。

[2]唐群:八十年代以来冰心研究述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5) 。

最好的作品 第5篇

――题记

没有一片白云不眷恋蓝天,没有一朵花儿不眷恋土地,一切美好都是那么容易又得来不易,年岁已久,我们终要收获成长,用时间的笔尖书写着人生。

坐在青石板上,抬头仰望,清风明月,好不闲适,只是那紧锁的眉头无半点舒展。这是一个比赛,一场竞争。原以为可以很快绘出“得意之作”,便把烦心事抛到九霄云外,却不想自己冥思苦想大半天,却又无一点儿头绪,心中郁闷至极。回到房中,再度坐到窗前,月光铺洒着整个桌面,极静其美。我却再无心情与明月笑谈人生,只是紧紧握住笔,低头沉思。

“咔啦”,门把被摇动,母亲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我房中,脸上浮现着慈祥。“这是怎么啦,没有思路吗?”,母亲把杯子放下,敲敲我的桌面,我烦闷地答:“太难了,我想不出画什么。”母亲笑笑说:“我相信这可难不倒你,你的努力我是见证了的,之前你的那些作品,在我看来都很优秀。嗯,拿出来看看怎么样?”。迎上母亲温暖的目光,我再次有了志气,我翻出那一张张画稿,上面凝聚着我长久以来的付出。不一会儿,灵感犹如一朵朵绚丽夺目的烟花一般,在脑海中绽放开来,我用笔记录下了这转瞬即逝的美丽。

我捧着画,满脸喜悦地走到母亲跟前展示,心中自豪之感满溢,母亲也甚是开心,我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久久挥之不去。

作家池莉:女儿是她最好的作品 第6篇

亦池15岁赴英读书,后考取伦敦大学经济统计专业,现在伦敦政经学院攻读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亦池出版了她的首部译作《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令池莉大吃一惊:“完全超过我的想象,她虽然没有从文,但是她的译笔很文学。”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她还成为了腾讯网伦敦奥运报道团成员。

成为孩子的密友

女儿出生后,原本争强好胜的池莉,悄然放下个人的写作事业,每天为女儿换尿布、洗澡、喂食,对她微笑,和她说话……在女儿一岁前后,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频频获奖,每次去领奖,她大都不会坚持到会议结束,因为牵挂家中的女儿。她久别重逢般地抱起孩子,与她面对面,用手指抚摸她的小脸,对她轻言细语。尽管小亦池无法听懂,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要给她一种感受,因为她是妈妈最亲的人!

池莉发现,亲密看护孩子的母亲,事实上就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你本着什么精神什么感觉来对待她、照料她,她就很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和表现。如此,池莉成了女儿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老师和第一个闺中密友,领孩子走到学习深处。

池莉喜欢做菜,小亦池经常窥探妈妈在厨房的行动,并且跃跃欲试。

池莉发现之后,就会把她唤到身边,向她展示厨房美好的富于艺术的一面。

在亦池五岁多的时候,有一次跟着池莉下厨房,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并用筷子在碗里打鸡蛋花。忽然,她随口问:“妈妈,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

池莉说:“是油和盐。”她就说:“啊,我知道了。妈妈,胡椒味精盐,酸甜苦辣成,这就是押韵吧?”

听孩子一说,池莉很惊喜,这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学习的好时候。池莉告诉女儿:“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了就会朗朗上口,就像吟唱一样,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小亦池手里还玩弄着青菜叶子,就接着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许多时候,池莉经常会被孩子的热情感染,会和她一起吟唱儿歌,回答女儿种种好奇的问题,带着她在地球仪上旅行,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和首都。

这就是教育与学习。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笑笑闹闹,其实却充满了无尽的学习和探索意趣。

营造健康的教育生念环境

池莉不喜欢强迫孩子背单词、记公式,在日常生活中,她为孩子营造了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一是让小亦池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池莉认为,一个人最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就是与人相处,这是人生一辈子的功课。这门功课如果成绩优异,那么她的生命就会拥有更多的自如和快乐。这是孩子广泛地识人阅世的难得机会。

第二是从孩子天性出发,让她在最欢喜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亦池酷爱大自然,平常日子里,只要有可能,池莉都会带孩子去户外。在动物园,面对老虎、大象,耐心地守候,任由小亦池指手画脚地与动物尽情说话聊天。看蚂蚁搬家、蚯蚓钻地,听鸟儿鸣唱,闻花的芬芳,这些美好的事物,池莉都带领女儿一一领略。

第三是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池莉给了孩子一个坐拥书城的家庭环境和充满书香的家庭氛围,她常常买书回来,然后陪孩子一起看,一起笑,一起乐。

亦池喜欢的玩具有很多,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书籍也是她心爱的宝贝之一。在她走路都还不够稳当时,就喜欢大部头的书籍。她常常会一屁股坐在地上,胡乱又认真地翻阅,有时居然还念念有词。许多字,就这样在不断翻阅中自然学会了读、写和运用。

选择快乐生活方式

亦池在玩耍中渐渐长大,快乐的领域也在扩大,她从捉迷藏、丢手帕、叠纸鹤,逐渐玩到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拍皮球,再到溜旱冰、骑自行车、打羽毛球……亦池的学习成绩也一直缓缓进步,比成绩更令池莉高兴的是亦池的品德,在12岁至15岁之间,亦池健康地走向成熟,一如既往地如她儿时那样,温良、清纯、厚道、安稳,少言寡语,绝不显摆招摇,对他人充满善意,富有合作精神。

池莉知道,这才是女儿将来理想有望实现、事业有望成功和生活幸福的最根本条件。果然,在申请英国C.C高中的时候,亦池便凭一己之力完成了学校选择、和校长沟通、网上应考、准备签证材料的一条龙工作。

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 第7篇

一、“文化管控”与“文化断层”的含义

(一) 文化的概念范围

“文化”是一个定义极其复杂、多样的词语, 本文中的“文化” 主要参照雷蒙·威廉斯 (RaymondWilliams) 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 (CulturalMaterialism) 中关于“文化”的定义。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重点关注的是艺术 (主要是文学) 、文化, 通过艺术与文化来考察阶级、民主, 进而考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4) 雷蒙·威廉斯认为, 文化是 “美丽新世界”之中存在的“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 (5) 。“文化”在本书中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与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中的“文化”定义相近:

1、文学和宗教知识, 它们在“美丽新世界”中被禁止, 例如: 《圣经·新旧约全书》、 《效法基督》、 《宗教经验种种》、莎士比亚全集等。

2、科学理论知识, 即“美丽新世界”中对于胚胎孵化孕育等技术的使用说明。除此之外任何可能诞生新生事物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发明都被“美丽新世界”所禁止。

3、价值观认识。对幼儿播放广播, 进行“睡眠教育”, 向幼儿灌输性学、阶级意识、服从意识等价值观, 使幼儿只会重复广播内容, 无法进行思考, 思考能力被抹杀。

4、日常生活:国家鼓励孩子们从小进行性游戏, 受到性熏陶, 将性滥交当做常态, 对性伴侣坚贞以及怀孕感到羞耻;每个人通过唆麻获得生理快感, 遗忘一切痛苦。

(二) 文化管控

文化管控, 是指政府对于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管控和限制, 使人们接触有限的、有针对性的文化内容的措施。 在本书中, “新世界”的文化管控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种:划定思想禁区和愚民。

划定思想禁区, 首先要消灭以往的文明痕迹。第一是销毁以前的所有书籍, 尤其是宗教和文学书籍。除了总统的保险箱内还剩余几本 《圣经·新旧约全书》、《效法基督》、 《宗教经验种种》和莎士比亚的 《奥赛罗》、 《暴风雨》 等书籍, “新世界”中再也没有任何文学或宗教方面的书籍。所有的民众从来没有见过, 也不知道有文学和宗教书籍的存在。书中的“野蛮人”这一人物是“新世界”之外的来客, 他给“新世界”带来了莎士比亚的作品, 而此时“新世界”中的民众普遍都看不懂, 而且将此类书籍视为异端、异类。第二是让宗教思想绝迹, 因为宗教可能会唤起人的激情和狂热, “新世界”必须消灭宗教, 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新世界”以信仰工业文明取代信仰宗教, 以科学至上的价值观取代崇拜上帝的宗教信仰。

其次是只留下科学理论、结论, 严禁科学发明和实验产生新的科学成果, 试图将科技文明始终维持在当前的水平。“野蛮人”的母亲琳达, 曾经在“新世界”的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工作过, 但她只知道按照机器使用说明书来操作, 只会背诵说明书的科学结论。“野蛮人”向母亲询问机器的运作机理时, 她根本无法回答和解释。总统以前曾经是一位科学家, 他想要进行科学实验以发明新生事物, 于是遭到“新世界”的威胁:若是继续坚持研究, 就要被驱逐至荒凉、不开化的地区。总统面对威胁, 放弃了做实验的想法。由此可知, 一切科技创新的幼芽才刚刚萌动, 就会被“新世界”扼杀在摇篮里, 因为“新世界”容不下任何异类。科技创新会打破“新世界”现有稳固的社会运转模式, 也是不被允许的。

愚民手段则主要表现在两个具体方面, 一是给民众灌输“新世界”想要的价值观和知识。睡眠教育是在幼儿睡眠的过程中, 以播放广播的形式向幼儿灌输符合“新世界”的价值观和“新世界”认可民众去了解的知识。广播就是以无数次的重复向人们灌输所谓“真理”, 让这种价值观根深蒂固。二是通过制造生理快感麻痹人的自我意识。在人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唆麻来排遣, 性滥交反而成了百姓生活常态, 民众有了唆麻和性滥交两大方式获取生理快感, 就不会再有精力去追求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生理快感的满足让民众沉湎于个人欲望, 再没人想探索创新, 推动社会进步。

(三) 文化断层

文化断层的概念, 最早源自孙关龙于2001年率先提出断层文化的概念和“断层文化论” (6) 。断层文化论的核心观念:文化是断续发展的。孙关龙认为, “文化普遍有断层, 是断续发展的, 而不是学界所有书籍中所主张的连续发展、不间断地积累的。文化的演化主要是间断的、突变的过程。” (7)

本书中的文化断层现象, 间断、突变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新世界”在文学、宗教、科学、价值观等传统文化传承中产生文化断层, 乃至文化消失。

1、文学和宗教的所有书籍和文字记载的消失。除了总裁有私人收藏一份, 其余都在“新世界”被消灭;

2、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不允许现在、以后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3、“新世界”创造了一套新的价值观。将以前的价值观都替换了。

二、“美丽新世界”中文化管控的表现及影响

在 《美丽新世界》 中, 极权政府利用科技工具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 以达到社会“稳定”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在文化领域严加管控, 极力贬低甚至消灭文化, 造成了文化断层, 主要表现和影响是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传承产生断层;2、文化的教育功能萎缩;3、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

传统文化的传承被强行中断, 新的文化却并没有发展起来, “文化”整体上走向了终结。“美丽新世界”割裂了与以往文明的联系, 在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一套新的系统和体制。小说背景是“福帝632年”, 经过几代人的巩固和发展, “旧文化”基本被消灭殆尽。福特取代了上帝, 十字架变成“T”字架, 工业文明变成了人类文明的起步, 这也是“新世界”中充斥的消费主义和技术崇拜的源流。信仰的转换带来的是传统观念的全面崩塌, “爱”被贬低而“欲”被宣扬, “自由”被排斥而“服从”被拥护, 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被社会化的集体取代。在总统对参观的孩子们讲述“历史”时, 他多次使用这样的表述:“有一种叫基督教的东西竟然强迫妇女怀孕生孩子……”“有一种东西叫自由主义……”由此可知, 传统文化在当时不仅被禁止, 更是被“社会进步”所抛弃的“糟粕”。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成果被轻易否定, 消失在“新世界”机器的轰鸣声中。

文化的教育功能被技术手段代替, 人在学习中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意识丧失。“美丽新世界”中, 科技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尤其表现在胚胎技术上, 人类由胎生变成“瓶生”, 可以进行通过社会需要进行条件设置, 实现批量生产。人由科技的使用者沦为受科技支配的工具, 从独立的个体变成庞大社会机器中一颗没有自主意识的零件, 所作所为都是为集体服务。新世界中推行种姓制度, 低种姓的人生来就被设置成丑陋、低智商甚至“半白痴”的形象, 做着最辛苦的工作, 这种设定决定了他们不会有文化需求。而高种姓的人同样是社会机器的一部分, 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但自己却无法理解文化本身。“野蛮人”的母亲琳达会读操作说明书却解释不了“野蛮人”关于说明书的疑问。这就得咎于“新世界”的教育模式:将已有的理论、观念和指令植入人的头脑, 不断重复使之成为“真理”, 人们只用记住这些被灌输的要求并严格遵守, 没有作为独立个体自主思考的能力, 文化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载体和受众, 在“新世界”中走向消亡。

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被剥夺了, 毒品和性滥交填补文化的空白, 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和精神依赖, 由此形成的扭曲的价值观与社会风尚却人人推崇。统治者借倡导人们追求生理快感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唆麻吃一片, 烦恼全不见”, 一粒小小的药片可以消除所有烦恼, 让人得到绝妙的幸福体验, 不会再有任何焦虑。琳达就是唆麻的牺牲品, 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 几乎全部是在唆麻假中度过的。大量的药剂侵蚀着她的身体, 将她变成一个面目全非的怪物, 并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用药物来控制感觉, 永远让人感到“幸福”, 这样的社会表面上是稳定、美好的, 实则畸形、病态。

“新世界”的另一个特点是男女交往的随意性。他们信奉格言:“每个人是属于彼此的”。同种姓之间的男女可以随意发生性关系, 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玩“性游戏”。看似淫乱荒诞的场景, 在“新世界”中司空见惯。“爱情”和“家庭”是肮脏的, “贞操”更是个笑话, 人们只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唯一把爱情放在崇高位置, 恪守道德的却是被视为“野蛮人”的约翰。他爱着美丽动人的列宁娜, 把她视为女神, 可当列宁娜主动向他投怀送抱时, 他的原则还是战胜了情欲。约翰是清醒的, 在“美丽新世界”中, 清醒带来的却是孤独和痛苦。人们嘲笑约翰的 “野蛮”, 在他为琳达的死痛哭时冷漠围观, 在他扔掉唆麻大喊“自由”时愤怒压制, 在他鞭打惩罚自己时像看猴子一样看热闹, 殊不知他们才是最可悲的, 表面上是“文明人”, 实际上只是集体无意识的奴隶。

三、“美丽新世界”中文化现象的现实启示

《美丽新世界》 中描绘的场景看似极端、荒诞, 但并非完全脱离现实, 而是与现实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可以说, 赫胥黎的笔下的“美丽新世界”比奥威尔在 《1984》 中塑造的阴森可怖的极权社会更准确地预言了人类社会的走向。

“美丽新世界”里有一个巨大的矛盾———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人文学科极度衰弱, 而这种科学主义毋宁称为“技术崇拜”, 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以福特取代上帝, 将“T”型车问世作为公元纪年的标志, 机器被赋予神圣而崇高的地位, “美丽新世界”里的每个人, 也生活在技术的支配与控制下。表面上看, 人是机器的使用者;从深层分析, 人实际上已经沦为机器的奴隶。首先, 人变成了胚胎技术的产物, 生育被“制造”取代, 从根本上导致了人的异化。其次, 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不同种姓的人被按照条件设置批量生产, 以满足社会各种需求。人的智力和情感都可以被技术设定, 他们永远感到快乐和满足, 无需思考, 无需面临精神上的痛苦, 生活在无知的幸福中。

三次技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科学不断进步和技术持续革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享受它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之外, 更要警惕它对人思想的异化。尼尔·波兹曼 (NeilPostman) 在 《娱乐至死》 里提到, 电视时代的到来使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政治、宗教、教育和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被电视话语重新定义, 人变得浅薄和无知,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确, 我们看到电视上充斥着各种哗众取宠的娱乐节目、情节和内容都很雷人甚至漏洞百出的“神剧”, 网络中泛滥着空洞无聊的各种“心灵鸡汤”和庸俗低下的段子。现代人沉迷于这样的“快餐文学”, 接受的知识越来越片面化、碎片化, 在肤浅的娱乐和快感中逐渐迷失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体意识丧失, 使娱乐变成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盛大狂欢, 热闹的表现背后是精神和文化的荒芜, 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如果有一天, 我们的思想真的被机器所左右, 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赫胥黎的 《美丽新世界》 是一部充满想象色彩的科幻小说, 更是一部力透纸背的警示录。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失去了文化精神的社会是多么可怕, 其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极权统治对文化的消灭和管控, 更在于技术控制下人们自由意识和质疑思想的缺失而不自知。外界的压迫也许会带来隐蔽处的暗流涌动, 但从内部造成的精神毁灭更会使整个社会变成一潭平静的死水, 永远泛不起一点涟漪。

参考文献

[1]阿道斯·赫胥黎, 美妙的新世界[M], 孙法理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2]邬晓燕.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建构与解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3]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雷蒙德·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M], 吴松江、张文定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5]姚建斌, 乌托邦文学论纲[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 03-24 (57-66) .

沈从文作品中民间文化形态的体现 第8篇

民间文化形态可以这样理解: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 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 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 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与憎, 对人生欲望的追求, 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 任何政治条例都无法约束, 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 用政治术语说, 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 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

沈从文是一个紧紧拥抱故乡土地不放的作家, 他的作品带着湘西所特有的风采, 篇篇都充满了湘西浓厚的乡土气息, 充满原始而神秘的恐怖, 交织野蛮与优美。读过他的作品, 常感到在其流光溢彩的文字背后有一种天籁之音, 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动人旋律。细作领悟, 那是对生命神性的庄严与美丽所作的礼赞, 以及对其受压抑和损毁所生的悲吟, 倾注着对民族及民族文化的深情与厚爱。他独树一帜,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营造了绮丽的、令人炫目的湘西文化, 其中在他的一系列“湘西小说”中, 充满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意蕴, 湘西以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一打开沈从文的小说, 就会有一股浓郁的民俗气息扑鼻而来, 而这种气息又是带有独特的湘西风味的。作者从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 提炼出饱含深刻寓意的意象母题, 将民俗文化摄入作品并使之具体化、艺术化、形象化, 从而使他的湘西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审美内涵。

民俗,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袭的文化心理现象。它既包括民众传统的物质生活文化, 如:衣、食、住、行习俗, 生产交易习俗;也包括民众传统的社会文化, 如:家族、亲族结构, 婚丧礼仪习俗;同时还包括民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 如:民间信仰、岁时节日习俗, 以及民间的各种语言艺术、游艺竞技习俗等许多内容。它给人们的言行以巨大影响, 可以这么说,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传统文化不包括民俗, 没有什么人不是生活在一种特定的民俗氛围中。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湘西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由于多民族居住区, 无论是交通建筑、饮食的物质民俗, 还是婚丧嫁娶、家族乡村的社会民俗, 抑或是信仰禁忌等心意民俗都带有本民族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性。这奇异的风俗成为区别于汉民族民俗文化的标识, 成为荆楚作家耕耘的文化土壤。从湘西走出来并流淌着少数民族血液的沈从文, 自小耳闻目睹这奇异的习俗, 对此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多年以后当他怀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加快并表现湘西社会生活时, 全身心地回溯到往昔经历过的民俗氛围中, 将湘西纯朴的民俗写进小说, 使民俗形象化、艺术化了。其小说文本中的端午节、划龙舟、吊脚楼、唱山歌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意象也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作用, 有了很强的艺术审美观点内涵。这些民俗意象的频繁出现, 使他的小说显示出奇丽的情调,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正是反映和表现了这一特征。

时令节民俗, 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季节、时序的变化, 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在时序、季节的变化之中, 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 在这些节日中, 最易显示出各民族的民俗特征。

端午节中的划龙船, 这是一种湘西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保存的是自己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而这各风俗又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 划龙船的民俗积淀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内涵, 这种民俗一旦进入了文本就打上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四次写到了龙船比赛, 仔细审视详略不同的四次划龙船, 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作者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 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刻划得细致入微。那两头高高翘起, 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 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桨手, 那起劲的鼓声, 离弦而发的长龙, 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 那红火得近似疯狂的抢鸭子的场面, 还没有尽兴的赛手们在月光下玩上个半夜, 妇女、小孩子们额角上用雄黄醮酒写“王”字;赛龙船敲的高脚鼓“用牛皮蒙好, 绘有朱红太极图”。深夜中老道拿着纸幡引路, 孝子第二, 杨马兵殿后, 绕着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 旁边有人打着锣钹, 老道闭着眼且走且唱, 用杂色纸花, 撒向棺木, 象征亡灵升上极乐世界的丧葬仪式。这一切痴狂的场面, 古老而健康的风俗, 正反映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湘西沅水一带特有的地方风情, 湘西人民的粗犷放达的性格和心理, 不都在这龙舟竞渡的民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吗?

沈从文的家乡流传着许多民歌, 并盛行唱山歌的风俗, 在他的作品中真切地表现了这一民俗事象。《边城》中的老船夫便“提到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 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长河》、《三三》、《萧萧》、《秋》、《雨后》等作品中都较多地反映了当地唱民歌的风俗, 使人一进入这些作品, 就如同到了歌乡, 领悟到一种特殊的边地风情。《雨后》中, 四狗唱道:“大姐走路笑笑底, 一对奶子翘翘底, 心想用手摸一摸, 心子只是跳跳底。”这首民歌, 看似轻佻, 但它却是发自那个被压抑的年代的年轻人的心灵深处, 是一种生命力的搏动。虽是山歌俚语, 却为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染上了一层古老牧歌的彩晕。《边城》中, 翠翠在祖父进城, 自己渡口守船时所唱的那首充满稚气的民歌更是令人难忘:“白鸡关出老虎咬人, 不咬别人, 团总的小姐排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 二姐戴副银钏子, 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 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这首不完整的民歌, 恰恰在无所谓、不完整中给人一种“残缺美”, 这种无意识的轻歌曼叹, 唱出了翠翠面对贫富差别的现实不满, 唱出了她的忧郁和愤懑。沈从文在他描写爱情的小说中, 引用了相当数量的这些民歌, 如《龙朱》、《月下小景》、《媚金·豹子与那羊》等, 其中都有优美、动人的情歌同人物的激情在共同的燃烧着。这些作品中溶入民歌成分后, 使得作者要极力渲染的那种边地人民的心灵美、人情美、民俗美更加浓郁了。

沈从文对婚俗的描写, 也是他的湘西小说的特色之一。湘西是一个仍停留在原始或半原始状态的地方, 当然这里的风俗习惯也就仍然滞留在原始的落后状态, 作为民俗现象之一的婚俗就不能不浸染上这历史的痕迹, 因而影响到男女青年的婚姻问题, 婚俗中的陋俗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婚姻悲剧。小说表现的“走马路”、“走车路”的两种找对象的方式, “走车路”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求婚方式, 但又不同于内地那种纯粹由父母包办, 青年男女非听从不可的封建婚姻制。“走马路”则是由青年自己用对歌的方式选择对象, 反映了湘西人“三从四德”观念淡薄, 婚姻没有很多繁礼褥节的社会习俗, 《萧萧》、《贵生》以及《丈夫》都是这一婚俗描写的代表。《萧萧》讲述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故事。萧萧很小的时候就被人买作童养媳,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后来被长工糊里糊涂地欺骗了身子, 落下了“不忠”的罪名。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 因为她与他的丈夫并没有爱情的存在, 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文章的最后, 萧萧还是那么的愚昧与无知, 她想给她的儿子找一个童养媳, 继续她的命运……萧萧是个可怜的女子, 这种畸形的婚俗的网, 永远笼罩着她们。与萧萧相比, 贵生更是一个不幸的人物。他是一个老实、本份的庄稼人, 他与杂货店的女儿金凤相爱。金凤的父亲也承认了贵生的存在。当他准备与金凤成亲的时候, 贵生的东家却用钱, 把金凤“抬”走了。金钱扭曲了人的灵魂, 同贵生耳鬓厮磨的金凤也离开了贵生, 尽管她和她的父亲当初对贵生是怀有好感, 可一旦在金钱和财物面前, 他们就断然舍弃了贵生, 仿佛这是天经地义, 理应如此的事。透过这个故事的表层而用民俗学的眼光来审视, 实质上是一种畸形的封建买卖婚姻的表现形式。

沈从文给他熟悉的湘西民间文化、民俗风情涂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时, 也体现出其中那衰微的力量, 具有钢铁般线条的现代文明已开始剪破这湘西画卷的边角, 也必然要剪破它原始的牧歌情调与纯朴的人情。当他以理性目光审视湘西独特的民情风俗, 人生形式时作品中便愈趋明晰地显示了悲凉凄然的情调, 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民间民俗文化中滞后封闭的一面。

浅析李清照作品中的文化人格 第9篇

一、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

李清照所生活的那个男权社会, 宣扬的是男尊女卑, 女权受到极大地压制, 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唐·宋若昭《女论语》中记载:“行莫回头, 语莫露齿, 坐莫动膝, 立莫摇裙, 喜莫大笑, 怒莫高声, 内外各处, 男女异群。莫窥外壁, 莫出外庭, 窥必掩面, 出必藏形。” (明·王相《闺阁女四书集注》) 在这种思想束缚下女子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更别提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李清照一个毫无封建女性卑顺之气的女子, 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辅君报国之志, 她用刚劲有力的文字针砭时弊, 鞭挞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抒写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怀, 倾吐心中的报国热情。

中, 面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保守主义的观点, 作为改造文明的激进派, 胡适有时候显得有些言辞过激, 比如他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 如果我们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 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 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 并且道德不如人, 知识不如人, 文学不如人, 音乐不如人, 艺术不如人, 甚至连身体也不如人”, 必须“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模仿人家”。这是胡适在对照中西文化之后, 一时对传统文化感到了失望, 认为中国文化落后、民族心理存在某些劣根性, 认为只有“主动认错”, 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 才能死心塌地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

通过上面简单回顾胡适一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可以看出在其思想中传统文化的情结从未曾远离, 即使偶尔有点负面的远离, 但是总的来说, 提倡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是他思想中永恒不变的两大主题。胡适在比照中西文化的差别之后, 得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复兴传统文化中的“国粹”, 中国就可“再造文明”。

虽然胡适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 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其实在当时的中国文化冲突与矛盾叠叠的情况下, 不管是胡适所代表的所谓“西化派”, 还是文化保守主义, 甚至后来的“马克思主义”, 都只是知识分子通过新文化运动开始摸索、探寻能够解决现代中国思想文化问题的途径。虽然这三大文化思潮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三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引介西学、如何建设新文化等, 也就是说如何处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因此不能就对主张“向西

身为女子, 她没有地位、没有权力、没有武器, 但当敌军的侵犯时她并没有像南宋统治者那样唯唯诺诺、屈辱求和、苟且偷安, 而是奏响了“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时代绝唱, 其语直书无讳, 激情奔放有气贯长虹之势。“佛貍定见卯年死, 贵贱纷纷尚流徙, 满眼骅骝杂騄駬, 时危安得真致此?” (《打马赋》) 家国之痛, 身世之感声声如杜鹃啼血。

如果她是一个男儿, 如果她大权在握, 她会义不容辞地过淮水抗击敌军, 死不足惜。然而在朝廷大臣中, 则很少有人志在千里平天下, 过淮水解民忧除民苦。面对这种情况她一个弱女子只能借助笔抒发满腔的爱国之情, 用笔进行劝诫“贤宁无半千, 运已遇阳九。勿勒燕然铭, 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 识此霜露悲。何必羹舍肉, 便可车载脂。” (《上枢密韩公诗》) 全民同心抗击金军的侵犯, “谋同德协必志安”。与此同时还为那些有志抗击侵略军的文人武士找到了标杆“中朝第一人, 春官有昌黎。身为百夫特, 行足万人师。嘉祐与建中, 为政有皋夔。匈奴畏王商, 吐蕃尊子仪。夷狄已破胆, 将命公所宜”。 (《上枢密韩公诗》) 唐肃宗宰相李揆、礼部尚书韩昌黎都是杰出的人物, 都是有所作为的名家, 既然他们能为天下苍生造福, 因此作为大宋的官员就应该以这两位卓越的人物为榜样。

在吏部员外郎魏良臣、阁门宣赞舍人王绘辞往金军前通问时, 赵构向他们再次重申其一贯屈膝让步的方针:“卿等此行, 不须与人计较言语, 卑词厚礼, 岁币、岁贡之类不须较。”1而李清照却对此冷嘲热讽:“土地非所惜, 玉帛如沉泥。谁当可将命, 币厚辞益卑!”两相对照, 诗人的见识和胆量展示的淋漓尽致, 说其唯国是爱, 绝非虚誉。

李清照“愿奉天地灵, 愿奉宗庙威。经持紫泥诏, 直入黄龙

方学习”的胡适给予批判, 处在当时那个境况下的文化人都是各尽其力, 对他们我们都不能绝对判然可辨的。

注释:

(1) 胡明:《胡适选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368页。

(2) 郑大华:《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 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4卷第2期。

(3) 易竹贤:《胡适传》,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第197页。

(4) 转引自张锡勤、饶良伦等:《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第243-244页。引自胡适:《祝贺女青年会》。 (5) 张锡勤、饶良伦等:《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第244页。

(6) 朱晓江:《书生本色——胡适传》,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年, 第49页。

参考文献:

[1]张锡勤.饶良伦等.《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2]胡明.《胡适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3]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4]王鉴平.杨国荣.《胡适与中西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5]朱晓江.《书生本色——胡适传》.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年.

[6]胡伟希.《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载于《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7]郑大华.《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4卷第2期.

城。”“不乞隋珠与和璧, 只乞乡关新消息。” (《上枢密韩公诗》) 虽然李清照没有真正地拿起武器上战场, 但她以语言文字作为武器鞭挞统治者的腐朽无能, 用满腔的正义震慑了统治者。李清照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有“欲将血泪寄山河, 去洒东山一抔土”的豪言壮语, 而对国家的担忧已到“忘了除非醉”的地步, 对人民的关怀更是“天意念苍生”“帝心怜赤子”。她忧国忧民爱国意识胜过当朝男儿。

二、非凡的气概

李清照不仅爱国情怀“倜傥有丈夫气” (沈曾植《菌阁琐谈》) 其非凡的气概、超群的胆识甚至能够“压倒须眉” (李调远《雨村词话》) 。

在封建社会历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外出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女子深闭闺阁中持家教子侍奉公婆, 这一观念在封建礼教日益强化的宋代更是变本加厉。但当南宋江山风雨飘摇危在旦夕时, 李清照劝诫国人“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做人要有骨气断不可失去民族气节, 做亡国奴, 要坚贞不屈、矢志不渝。“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以项羽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表现自己不屈不挠及不向权贵低头的民族气节。国欲亡统治者纳金献币以求自保, 而女词人李清照却有男子汉的铮铮铁骨永不屈服。另外在其诗词中传达出的思想竟与殿中侍御史常同不谋而合:“先振国威, 则和战常在我;若一意议和, 则和战在于彼。靖康以来, 分为两事, 可为鉴戒。”2一个没有民族气节的人是不会有如此高深的思想的。这正如叶燮《原诗》说:“功名之士, 决不能为泉石淡泊音;轻浮之子, 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

虽然李清照成长于“三从四德”的封建纲常制约中, 生活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 但是她不仅不屈服“男尊女卑”的观念而且还敢于向其挑战。在她出家的第二年, 即徽宗崇宁元年 (1102年) 七月, 其父被列为元祐党籍, 被降为京东提刑, 不得在京任职。九月, 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并刻于石端礼门上, 李格非排在余官第二十六, 罢其提点京东刑狱。同年六月赵挺之除尚书右丞, 李清照上诗与他诉说“何况人间父子情”营救其父, 无果。八月赵挺之除尚书左丞, 力排元祐党人, 李清照再次表达内心的愤慨“炙手可热心可寒”。身为儿媳公然反抗翁舅, 其胆量惊人。

另外, 她的《语溪中兴颂和张文潜》 (二首) 一反传统歌功颂德和红颜祸水的老调, 深刻总结了唐安史之乱历史教训, 对统治者进行深刻的批判。她以托古风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北宋末年腐败朝政的深深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劝诫。《上枢密韩公诗》 (二首) 直接发表了对这一朝政大事的看法“夷虏从来性虎狼, 不虞预备庸何伤”。“圣君大信明如日, 长乱何须在屡盟”的分析和策略又是精辟之见。她劝诫国人“勿轻谈士弃儒生”“巧匠何曾弃樗栎, 刍荛之言或有益”。“学士”“儒生”都有报效祖国的可能切不可轻视他们。行为中自有丈夫气。

从另外一件事可以反观出李清照的非凡气概。在她因与后夫离异诉讼而被判刑两年时, 曾求救于綦崈礼, 綦崈礼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李清照因此仅“居囹圄九日”便获自由。就是綦崈礼对秦桧严加指斥“自诡得权而举事, 当耸动于四方;逮兹居住以陈谋, 首建明于二策, 罔烛阙理, 殊乖东期。念方委听之专, 更责寅恭之效。而乃凭特其党, 排摈所憎, 岂实汝心殆为众误, 顾窃弄于威柄, 虑或长于奸朋。”3在指控者和被控者间, 李清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指控者, 尽管自己和被指控者有亲戚关系, 她仍能和其划清界线, 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从这一举动中, 可知李清照的立场及其对反动者的态度。

最后李清照在写词的同时也对词的音韵声律、诗词的区别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还毫不留情地批评诸多名家:“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重, 秦即专主情致, 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 虽极研丽丰逸, 而终乏富贵之态。黄即尚故实, 而多疵病, 譬如良玉有瑕, 价自减半矣。” (《词论》) 苕溪渔隐曰:“易安历评诸公歌词, 皆摘其短, 无一免者。”不管李清照的评价是否有偏颇, 但其勇气已经卓然于诸大家之列。与“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语) 相比, 李清照的胸襟和见识当足以“压倒须眉”。

三、执着的精神追求

“作诗谢绝聊闭门, 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 乌有先生子虚子” (李清照《感怀》) 。这是一个愿闭于深闺远离世俗纷扰的女子的心声, 她就是一代词人李清照。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有一大批作家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某方面的志向与追求。由此涌现出一批表达作者淡泊名利追求个性自由解放, 追求隐逸之志的作品, 而这些志向与追求多是借助对梦境、仙境的描写来表现的。这类题材多被男性掌握。李清照作为女性却用这类题材抒发自己内心的隐逸之情和对心无所系生活的追求, 寄予了冲破妇女身上层层枷锁、寻求自由的愿望。李清照此类题材的作品“无一豪钗粉气” (黄蓼园语)

李清照在看透了官场的勾心斗角, 认清了政治上的贪污腐败后, 一次次满怀信心的劝谏, 可总是事与愿违, 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劝谏, 没有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苟且偷安, 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即隐居于闺阁。她效仿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不管怎样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只愿能够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清·雪雪在《一瓢诗话》中说“倜傥之人诗必飘逸”“豪迈之人必不羁……此天之所赋, 气之所禀, 非学之所至也。”用此语评价李清照的奔放与豪气丝毫不过。“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日长嗟日暮”在梦中她横渡天河, 直入天宫, 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 强烈要求摆脱“日暮”和“路长”的困苦境地, 这种气概, 梁会娴在《艺蘅馆词选》评价说“此绝似苏辛派, 不类《漱玉集》中语”。抱怨后又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想大鹏一样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 驶向理想的仙境。如果说李词是“堕情者醉其芳馨, 飞想者赏其神骏” (沈曾植语) 的话, 那么这首《渔家傲》便可以列为“神骏”, 诗歌飘逸神骏之人必倜傥豪迈。

李清照通过对梦境、仙境的进一步描述, 描绘出仙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表达了追求精神解脱的强烈愿望。“晓梦随疏钟, 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 邂逅萼绿华。”梦中有缘遇见安期生、萼绿华两位仙人, 加之看到他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秋风正无赖, 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 同食枣如瓜。翩翩坐上客, 意妙语亦佳。嘲辟斗诡辩, 活火粉新茶。” (《晓梦》) 如此美妙的生活更加坚定了她隐居闺阁的决心。“虽非助帝功, 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 何必归故家”。

李清照隐居闺阁除了是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外还由于她厌倦了尘世的喧闹和浮华。“掩耳厌喧哗”。《钓台》通过喧哗与宁静的对比, 鲜明直露地表达了对汉代隐士严光的崇敬之情。“巨舰只缘因利往, 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 特地通宵过钓台。”纷纷扰扰的尘世生活只缘一个“利”, 而严光不为功名所动的品质感染了她, 因此崇敬之情背后是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最终她找到了精神隐居之地, “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三山便是方丈、瀛洲、蓬莱。

李清照的追求是执着的、坚定的,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敢与男子争先的品格、至死不渝的执着追求精神是她文化人格的重要表现。

综合全篇, 李清照作品表现其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非凡的气概、超群的胆识以及执着的精神追求等文化人格, 这高尚的文化人格直到今天仍令人仰止。

指导老师:陕西理工学院严都岿

注释:

1.《续资治通鉴》卷一一四.

2.《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

3.《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一.

参考文献

[1]蒋哲伦.傅蓉蓉.中国诗学史词学卷[M].鹭江出版社, 2002年.

[2]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陈祖美.李清照新传[M].北京:并经出版社, 2001年.

[4]吴熊和.刘乃昌。李清照词鉴赏[M].齐鲁书社出版, 1986年.

[5]蔡镇楚.宋瓷文化学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6]郭扬.千年词[M].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7]勾承益.宋词感悟[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1987年.

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 第10篇

小说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性高级知识分子亨伯特·亨伯特, 因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尔发生过初恋, 但安娜贝尔因伤寒早夭, 造成了亨伯特严重的恋童癖;因继承遗产移民美国后, 亨伯特又迷恋上寡妇房东黑兹太太12岁妩媚早熟的独生女洛丽塔——亨伯特眼中安娜贝尔的化身, 从此, 亨伯特对洛丽塔无法自拔, 为了达到对小女孩为所欲为的目的, 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 成为洛丽塔的继父。不久, 女房东在丈夫的日记中发现阴谋之后却死于车祸。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得与继父共同生活, 被迫保持不道德的性关系。但是, 随着洛丽塔逐渐长大而讨厌继父, 寻求同龄男孩交往, 并努力摆脱了魔掌。三年之后, 当已与工人狄克结婚怀孕在身的洛丽塔求助时, 亨伯特才知晓当年是洛丽塔所读学校艺术编导奎尔蒂从他手中拐走洛丽塔, 并因她拒绝被要求与其他男孩拍摄色情影片而抛弃了她。在苦苦劝说洛丽塔离开丈夫和他重新生活遭到拒绝之后, 亨伯特悲痛欲绝, 实施报复计划枪杀了奎尔蒂。最终, 亨伯特因血栓症死于狱中, 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2年圣诞。

尽管中外学者对《洛丽塔》的研究众说纷纭., 但是该小说作为悲剧作品却是有目共睹的, 其中虚构的主要人物亨伯特、黑兹太太、洛丽塔, 无疑都具有悲剧性色彩, 探寻悲剧产生根源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方向。从目前国内发表文章来看, 主要从道德、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教育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然而, 借助文化批评理论, 从文化冲突角度入手, 探寻小说人物悲剧原因分析在学术界却很鲜见。

文化批评理论认为:“文化批评”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共识, 即文学研究除了应该深入到对于文学自身的剖析, 尤其是语言分析之外, 还应该有着一种文化层面的眼光。这里的文化可以是文化人类学意义的范畴, 探讨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俗中的基本样态, 也可以是着眼于当代生活中或隐或显地起着引导、支配或者影响人们生活的事体。作为文化批评主要内容的文化冲突, 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交流、摩擦乃至对立和斗争。它既包括同质文化中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一元与多样化的冲突, 也包括异质文化之间本土与外来、西方和非西方、吸收和排斥、“拿来”与“舍弃”之间的冲突。

本文现就作品中亨伯特、黑兹太太、洛丽塔三个主要人物, 以及相互之间的三种关系, 从文化冲突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阐述其悲剧发生根源。

1. 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冲突——亨伯特与黑兹太太、洛丽塔和邻居之间关系

在自由浪漫的法国文化中, 那种跨年龄的恋情被认为是属于个人隐私范围, 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所以对于法国出生移民美国的亨伯特看来, 隔代恋情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在当时的美国却并不是那么被当地人民所理解与认可的。黑兹太太车祸去世后的继父亨伯特—女儿洛丽塔关系受到周围邻居的质疑, 亨伯特遇到了文化适应的难题, 他小心翼翼, 唯恐被人发现他们的不正当关系。他为了回避这个难题, 达到长期占有洛丽塔的目的, 才思泉涌地想到了“着魔猎人”旅馆, 并采取驾车旅行的方式——他认为唯一正确有效的生活方式, 在形形色色的汽车旅馆之间游离, 以规避自身法国移民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之间冲突。正是这两年时间里, 是亨伯特随心所欲, 疯狂占有洛丽塔肉体, 禁锢洛丽塔思想, 约束洛丽塔行为, 进而充分享受“性感小仙女”无限快感的黄金时间;这种飘无定所的方式无法解决文化冲突问题, 伴随着黑兹太太发现阴谋, 以及洛丽塔后来的觉醒, 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悲剧产生不可避免。

2. 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之间冲突——亨伯特与黑兹太太之间关系

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 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 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平民文化即大众文化, 是平民的经济地位和生存方式的反映, 具有平民性的品格, 以及世俗、功利、低俗的平民精神。

小说中美籍法裔教授亨伯特代表的是知识分子阶层, 他接受过专门训练, 掌握专门知识, 以知识为谋生手段, 以脑力劳动为职业, 具有中等以上经济实力, 体现的是精英文化;而黑兹太太则代表的是普通平民, 是与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 她缺乏专门训练与专门知识,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 经济上属于低收入人群, 表现出世俗、功利、自私的特点。

亨伯特与黑兹太太之间的文化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亨伯特十分清楚他与黑兹太太本不是同路之人, 只是为了接近洛丽塔 (那个酷似其曾经初恋的小仙女) , 才采用欺骗手段, 让同床异梦的他们变成了夫妇。当保持绅士形象、外表风度翩翩的亨伯特求租房屋遇到对他一见钟情、热情大方、积极主动的房主女寡妇黑兹太太时, 文本中的亨伯特如此评价她:“可怜的妇人三十五六了, 她是那类妇女, 她们经过修饰的谈吐颇能代表一家图书俱乐部或桥牌俱乐部或任何古板聚会的风格, 却永远不能反映她们的灵魂;一批毫无幽默感的妇人”, “这个家称不上干净”, 在整个租房看房过程中, 他感到厌恶感, “我透过绝对抵触的心情审视”“但是, 旧时代的彬彬有礼强迫我继续这场痛苦的考验”, 两种文化冲突显而易见, 为悲剧产生埋下伏笔。

3. 婚姻文化与伦理文化之间冲突——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关系

西方社会婚姻文化是以自由恋爱为基础的, 美国大多数州规定一般达到规定年龄 (如18周岁) , 注册登记结婚, 必要时还要获得其父母或当地法官的同意。在教义中, 婚姻应该是圣洁的, 并在教堂举行婚礼。亨伯特期盼的是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建构理想的、符合大众婚姻文化认可的婚姻关系, 但是年幼无知、代沟差距的现实, 注定了这种两性关系是有悖伦理文化的继父-女儿乱伦关系, 这显然并不是成年后洛丽塔所愿意接受的。对于洛丽塔而言, 这两种文化冲突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好奇、无知、顽劣阶段, 由于幼小缺失父爱, 洛丽塔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之下, 对仪表堂堂的亨伯特入住家里, 进入她的世界起初并无异议;相反, 由于亨伯特的“热情与关爱”一时之下洛丽塔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加之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影响, 参加夏令营活动, 最求个性解放与自由, 对异性同学、朋友、甚至继父表现出本能的亲近, 进行成人式模仿, 并定位为“情人”关系, 这时的婚姻文化与伦理文化的冲突最小。第二阶段:服从、依赖、被迫阶段:从洛丽塔母亲黑兹太太车祸去世之后, 洛丽塔丧失经济来源, 继父亨伯特成了她监护人和唯一生存依靠开始, 洛丽塔被迫接受亨伯特的驾车旅行安排, 服从于亨伯特的为所欲为;但是, 随着亨伯特为了掩盖这种不伦关系, 打消周围疑惑, 不得已把洛丽塔送到学校, 洛丽塔开始有了人生反思。到了三个阶段:觉醒、逃避、独立阶段, 洛丽塔开始觉醒, 强烈抵触这种乱伦的继父-女儿“情人”关系, 争吵叛逆愈发不可收拾, 文化冲突日益加剧, 洛丽塔无时不刻不在积极思考逃跑的计划, 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以致最终逃脱魔掌。正是洛丽塔的出逃, 加剧了亨伯特的人生痛苦, 导致了杀人报复的悲剧结局。这个阶段是婚姻文化与伦理文化冲突的最大阶段。三个阶段文化冲突激烈程度由小到大, 悲剧色彩越演越烈。

综上所述, 由于存在上述三种严重文化冲突, 当冲突变得不可调和之时, 三个主人公的悲剧产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结果了。

参考文献

[1]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2]张荣翼.文化批评:理论与方法[J].社会科学战线, 2002 (3) .

[3]尹俊芳.论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J].求实, 2013 (3) .

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 第11篇

俞天白的育子观是:以博爱为立身之本,以能够坚持独立思考为荣,以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以及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为美德。凭着这种观念,他和在德求学14年的儿子俞可一起成长,14年中,父子两人的通信竟达2000余封,共约140万字。

俞可在父亲的教育下,在异国他乡逐渐成长,获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被授予“2002年度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他现在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

帮助儿子尽快适应环境

1991年,21岁的俞可初出国门。这之后漫长的14年里,他与父母虽然天各一方,但却没有因为时空的阻隔而疏离,在电话和网络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他和父亲依靠传统的书信往来一起成长。

儿子刚去德国时,俞天白给他寄去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比如“天干地支”的资料,再比如本世纪各个年度的属相表,为的是让儿子置身于对中国陌生而好奇的德国人中时,可以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便能更快地被陌生环境所接纳。俞可在父亲的指点下,经常给自己的德国同学、同事讲述中国的文化、民俗以及新近发生的事情。果然,俞可周围的德国人对中国十二生肖和属相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始主动接近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俞可孤单的异国生活也因此有了丰富的色彩。他写信给父亲说:“一位职员对我说,他们都因为我能够在这儿工作而感到高兴。因为我不但帮了他们很多忙,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说帮忙,是指我工作努力;说快乐,是因为我经常给他们讲中国,同事们纷纷要求复印我带给他们的属相表。”俞可还告诉父亲,同事生日,他送了同事一块“一帆风顺”的挂毯,还在同事家吃了午饭,玩了游戏机。而在另一个同事家里,老先生给俞可修理了自行车,还请俞可和他们一家共进晚餐。读到儿子的这些文字,俞天白仿佛看见了远在他乡的儿子正朝他绽开笑脸,他感到无比快慰。

告诉儿子最紧要的是培养人格魅力

纽约大学校长杰夫•凯•尼尔曾这样评价俞天白:“许多中国父母过分强调学术上的成就,而漠视了孩子们品德上的熏陶。但俞先生是个例外,在中国,他是一个伟大而且有远见的父亲。”的确,俞天白在学业上对儿子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在治学精神上要求儿子严谨,但是却多次跟他强调:“一定要在自己形象上下功夫,让你本身——主要是指人格、智慧焕发出魅力来,这才是最牢靠的。”

俞可刚融入异国的新环境时,沾沾自喜,甚至跟父亲说德国的环境如何轻松自由,俞天白却未雨绸缪,再三嘱咐儿子要懂得:“人生在世,要么处处如履薄冰,要么少与人接触。但少与人接触,是消极的,你应该学会在复杂的环境里游泳,哪怕呛几口水。最不应该的是忘乎所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他们都这样’而给自己留下后患。”他非常严厉地向儿子指出,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融入新环境,不过是沾了外国人对中国充满神秘感和新鲜感的光,并不是自身有什么魅力。所以,要想长久立足,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引导儿子建立灵活的多向思维

在父亲的教导下,俞可真实地融入了德国的陌生环境中,也因为融入,俞可和父亲逐渐在一些观念上发生了冲突,这不是单纯的父子冲突,而是不同的民族精神的冲突。在这个问题上,俞天白并没有简单地要求儿子服从,而是从小事出发,教育儿子要学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灵活适应。

这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学术争辩上,俞可因为和当老师的二姨夫以及他的学生们发生学术争执而感到非常郁闷。他耳濡目染了德国学界的种种学术观点,因此对二姨夫及他的学生们的“大路”观点颇不看好。在亲友乃至父亲面前,他极力推崇西方人文精神,排斥中国的学术教育。俞天白对儿子的这种偏颇,并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用简单的小事说服儿子进行思维方式的调整。

俞天白引用的小事很有趣,俞可的舅舅赴德国期间,和俞可相处过一段时间,一次,舅舅要买生菜煮面吃,俞可极力阻挠,说生菜只能生着吃,不能煮着吃。就为生菜究竟是生吃还是煮着吃,俞可和舅舅竟然发生了争执。俞天白就这件事情说起,教育俞可不能用单一的线性思维看世界,而要灵活变通地看这个世界。他还就俞可的想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之所以儿子会这样较真,主要是受了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民族精神感染,德国人做事总是一是一,二是二,俞可的较真在德国可能会得到广泛地认可,可落入一般中国人的眼里,就会被当作古板甚至古怪。所以,一定要在承认多变的现实的基础上求真务实,要改单一的思维方式为灵活多变的多向思维。

通过俞天白的多次劝导和多方面的说理,俞可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为他日后进入多元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宝贵的是父子一同成长

俞可对德国的新鲜感逐渐退却,又在打工的过程中遭遇到冷遇和不公,他因此开始怀疑自己出国学习是否真的有益人生。面对儿子的困惑,俞天白也感到迷茫,也不知所措,但他知道,如果父亲都不能够坚定不移地支持儿子走下去,那么还有谁能够帮助儿子?于是,他鼓起劲来和儿子一起探讨、了解和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共同面对困难与挫折,最终走出迷失,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支撑着俞天白和俞可的,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爱,还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

中华文化最好的作品 第12篇

白塘湖的东半部, 环湖沿岸在重重绿荫下露出一群村落, 那是莆田市第一个被福建省命名的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村中水域密布, 小桥、流水、人家, 富有江南水乡情调, 各自然村亦以水域自然分割, 民房、祠堂、宫庙、牌坊不规则交错一起, 沿着洋尾村古道一路行走, 眼之所及皆是融合宋元明清各朝文化元素的古建筑, 徜徉其中, 时光仿佛穿越到古时。

乡愁是最大亮点

千年前,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江王李元祥的后代, 遭受迫害, 流亡避祸, 躲入福建。宋咸平二年 (999) , 其一支后人迁居白塘洋尾, 此后发展为望族。李氏先人没有想到, 他们遗留下的成片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而族居的村庄在千年后成为莆田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洋尾村环白塘湖排列有西墩、西林、东墩、李角、塘边、后头等6个自然村。村中水域密布, 沟河港汊, 纵横交错, 有自宋代以来架设的10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桥梁, 彩虹飞架, 阡陌连绵, 碧畴沃野, 小桥流水人家, 极富江南水乡情调。在波光粼粼的湖边, 那栉比鳞次、白墙红瓦的村舍, 掩映在古榕、荔枝、龙眼树荫之中;那弯弯的屋脊, 翘翘的屋檐, 若隐若现, 门临塘水, 小舟代步。

村外有成片花圃, 春兰秋菊, 梅林争艳, 这里是花的家园, 花的世界, 奇花异卉, 使人认为自己也像秋翁一样遇到了花仙。临水的杨柳, 在清风吹拂下轻摆腰肢向你招手;丛丛的水竹, 挺拔向上, 使人联想起那节节向上的小康生活和虚怀若谷的君子情怀。湖边的果林、累累的硕果低垂水上, 红的荔枝, 黄的龙眼, 不同季节变换着不同的色彩, 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村中贯穿一条由石板铺就的古官道, 穿过一座座牌坊, 跨过一座座石桥。沿着古官道可以看到一座座高堂焕彩的明清民居, 向你诉说往昔的风采;看到一条条深幽的小巷, 散发着数百年前的书香;看到一片连一片的砖埕, 想象着当年达官贵人车马喧嚣的情景。

白塘镇洋尾村古民居及众多文物古迹等资源被充分保护, “逐水而居、环湖而生”的聚落布局形态和整体空间格局也被保留。周末, 远道而来的游客沿着洋尾村刚修好的仿古村道进村, 在村内古民居、古祠堂、古宫庙、古牌坊前驻足观赏, 白塘湖“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许多传统习俗活动也被保留下来, 每年的正月二十六“跑二六”闹元宵、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游白塘”, 是极具传统的民间节日活动, 村中皆举行独特的民俗活动。

白塘波平水深是赛龙舟的理想场所。数百年来, 莆田北洋龙舟赛大多在白塘举行, 洋尾的龙舟称为“李船”, 又因龙头额上写有“王”字, 故亦称“龙船王”。这些独特的民俗及留存的古建是各地游子念祖恋乡的纽带, 也使得历史文化名村“乡愁”更浓, 味道更足。

开发给保护让路

洋尾村密布着“三间厢”“五间厢”“七间厢”的古老民居, 栉次鳞比, 重重叠叠, 极具莆田地方特色。它们红瓦翘脊, 层层相叠, 一大片两面坡红屋顶, 悬山顶, 燕尾脊, 燕尾脊呈鞍形, 两端脊头高高起翘, 尾部开为双叉或三叉, 形似飞燕尾巴, 顶脊向两边翘起, 状若飞翼, 有的作成中高边低的高低檐, 前后坡的屋顶呈曲线飞垂, 檐口微翘, 状若“人”字, 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显得飘逸、洒脱而富有韵律。多座“五间厢”和“七间厢”门前都有宽阔的砖埕, 以利农家生产和生活的活动。门前形成一条横长的廊道, 廊中间竖立两棵大檐柱, 上面附设斗拱, 用以支架挑梁, 显得凝重大度。

而这些古居得以保存, 也离不开当地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的修缮。

附近的老人说, “许多地方都是拆了古建筑让地给开发商, 这个天主教堂能保留下来, 真是幸运。”

涵江塘北路段, 但见一整片旧民房已被拆除, 空旷的工地上, 唯有一座配有高耸钟楼的教堂——涵江圣母玫瑰天主堂得以原址保留下来。

教堂占地约5亩, 清代道光年间由西班牙籍传教士创建, 后由当地教友募资翻建, 建筑面积达2028平方米。这个由水泥红砖木材混合建成的哥特式礼拜堂, 由8根方柱撑起顶部拼木天穹, 两侧罗马式大窗镶嵌着百叶窗扇, 尽显西式洋风;尤其是与歌经楼相连的18米高的钟楼, 成了塘北片区的地标。1993年6月, 这个教堂被定为市级文保单位。

此外, 为了更好地建设洋尾新村, 保护该村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保护和村庄整治工作已经开展。在整治村庄环境方面, 通过大力实施“三通四绿十配套”建设, 加强“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三通”即道路通、污水通、电讯通;“四绿”即绿色乡村、绿色屏障、绿色河岸、绿色通道;“十配套”即公园、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站、文化站、社区超市、银行网点、村道路灯、公交停靠站、社区服务中心配套齐全, 并实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各村也因村制宜开展裸房整治、卫生清理、河渠清淤、线路改造、道路修建、绿化美化、排水排污等工程建设, 并开展“清洁家园”活动, 并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不得不提的建筑守护者

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 洋尾村的原貌逐渐重现。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曾题《白塘秋月》诗写道:清波皎洁挂蟾光, 照彻深宵漾白塘。玉境平铺秋浦阔, 银河远浸夜珠凉。杯邀皓月明千里, 露湿蒹葭水一方。有客吹箫移桂棹, 潜蛟舞罢影茫茫。写的便是“白塘秋月”的美景。

如今, 每逢中秋之夜, 湖边洋尾、上梧等村点灯结彩, 社戏笙歌, 车鼓妆阁, 十音八乐, 热闹非凡。华灯初上时, 远近游人蜂涌而来。岸上笑语声喧, 鼓乐齐鸣, 塘中泛舟赏月, 对酒放歌, 再现了“社戏管弦通宵乐, 画船箫鼓夜来央”的景象。

白塘李氏宗亲会会长, 也是村文物管理所所长的77岁的李金星, 熟知当地人文历史, 他个人已经义务保护这些珍贵建筑15年, 除了号召当地人一起自发保护, 还注重文化宣传。

据李金星先生所说, 白塘李氏自宋至清有进士98名, 举人62名, 职官216名。在牧州祠前有一座用护栏围起来的“白塘科第”, 不仅有古代科第精英, 还将近代的文武官员后裔名字写于其上。

在具有代表性的李富祠, 李金星打开了生锈的门锁。据了解, 宋元丰八年 (1085年) , 抗金英雄李富在洋尾村出世。后来金兵南侵, 南京 (今河南商丘) 、临安相继失陷。为了救民, 李富毅然捐献家资, 招募义兵三千人, 从海道扬帆北上入长江, 向孟太后提出了兴宋破金的谋划。太后授其信郎, 李富随即带兵收复建州, 攻克大仪, 屡立战功, 金兵败回北方。

同时, 李富十分重视教育, 莆人称“乐善之士”。捐巨资修缮了兴化军学, 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 培养了一大批贫困学子。他修筑海堤, 围垦造田万亩, 在莆田境内建造了大小石桥34座, 这些桥把兴化平原连成一片, 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如今的纪念馆中便存有宋朝进士“种德传心”的牌匾, 还有明朝时重修李富祠的古碑——“永祠堂记”, 纪念馆的门庭长满青草, 平常前来参观的人不多。据介绍, 十几年来李氏一个后代专门住在祠堂中看守, 可以随时开门供人参观。

上一篇:流行模式下一篇:剪纸兴趣